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一峰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银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曾就职于中信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太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30 38.16 -- -- 38.66 1.31%
38.66 1.31%
详细
事件:中国太保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22亿元(YOY+10%),保费收入3621亿元(YOY+4%),归母净利润246亿元(YOY-11%),寿险NBV178亿元(YOY-28%),NBVM39%(下降4pcts),集团EV4593亿元(YOY+16%),ROE12.5%,总投资收益率5.9%(上升0.5pcts),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内含价值稳健增长,营业利润正向增长。2020年集团内含价值4593亿元(YOY+16%),其中寿险/产险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120/1477亿元(YOY-0.3%/+11%)。因受2019年佣金手续费税前扣除政策导致的高基数影响,20年寿险净利润186亿元(YOY-9%),产险净利润52亿元(YOY-12%),除所得税税前抵扣政策调整的影响外,还受车险手续费率下降、业务及管理费上升至337亿元(YOY+25%)影响。2020年营业利润实现正向增长,其中寿险/产险营业利润分别为204/69亿元(YOY+5%/13%)。 新单下滑影响短期NBV,寿险转型逐步推进。寿险实现保费收入2120亿元(YOY-0.3%),其中个险保费收入2020亿元(YOY-1.2%),新业务价值178亿元(YOY-28%),新业务价值率39%(下降4pcts),NBV下滑主要来自疫情影响代理人产能,个险新保业务290亿元(YOY-27%),占比14%(下降5pcts),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3259元(YOY-23%),月均举绩率57.8%(下滑1pcts)。面对寿险行业人口红利下滑,产品同质化问题,太保寿险坚持推进寿险“转型2.0”改革。随着保险业逐渐恢复和寿险转型的落地,预期新业务价值在长期可实现回升。 非车险快速发展,综合成本率基本稳定。受疫情叠加车险改革影响,车险保费收入957亿元(YOY+3%)。非车险业务快速发展,实现保费收入521亿元(YOY+31%),占比35%(提升5pcts),各险种均有明显增幅,健康险/责任险/农业险/保证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9/88/86/67亿元(YOY+73%/44%/45%/19%)。2020年产险综合成本率99%(上升0.7pcts),费用率37.5%(下降0.5pcts),赔付率61%(上升1pcts),主要因责任险综合成本率上升10pcts,达到101%。 投资端表现亮眼,权益类投资占比提升。2020年太保投资资产达1.6万亿元(YOY+16%),其中权益类投资占比19%(上升3pcts)。集团实现总投资收益840亿元(YOY+25%),净投资收益率4.7%(下降0.2pcts),总投资收益率5.9%(上升0.5pcts),主要原因是证券买卖收益,权益投资收益率上升3.8pcts至10.1%。 分红率保持稳定,股息率3.1%左右。公司近十年平均分红率约48%,2020年现金股利分配每股分红1.3元(YOY+8.3%),分红率50.9%(上升11.7pcts),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分红率。 积极打造“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集团持续推进养老布局以及大健康规划,子公司太平洋养老投资和太平洋健康分别负责养老、健康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输出,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优质医疗资源。此外,太保通过优化管理层,引进新管理模式进行“除”法转型,包括“GDR”引入瑞士再保险,通过“长青计划”绑定核心管理岗位,又引入原友邦保险集团区域CEO蔡强来强化转型战略。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寿险业务转型短期承压,预计随着疫情转好及寿险转型的顺利开展,2021年业绩将有所改善。财险方面车险业务保持稳健,非车险快速发展。维持公司21-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34/4682亿元,归母净利润356/393亿元,新增23年营业收入5172亿元,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公司当前A股估值对应21年PEV为0.67,H股估值对应21年PEV为0.46,处于较低水平,维持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车险改革对车险业务影响超预期。
中国人寿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30 32.20 -- -- 32.49 0.90%
37.20 15.53%
详细
事件: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0亿元(YOY+11%),保费收入6123亿元(YOY+8%),NBV584亿元(YOY-0.6%),NBVM30%(下降2.3pcts),内含价值10721亿元(YOY+14%),归母净利润503亿元(YOY-14%),主要受会计估计变更增加保险合同准备金385亿元、2019年52亿元税收返还以及投资收益变化的共同影响。 点评:代理人缩量提质,NNVBV领跑行业。公司加强对疫情期间线上增员的管理考核,主动清虚,2020年个险渠道销售人力138万人(YOY-14%),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84万人(YOY-19%),月均有效销售人力同比增长9.7%,人均产能约6029元/月(YOY+21%)。全年NBV584亿元(YOY-0.6%),NBVM30%(下降2.3pcts),NBV增速高于平安/新华(-35%/-6%)。其中2020H1公司NBV369亿元,逆势增长7%,下半年因新单保费下滑,NBV增速回落至-11%。个险渠道保持稳定,新单保费998亿元(YOY+4%),NBV577亿元(YOY+1.2%),NBVM48%(下降1.5pcts),主要因疫情影响长险销售。 个险渠道占比大,续期保费蓄势发力。2020年公司新单保费收入1939亿元(YOY+7%),其中首年期交保费1154亿元(YOY+6%);续期保费达4183亿元(YOY+8%)。分渠道看,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110亿元(YOY+6%),占总保费比重为83%,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续期保费3913亿元(YOY+5%),收入主要来自各类年金保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12亿元(YOY+62%),其中续期保费251亿元(YOY+101%),占比61%(提升12pcts)。 投资规模稳健增长,收益率保持稳定。2020年公司总投资资产40964亿元(YOY+15%),总投资收益1986亿元(YOY+18%),投资买卖价差收益447亿元,较2019年增长313亿元。投资收益率基本保持稳定,总投资收益率5.3%(上升0.07pcts),净投资收益率4.3%(下降0.27pcts),总投资收益率低于平安/人保/新华(6.2%/5.8%/5.5%)。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代理人缩量提质,寿险业务质量持续优化,准备金计提增加、疫情影响代理人展业叠加提前布局2021年开门红,20年整体利润承压,预计2021年有所恢复,长期EV增长可期。维持21-22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9345/10576亿元,归母净利润729/930亿元,新增23年营业收入12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000亿元,维持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中信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29 5.31 -- -- 5.49 3.39%
5.49 3.39%
详细
事件: 3月25日,中信银行(601998.SH)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47.31亿元(YoY+3.8%),归母净利润489.80亿元(YoY+2.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1%(YoY-0.96pct)。 点评: 营收增速平稳,四季度拨备力度边际减弱推动单季盈利高增。2020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拨备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8%/5.3%/2.0%,营收近年来整体表现平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回正。单季来看,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速有所放缓(YoY+0.8%),受益拨备计提力度边际减弱,单季盈利同比增速大幅升至66.1%。规模增长驱动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4%。2020年,公司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实现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4%。具体来看,规模上,公司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20年总资产/贷款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1.3%/11.9%。定价上,在贷款收益率承压下行、存款成本相对刚性的情况下,净息差较上年末下降19BP(生息资产YoY-33BP,计息负债YoY-15BP)。 净非息收入增长8.8%,托管相关业务增速亮眼。公司净非息收入主要由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贡献(占比65.2%),2020年手续费增减额较大的科目:1)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较上年增加16.2亿元(YoY+42.1%),主要受益理财业务手续费及基金托管等收入上升;2)银行卡业务受疫情影响较上年减少4.32亿元(YoY-2.9%)。 轻型发展持续推进,新三年规划(2021-2023年)即将起航。公司近年来持续推进业务结构由“一体两翼”向“三驾齐驱”转变,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板块营收占比由三年前的55.6%、34.7%、7.1%调整为45.9%、40.9%、11.7%,业务结构更加均衡。与此同时,2021年是公司新三年规划的起步之年,管理层提出了业务特色将更加鲜明、数据科技标签将更加突出、合规内控体系价格更加稳健、整体联动优势将更有成效的发展愿景。2021年公司预计资产增速在9%左右,经营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以实现2021-2023年发展规划良好开局。风险处置力度加大,不良率处于2017年以来低点。2020年疫情影响下,公司主动加大风险处置力度,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截至2020年末,不良率环比3Q20下降34BP至1.64%,为近五年最低;同时,逾期60天以上贷款/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均为近年来最低水平。公司全年计提拨备829.9亿元(YoY+7.4%),拨备覆盖率环比微升1.6pct至171.68%,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信银行对公综合融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零售转型持续推进,资产质量改善明显。结合公司财报对2021年资产增速的展望,微幅下调公司2021EPS至1.08元(较上次变动-1.8%),维持2022年EPS预测为1.16元,新增2023年EPS预测为1.24元,对应2021-23年PB分别为0.54/0.50/0.47倍,2021年公司将着力实现新三年规划(2021-2023年)的良好开局,叠加中信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助力协同融合发展,业绩具有稳健增长基础,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如果国内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质量。
中国人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26 5.97 -- -- 6.02 0.84%
6.29 5.36%
详细
事件:中国人保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37亿元(YOY+5%),保费收入5208亿元(YOY+4%),归母净利润201亿元(YOY-10%),总投资收益率5.8%(上升0.4pcts),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点评:产险龙头位置稳固,综合成本率下行。2020年人保产险保费收入4320亿元(YOY+0.1%),其中车险保费收入2657亿元(YOY+1%),非车险保费收入1675亿元(YOY-2%)。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8.9%(下降0.3pcts),主要归因于疫情导致出行减少,车险赔付率58%(下降1.8pcts)。信用保证险综合成本率144.8%(攀升23.1pcts),赔付率124.7%(上升46.6pcts),承保亏损51亿元,主要受社会信用风险水平提高叠加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规模收紧影响,对此公司加速出清存量业务风险,2020年基本完成风险出清。 寿险业务持续改善,新业务价值逆势增长。2020年人保寿险保费收入962亿元(YOY-2%),市场占有率3%(下降0.3pcts),主要受疫情叠加19年高基数影响。 新业务价值54亿元(YOY+5.6%),主要因2020年业务结构优化,期交业务占比69%(提升4pcts)。 健康险持续增长,贡献业务价值。2020年人保健康险保费收入323亿元(YOY+44%),市场占有率1%(上升0.2pcts),新业务价值70亿元(YOY+57%),表现亮眼。 其中分红型两全保险保费收入达60亿元(YOY+212%),增长明显。公司积极发展重疾险产品,疾病保险保费收入28亿元(YOY+70%)。此外,医疗保险保费收入215亿元(YOY+26%),占比76%,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好医保”系列产品迭代升级,惠及4129万客户。随着疫情推动健康意识提升,健康险将成为新增长点。 权益资产占比提升,总投资收益稳健提升。2020年集团实现总投资收益率5.8%(上升0.4pcts),净投资收益率5.0%(下降0.3pcts),基金及股票投资占比从11.8%提升至14.3%。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8541亿元(YOY+23%)。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财险方面车险稳步增长,随着信用保证险的下降财险业务面临风险更为稳定;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持续提升,贡献业务价值。分红率首次提升至34%,股息率性价比凸显。20年集团增发一次中期股息,全年向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1.56元(YOY+34.5%),分红率首次提升至34.4%,H股股息率达到7.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维持21-22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7197/8555亿元,归母净利润241/314亿元,新增23年营业收入10499亿元,归母净利润420亿元,维持A/H股“买入”评级。
新华保险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26 48.61 -- -- 50.16 3.19%
52.55 8.11%
详细
事件:新华保险2020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5 亿元(YOY+18%),总保费收入1595 亿元(YOY+16%),会计估计变更调整责任准备金,减少税前利润116 亿元。归母净利润143 亿元(YOY-1.8%),NBV 92 亿元(YOY-6%),新业务价值率19.7%(下降10.6pcts),内含价值2406 亿元(YOY+17%),业绩略超预期。 点评:长险新单保费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1595亿元(YOY+16%),续期保费1130亿元(YOY+7%),占总保费收入71%;长期险首年保费390亿元(YOY+54%),增速亮眼,我们认为主要是3-5年缴费期的长期保障型年金险惠添富等产品销售较好。退保率持续改善至1.5%(下降0.3pcts)。 银保趸交产品推高保费,个险代理人显著增加。银保渠道方面,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230亿元(YOY+126%),占比59%(增长19pcts),主要因公司发展银保趸交推高保费,银保渠道趸交保费收入174 亿元(YOY+188%)。个险方面加大线上营销力度,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174亿元(YOY+8%),长期险首年保费159亿元(YOY+5%)。个险营销员61万人(YOY+20%),人力规模显著增长,而月均综合人力13万人(YOY-4%),月均人均综合产能2617元(YOY-23%),仍需进一步改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78亿元(YOY+6%),其中传统型保险因首年保费收入增长,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长61%。 新业务价值率下降导致NBV 短期承压。2020年公司新业务价值92亿元(YOY-6%),新业务价值率19.7%(下降10.6pcts),主要因传统渠道线下展业受阻,以长期年金和重疾险为代表的产品发展承压,相比于2020H1新业务价值率15.3%已有明显改善。预计2021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价值,推动销售长期健康险及高价值年金险,增大期交产品销售力度,从规模增长向价值增长转化。 投资收益保持较好水平,非标占比逐步下滑。2020年公司总投资收益率为5.5%(上升0.6pcts),净投资收益率为4.6%(下降0.2pcts),其中股权型金融资产投资占比21.4%(上升2.7pcts),非标资产投资占比24.1%(下降5.3pcts),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持续贡献投资收益。未来非标占比或将继续逐渐下滑,公司拟将到期非标进行长期权益投资增加久期和利润。 “一体两翼+科技赋能”,继续布局财富管理和康养产业。新华坚持以寿险业务为主体、以财富管理和康养产业为两翼、以科技赋能为支撑的“1+2+1”战略构想,从财富管理平台搭建、投资能力建设、资管产品开发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竞争能力,同时通过交叉提供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养老健康服务,发挥财富管理和康养业务协同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客户价值。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长险新单保费增速亮眼,代理人持续扩员,投资收益保持较好水平。维持公司21-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0/2207亿元,净利润181/244亿元,新增23年营业收入2624亿元,净利润419亿元,维持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利率下行加剧;保费收入不及预期;健康产业布局不及预期。
华泰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25 17.01 21.18 52.59% 17.34 1.94%
17.34 1.94%
详细
事件:华泰证券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14.45亿元,YoY+26%;归母净利润108.22亿元,YoY+20%;加权平均ROE8.61%,较2019年增加0.67个百分点。 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大涨驱动投行业务收入大幅提升。公司2020年实现投行业务收入36.45亿元,同比+87.13%。公司股权承销规模1475.61亿元,同比+11.7%;债券承销规模5669.63亿元,同比+68.9%;公司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大幅增长是驱动投行业务收入增长的主因。 金融科技赋能公司财富管理转型,代销金融产品收入激增。公司2020年经纪业务净收入达64.6亿元,同比+57.3%。作为财富管理业务核心平台,公司“涨乐财富通”平均月活数达889.7万人,位居证券公司APP榜首;公司2020年金融产品销售规模达7053.31亿元,代销收入4.98亿元,同比+288.4%。 公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继续扩张,投资业务收入保持增长趋势。公司自2019年以来金融投资资产快速扩张,在2019年金融资产规模增长91%的高基数背景下,公司2020末年金融资产规模达3390.5亿元,较年初+19%,金融资产规模保持扩张趋势;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推动投资业务收入保持提升趋势,2020年实现投资业务收入104.6亿元,同比+10.7%。 公司投资业务实力突出,衍生品交易业务飞速发展。公司投资能力突出,其全资直投子公司华泰紫金2019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7.4亿,2020年继续保持增长,实现净利润23.5亿,同比35.2%;2020末公司权益类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达2382.6亿元,较19年末+142.5%,公司衍生品业务起步相对较晚,但公司优异的投资交易能力不断驱动该业务市占率的提升。 维持公司AA股“增持”评级,HH股“买入”评级,给定AA股目标价323.13元//股;HH股股015.90港元//股。公司2020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金融科技赋能财富管理快速转型,优异的投资交易能力驱动公司投资业务收入增长,打开公司业绩增长上行空间,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5.8%至132.46/155.11亿元,新增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76.22亿元,对应EPS1.46/1.71/1.94元。公司目前估值在头部券商中垫底,考虑券商行业平均估值及公司优异的基本面我们给定公司A股目标价23.13元/股,对2021P/B1.6X;H股目标价15.90港元/股,对应2021P/B1.1X。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深改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大幅震荡影响股价表现。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25 53.96 -- -- 53.30 -1.22%
58.92 9.19%
详细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招商银行作为零售标杆银行,盈利能力稳定、资产质量表现优异、风险抵补能力较强。随着2021年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恢复,贷款定价有进一步上行空间,而招商银行较好的零售存款基础,也将使其在广谱利率上行时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计息负债成本率,息差有持续改善空间,业绩向好的确定性较强,持续推荐。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1-22年EPS预测为4.41/4.75元,较上次预测结果上调幅度分别为4.26/2.37%,新增2023年EPS预测为5.3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过度收紧冲击实体经济,信用风险压力加大
中信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22 23.41 25.78 35.26% 24.58 5.00%
26.60 13.63%
详细
事件:中信证券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43.83亿元,YoY+26%;归母净利润149.02亿元,YoY+22%;加权平均ROE8.43%,较2019年增加0.67个百分点。 股债承销规模均位列行业首位,投行业务龙头地位稳固。公司2020年实现投行业务收入68.82亿元,同比+54.11%。境内市场方面,公司股权承销规模3135.99亿元/债券承销规模12989.44亿元,分别同比+12.08%/+27.78%,股债承销规模均排名行业第一;境外市场方面,股权承销规模合计52.47亿美元/债券承销规模38.19亿美元,分别位列中资券商第二/第四。 机构零售双轮驱动叠加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促经纪业务收入同比+51.64%。公司2020年经纪业务净收入达121.98亿元,同比+51.64%。公司累计客户数量超1090万户,高净值客户(600万以上)2.7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达8.5万亿;公司公募基金佣金分仓上半年排名第一,重点私募基金覆盖率达80%。 资产管理规模稍有回落,平均管理费率提升。公司2020年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80.06亿元,同比+40.29%。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3664亿元,同比-2.03%,管理规模回落;平均管理费率提升至0.18%,较2019年+0.06pct。 金融投资资产持续扩张,交易业务优势突出。截止2020年末公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达4860.17亿元,同比+22.95%。权益类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达3306.6亿元,较19年末+78.46%,金融投资资产扩张显著;公司在股权衍生品、固收等交易业务方面实力超群,叠加2020年市场行情大幅回暖,公司投资业务收入在19年高基数的背景下继续增长至184.92亿元,同比+10.78%。 维持公司A股“增持”评级,H股“买入”评级,给定A股目标价29.17元/股;H股20.89港元/股。公司2020年业绩符合预期,作为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全面领跑行业。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推进,公司有望持续分享政策红利,公司优秀的展业能力及强大资源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各项业务的市占率,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2年EPS至1.41/1.62元,新增2023年EPS预测为1.85元,2021-2023年ROE分别为9.96%/10.97%/11.68%。公司股价短期内受配股事件及市场回调影响有所下跌,但仍未改公司基本面长期向好趋势,考虑当前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及公司优异的质地,我们给定公司A股目标价29.17元/股,对2021P/B2.0X;H股目标价20.89港元/股,对应2021P/B1.2X。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深改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大幅震荡影响股价表现。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02 40.51 -- -- 44.47 9.78%
44.47 9.78%
详细
事件: 2月26日,宁波银行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411.11亿元,YoY+1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50亿元,YoY+9.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1%(YoY-2.2pct)。 点评: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同业领先。宁波银行2020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2%、9.7%,增速分别较前三季度变动-1.2pct、4.5pct。四季度单季来看,营收及盈利同比增速分别为13.9%、25.9%,预计四季度业绩贡献因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银行业信贷供需两旺背景下,资产端规模较快增长叠加息差韧性,支撑利息收入增长;2)中收在银行理财、基金代销等业务带动下延续较高增速;3)经济回暖背景下,宁波银行自身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较厚,四季度拨备力度或有减轻。横向比较来看,目前A股共有9家城商行发布业绩快报,宁波银行营收增速位列第二,仅低于厦门银行(YoY+22.6%);盈利增速位列第一。 资产端结构优化,后续随着资本补充落地,资产端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宁波银行2020年总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3.45%、29.98%,2020年末贷款占总资产比例较年初提升2.12pct至42.28%,资产端结构持续优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20年1月宁波银行发布的配售方案(拟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1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如果配股顺利实施,则资本充足水平将处于上市银行中较为靠前位置(以2020Q3数据静态测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1.12pct至10.49%),为资产端拓展空间夯实基础。宁波银行根植于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信贷需求旺盛,未来潜在基础客群和业务拓展空间广阔。 不良率维持较低水平,拨备厚实。截至2020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9%,不良率环比三季度持平,2019年以来,持续位于0.8%下方。拨备覆盖率较三季度末下行10.87pct至505.48%,仍处于较高的绝对水平,具有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宁波银行深耕优质经营区域,以差异化战略打造“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模式,并具有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根据公司业绩快报,小幅下调2020-22年EPS预测为2.54/2.98/3.43元,对应PB分别为2.0/1.8/1.6倍。但综合宁波银行较高的成长性及厚实的拨备水平,所处的长三角区域经济活力较强,后续资产端颇具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如果经济回暖不及预期,可能影响信贷需求及居民收入水平,拖累业绩。
中信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3-02 26.30 -- -- 25.67 -2.40%
26.56 0.99%
详细
事件:2月26日,中信证券公告发布公司配股公开发行证券预案。中信证券A股配股拟以A股配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的股份总数为基数,H股配股拟以H股配股股权登记日确定的全体合资格H股股东所持的股份总数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H股股东配售。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80亿元。 点评:中信证券本次配股按照每010股配售不超过51.5股的比例向全体AA股、HH股股东配售,预计配股数量达1199.39亿股,总募集资金不超过22080亿。1)公司A股配股拟以A股配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的股份总数为基数,H股配股拟以H股配股股权登记日确定的全体合资格H股股东所持的股份总数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H股股东配售。2)若以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129.27亿股为基数测算,本次配售股份数量将不超过19.39亿股,其中A股配股股数不超过15.97亿股,H股配股股数不超过3.42亿股。 本次配股发行平均价格预计在1144.44元//股左右。根据公司公告,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0亿元,结合公司配售股份19.39亿股,预计公司配股发行价格在14.44元/股左右;截止2021年2月26日,公司A股股价27.25元/股,H股股价16.72港元/股,配股平均发行价格分别较A股/H股折价52.99%/13.64%,两者折价率相差较大。2)预计实际配股发行价格折价率将平衡A股/H股市场相对保持一致。参考2020年各券商配股情况,中信证券配股比例15%相对较低;6家券商平均配股价较市价折价约为44%,预计公司配股折价率将维持在这6家券商配股折价率的平均水平左右。公司配股对公司ROE、、SBVPS及及SEPS指标摊薄影有限。1)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中信证券2020年及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25.12%/11.50%,静态测算来看,公司配股后2021年ROE将由9.03%降为9.00%;每股净资产及每股收益摊薄至15.42元/1.18元(摊薄前分别为15.44元/1.32元),对应A股PB1.72倍,港股PB0.97倍。2)假设2021年宏观经济环境及证券行业发展趋势没有重大变化,分别基于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0%/+0%/-10%的假设条件对其基本每股收益进行敏感性分析,考虑配股发行后,公司每股收益较发行前分别-0.05元/-0.04元/-0.04元,对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影响甚微。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135.33%/123.16%,接近预警标准,配股后将进一步降低流动性风险。中信证券近年来资产扩张迅速,尤其是衍生品业务发展迅猛对资本消耗较大。截止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下降至135.33%/123.16%(预警标准为120%),接近预警标准。 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均已降到近年来较低水平,公司完成配股发行后补充资本金将进一步释缓公司流动性风险。公司完成配股后净资产有望突破2000亿元,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发展公司资本中介业务。1)公司净资产规模近年来持续提升,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净资产规模1837.87亿元,本次配股募集不超过280亿元,发行完成后公司净资产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2)根据公司公告内容,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增加对子公司的投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以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其中拟投入190亿元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7.9%。公司公告中所提的资本中介业务是公司利用自身资产负债表,通过产品设计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的一类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融资融券、股票质押、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做市交易、跨境交易等业务。公司资本中介业务发展势头迅猛,未来资本中介业务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增量收入。1)近年来公司业务收入结构逐渐得到优化,投资及信用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显著;近两年公司股质业务收入回落、衍生品名义本金规模大增,两融业务收入及衍生品业务交易收入同比增长推升投资业务及信用业务收入占比的提升。2)受市场风险影响,公司股质业务规模持续回落,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仍达442.9亿,仍位列行业前列;两融业务随行就市,融出资金规模增长显著,衍生金融工具名义本金的不断扩张;整体来看,与资本中介业务相关的资产总额近两年大幅增长。3)公司衍生品业务先发优势及规模优势突出,公司场外衍生品存续交易量持续排名行业首位,场外衍生品互换及期权市占率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虽有所下滑,但市占率仍较高。截止2020年11月末,公司场外衍生品互换及期权存续名义本金市占率分别为32.52%、16.65%。 凭借公司广泛的客户资源、丰富的产品线及完善的风控体系未来衍生品业务方面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等创新型资本中介业务将成为公司主要增量收入来源。证券公司持续增资扩股,220020年共有1199家证券公司进行股权融资,合计募集资金达31533亿元。2020年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推进,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马太效应渐强,资本实力突出的证券公司占据先发优势;2020年共有19家券商通过首发、非公开定增、配股的方式进行股权融资,合计募集资金达1533亿元。所募资金主要为发展公司自营投资、资本中介业务。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综合实力强劲,在资本市场深改的大环境下将更加受益。短期内公司ROE、BVPS受配股影响承压,但不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业务不断扩张趋势。公司资本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业务发展不断完善,竞争力持续提升,将继续领跑行业发展。根据公司2020年业绩预告,我们下调公司20E-22E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60/153亿元,589/171,614/182亿元,对应A股PB分别为1.93/1.76/1.69,对应H股PB分别为1.09/0.99/0.95,维持A股“增持”评级、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深改推进不及预期;公司配股发行暂停。
中国人寿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9-02 43.22 -- -- 47.78 10.55%
52.16 20.68%
详细
事件: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274亿元(YOY+13%);归母净利润为305亿元(YOY-19%);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至369亿元。 保费收入增速领先,NBV逆势增长7%。2020上半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19%,保费收入增速领先行业,归母净利润受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抵扣政策和准备金假设变动影响,同比下降;公司上半年实现NBV369亿元(YOY+7%),是上市险企中新业务价值唯一正增长的公司。 新单保费稳健增长,长险及保障型产品占比提升。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单保费收入1462亿元(YOY+14%),其中首年期缴保费/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占比分别为64%/42%,占比保持稳定,特定保障型产品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公司聚焦个险渠道,人均产能逐步提高。个险板块保费收入包括营销队伍保费收入和收展队伍保费收入,上半年公司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561亿元(YOY+10%),占总保费比重为83%;上半年个险规模人力达到169万人(YOY+7%);1H18/1H19/1H20个险月人均新业务价值分别为3258/3663/3638元,保持平稳;1H18/1H19/1H20个险月人均新单保费分别为7802/8789/9143元,稳步提升;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保持平稳为39.3%(去年同期39.7%)。 投资资产稳健增长,总投资收益率略下滑。1H18/1H19/1H20公司投资资产总值分别为27117/33059/378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2%/14%;投资收益率方面,受部分股息派发延迟和利率下行,上半年净投资收益率下滑0.37个pct至4.29%,总投资收益率下滑0.34个pct至5.34%。 维持A/H股“买入”评级:公司代理人人数持续提升,同时寿险业务质量持续优化,准备金计提增加及净投资收益下降导致上半年净利润承压,预计下半年有所恢复,长期EV增长可期。我们维持2020-2022年净利润预测为628/729/930亿元,维持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保费增长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9-02 37.46 -- -- 39.13 4.46%
47.77 27.52%
详细
维持“买入”评级。招商银行作为零售银行标杆,在经营绩效、客户基础、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资产质量等方面综合表现均较为突出。受行业性因素拖累,后续银行业或将进一步加大拨备计提与风险处置力度,全行业营收及盈利增速差或进一步拉大,但预计招商银行下半年业绩表现仍会显著好于同业。结合目前形势,我们下调公司2020-22年EPS预测为3.72/4.17/4.59元,对应PB分别为1.5/1.3/1.2倍。鉴于公司营收水平的稳定性,客群的进一步做优做大,以及优质的资产质量,将为股价提供有力支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疫情持续影响居民现金流。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9-02 14.96 -- -- 16.09 7.55%
20.88 39.57%
详细
营收仍维持15%高增速,拨备前利润达19%,盈利增速受累拨备计提。2020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拨备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5.5%/18.9%/-11.2%,营收与盈利增速显著背离,主要由于公司根据疫情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主动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上半年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384.91亿元,YoY+41.5%),导致净盈利下滑。 规模扩张驱动净利息收入增长,净息差呈现较强韧性。上半年“宽信用”政策持续发力,平安银行总资产/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1%/8.0%至4.18万亿和2.51万亿;与此同时,在贷款等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存款成本相对刚性的情况下,2Q20净息差2.59%,环比1Q20仅微降1BP,较2019年小幅下降3BP,净息差呈现较强韧性。资产端来看,LPR利率下行、让利实体经济及优化客群结构等因素影响下,贷款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叠加债券利率相对低位,拖累生息资产收益率;负债端来看,公司主动压降高成本负债,叠加择机加大同业负债吸收力度,整体成本管控较好,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23BP至2.31%。 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5.8%,对营收贡献边际小幅提升。上半年非息收入增长15.8%至280.23亿元,主要源自私行财富业务和传统对公业务手续费收入,以及投资收益增加,非息净收入占比升至35.78%(YoY+0.12%)。 大幅度计提准备与处置风险,资产质量各项指标明显改善。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65%,环比1Q20持平;关注贷款率1.86%,环比1Q20下行7BP; 逾期贷款占比虽较上年末提升0.19个百分点至2.28%,但其中逾期60天/90天以上贷款占比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3/0.02个百分点至1.55%/1.33%。主要资产质量指标稳中向好的同时,拨备覆盖率环比1Q20提升15个百分点至214.9%,拨贷比环比1Q20提升0.23个百分点至3.54%,整体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0年是平安银行新三年战略的起步之年,继续期待零售转型效果。平安银行将以重塑资产负债表作为新三年转型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相应的,零售经营推出“四化”(数字化、线上化、综合化、生态化)新策略。当前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效果已受到资本市场认可,期待平安银行后续夯实转型升级基础,推动零售业务发展迈向新台阶。
东方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9-01 12.00 -- -- 11.98 -0.17%
11.98 -0.17%
详细
事件:东方证券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6.25亿元,YoY+19%(V.S 行业+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6亿元,YoY+26%(V.S 行业+25%)。 经纪业务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9.6%至10.86亿元;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市占率1.54%,行业排名第20名,与去年同期持平。基础业务稳步夯实,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增开户数同比增长40%,开户新增资产同比增长87%。东证期货发挥研究和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权益规模较2019年末环比增长15%,成交量市占率保持行业第1。金融科技赋能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将保持稳健。 自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加53.7%至25.18亿(行业+13%),主要由于1)投资收益19.45亿元,同比增加7.35亿元(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证券自营投资收益同比均实现增长);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16亿元,同比增加2.59亿元。预计伴随公司对衍生品的综合运用,公司自营业务未来将保持稳健。 资管业务保持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11.14亿元,同比增长33.6%。公司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2,309.80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主动管理规模占比高达99.51%,远超券商资管行业平均水平。 1H2020,公司资管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排名行业第2位。据公司披露,权益类基金近五年绝对收益率65.93%,固定收益类基金近三年绝对收益16.73%,均排名行业前列。 信用业务风险可控。利息净收入3.37亿元,同比减少1.82亿元,降幅35.13%,主要是股票质押式回购融出资金规模减小,相应利息收入减少。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2.9亿元,同比增加174%,主要是受股权质押影响,公司充分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准备有助于出清潜在风险,减少业绩压制因素。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自营业务贡献较高弹性,经纪、资管业务稳定增长,信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公司整体净利润率或将上调,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0-22年收入/净利润预测为233/31、244/32、260/34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大幅波动,资管业务手续费收入持续下滑,股权质押风险持续暴露。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8-31 75.70 -- -- 83.08 9.75%
94.55 24.90%
详细
事件: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00亿元(YOY-1%),归母净利润687亿元(YOY-30%),归母营运利润743亿元(YOY+1%),年化ROE 为20%。寿险及健康险归母营运利润511亿元(YOY+6%),NBV 为310亿(YOY-24%)。 寿险:代理人数触底,期待NBV 拐点:公司20Q2个人寿险代理人数为115万(YOY-11%),环比上升1%;截至2020年6月底,高潜能优才代理人数达到10万人(YOY+2%),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为34%,同比提升6个pct。个险新单同比下滑16%,新业务价值率下滑 8个pct 至 36.7%,人均新业务价值及收入均有所下滑,寿险转型进入攻坚期,期待代理人内部结构调整后的NBV 拐点。 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降低,信保业务赔付骤升:2019H1/2020H1平安财险承保利润分别为38/24亿元,承保利润下滑的原因为信保业务综合成本率骤升,上半年车险/信用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为95%/126%,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3个pct。预计下半年随着疫情好转和公司积极的风控措施,信保业务赔付率将下降。 投资:公允价值波动导致投资收益略下滑。上半年保险投资资产达34420亿元(YOY+16%)。2019H1/2020H1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5%/4.1%,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5%/4.4%,净投资收益率下降原因为汇丰控股暂停派息,总投资收益率下降主要为集团17%的资产被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受权益市场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1亿元(去年同期为+275亿元)。 银行:零售转型持续推进,各项指标实现平稳增长:上半年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562亿元(YOY+19%)。零售客户数较年初增加至1亿人,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 较年初增长17%至23216亿元。通过集团协同效应预计零售转型可期。 综合金融:信托业务:审慎投资策略致月均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下降,总投资收益下降;证券业务:受益于注册制改革和二级市场活跃度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25%;平安融资租赁:计提减值增加,净利润短期承压;平安资产管理:第三方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另类投资业务领先,净利润同比增长2%。 科技:科技净利润快速增长,交叉客户数持续增长。上半年科技板块实现收入427亿元(YOY+ 11%),贡献净利润28亿元(YOY+26%)为唯一净利润同比增长板块。上半年有7819万个人交叉客户,较年初增长了6%,在整体客户中占比37.3%,占比较年初提升了0.05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自2018年起,产品改革、渠道改革等多项寿险改革同步推进。科技赋能渠道改革,推进全面数据化改革转型,建立长期以质量为核心的稳健增长平台。由于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及疫情影响下调20-22预测净利润至1571/2226/2620亿元。期待渠道改革持续推进下负债端拐点的到来。维持A/H 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市场波动;保费增长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