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欣畅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40522120003。曾就职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7.6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03 30.86 -- -- 42.35 4.39%
32.22 4.41%
详细
报告导读公司发布2021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0.2%;Q4单季度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28.6%。 投资要点 收入端:特斯拉/奇瑞贡献主要增量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46.1亿元,同比增长25.3%,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乘用车拓客成效显著,吉利/奇瑞/特斯拉2021年收入分别为9.8/7.7/5.0亿元,奇瑞/特斯拉分别贡献3.4/5.0亿元增量。其中21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环比增长20.6%/34.6%,Q4环比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要下游客户需求增长,21Q4公司主要客户奇瑞/吉利/特斯拉上海Model Y 销量分别为31.0/40.7/6.1万辆,环比三季度增长37.3%/39.8%/52.5%。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业务将进一步扩张,1)特斯拉全球四大工厂同步扩产,预计全年销量180~200万辆;2)随着缺芯缓解,已有客户需求将稳步增长;3)21年受行业系统性影响,重卡销量同比下降17.7%,国内前五大中重卡车企一汽解放、北汽福田、陕西重汽、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均为公司客户,随着重卡行情复苏,公司2022年收入向好。 利润端:原材料价格上涨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公司2021年毛利率21.3%,同比下降1.7pct,主要是原材料上涨,分产品看,仪表盘总成毛利率下降3.6pct,顶柜总成毛利率下降5.7pct。其中Q4单季度毛利率20.8%,同比下降2.6pct,环比上升2.1pct,环比提升主要由于1)原材料PC、ABS、钢材等价格21Q4开始回落;2)盈利能力较好的新能源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21Q4期间费用率15.0%,同比增长1.8%,主要由于研发费率同比增长2.5%,21Q4实现净利率4.4%,同比下降3.6%,Q4实现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34%。 客户+产能进一步释放,迎接高增长2021年公司大/中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2.9%/93.3%,公司积极扩张国内外产能,应对客户需求增长,国内基地,公司在西安将新增28万套仪表板总成、15万套门内护板总成、15万套立柱护板总成、2万套顶置文件柜总成产能,在上海将新增50万套仪表板总成、15万套门内护板总成的产能;国外市场,公司对墨西哥子公司增资、新设北美子公司,墨西哥新增25万套仪表板总成、170万只座椅背板,配套北美知名电动车品牌的全球扩张。此前客户主要为吉利、上汽自主、奇瑞等,近年来拓客至特斯拉、比亚迪、长城等,我们认为公司凭借控本、强响应能力、属地化扩产,将进一步深化和全球头部新势力和国内头部自主的合作,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汽车内饰件龙头企业。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作为汽车内饰新贵,绑定新能源大客户迅速放量,随着下游客户增长以及新项目定点公司业绩将快速增长,21年受重卡及原材料系统性影响,业绩释放放缓,但我们认随着公司新能源客户订单进一步放量,2022年公司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预计2022-2024年营收70.3/85.6/107.0亿元, YOY 分别为52.45%/21.70%/24.99% , 归母净利润为5.5/7.1/9.2亿元, YOY 分别为93.94%/29.00%/29.71%,对应PE 27.8/21.5/16.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乘用车需求不及预期。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2-22 46.72 -- -- 50.72 8.56%
50.72 8.56%
详细
一体化压铸本质上是高压铸造工艺, 由特斯拉率先推广, 在原本设计中多个单独、 分散的小件经过重新设计高度集成, 再利用大型压铸机进行一次成型。 一体化压铸的优势主要体现为降本、 轻量化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特斯拉示范效应下, 蔚来、 理想、 小鹏均已跟进该工艺, 根据产业链信息和国内外媒体, 华为/赛力斯、 福特、 大众、 智己、 小米等车企都在规划, 汽车行业正在掀起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 根据特斯拉规划, 车身一体化应用范围将从后座板渗透至前车身以及底盘电池托盘, 单车价值至少可看向 8000元, 市场前景广阔。 一体化压铸工艺是系统性壁垒, 体现为材料、 模具和压铸过程控制材料端: 一体化铸件规格更大, 无法进行热处理, 需要材料端的创新, 研发出特殊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模具端: 一体化模具大、 流道设计复杂、 壁厚变化结构较多, 对产品成型有重要影响。 过程控制: 一体化车身件较大、 成型时间比小件长, 因此对成型过程的干预和控制要求高, 需要保证产品前端和末端性能的一致性、 力学性能(抗拉、 屈服、 延伸率、 折弯角等) 和良率。 10年大型铝压铸车身件积淀, 铸就一体化压铸明日之星公司在铝压铸车身件上拥有 10年经验, 是公司做一体化压铸车身件的基础, 因为一体化压铸件是更大、 集成度更高的车身件。 车身件由于对汽车起支撑、 抗冲击的作用, 对强度、 延伸率、 可焊接性都有着极高要求, 材料制备、 压铸难度非常大。 公司多年以来持续研发并提升高真空压铸技术、 应用于高真空压铸的模具技术、 特殊材料开发或制备技术及相关生产工艺技术, 先后为特斯拉、奔驰、 蔚来等中高端车型供应铝压铸车身件, 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量产经验。 公司 2020年开始储备车身一体化技术, 目前已获得两个重大订单, 我们认为公司一体化压铸客户拓展进度有望超预期, 将充分享受新产业趋势红利。 盈利预测及估值一体化压铸产业趋势明确、 制造工艺门槛较高, 公司此前在大型铝压铸车身结构件上积淀深, 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已获得多个重大订单, 我们认为公司一体化压铸客户拓展进度有望超预期, 将充分享受新产业趋势红利, 同时公司全面拥抱新能源, 围绕车身、 底盘、 大三电、 电池托盘/储能箱体布局产品线, 在手新能源订单充沛, 业务结构将得以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 41.0、 55.0、 69.9亿元, 同比增速为 57.7%、 33.9%、27.1%, 归母净利为 0.8/3.9/6.0亿元, 同比增速为 0.7%/358.6%/54.1%, EPS 为0.33/1.49/2.30元/股, 对应 P/E 为 140.81/30.7/19.93,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缺芯、 疫情等反复影响全球汽车行业景气度; 一体化压铸进度不及预期; 铝价上涨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2-21 47.16 -- -- 50.72 7.55%
50.72 7.55%
详细
报告导读一体化压铸工艺由于轻量化、降本、提高生产效率,由特斯拉引领多家车企也已跟进,行业正在掀起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公司凭借10年大型铝压铸车身件的积淀,领先优势明显且已获得重大订单,我们认为公司一体化压铸客户拓展进度有望超预期,将充分享受新产业趋势红利。 投资要点新能源催生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一体化压铸本质上是高压铸造工艺,由特斯拉率先推广,在原本设计中多个单独、分散的小件经过重新设计高度集成,再利用大型压铸机进行一次成型。一体化压铸的优势主要体现为降本、轻量化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在特斯拉示范效应下,蔚来、理想、小鹏均已跟进该工艺,根据产业链信息和国内外媒体,华为/赛力斯、福特、大众、智己、小米等车企都在规划,汽车行业正在掀起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根据特斯拉规划,车身一体化应用范围将从后座板渗透至前车身以及底盘电池托盘,单车价值至少可看向8000元,市场前景广阔。 一体化压铸工艺是系统性壁垒,体现为材料、模具和压铸过程控制材料端:一体化铸件规格更大,无法进行热处理,需要材料端的创新,研发出特殊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模具端:一体化模具大、流道设计复杂、壁厚变化结构较多,对产品成型有重要影响。过程控制:一体化车身件较大、成型时间比小件长,因此对成型过程的干预和控制要求高,需要保证产品前端和末端性能的一致性、力学性能(抗拉、屈服、延伸率、折弯角等)和良率。 10年大型铝压铸车身件积淀,铸就一体化压铸明日之星公司在铝压铸车身件上拥有10年经验,是公司做一体化压铸车身件的基础,因为一体化压铸件是更大、集成度更高的车身件。车身件由于对汽车起支撑、抗冲击的作用,对强度、延伸率、可焊接性都有着极高要求,材料制备、压铸难度非常大。公司多年以来持续研发并提升高真空压铸技术、应用于高真空压铸的模具技术、特殊材料开发或制备技术及相关生产工艺技术,先后为特斯拉、奔驰、蔚来等中高端车型供应铝压铸车身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量产经验。 公司2020年开始储备车身一体化技术,目前已获得两个重大订单,我们认为公司一体化压铸客户拓展进度有望超预期,将充分享受新产业趋势红利。 盈利预测及估值一体化压铸产业趋势明确、制造工艺门槛较高,公司此前在大型铝压铸车身结构件上积淀深,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已获得多个重大订单,我们认为公司一体化压铸客户拓展进度有望超预期,将充分享受新产业趋势红利,同时公司全面拥抱新能源,围绕车身、底盘、大三电、电池托盘/储能箱体布局产品线,在手新能源订单充沛,业务结构将得以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41.0、55.0、69.9亿元,同比增速为57.7%、33.9%、27.1%,归母净利为0.8/3.9/6.0亿元,同比增速为0.7%/358.6%/54.1%,EPS 为0.33/1.49/2.30元/股,对应P/E 为140.81/30.7/19.93,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缺芯、疫情等反复影响全球汽车行业景气度;一体化压铸进度不及预期;铝价上涨
上海沿浦 机械行业 2022-02-14 36.15 -- -- 36.77 1.72%
36.77 1.72%
详细
公司是国内乘用车座椅骨架龙头,主业座椅骨架把握国产化机遇产品升级从后排骨架到前排骨架迎来量价齐升,横向拓品类硕果累累进一步打开成长性。 投资要点深度战略合作东风李尔系,深耕汽车座椅骨架系统上海沿浦是汽车座椅骨架龙头,深度战略合作东风李尔系,2020年东风李尔收入占比45.50%。公司的优势产品为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凭借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和客户资源积累,公司座椅骨架类业务已经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2020年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市占率约为6%。 自主厂商有望崛起,瓜分五百亿骨架市场过去外资头部座椅总成供应商与国内老牌整车厂建立合资企业,自主生产技术壁垒较高的前排座椅骨架,因此座椅总成与骨架市场被同一批外资头部企业垄断。而电动智能时代,车型迭代速度加快使得车企对零部件企业响应服务效率的要求大幅提升,过去固化的产业分工关系有望打破,考虑到成本及响应效率,车企通过市场竞争选择座椅供应商,迫使头部座椅总成厂商外包前排座椅骨架业务,座椅骨架行业迎来重塑,本土座椅骨架厂商有望崛起瓜分500亿国内座椅骨架市场。 升产品升级与国产替代,迎来量价齐升价增:公司2018-2020年主要配套后排座椅总成,ASP为335-341元,2021年公司收到小康及长城全套座椅总成订单,单车价值提升近八倍。 量增:与国际厂商相比,公司具有响应效率高和成本优势;与国内厂商相比,公司此前深度合作东风李尔系,工艺技术成熟、量产经验丰富,是国内少数具有生产前后排座椅骨架总成能力的供应商,有望受益座椅骨架国产化/外包化机遇。 长期研发与技术积累,横向拓展硕果累累公司长期技术储备,向三电领域及其他相关方向进行业务拓展,包括安全系统、汽车门模、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公司将配套金康赛力斯新能源车电池包外壳、坦克500/600的变速箱引线框架组件、电动踏板组件等产品,多点业务与核心业务同步拓展,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值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收入分别为8.0/12.8/19.7亿元,同比增长0.62%/61.27%/53.50%;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4/2.2亿元,同比增长-19.71%/111.14%/61.95%,EPS为0.82/1.72/2.79元/股,对应PE为46/22/13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座椅骨架获客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中国汽研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1-18 17.38 -- -- 18.29 5.24%
18.29 5.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公司全年预计实现营收38.3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23.86%;扣非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15.85%。其中21Q4预计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20.8%;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滑10.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5.56%。 投资要点qQ4收入高增长,技术服务与设备业务继续发力21Q4公司收入12.4亿元,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20.8%,环比Q3增长57%,预计是技术服务与设备业务贡献增量,技术服务与设备业务21Q1/Q2/Q3分别同比增长48.2%/26.2%/20.7%,预计Q4继续发力,主要是非道路机械国四法规实施带来新增检测项目以及新能源&智能网联检测逐步放量拉动研发性检测需求。 qQ4毛利率维持高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5.6%2021年全年公司毛利率为33.6%,同比+2.88pct,其中21Q4毛利率36.4%,维持高位,同比-2.47pct,环比-3.31pct,预计是研发性检测占比有所提升。由于21Q4毛利率下降、其他收益减少以及减值增加,导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仅5.6%,低于收入增速。 q拥抱变革时代,能扩充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检测产能2021年11月公司与苏州高新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投资20亿元建设中国汽研华东基地,该基地主要建设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和检测能力,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和三电研发测试能力以及车载软件、智能座舱、无线通信、电气架构等检测能力。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公司在核心汽车产业集群华东地区的技术服务实力,满足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检测业务需求。 q值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汽车法规性检测稀缺标的,获得政府全面授权的国内六大汽车检测中心之一,拥有领先同行的优质资产和设备。汽车平台化造车使车型换代周期缩短,新车数量和推出速度较以前大幅提升,法规性检测将受益;同时,排放标准趋严和汽车品质要求的提升带来的检测项目和研发性检测需求的增长,电动智能化的进程将加速智能网联检测需求的释放,公司将全面受益于电动智能化时代。 预计公司21-23年收入依次为38.3/43.2/49.1亿元,YOY分别为12.13%/12.75%/13.64%,归母净利润依次为6.9/8.1/9.5亿元,YOY依次为23.86%/17.75%/16.81%,对应PE24.52/20.83/17.8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网联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智能网联渗透不及预期、创新业务不及预期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2-14 302.99 -- -- 297.07 -1.95%
297.07 -1.95%
详细
比亚迪车型与电池迎来共振,继比亚迪汉打开中高端市场后,DM-i超级混动车型降维打入中低端市场;同时,自研的刀片电池凭借“安全性”和“经济性”外销,开启增长新动力。 投资要点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车自主龙头企业,自研自产“三电一芯”。整车上,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迎来产品周期,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业绩有望超预期,超预期的驱动因素有以下四点:驱动因素一: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龙头自主有望受益。全球三大主力市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美欧在未来五年的CAGR均超过25%,国内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5%。在海外新能源市场仍依靠政策驱动的情况下,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从补贴驱动转换为供给端良性驱动。由于各大车企发力的时间点不同,在行业属性上,新能源汽车的头部集中度更高;在竞争格局上,国内自主品牌全面领先于合资车企,比亚迪作为自主龙头,崛起的速度有望受益。 驱动因素二:精准定位的新车型销量增长纯电混动双行,新车推入市场即成为爆款。纯电向高端化进军,比亚迪汉定价20万+,上攻中高端市场,产品力和品牌形象全方面升级,上市一年累计销量突破10万,打破了20万以上中国新能源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天花板,带动后续产品向高端化进军。插混向中低端拓展,三款DM-i切入12-16万价格带新能源“蓝海”,销量占据混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对其他企业形成示范效应,引领国内插混市场革命。 驱动因素三:电池外供的增量空间超预期铁锂电池回潮,刀片电池外供空间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广阔,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为1163GWh,比2020年有超8倍成长空间;同时随着退补政策的实施,兼具安全性和经济性的LFP电池在全球范围内回潮。经过十九年LFP技术积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取得突破,GCTP技术解决了铁锂电池的续航焦虑,未来外供有望打开市场空间。 驱动因素四:规模效应降本将提升盈利弹性DM-i混动车销量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凸显。DM-i超级混沌三款车型推入市场便供不应求,2022年混动销量有望突破90万台,公司整体销量有望达到140万辆以上,比亚迪有望成为首个新能源车年销量破百万的自主车企。车企规模效应明显,销量高增长对折旧摊销、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固定成本进行摊薄,使得单车成本下降,预计未来汽车业务的盈利弹性将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所处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发展早期,未来空间巨大。随着行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扩大,公司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销量大幅增长;动力电池业务将逐渐开始外供,订单落地电池创收将在不断提高。预计2021-2023年公司公司营收分别为1976/3209/3962亿元,YOY为26%/62%/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89.1/124.8亿元,YOY分别为1%/108%/40%;EPS分别为1.47/3.06/4.29元/股,对应P/E分别为205/98/7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2)电池业务拓展不及预期;(3)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阿尔特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30 31.20 -- -- 37.61 20.54%
37.61 20.5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82.5%;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179.2%。其中21Q2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116.6%;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308.2%。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端:上半年新能源整车设计业务翻倍,收入占比创新高达到82.7%。 Q2收入环比翻倍,在手订单确认节奏超预期。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12亿元,同比+82.5%,分业务来看,燃油汽车整车设计业务实现收入0.66亿元,同比-14.5%;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业务实现收入5.06亿元,同比+99.8%;零部件等其他业务收入0.4亿元,同比+817.2%。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业务翻倍增长主要受益于年初签订的某新势力N 客户(订单金额5.6亿)、某国际品牌车企(订单金额4.2亿)等多个新项目的逐步验收确认,零部件业务增速迅猛受益于柳州菱特V6发动机放量。分季度来看,二季度公司收入延续高增长,同比+116.6%,环比+103.6%,且绝对值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预计整车设计研发业务在手订单陆续释放节奏有所加快。 毛利率:2021H1新能源整车设计业务量利齐升拉动毛利率向上。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36.69%,同比+3.67pct,分业务来看,燃油汽车整车设计业务毛利率33.73%,同比+3.69pct,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业务毛利率39.83%,同比+6.34pct,业务优化效果显著。分季度来看,Q2毛利率34.46%同比+6.38pct,环比-6.67pct,环比下降预计是季节性因素(2018-2020年二季度毛利率均较一季度回落10pct 以上),但是盈利性整体呈向上态势。 利润端: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21Q2公司净利率15.17%,同比+8.97pct,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强于收入。2021Q2公司期间费用率13.7%,同比-4.46pct,主要是规模效益显现,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2pct,管理费用率同比-5.4pct,研发费用率同比+2.2pct(主要是整车设计研发业务部分订单前期投入较高),财务费用率同比+0.77pct。在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下,2021Q2公司净利率15.17%,同比+8.97pct,归母净利润同比+308.2%,显著强于收入增速。 公司整车设计研发业务增势迅猛,受益汽车电动化和造车新势力。公司是国内独立第三方汽车设计及工程服务龙头,具备纯电动车平台开发能力,是国内极少数业务模块能够覆盖整车开发全产业链的独立开发企业。 2021年以来新获得的设计研发订单总额18.56亿元(包括客户N 5.6亿元合同、南宁产投汽车3.37亿元合同、某国际品牌汽车制造公司签署的4.21亿元合同等),在手订单充裕增长动力强劲。 公司整车设计研发业务增长点主要在于:增长点一:大量没有汽车技术积淀的企业开始下场造车,其对第三方汽车设计公司的依赖度比燃油车巨头高很多,其对整车设计以及工程服务和平台化开发技术服务需求大幅增加,公司是新势力的赋能者。 增长点二:汽车品牌增多+车型换代周期缩短+购车人群年轻化个性化时代来临,对汽车造型设计的需求大幅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独立第三方汽车设计及工程服务龙头,具备电动车平台开发能力,整车业务受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需要外包部分工程开发服务,新势力入局其整车设计以及工程服务和平台化开发技术服务大幅增加,零部件配套业务成长开启在手订单充裕,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4.3亿元、23.5亿元、3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6%、65.0%、50.5%,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6亿元、3.9亿元、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6.6%、49.1%、27.2%,对应PE 分别为35.8倍、24倍、18.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整车设计研发业务拿单不及预期、整车设计研发业务订单转化节奏不及预期、整车设计研发业务产能瓶颈、零部件业务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零部件业务客户产销量及毛利率不及预期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8-16 39.47 -- -- 39.84 0.94%
47.30 19.8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中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20.3亿元,同比+215.4%;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同比+113.0%。其中 21Q2公司实现营收 9.8亿元,同比+154.0%,归母净利润 0.23亿元,同比-4.3%。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端:Q2收入同比高增长主要是百炼并表贡献,文灿本部 Q2收入同比+9.1%,环比-3.7%,略低于预期受大众缺芯减产等因素扰动。21Q2公司营收 9.83亿元,文灿/百炼收入分别为 4.26亿元、5.57亿元,百炼自 2020年 8月并表,因此 Q2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百炼并表贡献,剔除百炼并表影响 Q2文灿本身营收同比+9.1%,环比-3.7%,文灿本部收入略低于预期的原因是①第一大客户大众受芯片短缺减产(20年收入占比约 23%),②公司出口特斯拉业务受 modelS/X 产线更新和车型换代停产影响(19年收入占比 8.3%),model S/X 21Q2产量同比-63%。 毛利率:21Q2毛利率为 17.8%,同比下降主要是百炼并表影响,环比下降 3.25pct,主要是①大众缺芯减产导致高毛利率的天津工厂收入占比下降,②Q2铝价继续大幅上涨。21Q2公司毛利率 17.8%,同比-8.95pct,环比-3.25pct,同比下降一方面是因为百炼并表,百炼毛利率低于公司,同一准则下只有 20%左右,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下运费等从销售费用调到生产成本里。环比下降是因为①大众减产导致高毛利率的天津工厂收入占比下降、规模效益减弱;②二季度铝价继续大幅上涨(根据测算原材料每涨 13%,对公司毛利率影响约 3个点左右);③部分新项目前期投入较多。 利润端:21Q2归母净利润 0.23亿元,环比-53.9%,短期承压主要是大众缺芯减产+铝价继续大幅上涨对毛利率的负面影响。21Q2公司归母净利润 0.23亿元,其中百炼预计为 0.22-0.25亿元左右,二季度公司整体利润环比下降 53.9%,主要是大众缺芯减产+铝价继续大幅上涨对毛利率的负面冲击。展望下半年,一方面,由于公司产品的定价方式是以成本加成为基础根据铝价的波动进行调整,根据公司与客户的相关合同,产品价格将根据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在季度或半年度过后进行调整,因此 Q3开始原材仿宋 料涨价将往下传递给客户;另一方面,大众缺芯缓解将逐步解除。上述两项负面因素将得以消化。 持续推进客户、产品高端化战略,一体化压铸、电池盒托盘、副车架等新产品斩获多个重要订单。一体化压铸具有降低成本、减少车身零件数、缩短开发时间、提升生产效率、轻量化等优点,在特斯拉引领下将有望成为行业趋势,而公司是国内大型铝压铸车身结构件龙头,2020年下半年开始,从材料、模具、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的研发,并于 5月向力劲订购包括 2台 6000T 在内的 7台大型压铸机,用于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已获得某新势力客户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后地板产品项目定点,在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领域位于行业前列,并且和多家车企在共同验证中,有望引领行业发展。在电池盒托盘领域,公司获得亿纬锂能等多个客户的电池盒箱体定点。在副车架领域,2020年公司拿到中信戴卡三款车前、后副车架订单,终端客户为红旗和恒大汽车,成功将公司的产品类型从车身结构件扩展至底盘结构件,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获得一款后副车架项目,终端客户为比亚迪。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中报,考虑到原材料涨价和缺芯减产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保守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收入依次为43.4亿元、52.2亿元、60.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依次为 66.9%、20.2%、15.2%;归母净利润依次为 2.3亿元、4.4亿元、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依次为 168.1%、96.2%、30.3%,对应 PE 45.2、23.1、1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铝合金车身结构件放量不及预期、铝合金车身结构件毛利率下降、原材料涨价无法向下游客户传递、缺芯缓解进度不及预期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21-08-10 53.46 -- -- 54.90 2.69%
54.90 2.6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5.4亿元,同比+42.1%;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83.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109.8%。其中21Q2实现营收58.4亿元,同比+47.8%;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8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106%。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端:Q2收入环比增速好于全球汽车销量环比增速。2021H1公司实现营收115.4亿元,同比+42.1%,分业务来看,汽玻实现营收103.7亿元,同比+42%,铝饰条等其他主营实现营收8.4亿元,同比+30.7%。分季度来看,Q1/Q2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6.8%、47.7%,Q2收入同比增速提速主要是去年海外疫情影响下基数较低,Q2国内汽车销量同环比增速分别为-2.6%、-1.4%(数据来源:中汽协),全球汽车销量同环比增速分别为32.1%、0.76%(数据来源:Marklines),Q2福耀收入环比增速好于全球汽车销量增速,预计是天幕、HUD 前挡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毛利率:Q2毛利率40.63%,环比略有提升韧性较强,连续四个季度保持高位。20Q3-21Q2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1.4%、42.8%、40.6%、40.63%,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4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①下游复苏、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单位成本费用摊销被摊薄,以及高附加值产品放量;②德国SAM 减亏;③浮法玻璃由外售建筑级玻璃用改为太阳能背板用,对毛利率的拖累程度下降;④美国工厂良品率和人均产出提升盈利能力继续改善。 利润端:剔除汇兑损益,21Q2利润总额同比+130.7%(剔除前为68.7%),和19Q2相比增长30.6%,主要受益全球汽车产业复苏+德国SAM 减亏+福耀美国工厂盈利改善。福耀21Q2汇兑损益为-10173.6万元,20Q2为5615.5万元,如果同步剔除,福耀二季度利润总额同比+130.7%,主要原因受益全球汽车产业复苏+德国 SAM 减亏+福耀美国工厂盈利改善。其中,福耀美国21H1净利润约1.32亿元,而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亏损0.92亿元;SAM20H1及之前月亏损在450万欧元左右,目前虽然仍处于亏损,但已减亏至约150万欧元/月。 四大增长动能助力公司从强贝塔到科技成长,公司未来业绩增速中枢或将上移:①全景天幕消费新趋势跟随电动车加速普及,并沿着普通天幕-镀膜隔热天幕-调光天幕-氛围灯天幕升级,量价齐升。 ②新品类铝饰条放量周期:海外SAM 预计年底开始投产OEM 订单,下半年有望扭亏为盈,国内福清工厂投产开始逐步爬坡;2022年还有长春2条产线投产。 ③下游复苏周期+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18-20年乘用车行业持续下行,2020H1为最低点,至暗时刻已过,后面大概率进入弱复苏周期。 福耀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恢复,利润弹性将高于收入弹性。另外,疫情背景下汽玻竞争对手衰减显著,而福耀美国产能未完全释放、欧洲市场还有较大空间,未来福耀全球市占率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④HUD 前挡加速渗透提升继续提升公司ASP:受益于智能化、电动化,高价格的HUD 前挡玻璃等高端产品的渗透率提升加速。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总营收依次为239.7、282.4、322.4亿元,增速依次为20.4%、17.8%、14.2%,归母净利润依次为39.5、50.3、60.3亿元,增速依次为52%、27.3%、19.8%,对应PE 依次为35.6、28.0、23.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德国SAM 整合进度不及预期;全球疫情反复;缺芯缓解进程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