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肖亚平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70523020001。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37.5%
(第239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鲁西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24-06-05 11.95 -- -- 12.42 3.93% -- 12.42 3.93% -- 详细
事件1:2024年4月29日,鲁西化工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收入为253.58亿元,同比下降16.47%;归母净利润为8.19亿元,同比下降74.05%;扣非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下降71.67%。对应公司4Q23营业收入为74.15亿元,环比上升15.88%;归母净利润为3.12亿元,环比下降0.25%。 事件2:2024年4月29日,鲁西化工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1Q24营业收入为67.52亿元,同比增长2.61%,环比下降8.94%;归母净利润为5.68亿元,同比增长76.26%,环比上升82.05%。 点评:受爆炸事故影响,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1Q24业绩逐步回暖。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化工新材料产品/基础化工产品/化肥产品/其他产品板块收入分别为160.58/62.59/26.01/4.40亿元,YoY分别为-4.66/-39.08/-15.07/+147.96%,毛利率分别为14.54/13.87/7.17/4.36%,同比变化2.06/-22.63/+1.03/-16.24pcts。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与子公司于2023年5月1日发生爆炸着火事故,双氧水装置停产以及主要产品销量下滑有关,2Q23公司业绩出现亏损。 销量方面,2023年公司辛醇板块销量为45.89万吨,同比下降5.75%;尼龙6板块销量为29.77万吨,同比下降5.49%;烧碱板块销量为66.24万吨,同比下降18.19%。 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98%,销售费用率为0.19%,同比保持不变;财务费用同比上升4.88%,财务费用率为0.99%,同比上升0.20pcts;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61%,管理费用率为2.35%,同比上升0.43pcts;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82%,研发费用率为3.68%,同比上升0.42pcts。 1Q24公司业绩同比逐步回升,其主要原因为部分产品售价同比增加以及原材物料采购单价同比下降,产品毛利增加。 公司各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有所波动。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8.65亿元,同比下降24.4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4.28亿元,同比下降21.1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36亿元,同比上升60.31%;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3.82亿元,同比上升39.21%。应收账款同比下降43.75%,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上升,从2022年同期的398.03次上升到524.50次;存货同比下降4.75%,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2022年同期的14.09次下降到13.41次。 2023年公司多数产品价格下行,整体景气度较低。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化工新材料板块中,PC消费领域需求端基本维持稳定,供需相对平衡,价格震荡运行;国内尼龙6产能增量企业较多,产能扩张速度大于需求增速;国内多元醇新增产能少,同行和下游企业原料和成品库存持续保持低位,需求稳定,带动正丁醇和辛醇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有机硅行业供给过剩,DMC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仍旧保持行业亏损、供强需弱局面;氟相关产品上半年市场整体震荡波动下行,下半年低位震荡波动。基础化工板块中,甲烷氯化物下游医药、农药、锂电池膜、海绵等行业上半年开工增加,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下半年行业开工率下滑,产品价格低位震荡波动;二甲基甲酰胺新增产能陆续释放,整体市场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全年持续下滑;氯碱行业中,国内氧化铝产能利用率与烧碱需求较同比下降,烧碱呈现量价齐跌趋势,价格低位运行。我们认为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向好,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有望回升。 公司推进项目建设,未来新增产能较多。公司甲胺/DMF改扩建等项目按期投产,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工程、有机硅等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工程、双氧水项目、聚碳酸酯项目、有机硅项目、24万吨/年乙烯下游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15万吨/年丙酸项目工程进度分别为85%、60%、98%、75%、38%、35%。根据公司2024年5月16日投资者交流纪要披露,公司预计2024年度产品产量计划960万吨,营业收入预算目标313亿元。我们看好公司项目的建设与逐步达产,公司未来具备一定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鲁西化工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93.79/326.44/341.74亿元,同比增长15.9%/11.1%/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4/22.89/26.15亿元,同比增长136.3%/18.3%/14.3%,对应EPS分别为1.01/1.19/1.36元。结合公司5月3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2/10/9倍。我们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我们认为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向好,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有望回升。2)我们看好公司项目的建设与逐步达产,公司未来具备一定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4-05-31 21.19 -- -- 21.69 2.36%
21.69 2.36%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24日,龙佰集团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收入为267.65亿元,同比上升11.00%;归母净利润为32.26亿元,同比下降5.64%;扣非净利润为31.16亿元,同比下降4.68%。对应公司4Q23营业收入为65.11亿元,环比下降7.28%;归母净利润为10.84亿元,环比上升23.23%。 2024年4月24日,龙佰集团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1Q24收入为72.94亿元,同比增长4.54%,环比增长12.03%;归母净利润为9.51亿元,同比增长64.15%,环比下降12.29%;点评:产品均价下降导致毛利率下滑,公司全年业绩短期承压。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钛白粉、铁系产品、锆系制品、海绵钛、新能源材料、其他板块的收入分别为177.68/25.73/11.02/22.68/10.47/11.31亿元,YoY分别为9.83/3.60/4.99/6.27/59.71/69.75%;毛利率分别为28.51/49.15/13.33/17.87/-3.31/14.33%,同比变化-0.42/+4.36/-10.18/-10.58/-15.66/-14.28pcts。 公司营收同比上升主要与公司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主要产品销量增加有关。 2023年公司销售钛白粉115.89万吨,同比增长24.93%;销售硫酸法钛白粉79.64万吨,同比增加22.15%;销售氯化法钛白粉36.25万吨,同比增加31.48%;销售海绵钛4.70万吨,同比增长28.15%;其他产品:销售铁精矿433.82万吨,同比减少0.65%;生产磷酸铁6.6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57.80%。公司毛利率的下降主要与主要产品价格下跌有关,根据生意社数据,2023年钛白粉平均售价为1.66万元/吨,同比减少12.17%。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7.70%,销售费用率为2.04%,同比上升0.27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32.72%,财务费用率为0.89%,同比上升0.47pcts;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9.83%,管理费用率为3.73%,同比下降2.17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0.04%,研发费用率为3.78%,同比下降0.42pcts。 钛白粉价格逐步触底回升,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根据生意社数据显示,2024年1-3月,钛白粉均价分别为16453.62/16680.95/17107.14元/吨,同比变化分别为3.27%/2.84%/0.14%,环比变化分别为-0.52%/1.38%/2.55%。钛白粉价格的同比上涨推动了1Q24公司业绩的同比提升。环比来看,钛白粉价格2024年1月已逐步触底,目前正处于回升通道之中,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公司各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存在一定波动。2023年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4.04亿元,同比上升6.4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9.77亿元,同比上升46.7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2.20亿元,同比下降142.15%;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16.01亿元,同比下降33.44%。 应收账款同比上升33.71%,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从11.43次下降到10.17次;存货同比上升11.94%,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3.04次下降到2.83次。 我国钛白粉产能稳步提升,出口份额逐步扩大,公司有望凭借龙头优势提升自身市场份额。随着科慕、泛能拓等部分国外钛白粉产能的退出,我国钛白粉产能占比逐步扩大。根据涂多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钛白粉产能在981.9万吨,中国产能占比为55%,新增产能多数来自中国。产量方面,根据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统计,2023年我国钛白粉行业总产量为416万吨,同比增加6.3%,再创历史新高。相对于欧洲本土钛白粉企业,国内钛白粉企业在成本、环保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市场竞争力凸显,我国钛白粉出口份额逐步扩大。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2023年我国钛白粉出口量达到164万吨,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3.09%,2021-2023年国内钛白粉出口量占比分别为34.50%、39.13%、41.07%,出口占比逐年提升。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钛白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未来钛白粉出口量仍有上升空间。 全球钛白粉生产厂商中,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公司现有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按产能计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公司同时是钛白粉行业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的钛白粉供应商,是中国唯一贯通钛全产业链的钛白粉生产企业。随着未来环保政策的趋严,能耗较高的中小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份额将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作为拥有成熟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技术的龙头企业有望获利。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钛白粉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未来出口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国内中小落后产能也将在较高能耗的能耗要求下逐步出清,公司作为拥有技术优势的钛白粉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自身竞争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海绵钛供给格局发生转变,公司布局中高端产品领域。我国海绵钛产能维持增长态势,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2023年全球海绵钛产能为44.4万吨,我国产能占比为63%,产能占比逐步提升。受俄乌冲突影响,乌克兰海绵钛工厂关停,供给减少1.2万吨。目前高质量海绵钛的产量增速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未来随着大飞机国产化进程的加快,航空航天用高端海绵钛的需求预计将稳步增长。公司目前拥有海绵钛产能5万吨,云南国钛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二期(1.5万吨)、甘肃国钛3万吨/年转子级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项目二期(1.5万吨)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项目落成后公司海绵钛产能将增长至8万吨/年。我们看好公司在中高端海绵钛领域的布局以及产能优势,预计公司海绵钛板块将在需求上升中实现业绩增长。 公司资本开支较大,多个项目取得环评批复。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700万吨绿色高效选矿项目、700万t/a钒钛磁铁矿绿色高效选矿创新技改工程、2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后处理工程项目、10K吨/年海绵钛生产线升级改造创新项目、年产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等已取得环评批复。2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建设项目、红格北矿区1300万t/a采矿工程、年产8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改扩建及其深加工项目、年产30万吨锂电材料绿色制造项目正在编制环评报告。我们看好项目的实施与建成,预计其可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龙佰集团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12.53/350.24/377.10亿元,同比增长16.77%/12.07%/7.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90/47.07/55.23亿元,同比增长23.68%/17.96%/17.33%,对应EPS分别为1.67/1.97/2.31元。结合公司5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3/11/9倍。我们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钛白粉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未来出口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国内中小落后产能也将在能耗要求下逐步出清,公司作为拥有技术优势的钛白粉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自身竞争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我们看好公司在中高端海绵钛领域的布局以及产能优势,预计公司海绵钛板块将在需求上升中实现业绩增长。3)我们看好项目的实施与建成,预计其可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带来的风险、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需求风险、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30 15.15 -- -- 16.44 8.51%
16.44 8.51% -- 详细
事件1:2024年4月26日,桐昆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826.40亿,同比上涨33.30%;归母净利润7.97亿元,同比上涨539.10%;扣非净利润4.55亿元,同比上涨5208.32%。 事件2:2024年4月29日,桐昆股份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1Q24营业收入为211.11亿元,同比上涨32.66%,环比上涨1.02%;归母净利润5.80亿元,同比上涨218.01%,环比增长644.30%。 点评:2023年公司业绩全面改善,1Q24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5.06%,较去年同期上涨1.83pcts。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涨83.49%,主要原因为财务利息支出增加;销售费用同比上涨17.14%,主要原因为销售人员薪酬增加;研发费用同比上涨6.05%。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0.99%,较去年同期增长0.77pcts。1Q24公司净利率上涨至2.77%,1Q24公司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大幅上涨。我们认为,公司2023年及1Q24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PTA、聚合、纺丝产能攀升,以及纺织行业国内市场需求韧性较强。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显著上涨。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1亿元,同比增长192.03%,主要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84亿元,同比增长35.69%,主要原因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27亿元,同比下跌49.19%,主要原因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6.90亿元,同比下降12.79%。应收账款6.93亿元,同比下降12.81%,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从2022年同期107.03次变为111.12次。存货周转率下降,从2022年同期9.43次变为8.90次。 公司化纤板块产销两旺,长丝产量逆势增长。根据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化纤行业板块营业收入749.37亿、同比上升24.31%,毛利率为5.60%、同比上升2.33pcts。在产品价格方面,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市场均价同比整体小幅下跌,1Q24价格同比有所改善,根据ifind数据,2023年POY、FDY、DTY的现货价格同比分别为-3.62%、-2.09%、-2.76%,2024年一季度POY、FDY、DTY的现货价格同比分别为3.52%、3.47%、2.62%。 2023年公司涤纶长丝产量继续领跑行业,长丝销量较去年也有明显的增长。2023年公司POY、FDY、DTY的产量分别为797.87万吨、145.73万吨、99.8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68%、34.92%、22.66%;销量分别为784.37万吨、146.94万吨、99.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36%、38.48%、27.32%。1Q24公司POY、FDY、DTY的销量分别为193.51万吨、41.53万吨、23.46万吨,同比分别为37.43%、36.93%、12.68%。我们认为,2023年公司涤纶长丝产品以量补价,1Q24公司长丝产品较去年同期量价齐升,未来随着长丝行业逐步复苏,公司业绩有望继续提升。 涤纶长丝行业有望逐步复苏,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企业。延续我们之前《涤纶长丝行业格局走向集中,聚酯产业链利润有望向长丝端转移》报告的观点,我们认为下游终端纺服需求有望逐渐回暖,且近年来长丝落后产能不堪成本重负而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龙头企业逐步完善聚酯涤纶全产业链布局,配套上游的PX和PTA,一体化成本优势日益凸显。我们预计,随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公司作为涤纶长丝龙头企业之一,有望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利好业绩提升。 公司不断强化产业链一体化,聚酯产品产能持续攀升。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公司嘉兴石化和嘉通能源PTA项目以及相应的长丝工厂建设,使得公司PTA年产能首次突破千万吨,达到了1300万吨;涤纶长丝年产能达到1350万吨,推动公司在全球长丝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历史新高,分别为全球18%和国内28%。此外,公司恒阳项目首套聚纺装置开车,三套聚纺装置紧锣密鼓接连投产,均完成满产达产的目标;恒超二期项目长丝和切片产量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公司宇欣项目成功开车,填补了西北五省聚酯化纤市场的空白,实现了产销转化的良好发展;下半年恒超三期项目开工,旨在进一步提升差别化新材料生产能力;中昆项目投产,实现了“燃料变原料、原料变材料”的转变,为公司补链、延链、强链提供了新的支撑。我们认为,公司聚酯产业链不断延伸,产能持续扩张,有利于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41.74/1005.62/1071.1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0/42.03/52.3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9/1.74/2.1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1.6X、8.6X、6.9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涤纶长丝产销两旺,长丝产品价格有所提高,随着新产能投放及下游需求复苏,公司化纤板块有望贡献更多业绩;2)涤纶长丝行业有望景气上行,行业走向集中利好龙头企业;3)公司加强聚酯产业链一体化,产能规模持续扩大,整体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高。我们看好长丝行业景气上行及公司规模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技术研发滞后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环保合规风险等。
泰和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5-27 10.32 -- -- 10.40 0.78%
10.40 0.78% -- 详细
事件 1: 2024年 4月 29日,泰和新材发布 2023年年报。公司 2023年收入为 39.25亿元,同比上升 4.67%;归母净利润为 3.33亿元,同比下降 23.59%; 扣非净利润为 2.35亿元,同比下降 25.79%。对应公司 4Q23营业收入为 10.15亿元,环比上升 4.8%;归母净利润为 0.55亿元,环比下降 13.97%。 事件 2: 2024年 4月 29日,泰和新材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 公司 2024年一季度收入为 9.66亿元,同比下降 4.55%,环比下降 4.83%;归母净利润为 0.25亿元,同比下降 81.43%,环比下降 53.86%。 点评: 氨纶价格低迷拖累公司盈利水平。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公司 2023年 氨 纶 板 块 /芳 纶 板 块 收 入 分 别 为 14.89/24.06亿 元 , YoY 分 别 为-6.96/+12.64%;毛利率分别为-3.00/40.82%,同比变化-3.16/+0.36pcts。 公司营收增长与产品销量提升有关。 2023年公司氨纶板块销量为 5.16万吨,同比上升 28.57%;芳纶板块销量为 1.72万吨,同比上升 21.32%。公司利润水平下滑主要与氨纶价格下滑, 氨纶产品价格处于底部有关。根据 ifind 数据, 2023年氨纶 20D 平均价格指数为 37391元/吨,同比下跌 32.05%;氨纶 40D 平均价格指数为 32481元/吨,同比下跌 23.53%。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上升 53.30%,销售费用率为 2.88%,同比上升 0.91pcts;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138.20%,财务费用率为-0.13%,同比下降 0.50pcts;管理费用同比上升 31.33%,管理费用率为 7.00%,同比上升 1.42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 14.35%,研发费用率为 5.08%,同比上升 0.43pcts。 1Q24氨纶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 拖累公司 1Q24公司业绩。 氨纶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下跌,根据 ifind数据,1Q24氨纶 20D在平均价格指数为 34293元/吨,同比下跌 16.21%,环比下跌 4.35%;氨纶 40D 平均价格指数为 29793元/吨,同比下跌 16.19%,环比下跌 5.13%。氨纶价格的持续下跌短期内拖累公司业绩。 公司各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存在一定波动。 公司 2023年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3.56亿元,同比下降 24.5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8.46亿元,同比下降 4.6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24.83亿元,同比上升 14766.08%;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 20.94亿元,同比上升91.71%。应收账款同比上升 116.97%,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下降,从 25.60下降到 14.83次;存货同比上升 68.65%,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 3.95次下降到 3.08次。 氨纶仍处于扩产期, 供大于求局面或将延续。 根据化纤信息网统计, 2023年底全球氨纶产能 163万吨,其中国内氨纶产能约 123万吨,同比增长 13%,增速创 2016年以来的新高。 氨纶下游需求虽然有所恢复,但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产品价格依旧处于低位,多数企业出现亏损。短期来看,氨纶仍处于扩产高峰期,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披露, 2024年国内氨纶预计新增产能30万吨,供给面宽松对价格产生较大压力, 公司预计产品价格或将在成本线上下浮动。 公司是国内首家氨纶生产企业, 名义产能为 10万吨/年,位居国内前五位,分布于烟台及宁夏两个基地。 我们认为氨纶价格逐步探底或将推动中小落后产能的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之一有望在这一趋势下中长期受益。 芳纶价格短期下跌,公司运营彰显韧性,积极推进芳纶涂覆膜项目落地。 2023年国内间位芳纶价格竞争加剧;对位芳纶需求减弱叠加国际龙头恢复供给,产品价格出现下跌, 但公司 2023年芳纶及其制品的产销量、收入及毛利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凸显了公司芳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芳纶年末名义产能已达 26000吨,在建产能为 26000吨,产能有望快速提升。 根据公司官网新闻显示, 2024年 4月 29日,公司与星源材质两大材料领军企业成功举办联合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合作开发的芳纶系列隔膜产品, 共同注资成立了烟台星和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相较于现在主流陶瓷或者 PVDF 涂覆,星和 SAFEBM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更优的热性能、吸液、保液性能、更轻的比重,能提高电池的电性能、安全性以及制造效率。 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 5月 13日投资者交流纪要披露,公司的锂电池芳纶涂覆隔膜项目于 2023年 3月建成投产, 目前为一条 3000万平米的产线, 已经给几十家客户送样检测,涂覆性能受到下游客户的一致认可。目前,芳纶涂覆隔膜项目已通过多家电池客户的现场审核,同时在动力电池、户储电池、低温电池、半固态电池等项目中取得较好的进展, 部分客户实现了小批量订单,新车间和产线已在施工建设之中。 我们看好公司芳纶产能的扩充以及在芳纶涂覆膜方向的布局, 我们认为公司芳纶板块盈利能力或将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泰和新材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51.58/65.26/75.88亿元,同比增长 31.40%/26.53%/16.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6/6.24/7.29亿元,同比增长 30.78%/43.16%/16.93%,对应 EPS 分别为 0.50/0.72/0.84元。结合公司 5月 22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22/15/13倍。 我们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1) 我们认为氨纶价格逐步探底或将推动中小落后产能的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之一有望在这一趋势下中长期受益。 2) 我们看好公司芳纶产能的扩充以及在芳纶涂覆膜方向的布局,我们认为公司芳纶板块盈利能力或将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生产成本上升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管理及人才风险
阿科力 基础化工业 2024-05-27 44.07 -- -- 49.39 12.07%
49.39 12.07% -- 详细
事件1:2024年4月26日,阿科力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收入为5.37亿元,同比下降24.73%;归母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下降80.10%;扣非净利润为0.19亿元,同比下降83.54%。对应公司4Q23营业收入为1.23亿元,环比下降8.21%;归母净利润为0.03亿元,环比下降51.98%。 事件2:2024年4月26日,阿科力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1Q24营业收入为1.03亿元,同比下降28.13%,环比下降16.32%;归母净利润为0.01亿元,同比下降81.01%,环比下降52.56%。 点评:下游风电需求不足叠加新增产能较多,聚醚胺价格下跌,公司全年业绩承压。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脂肪胺/光学材料板块收入分别为3.52/1.84亿元,YoY分别为-28.38/-16.70%,毛利率分别为9.30/24.92%,同比变化-19.33/-8.85pcts。2023年公司脂肪胺板块销量为2.07万吨,同比上升15.21%;光学材料板块销量为5347.28吨,同比上升25.69%。供需错配导致聚醚胺产品价格短期下跌。根据2023年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2023年聚醚胺平均售价为17017.31元/吨,同比下降37.83%。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1.97%,销售费用率为1.53%,同比上升0.06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8.14%,财务费用率为-1.55%,同比下降0.13pcts;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8.86%,管理费用率为6.95%,同比上升0.50pcts;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7.70%,研发费用率为3.37%,同比下降0.70pcts。 1Q24聚醚胺价格仍处于下行区间,短期拖累公司业绩。根据公司2024年一季度经营数据公告披露,1Q24公司聚醚胺销售均价为16106.17元/吨,同比下降8.29%,聚醚胺行业短期低迷,产品价格与利润逐步触底,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公司经营性活动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2023年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43亿元,同比下降70.2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94亿元,同比上升190.2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29亿元,同比上升7.29%;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3.55亿元,同比上升44.41%。应收账款同比下降13.30%,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从8.74次下降到8.60次;存货同比下降14.20%,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9.83次下降到9.21次。 长期来看聚醚胺需求稳步增长,产能释放预期对产品价格形成压力。由于我国风电装机总量处于持续扩大的趋势,聚醚胺需求量稳步增长。根据沙利文统计,我国聚醚胺市场已从2016年的4.22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0.14万吨,复合增长率为24.50%,预测2025年我国聚醚胺销售规模将达到14.8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7.86%;供给端来看,国内企业聚醚胺产能也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国外总产能截至2023年已达到22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计划到2025年新增产能约20万吨。未来供给格局的宽松对聚醚胺产品价格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我们认为虽然新建产能预期压力较大,但目前较低的产品价格及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相关产能的建设进度,未来新建产能投产存在不确定性。 COC/COP材料性能优异,公司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千吨级产线放量在即。 COC/COP拥有热变形温度高、透明性高、双折射率低、介质损耗小、介电常数小等优良特性,可用于各类镜头、显示屏薄膜、5G天线接收罩等光学元件的制造;COC/COP具有高收缩性、低收缩力、低密度以及高气体阻隔性等特征,可用于生产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包装材料;COC/COP还具有水汽阻隔性高、生物相容性好、耐热和耐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可用于制作微量滴定板、血液储存器、试管、预充针和吸液管等医疗器械。由于COC/COP商业化壁垒较高,目前世界主要产能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中国COC/COP存在进口依赖。根据阿科力2023年年报披露,瑞翁公司产能47600吨,宝理塑料产能35000吨,三井化学产能6400吨,日本合成橡胶产能5000吨。公司COC/COP产品主要用于光学领域以及医疗领域,透光率、折射率及玻璃化温度等关键指标均达到进口产品水平。公司已经与多家下游应用领域的知名企业进行了产品认证和测试等前期工作并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下游产品覆盖手机光学镜头、光学元件、高端医疗包装材料(西林瓶)等领域。 根据阿科力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在已建成5000吨光学级环烯烃原料生产线的基础上建设环烯烃聚合物(COC)千吨级生产线,将于2024年建成并投产运行,产品放量在即。远期来看,公司于2022年10月公司投资10.5亿元在潜江江汉盐化工业园建设年产2万吨聚醚胺、3万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COC/COP))项目,并已于2023年底前完成全部地下部分施工,光学材料项目一期工程产能预计为1万吨,包括0.7万吨环烯烃单体以及0.3万吨环烯烃聚合物。我们看好公司COC产品国产替代化放量在即以及未来产能的逐步投产,预计其可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阿科力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21/9.97/11.94亿元,同比增长15.75%/60.54%/19.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1.40/1.92亿元,同比增长123.65%/163.54%/37.54%,对应EPS分别为0.60/1.59/2.19元。 结合公司5月2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73/28/20倍。我们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我们认为虽然新建产能预期压力较大,但目前较低的产品价格及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相关产能的建设进度,未来新建产能投产存在不确定性。2)我们看好公司COC产品国产替代化放量在即以及未来产能的逐步投产,预计其可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风险、产品技术创新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方盛虹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5-24 9.49 -- -- 9.28 -2.21%
9.28 -2.21% -- 详细
事件 1: 2024 年 4 月 25 日, 东方盛虹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 年营业收入为 1404.40 亿元,同比上涨 119.87%;归母净利润为 7.17 亿元,同比上涨 17.35%;扣非净利润为 2.17 亿元,同比上涨 155.20%。事件 2: 2024 年 4 月 29 日, 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度报告,公司 1Q24 营业收入为 367.39 亿元, 同比增长 24.34%, 环比下跌 0.61%;归母净利润为 2.47亿元, 同比下跌 66.53%, 环比上涨 114.01%。点评: 计提存货减值影响公司短期业绩。 2023 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11.27%,较去年同期上涨 3.60pcts。 2023 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涨 75.73%,主要原因为利息支出增加;销售费用同比上涨 74.75%, 主要原因为职工薪酬及仓储费增加;研发费用同比上涨 33.46%, 主要原因为研发投入增加。2023 年公司净利率为 0.51%,较 2022 年同期下跌 0.34pcts。 公司 2023 年度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因为系公司全资子公司盛虹炼化全面投产, 盛虹炼化投产第一年实现营收近千亿元, 而 2023 年公司净利率同比下滑主要是因为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及绝大多数石化产品价格下跌,造成 2023 年石化全行业“增产增销不增利”的情况。 此外, 2023 年公司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22.10亿元,其中库存商品、 原材料、在产品及半成品分别计提 17.20 亿元、 2.77亿元、 1.75 亿元。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发生资产减值 5.04 亿元,均为存货跌价损失, 1Q24 资产减值损失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2023 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上涨。 2023 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83.43 亿元,同比上涨 379.00%, 主要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20.46 亿元,同比上涨 33.74%, 主要原因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99.83 亿元,同比下跌 68.47%, 主要原因为未开展非公开募集资金,以及借款净流入减少。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63.86 亿元,同比下跌 37.18%。应收账款同比上涨 110.70%, 主要原因为销售增加,应收客户款项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由 2022年同期 104.14次变为 129.21次。存货周转率上升,由 2022 年同期 4.99 次变为 6.97 次。公司炼化业务产能全面释放,盛虹炼化营收近千亿。 截止 2023 年 12 月,我国炼油总产能达到 9.36 亿吨/年,稳居世界第一, 产业集中度与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千万吨及以上炼厂已增加到 36 家。 2023 年是盛虹 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产能全面释放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主要产品包括 110万吨/年乙烯, 280 万吨/年对二甲苯, 190 万吨/年乙二醇, 30 万吨/年醋酸乙烯, 40/25 万吨/年苯酚/丙酮等基础化工产品。 2023 年第一季度炼化装置负荷逐步提升,二季度开始包括常减压、芳烃、乙烯等关键环节均达到或者接近满负荷运行状态, 最终 2023 年全年原油处理量达到 1580 万吨。 2023 年盛虹炼化实现营收 991.93 亿元,净利润近 4.81 亿元,未来公司计划从“开满”到“开优”,进一步提升盛虹炼化的盈利能力。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业务, 深化“1+N”产业布局。 根据《东方盛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0507》, 2023 年公司众多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获得突破性进展, 斯尔邦石化第四套丙烯腈装置投产,总产能升至 104 万吨/年,成为世界第一;自研 POE 中试成功, 10 万吨/年工业化装置建设工作正在实施;百万吨 EVA 项目持续发力,向着“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膜生产基地”目标不断迈进; 锂电材料方面, EC/DMC、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项目在 2023 年陆续建成投产; 13 万吨/年的 PETG 高端聚酯新材料也在 2023 年投产。斯尔邦石化是公司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经营主体, 2023 年斯尔邦石化营业收入169.48 亿元,净利润 7.51 亿元。 根据公司 2023 年年报,截至 2023 年斯尔邦石化拥有 240 万吨/年 MTO 装置(以甲醇计),为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在下游的高端烯烃衍生物中,斯尔邦石化拥有 EVA 产能 30 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光伏级 EVA,市场份额全球名列前茅。 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深化“1+N”布局,进一步拓宽公司业务成长空间。长丝行业逐渐复苏,再生聚酯纤维毛利较高。 根据《东方盛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0506》 截止 2023 年底,公司拥有涤纶长丝总产能 355 万吨,其中再生聚酯纤维 55 万吨, 盛虹化纤收入 240.88 亿,净利润 1.07 亿。 从产品毛利率来看,涤纶长丝毛利率 5.68%,与行业其他头部企业基本保持一致;从产品结构来看, 2023 年 POY/FDY 产品的阶段性行情相对较好, 但公司长丝产品中占比较高的 DTY 则表现相对疲软,而再生聚酯纤维表现良好,毛利率水平高于其他长丝品种。 从行业角度来看, 由于涤纶长丝行业新产能投放节奏渐缓,下游纺织服装领域需求持续复苏,预计未来长丝行业将维持缓慢复苏趋势。 延续我们之前《涤纶长丝行业格局走向集中,聚酯产业链利润有望向长丝端转移》报告中的观点,我们预计长丝落后产能不堪成本重负或将逐步出清, 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且随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一体化成本优势也将日益凸显。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 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525.60/1649.07/1740.78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16/45.67/60.8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9/0.69/0.92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19.9X、 14.0X、 10.5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盛虹炼化产能全面释放,随着未来从“开满”到“开优”, 其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 公司持续深化“1+N”布局, 众多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获得突破性进展,助力公司未来成长; 3) 长丝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公司再生聚酯纤维表现良好。 我们看好盛虹炼化盈利水平提升及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投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风险。
新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24 26.14 -- -- 25.94 -0.77%
25.94 -0.77% -- 详细
事件1:2024年4月25日,新化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5.97亿元,同比下降3.23%;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跌23.27%,扣非净利润为2.40亿元,同比下跌21.59%。 事件2:2024年4月25日,新化股份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1Q24公司的营业收入为7.44亿元,同比增长12.35%,环比增长7.29%;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下跌2.83%,环比增长57.59%。 点评: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部分主营产品价格下跌。2023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23.26%,较去年同期下跌0.31pcts。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涨228.36%,主要系可转换债券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所致;销售费用同比上涨11.53%,主要系支付REACH认证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上涨9.19%,主要系子公司管理人员薪酬支出及交通、办公等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同比上涨3.59%。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11.12%,较去年同期下滑2.65pcts,1Q24公司净利率为11.89%,较去年同期下滑0.91pcts。2023年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脂肪胺、有机溶剂类产品销售价格下降,2024年一季度公司盈利同比小幅下滑,环比改善较明显。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跌。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1亿元,同比下跌12.85%,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07亿元,同比上涨62.49%,主要系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及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赎回原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7亿元,同比下降105.5%,主要系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原因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30亿元,同比增长7.50%。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86%,应收账款率周转率下跌,由2022年11.30次变为9.90次。存货周转率下降,由2022年6.62次变为6.51次。 公司脂肪胺、合成香料板块受价格影响业绩下滑,盐湖提锂、锂回收等业务增速较快。根据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脂肪胺板块营业收入为12.32亿元、同比下降13.97%,毛利率为16.56%、同比下降4.21pcts;有机溶剂板块营业收入为4.87亿元、同比增长11.78%,毛利率30.55%、同比增长5.05pcts;合成香料板块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下降0.59%,毛利率为20.58%、同比减少3.57pcts。产品产销量方面,2023年,公司生产脂肪胺10.12万吨,有机溶剂6.06万吨,合成香料1.51万吨。受下游偏弱的市场需求及装置升级改造停工影响,脂肪胺产品销量较上年下降5.85%,有机溶剂和合成香料板块销量均有所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1.37%和2.34%。 2023年公司业绩受到市场需求下降、销售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盐湖提锂、锂回收等业务板块具有较快增速,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产品需求不振价格下跌的影响。 多个新建项目稳步推进,2万吨电子级双氧水与8000吨电子级氨水项目提前终止。2023年,公司全面推动了生产设施提升改造和智能化数字化工厂建设,10万吨的有机胺装置及罐区建设、TMDD操作室的升级,以及江苏T-206塔更换、高醇IPA改造和APC先进控制系统的优化等稳步推进。此外,大洋中试基地项目成功启动并完成了多种特种胺类产品的试生产,为特种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关键的实验数据;公司与兴福电子签订了电子级异丙醇产品合资协议,将异丙醇产品拓展至电子级高端市场;江苏馨瑞三期项目完成了环评审批,宁夏香料一期项目按计划逐步投产,扩大产能。 在锂电回收领域,公司与江苏耀宁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年处理1万吨废旧锂电池的回收生产线,并成功将萃取剂技术应用于格林美电池的回收流程中,同时,与盐湖股份及蓝科锂业合作的萃取法沉锂母液提锂工业化试验项目也在2023年7月份顺利投产。然而,由于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年产2万吨电子级双氧水与8千吨电子级氨水项目于2023年4月提前终止。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16/36.76/42.0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4.71/5.5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1/2.54/3.0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4.0、10.6、8.9。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盐湖提锂、锂回收等板块业务向好;2)宁夏合成香料项目、锂电池回收及盐湖提锂等项目产能逐步释放,有望拓宽公司增量空间,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环保合规风险;海外销售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中触媒 基础化工业 2024-05-24 21.57 -- -- 21.86 0.32%
21.64 0.32% -- 详细
事件1:2024年4月22日,中触媒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收入为5.50亿元,同比下降19.21%;归母净利润为0.77亿元,同比下降49.34%;扣非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下降57.61%。对应公司4Q23营业收入为1.86亿元,环比上升45.79%;归母净利润为0.34亿元,环比上升728.29%。 事件2:2024年4月22日,中触媒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1Q24营业收入为1.99亿元,同比增长61.19%,环比上升7.22%;归母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增长1610.19%,环比上升4.26%。 点评:公司核心产品下游需求不佳,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板块收入分别为4.39/0.81亿元,YoY分别为-31.26/280.39%,毛利率分别为32.62%/15.93%,同比变化-6.61/-1.20pcts。2023年公司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板块销量为2848.24吨,同比下降30.83%;非分子筛催化剂板块销量为393.00吨,同比上升8.26%。公司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产品因下游需求不佳导致销量下滑,对公司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9.30%,销售费用率为1.83%,同比保持不变;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9.92%,财务费用率为-1.14%,同比下降0.37pcts;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4.05%,管理费用率为11.63%,同比上升3.39pcts;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07%,研发费用率为8.64%,同比上升1.36pcts。 下游需求回振,1Q24公司业绩逐步复苏。根据公司2024年一季报披露,受益于下游客户采购数量的大幅提升,1Q24公司营收同比实现高增长。产品售价的提升及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共同推进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1Q24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7.61%,同比上升5.97pcts。 公司各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2023年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07亿元,同比上升100.3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53亿元,同比上升23.1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1亿元,同比下降108.87%;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2.69亿元,同比下降68.20%。应收账款同比下降23.52%,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从3.29次下降到2.10次;存货同比上升7.07%,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1.39次下降到1.10次。公司深度绑定下游客户,核心产品实现稳定供应。全球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生产厂商主要有庄信万丰、巴斯夫、优美科等,占据了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公司与巴斯夫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巴斯夫全球移动源脱硝分子筛主要由公司供应,公司产品已实现向欧洲、南非、北美市场销售,在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宽。受益于我国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以及其他国家尾气排放标准的趋严,公司预计全球移动源脱硝分子筛市场空间仍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看好公司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行业头部企业的深度绑定,公司产品市场优势明显,营收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加码,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753.49万元,研发费用率为8.64%,同比上升1.36pcts。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21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66项,PCT国际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公司利用自身研发力量,积极布局了TRH特种分子筛、VOCs净化催化剂、乙二醇合成催化剂等多种环保型新材料分子筛及催化剂产品,顺酐催化剂等金属催化剂产品,间甲酚、高纯氧化硅、高纯氧化铝等精细化学品。我们看好公司结合未来市场趋势的新产品布局,预计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将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公司部分在建项目投产在即,产能有望逐步释放。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及部分项目延期公告披露,公司环保新材料及中间体项目(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3300吨、非分子筛催化剂3200吨、精细化学品10000吨)因扩建延期投产后,公司预计完工时间为2026年2月。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及投资者问答平台信息显示,特种分子筛、环保催化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业化项目(特种分子筛3000吨、环保催化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1000吨)已具备试生产条件,公司预计2024年会形成销售。我们看好公司在建项目的逐步达产,预计其可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中触媒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13/10.29/12.39亿元,同比增长47.78%/26.58%/20.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2.01/2.48亿元,同比增长99.67%/30.87%/23.57%,对应EPS分别为0.87/1.14/1.41元。结合公司5月2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5/19/15倍。我们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我们看好公司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行业头部企业的深度绑定,公司产品市场优势明显,营收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2)我们看好公司结合未来市场趋势的新产品布局,预计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将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我们看好公司在建项目的逐步达产,预计其可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行业市场被压缩的风险、下游市场需求变化风险、环境保护风险、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新产品开发失败的风险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21 11.78 -- -- 11.61 -1.44%
11.61 -1.44% -- 详细
事件1:2024年4月19日,万润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收入为43.05亿元,同比下降15.26%;归母净利润为7.63亿元,同比上升5.78%;扣非净利润为7.18亿元,同比上升0.50%。对应公司4Q23营业收入为11.30亿元,环比上升2.51%;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环比上升0.77%。 2024年4月19日,万润股份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1Q24营业收入为9.38亿元,同比下降9.19%,环比下降16.98%;归母净利润为0.98亿元,同比下降44.32%,环比下降47.58%。 点评: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萎缩,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公司2023年功能性材料/生命科学与医药产品板块收入分别为33.66/8.82亿元,YoY分别为+12.25/-56.67%,毛利率分别为43.91%/36.22%,同比变化0.99/1.10pcts。2023年公司功能性材料板块销量为7846吨,同比增长26.96%;生命科学与医药产品板块销量为295吨,同比上升76.65%。受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需求下滑影响,子公司MP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指标下降,进而拖累了公司整体营收。利润方面,功能性材料板块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公司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87%,销售费用率为3.10%,同比下降0.30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升82.93%,主要系汇率变动导致本期汇兑收益同比减少所致,财务费用率为-0.27%,同比上升1.07pcts;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10%,管理费用率为8.41%,同比上升0.30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2.01%,研发费用率为8.47%,同比上升1.43pcts。 受部分产品下游需求萎缩影响,1Q24公司业绩短暂承压。受沸石下游客户客户去库存影响,公司沸石系列环保材料营收出现下滑。为减轻去库带来的影响,公司目前正积极与下游客户展开沟通,同时积极开拓吸附与催化类沸石分子筛产品市场,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此外,部分去年同期阶段性需求的客户定制医药中间体产品需求萎缩也对公司营收产生了影响。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0.84亿元,同比上升10.2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7.03亿元,同比下降85.1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50亿元,同比上升397.48%;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7.25亿元,同比下降25.61%。应收账款同比上升31.57%,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从12.09次下降到8.16次;存货同比下降0.52%,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1.76次下降到1.26次。 公司与汽车尾气催化剂行业头部企业深度绑定,沸石环保材料竞争优势明显。 全球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全球领先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生产商庄信万丰在柴油车尾气治理领域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公司与庄信万丰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期来看,随着汽车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沸石环保材料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积极推动吸附与催化等新领域沸石分子筛的开发与市场推广,吸附领域VOCs的沸石分子筛已实现中试产品销售,300吨沸石分子筛产能正在建设当中。我们看好公司沸石分子筛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公司与行业头部企业的稳定合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 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公司实现多元化布局。公司主要进行液晶材料与OLED材料的生产,同时积极布局聚酰亚胺材料、半导体制造材料等产品。OLED成品材料方面,子公司三月科技目前已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成品材料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实现供应,并于2023年启动了“综合技术研发中心暨新型光电材料高端生产基地项目”,整体计划投资5.3亿元;OLED升华前材料方面,子公司九目化学于2023年启动并积极推进“九目化学生产基地A04项目”,计划投资1.45亿元,以提升OLED升华前材料的产能。半导体材料方面,公司“年产65吨光刻胶树脂系列产品项目”已投产。聚酰亚胺(PI)材料方面,热塑性PI材料已实现中试产品对外持续供应,量产线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根据公司2024年4月21日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公司热塑性PI材料成功选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此外,公司启动了PEEK的研发工作,目前已产出实验室样品,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我们看好公司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多元化布局,OLED材料、PI、PEEK、光刻胶树脂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贡献增量。 新能源材料领域,公司积极扩大产品矩阵。根据公司2024年4月21日投资者交流纪要披露,公司成功开发了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的光学胶膜材料,目前正处于认证阶段。此外,子公司九目化学持续推进无氟燃料电池质子膜材料开发,已有中试产品向下游销售。我们看好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持续开拓,其将为公司在膜材料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印证了公司出色的新材料研发能力。 生命科学与医药行业领域,公司积极克服不利影响实现稳健运行。根据公司2024年4月21日及4月22日投资者交流纪要披露,虽然抗原试剂盒需求下降对公司收入形成一定冲击,但“万润工业园一期B02项目”以及“药业制剂二车间项目”的投入使用推动了医药产品收入的增长,除去MP生命科学与体外诊断业务以外的医药产品收入比2022年增长约超60%。1Q24虽然客户定制医药中间体产品需求萎缩,但原料药与成药制剂业务相对稳定。 此外,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万润药业氨甲环酸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注册证书,CDMO产品R-PZQ原料药通过了EMA下的CHMP(欧洲人用药品委员会)的审批,各项业务均高速发展。我们认为公司生命科学与医药板块短期受到市场环境因素冲击承压,长期来看公司医药产品各项业务发展稳定,板块整体有望实现稳健运行。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万润股份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5.77/52.81/58.91亿元,同比增长6.31%/15.37%/11.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8.84/9.86亿元,同比增长-10.26%/29.17%/11.50%,对应EPS分别为0.74/0.95/1.06元。结合公司5月15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6/12/11倍。我们基于以下四个方面:1)我们看好公司沸石分子筛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公司与行业头部企业的稳定合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2)我们看好公司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多元化布局,OLED材料、PI、PEEK、光刻胶树脂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贡献增量。3)我们看好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持续开拓,其将为公司在膜材料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印证了公司出色的新材料研发能力。4)我们认为公司生命科学与医药板块短期受到市场环境因素冲击承压,长期来看公司医药产品各项业务发展稳定,板块整体有望实现稳健运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出口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汇率风险、下游市场需求风险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20 25.21 -- -- 25.13 -0.32%
25.13 -0.32%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18日,巨化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收入为206.55亿元,同比下降3.88%;归母净利润为9.44亿元,同比下降60.37%;扣非净利润为8.23亿元,同比下降64.60%。对应公司4Q23营业收入为46.43亿元,环比下降21.53%;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环比下降23.44%。 2024年4月25日,巨化股份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1Q24收入为54.70亿元,同比上升19.52%,环比上升17.82%;归母净利润为3.10亿元,同比上升103.35%,环比上升57.74%。 点评:产品均价下降导致利润下滑,2023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公司2023年含氟精细化学品/氟化工原料/含氟聚合物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制冷剂/石化材料收入分别为0.49/6.80/22.07/41.25/59.83/25.08亿元,YoY分别为-17.31%/-20.83%/-11.54%/-15.33%/-12.21%/48.35%;毛利率分别为20.09%/24.29%/12.72%/20.44%/13.14%/5.19%,同比变化分别为-19.83/-31.21/-18.3/-9.74/4.53/2.64pcts。尽管公司多数产品销量实现稳健增长,但主要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公司营收出现小幅下降。2023年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氟化工原料/含氟聚合物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制冷剂/石化材料平均售价分别为9.79/0.29/4.67/0.18/2.03/0.77万元/吨,YoY分别为108.00%/-40.03%/-29.77%/-34.14%/-1.85%/-4.59%。销量方面,除制冷剂以及食品包装材料销量下降以外,其他产品销量均呈现增长态势。2023年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氟化工原料/含氟聚合物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制冷剂/石化材料销量分别为0.14/36.38/4.42/159.36/28.79/35.84万吨,YoY分别为13.94%/32.60%/23.48%/7.45%/-13.00%/71.91%。公司净利润的下降主要与产品价格下跌有关,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减利34.29亿元,主要原料等价格下跌增利16.33亿元,合计减利17.96亿元。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64%,销售费用率为0.67%,同比下降0.06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升79.83%,财务费用率为-0.11%,同比上升0.39pcts;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40%,管理费用率为3.31%,同比下降0.06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21.47%,研发费用率为4.84%,同比上升1.01pcts。 受益于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提升,1Q24公司利润同比实现高增长。2024年为三代制冷剂配额实施首年,过剩产能去化,产品价格恢复至合理区间。根据公司2024年1-3月经营数据公告披露,1Q24公司制冷剂均价为23724.97元/吨,同比上升17.98%,环比提升10.12%。制冷剂产品价格以及毛利率的回升,推动了公司盈利水平的恢复。 公司各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存在一定波动。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1.96亿元,同比下降33.7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7.19亿元,同比上升23.6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10亿元,同比下降70.32%;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15.27亿元,同比下降16.34%。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6.11%,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上升,由20.50次上升到21.73次;存货同比上升2.11%,存货周转率有所上升,由10.05次上升到10.27次。 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产品价格有望上涨。2023年11月6日,国家生态环境部正式颁布2024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方案,(1)HFCs生产/使用基线值为2020-2022年平均生产/使用量,分别加上含氢氯氟烃(HCFCs)生产/使用基线值的65%,2024年HFCs生产/进口/内用生产配额总量分别18.52/0.06/8.98亿吨CO2;(2)企业2024年度生产配额,按生态环境部核查的2020-2022年生产量为基准,按品种发放;(3)HCFCs基线值65%部分,2024年暂不全部分配到生产和使用单位;(4)生产单位仅可在申请2024年配额时进行不同品种HFCs配额调整,且调增量不得超过企业该品种配额量的10%。三代制冷剂供给端的收紧推动了主流产品价格的上涨,根据氟物在线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R32价格为28000-32000元/吨,价格中枢较年初上涨12500元,R125价格为42000-45000元/吨,价格中枢较年初上涨15500元,R134a价格为30000-32000元/吨,价格中枢较年初上涨3500元。我们认为随着三代制冷剂供应端的收紧,主流三代制冷剂产品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利好公司氟制冷剂板块业绩。 公司收购飞源化工巩固配额优势,同时积极布局四代制冷剂及电子氟化液等高端产品。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于2024年1月完成对淄博飞源化工公司的股权收购,完善了公司制冷剂“1+3”的全球布局,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三代制冷剂配额优势。2024年三代与二代制冷剂配额于2024年1月正式发布,三代制冷剂方面,公司HFC-32生产配额为107791吨,占比为44.99%;HFC-125生产配额为64185吨,占比为38.74%;HFC-134a生产配额为76525吨,占比为35.48%;HFC-143a生产配额为20666吨,占比为45.40%;HFC-227ea生产配额为9397吨,占比为30.04%;HFC-245fa生产配额为189吨,占比为1.33%。二代制冷剂方面,公司HCFC-22生产配额为47467吨,占比为22.24%。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为氟制冷剂领域全球龙头企业,二代制冷剂R22生产配额处国内第二位,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及主流单品种生产配额处于第一位(占有率远高于其他企业);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四代制冷剂及电子氟化液等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四代制冷剂方面,公司拥有第四代含氟制冷剂产业化生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拥有两套主流产品生产装置,年产能约8000吨,并投运多年。电子氟化液方面,公司主要产品为氢氟醚D系列产品以及全氟聚醚JHT系列产品,随着国内外半导体、电子产品、浸没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氟化液需求量逐步增长。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巨芯冷却液项目的规划产能为5000吨/年,项目一期1000吨/年已建成投产,主要产品包括有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列以及JX浸没式冷却液。我们看好公司在三代制冷剂方面的配额优势以及在四代制冷剂以及电子氟化液方面的先发布局,我们认为公司氟制冷剂行业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公司深耕特色氯碱化工,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公司致力于打造以VDC-PVDC为核心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产业链,产品PVDC保鲜膜、PVDC保鲜袋、PVDC肠衣膜树脂、PVDC-MA树脂、PVDC乳液等。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加快药包及涂料用PVDC乳液的产业化、开拓国内外PVDC乳液市场,为产品销量提供了增长空间。公司行业地位稳固,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VDC、PVDC产业产能规模跃居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我们看好公司PVDC产品的规模优势,预计随着PVDC应用空间的逐步扩大,公司板块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多个项目预计2024年完工。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2023年新增3万吨/年甲醇,3万吨/年R32,3.5万吨/年混配制冷剂包装,0.7万吨/年氟橡胶,1300吨/年食品包装膜,1.6万吨/年PVDC树脂,5万吨/年正丙醇,5000吨/年异丙醇,2.05万吨/年丁醇,2万吨/年液氨,1.09万吨/年液氩,4万吨/年二氧化碳产能。2024年公司计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8项,计划投资额33.93亿元,多个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计划于本年度完工,为公司未来发展蓄力,具体包括5000吨/年FEP,5000吨/年PTFE,7000吨/年PTFE,5000吨HEP/年,4.8万吨/年VDF单体,2.35万吨/年PVDF树脂,800吨/年HFE-254,400吨/年D2,1500/年D3,500吨/年D4,柔性化生产400吨/年四氟丙醇(TFP)及450吨/年八氟戊醇产能。我们看好公司主要项目的实施与建成,公司氟化工产能继续提升,带来新的成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巨化股份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41.92/272.57/301.95亿元,同比增长17.12%/12.67%/10.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4/34.71/45.36亿元,同比增长180.21%/31.28%/30.69%,对应EPS分别为0.98/0.1.29/1.68元。结合公司5月15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6/20/15倍。我们基于以下四个方面:1)我们认为随着三代制冷剂供应端的收紧,主流三代制冷剂产品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利好公司氟制冷剂板块业绩。2)我们看好公司在三代制冷剂方面的配额优势以及在四代制冷剂以及电子氟化液方面的先发布局,我们认为公司氟制冷剂行业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凸显。3)我们看好公司PVDC产品的规模优势,预计随着PVDC应用空间的逐步扩大,公司板块业绩有望稳定增长。4)我们看好公司主要项目的实施与建成,公司氟化工产能继续提升,带来新的成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带来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氟制冷剂产品升级换代风险
恒逸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4-05-14 7.52 -- -- 7.72 1.31%
7.62 1.33% -- 详细
事件 1: 2024年 4月 19日,恒逸石化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年营业收入为 1361.48亿元,同比下跌 10.46%;归母净利润为 4.35亿元,同比增长 140.34%; 扣非净利润为 0.54亿元,同比增长 104.91%。 事件 2: 2024年 4月 28日,恒逸石化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公司 1Q24营业收入为 316.56亿元,同比上涨 11.54%,环比下跌 8.56%;归母净利润为 4.14亿元,同比增长 1087.19%, 环比上涨 80.52%。 点评: 2023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1Q24盈利水平环比明显提升。 2023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 3.76%,较去年同期上涨 1.44pcts。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涨 16.36%,主要系美元 LIBOR 利率同比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所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7.34%%;研发费用同比上涨 7.12%%。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 0.27%,较去年同期上涨 0.88pcts,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全年业绩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 东南亚地区下游需求持续回暖,特别在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差稳定回升; PX 和苯等芳烃产品的供需格局改善,产品价差实现同比增长。 1Q24公司净利率为 1.67%,较去年同期上涨 1.08pcts, 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 主要是因为 1Q24公司炼化板块汽油、化工轻油、苯等产品裂解价差环比大幅改善,柴油及 PX 等产品价差维持强势,带动公司炼化板块盈利能力显著提高。此外,公司参股公司海南逸盛及浙商银行等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投资收益显著增厚利润。 公司 2023年现金流量健康增长。 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5.32亿元,同比增长 67.50%,主要得益于聚酯板块下游需求的增强和价差的恢复,提升了经营效益。2023年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53.03亿,同比下跌 149.39%,主要因为支付广西项目的设备购置费用以及购买浙商银行的配股股权,导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增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39亿元,同比下跌 323.53%。其主要原因是偿还的债务现金流出量大于新增借款的现金流入量。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85.18亿元,同比下跌 34.14%%。应收账款与票据同比下跌 14.23%,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由去年同期的 22.87次变为 21.30次。存货周转率下降,由去年同期的11.34次变为 9.65次。 2023年公司各板块毛利率均有所提升,聚酯产品产销两旺。 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石化板块营业收入为 564.84亿元、 同比下降 4.70%,毛利率为 4.36%、 同比增长 0.10pcts;供应链服务板块营业收入为 274.21亿元、 同比下降 40.55%,毛利率为 1.64%、 同比增长 0.95pcts;化纤板块营业收入为 522.43亿元、 同比增长 12.80%,毛利率为 4.22%, 同比增长2.74pcts。 2023年公司三大板块的毛利率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公司进行了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操作效率的提升。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炼油产品销量 582.50万吨,售价总体下跌;涤纶丝销量 677.44万吨,售价总体平稳,公司通过加大聚酯板块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差别化产品比例,进一步实施了降本增效策略。 此外,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国内外终端需求的持续回稳向好, 公司聚酯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持续看好聚酯行业景气上行。 根据公司 2024年 4月 30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 从供给来看,新增聚酯产能增速持续放缓,根据 CCF 统计,2024年国内聚酯长丝新增产能仅为 116万吨,产能增速约 2%, 2023年涤纶长丝产能退出 101万吨, 未来落后产能出清可能提速。此外,伴随双碳政策及设备供应要求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加大,聚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得到优化。从需求来看,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向好,纺织服装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下游采购心态积极。未来随着国内需求以及出口等需求的不断拉动,聚酯行业需求将继续保持良性稳定增长。 从产业链利润来看, 根据 CCF 统计, 2023中国 MEG 进口依存度由去年 35.5%降低至 30%,2013-2023年 MEG 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近年价格处于低位,直接带来聚酯行业成本端的下降。国内 PX、 PTA 及 MEG 产能的持续扩张,有利于产业链利润向聚酯行业转移。 我们认为,随着聚酯行业供需格局持续向好、叠加行业利润有望进一步增厚,聚酯行业或将延续较高景气度,利好公司业绩。 文莱一期项目平稳运行, 文莱二期、钦州项目等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的文莱一期项目面临了一定的业绩压力, 但总体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全年安全、平稳运行。 2023年文莱一期炼油产品及化工品的产量分别为 580.24万吨、 181.84万吨,销量分别为 582.50万吨、 182.77万吨, 销售收入分别为 318.41亿元、 121.46亿元。 公司对文莱一期炼化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优化,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未来效益增长奠定基础。 同时, 文莱项目二期的建设有序进行,公司预计二期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并稳定原料供应,有望显著增厚公司利润。 此外, 公司还积极推进海南逸盛年产 250万吨 PTA 项目和钦州年产 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项目, 公司预期将进一步增厚业绩,加强竞争优势。 公司年产 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一体化及配套项目由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实施,项目分两期建设,各期建设年产 60万吨聚酰胺,产品涉及高端尼龙纤维、工程塑料及薄膜等。项目主要原料苯均由文莱炼厂直接提供,有利于公司实现精准成本控制,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延伸公司的芳烃下游产业链条,稳固其行业龙头地位,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公司的一体化战略产业布局也有望进一步得到完善。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407.59/1530.40/1637.4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23/13.58/16.7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25/0.37/0.4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27.6X、 18.7X、 15.2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东南亚地区对成品油需 求不断提升,成品油价差有望维持上涨态势,利于公司炼化板块业绩回升; 2)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国内外终端需求的持续回稳向好,公司聚酯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 未来聚酯产品需求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3)公司文莱二期、钦州项目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新产能释放后或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我们看好炼化、聚酯行业景气回升和公司新产能有序建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等。
华峰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5-13 8.27 -- -- 8.42 1.81%
8.42 1.81% -- 详细
事件1:2024年4月19日,华峰化学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62.98亿元,同比上涨1.60%;归母净利润为24.78亿元,同比下跌12.85%;扣非净利润为24.34亿元,同比下跌9.08%。 事件2:2024年4月1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公司1Q24营业收入为66.57亿元,环比上涨0.61%;归母净利润为6.83亿元,环比上涨24.28%.点评:2023年公司业绩有所承压,1Q24盈利能力明显回升。2023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15.35%,较去年同期下跌2.58pcts。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涨28.30%;销售费用同比上涨14.64%;研发费用同比下跌15.09%。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9.43%,较2022年同期下跌1.55pcts,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12.85%。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是因为其主要产品氨纶、己二酸、聚氨酯原液受需求疲软、供给冲击、原材料波动、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产品售价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1Q24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回升,1Q24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上涨24.28%,净利率上涨至10.25%。 公司2023年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小幅下滑。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4.69亿元,同比下跌3.94%。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16.08亿元,同比上涨31.13%,主要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9.45亿元,同比下跌140.37%,主要因为2022年公司收到募集资金。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6.86亿元,同比下跌0.09%。应收账款同比上涨17.24%,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由去年同期12.52次变为11.41次。存货周转率上升,由去年同期6.18次变为6.89次。 2023年公司化学纤维板块毛利率同比上涨,氨纶新产能投放助推产销增长。 公司是国内氨纶行业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的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根据2023年公司年报,2023年公司氨纶设计产能为32.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104.49%,有20万吨在建产能,公司预计2025年建设完成。2023年公司化学纤维板块营业收入为93.06亿元、同比降低3.57%,毛利率为12.50%、同比上涨2.03pcts。2023年公司氨纶产品售价走势下降,主要因为经济环境及需求疲弱等因素影响,部分产品价格表现不佳。同时年产3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部分建设完成,其中10万吨投产试运行,产销存均同比上升。 根据公司2024年4月23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虽然近两年氨纶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但是表观需求仍呈现上升趋势,氨纶行业未来前景仍较可观:一是氨纶的下游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且添加比例也在上升,如防晒服、瑜伽服及卫材等;二是氨纶产品其特有的弹性及不断丰富的差异化功能性,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无其他优质的替代品;三是氨纶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行业竞争朝寡头化、差异化的发展态势更趋明朗。我们认为,随着下游消费需求的逐渐复苏,氨纶整体价格或将逐步回暖,盈利水平也有望进一步回升,叠加公司新产能不断爬坡,公司化学纤维板块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公司聚氨酯产品盈利较稳定。2023年公司化工新材料板块营业收入为58.82亿元、同比降低3.14%,毛利率为18.13%、同比降低0.24pcts。其中,聚氨酯原液盈利比较稳定,2023年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持平。公司的子公司华峰新材是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原液生产企业,其产品可应用于鞋材、汽车配件、共享单车、高铁垫片、软泡、工业制造、医疗器材等生产领域。根据2023年公司年报,2023年公司聚氨酯原液设计产能为52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7.78%。 受供需影响己二酸利润压缩,未来尼龙66及PBAT有望带来新的需求增量。 2023年公司基础化工产品板块营业收入为85.66亿元,同比增长2.88%,毛利率为19.57%、同比降低9.31pcts。根据公司4月23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国内己二酸下游消费量174.75万吨,同比上升13.50%,但因己二酸下半年新产能投放,外加下游整体需求不及预期,加剧压缩了己二酸的利润空间。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步复苏及行业配套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内己二腈技术的突破,尼龙66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点;同时,随着国家限塑令等政策的推动,PBAT仍有大量产能投入,这两大行业将成为未来推动己二酸产品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己二酸设计产能为135.5万吨,产能利用率77.16%。此外,2023年公司115万吨/年己二酸扩建项目(六期)投产试运行,产销存均同比上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2.95/329.77/358.3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1/35.51/39.3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0/0.72/0.7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3.8X、11.7X、10.6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氨纶的表观需求呈上升趋势,行业未来前景较可观,氨纶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回升,公司新产能不断爬坡利好绩提升;2)公司己二酸新项目投产,2023年产销存均同比上升,未来受益于尼龙66及PBAT的持续增长,或将推动己二酸产品消费提升。我们看好氨纶景气回升及公司新产能顺利投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远兴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6.71 -- -- 8.28 18.62%
7.96 18.63% -- 详细
事件 1:2024年 4月 15日,远兴能源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年营业收入为 120.44亿元,同比上涨 9.62%;归母净利润为 14.10亿元,同比下跌 46.99%;扣非净利润为 24.14亿元,同比下跌 9.40%。 事件 2:2024年 4月 15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公司 1Q24营业收入为 32.80亿元,环比下跌 18.10%;归母净利润为 5.69亿元,环比上涨693.46%。 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 1Q24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2023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 41.09%,较去年同期上涨 0.31pcts。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涨 105.77%,主要原因为贷款利息增加以及利息收入减少;销售费用同比上涨 42.50%,主要原因为阿拉善塔木素天然碱项目一期部分生产线投料,产品销量增加,销售费用同步增加;研发费用同比下跌 7.45%。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 17.80%,较去年同期下跌 11.24pcts,但 1Q24公司净利率上涨至25.99%,且 1Q24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上涨 693.46%。我们认为,公司 2023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公司对子公司蒙大矿业诉讼事项计提预计负债共 9.64亿元,我们认为 1Q24盈利改善很大程度上来自阿拉善项目新产能持续释放。 公司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明显上涨。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31.41亿元,同比下跌 3.36%。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36.16亿元,同比下跌 8.23%。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18.90亿元,同比上涨 184.00%,主要原因为去年公司从少数股东处收购子公司股权,支付相关款项,以及 2023年阿拉善塔木素天然碱开发利用项目贷款增加。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32.71亿元,同比上涨 76.19%。应收账款同比下跌 40.21%,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由去年同期 110.81次变为 150.55次。存货周转率上升,由去年同期 8.96次变为 10.82次。 2023年公司主营产品售价同比下降,产能爬坡助推销量增长。根据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年纯碱板块营业收入为 53.72亿元、同比上升46.47%,毛利率为 59.59%、同比上升 1.88pcts;尿素板块营业收入为 38.20亿元、同比上升 0.69%,毛利率为 24.58%、同比下降 5.02pcts;小苏打板块营业收入为 18.03亿元、同比下降 22.51%,毛利率为 43.11%、同比下降 9.49pcts。2023年公司业绩受到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存量企业毛利同比下滑、主要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银根矿业阿拉善塔木素天然碱项目一期部分生产线投料,产能逐步释放,一定程度对冲了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产品售价方面,2023年公司三种主营产品售价均同比下降,对其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 ifind 数据,2023年纯碱现货均价为 2723.73元/吨,同比下跌 4.06%;2023年尿素现货均价为 2597.29元/吨,同比下跌5.64%;2023年小苏打现货均价为 2208.39元/吨,同比下跌 13.89%。产品产销量方面,2023年,公司共生产各类产品 568.29万吨,其中纯碱 268.67万吨,小苏打 118.18万吨,尿素 167.15万吨,其它产品 14.29万吨。由于阿拉善塔木素天然碱项目一期部分产能逐步释放,碱业产品销量较上年增加36.18%,产量较上年增加 43.62%。同时公司加大了对尿素产品的销售力度,销量较上年增加 15.77%,产量较上年增加 3.84%。 阿拉善塔木素天然碱项目一期三条产线基本达产,项目二期预计明年建成。 据公司《2024年 4月 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在建的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一期前三条生产线已基本达产,第四条生产线已投料,目前正在试车调试过程中。项目一期已完成预转固金额 89亿元,包括采集卤装置、汽电联产装置、引水工程,碱加工装置除第三、四条生产线的机器设备外,均已完成预转固。2023年 12月,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二期启动建设工作,二期规划投资约 55亿元,公司计划于 2025年 12月建成。根据公司《2024年 4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目前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产品销售主要区域为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后续将逐步扩大国内销售区域,且公司计划在项目全部投产后将部分纯碱产品出口。 公司提高分红比例,重视投资者回报。根据公司的《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2023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13.70亿元,2023年年初未分配利润 58.99亿元,2023年末未分配利润 65.88元。公司 2023年度拟以目前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 3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将用于 2024年度生产经营和投资,并滚存至以后年度分配。公司 2023年可供分配利润为12.40亿元,公司 2023年度拟实施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90.29%,最近三年(含 2023年度)累计实施现金分红总额占公司最近三年年均可供分配利润的 80.29%。公司提高分红比例,增加投资者回报,也有望提升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54.24/169.68/188.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16/29.81/32.1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73/0.80/0.8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8.6X、7.8X、7.3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增加,随着阿拉善项目已建产线的产能爬坡及二期工程的逐步落地,公司的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2)公司提高现金分红比例,重视投资者回报,有望提升其长期投资价值。我们看好公司新产能投放和分红比例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技术研发滞后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环保合规风险;公司与中煤能源存在仲裁纠纷等风险。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4-25 18.51 -- -- 22.54 21.77%
22.54 21.77%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3 月 28 日,川恒股份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 年营业收入为 43.20 亿元,同比上涨 25.30%;归母净利润为 7.66 亿元,同比上涨 1.02%;扣非净利润为 7.61 亿元,同比下跌 1.40%。对应 4Q23 营业收入为 12.48 亿元,环比上涨 4.72%;归母净利润为 2.75 亿元,环比上涨 25.98%。 点评: 2023 年公司业绩同比有所改善,主营产品产销量提升。 2023 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 39.04%,较去年同期下跌 5.89pcts。 2023 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涨 60.23%;销售费用同比上涨 28.00%;研发费用同比下跌 8.15%;管理费用同比上涨 10.01%。 2023 年公司净利率为 18.26%,较去年同期减少 4.61pcts。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上涨,主要原因是:公司新建生产装置陆续投产,新增产品磷酸铁及磷酸,固有产品磷酸一铵产销量同比上升,外销磷矿石量价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加;收入同比上升,且投资损失及营业外支出同比减少,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2023 年公司主营产品的产销量同比均有较明显的增长, 2023 年公司磷化工产量为 77.97 万吨,同比增长 35.83%;磷化工销量 78.92 万吨,同比增长48.17%。 2023 年公司磷矿石开采生产量为 299.20 万吨,同比增长 19.11%;磷矿石开采销售量 75.42 万吨,同比增长 13.28%。 公司 2023 年现金流状态较良好。 2023 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5.28 亿元,同比下跌 2.81%。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9.83 亿元,同比上涨 41.79%,主要因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筹资活动生现金流净额为 10.07 亿元,同比降低 29.14%,主要系偿还银行贷款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20.45亿元,同比上涨 37.31%。应收账款同比上升 21.13%,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跌,由去年同期 18.97 次变为 18.90 次。存货周转率上涨,由去年同期 3.32 次变为 3.36 次。 主营产品市场需求稳定,新能源材料市场未来可期。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消防用磷酸一铵、磷酸、磷酸铁等。在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方面,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因其具有高生物学效价及促进生长、抗病等优势,在禽畜饲料领域具有逐步替代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趋势。根据公司 2023 年年报, 2013 年-2022 年全球饲料产品整体呈增长趋势,海外的禽畜饲料逐渐成 为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的重要市场。随着国内饲料总产量的稳步增长及饲料级磷酸二氢钙需求在国内禽畜饲料添加剂领域的逐步释放,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磷酸方面,其下游应用范围广泛,整体需求较稳定。对于农业,磷酸是生产磷肥的重要原料,也是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原料;对于工业,磷酸主要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化学抛光剂生产、洗涤用品和杀虫剂生产、磷系阻燃剂生产等;对于食品行业,磷酸可直接作为酸味剂、酵母营养剂使用,亦是生产食品级磷酸盐的重要原料;对于医学领域,磷酸可用于制取含磷药物等。公司生产的磷酸经过特殊处理后,亦可作为电池原料和定制级使用。 在磷酸铁方面,其主要用于制作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也可作催化剂、添加剂等。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储能领域的不断扩展,我国锂电池产量规模不断扩大,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逐年上升。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 GGII)数据显示, 2023 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 165 万吨,同比增长 48.3%。而 2020 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仅为 12.4 万吨,增长超 12 倍。磷酸铁是制备磷酸铁锂的关键前驱体, 我们认为未来磷酸铁有望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公司贡献更多的业绩。 公司具备磷矿石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原料保障能力。 公司控股子公司福麟矿业已持有小坝磷矿采矿权、新桥磷矿山采矿权、鸡公岭磷矿采矿权三个采矿权,福麟矿业所产磷矿石主要提供给公司自用,保障公司正常生产,其余部分磷矿石外销。 2023 年,福麟矿业实现磷矿石开采总量 299.20 万吨,主要提供给公司自用,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的同时, 并外销磷矿石 75.42 万吨。 2023年公司已基本实现磷矿石自给自足,仅对外采购少量的差异品位磷矿、磷精矿满足产品品质要求。公司预计未来磷矿石稀缺度将逐渐增强,我国磷矿石市场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我们认为公司依靠自有的磷矿资源,不易受原材料价格走高影响,可以有力保障其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湿法磷酸工艺先进,具备能耗和成本优势。 公司使用具有能耗和成本优势的湿法磷酸替代高能耗的热法磷酸,主要采用自主开发的半水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技术水平先进可靠、产品质量好、总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生产运行平稳等优点,公司该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公司的半水湿法磷酸成套技术相比二水磷酸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主要表现为:硫酸消耗比二水法低 2%左右;比二水法节约了磷酸贮槽和浓缩工程设备投入;磷石膏结晶水含量较低,仅 5%-6%,通过与公司矿井填充技术结合可实现一定程度的有效利用;磷酸杂质含量比二水法低,易于提纯和净化。我们认为,公司磷化工产业链中游生产能力逐渐完善,利于其开拓下游产业链,从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广西鹏越后端化工产品装置即将投产,经济效益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的子公司广西鹏越 2023 年盈利为-1.38 亿, 2023 年其“20 万吨/年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及精深加工”项目中湿法磷酸生产线投入生产,但后端化工产品装置未正式生产,因此 2023 年广西鹏越生产的磷酸主要对外销售,且由于新建生产线尚未达产,各种投入及固定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太理想。我们认为,后期随着广西鹏越化工产品装置的投产,项目释放产能后将有效改善其盈利水平。 多个项目建设完工,产能爬坡利好公司业绩。 公司广西扶绥工厂的磷酸二氢 钙、无水氟化氢产品项目于 2023 年底完工,但尚未投入正式生产;广西扶绥工厂净化磷酸产品项目于 2023 年底完工,并进行了试生产;广西扶绥工厂商品磷酸产品项目 10 万吨产能于 2023 年完工,生产时间不足 12 个月。 我们认为,公司较多新建项目在 2023 年建设完工,随着后续产能的逐渐爬坡,公司有望拥有更大的业绩增长空间。 公司的磷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积极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不断完善从磷矿石到磷酸盐产品的磷化工产业链,大力实施“矿化一体”产业模式,通过磷矿石开发实现磷矿石自我供应,保障基本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持续开发产业链终端新产品。公司的终端产品结构从高性能饲料磷酸钙盐、磷酸铵盐和新型肥料,逐步延展到电池用磷酸铁、食品级净化磷酸及精细磷酸盐等并重,新型建筑材料为补充的格局,并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磷化工和有机磷化工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公司积极拓展磷化工产业链,有利于其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 注重股东回报,提高现金分红比例。 根据公司 2023 年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按照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0.00 元(含税)的原则进行 2023 年的利润分配,预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会超过 5.95 亿元。 2023 年公司现金分红标准较 2022 年的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7.00 元(含税)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我们认为,公司使用更高的现金分红比例,进一步维护了股东权益,也有望提升其长期投资价值。 公司股权激励的第一个限售期达解限条件。 公司 2022 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向高级管理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合计 30.00 万股, 2023 年第一个限售期届满且解限条件成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 2023 年度解除限售股份合计15.00 万股。我们认为,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推进,或将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吸引和稳定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利好公司稳健发展。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56.41/66.58/72.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87/12.44/14.6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1.82/2.30/2.71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10.4X、 8.2X、 7.0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自有的磷矿石资源较丰富,可以保障其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2023 年公司的主营产品产销同比增长,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发新的下游产品,如电池用磷酸铁和食品级磷酸,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和增加盈利点; 3)公司多个新建项目的产能预计将在 2024 年逐步释放,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供应能力和盈利空间。我们看好公司的稳定经营能力及新产能投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技术及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云天化 基础化工业 2024-04-25 19.03 -- -- 21.08 10.77%
22.00 15.61% -- 详细
事件: 2024年 3月 26日,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年营业收入为 690.60亿元,同比下跌 8.30%;归母净利润为 45.22亿元,同比下跌24.90%;扣非净利润为 45.08亿元,同比下跌 23.54%。 2024年 4月 12日,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公司 1Q24营业收入为138.57亿元,环比下跌 12.06%;归母净利润为 14.59亿元,环比上涨 78.46%。 点评: 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同比下滑, 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 1Q24盈利环比改善。 2023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 15.18%,较去年同期下跌 1.04pcts。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34.06%;销售费用同比上涨 5.65%;研发费用同比上涨 49.41%。 2023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下跌,净利率为 7.95%,较去年同期减少 1.41pcts,主要原因是公司化肥、聚甲醛、饲钙等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影响显著,导致公司利润相较同期大幅度减少。 1Q24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上涨 78.46%,盈利能力环比出现改善。 公司 2023年期末现金余额同比略有上涨。 2023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94.37亿元,同比降低 10.55%,主要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9.17亿元,同比上涨 24.81%。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62.33亿, 同比上涨 25.59%,主要因为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60.26亿元, 同比上涨 4.33%。 公司深耕磷化工领域多年,是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是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前身为 1977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云南天然气化工厂。 1997年,云南天然气化工厂改制为云天化集团,并独家发起组建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3年,集团将磷矿、磷肥、磷化工、商贸物流以及公用工程等优质资产注入, 实现了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 目前公司已经成为以磷产业为核心的磷肥、氮肥、聚甲醛领军企业,在云南、河南、内蒙古、重庆等多个省市设有生产基地。 围绕“磷”、“氟”资源,持续扩展产业链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肥料、磷矿采选、 精细化工与商贸物流四项业务。肥料方面,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化肥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和销售磷肥、尿素、复合肥。 2023年公司磷肥产能达 555万吨/年,尿素产能达 260万吨/年, 复合肥产能达 185万吨/年,是全球第四大的磷肥生产商。 目前化肥市场中,原料端磷矿石供需偏紧,磷肥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趋势,尿素市场整体稳定,复合肥市场波动幅度较大。 磷矿采选方面,公司现有磷矿储量近 8亿吨,原矿生产能力 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能力 618万吨/年,浮选生产能力 750万吨/年,是国内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 2023年公司共生产成品矿 1290万吨。 精细化工方面,公司拥有聚甲醛产能 9万吨/年,产能位居国内前列;饲料级磷酸氢钙产能达 50万吨/年,单套产能国内排名第一。 2023年, 由于下游养殖业的需求疲软, 饲料级磷酸钙盐价格持续走低,黄磷价格波动下滑,磷酸铁市场竞争加剧。 商贸物流方面,公司拥有“金沙江”“云天化”“三环”等近 2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拥有一万多个加盟商与分销商,磷肥国内年销售量约占国内年施用量的 22%,出口量占国内出口量的 20%以上。 磷矿石供需维持紧平衡,景气度向好。 根据公司 2024年 3月 26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近年来影响磷矿石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磷肥等磷化工下游产业维持了较好的景气度;对“三磷”环保治理的政策日趋严格,对磷尾矿、磷石膏的无害化和综合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增产能的环保门槛提升;含磷新能源材料快速扩张,对磷资源的需求大量新增;磷矿的集中度和大企业保自给的政策,也降低了市场流通的磷矿占比。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磷矿产量持续多年保持在 1亿吨/年左右的水平,且维持供需紧平衡。 受到环保政策、国家磷资源高值高效开发政策、产业发展情况、各个矿山的成熟程度等诸多条件的影响,能否形成有效产能以及形成有效产能的时间有较大条件差异和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原有磷矿贫化(矿石品位降低)、退出的情况持续存在,公司预计国内磷矿石产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显著的增量进而改变供需格局的可能性较小。 2023年我国进口磷矿石在 140万吨左右,考虑到磷矿石的价值和分布情况,国内大量进口磷矿石的难度较大。同时,随着含磷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需求提升,公司预计国内磷矿石供需关系将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紧平衡。 公司全面布局国内外磷肥市场,紧抓用肥旺季。 根据公司 2024年 3月 26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国内肥料市场方面,当前是国内春耕用肥旺季,化肥市场处于购销两旺的局面。公司从去年四季度到目前均在全力布局国内磷肥市场,坚决执行国家化肥“保供稳价”要求,装置高负荷运转、市场积极布局、物流高效配合,超进度完成国内春耕用肥的供应任务。同时,公司坚持快流转、控库存的经营策略,保持了化肥产业链的高效周转和较低库存。国际市场方面,目前国际磷肥市场较国内市场有一定的溢价,且当前正逐步进入磷肥出口期,公司积极布局国际市场,有效争取订单,做好国内旺季结束后向国际市场的有效转换。 参股子公司新获云南镇雄探矿权,进一步稳固公司磷产业的领先地位。 公司参股公司云南云天化聚磷新材料有限公司以 8亿元竞得云南镇雄西安碗厂磷矿普查探矿权,并且与云南省政府采购与出让中心签署了《探矿权出让成交确认书》。 2024年 3月,聚磷新材与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签署《探矿权出让合同》。根据约定公司已和云天化集团签订《托管协议》, 云天化集团将聚磷新材 55%的股权委托公司管理, 云天化集团承诺在聚磷新材取得合法有效的采矿许可证 3年内, 在满足相关条件下将聚磷新材的控制权注入公司。镇雄县碗厂磷矿资源丰富,此次竞得采矿权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磷矿资源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公司在磷化工资源、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为公司的领先地位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依托产业链优势,公司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公司依托自身在磷产业与氟产业的优势地位,持续推动公司业务多元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公司年产 10万吨电池级磷酸二氢铵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年产 2000吨磷系阻燃剂 PMPP 装置、年产 1500吨含氟硝基苯多功能装置完成工艺技改;年产 3万吨无水氟化氢装置顺利完成技改扩产。公司围绕“磷”“氟”资源,持续扩充产业链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稳步进行。 注重投资者关系建设, 具备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 公司不断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方式,通过多平台、新模式、高频次开展业绩说明会,常态化现金分红,加强与投资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2024年 3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0元(含税),预计派发的现金红利共 18.22亿元,占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 40.31%。 2023年 5月 5日,公司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 章程修改后,公司将会将每一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后,按不低于每一年度可供分配利润的 30%分配。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702.19/718.46/732.4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67/48.90/50.8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54/2.67/2.7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8.5X、8.1X、 7.8X。 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磷矿石供给端受到限制,其供需关系有望维持紧平衡; 2)参股子公司聚磷新材在获得云南镇雄碗厂磷矿采矿权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磷矿与磷化工产业内的行业地位,保障其供应能力; 3)公司持续推动业务多元化,着力加强转型升级,目前已经初见成效,10万吨级别电池级磷酸二氢铵将助力公司进一步开拓新市场; 4) 公司保持较高现金分红比例, 关注投资者回报。 我们看好公司在磷化工、 氟化工产业的国内外布局,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新产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安全环保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