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5-16 11.83 -- -- 12.87 8.79%
12.87 8.79% -- 详细
粮食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助于拉动复合肥消费需求;单质肥价格趋稳有助盈利修复,新型肥市场前景广阔;磷酸一铵行业供给格局优化,集团磷矿注入增强竞争优势。 粮食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助于拉动复合肥消费需求。近几年受到地区冲突、厄尔尼诺现象、部分产粮国的保护主义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复合肥市场需求量大,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置于首位,预计未来粮食价格中枢将有所上移,持续带动肥料消费需求。近年来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环保要求不断趋严,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具备资源与渠道优势的企业优势显著,土地流转也为复合肥龙头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单质肥价格趋稳有助盈利修复,新型肥市场前景广阔。过去三年单质肥的暴涨暴跌对复合肥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单质肥的价差均已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单质肥价格的趋稳将为复合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复合肥经销商的正常采购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复合肥企业也将受益于行业恢复常态,有望迎来量利的修复。随着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的逐步升级,着眼于养分提高、功能改善、减量增效、品质提升、土壤改良、环境友好等需求的新型肥料,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盈利能力高于常规复合肥,新型肥料是大型复合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竞逐的制高点。 磷酸一铵行业供给格局优化,集团磷矿注入增强竞争优势。近几年国家各部门相继出台多项“三磷整治”相关政策,行业准入条件和污染物防控标准不断提升,磷酸一铵供给端落后产能显著出清,环保优势明显、资金实力雄厚、资源优势凸显的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控股股东旗下磷矿逐步注入公司,2021年7月控股股东将雷波新洋丰矿业注入公司,并承诺将荆门市放马山中磷矿业有限公司股权注入公司(莲花山矿),2022年7月控股股东将保康竹园沟矿业100%股权注入公司。上述两个矿合计产能达到330万吨/年,如顺利注入并投产,将有助于增强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大幅提升盈利水平。 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亿、15.6亿、18.8亿元,EPS分别为1.06、1.24、1.5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5、9.8、8.1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4-23 11.65 -- -- 12.87 10.47%
12.87 10.47% -- 详细
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8.83%,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3.76亿元。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5.38%,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下降7.85%,扣非后净利润11.62亿元,同比下降8.83%,公司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客户备货积极性等市场因素影响,磷复肥产品售价波动下跌。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15亿元,环比下降16.20%,同比下降12.57%,归母净利润2.16亿元,环比下降28%,同比增长99.64%,扣非后净利润1.94亿元,环比下降34.22%,同比增长116.40%。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预计现金红利总额为3.76亿元,占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比重约为31.15%,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新型复合肥销量大幅提高。2023年公司实现磷复肥销量506.78万吨,同比增长6.30%。分产品看,1)磷肥:2023年实现销量105.95万吨,同比增长13.97%,营业收入30.53亿元,同比下降8.03%,营收占比下降0.58pct,毛利率19.52%,同比增长1.16pct;2)常规复合肥:2023年实现销量288.57万吨,同比下降1.49%,营业收入75.12亿元,同比下降13.12%,营收占比下降4.43pct,毛利率11.03%,同比增长1.02pct;3)新型复合肥:2023年实现销量112.26万吨,同比增长23.60%,营业收入36.65亿元,同比增长12.50%,营收占比同比增长3.85pct,毛利率19.47%,同比增长1.10pct。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打造业绩新增长点。公司凭借复合肥业务强劲且稳定的现金流入,公司近几年加大了资本开支力度。2021年7月,公司收购了控股股东洋丰集团下属的雷波新洋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巴姑磷矿)。2021年下半年,公司与常州锂源合作建设磷酸铁项目,进入新能源材料领域;2022年6月,与常州锂源合作的5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达标生产。2022年7月,公司收购控股股东下属的保康竹园沟矿业有限公司(竹园沟磷矿),与格林美合作的二期磷酸铁及其配套的上游磷化工项目开始建设。2022年9月,3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达标生产。2023年底,二期磷酸铁项目的首条5万吨/年生产线开始试生产。上游磷化工项目,包括30万吨/年硫精砂制酸、72万吨/年硫磺制酸、15万吨/年水溶肥、30万吨/年渣酸肥,进入试生产阶段。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6、16.70、19.2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2元、1.33元、1.53元。参考同行业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2-14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13.44-15.68元(对应PB为1.58-1.84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运费价格波动。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4-22 11.28 15.31 28.98% 12.87 14.10%
12.87 14.10% -- 详细
事件:1)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1.00亿元,同比-5.38%;实现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7.85%;实现扣非净利润11.62亿元,同比-8.83%。其中,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2.57%/-16.20%;实现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99.64%/-28.00%;实现扣非净利润1.9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16.40%/-34.22%。2)公司发布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预计为3.76亿元,占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1%。 新型肥销量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实现修复。2023年公司磷肥/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分别实现销量105.95/288.57/112.26万吨,分别同比+13.97%/-1.49%/+23.60%。在原材料成本于年内较大幅度波动的不利外部环境下,公司通过较为精准的市场把控,结合自身品牌优势,实现整体销量的逆势提升。同时,公司在新型肥料市场持续发力,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新型复合肥的销量占比逐年提升,带动复合肥整体毛利率趋势向上。2016年至2023年公司新型肥销量从33.56万吨增长至112.26万吨,年复合增速18.8%。2023年公司磷肥/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分别实现毛利率19.52%/11.03%/19.47%,分别同比+1.16/1.02/1.10PCT。公司凭借多年打造的一体化成本优势,一定程度上平滑了原材料及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全年实现毛利率14.89%,同比+0.35PCT。 加大资本开支力度,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21年7月公司收购雷波矿业(巴姑磷矿),2022年6月公司5万吨磷酸铁产能达标生产,2022年7月公司收购保康竹园沟矿业(竹园沟磷矿),2022年9月公司30万吨合成氨产能达标生产。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二期5万吨磷酸铁已进行试生产,上游磷化工项目(含30万吨硫精砂制酸、72万吨硫磺制酸、15万吨水溶肥、30万吨/年渣酸肥)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近两年通过资本开支进一步强化上游配套优势、丰富磷化工产业链布局,预期精细磷化工产业有望成为继肥料主业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自由现金流充沛,研发驱动成长。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1.31亿元,同比+1.38%,高位维持,现金流表现优异。同时,公司持续推动新型肥料的研发创新,助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及份额。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约1.64亿元,同比约实现翻倍。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2023年度业绩及主营产品价格价差变化,我们将此前对公司2024-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5.54/18.25亿元调整为14.01/16.79亿元,并补充对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7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0.1x/8.4x/7.1x。参考公司历史估值中枢,我们给予2024年14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15.68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安全环保政策变化。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10-31 11.48 -- -- 11.63 1.31%
11.69 1.8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三季度报告,公司 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18.85亿元,同比减少 3.22%;实现归母净利润 9.9亿元,同比减少 17.55%; 2023年 Q3实现营业收入 38.36亿元,同比增加 44.01%,环比增加5.65%;实现归母净利润 3.00亿元,同比增加 6.89%,环比增加 6.76%。 三季度迎来复合肥旺季,单季利润环比改善。 2023年二季度复合肥价格处于下行阶段,叠加上游单质肥价格快速回落,下游经销商采购趋于谨慎。步入三季度随着用肥旺季的到来,复合肥和磷铵价格开始逐步修复,复合肥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 2023年三季度末,复合肥、磷酸一铵市场价格分别为 2600元/吨和 3061元/吨,相比二季度末分别上涨 18.18%和 25.55%。原料方面,今年三季度单质肥尿素和氯化钾均价分别为 2404元/吨和 2524元/吨,分别同比-2.77%和-45.34%,分别环比+5.08%和-10.07%。原料价格回归理性区间,采购节奏逐步恢复常态。2023Q3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4.27%和 7.92%,分别环比增加 0.41pct 和 0.1pct,盈利能力环比逐步改善。 精制磷酸等项目有序推进,资本开支奠定成长基础。 公司现有磷矿石产能 90万吨/年,收购保康竹园沟矿业后,磷矿产能将增加 180万吨/年,公司远期磷矿自给率有望持续提升。二期磷酸铁项目的首条 5万吨/年生产线开始试生产,公司 10万吨/年净化磷酸等项目有序推进,待达产后,公司产品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公司 15万吨/年工铵、30万吨/年农业级磷酸一铵等项目也进入试生产阶段,有望在未来逐步贡献利润。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31/14.47/17.13亿元,EPS 分别为 0.87/1.11/1.31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10/9倍。考虑公司作为国内复合肥龙头企业,单质肥稳价有利于复合肥放量,同时资本开支力度加大,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复合肥产品价格下跌,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10-24 10.74 -- -- 11.63 8.29%
11.69 8.85%
详细
新洋丰发布 2023年 3季报: 2023年 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85亿元,YoY-3.22%, 实现归母净利润 9.90亿元, YoY-17.55%。 从收入端来看, 前 3季度整体价格及销量承压,导致收入同比下滑,但 3季度单季已有改善。 2023年前 3季度,磷复肥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整体来看同比有所下滑,对公司整体营收造成不利影响。但是 8-9月行业旺季开启后,经销商备货积极,在上半年公司复合肥销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前 9个月公司复合肥销量已实现同比转正。 从利润端来看,产品跌价导致毛利率下滑,拖累利润表现。 2023年上半年公司磷复肥及其原材料钾肥、合成氨、硫磺等产品价格走弱,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拖累整体利润水平。 7月下旬以来主要原材料价格逐步企稳。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复合肥和磷酸一铵的毛利水平较 2季度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多个项目有序推进, 有望丰富产品布局,并拓宽未来成长空间。 凭借复合肥业务强劲且稳定的现金流入,公司近几年加大了资本开支力度。 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的主要资本开支包括磷酸铁及其上游配套项目、氟硅化工项目、收购集团的磷矿等。其中,磷酸铁去年已投产一期 5万吨项目,目前二期 5万吨即将投产;15万吨工业一铵、30万吨农业一铵项目处于试生产收尾阶段; 10万吨净化磷酸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产; 3万吨无水氟化氢将于 2024年 1季度投产;集团磷矿收购事宜也在有序推进。 这些新产能的投入,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也将拓展新的产品种类,为公司带来新增量,拓宽成长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 凭借多年打造的一体化成本优势、渠道客户黏性和产品自主创新,构筑了稳固的经营护城河,近年来复合肥销量连续稳定增长; 同时公司布局精细磷化工产业,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基于公司已发布的 3季报, 我们相应调整公司 2023~2025年的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 11.90、12.96和 14.1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89、 0.97和 1.06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值分别为 12、 11和 10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单质肥价格大幅波动; 下游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新建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10-23 10.74 -- -- 11.63 8.29%
11.69 8.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 1-9月实现收入 118.85亿元,同比下降3.22%;归母净利润 9.9亿元,同比下降 17.55%;扣非归母净利润 9.68亿元,同比下降 18.13%。 2023单 Q3实现收入 38.36亿元,同比增长 44.01%;归母净利润 3亿元,同比增长 6.89%;扣非归母净利润 2.94亿元,同比增长 7.86%。 业绩拐点逻辑验证, 复合肥价格温和复苏, 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2023年 7月以来磷复肥价格温和复苏, 根据 Wind数据, 截至 2023年 9月 30日,公司硫基复合肥、 氯基复合肥、 磷酸一铵价格较 2023年 6月 30日价格分别上涨9.09%、 12.24%、 27.08%, 磷酸一铵价差迎来底部修复。 下游农产品价格维持高位, 2021年以来玉米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土地集约化程度提升,种植大户涌现拉动优质需求,公司农资消费需求坚实向好。随着常规肥行业集中度提升叠加发力薄弱市场,同时盈利水平更优的新型肥占比有望持续优化,公司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 现金流大幅优化, 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报表质量向好。 公司 23年单 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0.41亿元, 同比增加了 30.43亿元, 其中23Q3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0.85亿元,同比增长 73.33%。 公司单 Q3毛利率 14.27%,较 23Q2提升 0.41pct;单 Q3净利率 7.92%,较 23Q2提升 0.1pct。 23Q3期间费用率 4.40%, 较 23Q2下降 1.6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29%/0.35%/0.63%/0.12%, 环比-0.52/-1.00/-0.05/-0.08pct,主要系管理效率提升。 公司 23Q3末资产负债率 39.85%,剔除可转债和合同负债后约 27.72%,同比-3.58pct,环比-2.32pct, 2023年以来公司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集团矿山资源注入带来持续成长性, 强劲的资本开支中长期有望兑现业绩。 公司控股股东洋丰集团拥有磷矿石储量 5亿吨, 2021年 7月已注入雷波巴姑磷矿 90万吨, 2022年 7月注入保康竹园沟磷矿 180万吨(预计 24Q4-25Q2投产),后续预计仍有莲花山磷矿等集团矿山注入,公司有望实现磷矿自给。 2023年 6月,二期磷酸铁项目首条 5万吨/年生产线试生产。上游磷化工项目(包括 30万吨/年硫精砂制酸、 72万吨/年硫磺制酸、 15万吨/年工铵、 30万吨/年农铵)进入试生产状态。氟硅化工项目(10万吨/年净化磷酸、 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 1.8万吨/年白炭黑)预计 2023年末投入试生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41.88、 155.93、 163.16亿元,同比增长-11.09%、 9.90%、 4.64%,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2、 15.35、 20.03亿元,同比增长-10.50%、 30.96%、 30.53%,对应 EPS 为 0.90、 1.18、 1.54元,对应 PE 为 12.19、9.31、 7.13X。 我们看好公司磷复肥龙头地位,考虑到单质肥价格剧烈波动这一不利影响消除后业绩修复和估值修复,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新型肥规模有望持续扩张,叠加集团磷矿等资本开支有望带来中长期成长性,给予公司 2023年 17倍 PE,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政治局势不确定性风险;原材料价格及粮价波动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8-25 11.06 -- -- 11.52 4.16%
11.68 5.6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半年度报告,公司 2023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0.49亿元,同比减少 16.3%;实现归母净利润 6.9亿元,同比减少 25.01%; 2023年 Q2实现营业收入 36.31亿元,同比减少 28.42%,环比减少17.8%;实现归母净利润 2.8亿元,同比减少 45.2%,环比减少 31.3%。 原材料价格波动,经销商采购谨慎,二季度业绩承压。公司是国内复合肥龙头企业,具有各类高浓度磷复肥产能约 990万吨/年,磷矿石产能90万吨/年,磷酸铁 5万吨/年,并同时配套有硫酸 280万吨/年、合成氨 30万吨/年、硝酸 15万吨/年,一体化优势明显。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二季度复合肥、磷酸一铵市场均价分别为 2741元/吨和2786元/吨,分别同比-22.24%和-32.45%,分别环比-11.04%和-16.93%。 原料方面,今年二季度主要单质肥尿素和氯化钾均价分别为 2288元/吨和 2807元/吨,分别同比-25.01%和-41.03%,分别环比-14.7%和-20.99%。 今年二季度复合肥价格持续回调,叠加上游单质肥价格快速回落,下游经销商避险情绪增加,采购意愿减弱,公司产品量价受到一定冲击,业绩承压。2023Q2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3.86%和 7.82%,分别同比减少 3.57pct 和 2.5pct,分别环比减少 1.87pct 和 1.52pct。 单质肥价格企稳回升,复合肥量价有望迎来修复。7月以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复合肥价格均已有所反弹,8月 9日市场报价分别为2415元/吨、2743元/吨、2362元/吨、2300元/吨,较近两月低点分别上涨 17.6%、13.4%、3.0%、4.6%。随着单质肥、复合肥价格开始企稳回升,下游采购热情提升,复合肥有望迎来量价修复。 资本开支力度加大,新项目有序推进。2022年 7月,公司收购保康竹园沟矿业,其具备磷矿产能 180万吨/年,公司远期磷矿自给率有望持续提升。今年 6月,公司新的 5万吨/年磷酸铁开始试生产,产能提升到 10万吨/年。此外 30万吨/年硫精砂制酸、72万吨/年硫磺制酸、15万吨/年工铵、30万吨/年农业级磷酸一铵等项目也进入试生产阶段。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28/15.22/17.69亿元,EPS 分别为 1.00/1.14/1.33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10/8倍。考虑公司作为国内复合肥龙头企业,单质肥稳价有利于复合肥放量,同时资本开支力度加大,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复合肥产品价格下跌,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8-21 11.31 -- -- 11.52 1.86%
11.68 3.27%
详细
事件描述 2023年8月9日晚,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0.49亿元,同下降16.30%;实现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下降25.01%。2023Q2,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36.31亿元,同比下降28.42%,环比下降17.82%;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降45.23%,环比下降31.18%。 主营产品价格回落至低位,未来价格有望修复2023年上半年,公司磷复肥营收75.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4%,同比下降19.30%;营业成本64.91亿元,同比下降17.23%;毛利率14.21%,同比下降2.15%。主营产品价格下跌幅度大于成本下跌幅度,从而压缩产品利润,削弱公司盈利。根据百川数据,2023Q2磷酸一铵市场均价2786元/吨,环比下降16.93%;硫基复合肥市场均价3024.81元/吨,环比下降8.53%;氯基复合肥料市场均价2741.11元/吨,环比下降11.04%。原材料方面,2023Q2磷矿石市场均价1026.39元/吨,环比下降3.17%;硫磺市场均价795.18元/吨,环比下降28.37%;合成氨市场均价2940.48元/吨,环比下降30.43%;尿素市场均价2288.05吨/元,环比下降14.7%。此外,2022年初俄乌冲突导致单质肥价格快速上涨,2022年下半年开始迅速下跌,价格的剧烈波动扰乱了化肥采购节奏,使得行业整体库存偏低。当前磷酸一铵和复合肥的价格位于较低的水平,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随着价格逐渐恢复至合理区间,以及下半年秋季耕种带来的下游需求回暖,化肥产品未来价格有修复趋势。 积极完善复合肥产业链,巩固矿化一体优势公司持续完善复合肥上游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拥有90万吨/年的巴姑磷矿,2022年保康竹园沟磷矿注入上市公司,有望在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达到180万吨。届时磷矿石产能将达到270万吨/年。上游磷化工项目,包括30万吨/年硫精砂制酸、72万吨/年硫磺制酸、15万吨/年工业级磷酸一铵、30万吨/年农业级磷酸一铵,进入试生产的阶段,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扩充公司产能,完善产品结构。此外,目前公司正推进12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和50万吨建筑石膏粉项目,加强对磷资源特别是磷石膏转化利用,节约磷石膏堆存成本,进一步结合矿山、肥料、化工、建材全产业链。 新能源转型有序推进,开辟成长第二曲线目前公司磷酸铁项目一期5万吨已经建成投产,二期磷酸铁项目的首条5万吨/年生产线也已经试生产,叠加上游矿化一体化产品的相继投产,公司对于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投资能与公司现有的磷矿石、磷化工业务相结合,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拓宽下游,开辟新的增长路径,提升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投资建议考虑到磷肥以及磷酸铁价格回落,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2、16.89、19.91亿元,同比增速为13.9%、13.2%、17.9%,2023、2024、2025年业绩较前值分别下调3.05%、1.97%、1.24%。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9、7倍。 风险提示(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3)相关政策变动风险;(4)国际贸易风险。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8-15 11.24 -- -- 11.52 2.49%
11.68 3.91%
详细
事件: 2023年 8月 9日,新洋丰发布 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49亿元,同比下滑 16.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90亿元,同比减少 25.0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7.77%,同比下降 3.11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 14.89%,同比减少 2.4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8.65%,同比减少 1.13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 2023Q2实现营收 36.31亿元,同比-28.42%,环比-17.81%; 实现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45.20%,环比-31.30%;ROE 为 3.12%,同比减少 2.9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1.5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 13.86%,同比减少 3.57个百分点,环比减少 1.8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 7.82%,同比减少 2.5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 1.52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产品价格延续下行趋势,2023H1业绩下滑2022年下半年磷复肥行业步入调整期,磷复肥及其原材料钾肥、合成氨、硫磺等产品价格走弱,2023年上半年则延续跌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单边下跌使得经销商备货谨慎,行业整体以消化库存为主。据 Wind,2023H1磷酸一铵均价为 2986元/吨,同比-18.24%,环比-8.42%;氯基复合肥均价为 2849元/吨,同比-14.20%,环比-14.03%;硫基复合肥均价 3083元/吨,同比-14.17%,环比-12.28%。 分板块看,2023H1常规复合肥实现营收 40.84亿元,同比-22.74%,毛利率 11.57%,同比减少 1.49个百分点;新型复合肥实现营收 20.25亿元,同比-11.65%,毛利率 20.01%,同比减少 0.02个百分点;磷肥实现营收 14.57亿元,同比-18.95%,毛利率 13.55%,环比减少7.83个百分点。 期 间费用方 面, 2023H1公司 销售 /管 理 /财务费 用率分别 为2.73%/1.38%/0.19%,同比+0.22/-0.76/+0.03pct。2023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10亿元,同比减少 99.52%,主要系预收销售货款净增加额同比减少。2023H1预收货款 12.72亿元,较 2022年末下降 46.36%,减少 11.00亿元。 磷复肥龙头经营稳健,Q2业绩略超预期2023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2.32亿元,环比-1.28亿元;其中实现毛利润 5.03亿元,同比-3.81亿元,环比-1.92亿元。公司毛利润下滑,主要受到产品价格下降影响。据 Wind,2023Q2磷酸一铵均价为 2700元/吨,同比-35.30%,环比-17.57%; 氯基复合肥均价为 2678元/吨,同比-26.90%,环比-11.54%;硫基复合肥均价 2896元/吨,同比-25.79%,环比-11.49%。期间费用方面,2023Q2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 1.39/0.49/0.07亿元,同比+0.08/-0.53/-0.02亿元,环比+0.58/-0.13/-0.01亿元。2023Q2公司其他收益为 0.19亿元,同比+0.09亿元,环比+0.17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增加所致;公司信誉减值为 0.11亿元,同比+0.08亿元,环比+0.38亿元,主要系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减少。 氮磷钾等单质肥价格均在二季度降至合理区间,进入三季度,随着氮磷钾肥价格上涨,旺季叠加经销商补库存带来销量大幅提升,复合肥盈利有望修复。同时受到行业低库存影响,磷复肥价格有望反弹。据Wind,截至 2023年 8月 9日,磷酸一铵价格为 2800元/吨,较 7月初上涨 16.67%;复合肥价格也在 8月初开始反弹,截至 2023年8月 9日,氯基复合肥价格为 2350元/吨,较 7月 28日上涨 100元/吨。随着用肥旺季到来,磷复肥价格回升,量利有望迎来修复,我们看好公司三季度业绩同环比修复。 单质肥价格恢复常态,复合肥量利有望迎来修复2020年下半年至 2022年上半年,磷复肥及其原材料钾肥、合成氨、硫磺等产品价格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地区局部冲突、全球流动性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持续走高,单质肥价格均创历史新高。据wind,2022年中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最高价格分别为 3260、4650、5100元/吨。2022年下半年,单质肥价格在急涨之后迅速下跌,2022年三季度至 2023年二季度,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氯化钾、磷酸一铵等均已将此前的涨幅基本回吐。单质肥价格的暴涨暴跌严重扰乱了复合肥经销商的采购节奏,行业整体库存低迷,给复合肥企业的销量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 wind 数据,截至 2023年 8月 9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分别为 2500、2800、2320元/吨,公司主要产品及原材料的价格均已回落到较低水平,为复合肥经销商销售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复合肥企业也将受益于行业恢复常态,将迎来量利的修复。 加大资本开支力度,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凭借复合肥业务强劲且稳定的现金流入,公司近几年加大了资本开支力度。2020年末,公司的固定资产 29.11亿元,在建工程 7.56亿元,无形资产 7.50亿元,合计为 44.17亿元。2023年 6月末,公司的固定资产 66.16亿元,在建工程 17.61亿元,无形资产 13.21亿元,合计 96.98亿元,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合计较 2020年 末增加 52.81亿元。主要投资以下项目:2021年 7月,公司收购控股股东洋丰集团下属的雷波新洋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巴姑磷矿)。 2021年下半年,公司与常州锂源合作建设磷酸铁,进入新能源材料领域;2022年 6月,与常州锂源合作的 5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达标生产。2022年 7月,公司收购控股股东下属的保康竹园沟矿业有限公司(竹园沟磷矿),与格林美合作的二期磷酸铁及其配套的上游磷化工项目开始建设。2022年 9月,3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达标生产。 2023年 6月,二期磷酸铁项目的首条 5万吨/年生产线开始试生产。 上游磷化工项目,包括 30万吨/年硫精砂制酸、72万吨/年硫磺制酸、15万吨/年工业级磷酸一铵、30万吨/年农业级磷酸一铵,进入试生产的阶段。上述资本开支项目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挥原材料成本优势和园区配套优势,丰富磷化工产业链产品布局,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将精细磷化工产业打造成为继肥料主业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受到二季度单质肥及复合肥价格下滑影响,我们调整本次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61、16. 13、20.01亿元,对应 PE 分别 12、9、7倍。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及原材料的价格均已回落到较低水平,复合肥企业有望迎来量利的修复,公司近几年加大了资本开支力度,将在未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8-01 11.46 12.66 6.66% 11.60 1.22%
11.63 1.48%
详细
旺季业绩表现平稳。公司 22年实现营收 159.58亿元,同比增长 35.22%;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9亿元,同比增长 8.36%。公司 23年 Q1实现营收 44.18亿元,同比-2.78% , 环 比 +20.16%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4.09亿 元 , 同 比 +0.45% , 环 比+277.10%。一季度正值春耕旺季,营收环比大幅增长,但由于磷肥和复合肥价格下跌,Q1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利润端表现相对平稳。 成本端松动导致复合肥跌价,看好利润率进一步改善。自 22年年中开始,磷肥原料除磷矿石外,硫磺及合成氨价格明显下跌,尽管 22Q3至 23Q1期间合成氨有所反弹,但从 3月中旬开始合成氨价格再次下跌,成本端松动导致一铵价格下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目前市场均价已达 2455元/吨,较年初下跌 30%。复合肥方面,由于外购尿素、氯化钾等单质肥价格下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其中氯化钾价格已自年初下滑 37%,而复合肥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小,有望带来复合肥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再加上公司 3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于 2022年 9月建成投产,可满足湖北三个基地磷酸一铵及复合肥生产需求,公司一体化原料配套优势进一步加强,还有资源型原料磷矿石在建 180万吨/年采矿项目的稳步推进,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利润率的逐步改善。2023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 15.7%,已较去年四季度上涨 11.4pct。 磷酸铁、氟硅等项目扩展多元化新材料布局,逐步升级为“两主一辅”产业格局。 2022年公司首期 5万吨/年磷酸铁建成投产,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生产并出货,成为国内同行业该量级达标生产的首条产线,今年另有一条 5万吨/年生产线即将建成。2022年 4月,洋丰楚元新能源拟投资 60亿元在江西瑞昌建设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包含磷化工、氟硅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三大类产品,进一步扩展新材料布局。此外,公司持续推进磷石膏转化利用,目前磷石膏处理能力已达 550万吨/年以上,另有在建 12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公司磷复肥、新材料双主业和磷石膏建材一辅业的“两主一辅”产业格局将逐步升级完成。 由于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尽管整体毛利率表现较为平稳,但单吨产品利润有所下滑,预测 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4. 11、15.78、17.30亿元(原 23-24年预测 22.55、26.36亿元),按照可比公司 23年 12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 12.96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4-27 10.77 -- -- 11.52 6.96%
11.52 6.96%
详细
事件: 2023年 4月 24日,新洋丰发布 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营收 44.18亿元,同比-2.78%,环比+20.16%;实现归母净利润 4.09亿元,同比+0.45%,环比+277.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07亿元,同比+0.31%,环比+355.23%。毛利率 15.73%,同比-1.53pct,环比+11.43pct;净利率 9.34%,同比+0.16pct,环比+6.01pct。 投资要点: 磷复肥价差修复,Q1盈利能力修复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44.18亿元,同比-2.78%,环比+20.16%; 实现归母净利润 4.09亿元,同比+0.45%,环比+277.10%。2023Q1,受 3月需求偏弱影响,复合肥销量同比下滑,导致营收同比小幅下降。据 wind 数据,2023Q1复合肥均价 3027元/吨,同比+2.01%,环比-0.68%;磷酸一铵均价 3276元/吨,同比+5.23%,环比+2.78%。 受主要原材料硫磺、氯化钾等价格下降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环比增长。原材料端,据 wind 数据,氯化钾均价 3500元/吨,同比-5.10%,环比-5.67%;硫磺均价 1110元/吨,同比-51.28%,环比-12.61%; 合成氨均价 3978元/吨,同比+0.29%,环比-4.53%;磷矿石均价 1060元/吨,同比+61.99%,环比+1.76%。2023Q1公司毛利率 15.73%,同比-1.53pct,环比+11.43pct;净利率 9.34%,同比+0.16pct,环比+6.01pct。 2023Q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58亿元,同比-150.52%,环比-123.17%。主要原因系 2022年末预收销售货款较 2021年末相比大幅增加 57.40%,2022年末的预收销售货款较大部分在 2023Q1结转确认为收入。2023Q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 32.34亿元,同比-25.76%,环比-17.31%。期间费用方面,2023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84%/1.41%/0.17%,同比-0.59/-0.87/+0.04pct,环比+2.39/+1.73/+0.11pct。 原材料价格下行,复合肥毛利有望进一步修复2023年 4月以来复合肥主要原材料氯化钾、硫磺、合成氨、磷矿石价格波动下行。截至 2023年 4月 24日,氯化钾均价 3100元/吨,较 4月初下降 1.59%;硫磺均价 930元/吨,较 4月初下降 10.58%; 磷矿石价格 970元/吨,较四月初下降 9.35%,合成氨均价 2553元/吨,较四月初下降 27.7%。产品端,复合肥价格 2830元/吨,较四月初下降 4.07%;磷酸一铵均价 2900元/吨,较四月初下降 7.94%; 降幅小于原材料。随着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行,复合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 多个项目有序推进,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公司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总额达94.86亿元,较 2020年底 44.17亿元增长 50.69亿元。资本开支建设项目在近两年陆续投产,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点。2022年 2月 25日,竹园沟矿业取得了湖北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磷矿石设计产能为 180万吨/年,目前竹园沟磷矿处于在建阶段。2022年公司的首期 5万吨/年磷酸铁已建成投产,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生产并出货,成为国内同行业该量级首条达标的生产线。2022年5月公司 30万吨合成氨项目投产,补齐氮肥原材料优势。钟祥二期15万吨磷酸铁配套的 150万吨/年选矿、3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 40万吨/年硫磺制酸、20万吨/年磷酸、30万吨/年渣酸综合利用及 1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预计在 2023年陆续投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8、19. 11、23.10亿元,EPS 为 1.16、1.47、1.77元/股,对应 PE 为 10、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4-24 11.00 -- -- 11.52 4.73%
11.52 4.73%
详细
事件描述2023年 4月 17日晚,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159.58亿元,同比增长 35.22%;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9亿元,同比增长 8.36%。其中 2022Q4,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 36.77亿元,同比增长 62.47%,环比增长 38.0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同比减少 31.49%,环比减少 61.37%。 2022全年磷复肥产销量、营收同比稳步提升,22Q4产品价格下滑致使业绩承压2022年,公司磷复肥产量 559.04万吨,同比增长 6.58%;销量 476.73万吨,同比增长 3.33%;营收 152.07亿元,同比+35.39%;毛利率13.61%,同比-2.96pct。主营产品量价齐升拉动营收增长,Q4季度毛利率 4.30%,环比下降 14.21pct,这主要系原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跌,挤压利润空间。原料方面,根据百川数据,2022Q4磷矿石均价 1041.65元/吨,环比下降 0.70%;硫磺均价 1536.47元/吨,环比上涨 11.34%;合成氨均价 4300.24元/吨,环比上涨 15.83%。2022年四季度,下游产品市场由于季节性需求减少,企业以清降库存为主,导致价格重心不断下移,磷酸一铵均价 3181.24元/吨,环比下降9.52%;复合肥均价 3342.9元/吨,环比下降 12.66%。 磷矿、合成氨产能提升,强化产业链一体化优势2022年 7月,公司收购保康竹园沟矿业有限公司 100%股权,竹园沟磷矿生产规模是 180万吨/年,叠加 2021年 7月注入的 90万吨/年的巴姑磷矿,预计达产之后磷矿石总产能为 270万吨。此举进一步稳定公司磷矿石供应、增强公司磷矿石储备,促进磷矿石自给率的提升,为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积极影响。上游原料方面,公司产能布局完备,目前配套产能包括硫酸 270万吨/年、合成氨 15万吨/年,硝酸 15万吨/年,可有效降低公司主要产品成本,提升盈利能力。2022年 9月,公司年产 30万吨合成氨技改项目已顺利投产。该项目成功投产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磷复肥上游成本优势,未来公司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持续强化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聚焦新能源新赛道,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布局磷酸铁、工业级磷酸一铵、精制磷酸、无水氟化氢、白炭黑等项目,通过拓宽磷化工产业链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的首期 5万吨/年磷酸铁已建成投产开始销售,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生产并出货,成为国内同行业该量级达标生产的首条产线。公司子公司与格林美下属公司合作 建设的二期 15万吨/年磷酸铁项目正稳步推进,已于 2022年 8月获得环评批复,预计 2023年投产。公司子公司与湖北宜都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年产 10万吨磷酸铁和 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配套 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计划总投资 30亿元。上述产能逐步落地后可以扩大公司在磷化工产业链的经营规模,发挥与现有磷矿石、磷复肥业务的高度协同作用,巩固公司在磷化工行业的领先优势,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考虑到未来磷肥以及磷酸铁价格回落可能性,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39、17.23、20.16亿元,同比增速为 17.6%、12.0%、17.0%,2023、2024年业绩较前值分别下调 25.15%、29.90%。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8、7倍。 风险提示 (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3)相关政策变动风险; (4)国际贸易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