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27
|
9.06
|
--
|
--
|
11.23
|
23.95% |
|
11.50
|
26.93% |
-- |
详细
蓝色光标发布 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3亿元,扣非净利润-4~-3亿元, 由于长期股权减值、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应收款坏账准备、股权激励成本1.7亿元等主要因子致公司亏损,剔除后,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2~+3亿元。 投资要点 2024年公司营收超 600亿元 剔除扰动因子净利润为+2~+3亿元2024Q4公司归母净利润-5.23~-4.23亿元,扣非净利润-5.23~-4.23亿元, 利润亏损主要由于长期股权减值测试、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股权激励成本 1.7亿元等因子致公司净利润亏损; 剔除以上因素,公司净利润约为+2~+3亿元。 收入端, 2024年公司收入将超 600亿元,持续保持增长,2024Q4公司收入同比增长达 4000%,呈现良好增长势头也得益 于 公 司 对 出 海 业 务 及 AI 新 领 域 业 务 拓 展 。 公 司 的BlueTurbo DSP 是全新 AI 驱动的全球化 DSP,用 AI 重塑全球化流量竞价引擎,触达全域程序化流量,助力出海客户、海外客户的全球增长; 国内市场,由技术驱动和效果驱动的数字广告业务强劲, 拥有字节跳动、腾讯、 Bilibili、小红书、微博、快手等丰富的头部媒体代理资源,以及百度、 360等搜索平台的核心代理资格, 在各大媒体生态中稳居第一梯队。 驱动产品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效率是底层基石 AI 有望持续驱动平台业务新增自 2023年公司率行业之先 All In AI, 2024年公司行业模型BlueAI 持续进化并在广告投放、 KOL/KOC 营销、整合营销等多类场景下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一系列适应国内外需求的营销智能体,包括企业级营销分析助手、心影创作平台、 KOL/KOC 营销管理等。 外部公司 AI 生态圈伙伴持续扩大,继与智谱、微软中国等深度 合 作 后 , 又 与 字 节 跳 动 火 山 引 擎 、 阿 里 通 义 千 问 、MiniMax、生数科技等平台携手共同深化 AI 应用并共建 AI 大模型生态,并将与 Adobe 展开更深入的 AI 内容管理及创作方面的合作, 让蓝色光标朝着多模态、多场景的智能体( AIAgent)方向不断进化。 基于 AI 新范式构建的技术壁垒,BlueX 和 BlueTurbo DSP 的成立助力公司出海业务走向技术驱动。 盈利预测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00.6、 650.37、 702.68亿元,归母利润-3.52、 +4.57、+5.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68.3x、52.6x、 42.0x,投资维度, 公司基于技术与规模优势穿越了PC、移动互联网时代,历经高光与低估,步入 AI 时代,公司基于高效率的组织架构积极布局 AI, 新增端,公司主业有望持续受新技术赋能,从 All In AI 到 AI First,后续将加速构建 AI Native,推动公司高质量增长, 同时受益于文旅产业, 全面推进 AI+xR 内容开发与场景运营,推出“华夏漫游沉浸式探索解决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沉浸式大空间、多种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数字世界的中国式漫游体验, 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出海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商誉等资产减值的风险;营销传播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激励计划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4-11-25
|
10.50
|
--
|
--
|
12.70
|
20.95% |
|
12.70
|
20.95%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454.23亿元,同比增速 25.09%;归母净利润 1.23亿元,同比增速-57.23%;单 Q3实现营收 145.65亿元,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 1.69%、 -3.39%;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环比均由盈转亏。 出海业务保持高增长, 国内高毛利客户投放缩减致业绩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82%、 0.26%,同比分别减少1.14pct、 0.52pct;应收账款规模 104.04亿元,占营收比重同比减少4.37pct 至 22.91%。公司营收快速增长、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系: 1)广告出海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收规模大幅提升。 公司中报披露的 2024H1国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5.59%, 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9.86%。 2)受大环境影响,国内高毛利率业务的广告投放缩减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较多,同时低毛利率的出海业务规模增加导致整体毛利率水平进一步下降。 公司中报披露的 2024H1国内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 4.24pct 至 7.55%, 出海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 0.23pct 至 1.61%。 全球化 2.0战略启动, 战略推出海外程序化平台 BlueX 和 AI DSP。 根据 11月 12日公司官微消息,公司海外平台业务正式启动, 战略推出AI 范式下的海外程序化平台 BlueX 和 AI DSP。其中, BlueX 的商业模式近似于 AppLovin 旗下广告投放系统 Axon 2.0,包含 ADX、 SDK 和投放平台,基于自身多年程序化广告技术经验,通过平台赋能实现高精准流量分发,为全球广告主提供优质流量;其在今年年中开始内部运行,并已有百万美金以上收入规模。 AI DSP 以公司自研 BlueAI 为底座,重塑全球化流量竞价引擎,并将与出海代理业务深度协同,用AI 重构用户增长、创意和流量模型。 投资建议: 公司全球化战略逐渐深入, AI 助力下的程序化平台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预计公司 2024年/2025年/2026年营收分别为 613.76亿元/667.28亿元/696.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9亿元/2.26亿元/2.97亿元, EPS分别为 0.06元/0.09元/0.12元,对应 PE分别为 156.63倍/103.70倍/78.70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风险; 广告主投放预算缩减; 市场竞争加剧; AI业务落地不及预期。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4-11-05
|
7.58
|
--
|
--
|
11.80
|
55.67% |
|
12.70
|
67.55% |
|
详细
2024年前三季度(截至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4.2亿元,同比增长25.1%,归母净利润1.23亿元。拆分来看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亏损5997.4万元,归母扣非净亏损2738.0万元。 基于全球化出海趋势,蓝色光标前三季度出海业务持续发力,实现快速增长。今年以来,蓝色光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继越南、日本、荷兰、新加坡设立独立办公室之后,蓝色光标泰国公司正式成立,通过本地化运营与深度服务,持续推动业务拓展、团队建设的全球化进程。此外,在三季度,蓝色光标全球化出海团队正式启动“海外平台业务”战略,用AI新范式构建技术壁垒,推动出海业务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技术驱动达到高质量增长。 受23年9月发布的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23H2/24年费用分摊及信用减值影响,利润端略有承压。24Q3公司毛利率为2.5%,同比微降0.4pct。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170万元,同比增长46.7%。此外,24Q3限制性股票激励带来4458.5万元股份支付支出。加回信用减值损失及股票激励费用影响后,利润端仍具备一定健康度。 23年AI驱动的收入达到1.08亿,未来AI驱动收入有望超过50亿。2023年9月,蓝色光标发布行业模型BlueAI1.0,在“AI视频生成”方面,今年9月蓝色光标推出了自研的行业模型BlueAI心影创作平台,并抢先接入快手可灵AI视频大模型API,通过将国内领先的AI视频生成模型引入营销领域,积极探索AI+视频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公司还积极通过虚拟现实在文旅业务发力。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蓝色宇宙,运用空间计算、图形渲染等技术,提供了多人、大空间(30-1000平)的稳定行走体验。截止10月10日,该文旅IP“华夏漫游”已落地“华夏漫游之北京中轴线”、“华夏漫游之《千年奇遇剑门关》”等多个世界文化遗产与国家5A级景区项目,与滕王阁景区的合作也正式启动。 盈利预测:考虑到广告行业为顺周期行业,且公司前三季度经营压力较大,我们下调2024-2026年营业收入至615.3/713.4/799.3亿元(前值为634.0/735.8/825.1亿元),下调归母净利润至2.0/3.2/3.7亿元。考虑到海外业务健康快速增长,国内广告投放有一定修复空间,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变化及行业监管对广告投放影响,广告主投放意愿不确定性,新业务拓展进度不达预期,商誉减值风险,AI业务不及预期。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4-11-04
|
7.27
|
7.70
|
--
|
11.58
|
59.28% |
|
12.70
|
74.69% |
|
详细
蓝色光标发布三季报:Q3营收145.65亿元(yoy+1.69%),归母净利-5997.43万元(yoy-2125.76%)。业绩低于我们预期(0.9-1.1亿),主因国内业务竞争激烈。24Q1-Q3营收454.23亿元(yoy+25.09%),归母净利1.23亿元(yoy-57.23%),扣非净利1.23亿元(yoy-62.24%)。Q3净利承压主因国内业务竞争激烈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公司出海业务持续发展,国内业务尚待回暖,维持“增持”评级。 因国内业务竞争激烈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Q3单季转亏24Q3营收同增1.69%,增速放缓主因国内业务竞争激烈以及23Q3游戏客户新游上线,广告投放较多从而基数较大。Q3归母净利转亏,主因:1)国内业务竞争激烈,毛利率下降,Q3综合毛利率2.51%,同降0.45pct;2)股权激励费用约0.45亿,23年从9月才开始计提。Q1-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3%/1.02%/0.08%/0.02%,同比-0.33/+0.04/-0.07/-0.13pct,总体变化不大。 出海业务依然健康发展,“鲁班跨境通”24年已完成全面升级公司是Meta、Google、TikTokforBusiness、Twitter、微软广告等平台国内官方授权代理商,为中国出海企业包括跨境电商、本土品牌、移动游戏、应用工具等行业客户开展出海广告服务。公司出海业务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上半年代理Meta和Google广告收入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作为蓝标出海的旗舰产品,“鲁班跨境通”24年已完成全面升级,通过更智能化的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使用户操作体验显著提升。该产品荣获了TopDigital和IAI传鉴国际广告奖,彰显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前沿创新力。 加大营销场景驱动的AI数据能力和模型应用能力建设在与包括微软、谷歌、智谱等国内主流MaaS及云厂商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营销行业模型,构建AI时代营销应用的数据底座/工作流底座和创作底座,发展出包括小红书、b站、抖音洞察等国内业务AI营销工具矩阵,并构建了智能搜索工具,覆盖了客户的多个营销环节。 出海业务持续发展,国内业务尚待回暖,维持“增持”评级结合Q1-Q3实际业绩,以及国内业务竞争较为激烈,我们调整24-26年归母净利预测至2.1/5.46/6.36(前值3.31/5.63/6.73)亿元,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5年PE均值31X,考虑公司AIGC业务布局领先、出海广告龙头地位,给予25年PE35X,目标价7.7元(按当前股本计目标价前值为5.5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承压,竞争加剧,AIGC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4-05-06
|
6.64
|
--
|
--
|
6.69
|
0.60% |
|
6.68
|
0.60% |
|
详细
事件: 蓝色光标发布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6.16亿元,同比增加 43.44%;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 1.5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63.04亿元,同比增长 61.26%;归母净利润-1.71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均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收窄。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57.82亿元,同比增长 61.47%,归母净利润 0.82亿元,同比-44.65%,扣非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同比-41.30%。 全业务拉动营收高增,经营毛利短期承压。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 3.44%,同比减少 1.25pct,实现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56%/1.00%/0.17%,同比分别下降 0.70/0.48/0.03pct。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 2.94%,同比减少2.04pct, 实现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31%/0.96%/0.08%,同比分别下降 0.72/0.21/0.09pct。分业务来看, 2023年公司出海广告投放业务实现营收373.63亿元,同比增长 41.69%,毛利率 1.66%,同比增加 0.16pct;全案推广服务业务实现营收 112.82亿元,同比增长 73.05%,毛利率 8.37%,同比减少4.40pct;全案广告代理业务实现营收 39.71亿元,同比增长 4.68%,毛利率6.19%,同比减少 6.78%。分红策略方面, 2023年公司将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10元(含税)。 AI First 核心聚焦,加速构建 AI 生态。 1) AI 全面渗透: 2023年公司已实现“人+AI”工作模式全员覆盖, AI 赋能加持下公司总体业务生产效率提升50%左右, AI 生成作品客户项目中的占比已达 68%,全年 AI 驱动收入已达1.08亿元, 2024年有望提升 5-10亿元。 此外,公司发布的行业模型 BlueAI1.0, 现已服务于出海及国内整合营销、内容营销、广告投放等重点客户项目,未来有望向多模态、多场景的智能体进化, 进一步提升组织/业务的 AI 化水平。 2) AI+出海: 2023年公司出海业务营收占比超 70%, 公司在 AI 原生商业模式开启了 AI 网红业务、生成式 KOC、生成式社区营销、跨境电商(智能客服、 AI 产品设计、 AI 导流)等业务的探索。此外,公司 2023年启动的“联盟营销”、 “跨境 DTC 品牌自营孵化”、基于海外中小媒体打造的数据与技术平台业务已获阶段性进展,未来有望实现规模化,打造收入增长第二曲线。 盈利预测: 公司未来将聚焦核心能力建设,关注现金流、利润的正向增长。 我们略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3.88/5.32/6.3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 04月 30日) PE 分别为 41.7/30.4/25.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环境风险、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平台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4-02-01
|
6.26
|
--
|
--
|
7.83
|
25.08% |
|
8.35
|
33.39% |
|
详细
蓝色光标发布公告: 2023 年公司营收超 520 亿元,归母利润1~1.5 亿元(扭亏),扣非利润 1.3~1.8 亿元(扭亏);单季度, 2023Q4 归母利润-1.88~-1.38 亿元(较 2022Q4 亏损22 亿元收窄);同时经营性现金流超 6 亿元。 投资要点 2023 年收入超 520 亿元得益于出海营销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超 6 亿元 2023Q4 单季度承压落地2023 年全年公司营收超 520 亿元,保持增长,得益于出海营销助力,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超 6 亿元,虽出海营销毛利率相对较低,但主业营收及盈利能力凸显需求韧性, 2023Q4 归母利润亏损(同比亏损收窄) ,阶段性承压落地。 2024 年从 All in AI 升级至 AI First公司持续围绕主业布局, 新供给探索持续。 2023 年 9 月公司推出营销行业模型“Blue AI” , 2024 年 Blue AI 将在已有实践应用基础上,持续向 AI Agent(智能体)进化, 并打造Blue AI Studio(智能工坊) , 孵化创新形态 AI 应用,成为AI First 的创新底座, 以 AI Native 为核心来架构流程与驱动业务, 2024 年公司将在 All in AI 的基础上追求“ AI First” , AI 驱动的业务有望推动收入高增(有望从 2023 年的 1 亿元左右的收入提升至 2024 年 10 倍以上 AI 驱动的收入增长)。 践行 AI 与 XR 及元宇宙的应用每一次新技术革命均有望推动数字营销行业新发展。在 AI 与XR 发展下,公司推出虚拟人直播间并突出虚拟直播生态全链路解决方案;打造元宇宙演艺娱乐节,也是国内首个运用AR、 VR、 XR 等技术,集合多个热门 IP 打造的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综合体验;同时,大蓝 BLUEBOX xR Studios 为虚拟拍摄带来赋能;在 XR/AI/IP 加持下,通过内容制作,线下内容运营和发行有望助推公司在新技术红利下再下一城。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 520、 567、 613 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 1.2、 5.6、 6.8 亿元, EPS 分别为 0.05、 0.23、 0.27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5 年 PE 分别为 28.1、 23.2 倍,营收持续增长得益于伴随经济复苏带动出海业务, 单季度利润亏损收窄落地, 年度利润扭亏为盈, 公司作为数字营销头部企业,持续保持业务迭代发展,积极践行 AI、 VR 等技术用于主业,有望助力公司业绩修复与新增,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商誉等资产减值的风险;营销传播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激励计划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11-03
|
7.14
|
--
|
--
|
8.79
|
23.11% |
|
8.99
|
25.9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63.12 亿元,同比增速 36.65%;归母净利润 2.88 亿元,同比增速 847.94%。单 Q3 实现营收 143.22 亿元,同比增速 45.24%;归母净利润 0.03 亿元,同比增速-86.54%;扣非归母净利润 0.62 亿元,同比增速-12.04%,单季度盈利低于预期。 营收增长强劲, 出海收入占比提升降低整体毛利率, Q3 盈利低于预期。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63.12 亿元,已接近 2022 全年营收水平;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95%、 0.78%,同比分别变化-1.03pct、 0.68pct,整体毛利率持续走低主要系低毛利率的出海收入占比提升较快所致。单季度来看, Q3 营收 143.22 亿元, 环比增长 17.25%, 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和出海业务的持续增长;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2.95%、0.01%,同比分别减少 0.50pct、 0.21pct,环比分别减少 1.36pct、 1.09pct,Q3 公司盈利水平面临较大幅度下滑, 原因有二:一是低毛利率的出海收入增长较快, 带动整体毛利率降低;二是国内复苏进程较慢背景下,部分品牌客户投放减缓带动国内业务盈利能力下降所致。 根据公司中报, 2023H1 公司出海收入同比增长 32.60%至 158.75 亿元,占营收比重同比增加 0.55pct 至 72.19%,创历史新高。 基于 AI2战略布局, 助力降本增效。 今年 9 月,公司发布了营销行业模型“ Blue AI”,接入了微软云、百度、智谱 AI 等多家 TOP 合作伙伴,改变了传统营销行业的作业方式。目前,该模型已在公司内部全工种展开应用。据公司官方披露,该模型能给整体业务提效超 35%,出海业务甚至提效 600%-800%, 未来有望加速实现降本增效。 投资建议: 随着广告行业景气度向好,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营销传播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出海收入提速,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根据公司三季报业绩,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 年/2024 年/2025年营收分别为 466.56 亿元/513.22 亿元/564.5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7 亿元/5.61 亿元/7.34 亿元, EPS 分别为 0.14 元/0.23 元/0.30 元,对应 PE分别为 53.50 倍/33.10 倍/25.27 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业务落地不及预期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10-30
|
6.85
|
--
|
--
|
8.79
|
28.32% |
|
8.99
|
31.24% |
|
详细
事件: 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3.22 亿元,同比增长 45.24%;实现归母净利润 296 万元,同比下降 86.54%; 2023 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3.12 亿元,同比增加 36.65%; 归母净利润 2.88 亿元,同比增加 847.94%。 出海业务持续发力, 拉动公司营收增长。 2023Q3, 受益于中国品牌加速全球布局, 公司出海业务持续发力成就了高速增长和规模化效应,经营潜力进一步释放, 拉动营收迅速增长。截至 23Q3,公司营收实现 363 亿元,已接近 22 年全年营收。 我们认为毛利率变化主因业务及客户结构变化。 23Q3, 公司毛利率为2.95%,同比下滑 0.5pct。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 1) 公司出海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低, 2022 年仅 1.5%; 23Q3,公司营收迅速增长主要由于出海业务发力;业务结构的变化, 致公司毛利率下滑。 2) 23 年,公司新拓客户以毛利率低的客户为主;致毛利率下滑。 AIGC 投入及信用减值损失致费用端增长,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2023Q3,公司研发费用达 0.22 亿元,同比增长 137.6%,我们认为主因公司加大AI 技术投入,提升研发投入; 信用减值损失为 0.25 亿元, 22Q3 则为- 0.03 亿元。 23 年 9 月,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若达成营收增长率目标,预计将于 23-25 年产生 0.76/1.78/0.51 亿元激励成本,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Blue AI 打造营销新范式,将全面赋能主业。 公司已正式发布 Blue AI 模型 1.0 版本。公司致力于打造 Blue AI 矩阵, 聚焦思维助手、 内容生成、体验创新三大主要垂直场景。 BLUE AI 延伸新的品牌与消费者连接模式,聚焦出海及营销种草垂直化需求: AI 营销将带动洞察分析、创意内容、流量平台运营、效果运营等方面的变革。 未来, Blue AI 的不断迭代和应用, 有望推动公司重构营销服务, 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符合我们预期,考虑到客户及业务结构变化, AIGC 投入及股权激励成本, 我们将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由 5.5/5.8/8.2 亿元调整至 3.9/5.8/8.5 亿元, 同比增长118%/49%/46%。 我们看好公司业务优势, AI 赋能主业,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 相关技术/应用发展不完善、 广告投放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10-30
|
6.85
|
--
|
--
|
8.79
|
28.32% |
|
8.99
|
31.24% |
|
详细
蓝色光标发布 2023三季报: 2023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成本为 363. 12、 348.76亿元(同比增幅+36.65%、 +38.14%),归母与扣非利润分别为 2.88、 3.25亿元(同比增幅+847.94%、+5.11%) ,归母高增因低基数效应;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95%、 0.78%(毛利率略下滑) ; 单季度看,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营收与总成本为 143.22、 142.75亿元(同比增幅+45.24%、 45.23%,环比增幅+17.25%、 +18.5%),单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137.6%,归母与扣非利润为 0.03、 0.62亿元(同比增幅-86.54%、 -12%) 。 投资要点 2023年单三季度营收增 45.24% 得益于出海业务增长 前三季度合同负债同比增 106%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与成本双增, 单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137.6%,成本及研发费用增长致单季度利润增速下滑,单季度业绩承压落地;同时, 单季度毛利率 2.95%(同比下滑0.5个百分比), 下滑主因是低毛利率的出海业务增长, 中国品牌加速全球布局海外“一带一路”等地区业务,经营潜力进一步释放助推出海收入增长,展现良好复苏增长态势,2023前三季度合同负债 11.93亿元(同比增幅+106%),也进一步凸显其营收增长态势。 围绕主业布局 新供给探索持续从需求与供给端看,数字营销企业,是伴随新需求新技术发展而获新的成长,公司具备持续迭代能力以及进化能力,助力其率先获得新技术应用的广告主预算红利; 在供给端, 如电商领域,公司旗下多盟正式成为淘宝联盟授权的 CID 服务商;如出海端,旗下西红柿互动携手 GrabAds,助力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再发在;如直播端,与昆山市达成合作,以蓝标智播为核心,共谋元宇宙零售新未来。 在新技术应用端,率先布局元宇宙及 AI, 2023年 10月全资子公司蓝色宇宙联合上海大世界,共同举办首届上海大世界元宇宙演艺娱乐节,运用 AR\VR\XR 等技术并集合 14个 IP 组成综合体验,蓝色宇宙发布沉浸式探索体验厂牌 MakeMake,基于在元宇宙业务的深耕实践和内容能力的核心基因优势,聚焦全球 IP 的发掘及出品,围绕引入、开发、发行、运营进行战略布局。 推出 Blue AI 如何赋能主业?2023年 9月公司推出营销行业模型“Blue AI”, Blue AI 是基于大数据语言模型和视觉模型的营销行业模型,其接入微软云、百度、智谱 AI 等多家合作伙伴,并在公司全员展开应用, 全员使用 AI,整体业务提效超 35%,并将推动 AI 时代营销行业的资产建设和沉淀, 利用垂直数据和 know how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短期看 Blue AI 用于公司内对工作流程的助力,后续静待更多案例的实践落地, Blue AI 也将有望成为营销行业进入智能化时代重要标志之一。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年营收 440、 477、 513亿元, 归母利润分别为 5.7、 6.9、 8.3亿元, EPS 分别为 0.23、 0.28、 0.3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0.7、 25.3、 21.12倍, 营收持续增长得益于伴随经济复苏带动出海浪潮, 经济活力逐步释放, 公司作为数字营销头部企业, 持续保持业务迭代发展,积极践行 AI、 VR 等技术用于主业, 有望助力公司业绩修复与新增, 进而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商誉等资产减值的风险; 营销传播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激励计划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09-06
|
8.77
|
--
|
--
|
8.49
|
-3.19% |
|
8.99
|
2.51% |
|
详细
事件:蓝色光标 8月 23日发布 23H1业绩,公司 23H1营收 219.89亿元,同比增长 31.58%;归母净利润 2.85亿元,同比增长 3303.06%;扣非净利2.63亿元,同比增长 10.14%。其中 23Q2公司实现营收 122.15亿元,同比增长 36.80%,环比增长 24.97%;实现归母净利润 1.36亿元,同比增长660.53%,环比下降 8.39%。 营收持续恢复,国内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 23Q2营收达 122.15亿元,加速回暖,同比增速较 23Q1提升 11.2pct。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受电商类广告主恢复较好带动,23H1电商类客户实现收入 64.41亿元,同比增长 62.46%; 此外,互联网及应用、游戏类广告主亦有较好恢复,收入分别实现 30.15/96.77亿元,同比增长 29.88%/22.54%。公司 23H1毛利率为 4.61%,同降 1.28pct,主要因国内业务毛利率下滑:国内业务 23H1毛利率为 11.79%,同降 4.88pct,主要因房地产以及汽车类高毛利客户收入占比下降所致。 全面拥抱 AI,助力公司降本增效。公司 23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60%/0.92%/0.13%/0.24%,同比-0.69/-0.52/0.01/0.09pct,环比-0.43/-0.25/-0.04/0.08pct。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有所上升,23H1研发费用同增 20.54%,我们认为主要因公司加大在 AI 技术上投入所致。AI 工具在工作场景落地亦带动公司运营效率提升,其中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环比均有所下滑,未来 AI技术有望持续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AI2战略持续推进,AI产品矩阵持续落地。公司已陆续推出蓝标智播、分身有术两款 SaaS 产品,专注生成型 AI 技术在营销场景的落地,将打造BlueFocus AIGC 工具矩阵,赋能、提效不同营销场景,持续增加 AIGC 投入。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其 AI先发投入形成竞争优势,持续赋能公司主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 460.48/521.21/559.57亿元;归母净利润 7.20/8.63/10.07亿元;EPS 0.29/0.35/0.40元。对应 PE 分 别为 35.4/29.5/25.3倍。公司国内线上广告营销业务实现复苏,AI持续赋能公司主业,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AI 发展不及预期;大额商誉减值风险;海外广告业务变现不及预期;国内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09-04
|
8.86
|
--
|
--
|
8.82
|
-0.45% |
|
8.99
|
1.4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半年报,2023H1 实现营收 219.89 亿元,同比增速 31.58%;归母净利润 2.85 亿元,去年同期为 0.04 亿元。单 Q2 营收122.15 亿元,同比增速 36.80%;归母净利润 1.36 亿元,同比增速660.53%。 主营业务全面向好,业绩持续恢复。上半年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游戏、电商、互联网类客户收入大幅增长所致。具体而言,游戏行业贡献收入 96.77 亿元,同比增长 22.54%,占营收比重同比减少3.25pct;电商行业贡献收入 64.41 亿元,同比增长 62.46%,占营收比重同比增加 5.56pct 至 29.29%;互联网及应用贡献收入 30.15 亿元,同比增长 29.88%,占营收比重同比略减 0.18pct 至 13.71%。客户规模持续上涨,直接类客户数量同比增长 6.17%至 4162 个,贡献收入同比多增 32.98%至 210.26 亿元,客户留存率同比减少 3.97pct 至 41.58%;代理类客户数量同比多增 5.75%至 478 个,贡献收入同比多增 7%至 9.63亿元,客户留存率同比增加 4.85pct 至 49.47%。 出海增长强劲,国内业务一并发力。一是中国业务收入 61.14 亿元,同比增长 29.03%,今年有望冲击百亿规模;毛利率 11.79%,同比减少4.88pct,主要系低毛利业务占比增加所致。此外,公司依托内容、服务、自营品牌、渠道等打通“营+销”,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出海业务厚积薄发,2023H1 公司出海收入 158.75 亿元,同比增长 32.60%,占营收比重同比增加 0.55pct 至 72.19%,创同期新高;毛利率 1.84%,同比多增 0.22pct。其中,来自 META 的代理业务、提前布局的 TikTok for Business 代理业务均录得高速增长,新兴媒体Snapchat 和 Kwai for Business 快速发展、环比增长翻番;同时,与微软广告、Pinterest 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广告代理商。 全方位拥抱 AI红利,助力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官网消息,在数字营销、数字广告、元宇宙等业务板块,公司 70%以上客户已使用生成式 AI相关服务,深度使用并带来一定收入的客户约 20%,整体业务提效约30%。同时,公司与国内领先的大模型企业合作开发的定制化模型,已进入内测阶段,预计将于 9 月正式发布。近期,大模型行业利好频楷体 频,如 8 月 29 日,Open AI 发布 ChatGPT 企业版,企业用户可优先访问 GPT-4,不设用量限制;8 月 31 日,百度、商汤等国内 8 款大模型通过备案上线,文心一言也率先向公众开放。我们认为,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生成式 AI 技术有望与广告行业结合的更加紧密,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营销传播集团,随着中国品牌全球化加速、国内稳经济举措落地,后续广告行业景气度向好,有望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预计公司 2023 年/2024 年/2025 年营收分别为 433.08亿元/491.96 亿元/556.1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93 亿元/6.58 亿元/7.21 亿元,EPS 分别为 0.24 元/0.26 元/0.29 元,对应 PE分别为 37.37倍/33.71 倍/30.75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业务落地不及预期。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08-24
|
8.68
|
--
|
--
|
9.58
|
10.37% |
|
9.58
|
10.37% |
|
详细
蓝色光标发布 2023中报:2023上半年公司营收 219.89亿元(同比增长 31.58%),归母与扣非利润分别为 2.85、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303%、10.14%);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61%、1.28%;单季度看,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 122.2亿元(同比增加 36.8%),营业成本 116.89亿元(同比增 38.3%),归母利润 1.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利润 1.3亿元(同比增加 5.9%),单二季度销售、管理费用同比下滑 4.49%、11.66%;公司拟推出 2023年股票激励计划 8000万股,授予价格为 4.33元/股。 投资要点2023年单二季度营收与归母利润 122亿元、1.36亿元同比双增 推进降本增效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 219.89亿元(出海与国内业务占比72%、28%,同比增速 32.6%、29.03%),其中出海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出海业务增长强劲(出海营收 158.75亿元,同比增 32.60%,毛利率提升至 1.84%),公司与微软等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官方广告代理商,促进业务多元化发展(出海规模效应的形成为公司全年业绩增长夯实基本盘);国内看,得益于经济恢复数字广告稳增及元宇宙业务多元布局,上半年公司国内业务营收 61.14亿元(同比增长 29.03%,毛利率 11.79%),2023年国内业务有望达百亿。AI 驱动业务降本增效已渐显,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增 36.8%的同时其销售与管理费用同比下滑,归母利润同比扭亏为盈;AI 加持下公司在数字营销、数字广告、元宇宙等业务中,70%以上客户已使用生成式 AI 相关服务,深度使用并带来收入的客户约20%,整体业务提效约 30%。2023上半年公司广告主行业划分看,游戏、电商、互联网及应用收入为 96.77、64.41、30.14亿元(营收占比 44%、29.29%、13.71%,同比增速22.54%、62.46%、29.88%),三大广告主收入合计占总收入87%,主要广告主收入复苏较快。 2023拟推出 8000万股激励 提升凝聚力2023年 8月公司拟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8000万股,授予价格拟 4.33元/股,业绩考核是 2023年至 2024年营收较2022年分别增长 19.95%、30.85%,激励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团队的稳定性,并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 公司作为轻资产型企业代表,核心在人才价值,面对 AI 持续发展,通过本次激励,利于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助力企业在 AI 时代再创佳绩。 新增量看 All In AI 如何赋能主业?作为数字广告营销行业老兵,公司顺应行业发展,从上市之初的广告服务主业逐渐转为综合智能营销服务业务,公司也在 2018年及时调整战术,基于数据驱动的“营销智能化”科技业务发展框架完成,已转为一家数据科技企业。从 Web1.0到 Web2.0再到 Web3.0,新技术影响新触达,每一次技术进步与推动均带来时代红利,先知先觉企业在主业夯实基础上率先布局且敢于自我革新与迭代,也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优选之一;新增量端,2021年公司确立元宇宙战略,2022年蓝色宇宙围绕元宇宙人、货、场,全面布局虚拟现实、Web3.0及 AIGC 三大业务板块, 2023年,公司提出 All inAI, AI2的发展战略,持续强化 AI 在垂直行业的训练与应用能力,公司与国内大模型企业合作,开发面向出海行业及国内特定行业定制化模型,已进入内测阶段,有望将于 9月正式发布。 新技术将引领产业变革,2023年,蓝色宇宙将围绕虚拟现实、Web3.0与 AIGC 能力,全面推进元宇宙相关业务的探索和落地;蓝标出海将在境外业务与微软开展基于 OpenAI 技术的产品合作,BlueNeo 携手 Meta 共创首个品牌集合虚拟空间,为品牌定制沉浸式 VR 体验,公司将与 Meta、Google、微软等全球科技头部携手共进。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年营收 440、477、513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 6.4、7.9、9.4亿元,EPS 分别为 0.26、0.32、0.3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2.8、26.5、22.2倍,伴随经济复苏带动出海浪潮,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业已渐修复,后续伴随稳经济举措不断落地,经济活力逐步释放,及生成式 AI、 VR 等技术发展,营销广告市场前景有望将持续向好,公司作为数字营销头部企业,持续保持业务迭代发展,VR 领域专注虚拟 IP 运营以及虚拟影棚拍摄,AI 领域专注在营销场景的落地,2023公司修复与新增有望持续,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商誉等资产减值的风险;营销传播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激励计划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05-12
|
13.10
|
--
|
--
|
12.65
|
-3.44% |
|
12.65
|
-3.44% |
|
详细
事件:蓝色光标年度业绩落入公告区间:2022 年度收入366.83 亿元,同比下降8.47%;归母净利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1.8 亿元和19.0 亿元。 23Q1,实现营业收入97.74 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55.1%;扣非归母净利润1.36 亿元,同比增长14.38%。 渡过低迷期,营收逐渐恢复增长:22 年度营收366.83 亿元,同比下降8.47%,公司22Q4/23Q1 营收分别为101.10/97.74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7.63%/25.60%。随着政策助推,23 年跨境商务将有望恢复,有益于公司出海广告投放业务;同时国内业务也将受益于国内宏观形势转好带来的广告主营销预算提升,公司23 年营收存在边际向好趋势。 期间费率呈下降趋势,经营效率逐年提升:公司23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3%/1.16%/0.18%/0.17%,公司近几年各项期间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从18 年的4.16%降至23Q1 的1.34%,费用率连续五年下降,同时绝对值连续三年下降,随着AIGC 在内容生产等领域潜在的价值逐步释放,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避免人员的过度增长,维持较低管理费用率。整体来看,公司经营效率逐年提升,期间费用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22 年大额商誉减值完成, 23 年轻装上阵:公司22 年计提20.38 亿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减值。公司曾经通过并购拓展业务,带来商誉资产的累积,21 年公司出售国际业务控制权,18.34 亿商誉出表;22 年计提20.38 亿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减值,目前蓝色光标商誉总额下降到17.56 亿,占净资产比重下降到23.68%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收475.15/ 537.82/577.41 亿元;归母净利润6.67/8.06/10.94 亿元;EPS 0.27/0.32/0.44 元。对应PE 分别为38.2/31.6/23.3 倍。公司国内线上广告营销业务有望复苏,海外业务持续发力,同时AI 持续赋能公司发展,有望在23 年贡献业绩增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AI 发展不及预期;大额商誉减值风险;海外广告业务变现不及预期;国内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等。
|
|
|
蓝色光标
|
传播与文化
|
2023-04-28
|
10.52
|
--
|
--
|
14.90
|
41.63% |
|
14.90
|
41.63%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 2022年年报及 2023Q1季报,2022年营收 366.83亿元(YoY-8.47%),归母净利润-21.75亿元(YoY-516.85%),扣非归母净利润-18.99亿元(YoY-389.64%)。2023Q1营收 97.74亿元(YoY+25.60%),归母净利润 1.49亿元( YoY+355.10%),扣非归母净利润 1.36亿元(YoY+14.38%)。 投资要点: 2023Q1重回增长: 2022年营收 366.83亿元(YoY-8.47%),归母净利润-21.75亿元(YoY-516.85%),扣非归母净利润-18.99亿元(YoY-389.64%),亏损原因: (1)受宏观大环境影响,2022年部分互联网、汽车及房地产行业客户预算减少明显; (2)媒体返点下调; (3)客户投放预算延期立项; (4)跨境电商行业出海步伐受到一定制约等。同时,2022年公司计提了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减值 20.38亿元。截至 2023年 4月,商誉下降到 17.56亿,占净资产比重下降到 23.68%,对未来业绩影响不构成重大挑战。 分季度来看,2022Q1-Q4营收分别为 77.82/89.29/98.61/101.1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33/-0.24/0.22/-22.06亿元,2023Q1营收 97.74亿,YoY+25.60%,归母净利润 1.49亿元,YoY+355.10%,扣非归母净利润 YoY+14.38%。2022Q1-Q4、2023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52%/5.34%/3.45%/3.92%/4.98%,2022Q1-Q4、2023Q1公司净利 率 0.39%/-0.29%/0.23%/-21.80%/1.50%( 2023Q1同 比提 升1.11pct),期间费用率 4.61%/3.98%/3.09%/4.89%/3.52%(2023Q1同比下降 1.10pct),2023Q1收入利润表现出强劲复苏势头,费用率控制良好,展望全年收入与经营性利润有望延续 Q1恢复态势。 主营基本盘稳健,创新业务获得突破: (1)主营业务:①2022年出海业务整体保持稳健,营收 263.70亿元(YoY-7.13%),占公司营收的 71.89%,同比提升 1.05pct;毛利率 1.50%(YoY-0.24pct)。公司第一大客户 Meta 在 2022Q4恢复增长,同时 TikTok 及新兴媒体 Snapchat、Kwai 等增速明显,且公司2023年已与微软广告达成战略合作,看好出海业务全年营收恢复。 ②全案推广服务和全案广告代理重回增长,全案推广服务收入 65.20亿元(YoY+5.92%),毛利率 12.77%(YoY-4.45pct),全案广告代理收入 37.93亿元(YoY+14.48%),毛利率 12.97%(YoY-2.94pct)。 (2)创新业务:2021年公司确立元宇宙战略,2022年蓝色宇宙围绕元宇宙人、货、场进行全面布局。虚拟人苏小妹已和诸多品牌展开商业化合作;MEME 数字藏品平台日渐成熟,已为北大、清华、云南白药等发行数字藏品;亚洲顶级 XR 棚目前与十几家知名品牌展开长期深度合作;在国际元宇宙方面与 Meta 的合作更深入、同频,推出首位面向全球化市场的虚拟人 Jill。 发布 ALL in AI 战略,全方位拥抱 AI: (1)加速拥抱巨头:与微软、百度、阿里巴巴等领先的科技公司广泛联动,如与微软广告达成战略合作,在 New Bing 浏览器上提供营销服务,申请成为 Azure 营销 ISV,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开发智能营销解决方案等。 (2)专注行业模型,打造“BlueFocus AI”:公司将专注于行业模型及在应用层创新,已在创意素材生产、公关传播、虚拟人内容、虚拟直播等业务上有项目实践,并与客户开展试点合作。未来,基于不同行业场景,公司将发展专有的应用 BlueFocus AIGC 工具矩阵,赋能、提效、重塑不同营销场景,已发布分身有术、蓝标智播、创意画廊、销博特“创策图文”以及“萧助理”等多款 AIGC 产品。 (3)开启“人+AI 助理”模式,推动 AIGC 全面应用:公司将在内部推动组织变革,全员开启“人+AI 助理”工作模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整合营销服务商,2022年业绩受宏观环境和资产减值影响短期承压,但公司基本盘稳定,加之发布 ALL in AI 战略,有望实现 AI 全面助力主营业务强劲发展,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7.4/8.3亿元,对应 EPS为 0.25/0.30/0.33元/股,对应 PE 为 46.2/39.4/34.8X,基于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反复、战略合作完成不及预期、出海业务恢复不及预期、新技术布局不达预期、政策、人才流失、广告主预算偏好改变、技术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应用实践不及预期,估值中枢下移等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