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汪强

华福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210523100002。曾就职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3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联泓新科 基础化工业 2022-10-21 35.07 44.44 254.39% 39.58 12.86%
40.00 14.0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17亿元(同比+13.25%),实现归母净利润7.78亿元(同比-5.38%),其中22Q3实现营收24.79亿元(同比+34.72%),实现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14.32%)。 偶发影响逐步消散,盈利能力逐步显现: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公司主要产品EVA作为光伏行业重要原料,所处行业在较强需求拉动下景气上行,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提供有效支持。报告期公司经营稳健,根据公告,22Q3公司EVA产品受益于下游光伏等行业需求拉动,实现价格同比上涨,产销齐增,带动公司单季度营收及利润同比增加。而受到22Q1实施EVA 装置技术升级扩能改造及进行碳酸酯装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与公用工程系统连接施工和检修影响,公司EVA装置停车28天,其他相关装置同步停车7-15天,受此掣肘,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略有下降,未来随着偶发事件影响逐步消散,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显现。 新领域布局持续推进,各项目顺利开展:在主营业务有序开展的同时,当前公司在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布局顺利开展:根据公告,公司“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投产后将与公司现有产业链充分协同,增强公司成本优势;“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9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正在开展现场施工工作,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投产后公司将实现VA的完全自给,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增强;生物可降解材料方面,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项目”已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也已完成立项备案、安评等审批手续,上述两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其他审批手续和项目各项筹备工作,分别计划于2023年底及2024-2025年陆续建成投产;此外,公司“电子级高纯特气和锂电添加剂项目”已完成立项备案,正在有序推进其他审批手续和项目各项筹备工作,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未来随着在各个领域布局的逐步完善,公司有望具备多个盈利增长点,整体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02亿元、16.11亿元、20.76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在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不及预期
中简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10-17 47.18 57.82 181.77% 57.61 22.11%
58.50 23.99%
详细
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下游需求饱满成长迅速。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主要为承担科技部“86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化”重点项目。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生产,先后开发成功ZT7、ZT8、ZT9及M40J等多系列碳纤维产品,2020年11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受益于下游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及不断提质增效,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呈增长趋势。2017-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为24.9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6.27%。其中,2021年因主要客户对相关产品降价导致营收增速减缓至5.7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38%,但2022H1业绩增速已回升,主要系公司不断挖潜提效,降低降价所带来的影响,2022H1营收同比增长56.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7%。 航空航天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碳纤维由于性能优异,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及民用工业等多个领域。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总量为11.8万吨,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速为14.1%,我国碳纤维需求未来5年复合增速为26.3%,超过全球增速。其中,1)在航空等高端领域,军机新机型加速放量叠加复材占比提升,为碳纤维需求贡献增量;2)民机C919首架交付在即,复材用量增加叠加国产替代,民机碳纤维市场空间广阔;3)航天是高模碳纤维的优势应用领域,战略储备及实战演练武器消耗需求提升叠加技术进步,航天用碳纤维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目前已具备高强型ZT7、ZT8、ZT9系列和高模型ZM40J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其中ZT7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ZT9、M40J能够满足新一代航天和航空装备对高强度、高刚度、低结构重量系数应用场景的需求。随着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加速释放,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 技术优势显著,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截止2019年4月30日,公司共拥有10项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10项专利申请。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公司碳纤维产品性能、质量稳定性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此外,公司积极募投扩产,巩固市场地位。公司原仅有一条150吨/年(12K)或50吨/年(3K)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产能瓶颈较大,后通过IPO募资2.42亿元进行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2021年9月已完成等同性验证。2021年10月,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拟建设年产1500吨高性 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的产线。考虑到当前下游需求较为饱满,在公司产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业绩端有望持续兑现高景气。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随着下游航空航天领域需求的加速释放,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此外,公司积极募投扩产,布局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募投项目有序达产,公司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9、8.5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3X、28X、22X,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客户开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9-01 15.62 17.98 20.43% 22.53 0.99%
16.04 2.6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8.14亿元,同比+74.69%;实现归母净利润 27.81亿元,同比+30.85%。其中,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76亿元,同比+49.41%,环比+31.20%;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0亿元,同比-7.28%,环比-17.17%。 点评: 二季度公司营收增长显著,主要由于乙烯一阶段项目平稳运行导致产品销量增加以及在成本带动下产品价格整体上扬所致。利润缩窄主要由于国际地缘政治以及国内不可抗力等影响,上游天然气价格涨幅较大,拉动乙烷价格同步上扬,进而导致公司原料成本抬升。 下游由于需求持续弱势,致使成本涨幅无法顺利向下传导,进而影响公司利润实现。据隆众数据,二季度乙烯-乙烷价差缩窄约 36.14%;PDH行业单吨亏损约 800元,丙烯酸价差环比缩窄约 15%。当前产品景气程度依然承压,但后期随着乙烯二阶段项目逐渐投产有望实现以量补价。碳三板块 PDH 当前依然处于景气低点,但考虑公司丙烯酸及酯行业格局相对较好,且三季度为传统旺季,产业链盈利有望逐渐恢复。 积极布局新材料凸显高质量成长性: 公司公告乙烯二阶段项目于 8月一次开车成功,未来将逐渐形成产能释放带来量增。此外,公司公告致力发展高附加值新材料,其中包括 POE、丙烯腈、 EAA、电池级DMC 以及电子级双氧水等新材料。 据公告,公司已于报告期内完成α-烯烃以及 POE 中试工艺包的开发,年产 1000吨α-烯烃中试装臵正逐步推进建设。后期随着 N 型硅片的逐步应用, POE 胶膜将有效带动POE 粒子的需求。连云港新材料园一期项目公告进展顺利, 40万吨/年苯乙烯以及 10万吨/乙醇胺预计于 2022年三季度末建成, 15万吨/年电池级 DMC 有望于年内投产。 EAA 方面,公司与 SK 签订合资协议,预计产能 4万吨/年。未来随着各项目顺利推进,公司或将展现更好的盈利韧性。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A 投资评级。我们考虑 2022年不可抗力等影响,适当调低公司盈利预期。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63.53、 86.24和 101.65亿元。 风险提示:原料进口风险、项目建设不达预期、安环风险、需求不及预期等。
利安隆 基础化工业 2022-08-23 48.70 53.85 140.29% 61.93 27.17%
64.55 32.5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收22.68亿元(同比+40.27%),实现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47.25%)。 高分子材料抗老化产业龙头,产品产能持续增加:公司作为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技术领域龙头,当前是全球同行业产品门类配套最齐全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材料抗老化问题的U-pack产品的全产品系列。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并构建了每一个产品有两条生产线的“备用生产线”模式,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产能持续增加,根据公告,利安隆珠海一期60000吨抗氧化剂建设已全面投产,报告期公司在受益于单产品双基地生产保供策略的同时利用在创新能力、供应能力、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持续开拓市场,实现主要产品销量增加,为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助力。未来公司产能有望持续增加,根据公告,公司3200吨/年光稳定剂(不含中间体)产能以及51500吨/年U-Pack产品产能预计将于2022年投产,未来随着相关产能逐步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此外根据公告,当前公司已在抗老化水分散技术取得突破,已于利安隆天津工厂启动年产5000吨水分散抗氧剂项目,并联合日本行业顶尖技术人才开发出不同纳米级别的水滑石技术,同时,以利安隆珠海为载体启动的年产20000吨合成水滑石项目已取得环评通过批复意见,未来随着各个项目逐步落地,公司业绩提升有望得到有力支持。 成功布局润滑油添加剂领域,第二、第三生命线逐步构建:报告期公司实现向润滑油添加剂产业布局,根据公告,2022年4月已完成对润滑油添加剂标的锦州康泰的过户手续,自2022年5月已实现并表,公司完成对第二生命曲线的构建,未来随着锦州康泰与公司持续深度融合,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此外公司对第三生命曲线的构建持续进行,在核酸药物赛道,公司以生产RNA单体起步,当前已与吉玛基因共同出资设立天津奥瑞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并在天津汉沽基地开启中试车间建设,根据公告,奥瑞芙年产6吨核酸单体中试车间将于22Q4投料试产,同时在合成生物学赛道,公司与天津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已顺利完成聚谷氨酸和红景天苷两个创新成果的所有权转让,为未来公司发展开拓空间。展望未来,随着公司第二、第三生命曲线逐步起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00亿元、7.32亿元、8.65亿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在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不及预期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08-23 18.57 21.89 28.16% 19.06 1.49%
20.10 8.24%
详细
事件:龙佰集团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24.23亿元,同比+25.96%;归母净利润22.66亿元,同比-6.93%,22Q2公司实现营收63.32亿元,同比+21.95%,环比+4.36%;实现归母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12.33%,环比+12.98%。 22H1钛白粉量增价减,出口维持高位,营收同比增长。据公告和海关总署,22H1公司钛白粉、海绵钛营收89、9亿元,同比+25%、+58%,期间硫酸法、氯化法钛白粉销量33、14万吨,同比+6%、+10%,产销比91%,海绵钛销量1.45万吨,同比+143%;公司钛白粉外销占51%,22Q1、Q2国内钛白粉出口量39、36万吨,同比+18%、+15%,海外需求维持高位;价格价差方面,据隆众资讯,22Q2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市场价格同比-6%、-6%、+24%,环比-6%、-4%、+0%,硫酸法(金红石)、氯化法钛白粉价差环比-3%、-10%,钛白粉受地产低迷影响价差缩窄。综上所述,22Q2公司实现毛利润22.28亿元,同比-6%,毛利率35.2%,同比-10.6pct,费用率(四费&税金)为12.4%,同比-1.7pct。 新能源增量逐步落地,投资V2O5示范工程进军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公司凭借产业链和规模化优势进军新能源领域,据公告,目前公司有磷酸铁5万吨/年,磷酸铁锂5万吨/年,石墨负极2.5万吨/年,生产线均已建成投产并形成正常销售,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2H2新增5万吨/年石墨化及5万吨/年磷酸铁产能;此外,公司计划在攀枝花投资25亿元建设钒钛铁精矿碱性球团湿法工艺年产3万吨V2O5(一、二期各1.5万吨)创新示范工程,积极布局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钒电池具备安全性高、易扩容、使用寿命长等特性,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碳中和背景下,光伏、风电新增装机快速增长带动储能行业高速发展,钒电池有望进入爆发期,从而带动五氧化二钒需求增长,公司凭借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和成熟的铁精矿湿法提钒技术,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6.3亿元、57.0亿元、69.1亿元。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8-19 15.15 20.91 146.29% 15.45 1.98%
15.45 1.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6.28亿元,同比+74.88%;实现归母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18.27%。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0.26亿元,同比+58.58%,环比+15.20%;实现归母净利润22.51亿元,同比-42.94%,环比-27.77%。 同时,公司发布三大投资建设项目公告,除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外,还有高端新材料和高性能树脂项目。据公告数据显示,三大项目总投资额可达1178亿元,投产达效后有望贡献年度业绩164亿元,为公司2021年业绩的1.3倍左右。 点评:公司二季度业绩环比有所下行,主因油价高企以及下游需求较弱导致部分产品价差收缩甚至部分产品亏损所致。据隆众数据,二季度裂解法乙烯装置利润约为-800元/吨;油制乙二醇装置利润约为-1170元/吨;PDH制PP装置利润约为-850元/吨。同时从费用端观察,公司由于浙石化二期转固出现较多折旧、折耗费用,报告期内该费用为47.20亿元,同比增加约64%;财务费用当中汇兑损失6.3亿元左右,进而影响公司利润。但从现金流角度观察,公司报告期内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10.79亿元,去年同期为221.10亿元,同比增加40.57%。短期看公司业绩承压,未来随着原油价格趋向稳定,需求在不可抗力逐渐出清背景下有望逐渐向好。 三大项目投资过千亿,未来业绩有望高增:公司公告三大项目,分别为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高端新材料以及高性能树脂项目。据公告总投资额约1178亿元,达效后有望带来业绩增厚164亿元。据披露,项目中包含70万吨/年EVA、35万吨/年α-烯烃、40万吨/年POE、100万吨/年醋酸、30万吨/年己二酸、25万吨/年己二腈、50万吨/年尼龙66盐、66万吨/年丙烯腈、3万吨/年NMP、20万吨/年DMC、18万吨/年PMMA、120万吨/年ABS等装置。其中EVA采用巴塞尔管式装置,根据公司已投产30万吨/年EVA光伏料装置满产预计剩余70万吨产能理论上也可满产光伏级材料。POE为高端封装材料,具有较高生产壁垒,当前国内应用主要依赖海外进口。随着各高端新材料项目落地,公司有望在高端新材料市场中逐渐形成国产替代,同时较高的附加值有望为公司勾勒业绩增长新斜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考虑新增项目及装置,我们上调公司2023年至2024年利润水平,同时考虑2022年不可抗力对需求造成的影响,调低公司2022年利润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2.51、191.27和222.74亿元。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料配额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等。
亚钾国际 能源行业 2022-08-18 35.29 40.00 163.68% 36.80 4.28%
36.80 4.2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实现营收 17.64亿元(同比+668.8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97亿元(同比+116.44%)。 资源增加规模提升, 技术创新不断加强: 公司始终专注于钾盐矿开采、钾肥生产及销售,在老挝甘蒙省开发实施的东泰钾盐矿项目是我国首个在境外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钾肥项目, 此外根据公告, 随着老挝 100万吨改扩建项目于 2022年 3月实现稳产达产, 公司在实现钾肥产品产销量齐增的同时也拥有了我国境外首个百万吨级的钾肥项目, 行业领先地位愈发突出。 一直以来公司以资源作为发展基础,除此前在老挝甘蒙省农波矿区东泰矿段拥有的钾盐矿资源外,根据公告, 2022年 7月进一步取得了对 179.8平方公里彭下-农波钾盐矿的开采权,从而成为亚洲拥有最大钾盐资源量企业, 同时公司进一步向老挝沙湾拿吉省递交临近 179.8矿的 74-99平方公里钾盐区块探矿权申请, 为公司未来钾肥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未来公司将以增加规模作为发展方向,根据公告,当前公司第二个 100万吨项目、第三个 100万吨项目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未来随着各个项目逐步展开,公司预计将在 2023年实现 200万吨产量, 2024年实现 300万吨产量,在 2025-2026年实现年产 500万吨,中长期实现 800-1000万吨钾肥产量,从而为公司未来盈利提供支持。 而在持续扩大规模外,公司将以创新为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根据公告,公司老挝钾肥项目主要采用条带充填采矿法,使用综合机械化掘采采矿工艺,未来将继续在优化浮选结晶生产工艺、持续研发井下大功率机械化开采设备、加快数字化矿山及无人化矿山等方面不断钻研创新,从而有效实现采收效率提高以及生产成本降低, 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竞争力, 未来随着公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全球钾肥供应紧张, 钾盐资源全球化配臵亟待发展: 近年来在全球人口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全球化肥行业高景气维持。 同时, 2022年 2月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 近年欧美等国对俄罗斯及白俄罗斯钾肥产品的制裁力度也持续加码,叠加加钾等全球龙头原有产能利用效率较低且短期内钾肥产量扩增有限,共同为全球钾肥供应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我国对粮食安全关注度持续提高, 我国作为钾盐矿产严重短缺的钾肥消费大国, 近年来对钾肥进口需求逐年提高,因此就需要采取钾盐资源全球化配臵来保障自身钾肥供应和粮食安全。 根据公告,公司是我国首个在境外实现钾肥百万吨级量产的中资企业,未来随着自身规模优势的不断增加,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1.9亿元、 29.0亿元、 37.4亿元, 给予买入-A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在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2-08-18 77.94 57.33 122.12% 90.79 16.49%
90.79 16.49%
详细
事件:光威复材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2.4%,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16.5%,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10%,环比+23%,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38%,环比+44%。 Q2业绩高增,疫情冲击消退订单增长,利润率改善。据公告,分板块看,上半年碳纤维及织物实现收入8.0亿元,同比+10%,毛利率73.4%,同比-2.1pct,定型纤维销售合同(合同期2022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的合同执行率26.25%,募投项目放量缓解了量产定型纤维降价带来的影响;碳梁实现收入3.2亿元,同比+3%,毛利率22.5%,同比+12.8pct,公司继续加强新项目和新客户的开发;预浸料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32%,毛利率35.5%,同比+6.7pct,收入同比下行受上年同期风电预浸料阶段性订单影响;此外,复合材料板块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一期、二期已全面投入使用,光晟科技参与的航天火箭发动机壳体、翼型风帆等各个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综上所述,报告期内22Q2公司实现毛利润4.0亿元,综合毛利率55.2%,同比+8.6pct,环比+0.3pct,费用率(四费&税金)为7.5%(同比-2.4pct)。 新项目持续推进,看好碳纤维中长期需求增长。新项目方面,据公告,包头碳纤维项目和M55J 系列预计2022年内投产,公司调整了包头项目规划,生产包括24k 在内的高级别碳纤维产品,同时也承担了T1000项目,此外,T800H 项目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预计2022年内完成验收,产品目前已经实现小批量供应,碳梁170万米、预浸料85万平米新增量也逐步落地,短期增量可期。中长期看,气瓶、热场、建筑补强领域都对纤维有大量需求,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提升,前景广阔,随着C919 大飞机即将交付,未来民用客机国产化也逐步提上日程,而民用客机作为航空领域碳纤维需求主力有助于国内市场扩容,公司作为国内碳纤维龙头,军品竞争优势显著,目前阻燃预浸料已通过商飞PCD 审核,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1、12.6、15.7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2-08-12 14.28 19.61 33.58% 14.73 3.15%
15.12 5.8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3.95亿元,同比+37.53%;实现归母净利润 40.15亿元,同比+7.53%。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78.80亿元,同比+43.60%,环比+20.9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2.68亿元,同比+13.11%,环比+29.90%。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40.81%,同比+1.84%。 点评: 二季度世界范围通货膨胀持续,同时俄乌冲突继续发酵,原油价格持续上行。在此背景下,煤制烯烃路线相对优势凸显。据 Wind,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布伦特现货价为 120.54美元/桶,秦皇岛 Q5500动力煤价格为 1235元/吨,区间内价格分别+11.96%, -3.94%。据隆众数据计算,行业油制 PP 二季度平均利润为-2200元/吨左右,煤制 PP二季度平均利润为 210元/吨左右;行业油制 PE 二季度平均利润为-820元/吨左右,煤制 PE 二季度平均利润约为 1110元/吨。公司在稳定主业同时发力成长,于报告期内投产四座捣固焦炉及煤净化系统,焦炭板块单季度贡献销量增量 33.06万吨,贡献主要业绩增长。公司其余在手项目也正积极推进,未来可期。 内蒙项目进入审批窗口,其余新材料项目协力助发展: 公司内蒙煤制烯烃项目一期已于报告期内进行二次环评公示。据环评,项目落地后有望为公司带来 300万吨/年烯烃增量(260万吨/年基础通过绿氢耦合增产至 300万吨/年),同时包括硫磺、 MTBE 等副产物。此外,据公告,宁东三期尚有 50万吨/年煤制烯烃、 150万吨/年甲醇、 25万吨EVA 以及 30万吨/年聚丙烯有待释放,预计 2023年投产。在国家“双碳”政策背景下,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国家级“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据公告,该项目可年产 2.4亿标方“绿氢”和 1.2亿标方“绿氧”,年可新增减少煤炭资源消耗约 38万吨、年新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66万吨、年新增消减化工装臵碳排放总量的 5%,综合效益显著。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A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80.68、 105.66和 144.88亿元。 风险提示:流动性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在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安环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等。
海利尔 医药生物 2022-08-09 24.56 26.22 146.89% 28.45 15.84%
29.55 20.32%
详细
海外丙硫菌唑需求旺盛,海外龙头持续研发复配产品:近年来全球农药市场规模整体上升,丙硫菌唑表现更为强势,于2004年上市以来快速发展,当前已经成为杀菌剂市场第二大、谷物用杀菌剂市场第一大品种。目前市场上丙硫菌唑作为拜耳王牌产品,其终端产品主要来自拜耳,主要因为其复配产品获得了欧盟补充保护证书(SPC),最长的产品保护期可延续到2027年,可以预测未来以欧盟为主的终端市场将继续由拜耳主导。另一方面,由于合理使用复配杀菌剂可以有效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并扩大防治谱,在拜耳的丙硫菌唑化合物专利在各国陆续到期后,除拜耳外,各个作物保护国际龙头均持续不断研制与开发丙硫菌唑复配产品。 我国取得丙硫菌唑原药和制剂登记的企业较少,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根据世界农化网,截至目前,取得丙硫菌唑原药登记的企业仅有3家,包括海利尔、久易股份、河北兴柏,公司当前拥有丙硫菌唑产能2000吨/年,此外2022年4月发布公告,拟投资3.01亿元建设“新建新型杀菌剂、除草剂原药及原药中间体建设项目”,涉及丙硫菌唑原药3000吨/年和其他原药产品及副产品等,同时公司已于2021年4月发布公告,筹划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其中涉及丙硫菌唑产能8000吨/年,未来随着相关产能逐步落地,公司产能将达到1.3万吨。此外,公司收购陕西金信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6%股权,有利于保证关键中间体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供货稳定性。 多个项目有序推进,盈利能力有望提升: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开展农药品种的丰富和差异化,持续深化公司制剂、原药和中间体一体化战略。根据公告,2020年9月杀菌剂丙硫菌唑原药进入试生产,2020年7月开始建设涉及杀虫剂丁醚脲原药、溴虫腈原药和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原药、丙环唑原药产品的青岛恒宁一期项目,当前已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此外公司在2021年开始筹划青岛恒宁二期项目,并于2022年4月发布公告,拟投资3.01亿元建设“新建新型杀菌剂、除草剂原药及原药中间体建设项目”,氟氯虫双酰胺作为公司第一款创制药也有望逐步推广。此外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农药产品的海外登记工作,公司陆续设立海利尔巴西、菲律宾等子公司。未来随着各项目逐步推进,公司在生产规模逐步提升的同时,自身农药制剂业务与原药业务将进一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为盈利能力提升做出贡献。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05亿元、9.07亿元、11.87亿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濮阳惠成 基础化工业 2022-08-05 38.34 52.58 333.47% 49.49 29.08%
49.49 29.08%
详细
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及品类持续扩张,体量有望快速翻番:公司是国内顺酐酸酐衍生物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核心产品已达进口替代水平。公司近三年营收、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43%、32%,拥有亨斯迈、巴斯夫、全球知名OLED材料商等多家国际知名客户。据公告,2021年“年产2万吨功能材料项目”已建成,5万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3,200吨功能材料中间体(3000吨氢化双酚A、200吨OLED中间体)项目、“年产2万吨甲基四氢苯酐扩建项目”在建。截至2021年末,公司顺酐酸酐衍生物产能5.1万吨,在建7万吨,计划于2022-2023年逐步释放产能。 风电叶片大型化采用拉挤工艺将带动甲基四氢苯酐的新增需求,公司将充分享受红利:2021年是风电大梁拉挤工艺替代传统灌注工艺的元年。风电叶片大型化对叶片的强度、刚度、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拉挤工艺可以更好满足的同时还能提升良率、原料利用率与生产效率,将成为广泛应用的规模化制造技术,渗透率有望突破式提升。而与传统灌注工艺使用固化剂有所不同,拉挤工艺的原理决定了需要更长的使用期,因此使用甲基四氢苯酐作为固化剂,具有绿色环保、适用期长、所形成的环氧树脂固化物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据产业网,我国甲基四氢苯酐的有效产能约9万吨。据测算,1GW的风电叶片对甲基四氢苯酐的使用量约为400~500吨,以2023年80GW新增装机量测算,将新增甲基四氢苯酐的需求3.2万吨以上。而因环保、土地及投资额等要求,目前国内在建的甲基四氢苯酐产能较少,公司有望享受风电需求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甲基四氢苯酐的客户壁垒高,公司依托先发优势有望优先切入风电叶片大客户:甲基四氢苯酐需通过异构化工艺将其转化为常温下为液态的产品,立体异构化和结构异构化共可以产生20种异构体。同时原料的组成、异构化的方式、催化剂的选择及使用量、异构化的温度及异构化时间等会对甲基四氢苯酐产品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甲基四氢苯酐产品的多样化,将产生极高的客户认证壁垒和较长测试周期。一旦通过验证,为了保证质量稳定,下游风电叶片客户不能轻易更换甲基四氢苯酐牌号。公司具备切入风电领域的先发优势,有望获得稳定的下游客户资源。 投资建议:甲基四氢苯酐需求爆发,而新增供给不足,我们认为供需存在硬缺口。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7.5亿元、8.5亿元,对应PE 28、15、1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
蓝晓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8-03 79.52 58.71 40.49% 88.88 11.77%
90.00 13.1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2022年 H1公司营业收入 7.53亿元,同比+35.5%;归母净利润 1.97亿元,同比+31.4%。其中 2022年 Q2公司营业收入 4.21亿元,同比+60.4%,环比+26.9%;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同比+85.7%,环比+45.2%。 2022年 H1吸附材料业务贡献主要毛利, 充足产能或保障高增速板块供应。 营收方面, 2022年 H1吸附材料、系统装臵、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 6.01亿元、 1.26亿元、 0.22亿元,依次同比变动+49.3%、 -9.6%、+84%,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依次为 80%、 17%、 3%。 毛利方面, 2022年 H1吸附材料、系统装臵、技术服务毛利分别为 2.61亿元、 0.53亿元、 0.10亿元,依次同比变动+44.9%、 -27.4%、 +65.3%,占总毛利比例依次为 80.4%、 16.3%、 3.2%。 2022年 H1吸附材料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吸附材料综合产能约 5万吨, 产销量依次为 2.18万吨、 1.98万吨,同比+37%、 +29%, 同时公司拟发行可转债以扩建吸附材料产能, 未来充足的吸附材料产能或为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基本盘稳固,生命科学、水处理等项目表现可观。 吸附材料细分来看, 2022年 H1水处理与超纯化业务收入 1.78亿元,同比+22.8%,占吸附材料营收比例为 29.6%,生命科学业务收入 1.53亿元,同比+109.3%,占吸附材料营收比例为 25.4%。 公司在电子级、核级超纯水领域持续加快均粒树脂在超纯水领域的认证,商业化销售份额进一步提升,在芯片级超纯水领域取得良好进展。 另外生命科学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市场开发加速, 新建年产 50000L 层析介质生产车间已完成土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据公告, 预计今年 10月底完成调试进行试生产,未来或效缓解现有产能不足,缩短供货周期,提升供应能力。 公司系盐湖提锂产业化领先运营商,承接新项目优势明显。 据公告,公司已建成藏格、锦泰、五矿等多个成功产业化项目, 并陆续签订多个盐湖卤水提锂产业化订单, 包括锦泰锂业二期、五矿盐湖二期改造、西藏城投国能矿业、亿纬锂能金海锂业、西藏珠峰、金昆仑锂业等项目,另外中试方面, 包括盐湖股份“盐湖沉锂母液高效分离中试实验研究项目”、比亚迪(中蓝长化) 600吨碳酸锂中试和配套除硼中试生产线、五矿盐湖 10000吨/年 ED 浓水深度除镁成套装臵等。 公司还与盛新锂能、天铁股份、智慧农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 PepinNini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多家盐湖资源企业建立深度稳定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技术应用领域,目前已在矿石锂精制、锂电池回收、伴生矿等领域同产业链企业开展合作。 盐湖提锂大项目收入或逐步确认。 截至中报, 锦泰锂业二期(合同款 2.74亿元) 及西藏珠峰项目收入(合同款 6.5亿元)尚未确认, 公司合同负债为 7.85亿元, 较年初增加 99.82%, 由于公司具备产业化的优势,在技术成果的转化上可靠性较高, 预计随着持续拓展海内外项目以及现有项目合同负债结转至收入,盐湖提锂业绩或维系高增速。 深度参与盐湖提锂板块,收入确认模式具备弹性。 公司在国能矿业旗下结则茶卡盐湖项目中,除了传统系统装臵及耗材收入,将负责结则茶卡盐湖 15年委托运营, 预计期间累计氢氧化锂产量 15万吨,并且拥有销售分成的权利。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9.68、26.26、 35.41亿元,实现净利 5. 12、 7.22、 9.39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55、 2.19、 2.85元/股,目前股价对应 PE 为 50、 35.5、 27.2倍。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 90元/股。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8-01 85.90 105.17 39.02% 92.78 8.01%
96.16 11.94%
详细
事件:布万华化学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19亿元,同比+31.72%,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3亿元,同比-21.55%,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34亿元,同比+30.24%,环比+13.28%,实现归母净利润50.09亿元,同比-27.5%,环比-6.79%。 据公司公告,2022年8月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纯MDI挂牌价18500、22300元/吨,环比下调1300、1500元/吨。 Q2业绩超预期,原料成本持续上行价差承压,出口拉动以量换价无惧疫情冲击。22Q2公司聚氨酯产品MDI综合含税价差为1.32万元/吨(同比-6%,环比-18%),TDI价差同比+8%,环比-25%,硬泡聚醚价差同比+19%,环比-4%;石化C3/C4平台综合价差环比-10%,C2平台综合价差环比-20%,新材料板块TPU、PC、PMMA价差环比-1%、+17%、-15%。总体看,二季度受国内疫情影响,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景气承压,但油煤、LPG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环比+15%、+13%、+6%,对价差造成一定压力。出口方面,据Wind,二季度MDI、TDI出口量同比+16%、-7%,处于历史高位,6月MDI出口量创新高,外需仍然强劲;从产销看,据公告,22Q2聚氨酯板块销量同比+15%,环比+18%,石化板块产量同比+8%,环比-7%(模拟扣除LPG贸易),新材料板块销量同比+38%,环比+10%。综上所述,22Q2公司实现毛利润78.53亿元,费用率(四费&税金)为3.8%(同比-3.8pct)。(详细数据图表请见后文)内欧洲天然气供应再生变数,叠加能源原材料成本飙升,国内MDI、TDI出口有望持续受益。据ICIS,俄罗斯Gazprom表示从6月16日起将北溪1号管道供气量削减60%,未来可能进一步下降,同期欧洲LNG主要供应商美国自由港LNG公司德州工厂失火,短期启动无望,22Q3欧洲天然气每周进口量至少或出现近10亿立方缺口,占近期进口量近12%,导致欧洲天然气充足率在10月前很难填充到80%以上,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7月26日,欧盟成员国支持从8月1日起自愿减少15%的天然气消耗,德国政府近期也启动天然气应急计划,受此影响,据BASF,其路德维希港工厂或将削减部分氨供应,公司已开始从第三方购买额外的氨库存,但BASF亦表示即使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预计其欧洲地区工厂仍将继续运行,但过高的天然气价格使成本转嫁愈发困难,BASF22Q2化学品和材料业务(含聚氨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据Covestro,欧洲MDI、TDI产能占全球产能比例为27.5%、25.4%,且主要位于德国境内,天然气价格大幅上行推高当地异氰酸酯生产成本,科思创欧洲工厂现阶段电力、天然气成本是中国工厂的5~8倍,短期看国内MDI、TDI出口有望持续受益。 新项目持续推进,看好光伏驱动下华万华POE项目的国产化替代。据公告,22Q2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到78.29亿元,维持高位,福建工业园MDI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眉山工业园一方面推动锂电正极和PBAT项目的生产及市场开拓,磷酸铁锂及其他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的建设亦积极推进,蓬莱工业园上半年围绕工艺包设计、长周期设备订货及工程开工展开,一期项目建设计划自2022年至2025年,预计于2024Q3开始陆续投产,新材料板块尼龙12、POE等的成果转化亦持续推进,其中POE兼具良好抗PID性能和全天气耐候性于一身,光伏胶膜需求空间巨大,随着硅片技术持续迭代,未来其重要性越发凸显,但我国POE完全依赖进口,全球产能掌握在美日韩等几家外企手中,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下,卡脖子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公司POE产品已经完成中试并持续优化中,研发进度在国内领先,若项目落地,未来景气预期下盈利空间弹性巨大,是实现公司新材料板块价值重估的重要砝码。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17.8、264.3、293.0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或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利尔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7-29 22.16 24.21 251.89% 24.38 10.02%
24.38 10.0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0.78亿元(同比+60.72%),归母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107.44%)。20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80.58%,环比-3.96%) 主要产品盈利情况较好,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公司业绩增长由于主要产品销量、价格同比上涨。据百川,草铵膦价格2022Q2同比增长25.3%,环比下降10.7%;草铵膦行业毛利润2022Q2同比增长41.5%,环比下降10.7%。草铵膦价格自2021年高位37万元/吨下滑至17万元/吨后,2022Q2开始海外需求旺盛,价格回升,目前价格23.5万元/吨,盈利情况较好。2022年6月16日滨农科技兰州工厂爆炸事件,或将导致原有试车投产草铵膦的生产商推迟计划,草铵膦生产将更为严格化,产量进一步收紧,价格有望维持高位。2021年公司持续进行甲基二氯化磷项目工程改进,完成草铵膦、丙炔氟草胺持续工艺技改,稳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能同比大幅提高,有效提升了公司草铵膦产能和市场竞争力。 草铵膦需求预计持续提升,L-草铵膦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据公告,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系列农药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最大规模的草铵膦原药生产企业。随着全球范围的百草枯禁限用不断扩大、草甘膦抗性问题持续,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有效地推动了草铵膦需求的快速释放。近年来,跨国公司研发的抗草铵膦基因新产品推广应用和上市,国内正在从政策层面有序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草铵膦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公司L-草铵膦正进行试生产,广安、绵阳基地皆有产能布局,产业化后有望为公司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净利润16亿、19亿、22亿元,对应PE10.1、8.7、7.4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联泓新科 基础化工业 2022-07-27 39.35 49.38 293.78% 59.25 50.57%
59.25 50.5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收39.38亿元(同比+2.93%),实现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15.61%),其中22Q2实现营收23.82亿元(同比+17.77%),实现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28.56%),创季度盈利新高。 主要产品全产全销,电子特气领域开始布局:公司持续聚焦新材料,在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和特种材料等领域持续布局。报告期公司经营稳健,各装置保持满负荷运行,在较为旺盛的下游需求带动下实现主要产品全产全销。根据公告,22Q2公司募投项目EVA管式尾技术升级扩能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各项指标达到预期效果,在有效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增加EVA产能的同时实现EVA光伏胶膜料比例大幅提升,报告期光伏胶膜料排产占比稳定在80%以上,在当前下游光伏行业景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帮助公司实现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公司通过提升自身运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为盈利能力提升提供较强支持。同时公司其他业务有序开展:PP薄壁注塑专用料产品市占率维持国内领先,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特种表面活性剂产品持续发展,其中金属加工用特种表面活性剂及光伏切割用特种表面活性剂销售均取得突破,为公司竞争力提升做出显著贡献。此外公司开始在电子特气领域布局,根据公告,公司在2022年6月投资已掌握多项电子特气提纯关键技术的华宇同方,并通过其投资电子级高纯特气和锂电添加剂项目,根据公告,项目一期投资约4.1亿元,建设1万吨/年电子特气(包括电子级氯化氢、电子级氯气、电子级三氯氢硅、电子级四氯化硅等)和3000吨/年锂电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未来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公司在高端特种材料领域的布局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新领域布局不断,各项目有序推进:公司持续进行新业务研发及拓展,报告期建立了新型锂电池材料产品开发与应用评价技术平台和高分子量烷氧化产品开发技术平台,并不断完善高端润滑油基础油产品开发和高端皮革加脂剂与不饱和高碳醇酯产品开发技术平台。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在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布局,各个项目顺利开展:根据公告,“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计划于2022年底前建成中交,投产后将与公司现有产业链充分协同,增强公司成本优势;“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9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投产后公司将实现VA的完全自给,公司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生物可降解材料方面,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项目”以及“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也均在有序推进,计划分别在2023年底前以及2024-2025年陆续建成投产;此外,近期规划建设的“1万吨/年高纯特气和3000吨/年碳酸亚乙烯酯项目”也已启动,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未来随着各个项目逐步推进以及公司在各个领域布局的逐步完善,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87亿元、17.37亿元、21.52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在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3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