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骥

德邦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20521020005,曾就职于民生证券。德邦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周期组执行组长,北京大学材料学博士,曾供职于海通证券有色金属团队,所在团队 2017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比有色金属类第 3名、水晶球第 4名。2018年加入民生证券,任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研究扎实,推票能力强,佣金增速迅猛,2021年 2月加盟德邦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九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10-26 25.63 -- -- 26.40 3.00%
26.40 3.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2022Q1-Q3营业收入为 202.08亿元,同比增长 73.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41亿元,同比增长54.4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 1.52元。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2.49亿元,同比增长 44.8%,实现归母净利润 2.99亿,同比增长 41.21%。业绩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 海陆联动,业绩高增。公司长约海气定价公式与国际原油指数挂钩,2022年至今,国际原油市场震荡持续,海气价格维持高位,公司成本端承受较大压力,通过远丰森泰 100%股权收购项目,公司有望获得稳定陆上资源供给,森泰现有 LNG 产能60万吨/年,二期项目投产后,预计 2024年每年能够供给 120万吨 LNG,使公司陆上气源扩大近一倍。 依托主业优势,入场提氦业务+前瞻性布局氢能。我们认为,远丰森泰项目除进一步保障公司陆上气源供应外,能够从两方面与公司主业实现协同发展:1)氦气方面:内蒙古森泰已具备 BOG 提氦的关键技术和运营能力,并已建成一套 BOG 提氦装置,2021年实现售气量 8.61万方,截至 2022年 5月,售气量已超 2021年全年;2)氢能方面:借助远丰森泰在四川地区的井口原料气、加气站以及西南地区电解水成本方面的优势,公司能够实现低成本天然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此外,公司锁定东莞巨正源 5万吨/年氢气产能(一期 2.5万吨已投产,二期 2.5万吨建设中),参股企业中油九丰(持股比 49%)所属的多地 LNG 加气站将纳入东莞市近中期加氢站总体布局规划。公司有望乘广东省氢能发展之风大展拳脚。 拟与中国油气控股重组,布局国内煤层气资源。10月 21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参与中国油气控股重组交易,通过资本重组、债务重组以及认购标的公司发行的新股,最终取得中国油气控股不低于 50%且不超过 75%的股份。中国油气控股的核心主业为国内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通过全资子公司奥瑞安能源国际有限公司与中石油合作在鄂尔多斯盆地三交区块进行煤层气勘探、开采及生产(以下简称“三交项目”),通过订立生产分成合约享有其中 70%的权益,“三交项目”合作区覆盖面积合计 383平方公里,其中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探明储量面积 282平方公里,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 43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 217亿 m3 ,开发潜力较大。公司拟通过此次重组,进一步获取“陆气”上游资源,推动华北及华东跨区域下游市场布局。 投资建议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 224.26亿元、236.14亿元、264.39亿元,增速分别为 21.3%、5.3%、1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1亿元、12.94亿元、15.17亿元,增速分别为 77.6%、17.6%、17.3%。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波动风险,上游采购及其价格波动风险,新冠疫情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英科再生 2022-10-26 45.43 -- -- 45.94 1.12%
45.94 1.12%
详细
再生塑料行业龙头,布局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全产业链。公司深耕再生塑料领域20 载,围绕塑料循环利用已建立一条完整的产品研发和商业化产业链,包括塑料回收、塑料再生、再生材料及产品市场推广等各阶段,建立全球可再生塑料回收及营销网络。在全球逐步重视塑料回收利用的背景下,公司营收从2017 年的10.17 亿元提升到2021 年的19.90 亿元, CAGR 为18.27%;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的0.67 亿元提升到2021 年的2.40 亿元,CAGR 为37.57%。公司目前拥有10万吨PS 泡沫塑料回收加工和5 万吨PET 饮料瓶回收再生产能,年生产120 万箱PS 仿木框条。随着公司新建“年产227 万箱塑料装饰框及线材”、“年产1000 台可再生PS 塑料环保回收机械生产”和“年产150 台废塑料智能回收再利用设备研发及生产”等项目的陆续投产,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再生塑料发展潜力巨大,再生PS+PET 带来千亿市场。发展再生塑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愈发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还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石油等原料的开采,助力碳减排,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主要国家围绕再生塑料行业的需求端和供应端,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再生塑料渗透率目标和废弃塑料回收率目标。麦肯锡预测,2030 年全球50%的塑料可以被回收或重复使用,达到每年2.2 亿公吨,再生塑料年市场规模将达550 亿美元。我们预计,公司主要涉足的再生PS、PET塑料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2025 年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200 亿元。 四大优势打造强大竞争力,业务拓展底气足。公司在塑料再生利用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一是全产业链优势,各环节的协同发展,纵向调节提高盈利能力,可以有效抵御再生粒子价格波动风险;二是全球渠道优势,公司布局全球回收、营销网络,搭建全球优质客户资源体系,在采购成本和获单能力上处于领先地位;三是规模化优势,庞大的产能有助于提高公司对上游原料的议价能力,并不断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四是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在再生塑料回收设备、粒子、线条、成品框等方面掌握了诸多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并有望持续保持。借助上述优势,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优化自身的业务,进而不断巩固既有优势,实现良性循环。 投资建议与估值:再生塑料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广泛的回收渠道、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搭建起优质的客户资源体系,布局“回收-再生-利用”再生塑料全产业链,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横向、纵向扩张,有望踏上发展快车道。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2024 年的收入分别为24.70 亿元、30.98 亿元、43.54 亿元,营收增速分别达到24.1%、25.4%、40.6%,净利润分别为2.82 亿元、3.68 亿元、5.34 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7.8%、30.3%、45.1%,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的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跨国供应风险等。
中泰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26 14.24 -- -- 15.85 11.31%
15.85 11.3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业绩公告,2022Q3实现营业收入 7.85亿元,同比增长 54.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886.23万元,同比增长33.8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21元,归母净利润增幅小于营收增幅主要原因系公司依据账龄计提了约 2500万元坏账;2022Q1-Q3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54亿元,业绩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 合成气行业景气度高,制造板块复苏带来营收快速增长。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深冷技术厂商,掌握深冷行业主要设备——换热器的核心技术,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煤化工等领域,总包生产了国内第二大 LNG 液化装置(300万方/天),且煤气化提纯氢与一氧化碳的深冷技术段实现完全国产替代。2021年以来,随着“十三五”期间合成氨落后产能淘汰完成,叠加原油价格走高,煤化工、天然气等行业经济性凸显,带动下游需求复苏,深冷设备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截至 2022年7月,设备板块在手订单 17.18亿元,其中合成气相关行业占比约为 40%。公司现有产线处于超负荷生产状态,自建的深冷设备新产能预计于 2022年底逐步投产,届时公司有望突破产能瓶颈,迎来业绩突破。 天然气实现顺价+分销渠道拓展,燃气板块量价齐升。公司 2019年通过收购山东中邑燃气正式进入天然气运营领域,顺利打通天然气上下游产业链。中邑在德州地区拥有近千公里的燃气管线及十余座加气站,分销能力较强。2022Q1由于外部环境导致天然气价格急剧上升,公司未能及时实现顺价,致使 2022H1燃气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 6.82pct,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基本实现顺价,且燃气板块业务增量主要来源于分销,经营质量有效提升。 布局工业气体,发挥设备制造优势有效降低成本。2021年公司通过自主投资,在山东章丘建设第一套 3.5万 m3/h 的空分设备,正式进入气体运营领域。公司工业气体业务模式主要为现场制气,合约多为 10年以上“照付不议”长期合约,能够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余量气体则可通过零售方式分销至终端带来额外盈利。 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多年设备制造积累以及在山东地区良好的客户基础,能够实现低成本切入工业气体市场,在中小空分设备行业实现差异化竞争。 投资建议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 33.36亿元、42.50亿元、53.67亿元,增速分别为 38.61%、27.37%、26.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0元、3.59亿元、4.96亿元,增速分别为 14.1%、28.4%、38%。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在手订单交付不及预期风险、新建产能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中泰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24 13.98 -- -- 15.25 9.08%
15.85 13.38%
详细
公司是国内先进的深冷技术厂商。公司主营业务为深冷技术装置的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掌握换热器核心技术的厂商,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煤化工等领域,总包生产了国内第二大LNG液化装置(300万方/天),且煤气化提纯氢与一氧化碳的深冷技术段实现完全国产替代。下游客户包括法液空、空气化工等跨国气体公司,近年来随着深冷设备在工业气体、氢能方面的新发展,公司设备制造板块有望迎来新发展。目前设备板块在手订单饱满,现有产线满负荷生产,自建的深冷设备新产能预计于2022年底逐步投产,届时公司有望突破产能瓶颈,迎来业绩突破。 “设备制造+气体运营”并行有效对冲行业周期,发挥中邑燃气加气站优势进军氢领域。公司2019年通过收购山东中邑燃气正式进入天然气运营领域,中邑是德州地区管道燃气及CNG加气站资源较全面的公司,在德州市拥有近千公里的燃气管线及十余座加气站。2019-2021,公司燃气运营业务营业收入由3.48亿元增加至17.48亿元,年售气量约5.6亿方。 发挥主业优势布局工业气体,有望成为公司业务新增长点。目前工业气体外包化趋势明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我国工业气体外包市场占比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三方制气业务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公司2021年在山东章丘建设第一套3.5万m3/h的空分设备,布局现场制气业务。我们认为,现场制气业务由于签订10年以上合约,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此外,富余气体通过零售分销至终端客户能够进一步增厚盈利空间。公司作为深冷设备行业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储备的公司,与气体公司相比,能够有效降低项目运行成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33.36亿元、42.50亿元、53.67亿元,增速分别为38.61%、27.37%、26.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元、3.59亿元、4.96亿元,增速分别为14.1%、28.4%、38%。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在手订单交付不及预期风险、新建产能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联泓新科 基础化工业 2022-10-21 35.07 -- -- 39.58 12.86%
40.00 14.06%
详细
事件:10月 17日,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公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17亿元,同比增长 13.25%,归母净利润 7.78亿元,同比减少 5.38%。2022年 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79亿元,同比增长 34.72%;实现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 14.32%;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增长 36.80%。 Q3业绩稳健,光伏旺季来临 EVA 持续偏紧。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4.17亿元,同比增长 13.25%,归母净利润 7.78亿元,同比减少 5.38%。Q3单季度实现营收 24.79亿元,同比增长 34.72%;实现归母净利润 3.21亿元,同比增长14.32%;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增长 36.80%,实现销售毛利率22.63%,销售净利率 13.04%,业绩持续稳健。据国家能源局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1-8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44.47GW,同比增长 102%;步入四季度,光伏装机旺季来临,基于对下游需求景气预期及 EVA 供应持续偏紧的判断,公司有望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同时展望明年,公司 EVA 升级扩能改造今年一季度完成,明年作为改造后完整运营年度,EVA 产量同比今年预计有 20%左右的增量,EVA作为公司高毛利核心产品,将对业绩带来积极贡献。 新材料项目扩产如火如荼。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积极布局,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其中1)募投项目“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计划于 2022年底建成投产;2)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 9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正在开展现场施工工作,计划于 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3)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项目已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计划于 2023年底建成投产;4)电子级高纯特气和锂电添加剂项目计划于 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5)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计划于 2024-2025年陆续建成投产。公司多线条布局新材料业务,各项目快速发展形成耦合效应,看好公司新材料业务广阔前景。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公司作为 EVA 粒子头部企业具有与行业景气共振的成长优势;长期来看,看好公司未来对于打造一体化新材料平台,积极向新能源赛道的明智布局。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实现每股收益分别为 0.98、1.28和 1.56元,对应 PE 分别为 38、29和 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扩产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中矿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0-17 88.50 -- -- 95.53 7.94%
95.53 7.94%
详细
事件:公司BIKITA矿山增储,Bikita资源储量预计+83.67%,远期资源得到保障。 2022年10月公司公告由IRES机构评估的Bikita东区锂矿石量2510.10万吨,平均Li2O品位1.15%,Li2O含量28.78万吨,折合碳酸锂71.09万吨。加上西区的资源量,预计Bikita矿产资源量合计达5451.50万吨矿石量,折合碳酸锂156.05万吨,较原来的84.96万吨提升83.67%。 锂盐产能持续扩张,锂精矿自给率未来有望达102.42%,看好公司持续发展。预能计公司锂盐产能2023年扩张到6.6万吨(22年年3.1万吨,增幅112.9%)。 资源产能(1)现有矿山产能:Bikita:2022年1月公司收购Bikita矿山,今年上半年Shaft项目投产,具有7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7500吨碳酸锂供应量;Tanco矿山现有12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3000吨碳酸锂供应量。 (2)扩产产能:公司计划2022年末完成Shaft的120万吨/年的扩张项目对应1.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Tanco矿山扩建到18万吨/年的4000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下半年建成SQI6的20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3.7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公司碳酸锂共供应量建成产能共5.65万吨,到到24年年达自给率可达85.61%。公司还将推进50万吨/年的Tanco矿扩建,远期如果建成将供应1.51万吨LCE供应量,共计6.76万吨碳酸锂供应量。达自给率可达102.42%。 公司铯铷矿山资源优势持续,铯铷盐和甲酸铯业务将持续扩张。公司自有两座可规模化开采铯榴石矿山Tanco和Bikita,掌握全球80%以上铯铷资源。由于竞争对手缺乏资源量,未来公司市占率会不断提升,铯铷盐和甲酸铯业务有望持续扩张。 增下半年新增Bikita项目精矿自给,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六万吨Bikita透锂长石精矿已办理完出口手续(折5000吨LCE),其中第一批两万吨Bikita透锂长石精矿将在下半年陆续到港,进一步增强公司精矿自给水平,提升盈利能力。 碳酸锂需求旺盛,澳矿屡拍高价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青海盐湖冬季减产影响边际供给。我们预计到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总量可达188.56万吨,2021-2025年复合增速38.73%,增速较快。澳矿锂精矿拍卖价格最新一次创出新高达6988美元/吨,对应碳酸锂成本约51万元/吨。另外冬季青海盐湖减产会对边际供给有收紧的影响,目前青海盐湖产能达11.7万吨,减产对全国碳酸锂供给产生一定影响。 投资建议:随公司锂盐产能不断爬坡释放,Bikita、Tanco锂资源产能建成落地,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14/101.78/141.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9/49.38/68.06亿元,对应PE10.94/7.91/5.7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盐价格下降速度超预期;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金圆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2-09-29 15.30 -- -- 17.29 13.01%
17.29 13.01%
详细
剥离水泥业务,聚焦锂业+环保。2021至今公司剥离水泥业务,收购阿里锂源打入锂盐业务,锂资源、产能逐步落地。 捌仟错盐湖电化学脱嵌工艺 2000吨投产,计划年内建成 8000-10000万吨。捌仟错盐湖资源落地,锂资源量 LiCI18.6万吨,锂(LiCl)的丰水期地表卤水平均品位 2153.86mg/L。22年 8月份 2000吨碳酸锂产能完全投产,并计划在今年建成8000-10000吨碳酸锂产能。公司目前在捌仟错盐湖采用的电化学脱嵌法具有收率高、成本低、环保、可模块化建设等优点,较其他盐湖提锂技术存在技术优势。 与阿根廷联系密切,资源快速落地。2022年 7月 15日公司以 2700万美元成功购买阿根廷盐湖 Laguna Caro 项目,锂(Li)的平均品位为 744mg/L,公司官网披露项目资源量 50-100万吨 LCE,预期年产能 5000-20000吨 LCE;金圆子公司金恒旺与 HANAQ ARGENTINA S.A.、HANCHA S.A.签署了 Mina Payo Salvación项目的《排他性尽调协议》。看好电化学脱嵌法在阿根廷项目的应用。 多个合作框架协议落地,新能源材料二次腾飞战略稳步推进。公司自董事长由赵辉换帅为徐刚后建立了二次腾飞战略,围绕新能源材料上游布局盐湖产能、收购海内外盐湖资源、建设锂电池回收基地、剥离水泥业务,并依次落地了多个合作框架协议,同辰宇矿业、恒达矿业、中科素化、金泰工贸等企业在盐湖资源方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同和锂锂业等企业在锂盐产线方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同欣旺达、川恒股份建立子公司金恒旺。 碳酸锂需求旺盛,澳矿屡拍高价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青海盐湖冬季减产影响边际供给。我们预计到 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总量可达 188.56万吨,2021-2025年复合增速 38.73%,增速较快。澳矿锂精矿拍卖价格最新一次创出新高达 6988美元/吨,对应碳酸锂成本约 51万元/吨。另外冬季青海盐湖减产会对边际供给有收紧的影响,目前青海盐湖产能达 11.7万吨,减产对全国碳酸锂供给产生一定影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2-24年收入分别为 73.85/98.86/107.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 4.09/18.84/20.69亿元,对应 PE30.37/6.56/6.01倍。公司 23-24年 PE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 PE11.47/8.44,随着未来阿根廷项目投产,将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碳酸锂产能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下降超预期;公司合作协议存在被违约风险
金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9-01 8.10 -- -- 7.87 -2.84%
7.87 -2.8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营收大幅度增长。2022年 H1公司营收 504.43亿元,同比+34.75%,归母净利润 3.89亿元,同比+4.42%。 业绩驱动:公司铜加工产品产销双增,稀土永磁板块受益钕铁硼磁材价格上涨营收规模快速增长。 (1)铜加工板块:公司上半年主营收入 455.88亿元,同比+33.57%,铜及铜合金产量 84.63万吨,同比+12.27%,销量 74.99万吨,同比+19.56%,对应铜加工单价 6.08万元,公司的产销规模进一步提升,驱动公司上半年营收增加。 (2)钕铁硼板块:稀土磁性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21亿元,同比+ 44.16%。营收高增主要驱动因素是钕铁硼价格上涨,以 40SH 为例 22年H1平均价格同比+28.24%。 公司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铜产品快速增长,新能源电磁扁线产能如期推进,800V高压扁线已小批量出货。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铜产品销量 7.87万吨,占铜加工产品销量 10.49%。其中应用于新能源车领域的铜产品销量约 4.97万吨,同比+460%;应用于光伏、风电领域的铜产品销量 2.90万吨,同比+ 68%。 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生产能力已提升至 1.5万吨/年,预计今年年底前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 2万吨,年产 4万吨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正在筹备。公司实现 800V 高压平台电磁扁线的小批量供货,在高 PDIV、超长耐电晕以及超长耐油性能等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有望在未来抢占高压扁线市场。 预计 24年公司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可达 13000吨,产品盈利能力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布局钕铁硼材料长达 21年之久,牌号齐全、技术成熟,公司目前产能5000吨,应用领域主要有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消费电子、医疗器械,作为公司高毛利率产品将在 2023年和 2024年投产包头一期、二期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预计产能共 13000吨。公司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盈利能力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公司 2018-2021年钕铁硼磁材毛利率保持在 21-25%,同期相较钕铁硼永磁材料龙头金力永磁维持在同一水平(21-24%);公司 21年钕铁硼磁材单价为 34万元/吨,接近金力永磁同期磁材单价 35万元/吨。 公司宁波基地铜加工产能逐渐落地,预计至 24年公司铜加工产能可达 239万吨。 宁波基地的年产 8万吨热轧铜带项目已于 2022年一季度投产,年产 5万吨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线项目已于 2022年 7月份投产。2022年公司铜加工产能预计扩张到约 200万吨,12万吨落地铜合金带材产能预计 2024年建成投产,再加上新募投项目的 15万吨,及全部建成的产能释放,预计到 2025年公司铜加工产能可达 239万吨。2020-2025年公司铜加工产能 GAGR=12.27%,公司持续扩产,提升未来铜加工产销量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产能增量提质,随着铜加工(包含扁线)、高性能钕铁硼新建产能投产放量,预测公司 22-24年营收分别为 1015. 14、1080.73、1114.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60、11.91、13.10亿元;对应 22-24年 PE12.51、10.08、9.17倍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加工产量不及预期;扁线产量不及预期;钕铁硼行业竞争加剧
中矿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8-29 92.82 -- -- 109.88 18.38%
109.88 18.3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业绩成倍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4.12亿元,同比+290.23%,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663.85%,扣非归母净利润12.74亿元,同比+680.15%,增长迅速。 锂盐产能释放+Tanco项目锂精矿自供,驱动业绩增长。分主要版块看驱动(1)锂电业务: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板块,22年H1营收27.16亿元,同比+1128.39%,毛利率50.79%比上年同期增5.62%。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产品端3.1万吨锂盐产能逐渐释放,资源端Tanco矿山锂精矿运输到国内使用,BIKITA矿山70万吨产能满产将在未来进一步推动锂盐业绩增长。(2)铯铷业务:22年H1营收3.62亿元,同比-10.18%,毛利率63.60%比去年同期增1.9%。 锂盐产能持续扩张,锂精矿自给率未来有望达102.42%,看好公司持续发展。预计公司锂盐产能2023年扩张到6.6万吨(22年3.1万吨,增幅112.9%)。资源产能(1)现有矿山产能:Bikita:2022年1月公司收购Bikita矿山,今年上半年Shaft项目投产,具有7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7500吨碳酸锂供应量;Tanco矿山现有12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3000吨碳酸锂供应量。(2)扩产产能:公司计划2022年末完成Shaft的120万吨/年的扩张项目对应1.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Tanco矿山扩建到18万吨/年的4000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下半年建成SQI6的20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3.7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公司碳酸锂供应量建成产能共5.65万吨,自给率可达85.61%。公司还将推进50万吨/年的Tanco矿扩建,远期如果建成将供应1.51万吨LCE供应量,共计6.76万吨碳酸锂供应量。自给率可达102.42%。 公司铯铷矿山资源优势持续,铯铷盐和甲酸铯业务将持续扩张。公司自有两座可规模化开采铯榴石矿山Tanco和Bikita,掌握全球80%以上铯铷资源。由于竞争对手缺乏资源量,未来公司市占率会不断提升,铯铷盐和甲酸铯业务有望持续扩张。 下半年新增Bikita项目精矿自给,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六万吨Bikita透锂长石精矿已办理完出口手续(折5000吨LCE),其中第一批两万吨Bikita透锂长石精矿将在下半年陆续到港,进一步增强公司精矿自给水平,提升盈利能力。 碳酸锂需求旺盛,未来价格持续性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21万辆,同比+71%,需求旺盛。2022年澳洲皮尔巴拉矿业锂精矿拍出6350美元/吨的高价(百川盈孚计算对应碳酸锂成本45万元/吨),看好锂盐价格持续性。 投资建议:随公司锂盐产能不断爬坡释放,Bikita、Tanco锂资源产能建成落地,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14/101.78/141.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9/49.38/68.06亿元,对应PE11.70/8.46/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盐价格下降速度超预期;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中矿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7-26 87.71 -- -- 100.75 14.87%
109.88 25.28%
详细
2023年自产锂矿可供 5.65万吨锂盐生产(21年 0.3万吨,增幅约 18倍),自给率 85.61%,远期规划落地后可供 6.76万吨锂盐生产,自给率超 102.42%。 (1)现有矿山产能:Bikita:2022年 1月公司收购 Bikita 矿山,原 Shaft 项目现有 7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 7500吨碳酸锂供应量;Tanco 矿山现有 12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 3000吨碳酸锂供应量。 (2)扩产产能:公司计划 2022年末完成 Shaft 的 120万吨/年的扩张项目对应 1.5万吨碳酸锂供应链,Tanco 矿山扩建到 18万吨/年的 4000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下半年建成 SQI6的 20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 3.7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公司碳酸锂供应量建成产能共 5.65万吨,自给率可达 85.61%。公司还将推进 50万吨/年的 Tanco 矿扩建,远期如果建成将供应 1.51万吨 LCE 供应量,共计 6.76万吨碳酸锂供应量。自给率可达 102.42%。 预计公司锂盐产能 2023年扩张到 6.6万吨(21年 3.1万吨,增幅 112.9%),公司目前产能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 2.5万吨,电池级氟化锂 0.6万吨。公司计划2023年在江西子公司春鹏锂业建成 3.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届时锂盐产能共 6.6万吨。 公司上控铯铷矿山资源,铯铷盐和甲酸铯业务将持续扩张。公司自有两座可规模化开采铯榴石矿山 Tanco 和 Bikita,掌握全球 80%以上铯铷资源。2021年公司铯铷营收 8.11亿元,同比+59.41%,毛利率 66.25%。2020年硫酸铯+碳酸铯销量共计 360.52吨,同比+31.67%。截止 2021年,公司全球储备甲酸铯产品25,764bbl(折合密度 2.3t/m3的甲酸铯溶液),折合铯金属当量 5849吨。甲酸铯租赁业务 2020年营收 1.99亿元,同比+168.92%。由于竞争对手缺乏资源量,未来公司市占率会不断提升,铯铷盐和甲酸铯业务有望持续扩张。 公司业绩受益锂盐、铯铷高毛利板块扩张迅速提升。公司长期致力于固体矿产勘查技术,2018年收购东鹏特材打入锂盐板块,2019年收购 Cabot 公司特殊流体事业部打入铯铷板块。2021年公司营收 23.94亿元,同比+87.67%,2021年归母净利润 5.58亿元,同比+220.34%。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锂盐毛利由 2018年的 0.46亿元提升至 2021年的 5.37亿元,毛利率由 35.38%上涨到 50.04%。 铯铷业务毛利由 2018年的 0.46亿元提升至 2021年的 4.71亿元,毛利率上涨到66.25%。 碳酸锂需求旺盛,澳矿拍卖屡出高价,未来价格持续性强。预计到 25年全球锂需求总量可达 150.85万吨 LCE,需求旺盛。2022年澳洲皮尔巴拉矿业锂精矿拍出 6350美元/吨的高价,2022年 8-9月锂精矿价格有望保持甚至超过 40-50万元/吨的高位。 盈利预测:随公司锂盐产能不断爬坡释放,Bikita、Tanco 锂资源产能建成落地,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80.14/101.78/141.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69/49.38/68.06亿元,对应 PE11.36/8.21/5.96倍,低于可比锂盐企业 平均 PE14.46/11.94/10.0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盐价格下降速度超预期;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卓越新能 2022-07-21 77.10 -- -- 94.17 22.14%
94.17 22.14%
详细
国内生物柴油龙头,持续扩产强化规模优势。卓越新能是国内第一家从事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发并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是国内产销规模最大、出口量最多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二十年来,公司专注于废油脂加工并资源化利用业务,逐步形成以生物柴油为主,衍生深加工生物基材料的“生物质能化一体化”产业布局。公司现有生物柴油年产能 40万吨,生物基材料年产能 9万吨,计划用 3-5年完成生物柴油年产能规模达 75万吨、生物基材料年产能规模达 25万吨的目标,持续强化规模优势。 欧盟生物柴油需求持续增长,龙头企业出口向好。在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欧盟各国的生物柴油强制混合比例在不断提高,2021年,欧盟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开始生效,要求 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达到 32%,其中可再生燃料在运输部门的占比需达到 14%,我们预计 2030年欧盟生物柴油消费量约为 3231万吨,较 2020年增长一倍以上。2017年至 2021年,国内生物柴油净出口量从约 15万吨增长至约 112万吨,未来十年,随着欧盟生物柴油需求的释放,国内生物柴油出口将持续扩大。 国内生物柴油潜在市场广阔,废油脂产量保障生物柴油产能增长。在我国,上海率先推广生物柴油,2018年开始向社会车辆销售 B5生物柴油(混掺比例为 5%),若国家以此为标准要求强制添加,以 2021年国内柴油消费量为基准,2021年国内生物柴油的需求量约为 735万吨。目前,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已进入产能扩张周期,在建及规划产能超 150万吨。产能的落地需要原料保障,由于有效产能的不足及海外生物柴油需求的增长,我国废油脂出口量不断上升,2021年我国出口废油脂约 114万吨,能支持 100万吨以上的新增产能。此外,我国每年约产生 1000万吨废油脂,足以保障国内生物柴油行业产能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生物柴油龙头,持续扩产巩固行业地位,长期增长动力充足,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4.67、5.41、6.57元,对应 PE 分别为对应 PE 16、 14、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量波动风险;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变化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欧盟生物柴油添加政策调整风险。
联泓新科 基础化工业 2022-07-19 41.08 -- -- 59.25 44.23%
59.25 44.23%
详细
打造烯烃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产品行业领先。 公司建成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烯烃深加工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EVA 光伏料&电缆料、 PP 薄壁注塑专用料、聚羧酸减水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细分行业市占率位居前列。 公司多装置运行指标行业领先,规模优势明显。 EVA 粒子行业供需较紧,光伏产业高景气共振。 EVA 处于“碳中和” 良好机遇期, 受政策扶持,光伏发电加速成为主力能源,光伏级 EVA 粒子需求长期景气,高 端 EVA 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大,趋势明确, 目前国内 EVA 进口依存度约为54%,下游光伏胶膜行业格局较稳固, 近 85%产能集中国内,国内厂商仅有少数诸如联泓新科、斯尔邦和宁波台塑等企业具有大批量供应光伏级 EVA 能力; 行业供给缺口驱动价格上升,供给端新增光伏级 EVA 产能释放缓慢, 叠加需求强劲,仍存在较大供给缺口,有望进一步驱动推升光伏料 EVA 价格,长期乐观预期未来两年光伏级 EVA 将始终保持紧平衡; 公司募投“EVA 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已于 2022年 3月底建成投产,公司 EVA 产能将增长至 15万吨,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预计产量可达 16-17万吨,同时光伏料产量占比有望由前期约 20%水平提升至 50%-70%,优化产品结构。此外公司通过 9万吨/年醋酸乙烯以及新一期 EVA 项目建设,持续加强光伏 EVA 领域的竞争力, 有望在 3-5年中享受光伏行业高景气共振。 收购新能凤凰, 布局锂电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 新材料平台未来可期。 2021年, 公司发布公告收购新能凤凰剩余 82.5%股权, 使其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至此公司已实现约 80%的甲醇产能自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进一步完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同时,公司通过 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和 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 跻身新赛道横向延伸业务版图,形成光伏+新能源车材料双轮驱动; 此外, 公司对科院生物通过增资及持股方式持有其 51%股权,科院生物为国内自主研发 PLA 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之一, 有利于公司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新材料平台多点开花。 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 公司作为 EVA 粒子头部企业具有与行业景气共振的成长优势; 长期来看, 看好公司未来对于打造一体化新材料平台,积极向新能源赛道的明智布局。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实现每股收益分别为 0.98、 1.28和 1.56元,对应 PE 分别为 41、 32和 26倍。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扩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硅宝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7-13 21.13 -- -- 24.88 17.75%
24.88 17.75%
详细
有机硅密封胶龙头,持续扩产巩固行业地位。硅宝科技为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领军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有机硅密封胶、硅烷偶联剂。公司现有有机硅密封胶产能12.62万吨/年,硅烷偶联剂产能6100吨,是中国有机硅密封胶的行业龙头企业,也是亚洲最大的有机硅密封胶生产企业。公司持续推进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眉山拓利2万吨/年功能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行业地位也将持续巩固。 建筑、工业胶双轮驱动,有机硅室温胶需求有望提升。建筑领域,行业落后小产能快速出清,头部企业充分受益,公司市场占有率提升显著。下游需求端,城市建筑更新需求、以及装配式建筑带动建筑胶快速增长。国务院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预计2025年有机硅室温胶在装配式建筑领域需求有望达76.74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超100亿元。工业胶新能源领域,当前每GW光伏组件用胶量约为1100吨,每GW风电设备用胶量约为1000吨,伍德麦肯兹预测,2022到2030年我国每年光伏和风电装机量平均为99.4GW和40.8GW,对有机硅室温胶的需求约为15.01万吨/年。新能源车高景气带动上游材料需求,公司依托自身优势,紧抓行业机遇,为动力电池打造防水密封、结构粘接、线束粘接、导热填充等整体用胶解决方案,目前已顺利成为比亚迪优质供应商。 前瞻布局新能源,硅碳负极未来可期。硅碳负极材料因其比容量大,能极大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新一代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自2016年起,公司已开始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等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2019年公司建成5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中试生产线,产品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数家电池厂商测评并实现小批量供货,亟待产业化规模生产。2021年,公司拟投资5.6亿元,新建1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万吨/年专用粘合剂生产基地和锂电材料研发中心,拓宽新能源业务板块,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有机硅室温胶龙头企业,持续扩产巩固行业地位,加码新能源,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27、1.69元,对应PE分别为对应PE22、17、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房地产行业竣工不及预期。
金田铜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6-30 7.73 -- -- 8.13 5.17%
8.64 11.77%
详细
2022年6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董事会审议变更证券简称的公告》,将于2022年7月4日将公司简称由“金田铜业”更改为“金田股份”,坚定新能源战略布局。 公司积极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和以新能源车高压扁线为核心的铜深加工业务,“金田铜业”简称无法有效体现公司目前业务内涵以及产业布局。为了与公司主营业务和战略布局更加匹配,2022年6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董事会审议变更证券简称的公告》,决议将公司简称于2022年7月4日更名为“金田股份”。 至预计至26年公司扁线产能扩张到6万吨,积极布局800V高压扁线新需求。2万吨扁线产能将在2022年建成,4万吨扁线产能将在2026年建成,到到2026年预共计扁线产能可达共6万吨。800V平台对扁线的耐电晕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已布局高压扁线业务。扁线电机相较圆线电机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具有性能优势,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扁线需求22.51万吨,市场规模141.82亿元,2020-2025年GAGR=39.02%,市场需求旺盛。扁线业务对未来业绩增长贡献逐步提升。 计永磁行业老兵,预计24年公司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可达13000吨,产品盈利能力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布局钕铁硼材料长达21年之久,牌号齐全、技术成熟,公司目前产能5000吨,应用领域主要有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消费电子、医疗器械,作为公司高毛利率产品将在2023年和2024年投产包头一期、二期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预计产能共13000吨。公司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盈利能力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公司2018-2021年钕铁硼磁材毛利率保持在21-25%,同期相较钕铁硼永磁材料龙头金力永磁维持在同一水平(21-24%);公司21年钕铁硼磁材单价为34万元/吨,接近金力永磁同期磁材单价35万元/吨。 至铜加工龙头,产能迅速扩张,预计至24年公司铜加工产能可达239万吨。2022年公司铜加工产能预计扩张到约200万吨,12万吨落地铜合金带材产能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再加上新募投项目的15万吨,及全部建成的产能释放,预计到2025年公司铜加工产能可达239万吨。2020-2025年公司铜加工产能GAGR=12.27%,公司持续扩产,提升未来铜加工产销量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产能增量提质,随着铜加工(包含扁线)、高性能钕铁硼新建产能投产放量,预测公司22-24年营收分别为1015.14、1080.73、1114.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0、11.91、13.10亿元;对应22-24年PE11.93、9.61、8.74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加工产量不及预期;扁线产量不及预期;钕铁硼行业竞争加剧
嘉澳环保 基础化工业 2022-06-21 48.80 -- -- 51.45 5.43%
74.50 52.66%
详细
发力生物柴油优质赛道,公司业绩已见拐点。 公司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 62.09%;归母净利 0.28万元,同比增长 33.82%。 2021年公司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 19.16亿元,同比增长 55.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亿元,同比增长 174.61%。业绩的亮眼表现得益于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的产能释放与绿色低碳政策下环保增塑剂、生物柴油的需求增长。 欧盟政策驱动生物柴油需求快增, 行业维持高景气。 欧盟政策不断加码, 各国的生物柴油强制混合比例接连提高, 2021年,欧盟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开始生效,要求 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达到 32%,其中可再生燃料在运输部门的占比需达到 14%。 按此政策标准计算, 预计 2030年欧盟区生物柴油需求有望超 3000万吨。 欧洲需求直接拉动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与价格, 2021年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达 129.4万吨,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66%;2021年 4月,我国生物柴油出口均价达 1710.7美元/吨,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 39.5%。 延伸高端环保增塑剂领域, 丰富产品品类, 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016-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塑料制品企业 PVC 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市场规模呈现总体增长的态势。 公司目前所拥有的环保增塑剂品种有环氧大豆油、环氧脂肪酸甲酯、DOA、 DOS、 TOTM、 DOTP,产品均已通过欧盟 REACH 认证和 SGS 多项标准测试。 当前共有环保增塑剂产能 23.7万吨(原有产能 14.6万吨+福建明洲氯代增塑剂 7.1万吨+济宁特种环保增塑剂 2万吨),其中包括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生产高端环保增塑剂产品, 截至 2021年末该项目 2万吨产能主体工程已完工,产品调试基本合格,可广泛应用于输液袋、输液管、输血袋等产品中,填补了国内高端环保增塑剂市场的空白。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两大主业双线并行发展,且其中生物柴油扩产计划明确,行业景气度高,未来需求确定性强,公司未来业绩上升势头猛,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每股收益 3.3、 5.0和 6.3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 10和 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欧盟政策变动影响生物柴油需求;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地沟油价格波动风险;税收优惠变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