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诚信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12-12
|
28.09
|
--
|
--
|
30.50
|
8.58% |
|
33.24
|
18.33% |
|
详细
事件:收购CMH 公司50%股权,增持San Matias 项目总权益至60%。 2019 年11 月公司首次认购Cordoba 矿业19.9%的股权,Cordoba 矿业全资子公司CMH 拥有哥伦比亚San Matias 项目100%权益;公司12 月8 日公告,拟以不超过1 亿美元直接股权收购CMH 公司50%权益,交易完成后公司对San Matias 项目总持股比例将由19.995%增至59.99%,远期资源储量进一步增厚。 Alacran 铜金银矿项目信息:预可研已完成,投产后铜年产量3.1 万吨。 交易对手:Cordoba 矿业是海外上市矿产勘探公司,艾芬豪持股比例约63.36%,项目由艾芬豪和公司共同主导开发。 项目进展:San Matias 项目包括Alacran 铜金银矿、Alacran North 矿床、Montiel East 矿床、Montiel West 矿床、Costa Azull 矿床在内的若干矿权。 其中Alacran 铜金银矿已于2022 年1 月完成预可研,预计正式可研到建设投产仍需要3-4 年时间。 项目资源量/产量:根据预可研报告,Alacran 铜金银矿床原矿石量1.021亿吨,铜金银品位分别为0.41%、0.26 克/吨、2.30 克/吨,对应资源量分别为42 万吨、27 吨、506 吨,年产量分别为3.1 万吨、1.6 吨、10.9 吨,项目开采年限13 年;项目预计总资本开支5.91 亿美元,其他矿区仍有增储开发潜力。 成本:铜C1 成本为5710 美元/吨(2.59 美元/磅),C1 成本(扣除贵金属副产品收益)为2601 美元/吨(1.18 美元/磅),吨资产折旧1535 美元。 公司资源板块将于2024 年再造一个主业利润规模。规模方面,公司当前拥有铜资源总量138 万吨,权益资源量121 万吨,存较大增储空间。预计2022/2023/2024 公司铜矿产量分别为0.5/1.5/5 万吨,当前已规划形成总8万吨铜产能规模,成长为中型矿业公司规模。行业端,随着地产信用、疫情形势、美元紧缩政策三大利空边际改善,基本面低库存高现货价格提交定价基础,风险预期定价下铜价迎反弹窗口期。 投资建议:2022 年公司主要利润仍为矿服主业,2024 年铜矿集中放量贡献较强利润弹性。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2、10.13、17.18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9.5、16.9、10.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跌价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博迁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9-28
|
45.89
|
--
|
--
|
54.56
|
18.89% |
|
55.31
|
20.53% |
|
详细
事件:2022 年9 月26 日公司公告,实控人拟全额认购不超8.3 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债务。 公司拟向实际控制人王利平先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含发行费)不超过8.3 亿元,发行股票不超过2200 万股,发行价为37.63 元/股(现价42.26元/股),全部由实控人王利平先生以现金方式认购,限售期18 个月。 王利平先生现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26.6%,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2200 万股,占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0.77%,持股比例提升至27.36%。 本次非公开发行事项尚需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中国证监会核准。 本次募集资金可保障公司经营规模扩张并降低财务杠杆。公司IPO 募资新增产能镍原粉产能1,260 吨,铜原粉产能80 吨,银原粉产能20 吨。预计2024 年全部达产,达产后镍原粉产能2,980 吨,增长73.26%;铜原粉产能202.4 吨,增长65.36%。伴随公司经营规模扩张,运营资金需求量将大幅增加,本次定增募资可进一步支撑业务发展;此外,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仅13.4%,财务杠杆处于较低水平。 加大研发投入,银包铜粉与纳米硅粉将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长足动力。 2022 年H1 研发投入0.3 亿元,同比+55.37%。公司新建一条银包铜粉中试产线,持续推进产品稳定性测试,深入挖掘规模化生产降本增效潜力,为后续银包铜粉规模化量产提供有效技术支撑;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纳米硅粉领域,通过对生产过程持续的工艺优化,硅粉单产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12.7、14.6、17.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0 亿元、3.21 亿元、3.82 亿元,对应当前价位下PE 水平分别46.1、34.5、28.9X,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制造商,短期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出货量环比改善且通过多项举措盈利能力逐步提升,长期看好PVD 制粉工艺全球领先且拓展空间广阔,新增产能逐步放量,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天华超净
|
纺织和服饰行业
|
2022-08-29
|
79.30
|
--
|
--
|
81.99
|
3.39% |
|
81.99
|
3.39% |
|
详细
事件:8月25日,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H1营收78亿元,同比+443%,归母净利35亿元,同比+1023%;单季度看Q2营收44亿,同环比+475%/+30%,归母净利20亿,同环比+1097%/+31%。 业绩大增主因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价格高涨。2022H1锂盐营收72亿,占比92%,毛利率79%,同比+38pct。(1)量:根据我们测算,预计H1出货量2万吨左右;(2)价:公司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主要参考上海有色网(SMM)的市场信息定价,产品价格较年初大幅增长,2022年1月平均未税售价25.31万元/吨,6月平均未税售价40.63万元/吨,上涨60.53%,截至8月25日,电氢未税售价43.44万元/吨,预计下半年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年内江安一期+宜春一期有望实现投产,新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合并报表总产能将达到16万吨,对应权益产能13.5万吨。(1)天宜5万吨氢氧化锂(75%):实施主体天宜锂业,二期2.5万吨今年4月已投产,预计今年有效产能4.25万吨。(2)江安5万吨氢氧化锂(75%):实施主体天宜锂业子公司伟能锂业,一期2.5万吨预计2022年底竣工,二期预计2024年Q2竣工。(3)甘眉6万吨氢氧化锂(100%):实施主体四川天华时代,分两期建设,每期3万吨,预计2022年Q2启建,2024年底全部建成。(4)宜春10万吨碳酸锂(10%):与宁德时代(占比90%)共同建设,预计今年内完成5万吨建设,2023年底完成剩余产能建设。 海外资源布局稳步推进成长可期。(1)AVZ:开发非洲刚果(金)的Manono锂锡项目,目前项目已满足采矿证批复的所有条件(采矿证正在申请中),项目规划锂精矿产能达160万吨,天华时代有权获取最高80万吨(or最低50%)锂精矿包销权,可研预计2023年底投产,若包销权落地,公司锂精矿合计包销量将达101.5-104.5万吨,基本满足未来产能规划;(2)PREM:开发津巴布韦的 Zulu 锂钽项目正在建大型试验厂,2023年3月31日前装运第一批锂精矿,最终产量提升至约4.8万吨/年SC6.0,公司将有权获得前三年产品。(3)环球锂业:开发澳大利亚的 MLBP 和 Manna 项目,目前正在勘探;(4)QXR:开发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Turner River 和 Western Shaw 项目,目前正在勘探;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营收181/217/313亿元,归母净利46/65/105亿元,对应PE为10.1/7.1/4.4倍,考虑公司资源供给率逐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资源短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铂科新材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2-08-29
|
99.66
|
--
|
--
|
106.72
|
7.08% |
|
112.95
|
13.34% |
|
详细
事件:2022 年8 月25 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加48.3%,归母净利润7878 万元,同比增加50.3%,扣非归母净利润7849 万元,同比增加57.7%;单季度看,Q2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0 亿元,同/环比+47.0%/+33.1%;归母净利4648 万元,同/环比+43.6%/+43.9%。 原料价格降温增厚公司盈利。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1.49pct 至35.6%,Q1/Q2 毛利率分别35.0%/36.3%,原材料方面,上半年铁、硅、铝价格同比提升但环比均有所降温,截止6 月末铁、硅、铝价格较年初分别下滑0.45%/21.3%/4.73%,Q3 以来价格继续回落,对于公司而言考虑调价周期滞后,因此毛利率同/环比均有提升,此外产品结构优化及规模化降本进一步增厚盈利。 磁粉芯龙头充分受益行业高增长,上半年EV、光伏领域增速亮眼。上半年公司在新能源车及充电桩、光伏领域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7%/85%,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30.9GW, 同比增长137.4%,化石能源成本高企下,全球光伏装机迎来发展新机遇,尤其年内欧洲清洁能源刺激政策与美国《抗通胀法案》的推出,预计光伏行业仍将为长期增量市场。 根据中汽协数据,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6 万辆和 260 万辆, 同比均增长 1.2 倍, 市场占有率达到 21.6%,乘联会年内上调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预期至达600 万辆(前值550)。 惠州+河源两大基地同步扩张,磁粉末、芯片电感打造潜在增长曲线。1)磁粉芯方面:现有惠州基地产能达2.5 万吨,未来增量包括可转债募投河源基地2 万吨+以及惠州基地技改升级6000 吨;2)粉末&芯片电感方面:公司掌握核心雾化制粉技术,核心设备自主研发,生产的铁硅铬粉末可应用于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及叠层电感,外销毛利率接近70%,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充产能并加大市场开拓,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此外芯片电感已完成小批量生产,未来有望继续向下游电感领域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两大领域构筑公司潜在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为11.18/15.05/19.63 亿元,实现归净利润2.02/2.88/4.03 亿元,EPS 为1.95/2.78/3.88 元/股,对应PE为51.3/36.0/25.7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路径变动等。
|
|
|
银邦股份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8-12
|
14.28
|
--
|
--
|
15.59
|
9.17% |
|
15.59
|
9.17% |
|
详细
8月9日公司发布2022业绩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1亿元,同+34.6%,归母净利0.91亿元,同+369.7%;扣非净利0.8亿元,同+494.8%。 其中Q2实现营收10.49亿,同+49.1%,归母净利0.5亿,同+481.4%,扣非净利0.47亿,同+701.3%。 铝热传输主营业绩超预期,军工板块季节性因素下半年有望贡献增量。公司H1归母净利0.91亿元,其中银邦防务(机械制造)、天津杰邦(口腔医疗)、贵州黎阳天翔(金属3D打印)子公司业务分别亏损891/10/544万,合计权益利润亏损1281万元,主要受到订单季节性因素及收入确认延后影响,预计全年维持正盈利、下半年贡献增量。剔除后,主营铝业传输业务净利1.03亿元,二季度水冷板等铝复合料板块利润超预期。 新能源材料至占比提升至27%,市场供不应求涨价预期强烈。产量方面,公司当前在产产能18万吨,Q3技改落地后,公司产能将从18万吨升至24万吨,下半年产量环比提升,我们预计全年产量17万吨,2023满产将达到24万吨。 上半年,新能源相关材料营收为5.1亿,同比增长237%,营收占比自2021年17%升至27%,预计全年出货量将从2021年的2.5万吨增至6-7万吨。 价格方面,公司当前订单饱满,行业逐渐走向供需紧缺。考虑到年单定价周期,Q4行业有望迎来新一波加工费上行催化。公司单吨净利将跟随加工费上行持续走阔。 麒麟电池开启行业需求发展新周期,长进入周期公司龙头地位稳固。钎焊材料新应用大市场,“麒麟电池”明确热传输材料单车价值量提升方向,此外储能、充电桩等新市场带来用量激增,2025年前市场无明确新增产能释放,2-3年的供需缺口打开公司发展新格局。公司2016年开始进行材料研发并在2018年前后向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城、大众等知名企业直接或间接批量供货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材料,先发优势占据细分市场核心地位。2022年4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5年总36万吨供货协议备忘录,锁定未来行业增长主要份额,细分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5.26、5.74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2、25.5、23.4倍,PB分别为7.5、5.9、4.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材料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
|
|
银邦股份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8-02
|
14.38
|
--
|
--
|
17.00
|
18.22% |
|
17.00
|
18.22% |
|
详细
铝热传输材料龙头先发布局动力电池水冷板,行业需求高增公司迎发展新时期。公司深耕铝板带材三十载,是第一批完成铝热传输材料国产化企业。2016年开始,公司积极进行新能源领域用散热材料订单开发,并在2018年前后顺利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水冷板材料主供方,占据细分市场核心地位。2021年新能源动力电池用水冷板需求迎高速发展,公司新能源领域营收占比达17%,2022年Q1进一步提升至23%。行业加工费上涨及公司产能利润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同时,2021年公司与江西悦达合资建设年产10万吨再生铝,进一步降本增效。公司目前在产产能18万吨,2022年Q3技改完成后产能将增至24万吨。 “麒麟”发布开启高倍率快充电芯元年,水冷板突破性结构创新开启铝钎焊复合材料新时代,2022-2025年需求CAGR约42%。宁德发布“麒麟”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将水冷板由横式单面工况集成到立式结构,使水冷板装机量大幅提升。未来长续航、超快充将对电芯热管理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对应水冷板单车用量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22-2025年新能源车铝钎焊复合材料需求量将由20.6万吨增至54.5万吨,CAGR达38%;其中动力电池水冷板需求量预计由10.1万吨增至28.7万吨,CAGR达42%。 产品高度定制化,长流程生产及认证周期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铝热传输复合材料具备总规模小、行业集中度高的特征,产品高定制化、高SKU生产模式构筑高壁垒,长流程生产及多次切边工艺对企业成材率控制能力提出高要求。目前国内铝钎焊复合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格朗吉斯、银邦股份、华峰铝业等,而在宽幅EV水冷板细分领域具备供应能力的企业更少,半年以上的产品认证周期对新进入者构成极高资质认证壁垒。 产品获得下游EV龙头企业广泛认可,宁德36万吨“大单”进一步佐证需求高景气。公司深耕汽车用铝热传输材料行业多年,2021年汽车领域收入占比达73%。传统汽车已成为法国法雷奥集团等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商。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材料已向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城、大众等知名企业直接或间接批量供货。2022年4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合作备忘录,拟2022-2026年5年期间直接或间接向其合计供应水冷板材料不低于36万吨,锁定未来行业增长主要份额,细分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4.81、5.8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7.7、22.7、18.8倍,PB分别为6.1、4.8、3.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
|
|
兖矿能源
|
能源行业
|
2022-07-20
|
37.89
|
--
|
--
|
47.50
|
25.36% |
|
56.14
|
48.1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80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76亿元,同比增长约190%。主因海内外煤炭价格大幅提升,叠加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对冲成本费用上涨影响,业绩大幅释放。其中,2022年 Q2单季,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13.2亿元,同比增长198.7%,环比增长69.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09.5亿元,同比增长184.1%,环比增长64.6%,均创单季新高。 海外煤价高温难退,公司业绩欲乘风而上。“俄乌”冲突推升全球煤炭价格,国内外倒挂或成常态。考虑到欧盟自2022年8月起将全面禁止俄罗斯煤炭进口,若该制正式生效,全球海运煤炭市场或再造重创,煤炭贸易市场流向重塑,势必将加剧本就供需紧张的海外煤炭市场,造成海外煤价的持续上行。此外,进口煤炭推升,也将加深国内外煤炭倒挂情况,进口煤数量难有起色,为国内煤价带来支撑。公司拥有海外煤炭产能7910万吨/年,产能占比为46.6%,2021年公司海外煤炭产量占比39.8%,为业内唯一具备海外产能的上市公司,望显著受益。 多元扩张,未来成长潜力十足。煤炭: 2021年11月营盘壕矿井取得采矿许可证,由建设矿井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有望推动产量持续增长。长期来看,公司煤炭产能成长潜力巨大,欲向多矿种开发转型;公司《发展战略纲要》提出5-10年煤炭产量规模达到3亿吨/年(相比于1.7亿吨/年的在产产能,增幅达76.5%);同时,要在现有多种非煤矿产资产的基础上,拓展钼、金、铜、铁、钾等矿产领域,实现由单一煤炭开采向多矿种开发转型。煤化工:公司煤化工二期项目于年初竣工投产,鄂尔多斯能化所属甲醇、乙二醇产量有望持续增加;长期来看,公司《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力争5-10年化工品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其中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工品占比超过70%。公司化工远期产量有望翻倍,且产品具备高端化、高附加值等特性。未来,公司将在省内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纵深,省外持续壮大化工原料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由排碳向固碳转变,实现华丽转身。新能源:公司欲依托现有煤化工产业优势,有序发展下游制氢等产业。力争 5-10 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1000 万千瓦以上,氢气供应能力超过 10 万吨/年。截至目前,公司正向导入期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内蒙锋威光电等项目,启动省内集中式光伏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储能技术专项研发,技术、资源优势不断积蓄。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分别为411.1亿元、431.3亿元、433.4亿元,EPS分别为8.31元、8.72元、8.76元,对应PE为4.1、3.9、3.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下跌,在建矿井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新材料务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
|
|
晋控煤业
|
能源行业
|
2022-07-18
|
14.12
|
--
|
--
|
16.10
|
14.02% |
|
19.88
|
40.7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70%;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100%。分季度来看,公司预计2022年Q2实现归母净利14亿元,同比增长63.6%,环比增长55.7%;主因煤炭售价高位运行,公司单季度销量环比回升,量价齐升下业绩充分释放。 公司肩负集团煤炭资产上市重任。2021年2月,山西国运召开省属企业“一企一策”考核签约大会,会上提出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80%以上”的定量目标。22年4月,公司公告拟与晋能控股集团、煤业集团重新签署《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提及“煤业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的除晋控煤业及其控制公司外的保留煤炭资产的煤炭销售活动,均委托晋控煤业进行”;“对保留煤炭资产,煤业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使该等资产尽快满足或达到注入上市公司条件,并在满足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之日起两年内,采用适时注入、转让控制权或出售等方式全部置入晋控煤业”。2020年10月,晋控煤业集团将同忻煤矿优质煤炭资产成功注入上市公司。未来晋能控股集团有望在政策促进下继续深化改革,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有计划地将煤炭资产逐步装入既有上市公司平台。 资产注入空间巨大。公司所属的晋控煤业为晋能控股集团煤炭资产的主要上市平台,晋能控股集团为山西省第一、全国第二大煤炭企业,集团资源储备丰富,实力雄厚。2020年晋能控股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仅为8.8%,远低于80%,其中,晋控煤业现有煤炭产能4810万吨(含同忻),仅为集团总产能的11%,未来资产注入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公司为山西省动力煤龙头,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资源禀赋优异。公司地处大秦线起点、运输便利。在山西国企改革提速下,资产收购序幕开启,公司已于2020年12 月收购集团优质资产同忻煤矿32%股权,后续伴随集团有计划地将煤炭资产逐步装入,公司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分别为51亿元、53.8亿元、57.7亿元,EPS分别为3.05元、3.21元,3.45元,对应PE为5.0、4.7、4.4,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下跌,山西国改进度不及预期,资产注入存不确定性
|
|
|
华阳股份
|
能源行业
|
2022-07-15
|
14.49
|
--
|
--
|
23.40
|
61.49% |
|
23.40
|
61.4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35.5亿元,同比增幅为164.9%~208.3%;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0.4亿元~35.4亿元,同比增长174.5%~219.7%。 市场景气度持续,单季业绩续创新高。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年Q2单季归母净利润17.5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153.6%~226.1%,环比增加34.3%~72.7%,增速超市场预期;主因公司吨煤售价维持高位,公司单季业绩续创新高。 煤炭:产销量仍具成长空间。公司现有七元煤矿、泊里煤矿两座在建矿井。其中七元煤矿产能500万吨/年,煤种以无烟煤为主,目前能评办理已于2022年3月25日经省能源局组织专家进行初审,预计2023年12月投产;泊里矿,涉及产能500万吨/年,煤种为无烟煤。公司远景具备1000万吨/年产能增量,且景福矿(90万吨)、榆树坡(120万吨)均具备产能核增至500万吨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新能源+储能”多头并进,转型加速推进。光伏组件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新阳清洁能源通过成立华储光电,计划建设5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预计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电化学储能方面,公司通过基金持股中科海纳(全球领先钠离子电池研发团队),合资建立子公司等方式,率先打造2000吨钠离子正、负极材料;21年9月,公司与多氟多、梧桐树资本签订合作协议,欲在上游原材料、电解液、电池等环节可实现强强联合,共筑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布局;目前正负极材料已于22年3月末试投产。物理储能方面,21年8月公司受让阳泉奇峰49%股权,以优化公司战略布局,提升飞轮储能业务优势,同公司现有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等业务发挥协同效应;截止21年年底,共生产完成飞轮储能装臵20套,其中QFFL200/60s型飞轮储能完成2套,飞轮车间光伏+飞轮+钠离子电池微网系统在用1台,另1台用于太原综改区光储网充示范项目;QFFL600/30s型飞轮储能装臵完成18套,自留1套;深圳地铁七号线车公庙交付2套,已全面调试完成;河北三河电厂和华能山东莱芜电厂调频项目15套,正在调试中。公司全力铸造一流飞轮储能企业。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大力布局TopconN型双面单晶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前瞻性、引领性项目,致力通过“光伏+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智能微电网+充电桩”系统,打造“新能源+储能”未来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公司更名华阳股份,除继续巩固做强传统煤炭主业外,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亦将成为公司的另一重要使命。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71.3亿元、83.6亿元、91.5亿元,EPS分别为2.96元、3.48元、3.81元,对应PE为4.7、4.0、3.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下跌,公司发生安全事故,在建矿井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业务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
|
|
西藏矿业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7-14
|
58.00
|
--
|
--
|
62.16
|
7.17% |
|
62.16
|
7.17% |
|
详细
事件: 2022年7月9日,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H1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342%-518%,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841%-1147%;Q2单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5-10.5亿元,同比+619%-1063%,环比+83%-197%,实现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1118%-1709%,环比+103%-202%。 上半年业绩高增主因各产品量价齐升。1)量:上半年预计销售锂精矿6841吨,工碳198吨(前期库存),铬铁矿6.4万吨。2)价:上半年锂盐价格整体维持高位,Q2电池级碳酸锂均价48.3万元/吨,环比+14%,电池级氢氧化锂均价49.4万元/吨,环比+34%。公司锂精矿产品基本与锂盐价格同步上涨。需求方面,4月受疫情影响新能源车生产消费端出现短暂下滑,5月以来上海复工复产有序推进,6月新能源车消费复苏迹象明显;供给方面,澳洲锂矿受劳工短缺影响放量不及预期,此外全球多数绿地项目因环境、社区、基建等因素面临不同程度延期,整体进度低于市场预期。 至2025年锂盐规划总产能近4万吨LCE,计划投资总额60亿元。2021-2023年规划20亿建设扎布耶二期1.2万吨碳酸锂产线(9600吨电碳+2400吨工碳),预计2023年9月投产;2023-2025年规划分别投资20亿建设万吨氢氧化锂项目+第二个万吨电碳项目,加上现有锂精矿0.54万吨(折合LCE),锂盐总产能将近4万吨,配套供能项目联合国家电投同步开展。产能有序扩张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高增提供支撑。 政策提振EV景气反转向上,叠加高成本支撑下半年锂价高位韧性。据乘联会统计,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预计54.6万辆,同比暴增130%,超强销量好于业内对政策应有的走势预期,复苏迹象明显。下半年在宏观经济回暖、汽车优惠政策等多重利好拉动下,乘用车市场将持续好转,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540万辆,渗透率27%。全球主流电芯厂排产持续升温,7月预计61.4Gwh,环比+12.4%,2022年全年排产700Gwh+。6月23日PLS锂矿拍卖价6530美元/吨(SC5.5,FOB),助推单吨LCE成本支撑价提升至47.08万元(含税)。 投资建议:公司扩产计划稳步推进,锂价高位背景下,未来利润有望进一步增厚。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19、2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5、21、16。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盐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疫情影响终端消费需求风险;二期项目落地及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
|
长远锂科
|
|
2022-07-13
|
21.92
|
--
|
--
|
23.32
|
6.39% |
|
23.32
|
6.39% |
|
详细
事件:7月8日,长远锂科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2-7.8亿元,同比增长129.6%-14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7.6亿元,同比增长129.7%-149.4%。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公司强规模效应下,产品单吨净利润增长迅猛。公司Q2实现归母净利润4.2-4.8亿元,环比增长36.8%-56.6%,同比增长110.1%-14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4.8亿元,环比增长52.7%-74.7%。根据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Q2整体出货量与Q1相近,在Q1三元正极+钴酸锂+球镍出货量为1.5万吨的情况下,对应的单吨归母净利润为2.0万元。因此若Q2出货量为1.5万吨,则对应的Q2单吨归母净利润为2.8-3.2万元。下游需求的旺盛叠加新产线投入规模效应愈发显著的前提下,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单吨产品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 公司背靠五矿集团,一体化布局前驱体产能。公司实控人为中国五矿集团,其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境外矿山遍及全球;子公司金驰材料目前拥有三元前驱体产能3万吨,其生产的前驱体将用于NCA及NCM产品,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今年的三元前驱体产量预计将超3万吨。公司拥有一体化产业链融合优势,21年三元材料毛利率达16.7%,高于行业头部企业均值15.2%。 布局中镍高电压、超高镍及磷酸铁锂正极,产品矩阵日益完备。公司中镍高电压三元正极已批量用于动力电池,新一代65系高电压单晶降钴产品采用低成本粗颗粒锂源,在成本降低的同时大幅提升产能。公司9系及以上三元产品进展迅速,已有百吨级产品出售。此外,公司年产的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今年底投入试运行,2023年达产,且当前已对亿纬锂能的产品验证已进入中试阶段。中镍高电压、超高镍及磷酸铁锂的研发完善了公司的产品矩阵,有助于公司保持长久竞争力。 绑定国内龙头,积极拓展海内外客户。宁德时代是公司第一大客户,二者合作关系紧密。公司三元前驱体自供外的缺口,主要采购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及中冶新能源。除宁德时代以外,公司主要客户均为国内一线锂电池生产商,包括亿纬锂能、比亚迪、欣旺达以及塔菲尔,前五大客户占公司营收约8成。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客户,其中三星SDI和LG化学已进行了认证导入工作。 盈利预测:考虑到高镍三元占比的提升以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收入150.2/225.8/300.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8/19.7/26.3亿元,对应PE为29.5x/20.6x/15.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
|
|
索通发展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7-11
|
40.70
|
--
|
--
|
50.10
|
23.10% |
|
50.10
|
23.10% |
|
详细
公司拟总投资7亿元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建设年产30万吨铝用预焙阳极产能。预计项目建设期为1年。同时,公司将与甘肃东兴铝业、逸恺沅贸易公司共同对公司全资子公司陇西索通进行增资,并由其作为实施主体,增资后三者分别持股80.2%、9.8%、10%。与下游客户合资建厂,稳定客户渠道。东兴铝业主营电解铝冶炼,酒泉钢铁持股70%。公司与酒钢集团拥有多年合作经验,目前酒钢集团分别持有公司控股子公司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和嘉峪关索通炭材料3.52%的股份。逸恺沅主营有色金属贸易。三方约定,项目交割后东兴铝业将优先购买公司预焙阳极产品,逸恺沅也将推动临洮铝业优先购买公司产品。 2023年有望新增百万吨阳极产能;预焙阳极行业龙头地位巩固。在建项目:索通云铝二期年产30万吨项目将在2023年初建成试产;四川索通豫恒年产35项目预计2022年底建成投产。若按照一年建设期,新建陇西索通年产30万吨项目有望于2023H2投产;产能规划:根据年报指引,公司2022年预焙阳极在产产能252万吨产能,计划产量260万吨,同比增长25.7%(2021年产量207万吨);按照当前产能规划,预计2022-2024年公司产能规划分别为252/347/347万吨,权益产能187/251/251万吨;产量260/310/347万吨,权益产量192/225/251万吨,并力争十四五末达到500万控制产能。预焙阳极龙头开辟负极第二赛道,长期增长空间可期。我们预计2022年底公司有望正式完成负极公司欣源股份收购,其具备全工序一体化生产加工能力。此外,公司规划在甘肃嘉峪关自建年产20万吨负极项目,项目首期建设5万吨产能。公司新增负极材料业务坐拥内蒙古+甘肃两大生产基地,公司产能具备持续扩张空间。欣源股份具备工艺成熟、扩产潜力大、下游客户稳定的特点,与公司主营协同优势明显,公司凭上游石油焦集采优势将形成极具竞争力的第二成长赛道。 未来公司将聚焦“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等碳材料产业,利用光伏、风能等绿色能源为基石,打造以锂电池负极、碳陶、碳化硅等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生产平台。盈利预测:2022年至今,预焙阳极价格自5200元/吨涨至7700元/吨,涨幅达48%,公司产品利润持续增厚,传统主业盈利高点为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约8.11、10.67、14.73亿元,EPS分别为1.76、2.32、3.20元/股,对应当前价位下PE分别为23.1、17.5、12.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收购进展不及预期,预焙阳极跌价风险等。
|
|
|
金力永磁
|
能源行业
|
2022-07-08
|
42.76
|
--
|
--
|
47.20
|
10.38% |
|
47.20
|
10.38% |
|
详细
事件: 2022年 7月 4日,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2H1预计实现营收 28.9~36.2亿元,同比+60~100%,环比+27~59%,归母净利 4.41~5.07亿元,同比+100~130%,环比+89~118%; Q2单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3.9~21.1亿元,同比+36%~108%,环比-8%~+40%,实现归母净利润 2.77~3.43亿元,同比+133~188%,环比+69~109%。 业绩大幅提升主因包头一期 8000吨项目爬产以及稀土原料成本降低增厚公司毛利。 1)量: 根据公开纪要, Q1包头一期 8000吨项目于去年 12月竣工,上半年处于爬产阶段,预计 6月达产。 2)价: 3月以来稀土价格迎来一轮降温, 4月中旬价格企稳, Q2镨钕金属均价 111万元/吨,环比-10%,金属镝 339万元/吨,环比-13%,金属铽 1798万元/吨,环比+2%。 按照镨钕金属含量 30%测算,单吨毛坯成本降低 3.3万元/吨,对应单吨磁材成品成本降低 4.4万元/吨。伴随疫情后下游需求景气修复,稀土配额难以大幅放开,预计后续稀土原料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对于磁材厂商而言,原料价格大起大落或造成短期盈利波动,价格维持平稳更有利于业绩稳定性。 外延布局废料回收业务, 有望助力公司长期降本。 公司拟收购银海新材51%股权,银海新材是专业从事稀土抛光粉、磁性材料等废弃物料综合回收利用生产加工企业,已建成稀土产品废弃物回收年产 5000吨多种单一稀土化合物的生产能力, 公司磁钢生产后道加工产生大量废料碎屑,其中蕴含稀土原料价值丰富, 本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磁泥废料、向客户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稀土元素的提取及回收再利用,节约稀土资源的同时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并满足客户使用回收稀土原料的需求。 4万吨产能规划明晰, 产能放量节奏领跑行业。 伴随公司包头 8000吨项目投产, 2022年公司毛坯产能达 23000吨/年。在建宁波 3000吨高端磁材及组件项目预计 2023年建成投产。根据年报披露,公司规划投资 7.2亿在赣州投资建设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2000吨)、投资 7亿元在包头投资建设 12000吨二期项目,至此,公司 40000吨/年毛坯产能规划已全部落地。 新增项目均对标高端市场,未来成长路径进一步明晰。 投资建议: 公司持续深耕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目前 4万吨产能规划已全部明晰,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70.71、 95.69、 126.72亿元,实现归净利润 8.07、 10.56、 14.89亿元, EPS 为 0.97、 1.26、 1.78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36.5、 27.9、 19.8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稀土原材料涨价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重大变革风险;产能落地不达预期风险。
|
|
|
天华超净
|
纺织和服饰行业
|
2022-07-05
|
96.90
|
--
|
--
|
98.18
|
1.32% |
|
98.18
|
1.32% |
|
详细
事件:2022年6月29日,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 H1 归母净利33.5-36.5亿元,同比+972%~+1068%;单季度看Q2归母净利18.3-21.3亿,环比+20%~+40%,同比+1002%~+1183%。业绩大增主因产品价格高涨,Q2百川盈孚电氢均价49.8万元/吨,环比+34%。 年内江安一期+宜春一期有望实现投产,新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合并报表总产能将达到16万吨,对应权益产能13.5万吨。(1)天宜5万吨氢氧化锂(75%):实施主体天宜锂业,二期2.5万吨今年4月已投产,预计今年有效产能4.25万吨。(2)江安5万吨氢氧化锂(75%):实施主体天宜锂业子公司伟能锂业,一期2.5万吨预计2022年底竣工,二期预计2024年Q2竣工。(3)甘眉6万吨氢氧化锂(100%):实施主体四川天华时代,分两期建设,每期3万吨,预计2022年Q2启建,2024年底全部建成。(4)宜春10万吨碳酸锂(10%):与宁德时代(占比90%)共同建设,预计今年内完成5万吨建设,2023年底完成剩余产能建设。 Manono和Zulu两个非洲项目取得积极进展。(1)AVZ:开发非洲刚果(金)的Manono锂锡项目,目前项目已满足采矿证批复的所有条件(采矿证正在申请中),项目规划锂精矿产能达160万吨,天华时代有权获取最高80万吨(or最低50%)锂精矿包销权,可研预计2023年底投产,若包销权落地,公司锂精矿合计包销量将达101.5-104.5万吨,基本满足未来产能规划;(2)PREM:开发津巴布韦的 Zulu 锂钽项目正在建大型试验厂,2023年3月31日前装运第一批锂精矿,最终产量提升至约4.8万/年SC6.0,公司将有权获得前三年产品。(3)环球锂业:开发澳大利亚的 MLBP 和 Manna 项目,目前正在勘探;(4)QXR:开发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Turner River 和 Western Shaw 项目,目前正在勘探; 高成本及需求边际向好支撑锂价高位韧性。6月23日PLS锂矿拍卖价6530美元/吨(SC5.5,FOB),折合LCE成本支撑价47.08万元/吨(含税)。据乘联会统计,6月20-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8.7万辆,环比前一周增长17%,较上月同比+28%;乘用车市场批发56.1万辆,环比上周增长30%,较上月同比+12%。6月1-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42.2万辆,同环比+27%/+37%;乘用车厂商批发150.4万辆,同环比+40%/+34%,目前6月零售超强销量好于行业内对政策应有的走势预期,预计今年6月新能源车零售近50万辆,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46、65、104亿元,对应PE为11.2/7.9/5.0倍,考虑公司资源供给率逐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资源短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洛阳钼业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7-04
|
5.56
|
--
|
--
|
5.98
|
7.55% |
|
5.98
|
7.55% |
|
详细
公司拟投资 18亿美元建设 KFM 铜钴项目。 6月 30日公司公告,拟投资18.26亿美元建设 KFM 铜钴矿采选冶一体化项目一期。项目采用露天开采方式,产品为阴极铜、粗制氢氧化钴以及少量硫化铜钴精矿,达产后预计新增年平均 9万吨铜金属和 3万吨钴金属。项目自 2021年 3月开始筹备,预计2023年 H1投产。 平价转让 KFM 部分权益绑定宁德时代,双方在产品购销和新能源金属资源开发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宁德时代拟以 1.375亿美元平价获得公司 KFM 项目 95%股权其中 25%,最终持股为洛阳钼业 71.25%,宁德时代 23.75%,刚果政府 5%。 KFM 铜钴矿总资源量约 3.65亿吨矿石,含铜金属约 628万吨,铜平均品位约 1.72%;含钴金属量约 310万吨,钴平均品位约 0.85%,属中大型富钴矿;该矿与公司现有的 TFM 铜钴矿相距 33公里, 在开发和运营上拥有协同效应及独特优势。 坐拥刚果(金)TFM 及 KFM 两座中大型铜钴矿山,未来有望达到铜规模全球前十,钴全球第一。 资源量方面, 公司当前坐拥刚果(金) TFM 及 KFM两座中大型铜钴矿山, 铜资源总量为 3099万吨,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十四,国内排名仅次于紫金矿业; 钴资源总量为 557万吨,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排名仅次于嘉能可; 新增项目方面, TFM 混矿新增铜 20万吨,钴 1.7万吨,2023年投产; KFM 一期铜 9万吨,钴 3万吨, 2023H1投产; 产能规划方面, 2022年公司在产产能为铜 27万吨,钴 2.6万吨; 2023年两大项目投产后, 公司总产能有望达到铜 56万吨,钴 7.3万吨,进入铜全球前十钴全球第一水平,跻身国际一线矿业公司规模; 产量规划: 根据投产规划我们预计 2021-2024E 年铜分别为 21/25/35/56万吨,钴分别为 1.5/2/3.6/7.3万吨。 管理架构改革落地, 降本工作基本完成,公司业绩同步进入放量期,铜钴矿业巨头再腾飞。 公司 2020-2021年分别完成 29.3亿、 16亿人民币降本,并组建完成以孙瑞文总裁为核心的全球经营管理团队,经营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2022年首建纯绿地铜钴矿 KFM 项目规划落地,初步验证公司矿山建设能力。 2022年公司定位于建设年,将加快刚果(金)两个世界级矿山建设,未来两年公司将进入放量收获期。同时,与宁德绑定深度战略关系, 新能源金属协同开发可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46、 81.36、113.15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8、 15.2、 10.9倍, PB 分别为 2.6、 2.3、1.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矿山建设不及预期;铜钴价格大幅下跌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