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何立中

首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10521050001,曾就职于国信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4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聚辰股份 2022-05-16 92.51 -- -- 118.81 28.11%
119.00 28.63%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50.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7亿元(+246.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75亿元(+356.78%)。 财务数据有明显提升。公司销售毛利率提升至58.88%(+91.54%),ROE 达3.68%(+228.57%),每股营业收入达1.66元(+50.75%),EPS达0.47元(+235.71%),每股净资产达13.14元(+7.4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达0.51元(+1158.92%)。 DDR5世代和汽车应用推动产品量价齐升。公司立足于EEPROM领域的已有的优势,在实现已有产品线更新迭代的同时,积极开发并推广应用于DDR5内存模组、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公司适当调整主要产品的价格体系,并向市场推广部分高附加值新产品,相应带动了公司主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的提升,公司2021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0年度提高了5.06个百分点。 进一步开发和推广NOR Flash 产品,完善非易失性存储市场布局。 由于EEPROM 多年积累了良好的客群基础,公司基于现有技术基础、研发成果和客户资源,向具有一定技术共通性的NOR Flash 领域拓展。 相较于市场同类产品,公司的NOR Flash 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温度适应能力,耐擦写次数从市场主流的10万次提升到20万次以上,数据保持时间超过50年,适应的温度范围达-40℃-125℃,并在功耗、数据传输速度、ESD 及LU 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 公司营收分别为9.50/14.67/22.31亿元( +74.7%/54.4%/52.1%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3.39/4.95亿元(+117.4%/44.1%/45.9%)。最新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47/33/23倍,公司在DDR5世代和汽车应用推动下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产能不及预期。
东微半导 2022-05-13 184.64 -- -- 273.10 47.70%
305.00 65.1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结国内超级结MOSFET龙头,2021年业绩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收入7.82亿元,同比+153.28%;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430.66%。其中,高压超级结MOSFET收入5.69亿元,同比+128.27%;中低压屏蔽栅MOSFET收入2.06亿元,同比+246.85%;超级硅MOSFET收入214.99万元,同比+432.68%;Tri-gateIGBT首次量产出货收入568.17万元。 下游高景气叠加产品结构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8.72%,同比+10.87pct;净利率为18.78%,同比+9.82pct。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6%、1.94%和-0.76%,同比分别-0.67pct、-0.17pct和-0.86pct。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率达5.30%,同比+0.12pct。 2022Q1公司营收净利维持高增,毛利率同环比大幅提高。2022Q1公司实现收入2.06亿元,同比+45.50%;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129.98%。2022Q1公司毛利率为32.93%,同比+5.95pct,环比+3.95pct;公司净利率为23.21%,同比+8.53pct,环比-1.07pct。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 产品已进入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OBC和光伏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1)直流充电桩领域公司量产客户包括英可瑞、英飞源、特锐德、永联科技、盛弘股份、优优绿能等; (2)OBC领域公司已批量出货比亚迪、英搏尔、铁城科技、英威腾等; (3)光伏逆变、储能批量出货给客户A、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洛仑兹、宁德时代、图为电气等;送测认证爱士惟、古瑞瓦特、锦浪科技等。 TGBT产品性能可代对标国际第七代IGBT。,已批量应用新能源领域。2021年公司650V/1200V/1350V新一代IGBT器件技术TGBT(Tri-gateIGBT)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出货。第一代650VTGBT芯片的电流密度为400A/cm2,达到国际主流第七代IGBT技术水平。2021年公司TGBT器件在光伏逆变器、储能、充电桩、电机驱动等领域获得客户的批量应用。 盈利预测:司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3.56/4.85亿元,对应5月月10日日价股价PE分别为38/26/19倍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产能不及预期。
斯达半导 计算机行业 2022-05-11 306.83 -- -- 400.33 30.47%
415.33 35.3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点评: 代工产能较去年同期持续提升,新能源需求拉动Q1业绩同比高增。2022Q1公司实现收入5.42亿元,同比+66.96%,环比+6.27pct;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101.54%,环比+14.39pct。IGBT赛道高景气依旧维系,公司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2022Q1公司毛利率为40.81%,同比+6.61pct,环比持平;净利率为28.00%,同比+4.83pct,环比+2.16pct。 新能源汽车、光伏持续开拓,期待产能释放拉动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用于主电机控制器车规级IGBT模块持续放量,合计配套超60万辆新能源车,其中A级及以上车型超过15万辆,并已开始大批量配套海外市场,预计2022年海外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领域,公司650V/1200V IGBT单管和模块在国内主流光伏逆变器客户大批量装机应用。伴随上游代工产能的逐步释放,有望拉动营收快速增长。 SiC MOS新增多个新能源车定点,持续巩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优势。2021年,公司继续布局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机车牵引辅助供电系统、新能源汽车行业控制器、光伏行业推出的各类SiC模块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新增多个使用全SiC MOSFET模块的800V系统的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定点,将对公司2023年-2029年SiC模块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 公司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高,下游高速成长下公司成长动能强劲。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乐观估计将达到330GW,年复合增速超过20%;根据GWEC报告,预计2021-2025全球将累计新增风电装机量469.3GW;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5%。2021年公司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已达33.48%,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7/9.66/12.88亿元,对应5月9日股价PE分别为76/55/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光伏装机量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士兰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10 40.31 -- -- 48.90 21.04%
53.19 31.9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产品升级叠加下游持续拓展,2022Q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环比高增。 2022Q1公司实现收入20.01亿元,同比+35.65%;实现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54.5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59.41%,环比+25.00%。2022Q1公司毛利率为31.43%,同比+2.10pct;净利率为13.33%,同比+2.54pct。 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持续突破,期待产能释放拉动IGBT收入高增。 2022Q1公司产品持续在汽车、通讯、新能源、工业、白电等高门槛市场取得突破,IPM(智能功率模块)、PIM(汽车级及工业级功率模块)、电源管理芯片、MEMS传感器、MOSFET、SBD、TVS、开关管、稳压管等产品的营业收入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 进一步加码12吋线,士兰集昕拟投资39亿建设3万片/月12吋产能。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特殊工艺芯片研发和制造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杭州士兰集昕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39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该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手续。 厦门士兰集科12吋线二期持续推进,2022Q1实现收入3.75亿元。2月22日,公司公告拟携手大基金二期注资士兰集科,拟新增注册资本8.27亿元,用于年产24万片12吋高压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芯片技术提升及扩产项目,预计2022Q4士兰集科12吋线产能将达6万片/月。根据公司披露的被担保人士兰集科最新一期财务报表,2021年士兰集科实现收入7.87亿元,实现净利润-16,188万元。2022Q1士兰集科实现收入3.75亿元,净利润为-2,171万元,厦门12吋线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19.74/26.56亿元,对应5月6日股价PE分别为39/29/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线建设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斯达半导 计算机行业 2022-05-10 314.93 -- -- 400.33 27.12%
404.99 28.6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点评: 代工产能较去年同期持续提升,新能源需求拉动Q1业绩同比高增。 2022Q1公司实现收入5.42亿元,同比+66.96%,环比+6.27pct;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101.54%,环比+14.39pct。IGBT 赛道高景气依旧维系,公司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2022Q1公司毛利率为40.81%,同比+6.61pct,环比持平;净利率为28.00%,同比+4.83pct,环比+2.16pct。 新能源汽车、光伏持续开拓,期待产能释放拉动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用于主电机控制器车规级IGBT 模块持续放量,合计配套超60万辆新能源车,其中A 级及以上车型超过15万辆,并已开始大批量配套海外市场,预计2022年海外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领域,公司650V/1200V IGBT 单管和模块在国内主流光伏逆变器客户大批量装机应用。伴随上游代工产能的逐步释放,有望拉动营收快速增长。 SiC MOS 新增多个新能源车定点,持续巩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优势。 2021年,公司继续布局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机车牵引辅助供电系统、新能源汽车行业控制器、光伏行业推出的各类SiC 模块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新增多个使用全SiC MOSFET 模块的800V 系统的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定点,将对公司2023年-2029年SiC 模块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 公司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高,下游高速成长下公司成长动能强劲。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乐观估计将达到330GW,年复合增速超过20%;根据GWEC 报告,预计2021-2025全球将累计新增风电装机量469.3GW;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5%。2021年公司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已达33.48%,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7/9.66/12.88亿元,对应5月9日股价PE 分别为76/55/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光伏装机量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立昂微 计算机行业 2022-05-10 50.65 -- -- 63.66 25.69%
69.60 37.41%
详细
国内硅片龙头,2021年业绩接近翻倍。公司业务涵盖半导体硅片、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化合物半导体射频芯片,是国内重掺硅片龙头企业。 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升,公司产能不断释放,同时加大成本管控,公司盈利能力快速上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69.2%;实现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197.2%。 全球硅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硅片大尺寸趋势明显。硅片是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中占比最高的材料,2021年全球硅片市场规模达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141.65亿平方英尺,同比增长14%。大尺寸硅片的优势包括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设备的重复利用率更高。根据SUMCO 预测,硅片需求量方面,12寸硅片需求量将保持上升趋势, 2021-2026年CAGR 达8.4%;产能利用率方面,2022-2026年,硅片制造商12寸产线将保持满产。 全球硅片市场呈寡头垄断,产能紧张。全球硅片市场排名前五的公司共占据86.6%的市场份额。2021年硅片产能紧张,12寸硅片逻辑、内存客户库存逐月下降,SUMCO 表示硅片供需紧张情况将持续到2026年。全球排名前五的硅片制造厂商中,已有四家公布扩产计划。半导体硅片的新设生产线需要经历较长的产能爬坡期,全球硅片产能紧张情况短时间内无法缓解。 资金与技术“双密集型”打造公司壁垒,并购国晶发力大硅片。子公司浙江金瑞泓、衢州金瑞泓及金瑞泓微电子为半导体硅片行业的领军企业、重掺硅片领域龙头企业,产品覆盖 6-12寸半导体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国晶半导体主要产品为 12寸轻掺硅片,公司并购国晶半导体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现有的 12寸硅片的生产规模,提高公司在存储、逻辑电路用轻掺硅片的市场地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51/64亿元, 同比增长49.6%/35.2%/24.6%,净利润分别为9.58/12.56/15.20亿元,同比增长59.7%/31.1%/20.9%。当前收盘价对应2022年的PE 为24倍。考虑到1)市场需求旺盛,硅片存在涨价空间;2)国际局势不明,硅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3)国外硅片大厂产能供应紧张,公司12寸硅片产能正处于爬坡期,市场份额增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晶圆产能过剩,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华润微 2022-05-02 46.86 -- -- 53.45 13.72%
61.35 30.92%
详细
把握缺芯及国产替代良机,2021年毛利率大幅提升拉动盈利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92.49亿元,同比+32.56%;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135.34%。其中,自有产品收入43.57亿元,同比+40.37%;制造与服务业务收入48.01亿元,同比+25.43%。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35.33%,同比+7.86pct;净利率为24.41%,同比+9.22pct。 功率器件高度景气,产品向汽车、光伏领域拓展。2021年,功率器件事业群收入同比+35%,净利润同比+150%。公司在通信、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已形成亿元规模产值。具体来看,2021年,MOSFET 收入同比+33%,其中,高压超结MOS 收入破亿元;IGBT 收入同比+57%。 2021年公司成立了车业专项小组,并进行客户拓展和送样,目前已经有MOSFET 和IGBT 产品应用于汽车中。 功率半导体缺芯仍在继续,2022Q1公司净利润延续高增长。2022Q1公司实现收入25.14亿元,同比+22.94%;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54.88%。受产线改造效率提升叠加高产能利用率,公司2022Q1毛利率环比2021Q4仍有提升。2022Q1公司毛利率为36.51%,同比+5.04pct,环比+1.46pct;净利润率为24.27%,同比+4.35pct。 第一代SiC MOSFET 正式发布,期待SiC 产品加速导入。2020年,公司发布了第一代1200V 和650V 工业级SiC 肖特基二极管。2021年12月,公司推出第一代SiC MOSFET 新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OBC 及充电桩市场,并适用于工业电源、光伏逆变、风力发电等领域。同时公司还推出了第二代650V/1200V SiC JBS 产品,芯片尺寸相比第一代缩小了25%,关键器件参数优化提升效果显著。 重庆12吋线有望通线,中高端功率半导体产能持续提升。2021年,子公司华微控股与大基金二期及重庆西永发起设立了润西微电子,由润西微电子投资建设12吋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计划投资75.5亿元,达产后产预计产能3万片/月,并配套建设12吋外延及薄片工艺能力,项目有望在于2022年底前通线,持续巩固公司IDM 功率龙头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3/29.2/34.65亿元,对应4月28日股价PE 分别为22/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产能不及预期。
时代电气 2022-04-28 38.23 -- -- 57.79 51.16%
71.37 86.6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点评: 新兴装备业务大幅增长,公司 2022Q1业绩超预期。2022Q1公司实现收入 25.45亿元,同比+22.29%;归母净利润 3.41亿元,同比+31.01%。 分业务看: (1)轨道交通业务收入 17.71亿元,同比+2.79%; (2)新兴装备业务收入 7.31亿元,同比+132.77%。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收入3.75亿元,同比+124.99%;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 1.83亿元,同比+306.96%。 轨交业务逐渐企稳,市域和中低运量或将迎来发展机会。2022Q1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收入 13.85亿元,同比-7.54%;轨道工程机械收入 2.04亿元,同比+47.83%;通信信号系统收入 0.73亿元,同比+69.77%;其他轨道交通装备收入 1.09亿元,同比+153.49%。展望全年,轨交业务有望企稳,城轨方面,市域的规划不断发布,市域和中低运量或将迎来发展机会。 国内高压 IGBT 龙头,期待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加速放量。2021年公司半导体板块总收入约 15亿元,其中,对外销售收入 10.68亿元,内部抵消约 4亿元。IGBT 收入约 9亿元,其中,电网 IGBT 约 2亿元,汽车IGBT 约 2亿元,新能源发电收入几千万元。2022年,随着公司车用IGBT 产能爬坡,预计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风光发电领域,公司也已布局,公司 1700V IGBT 产品非常成熟,产能提升后也将快速推进。 碳化硅产线扩容,车规功率半导体竞争优势持续巩固。4月 12日,公司公告拟投资 4.62亿元进行 SiC 芯片产线扩充,SiC MOS 工艺将升级为沟槽栅,产能由 4吋 1万片扩充至 6吋 2.5万片。SiC 芯片量产线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和轨交领域,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公司目前 SiC 应用主要集中在 3300V,2021年公司发布了针对汽车现有核心平台的碳化硅产品,预计 2022年会在车厂小批量应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27.45/30.89亿元,对应 4月 26日股价 PE 分别为 22/19/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新造投资额放缓、IGBT、SiC 建设及导入不及预期。
国芯科技 2022-04-28 27.85 -- -- 34.00 22.08%
55.86 100.57%
详细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指令集架构不存在终止风险。指令集架构能否使用、自主更新是计算芯片公司的灵魂,公司不存在对任何架构授权的重大依赖,是一项巨大优势:1)摩托罗拉和IBM对公司的指令架构授权为长期授权。2)基于架构的进一步IP核开发均系自主。3)Power和RISC-V指令集架构相继开源,基于以上开源指令架构开发嵌入式CPU使得公司不受限于指令和架构授权。 二十年积淀,技术代际积累,形成稳健生意模式。计算芯片是芯片细分类目中最难的,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与用户反馈。公司提供IP授权、定制芯片和自主芯片三项业务,交互促进。三者之间在工程经验、质量管理和产品可靠成熟度等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和印证,从而保证芯片设计的成功率、技术稳定性与可靠性,也有利于公司的技术路线始终与市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并持续迭代升级:1)自研IP是核心,是保障自主可控的重要因素。2)定制芯片是自研IP向下游延伸的第一步,是最有利于了解客户需求的一环。3)自主芯片是公司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抬升营收和毛利总规模的重要业务。 天时地利人和,MCU缺货+公司降维打击、车规MCU放量:1)MCU缺货+价格上涨。全球MCU市场规模约150-200亿美元,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需求持续高增,且自20Q3以来,全球MCU进入历史罕见的缺货状态,兆易创新、ST等厂商MCU价格上涨6-10倍。2)国际形势催生的自主可控需求极大的加快了国产替代步伐。3)降维打击:嵌入式CPU起家,MCU快速上车。计算芯片堪称半导体最难的细分领域,国芯科技从嵌入式CPU起家,已经解决了最难的部分。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22/15.38/28.18亿元(+101.7%/+87.1%/+8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2.24/3.22亿元(+90.2%/+67.6%/+43.7%)。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7/35/26倍,公司深耕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以及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领域,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完成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7 59.62 -- -- 79.66 33.21%
79.48 33.31%
详细
受益缺芯及下游需求爆发,传统产品线与IGBT 等新品共同发力。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43.97亿元,同比+68.00%;归母净利润7.68亿元,同比+103.06%。其中,半导体器件收入35.18亿元,同比+70.82%;半导体芯片收入4.94亿元,同比+23.94%;半导体硅片收入3.32亿元,同比+159.98%。2021年,公司中高端新产品线取得亮眼成绩,MOSFET、小信号、IGBT 和模块产品收入分别同比+130%、+82%、+500%和+35%。 毛利率水平维持稳定,净利率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35.12%,同比+0.84pct;净利率为18.77%,同比+4.18pct。2021年公司将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向下游顺利传导,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较为稳定。受益于规模效应及精益管理,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2021年公司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18%、3.33%、5.50%和-0.11%,同比分别-1.2pct、-0.18pct、+0.49pct 和-0.91pct。 持续高研发投入,助力高端产品加速落地。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42亿元,同比+84.46%。2021年,公司1200V IGBT 芯片完成系列化开发,IGBT 模块获得大批量订单;应用于清洁能源市场的1200V 40A、650V50A/75A IGBT 单管已小批量生产交付。高压SJ MOS 方面,公司初步完成600V/650V/700V 三个系列产品设计开发和流片。此外,公司已成功开发并向市场推出SiC 模块及650V SiC SBD、1200V 系列SiC SBD全系列产品,SiC MOS 已取得关键性进展。 看好公司传统功率器件及IGBT、SiC 等新品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拓展。 公司以贸易起家,近年来开始实行大客户集中战略,在下游行业头部客户拥有良好的大客户直销渠道。伴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下游的蓬勃发展,公司的IGBT、SiC 和中高端MOS 产品有望实现加速导入。展望2022年,公司将大力拓展工业变频、自动化、网通等工业电子领域,重点布局5G 通信、汽车电子、安防、光伏微型逆变器等高端市场,挖掘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5/15.63/21.21亿元,对应4月22日股价PE 分别为29/2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产能不及预期。
安集科技 2022-04-21 176.26 -- -- 216.91 23.06%
235.00 33.33%
详细
安集科技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62.57%;受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54.81%。 CMP抛光液国内龙头,布局全品类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化学机械抛光液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58.45%。根据TECHET报告测算,公司CMP抛光液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5%,在国内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公司积极布局全品类产品线,包括介电材料抛光液、钨抛光液、硅/多晶硅抛光液和硅衬底抛光液等,基本实现各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规模量产,为客户提供不同制程的定制服务。同时随着国内晶圆厂的扩产计划推进,国内抛光液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湿电子化学品业务取得突破,有望快速放量。2021年,湿电子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0.91亿元,同比增长92.17%,实现跨越式突破。随着先进制程快速发展,公司的铝制程及铜大马士革工艺刻蚀后清洗液已实现量产,28nm技术节点清洗液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实现进口替代。安集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一期(宁波)已达到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未来放量空间较大。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形成铜及铜阻挡层抛光液、介电材料抛光液、钨抛光液、基于氧化铈磨料的抛光液、衬底抛光液、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和新材料新工艺七大产品平台,突破28nm技术节点HKMG工艺的铝抛光液,打破国外垄断,14nm技术节点铜抛光液研发和验证稳步推进,同时建立电子级添加剂纯化技术平台并实现量产,原材料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74/13.07/18.13亿元,同比增长41.9%/34.1%/38.7%,净利润分别为2.09/2.73/3.28亿元,同比增长67.1%/30.8%/20.1%。当前价格对应2022年的PE为63倍。考虑到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0 69.39 -- -- 79.42 14.45%
79.48 14.54%
详细
“贸-工-技”转型的全产业链功率IDM 龙头。公司以电子元器件销售起家,后逐步建立功率半导体封装和芯片产线。上市以来,公司通过收购方式逐渐向硅片、外延和上游半导体材料扩展。公司目前主营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整流二极管、保护器件、小信号、MOSFET、大功率模块、IGBT 和SiC 等产品,并对外销售部分硅片和芯片。 “扬杰”和“MCC”双品牌运营,打开国内国外市场空间。伴随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规模增长带来的成本优势,传统功率器件产业向国内转移趋势明显。在整流桥和二极管等细分领域,公司已占据全球头部地位。凭借公司于2015 年收购的美国“MCC”品牌,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规模持续提升。 高研发投入布局IGBT、大功率模块及SiC 产品,迎来收获期。2017 年以来,公司开始大力布局功率半导体中高端产品线,如IGBT、SGT MOS和SiC 二极管等。2021 年,伴随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公司产品加速国产化导入进程,MOSFET、IGBT 和大功率模块产品收入分别同比+130%、+500%和+35%。在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高速增长下,公司中高端新产品线有望深度受益。 产能扩充保障成长,传统器件向汽车、工业、光伏持续扩展。公司传统产品线包括整流器件、光伏二极管和保护类器件。其中,整流器件公司稳居行业龙头,产品结构逐步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车规级转移;光伏二极管有望随下游光伏行业维持高速增长;保护类器件伴随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公司仍有较大份额拓展空间。 大客户集中度不断提升,渠道复用助力新品加速拓展。近年来,公司开始实行大客户集中战略,2017-2020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由10.19%提升至16.58%。功率器件种类丰富,下游客户在生产中需要多种系列和规格配合使用,为了确保整机产品的稳定性,客户倾向于选择同一品牌的一站式服务。受益于公司良好的大客户渠道关系,公司IGBT、SiC 和大功率模块产品有望实现加速导入。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8/11.41/15.45 亿元,对应4 月18 日股价PE 分别为44/29/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放缓、产品导入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
鼎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4-19 18.00 -- -- 19.68 9.33%
22.48 24.89%
详细
鼎龙股份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29.67%;实现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233.60%。 抛光液客户端实现突破,年产5000吨产能建设完毕。研发进展方面,Oxide,SiN,Poly,Cu,Al等CMP制程抛光液产品多线布局,目前在客户端的验证反馈情况良好。其中,Al制程某抛光液产品在28nm技术节点HKMG工艺中通过客户验证,进入吨级采购阶段;氧化层抛光液产品于近期收到某国内主流晶圆厂商的采购订单,采购数量为20吨,此前该产品型号以海外进口为主。产能建设方面,武汉本部工厂一期年产5000吨抛光液生产车间已经建成。 抛光垫业务营收水平持续增长,进入放量期。2021年,抛光垫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84%,首度扭亏为盈实现规模盈利。公司抛光垫产品实现了成熟制程及先进制程的100%全覆盖。关键原材料自主化持续推进,常规型号原料均实现自研自产,极大程度上保障了供应链的自主性、安全性,并优化了产品成本结构。 清洗液产品验证与产能建设同步进行。产品验证方面,Cu-CMP清洗液产品在客户端推广工作进展顺利,已取得小量订单。研发进展方面,开发出W制程,SiN制程及Al制程清洗液,部分产品已送至客户端测试。产能建设方面,年产能2000吨的武汉本部一期清洗液产线完成试产,达到稳定供货的能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0.98/39.84/47.90亿元,同比增长31.5%/28.6%/20.2%,净利润分别为3.79/5.77/7.63亿元,同比增长77.4%/52.4%/32.1%。当前价格对应2022年的PE为45倍。考虑到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
聚灿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9 11.93 -- -- 12.48 4.61%
13.79 15.5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 ? 产能释放叠加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公司2022Q1 营收持续增长。2022Q1公司实现营收4.81 亿元,同比+7.15%;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同比+60.66%。在疫情背景下,公司迎难而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满产满销,产能释放叠加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以背光、高光效、高压、倒装产品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产销两旺,确保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 坚持精细化管理模式,融资费用下降使净利率有所提升。公司2022Q1毛利率为13.99%,同比-0.71pct;净利率为5.15%,同比+1.72pct。公司不断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和成本费用管控,融资费用大幅下降,净利率得以稳步提升。2022Q1 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1%、2.33%、5.86%和0.53%,同比-0.04pct、+0.10pct、+1.09pct 和-2.24pct。 ? 高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2022Q1公司研发投入0.28 亿元,同比+33.33%。未来,随着募投项目推进,公司Mini LED、车载照明等高端高价产品陆续推出,公司产品类别将进一步丰富。随着“调结构、提性能、创效益、铸品牌”经营策略的不断落实,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 募投项目持续释放产能,Mini LED 研发布局助力公司发展。2021 年6月公司定增项目拟新增Mini LED 芯片产能120 万片/年,预计将于2022年逐步释放。公司银镜产品通过设计试样,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高带宽GaN 基光可见光通信芯片进展顺利,随着新购MOCVD设备及芯片制程设备到位,新产品量产可期。随着Mini LED 等新品陆续放量,公司发展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在产能逐步释放下,新产品研发布局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3.46/4.8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25/19/14 倍,对应4 月15日股价PE 分别为21/14/11 倍,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时代电气 2022-04-15 43.22 -- -- 55.45 28.30%
71.88 66.31%
详细
事件: 4月 12日,公司发布《关于自愿披露控股子公司投资碳化硅芯片生产线技术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的公告》。 公司拟投资 4.62亿元进行 SiC 芯片产线扩充。为提升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力,占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公司子公司中车时代半导体拟投资 4.62亿元在公司已建成 SiC 芯片线的基础上,进行 SiC 芯片生产线技术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项目将在现有株洲田心工业园区内进行,建设期 24个月。公司将对湖南省株洲市田心工业园区内碳化硅芯片线厂房进行改造升级,改造既有设备,新增工艺设备及工艺辅助设备,信息化软件新增或实施服务;装修洁净室,配套进行厂务扩容,新增公用设备,建设周期约为 24个月。 SiC MOS 工艺将升级为沟槽栅,产能由 4吋 1万片扩至 6吋 2.5万片。 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现有平面栅 SiC MOSFET 芯片技术能力提升到满足沟槽栅 SiC MOSFET 芯片研发能力,将现有 4英寸 SiC 芯片线提升到 6英寸,将现有 4英寸 SiC 芯片线年 1万片/年的能力提升到 6英寸 SiC 芯片线 2.5万片/年。 SiC 芯片量产线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和轨交领域,竞争优势持续巩固。 公司通过“十三五”期间建成的 SiC 芯片线,实现了 SiC 技术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公司目前已在 SiC 器件领域完成了第一代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积累,并形成成熟的 SiC 芯片产品“设计-制造-测试-模块”完整能力,公司 SiC 产品在地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市场领域均已实现应用示范。 Yole 预计至 2027年 SiC 功率器件市场空间将达 62.97亿美元。根据 Yole报告,2021-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将保持年均 34%的复合增速,市场规模由 2021年的 10.90亿美元,增长到 2027年的 62.97亿美元。其中,汽车领域将是未来碳化硅最大的应用市场。2027年,汽车领域碳化硅市场规模将达 49.86亿美元,占总规模的 79.18%。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27.45/30.89亿元,对应 4月 12日股价 PE 分别为 27/24/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新造投资额持续下滑、IGBT、SiC 建设及导入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