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常潇雅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号:S125051705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道通科技 2021-12-06 72.28 95.73 295.09% 86.22 19.29%
86.22 19.29%
详细
汽车“新三化”带来产业变革,三大诊断业务快速增长。全球汽车保有量和平均车龄的提升,叠加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三大趋势,汽车诊断检测的行业空间进一步拔高。公司立足汽车综合诊断、TPMS和ADAS三大产品线,具备性价比高、兼容性强等核心优势,同时持续投入研发升级,三大业务均实现快速放量,进一步强化全球汽车智能诊断龙头地位。 p云业务加速兑现,全球化布局进展良好。公司的软件云服务通过三大诊断终端搜集数据,提供远程诊断、维修资料以及软件升级等服务,2016-2020年公司云服务收入快速增长,CAGR达到39.2%,占比提升至13.2%。同时,公司目前在海外采取一年免费升级政策(国内暂不收取),云业务价值尚未完全体现,未来高毛利的软件服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释放利润弹性。此外,公司长期深耕欧美成熟市场,在成熟市场维持强势地位,已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及品牌影响力,正逐步向亚太、南美等新兴市场渗透,目前在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全球一体化营销布局进展顺利。 p新能源产品发布,第二曲线打开。针对新能源汽车“修车时效性差、人才技术匮乏、充电桩兼容难”等核心痛点,结合第三方维修门店和消费者需求,2021年9月,公司正式发布新能源“诊检充储”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全矩阵新能源检测系统工具链和智慧充电桩产品。产品核心仍是公司积累多年的检测技术和兼容技术的优势延伸,现已于Q4逐步开始量产,叠加公司丰富的下游门店资源,后续有望快速落地放量,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p风险提示:国际贸易形势恶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及推广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1-11-25 152.50 194.01 324.07% 163.20 7.02%
163.20 7.02%
详细
推荐逻辑:公司依靠“芯片+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能力,叠加外延内生拓展的能力边际,在三大智能赛道上持续充当“卖水人”角色,未来有望强化巩固产业链地位,具备多维度的长期高质量成长空间:1)短期看智能软件,5G换机潮贡献增量超预期,增速重回20%上方,带动估值提升;2)中期看智能车载,公司提前布局座舱域占据卡位,旗下Kanzi产品市占率已超过50%,赛道高景气爆发可持续,后续携手高通积极探索驾驶域,享受行业成长红利,预计未来1-3年增速可维持40%上方;3)长期看物联网,下游应用场景拓宽叠加算力需求加大,公司“核心板+操作系统+核心算法”的一体化SoM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与VR、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消费类物联网终端厂商有广泛且深度的合作,工业物联网亦具备巨大渗透率提升空间,预计未来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支撑业绩长期高速增长。 5G换机潮注入新活力,智能软件业务增量可观。2021年上半年5G手机出货量大幅增加,公司智能软件业务充分收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30.2%。公司深耕智能OS技术十余年,与高通形成深度合作绑定,具备“芯片+全栈”的技术稀缺性和承上启下的生态地位必要性,上下游客户皆对公司产品依赖性较强。未来1-3年,伴随5G智能终端的芯片迭代、新机型推出、应用算法升级等,该板块业务仍将贡献不俗增量。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行业共识,前瞻性布局持续兑现收益。公司早在2013年便切入智能汽车领域布局,期间以优势操作系统技术为基,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逐步完善板块技术拼图,为全球超200家企业提供从操作系统开发、核心技术授权到应用个性定制的全套整体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搭建起“技术+生态”的强大竞争壁垒,先发卡位优势明显。未来3-5年,智能座舱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随着芯片迭代升级加速带来的高算力支撑,高级别智能驾驶也将逐步落地,公司亦在驾驶域加大布局,包括发布融合泊车方案,成立软硬一体的智能驾驶平台子公司等,智能汽车业务前期播种迎来持续收获季节。 泛物联网领域空间逐渐打开,引领生态共享成长。公司拥有“核心板+操作系统+核心算法”一体化的SoM及相关开发平台产品,将技术与生态优势引入物联网领域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公司持续深化与华为Harmony的生态合作,面向各领域的鸿蒙IoT操作系统发行版正逐步推出;同时发布软硬一体的TurboXEB5边缘智能站,并在智能工业率先落地。未来5-10年,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下游场景将逐步拓宽,工业物联网等相关应用亟待规模化落地,公司业务边际随行业一同拓宽,支撑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45.9%,公司凭借“技术+生态”牢牢占据万物智联浪潮卡位,短、中、长期皆有稳固逻辑支撑,给予2022年85倍PE,对应目标价196.35元,维持“买入”评级。
瑞华泰 2021-11-02 25.90 -- -- 31.88 23.09%
39.76 53.5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1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下滑14.6%,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滑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17.4%;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同比下滑50.6%,实现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滑5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滑34.9%。 20Q3一次性设备销售形成收入高基数,短期业绩承压。公司Q3收入下滑较多的主要原因系去年同期销售生产线实现收入7692万元,形成了较高的收入基数,公司生产线销售为上市前的一次性业务,并非公司主业,短期对业绩形成了扰动,未来公司会聚焦主业,业绩波动会减小,剔除设备收入带来的影响,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速为17.6%,维持稳健,单三季度,因受到生产线周期性保养维护及短期能源负荷错峰开机导致生产稼动率下降的影响,剔除设备收入的影响,Q3收入下滑8.9%;同时受到原材料成本小幅上升及研发投入增加的影响,短期利润端承压。 柔性显示用CPI薄膜产线稳步推进中。公司自主掌握CPI薄膜制备的核心技术该技术难度高,目前仅韩国KOLON、日本住友化学等极少数日韩企业具有供应能力,进入壁垒高;公司18年已经实现试生产,产品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可折叠次数超过20万次,关键性能已通过国内终端品牌商评测,目前公司在继续推进产品研发,进一步完善产品性能;CPI相较于其他PI产品对产线要求更高,目前公司CPI产线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年底前完成安装,开始调试,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首个量产CPI产品的企业;在理想的折叠屏结构中可能需要用到8层以上PI,各层PI产品形态和功能存在差异,公司在各产品领域均有布局,市场潜力巨大。 高性能PI薄膜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从市场规模来看,预计到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元,到2025年增长至31亿美元。2020年我国PI薄膜总需求量约为1.3万吨,主要依靠电子PI薄膜与电工PI薄膜的需求拉动。若以11%的复合增速来看十四五期间,预计2025年我国PI膜需求将达2.19万吨。从产能来看,若以12%的复合增速来看十四五期间,预计2025年我国PI膜产能将达1.73万吨,由此可以对比出预计2025年存在4600吨左右的供需缺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高性能PI薄膜的龙头企业,直接受益于国内外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与国产替代大趋势。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0.83亿元、1.17亿元和1.63亿元,复合增速为40.66%。考虑到公司在技术、工艺、规模有显著优势,是新材料国产替代的稀缺龙头,在CPI薄膜领域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产能扩张或不及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等
密封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9-29 30.30 38.24 119.14% 32.74 8.05%
38.48 27.00%
详细
推荐逻辑: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发动机密封制品和密封材料制造商,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2019年公司车用柴油机气缸盖垫片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2%。2)公司具备技术、服务以及客户三方面的竞争优势:技术上具备领先的同步研发能力,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升级;服务上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迅速完成国六标准配套密封垫片产品市场布局;客户群体覆盖超过80%的国内柴油机主机厂。3)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公司产销规模进一步扩大且新产品占比逐步提升,从而增厚业绩。 发动机密封制品行业准入门槛高,国六标准进一步提高要求。发动机密封制品和密封材料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主要包括供应商体系认证壁垒、技术壁垒、客户资源壁垒、资金壁垒以及规模效应壁垒。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化,发动机向高燃烧效率、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在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同时给具有同步开发实力的发动机密封制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技术+服务+客户,三方面打造竞争优势。1)技术:具备领先的同步研发能力,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升级。在引进股东日本石川金属密封垫片技术的基础上,公司结合国内发动机行业实际情况逐步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具备了国内同行业中领先的同步研发能力。此外,借助已有密封产品研发技术及经验,公司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密封产品等相关产品的研发。2)服务:产品需求响应迅速。基于雄厚的技术和同步研发能力,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有效助力公司新技术应用和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完成国六标准配套密封垫片产品市场布局。3)客户:覆盖超过80%的国内柴油机主机厂。我国柴油发动机生产厂商集中度高,按销量计,2019年国内前十大柴油发动机主机厂市场占有率达到76%,公司下游主要客户涵盖了潍柴控股、中国一汽、中国重汽、上汽集团等大型发动机制造厂商旗下主流品牌,此外,2019年公司取得康明斯全球供应商资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1.90亿元、2.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80%、30.88%、32.40%,对应的EPS 分别为0.99、1.30、1.72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1、24、18倍。 考虑到公司为柴油机密封制品细分领域龙头,且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享受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2年30X 目标PE,6个月目标价3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市场竞争加剧、主要客户年降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智明达 2021-09-20 158.27 131.90 263.96% 172.68 13.61%
179.80 13.60%
详细
推荐逻辑:1)国家深化军费改革,装备占军费投入比例提升至 ] 41%,行业景气度上行。2)公司产品结构转型,弹载产品占比将从 10%提升至 30%。 定制化全套产品,弹载产品成为新机遇。公司主要为军工客户提供定制化嵌入式计算机模块产品,已经构建起机载、弹载、舰载、车载及其他五大产品系列,机载业务占比最高,2019年贡献了 70%的营业收入,是公司长期深耕的成熟技术所在。弹载产品增速凸显,2017-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 196%,鉴于实战化军事训练的兴起、导弹的广泛运用及其易耗特性,公司弹载业务有望在未来爆发。 深耕行业二十年,与军工客户关系稳定。公司自 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军用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具备深刻的行业洞察力,多次参与国家重点型号项目武器装备的配套研发与生产。军工行业壁垒较高,竞争较为缓和,各民营公司产品差异化高。公司凭借丰富产品与先进技术,与大型国有军工集团建立起稳固合作关系,2019年公司延续性采购占比 87.8%,未来可充分享受行业扩张红利。 国防信息化与国产替代双趋势,为公司带来广阔市场。现代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生了深刻转变,高科技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将在战场上赢得战略主动权。我国高度重视国防信息化建设,先后颁布多项文件,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升级。军用嵌入式计算机是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基础,行业预期快速增长。同时,为确保军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进程正不断推进。公司在此具有先发优势,早在 2014年即成立国产化工作小组,2019年公司大部分新增研发项目均可实现全国产化。 打造成熟研发体系,激励核心研发人员。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制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公司重视研发能力,形成以研发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2017-2020年研发费用从 0.45亿元增加至 0.56亿元。截止 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有 203人,在总员工数中超一半。公司成立了员工持股平台“成都智为”,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2.53元、3.60元、5.02元。考虑到国家对国防领域的投入稳步增长,不断推进国防信息化进程,我国信息化武器的新采购量不断拉升,而嵌入式计算机是武器信息化的基础。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具备成熟技术与严格的质量管控流程,能够满足军工客户的多样定制化需求,有望迎来订单量的快速增长。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公司 2021年 78倍 PE,目标价 197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技术开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福昕软件 2021-08-30 187.38 -- -- 197.97 5.65%
197.97 5.65%
详细
业绩总结:2021] 年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亿元,同比增加 16.0%,剔除美元折算汇率下降对收入的影响-6.7%后,同比增加 22.7%;实现归母净利润4649万元,同比下降 24.9%,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销售等投入,叠加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等影响利润表现。 收入加速明显,利润短暂承压。拆分单季度看,公司单二季度实现营收 1.4亿元,同比增长 21.1%,环比增长 5.6%,呈现明显逐季加速态势,达到历史最高单季水平。分地区看,国内市场继续加大对机构客户的开拓,上半年实现营收2270.6万元,同比增长 45.7%;海外市场依旧是收入的主体,上半年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 13.8%。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扩充渠道,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7.5%、52.9%、29.7%,三项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 11.0pp、11.4pp、0.6pp。 全方位投入的加大短期影响利润表现,但长远看有望进一步加强产品竞争力,助推公司实现 SaaS 服务转型。 新品频出,形态升级迎来拐点。上市后,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路径,持续加大 PDF核心技术和 PDF通用软件产品的研发。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加速迭代,福昕高级 PDF编辑器 11.0Windows 版本与 Mac 版本同步正式上线,原有功能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新产品 Foxit sign正式发布,开始重点布局电子签名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同时推出福昕高级 PDF编辑器 online收费版本,产品形态升级迎来重要拐点。 云化加速推进,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24.5%。公司持续大力开展渠道建设与品牌营销,在全球拓展优质代理商,上半年公司通过代理商销售获得收入 5904万元,同比增长 14.3%。公司通过价格调整、云化产品正式版本发布等方式,推动业务从软件授权业务向 SaaS 服务的转型,订阅模式收入呈持续上升趋势。2021年 H1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24.5%,占比达 14.9%,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公司正处于产品形态和业务形态转型初期,略微上调期间费用率,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30%,相关投入有望加速公司云化转型进程,后续期待利润快速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云转型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等。
中控技术 2021-08-26 117.16 95.34 100.38% 117.99 0.71%
117.99 0.7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8.3亿元,同比增长 51.3%,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52.8%。 营收净利稳定增长,持续深耕流程工业领域。受益于石化、化工等流程行业用户对自动化、数字化需求的持续增长,2021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51.3%和52.8%,公司在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业务保持增长趋势,实现公司业绩增长。公司继续深耕于流程工业领域,沿着清晰的业务主线快速发展。 核心技术陆续攻克,产品布局进一步深化。公司攻克了基于互锁机制的硬件热冗余技术、冗余主站数据同步交互技术、I/O 信号处理和防护技术及多总线设备管理等关键技术,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面向重大工程自主可控的高性能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及应用陆续展开,提出智能学习运行构架与指令系统,相关产品已投入市场,处于稳定开发优化阶段。 开创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助力销售模式升级。公司根植“工业伴侣,智能专家”服务理念,构建“区域+行业+产品”的销售组织架构,开创 PLANTMATE 工业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和 5S 线下门店销售模式。5S 线下门店将公司销售端前移,扩大工业客户服务半径,贴近客户需求,实时掌握客户需求动态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通过PLANTMATE 线上服务平台及5S 线下门店,实现工厂移动管理,降低客户库存成本及资产折损率,实现服务全程可视化,集中营销资源,精准深度挖掘用户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EPS 分别为1.10元、1.38元、1.71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25.9%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国家去产能、调结构政策的逐渐完成,工业自动化市场持续回暖;以及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传统行业外,新兴行业如物流、生物制药、油气输送、清洁能源、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增速加快,会给自动化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首次覆盖,给予公司2021年140倍PE,目标价140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预算收紧、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同花顺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8-26 112.46 142.79 26.55% 146.50 30.27%
146.50 30.27%
详细
业绩总结:2021年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31.4%。受益于国内证券市场交投量的持续活跃,公司增值服务、券商导流开户和基金代销等业务凭借高beta 属性快速放量,业绩加速提升。 依托流量护城河,多渠道提升变现能力。1)To B 方面,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国内90%以上的证券公司和大量的基金公司等机构客户,极具性价比优势的iFinD 在WIND 等竞品涨价下具备较大份额提升空间,2021年H1软件销售业务实现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26.1%。2)To C方面,公司旗下同花顺APP月活量长期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大幅领先排名二、三位的东方财富(1400万+)、大智慧(800万+);庞大用户基数下,公司不断强化其金融资讯服务、投资理财分析工具等产品的竞争力以提高付费转化率,并依托中立性优势切入券商导流业务,多渠道提升流量变现能力。2021年H1,公司电信增值业务(金融资讯及AI量化工具等)实现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34.3%;广告及互联网业务(导流开户)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82.3%。 Al 赋能智慧选基,代销业务增速亮眼。公司前瞻性布局AI领域,经历多年沉淀已具备差异化技术优势,在精细化用户画像、智能选股等方面核心竞争力突出,持续增强用户粘性。近年来,居民资产配置持续向偏股型基金迁移,公司利用深厚的数据积累赋予智慧投顾AI 选基功能,基金代销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H1相比去年同期新增4800余基金产品,收入增速高达113.1%。此外,由于公司战略调整等原因,其他代销业务手续费减少,导致“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整体业务板块收入同比略有下降,预计为该调整为一次性短期影响,公司后续将持续聚焦基金代销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32.3%,伴随市场交投量的持续活跃,公司流量壁垒高筑,有望凭借AI技术优势深挖用户价值,持续丰富变现渠道,充分享受顺周期下的高成长红利。综合基本面情况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2021年3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50.1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交投活跃度大幅下滑,市场监管政策变动,行业竞争加剧等。
浪潮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1-08-26 30.30 40.84 10.95% 32.25 6.44%
34.45 13.70%
详细
业绩总结:2021] 年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5.6亿元,同比下降 5.7%;实现归母净利润 8.03亿元,同比增长 98.0%。此前公司预计 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7.10-8.72亿元,实际业绩略高于预告中枢,净利率有所提升。 高基数下营收短暂承压,长周期看需求依然旺盛。拆分单季度看,2021年 Q2公司实现营收 168.9亿元,同比下降 11.3%,去年的高基数主要由于疫情期间线上工作陡然增多,下游厂商的服务器采购需求大幅提升所致,高点后服务器行业整体迎来漫长的去库存过程;经历一年的消化,下游云计算厂商等采购需求已开始逐步恢复,下半年收入增速大概率拐头向上。长周期看,服务器行业作为承载数据储存和计算需求的基础设施,将持续受益于云计算、5G、物联网等相关应用的建设落地,在数字化为主导的经济变革浪潮下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 产品结构优化,关注盈利能力提升。2021年 H1,公司毛利率为 13.4%,同比大幅增加 1.51pp,达到 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净利率为 2.8%,同比增加 1.54pp,收益质量提升明显,净利率突破行业平均水平。判断主要原因是相关 AI服务器、边缘服务器等高毛利产品快速放量,贡献收入占比提升。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叠加规模效应下的成本改进,已为新一轮的行业复苏做好蓄力准备。 龙头地位依然稳固,AI、Edge 再添动能。根据 Gartner 数据,2021年 Q1浪潮通用服务器全球市占率 10.2%,中国市占率 31.5%,继续稳坐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宝座。同时,伴随物联网应用进入高速发展期,边缘与 AI相结合将成为未来服务器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智算战略”进行突破,持续强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发优势:AI 服务器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是连续四年超过 50%,边缘计算器也以 32%的市占率居中国市场第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28.2%,伴随下游云计算厂商需求复苏,公司作为国产服务器领域的绝对龙头有望凭借AI、边缘服务器等高端产品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实现高质量成长。给予 2021年 29倍 PE,对应目标价 41.1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贸易摩擦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航宇科技 2021-08-25 60.33 73.82 126.79% 72.18 19.64%
72.18 19.64%
详细
推荐逻辑: 1)公司是国内航空环形锻件的主流供应商,参与了我国多个预研和在研型号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的同步研制,产品应用于70个航空发动机型号、20个燃气轮机型号、多个航天火箭及导弹型号。2)公司有望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实现高增长:十四五期间我国航空装备尤其主战机型将加速列装以及更新换代,此外根据中国商飞,2020-2039年全球商用航空市场对应的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市场空间约900亿美元,公司有望从中显著受益。3)公司技术积累雄厚,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为7.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航空锻造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环形锻件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锻件,约占航空发动机价值的6%,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服役行为。进入航空锻造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工艺壁垒、资质壁垒、设备资金壁垒以及人才壁垒,由此带来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与稳定的竞争格局。我国在部分产品已打破国外垄断,目前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军用+商用航空发动机需求牵引,航空环锻件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军用方面,我国军用飞机总数只占美国的24%,十四五期间我国航空装备尤其主战机型将加速列装以及更新换代,由此大幅增加对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的需求;商用方面,国产大飞机批量生产逐步启动,加之国际商用客机的大规模交付与国际航空零部件转包业务逐渐向中国及亚太地区转移,也将有力地带动航空环锻件需求增长,根据中国商飞,2020-2039年全球商用航空市场对应的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市场空间约900亿美元,其中我国约占22%。 研发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境内与境外市场“两翼齐飞”。公司立足自主掌握多项核心技术,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为7.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境内市场,公司是国内航空领域环形锻件的主承制单位之一,同步参与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发;在境外市场,公司与GE 航空、P&W、SAFRAN、RR等客户均签订了长期协议,全面参与国际航空环形锻件市场竞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1.7亿元、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7%、38.9%、47.6%,相应的EPS 分别为0.89、1.24、1.83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70、50、34倍。考虑到公司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享受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2年60X目标PE,6个月目标价74.4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外长期协议无法持续取得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等。
数据港 计算机行业 2021-08-25 32.60 -- -- 37.98 16.50%
37.98 16.5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39.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080万元,同比增长0.5%;实现EBITDA为3.8亿元,同比增长69.8%。 折旧短期拖累利润表现,核心指标大幅改善。2021年H1,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但净利润表现不佳,主要由于公司新增项目集中交付产生折旧费用而当期尚未开始贡献利润。若观察其他核心指标,公司上半年实现EBITDA为3.78亿元,同比增长69.8%,单二季度实现EBITDA为2.1亿元,环比增长73.8%,同比高增且环比提速。同时,公司2021年H1固定资产达到34.2亿元,相较期初增加1.4亿元,主要系多个IDC项目已经完工,现金流大幅改善,2021年Q2公司经营现金流达到2.6亿元,同比增加233.4%。 ”“新基建”驱动逻辑仍在,公司机柜数大幅增长。2021年开篇之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IDC行业将迎来长期利好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体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在此期间加快推进机柜上电进程,截至8月共计新增具备运营条件的自建数据中心7个,新增IT负载约87.7MW;累计已建成及已运营数据中心32个,IT负载合计约338MW,折算成5KW标准机柜约6.7万个,相比年初的5万个机柜增长34%。 外延收购拓展,推进大城市带战略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河北廊坊市某项目公司100%股权收购,进一步强化首都经济圈的战略布点,为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三大城市带的协同发展提供数字化助力。伴随国内核心区域的战略资源储备加强,后续交付项目的持续上架,公司业绩也将步入加速释放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BITDA复合增速达到35.9%,伴随政策催化和下游云厂商Capex反弹,行业景气度亟待复苏,公司作为第三方IDC服务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预计后续新建机柜数上架率持续提升,新签项目逐渐落地,看好公司业绩加速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及交付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大客户依赖风险等。
鸿泉物联 2021-08-23 40.70 54.74 311.58% 39.06 -4.03%
40.75 0.12%
详细
ì able_Summary 业绩总结:202]1 年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26.5%;实现归母净利润 4138万亿,同比增长 12.2%。原材料短缺、下游重卡出货量不及预期等不利因素略微影响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但伴随各省份陆续启动“主动安全业务”等强装政策,公司已在广东、河南等多省市中标,预计下半年开始批量供货,中长期成长性依旧良好。? 商用车智能网联化先行者,客户资源优质构建护城河。公司自 2009年成立以来便深耕商用车的智能网联领域,成功将智能增强系统等产品从客车逐步推广至货车、渣土车、工程机械车等车型,主要客户包括了苏州金龙以及重卡行业前五大整车厂的四家企业,且是陕汽和北汽福田的第一供货商;凭借优质产品力,公司前装业务占比已超过 85%,并持续拓展客户渠道资源至三一重工、中国重汽等,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政策持续落地驱动,智能终端量价齐升。近年来,新国标、新“道条”、“国六”等政策密集出台,对汽车行驶记录仪、重型柴油车 T-BOX、商用车主动安全智能防控设备等智能网联终端均做出了明确的强装规定和功能要求,前后装增量市场迅速扩容,商用车智能网联终端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 网联化业务基石稳固,智能化产品快速突破。公司围绕网联化和智能化两大技术路径持续拓展产品线,其中网联化业务是公司立足之本,智能增强系统在重卡领域的市占率超过 26%,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覆盖领域和客户群,维持稳健增长;智能化业务是公司的战略重心,伴随下游企业“主动安全”的需求释放实现快速突破,2020年 ADAS 导入前装市场后与大客户充分绑定,2021年 H1同比增速超过 103%,未来有望持续拓展产品品类和客户资源,实现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38.5%,基于新国标、国六等强装政策要求的执行,公司作为商用车智能网联龙头有望继续在重卡、渣土等领域扩大领先优势,并持续拓展产品线和业务领域,实现业绩的快速成长,给予 2022年 34倍 PE,对应目标价 54.7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瑞华泰 2021-08-20 35.31 45.21 270.27% 42.99 21.75%
42.99 21.75%
详细
推荐逻辑: (1)公司是我国境内规模最大的高性能PI 薄膜制造商,国内PI 薄膜龙头企业,掌握了配方、工艺及装备等完整的高性能PI 薄膜制备核心技术; (2)全球PI 薄膜的市场规模不断提高,具有百亿市场,随着消费电子、电动车、新能源需求的持续井喷,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PI 薄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亿美元; (3)国产替代潜力巨大:通过测算2025年我国PI 薄膜进口依存度分别约为21%,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还有很大空间。其中,通过测算预计2025年我国高导热石墨膜行业对PI 膜的需求规模将约为20.48亿元;电子PI薄膜在FCCL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测算预计2025年我国FCCL用PI薄膜的需求量为8356.56吨;CPI薄膜的市场规模2021年有望达到 8.2亿美元。 PI 薄膜即聚酰亚胺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之一,其性能居于高分子材料金字塔顶端。PI 薄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已经成为电子和电机两大领域上游重要原料之一。从全球PI薄膜的产业化进程看,PI薄膜的商业化进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应用于电工绝缘领域,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PI薄膜起步较晚,产业化进程发展较缓慢,在高端电工绝缘、电子等其他应用领域的产业化能力较弱,依赖进口。 作为中国高性能PI薄膜领域的先行者及龙头企业,公司陆续开发出耐电晕电工PI 薄膜、高导热前驱体PI 薄膜、超薄黑色电子PI 薄膜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杜邦等国外厂商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跨入全球竞争的行列,并获发明专利12项。 高性能PI薄膜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从市场规模来看,预计到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元,到2025年增长至31亿美元。2020年我国PI薄膜总需求量约为1.3万吨,主要依靠电子PI 薄膜与电工PI 薄膜的需求拉动。若以11%的复合增速来看十四五期间,预计2025年我国PI膜需求将达2.19万吨。从产能来看,若以12%的复合增速来看十四五期间,预计2025年我国PI 膜产能将达1.73万吨,由此可以对比出预计2025年存在4600吨左右的供需缺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高性能PI薄膜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于国内外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与国产替代大趋势。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0.83亿元、1.17亿元和1.63亿元,复合增速为40.66%,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79、56、40倍。考虑到公司在技术、工艺、规模有显著优势,是新材料国产替代的稀缺龙头,在CPI 薄膜领域潜力巨大,应享受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70X 目标PE,对应目标价45.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产能扩张或不及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等。
奇安信 2021-08-16 95.71 158.30 435.34% 99.48 3.94%
99.48 3.94%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 ] 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4.56亿元,同比增长 44.54%,归母净利润为-9.2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33.24%。 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速,政策利好驱动网安行业增长。公司上半年核心产品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多品类新赛道安全产品持续快速增长。公司新赛道安全产品收入占主营产品收入比例超过 70%,同比增长率近 60%。上半年《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网络安全法》框架下的重要法规持续发力,国家公开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的处罚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超出市场预期。下游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大幅增加,使网络安全板块迎来强劲风口。公司作为网安龙头企业,在行业景气度上行的区间内有望优先受益。 研发投入增加,净利润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报告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2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33.24%,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了高研发投入且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为建设研发平台、布局“新赛道”产品、提升攻防竞争力、建立全国应急响应中心而进行了大量投入。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 7.67亿元,同比增加 40%,公司三大费用率持续下降,人均创收同比提升 23.64%。同时,公司安全集成业务占比下降,新赛道安全产品占比增加,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近 2.5%,达到 63.29%。 屡获殊荣,奇安信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奇安信位居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发布的“2021年 CCIA 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 50强”榜首,入选科创 50指数样本股,荣获第三届进博会网络安保突出贡献奖,零信任安全项目获得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等等。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以实战攻防为核心的安全能力,奇安信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安全运营技术的网络安全供应商。 积极拓展市场,大中型政企客户带动公司快速增长。企业客户以及政府客户分别贡献了奇安信主营业务收入的 54.5%和 29.5%,运营商、医疗卫生客户增长率分别达到 200%和 130%。公司作为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网络安全服务和杀毒软件赞助商,随着下半年业务有序开展,营收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0.08元、0.55元、1.28元。考虑到 2021年网安政策逐渐落地,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行业景气度上行叠加公司网安新赛道业务快速增长,产品竞争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给予公司 2021年 18倍 PS,对应目标市值 107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中美关系紧张、汇兑损益等。
超图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1-08-12 29.46 35.08 113.90% 31.87 8.18%
31.87 8.18%
详细
业绩总结: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亿元,同比增长 19.3%;实现归母净利润 0.55亿元,同比增长 33.1%。 政策落地驱动,下游需求爆发。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信创、新基建等相关政策指导,聚焦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多个重要领域,规范并引导 GIS 行业从二维向三维升级,三维 GIS 等信息化手段的高效运用已经成为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高效落实城市设计的必然趋势,下游企事业单位等需求开始爆发,GIS 产业迎来关键上升期。 GIS 软件国产龙头,领先优势明显。公司自创立以来便深耕 GIS 相关软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服务,早在 2015年国内市占率便超过 32%,是为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 GIS 软件厂商。近年来公司不断完善 GIS 技术体系,在跨平台 GIS、二三位一体化 GIS、云端 GIS 等方面确立了长久的差异化优势,并不断融入 AI、AR、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行创新;同时公司已建立起超过 1000名合作伙伴的生态网络,报告期内率先完成华为鲲鹏的全栈适配,以引领者的角色赋能各行各业,信创领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 紧抓政策机遇,业绩走出泥潭。政策助推,公司的产品技术竞争力得到释放,报告期内陆续中标各大省、市、县的相关项目,同时地图慧云业务持续扩大领先优势,新增企业注册用户 6.6万家以上,同时海尔集团、太平洋保险、国家自然资源部等主要客户均成功续约。2021年 H1,公司营收由降转增达到 6.2亿元,同比增长 19.3%;实现归母净利润 5545万元,同比增速高达 33.1%。伴随政策的进一步落地,预计下游订单量将持续释放,公司有望迎来拐点持续受益,实现业绩高质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28.8%,基于“信创”+“新基建”相关政策推动下的需求释放,公司作为国产 GIS 软件龙头有望扩大领先优势,实现业务快速扩张,给予 2022年 44倍 PE,对应目标价 35.2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商誉减值风险。 [Tabe_MainProfit] 指标/年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