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1-09 23.20 -- -- 25.60 10.34%
26.24 13.10% -- 详细
钾肥、 碳酸锂高景气持续,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蓄势待发。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 资源和规模优势明显, 现有氯化钾产能 500万吨/年,依托资源优势布局盐湖提锂, 现有碳酸锂 3万吨/年产能。 氯化钾和碳酸锂是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点, 2021年碳酸锂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 10%。 收入方面, 氯化钾业务近五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 6.9%, 碳酸锂业务近五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 10.4%。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5.42亿, 同比增长 118.01%;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0.82亿, 同比增长 225.2%。 钾肥市场逐步回暖, 供需缺口依然较大。 2022年在俄乌冲突影响市场供需错配下, 氯化钾价格整体维持高位运行, 绿色农业近几年蓬勃发展, 对于钾肥需求日益增加。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中国钾肥销量达 2048万吨, 预计 2022年中国钾肥销量将达 2071万吨。 作为钾肥龙头, 公司在国内拥有自主定价权, 500万吨氯化钾产能占全国氯化钾产能的 50%以上, 占全国钾肥产能约 46.72%, 近年来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90%以上, 产销率在75%以上。我们根据近五年的供需平衡表预测 2022-2023年氯化钾供需缺口达到 600-700万吨, 预计 2022-2024年公司钾肥将实现营收 215、 218、 222亿元。 新能源需求不断释放, 碳酸锂高景气持续。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态势延续, 碳酸锂市场维持高景气, 截至 2022年 11月, 国内碳酸锂的总产量31.0万吨, 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45.7%; 据 GGII 数据预测, 到 2025年, 全球电池合计需求有望达到 1800GWh, 将衍生出 120万吨的碳酸锂产能需求。 公司现有碳酸锂 3万吨/年产能; 盐湖比亚迪 3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处于中试阶段; 新建 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预计 2024年投产, 未来 10万吨碳酸锂产能全部释放, 将带动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 我们测算 2022-2023年碳酸锂行业供需缺口分别达到约 10、 17万吨, 预计 2022-2024年公司碳酸锂将实现营收 104、 105、 105亿元。 盈利预测、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169.3/173.21/178.59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78%/2.3%/3.2% , 对 应 EPS 为3.12/3.19/3.29元, PE 为 7.3/7.1/6.9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 评级。 风险提示: 碳酸锂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的风险; 氯化钾及碳酸锂销售价格波动的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供需测算存在误差的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11 26.01 -- -- 26.30 1.11%
26.30 1.11%
详细
盐湖股份发布三季报公告: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62.38亿元,同比增长 34.55%;归母净利润 29.25亿元,同比增长 82.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 29.12亿元,同比增长 59.18%。 投资要点 锂盐行业高景气,产品量价齐升公司前三季度总营收 235.42亿元,同比增长 118.01%。 归母净利润 120.82亿元,同比增长 225.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 120.30亿元,同比增长 206.03%。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因报告期内,碳酸锂量价齐升以及钾肥(氯化钾)价格大幅上涨。 前三季度公司碳酸锂产量 2.4万吨,同比+47.24%;销量2.44万吨,同比+62.67%。根据安泰科报价,2022前三季度碳酸锂均价 43.75万元/吨,同比高出 403.45%。 前三季度公司钾肥(氯化钾)产量 429万吨,同比+9.98%;销量 354万吨,同比-792%。根据隆众化工报价,2022年前三季度钾肥均价 4332元/吨,同比高出 67.45%。 2万吨碳酸锂新产能稳定生产,远期产能绘蓝图子公司蓝科锂业 2万吨碳酸锂新产能今年 6月完成试车。碳酸锂总产能达到 3万吨,8月以后日产接近 100吨。 公司规划自己新建 4万吨锂盐+与比亚迪合作 3万吨锂盐。4万吨锂盐项目目前项目立项审批手续全部办理完毕,相关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有序推进,并正在加快开展现场临时设施、场地平整等基础性工作,按原计划在 24个月之后建成投产。 而与比亚迪合作的 3万吨碳酸锂项目中试进展顺利,已生产出合格碳酸锂产品,并针对中试过程中存在问题在进行优化和完善。 随着远期新产能逐步投产,公司有望充分吸收新能源行业红利。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7.64、173.73、190.83亿元,EPS 分别为 3.09、3.20、3.5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6、8.3、7.5倍,维持“买入”投资 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3)疫情影响开工和运输等。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09 26.80 -- -- 26.92 0.45%
26.92 0.45%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42亿元、同比+118.0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82亿元、同比+225.20%。Q3实现营业收入62.38亿元,同比+34.55%,环比-35.60%;实现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82.69%,环比-48.34%。 钾肥:受下游开工不足以及疫情影响运输导致销量下滑,有望持续回暖量:Q3产量165万吨、销量58万吨,受国内化肥市场价格波动、季度性需求等因素影响,导致下游复合肥企业开工率不足,同时受疫情影响,产品运输也受到一定限制,造成了钾肥销售环比出现一定下降。目前下游复合肥企业开工率逐步提升,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全年氯化钾生产目标575万吨,公司将加大销售力度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力争实现全年销售目标。 价:三季度钾肥出厂均价为4826元/吨(60%粉),与二季度相比环比有所提升(二季度出厂均价为4425元/吨),但由于国际钾肥价格下跌,目前出厂价已降至3720元/吨。 锂盐:价格高位,蓝科3万吨产能释放增厚利润量:前三季度碳酸锂产量约2.4万吨,销量约2.44万吨;三季度产量为0.87万吨,销量为0.94万吨,截至三季报库存约0.3万吨。随着2万吨电碳投产,公司碳酸锂产能达到3万吨,2万吨项目产品已从6月中旬开始主含量达到电池级标准,现公司碳酸锂日产量稳定在100吨以上,全年预计碳酸锂产量3万吨以上。 价:碳酸锂三季度市场均价47.5万元/吨,与二季度均价45.8万元/吨相比稍有提升。 盐湖锂资源自主可控,察尔汗优质钾锂资源是公司稳定钾、扩大锂的底气所在凭借青海察尔汗盐湖的资源优势,公司现有3万吨/年碳酸锂装置的达标达产,并投资70.8亿元建设4万吨/年基础锂盐项目,目前立项审批手续全部办理完毕,相关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有序推进,并正在加快开展现场临时设施、场地平整等基础性工作,按原计划在持续推进中,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卤水提锂的行业龙头地位,加快成为新能源的“护航者”。 11月3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中矿、盛新、藏格必须出售动力金属、智利锂业、超锂公司的股权,引发市场热议。我们认为资源自主可控将成为趋势,国内青海、西藏的盐湖锂以及江西的云母锂都有望成为未来供应的主力,作为国内盐湖锂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投资建议受益钾锂高景气,公司凭借察尔汗优质资源+多年深耕积累成熟的低成本工艺,实现钾锂量价齐升。资源自主可控将成为趋势,国内青海、西藏的盐湖锂以及江西的云母锂都有望成为未来供应的主力,作为国内盐湖锂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180亿元、18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8.5X、8.1X、7.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钾肥及碳酸锂价格不及预期风险;碳酸锂扩产计划不及预期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风险;公司管理经营效率不及预期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0-31 21.73 27.00 18.68% 27.27 25.49%
27.27 25.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5.42亿元、同比+118.01%,其中Q3营业收入62.38亿元,同比+34.55%、环比-35.60%。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0.82亿元、同比+225.20%,其中Q3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82.69%、环比-48.34%。 锂盐量价齐升,技改优化产量或存在提升空间。(1)价格:2022年前三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均价45.8万元/吨,同比+403.5%,其中Q3均价48.2万元/吨,同比+339%、环比+2.4%。(2)产销:2022年前三季度碳酸锂产销依次为2.4、2.44万吨,其中Q3产销依次为0.87、0.94万吨,截至三季报库存约0.3万吨。(3)据公告,蓝科锂业在后端沉锂母液回收环节增加萃取技术,目前相关装置的招标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加快项目的实施,相关装置投运后,氯化锂收回率将进一步提升,蓝科锂业锂盐产量或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钾肥销量下滑,单吨利润依旧维持高位。(1)价格方面:公司氯化钾产品定价以进口大合同价格为基础,充分考虑市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灵活定价,Q3青海盐湖氯化钾(57%粉)出厂均价为4680元/吨,环比+9.6%,可观钾肥价格下,单吨利润依旧维持高位,不过由于国际钾肥价格下跌等因素,公司9月底已将出厂价下调至3880元/吨。(2)产销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钾肥产销依次为429、354万吨,其中Q3产销依次为165、58万吨,季度垒库107万吨,叠加四季度产量(据公开的投资者问答,2022年公司钾肥计划产量约570万吨),以及农业备耕等需求回暖,预计Q4钾肥或持续放量。 自有及合资项目持续推进,预期碳酸锂产能将明显提升。据公告,公司“十四五”期间,锂盐产能总体规划为10万吨,主要包括蓝科锂业3万吨碳酸锂、公司自建4万吨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和盐湖比亚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其中比亚迪中试装置由比亚迪主导在盐湖中试基地进行中试,中试整体进展顺利,后续公司与比亚迪将协商项目的实施具体细节。未来随着主要项目的落地,预计公司锂盐产能将明显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5.76、347.69、375.71亿元,预计净利润160.29、166.51、190.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5、3.06、3.5元/股,目前股价对应PE为7.4、7.1、6.2倍。维持“增持-A”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7元/股。 风险提示:锂价大幅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0-31 22.50 -- -- 27.27 21.20%
27.27 21.20%
详细
事件:2022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42亿元,同比+118.0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82亿元,同比+225.2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6.97%,同比上升15.78个pct。销售毛利率80.10%,同比上升18.14个pct;销售净利率65.64%,同比上升27.36个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12.50亿元。 其中,2022年Q3实现营收62.38亿元,同比+34.55%,环比-35.60%;实现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82.69%,环比-48.33%;ROE为14.41%,同比下降7.10个pct,环比下降21.60个pct。销售毛利率86.13%,同比上升19.07个pct,环比上升6.21个pct;销售净利率67.02%,同比上升27.46个pct,环比下降4.62个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27.14亿元。 投资要点:钾锂景气延续,Q3业绩同比高速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同比高增长,实现营收235.42亿元,同比+118.0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82亿元,同比+225.20%。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营产品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据卓创资讯,2022年Q1-Q3,盐湖氯化钾(国产60%)到站价平均价格为4417.05/吨,同比+70.76%。据百川盈孚,2022年Q1-Q3,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6.98万元/吨,同比+397.66%。2022年Q1-Q3公司氯化钾产量约429万吨,销量约354万吨;碳酸锂产量约2.4万吨,销量约2.44万吨。在三季度青海疫情期间,公司安全生产有序推进,钾肥、碳酸锂产品生产保持稳定。 其中,2022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2.38亿元,同比+34.55%,环比-35.60%;实现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82.69%,环比-48.33%;销售毛利率86.13%,同比上升19.07个pct,环比上升6.21个pct。产品价格方面,公司氯化钾出厂价较为坚挺,Q3盐湖氯化钾(国产60%)到站价平均价格为4880元/吨,同比+52.78%,环比+9.81%;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Q3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9.27万吨,同比+2.10%,环比+321.05%。销量方面,Q3公司氯化钾销量为58万吨,Q3公司碳酸锂销量为9396吨。公司Q3氯化钾销量不及预期,主要是由于钾肥处于需求淡季,出货压力较大。格尔木疫情也影响了物流和运输。四季度随着秋耕和明年春耕备货推进,公司钾肥销售有望好转。“稳定钾,扩大锂”战略持续推进公司聚焦钾锂主业。钾肥是公司的“压舱石”,据统计显示,8月份,公司钾肥月产量逾56万余吨,9月6日单日产量首次突破1.9万吨,创造了公司历史上月产量、日产量最高历史纪录(来源:中新网)。 公司将围绕提高钾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构建钾肥全产业链体系和加大境外优势钾资源的规划布局。锂盐版块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打开成长新的空间。公司现有3万吨碳酸锂达产达标(权益产能1.54万吨/年),盐湖比亚迪3万吨/年(权益产能1.49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处于中试阶段,并启动了远期的4万吨锂盐(2万吨/年碳酸锂+2万吨/年氯化锂)项目。截止三季报发布日,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已完成所有立项审批手续,正在进行相关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按计划在持续推进。 回购股份彰显管理层信心2022年9月29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票的议案》。公司决定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的股份种类为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且不低于人民币7.5亿元。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0.62元/股。公司回购股份方案彰显了管理层对于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作为钾肥和盐湖提锂龙头,钾肥板块核心优势明显,锂盐板块产能不断扩张,将受益于钾锂双景气周期。 预计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0、167.11、190.51亿元,EPS为2.82、3.08、3.51元/股,对应PE为8、7、6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安全环保政策升级;国内外疫情反复的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9-12 27.36 -- -- 27.60 0.88%
27.60 0.88%
详细
完成亏损资产剥离,重新聚焦于钾锂优势业务,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2021年在行业景气下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平均售价分别上涨41.35%和89.60%,公司盈利能力得以大幅提高。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78亿元,同比增加5.44%;归母净利润44.78亿元,同比增加119.58%。 钾肥是公司“压舱石”。 在供需紧平衡以及地缘政治扰动下,氯化钾价格走入上升通道。 2022年全球钾肥实际供需缺口达到约800万吨, 据我们预测, 2022-2025年全球钾肥开工率为64.42%、 65.37%、 65.86%和66.09%, 钾肥景气度有望延续。公司氯化钾产能全国占比高达58%, 在技术保障和规模效应下公司钾肥具备成本优势,毛利率同行业最高,将在氯化钾价格景气周期受益。 截至7月11日公司氯化钾(60%) 到站价为4880元/吨,今年以来上涨52.98%,较进口钾肥市场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预计2022-2024年钾肥版块将实现营收180、 185、 185亿元,毛利144.0、148.5、 148.5亿元。 锂盐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 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下,碳酸锂持续偏紧,价格大幅攀升。据我们预测2022年全球碳酸钾供需缺口为3.81万吨LCE,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2023年起在资源端放量下全球碳酸锂供需错配格局有所改善。 截至7月11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48.29万元/吨,今年以来上涨70.98%;工业级碳酸锂报价46万元/吨,今年以来上涨78.64%。 公司作为盐湖提锂龙头,碳酸锂产能2021年扩产至3万吨/年(权益产能1.54万吨/年),盐湖比亚迪3万吨/年(权益产能1.49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处于中试阶段,并规划了远期的4万吨锂盐产能。 通过资源二次利用+技术突破,公司持续进行降本增效,成本优势显著,盐湖提锂打造公司业绩第二个引擎。预计2022-2024年锂盐版块将实现营收106.4、 105.0、150.0亿元,毛利98.0、 95.4、 134.0亿元。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307.4/311.0/35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7/152.4/172.5亿元,对应PE为11.9/11.3/10.0倍。公司作为钾肥和盐湖提锂龙头,钾肥版块核心优势明显,锂盐版块产能不断扩张,将受益于钾锂双景气周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安全环保政策升级;国内外疫情反复的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9-06 26.68 -- -- 27.60 3.45%
27.60 3.45%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2半年报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173.04亿元,yoy+181%;实现归母净利润91.58亿元,yoy+334%。从单二季度看,22Q2实现营收96.87亿元,yoy+208%,qoq+27%;实现归母净利润56.61亿元,yoy+328%,qoq+62%。 钾肥:库存进一步消化保障销售,测算钾肥业务贡献业绩6688亿元量:上半年钾肥销量296万吨,产量264万吨,库存由年初47.6万吨下降至15.6万吨;Q2钾肥销量为151万吨。公司为应对今年春耕钾肥紧缺的情况,稳步扩大钾肥产能应对稳价保供。今年钾肥计划产量570万吨左右。 价:上半年钾肥价格一路上行,国内钾肥大合同价格590美元,目前公司95%氯化钾出厂价为4480元/吨。 利:假设按照单吨完全成本1300元、单吨价格3600元测算,上半年钾肥业务贡献业绩68亿元。 锂盐:价格高位,蓝科33万吨产能释放增厚利润量:上半年锂盐销量1.50万吨,产量1.53吨,库存量由年初的3435吨增加至3684吨;Q2锂盐销量0.82万吨。随着2万吨电碳投产,公司碳酸锂产能达到3万吨,2万吨项目产品已从6月中旬开始主含量达到电池级标准,现公司碳酸锂日产量稳定在100吨以上,全年预计碳酸锂产量3万吨以上。 价:目前公司碳酸锂售价46万元/吨,根据报表测算,上半年销售均价34.4万元/吨。 利:假设按照单吨完全成本4.5万元、单吨价格34.4万元测算,上半年锂盐业务贡献业绩23亿元。 稳定钾、扩大锂、开发钠战略明确,稳步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稳定钾:实施前系统7大工程,解决原卤供给量和卤水氯化钾含量,在存量工程和增量工程的复合作用下,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原卤采集量增加5000万立方米,氯化钾含量由1.2%提升至1.4%。 扩大锂:现1+2万吨/年碳酸锂装置的达标达产,并投资70.8亿元建设4万吨/年基础锂盐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卤水提锂的行业龙头地位,加快成为新能源的“护航者”。 开发钠:成立了钠资源开发专班,进一步明确钠资源开发利用思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和市场调研力度,提前谋划布局,不断延伸盐湖钠资源产业链,培育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建议受益钾锂高景气,公司凭借察尔汗优质资源+多年深耕积累成熟的低成本工艺,实现钾锂量价齐升。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177亿元、17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8.33X、8.23X、8.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钾肥及碳酸锂价格不及预期风险;碳酸锂扩产计划不及预期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风险;公司管理经营效率不及预期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8-31 27.98 39.40 73.19% 27.86 -0.43%
27.86 -0.43%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收 173.04亿元,同比增长 181%;归母净利润为 91.58亿元,同比上涨 333%;22Q2实现营收 96.87亿元,同比增长 208%,环比增长 27.18%,归母净利润为 56.61亿元,同比增长 328%,环比增长 61.87%。 点评: 量价齐升,锂盐业务继续高增长。2022H1公司锂盐业务实现营收51.64亿元,同比增长 1003%,碳酸锂产量为 15253吨,同比增长 80.2%,销量为 15004吨,同比增长 101.8%。上半年公司碳酸锂的平均售价预计为 38.89万元/吨(含税),SMM 上半年工业级碳酸锂的均价为 43.36万元/吨(含税),单吨成本约为 2.53万元/吨,成本有所下降。 1+2+3+4,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公司旗下蓝科锂业拥有 3万吨的碳酸锂产能,碳酸锂日产量稳定在 100吨以上。公司和比亚迪合建 3万吨碳酸锂项目正在进行中试。2022年 5月公司计划投资 70.8亿元,新建 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其中电池级碳酸锂 2万吨,氯化锂 2万吨,预计 2024年建成投产,届时公司的合计产能有望达到 10万吨。 未来 2年氯化钾依旧高景气,公司有望持续收益。2022H1公司氯化钾业务实现营收 106.7亿元,同比增长 112%,氯化钾产量为 264万吨,销量为 296万吨,预计氯化钾平均售价为 3927.41元/吨(含税),百川统计上半年青海盐湖 60%氯化钾的出厂均价为 4017元/吨(含税),单吨成本为 683元/吨,较去年有所下降。虽然当前由于粮食淡季国内氯化钾价格有所下跌,但全球粮食危机+地缘冲突,未来两年全球氯化钾都处于短缺状态,氯化钾价格有望长期保持高位,公司钾肥依然是现金牛业务。 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76.6/178.1/196.0亿元,对应 EPS 为 3.25/3.28/3.61元,对应 PE 为 8.77/8.70/7.90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钾肥锂盐龙头,给予公司 2023年 1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39.4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8-29 28.00 -- -- 28.35 1.25%
28.35 1.25%
详细
事件:2022年8月24日,盐湖股份发布2022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73.04亿元,同比+180.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8亿元,同比+333.09%;摊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39%,同比上升15.58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77.93%,同比上升19.8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5.14%,同比上升27.82个百分点。 其中,2022年Q2实现营收96.87亿元,同比+207.95%,环比+27.18%;实现归母净利润56.61亿元,同比+328.40%,环比+61.8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01%,同比上升12.3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5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79.92%,同比上升12.4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5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71.64%,同比上升26.0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4.75个百分点。 点评:主营产品景气提升,公司H1业绩大幅增长2022年上半年,受益于钾肥和锂盐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主营产品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3.04亿元,同比+180.81%;实现归母净利润91.58亿元,同比+333.09%。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2年上半年氯化钾实现营收106.65亿元,同比+112.28%,环比+84.29%;均价(不含税)达3603.13元/吨,同比+100%;毛利率为81.05%,同比+15.96个百分点,环比+9.57个百分点。碳酸锂实现营收51.64亿元,同比+1003.42%,环比+283.54%;均价(不含税)达34.42万元/吨,同比+414%;毛利率为92.64%,同比+33.24个百分点,环比+18.92个百分点。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达85.36亿元,同比+215.26%。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达0.72%/2.69%/0.41%/0.46%,同比-0.61/-2.51/-1.46/+0.0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控制良好。研发费用率增加主要是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 氯化钾产销两旺,景气度有望持续2022H1公司氯化钾产销两旺,氯化钾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5.4%;销量296万吨,同比增长12.5%。公司氯化钾处于超产状态。今年,由于国内氯化钾市场供需紧张,公司在全力保障装置满开和卤水稳定供应下,进一步提升钾肥产量,确保市场供应。公司贯彻“稳定钾”战略,实施前系统7 大工程,解决原卤供给量和卤水氯化钾含量,在存量工程和增量工程的复合作用下,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原卤采集量增加5000万立方米,氯化钾含量由1.2% 提升至1.4%。在地缘政治和粮食危机下,氯化钾价格走入上升通道。截至8月25日,盐湖氯化钾(60%)到站价为4880元/吨,今年以来上涨52.98%。从当前整体供需格局来看,在供给端,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地区面对欧美制裁,钾肥出口减少,且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受限也将直接影响欧洲化肥工厂开工率,导致钾肥供给缺口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钾肥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盐湖提锂持续扩张,打开成长新空间公司碳酸锂产能2021年扩产至3万吨/年(权益产能1.54万吨/年),目前已经实现达产。作为国内最大的盐湖提锂生产企业,公司具有较强成本优势。公司盐湖比亚迪3万吨/年(权益产能1.49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处于中试阶段,并规划了远期的4万吨锂盐(2万吨/年碳酸锂+2万吨/年氯化锂)产能。公司锂盐业务不断壮大,持续夯实盐湖提锂龙头的地位。中国锂资源以盐湖资源为主,公司有望充分享受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和青海盐湖大开发的战略红利,打造业绩第二个引擎。 公司作为钾肥和盐湖提锂龙头,钾肥版块核心优势明显,锂盐版块产能不断扩张,将受益于钾锂双景气周期。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50、177.31、197.57亿元,EPS为3.14、3.26、3.64元/股,对应PE为8.87、8.53、7.6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安全环保政策升级;国内外疫情反复的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7-18 30.20 -- -- 30.84 2.12%
30.84 2.12%
详细
2022年 7月 13日,盐湖股份发布 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 H1实现归母净利润 90~94亿元,同比+325.63%~344.55%;扣非净利润为 89~93亿元,同比+323.51% ~342.54%。 投资要点: 主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公司盈利预计高增公司业绩同比大幅预增,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在地缘政治和粮食危机下,氯化钾价格走入上升通道。 截至 7月 14日,盐湖氯化钾(60%)到站价为 4880元/吨,今年以来上涨 52.98%。在新能源车快速放量下,碳酸锂持续偏紧,价格大幅上涨。截至 7月 14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 48.31万元/吨,今年以来上涨 71.06%;工业级碳酸锂均价为 46万元/吨,今年以来上涨78.64%。 氯化钾产销两旺,2万吨/年新增碳酸锂项目顺利达产2022H1公司氯化钾产销两旺,氯化钾产量约 264万吨,销量约 296万吨,处于超产状态。今年,由于国内氯化钾市场供需紧张,公司在全力保障装置满开和卤水稳定供应下,进一步提升钾肥产量,确保市场供应。碳酸锂方面,2022H1公司碳酸锂产量约 1.52万吨,销量约1.5万吨。2021年投产的 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实现全面达产,贡献业绩增量。 盐湖提锂持续扩张,打开成长新空间公司碳酸锂产能 2021年扩产至 3万吨/年(权益产能 1.54万吨/年),盐湖比亚迪 3万吨/年(权益产能 1.49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处于中试阶段,并规划了远期的 4万吨锂盐(2万吨/年碳酸锂+2万吨/年氯化锂)产能。随着公司锂盐业务的不断壮大,切入新能源领将为公司带来“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打造业绩第二个引擎。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钾肥和盐湖提锂龙头,钾肥版块核心优势明显,锂盐版块产能不断扩张,将受益于钾锂双景气周期。 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2/172.4/193.5亿元,对应 PE 为 9.89/9.59/8.5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安全环保政策升级;国内外疫情反复的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7-15 31.50 -- -- 31.25 -0.79%
31.25 -0.79%
详细
事件概述:7月14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H1归母净利润为90亿元~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344.55%;扣非归母净利润89亿元~93亿元,同比增长323.51%~342.54%。基本每股收益为1.70元/股~1.79元/股。分析与判断:钾锂价格上涨、产销量逐步释放,2022H1和Q2业绩同环比大幅增长。公司2022Q2归母净利润55亿元~59亿元,同比增长316.58%~346.86%,环比增长57.36%~68.80%;扣非归母净利润54.2亿元~58.2亿元,同比增长311.54%~341.91%,环比增长55.75%~67.24%。22Q2业绩变动原因:(1)价:钾、锂价格环比大幅上涨,为公司贡献可观业绩弹性。据Wind数据,青海盐湖氯化钾(60%粉)Q2出厂均价为4425.48元/吨,环比上涨20.00%,青海盐湖氯化钾(57%粉)Q2出厂均价为4270.65元/吨,环比上涨20.37%。但6月氯化钾60%粉和57%粉的出厂价已经大幅上行至4880元/吨和4720元/吨,或为公司贡献较大业绩增长。工业级碳酸锂Q2均价为44.57万元/吨,环比上涨10.6%,但月末价格已经回升至45.55万元/吨。(2)量:2022H1公司氯化钾产量约264万吨,销量约296万吨;碳酸锂产量约1.52万吨,销量约1.5万吨。单季度来看,Q2公司氯化钾销量151万吨,环比增长4.1%,碳酸锂销量0.83万吨,环比增长23.9%。 锂盐产能快速扩张,未来成长空间打开。(1)产能: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1+2+3+4”共计10万吨碳酸锂产能规划,其中蓝科锂业一期和二期共计3万吨碳酸锂产能已经达产,公司和比亚迪合资的3万吨产能目前还处于中试阶段。同时公司公告扩建4万吨产能,我们预计权益产能规模在7万吨左右,相较于目前的建成权益产能1.5万吨,未来成长空间打开。(2)产品种类:公司现有产能为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公司未来扩产4万吨产能包括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年产2万吨氯化锂,未来产品品种更加多样化。氯化锂可作为制取氢氧化锂、甚至金属锂等深加工产品的原料,公司未来或在扩产同时提高附加值。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两大主业钾肥和碳酸锂目前都处于高景气之中,钾肥受益于供需矛盾、俄乌冲突,价格有望持续高位;同时碳酸锂受益于下游新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未来供需将持续紧张,价格高位持续时间有望超预期。公司拥有中国最优质盐湖之一的察尔汗盐湖,资源禀赋优异、规模庞大、生产成本低,我们认为在钾、锂价格高位之下,公司业绩弹性凸显,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75.25、178.26、192.28亿元,以2022年7月14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分别为9X、9X、9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钾肥、锂盐价格大幅下跌;蓝科锂业投产进度低于预期等。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7-15 31.50 -- -- 31.25 -0.79%
31.25 -0.79%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94亿元,同比增长3.26-3.45倍;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93亿元,同比增长3.24-3.43倍%。公司单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5-59亿元,环比增长约57%-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58亿元,环比增长约54%-66%。 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氯化钾和碳酸锂量价齐升。 公司上半年氯化钾产量约264万吨,销量约296万吨;碳酸锂产量约1.52万吨,销量约1.50万吨;且上半年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驱动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实现大幅上升。 氯化钾板块:22Q1/Q2产量分别约114/150万吨,销量分别约145/151万吨,二季度产量环比明显提升,但由于一季度有库存支撑,所以二季度销量环比仅增长约4%;截至半年度公司氯化钾库存约为40万吨。价格方面,上半年氯化钾价格持续上调,卓创资讯数据显示,盐湖钾肥4/5/6月氯化钾出厂价分别为3500/3980/4480元/吨。 碳酸锂板块:22Q1/Q2产量分别约0.70/0.82万吨,销量分别约0.67/0.83万吨,碳酸锂产销均衡,并未消化库存;截至半年度公司碳酸锂库存约为3500吨。价格方面,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4月份出现调整,5月份基本持平,6月份又反弹小幅上行,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产电池级碳酸锂22Q1/Q2均价分别为42.22/47.25万元/吨,二季度均价环比提升约12%。 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均处于高景气周期:公司现有氯化钾产能500万吨/年,是国内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占国内总产能比重超过60%;目前海外钾肥供应不可抗力频发,推升全球钾肥价格。公司现有碳酸锂产能3万吨/年,是国内最大的盐湖提锂生产企业,具有较强成本优势;另外控股子公司盐湖比亚迪规划建设碳酸锂产能3万吨/年,再加上新规划的4万吨/年基础锂盐产能,截至目前公司盐湖提锂产能总计有10万吨/年的规划,有望继续实现快速成长,稳居国内盐湖提锂行业龙头的地位;目前锂行业出现供需两旺的格局,碳酸锂价格处于历史新高水平;中国锂资源储量丰富,又以盐湖资源为主,公司有望充分享受青海盐湖大开发的战略红利。 风险提示:钾肥和锂盐价格上涨不达预期;碳酸锂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为370.42/361.01/369.70亿元,同比增速150.6%/-2.5%/2.4%,归母净利润为175.90/175.94/187.17亿元,同比增速292.8%/0.0%/6.4%;摊薄EPS 为3.24/3.24/3.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9.8/9.8/9.2X。考虑到公司依托察尔汗盐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国内钾肥和盐湖提锂领域均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尤其是公司未来在盐湖提锂领域的产能有望实现快速扩张,有望充分享受锂行业高景气周期带来的发展红利,上调2022年的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7-13 31.50 -- -- 31.96 1.46%
31.96 1.46%
详细
剥离亏损资产,聚焦钾锂业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目前有钾肥500万吨/年和碳酸锂3万吨/年产能。2020年以来公司进行司法重组并完成亏损资产剥离,重新聚焦于钾锂优势业务,业绩实现扭亏为盈。2021年在行业景气下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平均售价分别上涨41.35%和89.60%,公司盈利能力得以大幅提高。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78亿元,同比增加5.44%;归母净利润44.78亿元,同比增加119.58%。 钾肥是公司“压舱石”。在供需紧平衡以及地缘政治扰动下,氯化钾价格走入上升通道。2022年全球钾肥实际供需缺口达到约800万吨,据我们预测,2022-2025年全球钾肥开工率为64.42%、65.37%、65.86%和66.09%,钾肥景气度有望延续。公司氯化钾产能全国占比高达58%,在技术保障和规模效应下公司钾肥具备成本优势,毛利率同行业最高,将在氯化钾价格景气周期受益。截至7月11日公司氯化钾(60%)到站价为4880元/吨,今年以来上涨52.98%,较进口钾肥市场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预计2022-2024年钾肥版块将实现营收180、185、185亿元,毛利144.0、148.5、148.5亿元。 锂盐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下,碳酸锂持续偏紧,价格大幅攀升。据我们预测2022年全球碳酸钾供需缺口为3.81万吨LCE,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高位。2023年起在资源端放量下全球碳酸锂供需错配格局有所改善。截至7月11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48.29万元/吨,今年以来上涨70.98%;工业级碳酸锂报价46万元/吨,今年以来上涨78.64%。公司作为盐湖提锂龙头,碳酸锂产能2021年扩产至3万吨/年(权益产能1.54万吨/年),盐湖比亚迪3万吨/年(权益产能1.49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处于中试阶段,并规划了远期的4万吨锂盐产能。通过资源二次利用+技术突破,公司持续进行降本增效,成本优势显著,盐湖提锂打造公司业绩第二个引擎。预计2022-2024年锂盐版块将实现营收106.4、105.0、150.0亿元,毛利98.0、95.4、134.0亿元。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307.4/311.0/35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7/152.4/172.5亿元,对应PE为11.9/11.3/10.0倍。公司作为钾肥和盐湖提锂龙头,钾肥版块核心优势明显,锂盐版块产能不断扩张,将受益于钾锂双景气周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安全环保政策升级;国内外疫情反复的风险。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6-07 30.50 33.96 49.27% 32.97 8.10%
35.13 15.18%
详细
钾肥锂盐龙头,中国粮食安全和锂资源自给的压舱石。盐湖股份为国内氯化钾、碳酸锂龙头企业。2019年剥离亏损业务以后,公司开始专注钾肥和盐湖提锂。2021年公司氯化钾产量503万吨,销量约474万吨,国内第一、全球第五,国内钾肥市场占有率达60%。同时公司不断加码锂盐布局,经过蓝科锂业不断扩产,2021年公司碳酸锂产能3万吨,产量约2.27万吨,销量约1.92万吨。 受益于锂盐和钾肥高价,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高增长。 (1)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47.78亿元,同比增长5.44%;归母净利润44.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58%。氯化钾业务实现营收108.11亿元,同比增长3.82%,对应单吨成本为732.20元;碳酸锂业务实现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373.59%,单吨成本2.82万元。 (2)2022Q1公司实现营收76.17亿元,同比增长152.5%,归母净利润为34.97亿元,同比增长340.91%,其中碳酸锂的生产成本约为3.06万元/吨。随着锂、钾价格依旧保持高位,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计,预计2025年年公司能碳酸锂产能8.5万吨,能氯化锂产能2万吨,合计产能达到10.5万吨。2021年公司碳酸锂产能为3万吨,公司和比亚迪合建3万吨碳酸锂项目正在进行中试,预计2023年投产。2022年5月公司计划投资70.8亿元,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其中电池级碳酸锂2万吨,氯化锂2万吨,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届时公司的合计产能有望达到10.5万吨。 吸附法愈发成熟,扩产的坚实保障。国内锂盐湖资源禀赋相比国外较差,主要以高镁锂比型盐湖卤水为主。但随着国内工艺的不断进步,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吸附法、膜法、太阳能结晶法、萃取法百花齐放。盐湖股份攻克了察尔汗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世界性难题,以“吸附+膜耦合”等关键技术为主体的盐湖提锂技术愈发成熟,为扩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供需双增,预计全球锂资源保持紧平衡。供应:得益于锂行业高景气度,全球锂矿、锂盐湖纷纷扩产,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锂产量将达到158万吨。需求: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碳中和趋势下可再生能源驱动储能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锂需求将达到160万吨。 2022-2025年全球锂短缺4/1/1/2万吨,处于紧平衡状态。 粮食危机+地缘冲突,氯化钾价格有望长期保持高位。供应: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钾肥生产占到全球的40%,随着俄乌冲突长期化,全球钾肥运输供应受到严重限制,预计2022年全球钾肥出货量将下降至6000万吨至6500万吨。需求:全球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开始蔓延,印度、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纷纷实施粮食出口限制。美国、巴西、欧盟不断加大粮食转化燃料。粮价短缺和涨价使得各国开始自己生产粮食,带动化肥的需求。预计2022-2023年全球氯化钾短缺800/700万吨。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将实现营收318.4/323.9/338.8亿元,同比增长115.46%/1.72%/4.61%;归母净利润为149.58/153.57/157.34亿元,同比增长234%/2.67%/2.45%,对应EPS为2.75/2.83/2.90元/股,对应PE为11.05/10.76/10.50倍。当前国内的锂企业的2023估值在7-25倍区间,考虑到公司为国内钾肥、锂盐龙头,给予2023年12-16倍估值区间,对应股价区间为33.96-45.28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锂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变化。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