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徐飞

万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0270520010001 曾任职:国金证...>>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09-02 38.01 -- -- 42.00 10.50%
42.00 10.50%
详细
8月30日晚,兴发集团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99亿元,同比增长74.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0亿元,同比增长221.62%。 投资要点:主营产品产销两旺,上半年业绩增幅亮眼:分季度来看,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87.24亿元,同比增长61.98%,环比增长1.74%;实现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145.56%,环比增长12.26%;综合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0.13%、25.90%,分别同比增长12.91pcts、10.28pcts,环比增长4.22pcts、1.22pcts。公司Q2及上半年业绩维持较高增速,主要系报告期内下游农化市场及食品加工、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需求较为旺盛,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催化,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涨幅显著,其中草甘膦(均价6.13万元/吨,同比增长150.27%)、特种化学品(均价1.68万元/吨,同比增长131.80%)、黄磷(均价3.06万元/吨,同比增长93.56%)、磷矿石(均价439.25元/吨,同比增长92.47%)价格涨幅靠前。另外在“矿电化一体”、“磷硅盐协同”的经营模式下,公司盈利能力同步显著增长,H1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当前公司正加大力度布局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项目及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支出6.56亿元,同比增长144.87%,重点项目均取得阶段性进展,贵州兴发1万吨/年二甲基二硫醚(DMDS),内蒙兴发15万吨/年废盐综合利用制烧碱装置、兴福电子4万吨/年IC级硫酸项目相继投运;新疆兴发二甲基亚砜二期2万吨/年项目、内蒙兴发5万吨/年草甘膦装置已于7月底进入试运行,下半年开始以上各项目有望陆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另外,兴友科技10万吨/年磷酸铁、宜都兴发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湖北兴瑞5万吨/年光伏胶和3万吨/年液体胶项目、内蒙兴发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装置、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以及兴福电子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技术改造、2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2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3000吨/年电子级清洗剂等项目均在稳步推进,未来各在建项目均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8.1/73.3/78.2亿元,实现EPS分别为6.1/6.6/7.0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6.5/6.0/5.6倍(对应8月30日收盘价39.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在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8-24 20.69 -- -- 20.66 -0.14%
20.66 -0.14%
详细
8 月19 日晚,万润股份发布了2022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7 亿元,同比增长42.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 亿元,同比增长63.06%。 投资要点:功能性材料、大健康产业双轮驱动,成长动力十足上半年业绩增幅亮眼:2022 年上半年,在国际形势趋于严峻、国内疫情反复,显示面板及柴油发动机等下游需求较为疲软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开发高性能分子筛产品,推进300 吨车用领域以外沸石分子筛产能建设,并拓展下游客户;优化显示材料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子公司三月科技OLED 成品材料成功通过下游验证实现供应,实现营业收入2640.31万元,同比增长150.97%,九目化学OLED 升华前材料再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3.10 亿元、净利润8504.96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53%、22.8%,烟台化工园区“OLED 显示材料及其他功能性材料项目”有望于年内投入使用,同时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材料等其他电子信息材料也均取得阶段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功能性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06亿元,同比增长5.19%;板块毛利率为42.54%,同比增长1.64pcts。 公司大健康板块报告期内同样发展良好,境外子公司MP 公司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产品销售情况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0.49 亿元、净利润1.91 亿元,万润工业园一期B02 医药车间已完成 GMP 认证,有望于年内投入使用,报告期内大健康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61 亿元,同比增长150.66%,板块毛利率为31.94%。 积极推动新材料项目建设,驱动公司长期成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子公司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有限公司启动了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用于扩充电子信息材料、特种工程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产能,其中包括PPI-01 产品(电子与显示用聚酰亚胺单体材料)、PPR-01 产品(半导体制程中清洗剂添加材料)、PLS-01 产品(显示用液晶单体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产能合计1150 吨;PTP-01 产品(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PCM-01 产品(工程涂覆用助剂材料)等特种工程材料产能合计6500 吨;PBB-01 产品(新能源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PBB-02 产品(新能源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PBB-03 产品(新能源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等新能源材料产能合计250 吨,项目建设周期为2 年。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提升公司新材料业务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完善公司新材料产品与产能结构布局,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以及未来新产能的投产计划,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2/12.01/14.45 亿元,对应8 月19 日收盘价19.52 元的PE分别为18.3/15.1/12.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OLED 终端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不及预期、液晶材料盈利能力下滑以及需求不及预期、沸石分子筛需求不及预期、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广东宏大 建筑和工程 2022-08-23 34.32 -- -- 34.60 0.82%
34.60 0.82%
详细
8月19日,广东宏大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0亿元,同比增长22.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9.49%。 投资要点:矿服板块市场开拓增效显著,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25.71亿元,同比增长24.54%,环比增长43.75%;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53.83%,环比增长412.35%。公司Q2业绩环比改善显著、H1业绩同比稳健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有二:1.报告期内国内矿产品需求增加,矿山企业开工意愿强烈,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对于重点区域大客户的市场开拓,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新开拓了圭那亚和哥伦比亚地区项目,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0.14%达到31.88亿元,板块效益同步提升,毛利率同比增长2.39pcts达到17.06%。2.内蒙古地区与甘肃地区民爆炸药需求旺盛,区域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3.54%、44.72%,加之因原材料硝酸铵涨价,公司上年末对炸药价格采取了提价措施,民爆板块报告期内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23.06%。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2H1硝酸铵市场均价为2765.43元/吨,同比2021H1增长了30.30%,较2021H2增长了9.64%。硝酸铵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对公司民爆板块盈利性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在公司优化产能布局以及有效成本管控下,报告期内民爆板块整体毛利率仅同比小幅下滑2.53pcts,为29.37%。报告期内,公司防务装备板块产品受交付等因素影响,收入未确认,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274.34万元,同比下滑86.60%,预计下半年随着订单收入陆续确认将有所提升。 新设子公司加速开拓西部市场,扩充矿服民爆业务版图:近年来,公司通过在富矿地区进行并购,成功打开西部民爆市场的同时在证炸药产能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对部分炸药产能进行了技改,合计在证产能已提升至50.1万吨。在公司“矿山民爆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下,收购富矿区民爆产能也有助于公司在当地开拓矿服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宏大工程和兴安民爆先后新设了新疆宏大、酒泉兴安和平凉兴安三家子公司,主营业务分别为矿山施工服务和民爆器材销售,其中酒泉兴安和平凉兴安已开始为公司贡献利润。新子公司的设立有望助力公司加速切入当地矿服民爆市场、扩充业务版图,并巩固公司“第一爆”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0/6.42/7.41亿元;对应的PE为44.9/37.8/32.8(对应8月19日收盘价32.42元)。维持“增持”评级。 注:考虑到军贸业务落地周期以及落地后不同产品的订单量、订单金额将导致军贸业务收入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盈利预测出现较大偏差,实际参考意义不大。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在盈利预测中暂时剔除了对军贸业绩的预测,以上盈利预测为针对公司现有主营业务未来表现的预估,意在体现剔除军贸板块进展后公司现有业务的发展趋势,军贸业务的未来表现则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增长弹性。 风险因素:军贸业务订单落地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军工信息不透明风险;矿服、民爆业绩不及预期风险;在研军贸产品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金发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8-19 11.63 -- -- 12.58 8.17%
12.58 8.17%
详细
近日,金发科技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67亿元,同比增长0.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亿元,同比下滑49.26%。 投资要点:原材料价格高筑,上半年公司盈利水平承压:报告期内,公司收到政府补助约1.21亿元,剔除对应非经常性损益部分后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亿元,同比下滑51.97%。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放缓、盈利水平下滑,一方面系疫情导致终端消费不振,下游需求疲软,另一方面系原料端受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增幅不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幅,主营板块盈利承压。分板块来看,改性塑料板块经营较为稳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1.71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仅家用材料业务销量下滑,其他细分业务均维持了不同幅度的增长趋势;新材料板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成品销量同比增长13.83%,实现销售收入16.21亿元,同比增长18.74%,但在成本端压力下,板块盈利性同比下滑;绿色石化板块则因下游需求疲软、工艺路线利润下滑,报告期内出现了小幅亏损;医疗健康板块报告期内产线生产效率升级,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低阻口罩销售突破1亿片,产品国际影响力提升,报告期内板块共计实现销售收入10.09亿元,同比上涨17.96%。分季度来看,Q2实现营业收入100.10亿元,环比增长5.84%,同比下滑2.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5亿元,环比下滑23.27%,同比下滑59.29%。Q2盈利性较Q1下滑主要系Q2绿色石化产品营收占比提升,以及改性塑料板块Q2产品原材料价格涨幅大于产品售价涨幅所致。当前上游原材料价格已开始回落,公司成本端压力将逐步减缓,各板块盈利性有望在下半年环比得到改善。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善产业链布局进行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第一阶段投资已完成28%,手套项目产线建设已完成64条,辽宁金发60万吨ABS及其配套装置项目部分产线已开始试生产,另外公司3万吨PLA产能也有望于2022年4季度投放。在主业改性塑料板块维持稳健经营的同时,新材料、绿色石化以及医疗健康板块项目均在顺利推进,随着在建产能的陆续投产,公司各产业布局将愈发完善,并有望成为公司长期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净利润18.61/22.94/28.0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99/11.35/9.29倍(对应8月16日收盘价10.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联创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2-08-15 15.60 -- -- 15.90 1.92%
15.90 1.92%
详细
2022年 8月 9日晚,联创股份发布了 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94亿元,同比增长 63.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73亿元,同比增长 1325.58%,实现扣非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 1651.24%。 投资要点: Q2主营产品需求阶段性受疫情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分季度来看,公司 Q2实现营业收入 5.82亿元,同比增长 45.65%,环比下滑4.72%;实现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978.32%,环比增长 18.7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2亿元,同比增长 1207.88%,环比下滑 11.78%。 公司 Q2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出现小幅下滑,主要系二季度受疫情影响,下游企业开工受限,PVDF 等主营产品需求阶段性疲软所致。 Q2归母净利润环比实现小幅增长,则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上海鏊投约 1.22亿元的业绩补偿。整体来看,公司 Q2及上半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PVDF 二期产能顺利投产,产品价格回落不减公司成长动力:2022年以来,随着少量新增产能投放市场,以及二季度下游需求阶段性疲软,PVDF及 R142b 价格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8月 9日,锂电级 PVDF 市场报价在 40万元/吨左右,R142b 市场报价在 12.5万元/吨左右,分别较高点回落了约 18%和 36%。目前成本端R142b 价格已基本企稳,对于当前锂电级 PVDF 价位仍有支撑力。公司以自有 R142b 产能生产 PVDF,成本可控。公司现有 PVDF 主要为锂电级产能,随着国内疫情好转, PVDF 的需求正逐步回温,公司绑定下游龙头企业,订单量充足,二期 5000吨 PVDF 现已处于产能释放阶段,有望在三至四季度陆续达产,下半年公司 PVDF 产销量有望环比上半年实现增长。另外,公司 6000吨/年 PVDF 配备 1.1万吨/年 R142b 联产 3万吨/年 R152a 项目以及乌海 2.5万吨/年 PVDF 配套 4.5万吨/年 R142b联产 12.5万吨/年 R152a 项目等均在顺利推进中,有望于 2023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建成投产。公司在国产锂电级 PVDF 领域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且下游客户资源优质,未来随着在建产能的陆续投放,公司在 PVDF 领域的规模优势及成本优势将被放大,届时即使产品价格及单位盈利水平较现阶段有所回落,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以及自身成长动力依旧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4.8/15.0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14.7/12.6/12.5(对应 8月9日收盘价 16.4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PVDF 及其他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7-20 16.06 -- -- 18.35 14.26%
18.86 17.43%
详细
7月14日晚,巨化股份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亿元-10.49亿元,同比增加725%-908%,实现扣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亿元-9.94亿元,同比增加1292%-1623%。 投资要点:Q2主营产品销量环比普遍实现显著提升,业绩增长超预期:分季度来看,公司Q2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4亿元-8.15亿元,同比预计增长576.21%-783.31%,环比预计增长166.06%-247.54%。 结合公司经营数据来看,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营产品普遍较去年同期实现了量价双增。产品销量方面,除含氟精细化学品和基础化工品外,其他产品半年度销量均同比实现小幅上涨;产品价格方面,基础化工品、含氟聚合物材料以及HFCs均价同比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85.24%、42.94%、32.52%;板块营收方面,基础化工品、氟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同比涨幅居前,报告期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34、12.97、6.22亿元,分别同比上涨73.87%、52.58%、46.05%。 Q2在部分产品价格环比下滑的情况下,公司业绩环比实现大幅上涨则主要系Q1公司装置生产开工及产品销售阶段性受到疫情拖累,Q2公司全面复产,产品产销量快速提升,并创下了单季度最好产销水平,其中含氟精细化学品、HFCs、食品包装材料销量环比增幅居前,分别环比增长了259.19%、95.56%和40.66%,仅氟化工原料Q2销量环比小幅下滑,系Q2制冷剂产销量大幅提升,氟化工原料自用需求随之上涨所致。 制冷剂阶段性筑底,静待需求复苏:2022年上半年以来,在原材料价格回落,空调、汽车等下游终端领域开工受疫情影响,进而导致对制冷剂需求疲软等因素下,制冷剂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根据公司经营数据显示,Q2公司制冷剂及HFCs销售均价分别环比下滑12.43%和20.21%,但同期制冷剂销量逆势实现小幅上涨。公司制冷剂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受甲烷氯化物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小,后续随着制冷剂价格及需求的回暖,公司制冷剂板块产销情况及盈利水平也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07-08 44.54 -- -- 45.19 1.46%
45.19 1.46%
详细
事件: 7月 5日晚,兴发集团发布了 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2-37.2亿元,同比增长217.31%-226.08%。 投资要点: 磷化工行业高景气度延续、新产能有序释放,Q2业绩环比持续增长: 分季度来看,公司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9.0-20.0亿元,同比增长 141.73%-154.45%,环比增长 10.47%-16.28%,表现略超预期。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有三:1.磷化工高景气延续,主要产品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上半年基于较为紧张的供需结构态势持续,公司主要磷化工产品磷矿石、草甘膦、黄磷、磷肥等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测算显示,2022年上半年磷矿石均价为 745.59元/吨,同比增长 80.79%,环比增长 31.87%;黄磷均价约 3.50万元/吨,同比增长 96.84%,环比增长 5.68%;草甘膦均价约 6.85万元/吨,同比增长95.46%,环比增长 8.54%;磷酸一铵市场均价约 3609.89元/吨,同比增长 51.19%,环比增长 13.32%;磷酸二铵市场均价约 3655.29元/吨,同比增长 27.93%,环比增长 12.25%。且公司在“矿电化一体”、“磷硅盐协同”、“矿肥化结合”的经营模式下,产业链优势、成本优势以及规模优势愈发凸显。2.精细化工品需求旺盛,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食品级磷酸盐、二甲基亚砜、湿电子化学品等精细化工品在下游需求的支撑下,产品价格普遍维持高位运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3.新增产能有序投产,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2021年二季度起,公司控股子公司宜都兴发、兴福电子、参股企业星兴蓝天等陆续有磷铵、湿电子化学品、合成氨等新增产能投产,一方面扩充了公司主营产品的规模,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公司在主营产品成本端的把控能力。2022年下半年,公司仍有磷矿、草甘膦、二甲基亚砜等新增产能待投产,届时将继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完善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合作框架,入局新能源路径清晰化:当前公司(持股 51%)与华友钴业(持股 49%)合资成立的兴友公司 3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已完成备案、环评等前期工作,并获得了项目建设用地不 动产权证书。华友钴业全资设立的友兴公司 3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已完成备案,正处于环评、能评等阶段。由于合作方华友钴业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发生调整,公司与华友钴业于 4月 30日修订合作协议,引入了华友钴业控股股东华友控股,负责华友钴业与新实施主体的项目衔接工作,后续华友控股或其关联方将收购友兴公司 100%股权,完成收购后,公司也计划注资友兴公司并持股 49%。未来公司、友兴公司与兴友公司之间有望形成磷-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华友控股也将借助自身在锂电材料销售方面的优势助力友兴公司销售磷酸铁锂产品。公司对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布局将不会因华友钴业的布局调整而受到实质影响,公司的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继续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参考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另外考虑到公司后续仍有新增产能将陆续投产贡献业绩增量,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8.3/73.6/78.5亿元,实现 EPS分别为 6.1/6.6/7.1元/股,对应的 P/E 分别为 7.7/7.1/6.7倍(对应 7月 5日收盘价 47.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化工安全及环保管控趋严,装置开工受限风险;在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主营产品下游需求及出口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新大正 房地产业 2022-02-17 37.13 -- -- 38.80 4.50%
38.80 4.50%
详细
公司是 A 股中唯一专注于公建物业的第三方物业管理公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公司战略发展路径清晰,与核心管理人员等形成深度绑定,业绩确定性较高。其凭借多年公建物管经营经验,在航空、学校等多业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并不断培育新的盈利增长极,保障公司业绩提升空间。 投资要点: 公司是少有的专注于公建物业管理的独立第三方公司,深耕中心城市业务,加快全国化业务布局:公司是重庆地区第一批独立第三方物业企业,截至 2021年 9月 30日,公司业务已遍布全国 24个省市,为 76个城市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公司重庆以外区域的在管项目数量占比由 2016年的21%发展至 2021年三季度末达到 49%。目前公司已初步实现了以重点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省市的全国化布局。 公建物管空间广阔,公司优势业态业务快速发展,多业态经营齐头并进: 通过对园区物业、场馆物业、医养物业、公共交通市场规模的估算,我们估计公司所深耕的公建物业业态的市场规模空间超 800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公司通过对公建领域各大业态的广泛布局,不断孵化出优势业态并进行深耕,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五大业态结构,其中公共物业业态形成多级孵化的潜在增长级,保障公司业绩提升空间。 公司构建多层次的激励措施,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公司搭建了三个层次的股权激励措施,将公司核心员工利益与公司业绩形成深度绑定;根据公司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业绩考核目标需 2021年-2025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达到 35.7%,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为 30.6%。另一方面,2021年开始公司逐步探索城市公司管理团队合伙人机制,重点中心城市激励措施的逐步到位将有利于公司提升在中心城市的市场拓展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0亿元、29.83亿元、40.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9%、43%、36%,规模净利润分别为 1.66亿元、2.42亿元和 3.28亿元,同比增长 27%、46%、35%。当前股价 37.13元/股(截止 2022年 2月 15日)对应 2021年-2023年业绩的市盈率分别为 36.40、24.95、18.45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公司项目外拓不及预期、新项目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等。
中国人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11-02 4.99 -- -- 4.97 -0.40%
4.97 -0.40%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10月28日晚,中国人保发布2021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582.45亿元,同比增长0.5%;归母净利润207.75亿元,同比增长10.9%;扣非归母净利润205.47亿元,同比增长10.3%。 投资要点: 财险:非车业务亏损拖累承保利润,综合成本率小幅上行。2021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457.96亿元,同比微增0.5%,受车险和信用险保费下滑影响,保费增速较21H1有所收窄。从财险核心指标来看,1)承保利润32.0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3%,主要受非车业务承保亏损所致。2)综合成本率 98.9%,同比提高 0.5个百分点。其中:财险整体综合赔付率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至73.8%,我们认为赔付率向上主要受河南暴雨自然灾害影响;费用率持续改善,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至25.1%。 寿险:新单保费同比负增,准备金增提拖累净利润表现:2021年前三季度,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779.36亿元,同比-5.1%。1)新单保费同比负增,长险首年保费同比-13.6%至325.77亿元。2)人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53.13亿元,同比减少 20.7%,我们认为主要受传统险折现率下行、准备金计提增加所致。 健康险:期交新单保费同比负增,净利润增速超预期。2021年前三季度,在趸交新单和期交续期保费同比大幅增长的拉动下,人保健康实现保费收入306.50亿元,同比+12.2%。从新业务结构来看,趸交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趸交保费同比+31.1%,期交新单保费同比-32.7%,保费结构优化未能持续,预计21Q3NBV 及NBV margin 均有所下滑。盈利方面,人保健康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8%,盈利表现超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EPS 为0.50/0.57/0.66元,对应PE 为10.01/8.77/7.63倍,BVPS 为4.95/5.38/5.86元,对应PB为1.01/0.93/0.86倍(对应2021年10月29日收盘价5.02元),当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长险新单增长不及预期,车综改影响超预期。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9-02 48.98 -- -- 52.63 5.73%
54.00 10.25%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 21H1归母营运利润818.36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 580.05亿元,同比-15.5%;寿险及健康险内含价值 8635.85亿元,同比+4.7%;年化营运 ROE 为 21.0%。 投资要点: 寿险改革成效初显,代理人渠道产能稳中有升,多因素下 NBV 及 NBVmargin 双承压。1)代理人清虚仍未完成,截至 21H1代理人数量较上年末下滑 14.3%至 87.8万人,但人均产能稳中有升,代理人渠道改革成效初显。2)受经济波动、供需错配等因素影响,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短期受阻,居民消费向以年金险为主的储蓄类产品倾斜。3)受高价值长期保障型业务 NBV 大幅下滑拖累,21H1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NBV 同比下滑 11.7%至 273.87亿元;而低价值储蓄类产品首年保费占比提升,NBV margin 同比下滑 5.5pct 至 31.2%。 车综改影响下保费规模仍承压,意健险业务维持高速增长,业务成本结构不断优化,财产险整体盈利情况较好。1)分险种来看,21H1车险保费同比-6.9%,车综改影响下车险规模持续负增长;信用险风险继续出清,成本结构大幅优化,承保利润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意健险业务维持高速增长,21H1保费同比+30.4%。2)核心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 2.2pct 至 95.9%,财产险成本结构不断优化;营运利润同比+30.4%,财产险总体盈利表现亮眼。 受华夏幸福投资资产减值计提等影响,21H1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21H1华夏幸福投资资产减值计提、估值调整等金额为 359亿元,对税后归母净利润影响-208亿元,对税后归母营运利润影响-61亿元。剔除该影响,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为 14.7%,盈利情况较好。 回购计划、股东分红彰显公司信心。中报披露的同时,公司公告称使用50-100亿元自有资金以不超过人民币 82.56元/股的价格回购本公司 A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同时公司加大股东分红力度,拟 10派 8.8元,每股股息+10.0%,均彰显了公司对其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短期来看,公司寿险改革仍面临一定考验,高价值保单销售受阻,代理人清虚尚未完成,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 EPS 为 7.31/8.57/10.81元,对应 PE 为 6.93/5.92/4.69倍,EVPS 为 80.72/90.46/102.60元,对应 PEV 为 0.63/0.56/0.49倍(对应 2021年 8月 30日收盘价 50.71元)。当前估值处于低位,考虑到公司在医疗生态圈建设、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市场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寿险改革不及预期、新单增长不及预期,华夏幸福债务风险加大。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4-27 74.02 -- -- 73.98 -0.05%
73.98 -0.05%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中国平安发布一季报。报告显示,平安集团一季度归母营运利润391.20亿元,同比+8.9%,归母净利润272.23亿元,同比+4.5%,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189.80亿元,同比+15.4%,年化营运ROE 为20.0%。 投资要点: NBV 增速回暖,代理人持续清虚,寿险改革道阻且长:价值方面,受到去年同期低基数、开门红旧版重疾产品销售火爆的影响,一季度寿险及健康险NBV 同比增长15.4%至189.80亿元,结束了去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但开门红年金险产品大量销售,而年金险对价值的贡献远不及其对规模的贡献,从而拖累NBV margin 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31.4%。 人力方面,代理人数量持续下滑,较20年末下降3.7%至98.6万人,低产能人力持续清虚。我们认为,在寿险改革进程中,打造高质量代理人队伍是人身险业务实现价值与规模突破的关键点,队伍增员与留存困难使代理人渠道改革仍面临一定压力。 大健康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产品+服务”模式开拓中高端重疾市场:公司运用科技优势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和保险产品进行横向打通,为客户配备专属医生的同时,从健康、慢病、重疾和养老四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大健康管理,搭配多次赔付重疾新保险产品,瞄准中高端市场,全面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我们认为,医疗健康服务与保险保障相结合的新型保险产品在健康险市场上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有望带动互联网医疗和健康险业务齐头并进。 综合成本率改善,保费下滑压力得到有效对冲,财险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21年一季度,财产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61.75亿元,同比下降8.8%;受益于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风险逐步出清,综合成本率微降1.3个百分点至95.2%,成本结构优化效果显著;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5.2%至51.19亿元,财产险盈利能力得到修复。 华夏幸福计提投资资产减值,风险逐步出清:2021年一季度,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182亿元,约为540亿风险敞口的30%。减值导致税后归母净利润缩减100亿元、税后归母营运利润缩减29亿元。在华夏幸福拨备计提的影响下,集团一季度仍表现良好,减值对于集体盈利状况的影响有限。随着风险的逐步出清,我们认为集团的营运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将继续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寿险改革的不确定性,以及开门红消化了大量积累客户导致后期负债端增长乏力,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测2021-2023年EPS 为8.43/9.29/10.45元,对应PE 为8.81/7.99/7.10倍,EVPS 为83.69/96.56/112.11元,对应PEV 为0.89/0.77/0.66倍,当前估值处于低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新业务增长不及预期,寿险改革进程不及预期,人力质态改善不及预期,华夏幸福债务风险加大。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1-04-26 54.66 -- -- 63.87 16.85%
72.27 32.22%
详细
事件: 1)4月23日,爱尔眼科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9.12亿元(+19.2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17.24亿元(+25.01%)、21.31亿元(+49.12%);2)4月23日,爱尔眼科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报告,公司于报告期间内实现营业收入35.11亿元(+113.90%),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4.84亿元(+509.88%)、5.09亿元(+1870.84%)。 投资要点: 眼科需求释放,自主消费升级下量价齐升 2020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后随着疫情好转,业绩逐步企稳回升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公司全年门诊量达到75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9%;手术量达到69万例,同比增长14.19%。分业务来看,屈光项目实现营收43.49亿元,同比增长23.17%;白内障项目实现营收19.61亿元,同比增长11.41%;视光服务项目实现营收24.54亿元,同比增长27.15%。2021年一季度,在品牌影响力和经营规模不断提升的驱动下,公司业绩表现十分亮眼: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56.43%;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2.14%、87.18%。眼科医疗服务需求的释放导致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叠加自主消费升级背景下高端手术占比的提升及国家近视防控、防盲防治政策的推进,公司部分主营业务形成了量价齐升的局面。 并购重组持续推进,分级连锁优势进一步凸显 近几年,公司持续提高全国医疗网络的广度、深度以及密度,不断完善各省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2020年公司并购重组收购了30家医院,扩大了服务范围,加固了公司行业龙头的地位。截止到2021年3月31日,公司境内医院数量已经达到149家,门诊部数量已经达到93家。我们认为全国医疗网络布局的推进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为“新十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球资源+医教研平台+多层次服务 公司拥有多家领先的海外眼科机构,通过国际化平台积极推进海外人才引进、国际专家合作,嫁接高端服务模式及先进的医疗技术。此外,公司的医教研体系也正日趋完善:2020年,公司分别与暨南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领域进行全方面的合作;同时,公司首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成立。公司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一方面根据医疗消费升级的趋势,积极开发个性化的高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爱尔特色的“交叉补贴”模式和高效的工作机制,为缺乏支付能力的贫困群体提供公益慈善医疗服务。“全球资源+医教研平台+多层次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持续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同样也将提升爱尔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加快互联网医疗建设及数字化转型 近几年,公司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拓展线上服务功能。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已累计89家医院上线智慧医院系统,患者可通过网上医院进行预约挂号、诊间结算等服务,极大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效率。此外,公司医疗业务云平台顺利通过信息安全三级等保测评,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医疗服务方面的应用也在探索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不仅强化了公司分级连锁的优势,在医药电商、慢病管理系统等模式不断涌现的环境下,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4.04、31.39、40.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8、0.76、0.97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1、93、7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医疗事故风险、并购整合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持续蔓延及反复风险。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3 197.21 -- -- 231.19 17.23%
231.19 17.23%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1)4月20日,智飞生物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1.90亿元(+43.48%),实现归母净利润33.01亿元,(+39.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39.13%);2)4月20日,智飞生物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报告,公司于报告期间内实现营业收入39.27亿元(+49.0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9.38亿元(+81.69%)、9.42亿元(79.68%)。 投资要点:l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代理、自研齐发力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公司依旧保持了业绩的稳步增长,代理产品和自主产品双向发力。其中,自主产品提升较为明显: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增长703.18%、Hib 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增长764.13%、AC 结合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增长558.10%。而代理产品中四价、九价HPV 疫苗表现同样亮眼,批签发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0.23%、52.41%。 2021年Q1公司业绩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从一季度疫苗产品批签发量来看,四价、九价HPV 疫苗同比增长分别为46.90%、195.12%,自主产品销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在HPV 疫苗市场规模不断扩容、自主产品持续发力、居民对疫苗认知提升的市场环境下,预计公司2021年业绩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研发管线丰富,部分产品将迎来收获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27项。其中,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结核感染人群用)处于申报生产阶段,一旦上市可与EC 蛋白共同增厚公司营收及盈利能力;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及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均已完成临床试验;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等项目处于III 期临床阶段,部分产品有望迎来收获期。从临床前项目来看,公司积极布局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SV 疫苗等大单品种领域,丰富的研发管线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组新冠疫苗获批,有望大幅提高业绩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 细胞)在3月收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的函件,获得了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的批准。该产品为全球首款获批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生产成本低、储存及运输方便,在产能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相关业绩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暂不考虑新冠疫苗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85、61.77、76.57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93、3.86、4.79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64、48、3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质量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1-04-14 44.65 -- -- 76.69 32.25%
72.27 61.86%
详细
事件: 4月8日,公司发布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骨干共4909人;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000万股;首次授予价格为每股27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78个月。3月27日,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拟发行不超过2.0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5亿元,用于对上海、沈阳等7家医院的新建或迁址,加快以区域龙头医院为平台向下级医院辐射的连锁服务网络建设。 投资要点: “最强”股权激励,覆盖广、锁定长、惠及深 公司上市以来先后实施了三次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近2500人。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本次进一步扩大了激励范围: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4909人,覆盖员工比例达到四分之一,其中9位是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4900位是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000万股,其中首次授予48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16%,预留12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29%。在价格方面,首次授予价格为每股27元,且预留的限制性股票也为27元每股;在解除限售方面,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达标后将按每年20%的比例逐年解锁,预留的部分若在2022年授出,则按每年25%的比例逐年解锁。此次股权激励进一步健全了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有效的将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将充分调动爱尔员工的积极性,助力公司“新十年”战略目标的实现。 聚焦区域龙头医院升级,稳固眼科医疗服务龙头地位 3月26日公司披露了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36.5亿元的资金,用于对上海、沈阳等重点城市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在人口老龄化、青少年近视高发化以及居民用眼高强度化的环境下,我国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及市场规模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此次定增的目的除了更好的承接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外,也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分级诊疗体系,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望将基层眼科水平提升至地市级医院水平,为公司“新十年”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56、23.69、30.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5、0.57、0.7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9、101、7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医疗事故风险、并购整合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持续蔓延风险。
爱博医疗 2021-04-02 168.43 -- -- 223.80 32.76%
398.86 136.81%
详细
人工晶体为核心增长力,角膜塑形镜已初露锋芒 2020年公司“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产品的销售量达到约50万片,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4.7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81.92%,目前依旧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另一方面,公司“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在2020年实现了快速放量,全年销售量超过10万片,实现营业收入0.41亿元,同比增长479.5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5.14%,较2019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公司OK镜设计独特,优势明显,在行业整体处于上升的时期内,预计相关业绩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营收占比有望逐步提升,形成“双核驱动”发展。 持续创新研发,拓展医美、骨科领域 公司以研发为主导,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0.30亿元,同比增长38.36%;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0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4.40%,同比增加4.55%。在研项目中,多焦点人工晶体、多功能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硬性接触镜酶清洁剂均已完成临床试验,处于准备申报注册阶段。此外,公司基于新型眼科粘弹剂项目研发过程中积累的材料、工艺等方面丰富的经验,并将其应用于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项目,截至报告期末,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项目已进入注册检验阶段,将助力公司业务拓展至医美领域;同时,公司在颅颌面内固定网板(眼眶骨)项目积累了一定的骨科产品研发经验,为公司拓展骨科产品奠定了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2、1.99、2.6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5、1.89、2.5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6、90、6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单一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