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3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3-10-26 9.69 -- -- 11.12 14.76%
11.42 17.8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 203.5亿元,同比-8%;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 同比-26%, 扣非净利润 0.72亿元,同比-42%。其中 23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0.30亿元,同比+140%、环比-12%,扣非净利润 0.22亿元,同比-24%、环比-11%,业绩表现低于预期。 丙烷价格回升, PDH-PP 盈利整体承压。 7月以来,丙烷价格底部回升,其中 Q3均价为 626美元/吨,环比+86美元/吨(+16%),而同期聚丙烯均价为 6645元/吨,环比+188元/吨(+3%),跟涨明显不足。受此影响,PDH-PP 盈利边际收窄,其中 Q3单吨净利降至 168元,环比-531元/吨。 终端需求逐步修复,中长期看 PDH-PP 盈利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1)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 2023年 1-9月国内聚丙烯实现表观消费量 2614万吨,同比增长 11%,聚丙烯粒料 Q3平均开工率达 86.8%,较去年同期提升3.5pct。 2) 当前 PDH-PP 盈利已处于近十年底部, 展望后市,随着终端需求渐进式修复, PDH-PP 盈利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茂名一期转入试车阶段,产能优势持续巩固。 公司现有张家港、宁波、茂名三大生产基地,其中张家港和宁波基地已投产 PDH/PP 产能 180/160万吨,茂名基地一期项目 60/40万吨 PDH/PP 装置已于 9月 15日取得试生产备案,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状态。 未来公司会重点在茂名基地发展 PDH-丙烯腈等产业链,将茂名打造成公司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副产氢利用持续深化, 碳中和转型有序推进。 1)8月 8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将从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着手,进一步加快氢能的推广应用。 2)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 PDH 生产商,副产氢规模约 12万吨/年, 现已在下游延伸布局了合成氨装置以及充装站、加氢站等环节,氢能利用程度不断深化。 中长期看,公司还携手中国核电成立了中核东华茂名绿能有限公司, 将依托高温气冷堆技术探索大规模核能制氢,有望为公司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丙烷价格中枢回升, 我们调整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6、 6.4、 12.2亿元(此前为 3.1、 9.0、 14.2亿元),按 2023年 10月 25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 104.0、 25.4、 13.3倍。 茂名项目有序推进,氢能布局未来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审批进度推迟,需求复苏弱于预期, PDH 竞争加剧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2-09-08 10.20 -- -- 10.05 -1.47%
10.05 -1.4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关于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本着“优势互补、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原则,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于2022 年9 月6 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有效期为10 年,到期后经双方协商, 可延期或另行签订新的合作协议。 点评: 投资千亿携手中核集团打造零碳产业园,加码氢能产业链布局:公司与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公司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中核集团或其成员单位有望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5%-15%,中核集团将直接参与公司董事会管理,打造“央企+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范。2)预计未来五年投资超千亿,共同推进高温气冷堆项目,打造零碳产业园,保障公司能源供应,进一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通过对高温蒸汽的梯次利用,可以保障“东华茂名轻烃产业园”蒸汽、电力、制冷乃至氢能的清洁化供应。此外,中核集团将按照“保量优价优先”的原则,向公司(宁波工厂、张家港工厂)提供经济、零碳的电力供应,同时对公司后续投资建设产业园的省份采取同样原则的市场电双边合作,有助于公司持续降低能源成本。3)联合成立氢能联盟,进一步深化公司氢能产业链布局。公司与中核集团将联合设立氢能研究院、中试装置,主攻绿氢制备环节中热化学制氢技术路线,并研发氢气的固态储存材料和装备。此外公司将立足广东氢能产业,适时推广至国内其他沿海省份,持续深化氢能产业链布局。 茂名项目进展顺利,现有氢能业务稳步发展:公司茂名一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整体建设进度符合预期:在建一套60 万吨/年PDH、一套40 万吨/年PP、一套20 万吨/年合成氨及配套设施进展顺利,预计于22 年内投产,届时公司将形成240 万吨PDH、200 万吨PP、20 万吨合成氨产能,PDH 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氢能方面,公司宁波基地现有8000m3/h 氢气充装站,规模国内第一;张家港基地现有1000kg/12h 加氢站。22H1,公司氢气销量1.22 万吨,收入1.66 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2%。公司宁波氢能基地已与林德气体、万华化学、中海油大榭石化等企业建立稳定的氢气供应关系,同时规划与宁波市政府、氢能相关企业积极推进物流集卡氢能运营生态圈,进一步加强公司在氢产业链的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此次《战略合作协议》处于规划阶段,对公司经营短期不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暂不考虑业绩贡献,维持公司22-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22.78/30.89 亿元,折合EPS 分别为0.31/1.38/1.87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战略合作协议终止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2-07-05 9.61 -- -- 9.50 -1.14%
10.38 8.01%
详细
公司是PP绝对龙头丙烯通过聚合反应成为聚丙烯(PP)。PP是第二大通用合成树脂,占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30%左右,并认为是五大合成树脂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品种。行业覆盖面极广,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丙烯产能18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近200万吨/年;规划未来5年,将在茂名等地再新增400万吨PP产能,位居全球前列。公司组建创新研发团队,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纤维料、透明料、管材料及车用料等高端专用料上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长期稳定生产均聚、共聚、无规全牌号聚丙烯的企业,成为了行业的先行者、领先者和深耕者。公司还在全球首推PP“产业+互联网”销售模式,实现全部产品线上交易,创建了国际化的“聚烯堂”电商平台。通过线上交易、智慧物流、数字仓库、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生产、物流、消费和供应链金融的整个交易流程网络化。 围绕丙烷打造产业集群,公司成长空间广阔公司的下一步的战略依然是围绕丙烷、丁烷及乙烷等资源,发展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氢能综合利用,我们特别聚焦两大万亿级产业:一是高分子复合轻量化材料,比如PP与碳钎维复合是未来最好的汽车轻量化材料,为此,公司与广州工控合作,发挥广州工控已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及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优势,在茂名投资建设一套26万吨/年的丙烯腈装置、一套60万吨/年的ABS 装置及配套装置。二是与霍尼韦尔合作,利用氢气加地沟油生产可持续生物航煤(简称SAF),这是唯一可行的航空业减排方案,相较于传统燃料,可减少约83%的碳排放。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航煤技术是目前唯一得到欧盟认证、已经达到100%试航标准的技术。利用生物质原料加氢气制造生物航煤,是氢气最佳利用路径,可以大幅度提升氢气的利用价值,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公司先行在茂名投资100万吨产能的SAF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减少24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 副产氢,有望给公司贡献超预期增量收入从2011年起,公司瞄准丙烷脱氢制丙烯(简称PDH)项目,向生产制造业转型。PDH就是通过催化反应将丙烷(C3H8)中的两个氢分离出来,生产丙烯(C3H6)和氢气。一套60万吨的PDH每年能耗为21.5万吨标煤,副产的氢气2.5万吨,按照能效比折算,相当于16.3万吨标煤。公司的PDH采用电驱 动技术,特别是茂名地区70%的电力来源于水电,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的氢气属于“绿氢”。目前年产氢气7.5万吨,现有规划装置全部建成后,可以年产氢气35万吨,相当于228.2万吨标煤,等于减排500万吨二氧化碳。届时,公司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副产氢供应商之一,为下游氢能利用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用氢生产绿色航煤、合成氨以及车用氢能等。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00、354、414亿元,EPS分别为1. 12、1.73、2.5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7、5.6、3.9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景气度大幅下行、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2-04-25 7.81 -- -- 8.64 8.00%
9.82 25.74%
详细
事件:东华能源发布年报:1)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63.67亿元,同比减少9.33%;实现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减少5.82%。 2)2021Q4:实现营收49.21亿元,同比减少8.07%;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加0.39%。 投资要点: LPG 业务剥离致收入下滑,成本端上行侵蚀利润率。随着公司逐步剥离液化石油气贸易业务,2021年公司液化石油气贸易收入158亿元,同比减少23.42%。2021年丙烯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0.61%;聚丙烯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29.79%。主要系丙烯、聚丙烯产量增加以及单价上涨,较2020年单价分别上涨16.48%/11.73%。氢气等副产气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75.63%,主要系氢气销量提高。受液化石油气产品进口价格上升影响,2021年丙烯和聚丙烯的单位成本分别为5444元/吨和6198元/吨,同比上涨18.96%/23.42%,毛利率同比减少7.52%/1.71%。 新项目持续规划,产能未来有望提高。2021年公司扩产陆续完成,实现丙烯产能18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180万吨/年,产能分别提高50%/100%;2021年公司共生产丙烯162.48万吨,聚丙烯131.91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3%和73.3%。公司力争2022年内建成投产60万吨/年丙烯(PDH)产能、40万吨/年聚丙烯(PP)产能、20万吨/年合成氨及配套设施;同时加快建设5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26万吨/年丙烯腈及其下游配套装置、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后续规划的60万吨/年丙烯和80万吨/年聚丙烯扩产已取得能评和环评指标,并规划未来5年在茂名等地再新增400万吨聚丙烯产能,以达到全球前列。 “绿氢”助力减排,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全国主要的副产氢供应商之一。公司的丙烷脱氢(PDH)采用电驱动技术,属于“绿氢”。公司一套60万吨的PDH 每年能耗为21.5万吨标煤,副产的氢气2.5万吨,按照能效比折算,相当于16.3万吨标煤。2021年产氢气7.5万吨,较2020年增加25%。现有规划装置全部建成后,可以年产氢气35万吨,相当于228.2万吨标煤,等于减排500万吨二氧化碳。为下游氢能利用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用氢生产绿色航煤、合成氨以及车用氢能等。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PDH-PP 行业龙头,全球一流的液化石油气综合运营商,业务范围涵盖烷烃资源国际国内贸易、化工仓储,终端零售及基础石化等四大板块。随着茂名一期一套60万吨/年PDH、一套40万吨/年PP、一套20万吨/年合成氨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收入有望随产能扩张相应增长。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25/34.97/38.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16%/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5/24.17/29.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39%/21% , 2022-2024年PE 分别为7.7/5.6/4.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下游应用拓展不及预期;疫情加重影响开工率;中美贸易摩擦。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2-03-02 11.67 -- -- 11.95 2.40%
11.95 2.40%
详细
事件:2022年2月25日,公司与霍尼韦尔UOP 环球油品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将在广东省茂名市建立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两套年产50万吨的Ecofining 工艺装置。该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第一套装置计划于2023年投产。 点评: 与霍尼韦尔UOP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霍尼韦尔UOP 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领先的供应商,将为公司提供Ecofining 工艺技术的专利授权、工艺包、培训、服务、催化剂、吸附剂和专用设备,以支持公司建设并运行Ecofining 工艺装置。Ecofining 工艺技术为首个用于规模化生产商用航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技术,该工艺使用地沟油、脂肪和油脂转化生产的霍尼韦尔绿色航空燃料,可与石油基航空燃料以1:1比例混合供商业使用,且无需对飞机进行技术更改,满足所有关键飞行规格要求。此次协议签署表达了双方对于可持续再生的绿色能源Ecofining 工艺技术项目的合作意愿,力争共同将霍尼韦尔UOP 的Ecofining 可持续再生的绿色能源技术在中国完成商业化应用。 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实现氢能高效利用。2019年,采用霍尼韦尔UOP 新一代丙烷脱氢技术的东华能源烷烃综合利用项目落户茂名,项目一期计划22年10月建成投产。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采用Ecofining 工艺,利用PDH 副产氢将厨余油、地沟油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绿色航空燃料,改变PDH 副产氢只能作燃料燃烧的现状,成为PDH 项目的有力延伸。同时该项目还副产绿色石脑油、碳三碳四等产品,助力公司绿色石化生产。这将进一步推动茂名绿色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茂名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以厨余油为主要原料的可持续航煤生产基地,有望解决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端的巨大缺口,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在中国的落地量产。该项目建成后每年碳减排量将达240万吨,减少约83%的二氧化碳排放,助力我国航空业减排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LPG 价格维持高位,PDH 成本承压致公司盈利能力下滑,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1-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19(下调34%)/17.28(下调24%)/23.96(下调13%)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4/1.05/1.45元。碳中和背景下轻烃裂解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是国内PDH 龙头企业,未来投产项目充足,依然具备较高成长性,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行业产能过剩;战略合作终止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8-26 12.28 -- -- 16.15 31.51%
16.15 31.51%
详细
一、事件概述2021年 8月 24日,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公告,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42.6亿元,同比-13.3%;归母净利润 7.5亿元,同比+8.9%;扣非归母净利润 7.0亿元,同比+23.7%。其中,21Q2单季度实现营收 69.7亿元,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润 3.8亿元,同比-10.3%。 二、分析与判断 受 LPG 业务逐步剥离影响,公司上半年营收下滑收入端:总量上,公司 2021H1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 LPG 业务逐渐剥离、收入下降影响。分业务,聚丙烯、丙烯和 LPG 业务收入分别为 37.4/7.7/94.2亿元,同比-1.8%/+3.7%/-19.2%;其中,化工品(聚丙烯、丙烯等)收入占比为 32.3%,同比上升 4.2个百分点,LPG 销售占比为 66.1%,比重下降 4.8个百分点。毛利率:2021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10.0%,较去年同期的 7.3%上涨了 2.7个百分点,其中,聚丙烯、丙烯和LPG 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5.0%/24.6%/2.0%,同比+6.2%/+3.8%/-0.4%,丙烯及聚丙烯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逐步剥离 LPG 业务,聚焦 C3产业链,向全球烯烃巨头迈进逐步剥离 LPG 业务,聚焦 C3产业链,向全球烯烃巨头迈进:公司于 2020年 1月审议通过了《关于业务转型及贸易资产剥离预案的议案》,有计划地逐步退出 LPG 国际和国内贸易业务,专注于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的发展;公司 LPG 销售收入占比从 2019年的 77.8%下降至 66.1%。烯烃方面,公司现有张家港和宁波两基地,已投产 3套 60万吨/年 PDH 装置和 4套 40万吨/年 PP 装置,共计 180万吨 PDH 及 160万吨 PP,PDH 装置产能居全球领先位置,聚丙烯产能比 2020年翻番,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横向扩张 PDH-PP 新产能,纵向延伸 C3产业链扩 PDH-PP 新产能,打造全球巨头:公司在建项目包括茂名基地一期项目和宁波基地四期项目,涵盖 3套 60万吨 PDH 和 4套 40万吨 PP 装置;其中,茂名一期 (1)含 1套60万吨/年 PDH 和 1套 40万吨/年 PP,茂名一期(Ⅱ)含 1套 60万吨/年 PDH 和 2套 40万吨/年 PP,宁波基地四期项目含 1套 60万吨/年 PDH 和 1套 40万吨/年 PP;根据公告,新增产能将于 2022年底到 2023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公司 PDH 和 PP 产能将扩张至 360万吨和 320万吨,较目前翻一番。投建丙烯腈项目,衍生 C3产业链:为顺应新材料产品快速发展趋势,高价值利用丙烯与副产氢气,生产高附加值大宗商品,增强盈利能力,公司拟投资建设产能 26万吨/年的丙烯腈及其配套项目,目前该项目已 获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并完成了项目备案;公司投建丙烯腈项目,衍生C3产业链, 有利于巩固 C3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 三、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收为 259.4/242.2/258.9亿元,归母净利润 16.9/20.9/30.7亿元,EPS 为 1.03/1.27/1.86元,对应 PE 为 12.2/9.9/6.7倍。以可比公司万华化学、卫星石化和齐翔腾达 2021年 15.1倍的 PE 为参考,并考虑到公司 PDH-PP 产能扩张带来业绩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四、 新增产能投放速度放缓;丙烯、聚丙烯等价格下跌。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7-16 10.95 -- -- 12.55 14.61%
16.15 47.4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关于投资建设东华能源(茂名)丙烯腈项目》的公告, 拟在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投资建设产能 26万吨/年的丙烯腈及其配套项目。 公司此次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先建设一套 26万吨/年丙烯腈及其下游配套装置、 公用工程、辅助设施, 大约于 2023年下半年投产;然后, 再根据第一套项目建设进展及审批情况,规划建设第二套 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公司两期项目总投资额约 65.5亿元。 点评宁波二期 60万吨 PDH 顺利投产,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烯烃行业巨头: 公司是国内 PDH+PP 龙头企业,现有张家港和宁波共计 180万吨 PDH+90万吨 PP, PDH产能全国第一, PP 产能民企第一。 目前,公司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逐步进入产能投放阶段: 1)宁波二期 60万吨 PDH 已于 21年 2月投产; 2)宁波三期 80万吨 PP(2*40) 已于 21年 3月投产; 3)茂名一期起步项目 60万吨 PDH、 40万吨 PP、 20万吨合成氨预计 2022年年中实现中交, 2022年年内投产。茂名基地总投资超过 400亿元,公司共规划了 450万吨丙烯, 350-400万吨聚丙烯,100万吨乙烯, 50万吨聚乙烯, 10万吨丁二烯和 20万吨氢气,随着茂名项目的稳步推进,未来几年,公司的 PDH 和 PP 产能将逐步翻番,远期将会在茂名打造全球最大、成本最低、附加值最高的聚丙烯生产基地,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烯烃行业巨头。 规划建设丙烯腈项目, 纵向延伸巩固 C3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 公司利用海外廉价丙烷资源, 通过自身茂名一期 PDH 和 PP 装置所生产的丙烯与氢气作为原料生产丙烯腈。 公司丙烯腈装置计划采用丙烯氨氧化法,以丙烯、氨、空气及水为原料, 采用磷钼铋系或锑铁系催化剂进行反应,单程收率可达 75%, 并副产乙腈、氢氰酸和硫酸铵。 项目投产后, 公司将发挥 C3全产业链优势,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此项目让公司在氢气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实现了氢能源高效利用, 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调结构、保增长的产业发展政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主营产品价格走高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丙烯腈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 我们维持对公司 21-22年的盈利预测, 并新增对公司 23年的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 18.35、 22.62、 27.61亿。 公司持续推进 C3产业链纵向整合和横向延伸,长期竞争优势明显,故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4-30 11.02 -- -- 12.11 7.74%
12.43 12.7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72.9亿元,同比减少 21.9%;归母净利润 3.7亿元,同比增长 39.2%。 丙烷库存转化收益叠加下游产品价差扩大,致公司 21Q1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剥离 LPG 贸易业务所致。而化工板块盈利增加,对公司整体利润贡献度大幅上升。21Q1丙烷均价环比上涨 26.2%、同比上涨 41.5%,带来丙烷库存转化收益,去年同期则表现为库存转化损失。同时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下游市场对丙烯和聚丙烯需求旺盛;叠加国际疫情及北美极寒天气的影响,美国多套化工装置非计划停车,海外化工原料供应出现持续短缺,国际市场塑料原料需求激增,21Q1公司聚丙烯产品出口量已超过 6万吨(2020年全年出口 1.04万吨),迎来出口盈利窗口。具体来看,丙烯、聚丙烯 21Q1均价环比上涨 11.9%、4.8%,同比上涨 33.3%、26.8%;主导产品聚丙烯价差(丙烷)同比上涨 20.5%。原料库存转化收益叠加下游产品价差扩大使得 21Q1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2021年有望完成 LPG 贸易业务剥离,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 公司自2020年初正式启动贸易资产剥离,目前相关剥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有望在 2021年基本退出主动性 LPG 国际贸易和国内分销市场。由于LPG 贸易需要占用巨额现金和信用证保证金,大量的现金需求导致公司大量借款和银行授信,剥离贸易业务有利于减轻财务负担。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从 2019年的 66.7%降至 2021Q1的 63.6%,从而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持续扩张 PDH 产能,有望拉动公司持续成长 宁波二期 60万吨/年PDH 装置已于 2021年 2月投产,宁波三期 2*40万吨/年 PP 装置已于2021年 4月投料试生产,目前公司 PDH、PP 产能达到 180万吨/年、160万吨/年,成为国内最大 PDH 产能、国内民营企业 PP 产能第一的公司。茂名一期(I)项目(60万吨/年 PDH、40万吨/年 PP)计划于2022年年底投产,一期(II)项目(60万吨/年 PDH、2*40万吨/年 PP)预计将于 2023年投产。二期等项目仍在规划中。看好公司 PDH 产能持续扩张带来的高成长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53、179、223亿元,同比变化-13.0%、-29.1%、2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1、21.2、28.8亿元,同比变化 57.6%、11.0%、35.9%;每股收益(EPS)分别为 1.16、1.28、1.75元,对应 PE 分别为 9.7、8.8、6.5倍。看好公司未来成长属性,首次评级,给予"推荐"评级。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4-29 11.07 -- -- 12.11 7.26%
12.43 12.29%
详细
事件: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2.9亿元,同比下降2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亿元,同比增长39.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48.62%;基本每股收益为0.2364元/股。 公司贸易业务逐步剥离,营收同比减少,丙烷-聚聚丙烯价差扩大,化工品毛利提升:公司实施战略转型,剥离贸易板块,导致公司营收下降,一季度随着全球的复苏,聚丙烯价格大幅上涨,丙烷与聚丙烯的价差扩大,化工品毛利率提升。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4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62%,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公司是优质的PDH企业,丙烯的各种生产工艺中游相对明显的比较优势:公司打通LPG(丙烷)-丙烯-聚丙烯产业链,LPG为其贸易产品使其拥有较低的PDH原料,在成本上具备先发优势;目前丙烯和聚丙烯国内处于净进口状态,表明国内供给存在缺口;而MTO/MTP装置原料为甲醇,其产量约占国内丙烯产能的10%,其生产成本在成本曲线的最上端,甲醇制烯烃成本高企,为PDH装置提供足够的盈利空间;公司利用贸易优势扩大现有产能,宁波二期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推进宁波三期和茂名项目:公司具备长期清晰的目标,利用LPG的贸易优势,进一步扩大PDH和聚丙烯规模,目前公司拥有产能126万吨丙烯和80万吨聚丙烯产能,随着宁波66万吨PDH装置和2套40万吨聚丙烯产能的建成,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推进茂名项目,为未来成长提供动力;用公司利用LPG:副产氢气大力开展氢能业务:公司2套66万吨PDH装置,每年副产6万吨高纯度低成本氢气,随着宁波新装置的投产,还会新增3万吨高纯度低成本氢气产能。作为江苏地区首个商业化运营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方,东华能源充分利用LPG深加工项目的副产品氢气资源,借力区位优势,布局加氢站,打通氢能运输通道,完善氢能供应链,打造新的战略增长点。公司加入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4-28 11.03 15.15 67.59% 12.11 7.64%
12.43 12.6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90.82亿元,同比减少37.04%;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加9.63%;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加16.75%。 贸易剥离寻求转型。因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液化气销售毛利近年持续下行,故2020年初公司启动贸易资产剥离,退出LPG国际贸易业务和国内批发业务,转售部分尚未到期的北美长约项下的货物,出售富余丙烷和进口丁烷,目前按照相关协议进展顺利。报告期内,贸易板块营收206.3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2.62%,而化工板块销售收入81.2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率达到27.95%,同比上升7.78%。 PDH-PP投产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存量装置两个基地共生产丙烯116.81万吨,生产包括医用无纺布专用料在内的聚丙烯91.59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且均超额完成计划生产任务。新增产能方面,宁波二期60万吨/年PDH装置已于2021年2月打通全流程;宁波三期2套年产40万吨PP装置预计2021年4月投料试生产;茂名一期PP和PDH环评预计2021年5月获批,考虑建设期,其一、二阶段我们分别预计2022年底和2023年中投产,化工加工板块或因新增产能陆续兑现而带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考虑公司剥离低毛利的贸易板块,并加码高毛利化工加工板块,结合原油复苏带动行业景气上行,故预测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8.64/21.93/30.81亿元,对应PE分别为9.69/8.23/5.86倍,对应EPS分别为1.13/1.33/1.87元,给予“买入”评级,给予公司14倍估值,2021年预计目标价为15.82元。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行业产能增速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原油价格大幅回落,业绩和估值判断不及预期等。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4-26 10.62 -- -- 12.11 11.82%
12.43 17.04%
详细
Q1业绩大幅增长,系PDH-PP价差扩大、PP出口向好 公司发布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90.82亿元,同比下降37.04%;实现归母净利润12.10亿元,同比增长9.63%。公司有序推进贸易资产剥离,逐步退出财务负担较重的LPG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净利润实现稳定增长。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3.48-3.75亿元,同比增长30%-40%,环比增长92.30%-107.09%。21Q1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带动PP价格上升,PDH-PP价差扩大,同比增长6.77%。同时受国际疫情及北美极寒天气的影响,海外化工原料供应持续短缺,国际市场塑料原料需求激增,公司PP产品出口向好,今年以来出口量已超过6万吨。 宁波二期投产,宁波三期、茂名一期有序推进 公司宁波二期项目顺利投产,60万吨/年PDH装置及配套库区于2021年2月21日打通全流程,生产出丙烯产品且装置运行平稳。目前公司PDH、PP产能为126、80万吨,宁波二期投产后将增长至192、160万吨。宁波三期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于今年4月进入投料试生产阶段。 公司茂名一期的起步项目已经于20年3月开工,目前已投资64.81亿元。项目立项、首批建设用地拍地已完成,环评预计今年5月获批,工程使用港口岸线已于2020年9月完成审批,其中初步设计和用海预审等已完成审批。整体建设进展符合预期,预计2022年年中实现中交,2022年年底投产。 盈利预测及估值 2021-2023年公司业绩持续受聚丙烯放量驱动,净利润预计为17.6/24.3/29.5亿元,同比增45.1%/38.3%/21.5%,当前股价对应PE10/7/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高负债风险;原料供应及价格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3-26 11.24 -- -- 12.10 7.65%
12.68 12.81%
详细
贸易剥离+产能加码,全球PDH龙头启航,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为布局全产业链的PDH龙头,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测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3/18.5/22.3亿元,同比增长11.4%/50.3%/20.7%,EPS分别为0.75/1.12/1.35元,对应PE为15.3/10.2/8.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PDH为轻质化趋势下的优质化工赛道聚丙烯进口替代仍为主旋律:2021-2022年为聚丙烯产能释放的高峰期,计划投产780/677万吨,同比+27.8%/18.8%,预计2022年聚丙烯自给率将由2020年的80.4%提升至96.7%,需求量稳定增长及进口替代为主要成长空间。其中,消费结构正在从传统的拉丝塑编、BOPP膜领域向应用领域更加高端化、个性化领域延伸。竞争优势:油头路线产能占比53%,煤头路线占比23%,PDH路线占比11%;我们测算在30-50美元/桶震荡上涨阶段,PDH具备绝对优势,油价大于50美元/桶时,PDH较大比例的油头路线仍具较强竞争力。我们认为,短期内PDH替代早期高成本油头产能升级趋势明显,长期而言,公司具备先发优势,设备操作运营累计经验更具稳定性,茂名项目将采用UOP最新的NGPDH流化床创造成本优势;公司与UOP合作开创南海研究院,将保障持续升级的技术优势。 贸易业务剥离轻装上阵,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产能加码原料资源:贸易剥离不脱离,LPG年贸易规模全球占比12%,具话语权;LPG船队:拥有十余条的船队规模,以背靠背转租方式委托福基船务代为运营,保障原料供给同时规避风险;码头:宁波和钦州拥有5万吨级“第一港”深水码头,张家港拥有5万吨级“第二港”深水码头,茂名港吉达港区也已获得交通运输部审批同意;仓储能力:宁波洞库(52万立方)和张家港、太仓和钦州的冷冻罐仓储能力共计86.6万立方,宁波在建200万立方地下洞库,仓储规模国内最大。 交割:大连商品交易所已对公司聚丙烯产品予以免检,且授予公司为其认可的聚丙烯交割库资质。着公司已完成贸易业务剥离,随着2021Q1宁波二、三期投产,PDH产能将达180万吨/年,PP产能160万吨/年,跃居全国第一,茂名套首套60万吨装置于将于2022年投产,2025年远期规划500万吨,成长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政策影响、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3-01 12.71 -- -- 13.21 3.93%
13.21 3.93%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年2月21日公告,宁波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包括产能60万吨/年的PDH装置及配套库区,已于2021年2月21日打通全流程,生产出丙烯产品,装置运行平稳。同时,这也是公司投产的第三套产能60万吨/年的PDH装置。 点评:宁波二期6600万吨PPDH顺利投产,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烯烃行业巨头。公司是国内PDH+PP龙头企业,现有张家港和宁波共计180万吨PDH+90万吨PP,PDH产能全国第一,PP产能民企第一。目前,公司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逐步进入产能投放阶段:1)宁波二期60万吨PDH于21年2月投产;2)宁波三期80万吨PP(2。 40)预计于21年3月开车投料;3)茂名一期起步项目60万吨PDH、40万吨PP、20万吨合成氨预计2022年年中实现中交,2022年年内投产。茂名基地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公司共规划了450万吨丙烯,350-400万吨聚丙烯,100万吨乙烯,50万吨聚乙烯,10万吨丁二烯和20万吨氢气,随着茂名项目的稳步推进,未来几年,公司的PDH和PP产能将逐步翻番,远期将会在茂名打造全球最大、成本最低、附加值最高的聚丙烯生产基地,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烯烃行业巨头。 贸易业务剥离逐步实现转型,富集利用PDH副产氢气大力开展氢能业务。公司于2020年1月公告剥离贸易类资产。剥离贸易业务,聚焦主业,将有效降低贸易业务给公司带来的业绩波动,并且产生净现金流用于茂名一期的建设,降低财务负担。公司3套60万吨PDH装置,每年副产9万吨高纯度低成本氢气。公司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氢能源产业链的建设,与氢能产业链研究单位与企业广泛开展合作,积极探索氢能产业运营模式。此外,公司在张家港、宁波的氢气销售均已经实现突破,未来氢能价格提升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当前PDH盈利能力良好,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EPS分别为0.95、1.11和1.37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4倍、12倍和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业务剥离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油价大幅下跌。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1-02-23 13.09 -- -- 14.25 8.86%
14.25 8.86%
详细
宁波二期顺利投产,宁波三期、茂名一期稳步推进 公司宁波二期项目顺利投产,60万吨/年PDH装置及配套库区于2021年2月21日打通全流程,生产出丙烯产品且装置运行平稳。宁波三期项目产品脱气仓顺利吊装完成,项目进入建设收尾阶段,预计2021年3月开车投料。茂名一期库区桩施工结束并通过检测,已就资本金和外部融资做好规划并正逐步落实中,整体建设进展符合预期,预计2022年年中实现中交,2022年年内投产。 目前公司PDH、PP产能为126、80万吨,宁波二期投产后将增长至192、160万吨。此外茂名一期、宁波三期预计都将在2022-2023年陆续建成,公司远期PDH、PP产能达692、610万吨,同时将具备100万吨乙烯、50万吨聚乙烯、10万吨丁二烯、30万吨氢气。 PDH、PP景气度上行,公司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油价中枢稳步上行,叠加海外极端天气影响PP供应,PDH、PP价格稳步上行,PDH-PP价差进一步扩大。本周国内丙烯出厂价达到7600元/吨,较2020年均价涨幅16.9%,PP出厂价9450元/吨,较2020年均价上涨21.9%。2月PDHPP平均价差达到2047元/吨,环比增长20.1%。 随着口罩、防护服带动PP需求大幅增长,叠加油价上行至60美元/桶以上,PDH-PP产业链有望迎来景气度上行。加上公司产能有望翻倍达到160万吨/年,规模效应下成本有望继续下降,公司盈利也将迎来显著改善。 维持盈利预测 2020-2022年公司业绩持续受聚丙烯放量驱动,净利润预计为13.7/17.5/20.6亿元,同比增24.3%/27.8%/17.2%,对应PE15/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高负债风险,原料供应及价格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3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