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国广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号:S0600520070004,曾就职于西南证券...>>

20日
短线
4.17%
(第166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5/1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8-29 35.85 -- -- 36.30 1.26%
39.66 10.63%
详细
业绩总结:2018H1实现收入12.0亿(+19%)、归母净利润4.5亿(+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亿(+3%);2018Q2单季度实现收入6.4亿(+35%)、归母净利润2.5亿(+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亿(+33%);预告2018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6.2-8.0亿同比增长0-30%,Q3单季度增速预告区间为-12%至87%,中值为38%。 业绩增速提升,报表质量明显改善。我们认为公司中报从利润增速、利润表结构、资产负债表质量三个方面都有明显改善。1、利润增速提升:Q2净利润增速40%,Q3净利润增速预告中值为38%,业绩增速明显提升。河南和重庆血制品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和2%,扭转了一季报的下滑趋势。2、利润表结构改善:母公司(血制品河南总部)毛利率虽然同比仍然下降1.19pp,但环比提升2.82pp至62.53%,上半年血制品价格基本稳定;母公司销售费率环比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0.53pp至7.74%;总体来看血制品毛利率基本稳定,销售费率接近峰值不会持续升高。3、资产负债表改善:2018H1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计为9.6亿,首次出现下滑,幅度为-6%;存货为12.8亿,同比增长近1%;应收款和存货增速趋缓甚至减少。 四价流感疫苗放量有望增厚业绩。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国家紧急批准相关疫苗上市。2009年其他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为3787万人份,H1N1甲流疫苗当年获批后批签发量即达到7510万人份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华兰生物批签发数量约为2974万人份。参照历史经验,2018年四价流感疫苗已经获批,预计年底将出现爆发。目前市场上只有华兰生物能够供应四价流感疫苗。从量来看,近年来流感疫苗年平均批签发量为2700万人份,保守估计华兰生物的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能达到1000万人份。4价流感疫苗中标价为108元和128元。下半年随着接种高峰期到来,四价流感疫苗放量有望增厚业绩。 血制品长期需求持续存在,行业拐点有望到来。从供需格局来看,2017年PBD样本医院数据显示白蛋白、静丙、纤原、8因子的终端销售增速分别为8%、9%、36%、40%,分别高于批签发增速约8pp、14pp、43pp、23pp,表明血制品需求仍然保持旺盛,随着学术推广力度加大+基层医院开发,血制品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从上市公司报表数据来看,血制品收入增速有所回升,应收账款增速大幅度放缓,表明公司营销渠道逐步理顺、去库存成效逐步显现。销售人员基本到位已开展学术活动,销售费率向上增长空间不大。随着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和销售费率基本稳定,净利润增速有望回升,迎来行业和公司业绩拐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1.05元、1.29元、1.57元,对应PE分别为31倍、25倍、21倍。如考虑四价流感疫苗在Q4贡献3亿净利润新增量,备考净利润约12.8亿,对应PE仅2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行业政策或发生变动的风险;血制品竞争激烈或导致降价的风险;四价流感疫苗销售低于预期的风险;药品或疫苗生产质量风险。
科伦药业 医药生物 2018-08-29 29.54 -- -- 29.60 0.20%
29.60 0.20%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57.7%;实现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202.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171.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亿元,同比下滑57.5%。 三发驱动全面发力,公司业绩呈快速增长态势。公司归母净利润7.7亿元,业绩略超预期。分季度看:2018Q1和2018Q2分别实现收入同比61.5%和53.9%,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98.9%和395.8%,业绩环比加速增长,主要系川宁项目2018Q2实现满产所致。分板块看:1)伊犁川宁项目:业绩超预期,上半年实现收入16.45亿元,净利润3.5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0.78亿元,同比增长548%,即单季度净利润贡献超过2亿元。其核心品种价格坚挺或处于上升通道:硫红(价格年初360元/千克,2018M7已达440元/千克,考虑到宁夏启元停产,价格仍有继续提升趋势),7ACA(价格和年初450元/千克持平),6APA(年初230元/千克,2018M7已达245元),青霉素工业盐(略有回落,2018M7为72.5元,与年初77.5元基本持平),考虑到下半年将持续满产和核心品种价格提升,川宁项目业绩或达7-8亿元;2)大输液业务:实现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48.25%,毛利率70.0%,同比提升11.0pp,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公司扩大了软塑产品的销售;3)非输液制剂业务: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73.1%,其中塑料水针同比130.8%,康复新液同比45.7%,考虑到公司陆续获批多个重磅仿制药正在放量,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有望延续。 产品研发步入收获期,公司有望逐步升级成为国内仿制药+创新药的龙头之一。公司多年投入铸就研发实力已位列国内第一梯队。公司在研产品近400项,预计2018-2020年内获批80个品种,其中20-25个首仿机会,1类新药7个品种,预计2020年逐步进入3期。在国家鼓励创新和提高仿制药质量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从仿制药大国走向仿制药强国和创新药大国,公司研发投入额累计超过32.5亿元,截至2018年8月,公司已有A类在研项目443项,批准临床41项,待批生产38项,获批生产10项,即公司的研发布局正陆续收获成果,有望驱动公司成为新时代下的仿制药和创新药龙头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创新专利实现了对发达国家授权零的突破,创新ADC项目在中美同期启动临床试验研究,标志着科伦的药物研发已逐步与国际接轨,迈出了国际化的坚实步伐。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9元、1.30元、1.63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30倍、23倍和18倍。我们认为公司三发驱动正全面发力,2018年为公司新成长元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川宁项目或再因环保问题停产从而导致原料药业绩不及预期或大幅亏损的风险;川宁项目核心原料药价格或小幅下行导致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仿制药和创新药研发进度或上市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上市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万孚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8-29 34.88 -- -- 35.84 2.75%
35.84 2.75%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 亿元,同比增长78.5%;实现归母净利润1.6 亿元,同比增长48.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 亿元,同比增长63.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512.3 万元,同比增长15.0%。 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定量产品高速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8.5%和48.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从母公司报表看,我们估算2018年上半年公司内生收入同比增长40%左右。从少数股东权益看,我们估算并表影响净利润1200万元,扣除后公司内生业绩增长45%左右,即内生仍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分季度看:2018Q1和2018Q2实现收入增速分别为100.6%和64.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7.0%和44.3%;2018Q1收入和利润增速好于2018Q2主要原因两方面:1)去年同期Q1基数较低,并表影响较小;2)2018Q1受益流感爆发,业绩呈现短期小高峰;分产品线看:2018年上半年公司各产品线增长均延续中报的高增长态势:1)定量产品:传染病检测实现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45.8%,慢性病检测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07.5%,考虑到公司定量检测仪器单产提升和全自动定量检测系统的放量,未来三年定量产品有望延续40%-60%的复合增速;2)定性产品:毒品检测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3.2%,妊娠及优生优育检测实现收入6689.9万元,同比增长18.2%。考虑到公司深化深度营销布局,实施联合经营,公司定性产品有望保持30%-40%的复合增速。即在定量和定性产品带动下,我们认为公司内生仍将保持35%-50%的高速增长态势。 公司延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POCT产业龙头地位稳固,十年剑指百亿。公司一直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18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194万元,同比增速达48.3%,处于同类公司前列。公司在前沿技术方面布局了微流控技术、多重标记技术、核酸POCT检测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扩增)和液相微量定量检测技术。POCT是IVD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2018年我国POCT行业有望达到90亿元,2013-2018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25%左右。公司专注于POCT,技术实力雄厚,从收入规模及产品种类看,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非血糖仪领域POCT龙头企业。公司充分享受POCT市场扩容带来的红利,发展前景广阔。在渠道扩张和持续推出新产品带动下,公司十年剑指100 亿的战略目标有望提前达成,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新产品推出时间略低于预期,我们小幅下调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94 元、1.37 元和1.90 元,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46%,对应2018-2020 年PE 分别为37 倍、25 倍和18 倍。在定量产品高速增长和持续外延扩张驱动下,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业绩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或大幅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或上市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并购标的业绩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贝达药业 医药生物 2018-08-29 43.43 -- -- 43.19 -0.55%
43.19 -0.55%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H1 实现营业收入5.8 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归母净利润6667万元,同比增速-51.4%;扣非后净利润6091万元,同比增速-40.8%。 凯美纳销售量增长明显,费用增加拖累业绩。2018H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 主要原因是核心产品凯美纳增长28.5%,降价进入医保后放量明显。2018Q2 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 亿元、2388 万元,同比增速为10.5%、61.2%。公司收入增长明显,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有:1)核心产品进入医保,凯美纳降价54%进入医保;2)公司多个产品处于不同临床研究期,导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3)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的提升。2018H1,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7 亿元,同比增长45.8%,费用化1.2 亿元。期间费用率有明显上升, 销售费用率为44%,高于去年同期3.6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34.2%,高于去年同期5.3 个百分点。 多个产品研发稳定推进,新产品即将申报生产。公司研发产品管线较为丰富,有多个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乳腺癌适应症治疗的创新药BPI-16350胶囊已于2018年6月获得临床批件。目前,公司研发管线中有三个品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CM082肾癌和MIL60的Ⅲ期注册试验的病人入组工作推进顺利;X-396用于克唑替尼治疗耐药的ALK阳性NSCLC患者的注册性研究患者入组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结果的独立评估,预计今年年底申报生产,并于2019年获批上市。公司自行研发的同时,积极与去其他企业创新药产品合作。2018年7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卡南吉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其在研新药CM082和君实生物新药特瑞普利(JS001)拟联合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黏膜黑色素瘤。这是公司在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联合治疗方向上的初步探索。同时,考虑到精准检测对靶向治疗的重要性,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了与瑞普基因的战略合作。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43 元、0.43 元、0.52 元, 对应PE 为98 倍、98 倍、81 倍。公司是国内创新药研发型药企代表之一,创新药研发管线丰富,各品种研发进展顺利,埃克替尼受降价及竞争产品的短期影响不改公司未来发展趋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埃克替尼销售低于预期等风险。
同仁堂 医药生物 2018-08-29 32.00 -- -- 32.36 1.13%
32.36 1.13%
详细
事件:公司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72.7亿元、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8%、6.8%;2018Q2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36亿元、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8.1%、5.4%。 业绩增长稳定,发展潜力巨大。公司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73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8%。根据组成公司来看,公司母公司收入约为16.9亿元,同比增长约为8%,产品线定位逐渐清晰,收入稳定增长;同仁堂商业收入约为39.2亿元,同比增速约为13.3%,门店总数为763家,同比增加141家,且加强终端建设,受益处方外流,收入增速较快;同仁堂科技收入约为28亿元,同比增长约为5.4%,增速低于预期,主要和阿胶以及六味地黄丸等销售额下滑有关,但感冒清热颗粒或受流感影响仍处于快速增长,增速约为55%;同仁堂国药收入约为6.2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2.6%,增长较快。期间内业务已经覆盖21个国家和地区,零售终端数量为82个,预计增速还将维持;公司2018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约为6.4亿元,同比增长约6.8%,高于收入增速约3个百分点,符合预期,具体点评如下:1)公司毛利率约为49.8%,同比提升约1.6个百分点。其中母公司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同仁堂商业毛利率下降约0.2个百分点,同仁堂科技毛利率稳定,同仁堂国药毛利率提升约2个百分点,毛利率变化主要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2)公司期间费用率约为30.3%,同比提升约1.2个百分点,低于毛利率提升幅度。其中管理费用为6.9亿元,同比提升约12.4%,主要为职工薪酬增加所致。单季度来看,2018Q2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36亿元、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8.1%、5.4%,符合预期,但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约2.7个百分点,主要是期间费用投入增加。 品牌中药龙头企业,长期看好公司发展。1、政策受益明显,国企改革值得期待。a、国家对于中药产业扶持力度较大,如鼓励中药饮片使用、发展中药配方颗粒等,均为支持传统中药发展。且在《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后,首批经典名方落地,公司经典名方储备丰富或迎来价值重估,将明显提升其产品线竞争力;b、国企改革预期强烈。公司国资持股约为52.5%,作为北京市重点企业预期将推动国企改革,或启动员工激励与资产注入;2、消费升级利好,多渠道拓展促进销量增长。a、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动保健类消费。品牌中药治未病属性较强且深入人心,受消费升级影响明显。黄金单品安宫牛黄丸销量空间较大,且具有强烈提价预期;b、通过自建与合作等模式,加快布局零售药店、电商等渠道,提升品牌壁垒。公司目前有700余家零售药店,近期北京市推出定点医保药店政策引导处方外流,公司药店品种相对齐全且知名度高,预计明显受益;c、公司渠道及品牌优势明显,大兴基地建成后将缓解产能瓶颈。长期来看预计感冒清热颗粒、大活络丹、乌鸡白凤丸、坤宝丸等维持稳定增长,而愈风宁心、调经促孕丸、羚羊清肺丸、小金丸等二线品种能有较快增长;3、海外市场增长潜力较大。子公司同仁堂国药业务已经覆盖21个国家及地区,零售终端达82个,且对香港市场及海外市场继续拓展,预期将带动其品牌及业绩提升。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2018-2020年每股收益为0.83元、0.95元、1.08元,对应PE分别为38倍、34倍、30倍。公司产品储备丰富,海外业务拓展顺利,存在国企改革、提价等潜在的股价催化剂,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或不达预期、市场拓展或不达预期。
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8-29 70.48 -- -- 70.50 0.03%
70.50 0.03%
详细
事件:公司及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上海恒瑞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并将于近期开展I期临床试验。 公司首个胰岛素产品,丰富糖尿病研发管线。INS068注射液于2017年12月申报临床,是公司首个申报的胰岛素产品,该品种是一种长效胰岛素,临床拟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长效胰岛素主要有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这三个产品国内均已经进口上市。截止目前,公司在该产品研发项目上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3860万元人民币。 重点布局糖尿病领域,部分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公司战略性布局糖尿病领域,现有多个在研降糖药物,设计研发了一系列降糖药物,包括长效胰岛素、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领域热门产品。目前,公司有5个在研的降糖药物,分别是INS068、瑞格列汀、SHR-2042、呋格列泛、恒格列净;其中,瑞格列汀与恒格列净正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预计2019年申报生产,是公司研发进展最快的两个降糖药物。 降糖药市场规模巨大,国际巨头“必争之地”。根据EvaluatePharma数据,2017年全球糖尿病药物销售额高达420亿美元,其中胰岛素及其同系物以42%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新机制药物如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的市占率在逐步提升,分别为16%、10%、5%,已经逐步成为2型糖尿病主流用药。2017年全球市场数据显示,甘精胰岛素以52.5亿美元占比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的12.5%,紧随其后的是西格列汀(37.4亿美元,占比8.9%)、利拉鲁肽(35.4亿美元,占比8.4%)。诺和诺德凭借其在胰岛素领域的绝对优势成为糖尿病用药领域的绝对领导者,而赛诺菲也凭借甘精胰岛素成为全球第二大降糖药企业;全球降糖药物销售额Top10企业均有创新大品种加持,并不断的对降糖药物进行推陈出新。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1.06元、1.41元、1.84元,对应PE为64倍、48倍、37倍。销售改革、销售规模扩容与创新品种获批催化公司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推动公司由传统仿制药企向创新药企战略转变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肿瘤药集中采购降价、药品研发进度不达预期等风险。
健康元 医药生物 2018-08-29 9.32 -- -- 10.17 -1.26%
9.20 -1.29%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归母净利润4.3 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 亿元,同比增长34.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6 亿元,同比下滑57.9%。 原料药提价明显,焦作健康元业绩超预期。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2%和34.9%,分季度看2018Q1 和2018Q2 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5%和47.6%,业绩略超预期。分子公司看:1)丽珠集团(不含丽珠单抗):收入45.7 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3.0 亿元,同比+27%;2)丽珠单抗: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归母净利润影响-0.6 亿元;3)海滨制药:实现收入6.4 亿元,同比-7%,净利润1.3 亿元,同比+5%,主要系美罗培南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销量仍保持一定增长;4)焦作健康元: 实现收入6.2 亿元,同比+28%,净利润1.2 亿元,同比307%,业绩超预期, 主要系7ACA 原料药市场价格价格回升,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从目前行业报价看,价格仍有进一步上行态势;5)保健品及OTC 产品:收入1.8 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0.4 亿元,同比+52%。 呼吸科吸入制剂,下一个“胰岛素”行业,公司国内进度领先。吸入制剂主要用于哮喘及慢阻肺等慢病领域,需要长期使用。IMS 数据显示,全球哮喘及COPD 市场2017 年市场规模达437.5 亿美元,同比增速4.5%,2018Q1 达120 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美国市场占比60%,GSK、AZ 等6 家企业占比95%。同时由于需要配合给药装置,生产和研发壁垒极高,国内国外均以原研为主。据PDB 数据显示,国内哮喘及COPD 国内市场规模在150 亿元量级, 其中吸入制剂占比65%,进口企业市场占比95%,基本由AZ、BI 和GSK 垄断,进口替代空间巨大(详见之前发布的行业专题报告)。即我们认为呼吸科吸入制剂很像10 年前的“胰岛素”行业,国内先发企业将畅享渗透率提升+进口替代红利。公司呼吸科吸入制剂研发平台上海方予,由金方老师领衔,目前在研产品20 余个,其中9 个项目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高端制剂类的支持,目前已有9 个品种进入CDE 审评程序,其中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和布地奈德气雾剂申报生产。在重点品种方面:1)国内最大品种布地奈德混悬液,国内最大单品,公司进度第二;2)全球最大品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纳入优先审评,公司进度国内前三。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44 元、0.53 元、0.63 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3 倍、19 倍和16 倍。考虑公司价值重估和吸入专科制剂产品梯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降价超预期的风险,核心原料药因环保停产的风险,在研新药研发失败或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康美药业 医药生物 2018-08-29 20.79 -- -- 20.98 0.91%
21.88 5.24%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0.3%;经营性现金流4.5亿元,同比-57.6%。 业绩符合预期,中药饮片和医疗器械高速增长。公司实现归母和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1%和20.3%,符合预期。分季度看:2018Q1和2018Q2实现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7.7%和2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和9.0%,其中2018Q1高增长主要系2017Q1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暂未确认,按25%预缴,导致基数较低所致。分产品线看:1)中药材贸易:实现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26.2%;2)中药饮片:实现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41.9%,在智慧药房新模式拉动下,延续高速增长态势;3)西药贸易:实现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10.1%;4)医疗器械:聚焦骨科高值耗材,通过自建和收购,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7.8%;5)保健食品与食品:分别实现收入6.2亿元和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和35.9%;6)物业管理:实现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66.0%。在中药饮片和医疗器械业务带动下,我们认为公司将延续20%以上增长态势。 智慧药房显著带动中药饮片快速增长。智慧药房自2015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业务迅猛发展,公司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普宁、重庆、厦门、昆明、贵阳、梅河口等重点城市完成布局。目前智慧药房成功承接传统医院药房的功能,实时对接医疗机构处方资源,可拓展性极强。目前公司已和超过2000家医疗机构、约20万家药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已合作的医疗机构年门诊总量达到2亿人次以上。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中药饮片业务高速增长便是佐证,在智慧药房带动下,我们预计公司中药饮片等业务仍将保持30%左右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1.00元、1.21元、1.45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1倍、17倍和14倍,且公司未来3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1%复合增长率。公司为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家大力弘扬中药背景下,公司发展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价格或大幅波动的风险;战略合作协议执行或不达预期的风险;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推广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公司财务数据或被质疑的风险。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18-08-28 86.68 -- -- 93.47 7.83%
93.47 7.83%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H1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71.3%;扣非后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32.3%。 业绩靓丽,各板块业务收入增长明显。2018Q2实现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5.6亿元,环比增速分别为5.8%、113%。2018H1,除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略有下滑以外,其他业务均实现较高速的增长;中国区实验室服务、临床CRO、CMO/CDMO同比增速分别为21.6%、58.8%、26.8%,均高于全球CRO行业10%左右的行业增速,主要原因为公司上半年约有800家新增客户,带来更多增量市场。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18H1公司各业务毛利率均有所下滑,主营业务综合毛利增长11.1%,若按照去年同期汇率水平计算,主营业务毛利增速为25.1%。 提供优质高效创新研发服务,畅享国内创新药高速发展红利。公司为30多家国内成熟或初创企业提供1类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服务,2018H1助力客户完成8个创新药项目的临床试验(IND)申报工作,并获得8个项目的临床批件,占国内同期创新药申报数量16%比例。公司已累积为国内药企已完成36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25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批件。2016年,公司助力正大天晴药业将一款治疗乙肝创新药物的国际开发权许可给强生制药,转让收益总额可达2.53亿美元;此外,国内多家知名药企选择公司作为其创新药研发服商。未来10年是国内创新药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大量缺乏创新源的药企需要公司提供创新药的研发服务,公司将充分受益于国内创新药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专业研发背景造就公司出众创新药领域投资能力。2018H1,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4.4亿元,其中4.3亿元为公司投资标的公允价值变动中归属于当期的部分计入本期损益。根据公司多年的创新药研发服务经验的指导,这些投资标的大部分为优质的初创期的创新药企,这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将实现公允价值的不断增值,公司也将实现持续性的投资收益回报。 盈利预测与评级。暂不考虑本次激励新增股本及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受益于管理费用率的下降,预计2018-2020年扣非后EPS分别为1.54、1.97、2.49元(原预测为1.46、1.92、2.47元),对应PE为51、40、32倍。公司作为全球性最大的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之一,未来将借助高速发展的中国创新药产业,畅享国内创新药高速发展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CRO行业增速或不及预期。
国药一致 医药生物 2018-08-28 47.57 -- -- 48.30 1.53%
48.30 1.5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2018H1 实现营业收入208 亿元(+1.2%)、归母净利润6.4 亿元(+15.4%)。 分销业务保持稳健,零售业务增长靓丽。1)分销业务受两票制、竞争对手医院托管、GPO 和品种降价等因素影响,销售增速走低,实现营业收入159 亿元, 同比增长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3 亿元,同比增长8.9%。2) 医药零售实现营业收入51 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 亿元,同比增长40.7%。 国大药房成长空间大,沃博联战略入股引入值得期待。国大药房为优秀的医药零售资产,截至2018 年6 月末,直营门店2965 家,销售收入40.4 亿元,同比增长10.6%,可比店同比增长5.0%,加盟店1039 家,配送收入5.8 亿元, 同比增长9.7%。其看点为门店扩张、后续盈利能力改善和战略投资者引入。1) 预计未来门店数量增速将维持在每年10%左右。2)由于地理位置、医保资质、国企体制等因素,其盈利能力略低于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等连锁企业, 2018H1 净利率水平为2.7%,改善空间较大,预计后续公司会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增强盈利水平。3)沃博联拟增资国大药房,增资完成后持股40%,从南京医药的案例来看,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对公司治理机制、经营模式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大药房后续战投的引入值得期待。 批零一体化优势突出,享处方外流红利。国大药房将与分销业务形成协同。分销业务一方面可为国大药房提供上游药企资源,另一方面,分销业务雄踞两广地区,销售网络渗透到各医疗机构,与两广地区医院的良好合作关系也能为国大药房所用,国大药房有望与医院建立合作,承接处方外流。在处方外流的准备工作上,公司已从2014 年开始重点布局了DTP 及院边店业务,截止2017 年底,国大药房共有医院周边店253 家,当年新增53 家(其中28 家已开通医保),其中16 家累计实现盈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2.79 元、3.18 元、3.62 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6 倍、14 倍、12 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处方外流领域的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分销业务增速不及预期风险,处方外流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瑞康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8-28 12.10 -- -- 12.60 4.13%
12.60 4.1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2018H1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49.2%);归属母公司净利5.8亿元(+12.9%),若扣除2017一次性影响因素,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3.6%。 业绩表现靓丽,Q2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1)从业务条线看,公司2018H1药品总收入96.9亿元(+21.9%),毛利率保持平稳。医疗器械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140%),其中检验业务29.1亿元、介入业务13.5亿元、普耗配送业务4.7亿元、其它产品线业务10.6亿元,毛利率保持平稳。2)从区域分布来看,2018H1年山东省内实现收入70.8亿元(+6.6%),省外实现收入84.2亿元(+125%),销售收入占比达54.3%。3)2018Q2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54.7%);实现归母净利3亿元(+35.1%)。2018Q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同比环比均大幅度改善。 已蜕变为全国性医药流通公司,完成31个省份布局。公司外延扩张加速,截止2018年6月,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省外业务占收入比重由2017年的39.1%提升至54.3%,可见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已从山东省内转向全国,打开山东省内医药流通的行业天花板。 医院综合服务商模式运行良好,进入全国复制阶段。随着医药分家、降低药占比等医改政策的推进,医院对上游流通商的综合服务需求愈加丰富。在此背景下,公司2012年在山东省内向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配送服务,在省内建立了检验、介入、骨科等十余个事业部,业态由“配送+垫资”转型为“配送+代理+金融”一体的医院管家;目前公司山东省内综合服务业态发展良好,已进入全国复制阶段。 进入并购后的内生整合期,预计资产负债表将逐季优化。2018年是公司大规模并购的收官之年,即将进入整合期,为此,公司大量引进了行业内具有经验的高管团队,包括流通领域、IT、金融、资本市场的团队,开展供应链金融、信息化建设。随着整合推进,预计资产负债表将逐季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6元、1.12元、1.47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4倍、11倍、8倍,我们看好公司的全国布局及综合服务商转型战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业务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片仔癀 医药生物 2018-08-28 103.50 -- -- 108.77 5.09%
108.77 5.09%
详细
事件:公司2018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24 亿元、6 亿元, 同比增速约为37%、45%;2018Q2 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11.8 亿元、2.8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2.4%、46.1%。 海外销量增长恢复,业绩持续超预期。公司2018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24 亿元, 同比增速约为37%,其中母公司约为10.4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41%。分业务来看,医药工业收入约为10.4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41%,其中肝病用药约为10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46%,同时考虑2017 年产品提价因素,保守估计2018H1 片仔癀销量增速仍维持在30%以上;期间内境外产品销售收入约为1.8 亿元, 同比增长约100%,境外片仔癀销量在调价后迎来新的增长,如剔除电商、控货及提价等因素,预计片仔癀系列的销量增速或高于境内;医药商业收入约为11.4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5%,其中有并表因素影响,预计Q3-Q4 商业增速会有下降;日化收入约为2.2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2.5%,其中片仔癀牙膏系列收入约为0.61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55%,全年收入或超过1.5 亿元。公司2018 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约为6 亿元,同比增长约为45%,超过收入增速约8 个点, 具体点评如下:1)公司毛利率约为44.6%,同比提升约0.5 个百分点,其中母公司毛利率约为81%,同比下降约1 个百分点,与核心产品片仔癀原材料成本上涨有关;2)公司期间费用约为14.5%,同比下降约1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约为2.2 亿元、1.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1.8%、24.7%, 均低于收入增速,控制较好;3)公司上半年现金流较差与商业规模及原材料存货增加有关,全年来看会改善。从单季度来看,2018Q2 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11.8 亿元、2.8 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2.4%、46.1%。我们认为Q2 收入增速环比放缓,与公司持续控货有关,Q2 净利润增速加快与毛利率提升有关。我们能认为随着片仔癀体验店继续增加,空白市场逐渐覆盖,且公司产品具有稀缺、奢侈品属性,将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继续看好全年业绩增长。 提速发展趋势明显,持续看好公司快速成长。1)管理层战略清晰,由原来坐商制变革为主动营销。目前轻资产体验店等模式已使片仔癀产品从福建、华南逐步走向华中、华北乃至全国,体验店模式及相关政策将得到继续推进。a、强化建设片仔癀体验店建设,估算体验店渠道2017 年销售规模或已经实现翻番,目前体验店规模预计已经达到120 家左右,预计其数量仍将持续稳定而有质量的增长,持续看好片仔癀在体验店渠道的销售放量;b、加强产品终端价格管理保证渠道利润空间,提价后渠道让利增加,且对体验店及经销商政策更加宽松, 促进产品销售;2)稀缺性强化提价逻辑。目前全国天然麝香需求竞争加剧,原材料稀缺性。片仔癀系列在上轮提价后消费端接受度较好,量价齐升趋势明显, 预计其出厂价及终端价仍有持续提价动力和空间。由于2017 年牛黄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且2018H1 肝病用药整体毛利率下滑约3.2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产品提价预期仍较强烈;3)存在市场预期差。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具有独特、稀缺及其发展阶段特殊性,理应享受高估值;麝香行业供给虽然紧张,但是行业内部仍有分化,但对于公司而言其原材料产能瓶颈限制较弱,具体原因有行业养麝数量有改善、养麝基地储备,且申请增加配额已经获得通过等,供给稳定持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1.89 元、2.56 元、3.46 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54 倍、40 倍、30 倍。我们长期看好公司稀缺性及产品提价逻辑,且随着公司在营销领域不断加强,品牌形象提升将带动大健康系列销售,收入或维持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或不达预期、市场拓展或不达预期。
鲁抗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8-28 12.60 -- -- 13.65 8.33%
13.65 8.33%
详细
业绩总结:2018H1实现收入15.8亿(+24%)、归母净利润1.2亿(+28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亿(+310%);2018Q2单季度实现收入7.0亿(+9%)、归母净利润3230万(+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25万(+116%)。 业绩持续高增长,兽药提价增厚业绩。总体来看,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分子公司来看,以兽药为主的全资子公司鲁抗舍里乐实现收入4.9亿(+42%)和净利润2700万(+130%),主要是因为泰乐菌素系列兽药原料药价格上涨所致带来收入和盈利能力双双提升。以人用和兽用原料药为主的全资子公司鲁抗生物制造实现收入2.8亿(+81%)和净利润6200万(大幅度扭亏为盈),估计是因为兽药原料药提价+人用原料药生产效率提升。以人用制剂为主的控股子公司鲁抗赛特实现收入1.4亿(+41%)和净利润1807万(+42%)。这三家子公司合计贡献净利润接近1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兽药原料药提价,人用制剂生产效率改善导致成本大幅度降低。 环保核查推动核心兽用原料药提价,泰瑞搬迁导致泰乐菌素系列严重供不应求。国内泰乐菌素系列原料药主要供应商包括宁夏泰瑞、鲁抗医药、齐鲁制药,合计市占率超过90%。泰乐菌素原料药每年需求量约6000吨,其中泰瑞市占率超过63%。泰瑞生产工艺由于“异味扰民”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于6月份发布公共称拟进行搬迁,之后由于擅自恢复生产,宁夏泰瑞及企业负责人在8月份接受政府调查。由于泰瑞停产搬迁,泰乐菌素原料药的年供应量从原来的8000吨降到3500吨左右,而且泰瑞搬迁时间长,估计未来2年泰乐菌素都将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泰乐菌素报价从6月初的318元上涨到近期的390元,衍生品替米考星从456元上涨到513元左右,涨幅分别为23%和13%。在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价格很可能持续上涨。 经营效率持续改善,业绩大幅度改善。2015年以来,公司大力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在生产端,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实行阳光采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在销售端,加大战略品种开拓力度,泰乐菌素等兽药积极开拓大客户,抗生素制剂走向国际市场,产品结构明显改善。2015年实现扭亏,16-17年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18年新产能+提价仍将维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7元、0.58元、0.73元,对应PE分别为28倍、22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兽药产品降价的风险;产能释放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安科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8-27 15.55 -- -- 15.57 0.13%
16.65 7.07%
详细
业绩总结:2018H1 实现收入6.3亿(+40%)、归母净利润1.3亿(+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 亿(+25%)。 生长激素持续快速增长,中德美联收入确认主要体现在年底。总体来看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核心产品基因工程药(生长激素+干扰素)实现收入3.3 亿, 同比增长29%,估计生长激素仍然延续高增长同比增速在40%左右,外用剂型快速放量推动干扰素同比增长20%左右。以法医DNA 检测为主的中德美联实现收入2657 万和净利润371 万,与2017 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技术服务模式给法医实验室提供服务,一般在年底确认,技术服务模式占比高导致上半年收入确认延迟,但在年底会体现出来,估计全年仍能实现30%以上的增长。以多肽原料药为主的苏豪逸明实现收入2604 万(+13%)和净利润876 万(+29%)。 生长激素水针剂型有望下半年上市,借助粉针渠道有望快速放量。从行业增速来看,随着长沙事件的影响消除和市场需求提升,2016 年增速达到35%, 2017H1 增速进一步提升至50%,公司增速接近60%。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 生长激素粉针有7 家,水针(公司此次申报产品)仅2 家(销售额约占整个生长激素市场的50%),长效1 家。金赛药业由于拥有三种剂型2016 年市占率达60%,联合赛尔为19%,安科生物为13%。水针剂型目前只有金赛药业在销售,诺和诺德尚未正式销售。公司的水针剂型已进入优先审评,下半年有望获批上市。水针剂型使用更方便、市场竞争格局良好、且价格更贵约为粉针的2 倍,有望借助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实现快速放量。 CAR-T 细胞治疗临床有望下半年获批,产业化进度处在行业前列。国内CAR-T 仅作为血液肿瘤的末线治疗,市场规模就高达138 亿,未来如横向延伸到实体瘤、纵向延伸到一二线疗法,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博生吉已申报临床,预计下半年有望获批。从产业化进度来看,博生吉安科已建立了超过2000 平米的CAR-T 细胞GMP 生产车间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及质量控制设施与设备。从研发梯队来看,除了此次申报的B-ALL 以外,后续还有针对T-ALL、肺癌、胰腺癌等肿瘤的产品处在研发梯队中。从临床疗效来看,已开展了20 多例临床研究,治疗缓解率达到92%,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和安全性好。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38 元、0.52、0.74 元,对应PE 分别为43 倍、31 倍、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收入增速或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CAR-T研发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市场估值波动风险。
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8-27 67.16 -- -- 71.50 6.46%
71.50 6.46%
详细
事件:8月17日,公司及子公司上海恒瑞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公司自主研发的马来酸吡咯替尼片通过优先审评程序获得有条件批准上市。 超级重磅快速获批,实至名归。吡咯替尼是公司于2011 年5 月首次申报,并于2012 年5 月首次获批临床批件;2017 年7 月,该品种正式申报生产,至获批总计使用不到13 个月时间。吡咯使用II 期临床数据申报,该临床是与GSK 拉帕替尼头对头,取得了PFS(18 个月VS 7 个月)的优异疗效,是该品种成为公司历史上首个、国内第二个以II 期临床数据获批品种的主要原因。吡咯替尼获批后,对国内Her2 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领域带来为数不多的新的重大更新;在全球范围内,吡咯也很可能是继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以外重要的Her2 阳性乳腺癌治疗重磅品种。 Her2 市场重磅新药,有望与赫赛汀并驾齐驱。本次吡咯替尼获批适应症为: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即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经历化疗后,不论有没有经过赫赛汀治疗,均可以使用吡咯替尼进行靶向治疗。根据最新临床方案显示,公司正开展吡咯替尼与赫赛汀、多西他赛进行三药联合治疗术前或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将乳腺癌治疗范围进一步拓展。因此,吡咯很可能在国内市场成为与赫赛汀并驾齐驱的乳腺癌重磅用药。 以乳腺癌适应症为主,市场空间巨大。国内每年有约6 万新增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与6 万Her 阳性胃癌死亡患者,按照12.5 万/年成本计算,假设30%渗透率,乳腺癌峰值预计能销售34 亿元(按照PFS/18 个月用药时间计算,每年约有9 万患者)。胃癌适应症按照:30%渗透率,平均用药6 个月,胃癌适应症能贡献11 亿元收入。两大适应症总计能贡献超过45 亿元收入,贡献净利润约18 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1.06 元、1.41 元、1.84 元,对应PE 为60 倍、45 倍、34 倍。销售改革、销售规模扩容与创新品种获批催化公司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推动公司由传统仿制药企向创新药企战略转变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药品销售或低于预期,药品降价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5/1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