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邓健全

德邦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20523100001。曾就职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0.53%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3-08 187.37 -- -- 197.33 5.32%
197.33 5.32%
详细
一、事件概述3月4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月产销快报。 二、分析与判断新能源+燃油车双双同比大增,环比有所下滑2021年2月,比亚迪销售整车约2.09万辆,同比增长280%。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约1.04万辆,同比增长269%,环比下降48.7%。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7835辆,同比增长209%;环比降幅约45.8%;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为2288辆,较去年同期翻超10倍,环比降低57.7%。此外,公司燃油车2月销量实现1.06万辆,同比大增292%,环比减少52.4%。公司销量表现整体呈现同比增长,环比下降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春节假期导致产销量下滑;“就地过年”政策使得出行购车需求减少;1月“汉EV”热销1.2万辆导致基数较大;公司或主动减少DM3.0系列车型产量,为即将上市的DM-i新车型蓄力。后续,随着新车型陆续上市引领销量增长,环比下滑情况有望改善。 新车型平价与高性能双管齐下,助力插混份额提升搭载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于3月陆续上市。其中,最具竞争力的秦PlusDM-i亏电油耗仅3.8L/100km,百公里加速度约7.3s,较传统燃油车快2-3s,最高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245km,价格区间在10.78-14.78万元,较同级别燃油车具备显著价格优势,或将成为插混系列中的热销单品,助力公司市场份额提升。此外,宋PlusDM-i是全球首款宽体超混SUV,百公里油耗4.4-4.5L,综合续航可达1200km;唐DM-i作为中大型智能超混SUV,主打经济舒适,搭载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亏电油耗仅5.3L/100km和5.5L/100km,最高续航里程达1050km。新车型平价与高性能双管齐下,定位分明,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其上市后有望驱动公司插混汽车销量快速增长,进一步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推动国内燃油车到PHEV再到EV的过渡过程。 携手头部科技公司地平线,发力智能驾驶前沿技术近期,公司宣布与地平线将在智能驾驶AI处理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视觉感知算法等方面展开纵深探索,共同推进“芯片+算法+工具链”的基础技术平台的构建。地平线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车规级智能芯片前装量产的科技公司,具备先进人工智能算法、以及高算力芯片设计能力。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军者,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积淀深厚,同时拥有芯片全产业链整合经营能力,可自主研发和生产包括IGBT、MCU等车用芯片。 在电动智能加速背景下,比亚迪有望依托其在芯片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携手地平线进一步探索高算力芯片的研发设计,加速其智能驾驶项目落地。 三、投资建议比亚迪作为自主新能源龙头,旗下DM-i新车型上市配合现有畅销单品将共同驱动整车销量增长,助力新能源市场份额提升;与国内芯片领军企业合作有望加速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我们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61/2.07/2.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23/96/78倍,目前公司企业价值/收入为4.3倍,优于行业平均值13.0倍,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芯片项目收益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3-05 205.00 -- -- 199.51 -2.68%
199.51 -2.68%
详细
一、事件概述3月2日,地平线与比亚迪于深圳比亚迪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二、分析与判断联手业界知名芯片公司,推动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地平线是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领军者,具备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能力。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车用IGBT芯片能力,实现了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覆盖。此次合作,比亚迪与地平线强强联手,将在智能驾驶AI处理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视觉感知算法等方面展开纵深探索,共同推进“芯片+算法+工具链”的基础技术平台的构建。此外,长期来看,比亚迪有望依托自身较强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并借力头部科技公司地平线,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打破全球芯片供应链集中格局,进而推动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 新能源汽车竞争升级,高算力芯片助推智能化加速汽车芯片作为新能源汽车实现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核心硬件,其重要程度日益凸显,其中,算力是汽车芯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搭载高算力芯片的汽车驾驶在道路中,相当于移动分散式的计算机,可通过传感器收集城市道路、行人特征等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则有利于推动智能驾驶系统的迭代优化,加速汽车智能化发展。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旗下可支持DiPilot的自动驾驶系统已于2020年6月正式上线并搭载在汉EV车型上,该系统包含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遥控驾驶等功能。地平线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车规级智能芯片前装量产的科技公司,已完成了L2-L3级别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芯片方案的产品布局,并即将推出支持L3-L4级自动驾驶,算力达96TOPS的汽车芯片。未来,在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比亚迪有望凭借其在芯片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淀,携手地平线进一步探索高算力芯片的研发设计,共同打造出集高安全、高智慧、高续航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新能源升维之战中取得竞争优势。 投资逻辑:热销单品引领销量增长,DM-i新车型助力份额提升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领航者,2020年1月新能源业务不负众望,纯电动汽车销量实现1.4万辆,同增18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5400辆,同增超188%。其中,旗下轿车“汉”1月销量超1.2万辆,自上市以来累计销售52659辆,带动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续高增。随着搭载DM-i超混系统的比亚迪插混乘用车陆续上市,新车型的较高性能及其较同级别燃油车的显著价格优势有望推动公司插混汽车销量进一步增长,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推动国内燃油车到PHEV再到EV的过渡过程。 三、投资建议比亚迪作为自主新能源龙头,与国内芯片领军企业合作有望加速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旗下DM-i新车型配合现有畅销单品将共同助力整车销量维持增长态势。 我们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58/2.03/2.5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4/104/84倍,目前公司企业价值/收入为4.5倍,优于行业平均值13.2倍,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芯片项目收益不及预期
岱美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3-03 25.07 -- -- 26.16 4.35%
26.16 4.35%
详细
全球汽车遮阳板行业龙头,业务经营稳健岱美股份是全球汽车遮阳板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包括遮阳板、座椅头枕和扶手、顶棚中央控制器和内饰灯等,其中遮阳板业务营收占比达71%。公司深耕国际市场,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亚太等地,海外销售收入占比约八成,客户涵盖奔驰、宝马、通用、大众、特斯拉等世界主流品牌。近十年来,公司业绩稳步提升,CAGR超20%,2020年受疫情影响后盈利能力逐步恢复,Q3净利润同增35%,随着海外车市的逐步复苏、公司旧订单延期落地叠加新订单放量,业绩有望重新开启高速增长。 遮阳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收购Motus巩固龙头地位2018年,公司完成对跨国企业Motus的收购后成为全球最大的遮阳板供应商,市占率从22%提升至37%。2014-2019年,遮阳板销量由2374万件增至5063万件,CAGR达16.4%,产品均价也由45.6元/件提升至67.3元/件,处于上行通道。当前,遮阳板业务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实现了80%遮阳板结构件的自制,Motus公司盈利能力也正逐步改善。未来公司将通过资产整合带来的规模效应、制造工艺改进及客户资源互补,进一步巩固其竞争壁垒,维持遮阳板市场龙头地位并且加速全球渗透。 横向品类扩张为后续战略重心,打开成长空间现阶段,公司在深耕遮阳板细分领域的同时积极进行横向品类的扩张,布局新航道,未来3-5年将把头枕与顶棚中控业务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据测算,全球头枕市场空间达180亿,公司市占率仅为5%,后期将通过复制遮阳板成功路径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顶棚业务体量较小,临近配套能力要求较高,公司正逐步强化控本能力,提升单车配套价值量,实现快速发展。总体看来,横向品类受益于公司合理的产能布局以及优质的客户渠道,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切入新能源车配套体系,占领优质“赛道””公司紧跟市场潮流,密切关注当前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成功切入了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等优质造车新势力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占领跑道,为迎接未来行业的爆发性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全球电动化大趋势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公司的市场拓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遮阳板细分领域龙头,整合Motus后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具备规模优势以及优质客户资源;现阶段积极拓展横向品类,头枕和顶棚中央控制器业务可以通过复制遮阳板成功路径,打开公司中长期的成长空间;成功切入特斯拉以及国内造车新势力配套体系,抢占新能源车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05、1.41、1.70元,对应当前市值PE为22.9、17.1、14.1倍,行业中位值为28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新项目拓展情况不及预期等。
银轮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3-02 11.25 -- -- 11.25 -0.79%
11.24 -0.09%
详细
事件概述 2月 26日晚间,银轮股份发布业绩快报,预计 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 62.68亿元,较去 年同期增长 13.53%;预计归母净利润 3.20亿元,同比增长 0.89%。 二、分析与判断 新能源及尾气处理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2020年上半年, 受疫情影响叠加汽车行业景气度不足,公司 Q1营收约 12.75亿元,同 比下降 8.2%。最终公司全年营收实现 62.68亿元,同增近 13.5%。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 长主要得益于: 1)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提升带动细分市 场规模增加,公司作为热交换器龙头,业绩深度受益于此。 2) 国六阶段汽车尾气处理技 术更为复杂, 而公司较早布局尾气后处理领域,产品矩阵丰富能够满足新技术路线下的 整车企需求,相关业务快速增长贡献业绩增量。 截止 2020Q2, 公司尾气处理业务实现 营收 4.25亿元,同比大增 47.18%。 降本增效发挥作用, 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020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约 3.20亿元,同比增速约 0.89%。归母净利小幅增长主要受 益于期间费用率的降低,截止 2020Q3,公司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 13.1%降至 12.4%。 此外,近年来,公司通过横向收购及合资合作方式持续发力尾气后处理领域, 业务营收 占比逐年上升, 毛利率也由 2019年的 17.41%增长至 2020H1的 25.02%。 未来,随着公 司进一步降本增效,稳步推进 DPF 国产化项目落地,尾气处理业务毛利率增长有望带 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投资逻辑: 三大业务齐发力,公司业绩迎增长 公司三大业务同步发展助力业绩增长: 1)热交换器业务方面, 银轮深耕热管理领域三 十载, 已由单一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热管理方案解决者,产品实力获特斯拉、宁德时代 等优质客户认可,配套项目定点逐步放量有望支撑业绩增长。 2)汽车空调业务方面,热 泵空调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汽车节能降耗,提升续航里程, 符合新能源发展趋势;公司较 高的研发投入驱动热泵空调项目加速落地, 产品逐渐步入收获期,为公司业绩带来新增 长点。 3)尾气处理业务方面, 国六标准下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催生了尾气处理新技术 路线,细分市场稳步扩容,公司业绩将持续受益于此。 三、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作为热交换龙头, 新能源项目定点逐步放量;热泵空调项目步入业绩收获期, 国六实施推动尾气处理营收增长,结合业绩预告,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分别 为 0.41/0.60/0.72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8/19/16倍, 当前公司企业价值/EBITDA 为 16.6倍,优于行业平均值 34.8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2-10 21.30 -- -- 22.97 7.84%
22.97 7.84%
详细
一、事件概述。 2月8日,上汽集团发布1月产销快报,公司2021年1月整车产销量分别为43.0万辆和40.3万辆,同比增速约2.7%和0.7%。 二、分析与判断。 销量同比由负转正,自主品牌及商用车板块表现亮眼。 上汽集团1月新车销量实现40.3万辆,同比增长约0.7%,增速自2019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主要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叠加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导致购车需求减少。自主品牌方面,上汽大通销售近1.7万辆,同比增长46.02%;合资方面,上汽通用销售超13万辆,同比增长3.68%。商用车板块,上汽依维柯和南京依维柯销量分别为9021辆和3517辆,分别同比大增125.13%和87.27%,延续高增长态势。 上汽品牌畅销车型多,产品焕新升级助力整车业务增长。 上汽旗下品牌热销款车型驱动整车业务增长,其中,宏光MINIEV1月销量约3.7万辆,环比增长3.9%,上市仅半年累计销售超15万辆;荣威RX5系列强势上扬,销量破1.6万辆,继续稳居SUV销量榜单前列;荣威i5销量持续攀升,本月销售突破1.5万辆大关,跻身自主品牌轿车头部阵营。上汽专注技术及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旗下车型销量成绩也证明了公司品牌实力。此外,2021年,上汽将相继推出包括ID.4X在内的三款MEB车型,途昂、途观L等现有车型也将迎来改款升级。受益于行业全面复苏回暖,新车型陆续上市贡献销量,产品焕新带动用户体验持续升级,公司整车销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电动军团全面发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佳绩。 公司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5.8万辆,同比大增446.6%,再次荣膺新能源销量月度冠军。同月,由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张江高科共同投资设立的智己汽车正式发布智能纯电轿车及SUV两款车型,从智能数字架构、智能无界OS系统、智能交互分享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三电技术和智能豪华品质六大维度重塑智能汽车时代造车标准。仅一个月后,上汽R品牌旗下汽车MARVELR正式上市,该车型采用16电芯大模组电池布置方案,搭载70Kwh电池在NEDC工况下可续航达505km,可实现17个5GV2X功能场景,是首款应用集智设计理念的5GSUV产品。此外,集科技感、豪华感、舒适感于一体的MARVELR车型入门价仅22万元,相较于同级别车型有显著价格优势。新品密集发布上市表明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决心,高性能且高性价比产品的推出也证明了上汽品牌实力,未来,新车型配合上汽大众ID.4X、宏光MINIEV、MGEZS等多款现有产品共同组成的纯电动军团,有望全面发力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出新佳绩。 三、投资建议。 1月上汽整车销量同比由负转正;公司旗下品牌车型多热销款,后续产品焕新升级,叠加智能电动项目加速落地,整车销量有望保持正增长。我们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74/2.46/2.78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9/8倍,目前公司企业价值/EBITDA为11倍,优于行业平均值35倍,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产品销量不及预期,智能汽车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21-02-10 58.40 -- -- 62.00 6.16%
62.00 6.16%
详细
专注汽车玻璃制造,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福耀玻璃成立三十余年,深耕汽车玻璃行业。公司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并重,2019年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达到49.06%。公司作为汽玻行业领导者,其在国内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25%;为宾利、奔驰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提供全球OEM配套服务。公司2000-2019年营业收入CAGR接近20%,通过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管理,对上下游的不断拓展增效降本,毛利率常年保持较高水平。 拓展业务边界,创造成长空间。 公司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在未来公司新的增长点主要在: 1)汽车天幕市场:汽车天幕单车面积大,产品附加值高。受益于其设计优点,汽车天幕渗透率提高,将进一步实现公司产品量价齐升。 2)铝饰件市场:公司通过收购实现铝饰件产业链纵深发展,加速由传统汽零部件制造商向完整的智能玻璃方案解决者的转型发展。同时铝饰件与福耀汽玻业务具有高度协同性,增量空间巨大。 3)光伏玻璃市场:全球光伏组件产量高速增长,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不可缺少的部件,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巨大。福耀凭借其技术和资本实力,能够快速进入光伏玻璃市场。 新能源汽车引领变革,行业再度迎来红利期。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电动智能化的变革,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攀升并有望保持增长态势。福耀当前已切入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在内的优质车企供应链体系,公司业绩并有望受益相关车型持续畅销。同时,智能驾驶概念加速落地,福耀提前布局智能调光玻璃、AR-HUD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品先发优势将为公司业务带来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 福耀作为全球汽车玻璃龙头企业,受益于天幕玻璃渗透率提升,汽玻智能化带动产品单价增长,产业纵深整合推动铝饰件及汽玻业务协同发展,国内海外双市场业绩有望保持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03/1.49/2.0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6/38/28倍,企业价值/EBITDA为27.7倍,目前行业中位值为37.5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控制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天幕玻璃渗透率不及预期。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2-09 38.82 -- -- 43.06 10.92%
43.06 10.92%
详细
一、事件概述2月 8日,长城汽车发布 2021年 1月产销快报,整车销量达 13.9万辆,同比大增 73.2%。 二、分析与判断 1月整车销量同比大增 73%,全球市场不断拓展长城汽车 2021年 1月销售新车 13.9万辆,同比增速达 73%。具体到品牌,哈弗品牌 1月销量同比增长 61%;长城皮卡累计 9个月销量突破 2万辆,本月新车销售 2.2万辆,同比增速 66%;欧拉品牌精准定位女性蓝海市场,车型复古设计受市场认可,顺应消费年轻化趋势,连续 3月销量破万辆大关,1月销量同比劲增 689%;豪华 SUV 品牌 WEY月销破万辆大关,同比增速达 88%。海外市场方面,1月,公司累计出口新车约 1.1万辆,同环比增速分别为 147%和 28%。公司新车销量保持强势增长态势,全球化研产销体系持续完善,未来有望从国内传统车企起点出发,向更多的全球用户发出品牌名片。 畅销单品引领销量腾飞,车型迭代强化品牌竞争力长城汽车销量持续高增主要受益于旗下品牌车型持续畅销,市场热度不减。其中,2021年 1月,哈弗 H6新车销量超 4.6万辆,同比增速达 76%;集高智能、高安全、高续航、高颜值于一体的欧拉黑猫月销达 6090辆,同比大增 370%,登顶 5-10万级别纯电细分市场冠军,成为欧拉品牌销量贡献度最大的车型。在现有车型热销的基础上,公司仍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借力三大造车平台提升车型迭代优化速度,实现品牌焕新。哈弗初恋定位入门级紧凑型 SUV,凭借超高性价比获得上市 20天 5600辆的销量成绩;SUV 哈弗 M6Plus 也于 1月 6日正式上市,定位家庭出行需求,销量跻身同级别头部阵营。未来,包括哈弗 H4、WEY VV5等车型也将开启升级换代进程,公司依托造车平台及创新技术推动车型周期持续向上,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现有车型及新单品将共同助力销量腾飞。 智能驾驶项目加速落地,传统车企转型出行科技领导者长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加速量产应用,拥有更高算力芯片、全球领先的 6大冗余系统、全场景覆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咖啡智驾平台已进入全国路测阶段,搭载该平台的全新车型摩卡已正式发布。此外,L3级别 HWP 系统也将于 2021年推出,并计划于 2025年实现 20%+装配率。同时,公司积极建设具备数据搜集、数据处理、自动 AI 设计等自主学习功能平台,旨在提升智能驾驶系统迭代优化速度及新车型开发效率,未来公司将以全站式自主研发能力为主驱动,与头部科技跨界合作快速提升产品软硬件实力的战略为辅动力,全面加速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领导者转型。 三、投资建议畅销单品驱动整车销量增长,车型迭代优化丰富产品矩阵;智能驾驶项目加速落地,产品硬科技实力提升,品牌竞争力不断强化,公司业绩增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59/0.91/1.14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65/42/34倍。目前公司企业价值/EBITDA 为 33倍,优于行业平均值 42倍,维持“推荐”评级。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2-05 258.00 -- -- 270.66 4.91%
270.66 4.91%
详细
一、事件概述2月3日,比亚迪发布汽车产销量快报,1月整车产量约4.7万辆,同比增速达87.3%;销量超4.2万辆,同比增长68.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2.0万辆,同增183.1%;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07辆,同增171.7%;燃油车月销售2.2万辆,同比增速约23.2%。 二、分析与判断整车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业务受补贴退坡影响小公司整车销量保持增长态势,1月汽车销量约4.2万辆,同增68.44%;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整车销量增速的主要驱动力,1月销量超2.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82.88%,较上月环比减少约30.0%。受益于汽车行业景气度回升及国内疫情控制得当,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较高受补贴退坡政策影响,新能源销量环比增速为负。 新车型平价与高性能双管齐下,插混销量增长可期自比亚迪旗舰轿车“汉”于2020年7月上市以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续高增,2021年,公司新能源业务不负众望,1月纯电动汽车销量超1.4万辆,同比增速达18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5400辆,同比增长超188%。后续,比亚迪汉凭借其技术硬实力有望持续热销,并且随着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的比亚迪全系王朝插混乘用车陆续上市,新车型的超高性能及其较同级别燃油车的显著价格优势有望带动公司插混汽车继续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推动国内燃油车到PHEV再到EV的过渡过程。 高端车型项目筹建中,品牌上浮战略成长路径强化2月3日,比亚迪组织架构调整方案的公布证实了公司打造高端品牌项目的计划。目前,公司已拥有主打低成本的e网系列纯电动小车、定位中端客户群的王朝系列车型。随着高端品牌项目的落地,公司有望打破消费者认知中的固化品牌形象,进一步强化品牌上浮的战略成长路径;公司产品结构将有所改善,车型定位会更加清晰,全面覆盖低中高端市场,整车销量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三、投资建议公司新能源业务驱动整车销量维持增长态势,搭载DM-i新车型平价与高性能双管齐下,公司插混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攀升;高端品牌项目落地有望改善品牌结构,实现低中高端全市场覆盖。我们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46、1.93、2.4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80、136、107倍,目前公司企业价值/收入为5.5倍,优于行业平均值14.3倍,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四、疫情控制不及预期,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骆驼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2-03 9.27 -- -- 11.54 24.49%
13.06 40.88%
详细
一、事件概述 1月29日晚间,骆驼股份发布2020年业绩预报,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7.03亿元~7.63亿元,同比增长18.11%~28.19%;预计扣非净利润为5.59亿元~6.19亿元,同比增长18.11%~28.19%。 二、分析与判断 疫情影响之下,全年业绩逆势增长 汽车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仅有4.4%的企业在2月10日前复工,2月中国汽车产量仅为28.5万辆,环比下降84%。公司一季度业绩也受到疫情影响,净利润为5789.64万元,同比下降64.79%。公司全年业绩逆势增长20%左右,我们认为一方面得益于规模效应,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公司配套领域份额超过40%,产销量在疫情影响下逆势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配套领域的优势带动零售市场,随着销售渠道下沉、客户结构优化,在启停电池、启动电池市场市占率稳步提升。 疫情之后,20 Q4业绩延续Q3高增长 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7.03亿元~7.63亿元,可以推测20Q4预计实现净利润2.52亿元~3.12亿元,同比增长46%~80%,延续了Q3的超高增速。我们认为高增长延续主要益于1)疫情影响下,20Q1、Q2需求释放延后至Q3、Q4。2)海外疫情反复之下,公司产品海外需求旺盛,上半年同比增长39%。3)新产品48V启停锂电池放量。 推荐逻辑:蓄电池行业龙头,扬帆再启航 公司是国内蓄电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汽车起动电池、启停电池。2020年公司配套市场份额高达43%有望带动零售稳步增长;海外疫情反复之下,全球汽车巨头寻找稳定供应链,公司供给稳定,马来西亚工厂陆续投产,有望打开海外市场;公司新产品48V启停锂电池处于放量阶段,根据HIS预测未来五年我国48V需求端复合增速将超过85%。 三、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业绩预告,我们调整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6/0.80/0.9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11/9倍,Wind电器设备行业平均PE为25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零售市占率有望稳步上升,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新产品处于放量阶段,预计长期业绩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及车市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销量表现不及预期;海外销售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1-22 19.30 -- -- 20.46 6.01%
20.46 6.01%
详细
一、事件概述 2021年 1月 18日,长安汽车与京东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智能座舱 显示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以及整车应用领域展开全面深度合作。 二、分析与判断 联手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进军智能驾驶座舱领域 座舱显示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端口,是传统汽车转型智能汽车的关键突破点。京东方作 为全球半导体龙头, 2020年显示屏出货量及出货面积位列全球第一, OLED 屏幕面板产 品已获得苹果的认可。长安汽车携手京东方,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加大智能座舱显示 技术、车载终端产品、智能座舱场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座舱 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和全新的智慧驾驶方式。借助本次合作,长 安汽车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加速拓展其在智慧出行领域的能力边界。 加快跨界合作步伐,实现智慧出行领域全面突破 2018年,长安与腾讯、博世、百度等合作伙伴组建北斗天枢联盟,发力车联网及自动驾 驶领域; 2020年 11月,公司宣布与华为、宁德共同打造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 动汽车平台,创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仅两个月后,长安又与京东方达成战略合 作。公司加快跨界合作的步伐,表明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发展的决心,同时进一步提升 公司对产业链的把控能力,发展新商业模式,并有助于其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研发、 软件开发、智慧产业园区等领域实现全面突破。 2020年销量表现超预期,技术实力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量 2020年,公司累计销量 200.4万辆,同比增长达 13.6%,销量优于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水 平并超额完成年初 191万辆的销量目标。公司自主品牌竞争力持续加强, CS75Plus、 UNI-T 等车型销量远超预期;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福特强势复苏,全年累计销量同比增 加 37.7%,表现亮眼。 2021年,公司将推出包括 PLUS 和 UNI 系列在内的多款全新或 升级车型,新品周期与行业周期共振,叠加公司积极联手科技巨头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 和技术实力,后续上市车型有望保持热销,为业绩贡献新增量。 三、投资建议 联手科技巨头展开跨界合作,拓展智能出行领域能力边界,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赋能产 品竞争力,新车型有望持续热销,助力业绩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分别 为 0.92、 0.96、 1.12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1、 20、 17倍,目前公司企业价值/收入为 1.2倍,优于行业平均值 15.6倍,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公司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19 102.69 -- -- 128.39 25.03%
128.39 25.03%
详细
一、事件概述 1月14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00-5.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15%-77.99%。 二、分析与判断 智能驾驶合作持续升级,助力业绩强势增长 智能驾驶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投资咨询网的报告,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125亿元,2023年为2381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62%。在“政策导向+车企推动”双轮驱动下L2进一步普及、L3升级趋势确定性强。对于L2,政策明确2020年L2新车渗透率30%,而2018年仅为5%左右。对于L3,一方面政策目标预计2025年L3渗透率25%,另一方面各大车企已明确在2020年后推出L3级智能驾驶车型。公司产品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领域,已在多家核心客户的众多车型中配套供货:2020年4月,公司L3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3正式量产,配套供货小鹏汽车P7车型,并积极向更多客户推广;其参股公司Ficha从事车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相关技术,于2020年6月24日上市,增厚公司营业利润;2020年8月,公司为吉利几何C新车其配套视觉融合全自动泊车系统、540°车身透视影像等产品;2020年9月,公司率先在瑞虎8PLUS上量产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同时,公司与理想汽车、英伟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基于NVIDIAOrin系统级芯片提供的强大算力进行L4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自主研发,拟将搭载在理想汽车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上。作为智能驾驶领域龙头,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超前瞻布局,与车企合作持续升级,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将明显受益,增长空间广阔。 车联网产品渗透加速,驱动公司未来成长 中国联通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V2X市场将突破6500亿元,中国V2X用户将超过6000万,渗透率超过20%,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预计到2020年车联网渗透率为24%左右,车联网数量将达到6960万辆,车辆网将是汽车产业新革命下一个风口。在车联网领域,公司于2019年已获得一汽-大众、长安马自达、奇瑞捷豹路虎等客户的车联网平台、OTA、网联软件系统等项目;2020年5月,公司助力的长安马自达首个车载智能网联车型MAZDACX-30正式上市;2020年12月,公司首个C-V2X技术量产落地,助力别克GL8Avenir实现闯红灯预警SVW、道路危险状况提示HLW等车联网相关功能。未来公司将不断完善车联网产品梯次和矩阵,加大拓展市场力度,开辟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三、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汽车电子领军者,已连续多年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车联网领域,持续投入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具备优质的产品结构与客户群体。公司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新产品在多家核心客户众多车型中配套供货,随着自动驾驶技术迭代,ADAS系统及智能网联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将明显受益,增长空间广阔。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6.94/8.94亿元,EPS分别0.93/1.26/1.63元,对应PE分别为111X/82X/64X,参考智能驾驶领域三家可比公司中科创达、四维图新和华阳集团2020年平均PE估值为174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下滑;智能网联车发展不及预计;行业竞争加剧。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1-13 231.80 -- -- 273.37 17.93%
273.37 17.93%
详细
一、事件概述 2021年1月11日,比亚迪发布DM-i超级混合动力平台,新车型开始预售。 二、分析与判断 DM-i主打超低油耗,以电为主,颠覆传统混动技术 DM-i作为比亚迪第四代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是公司未来三年的核心技术平台。相较于主打动力的DM-p,DM-i主打超低油耗,以大功率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为辅的混动技术,在不充电情况下百公里油耗仅为3.8L。三大核心零部件包括双电机EHS电混系统、高效发动机和功率型刀片电池。其中,高度集成化的EHS电混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均减小30%,可实现16000rpm的超高转速,峰值功率可达160kw。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最高热效率为43%左右,为全球最高。 功率型刀片电池问世,兼顾安全性与续航里程 比亚迪成功开发了DM-i超级混动专用的功率型刀片电池,采用串联式电芯设计,即一节刀片电池由多节卷绕电芯串联而成,整个电池包仅有10-20节电芯,结构简化带来了30%以上的零部件减少,体积效率提升至65%。续航里程方面,根据不同车型,电池包电量为8.3-21.5度,纯电里程可达50-120公里。热管理性能方面,该款刀片电池为全球首款搭载脉冲自加热技术的动力电池,可控制电池高频充放电,达到电池的自加热效果,加热效率提升10%,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充电方面,刀片电池具有交流或直流快充功能,满足不同场景的充电需求,其中,直流快充30min充电80%。随着功率型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与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内部使用率持续上升,其优越的性能将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及汽车业务带来新增长。 平价与高性能双管齐下,插混乘用车市占率有望提升 搭载DM-i的比亚迪全系王朝插混乘用车将陆续于2021年3月正式上市。其中,秦PlusDM-i亏电油耗仅为3.8L/100km,百公里加速度约7.3s,比传统燃油车快2-3s,最高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245km,价格区间为15.38-17.58万元。该车型在动力性能和使用体验等方面均优于同级别燃油车,可实现燃油车的平价替代。宋PlusDM-i是全球首款宽体超混SUV,搭载了EHS电混系统,百公里油耗4.4L和4.5L,综合续航可达1200km。唐DM-i作为中大型智能超混SUV,主打经济舒适,采用高达63%的高强度钢安全车身和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亏电油耗仅5.3L/100km和5.5L/100km,最高续航里程达1050km。随着二胎家庭增多,7座SUV更能适应大家庭便利出行需求,未来或成为较强的车市主力,比亚迪唐DM-i销量也有望深度受益。新上市车型平价与高性能双管齐下,定位分明,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预计公司插混汽车将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有望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国内燃油车到PHEV再到EV的过渡过程。 三、投资建议 功率型刀片电池兼顾安全性与续航里程,公司电池业务及汽车业务有望迎来新增长;搭载DM-i新车型平价与高性能双管齐下,公司插混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攀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47、1.89、2.37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60、124、99倍,目前公司企业价值/收入为5.1倍,优于行业平均值20.9倍,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骆驼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1-12 11.10 -- -- 11.97 7.84%
12.11 9.10%
详细
蓄电池龙头企业,三大板块业务协同发展骆驼股份作为国内最大的蓄电池制造企业之一,以铅酸蓄电池为主、锂电池、再生铅为辅,三大业务协同发展,主要产品包括汽车起动电池、启停电池等。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其中海外业务2020年上半年总量同比增长39%;受益于规模效应的显现,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企稳回升,并且期间费用率保持较低水平。 产品细分市场规模大,配套带动零售稳步增长。 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加,铅酸蓄电池市场容量广阔,2025年市场空间有望超1500亿元。全球排放及油耗标准日趋严格,汽车节能化势在必行,启停电池渗透率快速提升。 公司是全球主要的铅酸电池制造商之一,客户基本覆盖了主流车企,产品毛利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2020年在配套领域的市场份额约43%,我们认为公司在配套领域的优势将带动公司零售量的增长,有望实现整体经营的持续向上。 销一收一打造绿色产业闭环,回收零售双向同步发展。 废铅蓄电池来源广泛且分散,回收难度较大。公司采用经销商逆向运输及循环取货的模式集中回收废铅电池,秉承“销一收一”的原则建立零售及回收共用渠道,打造“生产-销售-回收-再利用”的绿色产业闭环。未来,公司有望凭借着庞大的电池终端零售点构建系统的回收体系,促进零售、回收的双向发展。 新能源业务持续推进,48V启停锂电池逐步进入收获期。 公司独家配套东风日产5款车型的48V启停项目于2020年4月量产,12V产品目前完成开发送样,通过通用、菲亚特、东风雪铁龙技术评审,并与宝马和戴姆勒展开对接。公司与电动超跑高科技企业Rimac合资成立中克骆瑞新能源,开启了新能源“三电”技术全面发展的国产化进程,研发并掌握了电机、电控以及集成控制等核心技术,目前具备年产5万套驱动系统产能并已小批量供货,未来有望成为国内电池全方案供应商。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蓄电池的龙头企业,在配套领域的优势有望带动零售的稳步增长;海外工厂陆续投产,出口业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48V锂电项目量产贡献新能源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9、0.73、0.9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9、15、12倍,行业中位值为24.8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海外项目收益不及预期、新能源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0-12-15 28.00 -- -- 31.30 11.79%
31.30 11.79%
详细
一、事件概述、 公司于 2020年 12月 10日公司发布重大资产购买完成公告,子公司文灿法国于 2020年12月 10日以 23,968.72万欧元完成百炼集团 100%的股权收购。 二、分析与判断 工艺与业务布局逐步完善,公司能力边界持续拓宽百炼集团是国际汽车铝合金铸件龙头企业,业务涉及汽车制动系统、进气系统、底盘和车身结构件等产品的精密铝合金铸件产品,拥有从产品与模具设计到零部件加工制造的完整生产体系。文灿股份以高压铸造与层流铸造工艺为核心,百炼在重力铸造工艺上具有优势。此次收购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完善自身的工艺布局,实现技术壁垒的进一步提升,继续拓展自身铝合金铸造工艺的能力边界;另一方面,百炼进气系统业务将弥补文灿在此细分产品的空白,有利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系列与服务范围,提高自身在供应链中的竞争地位,获取更多订单,加速成为全球集高端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全球资源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共享优质客户资源百炼集团拥有采埃孚、大国大陆、博世等全球一级汽车部件供应商,以及宝马、戴姆勒等国际车企客户。成功收购百炼后,公司可充分受益于百炼海外的销售渠道和优质的客户资源,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更好的开拓国际新客户、新市场。百炼在欧亚与北美拥有近 12个生产基地,能够加速文灿全球化的生产布局,为公司带来更多海外订单,提高公司服务的响应速度。此外,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也能够降低贸易政策带来的风险。未来百炼业绩有望以 10-15%的速度继续提升,继而带动文灿未来业绩的新增长。 轻量化趋势与新能源发展提升铝合金需求,公司业务有望保持增长在全球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传统燃油车为了实现减重减排也将持续提升单车用铝量。新能源汽车对于续航能力的需求也促使整车厂商提高对铝合金压铸部件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轻量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公司单车配套价值有望提升。目前公司已进入特斯拉、蔚来、大众 MEB 等核心供应链;且明年有望通过敏实集团供应奔驰电池盒,开拓新产品领域。目前公司轻量化业务订单充足,未来业绩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 、 三、投资建议、 百炼在汽车制动系统精密铝铸件领域的市占率较高,公司原有业务和工艺与百炼存在共同和互补之处,有望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实现业绩的新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48、1.20、1.61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58.5、23.3、17.4倍,公司目前 PB(MRQ)为 2.98倍,行业平均值为 3.10倍,维持“推荐”评级。 、 四、风险提示: 汽车复苏不及预期;收购资产整合不及预期;核心客户销量不达预期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2-01 23.23 -- -- 28.38 22.17%
28.38 22.17%
详细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领导者,多维度产业布局高效合理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阵营集团企业,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业务涉及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化汽车,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截至2020年8月,长安系中国品牌用户累计突破1900万,领跑中国品牌汽车。 行业复苏与自主新车强周期共振,业绩有望不断向上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4.86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Q3扣非归母净利润5.19亿元,为2018年二季度以来首次转正,底部向上趋势明确;长安自主品牌10月销量11.57万辆,同比增长42%,1-10月累计超150万量,远超行业表现。其中核心车型CS75在10月销量突破3万辆,连续六个月销量突破2万台。未来长安将陆续投放105款新车型,用更多优质的新品支撑品牌的发展。 科技智能赋能UNI-K,林肯国产化加速品牌向上重塑,催化业绩持续上行 UNI引力系列开启自主智能高端市场,弥补了长安自主跨界SUV市场空白,UNI-K的推出有望助力长安在细分市场取得差异化成功;长福新车型密集投入:福特探险者、林肯冒险家、飞行家等高端车型相继上市,销量持续爬坡,出众的性能与高端智能配置彰显了品牌向上升级的决心,林肯国产化加速更是为长安品牌转型升级加码,公司高端车型良好的盈利能力将有望进一步在业绩端释放。 携手华为、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方舟架构推动长安向高端智能品牌迈进 公司进入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中期,携手华为与宁德创造方舟智能架构,加速从传统汽车向专业的高端智能品牌转型,实现自主品牌崛起的质变。未来公司技术积累将在业绩端持续兑现,有望占领更多市场份额,驱动公司在智能化领域持续突破和向上成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91,1.01,1.11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6,24,22倍,汽车制造行业2020年PE中位数为29倍,行业周期复苏的趋势带动公司盈利和估值提升,新产品的陆续推出有望带动公司中期盈利中枢继续上行,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复苏不达预期;公司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上市进度不达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