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宝涵

安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45052203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33.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航天电器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4 58.04 67.43 69.04% 67.28 15.60%
74.84 28.95%
详细
事件: 2022年 4月 11日,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实现营收 50.38亿元,同比增长19.43%,归母净利润 4.87亿元,同比增长 12.37%,扣非归母净利润 4.55亿元,同比增长 13.25%。 点评: 1)聚焦主业带动营收稳中有增,行业高景气有望持续释放需求。 公司主营高端连接器、微特电机、高端继电器、光通信器件(光电模块)等产品业务,其中 70%以上产品供给航天、航空等高端领域客户,航天领域优势尤为突出。 2021年公司聚焦主业,连接器及电机两大主业均取得较快增长,叠加十四五航天装备需求高景气,全年实现营收 50.38亿元,同比增长 19.43%, 归母净利润 4.87亿元,同比增长 12.37%。 十四五期间航天特种装备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将呈现高景气,公司有望凭借产品优势及募投项目推进实现产销两旺。 2) 原材料波动致毛利率略有下降,规模效应提升有望强化盈利水平。 公司2021年毛利率 32.62%,同比下降 1.37pct,主要系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 公司 Q1~Q4毛利率分别为 35.26%/33.37%/33.49%/28.93%,其中四季度毛利率下滑明显,或主要因该季度高附加值产品交付较少所致。 公司 2021年销售净利率 11.21%,同比下降 0.85pct, 其中四季度净利率 8.51%, 主要系期内存货跌价等计提造成资产减值损失 0.42亿元以及研发费用计提 2.03亿所致。 公司 2021期间费用率为 19.91%,同比下降 1.17pct, 主要系公司规模效应提升带动销售费用率下降 0.89pct, 利息收入增加带动财务费用率降低0.18pct 所致。 我们预计,随着原材料价格逐步趋稳、产品规模效应显现及军品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企稳回升,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也将被逐步冲回。 3) 存货及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在手订单充裕且备货排产有序。 公司期末存货为 9.94亿元,较年初增长 58.97%, 原材料及在产品分别较期初增长 29.41%和 56.08%, 我们认为公司正积极采购备货并排单生产,积极消化在手订单,进一步强化本年业绩预期。此外,发出商品达 2.76亿元,较期初增长 210.29%,远高于全年 19%的营收增速, 我们认为系部分已交付商品尚未确认收入所致, 预计后续将在报表中逐步兑现。 公司期末合同负债达 3.27亿元,较年初激增 662.83%, 其中四季度增加 2.42亿, 充分体现当前下游需求高景气。另据公告,合同负债中 99.5%为一年期以内,交付兑现周期较短, 有效支撑未来业绩预期。 此外,随着货款回笼效率及下游预付款比例提升, 报告期内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达 8.33亿。 公司当前在手订单饱满, 随着募投扩产项目逐步推进,现有订单有望实现稳步交付并充分增厚 2022全年业绩。 4) 2022年关联销售额预计增长 48%, 募投扩产有望打破产能瓶颈。 据公告,预计 2022年向航天科工集团关联销售商品金额约为 16亿元,同比增长 48%,体现下游导弹需求高景气。 此外,公司于 2021年 9月通过非公开定向增发募集资金 14.31亿元,其中 8.30亿被用于投资 4个产能扩充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增加共 23.60亿元,达 2021年销售收入的 47%。 我们认为,预计关联销售额大幅增长及募投扩产推进充分反映我们此前对军工行业, 尤其是导弹领域高景气度判断及后续景气兑现的确定性。 ■弹载连接器及微特电机产品优势突出,核心受益航天领域高景气。 公司70%以上的产品销售给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高端客户,军品基本覆盖全部军工装备领域且比例有望再提高。公司的连接器产品业务占比高, 2021年占营收比达 66%。公司在航天领域市场份额居首。我们在多篇报告指出航天特种装备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将呈现高景气,伴随着航天装备领域的高景气,公司凭借产品优势核心受益这一进程;公司微特电机产品占营收比超过 20%,广泛应用在导弹舵机、水中兵器舵机、导引头伺服机构,此外弹上电源、弹上遥测等产品,航天业务占比更高,同样受益。 ■通信领域民品拓展迅速,长期受益 5G 基站建设及连接器国产替代。 公司加快光传输、高速互连与新能源互连等新业务的拓展,民品中通信领域业务占比可观,短期或受到疫情及中美关系的影响,占比有所下降。公司为国际国内主流通信设备厂家生产 5G 基站的连接器,长期或将受益于 5G 基站建设推进工作;另公司连接器产品品类齐全,包括高速连接器等,自主可控趋势下受益国产替代机会。获得了某国际通信设备巨头重点高速编码独家开发资格,转变公司在通信市场单一产品(电源类)配套的被动局面。 投资建议: 航天产品领域在多重背景驱动下有望呈现高景气度,公司的连接器产品在宇航、弹载连接器领域市场份额居首,优势突出,核心受益; 民品发展具有潜力,短期或受疫情和中美关系影响,长期看受益于 5G 基站建设及元器件的国产替代。预计 2022-2024年净利润为 6.8、 8.9、 11.6亿元,对应估值 36X、 28X、 21X,公司是军工板块中增长确定性较好、估值与业绩匹配,可长期关注,持续推荐,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武器装备列装进度不及预期、航天发射任务失利或延后影响公司军品业务、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盟升电子 2022-04-11 59.54 56.90 124.90% 66.44 10.92%
66.04 10.92%
详细
事件:公司4月6日发布公告,公司拟向68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24.9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09%,本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23.28元。业绩考核要求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0%、90%和150%。 深耕卫星导航与通信多年,技术积累雄厚。公司传统主营业务可分为卫星导航产品和卫星通信产品。公司卫星导航产品主要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终端设备以及核心部件产品,如卫星导航接收机、导航产品组件、专用测试设备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领域。卫星通信产品主要为卫星通信天线及组件,包括动中通天线、信标机和跟踪接收机等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事、航空市场。 北斗三代组网成功,将拉动公司卫星导航产品需求: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组网,相对北斗二代,三代系统定位精度更高,覆盖面更广(全球覆盖),服务客户更多。导航卫星的组网成功,往往会带动导航终端产品的需求,例如,在2012年北斗二代系统组网完成后,与北斗导航终端设备研制相关的产业链业绩都有显著增长。我们认为,北斗三代组网完成后,对于北斗导航终端需求将具有更强的拉动作用,未来公司卫星导航产品增长确定性较强,将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 积极布局电子对抗业务,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长点:2021 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分析,将电子对抗作为公司业务的战略发展方向,成立了电子对抗事业部,同时加大了市场开拓、技术开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资源投入。由于电子对抗技术与公司现有技术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公司在电子对抗业务方面具有技术基础,未来市场可期,有望进一步拓展公司技术能力边界,成为业务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此次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对未来的发展的充足信心。受益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军工行业高景气度,公司未来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4.8亿元、7.0亿元、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2.0亿元、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X、33X、22X,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导航及通信产品市场不及预期的风险;电子对抗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智明达 2022-04-11 86.77 -- -- 104.00 19.58%
129.00 48.67%
详细
事件:4月7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8.43%,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0.30%。 上市首年收入利润双高增,其中营收增长38.433%。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8.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0.30%,我们认为增速符合行业发展增速。根据公司公告,营收高增主要系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报告期内新签订单较上年同期增长(报告期末在手订单5.17亿元),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2021年公司承担因股权激励产生的费用共2,616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28%。 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弹载产品增长138.46%。公司主要面向军工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机载、弹载、舰载、车载等领域所需的嵌入式计算机模块产品和解决方案。销售规模扩大,其中:弹载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8.46%,机载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6.5%。业务方面,公司为机载设备提供了100多种嵌入式计算机解决方案,为弹载设备提供了40多种嵌入式计算机解决方案,产品覆盖面不断扩大。 我们认为,航空、航天配套产品的快速发展符合十四五军工行业发展要求,弹载产品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优化收入结构打造新增长极。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研发费用持续提升。根据公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5.13%,主要系公司收入规模增长,年度现金回款较去年同比增加。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增长68.39%,其中研发人员增加65人,人员增幅28.5%。此外,公司报告期内应付款项增长93.55%,主要系报告期内原材料采购增加所致。我们认为,1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研发人员队伍积极扩充,公司的技术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增资成都铭科思微,协同发展提升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现金方式出资17,765万元对铭科思微增资,取得3,230万元注册资本(对应铭科思微增资后34.99%股权)。成都铭科思微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半导体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为核心的企业,专注于模拟芯片的设计和解决方案提供。我们认为,铭科思微具备抓住我国集成电路快速发展和军工电子自主化的历史机遇,将与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上优势协同并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投资建议:公司为军用嵌入式计算机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技术积累深厚,产品定制化水平高,已实现机载、弹载、舰载、车载全覆盖,或将显著受益于型号列装上量,具备长期成长性。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61、2.50、3.20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7、18、14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武器装备换装列装不及预期;军队客户需求不及预期
中复神鹰 2022-04-08 34.80 41.56 52.46% 34.04 -2.18%
40.50 16.38%
详细
干喷湿纺奠定高性能碳纤维龙头地位, 积极合作寻求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突破。 公司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企业,于 2013年率先突破千吨级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技术,并获得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国内碳纤维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公司在聚合、纺丝、预氧化及碳化等各工艺阶段技术领先, 形成“大容量聚合与均质化原液制备技术”、“高强/中模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关键技术”、“PAN 纤维快速均质预氧化、碳化集成技术”、“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生产体系构建技术”四大核心技术体系,并获得发明专利 26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此外, 公司还积极布局 48K 大丝束碳纤维,通过与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公司有望在大丝束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公司在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领域技术壁垒深厚, 同时积极向大丝束碳纤维拓展, 充分的技术储备将助力公司在未来行业竞争中长期保持龙头地位。 产能及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募投扩产巩固领先地位。 2020年公司碳纤维产销量分别为 3777.21吨及 3625.28吨,占国内碳纤维总产/销量的 20.98%及7.43%, 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销量领跑可比公司。 截至 2021年年底,公司产能达 9500吨/年,其中连云港基地年产能 3500吨,西宁基地年产能 6000吨。 公司此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 18.45亿元,其中计划 8亿元用于西宁年产万吨碳纤维项目, 随着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二期 4000吨产能于 2022Q1投产,以及后续西宁 1.4万吨碳纤维项目等建成投产, 公司小丝束碳纤维产能有望达到 2.87万吨, 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产销量在行业位居前列,募投加码生产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民用碳纤维产品丰富,侧重高景气领域助力业绩增长。 公司已系统掌握碳纤维 T300级、 T700级、 T800级、 M30级、 M35级千吨级技术和 M40级、T1000级百吨级技术, 碳纤维产品丰富,覆盖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等多类别碳纤维, 已基本实现对行业龙头日本东丽主要碳纤维产品型号的对标,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六大领域。 2018~2021H1, 面对下游风电、光电需求提升,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类别以更好的满足市场增长, 风电叶片、碳/碳复合材料的营收占比持续增加, 2021H1占比合计超过总营收的三分之一。 同时, 面对下游旺盛需求, 公司也积极研发新产品, 目前相关产品已通过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风电产品认证,可应用于储氢气瓶、风电拉挤板材等领域。 公司产品结构丰富,下游应用广泛, 且基于行业高景气度进行适时布局调整,将充分受益于相关需求提升,助力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加码航空领域碳纤维研发,军品业务未来可期。 目前公司产品仍以民用碳纤维为主, 但随着公司持续布局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碳纤维业务,军品营收占比不断提升,从 2018年的 1.14%增加至 2021H1的 7.29%。 十四五期间随着军机快速列装叠加单机重量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含量同步提升,军机碳纤维需求旺盛。 公司目前正在加大航空领域碳纤维应用的研发, 此次上市计划募资中也有 2.33亿元用于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致力于研发下一代T1100级碳纤维,并形成年产 200吨中高模碳纤维产能。 我们认为公司持续加大航空领域碳纤维研发投入,并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建设有助于公司军品市场的开拓, 公司军品业务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碳纤维企业中的龙头企业, 在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领域技术壁垒深厚。 依托核心技术,公司正积极布局产能并拓展下游应用,考虑到碳纤维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碳纤维产能落地后有望满足未来市场增长并充分受益于相关下游的需求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 10、 7.29、 9.90亿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 65X、 45X、 3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扩产速度不及预期;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中航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06 43.91 54.07 59.40% 45.17 2.87%
51.54 17.38%
详细
事件: 2022年3月30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收128.67亿元,同比增长24.86,实现归母净利润19.91亿元,同比增长38.35,扣非归母净利润19.14亿元,同比增长38.77%。 受益军工高景气十四五开局亮眼,营收及净利增速均为近六年最高。全年实现营收128.67亿元(+24.86),增速较上年提升显著,主要系业务线条饱满订单推动。分业务看,公司防务领域全力以赴保障生产交付,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通讯与工业业务调整初见成效,在智能出行、数据中心等领域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业务把握行业增长机遇,深化重点客户合作、稳步提升主流车系渗透率,订货量翻倍。另据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2022年公司预计向航空工业下属单位销售商品金额约为26.67亿元(+37.52),增速进一步加快也预示防务领域的高景气。 治理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研发费用占比稳定提升加大创新投入。2021年净利润19.91亿元(+38.35),增速高于营收,主要系公司治理优化后降本增效显著。2021年毛利率37.00%(+0.97pct),我们认为主要系毛利率水平更高的军品占比提升所致;期间费用率19.87%(+0.3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34pct至2.84,或系规模效应体现;研发费用率提升0.81pct至10.15%,达历史新高,主要系公司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投入所致;财务费用下降0.51pct,主要系汇兑损失有所减少;管理费用率提升1.15pct,主要系职工薪酬及修理费增加所致。 Q4营收增速放缓,毛利率环比下降,或主要系生产交付节奏不均。2021Q4实现营收29.9亿元(+13.31),实现归母净利润3.68亿元(+8.27),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放缓且环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一方面,历史表现看Q4业绩一般低于或与Q3业绩持平,2021年或因军品交付及收入确认加速使得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据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2021年公司与航空工业及其下属单位的关联交易额实际增速仅为15.33,远低于公司全年营收24.86%的增速,且公司Q4毛利率仅为33.00,低于全年37.00%的平均毛利率,此外,公司2021年末存货中的库存商品较期初大幅增长79.81,由此我们推断Q4营收及净利增速放缓或是由于公司毛利较高的防务产品部分延期交付所致。 合同负债大增246%反映下游高景气,扩产备货稳推进,现金流改 善明显。报告期末合同负债达10.30亿元,较期初增长246.00%,反映当前订单饱满;期末存货47.30亿元,较期初增长69.41%,其中原材料较期初增长65.99,在产品较期初增长52.87,反映公司处于加紧采购备产状态;期末在建工程5.07亿元,相较于2021年中减少47.08,主要系公司华南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光电技术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建设以及自制设备建设部分结转为固定资产所致。公司现金流持续改善,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0.62亿元(+62.74),主要系公司销售商品所收现金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公司期末货币资金达83.03亿(+81.24),在手资金及现金流充裕。 募资扩产应对下游军民强需求,扩大产品布局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公司于今年1月17日以95.57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3557.60万股,募资净额33.93亿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投入两个扩产项目:1)华南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2.55亿(募资投入11亿),主要针对民用连接器业务,将建设5G及新能源汽车用连接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产线,扩展相关领域产能布局以满足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40.39亿,净利润2.81亿;2)基础器件产业园项目(一期),总投资16.73亿(募资投入13亿),主要针对特种连接器业务,建设特种光纤连接器、航空集成电子互连系统及流体连接器等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产线,以满足下游航空航天、船舶、通信指挥以及兵装等防务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我们认为当前防务领域需求旺盛,民品市场空间广阔,预计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扩产,短中长期增长确定性高。 股权激励解锁顺利,绑定利益助力长期发展。2021年12月18日,公司公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完成第一次解锁,公告显示公司考核指标全部达标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020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5.41%,2021年继续提升至17.51%;2020年营业利润率16.13%,2021年提升至,显示出公司股权激励起到较好的激励效应。考虑到2020年初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也完成股份授予,我们认为公司十四五增长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军工板块持续增长,较为稳健的标的,是国内领先的光电连接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十四五军民齐头并进。受益军工行业高景气以及民品市场恢复带来需求增加,预计未来较好发展;华南产业基地和光电技术产业基地项目(二期)持续推进,产能扩充紧跟新一轮产业发展。我们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6.97、35.71和45.5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34、26和20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业务放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及5G通讯等民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中航沈飞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4-04 55.58 49.34 29.98% 56.30 0.63%
62.80 12.99%
详细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及 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2021年, 公司实现营收 340.88亿元, 同比增长 24.79%,实现归母净利润16.96亿元, 同比增长 14.56%, 扣非归母净利润 15.97亿元, 同比增长 69.93%。 2022Q1,公司预计营收同比增长约 29%,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5.09亿元, 同比增长 47.5%,高于市场预期。 2021年销售毛利率稳步增长,研发比例持续加大,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9.76%,同比增加 0.53pct,主要得益于主营航空产品毛利率的提升。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率 1.94%,同比增加 0.89pct; 期间费用率为 3.65%,同比增加 0.01pct, 公司管理费、财务费比例持续降低。我们认为,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表明新型号进展有望加速, 公司技术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费、财务费比例降低, 表明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状况持续改善。 2021年合同负债、预付款项显著增长, 2022年预计关联交易金额增加, 表明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截至 2021年底, 公司合同负债为 365.35亿元,环比增加 53.73亿元;公司预付款为 216.76亿元, 比年初增加逾 200亿元。2022年预计关联采购金额约 263.5亿元,较 2021年实际发生额增加 42%,预计关联销售金额 56.3亿元,较 2021年实际发生额增加 74.8%。我们认为, 未来公司订单有望保持增长态势,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先进战机仍是未来装备重点采购对象, 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美国国防部的数据显示, 2021年美军采购先进战机的经费约占当年装备采购总经费的 21%,在各类主战装备中占比最高,是装备采购的重点对象。中航沈飞是我国先进战机核心供货商之一,得益于先进战机在装备采购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有更多产品进入批产列装阶段,结合公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 426.0亿元、523.8亿元、 65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2.9亿元、 29.3亿元、 36.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8X、 38X、 30X,继续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配套零部件供货不及时的风险; 产品交付延期的风险。
鸿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30 127.88 158.63 386.00% 131.78 2.74%
141.79 10.8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2021年报,实现收入(2244..03亿元,++41..36%)),归母净利润(.8.727亿元,++70..09%)。 自产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产能扩充成效显著受益公司自产及代理业务产品需求旺盛以及产业基地布局,实现产能扩张与产品品类扩充的同时保障了对快速增长的订单交付,带动公司收入利润端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1)自产业务,得益于下游客户对高可靠产品需求持续强劲,以及公司不断提升自身产能,实现收入(13.48亿元,+52.07%),毛利率同比提升0.93pct至52.07%,其中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收入(13.14亿元,+50.14%),滤波器产品收入(0.20亿元,+81.79%),自产业务前五大客户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航空工业及兵器工业集团实现收入(9.57亿元,+44.78%),占自产业务收入比下滑3.6pct至71%。 2)代理业务,因客户所处行业市场规模扩大,对电子元器件需求增长较快,同时公司加大新产品、新品牌及新客户开发力度,全年实现收入(10.43亿元,+29.13%),毛利率同比提升3.06pct至29.13%,主要因毛利水平较高的被动元器件收入增速较高所致,代理业务前五大客户实现收入(6.57亿元,+31.66%),占代理业务收入比例62.94%,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产销量反映产能扩充成效显著。2021年瓷介电容器生产量同比提升137.72%,主要因2020年底苏州募投生产线部分产能投产,同时库存量的大幅增长主要因:1)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需要增加高可靠产品库存从而满足客户对高可靠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2)募投项目投产致使得民用瓷介电容器产量大幅提升,但由于产品验证周期较长致使销售滞后于产量提升。 毛利率净利率同步提升,研发费用提升明显。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4.76pct至51.51%,主要因自产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代理业务毛利率上升以及毛利水平较高自产业务收入占比上升所致;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以及资产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损失合计减少2700万元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5.81pct至34.4%。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8.68%,其中单Q4计提3700万元,主要因公司持续新增研发项目投入扩充产品品类及提升产品性能以及鸿远苏州投产后开展项目研发工作,研发费用随之大幅增加所致。 资产负债表前瞻指标表现良好,现金流大幅提升。公司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51.38%主要因代理业务支付原厂的预付款及履约保证金随代理业务规模扩大而增加所致,同时存货较期初增长93.25%主要因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以及苏州募投项目竣工后带动库存商品及原材料备货增加所致;同时,得益于下游客户销售回款改善,使得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大幅增长247.82%。 股权激励助力长远发展,解锁条件彰显发展信心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以61.71元/股价格授予董事、副总经理及核心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骨干等103人共100万股(占总股本0.43%)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为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年收入增长不低于30%、69%、120%;或以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5%、76%、128%。我们认为,在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后将成功绑定核心业务骨干与公司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持续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同时以2020年的高基数作为解锁条件的考核基准亦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电子元器件技术行业领先,自产业务属军用CMLCC龙头企业,在航天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考虑我军信息化建设及国产替代趋势不断加速,公司有望核心受益;代理业务现有客户稳定且不断横向拓展,未来有望司为公司贡献新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20244为年净利润分别为11.43、15.48、520.05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6、19、515倍,维持“买入--A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民品订单不及预期
中航重机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16 30.44 42.42 143.51% 34.05 11.86%
34.05 11.8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报,实现收入(87.9亿元,+31.23%),归母净利润(8.91亿元,+159.05%),扣非归母净利润(7.24亿元,+166.60%)。 聚焦主业及挖潜降耗已见成效,2022关联交易销售额预计增长33.33% 受益下游市场订单增加,以及公司自身交付能力提升,公司收入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且Q1-Q4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88.76%、143.84%、127.76%及274.16%,其中: 1)锻铸业务,收入(66.99亿元,+34.49%),其中航空业务占国内份额稳步增长,有效支撑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实现收入(57.31亿元,+37.02%):①宏远,军用市场批产型号份额持续增长,国内民机某批产订单保持稳定,同时在国际民航市场顺利实现某型锻件批产;②安大,军品新开辟多项环锻产品双流水的同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民用航空市场在商发CJ1000低压涡轮机匣及前后安装节平台产品市场份额有序增长,据安大公众号,截至2022年2月底,公司已提前完成22Q1三分之二以上产值任务;③景航,以订单清零为抓手并大力推进适合批量生产的工艺优化工作。 2)液压环控业务,收入(20.91亿元,+21.78%),其中:①力源,着力提升军品业务管理能力,提高产品交付能力,同时民品紧抓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主要产品月平均交付同比提升近40%,实现收入(9.06亿元,+10.35%);②永红,加大军品市场研发力度,实现2项航发项目配套资格,实现小发领域零配套局面,取得军品配套新拓展,实现收入(11.67亿元,+32.61%)。 毛利率净利率同步提升,聚焦主业及挖潜降耗已见成效。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69pct至28.33%,Q1-Q4分别为24.41%、29.66%、32.64%及25.88%,反映公司聚焦主业及高附加值产品交付量有序提升;净利率同比提升4.64pct至11%,预计主要因表观亏损源力源液压苏州子公司已完成剥离工作,同时公司不断挖潜降耗,期间费用率降低3.04pct至13.17%,以及在21Q4处置力源液压苏州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40亿元,同时需注意的是,公司21Q4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38亿元。我们认为,预计伴随行业景气度爬升,以及公司新产能的逐步投产后的提质增效,公司盈利能力或仍有提升空间。 2022预计利润总额12亿元,关联交易销售商品预测值同比增长33.33%。据年报,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为100亿元以及12亿元,若同口径下扣除力源苏州,则分别同比增长19.45%及19.52%。此外,据公司关联交易公告,预计2022年向关联方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40亿元,较2021年预计值以及实际完成值分别同比增长33.33%及37.41%,而参考2020年报,公司计划2021年收入及利润总额目标分别为73.8亿元及5.7亿元,而实际完成值则为87.9亿元以及11.44亿元。所以我们认为,关联交易销售商品预测值或更具备对收入的参考价值。 资产负债表前瞻指标表现突出,现金流大幅提升。公司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89.99%,主要因购买原材料款项增加所致,因2021年收到客户预付货款带动公司合同负债从期初0.65亿元增长至期末8.29亿元,期初仅为0.65亿元,并同时带动现金流净流量同比大幅增长130.48%。我们认为,预付账款及合同负债的大幅增长均反映了当前下游需求较为旺盛,公司正积极备产备货。 定增募投加强生产能力,股权激励助力长远发展 公司于2018及2020年分别募集13.27及19.1亿元用于实施公司锻造、液压和热交换器主业能力建设项目,不断增强主业生产能力,在强化军品市场优势的同时扩大民品市场份额;此外,2020年公司增资安吉精铸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完善布局,巩固公司精铸件在国防武器装备配套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公司于2020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以6.89元/股价格授予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115名员工777万股(占总股本0.83%)限制性股票,预计在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后将成功绑定核心业务骨干利益,不断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望极大提升公司管理运营能力,加速业绩释放,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助力长远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军用航空锻造龙头,配套历史悠久且技术实力雄厚,并先后通过两次定增募投增强生产能力,龙头地位稳固,并有望核心受益于航空航发新型号批产上量带来的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同时公司不断剥离低效及亏损资产,加速聚焦航空主业的同时整体盈利能力仍有望逐渐提升;此外,公司于2020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在成功绑定核心业务骨干利益的同时,有望在费用控制端更进一步,加速业绩释放,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预计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3、17.62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6、26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液压民品减亏不及预期
江航装备 机械行业 2022-03-16 11.31 14.80 60.00% 12.33 9.02%
12.38 9.46%
详细
事件:2022 年3 月14 日晚,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9.53 亿元(+14.72%),归母净利润2.31 亿元(+19.23%),扣非归母净利润2.01亿元(+27.70%);其中Q4 实现营收2.29 亿元(-12.73%),归母净利润0.33 亿元(-7.49%);合同负债达3.79 亿,较上季度末增长66.23%。 点评:1) 全年营收实现较好增长,持续高研发投入保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收入端:2021 全年公司实现营收9.53 亿元,同比增长14.72%,高于集团增速,主要系公司加强市场开发拓展,挖掘潜在客户,收入规模扩大,各业务板块收入均有增长;其中航空业务实现收入5.99 亿元,同比增长18.92%,占营业收入62.85%,营收占比较2020 年进一步提升,公司航空产品配套所有在研、在役军机以及部分民机,当前航空装备加速换装列装,公司享受量和配套价值量的双重提升,未来增长确定性高;全年特种制冷业务实现收入2.32 亿元,同比增长11.37%,占营业收入24.30%,主要系特种制冷业务跟踪主机厂所“十四五”在研、预研项目,夯基础、强管理、扬长项、补短板,加强对海军主战舰艇调温设备的市场攻关,考虑到特种制冷市场更为广阔,预计将具备更高的业绩弹性;此外公司还积极推进航空装备全寿命周期服务保障,挖潜维修业务市场,扩大发动机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拓展轨道交通制氧机项目、自主研制新型氧气设备试验器,维修及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 亿元,同比增长2.81%,占营业收入12.85%。 利润端:2021 全年净利润增速为19.23%,扣非净利润增速27.70%,均高于营收增速。其中报告期毛利率为43.61%,同比增长2.10pct,达到公司成立以来年报毛利率的峰值,且近四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或主要系公司一直以来的攻坚改革和高研发投入见效,预计随着整体规模的提升,规模效应将带动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其中航空产品毛利率为41.23%,较2020 年提升1.52pct,或系一方面随着新机型的列装加速,公司新机型配套价值量更高,因此毛利率提升;其次随着公司交付规模的提升,设备和人力成本的分摊或有所下降;制冷业务毛利率41.04%,较2020 年提升3.47pct,主要系天鹅制冷积极争取新项目,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方舱空调业务与液冷设备业务增长;此外其他产品毛利率为59.40%,较2020 年提升5.09pct,主要系公司积极发展业务,本年毛利率较高的业务收入占比提高。 成本端:报告期间费用率为20.09%,同比大幅改善2.1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改善0.29pct,主要系营收增长较快,而相关费用仅小幅增长甚至财务费用大幅改善所致;本期管理费用率为14.12%,较去年同期提升0.67pct,主要是报告期内无社保减免,管理人员薪酬较上期有所增长,三 类人员费用增加。本期研发费用率为5.36%,同比减少0.79pct,公司或已进入研发投入稳定期,有望进入研发创收期。 2)单季度,分系统厂生产交付节奏存在季度性波动,建议关注全年业绩。 21Q4 营收同比下滑12.73%,环比下滑5.37%,Q4 净利润同比下滑7.49%,环比下滑52.86%,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分系统配套厂商,生产交付节奏与主机厂的节奏相匹配,呈现一定季节性属正常现象,建议关注全年业绩。 3)资产负债表中合同负债、存货多项指标逐季更优,来年高增长可期;回款改善叠加预收货款增加,现金流大幅改善。 资产负债表来看,订单饱满,公司处于加紧扩产、采购和生产阶段。公司2021 年各期末合同负债分别为0.16、2.22、2.28 和3.79 亿元,较2020年末大幅提升且逐季增长,主要系预收合同款增加;期末存货6.85 亿元,较期初增长68.72%,且全年保持逐季增长,参考年报,系根据市场订单提前备货、投产,我们认为公司当前订单饱满,资产负债表多指标反映处于加紧采购和生产状态;期末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435%,或系采购款增长导致。经营回款增加,公司现金流大幅改善。2021 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21 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出2.13 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预收货款增加所致;同时报告期末应收账款、短期借款等都有所下降,公司现金流大幅改善,预计财务费用率将持续改善。 航空机载设备细分领域地位突出,受益军机换装列装加速。公司航空产品配套所有在研、在役军机以及部分民机, 我国军机数量和结构都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十四五期间军机新增市场空间将达6500 亿元(测算参考前期报告《【安信军工】2021 年度投资策略》2020.12.31)。①国内唯一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基地,国内最大飞机副油箱制造商,受益军机换装列装加速;②随着军机代际的提升,新增油箱惰化系统,其他系统价值也有所提升,配套有望呈现量价齐升态势;③维修市场同样广阔,公司拓展相关产品的维修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④基于军用领域优势,拓展更为广阔的民航市场,未来有望起量。基于以上逻辑,我们认为公司航空产品将保持高于航空装备行业增速增长。 国内领先的特种制冷设备制造商,军民用市场更为广阔。在军用领域,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明显,系列型谱较全,产品主要包括方舱空调、装甲空调、舰船空调、冷液设备等产品,实现空陆海火箭军全军种覆盖,随着军用领域渗透率提升以及公司市场份额的增长,制冷领域有望贡献更高的业绩弹性。公司通过军用技术成果转化发展民用特种制冷设备,市场更为广阔。 改革攻坚已显成效,核心管理层持股保障长期发展。公司2016-2021 年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收入分别为7.7/6.8/6.6/6.8/8.3/9.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0.6/0.7/1.1/1.9/2.3 亿元),净利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2016-2021 年净利率提升25pct),系公司前期大刀阔斧改革,实施精简人员、退出非核心主业等多项措施,公司毛利率提升17pct 叠加费用率改 善11.5pct(其中研发费用率提升2.6pct)。其次公司2018 年引入战投并实施员工持股,核心管理层皆有持股。根据前期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公司主要股东均同意按照《增资协议》,承诺自2018 年6 月起60 个月不进行转让公司股份等,锁定期较长叠加核心管理层皆有持股,业绩释放动力充足。 投资建议:考虑到航空装备高景气,公司航空产品增速高于行业,制冷业务贡献更大业绩弹性,以及公司前期改革成效显著等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3.4、5.1 和7.6 亿元,对应PE 为25X、17X和11X,持续推荐,维持“买入-A”。 风险提示:军机换装列装进度不及预期,制冷领域竞争格局恶化,民用航空订单及国产替代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