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1-23 18.61 -- -- 18.77 0.86%
18.77 0.86%
详细
我们首次覆盖我国卫星通信运营龙头:中国卫通(601698.SH),给予“推荐”评级,主要理由如下: 历经多次资本运作,铸就卫星通信运营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前身卫通集团成立于 2001年,历经多年资本运作,铸就卫星通信运营行业龙头地位;2019年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公司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且服务范围广泛。 截至 2023年 11月 9日,公司运营着 18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其中包含 4颗高通量卫星,23年初发射的中星 26号是我国首颗容量超百 Gbps 高通量卫星,开启了我国卫星互联网新时代。 业绩稳健增长;高通量卫星开启业务新征程。1)2018~2022年,公司营收保持在 27亿左右,较为稳定;归母净利润对应由 4.2亿元增长至 9.2亿元,CAGR=17%。其中 2021年、2022年业绩增速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5.7亿元(YoY+17.1%)、9.2亿元(YoY+60.9%),整体发展向好。2)公司跟踪重点用户需求,创新探索在车载、机载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模式。 截至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网船只数量突破 8700艘。此外,公司不断完善Ka 高通量卫星机载网络部署,实现了国内绝大部分航线的覆盖,如与四川航空合作完成了 15架窄体机 ka 网络部署改装,航空互联网服务覆盖出行人数约 70万人次;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 5月 23日,公司利用中星 26号首次在境外(印尼)实现国际互联网业务应用,开启了高通量卫星国际化业务的新征程。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卫星服务市场空间较大。1)根据 UCS,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全球在轨卫星数量 6718颗,其中通信卫星占比高达 72%,海外加速布局。国内方面,2023年 7月 9日,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7月 25日,上海提出打造“G60星链”,远期将实现一万两千多颗卫星的组网。 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迈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为2810亿美元,其中卫星服务收入 1133亿美元,YoY-4.2%,占比 40.3%;卫星制造收入 158亿美元,YoY+15.3%;发射服务收入 70亿美元,YoY+22.8%,增长速度最快。我们认为,海内外卫星互联网建设显著提速,而卫星服务是卫星产业链的价值重心。公司作为我国卫星通信运营龙头,或有望深度受益。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卫星通信运营龙头,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受益于国内卫星互联网的加速部署,公司有望加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8.13亿元、9.57亿元、10.94亿元,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97x/82x/72x。我们考虑到公司在卫星通信运营领域的龙头地位及在卫星互联网方向的发展潜力,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和利润率变化;行业政策变化等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3-06 15.72 -- -- 25.70 63.49%
25.70 63.49%
详细
事件: 2023年 2月 23日 19时 49分,中星 26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卫星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中星 26号卫星将在通过在轨测试后交付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我国首颗超百 Gbps 容量的高通量卫星中星 26号成功发射,利好公司长期发展。该星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卫星平台,星上搭载 Ka 频段高通量通信载荷,主要覆盖中国全境及周边地区和水域、东亚、东南亚、南亚部分地区、太平洋和印度洋部分区域等,可向航空、航海、应急、能源、林草等行业及普遍服务用户提供高速的专网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中星 26号的成功发射将为公司构建 Ka 频段高通量卫星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系统建成后将拓展公司在互联网接入、机载和船舶通信、远程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市场,使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 卫星运营服务、行业系统集成、综合信息服务稳步发展,描绘出公司未来增长蓝图。作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公司拥有优质的通信广播卫星资源。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公司运营管理着 14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涵盖 C 频段、Ku 频段以及 Ka 频段等。根据公司官网披露,公司正在构建卫星运营服务、行业系统集成、综合信息服务三大主业协同发展格局。此次中星26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将加快公司构建三大发展格局,使得公司向打造卫星通信现代产业链链长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上升,前三季度业绩稳中向好。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65亿元,同比+8.40%;实现归母净利润 2.42亿元,同比+104.62%;扣非净利润 1.49亿元,同比+31.15%;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9.18亿元,同比+3.66%;实现归母净利润 5.26亿元,同比+40.83%;扣非净利润 4.21亿元,同比+22.02%。 投资建议:公司通过运营管理各类通信广播卫星为客户提供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综合信息服务等相关应用服务,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卫星网络申报、协调及维护,卫星项目建设;卫星测控管理;业务运行管理;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宽带运营管理;综合信息服务。预测公司 2022-2024年 EPS分别为 0.17元、0.20元、0.23元,对应 PE 分别为 79、68、60,首次给与“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原材料供应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生产交付不及预期。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9-01 15.48 -- -- 18.58 20.03%
18.58 20.03%
详细
事件:公司8月27日公告,2021年H1营收12.37亿元(-1.89%),归母净利润2.55亿元(+33.50%),扣非归母净利润2.31亿元(+46.87%),毛利率36.70%(+4.75pcts),净利率26.05%(+5.93pcts)。 投资要点:净利润增速创历史新高,国内卫星通信有望成为公司主要业绩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2.37亿元,-1.89%)略有下降,公司毛利率(36.70%,+4.75pcts)有所增长,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亚太6号、中星9A号卫星离轨,折旧成本较2020H1有所减少,导致公司成本(7.83亿元,-8.73%)有所下降所致。公司归母净利润(2.55亿元,+33.50%)及扣非归母净利润(2.31亿元,+46.87%)均实现快速增长,增速也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历史新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公司毛利率有所增长,同时公司报告期内其他收益(0.51亿元,+345.70%)显著增长,信用减值损失(-0.15亿元,较2020H1减少0.14亿元)有所减少等因素。 公司负责海外业务的子公司亚太卫星的收入(3.76亿元,-9.20%)有所下降,净利润(0.89亿元,+8.45%)出现恢复性增长,但较2019H1仍下降55.90%;中国卫星通信(香港)有限公司的收入(0.63亿元,-11.41%),净利润(0.11亿元,-28.12%)继续出现下降,可以看出,公司海外卫星通信业务的收入延续了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判断,公司国内卫星通信业务报告期内实现了稳定增长,且有望成为公司2021年全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同时,公司于2020年12月披露公司子公司亚太通信与航天科技五院、长城香港及火箭研究院订立投资合作协议书,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亚太星联(注册事宜正在办理中)采购亚太6E卫星,并将通过亚太6E卫星为亚太地区提供卫星通信相关服务,亚太6E卫星采用东方红三号E卫星平台并搭载高通量载荷,适合提供宽带卫星业务并具备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如果卫星建造过程顺利,预计于2023年提供服务。我们认为,亚太6E作为高通量卫星,未来公司有望基于亚太6E提供相对较高性价比和质量的高通量卫星服务,在“十四五”中期助力公司境外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务收入恢复增长。 另外,公司在2020年末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票预案,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33亿元,用于中星6D卫星项目、中星6E卫星项目、中星26号卫星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中星6D卫星是中星6A的接替卫星,并加大了Ku频段资源;中星6E卫星用于接替中星6B、并新增了Ku频段多波束资源,一方面可以从业务、覆盖范围和波束等方面满足业务开展需求,实现业务接续、平稳过渡,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公司的通信卫星资源和性能,满足广电客户未来开展8K业务的需求;中星26号卫星搭载Ka频段载荷,能够开展星地一体化统筹设计和布局,实现Ka频段大容量宽带卫星与相应地面系统的无缝互联,实现其承载业务的全面落地,进一步完善我国卫星宽带网络体系,带动卫星宽带应用发展。以上三个项目建设周期均为三年,我们认为,公司募集资金拟投向的三个项目的推动将为公司在我国超高清卫星广播电视、高轨卫星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核心基础,有望逐步提高公司高轨卫星通信应用市场(航空互联网、海洋互联网等)的拓展速度,公司“十四五”后期收入的增速有望得到一定提升。 研发费用创历史新高,公司221021年预计关联销售额出现大幅增长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三费费用率(6.96%,+0.49pcts)有所增长,其中,销售费用(0.18亿元,+3.98%)有所增长,主要系2020H1受疫情影响部分营销活动取消或推迟;管理费用(0.83亿元,+5.40%)有所增长,主要2020H1公司享受疫情阶段性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公司研发费用(0.26亿元,+28.14%)快速增长,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历史新高,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加大所致,我们认为公司研发费用的加大投入将有助于公司在卫星通信下游应用市场的拓展。 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1亿元,-41.61%),主要系本期缴纳所得税、社保等因素使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8亿元,较2020H1增加14.78亿元),主要系2020H1公司利用闲置资金开展短期保本理财增加投资支出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9亿元,较2020H1下降0.64亿元),主要系公司本期支付的现金股利较上年同期增加。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公司应付账款(3.22亿元,+52.21%)大幅增长,主要系卫星建设应付款项增加。 公司曾披露,2021年,为航天科技集团及下属单位等关联方预计提供空间段运营服务(主要包括向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和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提供卫星空间段运营服务)、其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主要包括向四川航天神坤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销售宽带卫星终端设备及宽带卫星流量服务等)的关联交易额(2.30亿元,+200.81%)将大幅增长,或预示公司2021年在卫星通信部分领域的订单较202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收入拓展。 高轨卫星通信运营商,“十四五”公司国内业务收入有望稳定增长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具有国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我国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被列为国家一类应急通信专业保障队伍。公司通过运营管理各类通信广播卫星为客户提供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综合信息服务等相关应用服务,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卫星网络申报、协调及维护;卫星项目建设;卫星测控管理;业务运行管理;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宽带运营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公司拥有自主可控、体系完备的通信广播卫星资源、频率轨道资源和地面站网资源。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运营管理着14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在建的5颗通信广播卫星也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公司业务可以分为卫星运营服务业务与综合信息服务业务。 ①卫星运营服务业务公司卫星运营服务包括境内广电与通信业务、境外业务以及基于卫星空间段运营的系统集成业务。 境内广电业务稳中有升,一是圆满完成各重大活动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工作,公司中星6A、中星6B、中星9号、中星6C,以及亚太6C等卫星承担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保障春节、两会、建党100周年庆典等各项重大活动安全播出;二是公司持续推进广播电视节目高清化发展,新增北京奥运纪实4K、青海卫视高清上星传输以及海南卫视和内蒙古卫视直播卫星高清同播;三是完成了北京奥运纪实超高清节目直播卫星测试传输,推动了卫星传输标准制定以及地面终端的推广。 境内通信业务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为重大活动、河南洪灾、云南大理森林火灾、四川凉山森林火灾等历次抢险救灾提供高质量应急通信服务,以高效优质的卫星网络服务为我国应急通信指挥体系保驾护航。同时,公司积极推动老用户扩容,大力开发政企用户,实现业务增长。 境外业务实现市场突破,公司利用通信卫星资源优势,长期在东南亚、中东、非洲面向当地电信运营商、政府、企业等提供稳定可靠卫星传输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奋力开拓境外市场,实现马尔代夫市场突破,为拓展国际广播电视市场打开新局面。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农村普遍服务项目、油气勘探应用等实现扩容增租。在国际卫星运营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公司国际业务局部实现重点突破。 在系统集成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重庆市自然资源安全调度中心地质灾害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建设项目,完成工信部应急物资保障项目初验工作,并在贵州电网高压线覆冰预警监测系统项目中取得了用户的认可。 ②综合信息服务公司加速行业应用平台建设,海洋船载业务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鑫诺公司的“全球网”宽带卫星通信网络进行了大西洋、印度洋等地区扩容,提升了全球网络服务能力。“海星通”船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增加多项综合信息服务新应用,为广大用户建立了岸与船之间的无缝连接,为涉海企事业单位的商船(包括货船、工程船、石油平台等)、渔船等多种船舶及船东、船员等个人用户,提供高速网络接入、语音、流媒体、视频监控等增值服务和强大的应用支撑。2021年上半年,总在网船只数量突破7600艘,较2020年末增加数百艘。 机载Ka高通量卫星网络获得市场进一步认可。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国航顺利续签《Ka卫星通信网络验证飞行协议》,进一步验证Ka卫星通信系统在地空通信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Ka卫星网络在机上互联网应用的规模部署。同时,青岛航空全面启动自有机队高速机上互联网项目建设,继续采用公司Ka高通量卫星为全舱旅客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实现由传统客舱服务向数字化客舱服务升级。公司还全面支持机载终端国产化研发,推动航电产品国产化进程,联合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圆满完成Ka频段机载相控阵天线卫星通信系统在国产飞机上的装机及飞行展示和基于Ka高通量卫星网络进行了空地视频会议、大文件传输、在线互联网视频等应用的演示。 总体来看,根据2020年12月我国广电总局组织编制的《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中披露,我国将在2020-2022年间推进卫星传输系统升级以及推进卫星直播系统升级,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卫星地球站高清超高清传输能力建设,升级卫星节目集成加密平台和卫星传输上行系统,满足高清、超高清以及Ka频段卫星传输技术试验等业务上星需要;在2022年底,基本实现中央和省级卫视节目在直播卫星高清同播,推动其他省级频道和少数民族语言节目高清同播。开展直播卫星与卫星互联网的技术融合应用研究等等。我们判断,“十四五”期间,我国超高清广播电视的推广,有望促使公司国内的卫星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务增速得到进一步提高。短期来看,公司现在已经拥有的中星16号等高通量卫星资源,可以逐步引领传统卫星通信应用市场的升级,拓展航空航海互联网市场应用,公司国内收入整体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而中长期来看,伴随公司未来中星6D、中星6E以及中星26号等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司高通量卫星通信资源的扩充,均有望助力公司在基于高轨卫星互联网的多个新卫星通信应用领域市场的快速拓展,公司收入增速有望得到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具有国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国内目前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具体观点如下:①2021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卫星通信业务报告期内实现了稳定增长,且有望成为公司2021年全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②公司作为A股中唯一的高轨卫星通信运营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③“十四五”期间,伴随我国高清超高清卫星电视传输需求的增长,公司传统卫星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而公司目前已经开始逐步在航空航海等高轨卫星互联网应用领域布局,有望逐步为公司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④“十四五”中期,公司有望凭借基于亚太6E提供相对较高性价比和质量的高通量卫星服务,助力公司境外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务收入恢复增长;⑤公司拟募集资金投向的三个项目,将为公司在我国超高清卫星广播电视、高轨卫星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核心基础,有望逐步提高公司高轨卫星通信应用市场(航空互联网、海洋互联网等)的拓展速度,公司“十四五”后期收入的增速有望得到一定提升。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11--3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262亿元、31..242亿元和35..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46亿元、55..7777亿元及66..2266亿元,SEPS分别为0.1133元、0.1133元、0.144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格1107.90元,当前估价分别对应113388倍、11636倍及11626倍倍PE。 风险提示:卫星发射存在失败风险;卫星在轨工作中存在出现故障的风险;国内外卫星通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5-03 16.18 19.87 31.24% 16.59 2.41%
16.72 3.34%
详细
公司于4月29日晚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4亿元,同比下降4.06%;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9.75%;其他收益2279万元,同比增长1805万元,主要来自于确认扩展C频段卫星转发器补偿及税费补贴等收益增加;在建工程13.36亿元,同比增长12.22亿元,主要是由于未来发射计划卫星建设投资增加。 国内通信卫星运营行业龙头,定增预案增强核心实力。公司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公司目前运营15颗通信卫星,其中包括2颗高通量卫星,并预计将在2021-2023年间发射至少6颗新卫星。公司已发布定增预案,将为其中3颗新发射卫星募集不超过33亿元资金。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公司开拓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国家发改委明确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顶层设计推动行业发展。公司自身拥有高通量卫星资源,积极开拓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船载平台实现Ka+Ku资源融合组网运营,推出“海星通”APP 2.0 版本,优化视频监控等应用能力;与航天投资共同出资组建了专门提供航空互联网的专业子公司星航互联,完成了我国首架Ka频段宽带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我国航空互联网渗透率仅为5%,远不及美国80%渗透率,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 高清卫星广播电视市场焕发新活力。卫星广播电视是卫星通信的重要应用领域,高清节目升级将对卫星通信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市场焕发新活力。公司已开启C/Ku频段中星6A、6B、9A的替代星项目,将更好满足未来广电用户开展高清、超高清节目传输需求,推动业务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27.65、28.75、30.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5、6.16、6.78亿元,EPS 0.14、0.15、0.17元,对应当前股价EV/EBITDA为30.90、29.69、28.39倍。公司作为国内通信卫星运营行业龙头,受益于高通量卫星发展和卫星互联网业务开拓,维持“买入”评级,六个月目标价20元。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的风险,高通量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卫星发射失败或在轨出现重大故障的风险。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28 17.36 19.87 31.24% 17.38 0.00%
17.36 0.00%
详细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7.10亿元,同比下降0.87%;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9.49%;在建工程13.19亿元,同比增长12.22亿元,主要是由于中星26号等5颗卫星建设项目投资增加。单季度看,Q4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0.15%;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9.08%。 国内通信卫星运营行业龙头,定增预案增强核心实力。公司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公司目前运营15颗通信卫星,其中包括2颗高通量卫星,并预计将在2021-2023年间发射至少6颗新卫星。公司已发布定增预案,将为其中3颗新发射卫星募集不超过33亿元资金。 向服务商转型,公司开拓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当前卫星通信产业正处于深刻调整和转型的阶段,卫星运营商从容量批发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公司积极开拓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船载平台实现Ka+Ku资源融合组网运营,推出“海星通”APP2.0版本,优化视频监控等应用能力;与航天投资共同出资组建了专门提供航空互联网的专业子公司星航互联,完成了我国首架Ka频段宽带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我国航空互联网渗透率仅为5%,远不及美国80%渗透率,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 高通量业务增长将提升公司业务质量。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正在向流量计价模式发展,而高通量卫星能够实现传统卫星数倍至数十倍的数据吞吐量,提升收入、毛利率等。公司于2017年和2020年分别发射了中星16号和亚太6D两颗高通量卫星,填补了我国高通量卫星市场空白。随着市场开拓,未来高通量业务占比提升将带动公司营收、毛利率等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27.65、28.75、30.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5、6.16、6.78亿元,EPS0.14、0.15、0.17元,对应当前股价EV/EBITDA为32.14、30.87、29.50倍。公司作为国内通信卫星运营行业龙头,受益于高通量卫星发展和卫星互联网业务开拓,维持“买入”评级,六个月目标价20元。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的风险,高通量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卫星发射失败或在轨出现重大故障的风险。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02 15.61 19.87 31.24% 19.78 26.55%
19.76 26.59%
详细
卫星资源丰富,定增方案增强核心实力。 公司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 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在国内市场具有绝对竞争 优势。 公司目前运营 15颗通信卫星,其中包括 2颗高通量卫星,并预计 将在 2021-2023年间发射至少 6颗新卫星。 目前公司定增预案已获国资 委批复,将为其中 3颗新发射卫星募集不超过 33亿元资金。 高通量卫星技术带来行业新机遇。 高通量卫星使用多波束等新技术, 能 够实现传统通信卫星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数据吞吐量,是通信卫星运营行 业的新机遇。公司紧随行业发展方向, 于 2017年和 2020年分别发射了 中星 16号和亚太 6D,是我国首颗和第二颗高通量卫星, 通信总容量分 别达到 20G 和 50G 以上, 填补了我国高通量卫星市场空白。 高通量业务 占比提升将带动公司营收、毛利率等增长。 高清卫星广播电视市场焕发新活力。 卫星广播电视是卫星通信的重要应 用领域,高清节目升级将对卫星通信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市场焕发 新活力。公司已开启 C/Ku 频段中星 6A、 6B、 9A 的替代星项目,将更 好满足未来广电用户开展高清、超高清节目传输需求,推动业务增长。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 公司开拓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 2020年 4月 国家发改委明确卫星互联网,是新基建范围内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通信网 络基础设施代表。公司积极开拓海洋、航空互联网业务,正式上线了“海 星通”高通量卫星海洋服务产品,与航天投资共同出资组建了专门提供 航空互联网的专业子公司星航互联, 完成了我国首架 Ka 频段宽带卫星 互联网飞机首航。我国航空互联网渗透率仅为 5%,远不及美国 80%渗 透率, 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将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 27.75、 28.58、 30.01亿 元,归母净利润为 4.83、 5.15、 5.59亿元, EPS 0.12、 0.13、 0.14元,对 应当前股价 EV/EBITDA 为 27.10、 24.94、 23.86倍。公司作为国内市场 拥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通信卫星运营商, 受益于高通量卫星发展和卫星互 联网建设,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六个月目标价 20元。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11-06 17.91 -- -- 20.36 13.62%
21.10 17.81%
详细
公司公告:公司发布公司发布2020年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实现营收19.09亿元,同比下亿元,同比下降降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亿元,同比增长增长9.68%,扣非后,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11.73%。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49亿元,同比增长4.69%,环比下降0.57%,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48.1%,环比增长38.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43%,毛利率36.47%,同比提升3.94pct,环比提升4pct。从费用端看,2020Q3单季研发费用为0.19亿元,同比增长85.74%,环比增长64.36%,销售费用为0.1亿元,同比下降25.57%,环比增长0.36%,管理费用为0.44亿元,同比增长9.59%,环比增长14.22%,财务费用为0.09亿元,同比增长158.87%,环比增长15.16%。公司前三季度业务保持稳定,受疫情影响有所波动,部分营销活动取消或推迟。本期净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增加,投资收益5998.78万元。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储备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技术实力,提升卫星应用产业整体竞争力。整体来看,公司经营稳健,保持增长态势。 牵头组建星航互联,积极拓展卫星互联网业务。公司于9月25日公告拟以自有资金7500万元,与国华卫星基金共同出资设立星航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中国卫通占星航互联注册资本总额的75%,国华卫星基金由航天科技集团实际控制。星航互联拟主要从事基于宽带卫星的航空互联网业务,为航空领域提供宽带卫星接入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司于今年7月成功实现中国首架Ka宽带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推动Ka机载宽带卫星互联网的业务落地和市场拓展。成立星航互联有助于推动公司战略转型,积极拓展卫星互联网业务。 今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线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共运营着15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转发器频段资源涵盖C频段、Ku频段以及Ka频段等,其中C频段、Ku频段的卫星转发器资源约520个,Ka频段的点波束有26个,卫星通信广播信号覆盖包括中国全境、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 卫星通信是卫星通信是5G技术的有效补充,多场景应用市场空间大技术的有效补充,多场景应用市场空间大。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样是现代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覆盖广、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商、民等多个领域。从应用场景上看,未来高清节目上星与“动中通”等新需求将驱动卫星通信行业加速发展,具体来看,高清节目上星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台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卫星传输的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卫星通信是“动中通”唯一或最经济的通信解决方式,对于船载通信而言,全球海洋卫星通信带宽严重不足,对于机载通信而言,未来国内机载WiFi的普及率有望大幅提升,对于车载通信而言,高通量卫星信号更稳定,覆盖范围更广阔;同时,偏远地区与“一带一路”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拥有优质的通信卫星资源与丰富的频率轨道资源,具备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市场占有率高。未来伴随高通量卫星的建设运行,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77亿元/5.09亿元/5.45亿元,EPS分别为0.11/0.12/0.12,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通信手段竞争的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9-02 22.87 -- -- 23.19 1.40%
23.19 1.40%
详细
公司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2.61亿元,同比下降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8.33%。 业绩符合预期,环比恢复增长,同比受疫情影响有所波动。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1亿元,同比降低3.94%,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降低8.33%,综合毛利率31.95%,同比下降8.24pct,环比提升0.55pct。其中2020Q2单季实现营收6.52亿元,同比下降0.32%,环比增长7.22%,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6.99%,环比增长20.42%。从费用端看,公司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0.20亿元,同比下降8.76%,其中2020Q2单季研发费用为0.12亿元,同比增长11.77%,环比增长32.79%,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0.79亿元,同比下降11.39%,销售费用为0.18亿元,同比下降30.58%。公司上半年营收业绩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了业务开展,同时部分境外客户因自身业务调整在合同到期后未续约,叠加2019年新发射卫星,本期卫星折旧增加影响。分季度看,公司二季度业务恢复增长,营收净利环比增长。整体来看,公司经营稳健,保持增长趋势。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积极开拓业务市场。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线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共运营着15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转发器频段资源涵盖C频段、Ku频段以及Ka频段等,其中C频段、Ku频段的卫星转发器资源约520个,Ka频段的点波束有26个,卫星通信广播信号覆盖包括中国全境、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上半年公司积极开拓业务市场,圆满完成“两会”安播,实现全国首次“5G+8K+卫星”实况直播应用;全资子公司鑫诺公司正式推出“海星通”高通量卫星海洋服务产品,助力海洋卫星通信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中国首架Ka宽带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推动Ka机载宽带卫星互联网的业务的业务落地和市场拓展。客户方面,公司成功中标央视奥运高清频道项目,助力国家开启直播卫星户户通高清时代,签约泰国通信卫星公司项目,是开发中南半岛地区业务的重要突破。 5G技术的有效补充,多场景应用市场空间大。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样是现代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覆盖广、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商、民等多个领域。从应用场景上看,未来高清节目上星与“动中通”等新需求将驱动卫星通信行业加速发展,具体来看,高清节目上星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台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卫星传输的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卫星通信是“动中通”唯一或最经济的通信解决方式,对于船载通信而言,全球海洋卫星通信带宽严重不足,对于机载通信而言,未来国内机载WiFi的普及率有望大幅提升,对于车载通信而言,高通量卫星信号更稳定,覆盖范围更广阔;同时,偏远地区与“一带一路”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拥有优质的通信卫星资源与丰富的频率轨道资源,具备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市场占有率高。未来伴随高通量卫星的建设运行,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77亿元/5.09亿元/5.45亿元,EPS分别为0.11/0.12/0.12,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境外经营的风险;高通量卫星市场拓展未达预期的风险;不同通信手段竞争的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5-04 17.03 -- -- 19.26 13.03%
25.45 49.44%
详细
公司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6.08亿元,同比下降7.54%,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9.9%;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08亿元,同比下降6.48%。 业绩符合预期,受疫情影响而波动。公司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下降7.54%;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9.9%;综合毛利率为31.4%,同比下降10.18pct。从费用端看,公司2020年一季度销售费用为0.08亿元,同比下降34.08%;管理费用为0.41亿元,同比增长2.52%,;财务费用为-0.23亿元,同比下降267.39%;研发费用为0.09亿元,同比下降26.64%。公司收入净利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部分业务的开展;毛利率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新发射卫星,本期增加卫星折旧、测控费用等影响;销售费用下降的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营销活动推迟;此外,公司于2020年1月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对中星18号卫星保险赔款共计2.5亿美元进行人民币现金管理,截止至3月底已购买现金管理产品的金额为人民币13.89亿元。整体来看,公司经营稳健,保持增长趋势。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发展。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线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地面基站及终端设备和卫星通信运营三部分组成。中国卫通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共运营着15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转发器频段资源涵盖C频段、Ku频段以及Ka频段等,其中C频段、Ku频段的卫星转发器资源约520个,Ka频段的点波束有26个,卫星通信广播信号覆盖包括中国全境、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2017年,公司成功发射我国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具备了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我们认为,在促内需和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公司作为产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红利。 5G技术的有效补充,多场景应用市场空间大。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样是现代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覆盖广、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商、民等多个领域。从应用场景上看,未来高清节目上星与“动中通”等新需求将驱动卫星通信行业加速发展,具体来看,高清节目上星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台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卫星传输的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卫星通信是“动中通”唯一或最经济的通信解决方式,对于船载通信而言,全球海洋卫星通信带宽严重不足,对于机载通信而言,未来国内机载WiFi的普及率有望大幅提升,对于车载通信而言,高通量卫星信号更稳定,覆盖范围更广阔;同时,偏远地区与“一带一路”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拥有优质的通信卫星资源与丰富的频率轨道资源,具备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市场占有率高。未来伴随高通量卫星的建设运行,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77亿元/5.09亿元/5.45亿元,EPS分别为0.11/0.12/0.12,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境外经营的风险;高通量卫星市场拓展未达预期的风险;不同通信手段竞争的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2-12 18.10 23.60 55.88% 21.59 19.28%
21.59 19.28%
详细
我国唯一商用卫星电信运营企业,主营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相关服务中国卫通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化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是航天科技集团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公司 2019年 6月 28日在上交所上市,2月 7日市值 691亿元,控股股东航天科技集团持股比例 79.73%。 公司主营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相关应用服务,通过投资、建设、运营通信/广播卫星及配套系统,为用户提供通信/广播电视等传输,两大应用场景包括: (1) 卫星通信 与应急保障业务(2018年营收 14.63亿元,占比 54% ), (2)卫星广播电视服务业务(2018年营收 10.17亿元,占比 38%) ) 。公司信号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全境、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绝对优势的卫星运营服务龙头,共有本部、亚太通信两块卫星运营资产公司卫星空间段运营业务共有两块资产在进行运营,除公司本部外,旗下亚太通信亦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务,主要覆盖海外地区。2018年,公司境内业务占比 63%,境外业务占比 37%。据公司招股说明书,目前公司国内市占率高达 80%,剩余 20%主要为中信网络通过公司实际控制的亚洲卫星的固定资产进行业务开展,公司在国内市场中占据着绝对竞争优势。 近 5年来,公司整体营收稳定,盈利能力逐渐反弹。2018年公司营收总额26.9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 4.2亿元,同比+7.4%,毛利率 44%,净利率 27.7%;2019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19.3亿元,同比微降 0.9%,但归母净利润 3.1亿元,同比+22.4%,毛利率 37.7%,净利率 25.1%。 把握卫星互联网机遇,提供高性价比、无处不在的卫星宽带覆盖全球互联网接入水平存在巨大鸿沟,近半数人口处于 3G 以下阶段或无互联网覆盖。目前互联网渗透率增长明显放缓,2019年 2月互联网渗透率提升仅 1.7%,低收入国家仅 0.8%,传统通信骨干网在人口、互联网渗透低的区域难度大,或意味着运营商投资回报不成比例,造成普及障碍。 低轨卫星互联网有望成为全球互联核心解决方案,先驱 Starlink 有望推动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目前,该计划将初步发射 12000颗卫星,后续发射总量共 42000颗,今年 1月已发射 120颗,我们预计我国将诞生 1-2家世界级卫星互联网企业(制造、服务)。根据我们在深度 PPT《卫星互联网深度 2》中的测算,我国或需在 8年内入轨 1.1万颗卫星,卫星应用端市场需求空间到 2028年将达约 250亿元。基于此,我们计算得出 2022-2028年公司中长期收入及其增速,计算最终 目标市值间 区间 951~1048亿元 ,目标价区间 23.77~26.2元 ,空间 29.3%~42.4% 。此外我们建议。在公司互联网卫星业务初步落地后,可采用偏云计算类的 PS 估值法。 :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 19-21年营收为 28.6/32.0/40.0亿元,增速为 6%/12%/25%,归母净利润为 4.6/5.6/7.4亿元,EPS 为 0.12/0.14/0.19元,PE 为 159/131/9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提示 :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射进度低于预期值,公司卫星互联网服务落地放缓,新业务与下游的协议合作方式尚待确定。
中国卫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9-09-02 12.77 -- -- 15.99 25.22%
15.99 25.22%
详细
卫星通信运营商龙头。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于2019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航天科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相关应用服务,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广播,可提供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应急保障、应用服务和定制服务等产品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广电相关单位、电信运营商、政府部门、国防单位以及金融、交通、石油等领域大型企业。公司目前正运营着16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涵盖C频段、Ku频段以及Ka频段等,作为我国卫星资源实现全球覆盖的主要载体,已经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 高通量卫星驱动卫星服务产业快速增长。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属于卫星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形成规模经济的资本投入大且边际使用成本较低。从国际市场上看,由于卫星技术的进步,卫星供应增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40余家主要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仅三家公司拥有卫星运营的资质,公司是唯一一家拥有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未来,高通量卫星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相比于传统通信卫星,高通量卫星在容量及单位带宽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在宽带接入、卫星中继站、移动通信、广播通信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竞争力和应用前景。我们认为,从需求端看,未来高清节目上星与“动中通”等新需求将驱动卫星通信行业加速发展,具体来看,高清节目上星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台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卫星传输的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卫星通信是“动中通”唯一或最经济的通信解决方式,对于船载通信而言,全球海洋卫星通信带宽严重不足,对于机载通信而言,未来国内机载WiFi的普及率有望大幅提升,对于车载通信而言,高通量卫星信号更稳定,覆盖范围更广阔;同时,偏远地区与“一带一路”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优质的卫星与客户资源为公司未来增长奠定基础。公司作为我国卫星资源实现全球覆盖的主要载体,已经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从卫星资源上看,公司运营着16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涵盖C频段、Ku频段以及Ka频段等,卫星通信广播信号覆盖包括中国全境、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公司转发器使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灵活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从客户资源上看,公司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关系,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80%,是国内市场最主要的卫星空间段运营服务供应商;从业务布局上看,公司正积极建设高通量卫星,与国内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航空公司等行业企业合作,拓展卫星应用服务领域,打造中国特色的Ka宽带卫星商业应用模式。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拥有优质的通信卫星资源与丰富的频率轨道资源,具备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市场占有率高。未来伴随高通量卫星的建设运行,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67亿元/5.31亿元/6.16亿元,EPS分别为0.12/0.13/0.1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准入政策变动的风险;国际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降的风险;境外经营的风险;高通量卫星市场拓展未达预期的风险;不同通信手段竞争的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