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丝语

申万宏源

研究方向: 建材行业、非金属类建材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2008年进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工作至今...>>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南玻A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31 7.68 -- -- 8.42 9.64%
9.38 22.14%
详细
投资要点 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47%,EPS0.36元,基本符合预期。 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9亿元(yoy-8.8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37亿元(yoy+17.47%),EPS0.36元,基本符合预期。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33.66%。三季度单季收入18.86亿元(yoy-10.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8亿元(yoy-45.94%),EPS0.07元。 1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5.12%,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4.87%(yoy-5.59%,QoQ-0.03%)。 浮法玻璃和太阳能光伏市场低迷,公司3Q盈利下滑。公司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48亿元(yoy-45.94%)。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今年我国浮法玻璃景气下滑,三季度的浮法玻璃价格同比下滑近16%,压薄公司主营产品的毛利率。此外,太阳能光伏市场仍未走出谷底,虽然公司6000吨多晶硅产能已经全部释放,但是相对较低的毛利率还是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超薄玻璃产能扩张,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的超薄玻璃方面,河北视窗、宜昌生产线已开始运行,合计年产能约6.4万吨。此外清远0.55mm-1.1mm高性能超薄玻璃生产线(约1200万㎡/年)预计于今年年底建成。超薄玻璃主要的下游行业为平板显示与智能触屏手机,其在国内的市场需求仍在大幅增长。公司有望利用技术优势和新增产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的工程玻璃方面,毛利率一直稳定在30%左右,公司主推的双银、三银镀膜玻璃因其更高的透光率以及节能特征,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情况下,销量依旧大幅增加。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工程玻璃盈利能力稳定,积极剥离亏损业务,超薄玻璃产能逐渐扩张,维持公司14-16年EPS为0.68/0.71/0.76元,对应PE为11/11/10,维持“买入”评级。
亚泰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31 5.34 -- -- 7.08 32.58%
8.64 61.80%
详细
亚泰集团28日公告因拟调整14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定向增发价格由3.47元/股调整为4.15元/股,参与对象you北方水泥、吉林敖东、华安基金、长春城发、冀东水泥、金塔投资6名特定投资者,后续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方可实施。 非公开发行改善财务状况,利好医药板块扩张。公司此次股权融资募集资金24 亿元左右,其中23 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补充流动资金,以缓解财务压力。公司此次非公开募集资金主要从两点出发:1)优化公司权益结构,改善财务状况。发行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13 年的75.33%降至69.73%,有效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降低年财务费用约1.38 亿元,提高盈利能力,改善公司财务状况。2)补充流动资金,为公司战略转型医药行业提供良好资金保证。公司一直大力发展Vero 细胞流感疫苗、Rg3 针剂和保健食品等项目的研发,近年来因公司承担了较高的债务成本,阻碍了公司转型步伐。通过本次股权融资,将有力地推动公司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医药板块后续发展提供良好资金保障。 打造医药支柱产业,未来业务转型可期。公司有一个药物研发中心、三个生产企业和一个药品连锁零售企业,未来有意打造医药支柱产业,实现公司业务扩张。8 月份公司公告与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进一步凸出公司逐步转型的意愿。10 月份公司人用禽流感(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Vero 细胞)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医药研发领域取得新进展。公司目前积极加强自身医药研发、生产、零售等领域的实力,产品涉足中药、化药和保健品等领域。未来公司医药业务有望成为发展重点,带动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水泥地产稳步发展,产业布局完善。上半年公司水泥收入27.6 亿元,水泥吨均价318 元/吨,吨毛利77 元/吨,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销量下降。我们预计下半年东北水泥价格高位回落,吨毛利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叠加地产需求疲软导致水泥需求下滑,盈利水平同比回落。地产方面上半年收入12.9 亿元,同比增长31%,毛利4.4 亿元,同比增长80%,毛利率34%创6 年来最高水平。地产收入贡献主要来自沈阳地区开放房地产收入;我们预计下半年收入仍将高增长,主要来源为南京和天津地区开发的房产项目。公司产业布局完善,已经形成水泥、房地产、医药、煤炭、金融等领域共发展的格局。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传统行业建材和地产业务发展平稳,考虑到未来公司医药产业的扩张转型可期, 我们维持公司14-16 年EPS0.10/0.16/0.30 元( 增发摊薄后EPS0.073/0.117/0.219)元,维持“增持”评级。
北新建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30 18.80 -- -- 21.54 14.57%
27.10 44.15%
详细
投资要点: 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业绩7.13亿元,同比增长25.67%,业绩符合预期。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5亿元,同比增长13.7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25.67%,折合EPS为1.01元。扣非后业绩同比增长23.96%。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90亿元,同比增长9.21%,实现业绩2.94亿元,同比增长14.64%,折合EPS0.42元。3季度公司主营毛利率为29.63%,同比下滑0.37%,环比下滑2.79%。 产能扩张提高规模效益助业绩增长。公司Q3业绩同比增长14.64%。业绩增长主要是公司产能扩张提高规模效益,销量增长带来收入增加。此外公司营业外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497万元,同增362.25%,主要是政府补助所致。与此同时,公司的费用成本也有所增加,较去年同期增长14.47%,其中管理费用上升了35.63%,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扩大石膏板产业布局所致,公司完成产能全国布局后,将实现规模效益,提高销量。 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核心业务石膏板产能共计16.5亿平方米,根据公司规划,将在2015年前完成全国25亿平米的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规模优势,降本增效。公司主要产品石膏板除应用于新建房屋装修外,还大量应用于存量房屋的二次装修,随着隔墙业务在房屋市场的推广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公司石膏板业务仍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此外,公司9月完成定增,利用3.8亿元投资新型房屋的基础材料结构钢骨的建设,在7个省市投建生产线,共计产能4.2万吨。随着新型房屋市场的发展,结构钢骨将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将带动公司主营产品石膏板的销量增长。 14-16年公司EPS为1.55/1.78/2.05元,维持“增持”评级。石膏板市场空间仍较大且随着公司新增产能的逐渐释放,公司销量的稳步增长仍可保证。此外考虑到结构钢骨业务随着新型房屋市场发展的逐渐放量,公司业绩将产生新的增长点,我们维持公司14-16年EPS为1.55/1.78/2.05元,维持“增持”评级。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30 14.08 -- -- 14.25 1.21%
18.19 29.19%
详细
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业绩2.81元,同比增长20.19%,符合预期。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37亿元,同比增长11.14%。实现业绩2.81亿元,同比增长20.19%,折合EPS0.64元。Q3公司实现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6.51%,实现业绩1.16亿元,同比增长18.27%,折合EPS0.27元。3季度公司主营毛利率高达41.05%,环比下滑0.71%,同比上升0.84%。 费用控制叠加毛利率上涨,公司业绩稳步提升。2014年1-3Q公司产品毛利率40.9%,同比上升1.41%,其中Q3毛利率41.05%,同增0.84%。此外,1-3Q三费率为20.33%,同比上升0.09%,公司净利率Q3达18.96%,同比上升1.88%,环比上升1.36%,为历史最高点。PPR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产品,13年收入占比46%,通过建立全国性营销网络的框架,PPR的零售占比(85%)得以增加,公司的终端价格得到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毛利率。在市场状况良好的情况下,PPR的毛利率和占比可能会继续提升,促进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渠道建设完善,星管家推广效果显著。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营销模式和渠道布局不断优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与终端用户的联系,把握产品销售价格。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司目前已基本建成全国性营销网络的框架。未来三年,公司将在成熟区域继续推进渠道纵向下沉,向乡镇渗透;在薄弱区域横向上加强营销网点密度,加大营销网络的覆盖面。目前已覆盖除中西部县级城市和东部部分乡镇外的主要市场,目前网点数在2万家左右。随着今年星管家配合层度要求提高,公司集中淘汰部分网点,预计新增网店约100多家。此外公司借力“大数据”分析提升品牌渠道和管理优势,经销商可以通过网上订单系统和APP实时下单、核查订单及货款情况,跟踪各区域各产品销售情况,进一步提升ROE。 股权激励行权彰显公司高层信心,维持14-16年EPS0.91/1.13/1.37元。公司董事、高管等股权激励行权彰显对未来发展信心。基于对公司未来市场份额提升与渠道拓展扎实推进的判断,我们维持公司14-16年EPS为0.91/1.13/1.37元,对应14年PE为13.2倍,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维持“增持”评级。
亚玛顿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30 25.95 -- -- 26.13 0.69%
26.13 0.69%
详细
投资要点: 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2347万元,同比下滑48.92%,其中3季度单季同比下滑80.79%,折合EPS0.03元,基本符合预期。2014年1-3Q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增长31.6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47万元,同比下滑48.92%,折合EPS0.15元,基本符合我们在业绩前瞻中的预期。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8亿元,同比增长5.2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4万元,同比下滑80.79%,折合EPS0.03元。3季度公司主营毛利率为9.37%,同比下滑7.09%,创历史新低。 减反玻璃行业竞争充分,毛利率触底维稳。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小幅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1)市场竞争激烈,行业上下游公司进入对供给产生重大冲击,产品单价下降,推动行业平均毛利率趋于理性,减反玻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15.36%下降至10.93%;2)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比增长42.96%,主要出货量的增加使得运输费用相应增加。此外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长862.59%,主要是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增加导致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增加。 战略转型电站开发,业绩增长可期。公司拟与弘石投资共同发起设立太阳能产业基金,从盈利低迷的光伏制造业战略扩张到电站运营,一方面将带动未来公司业绩高增长,另一方面开创超薄双玻组件市场开拓新模式。公司2mm超薄玻璃产能360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条调试完毕投产,预计14年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和传统组件相比,超薄双玻组件生产耗能降低,发电效率提升,同时成本下降约24.8%。根据公司发布的《BIPV项目立项报告》,未来一到两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需求将进入高速增长时期,预计到2017年全球BIPV市场需求可达17.2GW,是14年需求的2.4倍。我们认为光伏建筑一体化有望成为下一个产业亮点,发展潜力巨大。 盈利预测与估值。近两年公司减反玻璃业务业绩大幅缩水,毛利率持续下滑,由11年三季度57.70%高位一路下跌,毛利率基本触底,预计短期内依然维持低位震荡状态。我们维持公司14-16年EPS为0.26/0.67/1.21元,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公司战略转型太阳能发电站,未来有望厚增公司业绩,加速超薄双波组件市场推广,继续看好其长期的发展。
冀东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30 8.58 -- -- 9.70 13.05%
13.80 60.84%
详细
2014 年前三季度业绩2074 万元,同比下滑88.19%,其中3 季度单季同比下滑42.74%,折合EPS0.145 元,基本符合预期。2014 年1-3Q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9 亿元,同比增长3.9%。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74 万元,同比增长88.19%,折合EPS0.02 元,基本符合我们在业绩前瞻中的预期。3 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9 亿元,同比下滑1.4%,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6 亿元,同比下滑42.74%,折合EPS0.145 元。3 季度公司主营毛利率为22.39%,同比下滑5.8%。 销售价格下降和投资收益减少导致业绩下滑。三季度单季公司水泥熟料销量3028 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632 万吨。吨成本168 元,较去年同期下滑3 元/吨;吨净利6 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0 元/吨。三季度单季华北和东北地区高标水泥均价分别为297、393 元/吨,同比回落16、46 元/吨。三季度单季西安地区水泥均价260 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0 元/吨,同比下滑13.3%,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在西安泾阳、扶风等地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1.25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2.82%。 华北地区底部徘徊,关注京津冀一体化。需求方面,受地产调控和资金链紧张等因素,华北地区8 月水泥累计产量增速-22.7%,远低于全国3.5%的增速。从供给端看,华北地区共投产7 条生产线,预计新增熟料产量1010 万吨,产能冲击4%。近期受雾霾天气及北京APEC会议影响,京津冀地区水泥厂或将停限产,供给端有望收缩,但区域仍处于消化新增产能阶段。我们预计随着四季度进入淡季,需求端同比下滑水泥价格反弹有限,区域盈利仍在底部徘徊。建议重点京津冀一体化,随着地区有关产业转移、交通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政策到位实施,将有效提振水泥需求,节能环保和雾霾治理有望收缩区域供给,京津冀地区整体下行空间不大。 盈利预测和估值。四季度华北地区水泥市场开始进入淡季,公司部分产能所在东北和陕西地区产能过剩,三季度地区水泥价格下滑明显,陕西地区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我们下调公司14-16 年EPS 至0.10/0.19/0.31 元(0.27/0.48/0.65 元),维持“增持”评级
金隅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30 6.38 -- -- 8.67 35.89%
11.11 74.14%
详细
投资要点: 2014年三季度单季业绩同比下滑17.37%,业绩符合预期。1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下滑4.0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4亿元,折合EPS为0.36元,同比下滑0.33%,基本符合我们前期的预期0.39元。三季度单季收入、净利润分别为81.6亿元、3.6亿元(折合EPS0.08元),同比分别下滑15.18%,增长17.37%。1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4.76%,三季度毛利率为24.19%,环比下滑2.12%、同比上升2.65%。 水泥板块盈利下滑,地产板块业绩有望持续改善。我们认为三季度盈利下滑主要是受地产需求疲软水泥板块盈利偏弱。预计公司三季度水泥销售量略有提升,三季度单季华北和东北地区高标水泥均价分别为297、393元/吨,同比回落16、46元/吨。销售价格下滑,超过成本降低幅度导致公司水泥吨毛利同比下降。进入10月下旬华北东北地区步入淡季,需求端同比下滑水泥价格反弹有限,我们预计四季度水泥板块业绩增速同比仍将回落。地产业务方面,13年房地产业务实现销(预)售面积为168万平米,同比增长42%,业务结算有望持续贡献14年业绩。此外结算多集中在北京地区,有效带动毛利率提升。我们预计公司全年房地产销售金额230亿元,对应面积140万平米左右。结转业务全年收入预计172亿元,其中商品房占比78%,保障房占比22%,全年毛利率预计36%左右。 京津冀一体化加速改善水泥供需格局,地产稳定增长。从供给端来看,京津冀地区新增供给压力小,14/15年新增比例为2%/0%。叠加河北地区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近期受雾霾天气及北京APEC会议影响,京津冀地区水泥厂或将停限产,供给有望再收缩。目前京津冀地区整体盈利处于底部,若区域共荣圈持续发展,带动以河北为主的基础建设,未来需求转好,区域价格有望回升。地产业务方面,公司在手工业用地丰富,自住型商品房业务稳步推进,其中公司南京、上海等一些项目会在明年供应市场,预计明年合同金额会略有增长。14年8月北京出台《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将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要求“近两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金隅股份将成为北京国企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盈利预测与估值。8月份华北地区水泥累计产量负增长20.9%,远低于全国3%的增长水平,目前区域内主要以消化新增产能为主,短期产能过剩较严重,长期我们看好京津冀一体化带来需求端增长,水泥价格受益有望回升。我们维持14-16年EPS至0.80/0.95/1.11元,维持“买入”评级。
旗滨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27 7.74 -- -- 8.44 9.04%
9.37 21.06%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14年1-3Q实现业绩1.68亿元,同比下滑45.76%,折合EPS0.20元,低于我们前瞻预期,其中3季度单季业绩0.5亿元,同比下滑65.12%,折合EPS0.058元。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3亿元,同比上涨9.7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滑45.76%,折合EPS为0.20元。三季度单季收入8.42亿元,同比下滑4.24%,收入增速环比下滑23.52%;三季度单季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滑65.12%,增速环比下滑26.75%,折合EPS0.058元。1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0.59%,同比下滑7.86%。 价格成本两端受压,毛利率同比下滑。三季度单季公司20.28%,同比大幅下滑12.2%,环比基本持平。三季度单季平板玻璃价格55元/重箱,同比大幅下滑23.3%至历史最低点,成本端原材料纯碱、重油价格上涨超过10%,价格成本两端受压导致行业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偏低。需求方面,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7.2%,预计四季度地产压力仍存,下游需求疲软导致玻璃行业产量增速下滑。供给方面,截止三季度末新增产线16条,对应新增产能约7000万重箱,短期来看玻璃行业供需失衡状态还将持续,价格下行空间仍存。 定增项目扩充产能,战略布局玻璃深加工领域。公司2013年的定增项目株洲醴陵旗滨的500t/d超白玻璃生产线于今年8月16日进行了点火仪式,预计800t/d的超白玻璃生产线有望在今年11月达产,醴陵新建产线的陆续投产仍将使得公司产能继续扩张。此外公司在8月19日发布定增预案,募集资金12.94亿元收购绍兴淇滨100%的股权。绍兴旗滨目前主要生产和销售优质浮法玻璃,用于高档建筑物、玻璃深加工行业。绍兴旗滨及两个子公司目前拥有在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6条,其中5条600t/d生产线,1条800t/d生产线。 在平板玻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公司大力开发超白玻璃、LOW-E镀膜玻璃、SUN-E玻璃等高端玻璃产能,战略布局玻璃深加工领域。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在深加工领域积极扩充产能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长期发展可期。但近年来传统玻璃行业市场走势下行,公司价格成本端双双受压,我们下调公司14-16年EPS0.34/0.44/0.56元(0.41/0.48/0.56元)
纳川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27 8.00 -- -- 8.45 5.63%
8.45 5.63%
详细
投资要点: 三季度单季出现亏损,折合EPS-0.006元,低于预期。公司2014年1-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同增44.64%;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402亿,同比下滑49.94%,折合EPS0.096元。其中3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42亿,同增97.22%,增速环比上升98.6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3万元,同比下滑113.20%,增速环比下降67.29%,折合EPS-0.006元。3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9.57%,创历史新低,环比下滑21%,同比下滑24.42%。截止三季度末,公司HDPE缠绕增强管订单执行状况受经济景气度影响较大,叠加新产品尚在推广期,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或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60%。 管材销售额下滑,叠加成本上涨致业绩亏损。三季度单季公司营业收入同增99.22%,主要是子公司纳川贸易销量同比增长了212.56%,同时管材类销售受上半年雨季及宏观经济影响较去年同期下降24.6%。公司成本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公司新产品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导致固定成本增加;2)财务费用大幅增长。本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265.65%,主要产生于本期内纳川贸易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所产生的利息及开具银行信用证手续费及进口押汇利息。此外因公司永春、诏安BT项目进入回购期,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129.15%。由于公司营业总成本同比上涨了132.19%,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导致净利润小幅下滑。 产能布局弥补空白市场,新业务拓展实现战略转型。公司目前主营产品HDPE缠绕管产能达2.55万吨,13年6月开始在四川绵阳筹建的超募项目预计新增产能0.96万吨,有利于弥补公司在西南、华东地区的空白市场。除HDPE缠绕管主营产品外公司加大研发新产品,拓展了钢骨架PE复合管、树脂混凝土管、玻璃钢夹砂管以及混凝土排水沟等新型产品。其中前期研发投入较大的钢骨架PE复合管,公司规划生产线为6条,目前建成且具备投放市场条件的有两条。随着各种新产品的推出,公司将实现由单一排水制造商向给排水管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转型。订单方面,公司9月新增0.5亿大冶市城市建设订单,业绩有望在年内释放。根据住建部和发改委8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通知》,各城市使用年限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供水管网将被更新改造。公司利用先发优势与资金优势有望在订单招标中占取竞争优势。此外国家“十三五”期间计划推进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约6千亿元的总投资规模将利好水利管材龙头企业。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新产能尚未能完全释放,且管材销售量同比下滑明显。受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影响市政工程进度缓慢,同时考虑到管网政策以及水利项目的具体落实尚不明确,我们下调14-16年EPS至0.12/0.17/0.23原为0.2/0.32/0.4),维持“买入”评级。
建研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14-10-24 16.13 -- -- 18.00 11.59%
19.86 23.12%
详细
2014 年三季度单季业绩同比下滑1.6%,业绩略低于预期。1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0 亿元,同比上升7.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9 亿元,折合EPS 为0.64 元,同比下滑4.6%,略低于我们前期的预期0.69 元。三季度单季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9 亿元、5781 万元(折合EPS0.22 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增速分别下滑16.15%,4.13%。13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1.86%,三季度毛利率为32.4%,环比、同比提高0.1%、0.5%。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变动幅度在-10%-20%之间。 销量、毛利率小幅提升,严控账龄放缓销量增速。三季度单季毛利率32.4%,环比、同比提高0.1%、0.5%。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小幅提升受益于公司原材料成本工业萘价格下滑。三季度销售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但因公司三季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账龄,由原来的1 年控制为现在的9 个月,导致部分地区扩张速度放缓,销量增速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此外,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357 万元,主要原因是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减少,转保本理财收益,且贷款利息增加所致。 检测业务转型起步,政策利好行业长期发展。自9 月份以来,公司检测业务扩张取得重大突破。1)战略合作天堂硅谷,抓住检测行业整合机会。天堂硅谷拥有众多优良标的资源,并购基金业务运作良好,此次公司高管以较低价格转让股权也充分体现对检测业务并购和未来股价的信心。2)携手广东建科院,检测业务转型起步。公司主要借助省级建科院体制改革契机完善布局,通过建科院科研技术提升业务实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广东地区检测业务市占率。 今年2 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组建混合所有制检测检验集团。我们认为随着检测业务地域限制、行业限制逐步打破,行业改革逐步明朗化,未来实现市场化竞争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长期看好公司检测业务的外延扩张,但考虑到下半年公司减水剂业务销量增速放缓,短期内检测业务对业绩贡献有限,我们下调14-16 年公司EPS 预测为0.93/1.12/1.50 元(1.04/1.32/1.66 元),维持“买入”评级。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23 28.08 -- -- 29.10 3.63%
39.26 39.81%
详细
公司14 年1-3Q 实现业绩4.29 亿元,同比增长84.87%,折合EPS1.03 元,基本符合我们前瞻预期,其中3 季度单季业绩2.05 亿元,同比增长52%,折合EPS0.48 元。1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6 亿元,同比增长30.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29 亿元,同比增长84.87%,折合EPS 为1.03 元,基本符合我们前期预期的EPS1.08 元。三季度单季收入12.65 亿元,收入增速环比下滑28.61%,同比增长10.02%;三季度单季净利润2.05 亿元,折合EPS0.48元,增速环比下滑26.52%,同比增长52%。14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6.63%,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4%。我们预计2014 年内公司业绩增长在60%到80%之间。 业务规模扩大促业绩增长,毛利率改善提升盈利水平。1)公司3 季度收入增长10.02%,主要原因是公司材料销售业务和防水施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公司战略合作大地产商,采用直销模式扩大销售量;另一方面公司加快工程代理渠道和民用渠道建设,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在渠道建设方面的效果仍将持续显现,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2)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产能规模效应和工艺流程改造等原因,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三季度迎来历史最高位。 产能扩张利好长期收益,业务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公司二次定增共募集资金净额 12.5 亿元,主要用于产能全面扩张。8 月份公告的芜湖项目方面,主要针对华东和华中市场开拓,预计未来五年产能有望达到现有公司规模。随着新产能的建成投入,我们预计未来公司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此外,公司今年积极拓展的新业务建筑保温材料已开始贡献利润。据住建部规划,至2020 年建筑保温市场将形成超过2000 亿元的市场规模。目前保温材料生产和施工行业内未形成大型的龙头企业。公司现有的渠道资源优势、产能布局优势、分包管理能力等将推动保温材料业务的发展,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和评级。公司未来成长性有望持续及龙头优势明显,我们维持2014-16 年公司EPS 为1.32/1.86/2.05 元, 对应14-16 年PE 为21.3/15.1/13.7X,维持评级为“买入”。
龙泉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14-10-23 10.58 -- -- 10.97 3.69%
11.37 7.47%
详细
投资要点: 2014年1-3季报实现业绩1.19亿,同比上升28.86%,折合EPS0.27元,符合预期。公司2014年1-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同增19.1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亿,同增28.86%,折合EPS0.27元,基本符合预期。扣非后业绩同比增长22.21%。其中3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3亿,同增0.65%,增速环比下降45.2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46亿,同增26.18%,增速环比下降9.61%,折合EPS0.05元。3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3.53%,环比上升11%,同比上升0.8%。我们预计公司14年全年业绩增长在30%-50%之间。 公司费用控制良好,销量长增促业绩提升。公司业绩同比上升26.18%,一方面受益于大型引水项目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履行,销售量逐步增加;另一方面来源于费用成本控制。本期三费率同比下降5%,其中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4.94%,主要是系销售费用中运费减少所致。此外受益政府补贴增加,公司3季度营业外收入753.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0倍。 主营业务订单充裕,无砟轨道板发展前景广阔。公司今年在手订单约11亿,14年目标新签8亿订单。此外公司一直密切跟踪的山西大水网、新疆供水、辽宁第二水源地建设、江浙沪供水等项目均涉及管道工程投资。除了主营业务PCCP管,公司现已开始拓展无砟轨道板业务。无砟轨道板结构自重轻、平顺性和耐久性能好,已成为高铁建设的主流模式。根据铁道部2008年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方案》,规划2020年前完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2万公里以上,铁路建设高速发展将带动公司无砟轨道板项目发展,未来有望成为新的订单增长点。随着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我国已与英国等20多个国家达成高铁合作意向,公司积极对接国际业务,未来市场拓展可期。 维持“买入”评级。随着政府水利建设投资的加大,公司传统PCCP管业务订单充足,为业绩保驾护航。无砟轨道板业务提供了新的收入增长点。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市场的广泛性为该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维持公司14-16年盈利预测0.38/0.50/0.60元,对应14年PE21.3倍,维持“买入”评级。
华新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23 7.60 -- -- 8.65 13.82%
11.11 46.18%
详细
投资要点: 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8.15亿元,同比增46.01%,其中3季度单季同比增长53.48%,折合EPS0.20元,完全符合预期。2014年1-3Q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25亿元,同比增长6.94%。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15亿元,同比增长46.01%,折合EPS0.54元,完全符合我们在业绩前瞻中的预期。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8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53.48%,折合EPS0.20元。3季度公司主营毛利率为29.15%,同比上升2.33%。 受益成本端下滑,推动三季度业绩上涨。我们预计公司三季度水泥熟料综合销售量约1359万吨,同比增加约47万吨。价格方面,3季度湖北地区价格维持335元/吨,区域P·O42.5含税均价同比上升20元/吨,湖南地区P·O42.5含税均价为308元/吨,同比下滑23元/吨。 预计3季度公司吨销售均价为264元,同比小幅下滑2元/吨。但由于公同时煤炭价格下滑使水泥成本大幅降低,有效摊薄公司水泥吨成本。预计公司吨水泥熟料成本为184元,比去年同期相比降低7元/吨。吨毛利为70元,同比下滑1元。另外公司投资损失同比减少0.43亿元,致今年3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海外发展稳步推进,长期看好环保业务。目前国内水泥产能整体过剩,水泥吨盈利情况较国外新兴市场偏低,实施国际化战略有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2013年公司在塔吉克斯坦投产3000t/d生产线,14年上半年已开工在建第二个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1000d/t),国际化步伐加快,截止14年上半年华新亚湾净利1.5亿元,去年全年净利1.4亿元。此外,公司收购柬埔寨CEMENTCHAKREYTINGFACTORYCO.LTD40%股权,并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公司正在建设一条32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预计下半年投产。环保领域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一直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部分地区已经建立独立的固废预处理基地,环保业务具备独立运营条件。未来随着政策推进和国家补贴到位,对公司利润贡献有望加大。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上半年广东恩平水泥熟料生产线点火试生产,新增熟料产能124万吨;年底桑植华新水泥有限公司有望投产,预计新增熟料产能77.5万吨。下半年两湖地区预计新增4条产线,新增熟料产能434万吨,产能新增比例3%,新增产能冲击较弱。随着下半年行业季节性需求旺季的到来,预计区域水泥市场将回到高景气区间,未来区域供需将继续改善。我们维持公司2014/2015/2016年EPS分别为0.94元/1.05元/1.25元,维持“增持”评级。
海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22 17.00 -- -- 18.64 9.65%
23.10 35.88%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14年1-3Q实现业绩81.7亿元,同比增长51.86%,折合EPS1.54元,符合我们预期,其中3季度单季业绩同比基本持平,折合EPS0.44元。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75亿元,同比增长18.10%,3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10.95%。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下滑29.9%,折合EPS0.44元。 三季度单季量增价跌,业绩同比基本持平。今年7-9月份华东地区水泥价格持续下跌,高标号水泥价格分别为315、303、310元/吨,同比下滑分别为7、28、22元/吨。我们预计公司三季度单季水泥熟料综合销量6554万吨,较去年同期多692万吨,涨幅11.8%。预计公司Q3单季水泥熟料吨均价为227元/吨,同比下滑2元/吨;公司水泥吨成本约159元/吨,同比提高6元/吨,预计公司Q3水泥吨毛利在68元/吨,同比下滑9元,环比下滑22元。 三季度单季盈利见底,下半年业绩增速回落。三季度单季公司盈利见底,一方面因为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叠加房地产需求下滑,下游需求相对疲弱。另一方面,今年7-8月份华东地区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企业日出货量。3季度华东地区高标号水泥价格降至309元/吨,较去年同期低19元/吨,较6分月低27元/吨。9月份随着旺季逐步到来,华东地区水泥熟料价格持续调涨,目前高标号水泥价格310元/吨,较8月份底部上涨7元/吨。我们预计下半年公司业绩增速同比还将回落,主要由于下半年价格上涨时间推迟,四季度水泥价格难回13年同期高位,叠加受房地产调控影响下游需求整体偏弱,预计四季度业绩环比提升同比下滑。 边际供需持续改善,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14年公司新增保山海螺、益阳安化海螺和梁平海螺3条生产线投产,共新增熟料产能428万吨。公司积极布局中西部地区,下半年湖南海螺二期、海螺临夏项目一期和铜仁海螺一期有望投产,预计新增料产能418万吨。公司所在重点区域长三角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需求有望拉动下游需求增长,整体受地产需求下滑影响较小。截止三季度末长三角14年无新增产能,区域内供给关系有望持续改善。 国外方面印尼南加项目(3200T/D)预计年底建成投产,一期熟料产能约100万吨、水泥产能约150万吨;未来海外印尼、缅甸、越南长期熟料产能规划约1000万吨。另外公司从产业投资者角度出发,持有多家水泥上市公司股权,包括巢东股份、冀东水泥、青松建化。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四季度华东地区水泥价格难回13年同期高位,三季度盈利见底,下半年业绩增速回落,我们下调公司14-16年EPS至2.20/2.64/2.93元(2.35/2.64/2.94元),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维持“买入”评级。
祁连山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0-21 7.41 -- -- 9.17 23.75%
11.35 53.17%
详细
投资要点: 14年1-3季度实现业绩6.35亿元符合预期,同比增长73.97%,其中Q3单季同比增长44.34%,折合EPS0.49元。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29亿元,同比增长13%。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73.97%,折合EPS0.82元,符合前瞻预期EPS0.8元。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9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144%,折合EPS0.49元。3季度公司主营毛利率为34.66%,为近两年最高点,同比上升2.41%,环比上升5.45%。由于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期间费用率仅14.03%,环比下降2.74%,同比基本持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成本端持续改善,资产价值损失大幅减少,推动吨净利提升。3季度以来,区域水泥需求保持高增长。7-8月甘肃水泥月度产量增速平均分别为17.4%、15.7%,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为3.6、4.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预计公司三季度水泥熟料综合销量675万吨,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5万吨。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叠加销量规模效应使水泥成本降低,3季度公司水泥吨成本约为178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2元/吨.此外,三季度公司资产价值损失仅633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1.089亿元。成本端持续改善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两者有效推动公司水泥吨盈利水平,水泥吨净利约为55元/吨,同比上升15元/吨。 公司产能有效释放,水泥边际供需改善。公司新投产成县祁连山水泥二期,未来玉门、古浪祁连山二期、武山、红古等生产线将陆续释放产能,预计新增产能在500万吨左右。公司在年初引进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西藏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建成投产后将受益西藏地区水泥高盈利水平。从需求来看,1-8月份甘青地区水泥产量累计增速14.1%和8.5%,高于全国3.5%的水平。甘肃市场除祁连山外,在建产能共计6条,合计新增产能1061万吨。其中14年下半年临夏海螺、兰州甘草、兰州红狮三条生产线预计投产,产能总计561万吨,预计下半年新增产能基本可以消化。此外玉门祁连山明年释放产能,天水天祥和天祝神鹰在建项目因资金影响,目前处于停建状态,如果未来全部建成,新增水泥产能在500万吨。 盈利预测与估值。甘肃地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随着国家相关利好政策出台,长期来看水泥需求空间较大,消化完区域新增产能后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受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影响,公司成本端价格持续改善,我们维持14-16年EPS至0.87/1.02/1.21元,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