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赵悦媛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5030001。信达证券汽车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 8年证券研究经验。 2016-2022年供职于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研究所通信团队, 2017年金牛奖第一名,新财富第四名, 2019年第一名, 2020年第二名。 2022-2025年开源证券、德邦证券汽车团队一助、资深分析师,主要覆盖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双林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5-02 55.89 -- -- 58.57 4.80%
58.57 4.8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5Q1季报,2024年全年营收49.1亿元,同比+18.6%;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51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317.7%。2025Q1单季度: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21.0%,环比-23.2%;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05.5%,环比+2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82.2%,环比+52.4%。 点评:费用控制得当,公司利润端表现出色。2024年公司全年毛利率18.49%,同比-0.4pct;归母净利润率10.12%,同比+8.2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6.7%,同比+4.8pct。期间费用率为10.5%,同比-3.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6.0%、3.4%、0.4%,同比分别变动-1.6、-0.7、-0.8、-0.5pct。2025Q1单季度毛利率21.6%,同比+0.6pct,环比-6.8pct。期间费用率为10.4%,同比-2.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5.9%、3.2%、0.4%,同比分别变动-0.7、-0.8、-0.4、-0.4pct,充分反应公司营运效率提升与管理效能优化。 2025年汽车增长趋势依旧,主业汽零坚持产品&客户双拓展。1)HDM业务: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根据标准普尔全球移动出行,2025年全球新车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7%,达到8,960万辆,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660万辆,同比增长3.0%。公司作为国内生产和销售HDM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有望持续受益汽车销量增长趋势。2)汽车座椅电机:2024年,公司多款电机通过客户审核,产品在奇瑞、长安、上汽和东风某车型上实现投产。长行程滑轨电机已经完成和安道拓的研发,计划在2025年量产并应用于零跑某款车型。3)汽车座椅电动头枕执行器:公司电动头枕系统于2024年中成功通过某新势力头部车企的量产认证,下半年正式搭载于其主力车型,目前已进入稳定供货阶段。 2025年,公司已承接电动头枕执行器新项目2个,目前正在和客户积极开发中,计划在本年度投产应用在小鹏和零跑两款新车型上。公司主业扎实,丝杠业务收购关键上游设备商,丝杠及线性执行器持续送样中。1)磨床设备:2025年1月,公司收购无锡市科之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后者数控螺纹磨床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内螺纹磨床加工精度可达C3、C2级,外螺纹床加工精度可达P3、P2级,实现了滚柱丝杠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延伸与资源整合,解决了设备端“卡脖子”环节,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采购成本。我们认为被收购公司技术储备较强,或提升公司丝杠研发与生产进度。2)手部用微型丝杠:公司已成功开发出了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应用0301规格的滚珠丝杠产品,并成功向YS、ZWJD等客户送样。同步正在开发TB及国内两家头部新势力车企等客户的灵巧手中应用的微型滚珠丝杠产品。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微型滚珠丝杠加工能力和生产线。3)上下肢用滚柱丝杠:人形机器人用上肢和下肢直线运动关节模组中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已经于2024年底建立了年产12000套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试制产线。当前已经对接国内两家头部新势力车企就人形机器人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项目进行开发,第一批样件订单预计于2025年4月份进行交付。同时,已经向YS、TP等客户进行了送样。4)人形机器人用线性关节模组:公司具备人形机器人用线性关节模组总成的全流程产品开发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其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7.4亿元和8.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2、1.84、2.00元,对应PE分别52倍、43倍、39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等。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3-21 15.61 -- -- 16.07 2.95%
17.32 10.95%
详细
以整车业务为核心,铸就燃油时代龙头车企。上汽前身可追溯1955年成立的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2011年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发展初期上汽集团先后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品牌为上汽期初发展起到了巨大贡献;21世纪以来,上汽确立了建设自主品牌的“四条道路”,全面打响自主开发、技术创新的关键战役,先后推出了荣威、宝骏、智己等自主品牌。2022年上汽集团销售整车530.3万辆,连续十七年保持国内第一,并率先成为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双百万辆企业”。目前,上汽集团的业务主要涵盖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创新科技等领域,形成了以整车业务为龙头,六大板块紧密协同、相互赋能、融合发展的业务格局。 新能源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合资板块经营承压。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智能电动化转型浪潮之中,呈现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临界点、智能化竞争加剧、全球化布局加速等多种趋势,一方面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新能源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中国汽车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合资品牌、央国企车企因为电动化转型偏慢、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市占率不断下滑,2024年主流合资品牌累计零售销量629.9万辆,同比减少15.7%,同时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51.4%下降至2024年27.5%。上汽集团合资板块亦出现明显下滑,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产能利用率、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达到历年低值,同时上汽自主板块受到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影响,2024年销量也出现同比下滑。 从涓流到浩瀚,上汽集团转型再出发。1)政策支持,核心管理层注入新动能。 上汽集团转型发展获得国资委、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同时2024年下半年公司完成从集团到主要子公司、合联营公司管理层更换,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管理动能;2)合资板块转型发展,拥抱智能化、本土化发展。为了谋求新时代背景下合资车企发展最优解,上汽大众、通用正积极推动自身智能化、本地化发展;与此同时,凭借自身强大的智能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储备,上汽集团也积极反向赋能合资品牌,领衔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走向合资2.0时代;3)品牌整合、技术底座升级、智驾能力提升全系统推进。握指成拳,推进荣威、飞凡品牌整合,推进“大乘用车板块”组建,加速推进集团品牌、渠道整合;升级“七大技术底座”,全面赋能上汽旗下各自主品牌全新车型;智驾方面,发布“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式智驾大模型”,智己汽车已经成为行业内首个同时具备L2、L3、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的品牌;4)众擎易举,携手华为开启合作新篇章。2025年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尚界”品牌,一方面“七大技术底座”为整车制造提供底层支持,另一方面华为智驾“类人决策”提供科技支撑,双方团队深度融合、携手共进,合作或将达到“1+1>2”的协同效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6549.5、6831.1、720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13.4、135.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2.2、15.9、13.3倍。考虑到公司积极进行电动智能化转型、计提减值轻装上阵、加强对外合作等多重因素,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对外合作不及预期,海外出口受政策影响风险。
保隆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4-11-08 40.01 -- -- 45.65 14.10%
45.65 14.1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3亿元,同比+21.0%;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26.6%,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24.3%。 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8.4亿元,同比+19.8%,环比+8.3%;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35.2%,环比+24.9%,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30.6%,环比+71.2%。 业绩环比持续改善,净利率持续环比回升。公司经营状况持续环比改善,Q3单季度实现营收18.4亿元,同比+19.8%,环比+8.3%;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35.2%,环比+24.9%。费用方面,Q3单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3.1/5.9/7.9/0.9%,分别同比+1.0/-0.4/+0.4/-1.0pct,环比-0.6/-0.6/-0.3/-0.2pct。盈利能力方面,Q3单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24.60%,同比-3.55pct,环比-0.48pct;实现归母净利率5.44%,同比-4.62pct,环比+0.72pct。 各产品收入持续增长,新兴业务快速放量。前三季度公司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传统业务方面,TPMS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21.2%;汽车金属管件实现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6.2%;轮胎气门嘴实现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6.5%。 新兴业务方面,智能空气悬架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8.9%;汽车传感器实现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38.0%。其中空气悬架业务作为公司的重点业务,截至2024年8月31日,共获得10个主机厂的23个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及独立式空气弹簧项目定点,2个主机厂的5个悬架控制器项目定点,2个主机厂的3个空气供给单元(ASU)项目定点,以及17个主机厂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48个储气罐项目定点,丰富的定点项目有望助力公司加速成长。 积极扩产,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3.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制造扩能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在气门嘴、平衡块、排气系统管件和TPMS等细分市场成为市场领导者之一,随着该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与投产,公司空气悬架系统产品供货能力将大幅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1.1、91.2、11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9、7.9亿元,根据2024年11月1日收盘价38.30元计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20.1、13.7、10.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项目定点落地不及预期、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4-11-05 16.02 -- -- 18.31 14.29%
18.31 14.2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1.4亿元,同比-0.4%;实现归母净利润9.41亿元,同比+2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1亿元,同比+40.3%。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40.6亿元,同比-1.7%,环比+1.9%;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0.5%,环比-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10.1%,环比-7.5%。 Q3业绩保持稳健,毛利率环比改善。公司Q3业绩保持稳健,Q3单季度实现营收140.6亿元,同比-1.7%,环比+1.9%;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0.5%,环比-7.7%。从费用端来看,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3/4.31/4.57/1.51%,分别同比+0.03/-0.93/+0.23/-0.09pct,环比+0.04/-0.02/+0.77/+0.01pct。从盈利能力来看,Q3公司毛利率为15.74%,同比+0.81pct,环比+0.24pct;归母净利率为2.17%,同比+0.05pct,环比-0.22pct。 业绩韧性较强,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持续改善。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8%,前三季度累计量产则下降1.8%。在全球行业表现略微低迷的情况下,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1.4亿元,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284亿元,汽车电子实现营业收入约127亿元。 分业务盈利能力来看,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持续上升,2024前三季度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至约14.0%,随着欧洲、美洲区域业务的持续改善,汽车安全业务业绩实现连续多个季度环比提升,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已实现盈利,业绩增长显著;汽车电子业务前三季度毛利率约19.2%,保持相对平稳。 新获订单高速增长,助力公司持续成长。近年来公司在做好现有核心客户业务的同时,重点瞄准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自主品牌及头部新势力品牌国内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国内车企出海等市场机遇,积极发挥快速响应客户的本土化优势以及国内各超级工厂协同战略,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特别是国内头部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拓展力度。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全生命周期订单为704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新能源车订单占比超50%,国内新获订单占比约44%,丰富的在手订单有望助力公司持续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70.5、604.4、64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16.8、19.6亿元,根据2024年11月4日收盘价16.53元计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5、13.9、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项目定点落地不及预期、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10-31 13.26 -- -- 16.25 22.55%
16.25 22.55%
详细
事件: 长安汽车公布 2024Q3业绩。公司 2024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42.4亿元,同比-19.8%,环比-13.8%;归母净利润 7.5亿元,同比-66.4%,环比-55.3%;扣非归母净利润 5.1亿元, 同比-75.7%,环比-51.6%。 从盈利能力看, 2024Q3公司毛利率 15.7%,环比有所提升。 2024Q3公司四费率为 11.9%,同比-0.2pct,环比+3.8pct,其中 2024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4.8%/3.2%/4.5%/-0.6%, 同比分别-0.7/-0.01/+0.8/-0.3pct,环比分别+2.2/+0.3/+1.1/+0.2pct。 销量下滑及合联营企业投资亏损影响当期业绩。 1) 2024Q3长安汽车实现销量57.1万辆,同比-12.7%,环比-11.1%。 其中, 长安启源 2024Q3销量 2.1万辆,环比-53.1%; 深蓝销量 5.1万辆,同比+23.3%,环比+32.0%; 长安自主燃油车销量 31.5万辆,同比-21.0%,环比-13.1%;长安自主海外销量 8.5万辆,同比+46.7%,环比-10.3%。 2) 2024Q3公司合联营企业投资收益-3.1亿元,环比-4.1亿元。其中,阿维塔 2024Q3销量 0.8万辆,同比+70.8%,环比-19.1%; 长安福特销量 6.1万辆,同比-11.0%,环比+8.5%;长安马自达销量 1.5万辆,同比-36.8%,环比-16.4%。 新能源新车订单表现优异,智能化进展加速推进。 1) 新能源新车订单表现优异。 10月 20日, 深蓝 S05发布,售价 11.99万元起, 根据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10月深蓝订单已突破 3万辆; 阿维塔 079月 26日上市,售价 21.99万元起, 具备增程&纯电双动力形式, 20小时大定 11,673台,上市 17天大定 25,386台。 伴随多款优质新车型推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及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2) 智能化进展加速推进。 根据长安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 启源 E07实现自研高阶智驾的首次量产落地,长安未来的高阶智能驾驶汽车将全系标配 500TOPS 以上的算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56.49、 76.26、 91.75亿元,对应 PE 为 24、 17、 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价格竞争超预期、公司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公司智能化进程不及预期、公司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4-10-31 45.50 -- -- 59.67 31.14%
66.66 46.51%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8日,拓普集团发布2024Q3业绩报告。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193.52亿元,同比+36.75%;实现归母净利润22.34亿元,同比+39.8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23亿元,同比+34.83%。从单季度看,2024Q3公司实现营收71.3亿元,同/环比分别为+42.85%/+9.13%;实现归母净利润7.78亿元,同/环比分别为+54.63%/-4.07%。 伴随公司平台化战略不断推进,汽车行业八大产品线发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期间费用率管控得当,八大产品线同步发力。从盈利能力上看,2024Q1-Q3毛利率为21.17%,净利率为11.59%;其中2024Q3单季度毛利率为20.88%,同比-1.79pct,环比+0.47pct;净利率为10.96%,同比+0.85pct,环比-1.5pct。从期间费用率看,2024Q1-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8%/2.44%/4.44%/0.61%,分别同比+0.02pct/-0.46pct/-0.56pct/+0.09pct;期间费用率合计8.7%,同比-0.9pct。 分业务收入方面,2024Q1-3减震器/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汽车电子分别营收33.17/60.24/60.14/15.03/12.90亿元。公司贯彻产品平台化战略,以Tier0.5模式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该模式单车配套产品多、价值量高,为公司业绩成长注入动能。目前,公司汽车业务覆盖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8大业务板块。 国际化布局顺利,海内外产能持续拓张。国内产能方面,杭州湾产业园八期建设完工,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九期正在建设中。安徽淮南和浙江湖州工厂已陆续投产,西安、济南、河南等工厂建设持续推进中。海外产能方面,北美墨西哥产业园一期项目第一工厂和二期项目已投产,另外一家工厂设备安装调试中。美国奥斯汀和奥克兰工厂稳步推进。波兰工厂二期正加紧筹划中。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36.1/43.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26.1/21.6/18.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4-10-30 49.80 -- -- 54.41 9.26%
54.41 9.2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8亿元,同比+28.9%;实现归母净利润7.8亿元,同比+3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30.9%。 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29.7%,环比+23.5%;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34.0%,环比+2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33.0%,环比+25.0%。 业绩稳健增长,净利率持续提升。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29.7%,环比+23.5%;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34.0%,环比+2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33.0%,环比+25.0%。费用方面,24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5%/2.32%/5.42%/0.02%,分别同比-0.17pct/+0.14pct/-0.24pct/+0.37pct,环比-0.06pct/-0.25pct/-0.84pct/+0.83pct。盈利能力方面,24Q3公司毛利率为21.6%,同比-1.05pct,环比+0.13pct;净利率为12.3%,同比+0.43pct,环比+0.57pct。 在手订单丰富,主要产品持续放量。前三季度公司智能电控产品销量为334.3万套,同比增长32.53%;盘式制动器销量为227.1万套,同比增长13.70%;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为966.1万件,同比增长58.99%;机械转向产品销量205.9万套,同比增长19.86%。同时公司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发新客户,前三季度新增定点项目数及在研项目数均大幅增长。目前在研项目总数为432项,同比增长12%;新增量产项目总数为235项,同比增长19%;新增定点项目总数为301项,同比增长65%。 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产能布局,公司成长能力持续增强。在新产品方面,上半年公司WCBS1.5成功在多个客户项目上量产,WCBS2.0成功在首个客户项目上实现小批量供货,EMB和悬架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公司持续致力于打造一体式汽车底盘域控系统。同时公司积极新增产能,成长能力持续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线控制动领域国产龙头,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当前公司新增定点项目充裕,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6.21、124.07、154.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0、15.36、19.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19.6、15.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升级不及预期、新项目拓展进度不及预期、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国汽研 交运设备行业 2024-10-29 18.27 -- -- 19.79 8.32%
19.79 8.3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0.5亿元,同比+18.1%;实现归母净利润 6.7亿元,同比+1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1亿元,同比+13.6%。 其中 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0.5亿元,同比+14.03%,环比-8.1%;实现归母净利润 2.7亿元,同比+21.7%,环比+1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12.1%,环比+1.8%。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与装备制造业务双点开花,业绩稳健增长。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5亿元,同比增长 18.1%,其中 (1)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 25.91亿元,同比增幅 18.69%,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重点客户深度合作,持续开拓业务市场;二是公司聚焦战略优势主业和新兴业务,积极完善技术服务综合能力,产品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2)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 4.56亿元,同比增幅 15.02%,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深化区位优势,加强重点客户拓展,实现新产品新业务突破。 管理效能不断释放,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公司持续强化业务协同,推进降本增效,经营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0.5亿元,同比+14.03%,环比-8.1%;实现归母净利润 2.7亿元,同比+21.7%,环比+1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12.1%,环比+1.8%。从盈利能力来看, Q3单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为 45.3%,同比-2.6pct,环比+4pct;归母净利率为 25.7%,同比+1.2pct,环比+4.9pct。从费用率来看, Q3单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6.7%/6.2%/0.04% , 分 别 同 比 -1.8pct/-1.4pct/-0.2pct/+1.1pct , 环 比+0.1pct/+0.4pct/+1.4pct/+0.2pct。 加速与中检整合,成长有望进一步提速。 上半年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中检为履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将其持有的天津天鑫公司 40.00%股权和天津天浩公司 50.00%股权转让给公司。在保证公司业务独立性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专业化整合,有望充分用好中国中检资质、客户、网络等资源,整合原有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等领域检验检测认证优质资源,开展检测认证一体化、口岸、装备等业务协同,拓展延伸新兴领域赛道,打造集团交通运输专业化板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中国汽车测评与质检服务主要供应商,并具备新能源、智能网联相关检测能力,有望持续稳健增长。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47.2、 55.6、 65.6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 11.8、 14.1亿元。 基于 2024年 10月 28日收盘价 18.52元,对应 PE 分别为 18.7、 15.8、 13.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网联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星宇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9-06 123.37 -- -- 162.42 31.46%
162.18 31.46%
详细
专注于车灯赛道,公司客户资源积累深厚。公司创立于1993年,是我国主要的汽车全套车灯总成制造商和设计方案提供商之一,客户涵盖欧系、日系、美系和中国多家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同时公司积极发展新能源客户,已与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及某国际知名新能源车企等多家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建立合作。近年来,公司凭借日益成熟的车灯同步设计开发能力、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等优势,与主流整车制造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车灯逐步升级,驱动单车价值量不断上升。车灯光源方面,其已经从卤素灯、氙气灯发展到以LE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车灯,目前LED灯在国内市场已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渗透率已提升至78%。 LED车灯优势明显,驱动车灯单车价值量提高,以前大灯为例,卤素灯单价约400-500元/套,氙气灯单价约800-1000元/套,LED大灯单价达到1600-2000元/套。车灯功能方面,智能化趋势持续推进,车灯功能度不断丰富。(1)大灯:功能上主要为AFS(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DB(自适应远光灯系统)和DLP(数字化灯光处理)的产品迭代路线,2023年我国汽车前大灯ADB渗透率为15%,且DLP大灯已得到初步应用。(2)尾灯:光源以LED为主,OLED已开始应用于中高端车,形态上逐步升级为贯穿式,目前贯穿式尾灯已渗透至10万以下车型,其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3)氛围灯:汽车内饰氛围灯在2023年的渗透率为44.1%,2025年渗透率有望接近60%,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不需要进气格栅,由此带动格栅灯、星环灯等外饰氛围灯的渗透率提升。随着车灯在光源以及功能上面的不断升级,国内车灯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4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809亿元,同比增长18.8%。积极优化客户结构,出海打开长期空间。 公司上市前主要客户为奇瑞汽车,上市后客户结构逐步切换至以合资客户为主,当前公司在保持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新能源客户和国际市场,已经与一汽红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及某国际知名新能源车企等多家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同时公司在塞尔维亚建立生产基地,有望帮助公司全面进入欧洲中、高端汽车品牌的供应商体系,其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33.2、163.0、19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19.7、2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6、16.8、13.4倍。考虑到公司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并积极在海外开拓市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开发效果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4-09-02 33.99 -- -- 53.81 58.31%
54.41 60.0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9.7亿元,同比+28.3%;实现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28.7%。24H1毛利率为21.1%,同比-1.03pct;归母净利率为11.52%,同比+0.03pct。 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改善。24Q2公司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32.4%,环比+13.5%;实现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35.0%,环比+17.9%。24Q2的毛利率为21.43%,同比-1.32pct,环比+0.68pct;归母净利率为11.73%,同比+0.24pct,环比+0.44pct。从费用率来看,24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1/2.57/6.26/-0.81%,分别同比-0.10/-0.50/0.01/0.26pct,环比0.01/0.05/0.30/-0.15pct。 主要产品持续放量,在手订单丰富。上半年公司智能电控产品销量199.8万套,同比增长32.04%;盘式制动器销量139.8万套,同比增长14.99%;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613.0万件,同比增长61.17%;机械转向产品销量132.80万套,同比增长21.34%。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丰富,上半年新增定点项目总数为196项,较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线控制动系统(WCBS)新增定点项目33项,新增定点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0%;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新增定点项目13项,新增定点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60%。 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产能布局,公司增长潜力持续扩大。在新产品方面,上半年公司WCBS1.5成功在多个客户项目上成功量产,WCBS2.0成功在首个客户项目上实现小批量供货,电动尾门即将量产,EMB和悬架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公司持续致力于打造一体式汽车底盘域控系统。同时公司积极新增产能,上半年(1)国内轻量化生产基地正在进行三期项目建设,主要满足汽车副车架、空心控制臂等轻量化产品生产;(2)新增EPS年产能30万套、EPS-ECU年产能30万套生产线;(3)墨西哥二期项目顺利推进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线控制动领域国产龙头,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当前公司新增定点项目充裕。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6.21、124.07、154.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0、15.44、19.5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84、13.28、10.5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升级不及预期、新项目拓展进度不及预期、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双环传动 机械行业 2024-08-30 18.93 -- -- 27.14 43.37%
33.18 75.28%
详细
事件: 2024年 8月 28日, 双环传动发布 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 43.22亿元,同比+17.26%;实现归母净利润 4.73亿元,同比+28.33%;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53亿元,同比+32.85%。从单季度看, 2024Q2实现营收22.48亿元,同比+18.6%,环比+8.3%;实现归母净利润 2.52亿元,同比+27.3%,环比+14.0%。 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2024H1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22.75%,同比+1.58pct;实现净利率 11.35%,同比+0.95pct。从单季度看, 2024Q2毛利率为 22.83%,同环比分别+1.28pct/+0.18pct; 2024Q2净利率为 11.58%,同环比分别+0.61pct/+0.48pct。 公司持续通过精细化管理、流程优化及采购降本,从而持续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毛利率水平,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新能源齿轮及民生齿轮高速增长,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深耕机械传动齿轮领域 40余年, 与众多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起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并进入到了各细分领域中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2024H1公司乘用车齿轮/商用车齿轮/智能执行机构(民生齿轮) /减速器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 23.63/4.60/2.80/2.57亿元,同比分别为+28.54%/+3.81%/+82.17%/-18.50%,其中公司新能源汽车齿轮业务较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增长 40.31%,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毛利率方面,公司乘用车齿轮/商用车齿轮/民生齿轮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3.40%/26.25%/18.93%,同比分别为+3.08pct/+1.39pct/+1.53pct。 机器人+民生齿轮双轮驱动,打开成长空间。 机器人方面, 子公司环动科技专注于高精密减速器的研发、设计与生产,提供涵盖 3—1000KG 负载范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 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及机电控一体化关节模组、驱动执行器等,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民生齿轮方面, 依托环驱科技平台,公司深入发展智能执行机构技术,推动产品在扫地机、智能汽车、无人机、 eBike 等智能终端领域的广泛应用,全面覆盖智能办公、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及未来生活四大核心市场,积极探索并培育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7/13.4/15.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4.8/11.9/10.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新能源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8-19 10.99 -- -- 12.27 11.65%
14.90 35.58%
详细
事件:2024年 8月 14日,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从营收利润端看,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06亿元, 同比+5.47%,实现归母净利润 0.53亿元, 同比-35.4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27亿元, 同比-74.31%。单季度来看, 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7.19亿元, 同比+7.41%,实现归母净利润 0.34亿元, 同比+52.02%。 从盈利能力上看, 2024H1公司毛利率为 14.52%,同比+0.31pct;净利率为 0.40%,同比-0.43pct。 2024Q2毛利率为 14.37%,同环比分别为-0.14pct/-0.31pct;净利率为 0.54%,同环比分别为+0.14pct/+0.29pct。 从费用端看, 20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1%/8.90%/2.17%/1.31%,分别同比-0.12pct/+1.26pct/+0.17pct/-0.57pct。 继峰分部收入增长亮眼,格拉默后续盈利性可期。 2024H1继峰分部实现营业收入24.84亿元, 同比+52.00%,实现归母净利润 0.97亿元, 同比+14.17%;格拉默因部分海外汽车市场需求疲软,销售收入出现下滑,实现营业收入 86.25亿元,同比-2.82%,实现净利润-0.35亿元, 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原因系受到海外部分汽车市场产量下滑影响, 伴随格拉默的进一步整合调整,后续盈利性可期。 战略新兴业务发展迅速, 订单放量有望带动业绩增长。 分业务来看, 1) 2024H1乘用车座椅业务向客户交付座椅产品 8.9万套,实现营收 8.97亿元, 同比+730.56%, 实现归母净利润-0.23亿元, 同比+62.30%, 同比亏损大幅收窄, 2024年以来, 公司新增多个国内头部主机厂新客户订单,同时首次获得海外高端座椅订单,随着 2025年在手定点逐步放量,规模效应有望带来盈利弹性的贡献。 2)出风口业务实现营收 1.66亿元,同比+74.74%, 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 公司已获得在手项目定点约 70个,后续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3)乘用车隐藏式门把手和车载冰箱在手订单持续积累,其中车载冰箱业务实现营收约 2,200万元,首次开始贡献收入。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在乘用车座椅领域的优势地位,随着在手订单的不断积累,未来该业务营收和盈利弹性可观。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54.73/321.43/372.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8/9.05/11.37亿元, EPS 分别为 0.27/0.71/0.9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41.7/15.6/12.4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 海外子公司整合不及预期、 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贝斯特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8-14 13.58 -- -- 15.10 10.95%
22.49 65.61%
详细
三梯次助力公司发展, 2024H1营收稳健增长。 从营收利润端看,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 6.97亿元,同比+10.06%;实现归母净利润 1.44亿元,同比+10.86%;实现扣非净利润 1.34亿元,同比+34.83%。从单季度看, 2024Q2公司实现营收 3.54亿元,同环比分别为+8.97%/+3.24%, 20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 0.74亿元,同环比分别为-2.18/+7.58%。 从盈利能力上看, 2024H1公司毛利率为 34.81%,同比+1.44pct;净利率为 20.63%,同比+0.06pct。 2024Q2毛利率为 34.18%,同环比分别为-1.8pct/-1.29pct;净利率为 21.02%,同环比分别为-2.52pct/+0.78pct。 从费 用 端 看 , 2024H1公 司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0.54%/8.84%/3.97%/-0.52%,分别同比+0.08pct/-0.63pct/+0.39pct/-0.49pct。 安徽贝斯特工厂圆满竣工,在泰国设立工厂基地,夯实第一、二梯次产业布局。 公司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安徽贝斯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已于 2024年 5月底圆满竣工、顺利开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约 110亩,总建筑面积约 7万平方米,公司将加快推进安徽贝斯特的产能爬坡,进一步围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并且, 为了第一梯次、第二梯次产业进行国际化布局,公司选址在泰国进行投资设厂,以扩大现有产能,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客户端的国际竞争力。 布局丝杠+导轨核心传动部件,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公司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导入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传动等新赛道。公司以全资子公司宇华精机为独立平台,宇华精机生产的高精度丝杠副和导轨副产品已经应用于国内知名机床厂商的部分型号机床上,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宇华精机还不断拓展直线运动部件的应用领域,包括:自主研发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标准式、反转式行星滚柱丝杠等;以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EHB 制动系统和 EMB 制动系统的多款滚珠丝杠副。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6.05/20.31/2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3/4.33/5.42亿元, EPS 分别为 0.67/0.87/1.0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0.9/16.1/12.8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8-07 13.40 -- -- 13.72 2.39%
16.35 22.01%
详细
事件:长安汽车公布7月销量。7月,长安汽车实现汽车销量17.1万辆,同比-17.9%,环比-24.2%。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13.9万辆,同比-18.5%,环比-26.3%;自主乘用车销量9.7万辆,同比-28.1%,环比-29.8%。此外,7月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5万辆,同比+26.1%,环比-13.4%;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4.5万辆,同比+14.9%,环比-28.6%。2024年1-7月,长安汽车累计实现汽车销量150.5万辆,同比+5.7%;自主品牌累计销量126.1万辆,同比+5.8%;自主乘用车累计销量91.9万辆,同比+1.8%;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2.9万辆,同比+67.7%;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34.4万辆,同比+59.8%。 深蓝S07正式上市,7月深蓝交付同比、环比均提升。1)7月深蓝交付16,721辆,同比+26.9%,环比+0.4%。7月25日,深蓝S07正式上市,售价14.99-21.29万元。其中,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SE车型售价18.99-21.29万元,具备高速领航辅助(可实现智能变道、智能避障、智能过弯、智能车速调节、智能上下匝道功能)、智能泊车辅助功能。2)7月长安启源交付12,445辆,环比-18.0%,今年累计交付85,413辆;3)7月阿维塔交付3,625台,同比+103.0%,环比-22.6%。 阿维塔领先开启华为乾崑ADS3.0BETA内测体验,深蓝、启源进入拉丁美洲市场。1)智能化方面,8月5日,阿维塔领先开启华为乾崑ADS3.0BETA内测体验,本次升级将实现端到端的全新网络架构,从看得懂物到看得懂场景,让驾驶者体验到更像人的智能驾驶。2)出口方面,北京时间7月24日,长安汽车中南美洲品牌发布会在墨西哥城正式举行,深蓝汽车在墨西哥城开启预售,正式进入拉丁美洲市场,长安启源A05/Q05亦登陆墨西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1.86、102.77、126.39亿元,对应PE为16、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价格竞争超预期、公司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公司智能化进程不及预期、公司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8-05 23.15 -- -- 23.14 -0.04%
33.34 44.02%
详细
事件:长城汽车公布7月销量。7月长城汽车实现汽车销量9.1万辆,同比-16.3%,环比-6.9%。1-7月累计销量65.1万辆,同比+3.6%。分品牌看,(1)7月哈弗品牌销量5.3万辆,同比-15.9%,环比+10.9%;1-7月累计销量35.3万辆,同比-0.8%;(2)7月WEY品牌销量0.3万辆,同比-58.4%,环比-5.9%;1-7月累计销量2.3万辆,同比-8.8%;(3)7月长城皮卡销量1.2万辆,同比-24.1%,环比-21.1%;1-7月累计销量10.4万辆,同比-12.2%;(4)7月欧拉品牌销量0.5万辆,同比-52.8%,环比-20.7%;1-7月累计销量3.7万辆,同比-36.4%;(5)7月坦克品牌销量1.9万辆,同比+38.5%,环比-28.3%;1-7月累计销量13.5万辆,同比+87.6%。 公司新能源&高端化进程稳步推进,蓝山智驾版智能化表现可期。7月,长城汽车新能源车销售2.4万辆,同比-16.5%,环比-7.5%;1-7月累计销售15.7万辆,同比+28.1%。全新蓝山集成长城汽车新一代智驾系统CoffeePiotUtra和智慧空间系统CoffeeOS3,以及四挡Hi4+CDC电控悬架,可实现全域无高精地图NOA,智能化表现可期。此外,公司稳步推进品牌向上,1-7月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16.3万辆,同比+48.6%。 全球化发展再提速,海外销量稳步提升。7月出口汽车3.8万辆,同比+41.4%,环比+0.2%;1-7月累计出口24.0万辆,同比+58.8%。海外车型加速推出,坦克500在智利上市;坦克300在马来西亚、阿塞拜疆上市;哈弗大狗在乌兹别克斯坦上市;长城炮正式登陆墨西哥,乘用炮与商用炮合力上市。渠道拓展方面,公司首次将商超汽车体验中心模式引入哈萨克斯坦。公司以全品类、全动力、全场景优势,实现全产品矩阵出海,并在森林生态体系加持下,构建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新模式,出海销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98.72、126.15、158.50亿元,对应PE为20、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价格竞争超预期、公司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公司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