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永磊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50521080004。曾就职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硕士,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7 年化工实业工作经验,6 年化工行业研究经验。...>>

20日
短线
33.33%
(第284名)
60日
中线
25%
(第92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通用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6-20 5.81 -- -- 5.71 -1.72% -- 5.71 -1.72% -- 详细
事件: 2024年 6月 14日, 公司发布公告称, 公司拟在泰国高性能子午胎扩建项目基础上调整产品结构, 二期项目将具备年产 1000万条半钢子午胎的生产能力。 本次项目建设完成后, 公司泰国基地将具备年产 1600万条半钢子午胎及 130万条全钢子午胎的生产能力。 投资要点: 持续推进“5X 战略计划” , 泰国二期半钢在建产能提升2023年 8月 28日, 公司发布泰国高性能子午胎扩建项目, 投资 18.84亿元, 投建 50万条全钢子午胎和 600万条半钢子午胎; 2024年 6月 14日,公司公告调整后的扩产计划, 拟在泰国高性能子午胎扩建项目基础上调整产品结构, 二期项目将具备年产 1000万条半钢子午胎的生产能力, 项目总投资 19.76亿元, 预计投产后年均营业收入 24.66亿元, 预计年均利润总额为 5.00亿元。 公司海外产能迅速布局, 看好产能投放带来成长性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号召, 于 2019年在泰国投资建设了公司首个海外生产基地。 目前公司泰国工厂一期项目已全面投产, 具备年产 130万条全钢胎、 600万条半钢胎产能, 同时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柬埔寨工厂于 2023年 5月实现正式投产。 截至 2023年年底, 公司在建项目包括柬埔寨二期、 泰国二期以及无锡工厂的半钢胎和非公路轮胎, 看好产能投放后营收利润进一步提升。 截至 2024年 6月, 公司达产产能为460万条的全钢胎和 1400万条的半钢胎,在建产能为 75万条全钢胎、2250万条的半钢胎和 10万条的非公路轮胎。 海外市场盈利高, 海外产能投放有望带来毛利率改善2023年, 公司海外市场营收为 36.72亿元, 对应业务营收占比为 72.51%,海外市场的毛利率为 22.16%; 中国大陆市场的营收为 13.56亿元, 对应业务占比为 26.78%, 毛利率为-2.02%。 海外工厂的推进有利于提高海外 营收占比, 综合毛利率有望改善。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 68.30亿元、 96.36亿元和 113.0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0、 10.34、13.46亿元, 对应的 PE 分别为 13、 9、 7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建产能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海运费价格大幅上涨; 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 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软控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4-06-18 7.47 -- -- 8.17 9.37% -- 8.17 9.37% -- 详细
事件:2024年6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在越南和柬埔寨投资建厂。软控股份全资子公司软控机电拟在越南投资建设软控联合科技(越南)有限公司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1.07亿元人民币。全资子公司软控机电拟在柬埔寨投资建设软控联合科技(柬埔寨)有限公司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2797万元人民币。 投资要点:提升模具产销量,看好项目投产后利润增厚柬埔寨项目预计14个月,该项目会增加公司模具产品的产销量,提升模具产品的销售收入,据公司公告,将增加年净利润约300万元。越南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8个月,该项目会增加公司模具产品的产销量,提升模具产品的销售收入,据公司公告,将增加年净利润约1000万元。随着项目的逐步达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会逐步增加。 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好服务轮胎客户自2014年美国对中国轮胎进行双反调查以来,中国轮胎海外建厂规模日益增多,东南亚形成聚集效应,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年初,中国轮胎企业在越南和柬埔寨在建半钢胎产能为2850万条,在建全钢胎产能为225万条,软控股份在越南及柬埔寨投资建厂,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 公司轮胎设备营收增长迅速,看好新建产能贡献增量截至2023年末,合同负债为41.69亿元,同比+31.99%,2023年橡胶设备营收为40.21亿元,同比+23.13%,该板块增速较快,新产能投放后,有望拉动营收进一步上行。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69.89亿元、82.62亿元和87.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7.47、8.46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5、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轮胎设备订单下滑风险;公司新建产能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5-22 89.51 -- -- 92.22 3.03%
92.22 3.03% -- 详细
化工行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在于“工程师红利”,万华化学是国内少有的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典型。公司以优良文化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打造出高技术和低成本两大护城河。万华化学正以周期成长股的步伐向全球化工巨头之列进军。 短期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产品的景气度,从表征指标来看,价差是影响短期利润最核心的因素。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日益庞大,为更好地表示公司景气的程度,我们将万华化学的产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的产品体系,对营收和原材料的差值建模,在现有产品体系下追溯历史上营收和原材料的价差,将价差定义为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以此来判断公司的景气位置。长远看,影响万华化学基本面的是未来的成长,能够证明公司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里程碑式的产品至关重要。万华化学在MDI赛道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公司未来可能落地的项目就是公司未来发力的方向,就是公司持续进化的空间。 万华化学价差指数处于历史6.69%分位数截至2024年5月15日,2024年Q2万华化学价差指数为70.10,较2024年Q1下降2.82(以2010年Q1价差为基点),处于历史6.69%分位数。 考虑到销量增长,维持Q2净利润和一季度持平,预计Q2归母净利润42亿元。 其中,截至5月15日,万华化学Q2聚氨酯板块价差指数为79.31,较2024年Q1下滑6.78;处于历史10.46%分位数。截至5月15日,万华化学Q2石化板块价差指数为71.31,较2024年Q1上升2.64,处于历史17.79%分位数;截至5月15日,万华化学Q2新材料板块价差指数为37.35,较2024年Q1上升0.04,处于历史9.49%分位数。 2024年4月30日,万华化学发布福建工业园MDI装置完成技改扩能公告,公司福建工业园MDI装置近日完成了产能从40万吨/年至80万吨/年的技改扩能,已经具备试生产条件,主装置技改投资约2.21亿元。 2024年4月19日,万华化学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2024Q1公司聚氨酯板块营收为175亿元,同比+11.5%,环比+1.1%,其中销量同比+18.0%、环比+0.8%至131万吨,均价为13360元/吨,同比-5.5%,环比+0.4%;石化板块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1.8%,环比+6.0%,实现销量134万吨,价格为13816元吨,产品价格有所下滑;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14.3%,环比-2.2%,销量同比+25.7%、环比+4.8%至44万吨,但产品价格同比下滑9.0%、环比下滑6.7%至13875元/吨。 2024年4月19日,万华化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1亿元,同比增长10.07%;实现归母净利润41.57亿元,同比增长2.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27亿元,同比增长3.47%。 重点项目进展2024年4月24日,《万华烟台及蓬莱产业园能源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现征求社会公众对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 2024年4月18日,万华化学(福建)TDI二期扩建36万吨/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第一次公示,拟在福建省福州江阴工业集中区建设年产36万吨TDI的工艺装置(硝化、氢化、光化)、辅助装置及公用工程装置,生产的主要产品为TDI36万吨/年,副产品为OTDA0.88万吨/年、干氯化氢29.66万吨/年、盐酸9.16万吨/年、MTDA2万吨/年。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MDI产能为95万吨,2024年4月23日公司公告福建项目一期25万吨扩产至36万吨环评,二期公告36万吨新增产能,完全扩产之后达到142万吨,预计达产后。万华的TDI产能在全球的占比从2023年的26.44%提升到34.95%。 2024年4月17日,万华化学年产3万吨甲基异丁基酮MIBK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拟在万华烟台产业园东区营养品界区内的预留区内建设3万吨/年MIBK产品的MIBK主装置、原料和产品储存的罐组以及区块总体等,其余环保工程,公用工程等依托园区现有工程。 2024年4月10日,万华化学(蓬莱)副产氢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拟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北沟镇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内,主要建设18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原一体化项目批复的25000Nm3/h(O2)空分装置不再建设,本次新建42000Nm3/h(O2)空分装置,储运工程、公辅工程和环保工程均依托现有(在建)。 MDI价格价差2024年4月,聚合MDI均价16960元/吨,同比+11.04%,环比+2.17%;纯MDI均价19107元/吨,同比+5.11%,环比-6.90%。2024年5月13日,聚合MDI价格17600元/吨,纯MDI价格18750元/吨。2024年4月,聚合MDI与煤炭、纯苯平均价差10192元/吨,同比+12.04%,环比+3.18%;纯MDI平均价差12339元/吨,同比+2.81%,环比-10.59%。 2024年5月13日,聚合MDI与煤炭、纯苯价差10743.95元/吨,纯MDI价差11893.95元/吨。据天天化工网,截至4月28日,北美MDI装置非计划内停产,其中,包括了巴斯夫位于盖斯马的年产40万吨MDI工厂,以及科思创位于德克萨斯贝敦的年产33万吨MDI工厂。以上两家的产能合计占到北美MDI总产能的44%。而在此之前的3月下旬,位于匈牙利的宝思德MDI产品供应发生了不可抗力。这导致3月份中国厂家至欧洲地区的聚合MDI出口量增大。 下游冰箱、汽车产量同比提升,房地产新开工同比下滑2024年3月,国内家用电冰箱产量993万台,同比+13.2%;2024年3月,家用电冰箱出口量647万台,同比+22.54%,环比+33.40%。 2024年3月,国内冷柜产量404万台,同比+8.3%,环比+83.1%。2024年3月,国内冷柜销量384万台,同比+13.6%,环比+29.3%。 2024年4月,国内汽车产量241万辆,同比+12.8%,环比-10.5%;2024年4月,国内汽车销量236万辆,同比+9.3%,环比-12.5%。 2024年1-3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1.73亿平方米,同比-27.80%。2024年1-3月,房屋累计施工面积67.9亿平方米,同比-11.1%。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综合考虑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2.27、2415.93、2760.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74、256.19、325.70亿元,对应PE分别14、11、9倍,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大幅度波动;新产品不及预期;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终端需求低于预期。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常青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4-05-20 24.25 -- -- 23.27 -4.04%
23.27 -4.04% -- 详细
2024 年 5 月 16 日, 常青科技发布《关于投资建设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 一期) 的公告》 : 公司拟投资建设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远期投资总额约 100 亿元, 分三期实施。 其中, 一期项目初步规划投资金额约 30 亿元, 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 2 年, 规划产品包括偏苯三酸酐 8万吨、 均苯三甲酸 1 万吨、 二异丙苯系列产品共计 11 万吨、 ( 间/对) 苯二酚 8 万吨、 间甲酚 2 万吨、 芳香基二元叔碳醇 2 万吨、 3,4 二甲基苯甲醛 0.5 万吨、 甲基异丁基甲醇 2 万吨以及联产品等共计约 8 万吨。 投资要点:积极扩产新品种, 充分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主营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深耕, 掌握了从纯苯、 甲苯、 乙烯、 丙烯到高品质二乙苯、甲乙苯、 异丙苯、 二异丙苯等关键中间体的生产技术, 打通了从基础化工原材料到特种单体的产业链。 公司定位于国际先进、 国内空白领域, 围绕核心技术, 不断实施新品的开拓和产能的扩张。 2022年, 完成了二异丙苯、 二异丙烯基苯等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填补了国内新材料领域的空白。 募投项目除现有产品外, 还新增对叔丁基苯乙烯、 2-乙烯基萘、 PL-30 等多种卡脖子新品, 不断拓宽产品品类。 泰州( 一期) 项目新增芳香族含氧高分子新材料单体, 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品类、 完善公司产品矩阵。 随着新项目的逐步投产,在产品延伸和升级的同时, 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持续增量, 充分打开成长空间。 2024Q1 原料高位, 业绩同比微增2024Q1, 公司实现营收 2.43 亿元, 同比+2.46%; 实现归母净利润0.46 亿元, 同比+0.34%。 一季度, 公司实现毛利润 0.70 亿元, 同比-0.05 亿元; 毛利率 28.94%, 同比降低 2.77 个百分点, 环比增加1.40 个百分点。 公司利润率同比略有下滑主要系主要原料纯苯自2023Q3 以来价格持续上涨。 据百川盈孚, 2024Q1, 纯苯均价 8161元/吨, 同比+15.94%, 环比+9.18%。 在原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 一 季度毛利率环比仍略有改善, 或因产品结构调整所致。 核心技术领先, 利润水平稳定公司通过持续研发, 掌握了包括“特种单体中间体一步法合成技术”、“同分异构体择型反应和分离技术” 等核心工艺, 不仅能够生产出高纯度产品, 还能够精准控制同分异构体间对比, 在低萘且间对比可控的高纯度二乙烯苯、 低含水量且无酚酮醛的高纯度α -甲基苯乙烯、 间对比可控的高纯度甲基苯乙烯等多领域填补国内空白、 实现进口替代。 由于核心产品较高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壁垒, 公司在下游多领域切入头部客户, 如蓝晓科技、 纳微科技、 德国熊牌、 美国杜邦等, 且 2018 年至今, 始终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毛利率在 30%左右波动。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 2023 年表现, 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 12.60、 16.58、 23.36 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 2.69、3.90、 5.09 亿元, 对应的 PE 分别为 23、 16 和 12 倍。 考虑到公司后续增量较高, 维持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导致的产品需求下降的风险;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新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4-05-16 10.84 -- -- 11.06 2.03%
11.06 2.03% -- 详细
2024 年 4 月 26 日, 荣盛石化公告 2023 年年度报告: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3251.1 亿元, 同比增长 12.5%; 实现归母净利润 11.6 亿元, 同比下降 65.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8.2 亿元, 同比下滑 59.2%。 销售毛利率 11.5%, 同比增长 0.7 个 pct, 销售净利率 0.5%, 同比减少 1.7 个 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280.8 亿元。 2023 年 Q4 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60.6 亿元, 同比+34.5%, 环比+1.8%;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0.5 亿元, 同比-68.5%, 环比-14.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303.3 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10.65%, 同比+11.51 个pct, 环比-5.23 个 pct。 销售净利率为 1.78%, 同比+7.48 个 pct, 环比-0.78个 pct。 2024 年 4 月 30 日, 荣盛石化公告 2024 年一季报, 2024 年 Q1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0.9 亿元, 同比+16.3%, 环比-5.8%;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5.5 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环比-47.4%;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1.3 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14.06%, 同比+9.70 个 pct, 环比+3.71 个 pct。 销售净利率为 1.36%, 同比+5.46 个 pct, 环比-0.43 个 pct。 投资要点:2023 年石化行业利润持续承压, 研发费用增加明显2023 年,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6 亿元, 同比下滑 65.3%;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8.2 亿元, 同比下滑 59.2%。 2023 年, 参股子公司浙石化实现净利润 13.67 亿元, 同比下滑 77%。 一方面, 上游国际原油价格中高位运行, 下游终端消费疲软, 石化行业利润空间持续承压。 分产品板块来看, 2023 年, 炼油产品营业收入为 1219 亿元, 同比+17%, 毛利率为20.3%, 同比提升 2.1 个 pct; 化工产品营业收入为 1218 亿元, 同比+7%,毛利率为 10.2%, 同比下降 0.2 个 pct; PTA 营业收入为 532 亿元, 同比+5%, 毛利率为-0.64%, 同比提升 0.3 个 pct; 聚酯化纤薄膜营业收入为147 亿元, 同比+0.5%, 毛利率为 3.2%, 同比变化-0.02 个 pct。 另一方面, 2023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 2023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 2.02%, 同比上升 0.51 个 pct,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21.9 亿元, 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 财务费用率为 2.51%, 同比上升 0.44 个 pct,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21.7 亿元, 主要由于公司利息支出增加; 销售费用率为 0.05%, 同比下降 0.01 个 pct; 管理费用率为 0.28%, 同比基本持平。 2024Q1 公司盈利同比明显修复2024 年 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5 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环比减少 5.0亿元, 一方面, 主营产品价差修复,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14.06%, 同比+9.70个 pct, 环比+3.41 个 pct, 实现毛利润 114.0 亿元, 同比增加 83.6 亿元,环比增加 22.3 亿元。 另一方面, 同比来看, 公司税金及附加同比增加 30.0亿元,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8.0 亿元; 环比来看, 税金及附加同比增加 8.5亿元, 财务费用环比减少 4.7 亿元, 其他收益环比减少 21.2 亿元, 主要由于去年同期依据政策加计抵减增值税。 据 Wind, 年初以来原油价格高位攀升, 2024 年 4 月炼化产品价差收窄。在 30 天原油库存假设基础上, 截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 2024Q2 汽油-原油价差为 1823 元/吨, 较 2024Q1 基本持平; 柴油-原油价差为 992 元/吨, 较 2024Q1 收窄 109 元/吨; PX-原油价差 3177 元/吨, 较 2024Q1收窄 162 元/吨; POY 价差为 914 元/吨, 较 2024Q1 收窄 58 元/吨; HDPE-原油价差为 1083 元/吨, 较 2024Q1 收窄 245 元/吨; PP 价差为 1262 元/吨, 较 2024Q1 收窄 205 元/吨; PTA 价差 85 元/吨, 较 2024Q1 收窄26 元/吨。 与沙特阿美签署谅解备忘录, 助力海外炼厂布局和新材料建设2024 年 1 月 2 日, 公司公告与沙特阿美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备忘录签署完成后, 公司与沙特阿美积极推进, 截至 2024 年 4 月 22 日, 已就部分事项取得一致意见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主要内容为双方拟分别出售和购买荣盛石化全资子公司中金石化和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SASREF 各 50%的股权, 以及按股权比例分别联合开发中金石化和SASREF 的扩建工程。 公司拟与沙特阿美就 SASREF 交易和中金石化交易等进行合作, 标志着公司与沙特阿美合作再升级; 沙特阿美拟入股宁波中金的升级改造和荣盛新材料( 舟山) 的开发, 旨在借助公司国际领先的化工产业和新材料技术优势, 加强其在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 多个新项目建成投产, 持续加码新材料延伸产业链2023 年, 公司沿着高端石化产业链重点布局, 一批新项目、 新装置陆续开车。 包括浙石化年产 40 万吨 ABS 装置、 年产 38 万吨聚醚装置、 年产27/60 万吨 PO/SM 装置、 年产 10 万吨顺丁稀土橡胶共线年产 7 万吨镍系顺丁橡胶装置、 年产 6 万吨溶聚丁苯橡胶装置、 年产 30 万吨醋酸乙烯装置、 年产 1000 吨α -烯烃中试装置, 永盛科技年产 25 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扩建项目等。 公司高性能树脂项目和高端新材料项目有序推进中。 此外, 2024 年 1 月, 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金塘新材料项目, 延伸浙石化及中金石化产业链。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结合原油价格走势, 综合考虑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适当下调, 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529、 4044、 4650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00、66.14、 92.72 亿元, 对应 PE 分别 23、 17、 12 倍, 公司作为民营炼化行业龙头, 持续加码新材料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 延续成长性,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 终端需求疲软; 新材料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 与沙特阿美合作进展低于预期。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4-05-08 54.00 -- -- 55.87 3.46%
55.87 3.46%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30日, 凯赛生物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及一季度报告: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21.14亿元, 同比下降 13.39%; 实现归母净利润 3.67亿元, 同比下降 33.7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07亿元, 同比下降44.67%; 销售毛利率 28.79%, 同比下降 6.45pct, 销售净利率 19.32%,同比下降 5.77pct;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5.69亿元, 同比下降 2.34亿元。 2023Q4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9亿元, 同比-9.07%, 环比+2.55%;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53亿元, 同比-21.53%, 环比-26.9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51亿元, 同比-11.54%, 环比-3.8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0.39亿元, 同比-1.15亿元, 环比-1.67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29.70%, 同比-4.98pct, 环比+3.64pct; 销售净利率为 10.06%, 同比-3.51pct, 环比-6.55pct。 同时, 公司公布一季度报告, 2024Q1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5亿元, 同比+35.43%, 环比+24.76%;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05亿元, 同比 +83.25%, 环比 +99.96%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03亿元, 同比+124.96%,环比+103.1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2.15亿元,同比+1.36亿元, 环比+1.76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28.68%, 同比-5.35pct, 环比-1.02pct; 销售净利率为 15.61%, 同比+1.39pct, 环比+5.55pct。 投资要点: 2023年营收利润下滑, 公司业绩承压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21.14亿元, 同比下降 13.39%; 实现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下降 33.75%。 其中,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润 6.09亿元,同比-2.52亿元; 期间费用 2.00亿元,同比+0.7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898万元, 损失同比上升 56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 627万元, 损失同比上升1295万元。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 5.69亿元, 同比下降 2.34亿元, 主要是上期公司进项税留抵退回导致。 期间费用方面,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1.81%, 同比-0.04pct; 管理费用率为 8.70%, 同比+0.97pct; 研发费用率为 8.95%, 同比+1.26pct; 财务费用率为-10.00%,同比+2.09pct, 主要是本期美元波动导致汇兑收益下降导致。 产品方面, 2023年, 公司长链二元酸系列实现生产量 6.57万吨, 同比 +10.70%, 实现销售量 6.00万吨, 同比+2.22%, 实现营业收入 19.08亿元, 同比-8.99%, 毛利率 37.86%, 同比下降 2.83pct; 生物基聚酰胺系列实现生产量 1.03万吨, 同比-49.03%, 实现销售量 0.76万吨, 同比-31.34%, 实现营业收入 1.54亿元, 同比-33.27%, 毛利率-17.99%, 同比下降 10.65pct。 2023年 Q4公司实现净利润 5519万元, 环比下降 3368万元, 实现毛利润 1.63亿元, 环比上升 0.24亿元, 期间费用 1.15亿元, 环比上升 5840万元, 所得税费用 142万元, 环比下降 719万元。 2024Q1净利润环比提升, 公司经营向好根据公司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4Q1公司实现净利润 1.07亿元, 环比上升 5167万元。 受下游需求回暖影响, 公司紧抓市场机遇, 加大产品销售力度, 同时全力拓展新产品癸二酸市场, 提升客户份额, 因此, 长链二元酸销售量, 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 公司归母净利润受此影响,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 2024Q1实现毛利润 1.96亿元, 环比上升 0.33亿元, 费用方面, 2024Q1销售费用为 1229万元, 环比上升 151万元; 管理费用为 4324万元, 环比下降 964万元; 研发费用为 4478万元, 环比下降 1793万元; 财务费用为-3742万元, 环比下降 2654万元。 2024Q1的资产减值损失-590万元, 环比上升 710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为-269万元, 环比下降 619万元。 与招商局合作, 加速推进生物基聚酰胺应用凯赛生物与 2023年与招商局集团签订业务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 招商局集团将尽最大的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凯赛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 基于公司产品的特点和双方的深度合作关系, 公司正与招商局集团共同推动相关生物基材料在集装箱、 建筑、 光伏、 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公司向招商局集团体系内客户形成批量销售将促进新增产能的消化。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07、 60.01、 95.3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5、 8.49、 13.11亿元, 对应 PE 分别 56、 35、 23倍, 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下滑、 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环保政策变动、 经济大幅下行。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合盛硅业 基础化工业 2024-05-06 49.26 -- -- 57.53 16.79%
57.53 16.79% -- 详细
2024 年 4 月 30 日, 合盛硅业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及一季度报告: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265.84 亿元, 同比上升 12.3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6.23亿元, 同比下降 49.0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88 亿元, 同比下降56.80%; 销售毛利率 20.15%, 同比下降 14.24pct, 销售净利率 9.72%,同比下降 12.02pct;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90 亿元, 同比下降 1.64亿元。 2023Q4 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97 亿元, 同比+24.45%, 环比-15.74%;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4.38 亿元, 同比-26.23%, 环比+8.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51 亿元, 同比-50.94%, 环比-26.98%;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30 亿元, 同比+6.87 亿元, 环比-22.58 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15.11%, 同比+0.41pct, 环比+0.48pct; 销售净利率为 6.28%, 同比-4.74pct, 环比+1.32pct。 同时, 公司公布一季度报告, 2024Q1 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16亿元, 同比-5.46%, 环比-19.14%;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5.28 亿元, 同比-47.36%, 环比+20.4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20 亿元, 同比-45.88%,环比+106.7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5.94 亿元, 同比-13.29 亿元,环比-19.64 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22.91%, 同比-8.12pct, 环比+7.80pct;销售净利率为 9.60%, 同比-7.78pct, 环比+3.32pct。 投资要点:2023 年业绩承压, 利润同比下降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265.84 亿元, 同比上升 12.37%; 实现归母净利润26.23 亿元, 同比下降 49.05%; 其中, 2023 年公司实现毛利润 55.56亿元, 同比-27.79 亿元, 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利润减少; 期间费用 18.15 亿元, 同比+3.05 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6057万元, 损失同比下降 5127 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5138 万元, 损失同比下降 6212 万元。 2023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7.90 亿元, 同比-1.64 亿元。 期间费用方面, 2023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0.16%, 同比+0.01pct; 管理费用率为 2.40%, 同比+0.63pct; 研发费用率为 2.13%,同比-0.93pct; 财务费用率为 2.13%, 同比+0.72pct。 产品方面, 2023 年公司工业硅生产量 135.50 万吨, 同比+41.07%, 销 售量 101.71 万吨, 同比+74.22%; 110 生胶生产量 39.61 万吨, 同比+51.53%, 销售量 34.15 万吨, 同比+69.65%; 107 胶生产量 32.98 万吨,同比+50.11%, 销售量 30.58 万吨, 同比+47.30%; 混炼胶生产量 8.29万吨, 同比-0.12%, 销售量 9.30 万吨, 同比+35.17%; 环体硅氧烷生产量 53.08 万吨, 同比+40.09%, 销售量 10.17 万吨, 同比+5.06%; 气相法白炭黑生产量 2.17 万吨, 同比+20.56%, 销售量 1.31 万吨, 同比+15.93%。 2023 年 Q4 公司实现净利润 4.21 亿元, 环比上升 2631 万元, 实现毛利润 10.12 亿元, 环比下降 1.51 亿元, 期间费用 4.64 亿元, 环比上升 2247万元, 所得税费用 9865 万元, 环比下降 1.68 亿元。 2024Q1 净利润环比增加, 整体经营向上根据公司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4Q1 公司实现净利润 5.20 亿元, 环比上升 9958 万元。 2024Q1 实现毛利润 12.41 亿元, 环比上升 2.29 亿元,费用方面, 2024Q1 销售费用为 949 万元, 环比下降 308 万元; 管理费用为 1.47 亿元, 环比下降 1.57 亿元; 研发费用为 1.38 亿元, 环比下降1.29 亿元; 财务费用为 1.71 亿元, 环比上升 3133 万元。 2024Q1 的资产减值损失-3257 万元, 环比上升 2799 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为 3889 万元, 环比上升 7997 万元。 产业链不断延伸, 多晶硅、 组件、 光伏玻璃项目有序推进2023 年, 公司有机硅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和工业硅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达产, 新疆中部光伏一体化产业园项目( 包含中部合盛年产 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中部合盛年产 20GW 光伏组件项目、 中部合盛年产 150 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等) 首期实现全产线贯通, 云南“绿- 电- 硅” 循环经济生产基地( 包含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一期等) 和多晶硅东部合盛年产 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等建设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0.07、 395.87、 470.87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44、 43.44、51.03 亿元, 对应 PE 分别 17、 13、 11 倍, 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 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环保政策变动、 经济大幅下行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山东赫达 基础化工业 2024-05-06 14.80 -- -- 16.85 13.85%
16.85 13.85%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26日,山东赫达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下降9.7%;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37.8%;销售毛利率29.3%,同比下降4.9个pct,销售净利率14.2%,同比下降6.4个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亿元。 2023年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3.5%,环比-11.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09亿元,同比-119.4%,环比-112.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82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4.2%,同比-5.3个pct,环比-6.2个pct。销售净利率为-2.5%,同比-14.7个pct,环比-19.4个pct。 2024年Q1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16.1%,环比+15.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54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5.1%,同比-5.9个pct,环比+0.9个pct。销售净利率为12.3%,同比-7.1个pct,环比+14.8个pct。 投资要点:2023年业绩受新基地折旧摊销拖累,2024Q1业绩环比改善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37.8%。主要由于2023年下游房地产市场下行、海外客户去库存、以及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有所下滑,叠加高青基地产品初期,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折旧摊销压力增大。分产品板块来看,纤维素醚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2.5%,销量4.04万吨,同比+17%,销售价格2.8万元/吨,同比-16%,毛利率维25.5%,同比下降5.1个pct;植物胶囊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10.9%,销量110亿粒,同比-8%,销售价格为223万元/亿粒,同比-3%。2023年末,公司在建工程1.7亿元,较2023年初减少12.4亿元,主要受到高青基地4.1万吨/年(一期)纤维素醚项目及环保治理升级改造项目转固的影响。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7.1%/0.5%,同比分别上升0.5个pct/0.1个pct/1.5个pct。 20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减少0.19亿元,环比增加0.63亿元,实现毛利润1.09亿元,同比减少0.07亿元,环比增加0.17亿元。此外,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加0.04亿元,环比减少0.25亿元;投资净收益同比减少0.01亿元,环比增加0.18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0.01亿元,环比减少2.22亿元。 持续完善产品组合,静待行业需求拐点截至2023年底,公司纤维素醚产能6.9万吨,在建产能0.5万吨,规划未建设产能1.1万吨;植物胶囊产能350亿粒,产能利用率39%,在建产线产能150亿粒。在行业供需错配、产能过剩背景下,公司积极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2023年高端医药包衣产品技术取得成功、二代纯品胶囊注册成功,同时公司2022-2023年出口收入占比均超过50%。此外,公司收购中福赫达,拓展羟乙基纤维素(HEC)产品,丰富产品矩阵。 公司纤维素醚-植物胶囊一体化优势突出,静待行业需求拐点,公司产品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由于公司高青项目转固增加折旧摊销成本,我们调整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25/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4.26/5.15亿元,对应PE为17/12/10倍,公司未来成长路径清晰:高青项目逐渐落地、植物胶囊产能逐步释放,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价格下跌风险;下游终端房地产、医药食品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建项目产能建设及投产进度低于预期;欧美通胀率维持高位。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中化国际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5-06 4.15 -- -- 4.38 5.54%
4.38 5.54%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30日,中化国际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42.72亿元,同比降低37.94%;实现归母净利润-18.48亿元,2022年为13.11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42亿元,2022年为8.33亿元;销售毛利率4.7%,同比降低4.0个pct,销售净利率-3.4%,同比降低5.9个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05亿元,同比-49.9%。 20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59元,同比-47.7%,环比-19.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08亿元,2022Q4为0.21亿元,2023Q3为-3.7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5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74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46%,同比-3.7pct,环比-1.3pct;销售净利率为-12.09%,同比降低12.8pct,环比降低9.5pct。 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16.17亿元,同比-21.33%,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2023Q1为1.13亿元,2024Q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元。 投资要点:n受天然橡胶出表及产品价格下滑拖累,2023年归母净利润承压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42.72亿元,同比减少331.77亿元,剔除天然橡胶出表影响,同比减少161.90亿元,同比降低23.35%;实现归母净利润-18.48亿元,2022年为13.11亿元,同比-31.58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润25.38亿元,同比-50.31元,管理费用16.85亿元,同比-5.11亿元,所得税-2.83亿元,同比-7.12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05亿元,同比-8.75亿元。 分板块来看,2023年公司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产品实现营收78.30亿元,同比-4.38%,毛利率-1.92%,同比-24.74pct,毛利率承压主要系下游需求不振,成本向下传导不畅,产品跌幅高于原料跌幅影响;高性能材料业务实现营收70.07亿元,同比+10.80%,毛利率5.11%,同比-8.23pct,主要受终端需求复苏缓慢,新产能投放不断增加,产品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添加剂产品实现营收43.16亿元,同比-23.29%,毛利率29.65%,同比-9.20pct,主要系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滑影响;化工材料营销实现营收173.75亿元,同比-18.23%,毛利率2.63%,同比-1.23pct;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77.74亿元,同比-61.48%,毛利率3.35%,同比-0.67pct。 期间费用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08%,同比+0.29pct,管理费用率为3.11%,同比+0.59pct;研发费用率1.63%,同比+0.49pct;财务费用率0.96%,同比+0.23pct。 2023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08亿元,环比-9.32亿元,实现毛利润2.77亿元,环比-2.5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7.71亿元,环比-7.38亿元。 n2024Q1归母净利润环比改善,盈利质量显著提升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16.17亿元,同比-21.33%,环比+3.18%;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3.60亿元,环比+10.22亿元。 2024Q1,公司实现毛利润4.24亿元,环比+1.48亿元,管理费用为3.26亿元,环比减少2.11亿元,销售费用1.12亿元,环比减少0.81亿元,财务费用1.47亿元,环比增加0.54亿元,其他收益1.05亿元,环比增加0.44亿元,资产减值损失-0.41亿元,损失环比减少7.30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所处化工行业新增产能持续投放,市场需求继续延续弱势,公司重点产品一季度市场仍较为低迷,多数产品较上年同期下跌。2024Q1公司通过强化考核、多措并举,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8亿元,同比+80.09%,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n公司积极推进重点战略项目,预计2024年内多个项目投产2023年年内,公司24万吨/年双酚A扩建项目、60万吨/年PDH、40万吨/年PO项目陆续开车成功,公司实现碳三产业链项目权限贯通。截至目前,碳三产业链项目处于一体化产能爬坡期,各生产装置运营稳定。聚合物添加剂产业链,公司促进剂项目于2023年年内完成全部设计和采购工作,完成全部单体中交。截至目前,促进剂项目已具备试生产条件,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料实试车。芳纶产业链,公司2500吨/年芳纶扩产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2024年四季度投料试车。 n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综合考虑公司价格及价差情况,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32.08、596.04、611.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4、7.34、9.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38、20、15倍,公司碳三产业链实现全线贯通,聚合物添加剂产业链及芳纶产业链预计2024年年内投料试车,考虑到公司未来成长性,上调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经济大幅下行。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振华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03 11.45 -- -- 13.18 15.11%
13.18 15.11%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30日,振华股份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Q1实现营收9.48亿元,同比+11.51%,环比+0.19%;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16.13%,环比+4.33%;ROE为3.01%,同比减少0.9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04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3.70%,同比减少3.9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9.06%,同比减少2.63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39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销量大幅提升,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9.48亿元,同比+11.51%,环比+0.19%;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16.13%,环比+4.33%。公司主要产品铬化学品价格回落,致使2024年Q1毛利率同比减少3.92个百分点至23.70%。具体看,2024年Q1,重铬酸盐均价10348.13元/吨,同比-12.54%;铬的氧化物均价21162.00元/吨,同比-3.41%;铬盐联产产品9539.94元/吨,同比-29.44%。公司秉承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在2024年Q1克服了湖北冻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实现铬的氧化物单季出货量同比提升约11%,环比提升约7%,再创历史新高。通过以量补价,公司实现2024年Q1营收9.48亿元,同比+11.51%。展望二季度,据百川盈孚,上游铬矿价格仍缓慢上涨,均价由2024年1月的55元/吨已上涨至4月的63元/吨。成本驱动下,氧化铬绿价格亦有所复苏,据百川盈孚,2024年4月,氧化铬绿均价29668元/吨,较1月上涨668元/吨。随着产品售价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上行。 期间费用方面,2024年Q1公司销售费用为802万元,同比+178万元,环比-61万元;管理费用为862万元,同比+187万元,环比-117万元;财务费用为764万元,同比-191万元,环比-133万元。 2024年Q1公司营业外收入51万元,主要系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铬盐龙头优势稳固,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铬化学品生产商,2021年收购民丰化工后,形成了湖北黄石和重庆潼南两大生产基地,铬化学品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持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打造铬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布局:上游持续强化供应链扩源及核心原材料自营力度,民丰化工铬铁矿分选工程项目已于2023年上半年投用,并计划在适当时机尝试涉足矿山资源;铬盐精深加工产品持续开发,万吨级合金添加剂生产线当前已实现投产,2024年一季度累计出货量达到3,700吨,规模效益开始显现;铬盐联产产品继续拓展;副产物综合利用深入挖潜,10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扩产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公司铬盐行业全产业链的布局正在逐步形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维生素K3行业集中度高,近期价格上行有望增厚利润维生素K3是铬盐联产产品,据新思界网,其下游约72%为饲料,整体需求相对刚性。全球维生素K3产能约为1.3万吨/年,2019年,全球维生素K3产量约为7000吨,开工率约53.8%左右。维生素K3供应较为集中,全球仅包括兄弟科技、振华股份、陆良和平、崴尼达、乌拉圭Dirox、土耳其Oxyvit、山东华升等7家企业。其中,兄弟科技和振华股份产量均约为2600吨/年,二者产量合计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4.3%。近期,受前端原料供应紧张、出口需求增加等影响,维生素K3价格开始上行。据百川盈孚,2024年4月30日,维生素K3市场均价已达85元/公斤,较2023年11月的低点56.5元/公斤大幅增加28.5元/公斤。 股票回购持续进行,彰显公司长远发展信心2024年2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人民币4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可转债转股。回购计划的实施以及回购总金额的调增,彰显出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 同时,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有效地将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回购股份178.99万股,成交金额1552.25万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0、51.58、58.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5.27、6.05亿元,对应PE分别13、11、10倍。公司为全球铬化学品龙头企业,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同时铬盐价格上行有望带来利润弹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环保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02 19.54 -- -- 21.16 8.29%
21.16 8.29% -- 详细
2024年 4月 26日, 国瓷材料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 Q1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27亿元, 同比+5.23%, 环比-22.89%;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33亿元, 同比+7.99%, 环比+3.97%;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 同比增长 20.04%, 环比-13.08%;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377万元, 同比增加 6416万元, 环比减少 2.97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38.82%, 同比+1.51pct, 环比-4.40pct。 销售净利率为 17.72%, 同比+0.92pct, 环比+5.09pct。 投资要点: 2024年 Q1净利润环比增加, 各部分费用环比下降Q1公司的毛利润为 3.21亿元,环比下降 1.42亿元。净利润为 1.46亿元,环比上升 1107万元。 各类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销售费用为 4452万元, 环比下降 149万元; 管理费用为 5619万元, 环比下降 4209万元; 研发费用 6181万元, 环比下降 2557万元; 财务费用为 580万元, 环比下降 307万元, 主要是因为汇兑收益增加。 资产减值损失为 51万元, 损失环比下降 3293万元, 主要是因为销售回款良好, 坏账计提减少, 信用减值损失 927万元, 损失环比下降 938万元。 聚焦精密陶瓷领域技术创新, 多产品齐发力公司设立江苏国瓷精密陶瓷研究院, 进一步聚焦精密陶瓷领域的纵向深度研发布局, 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 高质量精密陶瓷产品的需求。 精密陶瓷材料板块, 随着新能源汽车 800V 高压快充技术的推广, 传统的驱动电机钢球轴承电腐蚀问题更加突出, 公司陶瓷球已搭载国内外头部新能源车企的主力车型; 公司具备从陶瓷粉体、 陶瓷基片到金属化的纵向一体化优势, 将围绕氮化铝、 氮化硅、 高纯氧化铝等核心材料打造综合性的陶瓷基板产业平台, 持续推进国内陶瓷基板的进口替代进程和产业链的国产自主可控。 回购股票进行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彰显管理层信心公司于 2024年 2月 5日召开会议,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继续回购公司股 份方案的议案》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 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1亿元(含) 且不超过人民币 2亿元(含) , 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25元/股(含) , 该举措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46.82、56.94、 66.9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5、 10. 10、 12.68亿元,对应 PE 分别 26、 19、 15倍, 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产品需求下滑, 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 经济大幅下行。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利安隆 基础化工业 2024-05-02 30.58 -- -- 35.82 17.14%
35.82 17.14%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26日, 利安隆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 Q1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54亿元, 同比+14.2%, 环比-4.7%;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07亿元, 同比+29.2%, 环比+34.7%;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9亿元, 同比+23.6%, 环比+33.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25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21.4%, 同比+2.4个 pct, 环比+0.1个 pct。 销售净利率为 7.7%, 同比+0.7个 pct, 环比+2.0个 pct。 投资要点: 2024Q1盈利持续改善, 经营拐点显现2024年 Q1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07亿元, 同比增加 0.24亿元,环比增加 0.27亿元。 公司积极面对行业竞争变化, 进行产能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毛利率改善明显, 2023Q4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1.38%, 同比+2.35个 pct, 环比+0.11个 pct, 实现毛利润为 2.89亿元, 同比增长 0.63亿 元 , 环 比 减 少 0.13亿 元 。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费 用 同 比 分 别 增 加0.07/0.12/0.28亿元, 环比分别变化+0.04/+0.10/-0.34亿元, 其他收益同比+0.14亿元, 环比-0.08亿元。 据福建应急管理, 2024年 4月 14日, 帝盛科技位于福建南平市邵武经济开发区的 103车间东侧设备装置起火, 该车间主要生产 UV-1130(苯并三唑混合物)。 UV 行业装置发生意外, 预计短期对 UV 产品供给端和价格造成扰动。 新产能逐步释放, 多元化布局培育未来增长点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方面, 公司珠海基地新增 3万吨抗氧剂扩产项目,预计 2024年 7月投产。 润滑油添加剂方面, 2023年公司完成康泰二期建设和投产, 预计 2024年开工率将进一步提升, 一期和二期项目产能形成合力。 生命科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 2023年 1月, 年产 6吨核酸药物原材料中试研发装置投产; 红景天苷已完成吨级中试放大, 已具备产业化条件; 聚谷氨酸已具备中试放大条件; 透明质酸和特种氨基酸及其衍 生物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技术验证和发酵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此外, 公司间接并购韩国 IPI, 进军电子级 PI 材料市场。 截至 2024年 4月 17日, 公司已对宜兴创聚增资, 并已与韩国 IPI 进行 66.27%股份交割, 公司将尽快推动宜兴创聚对韩国 IPI 100%股权的交割工作, 同时,宜兴创聚 PI 材料国产化生产线正在实施, 将于 2025年投入使用。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新建项目在近两年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 包括珠海基地扩产项目以及康泰二期项目, 叠加公司前瞻布局生命科学和高端电子材料领域, 我们预计 2024/2025/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8.45、 83.07、 96.2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2、6.07、 7.22亿元, 对应 PE 为 14、 11、 10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项目建设放量低于预期; 主营产品价格下降;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 汇率波动; 并购业务整合不及预期; 高端电子材料下游应用开拓不及预期。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三角轮胎 基础化工业 2024-05-02 17.39 -- -- 17.98 3.39%
17.98 3.39%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27日, 三角轮胎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及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04.22亿元, 同比+13.0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96亿元, 同比+89.29%;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78亿元, 同比+117.37; 销售毛利率 21.51%, 同比+6.68pct, 销售净利率 13.40%, 同比+5.40pct;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17.98亿元, 同比+20.95%。 2023Q4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52亿元, 同比+5.65%, 环比-4.59%;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3.39亿元, 同比+26.70%, 环比-24.6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87亿元, 同比+31.96%, 环比-26.6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4.85亿元, 同比-15.92%, 环比+34.94%。 销售毛利率为21.72%, 同比+3.53pct, 环比-2.56pct; 销售净利率为 13.28%, 同比+2.22pct, 环比-3.53pct。 同时, 公司公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Q1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85亿元, 同比-2.93%, 环比-6.53%;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94亿元,同比+26.92%, 环比-13.2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42亿元, 同比+34.47%, 环比-15.6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0.02亿元, 同比-97.50%, 环比-99.61%。 销售毛利率为 20.78%, 同比+2.87pct, 环比-0.94pct; 销售净利率为 12.33%, 同比+2.91pct, 环比-0.95pct。 投资要点: 产销量同比增加, 2023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04.22亿元,同比+13.03%;实现归母净利润 13.96亿元, 同比+89.29%。 其中,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润 22.42亿元, 同比+8.74亿元; 期间费用 7.69亿元, 同比+0.89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0.39亿元, 同比-0.07亿元, 主要系 2022年美国工厂项目终止, 处置在建工程影响; 信用减值损失-0.09亿元, 同比-0.03亿元, 主要系营收账款增加影响。 期间费用方面,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为 3.82%, 同比+0.11pct; 管理费用为 2.47%, 同比-0.08pct; 研发费用为 1.40%, 同比-0.15pct;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0%, 同比+0.12pct。 轮胎产销方面, 2023年公司实现轮胎生产量 2417.28万条, 同比+7.52%; 实现轮胎销售量 2568.45万条, 同比+15.63%。 2023年 Q4公司实现净利润 3.39亿元,环比-1.11亿元,实现毛利润 5.54亿元, 环比-0.95亿元, 期间费用 2.08亿元, 环比+0.06亿元。 轮胎产销量环比减少, 2024Q1业绩下降根据公司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Q1公司实现净利润 2.94亿元,环比-0.45亿元, 利润下降主要轮胎销量减少影响。 2024Q1实现毛利润 4.96亿元,环比-0.59亿元, 费用方面, 2024Q1销售费用为 0.99亿元, 环比-0.06亿元; 管理费用为 0.59亿元, 环比-0.14亿元; 研发费用为 0.29元, 环比-0.14亿元; 财务费用为-0.09亿元, 环比+0.04亿元。 2024Q1的资产减值损失为-0.19亿元, 环比-0.17亿元。 轮胎产销方面, 2024Q1公司实现轮胎生产量 572.41万条, 环比-8.14%; 实现轮胎销售量 586.79万条,环比-4.42%。 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公司生产经营较为稳健, 公司产能约 2688万条, 2023年公司生产各类轮胎 2417万条, 产能利用率 89.93%。 同时,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不断提升产品性能, 推进产品高性能化、 绿色化、 差异化及智能化, 2023年公司投放新产品 117个。 商用车胎获得宇通、 金龙、中通、 比亚迪等主机厂的认可并进入其新能源车标配体系; 乘用车胎进入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体系, 开发了现代起亚、 上汽通用五菱、 吉利、郑州日产及江铃等主机厂项目, 完成现代起亚、 郑州日产等项目的性能认可, 实现吉利、 上汽通用五菱等多个项目的供货。 工程车胎与卡特彼勒、 小松等开展了高端配套合作, 与卡特彼勒青州工厂、 长城重工、 上海三一、 龙工等完成了新能源车辆的批量配套; 特种轮胎完成新一代全地形越野轮胎花纹产品开发, 18吋圈口直径工业子午线轮胎在多个型号桥梁运输特种车辆实现产品配套。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111.32、 117.45、 124.8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02、 17.26、18.59亿元, 对应 PE 分别 8.58、 7.97、 7.40倍, 考虑公司经营稳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叠加轮胎市场高景气度,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风险; 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全球市场竞争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 汇率变动风险等。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4-05-01 21.00 -- -- 24.83 14.79%
24.11 14.81%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27日, 兴发集团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公司 2024Q1实现营收 68.88亿元, 同比+4.82%, 环比+11.50%; 实现归母净利润 3.82亿元, 同比-15.07%, 环比-14.27%; ROE 为 1.82%, 同比减少 0.36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0.36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14.45%, 同比减少 1.58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12.44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5.54%, 同比减少 1.57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1.07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一季度业绩承压, 黄磷等价差修复看好二季度业绩修复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88亿元,同比+3.17亿元,环比+7.10亿元; 实现毛利润 9.95亿元, 同比-0.58亿元, 环比-6.67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 3.82亿元, 同比-0.67亿元, 环比-0.63亿元。 受到主要产品草甘膦等价格下降影响, 公司一季度利润下降。 公司 2024Q1特种化学品销售均价为 10518元/吨, 同比-17.39%; 草甘膦系列产品销售均价为 21194元/吨, 同比-34.75%; 肥料销售均价为 3105元/吨, 同比-4.01%; 有机硅系列产品销售均价为 11383元/吨, 同比-15.30%。 原材料方面, 一季度白煤采购均价为 1153元/吨, 同比-33.30%; 金属硅采购均价为 13461元/吨, 同比-18.48%; 甲醇(生产有机硅) 采购均价为 2356元/吨, 同比-5.81%; 甲醇(生产草甘膦) 采购均价为 2167元/吨, 同比-6.90%; 冰醋酸(生产甘氨酸)采购均价为 2683元/吨, 同比-4.65%。 期间费用方面, 2024Q1公司销售费用为 0.76亿元, 同比+0.44亿元, 环比-0.23亿元; 管理费用为 0.84亿元, 同比+0.15亿元, 环比-1.40亿元; 研发费用为 2.12亿元, 同比-0.38亿元, 环比-1.49亿元; 财务费用为 0.89亿元,同比+0.07亿元,环比+0.05亿元。2023Q4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3.41亿元, 主要是计提存货跌价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所致, 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 0.16亿元, 环比+3.57亿元。 据 Wind, 2024Q2(截至 2024/4/28)磷矿石均价为 1015元/吨, 同比-1%, 环比+1%; 黄磷均价为 22802元/吨, 同比+4%, 环比-2%,价差为 9253元/吨, 同比+25%, 环比+5%; 草甘膦均价为 25651元/吨, 同比-13%, 环比-1%, 价差为 11066元/吨, 同比-28%, 环比-2%; 有机硅均价为 14036元/吨, 同比-5%, 环比-10%, 价差为2920元/吨, 同比+45%, 环比-23%; 磷酸一铵均价为 2900元/吨,同比+7%, 环比-6%, 价差为 552元/吨, 同比+18%, 环比-24%。 公司主要产品黄磷、 有机硅、 肥料等价差同比有所修复, 同时湿电子化学品、 光伏胶、 微胶囊、 气凝胶毡、 磷化剂等新材料产品在 2023年陆续投产为公司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业绩有望修复。 收购谷城兴发 100%股权, 完善硅石矿资源配套能力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兴瑞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公司控股股东宜昌兴发的全资子公司古镇公司、 兴和公司合计持有的谷城兴发 100%的股权, 交易对价为 32,896.10万元,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本次交易完成后, 谷城兴发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孙公司。 谷城兴发旗下柳渝沟矿区范围内硅石矿保有资源量 899.37万吨。 2023年 12月, 谷城兴发柳榆沟硅石矿取得 100万吨/年安全生产许可证, 硅石矿开采能力由 30万吨/年提升至 100万吨/年, 成品矿加工能力由 18万吨/年提升至 55万吨/年。 公司当前拥有工业硅产能 6万吨/年, 工业硅生产所需硅石矿全部外购。 本次收购谷城兴发, 将有效填补公司硅石矿资源缺口, 同时为公司后续提升工业硅产能配套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有利于提增有机硅上下游一体化产业运营效益, 增强有机硅新材料产业综合竞争力。 发布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 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为配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建立和完善员工、 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 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范围包括上市公司(含下属子公司) 的董事(不含独立董事) 、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核心技术(业务) 骨干, 以及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 初始设立时总人数不超过 1,500人。 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 36,000万元,以“份”作为认购单位, 每份份额为 1.00元, 合计认购份额不超过36,000万份。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和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前一日(2024/4/26)收盘价 21.41元/股测算, 本员工持股计划所能购买和持有的标的股票总数量约为 1,681.46万股, 占本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总股本的 1.52%。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5、 343、 36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23、 24. 11、 28.18亿元, 对应 PE 分别 12、 10、 8倍。 公司磷矿石资源优势突出, 新材料项目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维持“买入” 评级。
李永磊 4 9
董伯骏 3 8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01 24.87 -- -- 27.38 10.09%
27.38 10.09% -- 详细
事件:2024 年 4 月 26 日, 永和股份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及一季度报告: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43.69 亿元, 同比上升 14.86%; 实现归母净利润 1.84亿元, 同比下降 38.81%;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3 亿元, 同比下降57.82%; 销售毛利率 14.63%, 同比下降 3.83pct, 销售净利率 4.21%,同比下降 3.69pct;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5.24 亿元, 同比上升 0.82 亿元。 2023Q4 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40 亿元, 同比+5.23%, 环比-0.81%;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22 亿元, 同比-70.12%, 环比-58.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8 亿元, 同比-155.04%, 环比-176.4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2.72 亿元, 同比+1.63 亿元, 环比+0.44 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11.49%, 同比-10.03pct, 环比-2.60pct; 销售净利率为 1.90%,同比-4.79pct, 环比-2.63pct。 同时, 公司公布一季度报告, 2024Q1 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12亿元, 同比+7.84%, 环比-11.17%;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37 亿元, 同比+27.38%, 环比+72.1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37 亿元, 同比+0.13 亿元, 环比+0.74 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0.13 亿元, 同比+1.86 亿元, 环比-2.59 亿元。 销售毛利率为 17.26%, 同比+0.54pct, 环比+5.78pct;销售净利率为 3.72%, 同比+0.59pct, 环比+1.82pct。 投资要点:新装置投建, 2023 年营收增加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43.69 亿元, 同比上升 14.86%, 主要是因为公司新建生产装置逐步建成与达产, 产销量规模不断扩大; 实现归母净利润1.84 亿元, 同比下降 38.81%, 主要是因为氟化工行业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导致的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其中, 2023 年公司实现毛利润 6.39亿元, 同比-0.63 亿元; 期间费用 4.72 亿元, 同比+1.26 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922 万元, 损失同比下降 117 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95.4 万元, 损失同比上升 339 万元。 2023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 5.24 亿元, 同比+0.82 亿元。 期间费用方面, 2023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1.62%,同比+0.12pct; 管理费用率为5.96%, 同比-0.18pct; 研发费用率为2.07%,同比+0.70pct; 财务费用率为 1.17%, 同比+1.07pct。 产品方面, 氟碳化学品板块, 公司 2023 年实现生产量 20.34 万吨, 同比+10.53%, 实现外销量 11.35 万吨, 同比+18.71%, 实现营业收入 23.58亿元, 同比-3.75%; 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 公司 2023 年实现生产量 3.87万吨, 同比+113.91%, 实现外销量 2.75 万吨, 同比+163.20%, 实现营业收入 13.47 亿元, 同比+58.66; 化工原料板块, 公司 2023 年实现生产量 44.08 万吨, 同比+107.22%, 实现外销量 21.14 万吨, 同比+114.67%,实现营业收入 5.46 亿元, 同比+33.11%。 2023 年 Q4 公司实现净利润 2163 万元, 环比下降 3043 万元, 实现毛利润 1.31 亿元, 环比下降 0.31 亿元, 期间费用 1.56 亿元, 环比上升 4638万元, 所得税费用 1648 万元, 环比上升 784 万元。 制冷剂价格上行, 2024Q1 业绩提升根据公司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4Q1 公司实现净利润 3765 万元, 环比上升 1602 万元。 2024Q1 实现毛利润 1.75 亿元, 环比上升 0.44 亿元。 利润提升得益于三代制冷剂价格上涨。 费用方面, 2024Q1 销售费用为 1549万元, 环比下降 351 万元; 管理费用为 6806 万元, 环比下降 1821 万元;研发费用为 2477 万元, 环比下降 211 万元; 财务费用为 1728 万元, 环比下降 656 万元。 2024Q1 的资产减值损失 660 万元, 环比上升 1889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为-2.3 万元, 环比下降 127 万元。 制冷剂配额落地, 公司含氟聚合物成长性好公司现拥有氟碳化学品年产能 19 万吨,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示的 2024 年度 HFCs 生产配额分配情况, 公司三代制冷剂获得的配额为 5.52 万吨,位于行业前列; 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年产能 6.78 万吨, 其中 HFP产能位于全球前列, FEP 等拳头产品技术积累国内领先, 享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公司化工原料年产能 64.20 万吨。 截至 2023 年年末, 公司拥有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年产能 6.78 万吨, 在建产能超过 4 万吨。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为 53.00、60.17、 65.39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0、 6.45、 7.86 亿元, 对应 PE 分别 19、 15、 12 倍, 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跌、 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 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环保政策变动、 经济大幅下行。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