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殷晟路

开源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90522080001...>>

20日
短线
17.65%
(第553名)
60日
中线
5.8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卧龙电驱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6-21 13.25 -- -- 12.79 -3.47% -- 12.79 -3.47% -- 详细
全球电机头部企业,内生外延助力多元布局公司创立于 1984年,以电机电控为主业,通过融合海外公司的品牌、技术优势与国内公司的制造成本优势,公司在高压驱动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高端和超高端家用电机、振动电机等领域已经逐步取得了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出货量稳定增长。 2024年公司有望享受设备以旧换新、飞行汽车从 0-1的双重政策红利,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11.42、 13.34、15.4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5.3、 13.1、 11.3倍, 考虑公司高压电机业务壁垒高,利润稳定性强,航空电机业务卡位优势明显, 2024年有望受益设备替代周期,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政策端鼓励低能耗电机,公司有望受益设备替代周期2024年 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指出产品设备能效水平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重要技术依据; 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用能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公司通过电机性能优化、铁芯高效化、铜线减量化、机壳轻量化等创新设计,电机能效水平行业领先,有望充分受益设备替代周期。 2024年低空经济元年,公司航空电机卡位飞行汽车在政策、产业双重催化下 2024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元年。 2019年公司开始布局航空电机产品, 2021年公司与沃飞长空达成战略合作并牵头参与电机适航标准的编写; 2022年公司与商飞共同研发航空电动力系统; 2023年公司 70KW 高功率航空电动力系统已头功工信部专家验收,成为唯一一家入选《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领军企业 TOP20》的电动力系统企业。 公司在飞行汽车电机业务布局先发优势明显,有望充分享受飞行汽车从 0-1的量产化红利。 风险提示: eVTOL 行业适航进展不及预期; 工业电机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
湖南裕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18 39.01 -- -- 40.00 2.54% -- 40.00 2.54% -- 详细
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头,绑定核心客户共同发展公司是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下游深度绑定核心大客户比亚迪、宁德时代,且两者均为其战略投资者,公司通过绑定核心客户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4/406/4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25.0/31.0亿元,EPS分别为2.19/3.30/4.0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6/12.3/9.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动力铁锂份额高+储能铁锂增速快+海外铁锂渗透低,铁锂市场空间广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主要受益于:(1)国内铁锂车型高份额:2023年国内铁锂车型装机量占比达67.3%,未来有望持续依托高性价比维持高份额;(2)全球储能发展方兴未艾:2022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130GWh,同比增长1.7倍,我们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TWh级别;(3)海外铁锂加速切入:铁锂在海外渗透率低,海外铁锂车型有望在2024-2026年陆续放量。 我们预计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储能需求维持高增速,海外铁锂从零到一,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需求有望超过232万吨,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需求量可达613万吨。 产能、管理、客户、盈利多位一体优势,龙头有望穿越周期产能:公司总规划产能超过100万吨,2021-2023年磷酸铁锂市场份额连续三年行业第一,份额超过30%;客户:绑定大客户宁德时代与比亚迪,B+C占国内铁锂车型份额接近80%;管理:优秀的库存管理、原材料采购能力是铁锂厂商的核心竞争力;盈利:公司凭借较大的规模优势、优秀的原材料采购及库存管理以及上游一体化优势,实现盈利能力优于同行。 风险提示:行业供给过剩风险;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风险;海外铁锂渗透不及预期风险。
豪鹏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6-17 45.20 -- -- 45.33 0.29% -- 45.33 0.29% -- 详细
消费电池平台型公司,大软包业务有望发力公司以镍氢电池业务起家, 2008年开始切入软包锂电池,目前软包锂电池、圆柱锂电池、镍氢电池三大业务均衡发展。公司产品终端客户主要为惠普、索尼、哈曼、大疆、罗技等国际头部客户,其中软包电池业务受益新客户放量,圆柱电池业务受益可穿戴设备终端景气度及客户新业务扩展,三大电池业务营收均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了消费电池业务的一站式均衡发展。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1.70、 4.09、 5.94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2.2、 9.2、 6.4倍, 2024年 PE 估值低于可比公司,考虑公司在细分赛道消费电池根据地业务稳固,技术积淀丰富,未来在手机笔电等大软包电池领域有望充分发力,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持续挖掘小而美细分赛道头部客户,新兴消费电池根据地业务稳固公司深度绑定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公司已进入惠普供应链,在蓝牙音箱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司与索尼、哈曼紧密合作,在个人护理领域公司与飞利浦、松下建立长期供应关系。与头部玩家的深入绑定一方面充分显示出公司优秀的产品配套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头部玩家需要对终端用户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进行长时间的联合研发和调试,因此在进入供应链后客户更换供应商的意愿很低,供应链稳定性及利润率稳定性强。 消费景气回暖,大软包电池有望贡献新增长动力在传统消费电池领域,短期看, 2023Q2起全球智能手机及笔记本需求明显回暖,2024年有望景气向上;中长期维度看, AIPC 逐步走向商业化,功耗提升有望刺激电池用量明显提升,同时日韩电池厂退出格局有望持续优化。 公司掌握多项消费锂电池核心技术,产品能量密度、容量一致性、快充速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在潼湖基地对现有产能进行转移及再扩产, 其中对笔电软包等聚合物软包电池扩产 1.8亿只, 大软包电池有望成为公司增长新发力点。 风险提示: 消费终端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新客户扩张不及预期。
英维克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6-07 23.75 -- -- 24.85 4.63% -- 24.85 4.63% -- 详细
数据中心液冷全链条自研龙头, 深耕液冷赛道多年, 竞争实力行业领先公司深耕数据中心精密温控 15年, 提供多种类精密温控空调, 由传统风冷逐渐拓展到水冷、间接蒸发冷、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等新兴技术。公司作为全链条液冷开创者, Cooinside 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在 2021年实现规模化商用,从服务器侧冷板、 SouKing 液冷工质和管路,到机柜侧快速接头、 Manifod、 Tank,再到机柜侧外部 CDU,以及一次侧冷源等, 实现了全链条产品自研自产。截至2024年 3月,已拥有超 900MW 液冷交付经验,产品案例丰富。 2023年数据中心液冷相关营收同比增长约 3倍,有望持续受益于液冷渗透率提升。 我们维持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4亿元、 6.94亿元、 9.47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34.2倍、 25.4倍、 18.6倍, 维持“买入”评级。 AI 高密度时代, 三大核心因素共振,液冷有望迎黄金发展时代当前国内外 AI 逻辑不断强化, AI 算力投资已逐渐步入正循环,今年有望成为液冷产业渗透率大幅提升之年,三大核心驱动因素为: (1)芯片侧: 高算力需求下,国内外算力芯片热功率不断攀升,传统风冷散热模组热点问题显著,新一代算力芯片已切换至液冷板散模组; (2)机柜侧: AI 集群对算力密度有一定要求,训练单元不宜过于分散, AI 服务器功耗增长带动机柜侧整体功耗持续增长,超过风冷散热极限; (3)生态侧: 电信运营商提出液冷三年愿景,引领液冷行业形成统一标准,降低液冷 TCO, 已陆续在项目中试行液冷方案,液冷生态逐渐完善。 液冷认证壁垒较高,公司温控产品已获华为等多家客户认可出于稳定性、可靠性等考虑,液冷温控行业先进入者一旦建立起自身客户资源、形成先发优势,新进入企业将很难在短期内争夺市场份额以及改变行业现有格局。 公司拥有风冷、水冷、间接蒸发冷、液冷等机房温控产品, 已规模应用于华为、中兴通讯、超聚变等数据中心集成商和服务器厂商; 百度、阿里、腾讯、 360等互联网厂商;中石油、中海油、政企、教育、医疗、银行等行业客户;万国数据、秦淮数据、世纪互联、数据港等第三方 IDC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运营商等, 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具备扎实的客户基础。 风险提示: PUE 政策变动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数据中心发展不及预期
爱科赛博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6-06 28.24 -- -- 30.91 9.45% -- 30.91 9.45% -- 详细
国产测试电源龙头,多领域产品力争国产替代公司以电力电子技术技术为基石,从特种电源产品出发逐步拓展至电能质量设备、精密测试电源领域,形成了精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与电能质量设备三大业务板块。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产品性能、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服务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加速研发技术创新,力争在小功率测试电源与高端工业特种电源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11.78、16.03、21.6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1、2.17、2.8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3.0、16.0、12.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大功率测试电源龙头地位稳固,小功率测试电源迎来国产替代良机大功率测试电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与新能源车三电领域,与下游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密切相关。大测试电源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主要应用于光储逆变器产品,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到2025年国内光储逆变器测试电源市场空间有望达32.3亿元。测试电源在新能源车领域则主要用于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及充电桩领域,预计到2025年整个新能源车领域测试电源的市场空间有望达27.8亿元。 综合国内外测试电源企业收入计算,预计2022年全国测试电源市场空间有望达70-100亿元,其中内资企业份额不足50%,且国产化率相对较低的主要是35kW以下的小功率测试电源。作为大功率测试电源国产化替代先锋,公司有望凭借其产品性价比优势加速在小功率电源国产替代进程,打开其收入上限。 传统特种电源触底回升,加速高端工业电源国产替代公司特种电源业务围绕民航保障、轨道交通、加速器领域展开了系列产品布局,2022年受下游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公司业务规模有所收缩,伴随行业景气度回升,公司传统领域特种电源收入有望触底回升。同时公司基于其底层技术优势,加速布局高端工业电源产品,力争在半导体射频电源与医疗领域电源实现国产替代。 电能质量设备产品布局全面,业务有望发展稳定伴随国内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配电网改造需求提升与下游用电场景多元化特点,公司作为国内老牌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国内配电网领域用电能质量设备需求逐步提升。 风险提示:光储逆变器产品研发需求不及预期;电动车新拓展客户不及预期;通用测试电源国产化不及预期;特种电源送样不及预期。
儒竞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29 59.15 -- -- 66.86 13.03%
66.86 13.03% -- 详细
热泵控制器龙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及工业自动化带来增长潜力公司主要产品为变频驱动器及系统控制器,以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 领域业务起家,拓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及工业自动化领域业务。公司在 HVAC/R 领域与国内外优质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及工业自动化领域业务具备增长潜力。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7.81、 25.49、 35.8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4、 3.73、 5.64 亿元, EPS 为 2.48、 3.96、 5.98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4.2、 15.1、 10.0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HVAC/R:热泵短期面临去库压力,中长期受益产业趋势HVAC/R 领域为公司基石业务,其中商用空调和热泵细分领域的营收占比较高。2021-2022 年欧洲市场热泵热销, 2021、2022 年 EU-14 热泵销量增速分别为 32%、38%。但 2023 年 EU-14 热泵销量同比下滑 5%,我们认为主要系能源价格、 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宏观经济使得住房新建、改造等投资放缓。中长期看,由于欧洲各国对热泵应用提出了政策规划,并陆续推进燃气/燃油锅炉禁令,热泵产业趋势较为清晰。公司在 HVAC/R 领域与博世、艾默生、阿里斯顿、 海尔、三菱重工海尔等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工业自动化: 积极打造增长新曲线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工业自动化领域业务为公司热泵控制器及变频技术的延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下游客户包括华域三电等头部电动压缩机企业, 2023 年板块营收 3.08 亿元,同比增长 80.6%,高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工业自动化领域目前营收体量较小,公司重视研发,持续加大在细分应用行业及机器人等细分市场领域的投入力度,业务具备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业务及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珠海冠宇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24 14.86 -- -- 15.14 1.88%
15.60 4.98% -- 详细
AIPC 商业化落地加速5 月 21 日微软将旗下 AI 助手 Copilot 全面引入了 Windows 系统,并且内置了OpenAI 的 GPT-4o 模型, 发布的 Surface Pro 的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算力来到了 40 TOPs(每秒万亿次处理),全球 AIPC 有望加速落地, 由于 AI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均要产生很高的电力消耗, AIPC 的功耗预计将明显高于普通 PC,对电池的性能及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作为笔电电池头部供应商有望明显受益。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预测为 6.9、 10.6、 14.6 亿元, EPS 为0.61、 0.94、 1.30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9、 14.9、 10.8 倍, 维持“买入”评级。 各大 PC 厂商积极布局 AIPC 市场,有望带来笔电新换机周期联想在 2023 年 10 月举办“AI for All”大会,提出联想 AIPC 预计在 2024 年 9月后正式上市,当年出货量占比达到 10%; 苹果拟每年投入 10 亿美元为全系列设备开发 AI 功能;惠普预计最早 2024 年推出全新 PC;宏基预计 AIPC 方案在2024-2025 年推出,随着芯片厂及 PC 厂的积极推动, AIPC 有望快速进入商业化轨道, 带来笔电新换机周期,同时由于 AI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均要产生很高的电力消耗, AIPC 的功耗预计将明显高于普通 PC,对电池的性能及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电电池公司有望核心受益。 公司为笔电电池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AIPC 产业趋势根据 Techno Systems Research 统计报告, 2023 年公司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的市占率为 31.1%,全球排名第二,公司与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华硕、 宏基、微软、亚马逊等多家头部笔电厂商保持稳定供货关系,量上有望受益 AIPC 带来的换机需求刺激,价格上受益电池性能要求提升和单机带电量提升带来的价格提升,有望充分受益产业趋势。 风险提示: 消费电池景气度不及预期; AIPC 推广不及预期;启停电池下游客户放量不及预期。
科威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4 39.73 -- -- 38.76 -2.44%
38.76 -2.44% -- 详细
测试电源国产化先锋,多场景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公司主营测试电源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车、氢能及半导体等多个新兴产业。作为国内大功率测试电源龙头,公司大功率测试电源业务有望随下游光储逆变器、新能源车销售及研发投入维持较高增长。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争提升小功率电源产品的国产化比例。此外公司前瞻布局的氢能与国产半导体产业景气度有望加速上行,作为国产领军的燃料电池、氢能电解槽与半导体测试系统主力供应商,公司订单和收入有望持续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7.79、10.73、14.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8、2.29、2.9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3.0、14.9、1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新能源大功率测试电源龙头,募投小功率电源产能加速国产替代大功率测试电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与新能源车领域,与下游产能扩张和实验室研发投入密切相关。大测试电源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主要应用于光储逆变器产品,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到2025年国内光储逆变器测试电源市场空间有望达32.4亿元。测试电源在新能源车领域则主要用于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及充电桩领域,预计到2025年整个新能源车领域测试电源的市场空间有望达27.7亿元。 公司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测试电源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产业进步。 综合爱科赛博对国内外测试电源企业收入统计,预计2022年全国测试电源市场空间达70-100亿元,其中内资企业份额不足50%。且国产化率相对较低的主要是35kW以下的小功率测试电源。作为大功率测试电源国产化替代先锋,公司有望凭借其产品性价比优势加速小功率电源国产替代进程,打开其收入上限。 前瞻布局氢能测试电源享受行业红利,助力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速氢能产业制氢端随着风光等新能源电力成本持续下降,国内绿氢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电解槽产能及出货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此外,在全国多省市支持及绿氢成本降低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及相应的电堆出货有望快速增加。 据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公众号和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4年国内电解槽招标和燃料电池电堆出货分别有望达4GW与3.7GW,均实现同比翻倍以上增长。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布局燃料电池及氢能电解槽测试电源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IGBT国内化率自2017年来实现稳步提升,公司作为国内IGBT测试系统国产化先锋加码研发投入,与下游客户密切配合助力IGBT国产化进程提速。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光储装机不及预期;燃料电池及电解槽出货不及预期。
盘古智能 机械行业 2024-05-06 24.43 -- -- 25.55 4.58%
27.99 14.57% -- 详细
业绩稳定增长,股权激励影响费用短期承压盘古智能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公司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4.09 亿元, yoy+19.2%;实现归母净利润 1.11 亿元, yoy+2.3%;其中 2023Q4 实现营业收入 1.2 亿元, yoy+5.0%;实现归母净利润 0.35 亿元, yoy+3.5%。 2024Q1 实现营业收入 0.82 亿元, yoy-6.5%;实现归母净利润 0.13 亿元, yoy-54.5%。 公司 2023年业绩稳步提升, 考虑到公司 2023 年开展的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会对2024-2026 年利润造成阶段性影响,我们下调其 2024-2025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0.92/1.49 亿元(原 1.63/2.15 亿元), 新增 2026 年盈利预测 2.12 亿元, EPS 为 0.62/1.00/1.43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39.2/24.2/16.9倍。公司自主研发的风电液压变桨系统有望实现进口替代成为新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主营产品优化升级,拓宽应用领域公司的核心产品风电集中润滑系统在国内的市占率超过 50%且多年位居第一, 产品基本覆盖了多数国内外知名风机设备制造商,正逐步将集中润滑系统的应用领域扩展至工程车辆、工业机床等工业领域。同时,公司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 2023年实现出口收入 0.49 亿元, yoy+29%,收入占比 12%, 持续提升风电润滑系统的海外市场份额。 增加产品储备,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公司 2023 年实现液压系统收入 0.7 亿元, yoy+69%, 其中液压站产品已全面覆盖国内主要风机厂商, 实现批量化供货, 液压变桨系统在金风科技完成了台架测试, 测试通过后有望快速打破国内中高端液压系统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外, 公司成功推出齿轮箱润滑系统和膜片联轴器, 持续丰富产品结构。 风险提示: 风电行业政策调整;下游风电整机降本压力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公司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非风电领域开拓情况不及预期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30 8.32 -- -- 9.30 11.78%
9.30 11.78% -- 详细
2024Q1营收环比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华自科技发布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23.7亿元,yoy+41.0%,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 yoy+5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95亿元, yoy+55.9%,亏损规模相较 2022年进一步收窄。其中 2023Q4公司实现营收 2.9亿元, yoy-30.3%,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单 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0.24亿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0.31亿元。 2024Q1公司实现营收 7.7亿元, yoy+95.4%,实现归母净利润 0.03亿元, yoy+110.6%,环比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01亿元, yoy+102.4%,环比扭亏。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15.6%/-0.9%,分别环比+14.6/+73.8pct,营收和毛利率层面均明显环比改善。 考虑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的储能系统产品盈利能力下滑, 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其 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1.31亿元(原 3.59/5.68亿元), 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1.79亿元, EPS 为 0.26/0.33/0.4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3.6、 26.4、 19.4倍, 考虑行业近期竞争加剧及产品价值量通缩影响, 下调至“增持”评级。 l 储能业务高增,海外储能有望打开增量市场空间2023年公司新能源(源、网、荷、储)设备及系统业务实现营收 10.8亿元,yoy+52%,毛利率为 20.8%, yoy-4.1pct。 公司基于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核心优势,提前布局储能业务(包括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以差异化产品打造市场竞争力,实施了多个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并利用此前小水电站渠道优势,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 在乌干达、坦桑尼亚、科特迪瓦、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中标多个集中式储能、水光储、光储柴多能互补项目。 l 锂电设备稳定发展, 环保业务触底回升2023年公司锂电池智能设备业务实现营收 8.6亿元,yoy+23.7%,毛利率为 16.6%,yoy-2.1pct,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售价有所下滑。 环保与水处理业务实现营收 3.8亿元, yoy+67.8%,毛利率为 21.2%, yoy-1.2pct。 l 风险提示: 储能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禾望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29 18.60 -- -- 20.68 9.94%
20.45 9.95% -- 详细
毛利率持续环比提升,受参股公司股价变动影响利润略不及预期禾望电气发布 2024年一季报, 公司 2024Q1实现营收 5.5亿元, yoy-10%,qoq-51.8%。实现归母净利润 0.55亿元, yoy-29.5%, qoq-4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0.71亿元, yoy+29.3%, qoq-29.7%,扣非归母净利水平超此前预测。 2024Q1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44.0%/11.4%,分别环比+5.0/+2.5pct。费用率方面, 2024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0.8%/5.5%/13.4%/1.4%,环比 2023Q4分别-0.9/+1.0/+3.1/+0.6pct。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26亿元,主要系参股公司锴威特股价变动。2024Q1国内收入 5.0亿元,yoy-11.1%,毛利率为 43.6%,yoy+12.8pct; 海外收入 0.37亿元, yoy+5.6%,毛利率为 47.4%, yoy+4pct。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为 5.65/7.00/8.98亿元, EPS 为1.28/1.58/2.0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4.9/12.0/9.4倍, 维持“买入”评级。 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持续环比提升, 竞争优势显著公司 2024Q1新能源电控业务实现营收 4.19亿元, yoy-12.2%, qoq-54.6%,主要系国内行业竞争加剧, 公司对部分低价订单进行筛选,毛利率为 41.2%,qoq+4pct,自 2022Q2以来连续 7个季度环比提升。 工程传动业务订单确收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业绩,静待拐点到来2024Q1工程传动业务营收为 0.62亿元, yoy-29%, qoq-57%,同比下滑主要系下游工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产品确收不及预期影响,毛利率为 40.2%,qoq-6.9pct。 2023年, 公司工程传动产品在国家管网大型天然气输送领域成为国内领先品牌, 在深井全变频钻机、大型油气压裂、大型试验台、大型轧钢、盾构机等细分市场成为国内领先品牌, 1700冷连轧和 1450热连轧整线主传动向海外发货;在齿轮箱测试等大型试验台领域持续领先,并实现海外销售。 风险提示: 新能源电控业务降本不及预期; 工程传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平高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26 15.45 -- -- 15.80 2.27%
19.60 26.86%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Q1报告,业绩迎来高质量开门红平高电气发布2024Q1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0.44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52.7%;扣非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49.1%。 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5.2%/12.6%,同比分别提升4.4/3.7pct;期间费用率10.4%,同比提升1.0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3%,同比提升0.3pct;管理费用率为3.2%,同比下降0.1pct;研发费用率为3.6%,同比提升0.9pct;公司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72/15.69/17.31亿元,EPS为0.86/1.16/1.28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7.9/13.4/12.1倍,维持“买入”评级。 在手订单充裕,高压产品占比逐渐提高,配网和国际业务有望带来新增量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同比增长44.2%,2024Q1合同负债14.1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12.6%,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公司2024Q1重点项目逐渐交付实现收入,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特高压和超高压的高毛利产品占比将逐渐提高,毛利率有望显著提高。公司2023年特高压专项招标、国网集招所投标段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配网协议库存14个省份所投标段占有率保持领先,17个省份中标额同比实现增长,价值链高端产品合同持续提升。国内网外市场多点开花,保持稳定增长。公司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成功将产品推广到全球70多个国家与地区,并建立了完整的海外营销网络。170千伏HGIS、24千伏充气柜等真空环保系列产品通过TCA认证,签订24-36千伏环网柜产品单笔最大海外订单,占领欧洲高端市场新高地;签订印尼南苏电气一体化等工程合同,实现市场新突破。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不及预期、宏观及政策风险、海外投资环境变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财务及汇率风险、公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英维克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4-18 21.40 -- -- 34.63 23.68%
26.47 23.69% -- 详细
商誉减值影响短期业绩,温控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下游应用多点开花英维克发布 2023年年报,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35.29亿元, yoy+20.7%。 归母净利 3.44亿元, yoy+2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3.16亿元, yoy+24.3%。 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分别为 7.5%/4.4%/7.5%/0.2%,分别环比+0.3/+0.4/+0.7/+0.1pct,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0.81亿元,其中计提上海科泰运输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商誉 0.75亿元,商誉价值账面剩余 1.57亿元,支付股权激励费用 0.66亿元,影响公司归母净利 0.56亿元。 2023Q4实现营业收入 14.6亿元, QOQ+74.9%, yoy+1.3%。归母净利 1.34亿元, QOQ+13.6%, yoy-17.8%。 扣非归母净利 1.29亿元, QOQ+20.6%, yoy-17.9%。单 Q4毛利率为 32.0%,QOQ-1.6pct,净利率为 9.2%, QOQ-5.3pct。 考虑股权激励费用将在 2024年有所下降叠加收入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我们上调公司 2024-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其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5.14/6.94亿元(原 5.02/7.00亿元), 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9.47亿元, EPS 为 0.90/1.22/1.6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0.6、22.7、16.6倍, 考虑其储能温控及数据中心温控龙头地位, 维持“买入”评级。 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公司机房温控节能设备实现营收 16.4亿元, yoy+14%,毛利率为 31.5%,yoy+6pct,主要系公司数据中心液冷产品交付占比提升。 2024年公司计划持续在液冷数据中心和液冷服务器领域加大拓展力度,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在液冷算力领域加大海外合作与推广力度。 储能温控稳步增长, 新品持续研发投入保障产品竞争力公司 2023年实现储能温控收入 12.2亿元, yoy+44%,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多场景储能温控产品开发, 2023年 8月推出针对工商业储能推出的抽屉式液冷机组,2023年 10月公司发布了 3D-TVC 零功耗相变液冷技术。 2024年公司计划持续升级迭代储能产品,加大产品性能领先优势同时优化产品生产成本,力争实现储能温控市场份额稳定提升。 风险提示: 储能温控行业竞争加剧; 数据中心及服务器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绿能慧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16 6.97 -- -- 6.90 -1.00%
6.90 -1.00% -- 详细
充电桩营收翻倍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公司发布 2023年报, 2023年实现营收 6.50亿元,同比+127.12%,实现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06亿元,同比扭亏。 其中, 2023年公司充电桩销售实现收入 5.05亿元,同比+131.33%,毛利率 33.34%,同比+5.72pct; 工程施工实现收入 0.70亿元, 毛利率 10.24%。 考虑公司铁路业务尚未剥离,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为 1.3、 2.5亿元(原 1.9、 3.6亿元), 预计 2026年归母净利 3.7亿元, EPS 为 0.19、 0.36、 0.5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为 37.4、 19.7、 13.1倍,公司充电桩产品具备品牌竞争力,有望充分受益充电桩行业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人员规模扩充以备后续发展2023年 公 司 整 体 毛 利 率 与 净 利 率 分 别 为 26.71% 与 2.68% , 分 别 同 比+6.08/+36.38pct, 毛利端大幅提升,净利端扭亏为盈。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2.90%/6.68%/4.28%/0.14%,分别同比+1.15/-10.64/-0.24/-0.56pct。 公司规模增长,人员随之扩充, 2023年公司人才规模已达到 600人左右,销售、研发费用相应增加,管理费用随规模效应摊薄。 积极布局生产基地,保障未来产能需求公司已于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咸阳经开区(建设中)、南充顺庆区布局生产基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相关基地将在原充电&储能产品产线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投入上游零部件、电池 PACK 等自动化生产线。 与重要客户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积极进行海外业务布局公司业务已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亚洲、欧洲等多个海外市场,并与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小桔充电、 BP、壳牌等国内外能源企业,及部分地方城市投资平台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风险提示: 充电桩行业竞争加剧、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威迈斯 机械行业 2024-02-27 33.80 -- -- 39.26 16.15%
39.26 16.15%
详细
公司 2023 年实现净利润 5.0 亿元,位于业绩预告上沿公司发布 2023 年度业绩快报。(1) 2023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55.2 亿元,同比增长44%;(2) 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0 亿元,同比增长 70%,位于业绩预告上沿。对应公司 2023 年整体净利率 9.1%,同比+1.4pct。 公司是车载电源第三方供应商龙头, 800V 及海外进展领先行业,我们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5.16、 74.84、 97.96 亿元(原预测为 52.10、 68.42、 88.4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4、 7.05、 9.36 亿元(原预测为 4.97、 6.57、 8.26 亿元), EPS 为 1.20、 1.67、 2.22 元/股(原预测为 1.18、 1.56、 1.96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7.9、 19.9、 15.0 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3Q4 单季度业绩环比高增,净利率环比大幅提升分季度看。(1)公司 2023 年 Q1-Q3 营收分别 10.4、 12.1、 13.4 亿元, Q4 营收19.3 亿元,环比+44%;(2)公司 2023 年 Q1-Q3 归母净利分别 0.9、 1.2、 0.8 亿元, Q4 归母净利 2.1 亿元,环比+179%。公司 2023 年 Q1-Q3 净利率分别 8.4%、10.2%、 5.7%, Q4 净利率 11%,环比+5.3pct。 短期不利因素逐步消除,发货结构变化产品均价回升公司 2023Q4 业绩环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系: (1) 2023Q3 受境外客户放假影响,海外营收占比下降, Q4 随境外客户假期结束,海外营收占比有所回升;(2) Q4 为传统旺季,国内主要客户第四季度销售规模上升;(3)售价方面, Q4 产品发货结构变化,产品均价有所回升;(4)成本方面,芜湖花津工厂 Q3 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的短期不利因素逐步消除。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