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方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3-03-29
|
42.64
|
--
|
--
|
42.90
|
0.61% |
-- |
42.90
|
0.61% |
-- |
详细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获批上市:3月25日药监局官网显示公司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批准证明文件已送达。米内网样本医院数据显示2021年销售额约6亿左右,估计全国销售额12-15亿左右,疫情后有望恢复15%左右的稳定增长,峰值销售额有望达到30亿元。羟考酮缓解疼痛是逐步增加剂量,初始计量为10mg,如不能缓解疼痛再逐步增加剂量。10mg规格销售额占比约56%。羟考酮缓释片竞争格局良好,进口企业萌蒂拥有10mg和40mg批文,人福医药的40mg规格于2022年获批上市,立方的10mg为国内首家,40mg也在开发中,未来峰值有望达到10亿。 医保+基药助力益气和胃胶囊高速放量。益气和胃胶囊于2017年进入医保目录,2018年进入基药目录,销售额实现了高速放量,从2017年的340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2.15亿元,连续4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益气和胃胶囊仍处于高速放量阶段,一方面是医院覆盖面仍有待扩大;另一方面是尚未开发零售市场,慢性胃病治疗药物在零售渠道占比高,还会进一步带来增量。 非洛地平集采对利润影响预计不大,小品种有望放量:非洛地平预计2023H1会面临国家集采开标。非洛地平原研药阿斯利康在院内市场占比超过90%,由康哲药业获得独家商业化权益,康哲药业代理的另外2个大品种均放弃了集采,估计非洛地平也很可能放弃集采,院内市场将由国产企业分享,公司有望实现以价换量,虽然收入会有所下降但利润影响小。二线品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快速增长、13个滴眼剂放量、硝苯地平集采获得收入和利润增长。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2.84/3.53亿元,增速分别为23%/34%/24%,对应PE分别为25/18/15倍。考虑到羟考酮缓释片和益气和胃胶囊高速放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集采降价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
|
立方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2-11-02
|
39.70
|
--
|
--
|
41.27
|
3.95% |
|
41.27
|
3.95%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18.9亿元,同比增长 13.8%;归母净利润 1.7亿元,同比增长 36.1%;扣非净利润 1.4亿元,同比增长 20.9%。 公司打造了以渗透泵制剂为核心,中药、眼科用药、精麻产品共繁荣的项目池。 公司 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6亿元,同比增长 12.5%;归母净利润 7238万元,同比增长 73.3%;扣非净利润 4740.1万元,同比增长 26.4%。分业务看,1)渗透泵制剂:公司渗透泵控释技术主要产品包括非洛地平缓释片(Ⅱ)、独家仿制药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2021年获批的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渗透泵制剂车间单班产能达 7.5亿片;2)中药品种:益气和胃胶囊为国家基药独家品种,坤宁颗粒为国家基药独家品规;3)眼科用药:公司以 3800万元受让双科药业的金珍滴眼液等 13个滴眼剂药品技术的所有权;4)精麻产品:公司利用政策壁垒开发精麻药品,坚持以精麻药品市场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为目标。 核心产品放量在即,有望带动未来业绩高增长。1)7月 12日,硝苯地平控释片以第一顺位中选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首年约定所选 5个省市的医疗机构总报量 2.6亿片,采购周期为 3年,预计销售规模约 4-4.5亿片;2)8月 3日,非洛地平缓释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有较大的零售市场份额,目前已覆盖接近两千多家等级医院,五千多家基层医疗机构;3)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已于 8月中旬上报补充资料,预计今年年底前可获批,10mg 规格产品预计公司为首仿,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以 13.29元/股的价格向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等 80名激励对象授予 203.5万股限制性股票。考核目标为:以 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3/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20%/40%/60%。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业务人员,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彰显公司的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渗透泵控释制剂龙头,核心产品迅速放量,业绩有望高速增长。根据公司三季报情况我们微调了业绩预期,预计公司 22-24年利润分别为2.1/2.8/3.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为 23/17/12倍。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带来的风险;人才缺乏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核心品种依赖风险;募集资金使用不达预期的风险。
|
|
|
立方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2-05-02
|
26.13
|
--
|
--
|
32.68
|
25.07% |
|
32.68
|
25.07% |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公布2021年年度及2022Q1季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20.01%;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7.47%,实现扣非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8.75%。综合毛利率39.91%,同比上升6.45个百分点。ROE13.21%(摊薄),净利率7.5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870.27万元,研发费用6585.80万元,同比增加52.06%,研发费用率2.90%。销售费用率26.62%,同比增加5.83个百分点,与市场推广费用大幅增加有关。实现EPS1.86元,拟10派7元转增3股。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12.69万元,同比增长13.04%,实现EPS(稀释后)0.51元。 事件点评工业板块营收快速增长。工业板块公司主要品种包括非洛地平缓释片(II)、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等,2021年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7.49%、52.84%;益气和胃胶囊、坤宁颗粒作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07.04%、46.68%,整个医药工业板块收入8.91亿元,增长45.68%,工业毛利率88.44%,同比增加1.87个百分点。工业板块的营收占比和毛利率的提升,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的提升。新产品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渗透泵剂型)和硝苯地平控释片顺利获批上市,强化公司在渗透泵制剂产品管线优势地位。公司聚焦心血管、消化系统、外用药等三个已有赛道,同时增加眼科、精麻领域的布局,丰富公司产品管线。 在精麻领域,公司以两个高端缓控释制剂为开端。盐酸哌甲酯原料药注册申请获批,对应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已完成中试放大及工艺验证工作,公司渗透泵技术已覆盖了最复杂结构及工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完成BE研究,注册申请获得受理。在眼科领域,公司受让安徽双科药业13个滴眼剂的所有权,成为上市许可持有人,从而进入该领域。 商业稳健运营。公司不断加大终端开发力度,调整销售结构,拓展线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91%,商业板块整体毛利率8.02%。其中批发业务收入12.75亿元,增长7.23%,毛利率6.58%,基本稳定。零售业务收入9558.62万元,增长17.94%,毛利率30.30%。 研发为未来发展打基础。公司已获得两项EDB单链抗体融合蛋白专利,已开展基于靶向EDB的抗体-核素偶联药物(Atibody-radiouclidecojugates,ARC)及检测试剂开发,该项目将推动公司在高壁垒核药领域的战略布局。在渗透泵制剂技术平台建设上,将推动改良型新药开发的实质性进展。产品规划上,将加快精麻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全规格的开发研究,创新药研发聚焦心血管、精神神经药物、眼科用药、抗体放疗药物领域,为未来持续发展打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1)公司是渗透泵控释制剂国内产业化龙头,拥有以激光打孔渗透泵控释技术为核心的研发及生产平台,相应的产业化生产能力在国内位居前列,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并已覆盖了最复杂结构及工艺;2)公司代表品种非洛地平缓释片(Ⅱ)国产品牌市占率最高,未来有望借助集采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硝苯地平控释片已经获批上市,有望借助集采快速切入市场;3)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7.73亿、34.58亿.、39.55亿元,实现净利润2.17亿、3.13亿、4.01亿,以4月28日收盘价34.20元计,对应PE分别为14.2、9.8、7.7倍,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存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集采落标或中标但降幅超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变化导致销售停滞的风险等。
|
|
|
立方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2-05-02
|
26.13
|
--
|
--
|
32.68
|
25.07% |
|
32.68
|
25.07% |
|
详细
事件:2022Q1公司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14.5%,归母净利润4713万元,同比增长13.0%,扣非归母净利润4388万元,同比增长9.5%。 2022Q1业绩稳步增长,利润率及费用率水平保持稳定。2022Q1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业绩稳步增长。22Q1毛利率为39.2%,同比下调0.1pct,净利率7.5%,同比下调0.1pct,利润率水平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9%/4.0%,去年同期为26.1%/4.0%,费用率水平控制较好。 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线,布局新领域,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2022Q1研发费用1319.9万元,同比增长6.4%,目前有三个产品申报生产CDE评审中,另有多个产品已完成中试研究及工艺开发,预计未来将陆续获批,为公司持续带来业绩增长。同时,公司丙胺卡因原料药获上市登记受理书,获批后将进一步丰富原料药产品管线,2021年5月10日,公司与安徽省双科药业达成协议,以人民币3800万元受让金珍滴眼液等13个滴眼剂药品技术的所有权,布局眼科新领域。 渗透泵控释为公司核心技术,核心品种潜力有望加速释放:1)缓控释制剂: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具备壁垒高,技术类型丰富,集采降幅低于普通口服制剂的特点,另包括已经完成BE研究、中试放大、药学研究等多个阶段的在研渗透泵制剂;2)中药板块:益气和胃胶囊作为国家基药独家品种,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107%,十四五期间有望成为十亿重磅产品、妇科中成药坤宁颗粒作为国家基药独家品规,202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7%,具备成长潜力。 投资建议:立方制药持续完善医药工业产业布局,立足丰富的化学制剂、原料药以及独家中药品种,新领域精麻产品及眼科产品蓄势待发。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1/3.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区保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疫情反复影响销售的风险;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立方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2-02-15
|
45.82
|
46.36
|
16.98%
|
46.68
|
1.88% |
|
47.60
|
3.88% |
|
详细
投资逻辑:1)公司拥有成熟渗透泵控释技术平台,赋能多个品种快速增长,其中硝苯地平受益第七批集采。2)中药行业蓄势腾飞,益气和胃胶囊和坤宁颗粒等核心品种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3)预计公司 22-23年归母净利润 2.3/3.1亿元,当前估值仅 19/14倍,估值性价比高。 渗透泵控释技术壁垒高、格局好,公司多个品种正快速上量。1)控释给药实现药物持续平稳释放的同时不受胃肠道蠕动及环境的影响,体内外良好的相关性提升控释剂开发稳定性,现已成为慢病药物的重要趋势之一。由于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竞争格局较好,历年集采缓控释制剂平均降幅低于对应的常释剂型。2)公司拥有成熟的渗透泵控释技术平台,已开发和上市多个控释制剂,正在快速上量:1、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利康在样本医院销售额占比为 88%,公司销售额占比 9.6%; 仅 1家过评,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我们预计未来有望维持增长;2、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首仿辉瑞,样本医院辉瑞 VS 公司=8:2,竞争格局好,有望维持高增速;3、硝苯地平控释片:国内近 60亿市场空间,样本医院拜耳(原研)和现代制药销量占比分别为 91%和 7%,已纳入第七批集采,国内 5家过评,公司市占率为零,中标后保守估计可卖 2.4亿元。 中药为国家战略支持行业,公司核心品种基层快速放量。1、中药为国家战略支持发展的行业,利好政策频出,政策端、审评端、支付端多方联动驱动中药行业快速腾飞。2、基药产品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公司中药产品受益基药政策,近年来正高速增长:1、)益气和胃胶囊:独家品种,上市后先后纳入医保和基药,近几年均翻倍以上增长,我们判断未来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2、坤宁颗粒:仅公司和亿帆,8g 为公司独家规格,医保和基药目录,未来有望快速增长,具备大品种潜质。 创新品种蓄势待发,强化优质产品线拓展。长期来看创新品种蓄势待发,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公司围绕核心技术渗透泵平台持续打造较强产品管线群,项目储备丰富;在眼科和麻药领域的管线布局助力多领域潜力释放,有望驱动公司发展迈向下一城;此外,公司也获得了 2项 EDB 融合蛋白专利,立足优势化药板块外延至大分子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22.7/28.1/35.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7/2.3/3.1亿元对应当前估值为 25/19/14倍。考虑公司业绩成长性,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 2022年 25~28倍 PE,公司合适估值为56.8~63.6亿元,目标价 61.3~68.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反复影响销售的风险;产品进度或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