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尹斌

华鑫证券

研究方向: 新能源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50521120003。曾就职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理学博士,新能源首席。4年实业+5年证券+1年基金从业经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多次获得新财富、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称号。2021年加入华鑫证券,目前主要覆盖锂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储能及相关上市公司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研究。...>>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8-20 34.00 -- -- 45.10 32.65%
45.10 32.6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中报:2019H1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34.3%,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215%;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31%。半年报业绩处于业绩预告上限,略超预期。 投资要点: 麦克维尔业绩超预期,贡献73%净利润占比。公司2019Q2实现营收5.65亿元,同比增长19.4%,环比增长30.4%;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55%,环比增长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51%。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参股公司麦克韦尔的业绩持续超预期,其2019H1实现营业收入32.74亿元,盈利9.70亿元,为公司贡献3.68亿元投资收益,贡献73%净利润占比。未来全球电子香烟市场景气高企,麦克维尔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高增长。 智能电表更新和ETC推广将助推锂原电池稳定增长。在锂原电池业务领域,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6.74%;毛利率40.5%,同比提升0.77pct。公司作为锂原电池的龙头,未来该业务有望持续改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受益于首批智能电表5~8年使用周期到期,国家电网智能电表开启新一轮招标,助推锂原电池的市场需求。2)随着水表、燃气表的智能化要求日益提高,智能表的换代需求相应增长。3)ETC推广力度提速:2019底全国ETC用户数量将突破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实现ETC全覆盖;至2020年底,基本实现大型交通场站停车场景ETC服务全覆盖,公司作为ETC复合电源的主要供应商将显著受益。 小型锂电池渐入佳境,期待动力电池开花结果。在锂离子业务领域,公司2019H1实现营收18.73亿元,同比增长47.6%;毛利率20.3%,同比提升1.5pct,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公司在小型锂离子电池业务进展取得突破,并购惠州创能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三元圆柱18650电池成功转型为消费类电池,切入工具和两轮电动车市场,并取得中高端客户的高度认可,已和北美及国内知名工具制造商达成稳定的供求关系,同时与国内两轮电动车的知名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商务关系。在储能领域,公司2016年开始布局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领域,成效显著。目前已经与通信领域国际大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基本满产满销。电动船领域,公司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开启5000吨新能源散货船项目的尝试,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目前已取得戴姆勒、现代起亚的订单,在新能源汽车中长期持续增长的预期下,公司从商用车动力电池领域扩张到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期待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再建新功,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2、16.7、22.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6、1.72、2.37元,PE分别为27、20、14倍(对应2019/08/16收盘价)。基于公司各项业务向好,未来持续增长可期,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前景不及预期、电子烟政策波动、电表更新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类电子市场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19-08-12 26.08 8.74 -- 30.26 16.03%
30.99 18.83%
详细
2019Q2业绩超预期维持高增长。依据公司半年报,2019Q2实现营收1.91亿元,同比增长30.8%,环比增长17.9%;实现归母净利润9551万元,同比增长50.6%,环比增长25.36%,其中扣非净利润5324万元,同比增长40.6%,环比增长43.5%。在隔膜价格承压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速度增长,彰显其龙头地位;同时,2019H1非经常性损益约为8135万元,主要为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等,公司业绩超过预期。 海外毛利率,利于平滑价格下行的负面影响。在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国内隔膜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公司上半年毛利率52.25%,较年初提升4pct,其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合肥国轩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降本增效改善其利润率。2019H1公司海外收入1.29亿元,占比36.64%,海外业务毛利率62.12%/+1.02pct;与之相比国内业务毛利率下降至36.94%大幅低于海外业务,公司海外业务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对冲隔膜价格下跌的负面影响。目前公司为LG化学唯一干法隔膜供应商,随着公司常州基地建设的完成和投产,公司与韩国LG化学将进入全面合作的局面,并将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扩大合作力度,包括干法隔膜合作进一步扩大、湿法隔膜和涂覆隔膜进一步加强合作。此外,公司与日本村田等国外著名厂商也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和启动产品认证工作,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湿法隔膜取得突破,后续有望持续助推业绩高增长。公司干法隔膜领先行业,已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之前湿法隔膜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这也是市场担心公司未来前景的重要原因。目前,湿法隔膜产能基地合肥星源经过两年亏损后,正式进入批量供货阶段,2019Q2合肥星源基本处于满产状态,并实现净利润约500万元,成功实现扭亏。合肥星源2019H1利润2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683万元。同时,公司近期先后与孚能科技、国轩高科、比克动力、亿纬锂能、欣旺达签署大额订单,有利于消化持续扩张的湿法产能。随着常州星源与苏州星源的产能陆续投放,叠加国内外优质客户背书,公司的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行业将迎中长期向上通道,隔膜龙头受益显著。我们认为,从8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会迎来需求向上趋势,有望环比逐月增长,隔膜龙头将充分受益。站在当前时点展望2019H2,有以下利好催化因素值得期待:政策利好催化,产销数据环比改善,行业排产改善,外资与合资车企新车型的投放,特斯拉国内工厂投产、国产Model3呼之欲出,部分产品价格有望企稳或反弹甚至反转,龙头业绩增长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核心在需求驱动,进而影响产业链价格与企业盈利能力,头部企业将在迎来需求向上拐点后步入中长期成长通道,公司作为隔膜龙头,将显著受益。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44、3.08、3.66亿元,对EPS分别为1.27、1.60、1.91元,同期PE分别为20、16、13倍。基于下半年行业需求向上叠加公司产能有序投放,公司有望迎来中长期向上通道,且股价处于历史估值区间底部,给予公司目标价38.1元,对应2019年30*PE,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政策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低于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19-08-09 51.13 -- -- 52.19 2.07%
52.19 2.07%
详细
补贴退坡后电动车销量承压,预期8月开始迎产销向上。公司1-7月份汽车销量25.9万辆,同比减少-1.05%,基本稳定。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6.22万辆,同比增长73.17%,其主要原因为公司的新车型得到客户度高认可叠加上半年补贴退坡前的抢装带来的同比高速增长。就7月而言,公司汽车销量3.09万辆,同比减少17%,环比减少20%。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66万辆,同比下降11.8%,环比下降-38%,新能源汽车销量阶段性承压,其主要原因为过渡期内销量透支了部分需求,致使过渡期后首月出现环比、同比负增长,合乎市场市场。同时,我们认为7月为公司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在年内的产销低点,预期8月份开始有望逐月环比向上。 电动车与动力电池市占率分列首位与第二,龙头地位稳固。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19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约7.4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43%;而公司在7月电动车分别为1.66万辆,对应市占率约为22%,居行业首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销量增速趋缓以及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公司选择了向消费者和中游、上游供应商让渡部分利益的方式,力争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宣布旗下所有在售EV车型保持2018年补贴后售价不变,彰显公司对未来降本增效、对冲补贴下降的信心。 动力电池方面,公司7月份电池总装机量为4.7GWh,环比下滑29%,公司7月单月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为0.58GWh,居行业第二,对应市占率为12.3%,显著低于电动车22%市占率,其主要原因是带电量较低的PHEV销量占比有所提升所致。另加0.23GWh的储能用电池,其总出货量0.812GWh,仍处于高位,彰显其龙头地位。 行业龙头“量”的逻辑强于“价”,2019H2利好催化值得期待。比亚迪有望在2019年迎来需求向上拐点后将步入中长期成长通道。同时,未来产品(尤其是电池)价格或将持续承压,我们认为,各行业细分龙头会是“量”胜于“价、利”的逻辑,市占率与客户结构或将是有效的判断依据,龙头企业或将持续享有高估值溢价。展望2019H2,有以下利好催化因素值得期待:政策利好催化,产销数据环比改善,行业排产改善,外资与合资车企新车型的投放,特斯拉国内工厂投产、国产Model3呼之欲出,部分产品价格有望企稳或反弹/反转。公司作为动力电池与电动车行业的双料龙头,其投资价值凸显。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1.37、1.74、2.21元,对应的PE分别为37、29、23倍。基于公司车型迎来新产品周期,未来有望持续放量。同时,公司成功突破三元电池并已放量应用,产业优势显著。公司做国内新能源车龙头,充分受益全球电动化的大趋势,对标宁德时代、特斯拉等企业,享有龙头的估值溢价,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销量不及预期;电池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7-29 10.26 -- -- 12.35 20.37%
13.72 33.72%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夯实单晶龙头基础。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公司通过严格成本费用控制,有效实施精益化管理,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提升以及优势产能的不断释放,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保持公司盈利,另一方面是单晶进程加速,公司发挥单晶产品议价优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集中优势客户资源,在全球光伏硅片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夯实。 竞得东方环晟40%股权,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深入。东方环晟主要从事叠瓦组件与高效电池项目,为东方电气(40%股权)、天津中环(33%股权)、美国Sunpower(20%股权)共同出资的中外合资企业,享有Sunpower叠瓦组件专利授权。2018年3月东方环晟启动了5GW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预计2020年全面达产。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叠瓦组件的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0.8%提升到2020年的8.8%。此次股权正式转让后,中环将持有东方环晟77% 股权,符合公司新能源板块战略方向,产业链布局加深。 单晶硅片呈现双寡头格局,龙头产能有序扩张。从行业格局来看,单晶硅片为光伏产业链最好的环节,隆基与中环两家市占率约70%,中环市占率约30%。随着产业链持续降本增效,单晶优势愈发明显。单晶替代多晶的趋势明确,公司订单饱和,长期订单覆盖90%以上产能,目前perc电池片产能已经大于单晶硅片产能,预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单晶硅片将呈现供应紧张的局面。2018年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25GW,2019年公司将通过精益制造推进内蒙古地区设计产能超过30GW。公司与呼和浩特市共同投资建设中环五期25GW项目,总投资90亿元,中环产业园远期单晶硅片产能将达到55GW。光伏高效化需求推动行业进入单晶时代,龙头扩产趋势明确,未来将走出强者恒强之路。 非公开发行通过,半导体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2018年公司利用前期技术积淀,快速推进客户认证,实现8英寸抛光片快速放量,天津扩产8英寸产线全面满产,无锡新建设产线预计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投建设月产75万片8英寸抛光片和月产15万片12英寸抛光片生产线,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投资额57亿元,项目建设期为三年,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员会通过,半导体硅片对于工艺水平要求严苛,公司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淀,目前公司已经具备成熟的8英寸半导体硅片供应能力,未来将积极开展12英寸产品的研发和认证工作,未来公司将形成光伏+半导体的双轮驱动的格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1)单晶硅片呈现双寡头格局,随着产业链降本增效,单晶替代多晶趋势明确,预计未来单晶硅片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供应偏紧。公司作为单晶硅片龙头产能扩张趋势明确,未来将走出强者恒强之路;2)8英寸半导体硅片已经有成熟供应能力,着手开展12英寸大硅片研发工作,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在硅片上多年的技术积淀。暂不考虑非公开发行对公司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计2019-2021年公司净利润将分别为12.7/17.5/23.2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2/16/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硅片大幅降价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政策波动风险;非公开发行不及预期风险;东方环晟股权转让不及预期风险。
石大胜华 基础化工业 2019-07-22 31.88 -- -- 31.87 -0.03%
37.73 18.35%
详细
符合预期,Q2实际经营业绩环比Q1基本持平。根据公司业绩预告,Q2净利润约0.85-1.15亿元,中值为1.0亿元。公司Q1归母净利润为1.35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3亿元,剔除其影响,Q2实际经营业绩环比基本持平。与Q1相比,预计Q2EC贡献业绩比例提升幅度较大,主要是3月开始EC散单价格从1.3万元/吨上涨到2.77万元/吨,EC涨价顺利向业绩转化,同时DMC价格环比Q1有所下降,5月底公司短暂检修,Q2DMC贡献业绩环比下降,整体符合预期。工业级DMC价格已经于6月企稳回升,EC目前价格高位持稳,看好下半年DMC与EC共振行情带来的业绩释放。 新能源车需求将企稳回升,EC预计仍将供不应求。6月份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主要系补贴过渡期内的抢装效应,预计7月将迎来产销大考,我们认为缓冲期后Q3需求阶段性承压后逐步企稳,Q4需求端放量,主要是由于网约车以及运营车辆的电动化以及政策刺激下限购城市个人消费增量。3月以来EC价格快速上涨,主要系供给侧产能收缩30%造成EC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EC价格高位持稳,我们认为,EC全年仍然存在供给缺口,考虑到其库存周期,我们认为真正决定EC价格的是未来1-2季度对EC供需格局的预期,缺货预期下,电解液厂可能提前备货,EC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公司现有EC产能2.6万吨,EC每涨价1万元/吨,对公司年化业绩贡献约2.0亿元,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看好下半年溶剂DMC涨价。2018年之前市场普遍认为DMC产能过剩,其价格与原材料环氧丙烷(PO)高度趋同,2018年Q3DMC与PO形成了趋势性背离,主要是由于新能源车与非光气法PC合成带来需求驱动。今年1-5月DMC消化库存,价格持续走低,6月价格有所抬头,其趋势与去年类似。全年来看供给端与去年相比几乎持平,需求端电池端依然维持增长态势,同时非光气PC合成有30万吨潜在产能即将释放,满产对应12万吨DMC需求,其中泸天化10万吨PC项目已经于近期开车,需求端即将释放,预计全年DMC紧平衡,Q3-Q4或现供需错配带来价格上涨。 电池级DMC行业集中度较高,与工业级产品价差有望扩大。目前电池级DMC价格约7600元/吨,出口端长协价格更高,去年同期电池级与工业级DMC价格价差约为1000元/吨,目前价差在2000元/吨以上,主要是由于电池级DMC产品仅有石大、海科等少数厂商具备供应能力,相比于工业端DMC产能稀缺且需求更好,因而价格坚挺。预计当需求端达到临界点,电池级DMC有望供不应求,与工业级DMC价差有望扩大。公司现有DMC产能12.5万吨,约占全行业有效产能的25-30%,电池级产品比例高于同行,将充分受益于DMC涨价带来的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1)影响EC价格的不是短期需求的变化,而是未来1-2个季度对于其格局的预期,我们依然看好Q4新能源车需求,电解液厂或提前备货,EC价格或进一步上涨;2)DMC全年紧平衡,PC合成带来的需求增量将促进Q3-Q4工业级DMC涨价;3)电池级DMC价格坚挺,集中度较高,预计需求端达到临界点,与工业级价差将会拉大。预计公司2019-2021净利润分别为5.2/6.1/7.0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2/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DMC、EC产品涨价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波动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7-16 24.95 34.38 -- 25.95 4.01%
28.00 12.22%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正极业务量利齐升。依据业绩预报,预计公司 2019Q2单季度净利润为 0.76~0.91亿元, 同比增长 3%~23%, 环比增长18%-4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主要来源两个方面: 1)公司锂电正极材料虽受到原材料锂、钴价格的下降,其售价同步有所下滑,但正极材料属于成本加成,其单吨盈利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其销量也有一定增长。因此,在行业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公司2019Q2的正极量、利齐升,龙头地位显著。 2)公司所持中科电气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上升, 导致利润上升约合 2300万元,并计入同期非经常性损益 2000~2800万元中。 此外, 2019Q2中鼎高科在智能装备业务的业绩依然向好,下半年为该业务旺季,我们预期年内有望持续增长。 新增产能有序投放、产品高端化以及持续开拓优质客户, 公司有望稳定增长。 1) 目前公司具有 16000吨正极材料产能, 2000吨为钴酸锂正极材料, 14000吨为三元正极材料。 公司预计江苏海门三期工程第一阶段 10000吨项目将于 2019Q3竣工投产,形成年内新的业绩增量。 2)公司产品主要为 NCM 三元正极材料,其中 NCM523是主打产品,同时高端 NCM622、 NCM811占比也实现逐渐提升,其中大部分产品用于国内动力电池以及海外储能等高端应用领域,全球前十大锂电巨头均是公司客户。 3) 在动力电池领域,国内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均为公司客户。储能领域,已与海外三星 SDI 和 LG 化学两大国际客户供货。同时,公司仍在持续地开拓海外客户,促其提升全球竞争力。 随着 LG、 SK、三星SDI 等加码中国动力电池市场, 公司有望获取更多订单, 将为公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行业将迎中长期向上通道,正极龙头受益显著。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 1-6月全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 57.6万台,同比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正极业务量利齐升。依据业绩预报,预计公司 2019Q2单季度净利润为 0.76~0.91亿元, 同比增长 3%~23%, 环比增长18%-4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主要来源两个方面: 1)公司锂电正极材料虽受到原材料锂、钴价格的下降,其售价同步有所下滑,但正极材料属于成本加成,其单吨盈利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其销量也有一定增长。因此,在行业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公司2019Q2的正极量、利齐升,龙头地位显著。 2)公司所持中科电气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上升, 导致利润上升约合 2300万元,并计入同期非经常性损益 2000~2800万元中。 此外, 2019Q2中鼎高科在智能装备业务的业绩依然向好,下半年为该业务旺季,我们预期年内有望持续增长。 新增产能有序投放、产品高端化以及持续开拓优质客户, 公司有望稳定增长。 1) 目前公司具有 16000吨正极材料产能, 2000吨为钴酸锂正极材料, 14000吨为三元正极材料。 公司预计江苏海门三期工程第一阶段 10000吨项目将于 2019Q3竣工投产,形成年内新的业绩增量。 2)公司产品主要为 NCM 三元正极材料,其中 NCM523是主打产品,同时高端 NCM622、 NCM811占比也实现逐渐提升,其中大部分产品用于国内动力电池以及海外储能等高端应用领域,全球前十大锂电巨头均是公司客户。 3) 在动力电池领域,国内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均为公司客户。储能领域,已与海外三星 SDI 和 LG 化学两大国际客户供货。同时,公司仍在持续地开拓海外客户,促其提升全球竞争力。 随着 LG、 SK、三星SDI 等加码中国动力电池市场, 公司有望获取更多订单, 将为公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行业将迎中长期向上通道,正极龙头受益显著。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 1-6月全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 57.6万台,同比增长
金雷股份 机械行业 2019-07-16 15.22 -- -- 15.15 -0.46%
17.91 17.67%
详细
符合预期,二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根据业绩预告,公司2019Q2净利润为0.42-0.5亿元,同比增长57%-87%,环比增长23-47%,公司业绩高增长一方面是由于风电行业整体回暖,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收入端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落实降本增效目标,毛利率有所提升。 过去三年高企的钢价推高成本,目前钢价影响削弱,钢价下行有助于盈利能力改善。2016年公司主轴业毛利率达到历史最高的47.67%,此后持续下降,主要系钢锭作为主要原材料约占主轴成本的60%,过去三年钢价持续上行,直接推高原材料成本。目前钢价高位震荡,钢价对于盈利影响削弱。长期来看,预计钢价在稳定区间运行,若钢价持续下行,公司将迎来原材料下行红利。我们认为,过去三年的原材料涨价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公司降本增效能力,市场存在较大预期差。 一体化生产推进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有望改善。2018年公司重点推进了8000支MW级别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即可投产,投产后公司将具备风电主轴及各类大型铸锻件产品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提升对原材料把控,通过下脚料再利用,节约运费,热送带来的能耗降低等多途径节约成本,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新产能陆续投放,市占率快速提升。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风电主轴生产商,与Vestas、GE、SiemensGamesa、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国内外整机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公司全球、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2.72%/24.42%,较去年同期提升8.52pct/10.7pct,当年主轴销量达到6.9万吨,同比增长34%,远超当年全球风电装机增速(yoy+2.6%)。公司首发前产能3.4万吨,首发募投项目达产后新增4万吨产能,非公开发行项目投产后拟新增产能4.8万吨(其中6000吨铸件),届时产能将达到12.2万吨,发行项目已经于2017年达到可使用状态,预计2019年公司可实现10-11万吨产能,新产能投放有望带来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风电行业拐点确立,迎来平价前新一轮抢装。风电新政策要求2018年底前核准的风电项目在2020年底前并网,2019至2020年底核准项目需在2021年底前并网,方能享受补贴,2021年全面平价。我们认为,此轮风电抢装周期更长,强度更大,公开招标量以及月度并网数据已经印证风电迎来复苏拐点。上一轮抢装周期是2015年,公司当年利润同比大幅提升79%,一方面是国内风电抢装带来的需求提升,公司主轴单吨均价亦有所上涨,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新产能投放,突破产能瓶颈。2015年风机投标价格与主轴价格同步提升,2016-2018年单吨均价持续走低,主要是全产业链降本带来的影响。我们认为,新一轮抢装周期下可能催生以主轴为代表的风电零部件供不应求,重新进入单吨均价的上行通道。相比于2015年,公司产能、市占率均实现了翻倍增长,预计新一轮抢装周期下,量和价的共同作用将带来公司业绩的释放。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1)过去三年钢价持续上行,掩盖了公司真实盈利能力,目前钢价高位震荡,钢价影响削弱,若钢价下行,公司将会有所受益;2)8000支主轴铸件项目将于下半年落地,公司一体化生产,推进降本增效;3)风电迎来复苏拐点,抢装背景下公司主轴单吨售价有望重新进入上行通道,相比上一轮抢装周期,公司市占率、产能均已实现翻倍增长,量价的共同作用将驱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9/3.0/4.1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9/12/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主轴铸件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19-07-15 24.86 8.74 -- 27.88 12.15%
30.99 24.6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 预计 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为 1.66~1.71亿元,同比增长 9%~12%; 其中, 扣非净利润 8500~9000万元,同比增长 1%~7%。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 2019Q2逆势高增长。 依据业绩预报,预计 2019Q2净利润为 0.9~0.95亿元, 同比增长 41%~47%, 环比增长 18%-25%; 其中扣非净利润 0.48~0.53亿元,同比增长 26%~40%,环比增长30%-43%,在隔膜价格承压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速度增长,彰显其龙头地位。同时, 2019H1非经常性损益约为 8135万元,主要为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等,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干、湿隔膜齐头并进,助推公司靓丽业绩。 2019H1公司取得佳绩主要系两方面: 1)湿法隔膜产能释放: 随着控股子公司合肥星源湿法隔膜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 2019年上半年干、湿法隔膜产品累计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2)降本增效:随着产能的提升、工艺技术水平的改善以及公司成本管控持续推进,公司单位成品的成本也有所下降。同时, 因隔膜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对公司 2019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增长幅度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订单捷报频传,彰显公司实力。 4月 26日公司公告与亿纬锂能签订0.7亿元隔膜商务合作协议, 4月 19日公司与比克动力签预计 2019年度比克动力将向公司采购 1.2亿平米隔膜的供货合同; 4月 9日与合肥国轩签署采购约为 1亿平方米框架合同; 1月 28日公司与孚能科技签订了 2019年度隔膜产品需求不少于 4000万平方米的合作协议,以上多个(意向)订单凸显公司产品优势与行业地位,公司深耕隔膜多年,逐渐步入收获期。 持续开拓优质客户,优势明显。 公司拥有优秀的客户群体,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内市场,公司主要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天津力神、万向集团、亿纬锂能、捷威动力、孚能科技等国内知名电池头部企业。国际市场, 公司产品批量供应韩国 LG 化学、日本村田等国外著名厂商,并与其它国外大型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和启动产品认证工作,未来有望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大额订单保证助推公司迎业绩拐点,年内公司已与孚能、国轩、村田等客户签订新增大额订单,未来产能投放后将有望继续突破国内外客户。 行业将迎中长期向上通道,隔膜龙头受益显著。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 1-6月全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 57.6万台,同比增长65.8%。 综合判断,我们预期新能源汽车年内销量在 15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约 20%。 6月 26日,补贴新政正式实施, 预期在 7月份迎来电动车产销大考,大概率为年内低点。 我们认为, 在 8月份之后,将会迎来中长期产销拐点。 站在当前时点展望 2019H2,有以下利好催化因素值得期待: 政策利好催化,产销数据环比改善, 行业排产改善, 外资与合资车企新车型的投放,特斯拉国内工厂投产、国产Model3呼之欲出,部分产品价格有望企稳或反弹甚至反转,龙头业绩增长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核心在需求驱动,进而影响产业链价格与企业盈利能力,头部企业将在迎来需求向上拐点后步入中长期成长通道,公司作为隔膜龙头,将显著受益。 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 2019-2021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44、 3.08、 3.66亿元,对 EPS 分别为 1.27、 1.60、 1.91元,同期 PE 分别为 20、 16、 13倍。基于下游需求提速叠加产能有序投放, 公司迎来中长期向上通道, 且股价处于历史估值区间底部,给予公司目标价 38.1元,对应 2019年 30*PE , 上调公司至 “买入”。 风险提示: 新能源政策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低于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19-07-11 22.92 16.69 -- 24.90 7.89%
26.53 15.75%
详细
业绩强势增长,众业务良性发展。2019H1公司录得5~20%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有机氟化学品结构不断优化,海内外客户持续优化,国内市场对高端氟化学品的强劲需求,盈利能力上升。另外铝电容器化学品、锂电池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市场需求稳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半年电解液需求旺盛,或实现量利齐升。根据高工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约60.9万辆,同比增长60%,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0.01GWh,同比增长93%,下游旺盛需求助推电解液高速增长。综合判断,我们预期新能源汽车年内销量在150万辆以上,即下半年约90万辆销量,对应电解液相较于上半年有大幅增长。目前公司锂离子电解液动力类产品占比在60%左右,2019H2伴随下游旺盛需求,公司的电解液出货量有望同步大幅增长。叠加当前电解液行业的产品价格处于底部向上,公司电解液业务在下半年有望实现量利齐升。 定增构筑护城河,夯实龙头地位。公司拟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1.4亿元,用于:(1)海德福高性能氟材料项目(一期)、(2)惠州宙邦三期项目、(3)荆门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项目(一期)。并且公司再抽项目--(1)波兰新宙邦项目、(2)三明海斯福项目(一期)、(3)湖南福邦新型锂盐项目,在后续的融资方案下,也将陆续开工。公司建设新项目进一步延伸、深化有机氟化学品、锂电池化学品价值链,同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上新投建产能逐渐在2019-2020年释放,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电解液成行业企稳向上的先行指标,投资价值凸显。之前几轮新能源汽车板块上涨都有核心主线如锂盐产业链(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动力电池)以及三元电池产业链(金属钴-三元正极-三元电池-电动乘用车)等实现价格有效传导,从而带动板块整体性的投资机会,其核心驱动是来自于需求高速增长造成产品价格的上涨。目前在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相对低迷,市场对电动车销量以及各细分产品价格存在较大预期差。当下多个细分产品的价格处于趋势下行状态,仅有电解液溶剂以及六氟磷酸锂有涨价或企稳的趋势,但尚未形成产业链价格的有效传导,其主要原因是目前需求端未扩大至供给需求的临界点。因此,我们判断未来行业复苏的拐点是需求放量后,实现溶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价格有效传导(即产业链上的产品价格同步上涨,同时下游成本覆盖上游涨价后仍有利差),进而有望带动板块企稳回升,电解液龙头投资价值凸显。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基于审慎性原则,在增发没有最终完成前暂不考虑其对公司业绩及股本影响,预计2019/2020/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4.99/6.48亿元,eps为1.04/1.32/1.71元,对应PE分别为22/18/14倍(对应2019/07/09收盘价)。基于在电容器化学品、氟化工等领域具有坚实的业绩基础,且半导体化学品快速增长,结合当前电解液业务触底向上的良好局面,且股价处于历史估值区间底部,给予公司目标价31.2元,对应2019年30*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现场导致原材料价格上升、市场需求不及预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增发实施进程的不确定性。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5-31 45.82 -- -- 48.50 5.85%
55.97 22.15%
详细
一季度收入高增长,毛利率下滑影响利润增速。公司一季度实现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80%,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0.51%,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0%。公司收入端高增长一方面系3月底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才出台,一季度全行业抢装效应明显,另一方面是公司负极与隔膜产能投放,销量同比高增长。公司利润增速不及收入端,主要是由于毛利率26.5%,同比下滑10.1pct,主要系面对上游原材料针状焦等价格上涨及下游客户的成本控制压力,盈利水平承压,随着内蒙古5万吨负极石墨化产能投放,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优质客户背书,各项业务推进尽然有序:1)负极业务:江西紫宸通过在现有生产基地推进产能扩建设项目的实施并逐步投产,另一方面,公司江西/溧阳紫宸正有序推进和落实募投项目建设,预计募投项目将在2019年逐渐投产,公司将逐渐达到年产5万吨的负极材料生产能力。负极材料主要客户包括ATL、三星SDI、CATL等,优质客户背书保障其销量。2)锂电设备业务:有序推进和落实溧阳嘉拓募投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和提升锂电涂布机的零部件机加工及整机的组装、集成能力,国内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如CATL的产能快速扩张为公司开拓设备业务奠定良好基础。3)涂覆膜业务:2018年7月公司收购溧阳月泉进军基膜行业,形成设备/基膜/涂覆材料/涂覆膜一体化产业平台,协同效应显著。目前下游客户包括CATL、力神、比亚迪等优质客户。4) 铝塑膜业务:推进溧阳卓越新产线的建设规划,自主研发的铝塑膜产品已经开始推向市场,有望成为国产替代的新星,为公司业绩贡献新的力量。 股权激励添动力,利于保障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公告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授予对象为176名中层管理、核心岗位及重要岗位人员,预计员工覆盖率超过10%。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3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0.69%。其中首次授予244.37万股、预留55.63万股,分占股本总额0.56%、0.13%,占本次拟授予权益总额的81.46%、18.54%。并且对首次授予股票设定了2018至2022年五个解除限售期,对应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年收入不低于27/32/39/47/56亿元,对应增长不低于20/19/22/21/19%。激励有利于保障员工、公司和股东利益一致,从而提升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保障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新产能投放在即,即将迎来盈利能力拐点,预计公司2019-2021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9、10.2、12.6 亿元,对应2019-2021 年PE 分别为26、20、16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客户拓展低于预期;产能投放低于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低于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19-05-06 54.88 -- -- 55.28 0.73%
57.95 5.5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一季报:2019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yoy+22.5%,归母净利润7.5亿元/yoy+632%,处于一季报业绩预告7~9亿元区间,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31亿元。2019Q1扣非净利润为4.12亿元/yoy+225%,业绩符合预期。同时,公司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16.5亿元/yoy+(203%~244%)。 投资要点: 新能源车旺盛产销驱动一季报大幅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较去年同期实现强劲增长,带动集团收入及盈利的快速提升。公司2019Q1累计销量汽车为11.76万辆/yoy+5.19%,而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73172辆/yoy+147%。其中,3月销量30075辆/yoy+116%。同时,公司2019Q1动力电池出货量出货量高达3.97GWh,其中3月出货量为1.65GWh/yoy+85%,龙头地位十分显著,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并驾齐驱助推公司业绩高增长。 新品助力公司持续发展,专用车应用提速。公司在三月底发布了9款王朝系列产品,其中新能源6款。新能源乘用车部分,随着王朝系列新车型换代升级的完成,集团新能源乘用车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新能源商用车部分,深圳市要求2019/5/31日之前淘汰全市在用传统泥头车,并对2018/11/13日-2019/12/31日期间取得营运资格的纯电动泥头车每辆车补贴80万元,随着泥头车等专用车的逐步拓展,集团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线逐渐丰富,带动商用车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补贴政策落地,预期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整体退坡超50%,市场担心对公司业绩有较大冲击。我们认为,1)公司新能源汽车具有规模优势,整体摊销费用将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优势以及未来通过提质增价可以进一步对冲补贴下降。2)补贴退坡含有三个月过渡期,且过渡期内允许有地补,行业将会在Q2出现抢装,公司的A0/A级电动车有望在过渡期呈现高速产销状态,为年内产销奠定较好的基础。整体而言,我们目前仍然维持公司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以上/yoy+90%。3)在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市场对公司新能源汽车“量”的增长会强于对“业绩”的增长,市场占有率将是评价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判断,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在165万辆以上,公司仍能维持约26%占比的高水平,优势明显。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19-2021年的净利润为37.4、47.4与60.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7、1.74与2.21元,PE分别为41、33、26倍。基于公司车型迎来新产品周期,未来有望持续放量,我们认为“量”的逻辑强于“价”的逻辑,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电池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19-04-30 80.83 -- -- 80.58 -0.51%
80.42 -0.51%
详细
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4倍,未来有望延续高速增长: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需求大幅增长,根据SPIR数据显示,2019Q1国内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12.32GWh/yoy+179%。同期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50GWh,市场占比高达44.6%,龙头地位显著。另一方面,公司前期投入宁德、青海、溧阳的生产基地拉线产能有序释放,并且加强市场开拓,产销量相应提升。展望未来,公司有望在动力电池领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过渡期(2019/03/26~2019/06/25)内补贴较高将刺激2019Q2的需求,而2019Q3/Q4为传统“金九银十”的需求高峰,下游持续的旺盛需求将使公司显著受益,公司在2018年的锂动力电池销量为21.31GWh,我们预期2019年销量在35GWh以上/yoy+64%。 售价下降导致毛利率下滑,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2019Q1毛利率为28.71%/yoy-4.05pct,环比下降6.84pct,主要是锂动力电池产品价格下降所致,相比2017年动力电池(不区分单体与模组)不含税单价1.41元,2018年为下降约为1.15元/Wh(yoy-18%)。在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我们判断动力电池价格仍会承压,预期2019年行业降幅在15%左右。但公司2019Q1现金流大幅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77亿元/yoy+252.20%,主要是因为回笼资金增加以及预收货款增加,充分显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优质的客户结构,稳步推进海外客户。国内市场,为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和江铃等品牌车企以及蔚来、威马等新兴车企配套动力电池产品。海外市场,进一步与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等国际车企品牌深化合作,获得其多个重要项目的定点,配套车型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上市。优异的客户结构为公司未来动力电池的产销高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能布局加速,国内外齐头并进。目前,公司在宁德、青海、溧阳建有生产基地,在宁德、德国慕尼黑设有研发中心,在中国香港、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建有办事处。同时,海外工厂已落户德国图林根州,该工厂预计将于2021将计划投产,2022年达产后形成14GWh产能,贴近海外龙头车厂供货。公司有望受益于龙头车厂电动车扩张,强强联合,在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 强力布局锂电材料生产及回收,产业协同优势可期:公司2018年锂电池材料业务快速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3.52%,实现营收收入38.61亿元/yoy+56.27%,主要受益于客户需求旺盛以及公司锂电池材料新建产能投产带来的销量增长。4月25日,公司公告为控制锂离子电池关键正极材料成本,子公司宁德邦普拟投资不超过91.3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五年,建设三元正极材料10万吨(含前驱体)。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锂电池材料回收及生产领域的投资建设,并拟与格林美、青山集团等公司合作在印尼设立湿法镍冶炼厂,以加强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纵深布局。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2.05、2.56、3.02元,对应的PE分别为39、31、26倍,公司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独角兽,在资源把控,产品品质,研发投入上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海外客户拓展稳步推进,未来将持续受益于全球电动化的大趋势,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客户拓展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低于预期风险;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
天赐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19-04-03 32.30 -- -- 33.77 4.55%
33.77 4.55%
详细
公司发布2019Q1业绩快报:预计2019Q1净利润为2100万元至3100万元,同比下降94.90%至92.47%。 投资要点: 扣除投资收益预增9.2%~61%,业绩符合预期。2018Q1公司对持有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变更,增加公司当期净利润39228万元,扣除上述影响后,2019Q1业绩同比预增9.2%~61%,符合预期。增长原因主要为:1)电解液市场价格趋于稳定,销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我们预计公司在2019Q1的出货量约10000吨,同比2018Q1的6500吨增长超50%。2)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产品销售额增长,且产品结构改善,毛利率提升明显。 锂盐产能释放,产品价格有望持续回升:目前公司拥有1.4万吨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其中4000吨固体产能与30000吨液体产能(折合成固体10000吨),是全球最大产能的锂盐生产商。据百川资讯监测,继2月份触底反弹后,3月20日国内六氟磷酸锂价格再次上涨。最新价格已达到11.8万元/吨,当日涨幅2.61%,年初至今累计涨幅6.3%。随着补贴政策落地,我们判断,年内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增长(165万辆以上/yoy30%+),需求端仍会有可观的增长,而供给端的受成本与高端产等因素的制约,未来锂盐价格有望持续稳步上涨。与此同时,公司在2018年锂盐产能处于爬坡期,出货量约为4200吨,预期在2019年锂盐出货量将会约达10000吨(含中央旭硝子约3500吨),实现大幅增长。 电解液量价齐升将驱动业绩增长:根据GGII数据,公司(含子公司东莞凯欣)在2018年出货量约3.57万吨,同比2017年增长约23%。基于行业高速增长以及优质客户背书,我们预计公司在2019年将实现5万吨以上的电解液销量,对应同比40%的增长。就电解液价格而言,根据GGII数据显示,在动力电池领域,2016Q1电解液的含税售价约8.5万元/吨,跌至2018Q1价格为3.9万元/吨,目前反弹到约4.4万元/吨。未来随着上游锂盐涨价传导,电解液的价格也有望稳步提升,迎来量利齐升的良好局面。就客户层面而言,公司国内外主流大客户有CATL、力神、国轩、LG等,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的客户,其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电解液领域的龙头地位。 股权激励及高解锁标准彰显信心:公司1月23日发布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以定向增发方式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合计921.97万份,占总股本比例2.72%,其解锁条件是在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为2019~2021年不计激励成本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5.1、6.5亿元,较2018年业绩提升幅度非常显著。本次股权激励方案,解锁要求较高,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业绩高速增长信心。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87、5.1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5、1.52元,对应的估值分别为37、21倍。基于公司核心产品处于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客户拓展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低于预期;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
石大胜华 基础化工业 2019-03-15 24.74 -- -- 42.05 67.26%
41.38 67.2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拟在波兰建设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拟与PCCRokita成立合资公司,公司持股51%,一期拟投资建设2万吨/年碳酸乙烯酯(EC)项目,预计投资1.7亿元,建设2万吨/年碳酸乙烯酯项目,建设地点为波兰下西里西亚省的下布热格,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 投资要点: 海外规划锂离子电池材料新产能,溶剂龙头成长空间打开。公司拟在波兰投建2万吨碳酸乙烯酯(EC)产能,电解液溶剂是碳酸酯类混合物,EC是其中提高导电能力的重要组分,约占其成分的20-30%。宁德时代、三星、LG化学等龙头电池厂,以及新宙邦、江苏国泰等龙头电解液厂商均在波兰有建厂规划,此次波兰溶剂新产能是公司贴近客户需求的重要布局。目前公司碳酸酯类溶剂产品年产出量约13-14万吨,其中电池级产品占40%以上,新产能落地后,公司电池级产品产出能力将增加30-40%。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公司产能有限,未来业绩弹性主要来自于价,而不是量,成长潜力有限,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开启海外产能布局,未来有望在波兰继续投建碳酸二甲酯(DMC)等溶剂产能,公司战略重心明显向新能源领域倾斜,长期成长空间打开。 未来溶剂将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2018年溶剂价格达到历史新高,同时DMC价格与原材料环氧丙烷呈现趋势性背离,涨价需求驱动效应明显,原有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需求端,1)新能源车直接拉动电池级产品需求,预计2019年国内电池级产品需求约14-15万吨(yoy25-30%);2)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合成新产能投放带动原材料DMC需求,2018年利华益维远10万吨PC产能已经投放,带动3万吨DMC需求,泸天化(10万吨),湖北甘宁(7万吨),盛通聚源(13万吨)合计30万吨PC产能将于近期陆续释放,预计将拉动9万吨DMC需求;3)DMC在传统的涂料、胶黏剂等领域年需求约25万吨,2019年DMC需求合计约50万吨。供给端,名义产能远低于实际产能,过去几年DMC开工率长期不足50%,即使是在价格、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的2018年,实际供给能力仍仅有40余万吨,其原因在于部分产能落后,已经处于被淘汰状态,部分产能由于自身限制,不能满产。近期泰州灵谷6万吨产能将彻底退出,2019年新增供给约8.5万吨,投产时间及产能爬坡进度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预计未来DMC将持续维持供不应求格局。 溶剂短期价格基本见底,全年价格中枢将提升,电池级、工业级产品价差有望拉大。DMC价格在去年四季度创历史新高后环比下行,工业级产品价格下行至5800元/吨,主要是工业端需求降负荷带来的季节波动。目前DMC价格基本见底,考虑到需求释放节奏,我们认为DMC价格将稳步攀升,全年价格中枢将同比进一步提升。电池级产品价格目前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DMC报价9000-10000元/吨。目前能够稳定批量产出电池级产品的厂商仅有石大胜华、山东海科等,预计电池级产品到三季度将出现类似去年溶剂难求的局面,需要通过工业级产品进一步提纯满足电池级需求,我们认为电池级、工业级产品价差将进一步拉大,公司电池级产品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股东结构优化,受让方承诺不减持利于公司股价稳定。1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约定北京哲厚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复星谱润5.73%股权,以及上海谱润2.42%股权,合计受让股权8.15%,受让价格为20元/股。1月28日股权转让已经完成,复星谱润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上海谱润持有公司股份1.48%,受让方北京哲厚持有公司股份8.42%,并且承诺36个月不减持。上海谱润、复兴谱润为上市前投资方,面临产品到期减持问题,长期制约公司股价,本次北京哲厚受让股权,并且承诺不减持有利于稳定公司股价。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在海外规划锂离子电池材料新产能,溶剂龙头成长空间打开。我们认为未来两年溶剂将呈现供不应求的格局,短期价格见底,全年价格中枢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聚碳酸酯合成等领域尽显成长属性,公司核心竞争力突出,DMC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是这一领域的全球龙头,产能瓶颈即将突破,应该从成长的角度看公司。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2.3、3.3、4.1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2倍,15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DMC产品涨价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聚碳酸酯进口替代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海外产能进度不及预期;海外政局不稳定的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19-02-18 53.40 -- -- 58.67 9.87%
62.40 16.85%
详细
燃油车让位于电动车: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超越传统燃油车,逐渐迈入相对纯正的新能源整车标的。1月份汽车销量4.39万辆,环比减少-37%,同比增长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87万辆,同比增长291%。其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新车型的客户认可度高叠加补贴退坡前的抢装带来的高速增长。 2019年维持45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基于公司当前的销量,我们就公司主打新能源汽车车型做相应地销量推断:1)唐DM:2019年预期月均销量7000辆以上;唐EV:综合工况500Km以上的续驶里程,百公里4.4S加速度,2019年预期月均销量2000辆以上;因此,预期唐(DM+EV)在2019年具有10万辆以上销量。2)元(EV+PHEV)合计10万辆以上(目前6~7000台/月,2019年3月产能开始释放,放量后预期销量10000以上);3)秦+秦Pro+宋改款合计10万辆以上;4)e5:与滴滴及其它网约车平台合作,网约车销量有望高达13万辆以上。5)客车+泥头车+清洁车+渣土车等:预期在2万辆以上。目前公司处于新一轮产品周期,产销量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有望继续领衔行业发展。 电池出货量1.55GWh,产销两旺: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字段数据库》统计显示,2019年1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4.98GWh,同比高速增长281%。同期,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55GWh,除掉部分储能电池,保守预期汽车电池装机量的行业占比在25%以上,1月份年化装机量高达18.6GWh,大幅高于2018年公司出货量为13.4GWh龙头地位极其显著。公司现有产能为坑梓+惠州基地16GWh,以及青海24GWh中的一期约12GWh,合计产能28GWh,考虑到青海产能爬坡以及良品率等因素,公司几近于满产状态,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积极扩产动力电池产能:1)现有产能:坑梓+惠州基地16GWh;青海基地24GWh(2019Q2青海12GWh投产,年底达产)。2)拟建产能:西安基地30GWh:分三期建设,每年投产10GWh;其他规划:与长安建10GWh的合资厂,另外公司在重庆会建20GWh的产能。3)预计总产能:2019年年底40+GWh;2020年60~70GWh,2021年90+GWh。 挖掘市场预期差,共享龙头成长之路:部分投资者认为:1)如果补贴大幅滑坡,公司是含整车、电池以及相关零部件等多产品的龙头,其盈利能力将会严重受损。2)补贴退坡后,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能保持高速增长。3)公司的估值比较高,其投资价值较低。 然而,我们认为:1)补贴退坡势在必行,对行业与公司均有影响,但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其技术、资源、成本优势可以平抑一部分补贴影响;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应对措施,例如,开发新车型尽量减少补贴对其影响;再者,采取通过终端消费者、公司以及经销商等多者分担退坡的补贴的模式,进一步减少补贴的负面影响。2)在市场预期补贴大幅滑坡的背景下,我们仍乐观看待公司在2019年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以上),当下公司处于新一轮产品周期,年内公司将会推出唐EV600、宋MAXDM以及e1在内的三款新能源车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选择。同时,S1、宋以及全新中大型车汉也有望加入市场。3)就比亚迪而言,2019年公司股价受销量影响将会超过业绩的影响,即市场的认可是公司的护城河;如果公司的新能源汽车能保持相对稳定、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市场仍能给予相对高估值溢价。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1.10、1.39、1.75元,对应的PE分别为47、37、29倍。基于公司车型迎来新产品周期,未来有望持续放量。同时,公司成功突破三元电池并已放量应用,产业优势显著。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新能源车龙头,充分受益全球电动化的大趋势,享受龙头估值溢价,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销量不及预期;电池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