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闫广

德邦证券

研究方向: 建筑材料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20521060002。曾就职于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建材首席分析师,香港中文大学理学硕士,负责建材研究,2021年加入德邦证券,用扎实靠谱的研究服务产业及资本;曾获2019年金牛奖建筑材料第二名;2019年金麒麟新材料新锐分析师第一名;2019年Wind金牌分析师建筑材料第一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建筑材料第一名;...>>

20日
短线
10%
(--)
60日
中线
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5-01 13.98 -- -- 13.96 -0.14%
14.45 3.36%
详细
事件:2023年 4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03亿元(同比-20.01%),归母净利润 0.81亿元(同比-64.32%),扣非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同比-60.04%),加权平均 ROE 约 1.90%,同比下降 4.43个百分点。 23Q1玻纤景气持续下行,公司业绩承压。一季度玻纤下游需求修复支撑不足叠加冷修产线复产推高供给,玻纤景气下行,价格持续承压。根据卓创资讯,2023年3月国内厂家主流产品 2400tex 无碱缠绕直接纱出厂均价约 4090元/吨,同比下降 34.6%,环比 2月下降 2.5%。23Q1无碱纱均价约 4150元/吨,同比下降 33.6%。 产品价格下降,销售利润减少,公司盈利底部盘整,23Q1毛利率约 27.79%,同比下降 11.02pct,单季度毛利率回落至近年来低点,但环比 22Q4上升 0.68pct,毛利率没有进一步回落,我们认为或受益于公司玻纤及制品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 费用管控方面,23Q1公司期间费用含研发费用率约 13.54%,同比上升 2.87pct,环比 22Q4上升 0.63pct。此外,公司 23Q1资产处置收益约 443.8万元,政府补助约 574.9万元,综合来看,23Q1归母净利润率约 13.49%,同比下降 16.75pct。 库存拐点或先到来,后续盈利有望逐季修复。根据卓创资讯,3月行业库存约 80万吨,环比 2月下降 2.3%,主要原因是三月下旬下游企业逐步开工,且风电纱市场订单较之前有所复苏,池窑厂出货略有好转,产销修复下行业库存开始下降。4月伴随热塑终端及风电订单回暖,库存有望进一步下降。我们认为,行业库存拐点或先于价格拐点,我们测算 2023年行业新增产能约 48万吨,主要来自 22年冷线产线复产,供给端新增产能冲击边际减弱叠加风电等主力需求持续修复,行业景气度有望迎来逐季修复。 23Q1出口好于预期,海外需求有望维稳。2022年海外需求表现为前高后低,22H2需求出现明显回落,但 23Q1逐渐企稳。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 2023年 2月粗纱海外出口量累计值约 11.86万吨,同比下降 12.69%,较 1月降幅收窄 5.26pct,玻纤及其制品海外出口量累计值约 29.85万吨,同比下降 10.95%,较 1月降幅收窄 1.84pct。 产能向百万吨迈进,有望进入行业二梯队。公司通过募资及自有资金进行产能扩张,2022年玻纤纱产能增至 30万吨/年。当前在建项目包括天马产线 3改 8以及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2024年产能有望突破至 65万吨,中期有望跃迁至 95万吨。我们认为,公司产能扩张有望驱动公司产销增加并持续释放规模效应,进一步强化公司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3Q1玻纤基本筑底,后续随着下游风电等需求修复有望迎来逐季改善。公司作为玻纤及制品一体布局的细分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修复,2024年公司产能跨越式增长有望带动产销大增,同时规模效应驱动吨成本降低,带来更高的业绩成长性和确定性。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72、9.62和 11.6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89、2.35和 2.8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或汇率大幅波动、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
科顺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5-01 11.25 -- -- 10.89 -3.71%
10.84 -3.6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6.61亿元,同比下降 1.42%;实现归母净利润 1.78亿元,同比下降 73.51%;实现扣非净利润 4312.71万元,同比下降 92.46%;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66亿元,同比增长 7.59%;实现归母净利润 5807.55万元,同比下降 4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088.34万元,同比下降 50.20%。 23Q1收入转正,利润存在成本压力。2022年下游施工量骤减背景下,公司经营承压,分业务看,防水卷材收入 43.36亿元,同比下降-4.79%,防水材料收入 16.81亿元,同比下降-0.2%,防水工程施工收入 13.24亿元,同比下降 13.4%,合并丰泽股份后,2022年丰泽股份并表收入 2.91亿元,占营业收入 4.4%。23Q1收入端同比增速在前两季度为负的背景下再次转正,同期利润端在沥青(23Q1SBS 改性沥青价格同比增长 8.81%)、聚酯胎等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价格高位等背景下依然存压力,23Q1公司毛利率实现 21.59%,相比同期减少 4.15pct。公司费用率稳定,23Q1期间费用率 16.3%,相比同期下降 0.1pct,除研发费用率相比同期增长 0.5pct,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相比同期减少 0.6pct,在防水新规出台前产品防水质保期已经提高至 30年,公司不断通过研发赋能产品附加值。23Q1信用减值损失 0.32亿元,同比减少 29.4%。2022年,公司经销占营收比重达到 50%,根据经营计划,2023年公司计划继续深耕渠道转型,提高经销商全国地级市覆盖率,并逐步向县级城市渗透,并对非房领域专项经销商补充;大力发展民建集团零售业务,形成防水体系、瓷砖胶、美缝剂体系以及其他辅材体系的产品结构,继续加大对优质家装公司、陶瓷企业等客户的开发,实现销售旗舰店和销售网点的快速增加,努力实现 2023年民建收入超 10亿的目标。 22年资产减值计提 2.62亿元,整体现金管控能力提升。2022年公司新增资产减值损失计提 3806.87万元,其中合同资产/存货/商誉分别新增计提 1190.92/1065.75/ 1504.82万元,新增信用减值损失计提 25857.3万元,其中应收票据冲回 2975.14万元,应收账款/预计负债分别新增计提 25860.3/1096.05万元。23Q1,公司收现比为 0.82x,相比去年同期 0.69x 效率增长 0.14x,同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57亿,相比去年同期增加 4.41亿,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同比增长12.2%,略缓于营收增速,同时应收票据同比大幅下降 76.2%,其他应收款同比下降 13.9%,应收账款同比上涨 24.9%,合同资产同比增加 21%。公司在此前可转债发行问询中详细披露应收账款计提方案,应收前十客户风险控制方案,我们认为,经历 21-22年下行风险后,公司现金管控能力不断提升,现金回流效率加快。 2022年丰泽业绩承诺暂未兑现,“2021激励计划”本年暂不实行。2022年丰泽股份并表后实现净利润 3478.18万元,未完成当期业绩承诺 5040万元,主要系一方面项目招标、实施、交付及验收等环节均有所延迟,从而销售收入和毛利实现情况不及预期;另一方面,为布局市场,丰泽股份持续加大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投入。根据签订协议,丰泽股份原股东当期应补偿金额 4,117.27万元,支付方式为股权支付股份 317.44万股,现金支付补偿 44.55元。同时《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中,根据方案业绩承诺,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年净利润比 2021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 25%;且 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于零。”由于公司未达到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公司将本激励计划 313名激励对象已获授的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对应的 561.60万股楷体 限制性股票数量进行作废失效,合计作废 757.60万股限制性股票。 发行可转债募资近 22亿,扩产为渠道下沉保驾护航。2023年 4月,公司可转债发行方案获批,发行总额不超过 21.98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安徽生产基地、福建生产基地扩建项目、重庆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原有工厂智能化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随着产能基地多区域布局,公司产品运输半径进一步缩短,对于下沉渠道网络提供更高效产品供应,同时智能化改造项目将有望有效提升公司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费用。 投资建议:虽然预计地产链经营压力犹存,我们预期 23年地产销售好转并将传导至资金和开工端,同时原材料采购成本下行,我们调整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7/10.89/14.7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69/0.92/1.25元,对应 PE估值分别为 16.31/12.23/9.0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投资力度下滑大幅超出预期;强制性新标落实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压力提升。
吉林碳谷 基础化工业 2023-04-27 25.36 -- -- 25.67 1.22%
25.67 1.22%
详细
事件: 2023年 4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2年度报告和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 20.84亿元,同比+72.28%,归母净利润 6.30亿元,同比+99.99%,扣非归母净利润 6.33亿元,同比+108.29%。公司拟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 9559万元,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以每 10股转增 7股,合计转增约 2.23亿股。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06亿元,同比+21.69%,归母净利润 1.73亿元,同比+4.12%,扣非归母净利润 1.72亿元,同比-1.86%,加权平均 ROE 约 11.01%,同比下降 6.73pct。 2022年产能有序释放助力业绩高增。2022年公司营收迈入 20亿大关,主要受益于:大丝束下游应用市场持续开拓、公司技术优势下良品率和均一稳定性提高以及公司新建产能有序释放,三因素共驱原丝销售持续高增,根据公司公告,公司 22年原丝产销超 5万吨,同比增速超 50%。盈利能力方面,公司 22年毛利率约38.8%,较 21年下降 1.9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系运费调入营业成本核算所致,在22H2行业景气下行背景下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毛利率。费用管控方面,22年公司三费+研发费用率 6.67%,较 21年下降 4.5pct,主要系公司偿还高利息借款减少利息支出以及运费计入营业成本导致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 原丝龙头掌握一定市场定价权,短期优势难被超越。根据我们测算,当前原丝供应仍趋紧张,2025年我国碳纤维产能有望达到 31.9万吨/年,而仅吉林碳谷、浙江宝旌、中复神鹰、上海石化等公布了原丝扩产或配套计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原丝供应或存缺口。由于原丝壁垒较碳丝更高,而公司已拥有成熟的原丝产业化技术以及行业领先的规模,在原丝性价比方面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是国内最大的原丝供应商(21年原丝销售市占率约 50%)。若按照 22年销量 5万吨估算,公司 22年原丝单位收入约 39.58元/千克,同比+15.6%,凸显公司原丝龙头的核心竞争力。 23Q1业绩增速放缓,产能持续扩张下成长性仍存。23Q1碳纤维景气度下行,库存高位拖累碳丝价格表现,根据百川盈孚,23Q1国内碳纤维均价约 145元/千克,同比-22.3%,环比 22Q4下降 7.9%,大小丝束均呈同环比下降趋势。23Q1公司营收及业绩增速放缓,毛利率同比下降 4.07pct 至 36.21%,或主要系产业链下游价格压力传导至原丝端所致。我们认为,短期扰动不改公司长期成长逻辑,2023年 3月公司定增已获批,计划募集不超过 17亿元,用以持续推进 15万吨原丝项目建设,产品设计为 50K 大丝束。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有望增长至约 20万吨/年,带动产销提升的同时持续释放规模效应,驱动成本持续降低。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作为原丝龙头的竞争优势,在国内碳丝产能持续扩张背景下,公司成熟的原丝产业化技术以及行业领先的规模,赋予公司在原丝销量和定价方面的优势。鉴于当前碳丝价格持续下探,我们小幅下调公司产品价格假设和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8.29、11.99和 14.78亿元(前值 2023-2024分别为 9.41和 13.7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60、3.76和 4.64元(前值 2023-2024分别为 2.95和 4.3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行业产能扩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27 28.74 -- -- 30.38 5.71%
30.72 6.8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3年一季报,当期实现营收约74.95亿元,同比增加18.8%;归母净利润约3.86亿元,同比增加21.53%;实现扣非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加9.33%。 收入和盈利增速超预期,经营结构革新见成效。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此前市场预期,同时盈利能力增长优于收入增速,符合公司经营计划中全年优先改善盈利水平的目标。当期公司毛利率为28.66%,相比去年同期28.28%的毛利率水平上升0.38pct,而同期主要原材料之一沥青价格水平依然高位(23Q1SBS改性沥青(山东)均价4273.85元/吨,同比增长8.8%),原材料价格高位下公司利润率改善,一方面是公司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优化下成本控制能力提升。费用方面,20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19.3%,相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0.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0%,管理费用率7.4%,研发费率1.4%,财务费率0.4%,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小幅上升。为适应存量房时代,2023年公司将继续大力发展民建集团,扩展与防水材料施工周期接近的美缝、砂浆、密封胶、管道等产品矩阵,并建立发展多层次市场营销渠道网络,提高零售渠道占比,而工建集团将着重提高客户质量,深耕区域市场,提升全国各地非房市场市占率,看好全年经营结构革新下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应收增速低于收入增速,现金回流改善。23Q1公司收现比为1.097x,相比去年年同期1.091x小幅增加,同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8.06亿元,该指标在收入同比增速18.8%的背景下增加净回流9.78亿元。同期应收账款和票据增长11.6%,同样低于营收端增速,而细分指标上应收票据同比下降69.7%,应收账款同比上涨23.6%,其他应收款同比增长5.1%,合同资产同比增长21.8%,在商票等票据期限缩短至6个月以内后,商业票据支付占比下降,23Q1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7%。我们认为,经历2021-22年下游资金链考验后,公司现金管控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一季度公司现金回流速度提升,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有效。 防水新规落地,利好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2023年4月1日,行业强制性新规《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正式实施,新规除促进非标产品和企业的出清外,同时强调了材料层数以及使用年限等防水工程耐久性相关领域,行业新规的执行将有效提升防水材料使用量,落地后将有望扩充防水材料市场规模。4月初,深圳成为首个正式落实防水新规的城市,行业内头部企业在工程设计、施工和材料性能方面更加规范,因此此次新规落地头部企业或将在市场扩容和非标出清两方面受益,随着防水工程规范性提升在行业内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当前雨虹等防水头部企业充分发掘城市更新、旧房改造、保障房、长租房等市政领域市场需求,同时扩充非房业务渠道,有望提升区域小B端市占率,有效对冲大B端集采业务下滑的影响。 投资建议:考虑今年地产链或全面企稳,雨虹渠道转型效果显现,我们预期23年全年利润和营收将有效修复,我们维持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53/57.84/75.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7/2.3/2.9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3/12.51/9.63倍,维持25倍PE,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防水新规落地情况不及预期,渠道转型速度不及预期,沥青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下游地产新开工和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旗滨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27 9.99 -- -- 10.64 3.30%
10.32 3.30%
详细
事件:公司2022 年实现收入133.13 亿元(-9.42%),归母净利润13.17 亿元(-68.95%),扣非归母净利润11.92 亿元(-71.33%);23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31.31 亿元(+2.21%),归母净利润1.13 亿元(-78.42%),扣非归母净利润0.65 亿元(-86.63%)。 点评:23Q1 浮法玻璃价格触底回升,二季度盈利弹性可期。22 年四季度受疫情因素影响,以及地产投资延续弱势,玻璃整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弱势运行延续至23年1-2 月,进入到3 月份,地产销售及竣工逐步回暖,下游需求复苏加速,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冷修线增多导致Q1 整体供给同比有所下降,行业进入去库涨价阶段。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2 年12 月末全国浮法玻璃均价(含税)约1633 元/吨,而到23 年3 月末,价格回升至1815 元/吨;目前行业库存已连续7 周下降,超出市场预期,部分区域库存降至偏低位置,企业推涨价格预期强烈,4 月中下旬行业价格涨幅加大,我们认为,一季度行业底部阶段已走出,Q2 业绩弹性可期;根据卓创资讯数据,当前行业刚刚进入盈利区间,复产生产线规模有限,同时部分窑龄到期的生产线仍有冷修预期,供给端望保持动态平衡;从需求端来看,深加工企业订单恢复加速,地产仍处于地产竣工大周期,同时在 “保交楼”的大背景下,竣工需求有支撑,玻璃涨价趋势有望延续。此外,22 年公司建筑节能玻璃共销售3895 万平米,同比增长19.48%,收入占比达到19.3%,公司建筑节能玻璃稳健增长,根据2022 年 4 月开始实施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5-2021),要求所有建筑外墙玻璃必须使用低能耗中空玻璃,未来节能玻璃的需求有望稳定提升。 光伏产能加速扩产,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认为,公司积极布局光伏领域,拥抱新能源赛道,打造光伏第二主业初见雏形。公司第一条光伏压延生产线已经在22年4 月份点火,产能爬坡顺利,第二条光伏压延生产线在23 年1 月5 日点火。按照公司光伏玻璃建设规划,前期公司已计划在湖南郴州、福建漳州以及浙江绍兴、浙江宁波共新建5 条1200 吨/天的生产线并配套深加工生产线,同时计划在马来西亚新建2 条1200 吨/天生产线,此外公司计划在东山漳州基地再建一条1200 吨生产线(二期),在云南昭通新建4 条1200 吨/天生产线,并配套相关的砂矿及深加工生产线,预计到2025 年,不考虑浮法转产的产能,公司光伏玻璃产能也将达到14400 吨/天,未来公司光伏玻璃产能规模将跃居行业头部,随着光伏玻璃产能的陆续投产,将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成立子公司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发电,降低用电成本;另一方面,积累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经验,未来在双碳背景下,公司有望更深层次布局光伏领域。 电子玻璃继续扩产,新业务开拓渐入佳境。继公司醴陵电子首条65 吨级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在2020 年4 月进入商业化运营,醴陵电子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项目(二期)在2022 年7 月建成点火,电子玻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效应稳步提升。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和电子玻璃业务目前的实际运营情况,公司拟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2 条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8,000 万元,届时公司电子玻璃产能将突破200 吨/天,而旗滨电子玻璃新一轮增资扩股,引入了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以此有望切入小米供应链,加速实现国产替代,未来规模效应及品牌优势将逐步凸显;同时中性硼硅药用玻璃一期已经于21 年10 月实现商业化运营,部分产品已批量化生产和销售,二期已于22年Q4 建成投产,23 年3 月份公司再次发布公告,拟在四川泸州新建2 条50 吨/天的中性硼硅药玻生产线,届时投产后公司药玻规模优势将显现;电子玻璃与中性硼硅管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依托资源、渠道、成本等优势有望异军突起,未来产品结构将更加优化,高端产品提升公司竞争壁垒,整体估值有望抬升。 22 年分红比例超过50%,高分红长期回馈股东。22 年分红预案拟以未分配利润向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5 元(含税),分红比例达到50.87%,17-21 年公司分红比例分别为70.66%、65.47%、59.1%、51.25%、50.51%,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分红比例,公司延续高分红长期回报股东。 投资建议:当前地产销售及竣工逐步回暖,23 年或为地产复苏之年,浮法玻璃价格走出Q1 价格底部,Q2 业绩弹性有望显现,同时公司光伏、电子玻璃及药玻扩产稳步推进,带来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业绩分别为20.3、33.9 和47.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6、1.26 和1.76 元,对应PE 估值分别为14.5、8.7 和6.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持续涨价,成本压力加剧;地产投资大幅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环保监管放松,产能退出进度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3-04-26 31.32 -- -- 32.49 3.74%
32.62 4.15%
详细
事件: 2023年 4月 22日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 5.57亿元,同比-5.77%,归母净利润约 1.71亿元,同比-17.37%,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1.57亿元,同比-20.46%,加权平均 ROE 约 3.40%,同比下降 1.46个百分点。 Q1业绩阶段性承压,主要系定型纤维交付波动所致。根据公司公告,2023Q1公司拓展纤维板块实现收入 3.35亿元,同比-12.61%,主要系定型纤维交付波动所致; 2023Q1能源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 0.99亿元,同比-29.95%,主要系客户减少订单所致;通用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 0.77亿元,同比+61.68%,21年风电预浸料阶段性订单的影响基本消退;复合材料板块实现收入 0.27亿元,同比+174.70%;精密机械板块实现收入 0.13亿元,同比+85.47%;光晟科技板块实现收入 408.82万元。我们认为,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裕,2021年底签订 20.98亿大单截至 2022年已履行 8.52亿元,履约率为 41%,剩余 12.5亿待履行金额预计将对 2023年收入形成较强支撑,而非定型产品利润贡献有望随产能释放持续提高。 试验性交付对冲费用率上升。23Q1公司毛利率约 45.05%,同比下降 9.8个百分点,环比 22Q4提升 7.8个百分点。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含研发费用约 13.01%,同比下降 1.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0.32个百分点至 0.61%,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及业务招待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提升 2.70个百分点至 6.02%,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而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 4.97个百分点至 6.21%,主要系生产线试车及研发过程中的产品销售所致。 23年新建产能释放在即,巩固小丝束龙头地位。2022年公司碳纤维年产能增加至3655吨,主要包括上市前已建成的威海生产基地以及两个募投项目。公司在建项目主要为包头万吨碳纤维项目,一期年产 4000吨 T700S/T800S 级 12K、24K 小丝束碳纤维产线目前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有望在 2023年投产。 在建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有望跳跃式增长至 7685吨/年,包头项目二期 6000吨预计在一期投产后开建,中期公司产能有望突破万吨,并持续聚焦小丝束优势领域。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小丝束碳纤维对性能和技术要求更高,进入壁垒高于大丝束碳纤维,而公司早在 2005年便成为国内军用碳纤维市场核心供应商之一,随着 2023年产能扩张落地有望持续保持高成长性。基于当前碳纤维市场竞争加剧,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1. 13、13.74和 15.9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15、2.65和 3.0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方客户订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中复神鹰 基础化工业 2023-04-26 39.36 -- -- 39.47 0.28%
39.47 0.28%
详细
事件: 2023年 4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 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5.68亿元,同比+23.68%,归母净利润 1.31亿元,同比+11.28%,扣非归母净利润 1.18亿元,同比+1.28%,加权平均 ROE 约 2.80%,同比下降 6.30个 pct。 Q1受市场影响业绩阶段性承压。22H2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压力尚未完全消解,23Q1仍有新增产能落地叠加下游需求修复较弱,行业库存未能得到有效消化。根据百川盈孚,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国内碳纤维工厂库存约 2430吨,较 22年底的 1845吨上升约 31.7%。库存积压或拖累价格表现,23Q1国内市场碳纤维均价约 145元/千克,同比-22.3%,环比 22Q4下降 7.9%,同环比均延续下降趋势。 我们认为,公司亦受到行业整体景气度下行影响,导致公司 23Q1业绩增速放缓、盈利能力阶段性下降。23Q1公司营收 5.68亿元,同比+23.68%,收入增速较 22年显著放缓,但较 22Q4提升 7.9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或与西宁 2期部分新增产能拉动公司销量有关。利润率方面,公司 23Q1毛利率约 40.85%,同比下降 5.15个百分点,环比 22Q4下降 7.6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率 23.06%,同比下降 2.57个百分点,环比 22Q4下降 10.3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环比下降幅度较大,除了碳纤维均价下探以外,或与西宁 2期部分产能投放但成本尚未完全摊薄有关。由于政府补助结转及购买结构性存款投资理财收益增加,23Q1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 1351.56万元。 深耕高性能领域,景气下行周期韧性或强于行业。公司 T700级及以上产品在国内市占率超 50%,深耕高性能碳纤维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使得公司无惧市场短期扰动,在市场下行周期仍然具有一定韧性。根据百川盈孚,23Q1国产 T700(12K)华东市场 碳 纤 维 均 价 约 219元 / 千 克 , 同 比 下 降 15.9% , 而T300(12K)/T300(24/25K)/T300(48/50K)华东市场碳纤维均价约 125/124/112元/千克,同比-34.2%/-19.1%/-21.8%,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价格降幅明显优于民用级碳纤维。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竞争主要集中于 T300等产品,公司深耕高性能碳纤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于行业。 产能扩张凸显央企优势,西宁 2期今年有望贡献增量。当前公司产能扩张拉动销量增长是公司维持高成长性的主要驱动,而公司作为央企执行力优势明显,产能扩张速度加快。公司产能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已建成 1.45万吨理论产能,含连云港基地 3500吨/年和 22年 5月投产的西宁 1期 11000吨/年。2023年西宁 2期140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和神鹰上海碳纤维航空预浸料项目有望建成投产,并有望驱动 23年产销高增。而连云港年产 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已于 23年 4月开工,我们认为最早有望在 24年建成并投产部分产能。我们认为,产能的扩张有利于公司提高产销量的同时带动成本持续下探,支撑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碳纤维龙头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3Q1短期业绩降速、盈利能力下探不改公司 23年及中长期成长逻辑,当前 T300级碳纤维市场竞争激烈,而公司深耕高性能领域,量价有望保持韧性,23年新增产能释放下业绩具备充足弹性。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9.97、14.26和 21.4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1. 11、1.58和 2.3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扩张超预期带来的碳纤维产能过剩及降价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募投项目及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长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24 14.54 -- -- 14.85 0.68%
14.64 0.69%
详细
二十余年稳健发展,从蓄材小厂到玻纤细分领域龙头。长海股份成立于2000 年,2011 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受益行业景气度上行,上市以来公司营收从4.44 亿元增长约6.8 倍至30.17 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58 亿元增长14 倍至8.17 亿元。 公司是行业稀缺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玻纤公司,已形成玻纤纱→玻纤制品深加工→玻纤复合材料的纵向产业链与玻纤纱→化工类产品的横向产业链布局,公司深耕玻纤制品细分领域,是短切毡和湿法薄毡两大玻纤制品细分领域龙头。 供给冲击动能偏弱,需求加速扩容。玻纤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兼具周期与成长,传统领域如建筑建材为玻纤需求提供基础支撑,23 年地产触底修复+基建稳增长发力有望驱动玻纤需求修复;玻纤在风电、新能源车、PCB 等行业渗透率提升驱动玻纤需求放量。2021-2022 年新增产能合计约175 万吨,叠加22H2海内外需求疲软,玻纤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库存压力激增导致各类玻纤价格趋弱。我们测算2023 年新增产能约48 万吨,主要来自22 年冷线产线复产,供给端23 年新增产能冲击边际趋弱,需求修复下行业供需有望回归紧平衡。 小而美的进击:差异化全产业链布局,产能向百万吨迈进。1)全产业链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盈利能力不输龙头:公司通过自建+收购形成玻纤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有利于公司根据下游需求调节生产计划,同时通过与子公司的协同降低生产成本与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公司吨收入及吨毛利均位居行业一梯队,不输行业龙头;2)产能向百万吨迈进,有望进入行业二梯队:公司通过募资及自有资金进行产能扩张,2022 年玻纤纱产能增至30 万吨/年。当前在建项目包括天马产线3 改8 以及6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2024 年公司产能有望突破至65 万吨,中期有望跃迁至95 万吨,产能增加释放规模效应,有望引导公司吨成本进一步下行;3)注重技术研发,从“制造”迈向“智造”:公司采用智能化生产设备替代人工操作,精细化、智能化运营与管理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公司期间费用率长期处于行业较低水平;4)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通过经销商+展会模式开拓海外市场,打响长海品牌,出口景气上行期有效增强公司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3 年玻纤行业需求有望在Q2 迎来触底修复,新增供给有限下行业有望重归紧平衡。公司作为玻纤制品细分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玻纤行业景气修复,2024 年公司产能跨越式增长有望带动产销大增,同时规模效应驱动吨成本降低,带来更高的业绩成长性和确定性。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2、9.62 和11.64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89、2.35 和2.85,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或汇率大幅波动、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23-04-24 14.34 20.38 63.43% 15.47 3.97%
14.91 3.97%
详细
事件:2023 年4 月20 日,公司发布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71 亿元(同比-28.48%),归母净利润9.21 亿元(同比-49.84%),扣非归母净利润4.94 亿元(同比-65.74%),加权平均ROE 约3.29%,同比下降4.53个百分点。 23Q1 玻纤价格下降致盈利承压,3 月库存拐点或已到来。2023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及利润下降,主要系行业景气度触底,需求发力叠加供应高位双重压力下玻纤价格下调。根据卓创资讯,2023 年3 月国内厂家主流产品2400tex 无碱缠绕直接纱出厂均价约4090 元/吨,同比下降34.6%,环比2 月下降2.5%,23Q1 无碱纱均价约4150 元/吨,同比下降33.6%。我们认为,当前行业处于逐步筑底阶段,库存拐点或先于价格拐点到来,Q2 需求走出淡季有望加速行业去库进程。根据卓创资讯,3 月行业库存约80 万吨,环比2 月小幅下降2.3%,主要由于三月下旬下游开工进一步恢复,叠加风电纱市场订单转好,池窑厂出货稍有好转,产销修复下行业库存开始下降。我们认为,伴随行业去库和产销率提升,粗纱价格有望在H2 迎来修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粗纱及制品具备充足的向上弹性。 电子纱Q1 价格再次回落,新增供给有限支撑后续价格回补。2023Q1 由于下游PCB市场整体开工修复不明显,电子纱需求回暖稍弱,价格自22Q4 小幅上涨后再次出现下滑。根据卓创资讯,23Q1 电子纱主流成交均价约9042 元/吨,同比下降19.5%,环比22Q4 的9250 元/吨下降2.3%,电子布均价约4.03 元/米,同比下降29.4%。我们认为,当前电子纱价格基本降至成本线,后续持续下探空间不大,而23 年电子纱基本无新增产能,供需格局优于粗纱,随着Q2 经济持续修复下游PCB 开工提升,电子纱价格有望实现反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电子纱产能达26.5万吨,即使公司桐乡年产3 万吨电子纱二线已于22 年7 月放水冷修,公司产能依旧领跑,且凭借领先的成本优势,在电子纱利润空间显著压缩阶段依然保持一定盈利优势,具备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海外需求出现修复趋势。2022 年海外需求前高后低,22H2 需求出现明显回落,但23Q1 逐渐企稳。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23 年2 月粗纱海外出口量累计值约11.86 万吨,同比下降12.69%,较1 月降幅收窄5.26pct,玻纤及其制品海外出口量累计值约29.85 万吨,同比下降10.95%,较1 月降幅收窄1.84pct。 盈利能力出现阶段性下降,资产处置收益4.5 亿元增厚业绩表现。2023Q1 公司毛利率约29.9%,同比下降14.7pct,环比22Q4 下降3.2pct,主要系粗纱及电子布价格持续下降。2023Q1 公司三费+研发费用率约11.8%,同比上升2.9pct,环比22Q4下降0.5pct。2023Q1 归母净利润率约25.1%,同比下降10.7pct,环比22Q4 下降1.6pct。23Q1 公司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约4.49 亿元,平滑公司业绩波动。 投资建议:当前玻纤行业基本筑底,我们坚定看好下半年周期拐点,公司作为全球玻纤龙头,具备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有望在行业景气修复背景下率先开启增长序幕。考虑到23Q1 海内外玻纤价格持续下降,我们下调23 年价格预测,调整公司盈利预测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至50.95、70.16 和74.92 亿元(前值为60.51、70.16 和74.9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27、1.75 和1.87 元,维持目标价区间21.15-25.3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04-21 23.02 -- -- 22.40 -5.92%
21.66 -5.91%
详细
事件:2023 年4 月19 日,公司发布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55 亿元(同比-8.72%),归母净利润4.19 亿元(同比-43.01%),扣非归母净利润3.70 亿元(-38.57%),ROE 约2.39%,同比下降2.66 个百分点。 23Q1 行至周期底部,下半年或迎周期拐点。公司23Q1 经营表现承压与玻纤市场行情持续趋弱有关,2023Q1 行业传统需求淡季叠加部分技改产线点火复产,需求支撑乏力、供应高位双重影响下,行业库存维持高位。根据卓创资讯,截至3 月行业库存约80 万吨,环比2 月小幅下降2.3%,仍然位于近5 年来的高位。库存压力传导至价格端,无碱粗纱价格低位盘整,3 月价格继续下行:根据卓创资讯,2023 年3 月国内厂家主流产品2400tex 无碱缠绕直接纱出厂均价约4090 元/吨,同比下降34.6%,环比2 月下降2.5%,23Q1 无碱纱均价约4150 元/吨,同比下降33.6%。我们认为,当前玻纤市场处于逐步筑底阶段,年内基建、风电预期向好,需求有望自年中启动,而供给端2023 年新增产能有限,部分企业冷修技改或导致产能阶段性下降,23H2 行业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龙头打造成本护城河,多元发展增强盈利能力。公司23Q1 收入下降,但毛利率相对稳定,23Q1 公司毛利率约28.08%,同比22Q1 小幅下滑1.73pct,环比22Q4 提升6.12pct,期间费用含研发费用率约14.06%,同比上升1.58pct,归母净利润率约9.84%,同比下降5.92pct。我们认为:1)公司锂电隔膜、气瓶等高成长性业务有利于对冲玻纤周期波动风险, 22 年公司锂电隔膜业务量变引发质变,实现量价双升,22 年公司已具备超15 亿平基膜生产能力,预计23 年产能将突破30 亿平,23Q1 由于春节影响叠加传统淡季影响,单月出货约1 亿多平,3 月市场开始逐步复苏,23 年产能持续扩张下锂电隔膜业务成长性有望加速兑现。 2)风电叶片具备向上弹性,2022 年受风电开发周期影响新增装机低于预期,而22年风电招标规模超95GW 达历史新高,有望为23 年新增装机提供支撑,预计23 年全年新增装机超70GW。公司风电叶片产能和销量行业居前,2023 年1 月公司披露中材叶片拟收购连云港中复连众,中材科技风电叶片市占率约30%,中复连众约为15%,收购中复连众有利于巩固公司市场龙头地位,进一步提高市占率。目前合并进展较为顺利,计划于23H1 完成整合与资产交割。随着23年新增装机需求释放、公司产能规模提升以及原材料成本压力减弱,预计公司23 年叶片盈利有望修复。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当前玻纤行业行至周期底部,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备成本竞争优势,有望穿越周期,H2 率先受益周期拐点;风电叶片完成整合后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巩固头部竞争优势,今年新增需求释放下,风电叶片具备较强的向上弹性,而锂电隔膜业务有望延续22 年高增趋势,助力公司加速走出盈利底部。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71、44.56 和51.27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31、2.66、3.0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陆上海上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环保管控趋严影响产能扩展和玻纤纱生产;固态电池发展超预期;新兴行业需求低于预期。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14 33.37 -- -- 33.92 1.25%
33.79 1.2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2.14亿元,同比减少2.26%;归母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减少49.57%;扣非净利润为18.03亿元,同比减少53.39%。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35亿元,同比减少15.31%;归母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减少69.51%;扣非净利润为2.81亿元,同比减少79.94%。 多重压力下业绩下滑,23年成本压力有望减缓。受到下游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下滑超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而成本端主要原材料沥青、石油化工类产品22年Q2-Q4(10月份)处于高位,全年利润端业绩压降较多,22Q4原材料成本下滑(同期山东重交沥青主流价环比下滑10.9%,同比上涨26.9%),同期毛利率25.3%,环比上涨1.74%,同比下降4.76%,当前国际政经环境下,预计2023年沥青价格难以回归2022年高位,全年利润空间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拟开展金额5亿元以内的针对原材料沥青、聚丙烯、塑料、聚酯切片的上游品种PTA等商品的套期保值业务(不含实物交割),保证产品成本的相对稳定,提高公司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受到公司结构转型影响,2022全年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同比提升9.14%和19.84%,全年期间费用率为16.8%,相比同期增加2.3pct,22Q4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5%,相比同期提升6.1pct,增长主要系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端职工薪酬、广宣费和咨询费等增加。分产品来看,2022年,防水卷材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0.36%,防水涂料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7.15%,防水工程收入同比增长9.3%,卷材和涂料销售收入分化主要系卷材主要用于工程端,而防水涂料偏施工后期,而受益于渠道转型战略,公司22年零售端(民建集团)营收收入逆势增长58%。 年底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减值计提部分冲回。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54亿元,22Q4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86.17亿元,在前三季度现金流净额为负背景下实现转正,22Q4公司收现比为1.59x,相比同期增长0.11x。2022年底,公司应收账款和票据相比21年末增长9.26%,全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与合同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合计13.91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全年计提包括其他应收款约9746万、应收账款2.24亿元,应收票据冲回约1367万元等共计3.1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主要计提合同资产中已完工未结算资产7377万元,质保金102.6万元等共计7777万元,其中22Q4公司信用减值冲回3.15亿元,再次印证公司强大的应收管控和现金回收能力。 工建部着重提升市占率,民建营收高增长可期。多年拓展下,公司已形成了直销模式与工程渠道经销商模式相结合的多维度工程市场营销网络,以及以零售渠道经销商模式为核心的民用建材市场营销网络,目前后者发展经销商数量已突破4000家,分销网点16余万家,分销门头近4万家。2023年公司在工建集团板块继续全力发展合伙人,打造渠道领先优势,通过发展合伙人、发展非房业务、提升新产品占比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在以民建和建筑涂料为代表的零售板块,公司将继续拓展产品结构,以防水防潮系统、铺贴美缝系统及新品类(墙辅、胶类、管业等)为核心,加强对渠道培育与支持,通过产品、系统、导购、会员、服务五个方面打造专卖店零售力。 防水新规落地,利好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2023年4月1日,行业强制性新规《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正式实施,新规除促进非标产品和企业的出清外,同时强调了材料层数以及使用年限等防水工程耐久性相关领域,行业新规的执行将有效提升防水材料使用量,落地后将有望扩充防水材料市场规模。4月初,深圳成为首个正式落实防水新规的城市,行业内头部企业在工程设计、施工和材料性能方面更加规范,因此此次新规落地头部企业或将在市场扩容和非标出清两方面受益,随着防水工程规范性提升在行业内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当前雨虹等防水头部企业充分发掘城市更新、旧房改造、保障房、长租房等市政领域市场需求,同时扩充非房业务渠道,有望提升区域小B端市占率,有效对冲大B端集采业务下滑的影响。 盈利预测:考虑今年地产链或全面企稳,雨虹渠道转型效果显现,我们预期23年全年利润和营收将有效修复,我们调整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3/57.84/75.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7/2.3/2.9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1/14.36/11.05倍,依据25倍PE给予目标价39.2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防水新规落地情况不及预期,渠道转型速度不及预期,沥青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下游地产新开工和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青鸟消防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3-31 20.36 26.79 78.36% 27.25 1.60%
20.68 1.57%
详细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 46.02亿元(+19.13%),归母净利润 5.7亿元(+7.51%),扣非归母净利润 5.55亿元(+8.23%),其中 Q4实现收入 11.98亿元(-6.99%),归母净利润 1.54亿元(-1.1%),扣非归母净利润 1.44亿元(-0.59%);并且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3元(含税)。 点评: 疫情扰动下,收入增速逐步放缓:公司 22Q1-Q4单季度营收增速分别为 64.71%、38.01%、15.04%、-6.99%,呈逐季度下行趋势,我们认为,去年多地疫情出现反复,整体出货受到一定影响。分业务来看,22年通用消防报警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其中“久远”品牌收入增长超过 30%,海外西班牙 Detnov 品牌同增超过 40%,加拿大 Maple Armor 品牌同比增长超过 110%;应急照明及智能疏散业务延续高增长,22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64.6%,较上半年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 Q4疫情反复带来的出货及运输不便,其次 21年 Q4收购青鸟杰光并表带来的基数原因;在政策催化下,应急照明及疏散业务迎来高速发展期,公司多品牌的产品矩阵,预计将充分受益行业高增长带来的红利;大工业消防业务积极有序推进,22年公司工业消防报警产品实现营收 5509.3万元,同比增长 54.61%,工业类项目发货金额达到 2.79亿元,同增 87.8%,在传统工业行业、泛工业行业、中高端制造、电力及储能等场景持续发力;储能消防领域通过旗下的“探测+灭火”产品矩阵、市场渠道等优势资源,持续推进项目落地,22年公司储能消防类项目累计发货超过 4000万元,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以及研发优势的储备,未来有望在一些细分领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气体类业务保持稳步发展,气体检测业务实现收入 1.32亿元,同增 15.09%,自动灭火系统实现营收 3.46亿元,同增 3.55%;智慧消防领域积极推进落地项目,“青鸟消防云”当前上线的单位家数近 2.5万,上线点位超过 237万个。整体来看,公司提供一站式产品服务的优势逐步显现,随着疫情缓解后,收入有望重回高增长。 Q4毛利率同环比均提升,期间费用有望逐步改善:公司 2022Q4毛利率为37.94%,同比提升约 4.92个 pct,环比提升 2.44个 pct,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所致,部分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占比提升所致;从期间费用来看,2022年 Q4公司整体费用率为 25.97%,同比上升 3.4个 pct,其中销售费用率提升 2.32个 pct,主要是直销方面销售及售后人员随业务增长所致,同时部分产品品牌宣传费增加所致;未来随着公司收购标的整合渐入佳境,费用率有望逐步下降;Q4公司净利率为 13.85%,环比增加 0.17个 pct,同比提升 0.65个 pct 。 Q4经营性净现金流改善明显,资产负债率维持低位。2022年四季度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 6.74亿元,同比净流入增加 1.5亿元,公司持续迭代优化信用额度把控、经销商回款 KPI 考核和下游企业信用管理等相关制度,对经销商及客户实行有效的分类分级管理,应收账款总体良性可控,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增148.55%;四季度公司收现比约为 1.35x,同比提升 0.1个 pct,22年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同比增长 26.72%,高于营收增速,由于四季度受疫情反复影响,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有所增加所致。截止 22年年末,公司货币现金为 29.75亿元,公司定增募投资金到位,资产负债率降至 25.6%,公司现金流充沛,债务结构持续优化,有利保障公司各项业务的稳步推进。 定增落地,未来产能扩建+产品升级保障长期增长。22年公司定增落地,此次定增净募集资金 17.35亿元,使得公司整体资金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资金将用于青鸟消防安全产业园(安徽)、绵阳产业基地升级、智慧消防平台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定增一方面将助力公司产能扩张(安徽马鞍山、四川绵阳公司扩建),提供中长期增长动能;另一方面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实力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其中此次定增引入产业资本中集集团,中集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 与服务业务、能源装备与服务业务供应商;未来随着双方沟通对接的持续深入,有望在业务场景、客户资源、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协同效应,为青鸟消防未来的长期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与机遇。 投资建议:22年公司董事长蔡为民先生通过与北京北大青鸟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议受让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 4,490万股,受让完成后,蔡为民先生合计持有约10,047.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7.81%。此次增持,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人做专业事,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考虑到 23年疫情扰动因素消除,公司有望重回高增长,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业绩分别为 7.86、10.32、13.0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39、1.83和 2.31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9.5、14.9和11.8倍;调整目标价区间为 36.14-37.53元,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集中度提升低于预期;应急疏散和工业消防拓展低于预期;储能消防推进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3-03-30 33.41 -- -- 55.11 1.68%
33.97 1.68%
详细
事件:2023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约25.11亿元,同比下降3.69%,归母净利润约9.34亿元,同比增长23.19%,扣非归母净利润约8.74亿元,同比增长22.72%,加权平均ROE约21.27%,同比增长1.67个百分点。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7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约3.63亿元(以2022.12.31总股本5.18亿股为基数),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合计增加股本约3.11股,总股本将增加至8.29亿股。同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23年一季度预计实现营收约5.39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约1.60至1.70亿元,同比下降-23%至-18%。 定型产品降价及海外订单调整导致收入小幅下降。分业务来看:1)拓展纤维板块:板块实现销量2179吨,同比+18.9%,实现收入13.86亿元,同比+8.7%,主要系非定型产品放量对冲定型产品价格下降,板块毛利率66.31%,同比下降3.74pct。对比2020年价格,传统定型产品2021-2022年因为降价分别减少收入2.31和4.46亿元,合计减少收入约6.77亿元,合计影响净利润约5.76亿元,贡献经营利润比例下降13.36pct至51.13%;非定型产品贡献能力持续提高,22年实现收入5.65亿元,T700、T800和MJ系列产品分别占比39.57%、33.69%、23.66%,T700级系列包括干喷湿纺的T700S级以及非航空用的T700G级,以T700S级为主,整体贡献随着产能的完整释放实现较快增长;T800级系列中T800H级验证性交付增加,并新增干喷湿纺T800S级产品;MJ级系列产品继2021年实现国产高强高模碳纤维的首次批量生产和交付后,随着国产替代推进和卫星工程的发展保持较快增长。 2)能源新材料板块:碳梁实现销量574万米(海外560万米),同比-36.1%,实现收入6.62亿元(海外6.58亿元),同比-18.1%,主要系22Q4海外客户订单减少所致。美元升值下公司碳梁业务以美元结算产生汇兑收益0.92亿元,支撑板块毛利率提高9.74pct至24.81%;3)通用新材料板块:预浸料实现销量680万平,同比-9.77%,实现收入3.0亿元,同比-16.6%,主要系2021年风电预浸料阶段性订单消化完毕所致。22年公司瞄准高端应用领域开拓市场,重点研发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行业的高附加值预浸料产品,航空航天营收占比提升16.1pct至35.5%,高毛利增量业务支撑板块毛利率提升8.23pct至36.38%;4)制品及其他:板块实现营收1.55亿元,同比+7.1%,其中深耕航空复材领域的复合材料板块实现收入0.81亿元,同比-16.1%,聚焦产业链设备的精密机械板块实现收入0.49亿元,同比+2.2%,新成立的光晟科技板块实现收入0.25亿元,聚焦缠绕工艺和海洋船舶碳纤维复合材料,找准板块定位,形成业务协同。 按照下游应用领域划分,航空是公司最大下游应用市场,2022年营收占比约41.29%,以风电、气瓶、热场为主的新能源成为公司重要支撑,2022年营收占比约30.54%,而航天、高端应用(船舶、通讯、电子等)、一般工业(建筑、轨交、机械等)、体育休闲分别占比10.04%、6.19%、6.09%和5.26%。 收入减少下净利润增速提升,盈利能力优势凸显。虽然公司营业收入受旧产品降价及海外订单等短期影响导致阶段性承压,但得益于价格较高的新产品稳定投产、贡献占比提升,以及碳梁出口业务形成汇兑收益,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49.08%,同比提升4.65pct,期间费用含研发费用率9.85%,同比下降3.75pct,实现归母净利润约9.34亿元,同比增长23.2%,归母净利润率约37.2%,同比提升8.1pct。我们认为,公司碳纤维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有利于拓展公司收入来源,而新旧产品有序过渡有利于完善公司产品结构,从而在行业下行期依旧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23年新建产能释放在即,巩固小丝束龙头地位。2022年公司碳纤维年产能增加至3655吨,主要包括上市前已建成的威海生产基地以及两个募投项目。公司在建项目主要为包头万吨碳纤维项目,一期年产4000吨T700S/T800S级12K、24K小丝束碳纤维产线目前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有望在2023年投产。 在建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有望跳跃式增长至7685吨/年,包头项目二期6000吨预计在一期投产后开建,中期公司产能有望突破万吨,并持续聚焦小丝束优势领域。 23Q1业绩阶段性承压,不改军民共驱的长期逻辑。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23Q1预计实现营收约5.39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约1.60至1.70亿元,同比下降-23%至-18%。其中碳纤维及织物预计实现营收3.25亿元,同比-15%,主要系定型纤维交付波动所致;风电碳梁预计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24%,主要系客户减少订单所致。我们认为,公司Q1业绩为阶段性承压,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裕,2021年底签订20.98亿大单截至2022年已履行8.52亿元,履约率为41%,剩余12.5亿待履行金额预计将对2023年收入形成较强支撑。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小丝束碳纤维对性能和技术要求更高,进入壁垒高于大丝束碳纤维,而公司早在2005年便成为国内军用碳纤维市场核心供应商之一,随着2023年产能扩张落地有望持续保持高成长性。基于当前碳纤维市场竞争加剧,我们小幅调整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13、13.74和15.92亿元(2023-2024年前值为12.94和15.1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15、2.65和3.0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方客户订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北新建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3-28 26.89 -- -- 28.58 3.55%
27.84 3.5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34亿元,同比下降5.49%,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31.36亿元,同比下降10.71%,扣非净利润26.15亿元,同比下降23.39%。2022Q4,公司实现主营收入46.24亿元,同比下降10.45%;实现归母净利润7.92亿元,同比上升0.61%,同期实现扣非净利润3.62亿元,同比下降51.6%。 石膏板市占率稳步提升,主业龙头地位稳固。2022年公司石膏板产量20.95亿平米,同年销量达到20.93亿平米,同比下降12.01%,根据2022年全国石膏板产销量,公司石膏板业务市场占有率约为68.11%,相比2021年67.7%的市占率提升0.36pct,龙头地位依然稳固。2022年公司石膏板业务收入为133.65亿元,同比下降3.01%,轻钢龙骨业务收入为25.17亿元,同比下降8.66%,系受到22年下游建筑开工规模下行影响,石膏板业务毛利率为34.95%,环比2021年下降2.31pct,主要系2022年燃料动力同比增长,作为龙头公司对石膏板提价并且价格涨幅覆盖成本涨幅。其中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8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8.78%,22Q4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4%,同比21Q4的期间费用率15.2%上升0.2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pct,管理费用率同比上涨0.3pct,研发费率同比上升约0.2pct,公司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区域公司由14个调整为25个,渠道下沉和差异化营销得到加强,在成本上,公司打好“一毛钱”生产成本攻坚战,通过成立采购协同专项委员会,深入开展采购协同、增加内部供应部分辅料,开发新供应商,持续开展采购对标,在销售费用上通过营销资源整合、宣传协同,严控总体费用实现各板块广告资源全面共享,实现降本增效。我们认为,在自身龙头地位下,公司石膏板业务依然保持市占率提升,同时受益于自身经销模式,相较其他企业受制于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紧张负面影响较小,2023年公司有望继续受益基建投资增长和地产复苏双重驱动,实现业绩转正。 防水业绩受制于材料价格高增,2023年有望发展企稳。2022年公司防水业务板块实现收入30.58亿元,同比下降18.88%,其中防水沥青卷材业务实现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15.18%,防水涂料实现收入4.45亿元,同比下降16%,防水工程业务实现收入4.53亿元,同比下降34.94%,防水各部品收入下滑主要系下游地产开工大幅下滑,其中防水沥青卷材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10.1%,系主要原材料沥青22年价格高位运行,虽然Q4环比下滑,但全年价格同比增长33.4%(华东沥青平均价)。2023年,一方面受到下游地产企稳,公司防水业务收入增速有望恢复正增长,同时原材料价格预计较难回归去年高位,毛利率有望回升,整体业务有望企稳。23年4月1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防水行业“新国标”将落地,首年落实情况仍待跟踪,然而新标落地对品牌防水企业提升市占率仍有明显助力。 年底信用、资产计提减值,Q4经营性现金流正增长。22Q4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5266万元,全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545万元,22Q4公司计提信用减值准备8865万元,全年计提信用减值准备1.07亿元,资产减值计提主要系对子公司堡密特建筑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北新防水(河南)有限公司、上海北新月皇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商誉计提;信用减值计提主要系对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和票据计提。2022Q4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净额21.61亿元,同比增长约13.9%,22Q4公司收现比为1.42x,去年同期为1.31x,22Q4公司应收账款减少201.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提升,资金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改善公司渠道网络,提升产品消费类属性。公司主要采用渠道销售模式,目前已经建立扁平化经销商网络,在当前下游需求变革下,公司积极寻求新发展方向。 一方面,公司增加渠道数量和渠道类型,推动“公装到家装、城市到县乡、基材到面材、产品到服务”四个转变,加大力度拓展县乡、家装零售业务,对冲传统建筑开发领域下行的压力,实现全年家装零售销量、县乡销量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在营销方面,公司坚持“工厂+工长”的立体式饱和营销,抢占机遇提升城市更新、老房翻新、消费升级推动二次装修等新兴蓝海市场,加速优势产品向消费类建材综合制造商转型。 投资建议:考虑23年下游需求企稳和原材料成本预期下滑,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79/44.69/50.08亿元,EPS 分别为2.36/2.65/ 2.96元,对应PE 估值分别为11.98/10.66/9.5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市政投资增长同比增长不及预期,下游地产开发商尚未企稳,原材料价格增长超于预期。
中复神鹰 2023-03-23 40.57 -- -- 42.38 4.18%
42.26 4.17%
详细
事件:2023年3月21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9.95亿元,同增70.0%,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增117.1%,扣非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增119.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约72.47亿元,同比增长94.6%,加权平均ROE约16.71%,较2021年下降8.72个百分点。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合计分红0.9亿元,分红比例14.87%。 行业高景气叠加产能释放,助力业绩翻倍,Q4经营环比有所下降。公司2022年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1)下游航空航天、光伏、氢能、交通建设等应用领域景气延续,对碳纤维需求持续增长支撑公司销售高增;2)公司西宁万吨项目于2022年5月全面投产,产销量实现大幅增加。受制于下半年行业新增产能集中释放而短期需求消纳有限,行业库存压力上升,公司22Q4业绩有所降速,22Q4公司单季度营收5.43亿元,同比+15.7%,环比-8.0%。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毛利率48.1%,较2021年提升6.5个百分点。费用管控方面,2022年公司三费+研发费用率17.0%,较2021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1.55亿元,同比提升161.8%,研发费用率提升2.7个百分点至7.8%。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翻倍增长,归母净利润率30.3%,提升6.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深化降本增效,夯实盈利能力,业绩高增的同时提升研发支出,有利于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为长期发展潜力提供根本性支撑。 下游景气度高企,领跑高端碳纤维,差异化战略无惧市场竞争。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有望达12.5万吨,行业规模175亿元,2021-2025年CAGR达15.8%。其中,风电作为目前碳纤维下游主要需求来源,2022年风电招标超预期或为2023年风电装机提供有效支撑,进而利好上游原材料供应商。22H2行业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库存上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2H1末行业库存约765吨,22H2末上升至1845吨,截至23年3月中旬,库存进一步上升至2280吨。短期库存的激增导致碳纤维价格下降,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年6月碳纤维均价183元/千克,2022年12月下降14.3%至157元/千克。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在高端碳纤维领域优势逐渐显现,公司T700级及以上产品在国内市占率超50%,持续深耕航空航天及新能源领域,并提前布局汽车轨交等未来增量爆发点市场,深耕高端领域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为公司产品价格形成有利支撑,2022年公司碳纤维单价21.12万元/吨,较2021年的18.94万元/吨提升11.5%。 产能保持快速增长,中期产能有望突破5.8万吨/年。当前公司产能扩张拉动销量增长是公司维持高成长性的主要驱动。公司产能持续保持行业领先:1)建成产能2022末公司建成产能达1.45万吨/年,位居行业前列,包含连云港生产基地的3500吨/年产能和2022年5月建成并投产的西宁11000吨/年产能项目。2)在建产能:公司目前仍有西宁年产1.4万吨项目在建,且公司于2023年1月宣布在连云港新建年产3万吨高性能他纤维项目。综合计算下,公司中期产能有望跨越式增长至5.85万吨/年,产能的扩张有利于公司持续巩固碳纤维龙头竞争优势,提升公司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并且有利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支撑公司高成长性。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国产替代加速下公司产能持续扩张驱动销量增长,规模效应释放将有助于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优化,公司高成长性持续兑现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9.97、14.26和21.4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1、1.58和2.38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产能扩张超预期带来的碳纤维产能过剩及降价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募投项目及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