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高畅

国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680518090001,曾就职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捷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0-06-18 12.25 -- -- 16.43 34.12%
16.43 34.12%
详细
BCG战略协同发展的智慧停车领军。公司深耕停车赛道28年,连续多年位居停车领域硬件设备龙头,正处于向?智能硬件+平台软件+运营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之路。公司新业务2017-2019年收入CAGR高达75%,处于爆发性增长。目前,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正处于规模化复制的下半场。 ToB端:依托云托管SaaS业务,全面推进云化转型。2019年智能停车硬件市场规模约58亿,为了进一步提升赛道天花板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司推出了无人化的SaaS云托管业务,实现为客户减负、提升客户LTV为公司创收入,并为未来的场景化运营创造条件,可谓一箭三雕。据我们估算,智慧停车SaaS赛道每年市场规模高达523亿,行业正处于早期加速阶段,公司的云托管业务有望凭借先发优势迎来快速发展。 ToC端:后发制人,打赢互联网遭遇战。由于纯互联网模式难以实现盈利,大量涌入的竞争对手已逐渐消逝。凭借巨大的流量入口、充沛的资金实力以及完整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公司后发先至,实现覆盖停车场数量行业第一,2020年6月捷停车可触达用户数已超过1,600万。与此同时,公司推出的通道服务、车位运营及广告运营业务盈利模式均成功跑通,基于用户画像的精准营销初见成效,我们预计未来C端业务将迎来进一步规模化发展。 ToG端:跻身第一梯队,构建BCG协同优势。公司于2018年切入城市智慧停车市场,凭借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成功推出了全套城市级停车项目解决方案,2020年上半年获得订单量已超去年全年,成功跻身赛道第一梯队,未来有望保持BCG战略协同优势。 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目标市值94亿元,中为性假设下长期市值空间为540亿元。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4.43亿元、18.30亿元、24.5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49亿元、3.95亿元。我们以车联网赛道8家公司作为可比对象,其2020年PE均值为54倍。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目标市值93亿元,对应2020年PE约54倍。从长期市值空间来看,公司在悲观、中性和乐观预期下的对应市值空间分别为108亿元、540亿元和1,260亿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应收账款恶化风险;新业务带来的管理风险; 假设和估计的偏差风险。
中科曙光 计算机行业 2020-05-18 39.50 -- -- 41.28 4.51%
53.98 36.66%
详细
事件:5月15日,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中标国家机关采购,金额为3.53亿元。 自主芯片服务器再次中标国家机关采购,佐证信创领域地位,服务器国产化进程提速。1)本次采购总体金额3.53亿元,根据中标成交标的信息,以H620-G30服务器为主,金额占比超过60%。该型号主要为海光芯片的两路服务器,根据配置高低,单价区间在2万至9万的范围。此次中标国家核心机关的采购,更佐证海光芯片在信创领域地位,同时价格区间也是正常范围,验证市场化打单能力。2)前期运营商中标是海光芯片逐步突破关键行业细分应用的佐证。早在2019年10月,中国移动2019年至2020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第一批次)公布的中标情况显示,第6标包主要为国产芯片服务器,中科系公司份额达到50%,华为份额达到30%。3)2020年5月7号,根据中国电信公告的服务器集采项目情况,共分为8个标包,共计56314台。其中,H系列是指CPU类型为鲲鹏920系列处理器或HygonDhyana系列处理器,H系列服务器共集采11185台。虽然华为长期深耕运营商领域,但考虑海光芯片在性能、生态和安全方面的综合优势,我们预计海光在该标包的份额不低于50%。 2019年仅为信创产业试点阶段,近期海光再次大额中标电信,表明前期试点结果获客户认可。预计随着今年下半年芯片流片切换顺利,海光在各大行业的应用有望陆续落地。且对比两次采购,基于国产芯片服务器数量比例由15%上升至20%,表明关键行业的芯片国产化进程提速!定增48亿元发力国产芯片高性能计算相关核心技术,信创战略升级迈出关键一步。 4月23日公司公告定增预案,募集资金不超过为47.80亿元,募投项目为:基于国产芯片高端计算机研发及扩产项目(20亿元),高端计算机IO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2亿元),高端计算机内置主动管控固件研发项目(4.8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3.8亿元)。我们认为此次定增预案募资金额较大、募投项目为关键核心技术,有望推动国产处理器芯片的产业化,构建“芯片设计与制造、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应用服务”完整创新链和产业链,是公司战略发力信创领域的关键一步。 海光芯片流片或顺利切换,信创产业趋势下有望核心受益。1)海光x86架构CPU芯片前期获得AMD的Zen架构授权,逐步实现自主研发。x86架构生态成熟、芯片技术起点高,近期海光芯片在全球测试数据库展现一流性能。2)2019年海光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245%,净利润0.60亿元(2018年为亏损0.36亿元)。 按照单片五千元估算出货量达到8万片,佐证前期已顺利量产。3)预计后续芯片加工环节将向亚太地区转移,主要代工厂为台积电、三星和中芯国际。考虑14nm工艺已经成熟,并且格罗方德和三星技术来源相同,预计2020年有望顺利实现切换。 4)国内信创产业拥有庞大产业链,而CPU是IT基础设施的核心。公司旗下海光是国内x86架构顶级芯片领军供应商,并且2017年昆山百万产能自主可控服务器生产基地启动,2019年海峡星云海光整机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基地落地,两大信创服务器产业基地确保未来产能发力。另外,公司基于龙芯处理器的信创产品线亦全国领先。 随着国内信创产业趋势不断强化,公司有望核心受益。 持有诸多优质科技资产,股权增值潜力巨大。中科曙光作为中科院优质上市平台,对于中科院顶级科技资产具有业务及股权整合权。公司前期投资的中科星图、海光信息、曙光云计算、中科三清、中科睿光、曙光节能等顶级科技资产,未来股权增值空间巨大。中科星图于2019年12月通过上交所科创板发审会审核;中科三清、广西云计算等创新型企业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关键假设及近期财报,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1.78亿、138.92亿以及169.8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5亿、11.04亿以及14.26亿。由于2019年报业绩超预期,海光芯片流片问题有望解决,信创产业趋势下公司是核心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服务器行业竞争加剧;芯片量产化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加剧风险;定增还存在不确定性。
锐明技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5-15 56.98 -- -- 62.83 10.27%
76.94 35.03%
详细
横跨多赛道的商用车信息化领军。公司深耕车载监控领域近20年,2018年公司全球车载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IHS数据),已成功转型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商用车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2015-2019年收入CARG达40.2%,归母净利润CARG为36.9%。公司因地制宜,立足欧美,布局全球,现已覆盖超过100个国家或地区。 AI技术及落地能力为公司深挖护城河。2015年至今,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稳定在10%以上,构建起了以AI、视频、车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能力。相比于单纯拥有算法能力的AI企业,公司拥有全领域体系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商用车行业痛点,利用AI技术快速开发解决方案。 国内政策推升细分赛道需求,海外品牌力提升助推多元化发展。公司的国内公交车载视频监控领域市占率领先,主动安全套件催生每年11.3亿元新机遇。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两客一危”市场占有率高达65.8%,2020年“两客一危”市场空间约5.5亿元,同时产品向重型卡车渗透,打开142~213亿元新市场。换装新能源与网约车合规化,助力出租车业务回暖,公司在巡游出租车市场占据优势。渣土、环卫业务初生,公司渣土车信息化产品竞争力强劲,中性预测下,渣土车赛道市场空间约为32亿,2022年前公司有望每年拿下至少2.8亿元市场份额,同时我们预计环卫智能化市场空间超过15.8亿元。2015年至2019年,公司海外收入CAGR高达59.3%,海外自主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公司2019H1的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占海外收入比例提升至43.09%,ODM合作厂商向多元化迈进,北美的校车和公交业务在市场内生需求的驱动下,前景广阔,百亿市场值得期待。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目标市值126亿元。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9.59亿元、23.13亿元、28.6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3.19亿元、4.00亿元。我们以商用车视频监控细分赛道提供商鸿泉物联、天迈科技以及车联网赛道的四维图新、德赛西威、千方科技、捷顺科技、中科创达等7家公司作为可比对象,其2020年PE均值为52.1倍。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目标市值126亿元,对应2020年PE约50倍。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疫情恶化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革新风险;假设和估计的偏差风险。
太极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0-05-15 29.58 -- -- 45.50 9.35%
38.80 31.17%
详细
订单未受疫情较大影响,截至5月6日金额已与2019年前五个月基本持平。根据采招网等相关公开招标数据统计,总体来看,截至2020年5月6日,公司订单金额已达13.1亿元,而去年前五个月全部的订单金额为13.5亿元,2020年前四个多月的订单金额总数已经基本追平2019年五个月的订单数。具体来看:2020年1月-2月(疫情发生前):2020年1月、2月的订单金额分别为4.4亿元、3.8亿元,而去年同期的订单金额数为1.2亿元,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7%、256%。2020年3月(疫情发生时):2020年3月受到疫情影响,订单金额减少至7656万元,去年3月订单金额为6.5亿元。2020年4月后(后疫情时段):2020年4月后,公司迅速调整策略,积极利用各种线上手段进行项目招投标,在4月后公司基本已经逐渐恢复正常拿单状态,2020年4月的订单金额为3.3亿元,同比增长90.4%。 信创业务高速发展,与CETC协同有望加速。CETC将太极子集团打造成为我国“自主可控领域的排头兵、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旗手和信息系统总体的主力军”,支撑集团公司实现“世界一流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其中,作为国产数据库的重要提供商,子公司人大金仓业务增长迅速,2019年新签合同总额增幅超过100%,广泛服务于国家信息中心、工信部、外交部、国家药监局、全国政协、全国人大等重要国家部委及国家电网、大唐国际、光大银行等大型企业。在中央国家机关2019年软件协议供货采购项目中,人大金仓9款产品成功中标入围,成为唯一入选TOP20的数据库企业。 推进新基建发展,发力华东区域市场拓展。为推进公司新基础设施业务发展,助力上海市构建“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及运营服务能力,太极股份拟与中电科软信、东方明珠和中电海康共同出资设立中电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标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3亿元,其中公司出资6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5%。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公司在华东地区的市场推展,同时将以上海城市智能物联示范及重点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业务落地和模式创新,面向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大湾区及全国重点市场进行业务布局。 预计太极股份2020-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5亿、7.00亿、10.2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电科与太极的整合不达预期、业务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系统集成业务增速放缓、创新业务不达预期。
恒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0-05-11 25.32 -- -- 27.28 7.23%
27.15 7.23%
详细
恒为科技:国内领先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以及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平台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领先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及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平台提供商,2018年公司正式加入安可联盟,推动嵌入式系统领域向国产自主、安全可控方向发展。2019年由于运营商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换代升级,部分网络可视化项目被向后推迟;嵌入式平台业务受益国产化趋势快速增长。公司创始人沈振宇、胡德勇、王翔已签署一致行动人,共计持股37.43%,股权结构明晰。 受益5G技术革新与流量爆发,网络可视化迎来重大机遇。互联网普及率接近六成,流量消费高速增长,4G用户持续增长,为网络可视化产品市场带来大量需求,根据赛迪顾问统计数据,预计2018年规模将达到199.89亿元。网络可视化行业的未来趋势是:1.信息安全威胁与影响加强,内容与流量监管成为常态;2.互联网流量急剧增长,电信运营商“智能管道”经营成为必然;3.挖掘网络流量潜在价值,“流量的大数据经营”成创新趋势。5G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果,政企合力推动产业稳步发展。根据ITU推测,5G或在2020年正式商用。5G引入了NFV、SDN、网络切片以及云化部署等新技术,同时带来的流量爆发将为信息安全行业和信息安全行业上游网络可视化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运营商释放网络基础架构订单,国产化拉动嵌入式平台增长。1)公司具备网络可视化前端与后端齐全产品线,2015-2019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为36.8%,2019年共投入研发费用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5.4%,持续加大研发迎接5G发展趋势。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了面向未来的网络重构计划,叠加5G技术革新与流量爆发,将拉动网络基础机构订单增长;2)公司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平台业务坚持国产自主信息化大方向。2019年,公司投入了一系列基于飞腾、盛科、龙芯等厂商新一代芯片的国产服务器、自主安全处理平台、自主融合计算平台和多种形态的嵌入式板卡等产品。国产化浪潮来临,公司嵌入式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行业智能化趋势也将推动嵌入式行业发展。3)募集不超过6个亿,用于面向5G的网络可视化技术升级与产品研发、国产自主信息化技术升级与产品研发等项目。 目标市值81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将实现收入6.02、7.99、10.38亿元,增速分别为38.7%、32.7%、30.0%,实现利润1.62、2.40、3.36亿元,增速分别为140.4%、48.1%、40.0%。 考虑到公司高成长性,5G后周期带来的网络可视化的流量需求爆发与技术革新,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0年50倍PE,对应市值为81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商用进程不及预期;政府及运营商网络可视化投资不及预期;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新大陆 计算机行业 2020-05-04 16.40 -- -- 17.52 6.83%
20.38 24.27%
详细
事件:4月28日,公司公告2019年和2020Q1财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82亿元,同比增长3.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1亿元,同比增长18.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12.05%。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2.94亿元,同比下降1.4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98亿元,同比下降60.32%;实现扣非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62.71%。符合市场预期。 支付及SaaS增值服务进入“收获期”,剔除激励成本后业绩高增。1)商户运营服务集群是公司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包括商户服务平台业务,以及为平台提供核心支撑的支付服务、金融科技两项通用类SaaS业务。本期实现营业总收入31.43亿元,同比增长12.13%。其中,增值类服务收入达到8.36亿元(其中金融科技服务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54.01%,受增值类SaaS服务占比提升影响,毛利率由2018年27.12%提升至37.64%。2)截至2019年12月,公司与超过280家的SaaS合作伙伴、610家ISV合作伙伴以及1345家渠道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公司PaaS平台服务商户数量超过170万家,较2018末增加约120万家。3)2019年支付服务的商户数量超过1,200万户,总交易量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5%,其中扫码支付贡献了较大增量,12月当月发生的3.7亿笔交易中扫码支付的占比已达到87.84%。 同时,公司交易流水结构也在优化,月流水超过50万元的大型商户占比超过10%。另外,公司高度重视规范经营,新增近百条风控规则,提高风险商户判别能力,受到多个地方银联分公司的表彰。4)为不同场景匹配定制化数据模型,形成“小微经营贷”、“综合消费贷”两大金融科技产品主线。2019年单月线上放款额占比超过76%,线上用户占比超过87%。与多家大型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服务用户超17万户,2019年底累计管理资产余额32.20亿元,同比增加97.19%,且整体贷款不良率为2.57%,在信用贷款领域属于优秀水平。5)2019年物联网设备集群业务营业总收入为18.78亿元,同比减少7.24%。受下游支付行业监管周期影响,支付设备采购需求出现阶段性减少(特别是低端设备),而海外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由22.52%提升至30.06%。全年智能POS、智能收银机、标准POS、新型扫码POS等产品合计销量超过860万台,其中海外出货量约70万台,同比增长76%。6)行业信息化集群本期营业收入为10.84亿元,同比增长13.33%,业务处于稳健发展态势。7)若剔除报告期内股权激励成本摊销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则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5亿元,同比增长27.70%。 研发投入继续加强,经营现金流实际乐观。1)本期销售费用为2.44亿元,同比增长11.73%,管理费用为5.47亿元,同比增长24.90%,财务费用为-0.28亿元,同比下降368.13%。几项费用总体平稳。2)本期研发费用为6.11亿元,同比增长32.66%,占营业总收入9.88%(提高1.76个百分点)。3)剔除金融科技业务自营放款规模扩张影响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086.97万元,远超出净利润规模。 2020Q1交易流水逆势新高,利润下滑主要由商户补贴和硬件交付递延等短期因素所致。1)公司商户服务平台于2月中旬开始快速全面复苏,3月份交易规模环比增长56%。一季度末,平台日交易峰值突破85亿元,为历史新高。2020Q1公司支付服务交易总规模突破6400亿元,同比增长77%,预计主要由商户数量快速扩张以及结构优化。2)新疫情影响下,公司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调整经营策略,与广大商户和联营伙伴风雨同舟、共克时艰,针对商户服务平台推出多项贴补与全面扶助政策,对收单业务利润产生阶段性影响。3)硬件业务客户主要为第三方支付、银行等机构,因疫情冲击,其业务拓张计划被动推迟,导致公司销售订单递延至后续季度。因此,一季度公司物联网硬件集群收入与利润发生较大幅度下降。 支付行业进入监管后周期,SaaS、金融服务成公司发力点,激励落地后大幅提升团队执行力。1)随着“断直连”时代来临,互联网巨头受压制,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合规经营企业在经历严厉的监管环境以后将享受“剩者红利”,2019年起支付服务费率普遍上行,2020年进入监管后周期。2)“96费改”后发展增值服务成为行业趋势。公司坐拥百万商户数据资源,SaaS增值服务极大提升客户粘性和流量价值。公司线上数据风控金融产品占比不断提升,经历极端环境考验后有望加速放量,成功切入金融助贷服务千亿市场。3)2018年公司对核心高管和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落地,治理结构改善后大幅提升团队执行力。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关键业务假设及近期财报,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06亿、81.42亿和92.25亿(2020-2021年之前为71.15亿和82.37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0亿、12.05亿和14.81亿(2020-2021年之前为9.62亿和13.07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推进不达预期;宏观经济风险;关键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
上海钢联 计算机行业 2020-05-01 63.75 -- -- 86.38 12.75%
90.66 42.21%
详细
事件:公司2020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05.65万元,同比增长8.92%;营业收入63.72亿元,同比减少71.0%。 寄售业务按净额法确认导致收入下滑,资讯业务稳步增长。2020Q1公司实现收入63.72亿元,同比减少71.0%,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8.92%。其中,钢银电商实现收入62.79亿元,同比减少71.0%,实现毛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净利润5291.11万元,同比增长2.94%。钢银电商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准则调整,寄售业务模式更新优化了业务模式、调整了合同条款,进一步降低了公司在交易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将不再承担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主要责任,将寄售业务按净额法确认收入,对毛利润和净利润没有实质影响。2020Q1资讯业务实现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利润1286.60万元,同比增长23.15%,业务合同期间确认递延收入有所增加,钢银电商拟挂牌精选层,钢银平台与SaaS产品链接打造全产业链闭环。钢银电商已进入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精选层挂牌的辅导期,拟申请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挂牌,募集资金不少于12.5亿元。2020Q1平台结算量为565.21万吨,2019Q1同期为640.29万吨,受疫情影响下滑11.73%,2020年3月份以来平台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单日成交量屡创历史新高。供应链服务规模为55.69亿元,受疫情影响同比下滑14.12%,随着钢银电商挂牌精选层,供应链服务规模有望大幅增长。钢银电商打造了服务于钢贸商的SAAS“钢银云-贸易管理系统”和服务于仓储加工企业的SAAS“钢银云-仓储加工管理系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服务共享,形成全产业链服务生态闭环。 资讯业务跨品类协同效应初显,卫星遥感数据取得新进展。在数据和产品建设方面,公司完善各版块数据的融通,加强子公司山东隆众、中联钢与公司的数据协同,推进标准化产品建设。推出“钢联数据”智能版,升级图形、计算、多维度取数等功能、增加能化数据库,产品以大宗行业数据为核心延展到智能综合分析、资讯报告、地理空间信息等栏目;卫星遥感建设方面:①钢联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逐步丰富各大宗商品图层数据库,打通内部现有信息及新闻采集通道,正式上线并销售产品。②钢联航运大数据系统:完善航运数据算法,逐步上线各品种航运流量数据,迭代和完善可视化系统解决方案,摸索和尝试货运领域新的数据应用。③遥感大数据应用:拓展基于热成像及雷达探测波技术在商品领域的应用,获取更加客观,稳定,可靠的数据,逐步上线其他品种卫星数据应用解决方案交付客户使用。 公司资讯业务成长模式与价值存在巨大认知差。1)全球巨头发展史显示资讯行业具有极强领先者红利,上海钢联在数据综合处理、人才储备、客户群体、技术体系存在全面竞争优势,由资讯形成的指数初步具备全球影响力。2)公司跨行业议价权提升,黑色、有色、能化多品类指数跑赢同行,并被发改委采用,商业化在即。3)从资讯商业价值实现方式、国内资讯领军成长模式、全球巨头商业模式、竞争对手分析来看,上海钢联在资讯市场面临约80亿元成长空间。 目标市值203亿,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4/5.64/8.25亿元,资讯业务2020年实际现金流收入为7.52亿,给予2020年资讯业务目标市值为128亿元,对应实际资讯收入17倍PS。预计钢银电商2020年融资后实现利润4.60亿元,公司未来3年复合增速达到59.77%,上海钢联对钢银电商的持股比例为33.80%(融资后),给予上海钢联的目标市值75亿元,对应PEG0.8,上海钢联2020年的目标市值为210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钢铁市场交易量不及预期;供应链金融融资进展不及预期;数据资讯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赛意信息 综合类 2020-05-01 17.38 -- -- 19.72 12.81%
25.96 49.37%
详细
事件:4月28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0.76亿元,同比增长18.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6亿元,同比下降41.57%;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43.90%。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41亿元,同比增长16.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95.35万元,同比增长1018.89%,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30.30万元,同比增长142.41%。整体符合市场预期。智能制造拉动收入及毛利率增长,今年头部客户业务需求有望恢复。1)智能制造及工业物联网业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79.68%,收入占比自16.18%提升至24.58%,是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由于产品化程度提升,该业务板块毛利率较去年同期29.97%提升至31.56%。公司面向市场提供的S-MOM制造运营套件在开放性平台化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平台+行业套件包+配置化服务”的业务模式。公司历史上专注于高景气度行业的客户拓展,在PCB半导体、泛家居、通信电子及相关零部件等行业持续深耕。目前,大型头部制造业企业通常具有多地点多工厂性质,首次项目通常以单工厂为切入,以多工厂推广进行复制,因此S-MOM等标准化产品有望加速推广,带动该业务持续增长。2)泛ERP业务运营管理软件领域,本期营业收入为7.01亿元、同比增长2.32%,毛利率为28.78%、下降5.98个百分点。2019年头部客户受“实体清单”影响,导致公司部分订单签订价格水平波动,使得相关业务毛利率受到的影响。预计2020年订单量和价格有望恢复。3)另外,2019年公司新增集团或大中型客户200余家,活跃客户500余家,全年订单同比增长33.5%,较往年有明显提升。 加大销售端拓展,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本期销售费用为0.58亿元,同比增长59.26%,主要由销售员工人数增加以及市场推广活动增加;管理费用为0.81亿元,同比增长27.59%,主要由管理人员职工薪酬福利、股份支付费用增加;财务费用为-144.48万元,同比下降74.92%。本期研发费用为0.89亿元,同比增长25.15%,研发创新领域投入增加所致,特别是SMOM相关产品。 疫情影响下公司Q1收入仍保持增长,“新基建”行业IT需求依旧强烈。1)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41亿元,同比增长16.58%,略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业务领域的持续开拓,今年一季度在手订单充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使得公司在疫情影响下Q1收入仍保持增长。2)公司下游主要为通信、电子、半导体、家电等高景气行业的头部客户,如华为、美的、深南电路等。历史上在经济不景气环境下,预计对精细化管理诉求更高,IT投入意愿甚至可能提升。 拥有多个高景气行业诸多头部客户,智能制造产品推广有望提升盈利能力。1)2019年公司获得华为顶级战略合作伙伴殊荣。赛意自主解决方案已入选华为严选商城,SMOM系统再进入鲲鹏生态、加速推进企业私有云方案。还深度参与认证研究院,挑选国内优秀的数字化技术和软件公司,输送至相关企业。华为作为公司最大客户,同时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华为收入占比逐步下降。2)公司依托ERP客户渠道关系,包括华为、美的、步步高(VIVO手机)、阿里、伊利、松下等。基于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行业合作经验,随着产品标准化和软件化程度提高,智能制造方案有望快速向细分行业纵深拓展。另外,未来客户业务与数据一旦上云,可以衍生诸多增值服务收入。3)自主产品软件毛利率较高,软件与硬件标准化产品以及企业云服务在智能制造方案不断渗透趋势下,有望长期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关键假设以及2019年财报,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4亿元、18.25亿元和22.45亿元(2020-2022年之前为14.22亿元和17.93亿元),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2.36亿元和3.34亿元(2020-2022年之前为1.53亿元和2.12亿元)。即未来三年利润CAGR为44%,给予PEG=0.9,对应PE为40x,2020年目标市值为6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推进不达预期;贸易摩擦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虹软科技 2020-04-30 55.93 -- -- 88.00 57.14%
108.44 93.89%
详细
事件:虹软科技4月27日公布2019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2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33.52%。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31.0%;归母净利润4929.58万元,同比增长62.04%。 智能手机方案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收5.43亿元,同比增长23.78%。在智能手机景气度下降的情况下,公司智能手机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实属难能可贵,原因在于公司针对高端旗舰机的多项新技术实现了落地,同时也扩大了在已出货高中低端智能手机中的产品覆盖,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包括智能超像素解决方案、智能全景拍摄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多摄、深摄算法均已经实现产品化落地。 研发新品方案放量在即。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研发包括智能深度摄像解决方案、光学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解决方案,2019年在技术研发、量产出货均取得良好进展:1)智能深度摄像解决方案:适用于TOF摄像头的一体化3D算法解决方案等新产品已在一线手机厂商成功出货。2)光学屏下指纹解决方案:于2019年下半年向手机客户进行策略性推广。3)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已完成流片和样品制作,检测结果良好并满足设计要求;在与生产厂商进行最后量产工艺验证的同时,公司也正积极与手机客户开展深度合作,有望于2020年批量出货,实现在手机屏下领域的新突破。 智能驾驶业务商业化快速推进。2019年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收入1606万元,同比去年629%。公司解决方案从2019年起逐步得到国内主流车厂及其核心供应商的认可,在过去半年的多个车厂招标中,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现已有多款使用公司车载产品的车型开始投入市场销售,同时还有超过十款以上的车型正在与客户定点开发中。 疫情下2020Q1收入和业绩依旧实现高速增长。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高增长。原因在于:第一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规模扩大,在单一智能手机客户产品渗透率稳步提升;第二智能驾驶业务快速发展,一季度实现收入1701万元,超过2019年全年收入;第三银行理财收益增加1333万元。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0-2022年虹软科技营业收入为7.8亿元、11.6亿元、1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9亿元、4.3亿元、5.7亿元。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不达预期、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新领域开拓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中科曙光 计算机行业 2020-04-29 31.88 -- -- 41.83 31.21%
53.98 69.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元,同比下降8.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15.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2.12%。略超市场预期。 Q1业绩略超预期,预计由芯片供应缓解及超算订单兑现。1)本期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4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7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12%。2019年6月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Intel芯片采购等关键环节被限制,服务器相关业务自此受到负面影响,2019Q4单季度收入同比下滑23.71%。但2019Q1公司业务并未受该事件影响。再考虑新疫情影响到国内各行业的业务开展。因此,2020Q1收入仅下滑8.42%,净利润端实现正增长,略超市场预期。2)预计主要原因为:公司通过全面梳理供应链、寻找可替代部件,与主要供应商进行积极有效沟通,芯片供应问题有所缓解。另外,受益于“新基建”建设,国内对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预计公司超算收入持续增长,且超算项目毛利率明显高于通用服务器。根据政府采招网,2019年12月中科曙光成功中标成都超算中心项目,中标金额为16.24亿元。3)本期非经常性损益为0.32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等。 费用总体平稳,研发持续高投入。本期销售费用为0.63亿元,同比下降21.76%,预计由商务活动减少。本期管理费用为0.51亿元,同比增长21.27%,预计由管理层薪酬增长。本期财务费用为0.19亿元,同比下降59.70%。本期研发费用为1.73亿元,同比增长55.24%,预计由多个信创领域研发团队扩张。 定增48亿元发力国产芯片高性能计算相关核心技术,信创战略升级迈出关键一步。4月23日公司公告定增预案,募集资金不超过为47.80亿元,募投项目为:基于国产芯片高端计算机研发及扩产项目(20亿元),高端计算机IO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2亿元),高端计算机内置主动管控固件研发项目(4.8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3.8亿元)。我们认为此次定增预案募资金额较大、募投项目为关键核心技术,有望推动国产处理器芯片的产业化,构建“芯片设计与制造、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应用服务”完整创新链和产业链,是公司战略发力信创领域的关键一步。 海光芯片流片或顺利切换,信创产业趋势下有望核心受益。1)海光x86架构CPU芯片前期获得AMD的Zen架构授权,逐步实现自主研发。x86架构生态成熟、芯片技术起点高,近期海光芯片在全球测试数据库展现一流性能。2)2019年海光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245%,净利润0.60亿元(2018年为亏损0.36亿元)。按照单片五千元估算出货量达到8万片,佐证前期已顺利量产。3)预计后续芯片加工环节将向亚太地区转移,主要代工厂为台积电、三星和中芯国际。考虑14nm工艺已经成熟,并且格罗方德和三星技术来源相同,预计2020年有望顺利实现切换。4)国内信创产业拥有庞大产业链,而CPU是IT基础设施的核心。公司旗下海光是国内x86架构顶级芯片领军供应商,并且2017年昆山百万产能自主可控服务器生产基地启动,2019年海峡星云海光整机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基地落地,两大信创服务器产业基地确保未来产能发力。另外,公司基于龙芯处理器的信创产品线亦全国领先。随着国内信创产业趋势不断强化,公司有望核心受益。 持有诸多优质科技资产,股权增值潜力巨大。中科曙光作为中科院优质上市平台,对于中科院顶级科技资产具有业务及股权整合权。公司前期投资的中科星图、海光信息、曙光云计算、中科三清、中科睿光、曙光节能等顶级科技资产,未来股权增值空间巨大。中科星图于2019年12月通过上交所科创板发审会审核;中科三清、广西云计算等创新型企业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关键假设及近期财报,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1.78亿、138.92亿以及169.8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5亿、11.04亿以及14.26亿。由于2019年报业绩超预期,海光芯片流片问题有望解决,信创产业趋势下公司是核心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服务器行业竞争加剧;芯片量产化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加剧风险;定增还存在不确定性。
航天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0-04-28 18.78 -- -- 18.17 -4.47%
19.87 5.80%
详细
事件:4月25日,公司发布2019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9.04亿,比上年增长21.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25亿元,比上年下滑11.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8亿元,比上年下滑44.94%。符合市场预期。 系统集成和渠道销售拉动收入增长,核心税控业务影响盈利情况。1)2019年营业收入339.04亿,同比增长21.35%,整体毛利率15.86%,较上年同期下降4.57个百分点。本期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及相关设备业务收入为54.06亿元、同比下滑2.69%,而系统集成收入为97.80亿元、同比增长34.78%,渠道销售收入为163.22亿元、同比增长29.56%,后两项业务带动收入端增长,但防伪税控业务下滑拉低整体毛利率。2)核心金税业务收入54.06亿元、同比下滑2.69%,毛利率为52.53%,从而影响整体毛利润情况。为确保2019年4月1日减费降税政策落地,公司高效完成增值税改革税控服务升级保障工作,税控系统升级和相关服务工作对涉税业务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全年公司销售金税盘产品超过350万套,累计企业用户超过1700万户。51发票平台实施“51云税”中台战略,已上线企业超过340万户。全年电子发票用户新增超过120万户,51发票平台的用户规模和开票量位于市场前列。税务终端产品销售规模超过2万台,市场占有率第一,智能微厅已投放市场试点30余套。税务Ukey产品第一批通过符合性测试,第一家实现批量供货,6款UKey产品全部入围总局名单,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3)2019年网络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收入97.80亿元、同比增长34.78%,毛利率为15.90%。 公司利用在系统集成行业多年的客户、技术和声誉积累,收入有所增长,但由于系统集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下降3.05个百分点。4)2019年渠道销售收入163.22亿元,同比增长29.56%,由于渠道销售业务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74个百分点。5)公司2017年认购的中油资本股票,根据2019年12月31日中油资本收盘价12.17元/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46亿元,为主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构建企业财税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助贷业务稳健增长。公司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税金融服务平台,推出了包括云代账、云记账、极速开票、诺通付、诺言、电子合同以及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综合服务系列产品。2019年引进多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新产品,授信额超过百万的微众银行企业贷也已在15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全年新增云代账户数超过36万户,财税服务平台月均独立用户访问数(UV)近400万户。全年新增上线信贷、理财和保险等不同形态的金融服务产品,全体系信贷服务业务累计放款额近250亿元。 费用整体增速平稳。本期销售费用为8.52亿元、同比增长20.38%,管理费用为11.30亿元、同比增长20.86%,研发费用为7.89亿元、同比增长26.68%,财务费用为0.81亿元、同比增长201.88%。 信创大趋势下,系统集成、产品和咨询业务有望加速推进。2019年公司入选“国家安全可靠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重点企业”。截止2019年底,公司已累计中标65个信创试点项目,中标率稳居行业第一,安徽、贵州、广东等一批示范工程完成验收。已获得39家部委、26个省市自治区的信创设计咨询业务,咨询方案投资预算规模约占整体信创产业总体规模的三分之一。 2019年,交换及信任产品成功落地8个省份市场(四川、江苏、河北、重庆、天津、甘肃、湖南、广东),地方省市累计占有率超过70%;拓展了国资委、最高检、最高法等16个中央部委,部委累计占有率超过50%。另外,公司也与华为、阿里、飞腾等多家核心软硬件厂商开展积极合作。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关键假设以及2019年财报,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8.57亿、443.88亿和502.35亿,预计2020-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71亿、15.37亿和17.76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税控行业性降价影响相关企业当期利润;业务推进不达预期;宏观经济风险;预测假设与实际情况有差异的风险。
创维数字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4-28 10.41 -- -- 11.64 10.86%
13.74 31.99%
详细
事件:2020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实现收入17.1亿元,同比下滑16.7%,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万元,同比下滑3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下滑60.1%。 全球疫情负面冲击,收入、毛利率小幅下滑。2020Q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国内运营商市场受到影响,而公司2019年海外收入占比约36%,其中东南亚以及非洲的几个人口大国是其主要市场,欧洲市场主要由子公司strong负责。我们估计海外收入占比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而海外产品毛利率往往高于国内产品,因此对一季度的综合毛利率形成一定压力,同比2019Q1下滑1.82个pct至18.34%。 内控管理提升,单季经营性净现金流刷新2015年至今最佳水平。公司2020Q1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7.3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62亿元,这一单季数据也刷新了2015年至今的最佳水平,同时2020Q1现金回款比例达到152.4%,应收账款明显收缩,已低于2018年年底水平,充分说明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的回款力度,内控管理进一步提升。 有线电视一网整合打开5G下游应用,公司VR有望入围集采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机顶盒出货量连续十二年位居广电运营商第一名,随着广电5G的加速,公司有望输出更多的5G设备(如Pon、Wifi、CPE等),同时依托创维VR一体机在国内的头部厂商地位以及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管控,进入广电5G下游应用生态链。而2019年底至2020年初,三大运营商分别发布了各自2020年VR头显设备出货目标数量(合计约600万台),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延期,我们预计第二季度将会看到集采落地,公司VR产品有望入围,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收入96.6亿元、119.5亿元和139.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9.05亿元和10.6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16.2倍、12.6倍和10.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投资和政策实施进度低于预期;海外市场的法律和政治风险;汇率波动加剧;技术更新风险;原材料大幅涨价;宏观环境低于预期的风险。
麦迪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0-04-27 39.05 -- -- 51.32 0.83%
55.00 40.85%
详细
事件:公司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8.7万元,同比减少1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99万元,同比减少1.42%。2020Q1公司营业收入1638.6万元,同比减少59.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642.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10万元 整体解决方案拉动2019年收入增长,疫情影响2020Q1业务下滑。公司2019年实现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8.7万元,同比减少15.49%。其中,自制软件业务实现收入1.71亿元,同比下滑1.72%,毛利率持平;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受益于智慧手术室与急诊急救平台订单的快速增长,实现收入50.99亿元,同比增长9.68%,毛利率为55.37%,相对2019年上升6.73pct;运维服务业务受益于手麻等业务持续性运维需求实现收入0.35亿元,同比增长20.83%。2020Q1公司实现营收1638.6万元,同比下降59.99%,归母净利润亏损1642.7万元,主要是因为公司的产品大多应用在医院的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急症急救等相关科室。受疫情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秩序中断,以上科室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被迫停滞,使得公司大部分正在执行的合同无法如期完成验收确认收入所致。 急诊急救平台开启公司新成长,手麻与重症监护稳步发展。1)疫情下重症监护资源紧张,ICU系统提高效率势在必行。疫情下ICU重症监护资源紧张,重症辅诊临床信息系统在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方面能力突出。2)全国加速基于“五大中心”的急救平台,“531”标杆项目凸显竞争优势。政策要求到2020年,全国各地逐步建立基于“五大中心”急危重症体系。苏州模式的区域智慧急救平台已成为标杆项目,具备可复制性推广全国,公司深度参与苏州“531”工程建设,发力急诊急救建设。公司承揽了吉林省医疗救援应急指挥平台的业务支撑平台的项目建设,中标“昆山市区域一体化平台(含急诊、五大专科及专科数据应用系统)”项目,中标金额1,560万元,加深了对专科数据的挖掘和运用。 进军辅助生殖高壁垒蓝海市场,充足资本打造全产业链生态。1)不孕症率持续上升,辅助生殖成蓝海市场。据锦欣生殖招股书,预计到2023年,中国不孕不育患病率将达到18.2%,不孕夫妇数量达到5千万人次,2018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为7%,同期美国市场渗透率超过30%。随着渗透率的提高叠加中国人口基数,辅助生殖成蓝海市场。2)辅助生殖牌照铸就高门槛,优质民营机构具备发展潜力。中国的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受严格监管,牌照数量有限,新申请难度较大。当未来市场渗透率上升,牌照按照国家规定发放时,顶尖公立医院供不应求,出现排位时间增长的现象,部分优质民营机构将释放较大发展潜力。3)收购海南玛丽医院,打造辅助生殖全产业链生态。公司收购玛丽医院51%股权进军辅助生殖,未来有望以辅助生殖医疗机构为中心,持续提高周期数和扩大市场市场规模,并向产业链中游延伸,进行经期与内分泌管理服务,以及不孕不育与优生优育服务。同时借助自身信息化优势,打造全国辅助生殖云平台,为衍生服务提供更多可能性。我们认为,充足的资本实力将加速公司在辅助生殖市场的产业链布局,以辅助生殖医疗机构为中心扩大辅助生殖周期规模。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实现收入4.60、6.03、7.49亿元,同比增长38.2%、30.9%、24.3%,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81、2.47亿元,同比增长192.3%、32.4%、36.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辅助生殖业务推进低于预期;急诊急救全国建设进程低于预期;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宝信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0-04-27 47.20 -- -- 57.55 21.06%
74.27 57.35%
详细
事件:宝信软件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为8.8亿元,同比增长99.8%。 2020Q1公司实现收入13.0亿元,同比减少7.4%;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增长45.9%。 2019年宝信软件原主体净利润同比增长31.4%,武汉宝信实现扭亏。 2019年,宝信软件(含武汉宝信)总体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79亿元。如果只考虑宝信软件(不并表武汉宝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6.7亿元,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8.79亿元,同比增长31.4%;如果考虑了合并武汉宝信后的宝信软件(18-19年武汉宝信皆并表),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4.4亿元,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8.79亿元,同比增长99.8%。其中,武汉宝信2018年净利润-2.29亿元,2019年度实现扭亏。 钢铁信息化受益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持续推进,以及智慧制造引领产业升级。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一直持续推进,带来大量钢铁信息化改造需求。 2017年2月,宝钢股份实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2019年6月2日,马钢股份发布公告称,中国宝武计划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马钢集团51%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与此同时,智慧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来的产业升级,有效拉动了钢铁信息化的需求。 2019年公司软件开发及服务实现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了24.4%。 上海宝之云IDC上架率持续攀升,正式开启全国布局。公司上海宝之云前四期IDC的机柜数量共约2.7万个,2019年期间IDC上架率持续攀升,目前已交付的整体上架率达到了80%以上,2019年公司固定资产为14.3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9亿元,原因是宝之云四期1号楼、2号楼项目部分机房已交付使用。公司依托上海IDC的经验,已经正式在全国开启布局IDC和云计算服务能力,目前已经公告规划了武汉1.8万个IDC机柜的建设计划。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宝信软件2020-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8亿元、13.99亿元,16.66亿元,CAGR为23.7%。 风险提示:IDC需求放缓风险、IDC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业务进展、钢铁等下游行业信息化需求下滑风险、受宝武集团经营状况影响大。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0-04-27 34.51 -- -- 34.93 0.92%
42.96 24.49%
详细
事件:科大讯飞公布2019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27.3%;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51.1%。 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28.1%;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229.0%。 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继续保持稳定高增长。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收入规模迈入新的里程碑,收入同比增长27.3%,增速较前几年略有放缓,原因是公司的业务战略更加聚焦,主动调整了部分非战略业务所致。在拥有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上,公司持续推进“平台+赛道”的战略,成果不断显现。 费用率降低,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2019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1%,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虽然毛利率在2019年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期间费用率、其他收益的共同影响,净利润率从7.8%提升到了9.4%。2019年随着公司的人员布局完成、销售渠道拓展逐渐完善、研发投入进入稳定期,公司进行了绩效考核和人员优化调整,员工数量增速有所控制,期间费用率将会保持稳定或稍有回落。 短期疫情影响Q1施工和交付以及收入实现进度,长期发展无虞。2020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亏损的原因在于疫情的影响,本次新冠疫情较大程度上延缓了公司一季度项目的实施、交付、验收等相关工作的进度,因此也影响了收入的实现进度。随着3月初网上招标开始逐步实施,3月份公司新增中标合同金额达到9.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91%。预计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经营将实现同比增长,全年的经营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预计科大讯飞2020-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2.4亿、16.6亿、22.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技术研发落后及投入不达预期、新冠疫情影响、人才流失、应收账款加大、客户回款不达预期、费用投入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