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邓周宇

上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70523040002。曾就职于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25%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5-06 33.56 -- -- 38.88 15.85%
49.00 46.01%
详细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345.63亿元(+2.61%)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89亿元(-9.91%)。2022年一季度各项工作均按计划进行中,整体经营情况入继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89.33亿元(+0.4%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9亿元(+0.39%)。 支撑评级的要点工业板块短暂下降,微生物板块带来新动力。受集采和医保谈判降价等因素影响,公司医药工业2021年营业收入达101.09亿元,同比下降8.43%。 2021年工业微生物板块实现收入4.18亿元(+69.2%),2022年一季度实现了99%的同比增长,工业微生物开拓新蓝海,布局ADC药物,聚焦修饰核苷等领域,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mRNA药用修饰核苷酸制造商。 打造医药研发生态圈,加速创新药研发。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和产品授权引进(Licese-i)等方式,公司以肿瘤、内分泌、免疫领域创新产品管线为重点,打造以中美华东为核心、科学开放的研发生态体系。2022年一季度研发投入4.10亿元(+46.49%),目前在研项目共70个,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物近40款,有效保障产品的临床推进和有序上市。 医美业绩表现亮眼,版图持续扩充。公司2021年医美业务收入10.02亿元(+123.28%),其中Siclair公司收入为6.65亿元,欣可丽美学收入1.85亿元。2022Q1医美业务实现收入4.53亿元(+226.8%),其中Siclair实现收入2.6亿元(+163.1%),欣可丽美学实现1.57亿元。核心产品伊妍仕于2021年8月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目前签约合作医院数量超过100家,培训认证医生数量超过700人。公司医美版图持续扩充,完善EBD领域布局,布局高端医美新材料,并积极进行国际化业务布局。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为28.53、33.70、42.71亿元,对应EPS为1.63、1.93、2.44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产品研发不达预期;汇率波动;销售低于预期风险;医保降价风险等
健友股份 医药生物 2022-05-02 19.59 -- -- 30.00 17.19%
23.66 20.78%
详细
健友股份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36.87亿元,同比增长 26.48%;利润总额达12.04亿元,同比增长 31.61%;归母净利润 10.59亿元,同比增长31.41%。2022Q1营业收入 11.77亿元,同比增长 33.24%,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 20.96%。主营业务毛利稳定,海内外制剂销售额增速可观,公司持续加大产能建设和研发投入,继续推进“立足中美,放眼全球”发展策略,大力拓展海外业务。 支撑评级的要点2021年业绩可观,实现营业收入 36.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6.48%;利润总额12.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1.61%;归母净利润 10.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1.41%;归母扣非净利润 10.24亿元,同比增长33.47%;2022Q1营业收入 11.77亿元,同比增长 33.24%,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 20.96%。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 6.84亿元,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均保持增长,经营能力持续增强,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海内外销售额都以稳定增速逐年增长。 积极进行产能建设,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管线竞争力。公司陆续投入技改扩能项目,2021年末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规模达到 8.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5.29%。2021年和2022Q1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2.21亿元和5346万元,分别同比增加17.82%和57.65%,2021年研发费用率达到 5.99%,积极搭建多肽药物、复杂制剂和小分子药的技术平台,完善产品管线。 持续推进“立足中美,放眼全球”的发展策略,主营业务积极转型。公司在美国注射剂销售业务上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 FDA 获批 11项ANDA,现已持有美国药品生产批件 57个。国内市场中已有多个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顺利在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此外,无菌注射剂业务向高端制剂方向转型,除肝素制剂以外有近 30个无菌注射剂在美国 FDA 获得批准,子公司 Meitheal 营业收入达到 10.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50%。 估值预期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3.27亿元,16.70亿元,20.92亿元,EPS 分别为 1.090元,1.372元和 1.719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肝素制剂市场格局变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2-05-02 73.48 -- -- 79.10 7.65%
88.41 20.32%
详细
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165.77%、归母净利润为3.82亿元,同比增长333.53%、扣非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406.2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34亿元,同比增长839.13%。 支撑评级的要点因核心业务贡献公司收入规模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新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公司原料药CDMO业务得益于公司前期收到的重大订单的逐步交付以及公司持续的管线拓展,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173%。另外,公司制剂C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7万元,同比增长969%;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5万元,同比增长953%。22年Q1,公司战略新业务制剂CDMO和基因细胞治疗CDMO合计减少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约3,040万元;三家参股公司合计减少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约358万元。剔除上述影响后,2022年Q1,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6亿元,同比增长约290%。 持续强化市场推广和商务拓展,服务客户和产品数量同增。报告期内公司签订客户数量为230家、签订点单产品数量为347个(不包括J-star,同比增长26%)、服务的API产品数为56个(同比增长40%),整体客户数量和服务产品数量继续呈现向上趋势。 员工总数大幅增长,为未来公司三大业务长期深度扩大规模发展奠定人力基础,新业务人力拓展迅速。目前公司员工总数达到4,158人,较2021年底增长10%,较去年同期增长46%。其中,原料药CDMO业务员工总数3,656人,较2021年底增长10%,较去年同期增长38%;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员工总数达到324人,较2021年底增长10%,较去年同期增长172%;制剂CDMO业务员工总数达到178人,较2021年底增长14%,较去年同期增长158%。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为12.6、14.2、17.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服务的创新药退市或被大规模召回风险;订单波动的风险;收购对象业绩续亏的风险;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等。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2-04-21 324.19 -- -- 322.98 -0.37%
346.50 6.88%
详细
迈瑞医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2.7亿元(+20.18%),实现归母净利润80.0亿元(+20.19%)。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4亿元(+20.10%),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22.74%)。公司三大主要业务在2021年均实现业绩增长,生命与信息支持业务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业务开展在高基数上持续增长,体外诊断业务爆款新品快速上量,医学影像业务持续高端突破。 支撑评级的要点业绩在高基数基础上稳定增长。迈瑞医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2.7亿元,同比增长20.18%,实现归母净利润80.0亿元,同比增长20.19%。2021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18.46%,实现归母净利润13.38亿元,同比增长3.41%,四季度单季度利润端增速低于收入端为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占比提高所致。公司在2022年一季度继续稳定增长,2022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20.10%,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22.74%。 三大主要业务表现亮眼。生命与信息支持业务在高基数上仍然实现增长,2021年实现111.5亿元,同比增长11.47%,其中主要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的逐步开展。受到疫情抑制的非疫情相关产品在2021年内逐步复苏。体外诊断业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27.12%。全球常规试剂消耗量显著恢复,同时公司BC-7500CRP爆款新品的快速上量。医学影像领域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29.29%。全球范围超声采购活动也随之恢复常态,公司在国内市场院内传统超声科室和新兴临床科室加速实现高端突破,在海外市场也开启从中低端客户向高端客户突破的进程坚持研发投入,产品不断丰富。迈瑞医疗设有十大研发中心,共有3,492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2021年,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项目的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拟建成公司的第二大研发中心。公司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27.3亿元,同比增长30.08%。 估值预期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8.31亿元,118.82亿元,114.09亿元,EPS分别为8.108元,9.800元和11.884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耗材集采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低于预期;技术研发失败风险;海外经营风险。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2-04-21 217.07 -- -- 213.19 -1.79%
230.61 6.24%
详细
公司2022Q1业绩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165.28%),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223.59%)。其中小分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5.9%,新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4%。2022Q1公司毛利率为45.2%(+2.38pct),为公司产能充分推动所致。 支撑评级的要点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产能充分利用推进毛利率上升。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65.28%,其中小分子业务同比增长165.9%。利润端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223.59%,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端。公司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为45.2%,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为公司产能充分推动所致。 大订单预期助力业绩增长,产能建设持续推进。凯莱英持续为某客户的一款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提供CDMO服务,2022年2月凯莱英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吉林凯莱英与客户签订了相关产品新一批的《供货合同》,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5.42亿元,供货时间为2022年。2021年年末公司小分子传统批次反应釜体积为近4700m3,2022年底公司小分子传统批次反应釜产能计划较2021年年底增长46%。2022年2月,公司敦化生产基地完成一栋新厂房的交付工作,预计新增批次产能近500m3,天津生产基地又一API厂房启动生产,预计新增批次产能160m3。 新兴业务持续推进,业绩表现出高速增长。2022年一季度新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4%,化学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制剂、临床CRO收入增速均超过100%。 估值预期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实现净利润21.34亿、24.30亿、29.12亿元,EPS分别为8.071元、9.194元、11.017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服务的主要创新药退市或被大规模召回的风险;服务的主要创新药生命周期更替及上市销售低于预期的风险;境外市场运营风险;汇率风险。
沃森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4-08 56.95 -- -- 61.09 7.27%
61.09 7.27%
详细
公司公告 2021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34.6亿元,同比增长 17.82%; 归母净利润约 4.28亿元,同比下滑 57.36%;研发费用约 6.21亿元,同比增长252.13%,占营业收入的 17.9%。 支撑评级的要点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资产达历史新高。公司净利润主要受研发费用提升和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公司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 7.54亿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比为 17.56%。公司持有的嘉和生物股票期末价格下跌,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 200.30%,据推算,2021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2.81亿元。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为 7.05亿元,同比增长 517.62%。公司期末资产 136.7亿元,同比增长 41.87%,其中货币资金增值 34.43亿元。 13价肺炎结合疫苗成长为主引擎,海外增量值得期待。2021年在新冠疫苗挤压下,公司 PCV13贡献收入 27.46亿元,同比增长 65.59%,折合销量约 475万剂; 获批签发约 495万支,同比增长 10.88%。2022年 1月 29日,公司公告 13价肺炎疫苗获得摩洛哥药监部门批准上市。此前合作方 MarocVax 预计摩洛哥每年销售量 200万剂,MarocVax 承诺每年至少达到 80%的预测销售量,合作协议持续 5年。 HPV2疫苗落地,公司再度收获大品种。公司 2价 HPV 疫苗于 2022年 3月获批上市,适应人群为 9-30岁女性,免疫程序 3针,9-14岁女性也可采用 2针程序,定价 319元/329元。HPV 疫苗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风险,近年来关注度日益提升,市场教育程度高,且供不应求,已有超过 15个省市透露普及意愿。公司 HPV 疫苗产能已基本准备就绪,年产能约 3000万剂。 提前布局,领跑国产 mRNA 疫苗。公司与艾博生物、军科院合作的新冠 mRNA疫苗正在国内外开展临床 III 期基础和加强实验,为国内进度最快的 mRNA 疫苗。 随着康希诺、石药陆续获得 mRNA 疫苗 IND 批件,mRNA 技术有望得到更多关注。 估值不考虑新冠疫苗可能的贡献,我们预计 2022-24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56.35亿元、68.64亿元、82.55亿元;归母净利润 13.07亿元、20.48亿元、25.34亿元; 对应 EPS 为 0.82元、1.28元、1.58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研发不及预期、审批监管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疫情变化、国家卫生政策变化。
昭衍新药 计算机行业 2022-04-04 112.71 -- -- 113.00 0.26%
127.26 12.91%
详细
公司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15.17亿元(+40.97%),实现归母净利润 5.58亿元(同比+76.96%); 2021年 Q4实现营业收入 6.60亿元(+48.49%),实现归母净利润3.10亿元(+80.48%)。截至 2021年年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 29亿元。 支撑评级的要点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在手订单为未来业绩奠定基础。 公司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 40.97%,实现归母净利润 5.58亿元,同比增长 76.96%; 2021年 Q4实现营业收入 6.60亿元,同比增长 48.49%,实现归母净利润 3.10亿元,同比增长 80.48%。在海外业务方面,昭衍国内公司承接海外订单约 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 100%,海外子公司 BIOMERE 承接订单约 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 75%。截至 2021年年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 29亿元,为未来业绩提供了保障。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不断提高订单承接能力。 苏州昭衍于 2021年启动的约 7,500平米的饲养设施装修工程已于 2021年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1800平米的实验室(P2) 已完成装修建设并获得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备案许可。苏州昭衍 II 期工程扩充建设设计新增建筑面积约 20,000平米,以饲养设施为主,预计将在 202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广州昭衍安评基地于 2021年 10月已开工建设,目前在有序建设中。新成立子公司昭衍易创计划租赁约 9000平米的实验室并于 2022年底完成室内设计装修。 为缓解海外子公司 BIOMERE 设施紧张的局面,昭衍加州于 2021年新装修投入约 6,000平米的试验设施。 积极进行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在非临床业务方面公司围绕创新药物的新热点、 新技术、新靶点重点技术的需求,在创新型细胞治疗、双特异性 抗体及多靶点抗体、创新型 ADC、基因治疗、核苷酸药物、创新技术路线疫苗以及创新型吸入大分子药物等领域,开展了众多国内原创新药的非临床评价工作。 公司在 2021年引入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了细胞检定团队,细胞检定业务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在实验模型研究方面, 2021年昭衍新药子公司苏州启辰的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平台,获得了首批体细胞克隆巴马猪以及体细胞克隆小鼠。 估值预期公司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7.30亿元, 9.20亿元, 12.09亿元, EPS 分别为 1.917元, 2.415元, 3.174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2-04-04 365.00 -- -- 364.64 -0.10%
364.64 -0.10%
详细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6.39亿元(+47.28%),四季度收入17.15亿元(+60.83%);实现归母净利润实现10.69亿元(+48.08%),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元(+73.45%)。 支撑评级的要点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传统小分子业务增长强劲。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6.39亿元,同比增长47.28%;四季度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60.83%;实现归母净利润实现10.69亿元,同比增长48.08%,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73.45%。其中,小分子临床前项目实现收入17.23亿元,同比增长37.58%;小分子商业化项目实现25.15亿元,同比增长51.7%。公司与海外大制药公司合作持续深化,参与美国五大跨国制药公 司Ⅱ期或Ⅲ期临床阶段小分子候选药物超过30%,其中一家该比例达到50%。同时,公司在2021年获取首个来自日本大 型制药公司的商业化项目订单。公司在海外中小创新药公司客户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来自海外中小创新药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0.99%。 新兴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动制剂、化学大分子、生物合成技术、生物大分子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实现收入近4亿元,同比增长67.43%,完成新兴服务类项目327个。其中,公司生物大分子CDMO 截至公司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达到1.3亿元人民币。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截至2021年底传统批次反应釜体积近4,700m3,截至公司年报披露日传统批次反应釜体积 5,000m3。2022年底,公司小分子传统批次反应釜产能计划较2021年底增长46%。同时,凯莱英持续加大连续性反应在各厂区的应用力度,在敦化厂区凯莱英可以使用连续性反应实现某项目的关键原料1.3吨/天的生产,若实现相同生产规模需要使用180m3批次产能。在生物大分子业务方面,公司金山已经初步形成研发和中试产能能力,预计2022年年中将完成2x2000L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抗体原液产能建设和2x500LADC 商业化偶联原液产能建设。 估值预期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实现净利润21.34亿,24.30亿,29.12亿元,EPS 分别为8.071元,9.194元,11.017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服务的主要创新药退市或被大规模召回的风险;服务的主要创新药生命周期更替及上市销售低于预期的风险;境外市场运营风险;汇率风险。
润达医疗 医药生物 2022-01-20 13.50 -- -- 14.13 4.67%
14.13 4.67%
详细
事件点评:2022年1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惠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奥森多生物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暨合资经营协议》的公告,该合作若成功落地将有助于公司将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国际化体系标准,预期为公司工业板块发展注入新动能。 支撑评级的要点工业板块:外延内生,有望厚积薄发。公司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逐步完善对IVD产品业务版图的布局,避开竞争激烈市场发展特色产品,如糖化产品、质控产品、医疗信息化等产品独具优势已实现部分细分领域国产领先。2021年12月初公司公告润达榕嘉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系统获批上市更是公司研发能力的彰显。 而本次合作的奥森多生物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是奥森多总部研发中心以外的重要创新平台,奥森多是全球体外诊断领域的先锋企业之一,服务于全球临床实验室和输血医学领域。该项合作将有助于公司将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国际化体系标准。 商业板块:诊断服务“价值洼地”,被低估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龙头。公司为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商业板块分为IVD仪器耗材传统经销代理业务、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和ICL业务,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更是公司的核心价值所在之一,重资产ICL业务发展较快。作为国内院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领军者,医保控费环境下公司价值凸显。国家推动IVD行业控费大势所趋并超过之前市场预期,未来若随着IVD试剂价格降低检测项目收费降低,医院降本增效动力将更足。润达作为专业化综合实验室服务商,除了其强大的IVD产品供应链之外,其打包的多样化服务业务价值将更加凸显,一方面能为其上游IVD生产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的市场推广、产品入院和售后服务,需求持续存在,另一方面能为医院检验科的降本增效提供多样化服务、更高效的运营管理、更好的质控管理等,从而更好的实现医院的降本增效。 商业板块和工业板块协同并进,打造平台型IVD领域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龙头值得期待。一方面,公司商业板块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顺应医保控费政策价值凸显,公司的商业板块将是公司了解终端需求,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为工业板块提供更加贴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战略指引、且利于公司工业产品导流,从而更好的加大终端客户的粘性;另一方面,公司工业板块特色化产品是公司商业板块提供多元化打包服务的基础之一,新增的合作研发生产模式也有助于公司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的体外诊断产品选择。另外,公司近期发布了内部业务整合及架构调整公告,该调整也将助力公司全面发展、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清晰业务板块布局,促进自产业务整合、加强自产业务协同、提升自产业务经营效率,有利于自产业务结构优化,充分整合公司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估值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20/5.79/6.43亿元,对应EPS为0.73/1.00/1.11元,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风险、终端客户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工业板块新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业务整合及股权架构调整的实施的不确定性风险、合资公司经营不确定性风险、市场监管风险等。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2-01-18 82.87 -- -- 91.80 10.78%
101.98 23.06%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入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04-31.08亿元,同比增长45%-50%;实现归母净利润5.00-5.32亿元,同比增长54%-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19-5.48亿元,同比增长80%-90%。 支撑评级的要点外部强化拓展,内部修练内功,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在全球医药研发管线稳定增长、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趋势持续增加的行业大背景下,公司不断拓展和丰富产品管线,持续提升技术能力、产品交付能力和获单能力;同时,随着公司产能利用率和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新业务板块:制剂CDMO、细胞基因治疗CDMO逐步发展。2021年,公司制剂CDMO和基因细胞治疗CDMO两大新业务板块持续“建能力、树口碑、拓市场”,整体仍处于亏损阶段,合计减少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000万元。其中制剂CDMO业务处于发展成长期。另外,博腾生物核心团队已基本搭建完成,员工240余人,核心骨干大多来自国外大型制药企业,有多年丰富的生物制药、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研发和生产经验,目前,博腾生物承接的项目都来自国内客户,以细胞治疗方向为主。 公司原料药CDMO业务产能稳步推进。据公司公告,公司目前在国内共有3个小分子原料药CDMO生产基地,合计产能约2,000立方米。长寿生产基地产能约900立方米,其中,2021年6月正式投产的109多功能GMP车间产能约180立方米;江西博腾生产基地产能约500立方米;公司2021年8月完成对湖北宇阳药业70%的股权收购,新增产能约580立方米,现正按计划对宇阳药业的车间进行逐步改造。此外,长寿301车间和江西博腾二期工程也在正常推进中。 估值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为5.24、8.74、10.67亿元,对应EPS为0.97、1.61、1.97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服务的创新药退市或被大规模召回以及终端市场需求波动风险;新业务推广不畅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政策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沃森生物 医药生物 2021-11-22 61.33 -- -- 72.83 18.75%
72.83 18.75%
详细
支撑评级的要点加强针临床实验获批,潜在产业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公司与艾博生物、军科院联合研发的新冠mRNA 疫苗在开展临床III 期时,于11月8日获批加强针的临床IIIb 期试验。由于国内新冠疫苗市场中,加强针是最大的未摘取的果实,此次试验对于可能的产品上市或EUA 具有重要意义。 RBD 作为标靶,对抗变异效果理想。 军科院秦成峰教授披露公司mRNA新冠疫苗目前显示能够诱导2倍于康复者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且面对变异株时表现良好,面对Delta 变异株中和抗体滴度仅下降1.5倍。 同时,疫苗储运条件较为宽松,更加贴合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海外临床陆续获批,海外市场潜力可观。公司的新冠mRNA 疫苗于2021年9月相继获得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药监部门的批准开展临床III 期试验。目前海外疫情仍不容乐观,发展中国家疫苗缺口较大。 厂房竣工交付,配套供应商不断跟进。2021年9月1日,公司mRNA 疫苗模块化工厂竣工交付,为生产打下基础。此后,金斯瑞生物科技、霍尼韦尔相继宣布与公司达成合作,助力国产mRNA 疫苗开发。 其他产品销售有望恢复,2价HPV 疫苗接近收获。2021年公司其他产品受到新冠疫苗接种的挤压效应,批签发量及销售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目前,国内第一轮主要免疫程序基本完成,2022年其他疫苗的接种有望恢复。公司重磅产品13价肺炎疫苗今年仍旧维持增长,明年有望进一步放量。同时,公司另一重要产品2价HPV 疫苗进入上市审批的最后阶段,有望于2021年年底或2022年年初正式上市,填补我国国产HPV 疫苗几乎空白的市场。 估值不考虑新冠疫苗,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8.16亿元、13.84亿元、18.51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研发不及预期、上市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
昭衍新药 计算机行业 2021-11-04 140.87 -- -- 146.77 4.19%
146.77 4.19%
详细
公司2021年Q1-Q3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35.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7亿元(+75.49%)。公司Q1-Q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达到4.63亿元(+106.82%)。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合同负债为10.39亿元,2021年1月1日合同负债为5.84亿人民币。 支撑评级的要点业绩实现高速增长,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优秀。昭衍新药2021年Q1-Q3实现营业收入8.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5.49%。公司Q1-Q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达到4.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82%。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合同负债为10.39亿人民币,2021年1月1日公司合同负债为5.84亿人民币,2021年6月30日合同负债金额为8.13亿人民币。公司2021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8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4.72%。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积极进行实验动物基地布局。昭衍(苏州)于2021年启动约7,500平米的动物房装修工程预计年底前可投入使用。昭衍(苏州)开始进行II 期工程的扩充建设工作,共计划增加建筑面积约25,000平米,计划2021年下半年开始动工,新建设施仍以动物饲养管理为主。 昭衍新药广州项目于2021年9月正式开工兴建。该项目计划建设总面积为8万平方米的设施,包括动物房及配套实验室。梧州实验动物基地在有序建设中,包括养殖区猴舍 54栋、厂区办公楼 1栋、饲料间一栋共56栋生产用房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并已通过主体验收,目前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室外工程施工等。公司已在广西梧州计划新增非人灵长类繁殖基地565亩用于开工建设具备1.5万只饲养能力的灵长类动物设施。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业务拓展奠定基础。公司2021年上半年签署细胞和基因治疗订单共计人民币约1.2亿,同比增加超过35%,公司承担的国内首个STAR-T 细胞、TIL 细胞以及非肿瘤靶点CAR-T 细胞药物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中。mRNA、siRNA 平台项目订单和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比增加超过60%。 临床业务方面,公司已实现规划建立3家一期临床中心的目标,总床位数已达到200张,2021年上半年共承接订单约4,000万人民币,同比增加超过150%。2021年上半年,子公司苏州启辰创建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品系4个、基因编辑细胞系9株,大动物研究方面获得了首批体细胞克隆巴马猪。 估值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59亿元,5.36亿元,6.68亿元,分别实现EPS1.693元,1.977元,2.468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沃森生物 医药生物 2021-11-02 55.62 -- -- 72.83 30.94%
72.83 30.94%
详细
公司公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35.90%;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减少16.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润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减少10.9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65亿元,同比增长135.14%。 支撑评级的要点13价肺炎疫苗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增长明显。报告期内,公司13价肺炎疫苗收入持续增长。同时,研发费用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新冠疫苗上的研发进入关键时期。此外公司管理费用因股权激励而增加,也对净利润造成一定拖累。 产国产mRNA疫苗犹遮面,已知信息透露对抗变异效果理想。军科院秦成峰教授表示公司新冠mRNA疫苗目前显示对抗变异株的效果理想,针对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滴度仅下降1.5倍。同时,该疫苗能够实现2-8摄氏度下的保存,与国外两款mRNA疫苗相比具有优势。较为宽松的存储条件使疫苗的可及性大大提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不需要成本高昂的冷藏设备用于存储运输。 新冠mRNA。疫苗海外临床陆续获批,佐证疫苗可期。2021年9月,公司新冠mRNA疫苗相继获得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药监部门批准开展临床III期试验。 考虑到数据收集和数据整理所需时间,可以期待在2022年初看到海外III期结果。 厂房竣工交付,配套供应商同时跟进。9月1日玉溪沃森新冠疫苗产业化基地mRNA疫苗模块化生产厂房竣工交付。该项目设计产能每年2亿剂。10月,公司与金斯瑞蓬勃生物就ABO-028MmRNA疫苗项目的BLA和商业化生产达成合作。 mRNA疫苗配套工作推进顺利,静待III期结果。 估值由于新冠疫苗接种对二类苗的销售造成超出预期的挤压,因此我们调整了公司的营业收入预测,由46.00亿元调整至41.12亿元。同时,由于公司mRNA新冠疫苗在国内国外多个国家陆续进入临床III期,研发投入加大,我们上调了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同时对应调整净利润,由13.62亿元调整至8.16亿元。调整后,不考虑新冠疫苗,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8.16亿元、13.84亿元、18.51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III期临床试验缓慢造成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审批趋严及医保控费造成的政策收紧风险,海外疫苗注册进度不及预期导致无法进行销售。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8-27 32.27 -- -- 31.41 -2.67%
35.78 10.88%
详细
2021H1公司营业收入57.91亿元,同比增长2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45.0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96%;经营性现金流实现1.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7.31%。研发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33.47%。2021Q2,公司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下降0.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21.46%;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降35.25%。2021H1,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7.36亿元,同比增长21.39%。其中,剔除新冠业务后收入1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67%,较2019年同期增长38.46%。2021H1,公司诊断产品业务实现收入33.54亿元,同比增长38.89%。其中,渠道代理业务收入31.37亿元,同比增长37.69%,较2019年同期增长19.64%;自产产品业务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58.99%。 2021H1传统诊断服务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51.67%,相比2019年增长38.46%;传统ICL 业务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54.85%,相比2019年增长34.33%;特检业务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54.84%,占传统ICL 收入39%。 支撑评级的要点战略稳步推进,驱动内核发展。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打造具有综合壁垒的多疾病的一体化服务产业链。2021H1,公司特检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以“三好模式”,稳步推进“两弹一星”卡脖子产品布局,借助全国营销和实验室网络布局,实现快速的市场化上量;切实推行金啄木鸟质量项目,改进和提升整体质量;不断优化组织和人才体系,改善经营效率;积极探索TOC 业务模式,打通医疗与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技术产品创新,开拓市场空间。2021H1,公司新增可检测项目87项,可开展检验项目超2700项;在研国家级项目7项,省市级项目32项;助力30+家三甲医院建质谱实验室;国内首创临床质谱实验室质量管理智能质控系统;首次采用三代测序技术-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参评通过NCCL 下呼吸道感染宏基因组测序室间质评;肿瘤靶向用药EGFR,、KRAS、 BRAF、PIK3CA 基因突变检测项目,应用核酸质谱法首次参评并满分通过NCCL 室间质评。 商业模式创新,深挖市场潜力。公司对行业政策、格局变化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率先在行业内引领商业模式创新,从单一检验外包,进阶到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各生命周期的“服务+产品”双轮驱动,再进阶到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的整体化解决方案合作模式,不断增强客户粘性,持续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和提升医学价值。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10.08、10.77、13.50亿元,对应EPS1.62、1.74、2.18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管理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纳微科技 2021-08-25 96.21 -- -- 103.73 7.82%
103.73 7.82%
详细
2021H1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11.6%;实现归母利润6506万元,同长比增长172.8%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48长万元,同比增长203.8%;2021Q2入公司实现入0.99长亿元,同比增长87.7%润,实现归母净利润4301万元,同比增长113.3%。2021H1公司销售费用为2110万元,同比增长68.8%,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约3.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为1966万元,同比增长53.9%,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约4.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1979万元,同比增长35.6%,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约约6.7个百分点。 支撑评级的要点加强市场对接和应用技术服务,多项业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生物医药领域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16.00%,其中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的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20.27%。本期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客户289家,较上年同期增加61家。主要应用于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的亲和层析介质和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的营业收入取得快速增长,特别是与更多抗体药企展开合作,项目应用数量和应用规模都有明显增加。在小分子药物方向,上半年完成造影剂全系列产品的工艺开发,鱼油项目工艺取得突破,CBD(大麻二酚)项目成功完成一体化解决方案,部分多肽项目完成新型填料的进口替换。色谱分析柱产品方向,重点向生物制药企业推广抗体类大分子表征色谱柱,重视与国家药典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国际仪器公司的合作。公司重视培养分离纯化工艺开发和技术服务业务,上半年利用自有的高性能手性色谱填料为客户提供手性药物拆分服务业务取得快速增长,已具备为客户解决毫克级到百公斤级拆分服务的能力。 稳步推进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布布局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与西安交大保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2月签署《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协议》,西安交大保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向公司转让以琼脂糖、葡聚糖为基质的分离介质产品的专有技术,并协助公司掌握和应用该技术实现放大生产;公司将借此实现高流速琼脂糖微球的自主生产,逐步停止对外采购。2021年5月公司与赵光耀博士、江苏集萃分子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纳微生命公司,以公司已有的磁珠、乳胶颗粒、荧光微球相关技术和业务积累为基础,重点加大应用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抓住体外诊断上游原材料国产替代机遇。 公司积极采取市场拓展战略,提高销售人员薪酬,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采取基金的市场开拓战略,加大产品宣讲和专业展会投入,加强销售团队建设、提高销售人员薪酬及绩效激励,公司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有所提升。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3.28、5.23、8.29亿元,归母净利润1.20、1.96、3.16亿元,对应EPS0.34、0.55、0.89元,给予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行业所在市场不达预期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竞争恶化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