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孙伟风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11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2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17 10.44 -- -- 11.64 11.49%
12.65 21.17%
详细
事件: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一致通过以下决议:1、全资子公司 蚌埠中恒拟投资 9000万元建设 4条 1500吨/年球形粉体材料生产线;2、控股子公司深圳国显拟投资 271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3、公司下属蚌埠国显拟投资 296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点评: 球形石英粉再扩产,或已彰显产品竞争力。公司球形石英粉产品可用于环氧塑封料(EMC)、集成电路覆铜板(CCL)、陶瓷复合材料等方面。2021年,公司球形石英粉产销量大幅提升,生产规模达到国内前三。本次投资项目完成后,球形石英粉和球形氧化铝粉年产能将超过 14000吨。蚌埠中恒与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等企业在球形材料产品拥有良好合作,或在国外已有相关产品推广。本次扩产也显示出产品下游接受度的提升和公司对其长期发展信心。 新型显示业务持续优化,稳中向好。新型显示业务是公司营收基本盘,未来仍在持续扩大显示模组产能,并向大尺寸领域进军,有望带动公司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此前公司已收购控股股东三家超薄电子玻璃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增强自身话语权。本次对显示材料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可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材料将为公司成长提供长期推动力。除对球形石英粉进一步扩产外,公司纯度更高的石英材料——年产 5000t 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有望于 23H2投产,其纯度可达 6N-7N,瞄准国产化替代,或可应用于石英坩埚或半导体等领域。当前受益下游光伏装机高景气,天然高纯二氧化硅供给短缺,价格持续超预期。公司合成产品未来若被证实可顺利应用,或可摆脱国内对国外天然石英矿的依赖。此外,公司纳米钛酸钡通过国内头部企业认证,实现批量供货;纳米复合氧化锆中试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公司依托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原蚌埠院)强大的科研实力,新材料产品持续孵化,瞄准半导体、光伏及生物医学等新兴方向,未来均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新材料业务发展潜力十足,极具看点。折叠屏手机正处加快推广阶段,我们亦长期看好折叠屏手机发展趋势和公司在国内 UTG 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维持公司 22-24年 EPS 为 0.30/0.45/0.6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UTG 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和建设不及预期,疫情反弹和贸易摩擦风险,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收购事项失败。
海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6-09 33.24 -- -- 36.35 9.36%
36.35 9.36%
详细
事件: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海螺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择机在二级市场继续增持中国海螺环保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环保”)股份。海螺环保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目前直接及间接持股13.83%,是其第一大股东。本次增持,公司以巩固作为海螺环保第一大股东之基础,并最终通过委任海螺环保董事会大部分董事,从而实现对海螺环保的控制和并表。海螺环保主营水泥窑协同处置,属“水泥+”范畴:海螺环保主营业务涉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废及危废、飞灰水洗、油泥处置等。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指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因此海螺环保主营业务是与公司水泥主业具有高度协同效应的新兴产业。 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业绩增长极:海螺环保是我国最大的水泥窑废物处置服务供应商,2021年业务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年处理固废、危废规模约105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6.98亿元、净利润6.47亿元。若公司最终实现对海螺环保的并表,则将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及产业融合,打造出新的产业增长极和利润增长点。此外,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契合国家“双碳”政策目标,还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2022H2不必过度悲观,水泥仍存估值反弹预期:进入2022年,水泥需求持续疲软,1-4月全国水泥产量5.8亿吨,同比减少14.8%。近期随着水泥行业逐步进入淡季,供给端竞争有加剧迹象,引发市场对未来水泥市场持续走弱的担忧。我们认为2022H2水泥市场不必过度悲观,一方面,在稳增长背景下,基建投资确定性发力,同时地产下行周期有望触底,存量及新建项目的推动有望对水泥需求形成较强支撑;另一方面,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有望带来前期积压需求的进一步释放。 总而言之,水泥需求将继续彰显较强韧性,同时也将为供给端秩序的维系夯实基础,从而带来短期估值弹性。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我们认为2022年下半年水泥需求有望回暖,量价均具备较强支撑,由于本次控股收购事件尚未落地,因此维持公司22-24年EPS分别为6.43、6.56、6.85元,对公司A股和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供给格局恶化的风险,原燃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风险,海外投资不确定性和汇兑损益风险,本次控股收购事项失败等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2-06-01 5.26 8.73 63.18% 5.63 2.18%
5.75 9.32%
详细
引言:中国建筑是我国地产及建筑业龙头,历经多轮行业周期,依旧保持不俗的收入利润增速及盈利稳定性。18年至今,公司先后面临基建地产总需求增长放缓、去杠杆、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地产行业下行、疫情冲击等诸多负面因素冲击,可谓暴雪压顶,但中建依旧“挺且直”:经营质量、竞争优势与日俱增。 地产迎行业整合良机:地产本轮下行周期的主导因素是地产商被动去杠杆所导致的供给侧问题,需求侧则是次要问题(判断依据: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现阶段仍偏低、居民较高的房贷利率压制了需求)。现阶段三大因素压制供给:1)房企信贷资源受“三道红线”政策限制;2)集中供地政策抬高了房企拿地资金门槛; 3)预售资金管理趋严使得房企资金周转放缓。上述因素共同导致土拍市场量价(溢价率)齐跌,不过对于头部优质地产商而言,现阶段恰逢逆势扩张良机。 中建系地产待时而动:中建系管理团队坚守地产经营本质:16-20年,中海地产管理团队并未被“高杠杆、高周转、下沉三四线”的行业浪潮所裹挟,坚持布局一二线城市土储资源(保持在 90%左右),实现规模增长同时报表质量依旧保持优质水平。正因如此,中建系在现阶段能够从容不迫布局优质资产;21年以来,中建系三家地产公司合计拿地增速高于行业整体土地成交增速 3.1pcts。质优价廉的资产将助力中建系地产业务中长期经营业绩提升。 建筑业积极信号显现:央企综合实力强,建筑业订单自 2018年开始显著向头部集中。房建是红海市场,但随着下游高周转房企陷入信用危机,其配套供应商亦将退出市场;长期来看,随着客户质量的提升,房建项目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或将改善。此外,房建提标增质大势所趋,优质产品亦将获得更高的溢价。 中建建筑业务一骑绝尘:中建的建筑业务持续领先同业,其房建业务市占率为行业第一。上市以来,其规模以较快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建筑业务结构逐步多元化。 公司持续加大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并利用其庞大的内部市场以开发集采平台、研发 BIM 系统等。人才及技术储备奠定其成长基础,集采平台、BIM 系统、装配式建筑等助力其盈利改善、产品提质。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中建作为地产及建筑业务双料龙头,其经营质量在多重考验下依旧呈现较强韧性,地产及建筑业务短期虽承压,但中长期均展露出竞争格局优化、盈利改善迹象。近期地产政策转暖(因城施策、下调房贷利率等),基建投资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同时已观察到公司建筑业订单及地产拿地改善。上调公司 2022-2024年 EPS 预测至 1.45元(+6%)、1.70元(+11%)、2.01元(+17%)。基于分部估值,给予目标价 9.54元,对应 22年动态市盈率为 6.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建筑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业务拿地价格过高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01 11.50 -- -- 12.35 7.39%
12.65 10.00%
详细
事件:公司拟以5.4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凯盛集团持有的龙海玻璃、龙门玻璃和蚌埠中显三家信息显示玻璃生产企业的100%股权。标的资产净资产评估值合计为人民币6.0亿元,交易双方已于2022年5月31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点评:三家公司致力于信息显示玻璃生产,核心技术突出。龙海玻璃:目前已发展至第三代超薄电子玻璃,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龙门玻璃:2001年建设国内第一条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未来将和龙海玻璃吸收合并,在建一条250t/d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生产线。蚌埠中显:2018年4月成功量产0.12mm超薄电子触控玻璃,创造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记录,其整套技术及装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向上延伸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家超薄电子玻璃企业是公司新型显示业务的上游厂家,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从玻璃下游加工切入至电子玻璃基材产业。公司未来或将通过业务整合和技术进步,拥有钠钙玻璃、中铝玻璃、高铝玻璃等系列显示基材的能力,可更好地与公司消费类、车载类显示业务开展产业链协同,有助于公司提高在显示材料领域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2022年4月14日,公司即与控股股东凯盛集团签订《股权托管协议》,受托管理上述三家超薄玻璃生产公司的100%股权。此次收购,符合凯盛集团对公司“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平台的定位,围绕相关业务开展科技创新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收购标的整体盈利能力优于公司,有望增厚公司业绩。龙海玻璃、龙门玻璃和蚌埠中显在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2.5亿、0.2亿、1.4亿元,合计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亿、73万元、745万元,合计0.6亿元。2021年,三家企业合计营收占到公司的6%;合计净利润达到23%。公司收购完成后有望进一步增厚自身经营业绩。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或于23H2投产,相关产品纯度较高,或可应用于石英坩埚或半导体等领域。其他新材料业务也在持续孵化,瞄准半导体、光伏及生物医学等新兴方向,未来具有广阔发展潜力。 折叠屏手机正处加快推广阶段,我们长期看好折叠屏手机发展趋势和公司在国内UTG领域的领先地位。由于上述收购事项尚未落地,我们维持公司22-24年EPS为0.30/0.45/0.63元,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UTG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和建设不及预期,疫情反弹和贸易摩擦风险,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收购事项失败。
中国电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5-23 7.50 -- -- 8.45 11.18%
8.34 11.20%
详细
事件:中国电建公告,2022 年1-4 月,公司新签合同额约3338 亿元,同比+23%; 其中,国内/国外新签合同额约2824/514 亿元,同比+31%/-5%。 点评: 单月订单增长显著提速,主要来自能源电力业务贡献:22 年4 月,公司新签合同额约863 亿元,同比+121%;从区域来看,主要由国内增长带动:国内/国外新签合同额约为831/32 亿元,同比+146%/-39%。分业务来看,22 年4 月,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金额分别为634/37/282/-90 亿元(其他业务1-4 月新签合同额较1-3 月减少了90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比例分别为73%/4%/33%/-10%。22 年4 月,公司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额快速放量;4 月,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额:1) 占新签合同总额比重较上月提升50pcts(3 月该比例为23%);2)金额环比+119%;3)新签项目数量环比+482%(4 月新签项目867 个)。 能源电力项目需求旺盛,或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22 年4 月,公司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额单个项目金额约0.73 亿元,22 年1/2/3 月分别为0.45/0.58/1.94 亿元,由此判断4 月公司能源电力领域新签合同额增长提速并非来自于个别大订单,而是由多个小订单需求释放所致。能源电力领域需求旺盛或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22 年3-4 月,国内疫情频发的背景下,“稳增长” 必要性上升;4 月底,中央定调将基建投资重要性提升至国家安全等战略层面, 并指出本轮基建投资主要方向为水网、路网、能源网络的搭建。结合中国建筑、中国化学等央企22 年4 月单月订单增长均呈现出逆势提升态势,以及22 年4 月统计局口径基建领域各细分行业投资增速均保持较强韧性(单月均为正增长), 判断“稳增长”政策发力已传导至企业层面,基建产业链景气度正在逆势升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国电建22 年4 月新签订单增长明显加速,尤其能源电力领域需求呈现集中释放态势,判断“稳增长”政策发力已传导至企业层面, 基建投资景气度正在逆势升温。公司在能源电力工程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将受益于“稳增长”背景下国家对能源网络的建设,同时我们也看好公司“十四五”期间对新能源发电运营领域的业务开拓。维持公司2022-2024 年EPS 预测0.65 元、0.72、0.82 元。现价对应公司22 年动态市盈率为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发电项目工程承包建设需求不及预期、新签订单增速放缓、项目回款不及预期、地产业务盈利水平超预期下滑、疫情扰动影响经营活动。
中国中铁 建筑和工程 2022-05-17 6.79 -- -- 7.09 1.00%
6.86 1.03%
详细
事件: 中国中铁发布收购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开投)于2022年5月12日与云南省国资委、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云南省信用增进有限公司(云南信增)、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投及标的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 根据此协议,中国中铁拟以110亿元收购云南信增持有的滇中引水公司33.54%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中铁及全资子公司将合计持有滇中引水公司53.37% 股权,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点评: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也是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中国中铁此次收购:1)有利于公司及所属成员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水利水电工程业务, 有助于公司继续深入参与云南省境内乃至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2)通过与云南省相关公司在标的公司开展股权合作,公司可借助自身产业优势、先进管理经验和资金实力,促进滇中引水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疫情反复背景下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基建稳增长持续加码确定性强: 2022年开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复,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扰动。在此背景下,4月底的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及政治局会议,均强调了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中央财经委首次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升到了保障国家安全层面, 强调要加强多轮驱动调动全社会力量,适度超前开展新老基建建设,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认为,2022年基建稳增长力度不断加码,基建建设景气度有望维持较长时间。 水利工程作为基建稳增长的重要一环,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多处提及加强水利相关建设,其中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节中强调,要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强跨行政区河流水系治理保护和骨干工程建设,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国家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2年1月6日举行的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2021年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576亿元。新华社记者5月12日从水利部了解到,2022年前4个月,我国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58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45.5%;今年水利部设定全年目标是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30项, 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000亿元。我们认为,水利工程作为基建稳增长的重要一环, 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此次收购有利于加快培育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水利水电工程业务: 公司作为我国传统基建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在铁路、市政、轨交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其将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十四五”期间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大力培育的新兴业务之一。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及所属成员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水利水电业务板块,是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增量市场助推产业转型、做大新兴业务的重要举措。 维持公司A股、H股“买入”评级:中国中铁拟以110亿元收购云南信增持有的滇中引水公司33.54%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将合计持有滇中引水公司53.37%股权,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此次收购:1)有利于公司及所属成员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水利水电工程业务,有助于公司继续深入参与云南省境内乃至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2)通过与云南省相关公司在标的公司开展股权合作,公司可借助自身产业优势、先进管理经验和资金实力,促进滇中引水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22年Q1公司在高基数下实现业绩高增;新签订单亦有84%增长。近日高层再次明确基建稳增长的重要地位,预计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持续受益。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的EPS分别为1.25/1.39/1.57元,现价对应A/H股2022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6x/3.8x,维持公司A股、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新签订单增速放缓,地产业务超预期下降,滇中引水工程进度低于预期。
中国化学 建筑和工程 2022-05-16 8.96 -- -- 10.28 14.73%
11.19 24.8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1-4月经营情况简报。2022年1-4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5.5亿元,同比增长38.5%;累计新签合同额1240.6亿元,同比增长76.5%。点评:1-4月累计营收及新签订单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化学工程新签订单边际增长较多:2022年1-4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5.5亿元,同比增长38.5%;累计新签合同额1240.6亿元,同比增长76.5%。其中,建筑工程承包业务/勘察设计监理咨询业务/实业及新材料销售业务/现代服务业务/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170.4/24.0/28.2/15.2/2.8亿元。建筑工程承包业务受益于基建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新签订单在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建筑工程承包板块中:化学工程业务新签合同规模大、占比高、边际增长较多,其新签合同额达856亿元,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69%,较1-3月累计新签合同额边际增加了162亿元;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达285.9亿元,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23%;环境治理业务新签合同额达28.5亿元,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2.3%。按地区分布统计,公司实现境内新签合同额1092.9亿元,同比大增67.8%,主要受益于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力度的持续加码;境外新签合同额147.6亿元,同比大增187.5%,或系国外疫情管控放松、经济逐步回暖所致。 实业项目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有超2倍的增长空间:公司己二腈一期20万吨/年项目已于2022年3月开车成功,产出首批合格己二胺产品;华陆新材气凝胶项目(一期年产5万立方米)已于2022年2月底开车成功,产出首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PBAT项目一期(年产10万吨)已顺利机械竣工,整体进入了开车、试生产阶段。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中,实业业务占比由2021年的5%提升至“十四五”末的15%,考虑到公司总营收及实业业务均保持较高增速,因此预计“十四五”期间公司实业业务有超2倍的增长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中国化学1-4月累计营收和新签订单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化学工程新签订单边际增长较多;公司实业项目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有超2倍的增长空间。 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6亿元、69.06亿元和73.93亿元,对应公司EPS分别为0.91元、1.13元和1.21元,现价对应公司22年动态市盈率为9.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化工行业景气度下滑,公司实业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汇率大幅波动。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2-05-16 5.68 -- -- 6.01 1.01%
5.75 1.23%
详细
事件:中国建筑2022年1-4月实现新签合同总额11318亿元,同比+10%;其中房建/基建/房地产新签合同额7879/2528/867亿元,同比+13%/+29%/-33%。22年4月,公司新签合同总额同比+22%,房建/基建/地产业务单月订单同比+30%/+58%/-34%。点评:建筑业订单持续强劲,竣工增速显著回升:22年4月,公司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101亿元,同比+35%,环比+15pcts。分业务,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1613亿元,同比+30%;基建业务新签合同额476亿元,同比+58%。国内疫情反复环境下,公司建筑业务新签订单保持强劲增长,未受到疫情明显影响,或来自于国家“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建筑业景气度提升,以及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经营区域相对分散,因此较中小企业以及区域性企业有更强的风险分散能力。 2022年4月,公司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分别同比-39%/+204%;竣工面积同比高增或验证房地产行业竣工高峰期正在加速到来。4月拿地力度加大,期待公司逆势扩张:2022年1-4月,公司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867亿元,同比-33%,或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叠加疫情因素共同影响。2022年4月,公司新购置土地储备面积125万平方米,同环比增速均超100%,拿地力度明显加大。公司在手土储充沛,截至4月末,公司拥有土地储备10083万平米,对应21年销售面积(2143万平米)静态去化周期约为5年。21H2,公司逆势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地产存货约70%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集中供地政策下,土地资源或进一步向资金实力优秀的优质头部房企集中,公司有望凭借健康的财务状况、顶级央企的信用渠道、低于同业的融资成本在行业景气度底部实现逆势扩张。同时,行业出清背景下(高杠杆企业被动退出),土拍市场竞争烈度下降(对应土地溢价率回落至低位),公司未来房地产业务盈利能力或将迎来改善。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国建筑在房建、房地产等领域的竞争力无可撼动;公司建筑业新签订单持续强劲,疫情环境下仍实现较强的经营韧性,或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以及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具有更强的风险分散能力;地产业务,行业下行期公司拿地力度加大,或将在行业底部实现逆势扩张。维持公司22-24年EPS预测1.37元、1.53元、1.72元。现价对应公司22年动态市盈率4.3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房屋建设需求下滑风险,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风险,房地产业务拿地价格过高风险。
长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5-06 16.55 -- -- 19.04 15.05%
20.00 20.85%
详细
事件:长海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5.1/5.7/4.9亿元,同比+23%/+111%/+93%;22Q1,分别为7.5/2.3/1.8亿元,同比+36%/+115%/+80%。 点评:玻纤行业高景气度助力收入增长,222年盈利或再创新高。21年,公司玻纤及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7亿元,同比+29%,主要由于玻纤行业高景气度下产品均价提升所致(均价0.84万元/吨,同比+24%);销量20.4万吨,同比+4%。22Q1,公司收入同比+36%,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持续。21年,公司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玻纤粗纱产线已于21Q3末投产,将在22年贡献产量(同比+50%左右);判断22年玻纤价格或仍保持韧性,综合来看,22年公司盈利水平或将再创新高。 121年化工产品收入增长,新投产线助力产能翻倍增长:21年,公司化工制品业务实现收入6.8亿元,同比+12%,主要来自产品均价上涨贡献(同比+25%);销量同比-11%。21年,公司对原年产2.5万吨树脂生产线技改扩建已完成,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该产线年产能提升至10万吨,公司树脂总产能已达17万吨(较改造前+79%)。新增树脂产能或将进一步降低化工制品的吨成本、扩大产销量,并将为公司规模日益增长的玻纤及制品业务提供原材料,降低成本。 扩规模++降成本,“十四五”期间公司竞争力将持续提升:公司公告,拟将一条年产3万吨玻纤产线升级改造为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纤及特种织物生产线,产品定位于风电、新能源车等高端领域;此外,公司计划在未来5-6年时间里投建年产60万吨共4条玻纤粗纱生产线(目前仍处于前期项目审批阶段)。全部建成后,公司玻纤总产能将由当前的30万吨提升至95万吨,市场占有率将明显提升;同时,单线产能规模将从21年末的7.5万吨提升至11.9万吨(静态假设,不考虑期间的冷修技改扩产)。随着新线逐步建成投产及老线完成冷修技改,公司玻纤产品吨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产品种类更为丰富,产品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看好长海股份“十四五”期间产能持续扩张和成本下降所带来的盈利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力提升,公司或将成为玻纤行业下一轮周期中盈利弹性最大的企业。考虑到玻纤行业景气度韧性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EPS预测至1.77元(+16%)、2.07元(+21%),新增公司2024年EPS预测2.57元。现价对应公司22年动态市盈率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玻纤及制品下游需求下滑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海运费价格上升风险;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风险;国内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精工钢构 建筑和工程 2022-05-06 4.18 -- -- 4.64 11.00%
4.92 17.70%
详细
事件:精工钢构发布 2021年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1/6.9亿元,同比+32%/+6%。22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7/1.8亿元,同比+35%/+36%。 点评: 22Q1新签订单增长提速,产能持续扩张:21年,公司钢结构/集成及 EPC 实现营业收入 106/42亿元,同比+20%/+75%。21年/22Q1,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69/45亿元,同比+13%/+34%,22Q1新签订单明显提速;22年,公司经营目标是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20%以上。21年,公司钢结构产销量 101/102万吨,同比+32%/+34%,较上年同期明显提速(+33/+37pcts);22Q1,公司钢结构销量 22万吨,同比+15%。22年,“稳增长”政策发力下,公司或将直接受益,公共建筑板块新签订单及收入或将进一步提速。公司在建六安(募投项目)/绍兴基地达产后将分别新增钢结构产能 20万吨、装配式建筑产能 40万平方米; 产能持续扩张将为公司收入利润增长提供有力支持,并将强化公司竞争优势。 毛利率受钢价上涨冲击,22Q1现金流同比改善: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13.4%,同比-2.3pcts,主要由于钢价上涨所致;22Q1,综合毛利率 13.3%,同比-1.8pcts,毛利率同比下降趋势已出现边际改善。21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2.4亿元,同比-6.7亿元,主要由于:1)收款恶化,收现比 83%,同比-10pcts;2)原材料支出增加。22Q1,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2.8亿元,同比+2.7亿元,边际改善。 推动数字化转型,布局 BIPV 领域:公司与北京构力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 BIM 等建筑数字化软件研发、合作及推广等领域上展开合作;此举或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水平,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与东方日升建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 BIPV 屋顶产品;同时公司拟设立专业子公司精工绿碳光能(暂定名)从事分布式光伏 EPC 业务;建筑节能大趋势下,布局BIPV 领域相关业务或将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来源。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精工钢构是钢结构工程领域龙头公司,具有技术及品牌等竞争优势,同时产能正持续扩张。考虑到疫情因素,我们下调公司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8.41亿元(-10%)、9.98亿元(-16%),新增公司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1.68亿元。我们看好公司向 EPC 业务转型带来的经营质量提升,也看好公司在 BIPV 领域布局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强化,现价对应 2022年动态市盈率 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钢价大幅波动风险,钢结构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装配式建筑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订单获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材国际 建筑和工程 2022-05-05 7.59 -- -- 8.60 10.26%
10.25 35.0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 亿元,同增16.1%;实现归母净利润4.8 亿元,同增5.0%;扣非后净利润4.6 亿元,同增70.1%。 点评: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新签订单略有下降: 22Q1,公司营收同增16.1%,归母净利润同增5.0%。净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主要是2021Q1 子公司南京凯盛、北京凯盛处置股权带来高基数影响;若剔除股权处置事项,归母净利润实际同比增长约20%。22Q1 公司综合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6.4%/5.9%,同增+0.7pct/+0.4pct。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88 亿元,同减16%。分地区看:境内、境外新签合同额分别为42.4/45.6 亿元,同增-40%/34%。主要业务上: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新签合同额分别为44.1/14.3/25.4 亿元,同增-35%/2%/19%, 其中矿山运维服务新签合同额18.5 亿元,同增20%。 报告期内,受能源评估、疫情封控、一季度水泥市场表现疲弱影响,境内主业订单有所下滑,系短期影响。中期来看:1)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水泥市场不断回暖;2)能源评估虽致项目延后启动,仍不改绿色改造中长期趋势;3)矿山运维服务增长亮眼,持续贡献增长动力。 集团内协作进一步加强,与北新建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4 月22 日,公司与北新建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在海外拥有36 个境外属地化公司,本土化用工比例超60%,持续推进境外属地化运营,为集团内兄弟公司出海发挥协同作用。 本次合作意在发挥北新建材在石膏板制造方面的产业优势以及公司全球属地资源和国际化经营优势,共同推动境外石膏板、防水、涂料等领域的合作。作为中建材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先锋,公司后续有望不断受益于集团内部战略协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境内业务加速发展,受益于水泥产线绿色化改造; 同时,受益于国企改革,公司管理体系优化、激励手段多元化,运营效率有望提升。目前已观察到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逐步改善。维持公司22-24 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1 亿元、25 亿元、29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境内产线改造不及预期、疫情影响。
中国中冶 建筑和工程 2022-05-02 3.44 -- -- 3.50 1.74%
3.61 4.94%
详细
事件: 中国中冶发布2022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80 亿元,同增25%; 实现归母净利润26.8 亿元,同增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5.8 亿元,同增28%。 点评: 营收持续保持较高增速,订单充裕保障公司业绩增长: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1180 亿元,同增25%;高基数下,营收保持高增,核心在于:1)前期积累订单逐步进入转化期;2)年内基建投资保持较高景气,资金到位情况较好,项目加速推进。考虑到公司订单保障倍数较高,且年内基建投资需求逐阶向上的趋势,判断公司营业收入将保持较高增速区间。 报告期,公司新签订单3191 亿元,同增14%;其中房建新签1737 亿元,同增19%;冶金工程新签456 亿元,同增13%;交通基础设施新签426 亿元,同增-15%。房建新签增长明显判断主要由于城市更新、保障房以及公共建筑(如教育、医院)等需求增加;冶金工程新签保持增长主要由于双碳政策下,冶金工业改造需求增加所致。 盈利能力与上年同期持平,期间费用管控良好: 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0.5%,同增-0.9pct;主要受疫情影响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相应增长所致。报告期,受世界局势影响,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判断公司镍钴矿、铅锌矿、铜金矿等资源业务将对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效支撑。报告期,公司综合期间费用率为5.3%,同增-0.4pct;费用管控成果明显,精细化管理成效逐步显现。 维持A 股、H 股“买入”评级:中国中冶新签订单保持较快增长,从2022 年一季度观察,有望维持增长态势。公司在冶金工程领域优势显著,受益于下游钢铁低碳改造趋势下的需求增长;公司资源业务,如镍钴矿、铅锌矿、铜金矿等资源禀赋较好,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能继续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考虑到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我们小幅上调公司2022-2024 年EPS 预测分别为0.47 元(上调7%)、0.53 元(上调13%)和0.60 元(上调13%), 现价对应公司A 股、H 股2022 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7.5x、3.7x,维持A 股、H 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效率下降、建筑业需求大幅下滑、冶金行业投资需求下滑、地产业务超预期下降。
中国电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5-02 7.41 -- -- 8.05 7.19%
8.34 12.55%
详细
事件:中国电建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公司21年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4490/86亿元,同比+12%/+8%。2022Q1,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1288/28亿元,同比+6%/+5%。 点评:工程及运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新能源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2021年,公司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房地产开发、设备制造与租赁和其他主营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30亿元、203亿元、295亿元、65亿元和169亿元,分别同比+12%、+8%、+36%、+71%和-25%。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新能源工程承包、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承包、市政设施工程承包等非传统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和境外火电收入增加;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17%,占板块营业收入的36%。 工程业务盈利能力受疫情影响,煤价上涨导致运营业务毛利率下降显著。 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3.11%,同比-1.12pcts;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房地产开发、设备制造与租赁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9%/40.8%/11.8%/19.3%/24.3%,分别同比-0.9/-7.0/-7.3/-17.1/+12.9pcts。21年,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人工、原材料及物流价格等持续上升;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毛利率下降源于:1)部分水电站本年来水严重偏枯;2)电煤供应形势趋紧导致发电燃煤成本增幅超过电价增幅。2022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1.05%,同比-0.49pct,或与原材料价格高于上年同期有关。 新签合同额保持较快增长,抽水蓄能订单放量。 2021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7803亿元,同比+16%,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签“水、能、城”业务合同7,315亿元,占比93.7%,同比+10%。公司21年新签能源电力业务合同2400亿元,同比+29%,占公司总体新签合同的31%。其中抽水蓄能新签合同202.4亿元,同比+343%,验证公司作为抽水蓄能建设领域龙头公司在该领域的订单获取能力。21年,公司新签基础设施业务合同3620亿元,同比+9%,占公司总体新签合同的46%,项目涉及老旧城区、产业园、轨交等领域。21年,水资源与环境业务新签合同1295亿元,同比-12%。2022Q1,公司实现新签合同2476亿元,同比+7%,保持较快增长。 21年收现比同比略降,期间费用率小幅改善。 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6亿元,同比-273亿元,主要由于会计口径调整所致;收现比100%,同比-5pcts。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8.61%,同比-0.71pct,主要由于财务费用率下降所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4/+0.10/-0.22/-0.63pct。21年,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损失共计提37亿元,计提规模低于上年同期(20年为56亿元)。21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7.89%,同比+0.04pct;总资产周转率0.49,同比+0.02。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29 18.05 -- -- 20.57 13.96%
24.06 33.30%
详细
事件:伟星新材发布2022年一季报,22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1/1.2/1.1亿元,同增12%/4%/5%。 点评:22Q1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零售端或受疫情影响。22Q1,公司收入增速为12%,判断其中零售业务及房地产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延续21年的增长趋势,市政工程业务或保持小幅正增长;防水净水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2年3月以来,多地疫情出现反弹,对公司零售业务或有一定影响。 毛利率下降叠加投资负收益,导致净利率下降。22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增4%,低于收入增速8pcts,主要由于:1)毛利率同比-2.3pcts;部分受包装费会计口径调整影响,可比口径下毛利率同比-0.7pct;2)22Q1投资收益为-0.20亿元,同比-0.1亿元,主要系本期宁波东鹏合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允价值变动所致。22Q1,期间费用率为19.8%,同比-3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化分别为-1.4/-2.4/-0.1/+0.9pcts。 经营现金流小幅流出,预收账款保持较快增长。22Q1,经营现金流净额-0.7亿元,同比-2.2亿元,主要由于本期原材料采购增加(对应存货环比+0.6亿元)及支付税费增加,以及收现比同比略有下降所致;22Q1,收现比为109%,同比-9pcts,或由于零售业务受疫情影响所致。22Q1,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同比+29%,或由于疫情扰动下零售业务发货放缓,以及市政工程业务逐步回暖,前期预付款增多所致。22Q1,应收账款3.85亿元,环比+0.3亿元,主要由于收购捷流公司后并表应收账款约0.4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伟星新材在管道行业零售端建立了强有力的品牌力和渠道管控能力,竞争优势明显。我们看好公司在零售端的品类扩张战略,看好公司在防水净水领域复制管道业务的竞争优势。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9亿元、18.03亿元、20.82亿元。现价对应2022年动态市盈率为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导致需求下滑,零售端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工程端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
南玻A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26 5.94 -- -- 6.20 4.38%
7.83 31.8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6.3 亿元,同增27.7%;归母净利润15.3 亿元,同增96.2%;扣非归母净利润14.4 亿元,同增166.6%。单四季度,公司营收33.8 亿元,同增5.6%;归母净利润0.2 亿元,同减62.9%;扣非归母净利润-0.3 亿元。公司公布2021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 元(含税), 现金分红比例为40.16%。 点评:浮法玻璃高景气,助力公司业绩上行。截至2021 年底,公司共拥有10 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全年产量247 万吨。受益于前三季度浮法玻璃价格持续上行,全年板块收入同增47%,净利润同增170%。21Q4 以来,受制于地产链资金紧张,玻璃实质需求与市场情绪均出现一定程度降温,价格亦从周期高点回落。截至2021 年12 月31 日,玻璃价格已降至2087 元/吨,较9 月底降幅达到30%。成本端,重质纯碱、燃料价格则在持续推涨,盈利能力下滑明显。2021Q4,全国重质纯碱均价为3391 元/吨,较21 年前三季度均价提升72%,同比提升98%。 高铝电子玻璃实现“三级跳”,未来成长可期。2021 年,公司KK6 电子玻璃产品成功打开国内高端客户市场;咸宁光电高铝二代升级产品KK6-P 顺利产业化,在产品透光度、强化后抗跌落与耐划伤等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高铝三代产品已完成验证。公司旗下河北视窗投建的日熔量为110 吨的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以及清远南玻一期升级改造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当中,未来将实现从三代高铝到中铝、钠钙,高中低端各类应用场景电子玻璃产品领域的全面覆盖。2021 年,公司销售电子玻璃27.3 万吨,同增373.88%;电显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8.98 亿元,同比增长75%。 光伏玻璃盈利暂时下滑,产能仍快速扩张。2021 年,受光伏装机增长不及预期、光伏玻璃新产能陆续投放等因素影响,光伏玻璃价格同比回落。公司光伏玻璃业务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同降38%。截至2021 年底,公司在东莞、吴江拥有两条光伏压延玻璃原片生产线,年产能约43 万吨。公司在建产能:安徽凤阳4 条1200t/d 产线,湖北咸宁1 条1200t/d 产线,将在2022Q2 起分步投产。拟建产能:广西北海2 条1200t/d 产线。以上产线全部建成后,公司光伏玻璃产能将达到9700t/d, 有望跻身行业第一阵营。 工程玻璃龙头企业,继续稳中向好。公司工程玻璃业务主要采取定制化的经营策略, 订单与产品的实际生产、交付存在一定时间差。2021 年H1 浮法原片价格快速上涨并持续保持高位,而下游企业竣工加速导致产品交付紧张加剧,工程玻璃利润同比大幅下降。H2 浮法玻璃原片价格回落,新签订单陆续启动执行,工程玻璃业绩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公司全年销售工程玻璃3950 万平米,同增14.8%,营业收入同增24%。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建成及投放,公司产品服务能力与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提升。 太阳能业务重新聚焦,轻装上阵。报告期内,公司对宜昌南玻、东莞光伏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7 亿元。同时抓住行业多晶硅结构化供给不足的有利时机,坚定推进实施多晶硅产线技改复产,盘活有效资产,亦计划适度加强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力度。随着2022 年一季度多晶硅顺利复产,公司目前太阳能业务产能为高纯多晶硅10,000 吨/年,硅片2.2GW/年,电池片0.6GW/年,组件0.6GW/ 年,持有光伏电站132MW,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10.79 亿元,同增9.1%。 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扰动业绩。Q4继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下:1、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76亿元,主要针对清远节能一期电子玻璃技改项目(部分资产不能满足项目需求);2、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3亿元;3、计提坏账准备1.54亿元(主要是与恒大及其子公司相关业务);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44万元。由于公司2021前三季度已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6.72亿元,则全年合计达到11.1亿元。随着持续大规模计提减值损失,未来公司将卸下历史包袱,前行更为稳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当前地产宽松政策方向明确,“保交房”要求下,烂尾及延期交付风险大幅降低。我们认为,等到疫情缓解伴随政策传导效力的发挥,玻璃需求将呈现较强韧性和弹性。整体而言,后续浮法玻璃行业仍有望回至高景气。公司已成为国内电子盖板玻璃的领头羊,随着高端产品的放量,盈利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公司未来光伏玻璃产能将扩充至万吨规模(日熔量),未来有望逐步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鉴于当前浮法和光伏玻璃景气度较低,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EPS为0.91元和1.20元(较上次分别下调9%、0.8%),给予公司24年EPS为1.4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浮法玻璃价格回升不及预期,产品推广和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2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