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26 10.65 -- -- 11.08 4.04% -- 11.08 4.04%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2023 年实现收入 50.10 亿元,同比增长 6.17%;归属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下降 24.37%;扣非归属净利润-0.52 亿,同比下降 2427.29%。 折合 2023Q4 实现收入 6.6 亿元,同比下降 16.66%;归属净利润 0.11 亿元,同比增长 71.39%;扣非归属净利润-0.59 亿,同比下降 33.4%。 事件评论全年收入增长, 盈利承压。 公司 2023 年收入同增长 6.17%,归属净利润下滑 24.37%,分业务板块看: 1)显示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32.7 亿元,同比增长 4.71%。板块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影响较大; 2)应用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15.8 亿元,同比上升 9.53%。盈利能力看,本期实现毛利率 13.3%,同比下降 3.8 个 pct。分产品看,显示材料毛利率下降 2.38个 pct、应用材料下降 9.5 个 pct。期间费率 12.2%,同降 1.8 个 pct,其中财务费率下降1.3 个 pct;其他收益 1.79 亿,同比增加 0.67 亿;投资收益增加 0.12 亿;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0.27 亿;此外坏账计提增加使得本期实现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0.7 亿;最终实现归属净利润 1.07 亿,同比下降 24.37%;扣非归属净利润-0.52 亿,同比下降 2427.29%。 Q4 单季经营承压。 Q4 收入同降 16.7%,预计受到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拖累,应用材料亦有所影响。 Q4 单季度毛利率 16.7%,同比下降 3.9 个 pct; Q4 期间费率 24.2%,同比下降 1.7 个 pct,其中管理、研发费率下降 1.0、 0.8 个 pct,销售费率提升 0.2 个 pct; Q4其他收益同比增加 0.84 亿;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0.63 亿;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0.27亿;最终归属净利润 0.11 亿元,同增 71.39%;扣非归属净利润-0.59 亿,同比下降 33.4%。 应用材料持续突破。 公司球形材料在覆铜板、封装材料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销量同比增长 85%;纳米氧化锆在新能源领域导入多家三元锂电池龙头企业,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半导体封装用高纯超细球形二氧化硅和抛光液已通过国内外客户验证;抛光粉在液晶显示行业市场占有率超 40%;合成高纯石英砂产线建设也在推进之中。 显示材料持续提升产业链优势。 UTG 进入行业“上升期”,显示模组开拓市场“大客户”。 UTG 二期项目厂房已建成并具备产能规模,导入下游知名面板企业、终端厂商等多家客户资源池,同时也在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布局。显示模组成功进入 LGD、三星等国际“大客户”供应链,加速推进 AG 玻璃项目,加大车载项目和 IOT、中控、医疗等细分领域业务拓展力度, LED 显示业务实现向交通行业渗透。 投资建议: 期待公司新材料业务品类扩张以及 UTG 盖板放量,预计 2024、 2025 年归属净利润 2.4、 3.2 亿,对应 PE42、 3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低迷:公司液晶显示模组业务与消费电子需求高度相关,若后续行业需求恢复较慢,显示模组业务或将继续承压。 2、新材料产线投产低预期:公司合成二氧化硅项目目前尚在建设之中,考虑到公司产品定位较高且新路线技术难度较大,需持续跟踪产线投产进度。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24 10.74 -- -- 11.08 3.17% -- 11.08 3.17% -- 详细
事件:凯盛科技发布 2023年年报,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 50.1/1.07亿元,同比+6.2%/-24.4%;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22年同期 0.02亿元。 其中,23Q4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 6.6/0.11亿元,同比-16.7%/+71.4%;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 0.15亿元。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33亿元,同比-67.5%。 毛利率同比-3.9pcts,盈利能力有所承压:23年公司毛利率为 13.25%,同比-3.87pcts,毛利率下滑估计主要系行业需求疲软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4.71%/1.15%,同比-0.09/+0.2/-1.16pcts;最终销售净利率为 3%,同比-1.84pcts。 显示材料:收入同比+4.7%,产业链优势持续强化:23年显示材料实现营收 32.7亿元,同比+4.7%;毛利率 11.2%,同比-2.4pcts。23年公司 UTG 二期建成并具备产能规模,并导入面板及终端厂商客户;显示模组成功进入 LGD、三星等国际大客户供应链,车载数控显示模组实现量产,进入国内部分主流车企供应链。 23年公司新材料/新型显示/新型显示材料/超薄电子玻璃销量为 3.9万吨/0.2亿片/0.2亿片/0.3亿平米,同比+6.7%/-7.4%/+30.4%/+56.4%。 应用材料:收入同比+9.5%,利润下滑 20%:23年主营业务中应用材料实现营收 15.8亿元,同比+9.5%;毛利率 18.7%,同比-9.5pcts。应用材料实现利润总额 2.39亿元,同比-20%。主要子公司蚌埠中恒/凯盛应材净利润 0.9/1.3亿元,同比-16.3%/-28.9%,新整合的太湖石英实现净利润 1396万元。23年公司开辟电子、新能源等新兴粉体材料赛道。其中电熔氧化锆稳居行业龙头,实现销量同比+6%;球形材料销量同比+85%;纳米氧化锆导入多家三元锂电池龙头企业; 半导体封装用高纯超细球形二氧化硅和抛光液已通过国内外客户验证,23年已建成/在建电子封装球形粉体材料分别 2400吨/6000吨;抛光粉在液晶显示行业市场占有率超 40%;高纯石英砂完成产线建设,并落地年产 5000吨光伏用高纯石英材料生产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看好公司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升级,引领公司新材料业务持续突破,硬核科技实力带来中长期发展广阔前景。但考虑到下游需求疲软,公司业绩有所承压,下调 24-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2.09/2.94亿元,分别较上次下调 25%/21%,并引入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3.4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持续承压,新材料业务放量不及预期,新产能投产不及预期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29 13.17 -- -- 13.48 2.35%
13.48 2.35%
详细
凯盛科技是中建材旗下显示与应用材料上市平台。公司于2000年成立,以浮法玻璃和ITO导电膜玻璃起家,后续经过三个发展阶段:1)股权变更,以旧换新,切入新材料赛道;2)收购整合,进军新型显示领域;3)持续收购整合,深化主业发展,逐步形成如今的“显示+应用材料”双主业模式,并且是其控股股东凯盛科技集团“3+1”战略中的“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重要的研发、制造平台。 国内领先掌握全套国产化UTG生产工艺技术的供应商。在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和渗透率抬升+UTG盖板替代率提升双重驱动力叠加的作用下,UTG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我国UTG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4亿元,是2022年市场空间的7倍。凯盛科技成功自主研发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并持续深入,实现“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全国产化UTG产业链覆盖,是国内少有掌握全套国产化UTG生产工艺技术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UTG玻璃市场放量。 新材料业务在“小而美”的市场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公司广泛布局小而美的新材料细分市场,主要包括硅系列(高纯合成石英砂+球形石英粉)、锆系列(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稳定锆)、钛系列(纳米钛酸钡)以及其他新材料(稀土抛光粉+空心玻璃微珠)。我们认为虽然公司布局的细分市场较多,但存在共性:1)公司进入的大部分新材料细分领域的国内市场格局在布局初期都存在“市场被海外进口产品或体量较小的企业占据”的特点;2)新材料下游均存在景气度较高的应用场景,材料本身存在充足的市场需求;3)公司通过自研技术突破或收并购进入市场后,依靠上市公司的资金实力完成扩产,进而实现国产替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分析意见: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5、2.29、3.51亿元,EPS分别为0.14、0.24、0.37。经测算,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G为0.85。我们认为,公司不同于传统显示材料企业或某一领域领先的新材料企业,显示材料领域,公司掌握全套国产化UTG生产工艺技术,UTG产业链利润呈现典型的“微笑曲线”,国内大部分企业处在中间利润率较低的UTG减薄成型环节,凯盛科技的一体化生产优势将为公司带来更丰厚的利润;新材料领域,公司专注于布局高毛利、高净利、未来应用市场广泛的“小而美”新材料,并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优势完成扩产,进而实现国产替代。2024年公司PEG为0.77,可比公司平均PEG为0.85,2024年给予公司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公司具有10.4%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大幅增长风险;专利技术侵权风险;高新科技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28 12.67 14.23 29.25% 13.48 6.39%
13.48 6.39%
详细
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维持“买入”评级12月26日公司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公司高管、核心业务骨干等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1811万份,首次授予的行权价格为12.59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24-26年扣非归母净利复合增速不低于180%/124%/90%(以20-22年均值为基数),体现了公司对未来业绩高速增长的信心。我们认为激励计划有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维持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为1.5/2.7/3.7亿元(CAGR+38.8%),可比公司24年Wind一致预期PEG均值为1.0倍,考虑公司高纯石英砂、UTG等新产品具有较高稀缺性,给予公司24年1.3倍PEG,目标价14.23元,维持“买入”。 激励计划涵盖范围较广,充分激励各级员工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为1811.11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1.92%,其中首次授予1630.00万份,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为195人,约占11月30日末公司员工总数的3.6%,包括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党委副书记和188名核心管理、业务及技术骨干。我们认为此次激励计划涵盖范围较广,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公司的各级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骨干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业绩考核目标指向净利润高增,兼顾ROE持续提升本次激励计划共设三个行权期,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为基数,24-26年复合增速不低于180%/124%/90%,对应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1.8/2.6/3.0亿元,较高的目标增速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业绩考核目标还包括24-26年ROE不低于4.26%/5.84%/6.36%,且高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水平或同行业平均水平,ROE目标持续提升体现了公司对经营质量改善的重视。 UTG及高纯石英砂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受益于行业高速发展据DSCC,23Q3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6%;据CINNOResearch,23Q3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5%。我们认为随着折叠屏产品技术进一步成熟、成本进一步下降,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和出货量有望延续高速增长。公司UTG一期产线已投产,二期产线有望于24年逐步投产,未来有望受益于折叠屏产品需求放量。同时,公司提纯法高纯石英砂已开始供货,合成法产线有望于24年投产,为公司成长注入新动能。 风险提示:折叠屏需求不及预期,UTG产线建设不及预期,产品迭代风险。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28 12.67 -- -- 13.48 6.39%
13.48 6.3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激励对象 1,811.11 万份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为 195 人(占公司总人数 3.6%),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管理、业务及技术骨干。 行权价格及行权条件俱佳,彰显公司发展信心1.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 12.59 元/股2.行权业绩条件:1)以 2020 年-2022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为基数(0.24 亿元),2024-202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80%、124%、90%,且高于同行平均或高于75%对标企业;2)2024-2026 年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不低于 4.26%、5.84%、6.36%,且高于同行平均或高于 75%对标企业;3)2024-2026 年度经济增加值改善值大于零。 4)考核要求:三个行权期3.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假设授予日为 2024 年 2 月,需摊销总费用为 6340.7万元,2024-2028 年分别影响 2092/2282.7/1323.6/597/45 万元,不考虑股权激励对经营带来的正向作用,费用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综上,我们计算得 2024-2026 年目标扣非归母 1.88、2.7、3.13 亿元。整体看我们认为本次股权激励将充分调动公司核心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体现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充分信心,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性。 投资建议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拓展,在 UTG 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由于下游显示业务目前景气度低迷,同时新材料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下降,我们根据股权激励中行权条件计算出的对应扣非归母利润上调公司 24-25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3-25 年归母净利 1.11 /2.7/4.2 亿元(前值 1.32 /1.99/3.3 亿元),对应 PE 107/44/28.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UTG 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高纯合成石英砂产品验证不及预期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7 11.86 -- -- 13.72 15.68%
13.72 15.68%
详细
事件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43.5亿元, yoy+10.8%;归母净利润 0.96亿元,yoy-29%;扣非净利润 0.07亿元, yoy-85.3%。其中, Q3实现营收 16.44亿元, yoy+41.2%,环比+12%;归母净利润 0.22亿元, 同比扭亏,环比-50.6%; 扣非净利润-0.11亿元。 行业景气度拐点, 显示材料业务有望回暖公司笔电显示模组大客户之一为 LG, LG 显示 Q3营业收入与 Q2基本持平,营业利润亏损环比缩小。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显示材料业务大概率在 Q3已经筑底,后续年末旺季需求将有所回暖。 石英砂进度符合预期,部分产品通过验证A. 23H1完成太湖石英 100%股权、凯盛基材 70%股权的收购,提升 5000吨高纯石英砂产能。 公司目前大规模生产的高纯石英砂主要用于石英坩埚外层材料, 根据订单和原料情况, 太湖石英月产能可生产 300吨左右(9月公开数据)。 B. 合成石英砂方面, 中试线用于半导体封装的高纯超细球形二氧化硅样品和硅溶胶已通过国内外相关客户的验证,并小量供货。 Q3盈利能力下滑, 期间费用率较稳定(1)毛利率: 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12.7%,同比下跌 3.5pct, 环比下跌 0.65pct,其中 23Q3毛利率为 11.67%,同比下降 4pct,环比下降 2pct,我们认为主要是部分新材料产品价格下降所致(如优势产品氧化锆市场 Q3均价环比-7%); (2)费用率: 23Q3期间费用率 10.84%, 处于正常水平, 环比上升 1.2pct。 投资建议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拓展, 在 UTG 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 由于下游显示业务目前景气度低迷, 同时新材料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我们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 1.32/1.99/3.3亿元(前值 1.74/2.50/3.96亿元),对应 PE 85/56/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UTG 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UTG 供应大幅增加使得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07 10.68 -- -- 11.25 5.34%
11.55 8.1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83亿元,yoy-23.97%;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yoy-27.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yoy-55.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yoy-27.63%;实现归母净利润0.06亿元,yoy-90.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yoy-91.79%;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系下游消费电子低迷所致。 消费电子低迷拖累营收规模,新材料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公司Q3收入下降27.6%,我们判断原因:1)显示模组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偏弱;2)新材料业务收入或较稳定,与去年基数较高有关,展望明后年,随公司新材料业务产品矩阵的拓宽,产销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盈利能力小幅下降,随UTG放量盈利能力有望进入上行通道 公司Q3净利率同比/环比下降3.85/5.38pct,主要系毛利率同比-2.03pct,环比-2.38pct所致:1)高毛利新材料业务去年相对高基数;2)显示模组业务下游需求低迷, 对毛利率产生负向影响;此外,从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影响来看,计入当期的政府补助金额同比去年减少2220万元。我们认为后续公司显示模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若utg业务逐步放量,对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产生正面影响。 集团内整合加码,托管相关资产 公司先后拟托管集团下蚌埠中显、龙海玻璃、龙门玻璃三家超薄玻璃;凯盛基材70%股权、太湖石英100%股权、黄山石英70%股权进行管理。受托股权管理后,公司将与上游玻璃原材料更好地实现产业链协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品矩阵也将进一步拓宽。 UTG放量呼之欲出,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传统显示模组和新材料业务有望实现稳健扩张,盈利能力具备较大改善空间。从产品发布趋势看,我们持续看好折叠屏手机市场后续的快速放量,公司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UTG超薄玻璃在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已从手机扩展到笔记本/卷轴显示/屏幕发声、车载显示及其他柔性显示产品领域。考虑到消费电子景气度仍较低,我们调低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1.1/3.1/5.7亿元(前值为2.48/4.42/5.6亿元),对应PE 62/23/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UTG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UTG供应大幅增加使得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01 9.70 -- -- 11.25 15.98%
11.55 19.07%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83亿元,同比下降23.9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27.49%;扣非净利润4668.82万元,同比下降55.23%。对此点评如下:前三季度业绩暂时承压,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其中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63%至10.5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0.44%至571.09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91.79%至303.70万元。1)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分别增长1.27/0.21pct至16.24/4.59%。其中Q3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分别下降2.04/3.85pct至15.72/2.26%。2)经营性现金流下降。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1亿元,同比下降30.0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59亿元,同比下降81.0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8477.26万元,同比增长70.41%。3)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1.66pct,财务费用率略有下降。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1.66pct至11.94%,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变动+0.36/+0.91/-0.34pct至1.90/3.33/1.70%。 签订股权托管、金融服务协议,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1)股权托管协议。 2022年10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分别与控股股东凯盛集团所属中研院、华光集团签订《股权托管协议》,受托管理中研院所持凯盛基材70%股权、受托管理华光集团所持太湖石英100%股权以及黄山石英70%股权。其中凯盛基材主营产品为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是公司应用材料板块硅基产品的拓展;太湖石英主要产品为高纯石英砂,与公司通过合成法制备高纯二氧化硅可形成产业联动;黄山石英主要产品为电工电子级硅微粉、电子玻璃砂、医药玻璃砂、水晶玻璃砂等,是公司球形二氧化硅、电子玻璃等产品的上游原材料。本次受托的三家标的公司均为凯盛集团应用材料板块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公司将充分发挥其对公司应用材料板块产业延伸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产业链协同,将有助于公司应用材料向更多市场应用领域拓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2)金融服务协议。2022年9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与中国建材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建材财务公司在经营范围内为公司及公司子公司提供存款、结算、综合授信及其他金融服务。该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加强公司资金管理、拓宽理财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能为满足公司业务经营发展的需要及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畅通的融资渠道。 投资建议:业绩阶段性承压,新材料板块持续延伸,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3.0亿元,同比变动-8%、44%、42%,对应PE市盈率分别为51、35、25倍。未来公司继续聚焦新型显示和应用材料业务,产能储备充足;UTG项目顺利推进,成为增长新亮点。 风险提示:产能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下降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0-17 8.81 -- -- 11.25 27.70%
11.25 27.70%
详细
事件:公司拟分别与控股股东凯盛科技集团所属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中研院”)、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华光集团”)签订《股权托管协议》,受托管理中研院所持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凯盛基材”)70%股权、受托管理华光集团所持凯盛石英材料(太湖)有限公司(“太湖石英”)100%股权以及凯盛石英材料(黄山)有限公司(“黄山石英”)70%股权。托管费用为每家 50万/年。 点评:三家标的主营硅基材料业务,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凯盛基材:主要从事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的研发,其产品为国家“863”计划科研成果转化的专利产品,具有低密度高强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深海探测、石油勘探、航天航空、高频高速电子通讯等领域,是凯盛科技硅基产品线的拓展。 太湖石英:主要产品为高纯石英砂,开发了天然石英矿提纯高纯石英砂技术,中试产品已经顺利向客户供应,正在建设年产 5000吨高纯石英砂项目,产品可用于石英棒、石英管和石英坩埚中层及外层材料。 黄山石英:主要产品为电工电子级硅微粉、电子玻璃砂、医药玻璃砂、水晶玻璃砂等,是公司球形二氧化硅、电子玻璃等产品的上游原材料。 以上三家公司的业务均是凯盛科技应用材料业务的扩大和补充,将丰富其硅基材料产品矩阵,可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天然石英部门将凭借集团及上市公司资源,积极寻找或布局优质石英矿资源。 合成和天然路径互补,期待高纯二氧化硅领域突破。公司年产 5000吨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中,产品纯度可达 6N-7N,产品可用于生产高端半导体器件、N 型硅片坩埚内层材料、石英玻璃管/棒、石英砣等。当前受益下游光伏装机高景气,天然高纯二氧化硅供给短缺,产品价格持续高位。未来公司天然石英砂与合成石英砂业务有望形成有效互补,将为下游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打破国内高纯石英产业对于境外资源的重度依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新材料业务发展潜力十足,极具看点,尤其高纯合成二氧化硅在国内极具稀缺性,目前亦托管集团天然石英砂资产,成长确定性增强。折叠屏手机正处加快推广阶段,我们亦长期看好折叠屏手机发展趋势和公司在国内 UTG 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维持公司 22-24年 EPS 为 0.30/0.45/0.6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UTG 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和建设不及预期,疫情反弹和贸易摩擦风险,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20 9.43 10.23 -- 10.16 7.74%
11.25 19.30%
详细
整体业务继续向好, 新材料与政府补助对冲电显业务下滑。 公司 22H1收入/归母净利达 26.3/0.99亿, YoY-22.4%/+17.2%。 毛利率为 16.4%, YoY+2.7pct。 收入下滑,主要受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影响,公司电子显示业务出现业绩下滑。而净利润上升, 主要得益于: 1.新材料板块中的锆系产品以及球硅粉的放量, 2.政府补助大幅提升, 22H1政府补助为 0.74亿元, YoY+202.5%。公司 22H1扣非净利为 0.44亿元, YoY-35.1%。而高毛利的新材料板块收入提升,低毛利的电显收入下降使得公司毛利率整体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新材料板块将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UTG 二期部分产能土建已封顶预计 10月启动净化装修, 有望为明年业绩带来新增长点。 新材料板块亮点层出不穷。 传统材料如电熔氧化锆/硅酸锆价格依然保持在高位,虽然成本有所上涨,但盈利依然可观。 22H1启动球形材料年产 6000吨的扩产计划,完成后,产能将达 1.4万吨。年产 5000吨的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试线整体建设已完成,有望于 23年底陆续投产,由于纯度能达到 6N-7N,且具有一定成本优势,预计将用于光伏/半导体领域。中试线相关产品已送下游验证,效果良好。未来公司的球形材料/活性锆/钛酸钡产品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UTG 产能建设顺利。 UTG 二期项目土建已封顶,预计 10月份启动净化装修。一次成型玻璃顺利的情况下,将可能减少部分减薄设备投资。目前 UTG 的良率持续提升,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一次成型的 UTG 的中试线已启动建设, 如果此工艺获得成功,良率将大幅提升,对 UTG 行业意义深远,成本压降有较大促进作用。 电子显示业务低谷即将度过。 深圳国显 22H1业绩下滑明显(收入/净利润 YoY-33%/-75%),笔记本/平板显示模组需求疲弱。据中商/华经产业研究院, 22H1中国平板/笔记本电脑出口量6283/8835万台, YoY-11.3%/-17.3%。行业一旦企稳,相关业务预计也将见底反弹。公司拥有较完整产业链布局,在成本控制、质量一致性、柔性生产、快速响应等方面依然有较强竞争优势。 下修 22-24年 EPS 至 0.24/0.45/0.58元(原值 0.39/0.52/0.76元), 主要对 UTG 玻璃/电子显示业务做了下修,同时对新材料板块收入做了上修,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采用分部估值法分别给予 2023年新材料板块/显示板块 24/24倍 PE 的估值,对应目标价 10.27元,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UTG 放量与价格不及预期,显示模组扩产不及预期,客户变动风险,政府补助波动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30 10.73 -- -- 11.01 2.61%
11.25 4.85%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6亿元, yoy-22.4%;归母净利润 0.99亿元, yoy+17.2%;扣非归母净利润 0.44亿元, yoy-35%。 Q2公司营收 13亿元, yoy-25%;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 yoy+7.68%。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由于显示材料板块收入下降导致。 下游需求影响, 显示材料业务营收下降疫情影响下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前置以及宏观环境下消费信心不足,导致显示材料板块收入下降。具体看, 22H1子公司深圳国显营收 17.6亿元,yoy-32.8%,实现净利润 2877万元(对应净利 1.6%), yoy-74.9%;此外,我们预计触控显示产品大概率亏损。 上半年收购凯盛集团旗下 3家显示电子玻璃公司,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协同,目前在建产能 1350万片车载/笔电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生产线。 22H1虽然消费电子整体需求偏弱,但我们预计公司显示模组业务在笔电客户支持下仍能够实现经营稳健。 新材料业务超预期① 凯盛应材即中创电子(公司持股 62.6%)实现营收 3.5亿元, yoy+90%,净利润 1.17亿元, yoy+303.3%。净利率同比提升 17.7pct;盈利能力大幅上升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变导致,抛光粉成功进入头部企业供应链,实现大批量供货。稳定锆成为维苏威全球首供;纳米锆成功导入新能源龙头企业; 开发出固相法钛酸钡,关键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高纯二氧化硅中试线完成(5000t/a 在建)。 ② 子公司蚌埠中恒实现营收 5.7亿元, yoy+31%,净利润 5971万元,yoy+92.6%,净利率同比提升 3.3pct。除了传统电熔氧化锆产品仍保持全球第一外,球形材料产销量同比增长 46.2%(8400t/a 在建)。 投资建议公司在 UTG 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 由于下游显示业务目前景气度低迷, 我们略微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 2.48/4.42/5.6亿元(前值 2.48/4.63/6.37亿元),对应 PE 33/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UTG 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UTG 供应大幅增加使得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17 10.44 -- -- 11.64 11.49%
12.65 21.17%
详细
事件: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一致通过以下决议:1、全资子公司 蚌埠中恒拟投资 9000万元建设 4条 1500吨/年球形粉体材料生产线;2、控股子公司深圳国显拟投资 271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3、公司下属蚌埠国显拟投资 296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点评: 球形石英粉再扩产,或已彰显产品竞争力。公司球形石英粉产品可用于环氧塑封料(EMC)、集成电路覆铜板(CCL)、陶瓷复合材料等方面。2021年,公司球形石英粉产销量大幅提升,生产规模达到国内前三。本次投资项目完成后,球形石英粉和球形氧化铝粉年产能将超过 14000吨。蚌埠中恒与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等企业在球形材料产品拥有良好合作,或在国外已有相关产品推广。本次扩产也显示出产品下游接受度的提升和公司对其长期发展信心。 新型显示业务持续优化,稳中向好。新型显示业务是公司营收基本盘,未来仍在持续扩大显示模组产能,并向大尺寸领域进军,有望带动公司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此前公司已收购控股股东三家超薄电子玻璃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增强自身话语权。本次对显示材料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可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材料将为公司成长提供长期推动力。除对球形石英粉进一步扩产外,公司纯度更高的石英材料——年产 5000t 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有望于 23H2投产,其纯度可达 6N-7N,瞄准国产化替代,或可应用于石英坩埚或半导体等领域。当前受益下游光伏装机高景气,天然高纯二氧化硅供给短缺,价格持续超预期。公司合成产品未来若被证实可顺利应用,或可摆脱国内对国外天然石英矿的依赖。此外,公司纳米钛酸钡通过国内头部企业认证,实现批量供货;纳米复合氧化锆中试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公司依托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原蚌埠院)强大的科研实力,新材料产品持续孵化,瞄准半导体、光伏及生物医学等新兴方向,未来均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新材料业务发展潜力十足,极具看点。折叠屏手机正处加快推广阶段,我们亦长期看好折叠屏手机发展趋势和公司在国内 UTG 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维持公司 22-24年 EPS 为 0.30/0.45/0.6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UTG 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和建设不及预期,疫情反弹和贸易摩擦风险,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收购事项失败。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01 11.50 -- -- 12.35 7.39%
12.65 10.00%
详细
事件:公司拟以5.4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凯盛集团持有的龙海玻璃、龙门玻璃和蚌埠中显三家信息显示玻璃生产企业的100%股权。标的资产净资产评估值合计为人民币6.0亿元,交易双方已于2022年5月31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点评:三家公司致力于信息显示玻璃生产,核心技术突出。龙海玻璃:目前已发展至第三代超薄电子玻璃,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龙门玻璃:2001年建设国内第一条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未来将和龙海玻璃吸收合并,在建一条250t/d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生产线。蚌埠中显:2018年4月成功量产0.12mm超薄电子触控玻璃,创造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记录,其整套技术及装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向上延伸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家超薄电子玻璃企业是公司新型显示业务的上游厂家,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从玻璃下游加工切入至电子玻璃基材产业。公司未来或将通过业务整合和技术进步,拥有钠钙玻璃、中铝玻璃、高铝玻璃等系列显示基材的能力,可更好地与公司消费类、车载类显示业务开展产业链协同,有助于公司提高在显示材料领域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2022年4月14日,公司即与控股股东凯盛集团签订《股权托管协议》,受托管理上述三家超薄玻璃生产公司的100%股权。此次收购,符合凯盛集团对公司“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平台的定位,围绕相关业务开展科技创新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收购标的整体盈利能力优于公司,有望增厚公司业绩。龙海玻璃、龙门玻璃和蚌埠中显在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2.5亿、0.2亿、1.4亿元,合计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亿、73万元、745万元,合计0.6亿元。2021年,三家企业合计营收占到公司的6%;合计净利润达到23%。公司收购完成后有望进一步增厚自身经营业绩。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或于23H2投产,相关产品纯度较高,或可应用于石英坩埚或半导体等领域。其他新材料业务也在持续孵化,瞄准半导体、光伏及生物医学等新兴方向,未来具有广阔发展潜力。 折叠屏手机正处加快推广阶段,我们长期看好折叠屏手机发展趋势和公司在国内UTG领域的领先地位。由于上述收购事项尚未落地,我们维持公司22-24年EPS为0.30/0.45/0.63元,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UTG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和建设不及预期,疫情反弹和贸易摩擦风险,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收购事项失败。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7.50 -- -- 11.50 53.33%
12.35 64.67%
详细
根据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3.12亿元,同比下降19.18%,实现归母净利润2534万元,同比增长57.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89万元,同比增长65.74%。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5亿元,同比增长64.27%。 新型显示和应用材料两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新型显示板块业务已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关系,延伸出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保护盖板、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较完整显示产业链。 公司平板显示模组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笔电模组与核心客户形成战略合作,在2021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同时公司正在加速包括Mini-LED背光模组、超大尺寸显示模组、智能家居显示模组等系列产品布局,加快进军新能源汽车车载模组市场,持续跟踪AMOLED、Micro-LED、全息成像等前沿技术,扩大公司数字经济时代竞争优势。应用材料业务,公司主要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立足锆系产品,如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稳定锆等,在此基础上扩大产品系列,如球形石英粉、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等产品。聚焦优质客户,长期为维苏威、圣戈班、瑞泰、康立泰、道氏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货。 国内唯一覆盖全国产化GUTG玻璃产业链,迎接折叠屏手机增量红利。 公司联合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高强度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产品性能和良率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已通过客户整机验证。二期项目(1500万片/年)预计2022年年底完成,持续扩大产能优势。根据集微咨询预计,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翻倍增长,超过1800万部。UTG玻璃作为适合折叠屏手机面板玻璃材料,将受益于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的高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唯一覆盖全国产化UTG玻璃产业链,有望受益于UTG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深耕新型显示及应用材料两大业务领域,显示模组产品在平板、笔电等领域已取得良好的行业地位,同时在AMOLED、Mini-LED、Micro-LED、车载显示等领域发力。应用材料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持续开展电子级和半导体级等领域新材料产品的研发,贡献长期成长动能。折叠屏手机作为高端智能手机新形态,出货量及渗透率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唯一覆盖全国产化UTG玻璃产业链,有望直接受益。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3.42、92.62、118.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4. 14、5.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8、0.54、0.77元/股,对应当前PE分别为18、 13、9倍,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新业务推广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凯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6 8.13 -- -- 10.15 24.85%
12.35 51.91%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报,实现主营收入13.12亿元,同比下降19.18%;归母净利润2533.92万元,同比增长57.41%;扣非归母净利润1588.6万元,同比增长65.74%。对此点评如下:毛利率同比上升叠加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大幅减少,2022Q1公司业绩同比增长57.41%。2022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达14.78%/3.4%,同比上升1.49pct/1.59pct。费用方面,2022Q1公司销售费用2144.96万元,同比下降38.81%,研发费用5302.3万元,同比下降28.47%,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及销售、研发费用的减少,2022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41%至2533.92万元。现金流方面,2022Q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05亿元,同比增长64.27%,系销售回款增加所致,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2.48亿元,主要系银行借款、信用证保证金减少所致。 股东凯盛科技集团增持公司股票,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2022年3月16日,公司公告其控股股东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增持788.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03%,并计划在本次增持后的6个月内继续增持,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高于1.5亿元(含本次增持金额)。本次增持后,凯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21580.47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8.25%。此次增持,体现了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79%、30.35%,毛利率保持增长,资产减值致业绩增速低于预期。1)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减值共计1.4亿致净利率、单四季度业绩增速下降。2021年公司净利润率同比下降0.46pct至3.92%。 其中,单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至14.8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8.13%至0.14亿元,第四季度公司集中计提了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公司对正常客户按账龄法计提坏账准备0.3亿元;因订单中零星成品未达到客户品质要求而被退货,及部分原材料因客户订单取消或暂停而暂存,上述成品,原材料在市场上均可销售,同时具有继续使用或者返修的价值,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亿元。2)订单增加致全年收入较快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288%。2021年公司两大业务板块新型显示、新材料业务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2.31%、48.75%,收入驱动来自公司产品总体订单增加。 经营性现金流4.92亿元,同比增长287.9%,系公司收入增加所致。产销方面,公司2021年度新材料产品产量、销量分别同比增加11.24%、7.02%;新型显示产品产量、销量分别同比增加5.93%、9.93%。3)全年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1.51pct至16.48%。其中新型显示、新材料业务毛利率分别上升0.29pct、4.95pct至14.99%和22.29%。 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350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建成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24.49亿元。2022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国显之全资子公司蚌埠国显拟投资4.71亿元,在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建设6条笔记本电脑用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和2条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年产笔电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1020万片和车载触显示一体化模组330万片。产品可满足国际客户对中高端笔记本触控显示模组的需求及新能源汽车企业对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的需求。根据公司测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24.49亿元,生产期内年平均税后利润8350.34万元,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57年。 折叠屏手机带动UTG快速增长,公司二期项目(1500万片/年)预计2022年年底完成。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保持高增,下游需求持续扩容。2021年底至2022年国内各大手机龙头厂商积极布局新品上市,折叠屏手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UTG有望在2022-2025年成为主流。公司联合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高强度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产品性能领先,超薄柔性玻璃(UTG)一期项目已于2021年7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1500万片/年)预计2022年年底完成。 投资建议:Q1业绩快速增长,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5亿元,4.9亿元,同比增长60%,39%,40%,对应PE市盈率分别为24、17、12倍。未来公司继续聚焦新型显示和应用材料业务,产能储备充足;UTG项目顺利推进,成为增长新亮点。 风险提示:产能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下降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