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胡昂

国泰君安

研究方向: 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880515060001,曾供职于银河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14-01-10 7.96 -- -- 8.85 11.18%
8.98 12.81%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0%以上。按此测算,2013年业绩在0.61元以上,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受益国内近海油气开发建设加快 2013年进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第二年,我国近海油气田开发建设逐步加快,工程量同比明显增长;受益全球海洋工程市场逐步回暖,公司海外项目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公司在2013年完成的工作量显著增长,特别是海上安装和海管铺设工程量同比增长较快。 2013年公司运行23个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和3个陆上LNG建造项目,其中14个项目位于渤海海域,6个位于南海海域,2个位于东海海域,此外有4个海外项目。 (二)、公司海上安装和海管铺设工作量大增 公司建造板块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回暖明显,安装板块则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发力;公司海上安装和海管铺设工作量大增。安装业务前三季度累计投入2万船天,同比增长94%,共完成了23座导管架、17座组块的海上安装及797公里海底管线铺设;预计四季度海上安装船天超过7,300个。建造业务前三季度累计完成16.2万结构吨,共完成了16座导管架和13座组块的建造;四季度预计钢材加工量达到5.2万结构吨。 (三)、市场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深水业务有所突破 公司成立了专门从事国际市场开发及管理的海工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司国际市场布局,推动与国际石油公司和海洋工程同行的战略合作,提升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加速国际化战略步伐。今年,公司加强国际项目前期筛选与投标策略制定,重点加强对东南亚、澳洲、中东和加拿大等地区的投标力度。深入推进与壳牌、Technip、Kvaerner等战略合作伙伴在模块化建造和深水业务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更多订单。 2012年,公司全年实现新签订单额约人民币160亿元,其中海外订单人民币21.79亿元,业绩集中在2013年体现。在2013年,公司实现国内外市场承揽额也不错,达到99.84亿元,其中获得国内订单89.61亿元,获得印尼BD项目等4份海外合同6.13亿元,以及2份海外合同意向书4.10亿元。 以完成亚洲首个3万吨级大型导管架设计、建造、海上安装作业为标志,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5万吨半潜式自航工程船等深水工程装备投产后;由公司自主设计的水下脐带缆终端基盘在南海荔湾3-1平台海域成功安装,并完成了全长500米脐带缆安装,标志公司在深水及水下产品的设计和安装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成功完成国内首个深水气田项目--南海荔湾3-1项目3万吨级大型导管架的设计、建造、装船、运输和滑移下水海上安装,该导管架由公司自主设计、建造,按重量计算,世界第五、亚洲第一,是近20年来全球最重的导管架,具有世界级建造难度;该项目从设计源头进行质量和风险控制,创新建造工艺,提升作业效率,建造工期低于国际同类工程,标志着公司项目管理水平和大型结构物的设计、建造、海上安装能力跃上新台阶。 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和世界首艘具有2级动力定位能力的5万吨半潜式自航工程船“海洋石油278”相继投产。“海洋石油201”已铺设海底管线18.2公里,铺设水深350米;“海洋石油278”已成功完成三次国际航运作业,运行良好。多功能水下工程船“海洋石油286”和18000吨导管架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8”已开工建造;上述大型深水装备的陆续投入运营将有力促进公司深水战略的实施。 (四)、珠海深水工程基地提升深水能力,一期即将投产 公司计划总投资101亿元分五期建设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珠海基地将有利于公司发展深水业务、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其中,一期工程已完成陆域厂房建设及设备调试,码头和滑道的建设正在全速推进,一期建设总体进度超过74.5%,目前已具备接单条件;按照之前的进度,二期也有望在2014年建成。 3.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62元、0.65元和0.68元,维持推荐的评级。
卫星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13-12-30 29.50 -- -- 32.40 9.83%
36.30 23.05%
详细
1.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募投项目“年产3万吨高吸水性树脂(SAP)技改项目”于2013年6月建成后逐步进行单机调试,投料试运行。经过近期的试运行,生产运行稳定,产品品质稳定,各项指标已达到公司预期目标。现公司正在积极组织市场销售。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继续看好公司的SAP项目,受益单独二胎政策调整。 高吸水树脂(SAP)作为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最基本的性能是它具有能吸收比自身重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保水性;由于SAP吸收率高、吸液量大、保液性好、且安全无毒和重量轻等优点,在婴儿纸尿裤、妇女卫生巾及成人失禁垫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SAP最具规模而质量要求最高的应用领域就是婴儿纸尿裤。 公司自主开发的3万吨SAP生产线在6月建成、7月完成单体调试后,目前已解决产品连续化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稳定性问题;我们认为已具备从试生产转入正式投产的条件,明年初有望实现转固。婴儿用SAP国内需求量超过30万吨,未来几年增速达30%左右;公司未来有望进一步较大规模继续扩建SAP项目。 (二)、明年一季度将建成完善的C3一体化产业链。 公司扩产的32万吨丙烯酸、30万吨丙烯酸酯项目将于春节前建成投产,45万吨丙烷脱氢有望明年二三月份投产;届时公司丙烯酸总产能将达到48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丙烯酸及酯生产商,自身消化丙烯约35万吨,将打通“丙烷-丙烯-丙烯酸-SAP/丙烯酸酯”的C3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第一家丙烯链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供应商。 (三)、丙烯酸供需结构不必过于担忧,需求增长具刚性、海外市场仍有空间。 丙烯酸在今年三季度的季节性旺季表现较为强势,这略超市场预期,符合我们上半年丙烯酸及酯已处周期底部的判断;市场之前对丙烯酸行情过于悲观。因为今年到明年底,除了明年初公司自己的32万吨丙烯酸之外,其他基本没有大的产能投放。另外,由于国外许多丙烯酸装置相对是老装置,检修较多、而新产能很少,海外需求也对丙烯酸有较大的拉动;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海外市场有相当的拓展空间。 3. 投资建议:SAP投产、明年春节扩产的丙烯酸及酯投产、3月丙烷脱氢投产,三大项目将推升公司业绩的新一轮显著增长,估值水平也将提升;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1.12元、2.17和2.91元,继续维持“推荐”评级,详见我们5月初的深度报告《卫星石化(002648):最受益于二胎政策的丙烯一体化产业链公司》。
鲁西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3-12-13 4.44 -- -- 4.39 -1.13%
4.39 -1.13%
详细
投资要点: 1.事件 鲁西化工(000830)发布公告,拟投资建设聚碳酸酯一期年产6.5万吨工程,项目投资额8.5亿元,建设周期15个月。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12亿元,利润总额约2亿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迈出转型第一步,向高端材料领域进军 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产品产能过剩,竞争格局加剧,不少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由于长期致力于低层次的规模化扩张,而忽视了技术的积累,在新产品、新领域的开拓上,国内企业显得捉襟见肘。 鲁西化工拥有自己的化工研究院,且在德国成立了研究所,雇佣外籍员工,紧跟全球化工的发展趋势,寻找有前景、符合公司思路的产品。这方面,鲁西化工已经走在了化工同行的前面。此次选择建设聚碳酸酯项目,也是公司向新材料领域拓展的第一步。 (二)、PC性能好,市场空间大,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PC凭借优异的性能,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种,其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良好的耐热性、优秀的光学性能以及电性能等。下游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玻璃装配业、汽车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等领域。 2012年全球聚碳酸酯总产能为469.5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4家企业,sabic公司131.5万吨/年、拜耳130万吨/年、日本帝人48万吨/年、陶氏化学47.9万吨/年,产能分别占全球的28.0%、27.7%、10.2%和10.2%。目前全球需求预计在450万吨左右。 未来几年内,世界PC的需求量将维持在7~10%左右的增长速度,汽车和电子产业将是最重要的应用方向。 特别是因其特殊的物机特性和低成本特点,IPhone5C外壳采用了聚碳酸酯材料,据不完全统计,苹果新产品将使用30万吨PC/ABS为主的塑料用于手机外壳生产。苹果采用聚碳材料作为外壳,有望引领聚碳材料的新应用。 (三)、公司将成为国内首家光气法PC大规模生产厂商 随着我国在汽车、电子、电器等工业领域高速发展,对聚碳的需求增长迅速,目前聚碳的年需求约在150万吨,但由于技术壁垒,国内企业尚无厂家进行大规模生产,每年需进口约130万吨。 公司引进先进的技术,采用光气法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性能优越,能生产中高端产品。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光气法大规模厂家。按照该工艺的原料消耗测算,预计PC成本在16000元/吨,而售价按品种档次高低,在18000-26000元/吨。公司一期投建6.5万吨/年PC产能(总项目共20万吨),预计贡献净利1.5亿元,如20万吨全部达产,将贡献净利4.5亿元。该产品的投资建设,表现出公司有掌握高端产品生产的能力,也反映出在选择项目上公司有一定的前瞻性。 (四)、综合一体化雏形显现 公司发展的思路及未来的目标是打造一体化、集约化的化工园区,形成完善的原料、动力供应网络,最终实现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 化工园目前使用面积4平方公里,政府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经过这几年不懈的发展,园区里水、电、汽供应网络逐渐完善,原料、产品互为关联,煤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相互交织、循环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公司积极探索园区一体化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正逐步走向收获的季节,有望成为化工标杆性企业之一。 3.投资建议 甲醇供给收缩、新型需求放量,明年仍将维持强势格局;海外尿素回暖叠加春耕,相对看好尿素盈利回归,但高度要看国际尿素价格。坚持明年氨醇联产企业效益增长贯穿全年的判断。 如果下调旺季关税,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尿素价格的波动,特别是能对抗国外的压价策略,有利于出口和企业盈利的稳定,另一方面,尿素价格淡旺季波动小的话,有利于尿素企业估值的提升。 公司积极探索园区一体化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正逐步走向收获的季节。14年新增利润点1)10万吨己内酰胺,吨利润约1500元/吨;2)60万吨硝基复合肥预计在3月份逐步投产,吨利润约500元;3)新型粉煤气化炉。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4年EPS分别为0.24元和0.50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18.4x和8.8x,随着PC项目的建设乃至达产,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有望获得的提升,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和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3-12-02 16.48 -- -- 14.26 -13.47%
15.70 -4.73%
详细
1.事件 和邦股份发布资产收购预案,公司将向四川省盐业总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双甘膦业务新公司(和邦农科)51%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8.14亿元,股份发行价格为14.66元/股,发行数量约5557万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拥有和邦农科100%股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收购有利于完善资源产业链 和邦农科主要从事双甘膦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资产为15万吨/年双甘膦项目相关资产,其中一期9万吨/年装置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收购完成后,有利于完善草甘膦全产业链,实现围绕天然气、盐、磷资源展开产品链。 和邦农科双甘膦主含量98.2%,氯化物含量0.25%(国标0.3),产品品质行业领先。双甘膦项目工艺流程一体化国内首屈一指,原材料完全自给,按照10万吨产销量测算,预计和邦农科明年贡献4亿元净利,相对于8.14亿元的资产预估价(51%股权),收购对应PE仅4倍。 (二)、纯碱供需结构改善,公司业绩弹性巨大 纯碱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平板玻璃、氧化铝及合成洗涤剂等领域,2013年1-9月份三者产量累计增速约10%;同期纯碱的产量却同比下滑了2.41%,说明纯碱市场一直在去库存,而目前企业的销量逐渐转好。当前玻璃价涨量增,旺季到来以及新增产能的点火都将拉动对纯碱的需求。和邦纯碱价格也已较低点提升了300元/吨。 纯碱产能增速放缓,未来两年,仅有14年上半年约300万吨新增,占当前产能的10%;需求方面,预计年均增速仍有望维持在10%左右。纯碱的供需形势逐渐改善,我们判断明后年纯碱市场将维持强势格局。 2014年公司纯碱产能有望达到110万吨,纯碱价格每上涨100元,增厚EPS0.18元,价格弹性巨大。 (三)、打造最具成本优势的草甘膦龙头 和邦股份前期公告投资建设5万吨草甘膦项目,现又拟将和邦农科试生产的双甘膦业务重组入公司,资源原材料优势,加上一流的设备、管理,草甘膦生产上,公司有望打造全行业最低成本。 从双甘膦到草甘膦,三废要少很多,环保处理难度不大,且生产技术壁垒不高(只需一步氧化法)。当前以外购双甘膦制草甘膦测算,单吨盈利约2500元/吨,5万吨/年对应1.25亿元利润。随着环保的趋严,规模小的企业外购双甘膦将成为趋势,对双甘膦的需求提升,双甘膦在产业链中的利润份额有望提升。 3.投资建议 公司地处盐卤、煤炭、天然气富集区域,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加上公司管理水平行业领先,造就了联碱产品的低成本优势。纯碱、双甘膦、磷矿等大型项目均是在行业景气低点进行投资建设,不仅基础投资省,达产还能享受到行业的高景气,这反映出公司管理层对化工行业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也是我们看好公司的主要因素。随着双甘膦、浮法玻璃、磷化工项目的陆续达产,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13-14年EPS分别为0.29元、1.31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52.3x、11.8x;如果收购重组成功,则预计公司13-14年EPS(摊薄后)分别为0.26元、1.56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58.3x、9.7x,给予推荐评级。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13-11-07 4.70 -- -- 5.10 8.51%
5.10 8.51%
详细
1.事件 考虑到公司价值以及当前公司的股价,中国石化集团自2013年11月5日起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含2013年11月5日已增持的部分股份)。2013年11月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公司A股6,060,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05%。增持前中国石化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为86,089,416,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73.855%,增持后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为86,095,476,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73.860%。 中国石化集团承诺,在增持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受益油品质量升级 .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发改委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其中,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 汽油全国国四实行从明年开始,柴油全国国四是2015年开始;上海和江苏八市等地今年10月实行汽油国五,全国国五则是规划2018年实行。 油品升级实行优质优价,预计国四升级到国五除了覆盖成本之外、提升成品油盈利不大,而国三升级到国四则提升成品油盈利较为显著。我们测算汽油国四明年实行有望提升中石化EPS约5分,柴油国四后年实行有望提升中石化EPS约1毛。 (二)、中石化页岩气开发在国内领先,看好其进展 . 尽管中国页岩气储量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钻探成本和地质条件复杂限制了页岩气的利用,因此国内开发进展较为缓慢。中石化旗下江汉油田在成功实现试验性钻探之后,在重庆涪陵地区进展较快,已经开凿了近30口页岩气试验性勘探井。根据中石化官方数据,其中6口井日产量合计达到106万立方米,每口井日均产量近18万立方米,这些井是中国企业过去三年在试验性勘探所钻的大约150口井中最高产的。中石化因此可能规划到2015年底在涪陵气田建设年产能50亿立方米;这将是第一个国内成规模的页岩气基地;最快有望于2014年初实现商业开采。 公司很重视天然气,常规气接下去的增量主要是元坝,一期17亿方、二期再加14亿方;非常规气还有鄂尔多斯致密气;另外,还将建设新疆煤制气,预计自产80亿方,其他外购,新疆到浙江、广东的300亿方煤制气管道已经达到发改委路条。 3.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56元、0.62元和0.74元,目前公司估值具有吸引力,维持“推荐”评级。
中化国际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13-11-05 6.46 -- -- 7.06 9.29%
7.80 20.74%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实现营收349.3亿元,同比下降1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8亿元,对应EPS为0.40元,同比增长82%,符合我们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农化景气,已形成全产品线的一体化优势 公司持股扬农集团40.5%、间接持股扬农化工14.7%、持股南通江山股份29.2%,受益于转基因作物面积持续增长提升需求和安全环保标准提高推升行业准入,草甘膦景气带动农化业绩大幅好转。作为中国唯一拥有国际高端农药品牌的公司,公司农化分销依托孟山都的强势品牌,拓展东南亚和澳洲等海外营销渠道,已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优势。 (二)、江苏圣奥化学的橡胶助剂前景广阔,橡胶防老剂价格有望上涨 l公司于去年11月并购61%股权的江苏圣奥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橡胶防老剂6PPD、IPPD以及中间体RT培司生产企业,是PPD产品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市场销售份额全球第一;拥有6PPD防老剂的核心技术和成本优势。与富莱克斯的诉讼胜诉后,出口将获得爆发性增长,接下去橡胶防老剂价格有望上涨。另外,不溶性硫磺、高分散型白炭黑等新产品的潜力较大。 (三)、物流贸易龙头正在加速转型成精细化工龙头 公司是化工品物流、分销、橡胶、农化、精细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从事物流、分销、贸易等国际化经营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公司在保持贸易物流市场地位的同时,战略发展实体产业,产业盈利占比已从十年前的只有8%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96%;已经成功的实现由贸易公司向精细化工产业集团的转型,并在精细化工及橡胶主业领域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及发展潜力。 (四)、大举收购橡胶园,有望成全球天胶巨头 公司自产天胶未来几年有望从2万吨增长到10万吨以上;目前橡胶加工销售能力约80万吨,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很快能达到100万吨。公司以GMG作为橡胶业务的海外战略性平台,将继续拓展天然橡胶上游资源,未来几年有望成为全球天胶巨头。 3.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56元、0.74元和0.87元(增发摊薄前);公司拟增发不超过6.91亿股,发行价不低于5.79元/股。公司业务结构的转型和商业模型的转变将带来价值重估,估值水平将有望提升,我们维持“推荐”评级。
和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3-11-05 16.48 -- -- 16.48 0.00%
16.48 0.00%
详细
1.事件 和邦股份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96亿元,同比增长2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4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002元。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0.78亿元,同比减少2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减少86.88%,对应每股收益0.10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纯碱、氯化铵低迷致业绩大幅下滑 纯碱、氯化铵市场双双低迷,价格持续下跌,致使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出现大幅下降。2013年1-9月份,华东重质纯碱实现均价1306.7元/吨,而去年同期为1491.1元/吨,同比下滑了12.4%;氯化铵方面,2013年前三季度河北市场实现均价705.5元/吨,去年同期为1024.5元/吨,同比下滑了31.1%。在此影响下,公司产品毛利率同比减少21.11个百分点至17.82%。联碱产品持续的阴跌严重影响了市场出货量,特别是今年西南地区低温干旱,公司氯化铵的销售承压,产成品库存急剧上升,而当期生产费用依旧摊销,拖累了业绩。 (二)、纯碱反弹持续,公司业绩弹性巨大 纯碱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平板玻璃、氧化铝及合成洗涤剂等领域,2013年1-9月份三者产量累计增速约10%;同期纯碱的产量却同比下滑了2.41%,说明纯碱市场一直在去库存,而目前企业的销量逐渐转好。当前玻璃价涨量增,旺季到来以及10月份新增产能的点火都将拉动对纯碱的需求,相对看好纯碱回归正常的盈利水平。和邦纯碱价格也已较低点提升了200元/吨。2014年公司纯碱产能有望达到110万吨,纯碱价格每上涨100元,增厚EPS0.18元,价格弹性巨大。 (三)、打造最具成本优势的草甘膦龙头 和邦股份前期公告投资建设5万吨草甘膦项目,以及拟将顺城化工试生产的双甘膦业务重组入公司,资源原材料优势,加上一流的设备、管理,草甘膦生产上,公司有望打造全行业最低成本。顺城化工双甘膦项目规划15万吨/年,一期9万吨/年,共4条线,单条线设计产能2.25万吨/年。其中第一条线已试车成功,据公司介绍,第1釜产品,公司双甘膦主含量98.2%,氯化物含量0.25%(国标0.3),产品品质行业领先。该项目工艺流程一体化国内首屈一指,原材料完全自给,按照可研测算,完全成本控制在12000元/吨以内,目前公司双甘膦出厂价20000元/吨,单吨净利6000多元,年化贡献利润5.4亿元。 从双甘膦到草甘膦,三废要少很多,环保处理难度不大,且生产技术壁垒不高(只需一步氧化法)。以外购双甘膦制草甘膦测算,单吨盈利约4000元/吨,5万吨/年对应2个亿的利润。随着环保的趋严,规模小的企业外购双甘膦将成为趋势,对双甘膦的需求提升,双甘膦在产业链中的利润份额有望提升。 公司收购武骏玻璃90%股权,投资建设46.5万浮法玻璃生产线将在2014年1季度投产,有利于打造盐-纯碱-玻璃一体化产业链,预计利润总额约1.7亿元。 3.投资建议 公司地处盐卤、煤炭、天然气富集区域,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加上公司管理水平行业领先,造就了联碱产品的低成本优势。纯碱、双甘膦、磷矿等大型项目均是在行业景气低点进行投资建设,不仅基础投资省,达产还能享受到行业的高景气,这反映出公司管理层对化工行业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也是我们看好公司的主要因素。随着双甘膦、浮法玻璃、磷化工项目的陆续达产,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13-14年EPS分别为0.29元、1.48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52.3x、10.2x,给予推荐评级。
红太阳 基础化工业 2013-11-04 14.95 -- -- 16.45 10.03%
16.71 11.77%
详细
1.事件 红太阳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11亿元,同比增加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32.06%,对应每股收益0.20元。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48.99亿元,同比增加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21.66%,对应每股收益0.52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百草枯提价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主导产品百草枯维持景气,公司三季度单季度盈利同比增长32.06%,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21.66%,毛利率提升至13.66%,同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尽管业绩大幅提升,却仍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百草枯42%母液市场报价已提升至3万元/吨,而公司长协单子占比较高,预计3季度实现均价仅为1.8-1.9万元/吨。另一方面毒死蜱产业链产品及3甲基吡啶价格与去年同期比,价格有所下降,拖累了公司业绩的增幅。 (二)、坚定看好百草枯景气 经历2009-2011年产能消化阶段后,2012年百草枯景气度开始提升。百草枯42%母液价格长期维持在1.45万元/吨左右,自2012年9月份后价格不断攀升,到目前为止,主流厂家报价至3.0万元/吨。近5年来,百草枯全球年需求增长率在15%以上,随着免耕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在耐草甘膦药性杂草地区使用量的提升,我们预计百草枯的需求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环保政策下百草枯产能扩张受限,目前正常开工的企业开工率已提升至90%以上,供给端十分紧张,越往后百草枯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加剧。我们判断百草枯涨价明确,行业仍将景气向上。 (三)、产品弹性十足 当前公司长协单子占比不断减少,长单时间也缩短至1-3个月,在百草枯景气向上的过程中,公司的实现价格有望逐步向市场报价靠拢。公司拥有6.2万吨吡啶碱、2万吨百草枯原粉产能,百草枯42%母液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增厚EPS0.09元,价格弹性十足。 3.投资建议 公司通过实施农药整体上市后,形成了拟除虫菊酯类、吡啶碱类和氢氰酸类三大环保农药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吡啶-百草枯一体化企业,综合优势明显。 目前国内百草枯产量接近产能上限,随着需求的增长,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加剧,百草枯景气中长期向上。公司未来业绩边际来源主要有两块,一个是百草枯涨价的弹性,二个是2.5万吨新建吡啶碱投产带来的业绩增长。我们预计公司预计13-14年公司EPS分别为0.77元、1.33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19.8x和11.5x,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13-11-01 4.51 -- -- 5.10 13.08%
5.10 13.08%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1399.24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23%,全面摊薄EPS 为0.42元,其中三季度单季为0.18元,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勘探生产板块和营销板块业绩总体稳定,环比有所上升;炼油业绩环比大幅改善,化工板块也扭亏。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三季度上游和营销环比有所上升 今年上半年,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相对宽松,原油价格大幅回落;三季度受叙利亚局势和夏季需求旺季影响,原油价格Brent 修复到110美元上下,公司上游业绩环比有所上升。成品油营销板块总体比较稳定,二季度受宏观经济增速下台阶、柴油需求不振而业绩同比、环比下滑明显,三季度受宏观经济小周期触底回升而业绩修复到2年来单季度的较好水平。 (二)、炼油受益原油库存收益,3月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后总体已告别系统性亏损 二季度炼油出现亏损主要是3-4月份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原油库存损失影响,三季度随着原油价格的回升,原油库存收益带来炼油业绩的环比大幅好转,炼油单桶EBIT 达到2.4美元/桶,相比二季度的略亏0.8美元/桶,大幅扭亏,也高于一季度的盈利0.8美元/桶;把3个季度总体来看,炼油总体盈利约0.8美元/桶。3月发改委推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后,基本保障炼油在原油价格130美元/桶以下时不亏损;季度间的炼油盈利波动主要是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库存收益或跌价的扰动;未来炼油单桶EBIT 总体保持在0.8美元/桶左右将成为常态。 (三)、化工板块受宏观经济拖累,未来几年将缓步复苏 去年下半年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公司石化板块大幅扭亏,单吨乙烯EBIT 去年三、四季度分别修复到433元/吨和605 元/吨;但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复苏力度较弱,石化板块一季度只有微利,单吨乙烯EBIT 下滑到只有67 元/吨,二季度更是重新出现亏损,这是近4 年来除了去年二季度外的少有的单季度亏损,单吨乙烯EBIT的亏损幅度约为240 元/吨;三季度由于宏观经济小周期触底以及补库存因素而好多化工品价格普涨反弹,化工板块实现微利,单吨乙烯EBIT 修复到137 元/吨;该板块的持续好转情况需看宏观经济的复苏力度。 3.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 年EPS 分别为0.56 元、0.62 元和0.68 元,公司估值处于底部,维持“推荐”评级。
广汇能源 能源行业 2013-10-31 11.80 -- -- 12.18 3.22%
12.18 3.22%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亿元,实现EPS约0.12元,同比下滑26.87%;其中三季度单季业绩约1分,符合我们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哈密甲醇-LNG煤化工恢复试生产后,四季度业绩有望修复到一季度 。 9月9号自治区环保厅同意试生产后,项目已全面恢复试生产,目前负荷已恢复到5成左右;从4月起火开始累计停车约5个月,二季度由于折旧和事故直接损失影响而单季度亏损2亿多;三季度基本上处于事故修复和环保处理待检阶段、甲醇-LNG煤化工只试生产约半个月;使得前三季度该项目总体净利润为-2.5亿元;总体来看,此次火灾至少影响公司今年业绩8亿以上、约合业绩1毛6。 三季度由于吉木乃LNG的投产,公司煤炭销售和LNG的净利润预计在2.5亿元左右,略高于前两个季度,扣除煤化工项目的亏损和总部及其他项目的损益,经营性净利润只有5000多w。四季度,哈密甲醇-LNG煤化工的业绩有望修复到今年一季度水平,我们预计公司四季度经营性净利润预计4-5亿左右。 (二)、与酒钢合作,标志着公司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来加快推进能源项目 。 上个月,公司与国投公司合作共同建设红淖铁路,并将红淖铁路纳入到北翼出疆铁路通道项目内,未来也将与国投公司在煤炭开采开发、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煤制天然气等方面的合作;这次,公司与酒钢合作建设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包括之前6月,公司与壳牌在启东LNG项目进行合作;这标志着公司进一步加快实施与国内外大中企业合作开展能源项目的步伐,标志着公司未来的资源转换战略向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这将在相当程度上缓解项目投资的资金问题,加速资源转化进程,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甘肃省将煤化工产业确定为甘肃省“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规划在河西走廊地区布局建设5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公司与酒钢甘肃省酒嘉地区合资建设3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其中一期1000万吨),将充分利用公司哈密高油气煤的资源特点和酒钢集团产业优势;并且3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干馏后产生的1650万吨提质煤(兰炭)可全部销售给酒钢集团作为钢铁冶炼的喷吹煤及烧结用煤和酒钢集团自备电厂的动力煤,制氢后剩余部分的干馏气可作为冶金燃气,充分体现“吃干榨尽和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特点。 按照重大项目互保共建和企业互为市场的政策,酒泉市政府积极协调境内火电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保证使用广汇能源的煤炭和提质煤;这个将使得公司的资源部分共享换回煤炭销售的市场,也为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出来的提质煤(兰炭)解决了销售问题。 公司自己在哈密建设第1套1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前段干馏明年上半年将投产;与酒钢合作的第1套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的进度差不多比哈密首套1000万吨项目晚接近1年。 3. 投资建议 :公司于2012年9月将全资子公司瓜州物流持有伊吾能源9%的股权转让给新疆中能颐和,控股股东广汇集团以相同价格同步转让其持有伊吾能源6%的股权,此笔股权转让会带来9.89亿元的净收益,折合每股收益约0.19元,有望于四季度计入报表。 四季度到明年春,随着甲醇-LNG项目负荷爬升,项目达产后盈利预期的逐步兑现,市场和部分投资者之前对于该项目盈利的质疑和担忧将逐步打消,这也将有助市场建立对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的信心。 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41元、0.76元和1.22元,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13-10-31 7.63 -- -- 8.11 6.29%
8.29 8.65%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实现营收16827.8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2.9亿元,对应全面摊薄EPS为0.52元,同比增长9.6%,其中三季度单季度业绩0.16元,符合我们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三季度原油回升,上游板块提升明显,炼油得益库存收益 今年上半年,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相对宽松,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挥之不去,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回落较多,公司上游勘探板块EBIT从一季度的570亿大幅下滑到二季度的418亿元;三季度受叙利亚局势和夏季需求旺季影响,原油价格Brent修复到110美元上下,公司上游业绩环比改善明显,回弹到482亿元。 3月发改委推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后,公司炼油业务基本告别大幅亏损的状态;季度间的炼油盈利波动主要是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库存收益或跌价的扰动;公司二季度炼油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亏损幅度从1美元/桶扩大到4.1美元/桶,主要是原油价格回落带来原料库存损失的原因;三季度随着原油价格的回升,原油库存收益带来炼油业绩的环比大幅好转,炼油单桶EBIT达到盈利1.7美元/桶;总体来看,未来公司炼油单桶EBIT保持在略亏1-1.5美元/桶将成为常态。 (二)、三季度成品油营销改善明显,化工业务依旧疲软 公司的成品油销售板块去年下半年受国内经济企稳而业绩回升的好景不长;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复苏力度较弱,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柴油需求不振,公司成品油销售盈利同比和环比均下滑明显;三季度宏观经济小周期触底回升,公司三季度营销板块EBIT达到33亿元,相当于上半年的总体,修复到近年来的单季度较为正常的水平。 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出口不旺等因素影响,化工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主要化工产品供过于求,价格降幅较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达到历史新低;公司今年化工经营状况环比逐季向下,近期仍难言乐观。 (三)、天然气板块未来3年的盈利将持续改善 近年来,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江苏如东LNG接收站的投产并逐步达产,天然气进口量快速放量,3年时间一下增加到300多亿方;之前由于天然气定价还没有理顺而进销价格倒挂一度接近1.5元/立方,公司进口气和LNG承担巨额亏损。公司天然气与管道板块上半年有效平衡国内自产气和进口气两种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以部分管道净资产及其业务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目前共确认收入248亿元。 发改委发通知自7月10日起,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超过4毛/立方,并且增量气门站价按照广东、广西试点的天然气新定价机制,一步调整到2012年下半年以来可替代能源价格85%的水平。这次天然气调价和实现增量气市场化主要利好的是上游天然气供应商,特别是中石油;这次调价,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1.69元/立方提高到1.95元/立方,上调幅度平均幅度为0.26元/立方,对公司的年化业绩贡献为增厚业绩约9分。 发改委在调价通知中指出,存量气价格将分步调整,力争“十二五”末调整到位;也就是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存量气在未来2-3年时间里要调到这次调整到位的增量气的水平;这次调整后的增量气价格相当于原油价格110美元/桶对应的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挂钩,假设未来2-3年原油价格在90-100美元/桶,则目前存量气的潜在调价空间约0.6-0.8元/立方(两广地区则为0.4-0.5元/立方)。如果到时候化肥用气调价幅度的折扣比照此次调价,居民用气还是不上调,目前存量气价格在未来2-3年的总体调价幅度保守估计在0.3-0.4元/立方。因此,未来2-3年,中石油天然气板块业绩提升的潜在空间还有0.2-0.25元,保守估计也在0.15-0.2元;天然气板块未来3年的盈利将持续改善。 3.投资建议 公司天然气业务将迎来3年的盈利改善期,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68元、0.81元和0.92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13-10-30 21.94 -- -- 25.81 17.64%
25.81 17.64%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73亿元,同比增长39.9%,EPS为1.19元,其中二、三季度单季业绩分别为0.44元和0.48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新增装备投入和原有平台效率提高拉升钻井板块业绩 公司目前共运营和管理37座钻井平台(其中半潜式达到9座),比去年同期增加3座,钻井装备规模进一步扩大;除了新增产能之外,原有的钻井平台经过合理的作业安排,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3年前三季度集团钻井平台作业船天同比增加1,265天,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增加339天,增长4.9%;尤其是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新装备达产的带动下,作业量实现快速增长,半潜式钻井平台增加926天,增长75.3%;主要是新增钻井平台COSLPromoter、NH7 、“勘探二号”,去年投产的COSLInnovator、NH8本期作业饱满。 服务费率方面主要是新增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入和生活平台收入提升的带动,半潜式和生活平台的平均费率水平高于普通自升式钻井平台、特别是半潜式钻井平台,新增装备及作业量提升对总体平均费率的拉动比较明显。但费率的趋势性提升,我们仍保持相对谨慎;未来3年自升式产能投放量仍较可观、预计119艘,其中明后两年分别预计为30艘和49艘。 (二)、油田技服板块在多业务带动下也实现可观增长 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在多条作业线业务量上升及高技术应用的带动下,业务量饱满,实现快速增长;在技术研发上有更进一步成果,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应用于特稠油开采取得初步成功,自主研制的EMRT核磁共振测井仪在南海西部油田首次应用成功。 (三)、海外业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公司国际业务再次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以东南亚、中东、墨西哥、北海为中心的四大区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东南亚,公司在印尼海上钻井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还新增了巴基斯坦和泰国两个市场。中东,公司继续为客户提供钻井、修井等综合性油田技术服务。在墨西哥,模块钻机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等业务也均取得较好发展,合同续签做到了无缝连接。以挪威为中心的北海市场,公司在挪威市场的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2座生活平台全部投入运营。 3. 投资建议 子公司关于平台待命费争议对挪威石油公司的诉讼,由于案件尚未开庭审理,诉讼案件最终对待命费金额的处理结果尚无法准确判断,盈利预测暂不考虑。我们小幅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1.47元、1.68元和1.87元,维持“推荐”评级。
华峰氨纶 基础化工业 2013-10-29 9.12 -- -- 9.49 4.06%
10.07 10.42%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5亿元,同比增长734%,实现每股收益0.23元,其中三季度单季业绩0.12元,符合我们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氨纶景气有望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目前国内氨纶产能约50万吨,前两年新增产能已投放完毕,今明两年新产能投放只有约3万吨,两年累计产能增速不足总产能的6%,供给端的收缩明朗,整体开工率已从年初的8-9成提升至目前的9成5,我们维持年初以来对氨纶行业迎来大的景气拐点的判断不变。 由于下游需求结构的季节性,今年上半年旺季主要是20D和30D表现;三季度的常规淡季则淡季不淡,40D产品从47000元/吨左右上涨到54000元左右;与09-10年上一轮氨纶景气相比,上一轮的涨势是进二退一、这次则是稳步小跑而基本没有回调;尽管9-10月份下半年旺季涨幅有限,我们仍看好氨纶景气,不排除四季度淡季价格上涨。氨纶目前40D规格的主流出货区间维持在55000元/吨左右,明年我们预计看65000到70000元/吨;我们判断氨纶景气有望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公司氨纶弹性最大,价格每上涨5000元的年化业绩弹性为0.25元;公司业绩环比逐季明显好转,一季度单季业绩约2分,二季度单季约9分,三季度单季业绩约1毛2;从公司预览的年报业绩来看,四季度业绩在1毛2~2毛之间。 (二)、氨纶需求具有刚性增长 从本轮氨纶行情下游需求的驱动力来看,我们认为一是出口带动的贡献较大,二是下游需求的刚性增长不容小觑;尽管下游纺织服装的品牌服饰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景气度不容乐观,但整体纺织服装面料需求量的增长依然具有刚性,特别是代表中低端纺织服装需求的淘宝天猫网购在快速增长、在服饰需求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三是随着氨纶纤维的“去贵族化”,休闲服饰消费升级带来氨纶需求提速;因此,刨去库存扰动因素,氨纶行业的需求具有15%左右的刚性增长。 (三)、公司重庆6万吨氨纶有望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 公司计划花3年时间分2期在重庆涪陵异地新建6万吨差别化氨纶,加上目前瑞安本部的5.7万吨产能,届时公司氨纶产能将达到11.7万吨,市场占有率有望从目前的11%提高至18%左右,整体规模将获得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新项目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能耗水平将进一步降低,因为瑞安本部的5.7万吨产能中只有1.5万吨是近两年新建的;再加上当地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大大低于浙江瑞安,新项目投产将有效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预计约为4000元/吨左右。 3.投资建议 公司氨纶业务今年迎来转折点,产量有望超5万吨(去年4.38万吨);明年上半年投产的环己酮项目以加工费提成形式,达产后将贡献稳定收益接近1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4年EPS分别为0.41元和1.11元,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卫星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13-10-25 25.15 -- -- 28.88 14.83%
31.88 26.76%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每股收益0.79元;其中三季度单季业绩0.34元,符合我们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丙烯酸下半年旺季涨价,需求刚性增长显现 今年6月上海华谊丙烯酸起火爆燃引发丙烯酸价格上涨后,很快进入了三季度的季节性旺季,丙烯酸表现较为强势,这略超市场预期,符合我们上半年丙烯酸及酯已处周期底部的判断。因为今年到明年底,除了明年初公司的32万吨丙烯酸之外,其他基本没有大的产能投放。另外,由于国外许多丙烯酸装置相对是老装置,检修较多、而新产能很少,海外需求也对丙烯酸有较大的拉动;对于像公司这样的产品质量不错的龙头企业,未来在海外市场有相当的拓展空间。 而2012年,国外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下台阶,国内外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造成了丙烯酸下游行业发展不稳定、下游需求未见起色;再加上,2012年丙烯酸产能投放很大,江苏裕廊化工、中海油惠州、江苏句荣化工、江苏三木集团等新增产能先后投产,丙烯酸产能增长近40%;致使2012年全年除了四季度由于日本触媒爆炸而使丙烯酸有一波较大的行情之外,丙烯酸及酯产品价格总体较弱。 (二)、继续看好公司的SAP项目,将受益二胎政策调整 高吸水树脂(SAP)作为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最基本的性能是它具有能吸收比自身重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吸水后能成为一种胶状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保水性,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物,却有着奇特的吸水性能;由于SAP吸收率高、吸液量大、保液性好、且安全无毒和重量轻等优点,在婴儿纸尿裤、妇女卫生巾及成人失禁垫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取代了传统的吸液材料。SAP最具规模而质量要求最高的应用领域就是婴儿纸尿裤。 公司的3万吨SAP项目在6月建成、7月完成单体调试后,目前正在解决产品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品质稳定性的问题,顺利的话,我们预计11月前后有望正式投产。婴儿用SAP国内需求量超过30万吨,未来几年增速达30%左右;公司未来有望进一步较大规模继续扩建SAP项目。 (三)、公司年底将建成完善的C3一体化产业链 公司32万吨丙烯酸、30万吨丙烯酸酯项目今年底将建成投产,45万吨PDH(丙烷脱氢)有望明年2月投产;届时公司丙烯酸总产能将达到48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丙烯酸及酯生产商,自身消化丙烯约35万吨,将打通“丙烷-丙烯-丙烯酸-SAP/丙烯酸酯”的C3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第一家丙烯链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供应商。 3.投资建议 公司明年开始将迎来业绩的新一轮显著增长,估值水平也有望得到提升;我们小幅上调今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1.12元、2.17和2.91元,维持“推荐”评级。
广汇能源 能源行业 2013-10-16 11.87 -- -- 12.40 4.47%
12.40 4.47%
详细
1.事件 (1)公司与酒泉钢铁集团一致同意在甘肃省酒嘉地区合资建设3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双方各占合资公司50%股权;项目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投产”的原则推进,其中首期1000万吨/年原煤分质利用项目拟定于2013年内启动,2014年底一期工程中的干馏部分投产,2015年整体一期项目竣工。为确保项目所需的高油-富油煤炭原料资源的保障供应,双方同意合作开发广汇在新疆哈密淖毛湖东部区域的煤炭资源(资源储量约35.39亿吨)。 (2)公司与酒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酒泉市政府继续支持广汇能源瓜州柳沟千万吨级煤炭物流园建设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广汇能源在酒泉新建项目,对广汇能源煤化工项目给予“飞地建园”、工业用地、招商引资等一揽子政策优惠等;按照重大项目互保共建和企业互为市场的政策,酒泉市政府积极协调境内火电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保证使用广汇能源的煤炭和提质煤;酒泉市政府积极支持广汇能源在酒泉布点建设LNG汽车加气站,加快审批公司已经申报的8个加气站项目,已经建成运营的加气站尽可能调整整合由广汇能源经营,“十三五”规划布点建设的加气站,原则上由广汇能源建设经营。 (3)公司收到发改委关于《新疆喀木斯特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喀木斯特矿区以建设大型煤矿为主的开发思路;喀木斯特矿区为国家规划矿区,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的要求,以新疆富蕴广汇矿业公司为主体,推进矿区煤矿企业的联合与重组;矿区煤炭资源总量约61亿吨,矿区划分为3个井田和1个勘查区,规划建设总规模2200万吨/年。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与酒钢合作,标志着公司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来加快推进能源项目 上个月,公司与国投公司合作共同建设红淖铁路,并将红淖铁路纳入到北翼出疆铁路通道项目内,未来也将与国投公司在煤炭开采开发、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煤制天然气等方面的合作;这次,公司与酒钢合作建设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包括之前6月,公司与壳牌在启东LNG项目进行合作;这标志着公司进一步加快实施与国内外大中企业合作开展能源项目的步伐,标志着公司未来的资源转换战略向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这将在相当程度上缓解项目投资的资金问题,加速资源转化进程,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二)、与酒钢的资源换市场的合作,有利于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在河西走廊推进 酒钢具备年产1000万吨钢(其中不锈钢120万吨)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河西地区丰富的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实施酒嘉风电基地高载能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有色冶金产业已形成年产电解铝175万吨的生产能力;目前,能源产业已形成1880兆瓦的自备火电装机容量。 甘肃省将煤化工产业确定为甘肃省“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规划在河西走廊地区布局建设5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公司与酒钢甘肃省酒嘉地区合资建设3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其中一期1000万吨),将充分利用公司哈密高油气煤的资源特点和酒钢集团产业优势;并且3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干馏后产生的1650万吨提质煤(兰炭)可全部销售给酒钢集团作为钢铁冶炼的喷吹煤及烧结用煤和酒钢集团自备电厂的动力煤,制氢后剩余部分的干馏气可作为冶金燃气,充分体现“吃干榨尽和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特点。 按照重大项目互保共建和企业互为市场的政策,酒泉市政府积极协调境内火电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保证使用广汇能源的煤炭和提质煤;这个将使得公司的资源部分共享换回煤炭销售的市场,也为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出来的提质煤(兰炭)解决了销售问题。 公司自己在哈密建设第1套1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前段干馏明年上半年将投产;与酒钢合作的第1套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的进度差不多比哈密首套1000万吨项目晚接近1年。 (三)、哈密甲醇-LNG煤化工恢复试生产后,四季度业绩有望修复到一季度 9月9号自治区环保厅同意试生产后,项目已全面恢复试生产,目前负荷已恢复到5成左右;从4月起火开始累计停车约5个月,二季度由于折旧和事故直接损失影响而单季度亏损约2亿,三季度煤化工预计还将亏损1.5亿左右;项目将在四季度修复到一季度水平;此次火灾至少影响公司今年业绩至少7亿以上、约合业绩1毛3-4。 今年四季度开始,随着该项目负荷逐步爬坡、达产后盈利预期的兑现,市场和部分投资者之前对于该项目盈利的质疑和担忧将逐步打消,这也将有助市场建立对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的信心;这个项目的投产到达产,将是继2010年10月淖柳公路通车而实现疆煤东运之后,近几年公司能源转型大进程中的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3. 投资建议 公司于2012年9月将全资子公司瓜州物流持有伊吾能源9%的股权转让给新疆中能颐和,控股股东广汇集团以相同价格同步转让其持有伊吾能源6%的股权,此笔股权转让会带来9.89亿元的净收益,折合每股收益约0.19元,有望于四季度计入报表。三季度由于甲醇-LNG煤化工只试生产20天,经营性净利润预计只有1亿左右;四季度经营性净利润预计在4亿左右。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41元、0.76元和1.22元,维持“推荐”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