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缪欣君

天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10517080003...>>

20日
短线
17.39%
(第156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24 150.00 154.12 30.58% 189.95 26.63%
203.99 35.99%
详细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带动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配置渗透率提升,预计两者 2025行业规模合计近 2000亿元: 消费者近年对汽车智能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处于快速提升状态。目前中国市场座舱智能配置水平的新车渗透率约为 53.3%,根据 IHS 的预测, 2025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预计可以超过 75%,我们测算 2025年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可达 1093.5亿元, 2021-2025年 CAGR 达 24.3%。前装 L1-L3级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从 2021年的 30.8%提升至 2025年的 80%,行业规模有望从 2021年的 302亿元增长至 2025年的 862亿元,2021-2025年 CAGR可达 30%。公司所在的细分行业都处于高速发展中。 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供应商以传统 Tier 1和外资电子企业为主,自主供应商有望加速成长: 传统智能座舱 Tier 1包括大陆集团、电装、博世、伟世通等,哈曼、阿尔派、歌乐等电子企业凭借出色的技术及配套合资客户占据了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智能驾驶行业,目前海外巨头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2020年我国前视 ADAS 系统供应商海外零部件巨头占据 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要由于当前 ADAS 标准配置主要集中在合资车企车型上。我们认为未来随着自主车企配置率的提升,自主品牌供应商有望加速成长。 公司积累深厚,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产品线不断拓展,已成龙头公司并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 公司前身为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拥有外资基因但立足国内,在发展的过程中公司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而调整产品线,目前已经形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产品线。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近 10亿元,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线布局全面并且都拥有一定的规模体量,研发投入有望产生效益并可在未来支撑公司的不断成长。 公司客户优质,并不断的拓展白点客户,订单量创历史新高: 我们认为公司客户优质,主要包括欧美系车厂、日系车厂和国内自主品牌车厂等主流车企, 2021年公司获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集团、一汽红旗、长安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众多主流车企的核心平台项目订单,全年获得年化销售额超过 120亿元的新项目订单,同比增长超过80%,突破历史新高,智能驾驶产品、大屏座舱产品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订单量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收入为 129.3亿元、 163.8亿元、 201.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2.3亿元、 16.0亿元、 20.6亿元。 结合可比公司估值并考虑公司在手订单充裕等因素,给予公司 2022年归母净利润70倍 PE 估值,目标市值 861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缺芯影响汽车产量,供给受限、疫情影响汽车产量及销量、智能驾驶技术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新客
国能日新 计算机行业 2022-06-21 60.99 53.64 27.81% 87.90 44.12%
104.98 72.13%
详细
功率预测系统领跑市场,稀缺的新能源SaaS标的国能日新成立于2008年,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领跑者,2019年,公司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和风能发电功率预测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10%和18.80%。公司产品主要涵盖新能源的发电端和输电端,包括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和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高,产品规模化拓展能力较强,在气象、算法和软件开发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2021年公司净利润率达到19.73%。 政策及市场双重叠加,发电侧IT需求高景气新能源发电侧高景气,风电及光伏发电装机量预期高增速,基本盘稳固。 沙利文的《中国新能源软件及数据服务行业报告》中预测,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约3.06亿千瓦,2020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3%。2024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约4.77亿千瓦,2020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7.3%。功率预测可应对新能源电力波动的特征,且是并网刚需产品,预计将受到显著推动,根据沙利文预测,我国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规模2024年将增长至约13.41亿元,2019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2%,其中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市场规模预计为6.51亿元,风力发电功率预测市场规模预计为6.90亿元。 商业模式SaaS化深入,产品体系向后延伸公司功率预测产品作为公司现金牛产品,使用SaaS化年费收费模式,客户粘性高持续性强,2021H1公司单站功率预测服务电站的留存率超99%,平均续签时长逐年递增。未来从功率预测到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有望进一步提升ARPU。此外,公司依托发电端优势,向后延伸产品体系,面向电网公司打造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和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并且探索新型能源服务,打造虚拟电厂,创造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是新能源SaaS稀缺标的,受益于发电端行业景气度上行及SaaS模式下的业务质量提升,此外公司积极开拓新的产品体系,向产业链后端延伸。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3.95/5.05/6.34亿元,净利润0.79/1.05/1.34亿元,给予公司2023年PE51X,对应目标市值53.55亿元,对应目标价75.5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发电站新增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大风险;费用控制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次新股股价短期波动风险;下游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中望软件 2022-06-09 206.00 -- -- 219.89 6.74%
256.00 24.27%
详细
事件:1、根据中望软件公众号,5月26日中望3D2023新版发布会成功举办,3D2023首次突破G3曲线。2、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1年7月发文《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推动工业软件攻关及应用。1、3D2023首次突破G3曲线,助力突破3C在内头部客户根据中望软件公众号,中望3D2023首次突破G3高连续性曲面建模。我们认为这对于其突破注重风阻的汽车、飞机、轮船和外观的消费电子等意义重大,助力其向3C头部客户突破。同时也意味着其内核的强大,打消了市场部分担忧可有效支撑其产品向中高端3D领域进军。2、3DCAX雏形已现,若一体化完善国产行业地位有望更巩固中望3D2023首次增加结构CAE组件,CAE模块亦在持续优化和丰富。从全球工业软件产业趋势看,设计-优化一体化是方向,对研发效率提升意义重大。 随着公司CAE产品力持续打磨,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公司CAX有望形成更高的壁垒,国产CAX行业领军地位有望更为巩固。3、珠三角是工业软件极佳的推广地,“铸魂工程”下半年有望启动工业软件离不开客户的试用打磨,而珠三角是制造业聚集地,天然适合工业软件的攻坚。国产工业软件的应用,更离不开顶层的推动。广东省牵头,“铸魂工程”意在加强行业龙头企业、工业软件企业间协同,加速工业软件规模化应用。我们认为,文件发布已逾半年,准备工作逐步完善,“铸魂工程”下半年有望正式启动。我们认为CAD软件自主可控的价值意义不亚于半导体,小到消费品如手机,大到工业品手机如汽车、飞机、建筑,都离不开其CAD软件的设计。重申看好中望软件不变,我们认为行业地位和产业加速被低估。考虑疫情影响了线下销售与项目交付进度,22年需求后延,对盈利预测做出调整,从2022-2024年营业收入8.41/11.36/15.22亿元,归母净利润2.34/3.19/4.24亿元调整至营业收入8.04/11.66/16.44亿元,归母净利润2.00/2.81/4.5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产化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光庭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2-05-23 48.58 69.11 83.22% 61.45 26.49%
82.98 70.81%
详细
1、智能汽车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营收加速增长公司专注于提供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创新和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业务包括智能座舱、智能电控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并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体系与移动地图数据服务平台,主要客户包括日本电产、延锋伟世通、佛吉亚歌乐、电装等全球领先Tier1,以及日产、上汽、长安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整车厂。2021年公司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29.3%,营收加速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7326万元,同比增长0.34%。 2、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汽车软件价值量提升E/E架构集中化为汽车智能网联化提供硬件基础,汽车向移动智能终端与计算平台进化,智能汽车五大DCU中座舱域、驾驶域是智能化关键,汽车软件与硬件分层解耦,软件价值将更加凸显。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1年中国新车前装标配联网智能座舱上险量277.57万辆,搭载率13.61%,同比提升4pct,中国市场新车搭载前向ADAS上险量807.87万辆,同比增长29.51%,各主要L1/L2自动驾驶功能搭载率均有所提升。随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搭载率提升与技术升级,预计未来10年汽车软件成本占比将持续提升,汽车软件市场持续增长。 3、长期合作优质客户,“软件工厂”提供高品质软件开发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多为全球知名Teir1与整车厂优质客户。公司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建设离岸开发中心等方式深度绑定客户,且在日本设立子公司为日本客户提供服务,日本电产、佛吉亚歌乐、电装等主要客户稳定贡献收入。公司具备汽车电子软件的全域全栈开发能力,通过“软件工厂”提供高品质软件开发和交付,同时公司建有先端技术、事业部两级研发体系,同时满足市场共性、个性化需求。2021年末公司员工数量1904人,同比增长约54%,其中技术人员占比91.8%,软件工程师占比80%,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员工数量继续高增,公司营收具备高增长基础。 盈利能力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程度持续提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景气度,公司长期合作优质客户且将持续拓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50/9.04/12.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4/1.70/2.43亿元,对比可比公司,2022年目标市值65亿元,目标价7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力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风险;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造成汇兑损失的风险;下游汽车行业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亚信安全 2022-05-17 20.25 27.31 90.58% 27.24 33.66%
27.06 33.63%
详细
1、公司既“懂网”又“懂云” 亚信安全是我国领先的网络安全软件公司。公司在成立之初便承袭了历史股东亚信科技和趋势科技在数字化软件研发和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以运营商行业为出发点,打造云、网、边、端安全智能平台,成为“懂网”(基于多年服务运营商的业务积累)又“懂云”(基于与趋势科技在云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的综合网络安全厂商。 公司主要有身份安全、终端安全、云网边安全和安全服务四大类别产品。其中身份安全为基础,云网安全和端点安全为重心,安全中台为枢纽、威胁情报为支撑,全力赋能5G应用场景下的安全能力。公司在身份认证和端点安全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2、网络安全软件为行业内增速最快子赛道 网络安全软件行业发展处于上行周期,在网安行业市场中的占比逐步提升,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1.6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3.2%。从需求端来看,公司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多元且行业日趋丰富,运营商、金融、政府等重点行业有望增大在网安领域投入;从供给端来看,网安行业产品分布较为分散,公司产品与行业内其他公司在业务上各有侧重,与公司业务较为相近的公司为奇安信、安恒信息和深信服。 3、行业与产品持续延展渗透为公司未来发展驱动力 公司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包含多个关键元素:1)随着5G应用场景的逐渐开拓,既有运营商5G云网边业务平稳增长;2)保持现有客户的高粘性,新客户持续转化为老客户,客单价有上升空间;3)优势产品的持续渗透,包含成熟产品的标准化外延与新兴产品的快速增长。 同时,公司进一步增大营销体系的建设,加速产品向下游的渗透。 4、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21.82/28.65/37.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6/3.29/5.18亿元。我们采用PE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选取与公司业务或下游客户相近的公司为可比公司,参考各公司2022年PE预测,给予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56倍PE估值,对应估值为110亿元,对应2022/2023/2024年PE约为56/33/21倍,对应目标价为27.52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行业集中度较高;2)标准化产品研发及落地不及预期;3)运营商5G商业规模化落地不及预期;4)疫情导致公司或下游经营节奏放缓;5)行业竞争加剧等
东软集团 计算机行业 2022-05-16 9.88 -- -- 11.07 11.48%
11.87 20.14%
详细
事件:2022年5月12日,公司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和《关于注销公司已回购股份的实施公告》公告,将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并将拟回购股份和已回购股份进行注销。 点评:持续看好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公司大汽车整体业务布局。东软大汽车业务按照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紧密布局,形成了以汽车电子解决方案事业本部、先行产品事业部、网络安全事业部、东软睿驰组成的大汽车板块。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到车云一体平台的解决方案,是国内少有的集汽车电子软硬件能力于一身的tier1企业。 回购注销股份,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公司本次拟回购资金总额1-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5.30元/股,高于5月12日收盘价62.08%,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若以15.30元回购价格上限计算,回购股份数量将为654万-1307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53%-1.05%。 本次回购股份全部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完成后,对本次已回购的股份办理注销事宜;若以回购价格上限15.30元计算,公司本次注销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份为12.29-12.36亿股,若以我们的盈利预测为基础,注销股份后,公司2022-2024年EPS(注销股份1307万股)将由0.29/0.38/0.50增长至0.30/0.39/0.50元每股,增长幅度为1.05%。若以注销股份654万股为基础,则EPS将由0.29/0.38/0.50增长至0.29/0.38/0.50元每股,增长幅度为0.53%。本次回购并注销股份,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发展,新获车厂定点订单再创新高,公司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新年新气象,2022年度有望维持增长态势。根据公司2021年报,对2022年经营计划给出一定预测,2022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96.2亿元,预计增长10%;营业成本70.9亿元,预计增长10%;期间费用21.7亿元,预计下降1%,则扣除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后为3.6亿元,同比2021年报同口径数据0.27亿元,增长1233.3%;根据公司已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收入实现12.78亿元,同比增长8.89%,鉴于东软睿驰于去年年底出表,如按去年同期东软睿驰的营业收入,扣除后同口径下,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55%,实现较高增长。此外,公司在过去几年逐步将部分仍处于亏损阶段的潜力子公司实现出表,子公司亏损对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拖累影响变少,一季度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为-0.02亿元,去年同比为-0.33亿元,亏损收窄,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全年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受益汽车电子快速增长,维持公司22/23年盈利预测,为3.64/4.76亿元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不及预期、公司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汽车缺芯影响产业链增速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12 18.07 22.05 9.05% 18.46 2.16%
20.83 15.27%
详细
1、ICT 设备领军企业,收购新华三打造云网边端芯产业布局公司深耕ICT 领域,业务覆盖数字化基础设施产品。公司董事与监事具备强大的“学术+实业”背景,助力公司制定清晰战略规划。此外公司2016年收购新华三集团,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实力与业务范围,打造“云网边端芯”产业链。公司作为ICT 设备领先企业,表现稳健成长性,2021年公司营收676.38亿元,同比增长12.57%,实现归母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增长18.51%,连续十年实现营收与利润正增长。2022Q1业绩增长加速,收入同比增速13.58%,净利润同比增速35.26%。 2、发展数字经济助推ICT 设备需求增长,市场格局龙头主导首先,政策上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依次落地,在政策推动下数字经济占GDP 比例持续增长,2020年提升至38.6%。 其次,ICT 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支撑迎来快速发展期:1)我国网络建设目标规划实施顺利,基站数量快速增长(2021年4G 基站590万个,5G 基站142.5万个),4G(超过80%)与5G 用户渗透率上升。2)网络建设完善基础下,云、网络安全、数据中心等行业快速发展。ICT 产业市场规模根据IDC 预测将在2022年增长9.2%达到7937亿美元。 再次,行业格局来看,ICT 行业呈现巨头主导格局,多个细分领域下CR5超过50%,国内ICT 厂商主要以华为、中兴、新华三、浪潮为首,且国内龙头厂商在全球市场份额呈现提升态势。龙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格局下,行业壁垒高筑,龙头厂商在技术(数万级的专利数量)与销售渠道上建立护城河,小厂商缺乏竞争优势。 3、公司优势尽显,ICT 格局重塑下凭借技术+品牌+渠道奠定持续高成长之路公司未来发展多亮点:1)ICT 格局重塑,公司深度受益:华为受缺芯制约,整体竞争格局有望优化。2)大力发展运营商市场,2020年来公司多次中标集采项目。3)紫光云获中移动投资,打造云产业新格局。 公司具备多重竞争优势:首先,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研发(研发费用率维持7%左右),申请超过12000件专利,同时积极推出新产品,如WI-FI7产品有望引领WLAN 正式进入Wi-Fi 7时代;其次,公司战略上开拓国际市场,并大力发展销售渠道国内设40余家办事处,20000+分销商,国外认证800余家合作伙伴,在12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再次,积累丰富品牌经验,提升品牌认知度,公司承接大量项目,积累丰富经验,打响品牌,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关注度调查中名列前茅。最后,公司提供全栈 ICT 基础设施及服务,深度布局“芯—云—网—边—端”产业链,具备核心竞争力。 展望公司各产品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公司1)受益于ICT 格局重塑,份额有望提升;2)运营商市场的认可度提升将帮助公司获得更多大订单;3)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助力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提升包括高端路由器等产品市场份额。4)新产品如WI-FI 6、WI-FI7、SDN、IPV6、超融合等将伴随市场快速发展而成长,且公司具备一定先发优势。 4、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受益数字经济下流量增长推动ICT 设备需求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在运营商市场与全球市场拓展顺利,进入收获期之后将驱动公司持续高增长。我们预计紫光股份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5.37亿元(+18%)、30.81亿元(+21%)和37.04亿元(+20%),对应PE 分别为20x、17x 和14x,首次覆盖,目标价为22.17元~26.61元/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运营商拓展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美国对华高科技企业可能制定的不利政策等风险
金山办公 2022-05-11 185.35 -- -- 235.61 27.12%
235.61 27.12%
详细
起于B盛于C,以协作为名探索产品及模式升维公司是国产办公软件翘楚,兴起于PC时代B端的耕耘,兴盛于移动互联网时代C端的突破,云转型新的战略阶段,公司2020年发布协作战略,2021年发布数字办公平台,加强了B端协作办公的品类延伸及机构订阅的商业模式转变。2021年年报,公司首次划分机构订阅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23.40%,2022年一季度,公司机构订阅收入达1.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72%,占比显著提升。信创下沉与行业信创合力,信创纵向横向加速驱动2B市场打开软件应用挑数字经济大梁,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上层软件应用架构逐步解耦,细分赛道开始涌现出各类型国产产品化厂商,软件应用国产供应商品类丰富,供给端充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IT服务支出和软件支出占我国整体IT基础设施支出比重较低,2019年分别为10.62%和3.55%,需求端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信创横向下沉到行业及纵向下沉到乡县,公司产品在B端将实现自上而下的覆盖,信创纵向横向加速驱动2B市场打开,推动公司业绩加速及商业模式提升。数字办公平台,里程碑式助力金山三维度升维突破金山数字办公平台有望成为公司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从需求、产品、商业等三个维度分析数字办公平台给金山带来的长远意义。(1)需求意义:企业业务规模扩大较快及人效提升较慢带来企业组织架构变革,从组织架构映射到协同办公,流程的便捷和高效性开始被重视,从管控到协同。(2)产品意义:从单产品向解决方案组合演进,打造金山的2B能力;从基础办公到协同办公,延续产品思路探索下一个单品爆款。(3)商业意义:提升公司主动性平滑B端需求,改善大客户付费模式,从党政信创到行业/乡县信创中,实现从授权到订阅的商业模式突破;把握协同办公的高入口性,沉淀潜在客户打通B&C付费闭环。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2-2024年收入预测为44.28/59.78/79.51亿元,考虑到公司Q1略超预期,商业模式提升,现金流控制或有较好表现,微调2022-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14.40/19.74/26.31亿元(原预测14.26/19.51/26.0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信创订单及价格不及预期;C端订阅推广及付费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B端新产品推广及商业模式转型不及预期
青云科技 2022-05-06 30.92 -- -- 34.60 11.90%
41.74 34.9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24亿元;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6亿元。 同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63万元;归母净利润-7211万元,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297万元。 点评: 1、收入确认法则调整,带来全年收入下降 公司2021年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部分收入确收法则由全额法调整为净额法。若按照调整前的收入来看,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7%。 2、战略软件增长突出,容器产品影响力跃居全球第二 分产品线来看,公司2021年云平台收入3055万元,同比下降16.56%;超融合产品收入1.73亿元,在IDC发布的2021年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中占比1.4%;软件定义存储产品收入3377万元,在IDC发布的2021年中国块存储市场份额中占比为5.6%;战略软件收入为2936万元,同比增长939.9%,其中公司开源容器平台kubesphere在github上影响力跃居第二;服务及其他收入2161万元,同比下降41.71%。 3、费用端投入增大导致利润下滑,22Q1毛利率向好改善 公司2021年增大销售与研发投入,销售与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67%和78.23%,从而导致利润端的大幅下滑。 公司2022Q1收入同比下降,我们判断主要原因为公司战略性选择高毛利项目带来收入下降,判断依据为公司2022Q1综合毛利率为10.02%,较21Q1提高11.48pct。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费用端投入增强管控,公司的利润亏损水平有望得到缩窄。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5.52/7.21/9.34亿元(原2022/2023年预测8.27/11.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3/-2.02/-1.90亿元(原2022/2023年预测-1.97/-0.70亿元)。考虑到公司2021业绩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与此前有所下调,由“买入”评级下调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云计算行业竞争激烈;2)持续研发和销售投入,公司数年内或将保持亏损状态;3)受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收入不及预期;4)容器产品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等
启明星辰 计算机行业 2022-05-05 17.09 -- -- 18.56 8.60%
22.70 32.8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11.58%,归母净利润-9751万元,同比下降29.28%,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41.56%。 点评 公司2022Q1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我们认为主要与公司2021Q1收入的高基数有关,公司2021Q1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较2020Q1同比增长120.18%),若从2019-2022三年时间区间来看,公司2022Q1同比复合增速约为18%。从公司业务的区域分布来看,公司北方区域(华北+西北)业务占比较大(约50%),相对而言受疫情影响程度较低,我们看好公司全年业务的稳步增长。 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在2022Q1保持稳健。公司2022Q1实现毛利率68.51%,相较于2021全年毛利率进一步提升2.52pct,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体现出公司兼顾收入增长与盈利稳健的长期健康经营战略,为2022股权激励目标中净利润目标的达成释放出积极信号。 从2022Q1的费用投入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公司控费举措初显。公司2022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7%/28.49%/18.21%,较2021年全年三大费用同比增长率(38.54%/33.02%/31.48%)有所下降。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经营稳健,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中的归母净利润目标有望达成,2022年有望实现近10亿元归母净利润,现价对应PE约17倍,对应2022年PEG小于1。 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2022Q1业绩情况,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4.09/65.93/78.33亿元,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78/12.35/14.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城市安全运营中心落地情况不及预期;2)公司业绩短期波动;3)行业竞争加剧;4)板块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等
深信服 2022-05-05 88.92 -- -- 97.14 9.17%
108.86 22.4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一季报, 2022Q1实现营业收入 11.44亿元,同比增长4.76%,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下降 438.9%,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80亿元,同比下降 281.63%。 点评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 2022Q1业绩表现疲软主要与一季度深圳、东莞、香港等地区疫情导致部分原材料供应短缺(公司 2022Q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负增长)、产品交付无法进行有关, 市场此前已有一定预期。 从表观来看,公司 2022Q1多项财务指标表现弱于往年同期水平,主要体现有收入增速放缓、毛利率下降、利润大幅降低、 经营现金净流出增大等,我们认为以上所有的表观指标变化均是公司安全业务增长未能恢复带来的结果,具体而言: 1、 安全业务增长弱于云业务增长,收入结构变动带来毛利率下降公司 2022Q1实现毛利率 58.86%,与 2021年全年毛利率相比下降 6.63pct,主要原因为部分安全业务原材料缺货导致安全业务增长明显低于云业务及无线业务,从而导致毛利率低的业务占比进一步上升。 此外,公司安全业务增长不理想亦导致公司业务收款增长放缓, 2022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入 14.74亿元,同比增长 1.34%。 2、费用端受到 2021投入惯性影响,导致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下降公司在 2021年持续增大研发和销售投入,2022Q1费用端投入延续了 2021年的高基数,尽管同比增长率较往年一季度增幅已有放缓趋势,但是在整体收入放缓的背景下,费用端的惯性投入导致 2022Q1员工薪酬现金支付同比增长 30.71%,利润大幅下滑。 3、 定量角度来看,收入增速放缓对利润端影响更为显著从定量角度来看, 假设 2022Q1预期收入增长为 30%且费用投入与保持不变, 我们估算收入增长减缓带来的利润端影响约为 1.6亿元,毛利率下降带来的利润端影响约为 8000万元。 考虑到公司安全业务有望伴随疫情改善逐步恢复,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收入为 85.06/108.88/141.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75/11.66/16.6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1)云计算业务增速不及预期; 2)市场竞争加剧; 3)疫情反复影响订单交付和收入确认
宇信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5-02 14.52 -- -- 15.92 9.64%
16.45 13.2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减少2.50%,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159.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93.00万元,同比增长106.07%,剔除股份支付、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599.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6%。 软件业务行稳致远,创新运营业务实现翻倍一季度,主营软件业务增长依旧强劲,实现营收3.15亿元,同比增长24.10%。不仅如此,软件业务在手订单充裕,同比增长25%,为全年业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宇信科技第二增长引擎,创新运营业务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一季度实现营收4,154.75万元,同比增长130.23%,这得益于公司在数字信贷、传统科技运营、营销运营、宇信金融云等业务拓展上的稳健向前。 毛利率同比改善,预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2022年开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反复,公司主动积极面对,通过快速响应,积极和客户配合,尽最大努力保证相关业务正常交付,努力实现业务稳定发展,总体表现达到预期。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6.02个百分点,这与毛利率较高的创新运营业务收入增加和毛利率较低的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业务收入减少有关,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同比增长14.28%一季度,宇信科技在研发上的投入仍在不断加大,费用支出高达7,821.76万元,同比增长14.28%。公司不断优化战略布局,持续提升产品在业务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及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筑牢企业技术壁垒。这也是宇信科技能快速应对挑战并保持高成长的“底气”。 考虑到国内金融科技处在高景气赛道,且公司作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高毛利业务增速快,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45/56.99/70.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74/7.51/9.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致使实施落地及海外拓展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监管政策风险
安恒信息 2022-04-26 121.99 -- -- 129.00 5.75%
159.01 30.3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8.20亿元,归母净利润1381万元,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959万元,同比下降165.91%。 同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归母净亏损1.9亿元,其中扣非后归母净亏损1.96亿元。 点评:1、21年业绩符合预期,22Q1受区域性疫情影响收入增速回落公司2021年业绩整体符合预期,其中收入与归母净利润接近预告中值。 公司2022年一季度收入增长较往年相比有所回落,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一季度疫情反复导致公司收入确认以及新订单交付进度延缓。同时21年人员增加导致一季度费用增加,亏损扩大,但对全年利润水平影响有限。 2、平台业务与安全服务保持高增态势,收入结构调整带来整体业务优化公司网络安全基础产品、安全平台和安全服务分别实现收入5.28、5.88、5.89亿元,同比增长14.51%、31.99%和59.83%。安全服务占比逐年提升,有利于客户黏性和整体收入可持续性的提高。长期毛利率仍有回升空间。 3、费用端投入显著增强,研发团队战略重要性突出公司2021年销售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44.72%和71.82%,我们认为费用端的投入增强是公司2021年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研发领域公司的大力投入体现出研发团队对于公司的战略重要性。 4、加强生态布局,新业务落地值得期待公司在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增强生态投资和战略生态合作,我们看好相关合作产品在2022年进行发布与落地,为公司收入增长贡献多元动力。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1年实际业绩情况,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25.10/34.67/47.55亿元( 原2022/2023年预测25.48/35.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9/4.67/7.70亿元(原2022/2023年预测1.45/4.91亿元)。考虑到公司新业务布局为长期增长蓄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云安全及数据安全业务增速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3)疫情反复影响订单交付和收入确认;4)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等
鼎捷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2-04-25 14.96 -- -- 15.10 0.94%
17.20 14.97%
详细
事件: 22年一季度实现收入3.26亿,同比增长13.88%,归母净利润实现-0.17亿,同比增长1.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0.23亿,同比下降23.81%。 一季度增速或受疫情影响,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恢复 公司一季度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3.88%,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93%。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了个0.35个百分点,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了1.73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提升了1.95/0.72/0.71/0.0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或受到疫情的影响,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速相对于去年同比略微放缓,同时费用方面相对刚性,归母净利润带来一些影响。随着未来上海地区疫情结束,公司盈利有望持续恢复。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 公司以发展领先市场的制造运营管理为核心,持续优化制造执行系统(MES)、先进排成系统(APS)、质量管理系统(QMS)、数智工厂战情室(FWR)及智能制造中台(MMP)等产品的功能与应用。公司通过行业MOM贴合细分行业需求,完善数字工厂相关的IT+OT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数字化管理需求。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团体标准的制定。在云原生SaaS应用方面,优先聚焦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业务场景,研发IT+OT融合的SaaS新应用。我们认为智能制造公司有望实现高速发展,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虽然公司受到疫情的影响,随着未来疫情逐步缓解及复工,公司相关业务将持续恢复。我们维持22-24年盈利预测,收入为21.46/25.96/31.55亿,净利润为1.97/2.50/3.14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推广不及预期,疫情冲击客户需求的风险,市场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万兴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2-04-25 29.77 -- -- 32.32 8.57%
32.86 10.38%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4.5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7.77%。剔除2021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收入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0%,归母净利润可增加约3,200万元。 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3.7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112.13%;扣非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降132.70%。 业绩受汇率、订阅转型、疫情等影响短期承压,云化已初见成效 21年全年,公司业绩受客观原因影响在一定程度承压:1、公司快速推进订阅转型,订阅收入占整体销售收入比例快速增长至约60%,订阅制按年付费模式造成销售订单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一定程度影响当年收入增速;2、受全球疫情等影响,市场流量增速同比大幅下降,同时市场流量争夺更趋激烈;3、2021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营业收入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我们认为,目前公司云化订阅制转型已初见成效,从长期来看,可以为公司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降低重复获客成本,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不改长期逻辑。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重视精英人才引进,创新产品频出 公司注重产品与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连续快速增长,分别为1.56亿元、2.19亿元、3.28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2.11%、22.39%、31.88%。为了持续推进订阅转型进程,建设和完善订阅支撑平台,21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10亿,同比增长50.09%。 21年,公司发布了万兴录演、Anireel、PDF阅读器、万兴易修等多款全新产品;同时,完成了对万兴喵影、万兴恢复专家、Dr.Fone、MobileTrans等产品的大版本升级。我们认为,公司不断丰富数字创意领域产品矩阵,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将进一步夯实公司综合竞争力。 考虑到视频编辑等数字创意领域还在快速增长阶段,而公司为该领域龙头公司之一,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8/16.72/20.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0/1.95/2.4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