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谢楠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110001,曾任职于长江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8-22 15.15 -- -- 15.45 1.98%
15.45 1.98%
详细
事件:8月17日,公司发布2022中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6.28亿元,同比增长74.8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3.66亿元,同比降低18.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46亿元,同比降低11.85%。其中2022Q2,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790.26亿元,同比增长58.58%,环比增长15.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51亿元,同比下降42.94%,环比下降27.7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64亿元,同比下降35.17%,环比下降24.08%。 点评: 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上半年业绩略有承压。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476.28亿元,同比增长74.88%。盈利能力方面,2022H1公司毛利率为16.83%,同比下降8.86pct;净利率为6.55%,同比下降7.79pct;ROE为10.60%,同比下降5.78pct,受疫情反复及油价上移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期间费用方面,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3.38%,同比下降1.7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07%,同比下降0.04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1.64%,同比下降0.5pct,财务费用率为1.67%,同比下降1.17pct。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引入ERP系统优化业务流程,降本增效明显。 成本催升需求承压,产品利润短期承压。2022H1原油均价为105美元/桶,同比上涨61%,油价上涨推升主营产品价格上涨。价格方面,根据中纤网,2022上半年PX均价为1169美元/吨,同比+359美元/吨(+44.37%);PTA均价为6142元/吨,同比+1158元/吨(+40.09%);涤纶长丝POY均价为8137元/吨,同比+1025元/吨(+14.42%);2022Q2单季度PX均价为1256美元/吨,环比+173美元/吨(+22.69%);PTA均价为6660元/吨,环比+1037元/吨(+25.18%);涤纶长丝POY均价为7978元/吨,环比+318元/吨(+4.65%)。价差方面,2022上半年,PX-石脑油均价差为1537元/吨,同比上涨0.61%,PTA-PX均价差为409元/吨,同比+8.16%,双酚A-苯酚-丙酮均价差为5886元/吨,环比-56.55%;POY与PTA、乙二醇均价差为1080元/吨,同比-27.38%;2022Q2单季度,PX-石脑油均价差为1720元/吨,环比+26.6%,PTA-PX均价差为438元/吨,环比+16.70%,双酚A-苯酚-丙酮均价差为5139元/吨,环比-12.74%,POY与PTA、乙二醇均价差为887元/吨,环比-26.9%。产能方面:目前公司拥有PX产能1050万吨/年,PTA产能约1900万吨/年;聚酯长丝、 瓶片及薄膜产能合计450万吨/年,居全国前列。 浙石化二期全面投产,产能扩张巩固龙头地位。2022H1浙石化为公司带来利润85.39亿元。浙石化一期项目自投产以来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步增强;浙石化二期项目已于2022年1月全面投产,新增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660万吨/年芳烃和14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与一期相比,二期项目精细化工产品产出更为丰富,包含LDPE、LLDPE、EVA、DMC、丁二烯等产品,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得到更进一步提高,其中30万吨EVA装置于2021年12月28日一次投料成功,目前已顺利产出光伏料产品。新增产能方面,公司近日公告将新增140万吨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其中: (1) 140万吨乙烯及下游项目包括:新建140万吨/年乙烯、30万吨/年醋酸乙烯、38万吨/年聚醚多元醇、27/60万吨/年PO/SM、40/25万吨/年苯酚丙酮、25万吨/年丁二烯抽提、35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40万吨/年ABS、10万吨/年HRG胶乳、6万吨/年融聚丁苯&10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7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10万吨/年苯乙烯&3万吨/年乙苯抽提、60万吨/年苯乙烯、2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含24万吨/年乙二醇装置CO2回收)、80万吨/年乙二醇、膜袋厂等装置。 (2) 高性能树脂项目:以浙石化所产化工品为主要原料,新建30万吨/年LDPE/EVA(管式)装置、10万吨/年EVA(釜式)装置、40万吨/年LDPE装置、20万吨/年DMC装置、3×6万吨/年PMMA装置和120万吨/年ABS装置(可能存在部分装置类型或规模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3) 高端新材料项目:本项目对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相关装置进行挖潜增效,拟新建40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2×2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装置、8万吨/年聚丁烯-1装置、100万吨/年醋酸装置、2×30万吨/年醋酸乙烯装置、30万吨/年EVA/LDPE(管式)装置、2×15万吨/年己二酸装置、25万吨/年己二腈装置、28万吨/年己二胺装置、50万吨/年尼龙66盐装置、60万吨/年顺酐装置、50万吨/年1,4-丁二醇装置、20万吨/年PBS装置、12万吨/年聚四氢呋喃装置、3万吨/年MP装置、27万吨/年硝酸装置、6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20万吨/年SAR装置、30万标立/时CO2重整装置、100万吨/年甲醇装置、6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24万吨/年双酚A装置等及相关公用工程装置(可能存在部分装置类型或规模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公司不断扩大新材料产业链,持续推动产品附加值增长,巩固龙头地位的同时带来二次成长曲线。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影响宏观经济下行风险;2)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风险;3)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4)地缘政治带来经济下行风险。 盈利预测:2022年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同时下游需求或将持续承压,我们下调2022年公司业绩预期,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6.15亿元,EPS为1.15元。2023-2024年,国际油价有望企稳,同时疫情褪去拉升下游需求,我们维持2023-2024年业绩不变,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36 亿元和174.54亿元,EPS分别为1.50元和1.72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化学 建筑和工程 2022-08-18 9.72 -- -- 9.50 -2.26%
9.50 -2.26%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2年8月15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实现营业收入751.6亿元,同比增长33.5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49亿元,同比增长37.07%。 点评: 多元发展促业绩创新高,实现“开门红、开局稳”。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6亿元,同比+33.5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49亿元,同比+37.07%,营收与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其中,Q2营收396.81亿元,同比+27.35%,环比+11.84%。Q2净利润16.71亿元,同比+49.7%,环比+71.05%。主要是因为公司各项业务收入均取得显著增长。 ①化学工程业务是公司传统的核心业务,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2022H1化学工程实现营收573.57亿元,同比+31.54%,主要是上半年公司承揽任务和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加大,特别是波罗的海项目的顺利推进,导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②基础设施业务2022H1实现营收90.8亿元,同比+40.98%,主要是基础设施业务在上半年顺利开展,多个项目稳步推进所致。 ③环境治理业务2022H1实现营收13.38亿元,同比+131.83%,主要是部分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所致。 ④实业业务2022H1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19.84%,主要原因是所属天辰齐翔上半年丙烯腈开始投产运营所致。 ⑤现代服务业业务2022H1实现营收30.27亿元,同比+62.82%,主要是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贸易收入增加所致。 从收入地域分布看,2022H1境内实现营收571.15亿元,同比+34.7%,占76.59%,比重较上年同期增长0.3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今年不断深耕境内市场,加速项目落地,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境外实现营收174.57亿元,同比+32.01%,占比23.41%。 此外,新签订单合同方面,2022H1公司新签合同额1624.50亿元,同比+23.20%。 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1437.80亿元,同比+16.65%;境外新签合同额186.69亿元,同比+116.96%。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1527.65亿元,占比94.04%;新签勘察设计监理咨询29.88亿元,占比1.8%;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40.3亿元,同比增长93.19%,占比1.84%;新签现代服务业合同额21.58亿元,同比增长53.49%,占比1.33%。 新材料项目稳健推进,增量贡献潜力大。①己内酰胺。2016年,公司依托自研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和系列催化剂,在福建投资建成己内酰胺项目,经过持续节能、降耗、提质等技术改进,目前产能提升至33万吨/年的全球单线最大产能,产品质量国内顶尖,经济效益显著。②己二腈。依托自主研发的丁二烯法己二腈技术,在山东淄博投资建设20万吨/年己二腈项目。作为突破国外“卡脖子”的首套工业化项目,在建设和开车过程中克服诸多困难,于2022年7月下旬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装置联动。7月31日己二腈项目开车成功并产出优级产品,项目转入正常生产,进入优化调整期。作为国内首台套采用自有技术工业化生产的标志性装置,彻底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己二腈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和产业空白,补齐了产业链短板,对促进我国高端聚酰胺产业长效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硅基气凝胶。依托合作开发的硅基气凝胶技术,在重庆投资建设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项目于2022年2月27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当前已产出优质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至2022年7月底已实现近6000m3硅基气凝胶产品的销售。④PBAT。东华PBAT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产出优质PBAT聚酯产品。同时,天辰公司、五环公司等持续新增实业布局,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HPPO)项目顺利开工、宜昌新材料项目有序推进前期工作。公司积极推进新材料技术研发实业化,全面激发了市场活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此外,POE、MCH(甲基环己烷)、环保催化剂、尼龙12、PBAT催化剂、废旧轮胎裂解等项目进展顺利。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公司凭借新材料项目以及自身掌握的环保核心技术的不断应用,业绩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回购股票用于股权激励,坚定长期发展信心。公司于8月15日发布《回购股份方案公告》。公司拟利用自有资金回购4880-6109万股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4.89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9.10亿元。回购股份的期限为自审议回购事项的董事会审议通过本回购方案之日起内6个月。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按照公司于8月15日发布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告,公司拟向4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不超过496位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授予不超过6109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4.81元。业绩考核目标之一为:2023、2024、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至少分别达到45.88亿元、52.76亿元、60.67亿元。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2.30亿元、81.25亿元、94.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9、7、6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化工项目政策趋严、企业安全生产等。
中曼石油 机械行业 2022-08-18 20.72 -- -- 24.10 15.75%
23.98 15.73%
详细
事件:8月17日,公司公告2022上半年报告。2022H1公司主营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85.72;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778.01;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879.56;其中2022Q2,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87.69%,环比增长31.3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290.23,环比增长92.3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93.10,环比增长110.29%。点评:进军石油开发业务,推动公司业绩高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778.01%。盈利能力方面,2022H1毛利率为44.24%,同比增长15.84pct,净利率为15.22%,同比增长12.67pct,ROE为9.79,同比增长8.78pct。期间费用方面,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4.80,同比下降10.7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60,同比下降0.74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11.09,同比下降6.63pct,财务费用率为3.10,同比下降3.38pct。 公司持续加强对全公司“降本增效”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成本优势。公司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以勘探开发拉动工程服务、工程服务拉动装备制造、勘探开发、工程服务、装备制造协调发展,互相拉动的发展“新模式”。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公司产能快速释放。价格方面,2022年以来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据Wind,2022H1Brent原油均价为105美元/桶,同比上涨61%,2022Q2单季度Brent原油均价为112美元/桶,同比上涨,环比上涨14%。产量方面,公司积极发挥一体化优势,温宿区块上产开发进入全面提速增效阶段,2022上半年公司温宿项目实现原油产量19.79万吨,同比增长294.2%,完成半年度产量目标的,完成全年产量目标的51.4%;2022Q2单季度实现原油产量11.28万吨,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35.3%。截至目前,温宿项目日产量约1300吨/天。产能方面,公司完成了温宿项目的勘探开发、参股哈萨克斯坦坚戈项目、收购岸边项目的国内外布局。其中公司拥有温宿区块已探明地质储量3,011万吨,坚戈项目探明地质储量6,544万吨。今年初公司聘请独立评估机构对岸边区块进行了PRMS原油储量评估,经评估岸边区块2P原油地质储量2523.20万吨,3P原油地质储量2795.06万吨。评估后,公司调整收购计划,决定以2007万美元收购TOGHI公司87%的股权从而间接获得ZHANKC公司持有的哈萨克斯坦岸边区块87%的探矿权权益,目前探矿权有效期延长至2022年9月11日。 国家再次强调增储上产,油服行业有望持续景气向上。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随后,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7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2022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指出要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增加上游投资。从国际市场看,根据HIS预测,全球2022年油气资本开支或将增至4330亿美元,同比提升,恢复至接近疫情发生前水平。预计后续几年上游资本开支将保持持续上涨态势,到2026年将超过5300亿美元。公司于2021年通过科威特KOC钻井审核,为国内第一家通过审核的民营企业。同年与沙特阿美签署了沙特市场工程订单约11.09亿元,标志公司进入世界油服行业公认的门槛最高的沙特钻井工程市场,成为首家与沙特阿美合作的中国民营钻井企业。实施首个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2022年6月,公司发布公告决定实行首次股权激励,激励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在公司(含子公司)任职的核心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等158人,行权价格为15.18元/股。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36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总额4亿股的0.90%。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权300万份,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占本激励计划拟授予股票期权总数的,在授权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两期行权,每期行权的比例分别为50%、;预留授予股票期权60万份,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占本次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总数的,预留授予的股票期权在预留授权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两期行权,每期行权的比例分别为50%、50%。本次股权激励彰显了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有助于公司建立健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风险提示: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恶化影响需求风险。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85/5.68/7.12亿元,同比增长483%/47%/25%,EPS分别为0.96/1.42/1.78元。以2022/8/17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21.5/14.6/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8-16 20.81 -- -- 20.86 0.24%
20.86 0.24%
详细
事件:2022H1公司主营收入1191.75亿元,同比上升13.96%;归母净利润80.26亿元,同比下降7.13%;扣非净利润74.17亿元,同比下降10.27%;其中2022Q2,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57.69亿元,同比上升28.1%,环比上升23.1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8.03亿元,同比下降16.06%,环比下降9.9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3.03亿元,同比下降26.73%,环比下降19.71%。 点评: 疫情影响需求,业绩略有承压。公司2022年上班半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0.26亿元,同比降低7.13%。盈利能力方面,2022H1毛利率为14.07%,同比降低1.2pct,净利率为6.74%,同比降低1.52pct,ROE为13.60%,同比下降3.64pct。期间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4.05%,同比下降0.0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6%,同比提升0.05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1.32%,同比上升0.03pct,财务费用率为2.57%,同比下降0.16pct。一方面,炼化一体化布局有利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灵活应对产品价格波动,实现稳定盈利;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规模+工艺+配套”的综合运营优势,不断提高综合成本与运作效率,有望进一步控制费用以实现降本增效。 需求复苏有望提振产品景气,产能扩张巩固龙头地位。价格方面,当前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据Wind,2022H1 Brent原油均价为105美元/桶,同比增加61%,2022Q2单季度Brent原油均价为112美元/桶,同比增加62%,环比增加14%。2022H1受上游原油价格中枢上移影响,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向上,PX、乙二醇、纯苯、聚丙烯、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丁二烯均价分别为7605元/吨、5029元/吨、8445元/吨、9217元/吨、9693元/吨、9396元/吨、9173元/吨,同比+44.8%、+0.01%、+29.4%、-6.8%、+9.9%、+10.7%、+20.0%;2022Q2单季度PX、乙二醇、纯苯、聚丙烯、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丁二烯均价分别为8326元/吨、4883元/吨、9003元/吨、9357元/吨、10187元/吨、9432元/吨、10562元/吨,同比+50.2%、-1.5%、+19.9%、-4.2%、+5.8%、+9.1%、+35.5%,环比+21.0%、-5.6%、+14.2%、+3.1%、+10.7%、+0.8%、+35.7%。进入下半年,国外疫情管控已基本放开,国内疫情逐渐褪去,需求端有望持续恢复,产品盈利能力有望向上游传导。产能方面,公司具备2000万吨/年的炼化生产能力和500万吨原煤加工能力,下游芳烃环节包括450万吨PX、120万吨纯苯和1160万吨PTA、烯烃环节包括180万吨纤维级乙二醇、85万吨聚 丙烯、72万吨苯乙烯、4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和14万吨丁二烯,煤化工环节包括75万吨甲醇、40万吨醋酸、30万吨纯氢和12.6万吨液氮,同时全面配套520MW高功率自备电厂(提供大量低成本的电力和各级蒸汽供自用)、自备原油码头(2个30万吨级别)、国内最大的炼厂自备原油罐区(能够存储600 万吨原油)以及其他各类齐备的成品原料码头和罐区储存等公用工程,极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大化工”平台优势显著。新增项目方面,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500万吨/年的PTA产能预计2022下半年投产,该装置采用最新的英威达P8+技术,预计将进一步降低原料单耗与综合运行成本,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1660万吨/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最达、技术工艺最先进、成本优势最显著的PTA龙头。 新材料布局继续深化,延伸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以炼化+煤化工搭建起了“大化工”平台,为公司开辟具有规模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芳烃、烯烃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打下坚实原材料基础和产业配套条件。差异化聚酯纤维领域:去年公司启动了江苏轩达(恒科三期)150万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新项目建设,总投资90亿元,主要包括15万吨新型弹性纤维、15万吨环保纤维、30万吨阳离子POY、30万吨全消光POY和60万吨差别化纤维(30万吨/年POY,30万吨/年FDY),预计建设期2年,投产后预计年均利润总额约13亿元。此外,德力二期120万吨民用丝与苏州本部140万吨工业丝新产能也正处于项目规划阶段,将随审批进度或项目实施条件逐步快速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民用涤纶丝业务板块的技术厚度、研发属性与产品附加值。功能性薄膜与工程塑料领域:全资子公司康辉新材料拥有年产24万吨PBT工程塑料、3.3万吨PBAT、38.5万吨BOPET功能性薄膜产能,致力于电子电气薄膜基材、环保新能源基材与精密在线涂布产品等薄膜功能开发,新增产能方面,在大连长兴岛有45万吨PBS/PBAT可降解塑料项目在建,计划今年投产;在苏州汾湖有80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项目在建,包括47万吨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10万吨特种功能性薄膜、15万吨改性PBT、8万吨改性PBAT,受益于“限塑令”的加速普及,公司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市场广阔。锂电隔膜领域:康辉新材料引进日本芝浦机械株式会社和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12条,年产能16亿平方米,计划2023年中完成交付。 第六期员工持股完成,彰显长期发展信心。公司于2022年3月发布《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公告,并同步公告了《恒力石化关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之员工筹划通过专项金融产品购买公司股票的提示性公告》。本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集团的持股计划合计购买公司股票金额上限约为98.6亿元,融资资金与自筹资金的比例不超过1:1,其中恒力石化员工股票购买上限为73.8亿元,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员工购买公司股票的上限为24.8亿元。截至目前,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合计持有公司股票2.9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4%,成交金额68.3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成交均价约为23.45元/股。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公司股票购买,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决心。 风险提示: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恶化影响需求风险。 盈利预测:根据公司聚酯纤维、功能性薄膜与工程塑料、PBAT/PBS等产品的投产进度,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16亿元、250.58亿元、279.9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美瑞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2-08-12 31.08 -- -- 33.29 7.11%
33.29 7.11%
详细
聚氨酯一体化项目打开空间, TPU 行业领军企业鱼跃龙门。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以 TPU 为主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深耕 TPU 行业十余载, 核心团队均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发展至今,整体核心团队稳固,激励到位。 TPU 行业增速约为 12%,公司则保持 22%的销量增速,产品竞争力突出。同时, 20万吨募投项目将于 2023年部分投产,公司将摆脱产能瓶颈, 发展潜力进一步得以提升。 此外, 公司向上游延伸,规划聚氨酯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成为 TPU 产业链一体化企业,力争实现鲤鱼跃龙门式发展。 TPU 市场空间广阔,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 TPU 作为一种兼具橡胶的高弹性和塑料的易加工性和耐黄变等优点的新型环保材料,是 PVC、橡胶、 EVA、硅胶等传统材料的理想替代品,下游主要用于管材、薄膜、鞋材等领域。 公司产品类型包括通用聚酯型、特殊聚酯型、聚醚型、发泡型等多种类型的 TPU 产品。公司主打差异化竞争策略,专注于与下游客户进行联动研发,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特种品销售收入从 2017年的 39.82%提升至 2019年的 61.89%,其毛利率从 2017年的 18.18%提升至 2019年的 24.31%,超越行业水平; 截至 2021年末,公司累计共获得专利 58项, 自主研发了发泡型 TPU、隐形车衣材料等高端产品。 此外,公司于 2022年新建子公司美瑞上海,重点开拓公司TPU 材料在汽车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逐步提升车用市场空间。 募投项目助力产能倍增,有望摆脱产能瓶颈。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 2016-2020国内行业 CAGR 为 12%,公司同期销量增速为 22%,大幅领先于行业。 截止到 2021年底, 公司 TPU 产能 8.5万吨,生产规模仅次于万华化学(19万吨)、华峰化学(16万吨),目前在建产能 20万吨,投产后有望摆脱生产瓶颈,一跃成为行业头部企业;此外,公司与河南鹤壁煤化工公司合作生产 PBS 项目也进入试生产阶段。 聚氨酯一体化项目将帮助公司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近期,公司子公司河南美瑞的HDI 项目已拿到环评、能评等手续,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 15亿元,建设 12万吨特种异氰酸酯产能,其中包括 10万吨 HDI、 1.5万吨 CHDI 和 0.5万吨 PPDI。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七家主流 HDI 生产企业。 随己二腈国产化, HDI 生产成本和价格有望向下,驱动水性涂料替代油性涂料,在新能源领域风电和光伏风电等高端涂料领域进一步提高渗透率,打开市场空间。 此外, HDI 作为 TPU 的上游,随着河南 HDI 项目的投产,公司补齐原料短板,打通 TPU 全产业链,实现一体化发展,极大增强自身 TPU 产品竞争力和发展自主性, 带动 TPU 行业迈入快车道,实现市场规模加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48/2.57/6.52亿元,同比增长 24%/74%/154%, EPS 分别为 0.74/1.29/3.26元。以 2022/8/9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为 42.1/24.2/9.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第三方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安迪苏 基础化工业 2022-08-03 9.43 -- -- 11.75 24.60%
11.75 24.60%
详细
事件: 公司于 2022年 7月 29日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H1实现营业收入 71.95亿元,同比增长 20.3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8.69亿元,同比增长 6.5%。 点评: 成本上涨激发韧性, H1业绩稳增长。 2022H1公司实现毛利 22.7亿元,同比增长 8%,毛利率 32%,同比下滑 7pct。其中, Q2实现营业收入 37.4亿元,同比增长 25%;实现毛利 11.6亿元,环比提高 5%,同比下滑 6%; Q2毛利率 31.05%、净利率 11.82%,同比分别下滑 10pct、 3pct,环比分别下滑 1pct、 0.6pct。 2022H1公司在原材料和能源采购方面得益于与供应商签订的长期合约,欧洲工厂持续提升优化其生产运营的连续性,同时长期合约中的定价模式及其部分套期对冲机制部分消除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大幅上涨对生产成本的不利影响。另外公司充分考量不同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差异,优化调整了不同蛋氨酸产品之间的产能分配,科学化宏观调配欧洲和中国产品的配置,不断优化运营效率,最终保证所有工厂的生产以及业务销售均按计划正常进行。产品价格方面,公司对全线产品持续开展积极主动的价格管理。 2022H1功能性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6%,主要归功液蛋、固蛋均实现双位数的销售增长。其中收入增量中,价格因素贡献 130%,销量因素贡献 0.75%,外币折算因素贡献-31%。功能性产品成本同比增加 33%;毛利率 28%,同比下滑 4pct。根据公司公告,蛋氨酸在中国价格的趋势与全球价格的趋势不同, 2022H1全球市场产品价格涨幅高于中国的市场产品价格。 2022H1特种产品收入同比无增长,成本同比增加 2%,毛利率 48%,同比下滑 1pct。 主要原因是在上半年农产品原料成本上涨、美国需求不振、欧洲禽流感等多方面影响下特种产品市场需求疲软。但安迪苏的特种产品业务 Q2重回增长轨道,毛利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归功于:单胃动物产品、水产品均实现双位数的销售增长;中国、拉美反刍动物产品表现优异;新产品罗酶宝 Phyplus、安泰来、喜利硒和健肠宝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2H1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48%,成本同比增加 41%,毛利率 17%,同比增加 4pct。 蛋氨酸二期下月投产,斐康蛋白项目稳步推进。 公司蛋氨酸现有产能 49万吨/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其中在液体蛋氨酸领域全球第一。目前南京工厂一期 18万吨蛋氨酸完成 45天大修后即实现了生产的高度稳定性,并迅速进入满产状态。南京工厂成本增长水平相对较低,利好整体业务表现。 二期 18万吨项目进展顺利,正式调试已全速开展,预计将在 2022年 8月启动试运行。届时,公司将有更大的空间和灵活度优化产能分配,更好地管理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波动,持续强化成本竞争优势。 目前安迪苏和恺勒司的合资企业恺迪苏在重庆建设一期 2万吨/年斐康?单细胞蛋白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规模的斐康?工厂。目前已开始调试和启动活动,预计年底投产。斐康?单细胞蛋白利用一种低成本、非土地碳源的天然微生物,来发酵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生产非转基因、营养丰富的蛋白质,因此是食品和饲料应用的理想选择。不仅能够代替传统蛋白质来源,还具有显著的健康益处,如改善肠道健康和改善免疫反应。使用 10万吨斐康?单细胞蛋白代替传统蛋白质来源,可减少约 42-45万吨野生鱼类资源的消耗; 10万吨斐康?单细胞蛋白代替植物蛋白,可以释放多达 535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节省 90亿升水。斐康?单细胞可以用于水产领域,也可应用于宠物食品、猪饲料和人类食品。目前公司在推进饲料蛋白商业化、产能扩张以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公司南京蛋氨酸二期落地逐步释放产能,在全球范围内的成本规模优势更为凸显;同时第二支柱特种产品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斐康蛋白持续推进,公司成长空间可期。 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9.54亿元、22.55亿元、26.4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 11.3、 9.6倍,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价格下滑、产能建设及释放不达预期、特种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8-02 83.70 -- -- 92.78 10.85%
96.16 14.89%
详细
事件:7月月28日,日,公司发布公司发布2022年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实现营业收入891.19亿元,同比增长31.7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3.83亿元,同比下降23.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22亿元,同比下降22.53%。 点评:点评:量价齐升业绩超预期,龙头长期成长持续。20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3亿元,同比下降23.36%,Q2单季实现归母净利50.09亿元,环比下降6.79%。盈利能力方面,受全球能源价格成本高攀导致原料价格成本提升的影响,2022H1毛利率为18.45%,同比下降12.63pct,净利率为11.65%,同比下降8.35pct。期间费用方面,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91%,同比下降3.0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56%,同比下降2.37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2.72%,同比下降0.33pct,财务费用率为0.63%,同比下降0.35pct。排除新会计准则中将运费从销售费用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的因素,公司坚持“统筹规划、精准设计、精益建设、精益生产”十六字方针,全面提高从研发、设计、采购、工程施工到生产运营的成本管控能力和质量水平,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我们认为,:量价齐升是业绩超预期的原因: (1)2022年6月公司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一起竣工验收并实现全面达产;大乙烯一期PO/SM项目达产,石化产品销量增长;PC二期、IPDI等精细化工项目产能投产 (2)2022H1受地缘冲突等影响,海外欧洲地区能源价格高攀,装置不确定背景下,MDI出口需求支撑明显。 聚氨酯:创新驱动产能释放,出口有望持续超预期。产能成长延续:2022年6月,公司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一期竣工验收并实现全面达产。随着一期项目的落成,公司正式补齐聚氨酯产业链中关键原料和副产物利用的链条,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迈入新台阶。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创新“六代+”技术将助力企业实现MDI产能再提升,现有MDI总产能达265万吨/年,预计2022年底烟台工业园将增加10万吨/年技改产能,福建工业园一期40万吨/年MDI项目在年末也有望投产,未来公司总产能约占全球的三成以上,龙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此外,根据6月份环评文件,公司特种异氰酸酯项目(HMDA/BAC装置、XDI/H6XDI装置、HMDI二期装置和尾气分解与吸收装置)、年产110万吨异氰酸酯扩能技改一体化配套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扩能项目受理公示。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仍正在重估美国MDI工厂项目的建设范围和选址,长期计划在美国拥有年产40万吨的MDI生产能力。出口需求支撑明显::公司8月聚合MDI分销挂牌价为18500元/吨(环比下调1300元/吨),直销市场挂牌价为18500元/吨(环比下调1300元/吨);纯MDI挂牌价22300元/吨(环比下调1500元/吨)。供给方面,据百川盈孚,7月国内MDI工厂开工负荷为69.66%,较6月环比下调4.34pct。其中,上海工厂受上半年疫情影响推迟检修重启导致整体市场供应量有所下滑,东曹瑞安装置预计8月停车检修,整体市场存减量预期;需求方面,受终端纺织行业开机有限叠加淡季氛围影响,下游氨纶高库存压力尚未释放,整体开工率不足导致对原料消耗能力有限。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总署,聚合MDI上半年出口55.61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3pct,6月单月出口11.69万吨,环比增长2.3pct,纯MDI上半年出口6.5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6pct,6月单月出口1.15万吨,海外欧洲地区能源原料价格持续走高,装置不确定性背景下,下半年出口有望持续超预期。 高油气价下价差承压,石化业务未来可期。上半年全球油气价格大幅上行,全球大宗商品波动性加剧,WTI原油价格由年初的76.08美元/桶最高上涨至123.7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由年初的78.98美元/桶最高上涨至127.98美元/桶,均创下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结算价记录。价差方面,根据Wid,丙烯-丙烷、PO-丙烯、MTBE价差、丙烯酸-丙烯价差、新戊二醇-异丁醇价差、PVC上半年平均价差分别增扩-48%、-64%、17%、129%、7%、-21%;Q2均价差较Q1环比增扩-7%、-10%、25%、-14%、-20%、9%。产能方面,烟台大乙烯一期已于2020年11月全部一次开车成功,2021年底PO/SM装置投产,带动2022H1产品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0.85%和19.89%,Q2单季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49%和13.22%,环比分别-6.78%和3.33%。此外,大乙烯二期持续推进建设。现阶段,公司在烟台工业园内主要投资建设12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及下游配套装置和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项目总体投资建设期为3年,总投资额176亿元。“三地布局”,PDH或成丙烯扩能新方向:公司在已建成的烟台工业园年产75万吨PDH装置基础上,在福建工业园和蓬莱工业园再造两个年产90万吨PDH装置,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工,2024年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将具备255万吨/年的PDH产能。凭借简原料投入、高丙烯收益、低投资成本等优势,PDH或取代传统石脑油裂解副产丙烯,成为未来丙烯扩能主要方向。 新材料盈利能力增强,抓牢机遇拓版图::2022Q2公司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产品部分带来价差增扩,其中TPU-MDI二季度价差均值为35892元/吨,环比增扩7%;PC-双酚价差二季度价差均值为6848元/吨,环比增扩8%;PMMA价差Q2平均价差为4016元/吨,环比增扩7%,此外,公司通过工艺优化,不断提升产品品质,ADI和特种胺业务凭借全球化布局及稳定的生产供应,客户开拓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竞争力持续增强。多点开花布局加速::2022H1公司ADI和特种胺业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紧盯国际大客户订单需求,挖掘美洲市场潜力;2022年4月,公司特种共聚硅聚碳酸酯(共聚硅PC)项目投产,标志着公司高品质聚合物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国内首款高硅含量硅氧烷PC产品的正式上市。此外,公司四川眉山基地在现有年产6万吨PBAT生物降解聚酯项目和三元正极电池材料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磷酸铁锂及其他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的建设工作。 在其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项目建设上,年产4万吨的尼龙12和年产48万吨的双酚A项目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年产4.8万吨柠檬醛及其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年产8万吨NMP项目、年产2万吨有机硅MQ树脂及衍生物项目、特种异氰酸酯等项目也在持续地推动和建设过程中。公司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项目充分把握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机遇,不断致力于开发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的新产品,在打造长期成长曲线的同时预计未来也将成为公司盈利的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16、269.62、302.0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全球供应链不稳定性加剧、产品、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安全环保因素。
濮阳惠成 基础化工业 2022-07-28 32.54 -- -- 49.49 52.09%
49.49 52.09%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2年7月5日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2.2亿元,同比增长70%-1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2.1亿元,同比增长64%-96%。其中2022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0-1.4亿元,环比增长23%-63%,同比增长64%-116%。 点评:高基数下高增长,成长性持续验证。根据公告,2022年1-6月公司销售收入增加,盈利趋于上升,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900万元-1100万元。 2022Q1实现营收3.8亿元,为2012年以来一季度最高水平;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创2012年以来单季度最高值。根据中报预告,2022Q2环比净利增长23%-63%,公司业绩持续向好,再创历史最好季度业绩。根据公司年报,2021年公司2万吨功能材料项目正式投产,预计产能爬坡中将贡献利润。另外,5万吨古雷顺酐醋酸衍生物项目、3200吨功能材料中间体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2万吨甲基四氢苯酐扩建项目有序推进,业绩高增长下公司成长性持续得到验证。 股权激励振奋人心,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2022年6月13日,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对副总经理及62名公司核心人员以12元/股价格授予24.4万股公司股票,7月15日最终登记授予登记的人数为60人,登记数量为23.85万股。公司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的业绩要求为: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以2018-2020年净利润均值为基数,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95%,对应2022年净利润应不低于2.8亿元;第二个解除限售期,以2018-2020年净利润均值为基数,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40%,对应2023年净利润应不低于3.44元。预计股权激励的实施,既能吸引保留人才,又能激发创收创利热情,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7亿元、5.33亿元、6.55亿元,EPS分别为1.41元、1.8元、2.21元,以2022/7/25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2年PE为2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应用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凯盛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2-07-26 45.03 -- -- 48.49 7.68%
48.49 7.68%
详细
氯化亚砜行业龙头,构建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公司是以研发驱动的创新型新材料公司,依托出色的研发工程化能力和多年的产业积累,已成长为全球最大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国内芳纶单体龙头公司、国内唯一一家具备聚醚酮酮(PEKK)完整技术体系的产业链一体化厂商。依托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公司氯化亚砜产品成本领先,毛利率始终保持30%以上,远超同行业;芳纶单体产品纯度高达99.95%,已获得芳纶生产巨头美国杜邦,日本帝人等的认可并深度合作,未来进一步向氯化亚砜产业链下游高精尖塑料产品PEKK延伸,芳纶单体二期项目1万吨2022年2月开始试生产,PEKK的2000吨项目首期1000吨有望于2022年下半年投产,打开成长空间。 氯化亚砜政策约束产能扩建,甜味剂等新兴需求有望放量。氯化亚砜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和毒性,对空气和土壤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隶属于高环境风险产品,供给端整体偏紧。因为其具有原子利用率高、选择性高、产品纯度高等优势,作为优良氯化剂,在农药、医药、染料等领域运用广泛,且需求稳定增长。根据公告,目前行业表观产能48万吨,表观消费量35万吨,新领域方面,三氯蔗糖约占当前需求结构的1/3,2009-2018年全球三氯蔗糖的需求增速超15%,利好氯化亚砜需求增长。此外,氯化亚砜在锂原电池等领域的应用,也有望对氯化亚砜带来较大需求增量。 产能规模领先行业,成本优势与质量优势兼具。公司为全球氯化亚砜龙头,目前产能15万吨,呈现一超格局;规模优势配合公司独有的二氧化硫分离循环技术,可将芳纶聚合单体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作为氯化亚砜的原材料继续生产,几乎无废气排出,带来成本优势和环保优势;且公司地处山东省,其园区附近存在较多的氯碱企业,液氯等原材料的采购具有优势,2018-2021年公司氯化亚砜平均吨成本明显低于同行对手,产品毛利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同时公司作为行业标准制定者,通过锂原电池客户的应用,公司产品纯度和质量作为业内标杆,备受下游客户认可。 芳纶单体巨头,布局高性能新材料PEKK。公司芳纶单体产品纯度高达99.95%,已获得芳纶生产巨头美国杜邦,日本帝人等的认可并深度合作,目前下游芳纶整体复合增速超过10%,带动芳纶聚合单体行业景气度上行,2022年产能将达到3.1万吨;公司为国内唯一高精尖塑料产品PEKK生产能力企业,公司预计募投项目2000吨带来10.11亿营收增量,税后净利润达3.42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33/4.92/6.42亿元,同比增长72%/48%/30%,EPS分别为0.79/1.17/1.53元。以2022/7/21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57.4/38.8/29.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聚合顺 基础化工业 2022-07-13 13.42 -- -- 15.63 16.47%
15.63 16.47%
详细
高端、差异化尼龙6龙头,产能扩张保证成长。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是尼龙6纤维级切片、工程塑料级切片和薄膜级切片。公司管理团队、主要研发人员行业经验丰富,依托公司核心研发团队积累的技术研发优势,吸收消化国外技术和工艺,融合企业自主技术及工艺,产品质量优于同行业大多数企业。公司结合市场需求,积极立足于高性能尼龙6切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积极拓展高性能领域国内市场空间,约半数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的效果。目前公司产能40万吨,位居国内前列。根据招股书,公司产品质量高于一般的尼龙6切片企业,相比高端进口产品亦具有一定竞争力,属于尼龙6切片行业第一层次企业,位于行业上游水平。 成本加成定价,行业优势明显。公司主要产品按照成本加成的原则定价,主要盈利模式为通过相对稳定的加工费获取毛利。原料价格涨跌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带来重大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己内酰胺技术国产化,国内新增产能连续投产,自给率逐年提升,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保障尼龙行业稳定发展。柔性化生产线有利于公司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以更小的门槛以及更低的成本实现新产线的建立和产能的调整。未来三年内预计新增30万吨尼龙6权益产能,通过高端、差异化优势业绩有望保持较高的销售增长速度。 己二腈国产化打开66成长空间。公司将与上游天辰(中国化学)己二腈合作,配套PA66聚合,在淄博研发生产PA66,打破英威达在双6板块的垄断地位。公司从德国进口核心部件,有望复制尼龙6的高速成长路径。淄博总规划50万吨,根据环评公示预计2024年投产18万吨。公司当前客户需求高于公司产能需求,海外客户也在快速拓展,产能能够逐步消化。PA66利润较PA6更高,公司具备先发优势。PA66产能的释放将增强公司盈利能力,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83亿、3.50亿、4.2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12.2、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建产能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环保、限电限产等不可预测因素;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远兴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2-05-16 8.50 -- -- 10.77 26.71%
11.15 31.18%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2Q1实现营业收入 26.81亿元,同比增长 19.8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7.92亿元,同比增长 137.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9亿元,同比增长137.76%。 点评: 纯碱景气上行,助推公司业绩大增。 公司 2022Q1实现营业收入 26.81亿元,同比增长 19.8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7.92亿元,同比增长 137.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9亿元,同比增长 137.76%。 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主营业务景气, 2022Q1毛利率为 38.23%,同比提升 16.8pct,环比下降 5.56pct,净利率为 29.54%,同比提升 27.51pct,环比下降 3.33pct, ROE 为 5.03%,同比提升 4.79pct,环比下降 3.36pct。 供不应求推涨公司主营业务纯碱景气提升,据 Wind, 重质纯碱全国中间价 2022Q1均价为 2544元/吨, 同比上涨 61%。 聚焦天然碱主业,运营效率有效提升。 公司处置子公司内蒙古博源煤化工、内蒙古博源联化等, 剔除煤炭、甲醇等主营业务,聚焦天然碱主业,运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期间费用方面, 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9.38%,同比下降 7.19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1.44%,同比下降 0.05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 7.11%,同比下降 4.92pct,财务费用率为 0.83%,同比下降 2.23pct。 新增产能受限,供需偏紧推涨纯碱价格。 据百川盈孚, 2022年 1-2月, 我国纯碱产量为 461万吨,同比下降 83%。行业供给受能耗双控约束,新增产能有限,而下游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均有新产能释放,推动纯碱需求量增加。 同期, 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为 451万吨,同比增加 10%。供需紧张推动产品价格不断上扬。 成本优势显著,内蒙古天然碱矿产能有望放量。根据公司年报测算, 2016年到 2021年, 天然碱法的单吨平均成本为 767元,而氨碱法和联碱法同期的单吨平均成本分别为 1005元/吨和 1096元/吨(考虑联产氯化铵的收益),天然碱法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获取了天然碱矿的采矿权,并规划建设一期 340万吨/年纯碱及配套 30万吨/年小苏打产能,二期 440万吨/年纯碱及配套 50万吨/年小苏打产能,预计分别于 2022年年底和 2025年年底建成。届时,公司将具备 930万吨纯碱产能,成为国内纯碱产能最大的企业,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 盈利预测: 根据公司纯碱及小苏打产能的投放进度,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11亿元、 40.35亿元、 51.42亿元, EPS 分别为 0.90元、 1.10元、 1.40元。我们选取了同为纯碱领域的三友化工和双环科技、以及同样具备资源优势的磷化工龙头云天化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在 2022年、 2023年和 2024年的平均 PE 为 8.04倍、 7.68倍和 6.53倍(对应 2022年 5月 13日收盘价),当前股价对应公司在 2022年、 2023年和 2024年的 PE 分别为 9.21倍、 7.56倍和 5.93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纯碱行业的龙头企业,新增产能释放有助于公司巩固成本优势,打开成长空间,且公司独有的天然碱资源带来的成本优势难以被其他公司所复制;行业方面,受益于“碳中和”的政策,下游光伏有望拉动行业快速增长,因此公司具有一定的估值溢价。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 所依据的数据信息滞后风险。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5-12 32.78 -- -- 38.86 18.55%
38.86 18.55%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2年4月25日发布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34.7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11.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15.06%。 点评:开源节流,业绩稳步提升,历史最佳一季。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34.78%,单季历史第三高(2021年Q4、2021年Q2分别为8.88亿元、8.53亿元)。单季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11.94%,环比增长7.48%,创历史最佳一季度业绩。从费用方面看,开源节流效果明显。一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包括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率之和为13.7%,同比下降2.7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56%,同比下降0.31pct;管理费用率为10.36%,同比下降2.79pct;财务费用率为-0.18%。同时,原材料预付款同比增加71%,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推陈出新,多板块齐发力,多面手空间广阔。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陶瓷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电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疗材料和其他材料等四大业务板块,涉及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口腔医疗、建筑陶瓷、精密陶瓷结构件等下游领域。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约3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加31%,新项目有望陆续投产贡献业绩。 电子材料板块:包括MLCC介质材料、电子用纳米级复合氧化锆材料、高纯超细氧化铝及勃姆石材料、电子浆料。 MLCC介质材料:2021年MLCC下游客户三星电机、风华高科、台湾省国巨、三环集团积极扩产,需求显著增加,公司产销两旺。目前公司MLCC介质材料国内市占率达80%以上,全球20%以上。2022年一季度MLCC材料5000吨/年扩产项目继续稳步推进,达产后MLCC产能将达15000吨/年。 氧化锆:公司超精细氧化锆粉体和氧化锆微珠产品已经导入新能源行业并批量供货。高纯超细氧化铝及勃姆石材料: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生产的高纯超细氧化铝及勃姆石材料具有高纯、超细、磁性物质控制佳、耐热、颗粒集中度好及稳定性高等特点,可以满足锂电池隔膜、极片对涂覆用材料的需求。公司与下游锂电池头部企业有深度合作,主要客户已经覆盖宁德时代、星源材质、比亚迪、恩捷等龙头企业。2022年3月公司以氧化铝与勃姆石为基础设立新能源部,规划未来三年高纯超细氧化铝、勃姆石产能将分别扩充至3万吨/年、10万吨/年,以更好满足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目前一期扩产已经开始实施。 电子浆料:是电子元器件的基础功能材料。此外,公司契合光伏行业发展,推广光伏浆料业务,积极与下游头部光伏企业进行产品匹配和性能验证。 催化材料板块:包括蜂窝陶瓷、铈锆固溶体氧化物、分子筛。 蜂窝陶瓷:国六升级正当时,更严格的尾气标准对催化剂性能要求提升,而蜂窝陶瓷是尾气催化的核心载体材料。2021年公司在碳化硅DPF项目上实现技术突破,目前已经完成国六产品全系列开发,公司超薄壁TWC产品和GPF产品在国内汽油机微卡领域大批量供应,柴油机DOC、SCR、DPF、ASC等产品开始稳定供货,同时海外售后市场也积极布局,2021年公司蜂窝陶瓷产销量分别约1520万升、1341万升,同比分别增长73.52%、60.41%,有望在国六阶段凭借客户渠道和性价比优势实现进口替代。 铈锆固溶体:主要应用于机动车发动机尾气净化领域,公司现有铈锆固溶体产能为1000吨/年,正在扩建完成3000吨/年产能,预计在年内开始陆续释放产能。 生物医疗板块:包括牙科用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粉体材料、氧化锆瓷块、玻璃陶瓷瓷块、复合树脂陶瓷。公司持续围绕“氧化锆粉体-氧化锆瓷块-陶瓷牙冠”全产业链布局。2021年9月爱尔创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打通从材料到义齿成品的全产业链。公司将终端向医院拓展,目前在东营成立了自主品牌的牙科口腔医院,同时通过在北美、欧洲、印度等地区设立办事处或子公司,不断强化自主品牌的推介与销售,海外影响力逐步提高。另外在齿科业务许可资质方面,随着战略投资者逐步导入资源,爱尔创临床方面证书申请次数及种类稳定增长。 其他材料板块:2022年3月,公司组建精密陶瓷事业部。精密陶瓷球在新能源车电机轴承和风电轴承中的应用增多,公司部分产品性能达到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有望不断提升。 回购彰显信心,进军新能源接力高速成长。2022年1月11日,公司公告《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介于15,000万元到30,000万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金额约2亿元,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公司董事长张曦在2021年报致辞中表示,未来新能源业务、精密陶瓷业务将会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4月11日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同意将“年产3000吨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部分募集资金2亿元人民币用于“年产10万吨锂电池隔膜用勃姆石高端材料产业化项目”的一期建设。此次变更有利于公司充分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助力公司新引擎的加速落地。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5亿元、14.05亿元、17.58亿元,EPS分别为1.08元、1.4元、1.75元,以2022/5/1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2年PE为30.3倍。我们选取了奥福环保、壹石通、万润股份、道氏技术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PE为23倍。考虑到公司净利率与ROE均较可比公司更高,公司MLCC产品需求高增长、布局纳米氧化锆-齿科全产业链业务具有一定稀缺性、新建勃姆石产能进军新能源,应当给予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估值(低于勃姆石龙头壹石通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MLCC订单超预期波动的风险;新产品进入市场未达预期;国六标准推进不稳定的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金发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5-11 8.24 -- -- 9.33 13.23%
10.83 31.43%
详细
事件:金发科技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01.99亿元,同比增长14.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1亿元,同比下降63.78%。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4.57亿元,同比增长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1亿元,同比下降44.93%。 点评: 改性塑料量价齐升,成本上涨业绩承压。2021年公司改性塑料产成品销量174.53万吨,同比增长12.84%;营业收入253.28亿元,同比增长24.11%。其中主要的车用材料销量为61.75万吨,同比增长26.82%;主要家电材料销量37.00万吨,同比增长26.28%;主要的电子电气材料销量为16.90万吨,同比增长36.29%;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销量18.21万吨,同比增长31.29%。原材料方面,2021年上游化石能源价格上涨传导至下游,原材料的价格整体较2020年大幅上涨,公司盈利承压。2021年改性塑料板块毛利率19.72%,同比减少6.45pct。2022年一季度,改性塑料产品产销量分别为41.83/40.45万吨,同比下降6.63%/3.46%,产品均价14757.68元/吨,同比上涨9.08%。2022年一季度综合销售毛利率16.90%,环比增长3.28pct。 新材料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成效显著。2021年新材料板块实现产成品销量10.19万吨,同比增长29.32%。其中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销售7.97万吨,同比增长22.28%;特种工程塑料实现产成品销量1.79万吨(其中LCP销量0.30万吨),同比增长68.92%;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51.90%。2021年新材料板块毛利率33.90%,同比减少5.76pct。2022年一季度,新材料板块产销量分别为4.37/3.36万吨,同比增长6.07%/5.33%。产品均价25991.77元/吨,同比上涨16.08%。医疗健康板块随着疫情常态化,卫生健康产品的需求仍较为旺盛。同时我们分析,2021年开始医疗健康产品价格回归常态,行业盈利水平较上年大幅下降。 拓展上游打造绿色石化,未来聚焦千亿产值。投资宁波金发和宝来新材料为打通聚丙烯和ABS 产业链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从高分子材料到石油化工的一体化拓展。同时实现从高分子材料到材料制品的一体化拓展,未来公司将聚焦千亿产值的宏伟目标。2022年公司推进年产10.9万吨的环保再生前处理与改性一体化产线建设,计划于2022年内完成其中5万吨产能投放;继续推动年产3万吨PLA装置的建设工作,计划2022年第二季度投产;适时推进后续12万吨/年PBAT和6万吨/年PLA产能的建设和投产工作;建设年产1万吨的生物基BDO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底建成投产;新增1.1万吨/年半芳香聚酰胺树脂产能,同时启动0.6万吨/年LCP树脂、0.5万吨/年聚芳醚砜树脂和3万吨/年共混改性产能建设项目。 盈利预测:调整盈利预测,基于年报及价格变动,以及医疗健康产品价格回归常态,行业盈利大幅下降预期,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8/20.71亿元(原值分别为53.03/60.76亿元),新增2024年净利润26.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4/10.0/7.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建产能不及预期
颖泰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2-05-10 5.33 -- -- -- 0.00%
5.73 7.5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22.53亿元,同比增长33.51%,环比下降7.3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0亿元,同比上升178.92%,环比上升42.08%,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163.56%。 点评: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费用管控达历史最佳。公司2022Q1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178.92%;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2Q1实现净利率11.77%,同比上涨6.3PCT,实现毛利率24.94%,同比上涨6.98PCT,ROE为5.24%。期间费用方面,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1.21%,同比下降0.30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40%,同比下降0.20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7.53%,同比下降0.36PCT,财务费用率为2.28%,同比下降0.46PCT。公司管理能力增强、费用管控得当,降本增效贡献全年业绩大幅上升。 农药价格上涨,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产品价格方面,2022年一季度除草剂中二苯醚类乙氧氟草醚原液(实物95%)均价25.54万元/吨,同比上涨68.03%,环比上涨2.16%;酰胺类乙草胺原药(折百)均价5.00万元/吨,同比上涨83.82%,环比增长2.25%;三酮类硝磺草酮原药(实物97%)均价17.04万元/吨,同比增长3.59%,环比下跌12.12%。杀菌剂中三唑类戊唑醇原药(实物97%)均价10.61万元/吨,同比上涨10.52%,环比下跌28.74%;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原药(实物97%)均价32.88万元,同比上涨26.22%,环比下跌17.35%。杀虫剂中丁醚脲原液(实物97%)均价15.69万元/吨,同比上涨8.58%,环比下跌3.03%。目前公司已形成品种丰富、工艺技术较为先进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品类百余种高品质产品。公司三嗪酮类除草剂、二苯醚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 募投项目投产带来新增长。公司于2020年募集资金用于农药原药产品转型升级及副产精酚综合回收利用项目中硝磺草酮、嘧菌酯、戊唑醇以及乙氧氟草醚产品的建设。其中年产4000吨硝磺草酮已于2021年建成投产,剩余年产4000吨嘧菌酯、年产3000吨戊唑醇项目都将在2023年内建成投产。建成后,公司优势产品将实现产能及工艺双重升级改善当前产能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公司效益。同时,公司利用全新工艺新增建设年产1000吨乙氧氟草醚生产线,进一步提升对旧工艺中副 产物精酚的利用率,实现绿色联产,该项目也将于今年年内建成投产。公司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始贡献业绩,将推动公司在现有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改扩建,优化合成工艺技术、稳定公司核心产品在细分市场的地位。 专利到期利好国内仿制药企,全产业链平台优势助推增长。根据Phillips Mcdougall 预测,2023年全球将有约166个农药专利到期,新增市场价值将超过110亿美元,2023年市场需求将达667.03亿美元。国外先进农药专利到期后其他农药生产商即可进行大规模仿制以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同时相关产品市场价格下探也将助推相关产品需求扩大。颖泰生物作为国内仿制农药领先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清洁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同时公司打造“原药-中间体-制剂”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优势确保公司在环保高压政策日常化的大环境下继续稳定生产、降本增效。预期公司将从本次农药专利集中到期中充分受益,有望继续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公司持续高投入提升公司研发能力,产品工艺、行业标准、国家专利等多方面提升显著,未来有望打造成熟研发体系,推动公司继续增长。 盈利预测:由于公司募投项目将于2023年内投产,改善公司当前产能不足问题,以及公司上虞颖泰项目逐步建设投产,同时公司打造“原药-中间体-制剂”的全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6亿元、8.59亿元、10.22亿元,EPS分别为0.53元、0.70元、0.83元,当前股价对应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PE分别为9.64倍、7.30倍、6.16倍。我们选取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荣盛石化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PE为10.01倍,高于颖泰生物,公司估值存在低估,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环保政策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汇率变动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第三方数据因其获取过程、处理方法等引起的可信性风险。
云图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2-05-06 13.47 -- -- 15.67 16.33%
18.58 37.94%
详细
事件:2022Q1实现营业收入55.18亿元,同比增长87.0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157.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127.62%。点评: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业绩同比提升。公司主营产品复合肥、纯碱、磷化工等均迎来行业景气上行,销售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同比增加。公司具备复合肥产能520万吨、纯碱及氯化铵产能60万双吨、磷酸一铵产能43万吨、黄磷产能6万吨、磷酸产能5万吨等,受益于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业绩增厚明显。2022Q1实现营业收入55.18亿元,同比增长87.0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157.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127.62%。 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复合肥产品销量同比增加和主营业务景气,2022Q1毛利率为15.86%,同比下降5.21pct,环比下降4.29pct,净利率为8.43%,同比提升0.83pct,环比提升1.24pct,ROE为9.83%,同比提升4.45pct,环比提升3.7pct。据Wind和卓创资讯,2022Q1,纯碱、复合肥、磷酸一铵、黄磷及磷酸均价分别为2544元/吨、3365元/吨、3131元/吨、33187元/吨和10476元/吨,同比分别上涨61%、42%、35%、99%和104%。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运营效率有效提升。公司具备氮肥及磷肥产业链,主要原料基本实现自足,可平抑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在原料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5.22%,同比下降3.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9%,同比下降0.81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3.52%,同比下降1.06pct,财务费用率为0.52%,同比下降1.52pct。供需紧张及成本支撑,推动公司主营产品景气上行:1)新增产能受限,供需偏紧推涨纯碱价格。据百川盈孚,2022年1-2月,我国纯碱产量为461万吨,同比下降83%。行业供给受能耗双控约束,新增产能有限,而下游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均有新产能释放,推动纯碱需求量增加。同期,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为451万吨,同比增加10%。供需紧张推动产品价格不断上扬。2)成本支撑叠加开工不足,复合肥价格景气上行。成本端,原材料硫磺、合成氨价格上扬,以及国际需求强劲,带动磷酸一铵价格上行;出口法检政策落地前,供不应求叠加印度发布新一轮尿素招标,尿素市场利好不断;钾肥也由于供不应求及进口受阻价格上调。国际方面,一季度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限制化肥出口,加剧了国际化肥的供应紧张形势,国际化肥价格飙升,带动国内化肥价格上涨。开工方面,2021年复合肥企业装置开工率低于2019年及2020年,据百川,2021年复合肥平均开工率为,较去年同期低7%。开工率低下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货紧价高,厂家生产积极性不高,且原料短缺使得企业降负荷或停车。另一方面,环保、安全因素、能耗双控、限电等各项措施,使得部分装置开工受阻。其中开工率最高是在4月,开工率为48.65%。在成本和开工的双重作用下,复合肥价格不断上扬。据卓创资讯,公司主营产品复合肥2021及2022Q1均价分别为2845元/吨和3365元/吨,分别同比上涨21%和42%。3)成本支撑磷化工产业链整体景气上行。 2022年第一季度磷矿石持续调涨,累计涨幅约50元/吨。传统停采区停采过后,产量下滑,且安全检查导致市场供应不稳、下游市场需求增加,带动磷矿石市场价格波动上调。由于成本端的良好支撑及下游需求复苏,磷化工产业链整体价格上行。据卓创资讯,2022Q1,纯碱、复合肥、磷酸一铵、黄磷及磷酸均价分别为3131元/吨、33187元/吨和10476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5%、99%和104%。定增推进新能源业务布局,磷化工产业链做大做强。公司与宜城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拟投资21.50亿元在襄阳精细化工园区投资建设绿色化工循环产业园项目,具体包括年产1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项目、年产100万吨选矿项目、年产20万吨湿法磷酸(折100%P2O5)项目、年产10万吨精制磷酸(85%H3PO4)项目、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年产8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项目和10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公司还通过定增的方式募集资金25亿元用于上述项目。此外,公司在湖北省松滋市拟建设年产3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产能和6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产能,以及前端配套的150万吨磷矿选矿、100万吨硫磺制酸、30万吨湿法磷酸(折纯)和30万吨精制磷酸产能及相关配套设施。坚定发展新能源业务、增加公司缓控释复合肥产能,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新增磷酸铁、复合肥等产能,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4亿元(原为8.57亿元)、17.73亿元(原为10.44亿元)、20.54亿元(新增),EPS分别为1.49元、1.75元、2.03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的龙头企业,新增产能释放有助于公司巩固成本优势,打开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所依据的数据信息滞后风险;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