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崔琰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及零配件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3110002,曾就职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8.33%
(第423名)
60日
中线
21.67%
(第73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0/6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崔琰 6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0-18 36.06 35.48 -- 43.43 20.44%
48.50 34.50%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公告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加对象认购员工持股计划的总份额为30,000万份,总金额30,000万元。本次参加认购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600人,其中拟参与认购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11人,拟认购份额为4,860万份,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比例为16.20%。 分析判断::实控人提供一半借款共同富裕调动积极性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出资额不超过15,000万元,实际控制人按照1:1的比例对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借款不超过15,000万元,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参与认购的员工总数不超过600人,其中拟参与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11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将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不限于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或法律法规许可的其他方式取得并持有标的股票,在股东大会通过之后6个月内完成标的股票的购买。我们认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筹集金额较高,覆盖的员工数较多,有利于绑定各级员工利益,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而提升经营与管理效率。 特斯拉贡献增量剑指内饰龙头乘用车:从自主到合资到特斯拉,量价利齐升。公司配套一汽大众新捷达开启合资新征程,随后陆续获得上汽大众NEO、长安福特Mustang等仪表板定点开发和制造,合资配套持续突破。而公司进入特斯拉供应体系彰显竞争实力,有望随特斯拉不断成长,实现量价利齐升。中长期看,全球车企降本压力加大下,内饰进口替代加速,国内规模达千亿元,我们判断自主品牌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公司有望凭借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抢占份额,预计2025年收入有望突破150亿元。 商用车:拓品类++全球化,份额持续提升。公司的商用车客户主要包括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配套份额预计达60%以上,未来将通过拓品类、借重卡升级换代之际加速渗透其他客户并实现全球配套等方式实现份额的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大吉利”供应链+特斯拉供应链,进口替代剑指全球内饰龙头:公司作为吉利产业链核心零部件,将显著受益于“吉利一体化”,随吉利不断成长。同时配套大众开启合资新征程,又获特斯拉定点,从自主到合资到特斯拉,驱动公司实现量价利齐升。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1-23年营收为52.3/77.5/89.6亿元,归母净利为4.1/7.1/9.0亿元,EPS为1.09/1.88/2.41元,对应当前PE31/18/14倍。参考特斯拉产业链平均估值水平,维持给予公司2022年25倍PE,目标价为47.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提升等。
崔琰 6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0-14 19.52 27.03 91.84% 23.45 20.13%
23.45 20.13%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9月产销快报:单月汽车批发销产量51.5万辆,同比-9.92%,1-9月累计产量362.5万辆,同比+2.49%;单月汽车批发销量51.6万辆,同比-14.36%,1-9月累计销量361.9万辆,同比+0.16%。 其中,上汽乘用车单月销量8.1万辆,同比+34.2%,1-9月累计销量49.5万辆,同比+22.84%;上汽大众单月销量12.5万辆,同比-28.6%,1-9月累计销量85.0万辆,同比-17.54%;上汽通用12.4万辆,同比-19.11%,1-9月累计销量90.2万辆,同比-5.22%;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5.0万辆, 同比-14.77%,1-9月累计销量105.1万辆,同比+6.74%。 分析判断 自主强势拉升 新能源势头不减上汽产销环比整体增长,自主品牌产销增长明显。公司整体9月产销环比增长20.88%/13.76%,整体呈现加速从缺芯扰动中复苏、加速补库的良好态势,其中:1)上汽乘用、大通和名爵等自主品牌成为推动产销,贡献增长点的主力军。上汽乘用车9月销量8.1万辆,同比增长34.19%,本年累计销量49.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2.84%;上汽大通单月销量2.2万辆,同比增长4.65%,本年累计销量16.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81%;上汽自主品牌总销量突破二十万辆,名爵累计销量3.2万辆, 累计同比大幅增长77.15% 。上汽海外出口保持高增长:9月上汽海外产销7.16/7.17万辆,同比增长71.69%/70.71%。 2)上汽合资品牌大众销量短期扰动,上汽通用持续复苏:大众单月产销12.4/12.5万辆, 对比去年同期下降20.18%/28.56%,环比产销+4.23%/+1.63%,我们判断主要系大众途观加速去库存(新途岳替代)、以及走量车型新朗逸、帕萨特等缺芯减产。通用单月产销13.1/12.4万辆,同比下降12.61%/19.11%,环比产销+24.22%/+16.99%,保持良好复苏态势。 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高涨:上汽新能源汽车9月单月实现产销6.6/6.4万辆,同比+75.28%/61.27%。其中,上汽大众新能源月销近万辆,同比大幅+169.8%,表现依然亮眼。 深化体制机制变革 新车型轮番登场公司把握全球性缺芯契机,砥砺奋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优化企业经营效率。公司面对全球性缺芯的不可抗力,持续深化内功,在股权融资、员工激励、组织优化、产品策略等方面全面革新。有序推进下属企业的市场化融资,内部员工及下属企业积极推进股权激励、业务分成、跟投共创等多样化约束机制,持续优化组织年龄结构及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并在产品策略上由聚焦B 端的正向开发转变为聚焦2C 的逆向开发模式,实现以效率和用户为导向的研产销体系,并通过内部激励、对赌等协议与前端作战团队利益捆绑。 底层技术方面,公司还发布了SIGMA 四力合一机电一体化架构。该架构具备四大优势,1)全形态模块:100+高价值模块柔性兼容能力,可覆盖家用、运动、越野等不同风格;2)全尺寸带宽:覆盖A-D 四大级别,以及5大品类;3)全能源组合:兼容燃油、电动、氢能三大能源,以及9大动力类型;4)全球化市场:满足全球100+市场的不同法规和多元需求。 新车型方面,公司下半年有望迎来合资+自主的全系热销。 1)上汽大众:ID 家族销冠ID3X 将于10月上市,有望在电动汽车的核心市场-女性市场实现较好表现。22款帕萨特,整备质量相比19款提升55KG 至1620KG,安全性有保障。2)上汽奥迪:上汽奥迪首车型-A7L 于21年4月份亮相上海车展,预计售价59.97-77.77万,有力切入国产豪华轿车阵营,并与定价42~65万元的一汽奥迪A6L 形成姐妹车型销售策略,有效拉动销量表现。3)上汽通用:新上汽威朗已于9月份上市,重回四缸,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84马力,可实现7.7S 破百,动力表现优于思域。整车运动、智能化设计显著增强,有望在年轻单身用户市场实现较好表现。4)上汽通用五菱:宝骏KIWI EV 于8月31日正式上市,新车外观造型更为萌动、精致,车漆采用豪华品牌同规格喷涂工艺。智能化、电动化能力显著升级,具备隐藏门把手、多场景智能泊车、主被动安全配置以及305KM 续航和1小时直流快充(30%~80%电量)功能,在“好看”、“好开”、“安全”等以女性为代表的核心客户中具备极强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面临行业性缺芯的额不可抗力、积极深化内功,在组织力、产品力两大维度全面优化,同时在用户运营和经验策略角度加速转型。公司底层技术扎实,平台化能力卓越,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渐改善,公司有望于迎来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新增长周期,乘用车龙头王者归来。公司目前处于盈利、估值的历史大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3年营收为8,302/8,693/9,038亿元,归母净利为289/331/379亿元,EPS 为2.47/2.83/3.24元,以10月11日收盘价19.76元每股收盘价对应PE 8.0/7.0/6.1倍,对应PB 0.8/0.7/0.6倍。给予公司2021年1.2倍PB,目标价28.79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缺芯影响持续;车市下行风险;合资品牌下行风险;电动智能新车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
崔琰 6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0-14 56.63 -- -- 69.80 23.26%
69.80 23.26%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1年9月产销快报:9月批发销量10.0万辆,同比-15.1%,环比+34.7%;1-9月累计销量88.4万辆,同比+29.9%。分品牌看,9月哈弗品牌批发销量5.46万辆,同比-31.04%,环比+34.52%;WEY品牌批发销量0.47万辆,同比-48.41%,环比+3.46%;欧拉品牌批发销量1.28万辆,同比+92.93%,环比+4.99%;皮卡批发销量2.00万辆,同比-12.57%,环比+81.56%;坦克品牌批发销量0.80万辆,环比+33.51%。 分析判断: ?新品矩阵全面发力与用户共“潮玩” 公司旗下哈弗、欧拉、坦克、WEY及长城皮卡五大品牌以用户为中心,聚焦用户出行需求,推出多款全新车型,以全新的、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直面市场竞争,助力公司终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哈弗、WEY、欧拉、坦克及长城皮卡旗下众多车型订单仍较饱满。 哈弗品牌:9月销量54,561辆,前三季度累计销售543,858辆,同比增长22.2%。哈弗H6月销25,409辆。哈弗大狗月销10,055辆,同比增长230.2%。品牌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0万辆。哈弗神兽驯兽师基地、哈弗XDOG带敢潮创营、哈弗M6 PLUS柳岩联名版共创等活动持续开展,深化用户至上理念与消费者进一步玩在一起。哈弗赤兔X《这就是潮流》、哈弗H6S X 《这!就是灌篮4》跨界之旅潮创上演,在进一步探索用户个性需求同时,打通年轻用户高阶潮玩之路,用户运营实力出圈。 欧拉品牌:9月销量12,770辆,同比增长92.9%,前三季度累计销量84,731辆,同比增长254.3%。其中好猫车型9月销量5,085辆,环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3,546辆。9月19日,品牌助阵好猫车主李泳希个人音乐会,增强好猫车友联结,集中展现用户活力与气质,与新世代产生高度情感共鸣。 坦克300:热度居高不下,9月交付8,021辆,创单月交付量新高,前三季度累计交付52,572辆。品牌集结一众坦克手,正式开启“弄潮之旅”,体验300车型智能、豪华、越野兼具的硬核实力,展现“坦克实力”。十一期间,坦克沙漠学院第一期正式启动,为坦克手提供更多交流学习机会,持续为用户粉丝带来更多价值与惊喜。 WEY品牌:9月销售4,662辆,前三季度累计销售36,158辆。品牌“新一代智能汽车”定位下首款落地车型摩卡自上市以来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销量逐月递增,“咖啡智能”平台赋能热衷智能科技用户之理想座驾。9月29日,品牌新一代智能混动SUV玛奇朵正式上市,有力承载品牌新一代智能汽车愿景,依托智能混动DHT与咖啡智能提供触手可及的智慧出行与洞悉人心的智能科技。 长城皮卡:9月销售20,008辆,前三季度全球累计销售166,726辆,其中海外累计销售32,566辆,同比增长187%。长城炮9月销售10,005辆,累计15个月销量破万,持续蝉联皮卡销量冠军,与风骏7、风骏5包揽皮卡市场单车型销量前三名。十一期间,“炮火联盟”共创大会开启。长城炮双向链接圈层达人与车主,共创皮卡学院,初设越野、钓鱼、机车、登山、公益救援、改装六大分院,共享皮卡美好新生活;发布“千人共创官计划”,推出六大共创权益,引领用户共创新世代;同时黑弹、旅装炮正式交车,满足用户个性化用车需求。 ? 登陆慕尼黑车展“科技长城”逐鹿全球 公司旗下WEY与欧拉品牌登陆2021慕尼黑国际车展,首秀WEY摩卡PHEV与欧拉好猫对应车型,新车将于年底开启预定,2022年起陆续交付。公司同时发布欧洲市场战略,正式宣告进入欧洲豪华汽车市场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公司全球发展新征程。 公司凭借多款全球车型稳步出征海外市场,海外业绩同时多点开花,9月海外整体销量占比高达11.4%。哈弗H6HEV在泰国HEV细分市场斩获头名,市占率超1/3。品牌凭借全球化新车型快速导入,在沙特、南非、澳新等主要海外市场成为当地增速最快的汽车品牌。 科技创新方面,公司以“科技长城智享出行”为主题亮相2021数博会,动静结合展出八项智能化、数字化硬件,多维度展示公司软、硬件融合等智能化领域前沿技术应用。9月24日,公司首次对外详细揭秘大禹电池技术相关理念与创新技术,宣布将对全社会免费开放60余项相关专利。 公司在智能座舱、安全开发与管理,以及软件开发能力及过程改进能力等方面得到业界高度认可。9月17日,公司产品咖啡智能在第十三届高工智能汽车开发者大会上荣获“2021上半年度智能座舱系统奖”;9月22日,公司获得由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与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颁发的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ASIL-D等级认证证书;通过CMMI-3级(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评估认证,并获得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颁发CMMI-3级认证证书。 投资建议 公司新产品国内外推广进展顺利,新能源车型占比快速提升,新产品大周期稳步开启,中期业绩修复确定性高,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1,420.5/1,673.3/1,86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5.2/137.3/165.1亿元,EPS为1.14/1.49/1.79元(股权激励限售股上市流通摊薄),对应2021年10月11日收盘价55.18元/股PE为48/37/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缺芯影响超预期;车市下行风险;WEY、沙龙、哈弗等品牌所在市场竞争加剧,销量不及预期;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崔琰 6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1-10-12 10.39 15.00 34.29% 11.15 7.31%
18.22 75.36%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期收到客户的《定点通知函》,公司成为某造车新势力品牌主机厂(限于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其名称)的座椅供应商,将为客户开发、配套新能源汽车座椅产品。 本次项目计划从 2023年 1月 10日开始,预计不会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判断: 乘用车座椅从 0到 1国产替代突破公司本次获得某造车新势力品牌主机厂的乘用车座椅项目定点,是从 0到 1的突破,预计单车价值将由之前的 300-400元(头枕+扶手, Tier 2) 提升至 5,000元(座椅总成, Tier 1),更是公司落实长期战略的重要一步,预计后续将在乘用车座椅领域持续地拓展。 乘用车座椅由于技术壁垒高,长期被外资供应商垄断, 根据OICA 数据, 2020年全球/中国乘用车产量分别为 5,583.5万辆/1999.4万辆,假设汽车座椅单车价值 5,000元,对应全球/中国乘用车座椅市场空间分别为 2,792亿元/1,000亿元,行业集中度较高, 其中: 1)全球: 李尔和安道拓市占率均为 23%左右,弗吉亚 12%,延锋安道拓约 7%, CR4为 69%; 2)中国:延锋安道拓、李尔、安道拓、丰田纺织、 TS TECH市占率分别为 32%、 14%、 12%、 7%、 5%, CR5为 70%。 公司是全球座椅头枕细分龙头,全球市占率 25%以上,体现较强的成本管控能力,预计未来有望凭借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在乘用车座椅领域加速抢份额,崛起成为乘用车座椅龙头。 全面协同 剑指全球智能座舱龙头继峰集团 2018年收购德国格拉默, 2019年完成交割并于2019Q4开始并表, 2020年开启全面整合,包括格拉默组织架构的调整、多举并措降本增效、生产基地布局整合等,经营提升凸显。同时格拉默和继峰联合开拓市场, 产品相互赋能,客户相互导入,共同提升市占率。面对汽车行业电动智能百年大变革,公司积极拥抱,横向拓展音响头枕、移动中控系统和扶手、 3D Glass 玻璃技术等智能化新品,纵向布局智能家居式重卡座舱、电动出风口等,并突破特斯拉、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 长期来看“大继峰” 有望充分发挥格拉默百年积淀的座椅等技术优势和继峰的民企灵活机制冲击智能座舱万亿市场,剑指全球龙头。 投资建议整合成效渐显, 新产品和新客户加速拓展,“大继峰”(继峰+格拉默)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智能座舱龙头。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 2021-23年收入 188.7/218.3/257.6亿元, 归母净利为5.1/6.5/9.0亿 元 , EPS 由 0.48/0.61/0.84元 调 为0.47/0.60/0.82元(可转债转股摊薄),对应 2021年 10月 8日收盘价 10.13元 PE 22/17/12倍。 考虑到乘用车座椅的高成长性,给予公司 2022年 25倍 PE 估值(此前为 20倍 PE 估值),目标价由 12.2元调为 1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整合进展不及预期;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提升等。
崔琰 6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0-11 257.98 -- -- 333.33 29.21%
333.33 29.21%
详细
10月 3日,公司发布 2021年 9月汽车销量快报。9月公司汽车销售 80,114辆,同比+89.9%。其中,新能源汽车 71,099辆,同比+257.6%;燃油车 9,015辆,同比-59.6%。公司 9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 4.204GWh,环比+19.4%。 分析判断: 产销紧平衡 量利将迎齐升公司 9月产销增速稳健上行,环比增速略有下降。9月,公司乘用车销量 79,037辆,同比+93.2%、环比+16.9%,其中,新能源车销量 71,099辆,同比+257.6%、环比+15.8%,燃油车销量 9,015辆,同比-59.6%、环比+26.6%。相比 8月份乘用车+18.7%,新能源+21.6%的环比增速略有下滑,我们预计主要系上游原材料涨价,公司主动控制产能释放节奏所致。 新能源车型热销,产销进入紧平衡阶段。新能源乘用车中,公司纯电车型 9月销售 36,306辆,同比+197.3%、环比+19.5%,插混车型销售 33,716辆,同比 +427.6%、环比+11.9%。公司 9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仅多出销量 16辆,已经进入接近“零库存”阶段,考虑到公司多达 16万辆的在手订单,预计公司单车利润有望随着产销紧平衡以及销售优惠的下降而得到持续提升,预计年内交付量将达到 70~75万辆规模,并实现月度产销量突破 10万辆。 燃油轿车产量创历史低点,新能源转型加速。从动力结构上看,公司 9月乘用车销量中,燃油车型占比 11.3%,新能源车型占比已高达 88.7%,环比-0.9pct。同时,公司 9月燃油轿车产量仅为 95辆,远低于同期 798辆的销量水平。我们认为以上现象或表明公司正加速燃油车产线停产切换,集中交付在手燃油车订单,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缺芯少电恢复拐点在即,支撑 Q4亮丽量利表现。随着公司青海、西安等地区 DM-i 刀片电池电芯、PACK 产线的陆续投产,我们预计制约公司 DM-i 产品放量的刀片电池产能将于10月呈现环比跃增,未来 3个月 DM-i 刀片电池产能有望加速放量并带动 DM-i 车型加速放量。同时,据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协会表示,目前该国半导体行业多达半数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达 80%,并将在未来几个月有很大增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电池产能及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将在 Q4得到显著改善, 支撑公司产销表现,若大宗物料价格保持稳定,公司有望实现量利同升。 海豚初战告捷 元 PLUS 未来可期“海豚”,超高性价比实现燃油平价,销售火爆,A0级纯电市场大有可为。公司基于 E3.0平台打造的首款轿车海豚,8月13号上市预售,并于 8月底上市, 该车型 1小时订单达 2000辆,8月交付 1,755辆,9月突破 3,000辆,产能快速爬坡。 此外,基于 E3.0平台的首款 SUV 轿车-元 PLUS 也有望于 11月广州车展上市,或将延续海豚在续航、驱动、外观、营销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 DM-i 车型销量持续兑现、产能释放拐点在即,E3.0平台推动新车迭代周期加速,同时公司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屡经行业性不可抗力考验、并成功展现出极强的稳定性,随着新车型的陆续上市以及行业需求端旺季到来,公司正迎来销量增长的拐点。我们维持上次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收为 2,292.3/2,789.4/3,338.4亿元,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50.7/81.1/119.6亿元,对应的 EPS 为 1.77/2.83/4.18元,对应 2021年 9月 30日 249.51元收盘价,PE 分别为 141/88/6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低于预期;车市下行风险;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崔琰 6
钱江摩托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16 15.10 26.69 44.35% 14.91 -1.26%
17.15 13.58%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拟与Harley-DavidsonMotorCompanyGroup,LLC(以下简称“哈雷”)合资设立浙江华美机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万美元,公司与哈雷出资比例分别80%、20%,加速目标摩托车(338CC排量、500CC排量及双方一致书面约定的摩托车)量产落地。 分析判断:同哈雷成立合资公司加速目标摩托车量产落地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50万美元,钱江与哈雷出资比例分别80%、20%,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温岭市,主要从事内燃发动机摩托车制造、组装和销售以及提供配套服务,主要目的为:1)生产和组装拟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目标摩托车(系指双方合作的338CC排量、500CC排量摩托车及双方一致书面约定的摩托车);2)以合资公司的名义申请摩托车生产销售所需必要中国认证(包括但不限于工信部批准);3)向钱江或其关联方销售目标摩托车,且这些目标摩托车应进一步独家销售给哈雷在中国的指定子公司。 2019年6月、2020年9月,公司先后两次同哈雷签署独家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开发两种不同的哈雷品牌摩托车(分别338CC和500CC),以抓住中国市场的特定机会以及亚洲其他市场可能存在的特定机会。我们认为本次合资公司的设立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深,有助于加速目标摩托车量产落地。浅层次来看,同国际头部摩托车企业哈雷合作有助提升公司业绩,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对公司品牌力、营销水平、生产制造以及渠道管理能力的提升(钱江将被标识为目标摩托车制造商;钱江优质销售点可被哈雷选定为零售分销点),从而助力公司做大做强主业。 新品牌QQRJMOTOR蓄势待发产品大周期开启中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和业绩贡献的快速增长是公司当前核心看点,2020年5月,公司顺应国潮推出新品牌QJMOTOR,凭借收购贝纳利15年以来在动力总成、车型设计方面积累,QJMOTOR品牌快速投放追、逸、闪、赛、骁5大车系、8款车型,其中四缸仿赛车型赛600售价仅5万,同级别几无竞品。 2021年QJMOTOR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预计将有7-8款新车上市,仿赛车系赛350与赛250在相近中排量车型中性能优越、外观突出,爆款潜质充分。考虑到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充红利期,投放大量与贝纳利品牌成熟车型同平台的新车型,有助于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同时,贝纳利与QJMOTOR品牌将形成高低搭配:1)贝纳利品牌高度进一步提升,中长期回归欧系一线;2)QJMOTOR品牌顺应国潮,价格下探,直面CFMOTO、无极VOGE竞争。 治理结构持续改善聚焦摩托主业拖累因素消除2016年温岭国资将30%股权转让给吉利,公司完成从国企到民企转变,吉利方面现逐步加强管控。2020年以来公司加大对渠道端改革力度:1)贝纳利渠道多家合资公司变更为办事处,由公司直管并切换为直供模式;2)QJMOTOR渠道重新招商,2021年全国范围内一级经销商有望增加至100家以上,充分挖掘潜在市场。 吉利接手后要求公司聚焦摩托车主业:1)锂电业务:现已停产,2021年一季度被法院裁定重整而不再纳入并表范围,应收款还原约1.01亿元,未来将视重整进度进行计提,但拖累程度有限,未来将逐步消除;2)房地产:2019年竣工,销售完成后终止;3)半导体封装、电控不再投入资源。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47.30/59.81/74.27亿元,归母净利润4.01/6.27/8.23亿元,EPS0.89/1.38/1.82元,对应2021年9月14日14.59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6/11/8倍。鉴于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快速扩容,给予2022年20xPE,目标价维持27.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禁、限摩政策收紧导致国内摩托车需求下滑;外资品牌新车型大量引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QJMOTOR新品牌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崔琰 6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13 20.29 -- -- 19.88 -2.02%
21.88 7.84%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年 8月销量:8月销量总计 16.5万辆,同比 -2.52%, 1-8月累计销售 154.39万辆,累计同比+32.49%;8月产量总计 16.33万辆,同比+6.3%,1-8月累计产量 147.04万辆,累计同比+28.7%。 分析判断: 短期缺芯扰动 自主新车周期+福特 ASP 向上可期公司 8月销量为 165,143辆,同比 19/20年分别为+32.1%/-2.5%,环比-7.2%,我们判断下滑主要受合资品牌长安马自达销量表现不佳,以及疫情导致的芯片断供的影响,预计 9月随着缺芯情况缓解,公司销量增速有望回升。 1-8月累计销量为 154.39万辆,同比 19/20年分别为+44.8%/+32.5%。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全国狭义乘用车批发和零售销量数据同比-12.9%和-14.7%,公司销售表现强于市场均值。分品牌看: 1)自主品牌(仅含重庆+河北+合肥三大核心基地,下同):8月销量 89,129辆,同比 19/20年为+55.7%/-2.4%,环比-9.8%。同时,单月产量环比-8.8%。自主销量环比下降主要系欧尚 X7、CS55、CS75和 UNI-K 等畅销车型的销量下滑所致,其中 UNI-K 由于存货储备严重不足,影响了其销量。 随着缺芯少电问题的缓解,以及成都车展上亮相的 22款 UNIT、22款 CS75PLUS、搭载全新一代蓝鲸 NE1.5T 高压直喷发动机的第二代 CS55plus和欧尚 X7PLUS等车型的陆续上市,我们预计 9月自主品牌将迎来产品周期向上,贡献不错增量 。 1-8月 累 计 销 量 889,861辆 , 同 比 19/20年 为+76.1%/+48.2%。 2)福特: 8月销量 30,135辆,同比 19/20年为+104.1%/+49.0%,环比+15.7%,实现逆势增长,1-8月累计销量 177,175辆,同比 19/20年为+64.0%/+27.1%。福特旗下高端品牌林肯,1-8月销量超 57,000辆,同比增长 80%,其中,航海家、飞行家、领航员等高端豪华 SUV 增速同比分别为 104%、159%、114%,实现大幅增长,引领公司 ASP 向上。 3)马自达:8月销量为 5,456辆,同比 19/20年为-47.0%/-52.5%,环比-45.5%,昂克赛拉、CX-30、CX-5、CX-8等车型销量均下滑严重;1-8月累计销量 75,791辆,同比19/20年为-8.7%/-4.6%。我们预计待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整合完毕后,统一渠道、销售和管理系统,提升效率、充分发挥在华资源协同效应,市场表现回暖可期。 销量占比:自主 8月销量比重为 54.0%,环比-1.6pct,主要受缺芯情况影响,产品存货储备不足;福特 8月销量比 重为 18.2%,环比+3.6pct,预计随着新车投放带来的产品结构改善+高毛利,后续将持续贡献重要增量。 新品牌+新平台+新产品 崭新面貌迎接新车周期新品牌:2021长安科技生态大会首次揭晓了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倾力打造的阿维塔科技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电动中型 SUV,内部代号为 E11的局部造型,整体外观造型大气简约,车身线条极具力量感、科技感,将运动、智慧与奢华充分融合。同时,E11还将搭载华为 HI(HuaweiInside)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最新的电动化技术,以及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架构。目前 E11正在进行整车调试,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亮相。 新平台:公司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发挥各自在整车集成、软件科技和电池领域的优势,共同打造的 CHN 架构以外,未来三年,公司将基于该平台,开发轿跑、SUV、MPV 以及其他形态的新物种,共 11款全新产品。同时,公司未来还将进一步升级已有的三套纯电底盘 EPA0(入门级后驱)、EPA1(中型前驱)和 EPA2(大型四驱),形成 SDA平台架构。 同时,公司还将持续升级现有方舟架构,实现从传统内燃机向 HEV、REEV、PHEV 等多种电气化动力升级,确保动力提升30%,能耗降低 30%,进而形成 CHN+SDA+方舟的三大平台架构体系,覆盖大中小型、以及多重动力系的平台化能力,未来五年,公司基于上述 3大平台,预计将陆续推出 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新产品:采用全新专用电动车平台首款战略车型 C385,归属于长安新能源产品序列,预计定位为 A 级轿跑。新车造型时尚、运动,采取掀背式设计结构,具备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尾灯、全景天窗等现代元素。新车还将首发搭载行业领先的智能科技配置,以及多项前瞻性高效节能技术,可实现全场景多维度进化。其中包括 APA7.0车库外远程无人代客泊车系统,可有效提升低温工况动力性能、具备高频脉冲加热技术的“八合一”电驱等创新技术。该款新车以及同平台车型 A158、B369将接力 22年 1季度上市的 UNI-V,于 22年2季度陆续上市。此外,为了应对当下新汽车四大特征:大型移动智能与计算终端、新型的储能单元、第三智能移动空间、数据采集载体,公司还已经启动代号“E0”的企业首个新汽车项目。目前,项目已组建千人独立团队,采用全新平台、全新模式、全新流程,与用户和生态伙伴共创共赢。 投资建议乘用车行业周期底部向上驱动需求回暖,公司战略聚焦自主+合资两大核心资产有望充分受益,其中,1)长安自主,产品周期上行量价齐升;2)长安福特底部向上,边际改善。同时,公司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打造的 CHN 架构及高端电动智能新品牌有望为公司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实现快速进步。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收入为 928.14/1022.58/1135.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3.92/60.25/65.94亿元,EPS 为 0.71/0.79/0.87元,对应2021年 9月 8日 20.19元/股收盘价 PE 为 29/26/23倍,维持买入评级。
崔琰 6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10 20.94 27.03 91.84% 21.80 4.11%
23.45 11.99%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8月产销快报:单月汽车批发销产量42.6万辆,同比-14.5%,1-8月累计产量311.0万辆,同比+4.9%;单月汽车批发销量45.3万辆,同比-10.1%,1-8月累计销量310.3万辆,同比+3.1%。其中,上汽乘用车(自主)单月销量6.5万辆, 同比+28.9% , 1-8月累计销量41.4万辆, 同比+20.8%;上汽大众12.3万辆,同比-15.2%,1-8月累计销量72.5万辆,同比-15.3%;上汽通用10.6万辆,同比-18.0%,1-8月累计销量77.8万辆,同比-2.6%;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3.0万辆,同比-12.1%,1-8月累计销量90.1万辆,同比+11.4%。 分析判断: 批发销量逆势上扬 芯片复苏最为受益由于缺芯问题的持续,中汽协预计8月国内汽车销量环比下降8.2%。公司8月份批发销量达到45.3万辆,较7月份环比增长28.6%,实现逆势增长。其中核心品牌,即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实现环比增长75.7%、17.8%、18.2%的出色表现,合计占据8月销量79.2%。公司批发销量环比的逆势上扬,不但由于公司显著受惠于芯片厂商的供应策略,更体现了公司供应链优化已取得实际效果。随着近期工信部及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对汽车半导体供应短缺问题的专项处置,以及全球芯片供应的复苏企稳,预计公司将迎来批售销量的双重快速提升。 新能源、海外市场持续领跑 龙头地位稳固新能源方面,公司8月实现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7.1万辆,同比增长171.2%,1-8月份累计批发销量达41.5万辆,同比增长295.9%,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其中,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MG、R 汽车合计销售新能源车超过1.7万辆,同比增长390%,连续五个月销量破万;上汽大众-销售新能源车近0.5万辆,同比增长168.3%,“ID 电动家族”销量环比增长32.6%;上汽通用五菱-五菱和宝骏品牌销售新能源车超过2.7万辆,同比增长135.2%。 海外方面,公司8月在海外市场批发销量达6.1万辆,同比增长138.2%,1-8月份累计批发销量达37.0万辆,同比增长106.4%,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MG 品牌海外销量超过3.3万辆,同比增长104.1%,长期保持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其中,在欧洲、澳新等发达国家市场表现较好,8月份销量超过0.7万辆,在自身海外总销量中的占比超过三成。 深化体制机制变革 硬核架构迎新车周期公司把握全球性缺芯契机,砥砺奋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优化企业经营效率。公司面对全球性缺芯的不可抗力,持续深化内功,在股权融资、员工激励、组织优化、产品策略等方面全面革新。有序推进下属企业的市场化融资,并内部员工及下属企业积极推进股权激励、业务分成、跟投共创等多样化约束机制,持续优化组织年龄结构及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并在产品策略上由聚焦B 端的正向开发转变为聚焦2C的逆向开发模式,实现以效率和用户为导向的研产销体系,并通过内部激励、对赌等协议与前端作战团队利益捆绑。 底层技术方面,公司发布了SIGMA“原力、战力、脑力和活力”四力合一机电一体化架构。该架构具备四大优势,1)全形态模块:100+高价值模块柔性兼容能力,可覆盖家用、运动、越野等不同风格;2)全尺寸带宽:覆盖A-D 四大级别,以及5大品类;3)全能源组合:兼容燃油、电动、氢能三大能源,以及9大动力类型;4)全球化市场:满足全球100+市场的不同法规和多元需求。此外,SIGMA 还会有一个纯电专属架构SIGMA E,以进一步定向支持后续一系列纯电动车面世。 新车型方面,公司下半年有望迎来合资+自主的全系热销。 1)上汽大众:ID 家族销冠ID3X 将于四季度上市,有望在电动汽车的核心市场-女性市场实现较好表现。22款帕萨特,整备质量相比19款提升55KG 至1620KG,安全性有保障。2)上汽奥迪:上汽奥迪首车型-A7L 或与22年上市,预计售价48-68万,有力切入国产豪华轿车阵营,并与定价42~65万元的一汽奥迪A6L 形成姐妹车型销售策略,有效拉动销量表现。3)上汽通用:全新威朗重回四缸,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84马力,可实现7.7S 破百,动力表现优于思域。整车运动、智能化设计显著增强,有望在年轻单身用户市场实现较好表现。4)上汽通用五菱:宝骏KIWI EV 将于8月31日正式上市,新车外观造型更为萌动、精致,车漆采用豪华品牌同规格喷涂工艺。智能化、电动化能力显著升级,具备隐藏门把手、多场景智能泊车、主被动安全配置以及305KM 续航和1小时直流快充(30%~80%电量)功能,在“好看”、“好开”、“安全”等以女性为代表的核心客户中具备极强竞争力。新车6.98~7.88万的售价有望接力宏观MINI 马卡龙版,实现进一步的价格上探、甚至量稳价升。5)上汽自主:上汽智能全球模块化架构SIGMA 的首款SUV 车型MG ONE 于成都车展首次对公众亮相,我们预计售价11~14万元,在紧凑型SUV 市场有望实现较好表现。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智能电动转型积极、进展卓越,海外扩张领跑,缺芯问题改善销量释放在即,目前处于盈利和估值历史底部,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3年营收为8,302/8,693/9,038亿元,归母净利为289/331/379亿元,EPS 为2.47/2.83/3.24元,对应2021年9月6日19.95元/ 股收盘价, PE 8.1/7.0/6.2倍, 对应PB0.8/0.7/0.4倍。给予公司2021年1.2倍PB,目标价28.79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缺芯影响持续;车市下行风险;合资品牌下行风险;电动智能新车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
崔琰 6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08 277.60 -- -- 279.58 0.71%
333.33 20.08%
详细
事件概述:9月3日,公司发布2021年8月汽车销量快报。8月公司汽车销售68,531辆,同比+86.3%。其中,新能源汽车61,409辆,同比301.8%;燃油车7,122辆,同比-66.9%。公司8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3.52GWh,同比+271%。 分析判断: 销量逆势上涨 DM-i 产能拐点在即行业销量不景气背景下,DM-i 产能爬坡稳健,EV 加速迭代。 8月行业新能源汽车销量171.1万辆,同比-21.8%,我们预计主要系缺芯所致。而公司基于全产业链布局,供应链保障能力较强,具备多品类车用芯片设计、自研、制造能力,无惧缺芯影响,叠加公司DM-i 产品热销,在手订单充沛,带动8月销量逆势上涨。8月,公司乘用车销量67,630辆,同比+90.5%、环比+18.7%,其中,新能源车销量61,409辆,同比+301.8%、环比+21.6%,燃油车销量7,122辆,同比-66.9%、环比+2.9%。新能源乘用车中,公司纯电车型8月销售30382辆,同比+222.7%、环比+21.5%,插混车型销售30126辆,同比+555.6%、环比+20.2%。 从动力结构上看,公司8月乘用车销量中,燃油车型占比10.4%,新能源车型占比已高达89.6%,环比+1.7%。其中,纯电车型8月销售30382辆,同比+222.7%、环比+21.5%;插混车型销售30,126辆,同比+555.6%、环比+20.2%,总体增长速度保持稳定。然而,根据公司年底DM-i 产能达到8万的规划,以及青海、西安等地区DM-i 刀片电池电芯、PACK 产线的陆续投产,我们预计制约公司DM-i 产品放量的刀片电池产能将于9月呈现高于过往20%左右环比增长的非线性跃增,未来3个月DM-i 刀片电池产能有望加速放量并带动DMi车型加速放量。公司我们预计,主要系公司刀片电池安全性以及e3.0平台可为车型带来智能、安全、低成本高性能等优势,致纯电车型产品力提升,因此持续推动纯电车型销量上升。 我们认为,公司本月逆势稳增的销量数据充分体现了公司全产业链布局、自研芯片、以及多方案备份所形成的强大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E3.0平台初战告捷 海豚引领2C 探索“海豚”,超高性价比实现燃油平价,预定火爆,A0级纯电市场大有可为。公司基于E3.0平台打造的首款轿车海豚,8月13号上市预售,并于 8月底上市, 该车型 1小时订单达2000辆,8月交付1,755辆。 产品力方面,“海豚”具备 超高性价比,低配版本补贴后不足10万元,实现A0级车的燃油平价,且相比同级别竞品,海豚基于E3.0平台的优势,具备车长更小,内部空间更大的独特优势(长宽高分别为4070/1770/1570mm,轴距为2700mm);智能化方面,海豚搭载比亚迪最新的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在智能、娱乐体验方面有着出色表现;个性化方面,提供丰富的选装件,如前后包围、天幕、轮毂、D 柱饰板等等,同时后视镜、车顶、前后保险杠饰条也可选择多种颜色拼接。同时,海豚还在产品定义、品牌营销、用户运营等方面融入大量女性化、年轻化元素,标志着公司研产销体系从2B 技术到2C 用户驱动的初步探索,我们预计随着后续海洋家族、高端品牌的陆续发布,公司有望凭借较好的2C 运营能力,在高端化、品牌化、服务化上取得更好的表现。
崔琰 6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03 87.74 -- -- 87.88 0.16%
145.63 65.98%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948人绩优管理人员、绩优技术及专业骨干不超过55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55,000万股的1%。 分析判断::股权激励再起进一步扩大员工覆盖范围公司拟授予948人绩优管理人员、绩优技术及专业骨干不超过55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55,000万股的1%,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48.03元/股(相较现价88.13元折价45.5%),激励计划限售期分别为自限制性股票授予等级完成之日起24、36、48个月,每期解除限售比例为1/3。 公司层面2022-2024年业绩考核要求:1)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40%、50%(以2020年为基数);2)每股收益分别不低于1.09、1.18、1.27元(2020年每股收益0.94元/股,对应2020年增长率分别16.0%、25.5%、35.1%),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水平;3)2022-2024年间现金分红比例均不低于25%。 截至2021年中报披露数据,公司五大员工持股平台威永德、威永杰、恒永威、威永昌和威永盛合计持有公司14.80%股权,激励对象均为公司经营管理层及核心研发团队人员。本轮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扩大员工覆盖范围(截至2020年底,在职员工合计4,296人,覆盖范围22.1%),有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积极性,保障公司长远发展,彰显公司智能化转型决心。 座舱主业智能化转型订单充裕加速业绩释放座舱类产品为公司传统主业,范围涵盖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显示终端、车身信息与控制系统等。 趋势上看,智能座舱产品凭借高性价比及易于感知特性,渗透率快速提升,大屏化、多屏融合为主要发展方向,2018年起公司推进传统产品向智能座舱方向转型:1)核心产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2020年相继突破丰田(印尼)、马鲁蒂铃木(印度)等白点客户,并获得原有核心客户新项目订单;新产品多屏智能座舱现已在多家国内领先车企车型中配套供货,并获得一汽红旗、广汽乘用车、长安等新项目订单,基于Hypervisor架构的新一代智能座舱亦于2020年量产;2)受益车载显示屏高清化大屏化,公司新兴业务显示模组及系统、液晶仪表亦获得较好发展,2020年均实现同比100%以上增长,液晶仪表现已配套比亚迪、广汽乘用车、吉利、长城等重点车企;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数字化仪表等获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主流车企新项目订单;3)其他方面,公司已与华为签署全场景智慧出行生态解决方案合作协议,围绕HiCar解决方案平台级合作、测试能力共建、车载生态联合创新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项目。 AASDAS放量在即携手英伟达掘金智驾座舱主业之外,公司战略布局智能驾驶,覆盖L2、L3及以上级别:1)高级辅助驾驶ADAS:360环视、全自动泊车、驾驶员监测实现规模化量产,成功突破上汽通用、长城、上汽乘、蔚来等白点客户,新一代融合上述功能以及AEB、高速自动驾驶辅助、拥堵自动跟车等更多功能产品亦获得国内领军车企订单,未来将持续受益ADAS渗透率提升;2)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携手英伟达,基于英伟达芯片进行底层、中间层软件编写以及硬件制造,L3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3配套小鹏P7,且还将配套其他车型;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的IPU04现已与理想汽车展开合作并获得多个项目定点。 自动驾驶芯片赛道,英伟达凭借完备软件生态及极高开放程度,相对竞争优势明显,公司作为现阶段英伟达国内唯一合伙伙伴,深度受益高级别自动驾驶导入。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汽车电子龙头,近年来持续战略布局智能座舱、ADAS以及车联网,伴随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浪潮推进,长期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产业空间和发展进程。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94/9.34/11.40亿元,对应的EPS为1.26/1.70/2.0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0/52/4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开发及客户项目获取不及预期;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
崔琰 6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02 20.61 -- -- 20.75 0.68%
21.88 6.16%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半年报:2021H1实现营收567.85亿元,同比+73.2%,归母净利润17.29亿元,同比-33.5%,扣非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128.3%;其中2021Q2实现营收247.58亿元,同比+16.7%,归母净利润8.75亿元,同比-55.6%,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扭亏。 分析判断 自主主合资齐发力 扣非利润大幅改善公司2021H1归母利润下滑主要系上年同期出表长安新能源、出售长安PSA 股权等非经常性损益扰动。若扣除非经常损益,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28.3%,取得较快增长,主要系公司半年报期间自主、合资品牌取得较快的销量增长,同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进而带动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经营层面看,2021H1公司总体销量120.08万辆,同比+44.51%,持续领跑自主品牌车企。其中,长安自主(重庆+河北+合肥,下同)受益于UNI-T、CS55Plus 和CS75Plus 等爆款车型额持续畅销,累计销量 70.19万辆,同比+67.0%;合资品牌受益于改款、推新,亦稳健表现,其中长安福特累计销量12.10万辆,同比+24.2% ,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6.03万辆,同比+7.7%。 分季度看,公司2021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2亿元,环比2021Q1(7.2亿)有所下降;累计销量55.98万辆,环比2021Q1-13%,其中,长安自主环比-20%,长安福特环比-12%,长安马自达6%,我们预计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芯片供不应求所致,预计Q3有望缓解。 争创世界一流品牌车企 新组织新技术迎新产品战略规划方面,公司明确了未来战略规划,剑指世界级品牌车企。公司主要明确了五大方面战略目标,具体来看,1)销量方面:公司计划于2025年实现长安品牌300万辆销量,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35%。2030年实现450万辆销量,新能源占比60%,海外销售占比30%,成为世界级品牌。2)投入方面:公司计划于未来5年,累计投入1500亿元,2025年智能化软件人才扩展至50%,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地。 3)技术布局方面:公司将与海内外产业链众多合作伙伴共建科技生态,构建“芯屏器核图网天”的体系化能力。4)营销运营方面:公司将基于现有300余家“车和美”直营门店,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营销平台,实现“客户-工厂-车机-顾问”的四端直连。并围绕“汽车”为原点,打造“人+车+生活”的服务生态体系,同时构建与用户“合伙人”关系,共创汽车生态产品,预计年内即将打造50余款生态产品。5)碳排放方面:公司将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同布局氢能、充电、换电、电池回收等产业;未来新工厂将全面采用光伏发电,并逐步改造现有工厂,到2025年单车制造碳排放强度下降30%。 组织人力方面,1)向内: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打造“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的新型组织架构,成立软件科技公司、先期技术中心、前瞻技术研究院,项目跟投、递延奖金、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等多种激励措施并行,形成战略科技组织力量。2)向外:将开放技术项目清单、打造创新孵化器、探索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方式,以创新包容的态度,积极向实现新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迈进。 技术布局方面,1)现有技术:技术驱动高研发投入(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 5%)+同科技巨头深度合作+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发挥三方优势,公司在架构平台(长安方舟、CHN 架构)、动力总成(蓝鲸NE 动力/七合一电驱系统)、自适应巡航(IACC)、智能驾驶(APA5.0/L3自动驾驶)等方面均已有突破。2)未来规划:公司未来还将进一步升级已有的三套纯电底盘 EPA0(入门级后驱)、EPA1(中型前驱)和 EPA2(大型四驱),形成 SDA 平台架构。同时,公司还将持续升级现有方舟架构, 实现从传统内燃机向HEV、REEV、PHEV 等多种电气化动力升级,确保动力提升30% ,能耗降低 30%,进而形成 CHN+SDA+方舟的三大平台架构体系,覆盖大中小型、以及多重动力系的平台化能力。 车型方面,公司于成都车展上市多款重磅车型,其中多款具备爆款潜力。1)长安自主品牌:22款UNI-T 外观增加机甲绿车身配色,突显青春气息;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 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由此前的132kw 提升到138kW,最大扭矩可达到300N·m,动力性能再提升;全系标配ACC 自适应巡航,安全性有保障。22款长安CS75PLUS 外观中网变大,搭配战斗机型雾灯,整体视觉张力提升,同价品质再升级。2)长安欧尚品牌:X7PLUS 全系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 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8kW,最大扭矩则可达300N·m,可实现8.23s 破百,动力强劲;轴距达到2786mm,后排腿部空间长达140mm,车身尺寸优于同级,并预留650-1407L 的超大行李箱空间,满足多场景使用。欧尚X5运动版,外观及内饰增加专属“觉醒橙”配色,采用了双边四出的排气管,车尾新增运动尾翼,凸显极致运动SUV 风格,个性化全面提升,贴合年轻人群审美及原厂改装需求。3)长安福特品牌:长安福特EVOS 作为“福特中国2.0”下诞生的首款全球战略车型,定位高端中大型轿跑SUV,采用“势能美学”设计理念,搭载FNV 智能互联全网架构、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和国内互联网应用生态的SYNC+2.0智行互联系统,匹配福特首款虚拟人工智能助手VPA及福特首个支持L2级以上自动驾驶BlueCruise 主动驾驶辅助功能,实现智感设计、智能座舱、智慧驾驶一体化,智能化跨越式进阶。 4)长安马自达品牌,CX-30EV 为旗下首款纯电动 车,搭载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300N·m,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其电池容量达61.1kWh,NEDC 综合续航里程达450公里。 投资建议乘用车行业周期底部向上驱动需求回暖,公司战略聚焦自主+合资两大核心资产有望充分受益,其中,1)长安自主,产品周期上行量价齐升;2)长安福特底部向上,边际改善。同时,公司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打造的CHN 架构及高端电动智能新品牌有望为公司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实现快速进步。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928.14/1022.58/1135.0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53.92/60.25/65.94亿元,EPS 为0.71/0.79/0.8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为30/27/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下滑,新车型销量爬坡不达预期;降本控费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阿维塔品牌发展低于预期。
崔琰 6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1-09-01 43.97 37.15 4.09% 53.16 20.90%
74.00 68.30%
详细
公司公告 2021半年报:2021H1实现营收 15.4亿元,同比增长32.8%,归母净利 2.4亿元,同比增长 44.1%,扣非归母净利2.2亿元,同比增长 56.7%。其中 2021Q2实现营收 7.6亿元,同比增长 33.1%;归母净利 1.1亿元,同比增长 80.0%,扣非归母净利 1.1亿元,同比增长 124.5%。 分析判断: 业绩创单二季度新高 EPB 销量翻倍增长公司 2021H1实现营收 15.4亿元,同比+32.8%,其中 2021Q2营收达 7.6亿元,同比+33.1%,环比-3.9%,具体包括: 1) 电控产品:a.电子驻车制动 EPB:2021H1销量达 55.3万个,同比+101.8%,对应收入为 4.9亿元,同比+81.5%,预计随着新项目的逐步量产,2021全年销量有望突破 130万套(同比+57%),收入突破 11亿元(同比+57%)。展望 2022年之后,EPB 定点持续突破,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b.线控制动 WCBS: 首个项目 6月量产,目前稳定爬坡,2021H1新增一个定点,预计 2021全年出货量有望达 1-2万套,明年突破 10万套。 2) 轻量化:2021H1销量达 311.9万件,同比+22.1%,对应收入为 4.1亿元,同比+26.3%,主要客户通用部分受缺芯影响,预计全年收入有望突破 10亿元(同比+22%); 3) 盘式制动器:2021H1销量达 82.0万套,同比+25.3%,对应收入为 5.8亿元,同比+20.9%,表现相对平稳。 2021H1扣非归母净利达 2.2亿元,同比+56.7%,其中 2021Q2扣非归母净利 1.1亿元,创单二季度新高,同比+124.5%,环比-4.4%,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展望 2021H2,虽然缺芯影响尚存不确定性,但公司增量项目有望抵消该影响实现逆势增长,中长期看EPB 和轻量化业务均有望实现份额的持续提升,维持高成长。 毛利率同比提升 研发持续投入公司 2021Q2毛利率为 25.5%,同比+0.6pct,环比-0.2pct,降幅显著低于行业主因高毛利率的 EPB 和轻量化业务占比提升,同时价格转嫁能力也比较强。费用方面,2021Q2研发费用 0.5亿元,同比+28.4%,环比+12.5%,对应研发费用率为 6.3%,同比-0.2pct,环比+0.9pct,主因 ADAS 系统和下一代线控制动系统(WCBS 2.0)研发投入加大;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达 1.0%、2.6%、-0.4%,分别环比+0.4pct、+0.3pct、+0.7pct。受毛利率下滑和费用率增加的影响,叠加政府补助环比减少 2,492万元,2021Q2净利率环比-2.8pct 至 1。5.2% 线控制动量产在即 智能电动崛起EHB 量产在即,有望实现国产替代突破。线控制动 EHB 将取代车身稳定系统 ESP 成为智能驾驶执行层的主流产品,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公司基于 ESP 量产经验,研发出 One-Box 产品WCBS(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在性能上优于目前主流 Two-Box产品,目前已量产,一期产能 30万套,成为国内首家量产的厂商。公司该产品从新能源车市场发力,逐步向燃油车渗透,有望实现国产替代突破。 电控产品拓展性强,智能电动崛起。新品电动尾门开闭系统集成双控 EPB,具备成本优势,成长空间大,预计公司将凭借成熟的汽车电控系统 ECU 开发能力和车用电机控制技术开发车身控制相关的更多产品,提升系统集成化。同时公司目前在研基于前视摄像系统和前向毫米波雷达的 ADAS 技术,中长期看公司有望成为ADAS 系统集成供应商,打开公司新的成长通道。 投资建议公司客户和产品结构双升级,短期受益于轻量化放量和 EPB 渗透率提升,中长期线控制动和 ADAS 系统有望贡献显著增量。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3年收入由 38.8/49.2/59.0亿元调为 37.9/51.1/61.9亿元,归母净利由 6.0/7.9/9.9亿元调为 6.0/8.4/10.6亿元,对应 EPS 为 1.47/2.06/2.59元,PE 为28/20/16倍。参考行业平均估值,考虑到公司未来的成长性,维持按照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盘式制动器/轻量化/电控产品2022年 15/25/35倍 PE 估值,目标价由 50.10元调为 52.6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缺芯导致行业产量不及预期等。
崔琰 6
隆盛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31 31.64 38.07 78.73% 31.03 -1.93%
37.07 17.16%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79.8%;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189.6%;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103.7%。其中,2021Q2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42.9%;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75.7%;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13.2%。 分析判断: EGR 及铁芯增量初显 Q2同比延续高增受益EGR 国六切换带来增量叠加新能源业务实现小批量量产,2021H1公司整体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79.8%,其中EGR 、新能源业务营收分别1.57、0.55亿元, 同比分别+70.0%、+100.0%,增量初显。分季度看,2021Q2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42.9%,环比-3.0%,延续高速增长,环比略有下滑我们判断主要受缺芯及国六切换影响,考虑到Q3国六正式切换及马达铁芯量产放量,预计Q3营收将迎来进一步增长。 利润方面,2021Q2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25.3% ,同比-1.6pct,环比+0.2pct,同比下滑主因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且尚处产能爬坡期。受营收增长拉动,2021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0.43亿元,同比+189.6%,其中2021Q2归母净利0.21亿元,同比+75.7%,环比与Q1持平。费用方面,2021Q2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1.8%/+5.4%/+5.2%/+1.1%,同比分别-1.1/-1.1/+1.6/-0.4pct,销售/管理费用同比下降明显系公司提质增效叠加精细化管理,研发费率增长主因公司加大新能源业务投入以及新研发项目增加。 传统主业聚焦EGR 国VI 升级红利期公司传统主业围绕EGR 板块,聚焦EGR 阀、冷却器、节气门三大核心产品。国IV 阶段公司市占率一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国V 阶段受技术路线调整影响EGR 业务短期承压,2021年起伴随国VI 排放标准全面切换,EGR 板块将迎来政策红利快速增长期:1)轻卡:增量主要来源3.5t 以上,公司基于原有客户资源、技术优势,市占率有望达60%;2)重卡:疫情、中美摩擦加速国产替代,公司凭借深厚技术积淀有望抢占部分市场,部分客户已处性能测试阶段;3)其他:非道路移动车辆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执行,有望于2022Q4起贡献增量;公司推行汽、柴并举战略,深入挖掘混合动力汽车EGR 市场,中长期有望受益混动汽车渗透。 战略布局新能源 持续受益汽车电动化趋势马达铁芯配套优质客户,加速放量在即。2018年公司收购微研精密,市场、技术、研发充分协同,成功将业务范围延展至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领域,目前已经正式成为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一级供应商,5月开始批量生产,并通过联合汽车电子间接配套蔚来、上汽、理想、尼桑等多个车型平台项目,同时公司还参与了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新一代电机项目研发,并取得两大国际化平台客户的供应商定点书,为后续做大铁芯产业奠定坚实基础。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受益汽车电动化趋势下的行业高速成长及优质客户资源,且远期公司亦存向其他高端马达铁芯应用领域渗透机遇。 天然气喷射系统绑定博世,第三业绩增长点。公司自2017年10月起与博世共同开发“天然气喷射系统”项目,于2019年10月获博世供应商定点,承接从核心部件“大流量天然气喷嘴”的制造到天然气喷射系统总成配套业务,2020年10月正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顺应商用领域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大趋势,2021年天然气喷射系统将正式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全年将贡献1亿元左右营收。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EGR 业务多年,EGR 阀、冷却器、节气门三大核心产品有望在国VI 阶段快速放量;马达铁芯配套优质客户,持续受益汽车电动化趋势;天然气喷射系统绑定博世。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1.31/2.59/3.94亿元,对应的EPS 为0.65/1.28/1.95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49/25/16倍。参考可比公司及公司历史估值区间,给予2022年30倍PE估值,目标价维持38.40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VI 阶段EGR 产品市占率低于预期;国内商用车销量低于预期;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低于预期;新能源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崔琰 6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30 19.00 27.03 91.84% 21.80 14.74%
23.45 23.4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半年报:2021H1实现营收3,660.96亿元,同比+29.03%;归母净利133.14亿元,同比+58.61%;扣非后归母净利118.54亿元,同比+65.18%。其中2020Q2实现营收1770.01亿元,同比-0.45%,归母净利64.67亿元,同比-11.08%,扣非归母净利56.34亿元,同比-13.12%。 分析判断自主强劲合资回升经营韧性显著提升行业整体供不应求,公司表现优于行业。乘用车行业21Q1趋势向好,但自Q2起,全球性缺芯叠加大宗商品涨价为全行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2021H1,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973.8万辆,同比+24.3%。具体看,零售销量同比+28.2%,高于批发销量(同比+24.4%),行业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发展态势。同期,公司产销表现优于行业,乘用车销量达242.3万辆,同比+30.8%。 自主强劲增长,合资探底回升。分品牌看,上半年,公司自主品牌增长强劲,上汽乘用车公司零售达到38.1万辆,同比增长60.2%,上汽大通零售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57.2%,上汽通用五菱零售达到88.4万辆,同比增长39.5%,五菱宏光MINIEV在“马卡龙版”上市后价升量稳,继续高居国内电动车销量榜首;同时,主要合资品牌企稳回升,上汽通用零售达74.6万辆,同比增长25.5%,凯迪拉克XT6、CT5销量大幅增长,别克GL8供不应求;上汽大众的大众品牌零售近67万辆,同比增长14%,继续保持国内单一品牌销量第一。 合资依赖降低,经营韧性显著提升。基于自主品牌的强劲增长,公司已加速摆脱对合资业务的依赖。21H1,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28.9亿,占集团总利润21.7%(20年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占比高达76%);上汽通用归母净利润23.55亿元,占比集团总利润17.7%(20年归母净利润41亿元,占比高达20%)。扣除五大子公司(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华域汽车、上汽财务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115.5亿元,预计上汽自主及其他业务已实现盈利约17.6亿元,相比2020年实现扭亏。 深化体制机制变革硬核架构迎新车周期公司把握全球性缺芯契机,砥砺奋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优化企业经营效率。公司面对全球性缺芯的不可抗力,持续深化内功,在股权融资、员工激励、组织优化、产品策略等方面全面革新。有序推进下属企业的市场化融资,并内部员工及下属企业积极推进股权激励、业务分成、跟投共创等多样化约束机制,持续优化组织年龄结构及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并在产品策略上由聚焦B端的正向开发转变为聚焦2C的逆向开发模式,实现以效率和用户为导向的研产销体系,并通过内部激励、对赌等协议与前端作战团队利益捆绑。 底层技术方面,公司还发布了SSAIGMA四力合一机电一体化架构。该架构具备四大优势,11)全形态模块:100+高价值模块柔性兼容能力,可覆盖家用、运动、越野等不同风格;22)全尺寸带宽:覆盖A-D四大级别,以及5大品类;33)全能源组合:兼容燃油、电动、氢能三大能源,以及9大动力类型;44)全球化市场:满足全球100+市场的不同法规和多元需求。 新车型方面,公司下半年有望迎来合资++自主的全系热销。 11)上汽大众:ID家族销冠ID3X将于四季度上市,有望在电动汽车的核心市场-女性市场实现较好表现。22款帕萨特,整备质量相比19款提升55KG至1620KG,安全性有保障。22)上汽奥迪:上汽奥迪首车型-A7L或与22年上市,预计售价48-68万,有力切入国产豪华轿车阵营,并与定价42~65万元的一汽奥迪A6L形成姐妹车型销售策略,有效拉动销量表现。33)上汽通用:全新威朗重回四缸,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84马力,可实现7.7S破百,动力表现优于思域。整车运动、智能化设计显著增强,有望在年轻单身用户市场实现较好表现。44)上汽通用五菱:宝骏KIWIEV将于8月31日正式上市,新车外观造型更为萌动、精致,车漆采用豪华品牌同规格喷涂工艺。智能化、电动化能力显著升级,具备隐藏门把手、多场景智能泊车、主被动安全配置以及305KM续航和1小时直流快充(30%~80%电量)功能,在“好看”、“好开”、“安全”等以女性为代表的核心客户中具备极强竞争力。新车6.98~7.88万的售价有望接力宏观MINI马卡龙版,实现进一步的价格上探、甚至量稳价升。 投资建议公司面临行业性缺芯的额不可抗力、积极深化内功,在组织力、产品力两大维度全面优化,同时在用户运营和经验策略角度加速转型。公司底层技术扎实,平台化能力卓越,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渐改善,公司有望于迎来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新增长周期,乘用车龙头王者归来。公司目前处于盈利、估值的历史大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3年营收为8,302/8,693/9,038亿元,归母净利为289/331/379亿元,EPS为2.47/2.83/3.24元,对应PE7.7/6.7/5.9倍,对应PB0.8/0.7/0.6倍。给予公司2021年1.2倍PB,目标价28.79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缺芯影响持续;车市下行风险;合资品牌下行风险;电动智能新车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
崔琰 6
钱江摩托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30 14.90 26.69 44.35% 15.99 7.32%
17.15 15.10%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实现营收21.31亿元,同比+40.7%;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37.3%;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34.2%。其中,2021Q2实现营收12.15亿元,同比+23.7%;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3.1%;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7.3%。 分析判断::QQ22业绩符合预期大排占比提升拉高毛利受益中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增长及通路车板块销量修复(报告期内公司小排量摩托车、大排量摩托车(250cc及以上)分别实现销售14.7、4.9万辆,同比分别+30%、+31%),公司2021H1整体实现营收21.31亿元,同比+40.7%,较2019H1增长12.7%。其中2021Q2实现营收12.15亿元,同比+23.7%,环比+32.7%。 利润方面,2021Q2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29.1%,同比-1.1pct,环比+4.2pct,同比下滑我们判断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环比上升主因毛利水平相对更高的大排量摩托车占比提升。得益于营收增长,公司2021Q2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3.1%,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7.3%,非经方面主要系报告期内上海房产处置增加约3,329万元税前利润。费用方面,2021Q2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5.2%/4.8%/3.7%/1.6%,同比分别+1.7/-0.9/+0.1/+2.9pct,环比分别+2.2/+0.2/-2.0/+2.4pct,财务费用同环比大幅提升主因外汇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增加。 新品牌QQRJMOTOR蓄势待发产品大周期开启中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和业绩贡献的快速增长是公司当前核心看点,2020年5月,公司顺应国潮推出新品牌QJMOTOR,凭借收购贝纳利15年以来在动力总成、车型设计方面积累,QJMOTOR品牌快速投放追、逸、闪、赛、骁5大车系、8款车型,其中四缸仿赛车型赛600售价仅5万,同级别几无竞品。 2021年QJMOTOR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预计将有7-8款新车上市,仿赛车系赛350与赛250在相近中排量车型中性能优越、外观突出,爆款潜质充分。 考虑到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充红利期,投放大量与贝纳利品牌成熟车型同平台的新车型,有助于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同时,贝纳利与QJMOTOR品牌将形成高低搭配:1)贝纳利品牌高度进一步提升,中长期回归欧系一线;2)QJMOTOR品牌顺应国潮,价格下探,直面CFMOTO、无极VOGE竞争。 治理结构持续改善聚焦摩托主业拖累因素消除2016年温岭国资将30%股权转让给吉利,公司完成从国企到民企转变,吉利方面现逐步加强管控。2020年以来公司加大对渠道端改革力度:1)贝纳利渠道多家合资公司变更为办事处,由公司直管并切换为直供模式;2)QJMOTOR渠道重新招商,2021年全国范围内一级经销商有望增加至100家以上,充分挖掘潜在市场。 吉利接手后要求公司聚焦摩托车主业:1)锂电业务:现已停产,2021年一季度被法院裁定重整而不再纳入并表范围,应收款还原约1.01亿元,未来将视重整进度进行计提,但拖累程度有限,未来将逐步消除;2)房地产:2019年竣工,销售完成后终止;3)半导体封装、电控不再投入资源。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01/6.27/8.23亿元,对应EPS为0.89/1.38/1.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11/8倍。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快速扩容,但短期新进入者增多行业竞争加剧,2022年PE估值暂由25x调整为20x,目标价由34.50调整为27.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禁、限摩政策收紧导致国内摩托车需求下滑;外资品牌新车型大量引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QJMOTOR新品牌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0/6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