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店影视
|
传播与文化
|
2025-04-10
|
13.79
|
--
|
--
|
16.47
|
19.43% |
-- |
16.47
|
19.43% |
-- |
详细
2024年全国电影大盘下滑致业绩承压落地2024年公司总营收19.71亿元(同比-16%),其中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17.15亿元(同比-19.49%),主业端看公司电影放映业务与全国电影市场表现趋同,整体票房和观影人次下降,头部影片支撑不足致公司2024年归母利润-0.96亿元(其中2024Q1~Q4归母利润分别为+2.19、-1.3、0.71、-1.14亿元),但行业看公司票房规模与市场份额均稳居全国影投公司第二名;2024年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35.48%,换言之,公司在内容制作和发行领域的布局已见成效。 2025年主业修复可期拟投5.5亿元用于主业2025年开年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拉动春节档票房,优质内容是拉动主业修复的核心,也是拉动内需的核心,具品牌优势的横店也将在2025年拟投资5.5亿元用于影院新建、升级改造、影视剧微短剧等项目投资,加大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力度,逐步提升主投主控影视项目的力度,加强与院线渠道的协同效应,持续降本增效,提高单影院产出能力;内容端,影视制作积极打造优质横店内容品牌,2025年电影《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也可期,公司也将提升非票收入加大IP代理开发,拓展衍生品业务。 看电影强国下横店如何再下一城?作为下沉市场具品牌优势的电影院线代表企业,持续深耕优质内容的供给,公司也将发挥全产业链发展优势,积极寻找优质影视项目与合作伙伴,提升资源整合能力。AI技术持续发展有望赋能公司的影视业务,同时,公司也在孵化培育新业态,拓展增长新引擎,公司探索了玩具梦工厂店,以时尚潮玩为定位,产品涵盖卡牌、时尚潮品、品牌积木、二次元衍生品等,打造影院内潮品空间,同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借力横店的影视产业资源,加强文旅业务融合,推动构建影视产业生态新发展。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5、29.95、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3.52、4.44亿元,EPS分别为0.43、0.56、0.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9、24.9、19.8倍,公司已形成电影院放映终端的规模优势,在稳定放映端的基础上逐步发力内容制作与发行端,公司将变革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将自上而下推动研究AI技术及其他前沿信息科技技术在公司业务层面和经营、财务管理等领域全方位应用,短期看优质影片定档,中期看单银幕产出拐点,长期看文化强国下国产优质内容供给拉动新需求助力主业回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影视作品投资风险、新传播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影片供给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行业监管趋严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
|
中信出版
|
传播与文化
|
2025-03-27
|
33.39
|
--
|
--
|
33.11
|
-0.84% |
-- |
33.11
|
-0.84% |
-- |
详细
2024年收官数智应用驱动降本增效公司主营图书出版与发行业务、数智服务业务(原知识服务)和城市文化空间运营业务(原文化消费),2024年三大主业收入13.12、2.22、3.13亿元(分别占比77.77%、13.17%、18.58%),其中,图书出版与发行业务端,公司以全球视野构建开放体系,持续完善选题机制,紧扣时代;数智服务主要为C端中信书院app和B端企业学习综合服务,城市文化空间运营业务即以中信书店为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总营收16.87亿元(同比-1.72%),归母与扣非利润分别为1.19、1.58亿元(同比+1.99%、+155.31%),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受行业整体下行和图书产品控价影响,但公司图书出版主业优势稳固,IP挖掘和策划能力持续提供增长动能,数智技术应用驱动降本增效,毛利率提升4.09个百分点。 AI与IP双驱动AI端看夸父AI赋能IP端看影游书IP联动拉动业务新增可期AI端,中信出版推动数智出版平台“夸父AI”系统迭代,面向17类出版场景,构建122个AI助理应用,在“AI一键生图”“AI数字人和声音克隆”“AI生成营销文案”等环节提效50%以上。IP端,中信出版新孵化的动漫产线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超25%,影游书IP联动进一步扩大,与《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达成衍生图书合作,相关产品于2025年一季度面市,后续将持续签约优质IP,强化衍生品等业务拓展,同时,公司推出动漫新零售品牌“谷知谷知”,集合热门IP周边产品、国内外精选ACG图书构建动漫文创生态圈。 行业端,2024年图书零售市场略下滑2025年自上而下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行业看,2024年全国总图书零售市场码洋1129亿元(同比1.52%),其中不含教辅教材市场码洋同比-4.83%;2025年3月为促进全民阅读,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鼓励车站、机场、客运码头、游客中心、宾馆、银行、商场、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设立相应的阅读设施,鼓励促进全民阅读的新技术、新载体、新设施等的开发与应用,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推广相结合推广全民阅读。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7.39、18.20、19.05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1.63、2.02、2.24元,EPS分别为0.86、1.06、1.1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9.9、32.2、29.1倍,公司作为大众阅读龙头,也是国企,主业端积极深化内容价值重塑,IP化、数智化打造增长新引擎,通过数智服务业务孵化阅读新场景,打造智库品牌影响力,线下城市文化空间运营拓边界,合作共建文化消费新生态,也将聚焦产业升级机遇,推进战略性并购与生态圈整合,努力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或对外投资探索不及预期的风险;数字化变革挑战的风险;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变动的风险;内容电商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27
|
9.06
|
--
|
--
|
11.23
|
23.95% |
|
11.50
|
26.93% |
-- |
详细
蓝色光标发布 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3亿元,扣非净利润-4~-3亿元, 由于长期股权减值、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应收款坏账准备、股权激励成本1.7亿元等主要因子致公司亏损,剔除后,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2~+3亿元。 投资要点 2024年公司营收超 600亿元 剔除扰动因子净利润为+2~+3亿元2024Q4公司归母净利润-5.23~-4.23亿元,扣非净利润-5.23~-4.23亿元, 利润亏损主要由于长期股权减值测试、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股权激励成本 1.7亿元等因子致公司净利润亏损; 剔除以上因素,公司净利润约为+2~+3亿元。 收入端, 2024年公司收入将超 600亿元,持续保持增长,2024Q4公司收入同比增长达 4000%,呈现良好增长势头也得益 于 公 司 对 出 海 业 务 及 AI 新 领 域 业 务 拓 展 。 公 司 的BlueTurbo DSP 是全新 AI 驱动的全球化 DSP,用 AI 重塑全球化流量竞价引擎,触达全域程序化流量,助力出海客户、海外客户的全球增长; 国内市场,由技术驱动和效果驱动的数字广告业务强劲, 拥有字节跳动、腾讯、 Bilibili、小红书、微博、快手等丰富的头部媒体代理资源,以及百度、 360等搜索平台的核心代理资格, 在各大媒体生态中稳居第一梯队。 驱动产品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效率是底层基石 AI 有望持续驱动平台业务新增自 2023年公司率行业之先 All In AI, 2024年公司行业模型BlueAI 持续进化并在广告投放、 KOL/KOC 营销、整合营销等多类场景下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一系列适应国内外需求的营销智能体,包括企业级营销分析助手、心影创作平台、 KOL/KOC 营销管理等。 外部公司 AI 生态圈伙伴持续扩大,继与智谱、微软中国等深度 合 作 后 , 又 与 字 节 跳 动 火 山 引 擎 、 阿 里 通 义 千 问 、MiniMax、生数科技等平台携手共同深化 AI 应用并共建 AI 大模型生态,并将与 Adobe 展开更深入的 AI 内容管理及创作方面的合作, 让蓝色光标朝着多模态、多场景的智能体( AIAgent)方向不断进化。 基于 AI 新范式构建的技术壁垒,BlueX 和 BlueTurbo DSP 的成立助力公司出海业务走向技术驱动。 盈利预测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00.6、 650.37、 702.68亿元,归母利润-3.52、 +4.57、+5.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68.3x、52.6x、 42.0x,投资维度, 公司基于技术与规模优势穿越了PC、移动互联网时代,历经高光与低估,步入 AI 时代,公司基于高效率的组织架构积极布局 AI, 新增端,公司主业有望持续受新技术赋能,从 All In AI 到 AI First,后续将加速构建 AI Native,推动公司高质量增长, 同时受益于文旅产业, 全面推进 AI+xR 内容开发与场景运营,推出“华夏漫游沉浸式探索解决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沉浸式大空间、多种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数字世界的中国式漫游体验, 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出海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商誉等资产减值的风险;营销传播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激励计划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横店影视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21
|
14.30
|
--
|
--
|
18.02
|
26.01% |
|
18.02
|
26.01% |
-- |
详细
横店影视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2024年公司归母利润-1.2~-0.9亿元,扣非利润-2.7~-2亿元,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头部影片供给不足电影票房大盘下降、观影需求不及预期等的影响,公司电影放映业务收入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投资要点受电影行业影响4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落地2024Q4公司归母利润-1.374~-1.074亿元,扣非利润-1.97~-1.27亿元,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落地,主因为电影市场整体表现差强人意,2024年全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425.02亿元,同比-22.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0.1亿,同比-22.3%。观影人次的同比下滑也会影响电影院线的非票业务(如衍生品、广告等)。 望展望52025年,电影如何挽回观众?优质内容是核心2025年春节档已有6部院线电影定档,公司投资出品的《神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役·重启未来》等影片将上映,有望为2025年一季度业绩带来较好推力。优质电影内容有序供给,从β到α,电影院线板块有望率先复苏。 伴随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提升、观影环境和视效改善(如IMAX厅等),观影群体不断扩大,下沉市场在群体规模、观影频率及均价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空间;横店影视依靠连锁经营品牌优势和优质服务在下沉市场中具竞争力;同时,公司在新增影院端也将平衡全国影院的布局,项目建设选址覆盖一线、新一线、二线等,通过新建自营影院项目稳步提升市占率,不排除通过并购优质项目扩大规模。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开展独具横店影视文化特色的营销活动,将观影权益与横店旅游资源、马拉松赛事、横店音乐节等有机结合,实现观影和旅游客群消费转化。 盈利预测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1\25\30亿元,归母利润-1.07\+2.72\+3.4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80.7\31.7\24.7倍,投资维度,短期看优质影片定档,中期看单银幕产出拐点,长期看文化强国及电影强国下的国产优质内容供给崛起及文化输出,供给与需求均有望双升助力主业回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影院+”模式、短剧、深挖版权影片市场以及提高闲置广告资源等业务创收潜力,2024年因电影大盘整体表现差强人意,2025年有望迎修复,2025年春季档有望为全年票房奠定较好基础,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电影行业增速放缓风险;回暖进展低于预期;优质影片供给的风险;新增折旧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电影等项目延期上映导致业绩波动风险;影院运营不及预期的风险;IMAX影院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
|
风语筑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21
|
8.60
|
--
|
--
|
11.29
|
31.28% |
|
12.29
|
42.91% |
-- |
详细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语筑)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归母利润-1.35~-0.9亿元、扣非利润-1.125~-0.75亿元,在手订单实施进度减缓,交付周期延长,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同时投入增加致致综合毛利率下降,年度业绩亏损;同时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带来影响。 投资要点42024年下半年业绩优于上半年52025年主业重启修复可期224024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利润为--10.179~+0.271亿元,扣非利润--50.11~+0.265亿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0.73、0.69亿元同比看拟下滑),公司积极开拓消费新文旅业务,IP孵化和技术、内容投入有所增加,收入未覆盖固定开支及新增成本,致2024年利润亏损,但2024年第三第四季度业绩相较第一第二季度业绩已有改善(2024第一第二季度归母利润-0.15、-1.19亿元);虽公司在手订单实施进度减缓,交付周期延长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但总体看公司在手订单充沛为后续业绩修复奠定较好基础,2025年主业有望重启修复。 虚实融合驱动沉浸式产业培育VR/MR、AIGC融合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践行22GG文化新供给与与22CC端文旅消费新需求的连接者以文化IP《梦回圆明园》项目为支点,践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2024年12月公司与圆明园达成官方合作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为虚拟旅游与历史教育领域带来新解决方案,同时后续拟进一步将其拓展至周边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开发以及数字藏品的艺术创作与市场推广等,同时有望助推国内文旅产业全球化出海,加深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互鉴。 公司将依托风语筑MR研究院,增强在空间计算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交互式数字内容、VR/MR与AIGC技术在文化、博物馆和旅游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将融合中华传统文化IP与各类交互式的可穿戴设备,打造可复制化、易于部署、可院线化运营的VR/MR产品矩阵,公司将进一步强化IP打造与空间运营能力,形成面向G/B端的VR/MR文旅产品和面向C端的VR/MR展览体验系列,为公司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盈利预测从用户代际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新体验新应用均为企业带来新商机;通过XR内容、3D互动内容、AI内容创作、IP联动,再结合新文旅项目自身调性为G\B\C端带来新体验,进而带来商业新供给新增量,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0.7、22.95、25.5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1.0、+1.5、+2.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1.5、+34、+19.8倍,220255年沉浸式、互动式数字展览新空间、新文旅体验经济需求有望持续回暖,公司通过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重塑文化数字化新场景,带来赋能实体的新体验价值,基于公司秉承长期稳健发展,且在手订单充沛,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信用资产减值的风险;项目成本控制风险以及项目实施的管理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奥飞娱乐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21
|
9.03
|
--
|
--
|
11.16
|
23.59% |
|
11.98
|
32.67% |
-- |
详细
2024 年主业影视类及婴童类经营性现金流良好减值致利润承压 轻装后 2025 年业绩改善可期2024Q4 公司归母净利润-3.612~-3.112 亿元,扣非净利润- 3.619~-3.119 亿 元 ( 2023Q4 归 母 、 扣 非 净 利 润 分 别 为0.12、 -0.07 亿元, 2024Q3 归母、扣非净利润为 0.16、 0.11亿元),利润承压主要因减值损失,但公司主业端如影视类、婴童类现金流良好, 2024 年公司主业端持续优化并推出新品,轻装后 2025 年业绩改善可期。 以 IP 为支点探索新供给 从毛绒、积木玩具刀卡牌,新品供给得益于柔性供应链优势公司通过 IP 势能增厚商业化变现能力, 以“奥迪双钻”及“维思积木” 、“玩点无限” 品牌运作推出不同产品触达不同圈层用户,公司与米哈游、网易、腾讯、叠纸等知名企业品牌达成合作,深度开发潮玩产品,已陆续开发推出盲盒、叠叠乐、萌粒等品类产品; 公司围绕 IP 进行全产业开发,打造累积众多知名 IP 形象+供应链具优势, 如喜羊羊 IP 形象在用户不同代际下仍可历久弥新,也得益于公司深入发展“IP+” 商业模式, AI+IP 双轮驱动 已推出 AI 毛绒玩具喜羊羊2024 年迎 AI 应用落地年,公司参投 VR/AR 类企业,如乐相科技(大朋 VR 头盔及眼镜系列)、广东虚拟现实科技(Rhino X 等头戴式设备) ,新媒介持续迭代,新技术持续发展均有望赋能 IP 新表达,新供给,如公司已推出 AI 毛绒陪伴玩具喜羊羊,从谷子经济到情绪价值,高效率的新品供给也凸显公司柔性供应链的能力。 盈利预测历经 2020-2022 年内外压力测试业绩承压, 2023 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2024 年减值测试致利润承压,轻装后展望 2025年,伴随新品供给及 AI+IP 双轮驱动有望助推公司业绩修复, 预测公司 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 28.1、 29.7、 32.1 亿元, 归母利润-2.66、 1.5、 2.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50.3、 89.6、 65.4 倍, 业绩承压落地, 以 IP 为支点(公司已覆盖全年龄段 IP 矩阵) ,有望撬动玩具卡片潮玩周边的谷子经济、 AI 玩具的情绪经济等, AI 加持下有望赋予公司在手 IP 不同形式的生命力, 通过创造新内容、构建新场景、触发新消费助力其 IP 商业价值再放异彩,进而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IP 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业绩不及预期带来商誉减值的风险;业务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新上玩具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人才资源不足风险;应收账款及信用资产减值的风险;项目成本控制风险以及项目实施的管理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万达电影
|
休闲品和奢侈品
|
2025-01-21
|
11.57
|
--
|
--
|
13.81
|
19.36% |
|
13.81
|
19.36% |
-- |
详细
万达电影发布 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9.5~-8.5亿元,扣非净利润-10.7~-9.7亿元, 受电影市场较为低迷的影响电影票房大盘下降、观影需求不及预期、 单银幕产出同比下滑等影响, 公司国内影院业务亏损,2024年影视行业整体恢复未达预期,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相应计提减值准备约 7亿元至 8亿元。 投资要点 受电影行业影响 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落地2024Q4万达电影归母净利润-11.187~-10.187亿元,扣非净利润-10.525~-11.525亿元, 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落地,主因电影市场整体表现差强人意, 2024年全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 425.02亿元, 同比-22.6%, 观影人次 10.1亿,同比-22.3%, 观影人次的同比下滑也会影响电影院线的非票业务(如衍生品、广告等) 。 万达国内直营影院票房 57.2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24.3%,观影人次 1.4亿,同比-23.7%,由于固定成本较高,叠加票房收入下滑进而影院业务亏损;同时, 2024年公司影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 7~8亿元,内外因下致万达电影 2024年业绩承压。 展望 2025年, β与α双修复仍可期2025年春节档已有 6部院线电影定档, 影片供给端持续回暖, 公司投资出品《唐探 1900》《熊出没? 重启未来》 《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 侠之大者》《蛟龙行动》 等影片将上映,有望为 2025年一季度业绩带来较好助推。优质电影内容有序供给,从β到α,电影院线龙头有望率先修复。 观影人次的提升需要次数与票价,综合看票价相对稳健,换言之观影人次的提升是核心,即吸引用户走进电影院的核心离不开优质内容的供给; 2025年万达电影仍将以内容为核心,如出品《蛮荒禁地》《转念花开》《浪浪人生》《奇遇》等多部影片预均可期,影院端将发展直营且提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 IP 衍生合作, 深度挖掘影院大堂价值。 盈利预测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25.1、 146.18、 159.48亿元,归母净利润-9.09、 +10.17、+1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27x、+23.5x、 +17.3x,投资维度, 在 2024年相对低基数效应叠加2025年内容供给下,后续β与α双修复可期,作为文化强国重要组成的电影板块,大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韧性仍好,线下观影的体验经济仍具挖掘潜力, 新供给与新需求均有望助力主业回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影院+”模式, 2025年春季档有望为全年票房奠定较好基础,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电影行业增速放缓风险;回暖进展低于预期;优质影片供给的风险;新增折旧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电影等项目延期上映导致业绩波动风险;影院运营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
|
芒果超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21
|
27.06
|
--
|
--
|
30.15
|
11.42% |
|
30.15
|
11.42% |
-- |
详细
芒果超媒发布业绩预告公告: 2024公司归母利润 12.5~16.1亿元(同比-64.85%~-54.72%),扣非利润 15.4~19亿元(同比-9.17%~+12.06)。归母利润波动主要因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化, 2023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3亿元, 2024年净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4.5亿,本次冲回 2023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一次性调整, 2025年至 2027年无需调整。 投资要点 2024Q4扣非利润同环比双增 年度有效会员 7331万人(会员收入超 50亿元 同比+18%) 广告收入正增长 2025年内容供给充沛2024Q4公司归母利润-1.943~+1.657亿元(单季度同环比不具有可比性,主要由于 2023年报表确认 16.3亿元递延所得税 资 产 增 加 当 年 归 母 利 润 16.3亿 元 进 而 影 响 基 数 ,2025~2027年无需调整) , 2024Q4扣非利润 3.137~6.737亿元(同比+287%~+732%,环比+0%~115%),单季度扣非利润同环比双增,季度利润业绩改善。 2024年公司会员收入增长 广告收入正增长。 2024年芒果 TV年末有效会员 7331万,凸显优质内容基本盘及国际 APP“双倍增计划” 已见效, 2024年会员收入超 50亿元(同比+18%),会员收入有望成为后续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因子; 广告业务回暖, 2024下半年收入环比上半年增长 8%,推动2024全年广告收入正增长, 同时, 小芒电商持续高增, 2024年 GMV 超 160亿,同比+55%, 2024年金鹰卡通预计顺利完成年度业绩。 内容端, 2025年芒果将推出综艺、剧集、晚会纪录片、微剧微综,内容供给充沛。 芒果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开年推出剧集《国色芳华》 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 后续可期待《韶华若锦》《珍品》《长安古意》等; 综艺端, 2025年有《妻子的浪漫旅行国际季》《乘风 2025》《真爱智上 2》《歌手 2025》《花儿与少年 7》等;微剧微综如《黎明四起》《南相思》等。 看 AI 如何赋能文化 IP 融合新发展?AI 端, 公司成立大模型实验室“山海研究院”,自研的“芒果大模型” , 积极探索 AI 等前沿技术落地应用与业态创新,加快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同时,伴随小红书走红,也可关注小芒电商后续发展, 小芒电商在基于芒果 IP 开发衍生产品的同时,也正面向国内外优质影视、动漫、游戏IP 开放合作,打造更多用户喜爱的衍生产品。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147.45、 161.97、 181.86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 14.1、 20.4、 27.9亿元(同比-60%、+44.8%、 +36.8%) , EPS 分别为 0.75、 1.09、 1.49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5、 24、 18倍, 作为融媒体头部,内容常态供给的规模优势下叠加 AI 赋能且携手抖音微短剧合作(芒果 TV 依托互通互融的制作优势和“芒系”内容优势,致力于打造微短剧赛道的芒果品牌) ,均有望推动主业在 2025年再上台阶, 短期看内容产品重燃市场热度及广告收入的新增长, 中期看科技如何赋能文化内容新发展,基于会员收入双位数增长, 广告收入回暖正增, 主业具韧性, 同时, 企业所得税政策落地, 2025年至 2027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将对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构成正向影响, 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探索不及预期的风险、 后续金鹰卡通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影游作品未过审查风险、艺人自身因素带来潜在风险、节目上线不及预期的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
|
|
中信出版
|
传播与文化
|
2024-09-03
|
24.68
|
--
|
--
|
35.99
|
45.83% |
|
38.72
|
56.89% |
|
详细
中信出版发布2024年中报:2024上半年公司营收、营业总成本分别为8.05、6.9亿元(yoy-7.75%、-10.4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1.4、0.54、0.05亿元(yoy5.14%、-2.63%、+0.95%),2024上半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2251亿元;单季度看,2024Q2公司营收4亿元(yoy-9.6%,qoq+0.23%),归母、扣非利润0.550、0.553亿元(yoy+12.7%、+10.77%、qoq+45%、+54%)。 投资要点2024Q2营收环比增长归母与扣非同环比双增主业具韧性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05亿元(yoy-7.75%),行业端看,2024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下滑6.2%,公司收入增速与行业波动趋同;分类看2024上半年公司图书出版发行、数智服务、城市空间运营三大收入6.24、1、1.47亿元(yoy-9.3%、+12.66%、-12.24%),数智业务收入取得增长。 2024上半年公司图书实洋市占率2.68%,龙头地位稳固,细分产线看,公司在经管、科普、心理自助、传记分类中,稳居第一;少儿和生活类位居第二;单季度看,2024Q2归母与扣非利润的同环比双增,得益于公司降本增效的措施助力,通过数智赋能、出品优化、销售控价等举措,促使出版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68pct,总体看主业具韧性。 加速推进动漫文创战略成立动漫事业部IP业务具增长潜力2024上半年公司动漫图书出版收入规模同比增长30%,动漫品类图书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围绕IP逻辑,在周边衍生品领域加大布局,已与环球影城达成小黄人、功夫熊猫衍生品合作,并获“葬送的芙莉莲”等IP的衍生品运营授权,下半年动漫主题店也可期。 作为文化品牌头部企业之一AIGC下如何践行新质生产力?公司加快智能数字体系建设,2024年7月初正式发布数智化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层开放与模型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夸父AI数智出版平台覆盖选题评估、内容策划等多个应用场景,在出版全流程的大环节通过数据分析与AI技术应用持续提质增效;知新企业培训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知识服务收入规模同比增15%;知识服务全面升级为数智服务,积极构建融合出版新生态。 盈利预测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17.99、19.32、20.90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1.58、2.00、2.56亿元,EPS分别为0.83、1.05、1.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1、23.7、18.5倍,公司市占率稳固,税收变动事件渐落地;基于公司作为中国文化品牌代表企业之一,主业大众出版优势持续,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下借力技术赋能主业,AI新技术叠加新探索有助于保持企业经营拉伸,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利于探索高质量创新发展路径,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变动的风险;新业务或对外投资探索不及预期的风险;数字化变革挑战的风险;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数字化转型升级不及预期;内容电商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
|
芒果超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4-08-23
|
19.90
|
--
|
--
|
19.65
|
-1.26% |
|
31.56
|
58.59% |
|
详细
芒果超媒发布公告: 2024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 69.6亿元(yoy+2.46%),归母及扣非利润分别为 10.65、 9.12亿元(yoy-15.45%、 -22.96%);单季度看, 2024Q2公司总营收36.4亿元(yoy-1.52%、 qoq+9.36%),归母利润 5.9亿元(yoy-16.68%、 qoq+25.45%)、投资要点 2024上半年会员收入增长 广告略下滑2024上半年公司会员、广告、运营商营收分别为 24.86、17.21、 7.5亿元(yoy+27%、 -4%、 -46%),会员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凸显芒果 TV 内容投入与会员增长正反馈。 广告业务同比略下滑,整体复苏态势中,品效广告率先修复,品牌广告回暖略滞后。运营商收入短期下滑但长期受益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层面, 综艺端, 2024上半年芒果 TV 上线 56档各类综艺节目(含晚会、衍生节目),较 2023年同期增加 17档,《歌手 2024》 获关注较好。 2024下半年节目如《花儿与少年6》《声生不息·港乐季 2》《花儿绽放》《舞蹈狂花》等; 剧集端, 2024上半年芒果 TV 上线影视剧 17部,积极加大内容投入,储备影视剧超 80部, 如《国色芳华》《小巷人家》《水龙吟》 等。 芒果 TV 推出“芒果短剧”竖屏短剧频道,全年预计上线不少于 300部精品竖屏短剧。 内容端充沛供给拉动会员收入外,也利于内容电商, 2024上半年公司内容电商 GMV66.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近 50%, 减亏近四成)。 2024Q2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1.5%,但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0.74%,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同比-22.6%、 -27.8%,单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叠加成本同比增加致其归母利润同比下滑16.68%;环比看,单二季度营收与归母利润双增,季度性环比改善得益于内容供给。 2024年芒果 TV 国际版“倍增”计划落地见效 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高地2024年启动芒果 TV 国际版 APP 用户规模“倍增计划”,加大版权输出力度,继续推动芒果综艺模式出海, 提升海外影响力, 芒果 TV 国际版 APP 海外下载量超 1.9亿次。 公司成立大模型实验室“山海研究院”,自研的“芒果大模型”(已孵化出 40多个相关应用产品) , 积极探索 AI 等前沿技术落地应用与业态创新,加快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156、 172、 193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 19.2、 21.4、 24.1亿元, EPS 分别为 1.03、1. 14、 1.29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9.4\17.4\15.5倍, 作为融媒体头部, 2024年内容常态供给的规模优势下叠加 AI 赋能且携手抖音微短剧合作,均有望推动 2024年主业修复, 短期看内容产品重燃市场热度及广告收入重回增长,中期看科技如何赋能文化内容新发展,基于会员收入已实现增长,主业具韧性, 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探索不及预期的风险、金鹰卡通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影游作品未过审查风险、艺人自身因素带来潜在风险、节目上线不及预期的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 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
|
|
力盛体育
|
传播与文化
|
2024-07-25
|
10.10
|
--
|
--
|
10.84
|
7.33% |
|
12.78
|
26.53% |
|
详细
以赛车运动为矛以数字体育为盾践行体育强国:力盛体育是中国全民健身、数字体育的领跑者,也是领先的汽车运动运营服务商,专注于赛车运动的推广与运营,不断探索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2021年公司以“IP引领,数字驱动”为发展战略布局数字体育业务领域,2022年6月正式更名为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围绕空间、IP和数字化三大业务,打造全民健身服务数字化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的体育生态平台:第一,空间业务,在优化原有赛车领域空间同时将拓展至大体育领域;第二,IP业务,如体育赛事经营、体育俱乐部运营、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与市场营销服务等;第三,数字体育业务,以打造全民健身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为目标,将运动行为、设备、空间数字化(如AI教育辅导员、智慧运动、数字健身房等);从全家看赛事到参与赛事,带来“多巴胺与内啡肽”双重效益。 2023年业绩落地轻装上阵迎2024年2025~2026年也可期:商誉减值致利润短期承压,轻装上阵迎2024年,拟定增用于海南新能源汽车体验赛车场项目等进一步加码主业。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定增对公司业绩影响,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08、5.85、6.6亿元,归母利润0.55、1.02、1.3亿元,基于公司主业持续改善叠加作为体育赛事运营赛道头部企业之一,有望持续受益行业复苏、新技术赋能、政策加持的红利,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
|
|
奥飞娱乐
|
传播与文化
|
2024-05-07
|
7.22
|
--
|
--
|
7.24
|
0.28% |
|
7.24
|
0.28% |
|
详细
奥 飞 娱 乐 发 布 公 告 : 2023年 公 司 总 营 收 27.4亿 元(yoy+3.09%),营业总成本 26.12亿元(总成本控制较好), 归母、扣非利润分别为 0.94、 0.56亿元(均扭亏为盈); 2023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及核销资产合计减少公司净利润 0.62亿元。 单季度看, 2024Q1公司营收 6.5亿元(yoy+7.98%) ,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0.5、 0.42亿元(yoy+202.85%、 208.58%),单季度营收与利润双增; 2023年及 2024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1.97、 0.86亿元,改善显著。 投资要点 2023年公司玩具收入同比增 17.86% 收入占比提升至 42.6% 24Q1营收及利润双增2023年公司主营玩具、婴童、动漫影视收入分别为 11.7、10.7、 3.5亿元(yoy+17.86%、 -7.95%、 +1.4%) , 收入结构看,玩具收入占比从 2022年的 37.28%提升至 2023年42.62%, 其中玩具收入增长得益于陀螺及潮玩品类的收入提升;“IP+玩具”战略下已推出超级飞侠、喜羊羊、巴啦啦小魔仙等作品, 后续有望从产品创新、渠道优化等维度带来增长潜力。 2024年一季度公司总营收与归母利润双增、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 主业经营困境反转渐显。 以 IP 为支点带来商业化的内核是优质内容2023年公司动画内容厚度持续,陆续推出《超级飞侠》第14-15季、《喜羊羊与灰太狼·羊村守护者》系列第 6-7部、《飓风战魂之剑旋陀螺 2》 ,同时推出全新恐龙机甲 IP《量子战队之恐龙守护》 ; 2023年也推出超级飞侠首部大电影《超级飞侠:乐迪加速》 ,公司持续构建精品 IP 矩阵,累积优质内容厚度。 IP+X 有望助推玩具业务、 AI 业务新发展作为中国动漫玩具的龙头公司,从简单制造与授权到原创并围绕 IP 进行全产业开发,打造累积众多知名 IP 形象,深入发展的“IP+全产业链”合作模式。 2023年开启 AI 年, 2024年迎AI 应用落地年, “IP+X” 中的 X 代表 AI、 玩具、 外部合作等新探索的总和, “IP+AI” 端, 公司孵化了首个 AI 孪生数字人“喜羊羊” , 同时已推出智能玩具,外部与北京红棉小冰、 海豚传媒、 光年无限等企业积极推动 AI 应用落地, AI加持下,有望推动公司 IP 商业化新模式变革, 推动主业加速创新发展。 盈利预测历经 2020-2022年内外压力测试下业绩承压, 2023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28.79、30.95、 33.75亿元, 归母利润 1.98、 2.93、 3.9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53.0、 35.8、 26.9倍, 公司主业端困境反转渐显, 新增端, 伴随 AI 应用年开启,以 IP 为支点(公司已覆盖全年龄段 IP 矩阵) ,有望撬动玩具、授权等业务, AI 加持下有望赋予公司在手 IP 不同形式的生命力, 通过创造新内容、构建新场景、触发新消费助力其 IP 商业价值再放异彩,进而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IP 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业绩不及预期带来商誉减值的风险;业务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新上玩具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人才资源不足风险;应收账款及信用资产减值的风险;项目成本控制风险以及项目实施的管理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姚记科技
|
传播与文化
|
2024-05-07
|
25.05
|
--
|
--
|
25.89
|
-0.80% |
|
24.85
|
-0.80% |
|
详细
姚 记 科 技 发 布 公 告 : 2023年 公 司 总 营 收 43亿 元(yoy+10%) , 归母 、扣非利润分别为 5.62、 5.19亿元(yoy+61.4%、 +51.7%); 2023年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 0.8861亿元; 2023年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 9.00元(含税) 。 单季度看, 2023Q4公司营收 7.35亿元(yoy-33.2%),归母利润 0.05亿元(yoy-91.5%) , 扣非净利润为-0.04亿元(略亏); 2024Q1公司营收 9.82亿元(yoy-17.38%) ,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51、 1.50亿元(yoy-23.9%、 -21.6%) 。 投资要点 2023年公司主业持续夯实2023年公司主业扑克牌、游戏、数字营销营收分别为 10.9元、 12.3亿元、 19.1亿元(yoy-1.57%、 +1.9%、 +24.9%,营收占比 25.3%、 28.5%、 44.38%,毛利率分别为 26.56%、96%、 5.46%) 。分类看, 扑克牌业务端, 近年来新推出扑克牌产品“姚记掼蛋”, 备受消费者所喜爱, “姚记” 扑克作为全国扑克知名品牌, 公司积极推进“年产 6亿副扑克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游戏业务端, 2023年通过产品迭代更新, 游戏收入相对稳定; 数字营销端,公司作为巨量引擎的长期生态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高价值营销服务,同时公司探索新玩法,助力品牌长效经营增长的能力。 2024年坚定发展“大娱乐” 战略 扩大扑克牌生产规模2024年公司将扩大扑克牌的生产规模, 进一步夯实基本盘,主题扑克牌不仅具有收藏价值, 也是较好文创产品,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 其商业价值具挖掘空间; 游戏业务将加大布局海外市场, 以丰富公司游戏产品及盈利模式, 同时公司将继续深耕数字营销赛道,控股子公司西亭文化打造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基地招商稳健。 拓展体育文化产业 体育新消费有望与主业共振新增量端, 2022年 1月公司前瞻布局体育文化收藏卡发行商及交易平台,战略投资卡淘,推动卡淘球星卡一级市场业发展,促进卡淘球星卡二级市场社群扩展,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卡牌产品、体育文化产业的布局,打造综合休闲娱乐全产业链,驱动体育新消费新增量的发展。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47.1、 51.5、 56.8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 6.4、 7.3、 8.5亿元, EPS 分别为 1.56、1.78、 2.0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6.6、 14.5、 12.5倍, 2023年公司主业持续夯实, 2024年扑克牌生产规模有望扩大, 中长期看公司打造民族品牌, 其“姚记扑克” 品牌商业价值也有望赋能游戏、 营销等业务, 基于主业稳健, 新业务具探索空间, 进而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的风险、游戏产品不及预期的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研发成本上涨的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媒体流量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风险、税收政策风险、政策监管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风语筑
|
传播与文化
|
2024-04-29
|
10.64
|
--
|
--
|
11.43
|
4.96% |
|
11.17
|
4.98% |
|
详细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语筑) 发布公告: 2023年公司营收 23.5亿元(yoy+39.75%),营业成本 16.5亿元(yoy+34.5%), 归母、扣非利润分别为 2.82、 2.15亿元(yoy+327.5%、 +604.1%,低基数效应); 2023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75亿元; 2023年度以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2.00元(含税) 。 单季度看, 2023Q4公司营收5.1亿元(yoy+26%),归母、扣非净利润为 0.73、 0.7亿元(yoy+36.7%、 +56.3%); 2024Q1公司营收 2.95亿元(yoy-30.29%) ,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501、 -0.1511亿元, 2024Q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0.22亿元,季度性营收下滑、利润亏损主要由于完工项目减少。 投资要点 2023年公司主业持续夯实 新增订单额 26.5亿元2023主业营收增长 39.75%,持续夯实, 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合计约 26.49亿元,较上年增长 10.63亿元,截止2023年年末, 公司在手订单余额 44.89亿元,订单储备充沛, 主业发展韧性以及需求端向好。 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承压 静待经营拐点2024年一季度公司总营收 2.95亿元,总成本 2.91亿元,营收增速下滑,归母与扣非利润略亏损, 主要由于完工项目减少,公司新拓展业务如数字新文旅的实施周期相对较长, 季度性收入暂未覆盖固定开支, 但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季度性业绩承压不改全年向好发展态势,静待经营拐点。 虚实融合驱动沉浸式产业 培育 VR/MR、 AIGC 融合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将依托风语筑 MR 研究院,增强在空间计算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推动交互式数字内容、 VR/MR 与 AIGC 技术在文化、博物馆和旅游等不同领域的应用, 将融合中华传统文化 IP 与各类交互式的可穿戴设备,打造可复制化、易于部署、可院线化运营的 VR/MR 产品矩阵,公司将进一步强化IP 打造与空间运营能力,形成面向 B 端的 VR/MR 文旅产品和面向 C 端的 VR/MR 展览体验系列,为公司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盈利预测每一轮经济发展动能以及新代际用户的新需求均有望带来新供给,通过 MR、 VR、 AI 等数字化方式再现文旅沉浸式新体验,也为企业带来新商机;通过 XR 内容、 3D 互动内容、 AI内容创作、 IP 联动,再结合新文旅项目自身调性为 G\B\C 端带来新体验,进而带来商业新增量,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27、 30、 33亿元, 归母利润 3.4、 4.2、 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0.7、 16.9、 13.6倍, 2024年线下新文旅体验经济需求有望持续回暖, 公司通过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重塑文化数字化新场景,带来赋能实体的新体验价值, 基于公司秉承长期稳健发展,且在手订单充沛, 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信用资产减值的风险;项目成本控制风险以及项目实施的管理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光线传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4-04-23
|
9.84
|
--
|
--
|
9.94
|
0.20% |
|
9.86
|
0.20% |
|
详细
光 线 传 媒 发 布 公 告 : 2023年 公 司 营 收 15.5亿 元(yoy+104.74%), 归母利润 4.2亿元, 扣非利润 3.9亿元(均 扭 亏 为 盈 ) ; 单 季 度 看 , 2023Q4营 收 6亿 元(yoy+771%), 归母与扣非利润为 0.49、 0.39亿元(均扭亏为盈); 2024Q1营收 10.7亿元(yoy+159%),归母与扣非利润 4.25、 4.16亿元(yoy+248%、 +252%)。 2023年公司计提各项减值损失合计 1.15亿元;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0.70元(含税) 。 投资要点 2023年公司主业电影贡献业绩2023公司主业之一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 12.86亿元(收入占比 83%,同比增加 116.8%),其中 TOP5影视剧收入总额10.77亿元(占全部营收 69.66%), 推出作品的品质显著提高,如《深海》《满江红》 《坚如磐石》 《这么多年》《茶啊二中》 等,电影收入在 2023年取得显著增长,也助推公司主营收的增长;同时艺人经纪等业务也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2024年主业有望从修复到新增2024Q1公司营收、利润双增,春节档加持下开局较好, 公司在手电影项目如《哪吒之魔童闹海》《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 2》《大鱼海棠 2》《朔风》《最后的魁拔》《八仙过大海》《相思》《红孩儿》《二郎神》《去你的岛》《聊斋之罗刹海市》等均可期,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制作中,预计将于 2024年上映。 除电影业务外, 2024年网剧《大理寺少卿游》 已播出, 古装轻喜剧《拂玉鞍》 拟2024年播出,储备剧集有《山河枕》《春日宴》《我的约会清单》等,从电影到剧集,内容产品储备丰富。 AI 赋能动画电影 探索边界在拓展2024年 AI 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 为内容生产带来提质增效预期, 公司致力于每年稳定推出三部动画电影推动观众关注动画电影进而提升票房占有率,通过 AI 技术应用,对动画产业有望进一步壮大; 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已建立较强用户认可度,伴随 AI 的赋能助力有望推动动画电影的产出效能, 更高效地将创意转化为现实, 有望再续动画电影新篇章。 盈利预测作为动画电影内容领域相对头部企业,已通过多部优秀电影作品凸显其文化品牌价值, 2024年伴随动画电影的供给以及剧集等内容产品陆续推出,业绩端新增可期, 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利润 10.1、 12.6、 15.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8.8、 23.1、 19.2倍, 基于 2024年公司主业端电影及剧集内容产品供给丰富,且 AI 赋能电影应用场景也有望逐步凸显,主业从修复到新增,以 AI 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有望在电影领域大放异彩,进而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电影、电视剧行业增速放缓风险;盗版的风险;作品内容审查审核的风险;政策及监管环境的风险;电影等项目延期上映导致业绩波动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