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4-08 19.00 -- -- 19.31 1.63% -- 19.31 1.63% -- 详细
星舰三飞成功,第四次任务有望验证回收技术: 2024年 3月 14日,星舰进行第三次试飞成功,但未实现回收。马斯克于 21时 40分在 X 平台发文,向星舰团队表达祝贺,称星舰“已达到环绕速度”。星舰总共经历三次试飞,四飞将成为拐点验证回收技术。在 2023年 4月 20日的首次试飞中,星舰成功验证了火箭结构的合理性,在升空约四分钟后在39km 高度爆炸解体,发射失败; 2023年 11月 18日,第二次试飞失败,火箭升空 3分钟后爆炸,飞到 14.8万米高度; 2024年 3月 14日,星链第三次试飞成功,验证星舰部署卫星的核心能力,但未实现回收。根据SpaceX 总裁格温·肖特维尔, 2024年 5月 3日,星舰预计进行第四次试飞,并验证回收复用能力。 受益于全球卫星网络覆盖,接收器渗透率提高: 星链计划的卫星部署在近地轨道上提供覆盖全球网络。卫星通信对功率需求大,星链地面接收器是信号传输中必须品。星链地面接收器的发射功率可达 2.44W,而手机直连卫星的最大发射功率在 23~26dbm(0.2~0.4W)之间。更多的卫星进入轨道提高了全球互联网覆盖的能力和更多数据传输带宽,每颗StarlinkV2mini 卫星提供 80Gbps 的速率。更高的带宽可容纳更多的地面接收设备,地面接收器渗透率提高。 2023年 12月,星链已拥有超过 230万活跃用户。 星链发射降低成本,加速推进星链计划: 星舰核心的快速复用能力降低载荷成本和时间成本。采用“油罐”太空补充燃料,“油罐”单次可携带最多 100吨燃料。选用液氧甲烷未燃料降低燃料成本。星舰运载能力超过其他超重型运载火箭,大幅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星舰的 LEO 有效载荷可达 150t~200t。较高的 LEO 有效载荷和极低的发射间隔使星舰能有效加速星链卫星数量增加,加速推进星链计划。星舰的单位运输成本比猎鹰 9号降低超过 9成,最短发射间隔约为 1小时。 星链摒弃光纤光缆,实现更高性价比通信方案: 由于星链空间-地面-用户连接的特点,星链可以省去铺设光纤光缆的成本,比 5G 人均成本更低。根据基站总建设成本,信号覆盖半径和人口密度等数据,可以估测三类网络服务的单位建设成本(人均成本)。星链的人均成本为 48元/人、 5G 基站的人均成本为 4063元/人、 4G 基站的人均成本为 25元/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由于 2023年公司部分业务收到份额下降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3-24年每股收益至 0.57/0.79元,预计 2025年 EPS 为1.34元,公司为消费电子射频和结构件器件龙头厂商,未来公司连接器有望随着 Starlink 接收器放量,且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 24年平均 30倍 PE 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卫星发射不及预期、技术研发稳定性变化、市场化机制不及预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3-15 21.11 -- -- 22.32 5.73%
22.32 5.73% -- 详细
国内泛射频领军企业,业务范围持续拓展。信维通信致力于业务深度与广度双向拓展,目前主营包括天线、无线充电模组、高速连接器及线缆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物联网/智能家居、通信、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公司的业务版图已遍布7个国家15个地区,并顺利完成全球多个分部的建设工作。 聚焦大客户战略,与客户分享长期成长价值。信维通信是全球唯一一家在无线充电领域同时覆盖前三大手机品牌的供应商,与龙头共享价值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伴随汽车应用场景持续开发,信维在车载无线充电模组层面持续投入,已成功获得奔驰、大众、广汽本田等主机厂的Tier1供应资质,并持续加速对新能源车企的客户拓展。 5G催化天线产业新革命,量价齐升助推发展新逻辑。1)在5G技术持续演进、物联网终端种类持续丰富的背景下,公司天线销量伴随行业升级置换需求实现进一步突破;2)信维顺利切入LCP天线领域,持续强化从材料到模组的一站式能力,服务于多家北美大客户,并在毫米波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天线价值量逐步增强。 卫星通信引领企业新业务开拓,第二成长曲线开启。低轨卫星频段及轨道资源有限,各国竞争日益白热化。伴随地面设备建设与卫星制造的双向扩容,星链用户数不断增多,信维有望凭借强大的海外布局能力与良好的北美客户关系,分享新赛道高成长空间,为企业营收创造长期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高频高速连接器及天线设备的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卫星通信市场的长期放量。随着卫星星座与地面设施建设同步步入加速发展期,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95亿元、8.98亿亿元、11.84亿元,增速分别为7.27%、29.18%、31.81%,2024年3月11日收盘价对应2023-2025年PE预计分别为29.76、23.04、17.4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通信商业化落地不足风险;卫星通信市场竞争加大风险;传统业务产品升级换代不足预期风险。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1-23 19.85 -- -- 19.65 -1.01%
22.32 12.44%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获得21项专利授权,其中包括:小型化UWB定位天线阵、一种毫米波介质谐振器封装天线模组及通信设备、5G双频MIMO天线及移动终端设备等。 点评: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泛射频解决方案提供商,多业务布局促进公司持。续发展。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及模组、EMI/EMC器件、高精密连接器、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网/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领域。公司保持对射频材料、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基础材料的应用研究,加强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及模组、UWB及模组、LCP模组、高性能精密连接器、被动元件等产品在客户的覆盖,积极开拓新客户。此外,公司已开展6G相关技术的前期研究工作,维持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有望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根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2023Q4同比增长8.5%,2023年下半年的增长巩固了2024年的复苏预期。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3年1-11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为2.15亿部,同比增长12.9%。调研机构TechInsights预计2024年5G智能手机市场将恢复增长,全球5G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达到72%,5G手机渗透率的提高为天线数量、射频前端模块价值量带来增长。公司无线充电模组从接收端拓展至发射端,提升了系统集成能力。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测算,2023Q3全球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同比增长2%,在所有智能手机中的占比达26%,无线充电手机渗透率的提高为公司无线充电产品创造增长机会。 天线及高精密连接器产品可应用于商业卫星通讯,汽车互联产品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在卫星通讯领域,公司大力拓展相关产品应用,公司的天线产品可应用于低轨卫星、手机卫星等相关领域,高精密连接器等产品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商业卫星的地面接收站,已成功给国外部分客户供货,未来还将切入更多的大型厂商,积极拓展在相关领域业务的发展。在汽车互联产品领域,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车载无线充电、车载天线、UWB模组等产品及整合配套服务,助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已获得特斯拉、大众、长安汽车、Rivian、奔驰等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1的供应资质,为未来2-3年汽车互联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巩固成熟业务在客户端的优势地位,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大力拓展在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业务机会,进一步提高营收占比,加快实现从消费电子到“消费电子+卫星通讯+智能汽车”多业务发展阶段的跨越。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91亿元、9.14亿元、10.74亿元,对应PE为28.20X、21.33X、18.15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2-19 22.75 -- -- 23.83 4.75%
23.83 4.75%
详细
“消费电子+卫星通讯+:智能汽车”多业务布局助力公司发展: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及模组、EMI\EMC器件、高精密连接器、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网/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领域。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已实现从消费电子到“消费电子+卫星通讯+智能汽车”多业务发展阶段的跨越。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5.9亿元(同比+13.3%),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28.4%)。 公司为连接器供应商龙头,占据卫星接收器市场先发优势:美国基站数量较少,毫米波覆盖能力差,导致运营商布设的基站只能满足人口密集城市的通信需求,为卫星通讯留足了发展空间。卫星通讯通过在近地轨道布置大量卫星,实现了对于全球的信号覆盖,用户只需要对地面接收器进行简单安装和供电,即可在基站未能覆盖的地区体验百兆互联网。 自星链商用以来,用户数量高速增长,目前已突破200万户。信维通信是地面接收器连接器的供应商龙头,占据了先发优势。作为射频天线的老牌厂商,信维通信在天线研发和设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人才支持,有望突破地面接收器天线的技术壁垒,进一步享受卫星用户增长的红利。 5G渗透助力天线业务增长,无线充电空间广阔:近几年手机销量增长停滞,智能手机进入存量阶段。但随着通信制式发展,受益于5G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5G手机中所需天线数量的增长和天线价值量的增加,仍为公司天线业务创造了增长机会。同时,由于无线充电具有兼容性强,可拓展场景丰富的优点,无线充电手机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公司在磁吸充电技术已深耕多年,构建了从无线充电材料到模组的垂直一体化能力,也积累了给国内外科技厂商大量供货经验,特别在铁氧体、纳米晶等磁性材料方面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公司无线充电产品可用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或为公司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3/0.98/1.29元,公司为消费电子射频和结构件器件龙头厂商,因此我们选取立讯精密、领益智造、顺络电子以及射频龙头卓胜微做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23年平均35倍PE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迭代风险、市场份额下降、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1-03 25.89 -- -- 26.90 3.90%
26.90 3.90%
详细
信维通信发布 2023 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报告: 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5.94 亿元,同比减少 9.45%;实现归母净利润 5.17 亿元,同比减少 13.97%。经计算,公司 2023 年Q3 单季度实现营收 22.48 亿元,环比增加 39.8%;实现归母净利润 3.24 亿元,环比增加 569.57%。 投资要点 Q3 业绩环比改善,归母净利环比大幅提升2023 年三季度,受益下游行业需求复苏,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8 亿元,环比增加 39.8%。 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三季度毛利率为 28.57%,同比增加 2.58 pct。公司持续保持新产品的供应,优化经营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以提升毛利率水平。高精密连接器业务的放量发展,将进一步拉动公司毛利提升。公司归母净利环比大幅提升,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3.24 亿元,环比增加 569.57%。 锤炼基础研发能力,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公司以基础研发为核心,重视对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研发和积累,构建“材料、零部件、模组”垂直一体化能力。公司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2023 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 4.22 亿元,研发费用率 7.55%。此外,公司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全球高端技术人才。公司凭借稳定的品质、及时的交付、有竞争力的产品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并与全球大客户定期开展技术交流。 产品矩阵多元,在卫星通讯、汽车互联领域有望持续受益公司深耕高精密连接器, 重点发展高频高速连接器、磁性连接器、 BTB 连接器等高端细分领域。公司在卫星通讯领域取得快速突破, 已经成为北美客户的供应商,并持续布局新产品。 在 LCP 及毫米波天线模组领域, 自主研发的 LCP 薄膜、LCP 高频 FCCL 通过了美国 UL 认证; LCP 产品进入北美大客户供应链,有望在 2-3 年内成为北美大客户主流产品的供应商。在汽车互联领域,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特斯拉、大众、东风本田等知名客户的供应商。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92.34、 108.96、 125.31亿元, EPS 分别为 0.84、 1.10、 1.42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32、 24、 19 倍。卫星通讯、汽车互联行业前景广阔,我们看好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客户导入能力, 给予“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放量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8-28 16.60 -- -- 24.30 46.39%
28.09 69.2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H1公司实现营收33.45亿元,同比-9.42%;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5.20%;实现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13.35%。分季度看,公司2023年Q2实现营收16.08亿元,同比-9.61%,环比-7.41%;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23.13%,环比-66.68%;实现扣非净利润0.31亿元,同比-43.70%,环比-72.62%。 新兴业务贡献增量,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受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影响,公司营收同比小幅下降。然而,2023年H1,公司继续保持了在天线、无线充电、EMI/EMC等市场的优势地位,并在商业卫星通讯、服务器、汽车及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取得快速突破,业务规模快速扩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所改善。2023年H1公司毛利率为18.52%,同比-0.34pcts;净利率为5.70%,同比+0.70pcts。费用方面,2023年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1%/3.60%/8.33%/0.57%,同期变动+0.08/+0.06/-0.19/-0.61pct。其中,财务费用率与绝对值同比均有所下降,主要系汇率变动引起的汇兑损失减少所致。 持续强化LCP一体化布局,消费+通讯+汽车多元业务引擎动能强劲:2023年H1,公司继续保持了天线、无线充电、EMI/EMC等业务的市场优势,客户开拓进展顺利;同时,持续拓展高精密连接器、LCP模组/毫米波天线、UWB、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新业务,实现了从单一业务到“消费电子+卫星通讯+智能汽车”多元化业务的跨越,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及未来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供重要增长力量。高精密连接器方面,公司依托自身射频技术、磁性材料等技术优势,在商业卫星通讯领域实现业务突破,业务规模快速扩大。LCP及毫米波天线模组方面,公司不断加强“LCP材料->LCP零件->LCP模组”的一站式能力,自主研发的LCP薄膜、LCP高频FCCL通过了美国UL(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认证,已服务北美大客户。汽车互联产品方面,公司加大客户、业务拓展力度,已获得特斯拉、大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红旗、一汽奔腾、长安汽车、Rivian、奔驰、美国伟世通、富士康等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1的供应资质,相应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被动元件方面,公司瞄准被动元件高端定位,成功开发多品类、多型号的高端电阻及MLCC产品,其中高端MLCC产品的电气性能、可靠性等指标达到日韩同行同类型MLCC产品的技术水平。UWB业务方面,公司产品目前已应用于智能汽车钥匙、智能门锁、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安防、智能音响等物联网及智能家居产品,实现了公司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领域的业务拓展。 智能家居/车电需求高企,车电业务有望迎来高增长:在5G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带动下,物联网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其中智能家居是物联网产业中快速发展的突出领域。据statista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1261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2078亿美元,2022—2026年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将以13.3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6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望达453亿美元。目前,公司已与NXP达成战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UWB在物联网、车联网领域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场景应用经验。随着UWB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凭借领先优势,把握新兴业务增长机遇。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景气度也为公司盈利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568.1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3.5%;2023年H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311.1万辆,同比增长38.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7.4%。在汽车互联业务方面,公司已获得大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红旗、一汽奔腾、长安汽车、Rivian、奔驰、美国伟世通等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1的供应资质,正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并与Tesla、ZOOX、比亚迪、丰田、日产、长安、华为、小米、哈曼、Novem等国内外十几家主机厂及Tier1进行商务与项目接洽。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未来公司汽车互联业务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射频元器件企业,是最早开展5G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公司紧抓行业发展趋势,一方面向产业链上游环节的电子材料与元件延伸,另一方面加快拓展物联网/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新行业,打开公司发展新空间。2023年H1,公司继续保持天线、无线充电、EMI/EMC等业务的市场优势,加大客户导入力度;加大在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新应用领域的投入,实现从消费电子到“消费电子+卫星通讯+智能汽车”多业务发展阶段的跨越,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及业务规模扩大提供重要增长力量。我们看好公司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的传统业务、新兴业务面临较大增长机遇,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5亿元、11.63亿元、13.71亿元,EPS分别为0.87元、1.20元、1.42元,PE分别为20X、14X、12X。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汇率波动影响。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8-01 18.53 24.92 33.55% 19.16 3.40%
28.09 51.59%
详细
业绩稳步增长,新业务持续贡献增量:公司22 年取得营收 86 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6.5 亿元,同比增长28%,扣非归母净利润 5.0 亿元,同比增长23%。23Q1 由于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弱,公司取得营收17 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1.5 亿元,同比增长20%,扣非归母净利润1.1 亿元,同比增长2%。公司的持续增长主要系公司与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各项业务按计划有序开展,成熟业务保持稳健,新业务初见成效。其中高精密连接器、LCP 模组/毫米波天线、UWB、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新业务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在持续放量的同时毛利率也逐步提升。 公司新业务营收占比接近 20%,预计未来占比继续提升。22 年以来公司生产效率、成本管控成果突出,全年毛利率21.8%,同比提升2.6pct;23Q1 公司毛利率20.5%,同比提升1.5pct。 传统射频主业保持竞争力:公司不断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在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传统主业中保持技术工艺领先,既在上游材料方面获客户认可,又在下游全球多家大客户中保持份额稳定。同时积极拓展智能家居等 IoT 领域,为客户提供从硬件零件到 产品软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发展。天线业务方面,公司得到北美大客户在内全球各大科技客户的认可,正加大拓展天线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领域的覆盖率。无线充电领域, 公司除接收端外已切入手机发射端、手表发射端等多种发射端产品,覆盖产品体系日益全面。 新兴业务拓展顺利,长期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宽业务边界,打造“泛射频化”业务布局,新业务逐渐迎快速成长期。高精密连接器依托优势技术实现规模快速放量,在服务器、汽车、商业卫星通讯等领域取得进展;LCP 天线及模组不断加强垂直一体化能力,切入国际大客户供应链;被动元件搭建国际化研发体系,着力推进高端 元件国产化替代;汽车互联产品(无线充电、5G 天线、UWB 等)加大客户拓展力度,培育增量新市场,已获得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及 Tier1的供应资质。公司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渗透、产品线的横向拓展来打造可持续发展潜能。 我们预测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6/14.9 亿元(原23-24 年预测分别为12.4/15.1 亿元,主要考虑终端需求影响下调营收及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3 年28 倍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24.9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射频行业发展不达预期;公司新增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假设条件不及预期。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5-12 18.45 -- -- 20.25 9.46%
20.69 12.1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和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85.90亿元,同比增长 13.30%;实现归母净利润 6.48亿元,同比增长 28.37%;实现扣非净利润 5.03亿元,同比增长 23.39%。公司 2023年 Q1实现营收 17.37亿元,同比下降 9.24%,环比下降 28.00%;实现归母净利润 1.45亿元,同比增长 19.92%,环比增长 208.48%;实现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 1.67%,环比增长 794.67%。 营收规模持续增长,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022年,公司持续优化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成熟业务,成熟业务整体保持平稳发展;同时,高精密连接器、LCP 模组/毫米波天线、UWB、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新业务收入规模迅速扩大,其占营收比重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也逐步提升。2022年全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1.81%,同比 +2.64pcts ; 净利率为 7.65%,同比+0.79pcts。费用方面,2022年全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 别 为 0.67%/4.19%/7.45%/1.03% , 同 比 变 动 分 别 为-0.41/+1.29/-0.83/+1.15pcts,其中,2022年管理、财务费用的费用率及绝对值同比均有所上升,分别系 2022年职工薪酬费用增加以及上期存在股份支付费用冲回、汇率变动引起的汇兑损失增加所致。 垂直一体化能力持续提升,客户开拓进展顺利:2022年,公司持续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投入,锤炼垂直一体化能力,提升技术竞争力。一方面,公司持续强化“LCP 材料->LCP 零件->LCP 模组”一站式能力,自主研发的 LCP 薄膜、LCP 高频 FCCL 均已顺利通过美国 UL 认证;同时,公司已开发出具备 4μm-100μm 全系列规格的 LCP 产品,顺利切入国际大客户供应链。公司 LCP 模组已服务北美大客户;LCP 薄膜已应用于声学振膜领域,批量供应国内外多家大客户。另一方面,公司持续优化成熟业务,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的产品,同时加大对新业务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力度,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BTB 连接器方面,公司超小间距的 BTB 连接器打破海外厂商垄断,实现对国内外知名科技厂商的批量供货,该业务快速放量,已与北美大客户进行项目合作;磁性连接器方面,公司已经全面打 入北美大客户,收入规模不断扩大;高精密连接器方面,在商业卫星通讯领域,公司高频高速连接器已取得大客户的认可,实现批量供应。此外,在 UWB领域,公司已成功开拓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安防、追踪器、移动支付、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电动单车、智能门锁、智能汽车等领域的行业重要客户。 受益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智能家居&车电共筑增长第二极:在 5G 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带动下,物联网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其中智能家居是物联网产业中快速发展的突出领域。根据 IDC 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温和增长 2.2%,预计 2027年设备数量将达到 12.3亿;2023-2027年,国内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的 CAGR 为 21.4%,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总出货量将接近 5.4亿台。目前,公司已与 NXP 达成战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 UWB 在物联网、车联网领域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场景应用经验。随着 UWB 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凭借领先优势,把握新兴业务增长机遇。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景气度也为公司盈利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 2686.4万辆,同比增长 2.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688.7万辆,同比增长 93.4%,渗透率为 25.6%,发展势头迅猛。在汽车互联业务方面,公司已获得大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红旗、一汽奔腾、长安汽车、Rivian、奔驰、美国伟世通等国内外主机厂及 Tier1的供应资质,正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并与 Tesla、ZOOX、比亚迪、丰田、日产、长安、华为、小米、哈曼、Novem 等国内外十几家主机厂及 Tier1进行商务与项目接洽。未来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成长,公司的汽车互联产品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维持 “买入 ”评级: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射频元器件企业,是最早开展 5G 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公司紧抓行业发展趋势,一方面向产业链上游环节的电子材料与元件延伸,另一方面加快拓展物联网/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新行业,打开公司发展新空间。2022年,公司新开拓进展顺利,业务优化与转型已初见成效,垂直一体化能力持续增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新业务营收规模逐步扩大。我们看好公司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的传统业务、新兴业务面临较大增长机遇,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1亿元、10.17亿元、14.57亿元,EPS分别为 0.88元、1.11元、1.51元,PE 分别为 21X、17X、12X。 风险提示:管理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外部经济变化风险。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1-08 17.11 -- -- 17.74 3.68%
19.50 13.97%
详细
公司于近期发布2022 年三季报,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1.78 亿元,同比增长15.03%,归母净利润6.01 亿元,同比增长25.82%,扣非归母净利润4.90 亿元,同比增长17.82%。 点评: 新业务、新行业拓展顺利,成为公司新发展动能:22Q3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5 亿元,同增7.33%,实现归母净利润4.17 亿元,同增36.64%,扣非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同增11.64%。在宏观经济、国际形势、疫情封控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公司依旧持续拓展新业务及新行业,维持其规模增长趋势。新业务方面,公司高精密连接器、LCP 及模组、汽车互联等新产品已经放量,销售规模持续扩大,降本增效明显。新行业方面,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等新行业应用领域快速拓展, 大力推动切入国内外客户,目前已初见成效,未来有望带来新的经营成长动力。 精细化管理下Q3 单季度盈利能力逐步提升,控费成效显著:在宏观不良条件下公司积极调整、优化内部管理,加强精细化预算控制管理下,经营效率稳健提升,公司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73%,同降0.03pct,但Q3 单季度环比提升7.32pct 至25.99%。控费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0.41/ 2.07/ 0.04 亿元,其中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0.79%主要系汇率变动引起的汇兑收益增加,三费率合计4.06%,同比下降0.21pct,精细化预算管理控制下控费成效显著。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先发优势:公司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22Q1-Q3 研发费用为4.92 亿元,同比增长,同增7.10%,研发投入为5.19 亿元,营收占比达8.41%, 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8%。其中,基础材料与基础技术相关投入为主, 包括搭建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核心材料技术平台,以及兼具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研发,以维持公司长远的增长驱动力。截止22 年9 月底,公司已申请2338 件专利,22 年前三季度新增申请专利278 件,其中5G 天线专利64 件, LCP 专利23 件,UWB 专利18 件,WPC 专利57 件,BTB 连接器专利37 件,电阻专利5 件,MLCC 专利16 件。 新兴业务多向拓展,成效初显。公司持续加大新业务的拓展,在高精密连接器领域, 公司重点发展高频高速连接器、磁性连接器、BTB 连接器等高端细分领域,目前公司高精密连接器在消费电子、商业航空等应用市场持续放量,毛利率稳步改善。在汽车互联产品领域,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提供车载无线充电、车载天线、UWB 模组等产品及整合配套服务,已获得大众、东风本田、奔驰、长安汽车等汽车厂商的供应资质,并与特斯拉、华为等十几家汽车厂商进行商务与项目接洽,为公司未来2-3 年汽车互联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在LCP 及毫米波天线领域,公司深入强化“LCP 材料-LCP 天线-LCP 模组”的一站式能力,报告期内,公司 LCP 产品批量供应全球主流大客户,并积极争取更多终端应用的产品合作。在被动元件领域, 公司瞄准高端被动元件的定位,搭建深圳-日本-韩国-常州-益阳多地国际化研发体系,报告期内成功开发出多品类、多型号的电阻及MLCC 产品,加大了直销的拓展力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鉴于消费电子下游不景气以及疫情、宏观环境可能带来对2022 年物料及需求的影响,我们下调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79 亿元(业绩调整比例为-8.39%),维持23-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31 亿、12.50 亿, 对应22-24PE 分别为21X/16X/13X。鉴于公司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成熟业务保持稳步增长,LCP、BTB、UWB、被动元件、汽车互联等新业务已开始逐步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出货不及预期;新业务及新产品拓展不达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5-02 14.56 -- -- 16.12 10.41%
17.62 21.0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及 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75.81亿元,同增 18.58%;实现归母净利润 5.05亿元,同比下降 48.06%。2022Q1公司实现营收 19.14亿元,同增 18.66%;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同增 5.04%。 点评: 21年营收规模稳步扩张,严峻形势下盈利能力阶段性承压。21年公司拓展新业务并向高端产品延伸,实现营收 75.81亿元,同增 18.58%。多重因素下,盈利能力受制,21年毛利率同降 11pct 至 19.17%,归母净利润同降 48.06%至 5.05亿元: 1)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供应链紧张,客户部分终端产品需求减弱;2)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公司成本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3)公司对部分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成熟产品主动进行了降价销售,致 Q4毛利率下降 12.87pct 至 12.88%。 22Q1营收净利润逆境下实现正增长,成熟业务稳步发展,新业务持续放量。22Q1,在国内外疫情、地缘政治等严峻形势对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下,公司依旧实现营收净利润正增长,实现营收 19.14亿元,同增 18.66%;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同增 5.04%。22Q1公司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成熟业务稳步增长,高精密连接器、电阻、汽车互联产品等新业务持续放量,新产品毛利率亦逐步提升。 研发持续投入,精细化管理控费稳健。21年度及 22Q1研发费用分别为 6.28亿/ 1.53亿元,分别同增 7.11%/ 20.35%,截至 2021年 12月 31日,公司已申请专利 2060件;2021年新增申请专利 477件,其中 5G 天线专利 148件,LCP 专利 16件,被动元件专利 18件,UWB 专利 11件,WPC 专利 79件,BTB 连接器专利 16件。研发人员数量提升 18.09%至 2702人,人数占比提升 1.44pct 至 23.24%。此外,公司 2021/22Q1三费率分别为 3.98%/ 4.07%,相较 20年及 21Q1下降 2.33pct/0.79pct。其中 21年度管理费用同降 35.04%主要系公司优化管理流程且股权激励未达成导致已计提的股权激励费用冲回所致。 新兴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打造未来新增长点。2021年公司加大了对新业务(LCP、高精密连接器、UWB、被动元件、汽车互联产品等)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新业务收入规模迅速扩大,2021年收入规模约 12亿元,其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升,毛利率也正在逐步提高。 1、高精密连接器业务依托优势技术抢占高端细分市场,实现规模快速放量,在 BTB连接器方面,公司超小间距的 BTB 连接器技术领先,打破海外厂商垄断,实现对国内外知名科技厂商的批量供货,并且已经配合北美大客户项目,预计未来将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2、LCP 及模组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垂直一体化能力,切入国际大客户供应链,公司不断加强“LCP 材料-->LCP 天线-->LCP 模组”的一站式能力。2021年,公司 LCP 高频 FCCL 顺利通过美国 UL 认证,将有利于公司 LCP 产品开拓市场。 3、被动元件业务方面,公司瞄准高端定位,搭建国际化研发体系,着力推进高端元件的国产化。2021年公司加快对电阻产品的扩产,在 MLCC 领域,公司全资子公司信维通信(益阳)有限公司于 2021年 8月签署了合作协议,信维电子科技(益阳)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20亿元,推进 MLCC 项目实施,打造高端 MLCC产品基地。 4、汽车互联业务方面,公司正在加大对汽车客户及其业务的开拓,已获得大众、东风本田、 广汽本田、一汽红旗、一汽奔腾、奔驰等汽车厂商的供应资质,正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并与特斯拉、华为、小米、丰田、日产、长安等十几家汽车厂商进行商务与项目接洽,为公司未来 2-3年汽车互联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2021年,公司获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的优秀供应商荣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智能机行业疲弱,我们将信维通信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 8.5亿(业绩调整比例为-26.85%,同下),10.31亿(-29.90%),新增 2024年净利润预测 12.50亿,对应 22-24PE 分别为 16X/13X/11X。鉴于公司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成熟业务保持稳步增长,LCP、BTB、UWB、被动元件、汽车互联等新业务已开始逐步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出货不及预期;新业务及新产品拓展不达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28 25.85 -- -- 27.36 5.84%
27.36 5.8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55亿元,同比增长19.48%;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下降47.53%。单季度来看,2021年Q2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减少4.63%;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减少78.43%。 营收持续增长,利润持续承压。2021年Q2公司毛利率为15.73%,环比减少5.69pcts,同比减少18.69pcts;净利率为4.01%,环比减少3.19pcts,同比减少13.71pcts。上半年是消费电子行业的淡季,成熟业务的产能利用效率较低,人工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支出较大;同时新业务处于加速拓展阶段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随着下半年旺季的到来,公司有望实现利润的回升。 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持续巩固天线、无线充电、EMI/EMC、连接器等成熟业务的稳步发展,打造泛射频一体化龙头。新业务拓展方面:1)公司具备从LCP材料到LCP模组的全制程能力,已经与多家企业有合作项目,目前正在加速拓展大客户业务。2)公司的BTB连接器已经打破海外厂商的垄断,目前已经实现对国内外主流品牌终端厂商的突破,未来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3)在汽车互联方面,公司已拓展多家知名汽车客户,可为客户提供车载天线和车载无线充电等产品。4)高端被动元件主要被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厂商垄断,公司通过对材料的持续研发以及对对聚永昶的收购,快速搭建起电阻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目前正在加紧对电阻产品的扩产。公司的精密制造能力有望持续在被动元件上复制,未来有望全面进军高端被动元件产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的半年度业绩,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亿11.24亿元、15.36亿元,EPS为1.16元、1.59元,考虑公司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1年27-30倍PE,对应合理区间31.3-34.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22 28.00 31.33 67.90% 27.36 -2.29%
27.36 -2.29%
详细
业绩总结: 2021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减少约47.5%。 公司营收持续稳定增长,受公司业务转型影响利润出现短期波动。2020H1: 1)营收端:公司天线、无线充电、EMI/EMC等成熟业务保持稳步增长, LCP、BTB、UWB、被动元件、汽车互联等新业务正在加快拓展,带动公司营收实现同比19.5%的增长。2)利润端: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5%,主要因为上半年是消费电子的淡季,成熟业务产能利用效率较低;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带来一定的成本端压力;拓展较快的新业务在利润方面贡献不足。公司毛利率为18.7%,同比下降11.4pp;净利率为5.7%,同比下降7.1pp,随着新业务贡献利润的逐渐放量、下半年消费电子旺季到来,预计公司盈利水平将会回暖。3)费用端: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1%,同比减少0.8pp;管理费用率为3.5%,同比.下降0.6pp; 研发费用率为8.9%, 同比下降0.7pp, 可见公司费用端控制有效。 公司现在处于新老业务交替的阶段,LDS 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成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LCP、BTB、被动元件、车载无线充电等新业务是公司未来成长的关键,将为公司业绩增长补充新动能。 研发持续高投入,不断提升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公司在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核心材料领域做了大量研究投入。2021H1,公司研发投入为2.9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同期营业收入比重9.6%,2019、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为8.9%、9.5%,可见公司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且比例不断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申请专利234件,其中5G天线95件, LCP专利11件,UWB专利4件,WPC专利28件,BTB连接器专利13件。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每年8%以.上研发投入占比为目标,积极把握产品创新周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宽技术护城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的EPS分别为1.05. 1.33、1.62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7%。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射频元器件的龙头供应商,新业务未来有望持续放量、逐渐进入业绩贡献期,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31.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竞争加剧。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22 28.00 -- -- 27.36 -2.29%
27.36 -2.29%
详细
一、事件概述7月20日,公司发布2021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30.6亿元,同比+19.5%;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47.5%;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56.7%。据此测算,21Q2实现收入14.4亿元,归母净利润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3亿元。 二、分析与判断新业务加快拓展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上半年业绩承压公司上半年业绩明显承压,主要原因系:1)LCP、BTB、UWB、被动元、汽车互联等新业务处于加快拓展阶段,对利润有所拖累;2)上半年为消费电子淡季,公司成熟业务产能利用率较低,影响毛利率;3)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成本端承压。随着新业务逐步放量贡献利润,加上下半年为消费电子旺季拉动,公司产能利用率逐渐提升,业绩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成熟业务与新业务齐头并进,产品布局渐趋成熟完善公司依托在射频领域的积累和优势,不断完善产品布局,泛射频龙头雏形初现。1)LCP方面,已具备从LCP材料到LCP模组的全制程能力,大客户业务抓紧拓展;2)被动元件方面,日韩台厂商垄断带来广阔国产替代空间,公司于21Q1完成对苏州聚永昶的收购,快速搭建起电阻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未来将全面进军高端被动元件产业;3)BTB方面,公司已打破海外厂商垄断,供应国内外主流品牌终端厂商,技术国际领先;4)汽车互联业务已开拓大众、东风本田、奔驰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可提供车载无线充电、车载天线、UWB模组等产品。此外,公司持续投入技术研发,21H1研发投入2.9亿元,营收占比9.57%,全年保持8%以上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研究和积累,以材料驱动业务发展。 三、投资建议基于公司的半年度业绩,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1-23年公司营收至87/105/125亿元,归母净利润至11.1/13.9/16.9亿元,对应估值27/22/18倍,参考SW电子2021/7/20最新TTM估值43倍,我们认为公司低估,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竞争加剧等。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28 28.15 -- -- 29.08 3.30%
33.41 18.69%
详细
事件: 2021年 4月 26日,信维通信发布 2020年年报及 21年一季度报告: (1) 公司 2020年营业收入为 63.94亿元,同比增长 24.53%;实现归母净利润 9.72亿元,同比下降 4.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97亿元,同比下降 24.77%; (2) 公司 2021Q1营业收入为 16.13亿元,同比增长 47.37%;实现归母净利润 1.15亿元,同比增长 82.90%。 点评: 2020年,信维通信取得营业收入63.94亿元,同比增长24.53%;实现归母净利润9.72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下降24.77%;公司2020Q4营业收入为20.54亿元,同比增长31.69%,环比增长15.19%;实现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8.01%,环比下降45.74%。 公司2020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4.98亿元,净利润现金比率为1.54, 2020Q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68亿元,净利润现金比率为0.74。 公司2020年毛利率为30.19%,较上年下降7.16pcts,净利率为15.23%,较上年下降4.77pcts。公司2020年管理费用为3.38亿元,同比增长64.42%,管理费用率为5.29%;公司2020年销售费用为0.65亿元,同比下降44.87%,销售费用率为1.02%;公司2020年财务费用为0.25亿元,同比下降60.94%,财务费用率为0.39%。 2020年,信维通信研发投入为6.1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54%,同比增长33.47%, 公司持续加强在全球各地(中国、美国、日本等) 研发中心的建设,在高分子聚合物、磁性材料、功能复合材料领域技术水平领先行业;公司全年新增申请专利372件,其中5G天线140件, LCP专利21件, 不断推动基础材料创新研究,加强无线充电、天线、 BTB、射频产品核心竞争力, 下游应用从手机端拓展至无线耳机、手表等IoT产品应用领域,维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3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83%。 2021年开始,公司加快对LCP、 UWB、电阻等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的搭建,凭借在相应领域已积累的技术及平台优势,进一步挖掘与客户的合作机会; 21年3月, 公司通过收购聚永昶100%股权,将加速推进公司在高端被动元件领域的战略布局,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深化公司“材料->零件->模组” 的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打造技术驱动型企业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公司部分客户的部分新产品上市推迟、国内客户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较多, 2020年信维通信收入增速有所减缓, 而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增加使得公司全年净利润表现受到一定影响。 信维通信通过对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研究,在可靠性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长期来看, 公司无线充电、 5G天线等业务快速成长, EMI/EMC业务稳步开拓, LCP、 UWB、 BTB/RF-BTB等新业务处于投入期,整体生产经营保持柔性、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 思源黑体(修正)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信维通信作为全球领先一站式泛射频提供商, 积极布局“天线——射频传输线——射频连接器——射频前端”以及无线充电业务。信维通信通过对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研究, 不断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将加速推进公司在高端被动元件领域的战略布局,深化公司“材料->零件->模组”的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打造技术驱动型企业,成为中国式的村田。 我们维持公司21/22年收入、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94.91/130.98亿元和 13.42/17.14亿元,新增2023年收入、净利润预测为 163.72亿元、 22.16亿元, 维持信维通信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手机出货不及预期;新业务及新产品拓展不达预期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28 28.15 -- -- 29.18 3.29%
33.41 18.6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72亿元,同比下降4.66%;营业收入约为63.94亿元,同比增长24.53%。 业绩平稳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3.94亿元,同比增长24.53%;毛利率为30.19%,同比减少7.16pct,主要原因是部分客户的部分新产品上市推迟、部分客户收外部环境影响以及新增产能的投放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4.98亿元,同比增长121.06%;存货为21.76亿元,同比增长93.4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员工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权重分类至开发成本及发出商品以及新会计准则的调整。2020年Q4公司营业收入为20.54亿元,同比增长31.69%;归母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8.01%。公司短期由于疫情影响导致的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大约为1.2亿元)较大等影响,全年净利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若加上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10.92亿元,同比增长7.06%。 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布局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基础材料领域,不断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的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从全年业务发展来看,公司无线充电、5G天线等业务快速成长,EMI/EMC业务稳步增长。 2020年新增申请专利372件,其中5G天线140件,LCP专利21件,BAW专利21件,SAW专利12件。公司20年研发费用为5.86亿元,占比为9.17%,同比增长36.60%。未来,公司将以每年8%以上的研发投入占比为目标,持续提升自己在天线、无线充电、连接器、UWB等领域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亿13.84元、15.79亿元,EPS为1.43元、1.63元,考虑公司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1年25-27倍PE,对应合理区间35.8-38.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