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何晨

财富证券

研究方向: TMT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530513080001,曾供职于广证恒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工学硕士,5年大型移动运营商规划工作经验,在行业发展和公司运作方面具备深刻研究经验。2011年加入广州证券,主要研究方向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等。...>>

20日
短线
13.64%
(第211名)
60日
中线
27.27%
(第31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28 28.15 -- -- 29.18 3.29%
33.41 18.6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72亿元,同比下降4.66%;营业收入约为63.94亿元,同比增长24.53%。 业绩平稳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3.94亿元,同比增长24.53%;毛利率为30.19%,同比减少7.16pct,主要原因是部分客户的部分新产品上市推迟、部分客户收外部环境影响以及新增产能的投放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4.98亿元,同比增长121.06%;存货为21.76亿元,同比增长93.4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员工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权重分类至开发成本及发出商品以及新会计准则的调整。2020年Q4公司营业收入为20.54亿元,同比增长31.69%;归母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8.01%。公司短期由于疫情影响导致的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大约为1.2亿元)较大等影响,全年净利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若加上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10.92亿元,同比增长7.06%。 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布局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基础材料领域,不断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的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从全年业务发展来看,公司无线充电、5G天线等业务快速成长,EMI/EMC业务稳步增长。 2020年新增申请专利372件,其中5G天线140件,LCP专利21件,BAW专利21件,SAW专利12件。公司20年研发费用为5.86亿元,占比为9.17%,同比增长36.60%。未来,公司将以每年8%以上的研发投入占比为目标,持续提升自己在天线、无线充电、连接器、UWB等领域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亿13.84元、15.79亿元,EPS为1.43元、1.63元,考虑公司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1年25-27倍PE,对应合理区间35.8-38.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川仪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4-26 13.94 -- -- 17.50 25.54%
18.86 35.29%
详细
事件:川仪股份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42.53亿元,同比增长7.17%;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62.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91.80%。 盈利能力持续好转,全年订货水平充足。公司2020年毛利率、净利率为34.62%、8.89%,分别同比提升2.52pct、3.10pct。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以及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业务等毛利率增长所致,后续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7.64%,同比下降0.18个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为13.86%、13.22%、6.64%、0.55%,分别同比-0.01、+0.24、+0.27、-0.43个pct。受益于主力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以及核心客户持续增加,公司全年新增订货金额同比增长16%以上。 石化领域优势依旧,电力板块进展明显。公司2020年顺利通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中国化工集团的招标入网资质审查,并且公司的PDS变送器、金属转子流量计等产品顺利入围中石化招标框架,智能调节阀七项产品更是斩获中石油一级供应商A 级评价,公司在石化领域的优势依旧亮眼。在电力板块,公司积极拓展清洁能源市场,先后承接了中核集团、光大环保、中节能等订单,取得显著进展。 受益于下游旺盛需求及国产化契机,公司未来成长可期。公司是我国综合型的自动化仪表龙头,下游涵盖石化、电力、医药及新能源等诸多领域。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内经济快速复苏带动下游行业快速发展,仪器仪表的需求有望显著提升。目前我国仪器仪表高端市场主要份额被外资品牌占据,例如横河、艾默生分别占据我国压力变送器28.6%和24.2%的市场份额,调节阀超过60%的市场份额被外资占据。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部分高端产品的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产品线向中高端领域扩张的进程将持续进行。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4.43亿元、4.88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02元、1.12元和1.23元,对应PE 分别为14.19、12.85和11.68倍,参考可比上市公司纽威股份、康斯特、智能自控的估值水平,结合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公司2020年在石化及电力板块的突破,给予公司2021年估值至15-17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15.30-17.34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广和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23 34.02 -- -- 60.11 3.42%
55.62 63.49%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受益于PC模组内置率上升与疫情拉动需求,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7.44亿元,同比增长43.26%;实现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66.76%。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延续高增长,单季度实现营收7.76亿元,同比增长32.48%,环比增长10.70%,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20.83%,环比下降30.23%。 毛利率水平稳步提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2020年销售毛利率为28.31%,较2019年提升1.64pct,也创近8年来最佳水平。公司2020年投入研发费用2.88亿元,同比增长46.19%,营收占比约为10.48%,研发人员人数达到823人,占总人数比重超过60%。公司继续强化在5G、NB、C-V2X和智能模组上的产品布局和技术储备,并在国内外运营商产品认证上发力,5G模组FM150-NA顺利完成FCC/IC/PTCRB认证,LTE模组型号持续开拓海外运营商资格认证。 备货展望积极,发力新渠道与新赛道。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存货5.14亿元,较年初增加188.76%,主要为委托加工物资的大幅增长,一方面为应对销售规模扩大进行积极备货;另一方面为应对上游供应紧张进行的应对。公司显著加强了营销力量在海内外的布局,增强了覆盖全球的营销力量,并将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作为2021年的工作重点,截止2020年末销售员工人数177人,同比增长31.11%,产品海外认证与销售渠道扩张有序推进。在保持自身在PC模组上的优势地位外,通过锐凌无线收购SierraWireless车载前装业务相关标的资产,快速获得车载模块产品技术与整车厂商认证资质,并与吉利合作,战略投资西安联乘开拓5G车联网布局。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7.97亿元、50.12亿元和64.16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02亿元、5.04亿元和6.20亿元,对应EPS为1.66元、2.08元和2.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49倍、27.52倍和22.36倍,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给予2021年PE估值区间35-38倍,对应2021年价格区间为58.10-63.0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PC市场需求放缓,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22 36.73 36.90 47.48% 36.96 0.63%
40.49 10.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2021年一季度营收约10.56亿元,同比增长75.17%;归母净利润约1.91亿元,同比增长102.17%。 淡季不淡,单季度业绩新高。历史每年一季度都属于传统淡季,但是公司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去年二季度开始的快速增长趋势,连续四个季度的单季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75.17%,环比增长3.3%;毛利率为36.36%,同比增长1.04pct,环比增长0.1pct。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02.17%,环比增长4.95%。2020年二季度开始,公司持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主要受益于5G、汽车电子、云计算等下游需求的爆发以及国产替代的加速——公司的新产品获得了主流客户的普遍认同,销售占比持续提升。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目前主要产品线产能严重不足,制约了业务增长速度。 汽车电子等新业务增长迅猛,未来成长可期。2020年公司汽车电子等业务收入为1.74亿元,占比为5%;2021年一季度,该项业务收入为0.60亿元,占比达6%。目前,公司主要提供高可靠性电子变压器、电动汽车BMS变压器等产品,已经成为博世、法雷奥等全球知名汽车电子和新能源企业的供应商,预计产品的单机价值量可达上千元。根据EVTank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1.1万辆,同比增长49.8%。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1640.0万辆,整体渗透率将超过20%。公司预计在上海松江区投资超百亿元,重点布局汽车电子等新业务,今年将陆续出货,公司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93亿元、61.01亿元、73.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亿元、10.25亿元、12.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1元、1.27、1.60元,综合考虑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行业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2年30-35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38.1-44.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立讯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22 34.12 -- -- 38.62 12.92%
49.96 46.4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公司2020年度实现总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4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25亿元,同比增长53.28%。 持续发挥自身优势,业绩稳定增长。2020年,毛利率为18.09%,同比下降1.82pct,主要由于新收入准则中销售费用中的运费转至销货成本以及消费电子业务承压。2020年Q4,实现营收329.73亿元,同比增长33.60%,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46亿元,同比增长39.40%。2021年Q1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6-13.75亿元,同比增长35%-40%,增速逐渐放缓。主要由于Airpods占作为终端消费品,在持续的高增长后以及竞品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试听体验逐渐提升下,增速下滑不可避免。目前,公司广泛布局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和医疗领域,这些领域均有庞大的市场空间——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主要业务的市场容量达7万亿。 未来,公司依托其精密制造平台、良好的客户渠道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有望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Apple Watch 和iPhone 组装代工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展望未来,Apple Watch 出货量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2019/2020年Apple Watch 出货量约2840、3390万台。公司作为AppleWatch 的零组件以及整机的优质制造商,有望持续承接其他厂商转移的份额。同时,公司收购的纬创iPhone 代工厂以及控股日铠后—江苏纬创以及昆山纬新主要是iPhone 代工业务,日铠主要是苹果的金属结构件以及Top Module 的关键供应商。公司增强了自身的平台型精密制造能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9.05亿元、125.67亿元和147.61亿元,EPS 分别为1.27元、1.79元和2.10元,对应PE倍数为28、20和17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行业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30-35倍PE 估值,对应价格区间38.1-44.5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4-13 324.64 141.82 31.93% 640.66 9.38%
468.88 44.4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2.85亿元,同比+58.96%;实现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59.34%。单四季度实现营收6.71亿元,同比+61.35%;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87.65%。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现金流大幅好转。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4.02%,同比+0.20pct;销售净利率16.93%,同比-0.03pct,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0年销售费用率5.0%,同比-1.86pct;管理费用率4.4%,同比-0.42pct;财务费用率0.63%,同比+1.44pct。2020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3.75亿元,同比+545.6%,主要系应收票据托收和政府补助金额大幅增加,同时公司支付的银行业务保证金有所降低所致。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奠定公司领先地位。公司2020年研发费用1.66亿元,同比+76%,研发费用率7.26%,同比+0.7pct;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2018年的158人增至2020年的389人,两年增长146%。在此促进下,公司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成套设备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该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84%,市占率保持在70%左右;通过自主研发及引进吸收,公司实现了HJT电池设备的整线供应能力,并已正式取得了HJT电池设备的整线订单。 HJT产业化进程加快,在手订单充足,看好公司未来发展。近期,华晟新能源官方网站称,公司500MW异质结电池项目正式投产,首周试产平均效率23.8%,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4.39%,以及爱康湖州平均转化效率达24.2%,HJT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公司作为光伏核心设备供应商将显著受益。截至2020年底,公司合同负债15.98亿元,假设以“3331”订单确认节奏大致测算,对应在手订单超50亿元,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73亿元、8.04亿元和10.6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00元、14.04元和18.56元,对应PE分别为58.52倍、41.69倍和31.53倍,参考可比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综合考虑公司的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1年66-68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660-68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HJT扩产不及预期;光伏产业政策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期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13 27.39 -- -- 29.55 7.49%
32.93 20.2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比上升。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0万元–1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3%-91.31%。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预计约16.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4.64%,与大客户的合作良好,单季度收入规模同比持续增长。 营收增长较快,利润受新业务拖累。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端增长较快,主要是于大客户合作良好,无线充电等业务持续放量。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加大在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领域的开拓和资源投入,LCP、UWB、BTB/RF-BTB、电阻等新业务尚在投入期,对净利润有所拖累;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就地过年政策,人力以及管理等成本相应增加。 公司2019年完成无线充电、线缆及连接器等业务搬迁至常州,并持续完善各类产品线的产能。异地大规模的产能建设在产能爬坡和新业务的开拓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使毛利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利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布局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基础材料领域,不断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的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从专利布局的情况来看,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共申请专利1,453件。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专利315件,其中5G天线专利77件,LCP专利16件,UWB专利7件,BAW专利21件,SAW专利12件。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公司不断进行研发上的高投入,以基础材料研究为锚,在巩固原有业务领域优势的情况下,通过给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确保公司未来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亿9.81元、13.86亿元,EPS为1.01元、1.43元,参考行业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25-27倍PE,对应合理区间35.8-38.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09 34.22 -- -- 37.96 10.93%
39.62 15.7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4亿元~1.98亿元,同比增长95%~110。 淡季不淡,业绩高速增长。历史每年一季度都属于传统淡季,但是公司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去年二季度开始的快速增长趋势,连续四个季度的单季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持续改善和变革,作为创新驱动的厂商,这有力地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以及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效率。2)国际贸易战使得公司有机会打入高端客户的供应链,叠层和绕线等产品订单量饱和,产品供不应求。3)5G基站、5G终端、汽车电子等领域销售规模快速成长。总体而言,公司电感类器件、微波类器件、变压器、精密陶瓷、敏感类器件等相关产品随着市场应用领域和产品系列的持续扩展、大客户份额持续提升,有望持续快速成长。 在建工程增长迅猛,业绩持续释放。公司2020年年报披露,在建工程为7.80亿元,相较于2019年末同比增长211.50%,主要有东莞顺络工业园、上海工业园、东莞工业园等重要在建工程。目前公司的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产能供不应求,业绩持续释放。展望未来,公司主要产品属于基础元器件,随着电子产品信息处理复杂度提升,该产品的元件用量市场空间巨大且持续成长。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依托长期的基础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持续提高知名客户的市场份额。随着公司不断持续展开管理变革和组织优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93亿元、61.01亿元、73.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亿元、10.25亿元、12.89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01元、1.27、1.60元,综合考虑公司的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2年30-35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38.1-44.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07 28.70 -- -- 29.77 3.37%
32.45 13.07%
详细
国内移动天线龙头: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2012年,公司收购莱尔德(北京)分公司,成功打入国内外知名厂商射频天线供应链。2014年,公司收购深圳亚力盛连接器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拓展连接器业务。2015年,公司控股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布局金属陶瓷粉末注射成形领域,开发新兴的金属陶瓷材料的MIM制品。2019年,公司成立江苏信维智能汽车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布局车载类业务。 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布局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基础材料领域,不断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的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2016年,控股上海光线新材料布局无线充电的材料领域。2017年,成立信维中央研究院,加强和国内研究所的合作,加大对射频相关磁性材料的研究。2020年,公司成立日本筑波新材料研究中心,继续加大对基础材料的研究力度。从专利布局的情况来看,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共申请专利1,453件。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专利315件,其中5G天线专利77件,LCP专利16件,UWB专利7件,BAW专利21件,SAW专利12件。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公司不断进行研发上的高投入,以基础材料研究为锚,在巩固原有业务领域优势的情况下,通过给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确保公司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以无线充电为例,目前iPhone、AirPods、AppleWatch均已标配无线充电,而安卓手机的无线充电则处于从旗舰机向中低端机型渗透的过程中。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上有方案设计、磁性材料到下游模组进行一体化布局的厂商,在材料、良率、成本上均具有优势,所以享有较高毛利率。 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81亿元、15.88亿元和19.13亿元,EPS分别为1.01元、1.64元和1.98元,对应PE倍数为27、17和14倍。给予公司2021年20-25倍PE估值,对应价格区间32.8-41.0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不及预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生益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02 22.40 23.42 38.58% 25.95 13.87%
25.51 13.88%
详细
公司布发布2020年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46.87亿元,同比增长10.92%;实现归母净利润16.81亿元,同比增长16.00%。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单季度实现营收39.97亿元,同比增长6.00%;实现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下降7.08%。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增厚盈利能力,短期成本压力有望后续释放。公司2020年整体销售毛利率26.78%(+0.13pct),覆铜板与粘结片为25.54%(+0.78pct),PCB为26.05%(-2.87pct),其中整体毛利率为已连续九年提升,反映公司持续的产品结构优化和对投入资源的高效利用,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下半年受部分下游需求放缓以及原材料大幅上涨影响,公司提价幅度与时间滞后于大宗商品,单季毛利率由二季度的28.65%下滑至四季度的24.22%。随着行业内陆厂与台厂对涨价达成共识,终端客户接受度提高,价格由CCL向PCB再向下游客户传导顺畅,覆铜板厂商涨价区间提至15%-20%,在二季度行业高景气的背景下,覆铜板厂商价格涨幅由折价向溢价转变,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 研发投向高端产品,扩产项目启动建设。公司报告期内主要研发投向高频高速、高Tg、HDI和封装载板,满足下游数据中心、汽车和移动终端需求。公司载板项目已完成前期的报批立项工作,预计2021年末建成投产,产能约260万平方米;产品定位中高端的常熟二期扩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1140万平方米覆铜板及3600万平方米粘结片,分别约占2020年生产量的11%和25.70%。新项目的逐步落地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针对下游应用的产品布局,加强自身竞争力。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0.05亿元、193.60亿元和213.8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89亿元、23.78亿元和26.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1元、1.04和1.1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39x、22.31x和19.74x,给予公司2021年底PE估值区间28-30x,对应2021年底合理价格区间为25.48-27.30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大幅涨价,产能爬坡不顺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电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04-02 3.64 -- -- 3.68 1.10%
3.72 2.2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07亿元,同比减少3.11%;归母净利润41.79亿元,同比增长22.68%;基本每股收益0.33元,同比增长13.79%。 燃煤成本下降是量价齐跌背景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最主要原因。2020年,公司发电量完成2073.17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3.62%;平均含税上网电价404.64元/兆瓦时,较去年同期的414.49元/兆瓦时下降2.38%。但公司营业成本为人民币760.7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48%;其中占比最大的燃料成本从2019年的459.5亿元下降到413.94亿元,降幅为9.91%,支撑了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的增加。 山东区域外购电的压力进一步收窄。公司主要装机位于山东省,2020年山东区域发电量782.02亿kwh,占公司全部发电量的37.72%。根据山东省电力交易中心披露的交易公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公司在山东区域的电厂实际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0.97%,但全年来看,山东区域的电厂实际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仅下降3.79%,降幅较一季度已经明显收窄。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接近60%,新增装机中新能源占比超65%。2020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1160.2亿kwh,较去年的1081.8亿kwh增加7.25%,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2019年的53.7%提升至2020年的59.6%,提升5.9个百分点。公司2020年新增装机1957.56兆瓦,没有新增燃煤装机,其中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1317.41兆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67.3%。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9.78/52.70/59.58亿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5.05/5.32/5.62元,对应PB 为0.73/0.70/0.66倍。由于火电板块估值自2015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持续走低,给予公司2021年底0.7-0.9倍PB 估值,对应价格区间为3.54-4.55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上涨风险,市场化交易价差下降风险。
三峡水利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03-31 9.32 9.12 29.73% 9.36 -0.64%
9.26 -0.64%
详细
公司公布2020年年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2020年,公司成功整合了重庆市内的四张区域电网,供电区域和范围同步扩大。2020年,公司全年发电量2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98%;实现上网电量29.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23%;完成售电量11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9%。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6亿元,同比增长302.17%;归母净利润6.20亿元,同比增长223.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增幅为443.00%;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长115.79%。 资产重组效果明显,联合能源顺利完成业绩承诺。2020年年报显示,联合能源实现合并报表净利润为4.13亿元,顺利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3.783亿元的业绩承诺,业绩承诺完成率为109.23%。 新增商誉30.74亿元,外购电成本压力亟待解决。公司新增商誉30.74亿元,商誉占资产的比例为15.78%,在申万电力板块2019年和2020年已披露年报公司中均位居第一,未来商誉减值风险较大。2020年,公司外购电成本19.83亿元,外购电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从2019年的58.24%迅速提升至77.39%,外购电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剧。 2021年计划完成销售电量120.92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先后进行了投资11.10亿元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三峡电入渝、售电公司成立、获得长江电力三项运维检修项目服务合同等业务开展。同时,考虑到联合能源和长兴电力2020年6-12月份的营收完成情况,我们认为,公司紧扣配售电、综合能源、新能源三大业务,确定的2021年售电量和营收目标符合公司发展现实。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年到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2、117.94和129.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55、11.92和14.07亿元,EPS为0.50、0.62和0.74元,PE为19.02、15.23和12.91倍。给予公司2021年底19-22倍PE估值,股价合理区间为9.5-11元,维持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外购电成本加剧,来水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吉电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03-26 5.02 -- -- 5.30 5.58%
5.62 11.95%
详细
公司计划2025年装机规模超过2000 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比重超过90%。2016和2020年,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分别为1.68和5.83GW,年均增速29.51%,但2020年抢装新增2.43GW,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增速。按照规划目标,公司新能源装机将从2020年的5.83GW继续增加至2025年的18GW,年均增速25.29%。 公司将在2023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公司2020年期末新能源装机容量582.9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在国家电投集团内部位居第二位,仅次于黄河公司;公司2020年期末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64%,高于国家电投集团的2019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5%。2020年的抢装充分显示了公司强大的项目开发能力和执行能力,公司将与控股股东国家电投的战略目标一致,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的装机占比,争取2023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借力定增和碳中和债,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公司最新完成的非公开发行共募集资金总额22.4亿元,募投项目共涉及到两个平价光伏项目和四个风电项目,共计装机容量87.8万kw。2021年2月,国家电投完成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登记,发行规模6亿元,期限2年,发行成本3.4%,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吉电股份的光伏和风电项目,且已经批准待募集资金到位后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可有效降低公司融资成本。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年到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9.17、119.52和127.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74、8.41和8.94亿元,EPS为0.22、0.39和0.42元,PE为23.50、13.24和12.46倍。考虑到“3060”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度发展,以及公司制定的2025年装机20GW、新能源装机占比90%的发展目标,参考目前A股新能源发电板块的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1年底14-16倍PE估值,股价合理区间为5.46-6.24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波动风险,风电和光伏装机不及预期。
中国广核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3-23 2.90 -- -- 2.99 3.10%
2.99 3.10%
详细
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05.85亿元,同比增长15.95%;净利润95.62亿元,同比增长1.02%;基本每股收益0.189元,同比减少5.97%。 全年上网电价与去年持平,上网电量同比增长5.15%,但广西防城港装机换料大修时间较长,以及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需求低于预期,导致广西和辽宁上网电量分别同比下降1.86%和0.37%。2020年,公司含税上网电价0.4元/kwh,与去年同期持平。子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站(含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岭东核电站、阳江核电站、防城港核电站、宁德核电站和台山核电站)的全年累计上网电量为1558.38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5.15%;但其中防城港1号机组2020年的换料大修时间多于2019年,导致2020年的防城港1号机组发电利用小时为7767小时,较2019年的8397小时下降7.5%,受此影响,防城港核电站上网电量同比下降1.86%。公司的联营企业运营管理的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的全年累计上网电量为306.49亿千瓦时,但由于辽宁省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0.91%,受此影响红沿河核电站上网电量较2019年下降0.37%。 公司在建核电站建设总体正常。公司控股在建的核电站机组主要是防城港3、4号机组,是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示范项目,已分别于2015年12月24日、2016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目前两台机组建设进展总体正常,预计2022年可投产。公司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惠州1号机组、2号机组和苍南1号机组也使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分别于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0月15日和2020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 十四五资本开支减少,分红比例适度增长。公司2021年资本开支预计180亿元左右,主要是用于在建项目防城港二期,待项目投产后资本开支有望进一步缩减。同时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未来五年(2021年-2025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明确2021-2025年保持分红比例适度增长。考虑到过去几年来的分红比例持续稳定提升,以及未来资本开支的减少,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分红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我们认为核电将在审批核准常态化的背景下维持每年6-8台的新增核电机组审批,预计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99/112/127亿元,EPS为0.20/0.22/0.25元,PE为14.85/13.15/11.55X。给予公司2021年底14-16X估值,股价合理区间在2.8元-3.2元,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机组投运不及预期,市场化交易电价波动风险,核电安全事故风险。
福能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03-22 9.54 7.46 -- 10.95 14.78%
11.48 20.34%
详细
公司电源结构合理。公司装机以热电联产、燃煤纯凝和燃气发电为主,三类化石机组 2019年装机总计 408.41万 kw,占比 82.52%,可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装机发展迅速,2019年风电装机 85万 kw,占比 17%,可为公司提供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 热电联产机组具有明显的利用小时优势。受益于下游工业园区的工业企业用电量提升,公司热电联产机组的利用小时自 2016年开始稳定增长,2019年高达 5939小时,利用小时的稳定增长有效的抵消了过去几年连续降电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燃气发电受气价和替代电量政策的影响,弹性较大。燃气发电的盈利主要由替代电量贡献,2020年度晋江气电替代电量指标 24.86亿千瓦时,对应约 6.5亿元的毛利,但由于 2020年政策执行较晚,年内仅执行 9.28亿 kwh,对应 2.4亿元的毛利,剩余替代电量将结转至 2021年执行,有望增厚 2021年的业绩。 风电具有高成长性。2019年,公司风电发电量 21.67kwh,占公司全部发电量 190.69亿 kwh 的 11.36%;但同期风电的毛利 7.23亿元,占公司发电业务全部毛利的 41.82%。风电板块的毛利率高达 64.08%,远超公司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光伏项目的毛利率。公司目前的石城、平海湾和长乐外滩项目均在按计划施工,预计 2021年底并网,且石城和平海湾项目的实际利用小时可能远超项目可研报告披露的利用小时,投产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此外,公司拥有约 200万 kw 的项目储备,可在“十四五”期间为公司提供持续的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0年到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02.98、114.31和 130.3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4.51、20.37和 28.77亿元,EPS 为 0.82、1.16和 1.63元,PE为 12.18、8.68和 6.14倍。考虑到“3060”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度发展,以及公司在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给予公司 2021年底 9-12倍 PE 估值,股价合理区间为10.44-13.92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