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天诣

安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450521030001,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恒实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9-30 12.10 18.32 106.31% 14.50 19.83%
16.27 34.46%
详细
能源物联网领导者,民营通信设计龙头。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通信设计及物联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初期为北京电网企业提供信息化技术服务,后逐渐将业务拓展至全国,主要服务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子公司;2008年公司通过并购民营通信规划设计龙头辽宁邮电进入通信行业,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公司依托在电力、通信的雄厚积累,全面投身综合能源服务、智慧物联应用和通信规划设计三大业务方向,为电网、运营商、交通、金融等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 碳中和碳达峰叠加能耗双控,虚拟电厂成长性无虞。虚拟电厂是一种将分布式发电、需求侧响应和储能资源统一协调控制,响应电网调度指令的物联网技术,其提供的新能源电力与传统能源和储能装置集成的模式,能够在智能协同调控和决策支持下对大电网呈现出稳定的电力输出特性,为新能源电力的安全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近期,各级政府层面能耗“双控”政策不断加码,电力短缺情况逐渐突出,叠加国家层面的“双碳”战略,在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也对能源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这一背景下,公司以虚拟电厂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有望快速发展。公司全面参与了冀北虚拟电厂项目运营流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一领域拥有了较大的先发优势,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爆发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旗下辽宁邮电作为民营通信规划设计院龙头,仍将作为公司的压舱石业务;另外,短期能耗“双控”叠加长期“双碳”政策推动了以虚拟电厂为首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景气度的高涨,公司作为虚拟电厂领域的先行者和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16.72亿元(+18.02%)、18.74亿元(+12.08%)、21.66亿元(+15.59%);净利润分别为1.77亿元(+65.38%)、1.92亿元(+8.20%)、2.27亿元(+18.58%)。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PE30X,对应市值57.46亿元,对应目标价18.32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和技术开发的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虚拟电厂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中国电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9-27 4.44 5.33 -- 4.44 0.00%
4.47 0.68%
详细
事件:9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2021年9月22日起十二个月内以自由资金择机增持公司A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少于人民币40亿元,本次增持未设置价格区间,中国电信集团将基于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合理判断,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的整体趋势,逐步实施增持计划。中国电信集团承诺,在增持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控股股东增持,彰显公司发展坚定信心。截至2021年9月21日,中国电信集团持有中国电信57,377,053,317股A股股份,占已发行总股份的62.82%。假设按照发行价4.53元增持,中国电信集团预计将增持883,002,207股,使其持有公司A股股份达到58,260,055,524股,占已发行总股份的63.79%。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彰显了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有利于维护中小股东信心和市场稳定。 云网融合全球引领者,把握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超过700个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43万个,其中80%分布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国内最大的云服务供应商。公司持续推进云网融合战略,技术研发优势显著,形成了云和IDC资源一体化布局,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具备突出的服务能力,拥有超过3.6万名遍布全国、具备产业数字化销售和服务能力的专家队伍,其中包括1.6万名技术型专家。在B端市场,企业的降本需求叠加政策催化,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速,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将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根据信通院数据,2023年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754亿元,平均增速为29.51%。根据IDC预测,到2030年我国IDC市场规模将达到9582亿元,运营商B端业务预计将保持5-10年的高景气。借助云服务领域的资源禀赋,公司为各行各业客户提供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是赋能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2021H1产业数字化实现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6.8%,保持行业领先。未来,这一业务也将成为公司长期增长重要助力。 投资建议:控股股东拟增持彰显信心,同时电信作为云服务能力最为领先的运营商,将充分受益于产业数字化发展景气提升,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和板块估值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4173亿元、4483亿元、48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6亿元、256亿元、286亿元。维持目标价5.97元,对应目标市值5457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G5G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中贝通信 计算机行业 2021-09-27 14.79 19.71 -- 16.48 11.43%
17.92 21.16%
详细
通信网络建设运维能力强大,国内市场供给侧出清龙头优势凸显。 公司深耕通信网络建设服务领域近 30年,形成了覆盖核心网、传送网、无线网与通信配套等全部专业的业务格局, 技术服务能力和行业经验积累深厚, 同时具备齐全的专业资质, 在行业竞争中具备优势。 公司在中国移动集采份额领先, 2015-2020年累计集采中标金额超 100亿元,21H1分别新中标广东、内蒙、甘肃、湖北、河南、山西的移动宽带项目,保持了中国移动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 随着未来行业供给侧出清、头部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公司有望在保持市场份额领先的同时,在运营商招标上取得较为明显的优势。 布局智慧城市和 5G 行业应用服务,外延并购布局光模块市场,探索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不断探索新的业务边界,积极参与智慧城市、行业物联网等 5G 行业应用研究与开发。 2021H1,公司智慧城市和 5G 行业应用服务业务实现收入 1.89亿元,营收占比达 16.76%。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 202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达 1658亿元,预计 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 4000亿元, 2021~2026年 CAGR=16.6%,市场潜力巨大。公司积极尝试依托现有业务进行产业链延伸,围绕 5G 基站前传,布局光通信产品的光模块及波分产品领域,先后参股、并购光通信企业武汉恒讯通和荆门锐择,能够全面满足运营商 5G 基站传输产品需求,光模块亦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民营通信技术服务头部企业, 通信网络建设运维能力强大,在中移动市场拥有领先优势,且整体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提升中;海外业务随着疫情恢复有望逐步改善, 重回成长快车道;公司积极发展智慧城市、光模块等新兴业务,向外延展产业链, 探索新的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 2021年至 2023年收入分别为 30.29亿元(+46.55%)、 40.78亿元(+34.64%)、 52.76亿元(+29.39%);净利润分别为 2.21亿元(+289.05%)、2.97亿元(+33.97%)、3.70亿元(+24.56%)。 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PE25X,对应市值 68.40亿元,对应目标价 20.15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未来竞争加剧带来公司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应收账款规模较大的风险、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20 24.95 43.27 119.98% 27.98 14.91%
30.65 22.85%
详细
事件:9月16日,紫光股份控股子公司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完成6亿元增资,由中移资本领投。增资完成后公司对紫光云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仍为46.67%,且仍为其控股股东。 中移资本领投,紫光云完成66亿元增资,估值5566亿元。本次实际增资总金额为人民币6亿元,增资完成后,紫光云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5,000万元增至人民币16,800万元,中移资本本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0,000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3.57%;共青城旭诺本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12,000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2.14%;公司本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8,000万元,增资后公司对紫光云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仍为46.67%,且仍为其控股股东。紫光云本次增资将有助于满足其在云计算和云服务领域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节点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扩大业务规模,提升运营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紫光云的发展壮大将增强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支持公司“芯-云-网-边-端”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协同中国移动覆盖全国到乡镇的强大网络及数据中心资源,优化节点布局,进一步拓展政企市场。中移资本是中国移动下属的产业投资机构,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品牌价值和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电信运营企业,在运营商体系内实力雄厚,拥有完善的有线、无线网络和丰富的数据中心资源。此外,中国移动强大的品牌效应,以及覆盖到全国县乡镇一级强大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也是紫光云和新华三非常看重的资源。双方将会进一步优势互补,借助中国移动在数据中心、带宽等方面的资源积累,完善双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节点布局;同时,基于混合云架构,丰富双方的服务产品类别,提升云服务能力。 资源整合形成紫光行业云,未来成长性持续向好。上半年国内外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上升,云计算行业仍处于爆发增长阶段,空间广阔。 2021H1,公司资源整合发布紫光云3.0,通过“紫鸾”平台实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边缘云多场景的统一架构和全面技术同构。同期,紫光云积极拓展行业云,打造云基础设施研发、运维、运营核心能力,收入同比增长73.42%达3.92亿元,亏损同比减少49.10%。国内政企IT结构加速转型,公司作为业内较为稀缺的完整一体化云解决方案与超融合等产品供应商,核心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云业务成长性持续向好。 抓住云服务市场快速发展机遇,紫光云进一步加快业务发展速度。 紫光云以云服务的技术开发、运营及销售为基础,聚焦于智慧城市运营和产业互联网等业务,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云服务提供者。目前紫光云已在全国建设了25个云节点,自主研发的公有云平台“紫鸾”已正式上线使用。随着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逐步成熟及新基建不断落地,政府及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快速提升。紫光云紧抓市场机遇,不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业务运营能力,在基础云服务、智慧城市、行业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投资建议:公司政企市场地位稳固,海外市场拓展进展顺利,受益于竞争格局重塑+自研NP芯片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运营商业务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ICT业务有望在多个领域加速增长;国企IT架构加速转型,紫光云行业领先,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674.12亿元(+12.91%)、749.70亿元(+11.21%)、819.94亿元(+9.37%);预计净利润分别为21.35亿元(+12.68%)、24.83亿元(+16.30%)、28.02亿元(+12.87%)。维持目标价43.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研发进程不及预期,运营商/云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海外疫情防控效果不及预期
腾景科技 2021-09-16 22.08 26.65 9.58% 22.96 3.99%
42.42 92.12%
详细
上半年营收维持增长态势,成本费用大幅增加:公司于8月26日发布半年度报告,2021H1上半年产能持续提升,销售规模扩大,订单充足,实现总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8.64%。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销售规模扩大、厂房搬迁等因素,造成公司2021H1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减少40.92%。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为0.13亿元,同比增加62.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44%。同时由于公司在报告期内有厂房搬迁和扩产计划,并计划于2021Q4完成全部搬迁,导致2021H1成本及费用增幅大于收入增幅。 光模块上游优势明显,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学元件、光纤器件的制造和加工,产品处于光电产业链的上游,是各类光纤器件和光模块的基础。公司业务拓展性强,产品涵盖光通信、光纤激光、信息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等领域。2020年公司光学元件,光纤器件两大板块业务分别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69.90%和30.05%,毛利率分别为44.47%和37.88%。2020公司光纤器件销量增加较多,且新增销售的镀膜光纤器件、准直器等产品的平均售价较高,从而提升了光纤器件产品整体的平均毛利率;公司2018-2020光纤器件毛利率增加12.68pcts。在光通信领域和光纤激光领域,公司与全球主要的光模块、激光器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Lumetum、Fiisar、锐科激光、LIGHT,并且成为了华为的直接供应商。根据科技部规划,我国将重点实现高性能激光器及光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与产业化,光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光模块中回传及接入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发展带动业务增长:据工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5G基站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2%,下半年基站建设明显加快,有望加速完成全年定下的60万座的目标。承载网设备集采的落地有望快速拉升中回传光模块需求,接入网升级使得10GPON、CWDM、LWDM市场火热,需求强势增加。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滤光片是10GPON、CWDM、LWDM的关键元件,预计为公司光学元件的制造加工业务带来新的增量。同时,激光行业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进程加快,相关公司产品主要为反射镜、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高功率光纤线等。2016-2020年国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由210台增长至3,800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06.2%,中国国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销量增速远高于中国进口中功率光纤激光器销量增速。随着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未来相关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拓展应用场景,加大研发培育高质量业务增长点:以光通信、光纤激光为主的光模块上游行业有非常强的产品拓展性。公司在完善并发展“光学薄膜类技术”、“精密光学类技术”、“模压玻璃非球面类技术”、“光纤器件类技术”四大类核心技术的同时,继续规划建设衍射光学类技术、光机集成与测试类技术等,构建光电子领域全系列的元器件研发及生产技术。公司已为激光雷达客户配套精密光学元件,产品大多在送样或小批量测试阶段。激光雷达市场前景广阔,增长空间大,根据沙利文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43.1亿美元,2019-2025年CAGR达63.1%。激光雷达领域的原件制造及生产有望成为公司新业务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正加速研发,扩展销售规模,随着光通信关键技术和元器件国产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5G基建建设进程加快,带动光模块业务进一步放量,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公司立足于光模块上游行业,盈利能力强,业务延展性强,激光雷达市场空间广阔,募投项目将帮助公司拓展领域,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3.0、4.2、5.6亿元,净利润为0.63、1.0、1.44亿元,给予2022年35倍PE,对应目标市值35亿元,对应目标价26.95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革新风险、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宏观经济与下游市场景气度低迷风险、差异化竞争风险。
工业富联 计算机行业 2021-08-13 11.76 16.54 -- 12.36 5.10%
12.36 5.10%
详细
事件:公司于8月10日发布半年度报告,2021H1实现总营收1930.30亿元,同比增长10.97%,归母净利润67.27亿元,同比大增33.44%; 2021Q2总营收976.51亿元,同比增长1.09%,归母净利润35.38亿元,同比增长11.50%,符合市场预期。 5G、CSP、工业互联网收入占比扩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克服疫情出货延缓压力,营收同比增长16.99%至1,127.18亿元,毛利率同比+0.66ppts至9.93%;主要得益于精密机构件的强劲需求及5G相关产品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中5G业务实现3倍增长。云计算业务营收同比+3.52%至823.33亿元,其中CSP业务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主要由于边缘计算技术升级带来新一轮业务增量。工业互联网业务同比大增46.69%至3.71亿元,得益于政策及需求双推进行业加速渗透,公司现已为电子、新能源车、机械加工和医疗等多个行业提供服务,下半年有望加速增长。公司在持续夯实其主营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多元化拓展业务与客户,营收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同比+0.58ppts至7.8%,盈利能力增势稳健。 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强供应链能力保障业务发展。公司上半年资本支出同比+47.5%至28.5亿元,研发费用同比+40.80%至52.33亿元,高研发投入保障公司高效拓展新业务。公司上半年提前备货,存货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天至49天,应收账款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7天至72天,连续3年持续改善,经营效率持续提升,体现公司强供应链管理能力;上半年云计算业务产生全球IC短缺情况,公司凭借其供应链能力大幅降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影响,公司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将成为各业务稳定发展基石。 瞄准新能源领域,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加速渗透。2021Q2海外主要云厂商资本开支环比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云计算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带动边缘计算加速发展,根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将达2506亿美元,5年CAGR为12.5%;公司不断布局边缘计算,未来公司新能源车用AI 运算单元有望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政策持续加码,2019年国内工业互联网下游渗透率仅2.76%,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工业互联网业务发展快速,已运用于新能源车头部企业广汽集团、中信戴卡、敏实集团等,未来将进一步与新能源车龙头企业展开合作并拓展到半导体行业。公司战略发展高度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公司各业务未来将在下游新能源等领域进行快速渗透,业绩有望进一步放量。 投资建议:公司秉承“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高 度符合行业趋势,硬件+软件双布局;各业务增势迅猛,5G产品实现3倍增长,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业务瞄准新能源领域,现开启快速渗透模式,两项业务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将成为新的长期业绩增长点。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收入预测4780.63亿元(+10.72%)、5314.27亿元(+11.16%)、5960.51亿元(+12.16%);净利润预测202.60亿元(+16.23%)、237.03亿元(+16.99%)、286.76亿元(+20.98%)。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给予2022年15倍PE,对应目标价17.85元。 风险提示: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及预期、电信及企业终端设备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边缘计算及AI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星网锐捷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8-11 31.30 46.80 190.86% 31.20 -0.32%
31.20 -0.32%
详细
事件:8月9日,星网锐捷旗下升腾资讯与润和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发布全球首款基于OpenHarmony金融智能支付终端。OpenHarmony系统具有的分布式框架、跨设备流转、多设备联动等特性,可为多种金融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技术底座。 金融信息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智能支付终端设备迎来新蓝海。在鸿蒙生态系统中,开源的OpenHarmony对标谷歌AOSP(AndroidOpenSourceProject)为开发者提供基础开发工具,目前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HMS对标谷歌GMS(GoogleMobileServices),代码不开源,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本次推出的金融智能支付终端是基于OpenHarmony开源生态,由润和软件提供操作系统,升腾咨询提供终端硬件的合作产品。与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支付终端相比,该产品实现底层全面国产化,保证了金融数据的安全性,同时继承了鸿蒙系统响应快、代码简洁、开发成本低的优势,融入鸿蒙生态实现万物互联,未来有望成为智能支付终端的主流,掀起金融支付终端全面国产化替代的新浪潮。根据易观数据,2018年全国智能支付终端保有量为3231万台,全部为安卓系统支付终端,今年将开启智能支付终端底层全面国产替代元年,预计未来3-5年潜在替换空间有望达到近千亿。 抢占鸿蒙先发优势,有望改变原有竞争格局。升腾与华为多年来始终保持密切的合作,在2019年9月举办的华为全连接大会上,升腾资讯发布和展示基于华为鲲鹏的全场景桌面云方案,并于2020年1月获得“2019年优秀鲲鹏生态合作伙伴”称号。此次升腾先发优势明显,率先推出全球第一款基于鸿蒙的智能支付终端既是双方合作互信关系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升腾把握市场机会并迅速做出反应执行的能力。 根据尼尔森数据,2019年升腾在亚太地区出货539万台,位居第九名,前五名公司分别为天喻、华智融、新国都、新大陆、魔方电子,凭借在鸿蒙生态中的先发优势,公司在智能支付终端的市场竞争地位有望异军突起。未来随着鸿蒙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叠加下游需求的高景气度,我们预计升腾的云桌面、瘦客户机等其他智能终端产品未来也有望搭载鸿蒙系统并实现高速增长。 竞争格局优化带来全新增量动能,议价能力反转带动毛利率提升。 交换机行业供需两侧均发生竞争格局的重大边际变化。根据IDC数据,2020年国内交换机市场空间295亿元,其中华为占据市场份额38%。 考虑到交换机业务与华为战略重心关联度小,且芯片供应受限,我们判断华为有望让出巨大市场空间,供给侧竞争格局显著优化。在需求端,字节宣布通过火山引擎对外提供IaaS服务,引发新一轮数据基础设施军备竞赛。在下游需求旺盛而上游供应趋紧的背景下,公司交换机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全资子公司升腾咨询与润和软件合作推出全球首款基于鸿蒙生态的智能金融支付终端,有望掀起支付终端底层全面国产化浪潮,市场替换空间巨大。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锐捷网络议价能力显著提升,需求端互联网巨头数据基础设施采购需求旺盛,供给端华为硬件业务战略收缩带来增量市场空间,议价能力提升有望带来盈利能力大幅改善。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收入131亿元(+26.7%)、165亿元(+26.4%)、208亿元(+26.3%);净利润6.96亿元(+61.4%)、9.19亿元(+32%)、11.95亿元(+30%)。给予2022年30倍PE,上调目标价至47.4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部件供应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海外业务、鸿蒙生态推进不及预期。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8-11 39.38 46.86 67.18% 39.37 -0.03%
39.37 -0.03%
详细
事件: 根据中兴通讯官微, 近日, 上汽集团与中兴通讯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电子、 5G 行业、数字化、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中兴和上汽强强联合,共同构建软件定义汽车方案及产品竞争力。 根据上汽集团与中兴通讯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车用基础软件技术、基础硬件平台、云计算、智能网联等方面的战略协同创新合作,中兴通讯还将继续推进与上汽零束、联创电子等公司之间的合作。在智能网联产品上,中兴通讯凭借在通信及车联网行业多年的技术积累,提供 4G/5G-V2X 模组和 RSU 及 V2X 云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共同加快 5G-V2X 规模化商用进程。在基础软硬件平台上,围绕“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双方将不断丰富自身在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构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方案及产品竞争力。 目前已有一汽、华人运通、上汽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中兴汽车电子领域深厚技术积淀获业界认可。 中兴通讯高强度加码技术研发,连续 6年研发投入破百亿,近 10年累计研发投入近 1100亿元, 在“操作系统、基础软件、芯片、软件架构、算法能力及智能化平台”上有深厚的积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 5G 技术、 V2X 网联等网络联接技术方面具有领先的能力和产品优势,基于这些基础能力结合合作伙伴,形成对行业理解方面的优势。公司积极拥抱汽车新四化浪潮,并于 2021年 3月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 负责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规划和经营。 根据公司官微, 7月 15日,公司与中国一汽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汽车电子、 5G 行业、产品服务、数字化及品牌建设五大业务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7月 23日,公司与华人运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基于 5G+V2X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终端及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8月 4日, 国际公认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 SGS 向中兴通讯系统产品平台颁发了 ISO 26262:2018ASIL-D级汽车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该等级为汽车行业的最高功能安全等级。 我们在前序报告《携手中国一汽,拥抱汽车新四化,开启新征程》中即判断, 中兴 ICT 赋能智能汽车的能力受到业界广泛认可,未来将有更多知名车企选择和中兴合作,中兴汽车电子领域的逻辑正逐步兑现。 投资建议: 坚定看好中兴通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潜力。 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1213.01亿 元 (+19.6%) 、 1364.12亿 元 (+12.5%) 、 1508.8亿 元(+10.6%);净利润分别为 65.15亿元(+52.9%)、85.32亿元(+31.0%)、101.19亿元(+18.6%),对应的 PE 为 28/21/18。我们给予公司 2021年 PE35X,对应市值 2280亿,对应 6个月目标价 48.3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汽车业务进展不及预期,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全球新冠疫情加剧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8-03 39.58 47.82 70.60% 41.45 4.72%
41.45 4.72%
详细
事件:7月27日,中兴通讯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全新一代屏下摄像手机——中兴Axon305G手机。 多个全球首创,引领屏下摄像潮流。中兴Axon305G依托屏幕像素、电路、独立屏显芯片、材料、前摄、算法6大核心技术,实现前摄隐形、屏幕显示和拍摄效果质的飞跃。根据公司官网,Axon305G作为全球首款实现400PPI高像素密度、全球首款配备120Hz高刷新率的屏下摄像手机、全球首款通过德国莱茵TUV、瑞士SGS、美国UL三大权威护眼认证的手机,屏下摄像技术全球领先,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划时代全面屏升级体验。 手机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中兴通讯深耕手机领域二十多年,具备深厚积淀,公司手机业务在2G、3G时期曾位居全球前列,此后由于美国制裁等原因战略收缩,2020年公司已从制裁中恢复,全年消费者业务实现营收161.60亿元,同比增长7.75%,根据公司7月27日发布会,中兴21Q2消费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0%,未来伴随5G换机周期的到来,手机业务有望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精选赛道,“屏下摄像++游戏”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中兴Axon系列是全球唯一量产的屏下摄像手机,2020年9月1日,全球首款商用屏下摄像手机中兴天机Axon205G正式发布,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二代机型Axon305G价格略低,配置更高,性价比更加突出,预计将吸引更多看重手机摄像功能及追求性价比的手机用户。与腾讯深度合作的红魔游戏手机有望成为细分市场No1。努比亚于2018年4月推出首款游戏电竞手机——努比亚红魔电竞手机,成为“2018腾讯TGA大奖赛唯一指定用机”,作为首款产品就与腾讯、网易等40家主流游戏企业达成“红魔泛生态游戏联盟”。21年1月,红魔和腾讯游戏正式达成战略合作,21年3月,腾讯红魔游戏手机6系列正式推出,包括红魔6、红魔6Pro两款机型,可满足游戏发烧友和专业玩家的特定需求。 加大线下渠道建设力度,聚焦三四线市场。目前线上渠道竞争激烈,趋近于饱和,各大厂商纷纷加大渠道建设力度。中兴计划在2021年投入建设5000个零售阵地,组建线下零售体系,加强品牌传播力度,截至目前,已建成约3000多个零售阵地。三四线城市手机用户对价格更加敏感,性价比相比于品牌对消费者购机决策的影响力更大,而中兴手机精选屏下摄像+游戏两大细分赛道,与竞争对手相比具备更高的性价比,随着公司不断加强渠道下沉,有望抓住三四线城市5G换机周期和市场格局变动的历史性机遇,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1213.01亿元(+19.6%)、1364.12亿元(+12.5%)、1508.80亿元(+10.6%);净利润分别为65.15亿元(+52.9%)、85.32亿元(+31.0%)、101.19亿元(+18.6%),对应的PE为25/19/16。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PE35X,对应市值2280亿,对应6个月目标价49.3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疫情加剧
华工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30 27.05 36.93 17.35% 31.28 15.64%
31.28 15.64%
详细
事件: 2021年 7月 27日, 华工科技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期内营业收入 46.39亿元同比增长 6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 2.01亿元,同比增长 53.54%。 销售收入逆势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改变明显: 公司上半年在行业景气度一般的情况下, 销售订单较去年同期逆势大幅增长, 上半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其中公司 2021年 Q2营业收入 28.51亿元,环比增长 59.45%,归母净利润 2.35亿元,环比增长 106.14%。其中华工高理营收 6.67亿元同比增长 72.16%,净利润 1.01亿元,同比增长 145.53%; 华工图像通过优良的成本控制在营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净利润 0.42亿同比增长 14.31%; 华工正源营收 19.51亿元,同比增长 70.51%,净利润 0.69亿元,同比下降 33.85%,主要是受到今年上半年原材料涨价的影响,目前已经进行了相应的价格传导; 华工激光营收 6.55亿元,净利润 0.66亿元; 华工法利莱营收 5.06亿元,净利润 0.46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管理能力提升显著 2021年 Q2销售净利率为8.19%,较 Q1的 6.25%小幅提升 1.94个百分点。 随着公司产品能力的持续提升现金流显著改善,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98亿元,同比上升 27.07%。, 公司 Q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0.11亿元,环比提升 105.26%,充分体现了公司的产品力和产业链议价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上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 1.63亿元,同比增长 15.85%。 激光智能制造领域产品矩阵加速升级,新生产线产能翻倍扩张: 公司激光先进装备制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9.90%达到 12.23亿元,上半年公司产品线全面升级--重点推出超高功率激光切割平台、超重管三维加工中心、高功率激光清洗装备及自动化产线等系列新产品; 自主开发手机玻璃和屏幕模组外观缺陷检测装备,积极打造晶圆检测机, 进一步打开行业下游的应用领域;自动化产品首推 5G 和光学半导体行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率先实现行业突破并斩获批量订单。 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 3月正式投产,将高功率标准激光智能装备的产能提升了一倍,同时新建了国内首条高功率激光装备“流线化智造”生产线,实现激光装备标准化、自动化、批量化生产,大幅提升产品品质和交付能力。 紧抓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契机,加热器销量翻两倍: 公司敏感元器件业务板块收入 6.6亿,同比增长 71.41%,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不降反增,毛利率同比增加 1.24%。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强增长周期,公司进一步拓展大型车企客户,实现日产、现代、标致等新车型传感器、加热器项目量产。原有五菱、理想、比亚迪、法雷奥等优势项目继续保持迅猛增长,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加热器销售同比增长超过 230%。 温度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池和电机领域拓展不断深入, 风道温度传感器、冷媒/水温传感器等在法雷奥、电装等项目量产,上半年汽车温度传感销售同比增幅 103%。 家电领域, 公司温度传感器出海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在欧美、韩国出口业务增长明显,国际业务整体销售同比提高 108%,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校企改革落定, 激励机制的改变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 2021年上半年业绩优异,现金流状况改善明显,产品结构持续优 化 。 我 们 预 计公 司 2021-2023年 收 入 分 别 为 92.06亿 元(+49.99%)、 112.38亿元(+22.08%)、 140.65亿元(+25.16%); 净利润分别为 6.84亿元(+24.29%)、 9.37亿元(+37.01%)、 13.59亿元(+44.99%)。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PE40X,对应市值 375亿元,对应目标价 37.20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高端光模块需求不及预期,光器件市场竞争加剧, 激光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21 27.56 43.27 119.98% 31.15 13.03%
31.15 13.03%
详细
新华三自研芯片商用元年, 高端路由器搭载先进自研芯。 新华三于2019年 1月宣布组建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着眼 5G 时代的高性能网络通信芯片研发。 2020年 6月, 新华三完成首款 NP 芯片研发。 2021年 4月, 正式发布针对运营商市场推出的智擎 660。根据公司官网,智擎 660芯片采用 16nm 工艺,拥有 256个处理核心, 4096个硬件线程,提供高达 1.2Tbps 的接口吞吐能力,达到运营商及互联网骨干网络要求。 根据公司官网, 更高规格的智擎 800系列已处在测试过程之中, 将实现 7nm 制程, 处理核心数量超过 500个,晶体管数量较智擎 600系列提升 122%,计划在 2021年年底排序流片, 并在 2022年正式推出应用于路由器。 华为 Solar 系列芯片 20年研发积累, 自研芯片能力强劲。 华为 1999年成立了 IP 芯片团队, 开始研制基于 ASIC 架构的 Solar 芯片; 2004年支撑 20G/40G 吞吐能力的第一代 Solar 芯片正式商用, NE5000E 即是由该款芯片所支持。此后华为开始 NP 架构的研发, 2009年 Solar 2.0芯片成功交付,奠定了路由器 100G 线卡的基础。 2012年, Solar 3.0正式商用,路由器芯片进入 400G 时代。 Solar 5.0发布于 2016年,采用了 16nm 制程、集成 45亿门电路,拥有 288个内核、 3168个线程,架构上的持续优化使之较上代版本提升了 4倍的吞吐量。 此外, 2012年开始,华为在 NE Solar 芯片的基础上开始延伸,面向交换机推出了Solar-S 系列芯片、面向安全、 AR 推出了 Solar-A 系列芯片,打造全系列的 Solar 家族,推出端到端的自研产品系列。 思科发展骨干路由器芯片, 十五个月内连推十款芯片。 1986年 3月,思科公司向犹他州州立大学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台路由产品 AGS(先进网关服务器)。 1996年,思科开始发售世界首款使用交叉总线交换技术的 Cisco 12000路由器。 2004年,思科推出高端路由器 CRS-1,并在2009年发售集成多业务路由器Cisco1900/2900/3900系列。2011年至今,受中国厂商崛起冲击,思科业绩出现下滑, 被迫开始了转型之路。 2013年 1月,思科发布 Catalyst 3850系列交换机,开始尝试使用可编程芯片,使用自主研发的 UADP 芯片支持思科 ONE 可编程网络模型。 2019年 12月,思科公司发布新的路由器家族, 运营商级别 Cisco 8000系列路由器。 该系列内臵使用 Cisco Silicon One 芯片。 根据思科官网信息,Silicon One 系列的第一款芯片是 Q100, 为一款可编程的 ASIC, 是业内首个能够提供每秒 10TB 以上带宽的芯片。 投资建议: 公司自研芯片达到 16nm 制程,具备 1.2Tbps 吞吐能力,实现了自研芯片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技术指标来看,公司自启动芯片项目以来仅用 1年半的时间即达到了与华为 2016年相仿的水平,若明年智擎 800顺利推出则将接近思科 2020年的水平。虽然与行业龙头尚有差距,但是技术追赶速度超预期。同时考虑到华为低制程芯片投产能力受限,思科在国内市场开拓受阻,公司在国内高端路由器领域追平甚至超越华为思科可期。 随着搭载高性能自研芯片的路由器规模应用,预计公司路由器产品毛利率和市占率水平均将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 674.12亿元(+12.91%)、 749.70亿元(+11.21%)、 819.94亿元(+9.37%);预计净利润分别为 21.35亿元(+12.68%)、 24.83亿元(+16.30%)、 28.02亿元(+12.87%)。考虑到自研芯片拓展进程超预期,公司在高端路由器领域加速追赶华为思科甚至有望实现超越;同时华为硬件收缩战略逐步得到确认,公司运营商市场份额提升确定性提升。 给予公司 2022年 50倍 PE, 上调目标价至 43.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研发进程不及预期,搭载自研芯片的路由器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海外疫情防控效果不及预期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21 37.19 47.82 70.60% 41.68 11.44%
41.45 11.45%
详细
事件: 7月 18日, 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 5G 700M 无线网主设备集采中标候选人公示,华为、中兴等 5厂商中标。 中兴份额约 31%, 较 2020年移动 5G 招标份额有所提升, 符合市场预期。 此次 5G 700M 集采分为三个标包,采购规模合计 480,397站,中兴在三个标包中均排名第二,总份额 31.00%,排名第二,华为以60.00%份额排名第一, 其余厂商份额为诺基亚 4.00%/大唐移动 3.00%/爱立信 2.00%。 根据 C114通信网, 此前移动 2020年 5G 二期无线主设备集采份额结果为华为 57.20%/中兴 28.71%/爱立信 11.46%/大唐移动2.63%,中兴招标份额相比 5G 二期进一步提升。 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国产头部厂商核心竞争力凸显。 对比本次招标和移动 5G 二期招标:华为份额由 57.20%提升至 60.00%,中兴份额由28.71%提升至 31.00%,大唐移动份额由 2.63%提升至 3.00%,而海外厂商份额由 11.46%(爱立信)下降至 6.00%(爱立信+诺基亚)。国产头部厂商 5G 产品竞争力领先, 份额提升明显。 以中兴为例,公司自研并商用的 7nm 5G 基带和中频芯片,可使整个设备集成度提升超 40%,同时整机功耗和重量降低 30%,助力公司运营商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根据本次招标公告,华为中标 288,237站,涉资 230.08亿元,单基站报价约为 7.98万元,中兴中标 148,931站,涉资 118.57亿元,单基站报价约为 7.96万元,其他厂商单基站报价分别为诺基亚 7.00万元/大唐移动 7.50万元/爱立信 7.40万元,中兴作为头部厂商价格优势明显。 投资建议: 中兴 700M 招标份额符合预期, 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 1213.01亿元(+19.6%)、 1364.12亿元(+12.5%)、 1508.80亿元(+10.6%);净利润分别为 65.15亿元(+52.9%)、 85.32亿元(+31.0%)、 101.19亿元(+18.6%),对应的 PE 为 25/19/16。我们给予公司 2021年 PE35X,对应市值 2280亿,对应 6个月目标价 49.3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全球新冠疫情加剧,中标结果不及预期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19 35.70 47.82 70.60% 41.68 16.10%
41.45 16.11%
详细
事件: 根据中兴通讯官微, 7月 15日,中国一汽与中兴通讯在长春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电子、 5G 行业、产品服务、数字化及品牌建设五大业务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加快 5G 新应用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共同打造 5G 行业应用示范。 中兴智能汽车领域积淀多年, 具备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技术能力。 根据中国一汽与中兴通讯签署的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在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领域以及基础软件进行合作,重点探索整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从芯片定义、架构设计、算法与 IP 嵌入、测试验证、车用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软件中间件等多方面展开合作,构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产品竞争力。 千亿研发投入加码,拥抱汽车新四化浪潮。 中兴通讯高强度加码技术研发,连续 6年研发投入破百亿,近 10年累计研发投入近 1100亿元,在 5G、 C-V2X、 芯片、操作系统、算法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标准专利、关键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具备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技术能力。 公司积极拥抱汽车新四化浪潮,并于 2021年 3月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负责汽车电子领域负责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规划和经营。 本次中国一汽与中兴在智能汽车领域展开战略合作,说明中兴 ICT 赋能智能汽车的能力受到认可。 投资建议: 看好中兴通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潜力。 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3年盈利预测, 上调公司 2021-2023年的收入预测至1213.01亿元(+19.6%)、 1364.12亿元 (+12.5%)、 1508.80亿元(+10.6%); 上调净利润预测至 65.15亿元(+52.9%)、 85.32亿元(+31.0%)、 101.19亿元(+18.6%),对应的 PE 为 25/19/16。我们给予公司 2021年 PE35X,对应市值 2280亿, 上调 6个月目标价至 49.3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汽车业务进展不及预期,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全球新冠疫情加剧
通宇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16 16.92 19.65 38.77% 19.23 13.65%
19.23 13.65%
详细
事件:7月13日,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0.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35亿元-0.45亿元,同比增长128.22%-165.03%;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0.57亿元,环比增长201.55%-266.32%,超出市场预期。 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继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并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提供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与服务,部分区域市场产品售价及毛利水平同比上年增幅明显。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是澳洲电信Telstra 系统设备采购名录的唯一一家中国供应商,未来公司将持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加拿大、英国等高端需求市场和南太平洋岛国、俄罗斯、非洲等地区开拓。公司拥有丰富海外客户资源和多年海外市场深耕经验,海外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定增项目落地,光模块技术迭代、产能扩张双提速。7月8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375万股新股,募集资金9亿元。募集资金投向主要包括: 1)扩大光模块产能。拟投入3.8亿元,占募集资金比重42%。项目预计至第五年将扩充169.4万只高速率光模块(2020年公司共出货400万只光模块),预计将贡献收入6.57亿元,贡献净利润7473万元。项目将一方面扩充25G、100G光模块产能,另一方面将补齐200G、400G高速率光模块的生产能力。 2)加强光模块技术研发能力。拟投入1.4亿元,占募集资金比重15.5%。研究中心重点投入800G和相干光模块领域,比之于传统的光模块技术,200G、400G相干光模块传输距离更长,属于新的技术路径,是下一代光通信技术;800G高速光模块高端产品属于对公司既有光模块技术的进一步升级。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光模块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公司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落地能力。 3)向基站天线、射频器件的下游拓展。推出适用于4G 的AAU、RRU、BBU、一体化基站产品和适用于5G 的CU+DU、RRU、EU、一体化基站产品。项目拟投入2.1亿元,占募集资金比重23%。项目预计至第三年开始有产品产出,至第六年形成年产3,200 个基站及配 套产品的产能,预计贡献收入3.26亿元,贡献净利润5328万元。 数通市场高景气,加码光模块恰逢其时。随着5G进入商用阶段、电信网络持续升级、数据中心扩容,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正在稳步扩大。市场研究机构Yole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约7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约177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5%,其中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1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电信光模块市场规模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我们认为,公司将受益于光模块市场的高景气,依托客户资源优势及大规模的量产能力,有望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在基站板块,公司由天线、射频器件向下游AAU、RRU、一体化基站等品类延申,同时积极向海外拓展,有望显著提升基站板块毛利率水平。在光模块板块,公司产能持续扩大,同时加强相干模块及800G模块研发能力,销售规模有望大幅提升,并逐步提升在光模块高端市场的影响力。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3年收入预测至20.07/25.57/36.52亿元;上调净利润预测至1.09/1.35/1.92亿元。在公司定增满额发行的情况下将新增股本7375万股,考虑定增稀释影响后EPS为0.27/0.33/0.47。考虑到公司定增落地赋能中长期增长,光模块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予以一定估值溢价,给与2022年60倍PE,对应目标价19.8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5G基站建设不及预期、定增项目落地时间不及预期、光模块市场竞争加剧
中际旭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6 37.06 56.48 -- 45.38 22.45%
45.38 22.45%
详细
事件: 7月 14日, 中际旭创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3亿元-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0.35亿元-0.65亿元,同比下降 1.41%-9.62%。公司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96亿元-2.26亿元, 同比增长-7.65%-7.1%, 环比增长 46.27%-68.66%。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下半年业绩有望释放。 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根据公司公告, 原因在于 2020年下半年国内5G 市场等资本开支增速放缓,部分订单推迟至本期出货导致订单价格调整和毛利下滑,叠加股权激励费用和近期汇率波动较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 受疫情影响,部分数据中心建设进度放缓, 云厂商就有一定去库存压力。 随着去库存周期进入尾声,预计下半年国内外数据中心客户环比资本开支投入力度有望大幅提升。 定增扩大光模块、 光电器件产能,中长期增长可期。 公司 7月 12日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拟募资总额不超 26.99亿元,投资于苏州旭创光模块业务总部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苏州旭创高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成都储翰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募集资金一方面将用于产能扩张, 公司拟向其位于苏州、 成都和铜陵的高端光模块生产基地投入 15.7亿元,占募集资金比重 58%。 目前 400G 光模块已经规模商用,预计云数据中心的运营商需要在 2023-2024年部署800G 光模块以跟上数据流量的增长。项目建设周期为 3年,计划在项目建成达产后总计扩充每年 175万只 400G、800G 光模块的生产能力。此外,公司还计划通过此项目大幅增加各类 F5G、 5G 接入用光电器件组件的生产能力,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扩大市场份额并提高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光模块前瞻研发实力强劲,投入继续加码。 研发方面,公司建立旭创技术研究院,引入顶尖技术人才, 进一步加强公司研究实力,研究方向包括 800G 数通光模块产品及技术、相干光模块等高端技术领域。 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大幅增长至 1098人,同比增加 95.7%,全年发生研发费用 5.06亿元,同比上升 39.76%。通过本次增发, 公司拟向苏州旭创光模块业务总部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 5.6亿元,占募集资金比重 21%,建设周期约为 3年。公司大力布局未来 1.6T 和 3.2T速率极有可能采用的共封光技术 Co-Package,以及基于硅光子技术的 光 子 传感 和 人工 智能 等 前瞻 性 研究 。 公司 高 端光 模 块产 品100G/400G 光模块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400G 系列产品包括 SR8、 DR4、 FR4、 LR4、 DR1等,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在硅光模块方面,公司产品能力覆盖包括硅光芯片设计到模组封装全链条。通过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有望扩大其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优势,抢占高速率光模组先机。 投资建议: 公司光模块产能持续扩大,同时加强相干模块及 800G模块研发能力。 随着国内外数据中心网络搭建不断加速,公司作为全球数通光模块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上升。我们预测公司2021/22/23年 收 入 为 88.25/110.15/133.73亿 元 ; 预 测 净 利 润10.89/13.57/16.29亿元, EPS 1.53/1.90/2.28。 给予 2022年 30倍PE,对应目标价 5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格局加剧致产品降价、数通产品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定增落地时间不及预期、芯片供给不足。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