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池天惠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50522100001...>>

20日
短线
22.73%
(第169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三峡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10 5.53 6.72 24.68% 5.58 0.90% -- 5.58 0.9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238.1亿元(+45.0%); 实现归母净利润 71.6亿元(+11.1%)。 发电同比大幅增加,驱动业绩同比高增。2022年公司累计发电量 48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6.2%,风电、光伏、水电、独立储能累计发电量分别为 339.5、134.4、9.2、0.4亿千瓦时,风电、光伏、水电分别同比增加 49.0%、41.5%、17.8%。发电同比大幅增加驱动了业绩同比高增。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238.1亿元,同比增长 45.0%,其中风力发电业务营业收入 168.9亿元,同比增长56.5%;光伏发电业务营业收入 65.4亿元,同比增长 26.4%;水力发电业务营业收入 1.7亿元,同比增长 36.0%;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1.6亿元,同比增长 11.1%。 装机规划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引领者”地位稳固。2022年公司新增并网装机3.52GW,其中,风电新增装机 1.65GW,光伏发电装机新增 1.87GW。公司 2022年累计装机达到 26.5GW,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5.9GW,占全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4.4%;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0.3GW,占全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2.6%。公司持续引领海上风电发展,推动江苏、上海、海南、辽宁、天津等区域海上风电资源获取,持续拓展新版图,规划布局海上风电基地。2022年公司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487.5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6.0%,“海上风电引领者”地位稳固。 计划在建项目丰富,多维优势巩固龙头地位。2022年公司新增核准/备案项目容量 16.3GW,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共 12.2GW,计划在建项目储备丰富。公司项目所在区域风光资源优质,资源优势突出。公司积极布局上下游,目前已具有新能源勘测设计、投资开发、装备制造、建设运维全产业链集成能力,提升电站建设运营效率同时降低发电业务成本,多维优势巩固公司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8亿元/110.8亿元/129.6亿元,CAGR 达 21.9%;考虑到公司装机规模快速扩张,龙头优势显著,给予 2023年 21倍 PE,对应目标价为 6.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重大变动、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等风险。
金地集团 房地产业 2023-05-08 8.27 10.15 35.51% 8.74 5.68%
8.74 5.6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202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利润61.1 亿元,同比减少35.1%。 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归母净利润有所承压。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2 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利润61.1 亿元,同比减少35.1%;2022Q4实现营收671 亿元,同比增加48.0%,环比增加1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减少54.6%,环比增加13.7%。2022 年公司营收延续增长趋势,销售表现稳健;业绩出现下滑主要系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聚焦高能级城市,维持领先市场竞争力。2022 年公司在策略上聚焦高能级城市,加强上海、北京、深圳的深耕力度,全年实现签约金额2218 亿元,行业排名稳中有升,在深圳、上海、南京等城市年度销售“市占率”位居当地前列。2022年公司新增项目总投资额约368 亿元,新增总土地储备项目面积约248 万平方米。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全国78 个城市,总土地储备约5182 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2345 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71%,具备充足的可售资源和优质的城市布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精心打造服务矩阵,代建、增值业务成果显著。截至2022 年底,公司代建业务已布局全国超40 座城市,管理服务项目超115 个,累计签约管理面积超18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签约面积1196万平方米,商办签约面积195 万平方米,政府代建面积439 万平方米,住宅项目累计可售货值超1280 亿元。代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管理规模及营收实现高质量增长。2022 年,金地智慧服务实现院校及银行类项目集中突破,年度中标项目27 个,新增外拓合约面积超5000 万平方米。截至2022 年末,合同管理面积达3.85 亿平方米。公司精心打造服务矩阵,物业及城市服务从社区走向城区,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5.8%,对应EPS 分别为1.45、1.55、1.60 元。考虑到公司销售表现稳健,具备充足可售资源和良好城市布局,给予公司2023 年业绩7倍PE,目标价10.15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交付低于预期、销售及回款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加强等风险。
内蒙华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5-08 4.15 5.06 24.02% 4.33 4.34%
4.33 4.3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17.6 亿元,同比增长256%。 上网电量增长显著,经营业绩向好。2022 年全年公司实现上网电量566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6.5%。受交易电价政策影响,市场化交易占比提升,带动电价上涨,2022 年公司平均售电单价367 元/兆瓦时,同比增长18.7%,同比增加57.8 元/兆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上网电量的96.3%,较去年同期提高34.4pp,电力销售业绩保持增长。 煤炭生产高增,支撑公司维持高盈利。公司所属魏家峁煤矿取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批复,同意煤矿生产能力由600 万吨/年核增至1200 万吨/年,产能进一步释放。全年魏家峁煤矿煤炭产量872 万吨,同比增长22.8%;煤炭自用和内销209 万吨,外销380 万吨,自用内销比例低于外销比例,持续推进煤炭增产保供扩销。尽管电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公司持续发挥煤电协同优势,公司标煤单价完成673 元/吨,同比增加8.7%,仍显著低于同行标煤单价水平,支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6%。魏家峁煤炭产能释放加快,煤炭自用率提升,“煤电一体化+特高压外送”的模式在高煤价预期下保障公司火电具有成本优势,为公司电力主营业务贡献充足现金流。 风光项目开发潜力大,有望实现快速发展。截至年末,公司风电装机容量为137.6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万千瓦,在建光伏项目38 万千瓦,已获得备案或核准的新能源项目107 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11.3%。2022 年公司风电发电量为33.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光伏发电量为1.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2022 年公司全资子公司聚达公司灵活性改造促进市场化消纳38 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新能源结构转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0.47元、0.54元、0.63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33.0%的复合增长率。鉴于火电成本优势,各业务协同效应显著,给予公司2023 年2.3 倍PB 估值,对应目标价5.0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电价波动风险,新能源发展或不及预期等。
滨江集团 房地产业 2023-05-01 9.36 14.40 68.82% 10.04 7.26%
10.04 7.2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归母净利润37.4 亿元,同比增长23.6%。 营收、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预售房款支撑未来业绩。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 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归母净利润37.4 亿元,同比增加23.6%;2022Q4 实现营收216 亿元,同比增加59.8%,环比增加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6.8 亿元,同比减少1.0%,环比增加118%。2022 年公司营收增速较往年略有放缓,但业绩表现较为稳定。截至2022 年底,公司尚未结算的预收房款为1303 亿元,较年初增长39.3%,公司销售表现良好,预收房款的持续增厚,也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充分保障。 财务状况良好,优质土储推动业务发展。截止2022 年底,公司有息负债规模535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比80.4%,直接融资占比19.6%,债务结构清晰,“三道红线”监测指标持续保持“绿档”。截至2022 年底平均融资成本为4.6%,为近六年最低,充分反映出市场对公司资产价值和信誉度的认可。2022 年公司新增土地储备项目41 个,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新增项目土地面积197 万平方米,新增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473 万平方米。截至2022 年底,公司土地储备中杭州占65%,浙江省内非杭州等二三线城市占比20%,浙江省外占比15%。优质的土地储备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成立养老公司与高品质康养品牌,稳步推进其他业务。租赁业务方面,截止2022年末公司持有用于出租的土地面积约32.7 万平方米,实现租金收入3.31 亿元。 养老业务方面,公司旗下和高品质康养品牌与养老公司正式成立,目前首个社区嵌入式精品养护机构“和家·御虹府长者之家”也已在试运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居住质量尤为重要,公司成立养老公司与康养品牌,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养老业务发展存在很大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 亿元、53.3 亿元、61.5 亿元,3 年复合增速为18.0%,对应EPS 分别为1.44、1.71、1.98元。考虑到公司销售表现稳健,土地储备项目丰富,给予公司2023 年业绩10倍PE,目标价14.4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交付低于预期、拿地和销售回款低于预期、地产调控等风险。
国投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5-01 11.81 14.45 15.69% 13.23 12.02%
13.23 12.0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505亿元,同比增加 15.4%;实现归母净利润40.8 亿元,同比增加66.1%。 发电业务量价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66.1%。2022 年公司营收505 亿元,同比增加15.4%;实现归母净利润40.8 亿元,同比增加66.1%。2022Q4实现营收123 亿元,同比增加7.8%,环比减少20.4%;实现归母净利润-0.5 亿元,同比减亏95.4%,环比减少103%。2022 年公司实现发电量1567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上网电价0.351 元/千瓦时,同比增加10.0%,发电主业量价齐升带动业绩增长。 雅砻江新增装机助力水电业绩增厚,火电有望迎修复。 2022 年公司控股装机容量3776 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装机51.5 万千瓦,水电控股装机容量达212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为56.4%,受益于杨房沟、两河口电站全面建成投产,水电发电量达992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4%,收入238 亿元,同比增加19.9%。2022 年公司火电装机容量1180 万千瓦,占比31.5%,火电发电量为505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4.3%,在全年煤价高企的背景下,由于公司火电平均上网电价同比高增23.8%,带动火电收入同比增加6.1%。随着煤炭供需关系的改善、电价改革的持续发力以及煤电价格传导机制的持续完善,煤炭价格将逐渐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加码开发风光资源,未来业绩增长可期。2022 年公司风电/光伏新增装机71.9/31.2 万千瓦,合计占新增装机的比重为66.7%,发电量为48.7/18.4 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加1.9%/14.0%,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2025 年公司控股装机达50GW,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72%,由于公司水电在建项目大多于“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投产,2023-2025 年间暂无新增投产水电,为实现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预计公司将加大风光装机投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5 年EPS 分别为0.85/0.97/1.06 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72.0/79.0 亿元,CAGR 为24.6%。考虑到公司资产优质,且风光发展力度加快,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7 倍PE,对应目标价14.4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风险、煤价上涨风险、新能源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旺能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4-27 16.16 21.03 31.68% 17.05 5.51%
17.05 5.5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33.5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11.6%;实现归母净利润 7.2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 7.8%。 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趋稳,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张。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 11.6%;实现归母净利润 7.2亿元(调整后),同比增加 7.8%;2022Q4实现营收 10.2亿元,同比增加 101%,环比增加 18.2%;实现归母净利润 1.8亿元,同比增加 10.6%,环比减少 11.6%。2022年营收增长主要系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餐厨垃圾处置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以及收购的新能源锂电池循环再利用业务和再生橡胶业务贡献新业务营收。 项目建设成果显著,市场开拓步履不停。2022年监利二期与铜仁旺能合计 1200吨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截至 2022年底,公司投资、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计 23320吨,其中已建成运营项目共 20870吨,试运营项目 750吨,在建及筹建项目共 1700吨。2022年荥阳餐厨 140吨项目正式投产运营。截止 2022年底,公司投资、建设餐厨垃圾项目合计 2820吨,其中已建成投运餐厨项目共1860吨,试运营餐厨项目 800吨,在建餐厨项目 160吨。同时公司大力拓展规模以下且收运范围合理的 BOT以外区域存量市场,今年生活垃圾处置板块完成7个区域的存量市场拓展,生活垃圾接收量新增 1300吨/日。 多项收购推动业务多元化,资源再生有望成利润新增长点。公司于 2022年 1月收购立鑫新材料 60%股权,立鑫新材料的一期动力电池提钴镍锂项目于 4月正式投产运营,公司正式布局新能源锂电材料循环利用产业;2022年 7月,公司收购南通回力 77%的股权,又于 2023年 1月继续收购南通回力 13%的股权。 南通回力一期 3万吨丁基再生橡胶生产线已正式运营,二期含丁基再生橡胶、轮胎再生橡胶及硫化橡胶粉生产线合计 7万吨在建。随着项目逐步投产运营,新业务将稳定促进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亿元、9.9亿元、10.9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 14.8%,对应 EPS 分别为 1.97、2.31、2.54元。公司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可能成为未来新业绩增长点,给予公司 2023年 11倍 PE,目标价 21.6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投产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行业政策风险等。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4-27 5.12 6.45 14.77% 5.88 14.84%
5.94 16.0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17.9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 1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7.3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 7.0%。 发电量及售电量增长,推动 2022年业绩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7.9亿元,同比增长 14.8%;实现归母净利润 7.3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 7.0%。2022Q4实现营收 6.1亿元,同比增加 14.3%,环比增加 140%;实现归母净利润 2.8亿元,同比增加 2.8%,环比增加 762%。2022年全年累计发电 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7.7%,风电业务营收 17.3亿元,同比增长 17.9%,促进全年业绩稳步提升。 风电利用小时数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风电装机区位优势明显。2022年公司福建陆风/福建海风/风电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 3328/4038小时,同比+298/-186小时,均高于福建平均水平 3132h。截至 2022年底,公司并网装机容量为 95.7万千瓦,其中陆上/海上风电分别为 61.1/29.6万千瓦。公司风电项目年发电量在福建省内名列前茅,截至 2022年底,公司在福建省内风电装机容量 79.8万千瓦,其中,陆上/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 50.2/29.6万千瓦,占福建省风电装机规模的 10.8%,继续保持在福建省可再生能源业务领域的较大市场份额和较强竞争力。 平海湾三期已符合注入条件,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三期 30.8万千瓦项目已于 2021年底投产,符合稳定投产、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实现盈利、不存在合规性问题等资产注入的条件,平海湾三期有望于今年开始注入公司。此外,“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计划新增开发海上风电规模约 1030万千瓦,新增并网装机 410万千瓦,福建省第二批海风项目招标即将启动,公司风电装机在福建省具备区位优势,风电项目年发电量在福建省内名列前茅,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3-25年 EPS 分别为 0.43元、0.49元、0.54元,归母净利润为 8.3/9.3/10.3亿元,23-25年 CAGR 为 12.2%。考虑到优质资产持续注入,公司项目并网投产顺利,我们给予公司 2023年 15倍 PE,对应目标价 6.4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注入不及预期、弃风率上升、补贴滞后、电价波动等风险。
川投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4-25 13.90 17.28 18.68% 15.69 12.88%
15.69 12.8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13.9%。 公司营收稳步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创新高。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加12.4%,主要系新增四川玉田能源发展和广西玉柴农光电力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以及子公司交大光芒营收同比有所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加13.9%,增速创近五年新高,主要受益于对参股公司投资收益的同比增加,其中来自公司持股48%的雅砻江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5.2亿元。 主营业务稳中有升,产业布局优化营收结构。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软件/硬件产品及服务。近年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稳定,电力作为核心业务,营收规模逐步扩大,2022年电力业务营收10.0亿元,占营收比例达70.2%,是公司营收主要来源;软件/硬件产品/服务业务营收分别为1.7/1.1/0.3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1.8%/7.6%/2.1%。其中电力业务营收占比有所降低,软件产品营收及占比显著提升,“一主双辅”产业布局效果初显,业务营收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雅砻江经营状况良好,投资收益带动业绩增长。公司持股48%的雅砻江公司主营水电业务,截至2022年底,雅砻江已投产1920万千瓦水电装机,所投产水电站具备规模大、水能利用率高以及低度电成本等优势。2022年雅砻江公司营业收入为222亿元,创近五年新高,同比增速高达21.2%。雅砻江水电作为公司的重要参股企业,对其投资收益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2022年公司对雅砻江水电的投资收益为35.5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98.3%。此外,雅砻江正积极推进沿江风力、光伏发电项目开发与并购。雅砻江发展势头正盛,将持续助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4.4%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经营状况稳定,产业布局效果明显,且重要参股公司雅砻江发展势头正旺,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8倍PE,目标价为17.28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水电站建设进度或不及预期、电力行业用电需求下滑风险、水电站所在流域降水量波动以及政策风险等。
福能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4-20 13.13 16.17 30.83% 13.08 -0.38%
13.16 0.2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143 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17.8%;实现归母净利润25.9 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149%。 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亮眼。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 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17.8%;实现归母净利润25.9 亿元(调整后),同比增加149%;2022Q4 实现营收51.3 亿元,同比增加67.9%,环比增加34.7%;实现归母净利润9.8 亿元,同比增加335%,环比增加117%。2022 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系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装机规模同比增加,加之风况好于上年同期;以及热电联产机组供电、供热价格同比上调,盈利同比增加。另外,确认以权益法核算的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供电、热业务稳住基本盘,优质项目资源促进业绩增长。公司2022 年供电/供热/ 纺织制品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16/19.6/6.0 亿元, 同比变化22.0%/17.0%/-17.7%。其中供电和供热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81.9%/13.9%,供电、热业务合计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95%,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公司风电项目所处地区风力资源较优,2022 年公司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167 小时,较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高出946 小时;鸿山热电运营的供热发电机组,供热能力和年均供热量位居省内前列。2022 年发电量72.9 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达6076 小时,较全省燃煤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高出1341 小时,助推供热业务在供热量同比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了营收的增长。 风力发电量快速攀升,海上风电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公司2022 年火电/风电发量166/57.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69.8%,其中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发电量27.0/30.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228%。公司致力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打造能源产业龙头,风电业务战略地位将进一步上升,结合公司风电项目的地理优势,海上风电有望推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1.47 元、1.64 元、1.81 元,预计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32.1/35.3 亿元,23-25 年CAGR 为10.8%。考虑到公司火电业务发展稳定,风电业务发展迅速,公司未来业绩稳中向好,我们给予公司2023 年11.0 倍PE,对应目标价16.17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装机投产或不及预期、煤炭价格波动与上网电价波动风险等。
国电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4-19 3.94 4.73 18.84% 4.22 7.11%
4.22 7.1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 1927亿元,同比增加 14.4%,实现归母净利润27.5 亿元,同比增加248%。 营收增长符合预期,业绩实现扭亏为盈。2022 年公司营收1927 亿元(+14.4%),归母净利润27.5 亿元(+248%)。Q4 营收464 亿元(-15.8%),环比-4.7%,Q4 归母净利润-22 亿元。2022 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4634 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405 亿千瓦时,在火电机组减少556 万千瓦的情况下,发电量/上网电量较上年下降0.3%/0.1%。其中归母净利润变动主要系售电均价上升,Q4归母净利润变动主要系公司部分控股子公司计提减值准备与煤炭专项减值费用所致。 发电量持续增长,风电光伏增速较快。2022 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438.9 元/兆瓦时(+21.5%),上网电量4405 亿千瓦时,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光伏上网电量为3665/557/162/21.8 亿千瓦时,同比-0.1%/-4.7%/+9.7%/+423%;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3883/561/167/22.5 亿千瓦时,与去年相比分别同比-0.08%/-4.7%/+9.7%/+423%。2022 年公司风电/光伏新增装机0.4/2.8GW,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风电/光伏控股装机量为7.5/3.1GW。预计未来公司发电量价提升带动营收增长。此外,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4104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的比重达93.2%,同比增加30.1%。 新能源转型加快推进,合理建设项目布局。截至2022 年底,公司非化石能源权益装机规模达到2099 万千瓦,占权益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39.5%。公司新能源项目储备深度进一步增强,2022 年获取资源1947 万千瓦,其中风电331 万千瓦,光伏1616 万千瓦;核准备案1620 万千瓦,其中风电136 万千瓦,光伏1484万千瓦;开工793 万千瓦,其中风电137 万千瓦,光伏657 万千瓦;新增装机315 万千瓦,其中风电38.9 万千瓦,光伏276 万千瓦,为后续项目开发及高质量开工投产提供坚实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92.6/108.6亿元,23-25 年CAGR达19.6%。考虑到公司具有火电成本优势, 各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给予公司23 年火电/ 水电/ 风光/ 煤炭1.0PB/13.0PE/17.0PE/1.0PB,预计总市值为844 亿元,目标价为4.73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上行风险,新能源发展或不及预期,水电投产或不及预期。
宝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4-19 6.76 8.30 10.08% 7.50 10.95%
7.95 17.6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94.2亿元,同比增长 0.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亿元,同比减少 77.8%。 受煤价持续高位运行影响,2022年业绩承压。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94.2亿元(+0.1%);受煤价上涨的影响,公司营业成本较 2021年增加 13.0%,使得 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降低 77.8%至 1.8亿元。单 Q4实现营收 24.6亿元,同比-1.5%,环比-22.6%;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291%,环比-104%,2023年 4月 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能源保供稳价是首要目标,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的持续发力,2023年煤价有望持续下降,公司电力主业有望持续修复。 电量利用行业领先,火电装机量未来有望提升。2022年公司火电总装机容量为347万千瓦,与去年持平,实现上网电量 175亿千瓦时(+0.7%),平均上网电价为 0.59元/千瓦时(-1.7%),2022年公司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335小时,远超广东省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 4163小时和全国平均水平 4379小时。2022年11月底,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1000MW)项目获广东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并于 2022年 11月 26日开工建设,火电装机量有望提升。在风电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总装机容量为 4.8万千瓦,与去年持平,上网电量 0.5亿千瓦时(+6.4%),机组利用小时为 1042小时(+6.4%)。 梅州客商银行业绩高增,资产管理业务取得新进展。2022年,公司发起设立的梅州客商银行实现营收 5.0亿元(+74.9%),净利润 1.7亿元(+156%),不良贷款率为 0.5%,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公司主要对外投资项目均取得良好业绩增长,参股投资的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净利润 4.7亿元,参股投资的东方富海实现净利润 3.2亿元。2022年公司货币资金为 59.3亿元(+23.2%),货币资金充足有利于后续业务的不断扩张。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9/18.6/24.8亿元。考虑到公司火电业务集中于广东省,电价有望提升,且未来新增装机增速较高,我们给予公司 23年 1.6倍 PB,根据公司最新报告期 BPS 为 5.19元,对应目标价 8.3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上行风险,电价波动风险,投资业务盈利不及预期风险。
建发股份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3-04-18 12.75 -- -- 12.99 1.88%
12.99 1.88% -- 详细
公司营收与利润均保持稳健增长,未来可结算资源充足。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8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2.82亿元,同比增长2.3%。公司盈利能力总体保持平稳,综合毛利率为3.8%,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净利率为1.4%,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期末合同负债2275亿元,较2021年末大幅提升16.1%,未来可结算资源充足。 行业排名稳步提升,夯实土储构建发展保障。2022年公司地产业务板块实现收入达到1365亿元,同比增长41.7%,归母净利润22.67亿元,同比下降21.2%。 2022年公司地产业务板块合计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2097亿元,同比下降3.60%,建发房产位列全国第10名,较上年提升11名。公司在一二线城市的权益销售金额占比近80%,销售超50亿的城市达到14个。公司回款高效,子公司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回款率分别达到96%和104%。公司以多元化方式获取优质土地62宗,全口径金额约1030亿元,一二线城市土储预估权益货值占比约70%,良好的土储结构为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供应链业务稳健增长,业务规模及增速行业领先。2022年公司供应链运营业务营业收入达到6963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20.1%。2022年公司主要大宗商品的经营货量约2亿吨,同比增速近10%,核心品类保持领先地位。建发钢铁、建发浆纸与国内外大型供应商合作量分别提升近24%、27%,维持良好合作关系。公司下游大客户数占比提升近5%,交易额占比提升近10%。公司强化科技赋能,推出“建发云钢”、“纸源网”、“浆易通”、“农E点”等多个数字化平台,多个线上业务平台年累计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公司重视国际物流通道和仓储资源网络建设,在23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签约了104个仓库,进出口和国际业务总额占供应链运营业务的比重达40.42%;其中出口业务同比增速超62%。公司发力消费品业务,2022年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运营业务营收增速达42.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3.2%,考虑到公司土地资源储备充足且财务稳健,供应链业务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交付低于预期、销售低于预期、供应链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广宇发展 能源行业 2023-04-11 11.41 14.10 16.63% 12.15 6.49%
12.50 9.5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34.3亿元,同比减少82.5%,实现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加301%。其中2022Q4实现收入7.9亿元,同比减少76.2%,环比减少8.6%;实现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02%,环比减少95.4%。 公司转型获新生,营收稳定潜力高。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82.5%),归母净利润为6.3亿元(+301%)。20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减少76.2%,环比减少8.6%;实现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02%,环比减少95.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37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4.1亿元,资产负债率52.9%,较转型前有大幅改善。 本期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主要系公司2022年1月完成重组标的资产的过户,置入资产为鲁能新能源100%股权,置出资产为公司所持全部23家房地产子公司股。 新能源营收占比98%,风光事业持续发展。2022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81.7亿千瓦时(+8.2%);累计完成上网电量78.8亿千瓦时(+7.9%),累计新增装机27万千瓦。其中,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电量为38.8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的49.3%,同比+26.3%;外购电量为0.54亿千瓦时,同比+4.2%。报告期内,公司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2278小时,同比减少153小时;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为1451小时,同比增加50小时。新能源成为公司转型后营收主力军,预计未来风光事业稳步提升。 紧抓“双碳”机遇,在建项目储备丰富。公司2022年共计锁定资源1203万千瓦,其中取得建设指标150万千瓦,项目储备丰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建设运营装机规模687.7万千瓦,其中自主运营429.7万千瓦,在建258万千瓦。 公司广泛布局国内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江苏等12个资源富集省份,以三北地区为主力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形成海陆齐发的绿色能源业务布局。未来公司将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力争“十四五”末建设运营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64元、0.94元、1.43元。23-25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61.4%。2022年受疫情及组件价格影响,公司投产节奏减慢,公司23年规划目标积极,在建项目丰富,给予公司2023年1.6倍PB估值,目标价14.1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项目运营成本上升等。
万科A 房地产业 2023-04-04 15.24 -- -- 16.25 6.63%
16.25 6.63% -- 详细
业绩表现平稳,融资优势显著。 ]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5038.4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归母净利润 226.2亿元,同比上升 0.4%;每股基本盈利 1.95元,同比增加 0.65%;全面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9.3%,同比下降 0.23个百分点。 开发业务的营业收入为 4704.5亿元,同比增长 9.42%;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为257.7亿元,同比增长 30.0%。受土地市场成交面积和溢价率回落的影响,2022年公司开发业务结算毛利率由 2021年同期的 23.9%下降至 20.4%。财务表现方面,2022年新增融资的平均成本为 3.88%,存量融资的综合融资成本为 4.06%。 截至报告期末,有息负债金额 3141.1亿元,其中 79.5%为长期负债,无抵押无质押的有息负债占比为 95.2%。期末公司现金短债比为 2.1,资产负债率76.95%,净负债率为 43.7%,三道红线长期处于绿档。 地产销售降幅收窄,拿地投资审慎。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 263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 4169.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30.9%和 33.6%。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获取新项目 36个,总规划建筑面积 690.2万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8,260.1万平方米,规划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3592.7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约 1568.2万平方米,完成年初计划的 81.7%;竣工面积约 3629.1万平方米,完成年初计划的 93.1%。 多元业务稳步拓展。1)仓储物流:2022年物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5.6亿元,同比增长 17.9%。截至报告期末高标仓的稳定期出租率 90%,冷链园区稳定期使用率 75%。2)租赁住宅:2022年租赁住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2.4亿元,同比增长 12.1%。截至 2022年底,租赁住宅业务共运营管理约 21.5万间,累计开业约 16.7万间,出租率为 95.6%;3)商业开发与运营:报告期内商业业务营业收入 87.2亿元,同比增长 14.3%。其中,印力管理的商业项目营业收入 54.8亿元,同比增长 4.8%,整体出租率 93.2%。4)物业:2022年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 303.2亿元,同比增长 26.1%,蝶城数量从 2021年的 459个增长到 584个,新增项目个数 205个,饱和收入 12.9亿元,新增拓展 12个超高层地标项目和 16个世界及中国 500强企业客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3.7%,考虑到公司深度挖掘行业管理红利,非房业务行业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交付低于预期、销售及回款不及预期、多元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保利发展 房地产业 2023-04-04 14.18 -- -- 15.34 8.18%
15.34 8.18% -- 详细
业绩点评: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0.2亿元,由于合并范围内房地产项目竣工交楼结转规模减少,同比下降1.37%;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33.0%。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1.97%,同比下降4.76pp。公司严格管控费用开支,整体费用降幅大于营业收入降幅,其中管理费用47.44亿元,同比下降12.7%。 深耕核心城市,市占率连续7年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4573.01亿元同比下降14.51%,优于市场总体表现,市场占有率达3.4%,连续7年上升;销售面积2747.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55%。公司始终坚持深耕核心城市区域,重点布局的38个核心城市销售贡献达86%,同比上升8%。珠三角、长三角销售贡献达56%,同比增加3%。26个城市销售规模排名第一,51个城市销售规模排名第三,较去年分别增加8,9个。 积极补充高质量土储,持续优化资源布局。2022年累计拓展项目91个,总地价1613亿元;新增容积率面积1054万平方米,新增拿地金额达1613亿元,拿地销售金额比为35.27%。其中下半年新拓展项目总地价1007亿元,占2022年全年62%。持续聚焦“核心城市+城市群”,38个核心城市拓展金额占比达到98%,同比上升8%。 “三道红线”绿档达标,财务保持稳健。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8.4%,净负债率为63.6%,现金短债比为1.57,“三道红线”均绿档达标,财务保持稳健。公司有息负债3813亿元,综合融资成本约为3.92%,同比下降0.54%,其中公司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累计发行公司债113亿元,中期票据150亿元,累计规模增长40.72%,直接平均融资成本为2.88%,公司融资优势突出。报告期内回笼资金4271亿元,回笼率达到93.4%,连续四年超过93%;公司以销定产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亿元,连续5年为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2.6%,考虑到公司业绩稳健、销售表现优于同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交付或低于预期、拿地和销售回款或低于预期、地产调控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