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曦

华泰证券

研究方向: 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5030003,曾供职于兴业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4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17-10-31 12.49 10.13 -- 14.37 15.05%
19.88 59.17%
详细
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增31.5%,业绩符合预期 华鲁恒升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72.33亿元,同比增31.2%,实现净利8.48亿元,同比增31.5%,以最新股本16.20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52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年Q3单季度实现营收25.18亿元,同比增54.4%,实现净利3.02亿元,同比增95.5%。 化工板块高景气是业绩改善主因,化肥整体底部整固 2017年1-9月,华东地区DMF/己二酸/醋酸/辛醇均价分别为5789/9937/2805/7957元/吨,同比增35.3%/42.2%/45.2%/29.2%,公司有机胺/己二酸及中间品/醋酸及衍生物/多元醇分别实现销量27.0/16.0/47.6/16.6万吨,实现营收13.9/13.1/11.4/10.6亿元,带动业绩增长。山东地区尿素均价1606元/吨,同比上涨25.4%,公司肥料实现销量115.0万吨,实现营收14.7亿元,化肥业务整体底部整固。因煤炭、丙烯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0.9pct至19.4%,其中Q3单季度为20.0%,环比提升2.2pct。 尿素价格走强利好后续业绩 10月以来尿素价格持续走强,印度新一期尿素招标价上调带动外盘整体涨价,美国海湾尿素价格10月17日以来累计上涨近10%;国内方面,由于目前液氨、甲醇高盈利造成挤压,叠加供暖季及环保因素引起的错峰限产,尿素企业开工持续走低,山东地区尿素价格10月以来上涨6.5%至1790元/吨,公司拥有180万吨尿素产能,开工良好,后续有望受益。 新建煤气化项目及乙二醇项目是后续重要增长点 2017年10月10日,公司13.7Nm3/年羰基合成气(CO+H2)项目投产(约对应下游100万吨醇氨生产能力),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替代采用传统UGI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合成气生产装置,预计将进一步降低原料及公用工程端成本;另一方面,公司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预计将于2018年投产,上述项目将是公司后续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维持“增持”评级 华鲁恒升具备“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优势,依托先进的洁净煤气化技术实现了有效成本控制,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产品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实现效益最大化。伴随2018年乙二醇项目的逐步建成及去产能背景下尿素行业供需逐步改善,公司未来仍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结合三季报情况及产品价格近期走势,我们上调2017-2019年净利预测至12.0/15.0/17.1亿元(原值11.0/14.1/16.2亿元),对应EPS为0.74/0.93/1.06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18年18倍PE),给予2018年16-19倍PE,对应目标价14.9-17.7元(上调),维持“增持”评级。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7-10-31 21.33 -- -- -- 0.00%
21.96 2.95%
详细
前三季度净利增86.7%, 业绩略低于预期。 国瓷材料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8.99亿元,同比增101%,实现净利1.73亿元,同比增86.7%,以最新股本5.98亿股计算,对应EPS 为0.29元,业绩略低于预期。其中2017Q3实现营收3.54亿元,同比增116%,实现净利0.60亿元,同比增55.4%。 内生及外延共同推动业绩增长。 2017年前三季度,受益于MLCC 行业供需紧平衡,公司粉体产品量价齐升,业绩有所改善;齿科领域需求增长带动公司纳米氧化锆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2017年以来江苏天诺、国瓷博晶、国瓷戍普及王子制陶相继并表,增厚公司业绩,综合毛利率同比降1.7pct 至39.7%。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1/3.1pct 至3.0%/11.5%,受利息支出及汇兑损失增加影响,公司财务费用率上升2.8pct 至1.0%。 MLCC 景气延续,氧化锆及尾气催化材料业务进展良好。 MLCC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供需紧张,根据国际电子商情报道,10月8日达方、三环等企业上调MLCC 价格15%以上,并将交货期延长至4个月(原1个月),公司陶瓷粉体产品盈利有望持续改善;根据调研信息,纳米氧化锆三期2500吨/年产能已于8月底达产,伴随粉体在齿科领域、电子消费品领域需求增长,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尾气催化材料方面,伴随王子制陶于2017年6月收购完成,整体板块布局完善,目前该业务进展良好;另外伴随江苏金盛(10月21日)收购完成,氮化硅业务亦将进一步增厚业绩。 维持“增持”评级。 作为国内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的代表,国瓷材料依托水热法核心技术实现了多种高端无机新材料的国产化,同时内生和外延并举,多维度拓展产品线,与现有板块构成有力协同。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9年EPS 分别为0.47、0.58、0.75元的预测,公司业绩预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且外延发展存在超预期可能,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下游需求不达预期风险。
强力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17-10-31 25.07 14.44 -- 26.59 6.06%
26.59 6.06%
详细
前三季度净利增长12.5%,符合预期 强力新材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4.72亿元,同比增45.8%,实现净利1.06亿元,同比增12.5%,以最新股本2.57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41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Q3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9.3%,实现净利0.32亿元,同比降16.5%。 产品销量增长及子公司并表带动业绩增长,费用有所增加 前三季度,公司产品销量同比有所增加,且公司于去年6月底完成收购佳英化工,今年2月增资控股先先化工,上述两个因素带动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降2.5pct至41.8%。因职工薪酬、运输和业务招待费用增加,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69.6%;因人工费用增加,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37.6%。 佳英化工停产影响Q3业绩,关注复产进展 受环保因素影响,子公司佳英化工(主要生产中间体)自今年三季度初停产,导致其业绩下滑,是公司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佳英化工2017、2018承诺扣非利润分别为2900、3100万元,且包含现金及股份补偿条款,预计对公司承诺期内业绩影响有限;但若后续佳英化工持续停产,苯偶酰相关产品紧缺或进一步影响公司自身产品的正常生产销售,需密切关注其复产进展。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传统业务光刻胶相关产品有望持续承接海外产能,OLED、IC等高端新兴材料领域布局持续推进,后续发展规划明确,随着新建项目的逐渐落地,公司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结合三季报情况,我们下调2017-2019年净利预测至1.33/1.80/2.32亿元(原值1.56/2.06/2.57亿元),EPS分别为0.52/0.70/0.90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18平均45倍PE),给予公司2018年40-45倍PE,对应目标价28.0-31.5元,公司是稀缺的OLED材料和电子化学品方向性标的,且存在一定的外延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17-10-31 9.83 4.88 -- 14.21 44.56%
16.65 69.38%
详细
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增26.6%,业绩略低于预期。 公司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523.6亿元,同比增66.7%,实现净利15.5亿元,同比增26.6%,以最新股本38.16亿股计算,对应EPS 为0.41元,业绩略低于预期,其中2017Q3实现营收171.6亿元,同比增33.0%,实现净利4.5亿元,同比降9.8%。公司同时预计2017全年实现净利19.2-22.1亿元,同比增0-15%,对应2017Q4净利3.7-6.5亿元。 芳烃-PTA-涤纶产业链整体景气回升,原料压力仍存。 2017年1-9月,芳烃-PTA-涤纶产业链景气回升,华东地区PX/PTA/涤纶长丝( DTY150D ) 均价为6943/5071/9754元/ 吨, 分别同比增长12.2%/12.2%19.0%,由于原材料(燃料油及石脑油)价格涨幅超过PX,1-9月毛利率下滑4.9pct 至5.9%,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为5.6%,环比仅提升0.1pct,原料端压力仍存。 涤纶产业链高景气有望延续。 目前国内PX 报价为6760元/吨,Q3以来相对平稳,华东地区PTA/涤纶长丝(DTY150D)报价分别为5200/10150元/吨,Q3以来分别上涨8.7%/8.6%,且PTA-PX 简单价差整体维持在约800元/吨水平,盈利显著改善。短期伴随旺季带动涤纶长丝需求向好,中期基于PTA-涤纶产业链供需改善,预计高景气仍有望延续。 拟出资设立逸盛新材料,子公司参与设立浙江石油。 公司同时公告拟与恒逸石化有限公司(下称“恒逸有限”)共同出资设立浙江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总资本10.0亿元,荣盛石化及恒逸有限各持50%股份。逸盛新材料主要从事高端聚酯类产品的研发、生产。此外,荣盛石化子公司浙江石化于9月中旬同浙能集团共同设立浙江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0亿元,浙江石化持股40%。浙江石油首期计划投资700亿元,建设1000万吨原油储备设施、1000公里油品运输管道及700座综合能源供应站等,以承销浙江石化所产成品油。上述将有助于充分利用公司石化化纤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链,拓展公司盈利空间。 维持“增持”评级。 荣盛石化是国内PTA 的龙头企业,我们预计芳烃业务高盈利持续,PTA 供需格局改善,将大概率步入上行周期,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且浙石化一期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有望于2018年底建成,投产后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并奠定未来成长基础。结合三季报情况,我们下调2017-2019年净利预测至21.8/26.3/31.8亿元(原值23.7/28.0/31.9亿元),对应EPS 为0.57/0.69/0.83元(原值0.62/0.73/0.84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18年18倍PE),给予2018年17-23倍PE,对应目标价11.7-15.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PTA 停产装置复产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7-10-30 11.10 10.44 72.02% 11.50 3.60%
11.50 3.60%
详细
三季报增长1043%,略超市场预期 巨化股份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100.2亿元,同比增36.0%,实现净利8.1亿元,同比增长1043%,以最新股本21.12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38元,业绩略超预期。其中2017年Q3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增46.6%,实现净利2.8亿元,同比增1186%。公司同时预计2017全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业绩高增长 2017年1-9月,浙江地区R22/R134a/R410a均价分别为1.37/2.62/3.67万元/吨(其中Q3单季度均价分别为1.38/2.40/3.48万元/吨),同比上涨50.5%/37.4%/110.9%,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9.2pct至19.9%。由于汇兑损失增加,财务费用上升273%至0.38亿元,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保持平稳。 制冷剂整体预计维持较高景气 9月中下旬以来,尽管整体需求仍处于淡季,但原料萤石、无水氢氟酸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行(涨幅分别约40%/80%),对制冷剂构成成本压力,且叠加环保及缺货因素致厂家整体开工不到7成,推动制冷剂价格回升,目前R22/R134a/R410a浙江市场报价分别为1.55/2.63/3.65万元/吨,较9月上旬底部回升21.6%/23.5%/52.1%。目前企业库存整体偏中低位,受氯碱平衡及供暖季环保趋严影响,预计制冷剂整体仍将维持高景气。 维持“买入”评级 巨化股份是国内氟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制冷剂景气阶段性回升有助于公司业绩改善,且公司新一代制冷剂产能陆续释放;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业务持续推进,将构成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点。结合公司三季报情况及制冷剂价格走势,我们上调公司2017-2019年净利预测分别至11.2/13.0/15.1亿元(原值8.7/9.8/1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3/0.62/0.71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18年21-30倍PE),给予公司2018年24-28倍PE,对应目标价14.9-17.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风险、新项目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鸿达兴业 基础化工业 2017-10-30 7.50 -- -- 7.56 0.80%
7.56 0.80%
详细
前三季度净利增64%,业绩符合预期 鸿达兴业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48.21亿元,同比增34.1%,实现净利8.56亿元,同比增64.2%,以最新股本25.85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33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Q3实现营收17.48亿元,同比增28.7%,实现净利3.52亿元,同比增43.1%。公司同时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净利11-12亿元,同比增长34.5%-46.7%,对应2017Q4单季度净利为2.44-3.44亿元。 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带动业绩大幅增长 2017年1-9月,电石法PVC华东地区均价为6418元/吨,同比上涨18.2%,且与原料电石、盐酸价差同比扩大近30%;华北地区烧碱(32%)均价为962元/吨,同比上涨75.0%;且公司PVC/烧碱产销量亦同比增长,带动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增6.1pct至37.4%。此外,公司土壤修复业务和塑交所业务发展良好,亦对业绩增长有所助益。报告期内,因产销量增加及运输费用上涨,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94%至2.21亿元。 烧碱、电石高景气延续 受环保及会议影响,目前氯碱装置整体开工负荷约7成左右,较9月的81%继续下滑,目前华北市场32%离子膜碱价格为1335元/吨,较9月初累计上涨55.2%。PVC方面,西北装置开工稍高,全国开工率在7成左右较前期下滑,而由于下游制品企业停限产影响需求,目前电石法PVC华东市场价格为6615元/吨,较9月初高点回落15%,而西北地区电石价格继续上涨,目前为3145元/吨,2017年累计上涨18.7%。公司具备烧碱、PVC产能各70万吨,且主要原料电石完全自给,有望充分受益。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是国内氯碱行业的领军企业,氯碱业务受益于自身资源优势和行业复苏,经营态势良好,稀土新材料、土壤修复等新兴业务依托资源优势,持续完善产业链,发展潜力较大,公司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47、0.63、0.78元的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不达预期风险、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17-10-27 11.07 12.64 50.11% 12.54 13.28%
13.57 22.58%
详细
三季报符合预期,全年预增100%-150% 东华能源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33.4亿元(YoY 69.2%),净利8.15亿元(YoY 123.4%),业绩符合预期,以最新股本16.5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49元。其中2017Q3实现营收89.8亿元(YoY 88.6%),净利3.29亿元,同比增65.6%。公司同时预计2017全年净利为9.4-11.7亿元,同比增100%-150%,对应Q4单季度净利为1.2-3.6亿元。 LPG贸易规模扩大及PDH项目产能释放推动业绩增长 2017年1-9月,国内LPG(镇海炼化)均价4239元/吨,同比上涨24.3%,公司液化气贸易量已有所增加;另一方面,2017年1-9月,长三角地区PP(吹塑)均价8949元/吨,同比上涨7.0%,且PP与丙烷价差亦显著扩大,叠加2017年以来张家港PDH装置运行良好,宁波装置于4月转固,产能逐步释放,共同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综合毛利率7.0%,同比微降。由于去年同期大修费用影响,本期管理费用下降36.2%至0.77亿元,理财收益致本期实现投资收益5997万元,较去年同期210万元大幅增长。 PDH价差短期回升,宁波二期项目开工 目前,长三角地区PP(吹塑)市场价9250元/吨,较9月中旬高点下滑4.6%,但仍较5月阶段性底部上涨12.8%,且与丙烷价差自9月以来显著扩大,但伴随供暖季到来,丙烷价格有望短期上行,需予以关注。另一方面,公司宁波丙烷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已于10月中旬开工,二期项目拟新建66万吨/年PDH及40万吨/年PP项目,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维持“增持”评级 东华能源作为国内LPG贸易龙头挺进PDH领域,乙烯裂解原料轻质化使得PDH发展空间广阔;公司配套下游聚丙烯产品盈利情况良好,且宁波装置逐步贡献业绩。宁波二期项目及规划的连云港基地有望打开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结合公司三季报情况及丙烷价格走势对毛利率有所压制,我们下调公司2017-2019年净利预测分别至11.5/15.7/18.0亿元,对应EPS为0.71/0.97/1.11元(原值0.81/1.12/ 1.38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18年13-16倍PE),给予2018年14-16倍PE,对应目标价13.6-15.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装置开工情况不达预期风险,丙烷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龙蟒佰利 基础化工业 2017-10-26 16.01 13.37 -- 17.13 3.82%
17.85 11.49%
详细
前三季度净利大增逾15倍,业绩符合预期。 龙蟒佰利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76.15亿元,同比增269%,实现净利19.21亿元,同比增1508%,以最新股本20.32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95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Q3实现营收26.17亿元,同比增251%,实现净利6.11亿元,同比增1163%。公司同时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净利24.32-26.53亿元,同比增450%-500%,对应2017Q4净利为5.11-7.32亿元。 钛白粉高景气及龙蟒钛业并表推动业绩高增长。 2017年前三季度钛白粉行业维持高景气,以华东地区为例,金红石型钛白粉2017年1-9月均价为1.85万元/吨(含税),同比上涨52.6%,且与原料钛精矿价差亦同比扩大41%至约1.5万元/吨。另一方面,子公司龙蟒钛业于2016Q4并表,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钛精矿自给率大幅提升,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公司业绩高增长。 钛白粉维持高景气,一体化企业优势凸显。 目前钛精矿(四川攀钢)/金红石型钛白粉(华东)价格分别为1600/18000元/吨,虽然较前期高点有所回落,但相比去年同期仍上涨24.1%/68.4%。 受环保及供暖季限产等因素影响,目前主流企业均有不同程度限产,行业开工率自7月的72%持续下滑到目前的不足60%,且辅料等各项成本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较大,一体化企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 维持“增持”评级。 龙蟒佰利目前总产能达56万吨,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具备钛精矿储量逾3500万吨,产能超过60万吨/年,资源优势显著,且规划通过海外并购进一步提升原料自给率,产业链日益完善,结合钛白粉市场及公司三季报情况,我们上调公司2017-2019年净利预测至25/29/32亿元(原值22/26/29亿元),对应EPS 为1.23/1.43/1.57元(原值1.08/1.29/1.43元),根据前期估值水平(2018年14-16倍PE),相应变动目标价至20.0-22.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辉丰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7-10-25 5.69 -- -- 5.80 1.93%
6.13 7.73%
详细
前三季度净利大增134%,业绩符合预期辉丰股份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89.39亿元,同比增162%,实现净利3.28亿元,同比增134%,以最新股本15.07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22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Q3实现营收28.90亿元,同比增96.5%,实现净利0.94亿元,同比增163%。公司同时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净利4.19-5.06亿元,同比增长140%-190%,对应2017Q4净利为0.91-1.78亿元,同比增166%-421%。 农化业务触底回升,石化仓储投产助推业绩增长报告期内,辉丰石化公司贸易增加,带动公司营收大幅增长,由于石化仓储业务毛利率较低,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降5.1pct至7.8%。联苯菊酯、咪鲜胺等主力产品价格显著回升,以联苯菊酯为例,2017年1-9月华东地区均价为23.03万元/吨,同比上涨6.9%,公司农药板块业绩改善。此外,由于农一网股权转让形成溢价,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39%至0.75亿元。报告期内,由于银行短期借款增加,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4.1%至0.50亿元,其他费用整体平稳。农药价格涨势延续,公司短期充分受益近期受会议及环保因素影响,农药企业整体开工受限,皇马、春江等菊酯主流厂家运行情况不佳,叠加产业链整体低库存下,下游采购积极性较高,原药生产企业订单饱满,市场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咪鲜胺厂家10月中旬上调95%原粉报价0.4万元/吨至6.5-6.6万元/吨。公司目前具备联苯菊酯产能2000t/a,高效氯氰菊酯产能1000t/a,咪鲜胺产能6800t/a,短期有望充分受益。可转债项目及石化二期助力公司成长公司积极建设实施可转债项目(5000t/a草铵膦、1000t/a抗倒酯、2000t/a甲氧虫酰肼等),其中抗倒酯项目已经于2016年9月投产运行,其他项目预计将逐步贡献业绩增量,有望构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公司石化二期项目16万方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将带动营收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辉丰股份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与国际核心客户深度合作,将充分受益于全球农药行业的复苏和国内供给端的收缩,草铵膦等募投项目将构成未来重要增长点。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28、0.33、0.38元的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红宝丽 基础化工业 2017-10-23 6.12 6.44 57.31% 6.70 9.48%
6.70 9.48%
详细
2017年1-9月净利降26.6%,业绩符合预期。 红宝丽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16.72亿元,同比增27.4%,实现净利0.55亿元,同比降26.6%,以最新股本6.02亿股计算,对应EPS 为0.09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年三季度实现营收5.47亿元,同比增21.2%,实现净利0.14亿元,同比增25.9%。公司同时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净利0.38-0.76亿元,同比降70%-40%。 环氧丙烷涨价拖累利润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增长以及销售价格提升带动营收增长,2017年1-9月硬泡聚醚华东市场均价为10350元/吨,同比上涨18.8%。但由于主要原料环氧丙烷涨价拖累利润下滑,2017年1-9月环氧丙烷华东市场均价为10489元/吨,同比上涨20.1%。2017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7pct 至15.3%。此外,由于营收增长导致流动资金贷款增加及汇率变动等因素,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为1872万元,同比增147%,亦对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华东地区硬泡聚醚价格为11350元/吨,与环氧丙烷价差相对稳定。 环氧丙烷等新项目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年产12万吨环氧丙烷项目预计将于2017年底竣工,建成后将实现环氧丙烷的完全自给,并构建完整产业链并享有上游利润,将很大程度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并规避环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公司扩建的5万吨改性异丙醇胺技改项目即将投产,届时公司异丙醇胺总产能将达9万吨,有望进一步贡献业绩增量。 维持“增持”评级。 红宝丽是国内聚氨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聚醚业务保持稳健发展;异丙醇胺业务替代乙醇胺前景广阔;环氧丙烷项目有望受益于行业格局变化,是未来主要看点。结合环氧丙烷及硬泡聚醚价格走势及三季度业绩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17-2019年净利预测至0.71/1.30/1.73亿元( 原值0.91/1.51/1.91亿元), 对应EPS 分别为0.12/0.22/0.29元( 原值0.15/0.25/0.32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18年25-48倍PE),给予2018年32-38倍PE,对应目标价7.0-8.4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风险,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恒逸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17-10-23 14.99 7.88 -- 19.08 27.28%
26.88 79.32%
详细
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5.0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恒逸石化发布2017年三季报,1-9月实现营收470.9亿元,同比增113%,实现净利13.5亿元,同比增169%,根据最新股本16.48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82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Q3实现营收186.2亿元,同比增121%,实现净利5.0亿元,同比增231%。 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带动业绩增长 2017年1-9月,华东地区PTA/涤纶长丝(DTY150D)/己内酰胺均价分别为5071/9754/14755元/吨,同比上涨12.2%/19.0%/42.6%,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0.6pct至3.8%。另外所参股的浙商银行、逸盛大化及海南逸盛业绩均有改善,公司本期实现投资收益5.9亿元,同比增44%。另一方面,由于美元贬值,公司Q3单季度,财务费用环比上升142%至1.93亿元,远期外汇合约浮动盈亏致公允价值损失0.44亿元,且由于公司承担涤纶长丝销售运费,Q3销售费用环比上升76%至0.47亿元。 PTA盈利显著改善,涤纶长丝高景气 目前华东地区PTA价格5225元/吨,较6月初底部上涨12%,且7月以来与原料PX平均价差维持在800元/吨左右,伴随下游需求转好,2018-2019年新增供给有限,叠加PX进入扩产周期,PTA盈利前景向好;涤纶长丝方面,目前华东地区FDY(68D)/DTY(150D)报价分别为10650/10100元/吨,较8月上旬阶段底部分别回升6.6%/7.0%,整体价格仍较二季度显著上涨,需求旺季下涤纶长丝高景气有望维持;另外目前国内己内酰胺报价17300元/吨,自9月初以来大幅上涨31.3%,且与原料价差显著扩大,预计将助益公司利润增长。 拟投资设立逸盛新材料 公司同时公告拟通过子公司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出资5.0亿元与荣盛石化共同设立浙江逸盛新材料,合资公司注册总资本10.0亿元,恒逸有限及荣盛石化各持50%股份。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聚酯类产品的研发、生产,设立后将有助于充分利用公司石化化纤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链,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产品升级,从而拓展公司盈利空间。 维持“增持”评级 恒逸石化是国PTA的龙头企业,我们预计涤纶长丝高景气有望延续,PTA供需格局改善,将大概率步入上行周期,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且公司在己内酰胺-锦纶方面持续布局,强化行业地位;文莱PMB一二期项目助力公司未来发展。结合PTA/聚酯/己内酰胺产品价格走势及公司三季度业绩情况,我们上调公司2017-2019年净利预测分别至17.1/20.2/23.2亿元(原值14.6/18.1/2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5/1.25/1.43元(原值0.90/1.12/1.35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11-18倍),给予2018年13-16倍PE,对应目标价16.2-19.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PTA停产装置复产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长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7-10-23 15.65 -- -- 16.17 3.32%
16.29 4.09%
详细
2017年1-9月净利增21.3%,业绩符合预期 长青股份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15.30亿元,同比增13.9%,实现净利1.64亿元,同比增21.3%,以最新股本3.59亿股计算,对应EPS为0.46元,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7年Q3实现营收4.80亿元,同比增23.3%,实现净利0.43亿元,同比增55.5%。公司同时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1.95-2.44亿元,同比增20%-50%,对应Q4单季度净利0.31-0.80亿元。 农药市场复苏带动业绩回升 2017年1-9月,伴随全球农药行业复苏及环保因素导致的供给端收缩,农药市场有所回暖。以吡虫啉为例,95%原药前三季度华东地区均价为16万元/吨,同比上涨68%,带动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增2.9pct至29.7%。由于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损失,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加98%至2620万元。 吡虫啉价格快速上涨,公司业绩弹性将逐步体现 近期,环保因素及“十九大”召开导致山东等地主流企业(山东中农、江苏克胜等)生产受限,且原料咪唑烷厂家检修进一步限制开工,叠加需求旺季来临,吡虫啉价格快速上涨,目前华东地区95%原药价格为23.5万元/吨,近一个月上涨近30%,且市场供应紧张;公司预计将从Q4开始逐步体现业绩弹性。 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投新项目 公司发布公告,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9.14亿元,由全资子公司江苏长青农化南通有限公司用于年产6000吨麦草畏原药、2000吨氟磺胺草醚原药、500吨三氟羧草醚原药、年产1600吨丁醚脲原药、年产5000吨盐酸羧胺、3500吨草铵膦原药、500吨异噁草松原药项目。以上项目建设期均为12个月,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逾15亿元,净利约2亿元。 维持“增持”评级 长青股份是国内农药原药领先企业,麦草畏、吡虫啉、氟磺胺草醚等产能排名前列。麦草畏受益于需求增长,吡虫啉等产品景气改善,伴随全球农药行业复苏及新产品陆续投放,公司业绩增长可期。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8、0.84、0.98元的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达预期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风险,环保核查低于预期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17-10-18 35.62 39.17 -- 41.26 15.83%
41.26 15.83%
详细
2017Q3实现净利近3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万华化学发布2017年三季报,实现营收389.6亿元,同比增86.1%,实现净利78.1亿元,同比增212%,以最新股本27.34亿股计算,对应EPS为2.86元,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其中2017年三季度实现营收145.3亿元,同比增71.9%,实现净利29.5亿元,同比增161%,再创历史新高。MDI价格大涨带动盈利持续改善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聚氨酯系列产品实现营收224.25亿元,实现销量138.2万吨;其中2017Q3实现营收84.46亿元,环比增6.9%;销量51.4万吨,环比增9.8%。受益于全球行业供需格局优化,2017年1-9月公司主要聚氨酯产品价格大涨,以华东市场为例,纯MDI/聚合MDI均价分别为2.75/2.62万元/吨,同比上涨71.8%/108.4%,而主要原料纯苯价格相对平稳,推动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涨7.7pct至39.3%。10月公司纯MDI/聚合MDI挂牌价分别为2.98/3.50万元/吨,华东市场目前价格分别为3.40/3.44万元/吨。此外,2018年预计公司30万吨TDI项目将建成。 石化业务景气延续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石化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07.59亿元,实现产量134.7万吨,销量(含LPG贸易)253.2万吨,其中2017Q3实现营收38.42亿元,环比增6.7%,产量47.9万吨,销量101.5万吨,环比增19.9%。伴随油价回升,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以华东市场为例,2017年1-9月,环氧丙烷/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均价分别为1.05/0.85/1.00万元/吨,同比上涨20%/50%/46%,助益业绩提升。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持续开拓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产品实现营收30.21亿元,产量18.1万吨,销量17.3万吨;其中2017Q3实现营收12.54亿元,环比增31.1%,产量6.9万吨,销量7.7万吨,环比增44.5%。7月29日公司珠海项目(10万吨水性表面材料树脂、4万吨改性MDI)投产,2017/2018年预计公司陆续将建成7/13万吨/年PC项目,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MDI业务将延续强势,石化业务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水性涂料、聚碳酸酯等高附加值项目也将有序进入产出期,轻烃裂解制乙烯项目明确未来成长路径。结合8月以来MDI产品价格走势及公司三季报情况,我们在前期(7月)模型基础上整体上调公司2017-2019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02/118/130亿元(原值90/105/118亿元),对应EPS为3.77/4.35/4.80元(原值3.32/3.87/4.36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18PE平均12.0倍),给予2018年11-13倍PE,目标价47.9-56.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持续低迷风险、新项目投产不达预期风险。
阳谷华泰 基础化工业 2017-10-17 13.00 -- -- 14.10 8.46%
15.15 16.54%
详细
2017年前三季度预增0%-10%,业绩低于预期。 阳谷华泰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1.20-1.32亿元,同比增0%-10%,业绩略低于预期,以最新总股本2.89亿股计算,对应EPS 为0.41-0.46元。按照前述预告区间,2017年Q3实现净利0.39-0.51亿元。 环保限产及原材料涨价影响公司当期业绩。 2017年受国家环保、安全政策影响,橡胶助剂供给持续收缩,公司东营工厂亦于8月限产,影响了本期产品的销量;另一方面,尽管橡胶助剂供需紧张, 2017年1-9月华北地区促进剂NS/M/CBS 均价同比上涨13%/31%26%至3.0/1.8/2.3万元/吨,防焦剂价格亦显著上涨,但由于公司以月度及季度订单为主,且苯胺等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当期业绩。1-9月非经常性损益约320万元。 橡胶助剂供需紧张延续,优势企业受益。 当前环保、安全生产高压下,橡胶助剂行业产能格局显著调整,中小企业开工率大幅下滑,优势龙头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0月13日华北地区促进剂NS/M/CBS 报价分别为3.7/2.5/2.9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8%/55%/36%,防焦剂报价约3.8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6%,伴随下游需求旺季逐步启动,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趋势向好。 维持“增持”评级。 阳谷华泰是国内橡胶助剂领域龙头企业,环保压力持续提升有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其业绩具备较大向上弹性,假设成本不变,防焦剂CTP/促进剂NS/促进剂CBS 含税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公司EPS 分别增厚0.035/0.05/0.025元;不溶性硫磺等新产品将奠定公司中期成长基础;参股江苏诺达尔或有助于公司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开拓。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9年EPS 分别为0.70、0.90、1.10元的预测(暂未考虑配股对公司股本和盈利的影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风险、橡胶促进剂清洁生产技术失密风险、环保核查力度不达预期风险。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7-10-17 21.33 -- -- -- 0.00%
21.96 2.95%
详细
2017前三季度预增83%-95%,业绩略低于预期 公司发布2017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1.70-1.81亿元,同比增83%-95%,业绩略低于预期,按照当前5.98亿股的总股本计算,对应EPS为0.28-0.30元。按照前述预告区间,2017Q3单季度实现净利0.57-0.68亿元,同比增长47%-75%。 内生及外延共同推动业绩增长 2017年1-9月,受益于MLCC行业紧平衡,公司粉体产品量价齐升,业绩有所改善;齿科领域需求增长带动公司纳米氧化锆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2017年以来江苏天诺、国瓷博晶、国瓷戍普、及王子制陶相继并表,增厚公司本期业绩。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850万元。 MLCC景气延续,氧化锆及尾气催化材料业务进展良好 MLCC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供需紧张,10月8日达方、三环等企业上调MLCC价格15%以上,并将交货期延长至4个月(原1个月),公司陶瓷粉体产品盈利有望持续改善;纳米氧化锆三期2500吨/年产能已于8月底达产,伴随粉体在齿科领域、电子消费品领域需求增长,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尾气催化材料方面,伴随王子制陶于2017年6月收购完成,整体板块布局完善,目前该业务进展良好;另外后续江苏金盛收购完成后,氮化硅业务亦将助力业绩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 作为国内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的代表,国瓷材料依托水热法核心技术实现了多种高端无机新材料的国产化,同时内生和外延并举,多维度拓展产品线,与现有板块构成有力协同。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为0.47/0.58/0.75元,公司业绩预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且外延发展存在超预期可能,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下游需求不达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4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