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闫磊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060517070006...>>

20日
短线
5.26%
(--)
60日
中线
21.0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2-05-02 85.19 -- -- 113.99 33.81%
145.45 70.74%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2年 1季度报。报告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53亿元,同比增长 45.81%;实现净利润 1.56亿元,同比增长 41.36%。 平安观点: 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三项主业均实现高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操作系统技术供应商,在智能手机、智能网联汽车以及 IoT 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布局。随着汽车的“软件定义”和网联化提速,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公司在该领域通过与高通的合作占据着市场先机;物联网方面,公司的模组及软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视频会议、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其视觉解决方案在市场有着较强竞争力;手机业务承接的研发外包工作也在增加,公司该领域的业务维持着高速增长。2022年 1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超过 40%,符合市场预期,三项主业均保持着快速增长。 其中,公司智能软件业务实现收入约 3.80亿元,同比增长约 24.6%;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约 3.55亿元,同比增长约 50.4%;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收入约 4.18亿元,同比增长约 67.2%。 公司费用控制较好,现金流较上年同期改善:公司三项业务中,IoT 业务多数产品以模组的形式交付,包含大量的硬件制造,毛利率较低。该业务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毛利率。物联网业务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即使是毛利率低一些,由于面向的是海量的万物互联市场,潜力巨大。2022年 1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41.40%,较上年同期下降 4.33个百分点,但相较于上年全年的 39.40%,正在改善。一季度,较好的期间费用控制,也为公司盈利的增长提供保证。2022年 1季度,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 29.15%,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3.02个百分点。盈利质量也在改善,公司 1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 7226.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6.85% 。 座舱项目增长快速,自动驾驶相关解决方案成长空间大:智能座舱业务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增长,1季度体量已经与传统业务智能手机接近。其中, 公司基于高通公司 8155座舱芯片正处在出货的高峰期,相应的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工具链的需求保持着高增长。相比趋于成熟的座舱市场,公司自动驾驶业务的部署也在加快,一方面在基于座舱的算力冗余在做低速自动驾驶,比如自动泊车、环视等;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紧跟高通最新的 Ride 计算平台,在高速自动驾驶领域发力。国内已经有整车厂开始部署 Ride 平台,公司在该领域也会受益。整体看,我们认为,无论是当前车的智能化,还是后续的自动驾驶,公司的业务布局与之契合度都很高,增长值得期待。 定增加持,物联网业务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在此前发布年报的同时,公司公布了定向增发的预案。预案显示,公司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31亿元,其中 10.05亿元是投向的是边缘计算站的研发,此举意味着公司将依托其在操作系统、中间件等软件上的能力,开始向底层硬件领域拓展。公司在 IoT 领域的核心优势集中在软件方面的不断积累,以及通过软件的不断投入而建立起别人无法复制和比拟的软件核心: 包括平台软件、算法中间件、整个开发环境和工具等。这是完全不同于物联网其他标准零部件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所在。面向未来计算的迁移, 预计未来 10年数据计算大部分都将在边缘计算发生。但在边缘计算发展的初期, 目前非常碎片化, 并未形成标准化。这样的产业背景, 就给予了公司很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5G 和 AI 的技术加持,将加速边缘计算落地丰富的应用场景,公司由于此前持续的积累而受益。 投资建议:公司在操作系统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产品和服务已经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 IoT 等板块得到广泛应用。后续随着在自动驾驶业务上的持续布局,以及整车操作系统、边缘计算和扩展现实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公司在智能化方面的能力圈将进一步放大。综合公司最新财报以及我们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我们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期,预计公司 2022-2024年 EPS分别为 2.12元(前值为 2.07元)、2.92元(前值为 2.85元)和 4.00元(前值为 3.77元),对应 4月 28日 PE 分别为 39.1X、28.3X 和 20.7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智能汽车发展不及预期。智能汽车业务发展与汽车智能化进程紧密相关,如因技术、市场等因素拖累,智能汽车发展和普及缓慢,则会拖累公司智能汽车业务的增长。2)5G 推广不及预期。对于智能软件与物联网业务而言,5G 技术应用是新的助推力,若 5G 建设和推广迟缓,对两项业务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减弱。3)产品技术研发不畅。作为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公司业务发展高度依赖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若研发进展低于预期,或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立讯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28.78 -- -- 33.89 17.76%
36.44 26.62%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1539.46亿元(66.43%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0.71亿元(-2.14% YoY)。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10元(含税)。 平安观点: 业绩符合预期,产品横向扩充进展顺利: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1539.46亿元(66.43%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0.71亿元(-2.14% YoY)。 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12.28%(-5.81pct YoY)和 5.08%(-3.02pct YoY),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公司并购的立铠精密产品在前期开发中且资源投入较大,且该产品成本结构中的物料占比较高,毛利率相对较低,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分业务来看:消费电子、电脑、汽车和通讯产品 21年营收分别为 1346.38亿元(64.56% YoY)、78.57亿元(123.11% YoY)、41.43亿元(45.66% YoY)和32.69亿元(44.32% YoY),营收占比分别为 87.46%、5.10%、2.69%和2.12%。各项业务进展顺利,智能模组不断实现跨产品与跨领域应用;系统封装工艺顺利量产,产品渗透率及应用范围未来可望持续提升;智能可穿戴和手机组装业务新、老产品依规划如期进展。费用端:2021年公司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0.36%(-0.62pct YoY)、0.51%(-0.01pctYoY)、2.43%(-0.23pct YoY)和 4.31%(-1.9pct YoY),费用率整体比较平稳。公司产品布局涵盖零部件、模组和系统组装产品,具备了相对完整的垂直一体化自制能力,具有从关键材料、零件、模组、核心工艺以及各阶段数据的闭环管理。平台优势显著,多领域齐头并进:产品布局上,公司从单一的消费电子市场连接产品厂商发展为综合覆盖连接线、连接器、声学、天线、无线充电及震动马达等多元化零组件、模组与配件类产品的科技型制造企业。公司在巩固、增强自身消费电子产业龙头地位的同时,积极布局通信及汽车等新兴优质领域。在汽车领域,公司专注于整车“血管和神经系统”,具体产品包括整车线束、特种线束、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和连接器、智能电气盒、RSU(路侧单元)、车载通讯单元(TCU)及中央网关等。 在通信及数据中心领域,公司深度覆盖了包括高速互联、光模块、散热模块、基站天线、基站滤波器等产品,公司通过技术深耕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展,目前已在部分细分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公司通过整机+核心零部件的双线战略,为全方位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奠定基础,为未来 5-10年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公司引入数字模型,通过建模的方法将生产与数据流做对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运用,深度挖掘数字背后的信息和趋势,向制造智能化演进。 投资策略:公司在巩固、增强自身消费电子产业龙头地位的同时,积极布局通信及汽车等新兴优质领域,发展为综合覆盖连接器、声学、天线、无线充电及震动马达等多元化零组件、模组与配件类产品的科技型制造企业。考虑到手机及 TWS 耳机销量增速放缓,我们调低公司 22/23年盈利预测,新增 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归母净利为 99.07/134.44/159.22亿元(22/23年原值为 109.09/141.81),对应的 PE 分别为 20/15/12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的主营业务中有部分对境外销售并采用外币计算,汇率波动会对其财务费用产生一定的影响。2)疫情蔓延超出预期:未来如果疫情蔓延超出预期,则对部分公司复工产生较大影响,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3)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等,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4)中美贸易摩擦走势不确定的风险: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恶化,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士兰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39.26 -- -- 47.39 20.71%
53.19 35.48%
详细
IDM龙头产能优势渐现,盈利能力出现边际改善: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2003年3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IDM半导体企业之一,实现了“从5吋到12吋”的跨越,产品覆盖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和化合物芯片。 尤其在功率方面,MOSFET、IGBT单管和模块实现规模销售,IPM模块出货量国内领先,构筑了核心竞争力。得益于下游多重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缺货涨价以及公司自身前期技术积累、产能的释放叠加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业绩开始快速放量。2021年实现营收71.94亿元,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达到15.18亿元,同比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新高33.19%、,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均出现边际改善。以功率应用系统为核心,产品线多点布局:2020年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模块全球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英飞凌以19.7%的市场占有率占据领先地位,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厂商均为国外公司。在细分市场,士兰微已经崭露头角,位列功率MOSFET分立器件市场第十(2.2%)、IGBT分立器件市场第十(2.6%)、IPM模块市场第九(1.6%),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功率IC方面,公司开发的针对智能手机的快充芯片组,以及针对旅充、移动电源和车充的多协议快充解决方案的系列产品已在国内手机品牌厂商得到应用。此外,公司还布局了MEMS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已大批量应用在多数国内手机品牌厂商的智能手机中。厚积薄发、顺势而为,公司即将步入收获期:公司在产线建设方面提前布局和投入,循序渐进,历经积累期后产能释放恰逢其时,缺货涨价潮下显著受益。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抓住契机切入高门槛市场头部客户。产出结构的调整优化和高端市场客户端的进展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正反馈和良性循环,产品性能不断升级,对标国外大厂。公司与同行其他厂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打的是器件和电路组合拳,能为大客户提供配套解决方案从而树立一体化优势,增强客户粘性。由此,一方面能够给客户提供多个配套产品,形成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和差异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各个业务线也能协同发展,为自身提供相关的资源和产能。公司长期聚焦特色工艺,基于逐渐成熟的工艺平台去开发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提供本地化服务,未来将继续聚焦于在功率系统应用方向上沿着高端芯片之路布局相关的外围产品,紧抓行业缺货的时间窗口,扩大自身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封装的优势,加快进入高门槛行业。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半导体领域综合性的IDM龙头企业,以功率系统应用为核心进行功率器件、模块、电路等产品的布局,产品群丰富且产品性能和质量对标国外大厂。同时,公司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大客户,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产出结构不断优化。随着高等级生产线产能的稳步释放,公司长期稳定且充沛的产能优势进一步凸显。2021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改善,随着新能源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产化进程的加速,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收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未来成长性可期。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EPS分别为1.05元、1.43元和1.79元,对应4月27日股价的PE分别为38.1X、28.0X和22.3X。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可能不及预期:如果疫情或缺芯困境迟迟得不到解决甚至加剧,可能会导致下游行业需求萎缩,公司收入和盈利增长可能受到不利影响;(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IGBT属于技术门槛较高的功率半导体细分赛道,对技术、产品质量、服务都要求较高,一旦公司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服务质量有所下滑,都可能造成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被抢夺;(3)产能不足的风险:公司采用的是IDM模式,相比于Fabless企业资本开支高,如果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或客户拓展跟不上市场,业绩增长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道通科技 2022-04-28 27.74 -- -- 35.08 26.46%
40.09 44.52%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42.84%,实现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1.31%。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1元(含税),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司公司2021年营收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当期承压。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54亿元,同比增长42.84%,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业务收入为11.97亿元,同比增长28.64%;TPMS产品业务收入为4.17亿元,同比增长51.30%;软件升级服务业务收入为3.01亿元,同比增长44.42%;ADAS产品业务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105.46%。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39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平稳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国际运费及现货的价格上涨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若剔除上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19%。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57.65%,根据2021年11月财政部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问答对2020年度进行追溯调整后,2020年毛利率为62.83%,2021年毛利率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主要也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国际运费及现货的价格上涨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若剔除上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63.75%,毛利率水平相比上年同期保持稳定。 公司2021年期间费用率为45.50%,同比提高6.70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4.20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持续加大在新能源化及智能化方面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为5.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10%;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为23.19%,同比提高5.20个百分点。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的持续加强,为公司保持核心技术领先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核心产品持续迭代,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汽车综合诊断产品、TPMS产品、软件云服务产品、ADAS产品、以及新能源产品。2021年,公司核心产品迭代持续取得积极进展。在汽车综合诊断产品方面,公司在全球发布了新一代中端诊断平板MS906Pro、MS906Pro-TS、EliteII,硬件性能大幅度提升。在TPMS产品方面,公司发布第一代胎纹检测仪:TBE200、TBE100,采用激光测量技术,测量精度可达0.1mm。在ADAS产品方面,公司的ADAS校准软件实现了全球2021及2022年款部分新车型的覆盖,实现全球车系覆盖率95%以上,为行业内最新最全的ADAS标定系统;研发ADAS校准与四轮定位二合一设备IA900,大幅提高四轮定位与标定的效率和准确度。在软件云服务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更新Toyota、VW、Bez、Audi、Nissa、Hyudai&Kia、GM、PSA、Hoda、Ford、BMW、BYD、长城、路虎、上汽大众等品牌最新年款的车型覆盖,在新能源方面完成了Tesla覆盖支持。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公司推出已通过欧标测试认证的Maxicharger系列交流桩产品,公司的充电桩产品在海外一经推出便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交流桩产品自2021年底开始销售以来,陆续拿到英国、新加坡、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国订单并逐步进行交付。公司新能源产品将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新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1年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前值为7.42亿元)、7.19亿元(前值为10.69亿元)、9.55亿元(新增),EPS分别为1.18元、1.59元和2.12元,对应4月26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23.6、17.5、13.2倍。公司是全球汽车智能诊断行业龙头,跟博世、实耐宝同属于全球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第一梯队。公司把握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在产品线方面积极拓展,汽车智能诊断工具、TPMS产品、ADAS产品、软件云服务和新能源产品等多条产品线均面临发展机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已初步建立了全球化的营销网络。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迭代不及预期。产品迭代能力强是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保持产品竞争优势的关键。如果未来公司产品迭代不及预期,则将产生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的风险,公司未来发展将受到影响。(2)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目前,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全球营销网络。但如果公司新开拓地区的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影响公司全球化营销体系的拓展。(3)新能源产品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紧跟汽车产业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公司推出了针对新能源市场的“诊检充储”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如果公司新能源产品未来的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则公司新能源产品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广联达 计算机行业 2022-04-27 45.32 -- -- 49.36 8.91%
58.68 29.48%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33.21%,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41.91%,EPS 为0.0924元。 平安观点: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表现良好。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1.31亿元,同比增长33.21%,营收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数字造价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41.9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因为,公司多个国家科研课题项目完成结项,确认相关的政府补贴形成非经常性损益约1400万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399.09万元,同比增长25.02%,增速表现依然良好。 公司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均同比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公司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为85.51%,同比下降4.48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解决方案类业务增长,外购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以及实施交付人员增加,相关成本增加。公司2022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74.02%,同比下降4.14个百分点,表明公司费控成效明显。2022年一季度,公司在技术平台和新产品研发方面持续加强投入,研发费用为3.09亿元,同比增长20.98%,研发费用率为27.31%,研发费用率保持在高水平。 公司数字造价业务和数字施工业务未来发展值得期待。2021年,公司数字造价业务和数字施工业务发展均取得积极进展。公司数字造价业务云转型覆盖全国,造价业务最后 4个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开始进入全面云转型,新转型区域转化率、老转型区域续费率双提升。数字造价云收入占公司营收的比例达45.58%,云收入的营收占比持续提高。截至2021年底,公司数字施工项目级产品累计服务项目数突破 5.5万个,累计服务客户超过 5000家。根据公司之前公告的2022年经营计划,公司数字造价业务2022年目标为新签云合同40亿元(2021年新签云合同为31亿元),数字施工业务2022年目标为收入同比增长30%。公司的2022年经营计划,体现了公司对数字造价业务和数字施工业务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2022年一季度,公司数字造价云订阅模式覆盖全国,平滑了下游客户周期和部分区域疫情影响,数字施工业务克服疫情困难,积极推进合同交付,为公司一季度良好的业绩表现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数字造价业务和数字施工业务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长期推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2年一季报,我们调整对公司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EPS 分别调整为0.86元(前值为0.85元)、1.12元(前值为1.11元)、1.41元(前值为1.39元),对应4月25日收盘价的PE 分别约为53.3、40.6、32.4倍。公司数字造价业务云转型覆盖全国,造价业务云转型成效显著,施工业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在设计业务领域积极拓展,2021年 10月,在房建领域正式发布了基于广联达自主图形平台的数维建筑设计产品(单机公测版)。截至 2021年底,数维建筑设计产品公测版装机量超过 1700个。公司数字建筑产业链布局持续完善,行业龙头地位持续加强。我们坚定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造价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当前,公司造价业务云转型覆盖全国。未来造价业务的发展需要推出更多的新的造价云产品,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推出客户接受度较高的新的造价云产品,则公司造价业务发展将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 (2)施工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公司的BIM产品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BIM产品和技术的领先性,公司施工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3)设计业务发展不达预期。2021年 10月,公司在房建领域正式发布了基于广联达自主图形平台的数维建筑设计产品(单机公测版),并加速结构、机电、构件和协同产品的研发。如果这些产品的用户接受度低于预期,则公司的设计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闻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7 59.62 -- -- 74.62 25.16%
86.25 44.67%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27.29亿元(1.98%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12亿元(8.12% YoY)。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382元(含税)。 平安观点:战略布局清晰,打造硬件为基础的科技产品公司:公司公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27.29亿元(1.98%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12亿元(8.12% YoY)。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382元(含税)。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16.17%(0.96pct YoY)和4.77%(0.01pct YoY),公司产品集成毛利率下降主要是ODM业务受到原材料上涨影响及部分项目属于投入期。分业务来看: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138.03亿元,同比增长39.54%,业务毛利率为37.17%(同比提升11.55pct),实现净利润26.32亿元,同比增长166.31%;公司实现产品集成业务收入386.85亿元,同比下降7.16%,业务毛利率为8.71%(同比下降3.14pct),净利润1.84亿元。费用端:2021年公司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2%(-0.93pct YoY)、1.44%(-0.65pct YoY)、3.84%(1.35pct YoY)和5.10%(0.80pct YoY),公司费用率整体比较稳定。外延并购方面,公司完成了摄像模组CCM 相关资产的收购,并于21年5月份实现资产交割,正式布局光学模组业务,2021年公司光学模组业务净亏损3.35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 2.34亿元);公司全资子公司安世集团已完成了对英国威尔士 Newport WaferFab 的100%收购,进一步强化公司半导体业务车规产能的布局。战略布局方面,公司从ODM系统集成领域通过并购延伸至半导体领域。未来公司将以半导体为龙头,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为部件和系统集成赋能,全面提升整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服务型公司向产品公司的战略转变。 持续加大半导体研发投入,提升产能和产品布局:公司半导体业务产品线重点包括晶体管(包括保护类器件 ESD/TVS 等)、Mosfet 功率管、模拟与逻辑IC。2021年全年公司半导体业务研发投入8.37亿元,进一步加强了在中高压Mosfet、化合物半导体产品SiC 和GaN 产品、IGBT、以及模拟类产品的研发投入:1)在化合物半导体产品方面,目前氮化镓已推出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GaN FET),已通过 AECQ 认证测试并实现量产,并协同产业合作伙伴完成了GaN 在电动车逆变器、电控、电源等方案的设计工作。碳化硅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已经出样。2)IGBT 产品方面,目前产品流片已经完成,正处测试验证阶段。3)新的模拟IC 类产品也正处在加速研发推进中。4)半导体产能方面,公司持续对英国曼彻斯特和德国汉堡的晶圆厂增加资本支出,目前公司曼彻斯特和汉堡晶圆厂大部分产能已经被客户订单锁定。2021年公司收购了英国晶圆厂Newport,进一步提升在车规级MOSFET、IGBT、模拟和化合物半导体等车规级产品的产能。由大股东先行建设的上海临港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已经完成结构封顶,预计2023年释放批量产能。 集成业务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客户导入持续:公司推动产品集成业务从消费领域向工业、IoT、汽车电子领域扩展,进一步加大了在新客户拓展方面的研发投入,并在平板、笔电、IoT、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非手机品类领域持续推出新品,为公司产品集成业务长期稳健增长夯实基础。公司光学模组业务主要以控股子公司珠海得尔塔科技有限公司为承载平台,其拥有的先进封测技术能力、部分封测设备研制能力以及为国际一流手机品牌大客户供货的能力,将推动公司深度切入光学赛道,打通上游产业链核心环节。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安世半导体有望借助闻泰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国内的份额,实现协同效应。考虑到消费电子需求疲软以及原材料上涨对公司ODM 业务的影响,调低公司22//23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0/54.49/69.40亿元(22//23年原值为49.73/63.83亿元),对应PE 为18/14/11倍,考虑到公司估值仍具吸引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蔓延超出预期:未来如果疫情蔓延超出预期,则对部分公司复工产生较大影响,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一定影响。2)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风险: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3)中美贸易摩擦走势不确定的风险: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恶化,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安恒信息 2022-04-26 121.99 -- -- 129.00 5.75%
159.01 30.35%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0亿元,同比增长37.59%;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89.71%;拟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6.90%;净亏损1.90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2021Q1亏损1.26亿元)。 平安观点:公司营收增长快速,安全服务收入增速接近60%。2021年,虽然整个网络安全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压力,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的持续投入,效果正在显现。同时,政策利好也为公司带来了较多的业务机会。其中,《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带来了数据全流程安全保护的需求,公司也研发了以AiGuard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为代表的十多款数据安全系列产品,数据安全岛产品的技术能力和场景适用性也在提升。2022年,公司收入增长37.59%,其中:网络安全服务实现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59.83%;平台类产品继续维持较快增长,2021年实现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31.99%;基础产品增长相对较为缓慢,增速仅为14.51%。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司的平台类和服务类业务收入的比重在上升,收入首次超越了基础类业务。在行业客户方面,除传统优势行业外,公司在金融、运营商、医疗、教育和企业等客户的市场份额呈现进一步上升的态势。 毛利率回落且期间费用占比上扬,公司盈利规模大幅下降。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63.96%,较上年同期低5.01个百分点,其中三大主要业务条线毛利率均较上年下降,人工成本上升是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期间费用占比也较上年提升。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达到73.18%,较上年同期高10.37个百分点。 我们看到,公司各项费用率均较上年有所上升,尤其是研发费用率较上年大幅上升了5.86个百分点,达到29.42%。 2021年,公司在数据安全、信创安全、终端安全及智能安全网关等战略新方向相关产品和平台进行了较多投入,人员数量和员工薪酬的增长,股权激励费用的摊销,都给公司的费用控制带来一定压力。在上述等因素的影响下,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0.1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信息安全行业面临变革,公司业绩有希望改善。随着新的应用场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终端等的普及,企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出现了三大变化:从传统PC、服务器、网络边缘到云计算、大数据、泛终端、新边界;防护思想从“风险发现、查缺补漏”转变到“关口前移、系统规划”;核心技术升级从传统的围墙式防护到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安全威胁进行检测与响应。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和智慧城市安全等新兴安全领域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凭借深厚的核心技术积累和对政企市场的深刻理解,公司在新兴领域将有较大突破。 尤其是在云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公司的存量市场深挖以及新市场的拓展,都有望取得成效,收入预计将继续维持较快增长,业绩有望改善。 投资建议:虽然公司2021年业绩较上年出现了大幅下滑,但我们认为公司所在的安全服务和平台安全赛道具备非常好的潜力。 公司在数据安全、云安全和安全服务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后续将在安全行业的快速变革中获益。结合公司年报以及最新季报经营业绩情况,我们调低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前值为2.37亿元)、1.50亿元(前值为3.08亿元)和1.74亿元,EPS 分别为1.73元、1.91元和2.22元,对应4月22日股价的PE 分别为74.8倍、68.1倍和58.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毛利率持续下降风险。不同背景的安全厂商同台竞争的可能性增大,比如互联网、传统ICT 企业等,技术、品牌、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竞争加剧,行业总体和公司毛利率都存在下降的风险。2)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公司正在加大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建立多级销售渠道,不断拓展中小企业客户。但若公司的新行业拓展策略、营销服务等不能很好的适应客户需求,公司将面临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3)政策风险。公司投入方向和信创、智慧城市建设密切相关,这些领域政策导向性较强,但如果政策支持进度和力度可能出现调整,公司业绩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东方国信 计算机行业 2022-04-25 8.61 -- -- 8.98 4.30%
9.79 13.70%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2021 年年报,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24.70 亿元,同比增长18.25%,实现归母净利润3.02 亿元,同比增长0.04%。2021 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公司2021 年营收实现较快增长。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4.70 亿元,同比增长18.25%,营收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公司电信业务实现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19.39%;金融业务实现收入5.61 亿元,同比增长13.91%;工业业务实现收入4.20 亿元,同比增长19.59%;政府业务实现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57.96%。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2 亿元,同比增长0.04%,归母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因为毛利率同比下降。 公司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均同比下降,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2021 年毛利率为40.36%,同比下降6.12 个百分点。其中,公司电信、金融、工业、政府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93%、34.39%、42.72%、26.70%,分别同比下降6.82 个百分点、3.35 个百分点、3.57 个百分点和18.44 个百分点。公司2021 年期间费用率为27.59%,同比下降1.83 个百分点。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5.61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为22.71%,公司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Cirrodata 和Cloudiip 产品应用持续取得突破。CirroData 是公司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2021 年,在电信业务领域,公司CirroData 数据库入围中移信息创新产品目录;在金融业务领域,公司新增CirroData 部署节点翻倍增长。Cirrodata 在电信、金融业务领域的拓展将为公司电信、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Cloudiip 是完全由公司自主研发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21 年,公司Cloudiip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入选国家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承建了多个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Cloudiip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冶金、电力、能源、炼铁、汽车制造、通用设备等专业领域成功落地。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loudiip 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1 年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 亿元(前值为5.13 亿元)、4.08 亿元(前值为6.24 亿元)、5.03 亿元(新增),EPS 分别为0.29 元、0.35 元和0.44 元,对应4月22 日收盘价的PE 分别约为30.6、24.9、20.2 倍。公司是我国大数据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拥有六大技术产品体系和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当前,公司CirroData 数据库在电信和金融行业逐步落地,Cloudiip 平台持续保持领先。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商誉减值的风险。公司通过积极的外延式并购,落实“大数据+”战略,在业内率先实现“大数据+行业”战略布局,业务布局覆盖电信、金融、政府、工业等领域,若公司与并购的子公司未来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公司并购的子公司不能持续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则公司未来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2)工业互联网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当前,公司在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品的领先性,公司的工业互联网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3)智慧城市业务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智慧城市业务的发展受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影响很大,如果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出现波动,公司智慧城市业务的发展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2-04-25 38.90 -- -- 38.30 -1.54%
44.66 14.81%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告 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183.14亿元,同比增长 40.6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56亿元,同比增长 14.13%。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 10股派 1元(含税),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同时公告 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5.06亿元,同比增长 40.17%,实现归母净利润 1.11亿元,同比下降 20.57%,EPS 为 0.05元。 平安观点: 公司 2021年营收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平稳增长。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83.14亿元,同比增长 40.61%,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公司教育领域业务实现收入 62.32亿元,同比增长 48.85%;智慧城市业务实现收入 49.74亿元,同比增长 29.62%;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46.87亿元,同比增长 52.19%;运营商业务实现收入 13.93亿元,同比增长 26.79%;智慧汽车业务实现收入 4.49亿元,同比增长 38.92%;智慧医院业务实现收入 3.38亿元,同比增长 8.06%;智慧金融业务实现收入 1.97亿元,同比增长 33.82%。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5.56亿元,同比增长 14.13%,归母净利润实现平稳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受到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35.06亿元,同比增长 40.17%,营收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11亿元,同比下降 20.57%,主要是因为,公司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损益-1.54亿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7.73%。 公司 2021年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均同比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 41.13%,同比下降 3.99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教育产品和服务、开发平台、信息工程等业务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下降。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36.12%,同比下降 3.56个百分点,表明公司费控成效良好。 公司始终把研发放在战略高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升级产品结构,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 2021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达 29.36亿元,同比增长 21.50%;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为 16.03%,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持续全球领先。公司持续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坚持“顶天立地”,让产业根植在自主创新的土壤里。2021年,公司持续引领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在 NIST 举办的全球多语种语音识别竞赛拿下 15个语种 22项第一; 第三次参加 Cityscapes 比赛并刷新世界纪录;摘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比赛包揽 3个赛道冠军;在 NIPS 首次举办的教育认知挑战赛中夺冠;获得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公司获得 10项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权威评测冠军和一级学会科技奖励,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公司在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为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消费者等赛道持续深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成效显著。以智慧教育、消费者赛道为例,2021年,在智慧教育领域,公司智慧教育因材施教综合解决方案持续落地,在郑州市金水区、武汉市经开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沈阳大东区、吉林长春市、芜湖市弋江区等近 20个市、区(县)持续落地、应用深化,已产生众多可以用统计数据证明的成效。公司个性化学习手册运营学校数增长 50%,用户规模同比增长 40%,续购率从 75%提升到 90%。在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领域,讯飞开放平台已经对外开放 449项 AI能力及方案,汇聚开发者数达到 293万,并且重点赋能金融、农业、能源等 18个行业领域,为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能力和解决方案。基于讯飞开放平台的 AI 营销业务,助力开发者伙伴提升商业变现价值,营收同比增长 55.55%; 公司面向消费者的渠道营销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类硬件销量同比增长 140%,GMV 增长 152%,京东天猫双平台 GMV 增速超过 80%,抖音等新兴渠道也快速增长形成规模化经营,成为 C 端销售重要支撑。另外,公司在智慧医疗、智慧城市、运营商、智慧汽车、智能金融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也持续取得积极进展。公司“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推进顺利,持续引领公司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 2021年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15亿元(前值为 24.60亿元)、24.49亿元(前值为 33.68亿元)、31.47亿元(新增),EPS 分别为 0.82元、1.05元和 1.35元,对应 4月 21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约为 48.1、37.6、29.2倍。公司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当前,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人工智能产业正持续迎来更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公司持续推进“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等各赛道业务上,已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我们看好公司人工智能业务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竞争加剧风险。公司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作为核心业务,作为产业热点,包括 BAT 等巨头以及众多创业公司均在此领域重点布局,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2)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作为革命性的前沿新兴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仍远未成熟,如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公司高额的研发投入则可能形成损失。 (3)商业化进程缓慢。人工智能技术要产生商业价值,仍需依靠合适的应用场景以落地,如因市场接受度低或其他因素导致落地进展缓慢,也将对公司经营造成压力。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5 113.20 -- -- 134.88 19.15%
189.95 67.80%
详细
公司是国内汽车座舱龙头,积极布局自动驾驶、网联服务:公司的前身是“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主业为汽车音响。2010年,德赛集团收购了外方股权,成立德赛西威,公司转换成为国资企业。2016年,公司开始布局智能汽车赛道,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之一。公司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备的产品体系。公司作为座舱领域重要的Tier1厂商,同上游软硬件供应商、下游车厂维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重点拓展的智能驾驶赛道成长迅速,基于网联服务的生态建设业务也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也正在将三大业务板块融合,形成更加复杂、更多交互的出行解决方案,协同效应正在凸显。公司也正在顺应汽车供应链扁平化的大趋势,积极向Tier0.5转型,业务重点从以前的硬件集成,开始向软硬件设计、开发等方向延展,同车厂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 智能座舱奠定业务根基,融合产品市场需求较快提升:公司是国内智能座舱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少数有能力量产座舱域控制器的Tier1之一,公司的信息娱乐系统、显示模组及系统等产品在市场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产品覆盖了国内外主流车企,订单稳定且合作关系稳固。顺应着国内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提速,公司融合座舱产品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1年,公司智能座舱产品收入达到78.93亿元,同比增长33.52%。目前,公司的第二代座舱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第三代座舱产品获得长城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理想汽车等多家主流自主品牌客户的项目定点,第四代基于高通平台的座舱系统正在研发推进中。后续随着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提升,行业千亿规模的市场空间有望打开。随着公司的座舱产品的持续升级,单车价值量也在提升,基本盘将实现平稳增长。 智能驾驶规模化提速,正在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公司2016年开始布局智能驾驶领域,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其智能驾驶产品规模化提速,新产品、新技术加速迭代落地持续支撑智能驾驶业务的快速发展。2021年,公司智能驾驶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近100%,智能驾驶产品获得年化销售额超过40亿元的新项目订单,该项业务也逐渐成为公司的新引擎。公司作为Tier1,与各大自动驾驶芯片平台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与英伟达的战略合作正在支撑其在自动驾驶赛道的高速成长。公司依托英伟达的算力优势,已自研形成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全栈解决方案。IPU03、IPU04均搭载了英伟达芯片平台,IPU03已经在小鹏P7、P5上量产,IPU04未来也将应用在理想汽车的车型上。未来依托着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赛道的应用持续放量,公司在该赛道的高速成长将延续。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座舱Tier1,在信息娱乐系统和显示模组等方面产品优势较为明显。公司同主流车厂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在手订单充裕,也为后续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也正在利用与英伟达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发力ADAS域控制器,国内已经在与小鹏等车厂开展合作,正在研发的IPU04也有望在短期内量产,同样在手订单较为充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2.07元、2.78元和3.65元,对应4月21日的PE分别为54.7X、40.8X和31.0X。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车赛道的布局和发展前景,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战略性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车上,虽然当前需求十分旺盛,但依然面临着宏观经济压力大、汽车成本上扬以及缺芯等问题,智能车最终产销可能不及预期,也有可能直接对公司的产品需求增长造成影响。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虽然在座舱及域控方面竞争能力比较强,但是由于赛道的火热,新进入者进入者也正在增多,可能会给公司的业务带来挑战。3)新产品拓展可能不及预期。公司与英伟达持续合作的IPU系列产品目前主要在于新势力车厂合作,体量和市场影响力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后续如果不能获得新客户或者扩大市场,新业务增长可能存在瓶颈。
紫光国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2 174.17 -- -- 197.88 13.61%
213.20 22.41%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3.42亿元(63.35%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54亿元(142.28% YoY)。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5元(含税)、转增4股。 平安观点:业绩持续高增,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和芯片国产化: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3.42亿元(63.35%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54亿元(142.28%YoY),扣非后归母净利17.96亿元(158.10% YoY)。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59.48%(7.15pct YoY)和37.14%(12.63pct YoY),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一方面,在国防信息化和芯片国产化双重背景下,公司特种微处理器和配套芯片组产品持续推出,在重要嵌入式领域获得批量应用,特种IC 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在5G 背景下,公司支超级SIM卡芯片批量出货。分业务来看:特种集成电路和智能安全芯片2021年营收分别为33.64亿元(101.08% YoY)和16.64亿元(22.11% YoY),营收占比分别为62.98%(提升11.82百分点)和31.15%(下降10.52百分点),毛利率分别为77.20%(-2.44pct YoY)和31.17%(6.34pct YoY)。 费用端:2021年公司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6%(0.34pct YoY)、4.57%(-1.24pct YoY)、4.17%(0.17pctYoY)和11.83%(1.22pct YoY),作为IC 设计企业,公司销售费用率随着营收规模扩大下降,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产品升级及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充分的保障。公司为国内主要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上市公司之一,以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半导体功率器件和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领域,为移动通信、金融、政务、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行业提供芯片、系统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 特种IC 平台优势显著,SIM卡芯片领先:公司在特种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已形成七大系列产品,核心产品在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公司掌握了高可靠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设计、指令集设计和实现技术,建立了单片及组件总线产品的设计、验证和测试平台,并以现场可编程技术与系统集成芯片相结合,成功推出具备现场可编程功能的高性能系统集成产品(SoPC);智能安全芯片采用领先的工艺技术节点和高效设计,性能、成本、可靠性等具有显著优势,拥有银联芯片安全认证、国密二级认证、国际SOGIS CC EAL、ISC CC EAL4+等国内外权威认证资质。以及AEC-Q100车规认证,广泛应用于金融支付、身份识别、物联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车联网等多个领域。通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公司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与全球领先的智能卡卡商、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社保、交通、卫生等各大行业客户形成紧密合作。 投资策略:公司在特种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已形成七大系列产品。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秀的产品性能有望受益。考虑国防信息化和芯片国产化背景下公司特种IC 出货超预期,智能卡业务盈利提升,我们调升公司22/23年盈利预测,新增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归母净利为27.64/37.69/49.06亿元(22/23年原值为25.55/34.51亿元),对应的PE 分别为38/28/22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蔓延超出预期:未来如果疫情蔓延超出预期,则对部分公司复工产生较大影响,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一定影响。2)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风险: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3)中美贸易摩擦走势不确定的风险: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恶化,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8 39.86 -- -- 41.93 5.19%
41.93 5.19%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14.20亿元(28.21%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亿元(25.51% YoY)。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 平安观点: n 业绩符合预期,创新业务表现靓丽: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14.20亿元(28.21% 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亿元(25.51% YoY)。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4.33%(-2.2pct YoY)和21.51%(-0.03pct YoY),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主要业务按照境内、境外和创新划分:1)境内业务部分: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是191.61亿元,同比增长19.85;企事业事业群EBG的收入是166.29亿元,同比增长12.94;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收入134.90亿元,同比增长46.49%。2021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公司的三大事业群收入也表现比较稳健,而SMBG事业群在2020年疫情之后恢复明显。2)境外业务部分:公司在境外实现收入是189.26亿元,同比增长15.09%,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在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设立66个分支机构,为150多个地区提供本地化服务。3)创新业务表现靓丽:目前创新业务阵营包括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包括智能家居、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等产品)。公司积累的技术储备与不断生长的业务触角,为创新性的业务开拓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公司创新业务实现收入是122.71亿元,同比增长98.93%。费用端:2021年公司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16%(-0.78pct YoY)、10.55%(-1.07pct YoY)、2.62%(-0.20pct YoY)和10.13+0.09pct YoY)。在硬件产品方面,公司继续加强感知技术的研究,继续提升产品系统的设计能力;依托AI、云计算等技术,升级产品包解决方案,打造产品综合竞争力。 强化技术创新,开放生态赋能体系全面形成:技术创新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经营手段。为了应对各种挑战,也为了迎接新的机遇,2017年到2021年,海康威视的研发占收入比重分别为7.62%、8.99%、9.51%、10.04%、,研发投入占比逐年提高。同时,公司加快了向大数据业务的拓展,也加快了创新业务的发展,为了应对挑战,还启动了萤石网络分拆上市的工作(萤石网络已经递交IPO申请)。公司可提供包括设备、平台、数据和应用的全面开放能力,为行业应用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公司的一体化运维服务平台,提供设备探针,支持第三方感知设备的接入;另外,物信融合数据资源平台,在已提供主流数据接入方式的同时,支持对第三方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或数据格式的接入;提供的物联数据治理工具支持对多厂商、多类型物联设备的要素治理和点位布建评价;数据服务接口为业务应用的开发提供支撑。 AI引领安防智能化变革,公司继续推进创新业务发展:在安防智能化升级趋势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转变为技术架构以及解决方案的落地能力,拥有深厚技术实力的企业将保持与行业变革同步,技术投入薄弱的小公司进一步淘汰,行业门槛提高,使得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视频图像的处理技术,将极大的增加视频监控的使用效率和大数据价值的利用率,摄像机采集图像的功能将不再受限于安全防范目的。因此,“人工智能+ 安防”在帮助客户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拓展了视频技术实现业务管理需求的市场空间。在数据为王的背景下,公司拥有巨量数据资源将在安防智能化变革中拥有绝对天然优势。另外,公司在萤石业务和海康机器人业务盈利,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等其他创新业务都对目标市场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和推动,未来有望和主业形成合力。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安防监控产品及内容服务提供商,产品及服务已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所有主要设备的全覆盖;同时,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稳步前行,创新业务渐入佳境将为业绩的稳步增长增添动力。我们维持公司22/23年盈利预测不变,新增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53/237.24/279.18亿元,对应PE为19/16/14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更替风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演进,行业业务和应用需求可能会随之演变。如果不能密切跟踪行业前沿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将会加大;2)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在海外市场多个不同币种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美元为主)结算的销售、采购以及融资产生的外币敞口及其汇率波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3)全球市场开拓风险: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业务开展所在国出现贸易保护、债务问题、政治冲突等情况,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太极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2-04-18 19.55 -- -- 21.87 11.87%
21.87 11.87%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5.05亿元,同比增长23.11%,实现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19%。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1.94元(含税),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公司营收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平稳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5.05亿元,同比增长23.11%,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务收入为44.92亿元,同比增长43.89%;云服务业务收入为6.98亿元,同比增长3.26%;智慧应用与服务业务收入为22.59亿元,同比增长39.94%;系统集成服务业务收入为29.05亿元,同比下降2.78%。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增长1.19%。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因为,公司2021年大量信创类项目集中交付,研发投入加大以及销售渠道拓展,拉低了公司总体利润水平。 公司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均同比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20.30%,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务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公司2021年期间费用率为15.77%,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为7.58亿元,同比增长26.66%。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39亿元,超出同期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状况良好。 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基础软件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2021年,公司信创项目大规模交付快速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务收入大幅增长43.89%。公司加强在党政电子政务、重要行业市场的拓展,新签信创类项目近 30亿元,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同时,为进一步聚力基础软件产业,公司使用部分可转债募集资金收购人大金仓少数股东股权并对其进一步增资,同时参股投资普华软件。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人大金仓51.29%股权并成为普华软件的第二大股东,形成构建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的完整基础软件产业体系,基础软件产业体系日益完善。2021年,人大金仓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实现净利润 3129.36万元,同比增长 400%,实现了跳跃式增长。当前,太极股份实控人中国电科将太极股份定位为集团公司网信事业核心产业平台,推动中电太极与太极股份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背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支持,受益于国内信创产业的发展,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务收入未来持续高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1年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亿元(前值为6.10亿元)、5.55亿元(前值为7.68亿元)、6.83亿元(新增),EPS 分别为0.79元、0.96元和1.18元,对应4月14日收盘价的PE 分别约为25.4、20.9、16.9倍。2021年,公司使用部分可转债募集资金收购人大金仓少数股东股权并对其进一步增资,同时参股投资普华软件。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人大金仓 51.29%股权并成为普华软件的第二大股东,公司基础软件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背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支持,受益于国内信创产业的发展,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务收入未来持续高增长可期,从而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电子政务业务增速不达预期。国内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受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的影响很大,如果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出现波动,国内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有低于预期的风险,公司电子政务业务将存在增速不达预期的风险。 (2)云服务业务推广进度不达预期。公司政务云业务有北京市政务云、海南省政务云、山西省政务云、天津市政务云等标杆客户。如果公司政务云业务在已有项目上不能持续推进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或者在新项目的拓展方面不达预期,则公司的云服务业务存在推广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 (3)公司信创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公司在信创市场整体处于领先地位。如果公司未来在信创产品方面不能持续保持领先,或者在市场拓展方面低于预期,则公司信创业务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中科曙光 计算机行业 2022-04-18 27.70 -- -- 28.97 3.91%
29.58 6.79%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2.00亿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净利润 11.58亿元,同比增长 40.78%;拟每 10股派 1.60元红利(含税)。 平安观点: 营收和盈利增长继续向好,高性能计算机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增速达到 10.23%,较上年同期上升 3.57个百分点;毛利率达到 23.74%,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1.6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控制得力,为 13.94%,与上年同期微增(13.61%);归母净利润增速创近五年新高,达到 40.78%,增速较上年上升 2.25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在企业市场上扩展顺利,尤其是在能源、电信、金融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电信市场上,除了服务器产品之外,存储产品也入围了运营商集采;能源市场上取得新的突破,公司开始为风电设计和运营提供基础软硬件支持,正在为多家厂商提供国产化计算基础设施。2021年,公司毛利率继续走高,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存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竞争力的提升。2021年,公司高性能计算机和存储业务毛利率分别达到 16.20%和26.96%,分别较上年提升了 1.39和 4.69个百分点。 产品国产化进展顺利,教育、金融和电信等领域后续推广将提速。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相关软硬件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募投项目所投向的领域均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公司完成了面向云计算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存储 IO 模块设计;基于开源 BIOS 和 BMC 代码架构,开发了支持国产处理器的 BIOS 启动固件和 BMC 远程管理固件。2021年,公司国产服务器已广泛应用于运营商、能源、互联网、教育等行业客户,涵盖了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等领域。公司参股的国产处理器芯片企业——海光信息,2021年净利润达到 3.27亿元,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支撑,也为公司高性能计算产品夯实了底座。“十四五”期间,我们认为,行业信创将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电信、金融和 教育等行业已经发布相关试点政策,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也推出了自主可控相关支持政策,公司基于国产处理器平台的服务器产品有希望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国家算力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将为公司带来较多市场机会:近年来,我国在 5G、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接连取得突破,相关技术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社会算力需求不断提升。2021年 7月,工信部在其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中指出,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预计每年仍将以 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到 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 200EFLOPS(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除了整体算力需求提升之外,公司也正在“东数西算”等工程中受益,凭借着在计算功耗、性能、体系结构等方面的领先地位,硬件产品有希望在东部地区的数据中心优化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建设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 IT基础设施厂商,产品覆盖了从芯到云的全产业链,在政企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虽然 2020年曾受到美国断供制裁,但是公司通过快速调整回到了正常轨道,未来将在国内新基建以及 IT 基础设施国产化进程中受益。结合公司年报最新情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期。预计 2022-2024年公司的EPS 分别为 1.06元(前值为 0.89元)、1.32元(前值为 1.11元)和 1.64元(新增),对应 4月 14日 PE 分别为 26.5X、21.2X和 17.1X。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3)供应链断裂风险。
中望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2-04-13 103.70 -- -- 116.31 12.16%
158.18 52.54%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35.65%,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50.89%。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10元(含税),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司公司2021年营收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19亿元,同比增长35.65%,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其中,2DCAD产品收入为4.41亿元,同比增长31.39%;3DCAD产品收入为1.38亿元,同比增长25.47%;CAE产品收入为382.75万元,同比跳跃式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89%,主要是因为,营业收入、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940.38万元,同比增长4.16%,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公司毛利率同比小幅下降,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97.87%,同比小幅下降0.89个百分点。公司2021年期间费用率为84.86%,同比提高3.28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公司持续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拓展和优化营销渠道,多方位开展营销活动,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3.36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加大2DCAD、3DCAD和CAE的研发力度,研发投入金额为2.03亿元,同比增长34.23%,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为32.79%,保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公司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87亿元,与当期归母净利润金额相当,公司盈利质量良好。 公司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2021年,在2DCAD领域,公司发布了全新版本的中望CAD2022版,该版本提升了平台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新增更多智能操作,给用户带来更快更稳定的设计体验。在3DCAD领域,公司发布了中望3D2022X版,提升高质量曲面造型能力、夯实参数化设计能力、改善大装配设计效率、丰富更多行业工具集,以匹配用户日益复杂的设计挑战,为加快企业用户产品设计开发周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CAE领域,公司发布了通用前后处理平台ZWMeshWorks2022,广大开发者可在该平台上便捷地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多学科求解器,为灵活定制CAE软件奠定重要基础;另外,公司还发布了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软件ZWSimStructural2022以及电磁仿真软件ZWSim-EM2022。在市场推广方面,公司2DCAD产品在建筑施工、园林景观、勘察测绘、市政规划、机械制造、船舶建造等行业中的应用深受广大用户认可;3DCAD产品经过与灯塔客户的精细双向打磨与迭代,不断获得客户的认可;公司CAE系列产品的能力逐步达到商业级可用水平,在商业市场取得了初步的验证和客户的认可。随着公司新版本产品的不断迭代,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在智能制造、正版化和国产化的推动下,作为我国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先企业,公司2DCAD、3DCAD和CAE产品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1年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前值为2.82亿元)、3.18亿元(前值为4.06亿元)、4.35亿元(新增),EPS分别为3.82元、5.13元和7.02元,对应4月12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53.9、40.2、29.4倍。公司是我国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先企业,2DCAD产品性能已可媲美以国际知名公司为代表的CAD领域第一阵营企业的产品,已具备在国内2DCAD市场国产化替代的能力。公司的3DCAD产品拥有国内少有的自主几何建模内核,并正从机械零部件等领域向航空航天、汽车等更复杂的设计场景拓展。同时,公司CAE系列产品的能力逐步达到商业级可用水平,CAE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另一增长点。在智能制造、正版化和国产化的推动下,公司业务迎来发展良机。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软件正版化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软件正版化工作持续推进,并已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以及央企等单位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企业端将是软件正版化的重要市场。因为公司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工具软件属性,如果未来企业端的软件正版化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则将影响公司业务的拓展。(2)公司3DCAD产品性能提升进度不达预期。公司3DCAD在机械零部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目前还不能满足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精准度、高复杂度的3D设计场景,公司三维CAD产品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如果公司3DCAD产品不能持续迭代和更新,产品性能提升进度低于预期,则将影响公司3DCAD产品向高复杂度设计场景的拓展,公司3DCAD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3)公司CAE业务发展进度不达预期。公司CAE系列产品的能力逐步达到商业级可用水平,在商业市场取得了初步的验证和客户的认可。但如果CAE系列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则公司CAE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