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欣畅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40522120003。曾就职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8.33%
(--)
60日
中线
16.67%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14 13.30 -- -- 14.38 8.12% -- 14.38 8.1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 5月产销快报,5月公司总销量 20.7w,同比+3.3%,环比-1.6%。其中,公司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 5.5w(同比+87.8%,环比+6.4%)。 自主海外销量高增,带动 24年 5月销量持续增长5月公司总销量 20.7w,同比+3.3%,环比-1.6%。1-5月公司累计销量 110.9w(同比+12.0%,环比+22.9%),其中自主品牌销量 93.24w(同比+11.6%)、自主乘用车销量 68.36w(同比+8.5%)、自主品牌海外销量 17.39w(同比+80.8%)。新能源车型方面,公司自主品牌新能源 5月销量 5.5w,同比+87.8%,环比+6.4%。 华为深度赋能三大品牌,看好 24H2新车周期将至华为深度赋能下,公司智能化产品节奏有望加速。长安汽车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及关联方将投资该公司,持股比例不超过 40%。24年 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表示深蓝汽车未来将采用华为 HI 模式,这也明确了阿维塔和深蓝品牌与华为未来的合作模式。随着行业智能化进程加速,受益于华为合资公司深度赋能+Hi 模式合作,公司有望引领智能化时代浪潮。 三大新能源产品布局完善,24H2公司新车周期将至。产品布局来看,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构造了完善且丰富的产品谱系,针对不同类型消费群体覆盖纯电&插混的新能源品类,启源主力车型包括 A07、A05、Q05,深蓝主力车型包括 SL03、S7,阿维塔主力车型包括 E 11、E 12。24H2起,公司三大品牌新品接踵而至,包括启源 E07、阿维塔 15/16、以及深蓝 G318、S7和 SL03改款等。整车智驾差异化能力强,公司与华为的合作产品有望引领平价智驾新潮流。 盈利预测:营收端,预计公司 24-26年依次为 2178.9亿元、2770.3亿元、2991.9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44%、27%、8%。基于行业价格战对单车盈利影响,我们将归母净利润预测由 24-26年依次为 92.1/113.9/131.3亿元,调整为 84.1/105.7/126.6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6%、26%、20%,对应 PE15.7X、12.5X、10.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供给端芯片短缺影响新车产能、行业周期属性弱化、单款车型依赖度相对较高等风险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13 24.65 -- -- 26.28 6.61% -- 26.28 6.61% -- 详细
当前整体认知:善于反思纠偏是公司长期优质基因,22年承压后在战略、产品、渠道层面转型,逐步走出困境2022年因供给端物流及需求端华东疫情影响,全年月销中枢8.9万辆(同比-17%),年末公司迅速纠偏:战略层面架构调整,WEY+坦克、欧拉+沙龙合并回归“ONEGWM”;产品层面由专注小众细分回归主航道大单品(新能源SUV);渠道层面新能源独立成网且构建经销+直营模式。我们认为善反思纠偏是公司长期优质基因,结果看23Q2起公司销量及利润均迎来改善拐点。 当前重要边际变化①:组织架构3.0深化变革,中台更重“全球化”+“互联网思维”,前台强调“用户共创”公司2020年提出组织架构3.0变革,即形成“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体系。当前公司结合经营实践持续完善3.0版本组织架构:中台层面新增“全球化”及“互联网公关”中台,前台层面更强调“用户共创”,通过各类举措提升市场需求把控能力,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当前重要边际变化②:出口贡献销量&利润弹性,俄罗斯是重点,当地市场空间仍有潜力2023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30.7%,出口业务在销量及利润端持续贡献增量:销量方面,截至2024年5月,公司海外销售已连续9个月突破3万辆;毛利方面,2023年公司海外毛利占比达42.6%,同年海外毛利率26.0%(国内15.5%)。 公司约50%出口车型销往俄罗斯,考虑到当地市场仍有潜力(从23年94万修复到往年中枢约150万),俄罗斯业务有望持续带来销量及利润弹性。 盈利预测:24-26年营收分别为1955.9/2395.3/3000.0亿元,同比分别12.9%/22.5%/2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7/135.2/162.9亿元,同比+59.1%/+21.0%/+20.5%;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8.9x/15.6x/12.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上市销量不及预期、渠道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燃油车格局加速恶化导致盈利不及预期、历史规律失效的风险、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森麒麟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6-04 24.92 -- -- 26.17 5.02% -- 26.17 5.02% -- 详细
前言:基于空间格局与成长路径二维标准筛选汽车轮胎赛道。空间:26年国内超3600亿,CAGR24-26=7%;格局:全球替代加速中,国内落后产能出清叠加国际头部企业份额下滑。成长路径:1)价维度:消费属性驱动轮胎升级带动单车价值量提升;2)量维度:客户拓展,绑定强势自主&新势力。 公司概况:外销为主的优质轮胎企业,量价齐升带动营收快速增长。公司是一家以外销为主的优质轮胎企业,外销营收占比持续保持85%以上,多年来,量价齐升推动营收稳定增长。量维度:23年轮胎销量2926万条(+29.3%),CAGR18-23=9.5%;价维度:2023年轮胎单价达268元,CAGR18-23=3.9%。 轮胎行业:大空间赛道下本土厂商全球替代加速进行。汽车轮胎属于大空间稳增长赛道。1)空间:当前国内2900亿,预计26年国内市场空间将超3600亿,CAGR23-26=7%。;2)驱动:①量维度:保有量增长、产量复苏驱动替换和配套市场扩张;②价维度:消费属性带动轮胎大尺寸化、高性能化、品牌化,带动单价提升;3)格局:当前本土份额30%,中期40-50%,远期将伴随自主份额提升及品牌成长提至70%+;国内落后产能出清叠加国际龙头企业份额下滑,本土厂商全球替代加速进行。 公司亮点:高端化&智能化→盈利领先,全球化产能扩张→收入持续增长。高端化方面,公司重视品牌建设,在国内外多次评测中均取得靓丽的成绩;公司引领大尺寸趋势,17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车、轻卡轮胎产品销售金额占比近年来持续保持在60%以上,为全球两家大尺寸高性能产品销售占比超60%的轮胎企业之一;同时,公司通过赛车轮胎和航空轮胎强化高端定位。智能化方面,公司积极实践智能制造,是唯一一家四次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殊荣的中国轮胎企业,并凭借智能制造实践及管理成效荣获被誉为中国管理界奥斯卡的《哈佛商业评论》“卓越管理奖”。高端化&智能化使得公司费用管控明显优于行业。公司2014年起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布局和推进5个生产基地(中国1个,泰国2个,非洲1个,北美1个),当前5个生产基地全部达成后预计实现5700万条产能,较2023年增加90%。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97/126/145亿,对应增速+24%/+30%/+14%;归母净利润22.6/29.6/33.7亿元,对应增速+65%/+31%/+14%,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1.3x/8.6x/7.6x,考虑到轮胎行业空间稳健增长、本土厂商替代全球替代加速、公司客户突破、品牌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轮胎应用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品牌塑造不及预期。
蓝黛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5-27 5.49 -- -- 5.45 -0.73%
5.45 -0.73% -- 详细
公司概况:触控显示+动力传动双主业共同驱动增长引擎1)业务结构:主要包括动力传动和触控显示两大业务,涉及消费电子、汽车传动等多个行业,其中触控显示业务营收占比下降,动力传动业务营收占比稳定增长;2)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控人朱氏父子合计持股 30.64%;3)发展历程:深耕汽零超 40年,收购台冠形成双主业;4)财务状况:营收稳定,触控显示处于周期谷底。 动力传动:传统业务稳健,新能源业务迎来放量1)打造电车时代优质变速器:公司变速器产品优势:①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的整车全领域覆盖;②装配所需的主要零部件均由公司自主研发与生产;③持续加大与客户的合作研发投入;2)公司为国内平衡轴行业龙头:20年完成双平衡轴系统的自主研发后,成为国内首家自主设计研发并量产汽车发动机双平衡轴系统的企业;3)持续投入布局新能源电驱零部件: 研发+产能高投入加速新能源电驱零部件布局。 触控显示:短期拖累,静待花开1)消费电子业绩承压,产品结构优化:2023年相关营收同比-24.25%,主要系触控显示业务市场消费需求下滑所致,同时产品结构中总成占比持续升高;2)大尺寸工控触控成为发力新方向: 已掌握中大尺寸触摸屏的加工技术、行业领先的 GF 工艺,并持续进行相关研发投入;3)车载触控贡献新增量: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升级叠加智能电动化趋势为车载触控打开全新市场空间,让“大尺寸、轻薄化、触控显示一体化”成为发展新方向。 成长逻辑:动力传动稳中微增,触控显示静待花开1)传统动力传动业务稳中微增:燃油车总体稳定,出海持续放量;2)新能源电驱零部件成为短期主要增量:前期募投项目进入爬产阶段,即将迎来放量拐点;3)触控显示业务静待花开:总成占比不断提升,等待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后的业绩反弹。 盈利预测预计 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33.60/41.91/47.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9.67%/+24.73%/+14.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1.50/1.97/2.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扭亏/+31.20%/+27.94%。考虑到公司触控显示业务近两年存在波动,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风险。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5-09 14.16 -- -- 14.82 4.66%
14.82 4.66% -- 详细
整车厂核心能力演绎:智能化提速、需求把控强化、电动化边际递减;自主与合资充分内卷后21年起快速持续提份额,格局变化后“产品周期”将逐渐失效,整车六力中,需求把控和智能化能力具备差异化。智能化方面,随着平价智驾落地+城市L3车型密集推出,消费者体验差异性提升加速。 电动化复盘:强产品节奏&规模效应筑竞争壁垒;特斯拉和比亚迪是电动化行情关键催化,两轮电动化行情的核心为:①电动化元年:中高端产品走量,主要受益于技术+规模降本赋予产品强综合性能;②电动化拐点年:平价产品上量,主要受益于技术降本切入主价格带。电动化龙头依靠技术+规模降本,快速铺开产品谱系,起量后持续巩固规模优势,迎来量+份额+利的快速提升,构筑成本壁垒形成护城河。 智能化拐点:智驾&平价智驾将实打实提份额且分化更显著;大模型技术成熟+政策促智能化迎拐点,平价智驾将是规模效应降本&数据迭代算法做出差异化的核心,短中期市场关注核心为高阶城市NOA。预计24年智驾&平价智驾将实打实提份额,且带来的格局分化更显著。 长安智能化战略:华为智驾加持&自研SDA-S双管齐下;18年推出北斗天枢计划率先布局智能化:1)自研SDA-S架构:自研国内首个实现区域控制+中央计算的SDA-S架构,能力领先自主。2)华为智驾加持:与华为合作成立智能化合资公司,合作由阿维塔向深蓝、启源逐步推进。 公司智驾竞争力:资源倾斜+增程适配-产品节奏,智驾联盟-规模效应;智驾产业初期,车企竞争仍将围绕产品节奏+规模效应展开:1)产品节奏:智驾非标件且大股比参股有望华为研发资源倾斜,增程定位与智驾适配度高,产品节奏优势强;2)规模效应:智驾竞争逐步阵营化,华为系阵营规模效应降硬件成本+数据迭代算法实现软件降本更为显著。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收入为2179/2770/2992亿元,同比增速+44/+27/+8%;归母净利润为92/114/131亿元,同比增速-19/+24/+15%,对应PE16.1/13.0/1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放缓带来的行业增速变慢,新车型供给增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新车型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岱美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5-08 9.68 -- -- 10.14 4.75%
10.50 8.47%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 24Q1实现营收 15.89亿元, 同比+15.8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 同比+26.85%。 Q1业绩表现亮眼,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4Q1实现营收 15.89亿元, 同比+15.8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 同比+26.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5亿, 同比+48.59%, 毛利率 27.85%, 环比+2.72pct, 受益于公司遮阳板、 头枕等业务盈利改善及顶棚集成业务上量, 盈利持续稳步提升。 优质海内外客户资源, 助力公司全球化战略扩张公司经过多年海外战略深耕, 在全球市场中, 凭借技术研发、 产品质量及后续支持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目前, 公司于海外市场为宾利、 保时捷、 奔驰、 宝马、 奥迪、 通用、 福特、 Stellantis、 大众、 特斯拉、 Rivian、 丰田、 本田、 日产等大型跨国汽车企业配套供应零部件产品; 在国内市场, 公司为上汽通用、 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 长安福特、 东风日产、 神龙、 北京奔驰、 长城、 蔚来、 小鹏、 理想、 赛力斯、 比亚迪等国内优势汽车企业配套供应产品。 凭借客户资源优势, 及行业内严苛的资格认证程序, 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壁垒, 公司全球化竞争优势稳固, 助力公司全球化战略持续扩张。 顶棚系统集成业务加速拓展, 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凭借同步开发、 模具制造、 检测试验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 持续稳固自身遮阳板、 头枕等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加速拓展顶棚及顶棚系统集成产品, 推动公司产品从遮阳板等单个局部的汽车内饰件产品扩展到整个顶棚系统集成的大领域产品, 以北美市场顶棚系统业务为核心拓展到国内、 欧洲等市场, 从而提高公司产品的单车供货价值, 进一步提升公司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4-26年收入依次为 69.8/83.7/99.6亿元, 同比增速依次为 19%、20%、 19%, 基于公司下游客户核心车型销量爬坡进度不及预期, 我们将归母净利润预测由 24-25年分别为 10.5/13.2亿, 调整为预计 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 8.4/10.2/12.3亿元, 同比增速依次为 29%、 21%、 20%,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竞争加剧、 原材料大幅上涨等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5-06 22.66 -- -- 23.35 3.05%
23.35 3.0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 8亿元,同比+93.3%,归母净利润 1亿元,同比+193%。公司此前发过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9470万元~10330万元,最终业绩落在预告中枢,符合预期。 Q1业绩开门红,客户、ASP、产能共振,看好全年业绩兑现。24Q1公司收入 8亿元,同比+93.3%,环比-11.3%,同比高增得益于:①理想、赛力斯、长安、吉利、比亚迪等车身模块化客户订单释放;②从冲压零件 tier2升级 tier1单车价值提升;③常州工厂、重庆工厂产能释放。虽然大客户理想 Q1产销环比下降较多(2023H1理想收入占比31%是公司第一大客户),23Q4/24Q1理想汽车交付量分别为 13.2万辆、8.04万辆,环比下滑 39%,但赛力斯等客户收入环比提升。24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5.71%,12.64%,同比+4.78pct、4.3pct,预计是新工厂产能利用率持续爬坡经营杠杆提升。展望全年,公司财务预算指引全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 40-70%,看好赛力斯、理想、长安、吉利等优质成长性客户放量共振下公司业绩持续兑现。 中短期:车身模块化业务绑定头部客户理想、赛力斯、长安、吉利等,助力业绩持续高增长。公司深度配套理想、吉利等大客户,2023年上半年理想、吉利收入占比分别为 31%、20%,同时也是赛力斯(M9/M7/M5)、长安、比亚迪等供应商,成长性优质客户共振下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成长。 中长期:凭借车身工艺全覆盖+一体化能力+产能优势,打造白车身总成供应商,实现量价齐升1) 车身工艺覆盖全且水平领先同行:目前覆盖冲压(冷冲)、热成型、焊接、激光焊接、注塑、激光切割、一体化压铸、装配等技术和工艺,覆盖工艺齐全且水平领先同行,具备提供白车身一站式服务的能力,可满足主机厂车身开发需求。 2) 一体化能力:具备从模具设计与制造到车身零部件与模块化产品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形成强响应和成本优势。 3) 产能优势:上市以来持续完善西南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等产能布局,随着重庆工厂、常州工厂等产能相继投放,加速客户属地化配套和服务,客户拓展进一步升级。24年起陆续还有常州二期工厂、河北工厂、肇庆工厂投放,奠定增长基础。 盈利预测:预计 24-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39.4亿元、55.5亿元、6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1%、41%、20%,归母净利润 4.6亿元、6.3亿元、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9%、36%、23%,对应当前 PE 18X、13X、11X,看好公司车身模块化业务跟随赛力斯、理想、长安、吉利等头部客户放量业绩持续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上涨、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盈利进展不及预期等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4-05-06 41.78 -- -- 42.21 1.03%
42.21 1.0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 一季报,24Q1 实现营收 18.6 亿元,yoy+24%,归母净利润 2.1 亿元,yoy+21.9%。 收入:海外产能推动轻量化产销提速,智能电控保持较快增长。24Q1 公司营收 18.6 亿元,同比+24%,基本符合预期。分业务看,24Q1 智能电控/制动系统/轻量化销量分别为 92.3 万套、68.5 万套、278.5 万件,同比增速依次为 28%、13%、52%,轻量化业务伴随墨西哥一期工厂投产增长提速。 盈利:毛利率短期承压,规模化&成本管控推动费用率下降。2024Q1 公司毛利率 20.75%,同环比分别-0.75pct/-2.34pct,预计受业务结构、主机厂年降以及海外产能爬坡初期等影响,24Q1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02%、2.52%、5.96%、-0.66%,合计 8.84%,同环比分别-0.83pct/+0.21pct,规模化&成本管控共同推动费用率下降,24Q1 公司归母净利润 2.1 亿元,同比+21.9%,基本与收入增速保持一致,预计后续随着墨西哥产能爬坡、线控产能爬坡下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EPB 获德系合资车企平台项目,北美产能释放在即,出海品类持续拓宽。公司墨西哥基地 2021 年动工,年产 400 万件轻量化零部件产品的一期项目已于 2023 年三季度末投产,年产 720 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及 200 万件制动钳产品的二期项目建设也在推进中预计 2024 年底投入生产,海外扩产加码反应公司承接的北美及欧洲客户订单情况较好。同时,公司利用在轻量化制动零部件方面与通用、福特、沃尔沃、Stellantis 等全球 OEM 建立的业务合作关系,带动了盘式制动器、EPB、线控制动等产品的海外市场开拓,一季度公司 EPB 获得德系合资车企平台项目定点,预计 8 年生命周期收入 6 亿元,同时轻量化产品获得北美某新能源车企定点,预计 5 年生命周期收入 1.22 亿美元,出海进程再升级。目前轻量化零部件及 EPB 产品的海外供应需求旺盛,后续公司也将考虑在海外其他地区进行布局,全面推进全球化战略。 三大产品线齐头并进,中长期打造为线控底盘 tier1。 1)线控制动-迎智能化与国产化双击,线控底盘雏形初具:【短期】-线控制动率先放量,实现从 1-N,电动化和智能化是线控制动的重要驱动力,电动化-线控制动可以有效解决真空度缺失以及电子真空泵缺点,智能化-高级别智能驾驶对响应、控制精度要求高,线控制动是必备执行件。2021 年博世缺芯背景下暴露供应链危机,国产化迎来重要加速窗口,公司客户突破进度提速,新产能+新项目有望助力公司 23 年出货量再创新高。【中长期】-线控转向研发落地,整合悬挂,打造线控底盘平台化能力。 2)EPB-从国产替代到走向全球:2021 年 EPB 国内市场前三均为外资,CR3=66.4%,公司为自主龙头,份额第四仅次外资,未来有望凭借规模优势、性价比与强响应、不断迭代优化的控制算法等软硬件优势,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并走向全球。 3)轻量化-拓品类与全球化齐驱:基于差压铸造工艺从单一拳头产品转向节拓宽至副车架、控制臂等,实现底盘轻量化产品全覆盖受益于汽车轻量化趋势,同时墨西哥产能投产在即同步实现全球化。 盈利预测:预计 24-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11.6 亿元、15.2 亿元、18.7 亿元,24-26 年同比增速依次为 31%、30%、24%,对应当前 PE 21X、16X、13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线控出货及盈利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海外产能投放及盈利不及预期等
华纬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5-06 20.33 -- -- 21.13 3.94%
21.13 3.9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3年年报及 24年一季报,公司 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2.43亿元,同比+39.63%,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45.59%,其中 23Q4实现营业收入 3.97亿元,同比+37.01%,环比+15.42%,归母净利润为 0.54亿元,同比+13.3%,环比+19.3%。24Q1实现营业收入 3.05亿元,同比+41.96%,环比-23.07%,归母净利润为 0.41亿元,同比+49.5%,环比-25.4%。 悬架弹簧稳定增长叠加稳定杆放量,业绩持续兑现1)营收端,23年全年悬架弹簧实现营收 7.52亿元,同比+37.82%,营收占比 60.5%,稳定杆实现营收 2.64亿元,同比+101.28%,营收占比 21.26%,同比+6.51%,23H2稳定杆新产线落地,产能持续爬坡,24Q1稳定杆占比已达 25%,持续贡献增量; 2)利润端: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 1.64亿元,为预告值上限,悬架弹簧毛利率 30.51%,保持稳定,稳定杆毛利率 17.32%,同比+2.97%,后续稳定杆进入放量阶段,受益于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3)费用端,成本控制能力良好,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12%/2.99%/-0.26%/4.96%,同比分别+0.54%/-0.21%/+0.40%/+0.38%,其中销售费率比增长主要系包装租赁费及仓储费用增加,财务费率比增长主要系汇兑收益减少,研发费率比增长主要系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加大。 深度绑定国内一线新能源自主品牌,产能释放下 24、25年有望进入业绩收获期1)客户端:23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 66.91%,同比+2.52%,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采用全球化发展战略,23年新增 Stellantis 项目定点,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2)产能端: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华纬科技重庆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约 6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生产稳定杆及悬架弹簧,“新增年产 8000万只各类高性能弹簧及表面处理技改项目”预计在 2024年年底完成,“高精度新能源汽车悬架弹簧智能化生产线项目”预计在 2025年 3月完成,“年产 900万根新能源汽车稳定杆和年产 10万套机器人及工程机械弹簧建设项目”预计在 2025年年底完成,募投项目持续落地,预计 24、25年进入公司业绩收获期。 弹簧赛道平台型企业,不限于汽车,空间持续打开公司是深耕弹簧行业四十余年的“小巨人”,拥有先进的水淬火弹簧钢丝生产工艺,具备加工生产弹簧钢丝的能力,被列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弹簧行业综合能力前三,产品不限于汽车,包括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整车、工程机械、机器人等行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产能投放节奏,调整 24/25年公司预测营收为 15.67/20.24亿元(前值为 18.3/24.8亿元),同比+26.1%/+29.1%,归母净利润为 2.02/2.61亿元(前值为 2.47/3.47亿元),同比+23.1%/+29.3%,新增 26年预测,预计 26年公司营收为 22.79亿元,同比增速+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2.90亿元,同比增速+11.2%,对应 24/25/26年 PE 分别为 18.4/14.2/12.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弹簧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新能源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汽车行业政策不及预期。
中集车辆 机械行业 2024-05-03 9.85 -- -- 10.58 7.41%
10.58 7.4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2024Q1实现营收 51.53亿元,同环比分别-21.73%/-6.61%,归母净利润 2.65亿元,同环比分别-44.76%/+48.88%,扣非归母净利润 2.62亿元,同环比分别-45.19%/+74.67%,符合预期。 2024年 Q1业绩环比改善:北美业务回归常态,国内稳健复苏1)营收端:24年 Q1实现营收 51.53亿元,同环比分别-21.73%/-6.61%。主要原因: ①北美半挂车制造供应链紧张得到缓解,半挂车市场供需自 2023年下半年起回归常态;②24Q1中国物流运输市场继续复苏,商用车市场复苏加速,内外销量均有增长。 2)利润端:24年 Q1实现归母净利润 2.65亿元,同环比分别-44.76%/+48.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62亿元,同环比分别-45.19%/+74.67%。整体毛利率达到 15.26%,同环比分别-3.21pct/-4.26pct。利润端的同比下降主要是北美业务回归常态水平,需求放缓所致。 星链计划全面落地,国内外布局持续优化巩固全球半挂龙头地位①“星链计划”顶层设计完成,覆盖范围持续拓宽,提升国内外市场的同频共振,带来增量跃升;②通过与主机厂深化合作,共建“三好发展中心”,显著推动品牌影响力及销量提升;③北美“深空探索计划”推动治理架构转型升级,完成系列产品“共享式窄带进化”,推动北美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④新能源头挂一体列车 (EV-RT) 将有望率先于混凝土搅拌半挂车领域实现商业落地。 展望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穿越周期①“星链计划”持续推进,加速推动半挂车生产组织的结构性改革,抓住新一轮交通运输设备“以旧换新”政策窗口期,实现国内半挂车业务突破性增长;②强冠业务集团将持续推进“强冠星链计划”,通过灯塔制造网络建设,推进罐车业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③北美业务将持续推动治理架构转型升级,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业务的稳健表现;④欧洲渣土车及重型载货车业务已逐步摆脱经营低谷,稳健步入良性运营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北美业务需求放缓影响,调整 24/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4/25年公司预测营收为 274.2/314.6亿元(前值为 349.2/391.1亿元),同比+9.3%/+14.8%,归母净利润为 15.8/18.7亿元(前值为 18.5/20.8亿元),同比-35.8%/+18.7%,新增 26年预测,预计 26年公司营收为 354.2亿元,同比增速+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21.6亿元,同比增速+15.2%,对应 24/25/26年 PE 分别为 12.5/10.5/9.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波动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性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沪光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5-03 29.33 -- -- 31.10 5.85%
31.04 5.83% -- 详细
公司概况:自主线束龙头,整车线束品类全覆盖。公司是国内自主线束龙头,产品覆盖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线束等。2023年成套线束业务收入为 29.97亿元,占比77.38%,为公司主营业务。2020-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由 15.31亿元增长至 40.03亿元,CAGR 为 44.03%,主要系:①行业层面,疫情后产能逐渐恢复、乘用车行业复苏;②公司层面,新能源、传统燃油车客户持续定点。 整体认知:响应速度快、人工成本低、选客户眼光独到。核心竞争力 1:响应速度快,员工效率高、质量优。低压线束行业为典型的人力密集型企业,人员招聘、培训、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公司在整车厂临时追加订单等极端情况下依然具备快速响应力。核心竞争力 2:稀缺进口设备为基石,智能制造降低人工成本。核心竞争力 3:下游格局出清,精准把握大客户。线束行业定制化程度高、单个车型的前期适配周期长,因此对于车型能否成为爆款的把握度较其他零部件更为重要。公司以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为基础,顺应电动化发展趋势陆续切入华为、理想和 T 公司等新能源头部客户供应链。24年起随智能化的差异化能力显现,强势自主市占率提升,公司有望享规模红利。 行业分析:电动化&智能化推动线束 ASP 提升,国内供应商逐步崛起。1)行业趋势: 电动化带动高压线束单车价值量提升;智能化带动低压线束单车价值量提升;2)行业格局:国内汽车线束市场主要由日企主导,矢崎和住友分别占据国内汽车线束 30%和24%的市场份额,CR3高达 70%,国内供应商凭借及时响应、快速扩产、低成本等优势逐渐进行国产替代。 成长逻辑:短期盈利拐点已至,中长期电动智能&一体化驱动量价利齐升。1)量:新客户突破-华为&理想:项目持续定点。其中,华为是智能化标杆,叠加新车大周期,放量确定性较强。理想的用户研究深刻、战略清晰,其产品矩阵下探 20-30w 价格带,消费群体有望扩大。2)价:基于客户、技术同源性,产品由低压线束向高压线束及上游连接器拓展,单车 ASP 提升。目前高压线束产品已获得多家项目定点。3)成本端:原材料价格趋稳+产能利用率改善+自研连接器,带动净利率回升。 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线束龙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线束 ASP 持续提升并逐步进行国产替代,公司有望率先受益。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为 78.53、95.87、112.89亿元,同比增长 96.19%、22.08%、17.75%;归母净利为 4.70、6.92、8.59亿元,同比增长 768.72%、47.34%、24.09%。以 2024年 4月 26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 117.62亿元,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 25.03X、17.00X、13.69X,低于行业平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骆驼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30 8.08 -- -- 8.74 8.17%
8.74 8.17% -- 详细
2024年 4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2024Q1实现营业收入 34.54亿元,同比+4.84%,环比-8.30%;实现归母净利润 1.56亿元,同比-4.86%,环比-9.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8亿元,同比+35.44%,环比+11.26%。 2024Q1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利润稳定增长。2024Q1实现营业收入 34.54亿元,同比+4.84%,环比-8.30%;实现归母净利润 1.56亿元,同比-4.86%,环比-9.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8亿元,同比+35.44%,环比+11.26%。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受益于低压电池收入的持续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环比改善明显。 毛利率显著提升,期间费用控制得当。1)毛利率:2024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17.28%,同比+2.07pct,环比+1.00,主要受益于低压电池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化效益。2)费用端:2024Q1期间费用率为 10.76%,同比+0.27pct,环比+0.04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5.13%(同比+0.39pct、环比-0.50pct),管理费用率为 3.00%(同比+0.14pct、环比+0.15pct),研发费用率为 2.01%(同比+0.19pct、环比-0.06pct),财务费用率为 0.62%(同比-0.45pct、环比+0.44pct),期间费用控制得当。 低压铅酸电池龙头,锂电、储能等新业务持续推进。公司为国内低压铅酸电池龙头,据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低压电池累计销售 3460万 KVAH,同比+7.45%,并新获主机厂项目定点 60个,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海外业务方面,马来西亚二期在 23年 9月已建成投产,现有年产能达 400万 KVAH,海外业务拓展顺利。此外,锂电业务方面,公司在 12V/24V/48V 锂电已完成 35个项目定点,储能方面,亦持续推进工商业储能、户储等项目,多条业务共同推进。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铅酸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业务逐渐向锂电、储能拓展。随着维护市场及海外市场的开拓,公司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维持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59.95亿元、176.26亿元、194.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3亿元、9.22亿元、10.74亿元。以 2024年 4月 29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97.84亿元,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 13.17X、10.61X、9.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度不景气、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锂电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45.49 -- -- 50.83 11.74%
50.83 11.7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88.4亿元,同比+25.3%; 归母净利润 13.9亿元,同比+51.8%。 收入:汽玻量价齐升,龙头虹吸效应持续突出,Q1收入环比微降跑赢行业。24Q1公司收入 88.4亿元,同比增长 25.3%,环比-5.4%,同期全球汽车销量环比增速约为-13.4%(数据来源 Marklines),公司收入增长连续跑赢行业体现较好的成长性,主要是①全景天幕、HUD 前挡、夹层边窗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拉动 24Q1ASP 提升 7.48%; ②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带来份额提升。 盈利:24Q1毛利率同环比均提升,预计是经营杠杆放大+成本缓和驱动。还原汇兑和投资收益、减值影响,税前利润率延续 23Q4高水平。2024Q1公司毛利率 36.82%,同比+3.62pct,环比+0.28pct,毛利率同环比提升主要是规模效益放大经营杠杆、天然气成本缓和、产品结构优化。由于 24Q4产生 8812.43万元汇兑损失,以及因太原金诺终止履行福耀北京福通剩余 24%股权转让减少投资收益 21212.88万元,23Q4因 SAM 等产生1.76亿元减值,若同步还原此三项,24Q1利润总额约 19.9亿元,税前利润率 22.5%,与 23Q4基本持平,盈利能力持续强劲。 加码扩产,ASP、份额、新业务三箭齐发,从周期到成长再出发。我们持续看好天幕渗透率等高附加值汽玻加速渗透下公司汽车玻璃 Asp 的持续提升,格局进一步优化下公司国内外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铝饰条业务有望迎来反转步入收获期。 1) 产品升级与 ASP 提升:全景天幕为电动车标配件,ASP 至少是汽玻的 1倍以上且竞争格局好于传统汽玻,同时天幕向镀膜隔热天幕-调光天幕-氛围灯天幕等继续升级。汽玻升级多点开花,HUD 渗透率加速提升带动前挡玻璃 ASP 翻番,双层边窗在电动车上的应用逐步普及。 2) 加码扩产,全球份额仍有空间:公司于 23年底和 24年初发布公告,将分别在福建、合肥投资 32.5亿元、57.5亿元,建设年产 2050万平方米汽车安全玻璃产能、2610万平方米汽车安全玻璃产能和两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合计新增 4660万平方米汽玻产能(是 2023年公司产量规模的 32.5%)。根据 2023年年报,公司 2024年资本支出预计约 81.2亿元,为近五年新高。产能乘势扩张彰显后续份额继续提升的信心和竞争力,疫情 3年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铝饰条赋能下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3) 铝饰条业务拐点已至即将开启放量周期:SAM OEM 订单投产在即,国内福清、长春工厂投产逐步爬坡。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盈利超预期,上调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 65.7亿元、77.8亿元、92.9亿元(前值为 62.9亿元、72.1亿元、85.2亿元),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17%、18%、19%,对应当前 PE 18X、15X、13X,福耀作为全球汽玻龙头,格局已出清带来盈利韧性且电动智能产品升级引领同行份额继续提升,龙头虹吸效应突出,同时持续保持较高分红比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汽车需求不及预期、SAM 整合不及预期、高附加值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美国工厂盈利不及预期等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29 12.81 -- -- 13.90 8.51%
13.90 8.5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报,23年公司实现营收 215.71亿元,同比+20.1%,归母净利润 2.0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此前发过业绩快报,23年业绩符合预期。 收入:座椅等新业务贡献增量&存量业务跟随下游恢复,本部和格拉默全年收入符合预期。23全年实现收入 215.7亿元,yoy+20.1%,其中:1)本部 40.13亿元,yoy58.4%(其中,座椅贡献纯增量 6.55亿元;新产品出风口 2.81亿元,yoy+212.2%;头枕扶手基本盘 30.6亿元,yoy+25.5%);2)格拉默 177.23亿元,yoy+13.71%,其中亚太/欧洲/美洲区收入增速分别为 24.7%、7%、-7.5%。 利润:财务费用拖累利润,本部和格拉默经营性持续向好。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2年主要受商誉减值等影响较大。2023利润结构:格拉默归母净利润约 0.19亿元,继峰本部约 1.85亿元,格拉默扭亏为盈,继峰本部中乘用车座椅作为核心战略新兴业务当前处于市场加速拓展阶段产生较多的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亏损 1.19亿元,若还原座椅亏损则头枕扶手等主业盈利 3.04亿元经营性持续向好。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 4.5亿元(比 22年增加 2.5亿元)对利润造成一定拖累,主要是:①利息净支出比 22年增加 1.1亿元,其中因海外通胀增加利息费用0.65亿元,剩余预计是因债务规模增加带来的利息费用增加(2023年公司负债 135亿元,较 2022年增加 18.2亿元);②23年产生汇兑损失 0.93亿元(22年同期为0.51亿元汇兑收益)。 座椅全球替代&规模化拐点已至: 全球化 0到 1在即,本土替代有望升级全球替代:继峰近期公告拟与控股子公司格拉默拟在德国成立合资公司是基于公司座椅全球战略,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为继峰 80%、格拉默 20%,新公司的设立有利于公司争取宝马等欧洲主机厂的全球座椅项目定点,以实现公司座椅全球业务的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座椅业务在全球的竞争力,中期有望打造全球乘用车座椅新星。 座椅业务规模化拐点已至:乘用车座椅业务自 2021年实现 0到 1以来持续斩获多个客户多个车型项目,乘用车座椅破局加速 1-N,当前座椅客户已实现新势力&自主&合资全覆盖,首个项目已于 2023年量产,2024年开始预计将有多个新项目投产放量,座椅业务即将迎来规模化阶段。 自主座椅龙头破局者,本土替代全面引领,全球替代未来可期。乘用车座椅赛道优质。1)空间大:当前国内 1000亿,全球 3000亿,预计 25年国内 1500亿,CAGR=17%;2)格局好:全球 CR5>85%,国内 CR5>70%且均为外资;3)消费属性最重要配置,加速升级促进提价&替代。持续看好公司在大空间、好格局、消费升级加速的乘用车座椅赛道的加速破局,在手订单充沛,当前已实现新势力&自主&合资全覆盖,有望持续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响应能力+格拉默赋能,全面引领乘用车座椅的本土替代,并有望借助格拉默全球化背景和产能打开全球座椅市场。 盈利预测:预计 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亿元、11.4亿元、14.5亿元,24-26年增速分别为 109%、167%、27%,对应 24-26年 PE 分别为 39X、15X、11X,公司作为自主座椅龙头破局者,座椅全球替代&规模化拐点已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盈利爬坡不及预期、海外不及预期等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19 12.63 -- -- 13.90 10.06%
13.90 10.0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为实现公司座椅全球战略,公司与控股子公司格拉默拟在德国新设一家合资公司,用以拓展宝马等欧洲主机厂的全球座椅业务,新公司总投资金额 5,000 万欧元。 座椅全球替代&规模化拐点已至:全球化 0 到 1 在即,本土替代有望升级全球替代:此次继峰与控股子公司格拉默拟在德国成立合资公司是基于公司座椅全球战略,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为继峰 80%、格拉默20%,新公司的设立有利于公司争取宝马等欧洲主机厂的全球座椅项目定点,以实现公司座椅全球业务的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座椅业务在全球的竞争力,中期有望打造全球乘用车座椅新星。座椅业务规模化拐点已至:乘用车座椅业务自 2021 年实现 0 到 1 以来持续斩获多个客户多个车型项目,乘用车座椅破局加速 1-N,当前座椅客户已实现新势力&自主&合资全覆盖,首个项目已于 2023 年量产,2024 年开始预计将有多个新项目投产放量,座椅业务即将迎来规模化阶段。 自主座椅龙头破局者,本土替代全面引领,全球替代未来可期。乘用车座椅赛道优质。1)空间大:当前国内 1000 亿,全球 3000 亿,预计 25 年国内 1500 亿,CAGR=17%;2)格局好:全球 CR5>85%,国内 CR5>70%且均为外资;3)消费属性最重要配置,加速升级促进提价&替代。持续看好公司在大空间、好格局、消费升级加速的乘用车座椅赛道的加速破局,在手订单充沛,当前已实现新势力&自主&合资全覆盖,有望持续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响应能力+格拉默赋能,全面引领乘用车座椅的本土替代,并有望借助格拉默全球化背景和产能打开全球座椅市场。 盈利预测:预计 23-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3、11.4 亿元,24-25 年增速分别为 109%、169%,对应 24-25 年 PE 分别为 33X、12X,公司作为自主座椅龙头破局者,座椅全球替代&规模化拐点已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盈利爬坡不及预期、海外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