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唐泓翼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70521120001。曾就职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14.2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力芯微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12 76.23 -- -- 73.67 -3.36%
75.18 -1.38%
详细
21年营收7.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70%公司21年营收7.74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38%,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70%。主要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公司新产品的推出与下游应用市场的拓展。 21Q4公司营收1.99亿元,环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0.44亿元,环比下降18%,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环比下降28%。毛利率42.47%。环比下降0.38pct,净利率22.19%,环比下降4.84pct。净利率下降系美元存款结汇和应收款项汇兑损失致财务费用率提升以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深耕子消费电子PMIC,拓展家电、汽车等新市场与新客户21年公司电源管理芯片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42%,占总营收的86%,毛利率38.72%,同比增长9.51pct,主要受益于新产品陆续推出及部分高性能产品销量增加。公司产品凭借高性能高可靠性获客户认可,部分产品可与TI、ONSemi竞争,其中主要电源转换及防护芯片性能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国内竞标产品。此外,公司产品在客户产线生产的上线失效率(每百万颗产品失效个数)远低于客户要求。 公司拥有三星/LG/小米等知名消费类客户,继续从手机及可穿戴拓展至家电/汽车等领域,产品已成功销往海尔/小天鹅/海信等。同时收购浙江钱江64%股权,扩充在消费类/工控与安防/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的产品线。 告预告22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195%,积极扩产应对旺盛需求3月28日,公司预告22Q1归母净利润区间0.58亿元~0.68亿元,同比增长141%~182%,环比增长32%~55%,扣非归母净利润区间0.53亿元~0.63亿元,同比增长148%~195%。 全球半导体产能紧缺背景下,公司积极争取新增8寸圆片产能支持,开发产品获得12寸圆片产能支持,截至21年末,已有多颗产品采用12寸晶圆级90nm工艺,并实现量产。公司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合作,提前锁定中长期产能,以保证旺盛需求下的产品交付,推动营收及净利润进一步成长。 内国内PMIC领先厂商,拓展非手机客户,上调至“买入”评级公司为国内消费电子PMIC领先供应商,积极拓展下游市场,开拓非手机客户,成长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2/23/24年净利润分别为2.81/3.58/4.30亿元,对应22/23/24年PE为35/27/23倍,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疫情冲击等2020年第4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整体均环比增长,21Q4环比有所下滑。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不断深耕,并积极开拓可穿戴设备、家电、笔记本电脑、PAD等新市场、新客户,实现了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的较好增长。
北京君正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1 88.34 -- -- 87.54 -0.91%
110.68 25.29%
详细
21年营收52.74亿元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公司公告21年营收52.74亿元,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增长12倍;扣非归母净利润8.94亿元,同比增长43倍。其中收购产生的增值摊销影响约1.32亿元,Connectivity、LIN、CAN等培育产品影响利润约1.05亿元。 21Q4营收14.81亿元,环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2.91亿元,环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2.81亿元,环比增长2%。毛利率39.15%,环比下降0.10pct,净利率19.51%,环比提升0.38pct。 各产品线快速成长,推出多个新产品,驱动营收及净利润迅速成长2021年ISSI营收约40.82亿元,净利润约6.07亿元。其中,存储芯片营收35.94亿元,同比增长136%,占总营收68%,毛利率30.40%,同比+9.67pct;模拟与互联芯片营收4.13亿元,同比增长120%,占总营收8%,毛利率54.64%,同比+5.80pct。8/16GbDDR4已实现量产销售,SRAM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车规级Flash市场销售快速成长;LED驱动芯片成长加快,DC/DC调节芯片部分新产品推出工程样品,部分进行分享量产。 北京君正本部营收约11.87亿元,净利润约3.19亿元。其中,微处理器芯片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61%,毛利率56.26%,净利率达20%;智能视频芯片营收9.79亿元,同比增长236%,毛利率44.18%,净利率约34%。公司推出了面向条码/显示控制的X1600系列芯片、面向安防后端市场推出A1芯片以及面向智能视觉IoT高端市场推出T49芯片。 “计算+存储+模拟”全面布局,车规级芯片稳步增长存储芯片在汽车领域成长较好,8GbLPDDR4预计于22年开始送样,车规级64M高速Octal/HyperRAM片、256M高速Flash正在研发中,且面向大众消费类的NorFlash预计22年实现量产销售。模拟产品成长加快,智能RGB驱动芯片准备量产,车外尾灯/矩阵头灯/背光驱动相关芯片正进行工程样片测试。互联产品方面,车规级GreenPHY网络芯片预计于22年实现量产销售。 此外,公司正开拓新的产品线车载ISP系列芯片,丰富面向汽车领域的芯片产品类别。 车全球汽车IC领军企业,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汽车IC领军企业,全面布局车规级芯片平台“存储+模拟+互联”。随着公司各板块协同发展,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2.36/15.27/18.27亿元,对应22/23/24年PE为34/28/2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因素;疫情影响;研发不及预期等
力芯微 2022-04-01 163.07 -- -- 178.50 8.84%
177.49 8.84%
详细
预告22Q1归母净利润长同比增长148%~195%,超出市场预期公司预告22Q1归母净利润区间0.58亿元~0.68亿元,同比增长141%~182%,环比增长32%~55%,扣非归母净利润区间0.53亿元~0.63亿元,同比增长148%~195%,主要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且公司积极扩产。 我们测算22Q1营收区间约2.20~2.60亿元,同比增长32%~56%,环比增长10%~30%,毛利率区间39%~41%,同比增长8~10pct,净利率区间26%~28%,同比增长12~14pct,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高端LDO及高毛利率电子雷管放量致产品结构优化,及行业景气度高带来的价格提升。 理电源管理IC拓展应用市场,电子雷管有望放量,产能扩充应对旺盛需求电源管理芯片是公司主要产品,20年占总营收的86%。公司拥有三星、客户A、小米、LG闻泰等知名终端客户,随着5G技术发展,以及手机摄像头数量的增加(19年平均每部已搭载3.21颗),LDO等芯片需求增长。 将进一步拓展笔电、可穿戴、家居、汽车等领域,新增海尔、小天鹅、海信等家电客户及电动车仪表盘品牌市场。 电子雷管方面,公司积极推广智能组网延时管理单元产品,而其是电子雷管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2月,公安部、工信部发布通知称确保实现2022年电子雷管全面使用的目标,政策引导推动公司产品快速放量,贡献营收。 据ICIsights数据,预计22年全球模拟IC销售额将增长12%至832亿美元,行业高景气度延续,其中电源管理IC将成为其第二大细分市场。预计公司22年全年产能将有所提升,以良好应对旺盛需求。 股权激励方案落地,绑定核心员工利益,显现公司成长底气2021年11月19日,公司公告股权激励方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66.52万股,包括129名核心技术人员及技术(业务)骨干人员。以20年为基数,21/22/23年净利润增长目标分别为100%/160%/240%,或营收目标分别为30%/70%/120%,绑定核心员工利益,显现公司成长底气。 内国内PMIC领先厂商,拓展非手机客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为国内消费电子PMIC领先供应商,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市场,开拓非手机客户,成长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2/23年净利润分别为2.80/3.53亿元,对应22/23年PE为38/3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疫情冲击等
中芯国际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31 46.20 -- -- 46.98 1.69%
46.98 1.69%
详细
21年实现营收356.31亿元,创历史新高,21Q4单季度业绩超预期公司公告21年全年实现营收356.31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07.33亿元,同比增长148%;扣非归母净利润53.25亿元,同比增长214%。主要由于销售晶圆数量增加、平均售价上升以及产品组合的变动。 21Q4实现营收102.60亿元,环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34.15亿元,环比增长64%,扣非归母净利润15.94亿元,环比增长14%。毛利率32.67%,环比提升2.51pct,净利率36.07%,环比提升10.11pct,净利率提升幅度较大系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变动、联营企业运营收益及处置子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加。 FinFET/28nm稳步推进,物联网和消费电子大幅增长分技术节点看,2021年全年FinFET/28nm实现营收48.52亿元,同比增长120%,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15.1%,同比提升5.9pct,主要应用于逻辑、射频和低功耗等产品。成熟制程高压驱动、MCU、超低功耗逻辑和特殊存储器收入成长最快。 分下游应用看,物联网和消费电子均有大幅增长。2021年消费电子实现营收75.5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他实现营收101.22亿元,同比增长108%。 分地区看,21年全年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实现营收224.52亿元,同比增长31%,欧洲及亚洲实现营收48.06亿元,同比增长34%。 从晶圆销售来看,21年销售数量为674.7万片(约当8英寸),同比增长18%,平均售价为4763元(20年4210元),同比提升13%。 先进工艺、特色工艺技术研发进展顺利,22Q1盈利能力将登历史新高先进工艺方面,多个FinFET衍生平台开发按计划进行,稳步导入客户。特色工艺方面,22nm低功耗、28nm射频、28nm高压显示驱动平台研发稳步推进,eFlash平台、NorFlash和NandFlash项目完成研发,55nmBCD平台进入产品导入,预计22年开始小批量生产,55nm及40nm高压显示驱动平台进入风险量产,0.15um高压显示驱动进入批量生产。此外,90nmBCD平台、0.11um高压显示驱动平台预计22年开始小批量生产。 2月11日,公司法说会指引22Q1营收环比成长15%~17%,中值约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66%;毛利率区间36%~38%,环比增长1~3pct,继续创季度历史新高。预计22年全年营收增速好于代工业平均值(台积电预计今年行业增速20%),毛利率高于21年水平(21年30.81%),资本支出预期为50亿美元(21年45亿美元)。 国内晶圆制造龙头,成熟制程技术领先,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晶圆制造龙头企业,成熟制程技术领先,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8/132/143亿元,对应22/23/24年PE为31/28/26倍,目前A股PB约3.37倍,港股PB约1.0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因素;疫情影响;研发不及预期等
芯原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30 50.05 -- -- 50.40 0.70%
52.11 4.12%
详细
2021 年全年归母净利润0.13 亿元,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公司公告2021 年全年实现营收21.39 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0.13 亿元,同比增长152%,扣非归母净利润-0.47 亿元,亏损进一步收窄,营收增长较快受益于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营收成长较快。 单季度看,21Q4 实现营收6.18 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下降5%,归母净利润0.35 亿元,环比增长47%,扣非归母净利润0.18 亿元,环比增长29%。毛利率47.84%,环比提升12.16pct,净利率5.68%,环比提升2.00pct。芯片定制业务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驱动净利率提升,公司为保持技术先进性持续研发投入,21Q4 研发费用率环比提升7.91pct,因而净利率提升幅度小于毛利率。 半导体IP 授权业务稳步增长,芯片定制业务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分业务看,21 年全年半导体IP 授权业务实现营收7.06 亿元(占总营收的33%),同比增长21%,新增客户40 家(截至21 年末累计超340 家),授权次数达228 次(同比+94 次);芯片定制业务实现营收14.33 亿元(占总营收的67%),同比增长56%,新增客户15 家(截至21 年末累计超290 家)。 分下游应用看,21 年消费电子及物联网实现营收12.05 亿元(占总营收的56%,20 年47%),而数据处理/计算机及周边/汽车电子收入增速较高,共实现营收7.63 亿元(占总营收的36%)。 分客户群体看,系统厂商、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云服务提供商贡献营收7.75亿元(占总营收的36%,20 年33%),同比增长58%。 积极布局AIoT、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及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AIoT 领域,公司神经网络处理器IP 已被50 余家客户用于100 余款AI 芯片中;可穿戴领域,已为某知名国际互联网企业提供AR 眼镜芯片定制服务;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图像信号处理器IP 获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 认证,图形处理器IP 被多家全球知名汽车OEM 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仪表盘,神经网络处理器IP 获多家客户用于ADAS 产品,其余IP正逐步开展车规认证;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视频转码加速解决方案获中国前5 名互联网企业中3 家及全球前20 名云服务提供商中12 家采用。 国内IP 独角兽,拓展ASIC 约300 亿美元市场空间,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为国内IP 独角兽与顶级ASIC 公司, IP 储备丰富,逐步打开ASIC约300 亿美元市场空间,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1.96/3.87/6.74 亿元,对应22/23/24 年PE 为122/62/3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疫情冲击等
中芯国际 2022-02-17 51.77 -- -- 51.96 0.37%
51.96 0.37%
详细
21年实现营收 356.31亿元,创历史新高,21Q4单季度业绩超预期公司公告 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 356.31亿元,同比增长 30%,归母净利润 107.33亿元,同比增长 148%;扣非归母净利润 52.10亿元,同比增长 207%。 21Q4实现营收 102.60亿元,环比增长 11%,归母净利润 34.15亿元,环比增长 64%,扣非归母净利润 14.79亿元,环比增长 6%。毛利率 32.70%,环比提升 2.54pct,净利率 33.28%,环比提升 7.32pct。 FinFET/28nm 稳步推进,物联网和消费电子大幅增长分技术节点看,FinFET/28nm 21Q4营收占比达 18.6%,环比提升 0.4pct,21年全年营收占比达 15%,同比提升 6pct,主要应用于逻辑、射频和低功耗等产品。成熟制程高压驱动、MCU、超低功耗逻辑和特殊存储器收入成长最快。 分下游应用看,物联网和消费电子均有大幅增长。21年消费电子实现营收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 80%,其它实现营收 17.15亿美元,同比增长 117%。 分地区看,21Q4中国及香港营收占比达 68.3%,环比提升 1.6pct。 从晶圆产能看,21Q4公司产能增至 62.1万片/月(折合 8英寸),环比增长4.57%,产能利用率达 99.4%,维持较高水平。 指引 22Q1营收环比成长 15%~17%,22年计划新增产能超过 21年指引 22Q1营收环比成长 15%~17%,中值约 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 66%; 毛利率区间 36%~38%,环比增长 1~3pct,继续创季度历史新高。预计 22年全年营收增速好于代工业平均值(台积电预计今年行业增速 20%),毛利率高于 21年水平(21年 30.81%)。资本支出预期为 50亿美元(21年 45亿美元)。 计划 22年新增产能 13~15万片/月(21年新增 10万片/月),且更多在复杂工艺节点,12英寸增长将远超 21年。22年初临港新厂破土动工,京城和深圳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三个项目满产后,总产能将翻倍。 22年半导体将从产能全线紧缺逐步转入结构性紧缺,尽管手机和消费产品供需逐步平衡,但物联网、电动车、中高端模拟 IC 等增量市场存在结构性产能缺口,射频、MCU、PMIC 等应用平台需求依然旺盛,公司营收将继续成长。 国内晶圆制造龙头,成熟制程技术领先,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晶圆制造龙头企业,成熟制程技术领先,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108/112/130亿元,对应 22/23年 PE 为 35/31倍,目前 A 股PB 约 3.79倍,港股 PB 约 1.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因素;疫情影响;研发不及预期等
芯原股份 2022-01-31 65.61 -- -- 63.81 -2.74%
63.81 -2.74%
详细
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 0.13亿元,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公司预告 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区间 0.10亿元~0.15亿元,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区间-0.55亿元~-0.40亿元,亏损进一步收窄。主要由于 IP 授权及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收入均同比快速增长。 预告 21Q4归母净利润中值约 0.34亿元,环比增长 44%,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约 0.17亿元,环比增长 24%。 预计 21Q4毛利率及净利率环比双提升,规模效应驱动盈利能力提升测算 21Q4营收环比基本持平,毛利区间 36%~37%,环比增长 1~2pct,净利率区间 5%~6%,环比增长 1~2pct。21年前 3季度公司新签订单约 26亿元(20年同期约 12亿元),已有 112款量产出货芯片实现收入,另有 34款待量产芯片。随着量产业务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股权激励方案落地,营收目标增速逐年扩大,布局 AR 及汽车电子领域1月 5日,公司公告股权激励方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 401.25万股,包括1105名董事、高管、技术及业务骨干人员。以 21年为基数,22/23/24年营收目标分别为 25%/55%/90%,目标增速逐年扩大,显现公司成长底气。 据《财联社》报道,公司与全球领先互联网企业合作,正在定制一颗包含公司核心 IP 的 AR 眼镜芯片。此外,公司图像信息处理器 IP 获汽车功能安全标准 ISO 26262认证,后续包括视频处理器、显示处理器等其他 IP也将陆续通过该认证。 国内 IP 独角兽,拓展 ASIC 约 300亿美元市场空间,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为国内 IP 独角兽与顶级 ASIC 公司,IP 授权全球第 7,国内第 1(2020年年报披露),IP 储备丰富,技术实力较强,逐步打开 ASIC 约 300亿美元市场空间,且 22年起迎来向上加速拐点,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0.14/2.06/4.14亿元,对应 22/23年 PE 为 150/7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疫情冲击等
北京君正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28 115.80 -- -- 116.92 0.97%
116.92 0.97%
详细
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中值同比增长 11倍,符合市场预期公司预告 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区间 8.08亿元~9.84亿元,同比增长10~12倍,扣非归母净利润 7.77亿元~9.54亿元,同比增长 37~46倍。主要由于北京矽成自 2020年 6月起并表,以及各产品线需求旺盛。 预告 21Q4归母净利润区间 1.73亿元~3.49亿元,同比增长 240%~588%,环比增长-38%~25%。扣非归母净利润区间 1.64亿元~3.40亿元,同比增长 447%~1036%,环比增长-41%~23%。 预计 21Q4北京矽成贡献主要增长,北京君正本部营收环比持平测算公司 21Q4整体营收环比小幅提升,预计北京矽成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及终端需求旺盛,营收环比保持提升,预计北京君正本部营收环比持平,主要考虑 21Q4IPC 价格因素持平,预计因行业产能紧张而出货略有波动。 本部 22nm IPC 后端芯片 21Q3末已投片,预计明年实现销售。 测算 21Q4毛利率中值约 41%,同比增长 12pct,环比增长 2pct;净利率约中值约 19%,同比增长 14pct,环比小幅下降。净利率环比小幅下降预计主要由于年底绩效考核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车规级“计算+存储+模拟”全面布局, DDR4/LPDDR4稳步增长存储方面,车规级 DDR4/LPDDR4稳步增长,最新制程为 25nm,与力晶合作获产能保障;车规级 Flash 覆盖多规格;芯楷消费类 Nor Flash 完成样片生产,预计明年量产销售。车规级模拟及互联芯片主要包括 LEDDriver、LIN、CAN、GreenPHY、G.vn 等,其中车规模拟产品成长快速。 全球汽车 IC 领军企业,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汽车 IC 领军企业,全面布局“计算+存储+模拟”,长期看车规级芯片加速成长。随着公司各板块协同发展,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9.04/11.75/14.35亿元,对应 22/23年 PE为 46/3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新产品投入加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卓胜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13 314.00 -- -- 304.50 -3.03%
304.50 -3.03%
详细
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中值同比增长96%,基本符合预期公司预告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区间20.50亿元~21.57亿元,同比增长约91%~101%。预告21Q4归母净利润区间5.23亿元~6.30亿元,同比增长约47%~77%,环比增长约2%~23%。 测算21Q4非经常性损益对归母净利润贡献约1.7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约4.00亿元,环比下降22%。预计主要由于年底绩效考核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以及芯卓产线进入投入期导致研发等费用增加。 21Q4下游手机需求仍略疲弱,公司盈利能力保持良好测算21Q4公司营收环比基本持平,毛利率环比小幅波动,净利率区间46%~56%,环比提升1pct~10pct。据DIGITIMES数据,2021年第4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77亿部,同比下降5%,显现下游需求压力较大。 公司21Q4盈利能力仍然保持良好,预计主要受益于射频分立器件进一步放量及接收端射频模组的快速上量与持续渗透。 芯卓产线稳步推进,迎高端射频模组千亿级成长空间三季报公告芯卓厂房建设进行收尾工作,目前设备正陆续搬入。公司接收端模组LFEM覆盖度持续提升,LDiFEM已在部分客户量产出货,DiFEM逐步被众多知名厂商采用进入量产;发射端模组LPAMiF于21H1顺利推出并持续推广。随着SAW产线的建成,公司将打开千亿级高端手机射频前端市场,成长前景广阔。 射频芯片龙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半导体射频芯片细分龙头,盈利能力突出。随着公司5G产品及射频模组迎来收获期,与SAW滤波器产线的建成,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1/27/36亿元,对于22/23年PE为38/2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新产品投入加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芯原股份 2021-12-23 75.68 -- -- 79.63 5.22%
79.63 5.22%
详细
芯原股份近期动态点评:十问十答 1、芯原股份主营业务是什么? 2、什么是芯片IP 授权?什么是芯片定制? 3、辞掉美国终身教授,创立芯原微,二十年磨一剑,戴董事长坚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4、研发投入力度如何?在行业内什么水平? 5、公司核心IP 竞争力到底如何? 6、三星、Facebook、谷歌等国际一线公司为何均为公司客户? 7、公司未来营收增长展望如何? 8、公司哪些战略产品将是支撑未来成长的核心抓手? 9、公司未来盈利能力趋势如何? 10、公司中长期空间判断? 投资建议:IP 独角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为国内IP 独角兽,IP 授权全球第7,国内第1,IP 储备量非常丰富,技术实力显现较强。公司2021年3季报显示,新签订单达27亿,2020年同期约12亿,显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21Q4起迎来业绩向上拐点,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14/2.06/4.14亿元,对应22/23年PE为184/9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若研发人员流失、研发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经营情况。 市场风险:若宏观环境变化,下游需求不足,将影响公司产品需求。 政治风险:若美国对中国政策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稳定经营受到冲击。 其他风险: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冲击。 估值风险:公司可能存在静态相对估值较高的风险。
通富微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1 20.02 -- -- 21.59 7.84%
22.00 9.89%
详细
前3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略超预告中值 2021年前3季度营收112.04亿元(YoY 51%),归母净利润7.03亿元(YoY 169%),略超预告中值(预告6.80~7.20亿元)。单季度3Q21营收41.14亿元(YoY 50%,QoQ 8%),归母净利润3.02亿元(YoY 101%,QoQ 23%),略超预告中值(预告2.79~3.1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70亿元(YoY 115%,QoQ 20%)。受全球智能化加速发展、电子产品需求增长较好,公司紧抓市场发展机遇,带动盈利较好提升。 订单需求保持旺盛,受益于大客户需求起量及全球市占率提升 公司第一大客户AMD持续高增长,3Q21营收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且其处理器在2Q21全球服务器市场占比提升至16%(Omdia数据)。公司第二大客户MTK手机AP市场份额持续提升,3Q21营收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2%,2Q21全球市占率达38%(Counterpoint数据)。同时公司紧抓国产替代机遇,与卓胜微、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深度合作。国内外需求增长将驱动公司营收及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3Q21毛利率20.03%,同比增加4.09pct,环比增加1.53pct,净利率7.40%,同比增加1.33pct,环比增加0.98pct。 9月27日公告定增预案,于缺货行情中加快产能建设 9月27日公告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55亿元,投资项目包括存储芯片封测项目、高性能计算封测项目、5G通信用封测项目、晶圆级封装扩产项目以及功率器件封测项目。各项目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新增37.59亿元,约为2020年营收的35%,预计税后利润可新增约4.45亿元,约为2020年净利润的131%。 封测领军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作为封测领军企业,受益大客户全球市占率提升,预计21/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8/11.86/14.94亿元,对应PE分别28/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家政策变动
世华科技 2021-11-01 39.60 -- -- 44.49 12.35%
44.49 12.35%
详细
iPhone13热销、公司产能提升助力前三季度业绩高增长 公司1-3Q21营收3.02亿元(YoY 41.05%),归母净利润1.26亿元(YoY 59.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5亿元(YoY 37.85%);对应3Q21营收1.53亿元(YoY 37.03%),归母净利润6074.32万元(YoY 21.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659.48万元(YoY 17.09%)。公司业绩同比高增长,主要得益于:1)核心客户苹果iPhone13系列新机热销;2)苹果通过优化性价比抢占市场的意愿较强,公司供应料号的数量、价值量增加;3)IPO募投项目逐步推进,公司产能持续提升,订单承接能力增强。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保持稳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力度 公司1-3Q21毛利率62.38%(YoY -0.24pct),基本保持稳定;其中3Q21毛利率62.27%(YoY -5.16pct, QoQ +0.19pct),同比下滑主要系新增的4条高精密生产线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所致。公司1-3Q21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92pct至20.28%,3Q21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24pct至15.71%,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所致,公司1-3Q21、3Q21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1.67、0.82pct至7.51%、5.26%。 拟投资2.2亿元建设创新中心,加大力度追赶国际前沿技术 根据10月28日公告,公司计划投资2.2亿元在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世华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公司将大力引进高水平功能性材料科研人才和高端研发设备,提升公司在信息电子、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新材料领域的研发能力;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的市场团队,加快新场景、新客户、新产品的拓展。我们认为,创新中心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公司夯实研发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战略发展布局。 国内领先的功能性材料供应商,维持“买入”评级 在消费电子终端创新带动功能性材料需求增加及iPhone全球份额提升的催化下,我们看好公司通过扩增产能、加大研发、开拓新客户等方式逐步跻身全球第一方阵。我们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1.91、2.90、3.98亿元,对应PE为36.1/23.7/17.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集中度较高。
力芯微 2021-11-01 163.42 -- -- 201.00 22.71%
200.54 22.7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39.06%;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09.1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38.14%。3Q单季度实现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8.49%,环比增长0.64%;实现归母净利润5360万元,同比增长113.20%,环比增长42.95%。从盈利能力看,公司3Q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2.65%、27.03%,相比2Q分别提高4.01pct、8.45pct。 国信电子观点:观点:1、以消费电子市场为主的以消费电子市场为主的模拟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型号达达500余种。余种。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电源防护、电源转换、显示驱动等电源管理芯片,2020年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32%、5%。下游应用主要是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已进入三星、客户A、小米、LG、闻泰等知名终端品牌。 2、基于核心技术和功能模块IP搭建设计平台,保障研发的准确性和高效率搭建设计平台,保障研发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公司在核心技术和功能模块IP的基础上形成了覆盖电源转换、电源防护等多类别设计平台,通过在设计平台中调用模块IP并应用于电路设计中,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并保障研发的准确性和高效率。高效、出色的研发能力使得公司在国内较早研发成功OVP、LDO等产品并得到国际客户认可,自2010年正式进入三星供应商体系,与国际厂商竞标。 3、缺货涨价叠加产品结构优化,3Q21收入利润均创收入利润均创新高,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在晶圆产能紧张的情况下,公司积极与供应商协调,在保持原有产能的基础上,获得了部分8寸和12寸新扩产能。在供需两旺的情况下,公司3Q21收入、利润均创单季新高。盈利能力方面,公司3Q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2.65%、27.03%,相比2Q分别提高4.01pct、8.45pct。 4、积极开拓非消费电子市场,品牌客户突破初见成效。在深耕手机和可穿戴市场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向非手机类客户拓展,产品已成功销往海尔、小天鹅、海信等家电品牌企业及电动车仪表盘品牌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7/11.64/15.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2.46/3.39亿元,对应2021年10月26日股价的PE分别为59.9/40.4/29.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评论:评论:n电源管理芯片设计公司,紧跟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变化电源管理芯片设计公司,紧跟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变化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模拟芯片设计企业,主要通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源管理芯片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电源管理方案,并积极研发和推广智能组网延时管理单元、信号链芯片等其他类别产品。目前,公司基于在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的优势地位,成为了消费电子市场主要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之一,形成了包括三星、客户A、小米、LG、闻泰在内的终端客户群。 电源管理芯片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职责的芯片。由于不同的电子设备、应用场景所需的电源管理方案各有不同,电源管理芯片具有应用范围广、细分品类众多的特点。随着下游市场的发展,公司主要产品和应用领域也随之变化。 初创期初创期2002-2008:聚焦于DVD、音响、机顶盒及遥控器等传统电子市场,与步步高、TCL、Sony、飞利浦、富士康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与品牌客户的合作经验。 培育期培育期2009-2012: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电子市场崛起,公司准确把握下游市场更迭,快速推出的双SIM卡电源控制芯片得到三星电子的认可,并于2010年进入三星电子供应商体系。之后陆续开发的负载开关、电池开关和LDO等产品在三星手机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手机领域产品的批量生产,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步向手机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过渡。 发展期发展期2013-2017:持续开展研发和技术升级,深化以核心技术、功能模块IP和设计平台为主的技术体系,以此为基础推出OVP、TVS、限流开关、智能组网延时管理单元等新产品,并不断完善负载开关、LED显示驱动和LDO等产品系列。在三星电子的终端应用从手机、平板显示逐步发展至可穿戴设备,并成为了LG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的供应商。随着各类新产品的推广,下游应用领域以手机为核心,逐步向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发展。 稳定上升期稳定上升期2018年至今:持续升级各功能模块IP和设计平台,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低噪声高性能LDO、高精度充电管理芯片等产品,并在集成化产品(多路电源PMIC等)上进行布局,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随着电子产业重心向国内转移,公司积极推动芯片的进口替代,顺利进入小米、客户A等知名消费电子客户的供应商体系,为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至今,公司已推出覆盖市场主流产品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型号达产品型号达500余种,按功能可分为电源转换、电源防护、余种,按功能可分为电源转换、电源防护、显示驱动等系列。其他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组网延时管理单元、高精度霍尔芯片、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占比86%。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5.43亿元,其中电源防护、电源转换、显示驱动分别占比49%、32%、5%,其他占比14%,从收入结构来看,电源防护芯片占比有所下降,从2017年的67%下降到2020年49%,电源转换芯片由2017年的11%提高到2020年的32%,公司收入结构更加均衡。 随着新品导入和产品优化,公司电源转换新品的毛利率提升明显,由2017年的17.61%提高到2020年的27.17%。电源转换芯片:公司的电源转换芯片主要包括各类LDO、充电管理芯片和转换器(DC/DC、AC/DC)。其中,LDO品种齐全、性能优异,具备适用电流范围广、低噪声、高抗干扰能力等特性。
光弘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1 13.69 -- -- 16.12 17.75%
16.58 21.11%
详细
3Q21营收创历史新高,手机 EMS 业务成功度过拐点公司 1-3Q21营收 22.1亿元(YoY 24.6%)、归母净利润 2.3亿元(YoY-23.0%),其中 3Q21营收 10.2亿元(YoY 60.4%, QoQ49.5%)、归母净利润 1.2亿元(YoY 1.2%, QoQ38.9%)。 随着手机 EMS 业务重回增长态势,公司 3Q 收入创新高。 从盈利能力来看, 受上游物料缺货涨价和扩产带来的人力成本及折旧增加影响,公司 3Q21毛利率为 22.43%,同比下滑 3.99pct,环比下滑 9.10pct; 净利率为 12.76%,同比下滑0.86pct、 环比下滑 5.80pct。 产能利用率逐季提升,汽车电子业务迈入新台阶2020年 9月以来 H 大客户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公司业绩承压, 目前公司已完成客户结构优化, 成功导入小米、 荣耀等终端品牌。 荣耀手机从 5月以来持续畅销, 9月 22日荣耀宣布市场份额已回升至16.2%, 进入国内手机市场前三。 随着小米、 荣耀等客户的导入和订单增长,公司产能利用率逐季提升, 我们认为随着 4Q 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实现环比改善。此外,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取得进展, 成功获得法雷奥的全球供应商资质, 同时公司也为华为提供车载通讯模块等制造服务,汽车电子业务将为公司注入新动力。 配合客户需求积极扩产,加速全球化布局为了配合客户新增订单需求,公司积极扩产,惠州第四生产基地将将分两个阶段投产,第一阶段计划 10月投产,明年 3月底月产能达 100万台;第二阶段规划月产能 200万台。同时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海外业务, 公司在印度的厂房已投入使用,后续还将陆续在越南、孟加拉建设制造基地,形成全球化布局。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产能利用率恢复情况,我们调整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 3.81/5.82/7.38亿元(前值 4.34/5.55/6.72亿元), 对应 2021年10月 26日股价的 PE 分别为 29/19/15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歌尔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1 42.01 -- -- 55.10 31.16%
58.43 39.09%
详细
前三季度业绩高增长,21年归母净利润指引 42.4~45.3亿元公司 1-3Q21营收 527.9亿元(YoY 52.0%),归母净利润 33.3亿元(YoY65.3%),处于此前业绩预告(32.1~34.6亿元)的中值附近;对应 3Q21营收 225.0亿元(YoY 17.5%, QoQ 38.4%),归母净利润 16.0亿元(YoY29.6%, QoQ 109.3%)。公司预计 2021年归母净利润 42.4~45.3亿元(49%~59%),对应 4Q21为 9.1~12.0亿元(YoY 9.5%~43.8%)。公司业绩高增长主要得益于 Oculus Quest2等 VR 终端产品畅销。 3Q21智能硬件营收增长 119%,智能声学整机营收同比下滑公司 1-3Q21毛利率同比下降 2.90pct 至 14.77%,其中 3Q21毛利率同比下降 2.13pct 至 15.25%,主要系:1)公司产品结构变化;2)上游部分原材料涨价;3)越南工厂受疫情影响开工率不足所致。分业务来看,1-3Q21公司精密零组件营收 102.90亿元(YoY 23.86%),其中 3Q21营收 42.39亿元(YoY 26.97%, QoQ 48.56%);1-3Q21公司智能声学整机营收 192.00亿元(YoY 25.72%),其中 3Q21营收 67.08亿元(YoY-23.46%, QoQ 4.89%);1-3Q21公司智能硬件营收 222.35亿元(YoY119.07%),其中 3Q21营收 110.24亿元(YoY 68.49%, QoQ 64.47%)。 Oculus Quest2备受青睐,公司 VR/AR 业务增长动能强劲VR/AR 是 3C 重要创新方向,硬件方面,根据 IDC,1H21全球 VR 出货量 315万部,同比增长 100.5%,其中 Quest 出货量 226万部,同比增长 296.8%,占比 71.7%。应用方面,根据 Valve,21年 9月 Steam平台月活 VR 头显用户占比 1.80%,环比提升 0.06pct,其中 Quest2占比 33.19%创历史新高。公司作为全球 VR/AR 智能制造龙头,直接受益于核心客户明星产品 Quest2热销,VR/AR 业务增长动能强劲。 VR/AR 产业链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VR/AR 作为元宇宙的入口级终端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作为产业龙头将明显受益,我们预计 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 44.50/61.84/81.34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3.6/24.1/18.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