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范张翔

天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10518080004,曾就职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豪悦护理 造纸印刷行业 2021-08-06 60.49 -- -- 66.65 10.18%
66.65 10.18%
详细
公司发布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 67位中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及技术人员授予 112.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总股本的 0.71%,授予价格为 32.17元/股。限售期为 24/36/48个月,各个阶段解除限售比例为 30%/30%/40%。 拟首次授予 90万股,预留 22.5万股,假设 2021年 8月底授予, 2021至2025年摊销费用分别为 280/841/721/401/160万元。 业绩考核目标为,以 2018-2020年 3年平均营收为基准(19.98亿元),2022/2023/2024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20%/25%/30%,且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水平(对标企业为可靠/百亚/依依等同行业 15家上市公司); 或者以 2020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的每股分红为基准(0.67元/股),2022/2023/2024年每股分红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5%/10%/15%。 我们认为公司此次以中层干部为主要激励对象,且限售期较长,目的在于深度绑定员工长远利益一致。此次计划设置个人绩效考核, A/B/C/D 档对应的解除限售标准系数分别为 1.0/0.85/0.6/0,内部分业务条线考核目标细致且落实到个人,彰显了公司重视人才建设、强管理再出发的决心,人才梯队丰富壮大化下,业务发展可期。 公司精耕细作供应链,创新研发能力强。随着湖北新工厂的逐步建成、国内自主品牌销售团队的搭建完善,预计公司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加强,稳需求赛道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可期。预计 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 5.0/6.25亿,对应 19/15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涨价波动风险,大客户流失风险,自有品牌布局不及预期
百亚股份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8-05 23.87 -- -- 27.44 14.96%
27.44 14.96%
详细
公司发布半年报,21H1实现收入7.6亿,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同比增长48%,符合此前业绩预告中位数水平;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23亿,同比增长39%。单Q来看,21Q1/Q2分别实现收入4.05/3.55亿,同比增长35%/16%;实现归母净利润0.80/0.52亿,同比增长47%/50%;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9.8%/14.6%,同比增长1.6/3.3pct。 分产品看,21H1卫生巾/纸尿裤/ODM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0%/10%/9%,卫生巾占比进一步提升,主要是中高端自由点产品迭代升级、品牌营销建设优秀,终端动销良好。分地区看,川渝/云贵陕/电商/两湖及其他地区/ODM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44%/23%/12%/11.7%/9%,除ODM外,其他渠道收入占比均小幅提升。 21H1实现综合毛利率45.7%,同比增长2.5pct。其中,卫生巾毛利率52.4%,同比增长1.2pct;纸尿裤毛利率17.1%,同比增长3.8pct。21H1实现期间费用率25.3%,同比增长0.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7.9%,同比减少1.4pct;管理费用率4.1%,同比增长0.2pct;研发费用率3.5%,同比增长1.5pct。21H1实现归母净利率17.4%,同比增长2.7pct。 投资建议:根据尼尔森数据,2020年百亚卫生巾产品市场份额在本土厂商中排名第四,川渝市场排名第二。作为内资卫生巾头部品牌,公司坚持既定发展战略,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深化优势区域渠道拓展,加快电商和新零售渠道建设,加大营销推广等有力措施,业绩稳步提升。预计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2.4/3.1亿元,对应40/31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线上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线下渠道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喜临门 综合类 2021-08-02 27.40 -- -- 29.76 8.61%
30.98 13.07%
详细
公司发布 21半年报, 21H1实现营业收入 31.07亿元,同比+57.2%,较 19H1增长 52.2%;归母净利润 2.18亿元,同比+412.2%,较 19H1增长 42.1%; 扣非归母净利润 1.78亿元,同比+421.9%,较 19H1增长 26.4%。 剔除同期影视业务影响, 21H1营收同比+68%,较 19H1+58%,归母净利同比+1387%,较 19H1+90%,扣非净利同比+2613%,较 19H1+75%。 21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57亿元,同比+48.4%;归母净利润 1.33亿元,同比+37.5%;扣非归母净利润 1.34亿元,同比+39.6%。 自主品牌零售同比+107%, 线上线下均实现高增。 自主品牌零售业务 21H1实现收入 19.92亿元,同比+107%,较 19H1+98%,其中线下销售 15.70亿元, 同比+114%,较 19H1+88%,线上销售 4.22亿,同比+87%,较 19H1+141%。 线下端: 截至 6月底, 喜临门/喜眠/夏图/M&D门店分别为 2576/898/54/489家,较 20年末分别净增 236/98/1/39家,合计净增 374家, 且新增门店主要为家居卖场 A 类以上优质位置。 经销商管理方面, 聚焦大商孵化,对大商进行点对点沟通、支持和培训,全面提升运营能力, 同时引进优秀的建材经销商,利用其前端流量优势为后端成品家居导流,为消费者带来定制+成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线上端: 继续深耕传统电商平台, 保持天猫、京东、苏宁床垫类目的领先位置。 今年 618全网总销量 3.62亿元,同比+145%,其中全网软床总计销量 5576万,同比增长 179%,获得天猫卧室家具、京东床垫类目总销量第一。积极探索直播模式, 与头部主播薇娅保持长期合作,并开设抖音渠道, 618期间直播模式总销量超过 9000万,同比增长 270%。 全方位多形式提升品牌形象,坚定“深度好睡眠”品牌定位。 坚持推进品牌转型升级,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冠名、赞助《跨界喜剧王》、《奔跑吧兄弟》等热播综艺, 大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形成一定品牌效应; 在一线城市地标性建筑以及地铁站、户外大屏等同步投放创意广告,助力线上线下品牌活动;通过小红书、 B 站、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打造公域流量内容生态, 推动业绩增长。 对终端门店形象进行全面升级,并通过提供更高效、专业的服务提升口碑。 降本增效成果初显,家居主业盈利能力提升。 21H1公司毛利率为 31.0%, 如按照可比期间口径核算营业成本,即将 1.3亿运费调整至销售费用后, 21H1调整后毛利率为 35.2%, 较 19年家居主业毛利率提升 2.0pct。 公司通过精益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引进自动化设备, 加强供应链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降低了原材料异常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21H1公司归母净利率为 7.0%,较 19年家居主业归母净利率提升 1.2pct。 21H1调整后销售费用率(含运费)为 20.1%, 同比+3.9pct, 较 19H1+3.4pct,其中广告及业务宣传费由 0.65亿提升至 1.33亿,同比+105.0%,品牌端加大投入。 21H1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4.1%/2.4%/0.8%,同比分别-2.0pct/+0.4pct/-1.6pct,较 19同期-0.8pct/ +0.4pct/-1.4pct,财务费用率大幅改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作为床垫行业龙头,线上线下渠道持续拓展,自主品牌影响力逐步确立,伴随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公司将持续受益,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1/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5.0/6.4亿元(原值为4.8/6.2亿元),同比+60.4%/+28.3%(原值为+53.8%/+28.0%),对应 PE 为20.9x/16.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线下门店拓展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地产竣工不及预期。
众望布艺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29 21.87 -- -- 22.57 3.20%
24.87 13.7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21H1业绩,整体业绩延续高速增长,表现优异。 公司 2021H1实现营收 2.77亿元(+42.63%),对应归母净利润为 7626.55万元(+34.6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7006.41万元(+37.91%)。公司2021Q1、 Q2营收分别为 1.41、 1.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6.42%、 49.7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42、 0.3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 50.02%、19.52%。 毛利率部分受到新会计准则影响有所减少公司 2021H1整体毛利率达到 38.30%(-10.03pct), 其中 21Q1、 Q2毛利率分别为 38.54%、 38.04%, 同比有所减少主要系新会计准则影响, 将原销售费用中运输及物流代理费重新分类至营业成本所致,按照新会计准则口径换算,公司 2020H1毛利率为 43.38%, 21H1毛利率实际同减 5.08pct。 销售费率受会计准则大幅减少, 其余各项费控效率稳步提升公司 2021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 2.61%(-6.31pct)、 4.31%(-0.80pct)、 3.19%(-0.50pct)、 -1.02%(+0.11pct)。整体来看,销售费用率受到新会计准则影响,同比大幅减少;管理研发费用率稳步改善, 客观体现出公司内部费控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 营运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业务快速扩张带动现金流大幅增长公司 2021H1存货规模达到 9012.27万元(+46.05%),对应存货周转天数为98.62天(-24.75天),整体存货规模伴随业务规模扩充有所增长,但整体周转效率稳步提升,彰显公司内部良好存货管理效率。 公司 2021H1应收账款规模达到 7050.22万元(+9.41%),对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46.50天(-16.88天), 周转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1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 5788.24万元(+77.55%), 同比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销售增长。 公司立足中高端家具布料, 旗下拥有“Z-WOVENS”、“NEVERFEAR”等多个品牌覆盖日常家具沙发装饰、功能布料各细分市场, 并凭借自身前沿设计、先进的工艺、稳定的质量、快速交期等优势, 与 Ashley、 La-z-boy 等国际头部家具品牌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年产 1500万米高档装饰面料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产能有望尽快得到提升, 助公司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终端家居装饰需求增长,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4、 2.54、 3.20亿元, 21~23年对应 EPS 分别为 1.76、 2.31、2.91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92X、 10.62X、 8.43X。 风险提示: 航运货柜排期紧张、运输成本提升;原材料成本波动上行;客户未来订单增速不及预期等。
伟星股份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29 7.10 6.30 -- 8.88 25.07%
9.71 36.76%
详细
A 股首家服装辅料上市公司,厚积薄发,行业优势稳固且显著公司主营拉链、金属制品、钮扣等服饰辅料的生产与销售,是中国钮扣和拉链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现已形成年产钮扣 101亿多粒、拉链 6.5亿多米的生产能力,是一家品类全、响应快的服饰辅料生产公司。旗下“SAB”品牌在业内享有盛誉,是中国服饰辅料的知名品牌。公司以“传承服饰文化,提升时尚品位”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快捷、贴心的“一站式(全程) ”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体化辅料解决方案,现已成为全球众多知名服装品牌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多年聚焦辅料主业,历经多年成长孵化,持续迸发成长动能公司前身追溯到 1988年成立的临海市伟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2001年正式提出“大辅料战略”,正式进军拉链、金属制品领域,筹划布局深圳工业园。 2006年公司率先提出“一站式(全程)服饰辅料供应”模式,正式启动 SAB 品牌战略; 2009年公司获 CNAS 实验室认证,成为国内服装辅料行业首个国家级实验室; 2018年以来公司全球化产能优化布局策略持续推进, 孟加拉工业园正式开工投产; 2020年,公司完成孟加拉工业园二期项目, 顺利推动三期扩产项目并拓展越南产能, 海外产能拓展优化助力巩固行业龙头优势地位。 立足现有竞争优势, 拓展产能+优化客户深化品牌护城河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公司行业内已积淀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具体来看: 研发与技术优势,坚持“时尚设计”理念, 根据传统品牌的风格以及流行趋势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体化辅料解决方案。 智造与规模优势, 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服饰辅料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生产服务。 营销与服务优势,公司已建立遍及全球立体销售网络,完善的营销网助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优质一站式服务。 品质与品牌优势, 旗下“SAB”品牌在业内享有盛誉,成为 Adidas、 NIKE、 ARMANI 等全球众多知名服装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企业文化与管理团队优势,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稳中求进的经营理念,管理团队勤勉务实,行业研判团队协作能力出色,推动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8、 4.61、 5.1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50、 0.59、 0.66元,对应P/E 分别为 14.26、 12.00、 10.55X。 我们选取地素时尚、欣贺股份、金春股份、稳健医疗作为同行可比标的,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 2022年 15倍 P/E,对应目标价 8.85元,对应目标市值 68.68亿元。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提升;海外人工成本上升,人均生产效率不及预期;产能拓展及后续释放不及预期等。
太平鸟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22 52.02 67.42 354.01% 55.50 6.69%
55.50 6.69%
详细
快反柔性供应优势凸显,后疫情时代引领行业,业绩加速回升太平鸟作为国产立足大众休闲服饰产业、采用快时尚运营模式的代表公司,存货周转效率在行业内优势明显,且存货周转效率逐年明显提升, 主要可以体现在: 1)严控全渠道存货增长,以 2015~2019年期间为例,同行代表海澜之家、森马服饰、迅销集团存货规模增速 CAGR 分别为 1.57%、 23.09%、 16.05%,同期公司存货规模 CAGR 仅为 4.59%。 2) 存货周转效率逐年稳定快速提升,上述同行标的 2015~2019年存货周转天数 CAGR 分别为-7.44%、9.91%、9.13%,同期公司对应 CAGR 仅为-3.28%。 后疫情市场终端消费逐步复苏, 以“聚焦时尚、数据驱动、全网零售”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并逐步建立起全网全渠道协同的立体零售模式,助力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2020年业绩同增 29.17%达到 7.13亿元, 21Q1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达 2.03亿,较 19Q1增长 134.44%。 品牌定位明确,深入链接年轻客群, 品牌年轻化卓有成效公司以男装为基础,经历多年经营耕耘,目前已经形成以男装、女装、童装、运动时尚、生活家居多位一体,时尚生活多品牌矩阵, 其中女装品牌营收连年增长,增速高于男装、童装,成为太平鸟旗下增速最快的品类,目前多平台上推广营销效果良好, 淘宝平台数据显示天猫旗舰店 21年 6月销售额达 1.65亿元(+44.44%),抖音平台销售额达 8923.4万元。 多元 IP 联名锁定年轻客群,助力品牌年轻化, 2020年内公司推出 50余款 IP 联名系列,用 IP 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连接和情感共鸣: 与飞跃、红双喜等国潮运动品牌跨界联名,点燃时尚青年对潮玩运动的热爱; 同时深化产品内在科技元素,在极致面料和功能性产品上创新研发,启用CORDURA、 GORE·TEX、 dralon 蓄热德绒火山岩等黑科技面料,推出户外、丹宁、羽绒等合作系列。 核心优势持续巩固: 柔性快反供应赋能,科技数字化转型项目推进太平鸟顺应行业快反柔性能力建设趋势的同时,步步为营逐层深入,从产品生产、流动营销、设计创新等不同方面推进升级调整,稳步提升快速反应短期追单生产、商品铺设科学布置调配、深度对接需求精准设计, 力争成为“科技型时尚品牌公司”。公司已经于 2021年 7月公告可转债项目详情,推进科技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计划投入 7.15亿元, 将市场需求洞察、精准设计、柔性供应、 场景营销有机串联,打通服饰设计生产供应运营全产业链,突破传统时尚休闲服饰公司发展模式瓶颈。 按计划公司科技数字化转型项目有望于 2023年完工,将进一步提升商品设计精度、 存货周转效率,为公司长期业绩成长注入新鲜动力。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14. 10、 135.35、 158.03亿元(21~23年原值分别为 106.33、 125.43、144.70亿), 21~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49、 12.49、 15.03亿元(21~23年原值分别为 9.50、 11.49、 14.15亿),对应 EPS 分别为 2.20、 2.62、 3.15元, 21~23P/E 分别为 23.31X、 19.57X、 16.27X。 我们采用 DCF 绝对估值法, 得到公司 2021年内在价值为 333.99亿元,对应 2021年 P/E 为30.73X,对应公司目标股价为 70.06元。 风险提示: 人力成本、原材料、物流配送费用波动上升对公司终端盈利影响;新拓门店爬坡周期较长、店效提升慢于预期;科技数字化项目实际对运营效率提升效果可能不及预期; 直营渠道和加盟渠道净开店速度不及预期等。
百亚股份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15 23.20 -- -- 27.11 16.85%
27.44 18.28%
详细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 21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1.38亿,同比增长41%-55%。其中,单 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46-0.58亿,同比增长33%-67%,主要由于中高端自由点卫生巾的销售保持较快增长,规模效应增强。 百亚坚持既定发展战略,聚焦主业,精耕核心优势区域。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持续验证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产品迭代升级,在易守难攻的卫生巾赛道市占率稳步提升,未来拓品类可期;同时在消费者心智抢占稳固的背景下,全国拓展有序。 投资建议:百亚股份深耕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坚持多品牌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进行产品升级、渠道创新、优化人才结构,稳需求赛道成长空间广阔,预计 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 2.4/3.1/4.1亿,对应 40/31/23xPE,维持“买入”评级,建议持续关注!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线上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公告为准
锦泓集团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09 24.17 29.67 177.55% 27.70 14.60%
27.70 14.60%
详细
国内中高端一线女装品牌,VGRASS、元先、TW构建多品牌矩阵 锦泓时装集团创立于1997 年,作为中国中高端女装一线品牌,集团旗下拥有三个品牌:“VGRASS”、“元先”及“TEENIE WEENIE”,完成女装品类金字塔结构布局,覆盖广泛消费客群。其中,TEENIE WEENIE深耕校园制服风,2017、2018、2020年TEENIE WEENIE品牌女装在天猫双十一女装销售额总排名分别为第十名、第九名、第十名。2020年,TEENIE WEENIE品牌线上营收6.36亿元,同比增长37%,约占全年营收的28%。2021Q1 TEENIE WEENIE品牌营收8.18亿元(+103.94%),毛利率68.87%(+5.41pct),财务改善明显。公司不断强化品牌营销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粘性。 2021年服装行业轻装上阵,品牌及渠道力持续完善 自2020年三季度起,品牌服装存货拐点已现,在需求端逐步企稳及存货去化顺畅的背景下,服装板块资产质量为近年最优∶存货水平较低、现金流强,蓄势待发。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21年2月-4月我国穿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分别为44.3%、39.6%、33.8%。公司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品牌力奠定竞争优势。在渠道端:网络精准布局,开发抖音、快手等新零售渠道;产品力:差异化设计优势互补,快反柔性供应链持续赋能;运营力:线下运营能力+集团化管理,助推企业长期稳定成长。 业务营收稳步增长,盈利和营运能力均稳中有升 2020年营收达33.4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减少627.91%,合并报表的亏损主要是由于对商誉和无形资产计提减值造成,若剔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后,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8亿元。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67.68%,近五年毛利率维持在67%以上,保持稳定。2018-2020年及2021Q1公司存货规模分别为8.36亿、10.73亿、8.01亿、7.05亿,整体呈逐渐减少趋势。2020年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同比有所减少,2020年达4.50亿元(-13.92%),应收账款周转率达6.87。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46、55.74、70.2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11%、28.27%、25.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5.21、6.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1、1.82、2.38元,对应P/E分别为16.96、13.13、10.05X。 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得到2021年行业修剪平均估值为21.16倍PE,故给予锦泓集团2021年21-24倍PE,对应目标价30-34元。 风险提示:公司主要市场在中国,可能会受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国内高端时装行业竞争对手众多,面临行业竞争风险;集团以融资和自有资金进行并购业务,存在财务风险;自然人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或存在经营风险。
喜临门 综合类 2021-07-08 29.99 -- -- 31.92 6.44%
31.92 6.44%
详细
公司发布21H1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1H1实现营业收入30.5-31.1亿元,同比+54.4%-57.4%;归母净利润2.15-2.2亿元,同比+406.0%-417.8%;扣非归母净利润1.75-1.8亿元,同比+414.4%-429.1%。单季度来看,预计21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18.6亿元,同比+43.9%-48.7%;归母净利润1.31-1.36亿元,同比+34.8%-40.0%;扣非归母净利润1.31-1.36亿元,同比+36.9%-42.1%。 自主品牌线上线下全面快速发展,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线下零售端:经销网络持续加密,截至2020年,公司共拥有3643家门店,其中喜临门、喜眠、M&D、夏图门店数量分别为2340/800/450/53家,20年合计净增加门店643家,同时在全国88个城市引入建材头部品牌的实力大商,优化经销商团队。得益于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KA卖场长期深度合作,公司在门店位置、商场资源、联合营销方面占据优势。下沉市场建立分销体系,助力经销商扩大渠道优势。 线上零售端:天猫、京东、苏宁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力,依靠公司在床垫领域树立的口碑和专业的品牌形象,销售规模持续提升。618全网总销量3.62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全网软床总计销量5576万,同比增长179%,获得天猫卧室家具、京东床垫类目总销量第一;积极探索直播营销模式,总销量超过9000万,同比增长270%。 床垫产品优势显著,软床、沙发业务不断完善。 产品端持续加大投入,保持床垫领域的领先优势,并持续推动软床、沙发业务的发展。顺应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公司可以鼓励优质经销商开展多品类、套系化销售,发挥多品类的协同效应,从而带动客单价提升、增厚公司整体收入。 影视剥离,家具主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0年公司剥离影视业务,家具主业自20Q4以来快速发展。剔除同期影视业务影响,21H1家具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同比+64.6%-67.9%,主营业务净利润预计同比+1372%-1406%,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2584%-2661%。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作为床垫行业龙头,线上线下渠道持续拓展,自主品牌影响力逐步确立,伴随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公司将持续受益,预计2021/22年归母净利润4.8/6.2亿元,同比+53.8%/+28.0%,对应PE为23.6x/18.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结果;行业竞争加剧;地产交付不及预期。
飞亚达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1-07-06 14.00 -- -- 15.09 7.79%
15.09 7.79%
详细
飞亚达预计Q2实现高基数下高成长 公司公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预计归母净利润2.2-2.4个亿,较20H1同比增长183.00%-208.73%,较19H1增长78.14%-94.33%,两年CAGR为33.47%-39.40%。其中,21Q1归母净利润为1.18亿,较19Q1增速为83.69%,两年CAGR为35.53%(20Q1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不可比);21Q2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02-1.22亿元,较20Q2同比增速为12.20%-34.25%,较19Q2同比增速为72.10%-105.92%,两年CAGR为31.19%-43.50%。 瑞士手表销售持续回流,中国内陆增长远超香港 1-5月瑞表整体出口累计为86.63亿瑞士法郎(约609.01亿人民币),其中出口至中国和中国香港的瑞表金额分别为12.53亿瑞士法郎(88.11亿人民币)和8.92亿瑞士法郎(62.69亿人民币),占比分别为14.47%和10.29%,同比20年增速分别为107.84%和50.24%,同比19年增速分别为56.76%和-28.69%。 把握短期高增长,展望长期发展趋势 飞亚达作为国内手表龙头公司,持续夯实运营管理,优化渠道及品牌结构,强化核心竞争力,积极把握中高端腕表消费市场的增长机会,优先享受国内名表市场增长红利。当前国际防疫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短期不见出境游放开迹象,消费回流国内仍是大主题。且香港市场受损,国际手表品牌更加关注中国大陆,积极布局开店,利好头部名表代理渠道,带动国内手表市场中长期发展。 上调盈利预测,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飞亚达持续推进渠道拓展,在名牌手表业务具有明显优势;紧盯海南离岛免税机会推进渠道布局;聚焦核心品类,品牌手表持续推陈出新。“产品+渠道+品牌”三力齐发,“自有品牌运营+世界名表零售”双轮驱动,以顾客为中心的数字化运营体系、精密科技业务以及智能穿戴业务技术强力促进客户拓展,将保持国内手表龙头地位。 公司名表业务持续高增长,自有手表恢复较好。我们认为中长期这一趋势将得到延续,因此上调公司盈利预测,将2021-2023年营业收入由54.5亿元/65.7亿元/77.7亿元上调至59.5亿元/73.9亿元/88.7亿元;净利润由4.0亿元/4.8亿元/5.5亿元上调至4.2亿元/ 5.1亿元/6.1亿元,上调后对应PE分别为14X /12X/10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报告为初步预算数据,以中报为准;
晨光文具 造纸印刷行业 2021-07-05 85.36 -- -- 88.45 3.62%
88.45 3.62%
详细
公司发布21H1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1H1归母净利润6.1亿-7亿,同比+31%-50%,较19H1增长29%-49%;21H1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亿-6.2亿元,同比+42%-60%,较19H1增长29%-45%。预计21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3.7亿,同比+20%-59%,较19年同期增长33%-75%;预计21Q2单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3.3亿,同比+20%-53%,较19年同期增长31%-67%。 传统业务根基深厚,行业格局优化或将持续推动公司成长。 分产品看,21Q1书写工具收入6.7亿元,同比+57.3%;学生文具收入7.7亿元,同比+43.7%;办公文具7.9亿元,同比+57.1%。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公司生产端恢复正常,下游文具需求亦逐步复苏,推动公司传统业务21Q1同比增长48%。顺应渠道多元化趋势,公司加快布局线上渠道,依托强大的产品力开发多款线上专供产品,搭建外部直播+品牌自播的体系,提高营销效率。21Q1负责线上运营的子公司晨光科技收入1.1亿元,同比+15.4%。从行业格局来看,疫情或加速中小企业退出,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具备产品、品牌和渠道全方位优势的晨光文具或从中受益。 一体两翼稳步发展,积极打造零售大店,科力普持续放量。 21Q1零售大店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153.6%,其中九木杂物社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174.3%,晨光生活馆整体经营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截至21Q1,全国拥有442家零售大店,其中晨光生活馆68家(较20期末减少12家),九木杂物社374家(较20期末增加13家)。21Q1科力普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161.1%,占总营收比38.5%,推动公司收入规模增长。随着科力普全国6个中心仓投入使用,物流成本不断降低,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精细化运营能力,盈利水平或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一体两翼发展稳健,新业务、新渠道布局前瞻,传统业务依赖强大的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护城河难以撼动。精品文创业务赋予传统业务增长活力,九木加速扩张,看好其依托现有的供应链和品牌优势,继续提升精品文创市场占有率。受益办公集采政策东风,科力普近年发展迅速,17年科力普收购欧迪办公,进一步完善客户矩阵,后续有望持续放量,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5.6/19.0亿元(原值为15.1/18.4亿元),同比+24.5%/+21.3%(原值为+20.4%/+22.0%),对应PE 49.3x/40.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结果,科力普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
浙江自然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05 62.00 -- -- 68.85 11.05%
72.60 17.10%
详细
公司深耕户外运动用品行业,高品质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公司聚焦户外用品细分领域,产品包括充气床垫、户外箱包、头枕坐垫等,应用场景广泛。公司TPU床垫产品具有强韧高弹、耐磨耐寒、环保无毒的特性,产品端竞争优势突出。 营收规模稳步提升,外销贡献约八成收入,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收入由2016年的3.39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5.81亿元,期间CAGR为14.45%,21Q1收入实现2.25亿元,同比增长55.13%。外销收入约占八成,其中欧洲、北美洲为主要市场;国内市场稳步拓展,占比由2016年的16.58%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22.07%。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016年的0.65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60亿元,期间CAGR为24.98%,21Q1归母净利为0.62亿元,同比+59.69%。2016-2021Q1毛利率由36.10%提升至41.21%,净利率由19.30%提升至27.38%。公司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全球户外用品行业稳定增长,中国市场集中度稳中有升。2019年全球户外运动用品电商市场规模为750亿美元,2024年预期达1098亿美元,其中欧美市场稳定占据重要地位。受益于经济增长和人口基数红利,我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逐步发展,市场零售总额自2002年的3.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50.2亿元,CAGR为29.23%。目前,国内户外运动用品行业低端品牌逐步退出市场,资源向头部品牌集中,市场集中度稳中有升。 公司采用ODM/OEM模式,优质客户资源丰富,合作关系长期稳定。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比例为46.69%,其中第一大客户迪卡侬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2.52%。迪卡侬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之一,公司与迪卡侬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他主要客户也均为全球户外运动用品行业的领先企业。 重视研发投入,柔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海内外扩产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公司在新材料应用、新产品设计、配方研究和设备改进方面持续投入,研发费用率稳定在3.60%左右。公司具备柔性生产能力,能够满足产品多样化、定制化的柔性生产需求,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在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的背景下,积极布局越南基地扩大产能,充分利用海外基地的人工成本优势,并规避贸易政策风险。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深耕户外用品细分领域,技术储备及研发实力强,优质客户关系稳定,伴随国内国外产能释放及TPU产品渗透率提升,预期公司21/22年收入分别为8.3/11.40亿元,同比+42.35%/+37.81%,21/22年归母净利润为2.1/3.0亿元,同比+33.5%/+39.7%,我们认为公司不依赖单一品类发展,产品品类持续拓展可期,给予公司22年合理PE区间为27-30X,目标价区间79.38-88.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贸易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稳健医疗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6-29 120.00 129.02 286.40% 127.48 6.23%
127.48 6.23%
详细
医药及生活用纸行业标的成长对比复盘,医药消费双轮协同成长有望复刻医药消费两大标的均经历了从初始中医药核心品类关联拓展至相关非处方药、保健品、日护消费品业务发展历程, 且两大标的核心药品均具有独特功效(云南白药化瘀止血作用、片仔癀护肝消肿特性),确立两大中医药品牌在特定细分药用领域(外伤止血、护肝消炎)难以复制优势;凭借核心药物市场认可度及影响力优势,片仔癀及云南白药迅速拓展至关联药品品类及保健药品品类,日用护理消费品功能特性进一步被发掘,消费品成长属性逐步释放。 具体来看,云南白药经历了从白药关联产品,牙膏口腔护理产品,面膜护肤、功能性卫生巾产品多级进化历程。片仔癀 2016年携手上海家化强强联合,日用化妆品业务近 5年延续快速扩容势头,消费品业务占比 2020年升至 11%,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生活用纸+个护用品已经成为生活用纸龙头恒安国际、维达国际成长中枢,凭借复合背景消费品属性顺利切入大健康消费品细分市场, 中顺洁柔个护业务拓展彰显行业成长属性。参考医药+日化个护、用纸+个护多维度业务协同发展历程, 医疗耗材 X 大健康消费品或赋能稳健医疗长期快速成长。 综合考虑并对比以上医药消费、个护用纸标的成长路径, 公司基于专业医用敷料医疗背景,基于全棉自然选材,独有穿着透气舒适度,未来有望接力复刻多业务协同成长路径。具体拆分公司健康消费品各细分市场空间,具体来看: 消费品业务涵盖棉柔巾(20规模约 25亿元)、卫生巾(20规模约 320亿)、湿巾(20规模 80~100亿元)、家居纺织品(内衣、居家服、床上用品等)、护肤品(19年面膜市场 252亿元)、婴童用品(童装 19年规模约为 1750亿元,母婴用品规模突破万亿), 且多数伴随人均消费水平、需求提升延续稳定增速。 此外津梁生活初步覆盖美妆、中高档保健品消费市场,业务成长空间较大。 整体来看,公司健康生活消费品于各个细分市场围绕全棉天然选材舒适亲肤核心优势,实现了一站式有效覆盖,长期业绩增量可期。 小幅下调 21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55、 23. 14、 29.11亿元(21年原值为 20.9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4.58、 5.42、 6.83元,对应 P/E 分别为 26.26X、 22.19X、17.64X。我们采用 DCF 绝对估值法, 计算得到公司 2021年内在价值现值为 803.73亿元,对应目标价格 188.45元,对应 P/E 为 41.15X。 风险提示: 新拓展门店店效不及预期, 初期运营效率需要经历爬坡阶段,终端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上升,人力成本提升对终端成本、费用率控制带来压力;新拓展化妆品、护肤品等品类销售不及预期;限售股解禁流通股规模增大对终端股价波动影响等。
华利集团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6-29 102.27 -- -- 117.50 13.52%
116.09 13.51%
详细
下游大客户耐克/匡威最新财季环比高增,全年增速创阶段新高近期,美国耐克公司发布最新财报, FY21(2020.6.1-2021.5.31)公司总收入同增 19.08%,净利同增 125.56%。其中鞋履收入约 280.21亿美元,同增20.2%(不考虑汇率),收入占比 62.91%;匡威收入约 22亿美元,同增 19.45%,耐克旗下鞋履及匡威牌收入增速均创近几年新高。 耐克 FY21Q4营收 123.44亿美元(+95.53%),较 FY19Q4增长 21.21%;FY21Q4净利扭亏为盈达 15.1亿美元,较 FY19Q4增长 52.58%; FY21Q4鞋履营收79.47亿美元(+89.17%),占比 64.38%,较 FY19Q4增长 22.28%。 耐克及匡威业务快速恢复,为华利订单增长奠定坚实基础目前 Nike 是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 2012年进入 Nike 供应链,双方合作关系持续加深,伴随耐克及匡威鞋履收入快速增长,华利有望分享更多成长红利。 一方面耐克对供应商要求严格,对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有系统考核,华利在例行考核中排名非常靠前,连续多个季度获得金牌,供应链质量及稳定性获得耐克深度认可;另一方面华利所擅长的产品和 Nike 需求是相吻合,休闲鞋和慢跑鞋占 Nike 比重很大,而这些产品是华利重点发展的领域。 此外,预计公司第二大客户 VF 今年业绩有所回升;第三大客户 Deckers 旗下 4-5个品牌中 Hoka 及 UGG 在订单量价上表现较优;第四大客户 Puma,产品更偏向时尚休闲。 新客户方面, Asics 和 on-running 今年开始量产,未来随着规模提升有望快速增长。 公司客户资源丰富,相对分散, 供应链龙头持续受益产业链高景气公司客户相对分散,对单一客户不产生重大依赖, 与主要客户均具有较长的合作历史,公司具有较多的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运动鞋履市场需求提升、知名运动品牌客户业绩增长以及公司对主要客户销售份额扩张,是推动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因素。为了应对订单的增长,公司积极扩充、优化产能, 目前公司在越南的三个工厂越南永山、越南威霖、越南弘欣已经投产,并在印尼设立了制鞋工厂 Pt Adonia Footwear Indonesia。 维持盈利预测,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从事运动鞋履的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主要为 Nike、 Converse、 Vans、 Puma、 UGG、 Columbia、 Under Armour、HOKA ONE ONE 等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提供开发设计与制造服务。 我们预计公司 21-23年 EPS 分别为 2.23元、 2.81元、 3.56元, PE 分别为 45、 35、28X。 风险提示: 订单不及预期,用工成本提升,毛利率降低等。
顾家家居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6-24 76.45 -- -- 82.06 7.34%
82.06 7.34%
详细
高管团队持续增持,认可公司价值,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公司副总裁欧亚非先生或其参与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信托计划及资管计划等,计划自6月23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金额3000-6000万,增持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00元/股。截至目前,欧亚非先生直接持有公司A股股票9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5%。此前,公司于2021年6月19日公告,董事兼总裁李东来先生自2020年12月19日起6个月内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41.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8%,增持金额共1.9亿元。此次增持完成后,李东来先生共持有公司股票1494.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36%,其中直接持有714.51万股,占总股本1.13%,间接持有779.72万股,占总股本1.23%。高管团队持续增持,充分体现了核心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的信心。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深度绑定团队利益,助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公司于2021年6月12日发布《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5亿元,认购价格为认购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90%。本次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为2019年9月23日至2020年9月18日期间公司回购的股份共1087.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为1.72%。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不超过25人,包括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8人,核心骨干员工17人,其中董事兼总裁李东来先生拟出资上限为2.75亿元,预计占持股计划比为55%。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将利于绑定核心团队的利益,提高业务骨干的团队凝聚力和积极性,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产品力+渠道力全方位提升,龙头优势不断巩固。 线下门店网络持续拓展,截至20年末,公司共有门店6691家,其中自有品牌经销门店4737家、其他品牌经销门店1844家、直营门店110家,门店在软体行业中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通过发展“1+N+X”模式,积极推动多品类大家居融合店模式,并继续强化区域零售中心的协同作用,提升精细化渠道管理能力。同时加快抖音、拼多多等新渠道的布局,提升电商的战略地位,内销渠道更加多元。产品方面,围绕客餐卧空间一体化,持续丰富产品矩阵,在深耕沙发细分领域的同时,树立公司在床垫等其他品类的专业形象。2021年3月,公司正式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床垫独家供应商,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为国内软体家居龙头,逐步强化区域零售中心的协同作用,全品类、多渠道发力迈向大家居,疫情影响下公司经营依旧稳健,看好公司长远发展及龙头集中度加速提升,预计公司21/22年归母净利润为15.4/18.1亿元,同比+82.1%/+17.8%,对应PE分别为31x/27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线下渠道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地产交付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