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董伯骏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50521080009。曾就职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士、学士,化工行业分析师。2年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经验,三年半化工行业研究经验。...>>

20日
短线
42.31%
(第138名)
60日
中线
17.31%
(第10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3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2-01-26 31.21 -- -- 36.66 17.46%
36.88 18.17%
详细
事件:2022年1月24日,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亿元至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2.02亿元到57.02亿元,同比增长289.32%到317.13%。 投资要点:主要产品景气度提升,盈利中枢上移公司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亿元至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2.02亿元到57.02亿元,同比增长289.32%到317.13%。经测算,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8亿元至18.88亿元,同比增长173.23%到271.65%,环比增长-23.34%到4.25%。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价差处于高位,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据wind数据,尿素价格均值为2443元/吨,同比增长41.65%,价差均值为1565元/吨,同比增长45.18%;DMF价格均值为13111元/吨,同比增长111.09%,价差均值为8442元/吨,同比增长154.40%;己二酸价格均值为10623元/吨,同比增长55.12%,价差均值为2862元/吨,同比增长22.82%;醋酸价格均值为6533元/吨,同比增长148.23%,价差均值为4541元/吨,同比增长208.20%;乙二醇价格均值为5246元/吨,同比增长36.29%,价差均值为3695元/吨,同比增长37.06%。 新项目加速建设,成为未来业绩新增长点2021年8月,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园区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正式开工。2021年10月,公司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30万吨/年)己内酰胺及配套装置已打通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进入试生产阶段;碳酸二甲酯增产提质系列技改项目投产,对年产50万吨乙二醇生产装置实施了增产提质系列技术改造,具备联产30万吨/年优质碳酸二甲酯的能力。德州市发改委第七、十批项目立项情况公示分别公示了公司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12万吨/年PBAT可降解塑料项目以及高端溶剂项目。依托清洁煤气化平台,公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进军高附加值产品,充分发挥柔性联产优势;同时战略规划荆州基地,突破空间限制,扩大主要产品市场优势。随着新建项目投产,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为煤化工龙头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强,新项目顺利投产将提升业绩,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73.76亿元、74.77亿元和80.35亿元,对应PE分别为8.86、8.74和8.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损失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发酵影响下游需求的风险;化肥供给大规模增加;安全环保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定增实施进度不确定的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1-19 96.29 -- -- 100.98 4.87%
100.98 4.87%
详细
事件:2022年1月17日,万华化学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增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252亿元,同比增长139%-151%。每股收益7.64-8.03元。 投资要点: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大幅增长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疫苗接种率持续提高,全球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提振,化工产品价格提升。公司MDI技改、乙烯等新产能、新装置投产,聚氨酯、石化以及精细化学品等主要产品量价齐升,经营业绩同比去年实现大幅增长。 从量的角度看,2021年2月,公司烟台工业园MDI装置技术改造完成,产能从60万吨/年扩大至110万吨/年;2021年10月,公司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30万吨/年MDI装置通过技改产能增长至35万吨/年。2021年万华化学MDI产能共计增长55万吨。据百川盈孚,2021年国内山东地区和浙江地区合计MDI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33%。 从价格价差的角度看,据wind,2021年聚合MDI的市场均价为19864.93元/吨,同比增长37.41%;纯MDI的市场均价为22338.90元/吨,同比增长25.25%。聚合MDI和纯苯的价差为13835.13元/吨,同比增长24.73%;纯MDI和纯苯的价差为16309.11元/吨,同比增长12.70%。 涨价的品种不仅仅是聚氨酯板块产品,石化和新材料板块的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化工品的价格走势反映了在需求维持的背景下,能耗双控、限电限产、装置不可抗力等带来的供需紧张。这一波由疫情和环保带来的行业景气周期,有望带动中国龙头企业全球市占率的加速提升,进而持续增长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百万乙烯项目高负荷运行,石化板块处于景气周期处于景气周期自2020年11月大乙烯项目投产以来,开工负荷逐渐提升,2021年基本处于高负荷状态,主要产品产量、销量同比增加。从价格角度看,据wind,2021年LLDPE的市场均价为8400.88元/吨(同比+20.14%);聚丙烯的市场均价为8685.82元/吨(同比+11.94%);乙烯法聚氯乙烯的市场均
云图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2-01-18 13.90 -- -- 14.42 3.74%
16.00 15.11%
详细
事件:2022年1月15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向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牟嘉云女士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万元,拟用于投资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新能源材料与缓控释复合肥联动生产项目;公司与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投资建设绿色化工循环产业园项目的合同》,约定公司在宜城市投资建设绿色化工循环产业园项目,并享受当地政府给予的项目政策扶持。 投资要点:增定增25亿亿,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牟嘉云女士认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投资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新能源材料与缓控释复合肥联动生产项目,包括建设年产3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产能和6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产能,以及前端配套的150万吨磷矿选矿、100万吨硫磺制酸、30万吨湿法磷酸(折纯)和30万吨精制磷酸产能及相关配套设施。公司本次定增,一方面是要继续强化复合肥主业,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握磷酸铁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形成“磷矿—磷酸—磷酸铁”的完整产业链,扩大公司磷化工产业规模及丰富磷化工产品,进一步夯实公司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新能源布局持续推进,产业链优势凸显公司与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投资建设绿色化工循环产业园项目的合同》,具体包括年产1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项目、年产100万吨选矿项目、年产20万吨湿法磷酸(折100%P2O5)项目、年产10万吨精制磷酸(85%H3PO4)项目、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年产8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项目和10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21.50亿元,项目建设总周期为36个月。公司本次与宜城市人民政府合作,旨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抓住新能源的发展机会,进一步扩大公司磷化工、复合肥的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持续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本次投资项目本身既具备成本优势,又能与宜城基地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符合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战略布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为低成本复合肥龙头,拥有较丰富的磷矿资源,在磷化工行业沉淀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储备。看好公司凭借完善的资源配套、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突出的产业协同优势,在磷酸铁领域取得成功。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本次定增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1.41亿元、14.74亿元和17.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70、9.09和7.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损失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发酵影响下游需求的风险;化肥供给大规模增加;安全环保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定增实施进度不确定的风险。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2-01-10 17.35 -- -- 17.66 1.79%
19.91 14.76%
详细
事件: 2022年 1月 5日,新洋丰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拟与宜都市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服务协议书》,建设年产 10万吨磷酸铁和 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配套 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计划总投资 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 25亿元。项目建设时间自取得土地不动产权证之日起 18个月。 投资要点: 进一步布局新能源,丰富磷化工产业链公司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拟与宜都市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服务协议书》,建设年产 10万吨磷酸铁和 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配套 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计划总投资 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 25亿元。项目建设时间自取得土地不动产权证之日起 18个月。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有助于公司充分利用磷化工行业的龙头优势,丰富磷化工产业链的产品布局,抓住新能源市场发展机遇,满足国内外对磷酸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可以扩大公司在磷酸等磷化工产业链的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巩固公司在磷化工行业的领先优势。 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公司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2021年以来,磷酸一铵与复合肥价格大幅增长,近期价格虽有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据 wind 数据,2022年 1月 4日,磷酸一铵价格为 2800元/吨,与 2021年年初相比上涨 37.93%;硫基复合肥价格为 3050元/吨,与 2021年年初相比上涨 41.86%;氯基复合肥价格为 2850元/吨,与 2021年年初相比上涨 50%。受双碳政策以及能耗双控影响,未来磷酸一铵新增产能受限,目前磷肥和复合肥价格均处于历史高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公司盈利水平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完整的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成本及产业协同效应显著2021年 8月 18日,公司发布《关于投资建设年产 20万吨磷酸铁及上游配套项目的议案》,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 20万吨磷酸铁及上游配套项目,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人民币 25-30亿元。年产 10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10万吨磷酸精制项目,是公司在新能源材料上的进一步布局。公司是磷化工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磷矿—磷酸—磷酸一铵这一产业链上具备数年的积累,建立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公司拥有 180万吨磷酸一铵产能(含 15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位居全国第一,并且公司拥有设计产能 90万吨/年的磷矿石资产。受益于磷酸铁锂重回锂电池正极材料主流,磷酸铁锂行业未来数年有望持续享受下游需求拉动的高景气度。公司凭借丰富的磷矿资源、完整的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和多年的行业积累,在推进磷酸 铁产品的过程中将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产业协同优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为磷复肥龙头企业,预计公司 2021/ 2022/ 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12.10亿元、16.04亿元和 20.80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8.21、13.74和 10.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损失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发酵影响下游需求的风险;化肥供给大规模增加;安全环保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1-10 100.96 -- -- 103.96 2.97%
103.96 2.97%
详细
投资要点: 化工行业下一波的竞争优势在于工程师红利,万华是国内少有的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典型。公司以优良文化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打造出高技术和低成本两大护城河。万华化学正以周期成长股的步伐迈向全球化工巨头之列。 短期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产品的景气度,从表征指标来看,价差是影响短期利润最核心的因素。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日益庞大,为更好地表示公司景气的程度,我们将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的产品体系,对营收和原材料的差值建模,在现有产品体系下追溯历史上营收和原材料的价差,将价差定义为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以此来判断公司的景气位置。长远看,影响万华基本面的是未来的成长,能够证明公司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里程碑式的产品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公司,如果能够在不同的赛道上获得成功,就证明自身具有持续进化的能力,将能够持续的成长。万华化学在MDI赛道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公司未来可能落地的项目就是公司未来发力的方向,就是公司持续进化的空间。 重点项目进展 2021年12月10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中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公示。 2021年12月16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特种异氰酸酯型高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2021年12月16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2021年12月20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万吨年环氧丙烷(POCHP)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2021年12月20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甲基胺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2021年12月20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万吨年聚氨酯固化剂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2021年12月20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制备三期工程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2021年12月22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年顺酐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2021年12月23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柠檬醛及其衍生物一体化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2021年12月23日,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NM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本项目计划2021年3月开始施工,2023年12月建成投运。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2021年平均价格计算,如果万华化学现有规划项目全部如期投产,预计2022年将新增营收262亿元,2023年将新增营收597亿元,全部项目均投产后将新增营收1576亿元,再造一个万华化学。 MDI价格价差 2021年12月聚合MDI均价19010元/吨,同比+6.14%,环比-1.48%;纯MDI均价20542元/吨,同比-12.90%,环比-10.90%。2021年12月31日聚合MDI价格20250元/吨,纯MDI价格20650元/吨。2021年12月聚合MDI与煤炭、纯苯平均价差13247元/吨,同比-5.90%,环比+1.00%;纯MDI平均价差14780元/吨,同比-25.18%,环比-12.42%。2021年12月31日聚合MDI与煤炭、纯苯价差14435元/吨,纯MDI价差14835元/吨。 万华化学价差指数处于历史38.57%分位数 截至2022年1月1日,2021年Q4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为101.26,较2021年Q3降低3.94;处于历史38.57%分位数,较2021年Q3下降4.69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Q4万华化学聚氨酯板块价差指数为116.80,较2021年Q3增长4.35;处于历史32.74%分位数,较2021年Q3增长3.02个百分点。2021年Q4万华化学石化板块价差指数为90.37,较2021年Q3下降17.99;处于历史43.76%分位数,较2021年Q3下降32.11个百分点。2021年Q4万华化学新材料板块价差指数为67.29,较2021年Q3增长5.33;处于历史40.30%分位数,较2021年Q3增长8.96个百分点。 下游冰箱冰柜及汽车产量、房地产新开工环比改善 2021年1-11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8235万台,同比-0.7%;出口量6576万台,同比+4.3%。2021年1-10月,国内冰柜产量3259万台,同比+11.7%;出口量2072万台,同比+8.1%。其中,2021年11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808.5万台,同比-10.30%,环比+5.87%;出口量569万台,同比-19.41%,环比-3.9%。2021年10月,国内冰柜产量312.5万台,同比-12.9%,环比+0.6%;出口量183.7万台,同比-24.7%,环比-1.0%。 2021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量2315万辆,同比+3.7%;其中2021年11月,国内汽车产量258万辆,同比-9.31%,环比+10.90%。 2021年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8.28亿平方米,同比-9.1%;其中2021年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61亿平方米,同比-21%,环比+16.7%。2021年1-11月,房屋累计施工面积95.97亿平方米,同比+6.3%。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13、266.34、285.28亿元,对应PE分别12.3、11.9、11.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大幅度波动;新产品不及预期;环保及安全生产;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长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1-07 8.15 -- -- 8.33 2.21%
8.33 2.21%
详细
多产品持续放量目前,公司除草剂产能22600吨/年,杀虫剂产能9500吨/年,杀菌剂1400吨/年。公司在建项目不断推进,多产品持续放量。 公司宜昌项目,一期化工品8500吨,原药13700吨;二期化工品20000吨,原药16500吨。一期项目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4个产品:2000吨2,6-二异丙基苯胺已经顺利达产,2000吨功夫菊酯正在调试,600吨氟虫腈和3000吨噻虫嗪处于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22年将增加公司业绩。 同时,公司现有1.1万吨的麦草畏,并规划了3500吨的草铵膦,这两个品种都是配套转基因作物使用的除草剂,未来前景广阔。 农药行业景气高位目前,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需求拉动,公司主要农药产品吡虫啉、啶虫脒、烟嘧磺隆、功夫菊酯、噻虫嗪、毒死婢、氟虫腈等价格处于中高水平,公司产品订单情况充足,盈利情况较好。展望2022年,农产品价格仍处高位,农化景气向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21、4.50、5.84亿元,对应PE 17、 12、9倍。综合考虑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和产能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主营产品价格下降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金禾实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1-07 47.43 -- -- 45.20 -4.70%
45.20 -4.70%
详细
低糖引领潮流,甜味剂成长空间广阔随着居民控糖意识增强,安赛蜜、三氯蔗糖等甜味剂迎快速发展期。据测算,到2025年全球安赛蜜、三氯蔗糖年需求量将分别达4.1万吨和2.9万吨,成长空间广阔。而目前全球三氯蔗糖产能约2.35万吨/年,短期无新增产能;安赛蜜产能约2万吨/年,后期仅有1.5万吨/年产能预计2022年建成,行业供需趋紧。金禾实业是甜味剂龙头企业,目前拥有安赛蜜产能12000吨//年,三氯蔗糖产能8000吨//年,技术规模、一体化、成本控制等优势显著。我们预计2021-2023年安赛蜜将实现营收7.5/8.5/9.7亿元,销量1.21/1.26/1.40万吨,单吨毛利2.9/3.2/3.4万元/吨,毛利3.6/4.0/4.7亿元,净利2.9/3.1/3.6亿元;2021-2023年三氯蔗糖将实现营收13.5/24.4/26.0亿元,销量0.59/0.76/0.80万吨,单吨毛利5.5/10.1/10.6万元/吨,毛利3.2/7.7/8.5亿元,净利2.0/5.0/5.6亿元。 5000吨//年新增产能即将投放,麦芽酚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甲、乙基麦芽酚主要应用于烘焙、饮料、化妆品等领域,2010-2020年我国饮料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年均复合增速分别高达11.8%和14.4%,下游市场高速增长也助力麦芽酚需求快速提升。目前,国内甲基麦芽酚产能2750吨/年,乙基麦芽酚产能13700吨/年,主要集中在金禾、万香等五家公司,行业集中度高。公司目前拥有1000吨//年甲基麦芽酚和4000吨//年乙基麦芽酚产能;新建1000吨//年甲基麦芽酚、4000吨//年乙基麦芽酚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毕,规模优势不断增强,且具备较强原料自给能力。我们预计2021-2023年麦芽酚业务将实现营收3.9/8.1/9.1亿元,销量0.44/0.81/0.90万吨,单吨毛利3.2/3.7/3.8万元/吨,毛利1.4/3.0/3.4亿元,净利1.1/2.1/2.4亿元,进入快速发展期。 大宗化学品有效发挥协同作用,行业景气助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拥有丰富的大宗化学品产能,其中包括30万吨/年硫酸、4万吨/年氯化亚砜、1万吨/年双乙烯酮等,可有效为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关键产品提供内部配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强周期的基础化工品与弱周期的食品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2021年,大宗化学品价格快速上涨,公司基础化工业务也迎来景气周期,2021H1基础化工业务实现毛利2.50亿元,同比+84.4%,盈利提升明显。2021年8月以来,安赛蜜和三氯蔗糖迎来景气周期,安赛蜜从8月初6.1万元/吨涨至12月末的9万元/吨,涨幅达48%;三氯蔗糖从8月初20.8万元/吨涨至12月末48.0万元/吨,涨幅达131%。价格高涨,一方面受原料价格上涨推动,其中三氯蔗糖关键原料DMF从2021年初7750元/吨最高涨至10月末的19312元/吨,涨幅达149%。另一方面,出口量持续增长、供给格局改善,也推动甜味剂价格大幅上涨。 预计三氯蔗糖价格有望维持中高位。10月中旬以来,上游原料价格普遍冲高回落,成本端压力减小,而12月6日三氯蔗糖报价却再次调涨,从45万元/吨提至48万元/吨,可见供需端对价格支撑更为强劲。未来,短期随着春节及冬奥会临近,部分厂商存停产减产可能,而春节等节日订单陆续开始备货;长期,低糖趋势下,甜味剂需求将持续增长,而三氯蔗糖未来暂无明确扩产计划。因此,三氯蔗糖将中期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价格有望维持中高位。受益于疫情有效控制,下游终端需求复苏,饮料、化妆品、肉制品等下游市场产量快速提升,进而带动甲乙基麦芽酚需求的增长。同时,麦芽酚主要原材料糠醛和镁锭价格也快速提升,糠醛市场价格从2021年初的9725元/吨增长至2021年12月末的22750元/吨,累计涨幅达133.93%。 需求及成本端的支撑,也推动麦芽酚价格快速增长。麦芽酚价格自2021年9月初开始连续调涨,甲基麦芽酚市场价从9月初10万元/吨,快速提升至12月初15万元/吨;乙基麦芽酚市场价也从9月初9万元/吨,快速增长至12月初15万元/吨,金禾等企业充分受益麦芽酚价格快速上涨。 12月开始,考虑到公司新产能投放,金禾开始下调乙基麦芽酚价格,也带动市场价整体回落至10万元/吨。 金禾具备完善的原料配套能力,成本优势显著;而落后小产能较难快速降价,且在成本提升情况下,面临较大亏损压力,预计未来金禾实业在麦芽酚市场的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8、15.47、18.07亿元,EPS为1.96、2.76、3.22元/股,对应PE为24、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风险;原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终端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12-31 40.32 -- -- 45.58 13.05%
47.39 17.53%
详细
事件: 2021年 12月 29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连云港徐圩新区管委会签署《投资项目合作协议书》,拟在徐圩新区投资 150亿元建设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年产 20万吨乙醇胺、年产 80万吨聚苯乙烯、年产 10万吨α-烯烃与配套 POE、年产 75万吨碳酸酯系列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工程。 投资要点: 依托上游大化工平台,打造绿色新材料产业链公司致力于打造低碳原料的化学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已具备9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和 125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产能,在上游搭建起丰富的原料库。同时,公司积极向下打造绿色新材料产业链,拟投资 150亿元建设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将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 2套 15万吨/年碳酸酯及电解液添加剂装置、2套 2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二期建设 10万吨/年α-烯烃及 POE 装置、15万吨/年碳酸酯系列装置;三期建设 4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30万吨/年碳酸酯系列装置。项目计划 2022年 3月 30日前开工建设,三期项目于 2027年 12月全部建成投产。新材料项目的建设,将对当前及 C2项目二阶段产品进一步深加工,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中聚苯乙烯以 C2项目二阶段产品苯乙烯为原料,2020年我国聚苯乙烯进口依存度达 31.13%,投产后可有效进行进口替代;碳酸酯和乙醇胺以现有环氧乙烷为原料,其中乙醇胺可广泛应用于洗涤用品、医药、农药等领域;POE 则是烯烃与α-烯烃无规共聚得到的弹性体,性能优异,可广泛用于光伏、汽车零部件、发泡材料、电线电缆等领域,目前国内企业尚无实现产业化。随着规划产能的陆续投产,公司盈利水平和成长性将得到持续提升。 双碳背景下,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一方面,公司利用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积极开拓氢能源业务,目前公司 90万吨 PDH 装置可副产氢气 7.2万吨,连云港 C2项目一阶段可副产 7万吨,待 C2项目二阶段和 80万吨 PDH 装置全部投产,公司氢气产量将达到近 30万吨,有望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主要氢气供应商, 和国内富余氢源供应龙头。同时,公司规划了 75万吨/年碳酸酯产能,碳酸酯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溶剂,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产品最齐全、工艺最清洁的电解液溶剂生产企业之一。 而碳酸酯以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75万吨/年碳酸酯每年还可消耗二氧化碳 37.5万吨,做到真正的清洁生产。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不仅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还将进一步拓宽公司的业务范围,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C2项目一阶段稳定运行,二阶段装置投产在即公司连云港 C2项目一阶段自 2021年 5月 20日投产以来运行良好,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其中 2021H1,C2业务实现营收 15.32亿元,毛利 5.60亿元,毛利率达 36.51%,展现出高盈利水平。一阶段主要包括一套 40万吨/年 HDPE 装置、两套 72/91万吨/年EO/EG 联产装置、以及一套 25万吨/年聚醚大单体装置,其中聚醚大单体于 2021年 10月上旬投产。同时,公司积极进行二阶段工程建设,主要装置包括 125万吨/年乙烯、40万吨/年 HDPE、73万吨/年环氧乙烷、60万吨/年苯乙烯、以及 25万吨/年聚醚大单体等。其中乙烯、HDPE、环氧乙烷、苯乙烯预计于 2022年上半年建成试生产;聚醚大单体等预计 2022年下半年建成投产。随着 C2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C2项目也将助力公司业绩站上新高度。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5.03、87.09、103.14亿元,EPS 为 3.78、5.06、6.00元/股,对应 PE 为 10、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装置受不可抗力关停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中美关系恶化风险。
云图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1-12-30 12.16 -- -- 14.85 22.12%
14.85 22.12%
详细
事件: 2021年 12月 28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应城市新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1年 12月 24日与湖北省应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约定应城化工公司在应城市投资建设“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并享受招商引资项目相应的优惠政策。 投资要点: 补齐“盐—碱—肥”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全资子公司应城化工公司于 2021年 12月 24日与湖北省应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应城化工公司拟在应城市盐化工业园投资建设“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同时应城市人民政府将给予项目政策扶持和优惠。 预计项目投资总额为 75亿元,主要新建年产 60万吨水溶性复合肥、4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70万吨精制盐、20万吨碳酸氢钠(小苏打)、5万吨三聚氰胺;改扩建 30万吨两钠、70万吨合成氨;30万吨轻质碱改造为重质碱;配套智能仓储及物流专用线。项目建设期为 36个月,预计 2024年年底投产。公司本次与应城市人民政府合作,投资建设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主要系基于国家大力推进“双碳”战略及产业升级改造的背景,满足公司“盐—碱—肥”产业链填平补齐、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市场扩张的需要,持续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肥料产品价格保持高位,公司盈利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据 wind 数据,2021年 12月 27日,磷酸一铵价格为 2800元/吨,价格与年初相比上涨 37.93%;2021年 12月 28日,硫基复合肥价格为 2961.9元/吨,价格与年初相比上涨 41.86%;氯基复合肥价格为 2850元/吨,价格与年初相比上涨 50%;据百川盈孚数据,黄磷价格为 39222元/吨,年均价为 26516.91元/吨,同比上涨 154.32%。 受双碳政策以及能耗双控影响,未来黄磷与磷酸一铵新增产能受限,目前磷肥和复合肥价格均处于历史高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公司盈利水平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能源布局持续推进,一体化发展优势明显9月 3日,公司公告投资设立云图新能源,并由其投资建设年产 3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以及配套的 30万吨湿法磷酸(折纯)、30万吨精制磷酸、150万吨磷矿选矿、100万吨硫磺制酸、6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10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和 20MW 余热发电等项目。10月25日,公司发布关于参与投资江苏藏青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的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货币资金人民币 5亿元认购江苏藏青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的合伙份额,成为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公司进军磷酸铁赛道,将进一步向下延伸公司产业链,形成“磷矿—磷酸—磷酸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又能扩大公司复合肥和磷化工产业规模,具备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公司的产业链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为低成本复合肥龙头,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10.06亿元、14.26亿元和 15.4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21、8.61和 7.9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损失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发酵影响下游需求的风险;化肥供给大规模增加;安全环保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赞宇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12-30 17.32 -- -- 20.10 16.05%
22.38 29.21%
详细
双碳背景下,生物基材料迎来大发展,赞宇科技主要以棕榈油为原料生产油脂化工和表面活性剂,是油化、表活龙头企业,随着印尼关税提升和竞争格局优化,公司盈利大幅增长,未来几年公司扩产加速,业绩有望实现大的突破。 油脂化工:格局改善,印尼基地受益关税优势中国主要油脂化工的需求量为387万吨,市场空间30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3年年均增速6%。我们预计2021/2022/2023年公司油脂化工板块销量85/98/114万吨,单吨毛利1480/1520/1520元/吨,对应毛利分别达12..66//14..99//17..33亿元,2021--2023年年均增速达17..44%%。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两方面,11)印尼棕榈油出口关税大幅上调,公司印尼杜库达子公司具有低价采购棕榈油的优势,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7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0.2亿元。印尼公司仍扩能。2)产品结构升级,杭州油化拟投2万吨OPO结构脂,用于高端奶粉。 日用化工:行业格局不断改善中国日用化工中主要产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需求量约150万吨(折百),预计市场空间12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3年年均增速5%。受益于竞争格局优化,2020年公司日化板块毛利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49%。公司现有近110万吨年化产能,2023年将达到150万吨(按实物量,包含阳离子和非离子产品),增长36%。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日用化工板块销量57/74/94万吨,单吨毛利1040/1066/1066元/吨,对应毛利分别为5.9/7.9/10.0亿元,2021-2023年年均增速为29.8%。 OEM:重塑洗护用品代工格局,将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中国洗护用品的需求量为1400万吨,预计市场空间130亿元,预计未来3年年均增速9%。公司拟新建150万吨/年产能,公司利用规模化和一体化的优势,OEM产品有望实现单吨盈利、销量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021/2022/2023年公司OEM板块销量10/42/112万吨,单吨毛利174/400/400元/吨。 对应毛利分别为0.17/1.68/4.48亿元,2021-2023年年均增速为407.5%。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12//11..35//15..3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00//77..11//55..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棕榈油价格波动的风险;棕榈油关税政策变动的风险;OEM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环保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进出口贸易的风险;中国与海外市场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瑞华泰 2021-12-30 34.89 -- -- 39.76 13.96%
39.76 13.96%
详细
PI薄膜性能优异,空间广阔PI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高低温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低介电损耗、阻燃性能,且这些性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269℃-400℃)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其性能居于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随着折叠屏、5G、智能手机、高铁、风电、航空航天需求稳步提升,我们预计2021-2025年全球PI市场需求量年平均增速高于10%,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由于PI膜具有出色的性能,其本身应用范围广,一旦成本下降,空间会迅速扩张。 p产品受技术封锁,进口替代空间大PI薄膜具有高技术壁垒、资金壁垒、认证壁垒,全球范围内的PI薄膜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日韩,包括杜邦//钟渊化学/SKPI等少数几家公司,其产能多在22,,000吨以上,能上述企业对我国高性能IPI薄膜行业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瑞华泰主要产品为热控膜(2020年销量543吨,营收1.62亿元)、电子膜(143吨,营收0.72亿元)、耐电晕电工膜(64吨,营收0.35亿元)。预计2022年,国内PI薄膜市场总规模达70亿元以上,其中,导热级PI薄膜9.5亿元,电子级PI薄膜26.3亿元,电工级PI薄膜9.7亿元,特种级PI薄膜26.9亿元。 p瑞华泰有望快速成长公司现有PI薄膜产能约900吨左右,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5.5%。随着资金问题的解决,公司进入加速扩张期,50吨//年CPI薄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将于2022年一季度调试生产,产品主要用于折叠屏手机,嘉兴项目1600吨//年产能将于2022年下半年逐渐投产,产品主要用于电子领域。当前折叠屏手机有望迎来产业爆发期,未来随着公司两个项目陆续投产,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由于PI膜生产涉及到树脂聚合、成膜、拉伸过程,没有成熟的拉膜设备,且一边拉伸一边发生亚胺化反应,控制参数较普通成膜工艺呈几何级增长,需要企业自主掌握聚合、工艺、设备技术,所以技术壁垒非常高,公司自主掌握高性能PI薄膜的核心技术,包括合成、设备、工艺等技术,形成了从专用树脂合成到连续双向拉伸薄膜的完整制备技术。另一方面,PI膜一条产线一般投资接近1亿元左右,研发新品种必须在现有工业化装置上实验,所以起步的研发门槛非常高,相反,一旦走入正轨,随着产品条线的增加,可供研发使用的产线增多,研发进展反而进入加速阶段。公司拥有多条生产线、掌握多种工艺路线,可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更加快速高效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导入。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12-28 101.90 -- -- 104.11 2.17%
104.11 2.17%
详细
事件: 2021年 12月 16日, 万华化学 8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一套 85万吨/年 2#聚醚多元醇装置,包括软泡聚醚、 POP 聚醚、 差异化聚醚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储运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2021年 12月 16日,万华化学 2.5万吨特种异氰酸酯型高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项目为技改项目,将 TPU 装置已批的 3.3万吨/年 MDI 型 TPU 生产线变更为生产2.5万吨/年特种异氰酸酯高端 TPU 产品和 0.8万吨/年 MDI 型普通 TPU产品生产线。 投资要点: 聚醚产能再扩张,向全球聚醚领先企业稳步前进万华化学现有 MDI 产能 265万吨/年, 全球占比 27%左右; TDI 产能65万吨/年。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产业另一关键原料,与异氰酸酯有极强的协同效应。依托公司全球化、技术领先、产业链高度集成、产品营销渠道高度协同等竞争优势,公司在聚醚业务领域已经发展成为家电、家居、汽车、涂料等下游行业的核心供应商,成为客户信赖的差异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中国市场领先、世界一流的聚醚多元醇供应商。 万华化学在组合聚醚领域具有显著的科研、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生产销售经验。随着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充分依托公司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发挥与 MDI、 TDI 的战略协同作用,致力于 2020年成为国内聚醚行业领军企业, 2025年成为全球聚醚行业领先企业。 截至 2020年底,万华聚醚项目产能 60.5万吨/年。 50万吨/年的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环评于 2019年 3月 25日由烟台市环境保护局以烟环审〔2019〕10号文批复,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 19.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包括 14.5万吨/年软泡装置和 5万吨/年硬泡装置;分别于 2020年 8月和 9月投入试运行;二期工程 30.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包括 22.5万吨/年软泡装置和 8万吨/年硬泡装置正在建设过程中。 根据此次环评公示,公司将再建设 8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项目投产后,公司聚醚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向着全球聚醚领先企业稳步前进。 TPU 技改为高端产品, 产业链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一类聚氨酯产品,特点是可熔可溶,可采用多种加工方法成型,可重复加工利用,而且在自然界能够自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完全符合现代人类的环保要求。现在 TPU 已广泛用于鞋材、薄膜、汽车部件、工业注塑件、密封圈、熔纺氨纶、物探线缆、电线电缆、导尿管、人造血管等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 万华化学根据市场分析及预测、风险与竞争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内部 TPU 生产的原料优势,对 TPU 装置内部分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 ADI 型和 TDI 型高端 TPU 产品。 ADI 型 TPU 具有优异的耐黄变性能,近年来在漆面保护膜、汽车内饰、消费电子、热熔胶、玻璃夹胶等领域需求量快速增长; TDI 型 TPU 在特种胶粘剂领域也已在成熟使用,并具有一定增长潜力。 根据此次环评,公司拟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原料供给单元改造,不改变相关生产线的产能,改造后相关生产线可生产 ADI 型和 TDI 型高端 TPU 产品,兼顾 MDI 型普通 TPU 产品生产。项目生产高端 TPU所需的关键原料 ADI 类、 TDI 类异氰酸酯均由万华自产,供应稳定,并能够强化万华化学产业链, 进一步提升现有产品的附加值。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 13、 266.34、 285.28亿元,对应 PE 分别 12.4、 11.9、 11.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大幅度波动;新产品不及预期;环保及安全生产;同行业竞争加剧。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12-08 30.88 -- -- 31.28 1.30%
31.28 1.30%
详细
事件:12月3日晚间,公司公告,为进一步支持公司及欣旺达产业发展新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及欣旺达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双方以合资公司为平台,在磷资源、锂资源及其深加工方面进行投资合作,共同规划建设一期不低于30万吨/年产能的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及基础化工配套装置,并根据市场情况和欣旺达需求情况,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类型。 投资要点:各显所长,推动公司“磷氟锂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布局欣旺达是全球领先的3C电池生产企业,在电动汽车动力电芯、汽车动力电池BMS、储能系统领域已形成完善的研发平台,正迈向全球领先的锂电一体化龙头企业。公司在前端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直接和间接控制的磷矿资源高达5.3亿吨,并且拥有先进的磷氟化工系统技术和绿色循环产业模式。公司将与欣旺达共同出资建设瓮安县“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本项目总投资70亿元,一期项目投资约35亿元,建设3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2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生产线、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生产线及配套装置项目;二期项目投资约35亿元,建设3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2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生产线、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生产线及配套装置项目。此次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司在资源及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开展电池用磷酸铁及相关电池用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业务,助力公司“磷氟锂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布局。 深度转型,第二个“矿化一体”项目快速落地9月份以来,公司相继与国轩控股签署《框架协议》及《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磷系电池材料和氟系电池材料领域展开合作,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规划建设不低于5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与贵州省福泉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项目合作协议》,在福泉市分两期投资建设“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与蓝剑投资、陈勇共同对万鹏公司进行增资,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此次与欣旺达的合作,是公司在贵州省黔南州打造的第二个“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项目。两个“矿化一体”的建设,紧紧依托相距仅有20余公里的福泉与瓮安两座磷矿,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公司在资源端和技术端均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和优势,凭借丰富的资源储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公司有望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成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2/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28亿元、6.14亿元和10.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48.96、26.12和15.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合作协议推进及产能释放的不确定性;原料价格及供应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项目建设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汇率风险;产品研发和应用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12-08 98.49 -- -- 111.56 13.27%
111.56 13.27%
详细
投资要点:化工行业下一波的竞争优势在于工程师红利,万华是国内少有的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典型。公司以优良文化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打造出高技术和低成本两大护城河。万华化学正以周期成长股的步伐迈向全球化工巨头之列。 短期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产品的景气度,从表征指标来看,价差是影响短期利润最核心的因素。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日益庞大,为更好地表示公司景气的程度,我们将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的产品体系,对营收和原材料的差值建模,在现有产品体系下追溯历史上营收和原材料的价差,将价差定义为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以此来判断公司的景气位置。长远看,影响万华基本面的是未来的成长,能够证明公司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里程碑式的产品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公司,如果能够在不同的赛道上获得成功,就证明自身具有持续进化的能力,将能够持续的成长。万华化学在MDI 赛道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公司未来可能落地的项目就是公司未来发力的方向,就是公司持续进化的空间。 重点项目进展2021年11月22日,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NMP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环评公示,公司拟在四川省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建年产8万吨NMP 项目。 2021年11月5日,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年产108万吨苯胺项目(分三期前后共建设3套36万吨/年硝酸装置、3套48万吨/年硝基苯装置和3套36万吨/年苯胺装置。同时包含160万吨MDI 扩建项目,36万吨TDI 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 2021年11月25日,万华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三羟甲基丙烷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2021年11月25日,万华化学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新戊二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2021年11月29日,万华化学(福建)大型煤气化有效气综合利用-年产48万吨甲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2021年平均价格计算,如果万华化学现有规划项目全部如期投产,预计2022年将新增营收292亿元,2023年将新增营收611亿元,全部项目均投产后将新增营收1445亿元,再造一个万华化学。 MDI 价格价差2021年11月聚合MDI 均价19295元/吨,同比-8.69%,环比-14.86%;纯MDI 均价23055元/吨,同比-20.99%,环比-0.24%。12月2日聚合MDI 价格18300元/吨,纯MDI 价格21750元/吨。2021年11月聚合MDI 与煤炭、纯苯平均价差13116元/吨,同比-25.77%,环比-10.16%;纯MDI 平均价差16876元/吨,同比-34.38%,环比+12.15%。12月2日聚合MDI 与煤炭、纯苯价差12617元/吨,纯MDI 价差16067元/吨。 万华化学价差指数处于历史40%分位数截至2021年12月2日,2021年Q4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为102.64,较2021年Q3降低2.56;处于历史40.21%分位数,较2021年Q3下降3.05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Q4万华化学聚氨酯板块价差指数为116.93,较2021年Q3增长4.47;处于历史32.83%分位数,较2021年Q3增长3.10个百分点。2021年Q4万华化学石化板块价差指数为94.31,较2021年Q3下降14.06;处于历史50.79%分位数,较2021年Q3下降25.08个百分点。2021年Q4万华化学新材料板块价差指数为65.80,较2021年Q3增长3.85;处于历史37.80%分位数,较2021年Q3增长6.47个百分点。 公司下游冰箱冰柜10月产量环比基本持平,汽车产量环比增长,房地产新开工虽然下降,但是最近李克强总理、银保监会已有相关政策和思路出台。 2021年1-10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7426万台,同比+0.4%;出口量6007万台,同比+7.3%。2021年1-9月,国内冰柜产量2947万台,同比+15.1%;出口量1889万台,同比+12.9%。其中,2021年10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763.7万台,同比-13.5%,环比-0.01%;出口量592万台,同比-8.5%,环比-1.2%。2021年9月,国内冰柜产量310.6万台,同比-17.9%,环比+0.5%;出口量185.6万台,同比-24.9%,环比-5.8%。 2021年1-10月,国内汽车产量2057万辆,同比+5.6%;其中2021年10月,国内汽车产量233万辆,同比-8.8%,环比+12.2%。 2021年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6.67亿平方米,同比-7.7%;其中2021年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38亿平方米,同比-33.1%,环比-20.9%。 2021年1-10月,房屋累计施工面积94.29亿平方米,同比+7.1%。 银保监会:现阶段要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财联社12月3日电,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据了解,广东省等地方政府和部门正在依法依规指导督促恒大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积极推动项目复工复产建成交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正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中国银保监会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在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金融服务。现阶段,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中国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财联社12月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视频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李克强简要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指出中国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稳定的宏观政策,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运用多种货币工具,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13、266.34、285.28亿元,对应PE 分别11.6、11.2、10.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大幅度波动;新产品不及预期;环保及安全生产;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12-08 98.49 -- -- 111.56 13.27%
111.56 13.27%
详细
投资要点: 化工行业下一波的竞争优势在于工程师红利,万华是国内少有的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典型。公司以优良文化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打造出高技术和低成本两大护城河。万华化学正以周期成长股的步伐迈向全球化工巨头之列。 短期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产品的景气度,从表征指标来看,价差是影响短期利润最核心的因素。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日益庞大,为更好地表示公司景气的程度,我们将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的产品体系,对营收和原材料的差值建模,在现有产品体系下追溯历史上营收和原材料的价差,将价差定义为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以此来判断公司的景气位置。长远看,影响万华基本面的是未来的成长,能够证明公司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里程碑式的产品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公司,如果能够在不同的赛道上获得成功,就证明自身具有持续进化的能力,将能够持续的成长。万华化学在MDI赛道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公司未来可能落地的项目就是公司未来发力的方向,就是公司持续进化的空间。 重点项目进展 2021年11月22日,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NMP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环评公示,公司拟在四川省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建年产8万吨NMP项目。 2021年11月5日,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年产108万吨苯胺项目(分三期前后共建设3套36万吨/年硝酸装置、3套48万吨/年硝基苯装置和3套36万吨/年苯胺装置。同时包含160万吨MDI扩建项目,36万吨TDI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 2021年11月25日,万华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三羟甲基丙烷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2021年11月25日,万华化学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新戊二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2021年11月29日,万华化学(福建)大型煤气化有效气综合利用-年产48万吨甲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2021年平均价格计算,如果万华化学现有规划项目全部如期投产,预计2022年将新增营收292亿元,2023年将新增营收611亿元,全部项目均投产后将新增营收1445亿元,再造一个万华化学。 MDI价格价差 2021年11月聚合MDI均价19295元/吨,同比-8.69%,环比-14.86%;纯MDI均价23055元/吨,同比-20.99%,环比-0.24%。12月2日聚合MDI价格18300元/吨,纯MDI价格21750元/吨。2021年11月聚合MDI与煤炭、纯苯平均价差13116元/吨,同比-25.77%,环比-10.16%;纯MDI平均价差16876元/吨,同比-34.38%,环比+12.15%。12月2日聚合MDI与煤炭、纯苯价差12617元/吨,纯MDI价差16067元/吨。 万华化学价差指数处于历史40%分位数 截至2021年12月2日,2021年Q4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为102.64,较2021年Q3降低2.56;处于历史40.21%分位数,较2021年Q3下降3.05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Q4万华化学聚氨酯板块价差指数为116.93,较2021年Q3增长4.47;处于历史32.83%分位数,较2021年Q3增长3.10个百分点。2021年Q4万华化学石化板块价差指数为94.31,较2021年Q3下降14.06;处于历史50.79%分位数,较2021年Q3下降25.08个百分点。2021年Q4万华化学新材料板块价差指数为65.80,较2021年Q3增长3.85;处于历史37.80%分位数,较2021年Q3增长6.47个百分点。 公司下游冰箱冰柜10月产量环比基本持平,汽车产量环比增长,房地产新开工虽然下降,但是最近李克强总理、银保监会已有相关政策和思路出台。 2021年1-10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7426万台,同比+0.4%;出口量6007万台,同比+7.3%。2021年1-9月,国内冰柜产量2947万台,同比+15.1%;出口量1889万台,同比+12.9%。其中,2021年10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763.7万台,同比-13.5%,环比-0.01%;出口量592万台,同比-8.5%,环比-1.2%。2021年9月,国内冰柜产量310.6万台,同比-17.9%,环比+0.5%;出口量185.6万台,同比-24.9%,环比-5.8%。 2021年1-10月,国内汽车产量2057万辆,同比+5.6%;其中2021年10月,国内汽车产量233万辆,同比-8.8%,环比+12.2%。 2021年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6.67亿平方米,同比-7.7%;其中2021年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38亿平方米,同比-33.1%,环比-20.9%。2021年1-10月,房屋累计施工面积94.29亿平方米,同比+7.1%。 银保监会:现阶段要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财联社12月3日电,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据了解,广东省等地方政府和部门正在依法依规指导督促恒大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积极推动项目复工复产建成交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正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中国银保监会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在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金融服务。现阶段,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中国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财联社12月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视频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李克强简要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指出中国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稳定的宏观政策,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运用多种货币工具,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13、266.34、285.28亿元,对应PE分别11.6、11.2、10.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大幅度波动;新产品不及预期;环保及安全生产;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3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