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娟廷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50524090007。 化工行业分析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本科。...>>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7.14%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5-01-01 19.02 -- -- 20.49 7.73%
21.42 12.62% -- 详细
事件:2024年12月2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的公告:2025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和税目进行调整。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5年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降低乙烷、部分再生铜铝原料的进口关税。 投资要点:乙烷进口关税调整,公司原材料成本有望降低2025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和税目进行调整。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5年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为服务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2025年增列乙烷本国子目,乙烷进口暂定税率为1%(乙烷商品的最惠国税率为2%)。公司轻烃裂解制烯烃项目每年需要进口大量乙烷,通过与美国头部能源公司ET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在美国共同拥有码头、管道资产,获得乙烷资源,上下游供应链配套完善。本次关税调整有利于扩大国内乙烷进口,保障公司现有产能及在建项目乙烷原材料需求,同时将进一步降低公司进口乙烷原材料成本。 多项目有序推进,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成长空间2024年7月16日,公司发布关于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的公告,公司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经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一次开车成功,有效解决了卫星化学C3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的问题,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公司嘉兴基地加快推进26万吨高分子乳液项目,拓宽丙烯酸酯下游向高端纺织乳液、涂料乳液、粘合剂、电池粘合剂与涂覆剂等化学新材料发展,促进公司产业链在质与量上的大幅提升。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一阶段项目总投资额约121.50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为2套10万吨/年α-烯烃(LAO)装置、1套9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45×2)、1套4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12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一套26万吨/年芳烃处理联合装置及配套的200万吨/年原料加工装置(含WAO配套装置)。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上游乙烯产能规模;同时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的技术,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mPE)、聚乙烯弹性体(POE)、润滑油基础油(PAO)、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新材料,进一步夯实公司功能化学品、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基础,支撑公司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531、6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8、95亿元,对应PE分别11、9、6倍。公司C2业务成本优势显著,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成长空间,加速布局POE等各类新材料,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情况、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经济大幅下行、乙烷价格大幅震荡、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存在不确认性。
史丹利 基础化工业 2024-11-14 7.58 -- -- 8.15 7.52%
8.15 7.52%
详细
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利润,2024Q3业绩承压2024年10月19日,史丹利公告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79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亿元,同比增长14.6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44%,同比增长0.2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8.20%,同比增长0.2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8.15%,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22.06亿元,同比-8.05%,环比-27.52%;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14.88%,环比-43.39%;ROE为2.34%,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17.21%,同比下降2.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0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59%,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3个百分点。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6亿元,同比-1.93亿元,环比-8.3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0.27亿元,环比-1.18亿元;实现毛利润3.80亿元,同比-0.89亿元,环比-2.17亿元。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9月份销量同比下降,以及整体毛利率同比出现了一定下滑所致。8月底至9月尿素和钾肥等原料价格下降,下游经销商多持买涨不买跌心态,导致公司9月份产品销量下降。同时,公司结合原料价格下降情况、行业情况、公司销售政策等,对第三季度发货施行了约3000多万元的保价政策,使产品毛利有所下滑。据wind数据,2024Q3氯基复合肥均价为2470元/吨,同比+3%,环比+1%,价差为291元/吨,同比+5%,环比-9%;磷酸一铵均价为3296元/吨,同比+18%,环比+8%,价差为817元/吨,同比+44%,环比+34%;复合肥原材料端,尿素均价为2060元/吨,同比-17%,环比-9%。 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费用为0.94亿元,同比-0.06亿元,环比-0.15亿元;管理费用为0.88亿元,同比-0.04亿元,环比+0.02亿元;研发费用为0.77亿元,同比-0.24亿元,环比-0.35亿元;务费用为-0.02亿元,同比+0.05亿元,环比+0.07亿元。2024Q3公司投资净收益为0.50亿元,同比+0.25亿元,环比+0.07亿元,主要系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加。 磷化工项目投产在即,磷肥原料供给能力有望增强公司“南北磷化工”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据公司2024年中报,公司黎河肥业的新建扩建项目已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上半年正在产能爬坡阶段,黎河肥业项目建设了年产磷酸一铵60万吨、喷浆硫基复合肥30万吨、水溶肥6万吨的生产能力。该项目覆盖东北和中原地区大部分市场,不仅能满足公司在北方地区对磷肥原料供给,还能填补公司北方市场喷浆硫基复合肥产品的空白。松滋新材料公司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及其配套项目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40万吨/年新型专用肥装置、180万吨/年选矿装置、12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30万吨/年湿法磷酸装置、40万吨/年多元素酸性生理专用肥装置、150万吨/年磷石膏净化装置、5万吨/年高档阻燃消防材料装置,已通过单机试车、联调联试及联动试车,进入试生产阶段。 湖北金贮磷石膏库项目建设也在积极推进,截至2024年中,磷石膏资料库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完成,西侧库区具备投用条件。黎河肥业项目和湖北松滋项目的顺利投产和实现效益,将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销量,进而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120、1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3、9.17、10.58亿元,对应PE分别11、9、8倍。公司立足复合肥主业,在品牌力、营销渠道建设、新产品研发、农化服务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磷化工项目建设,形成磷化工—磷肥—复合肥的完整产业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芭田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11-13 8.28 -- -- 9.31 12.44%
9.31 12.44%
详细
工程矿产量降低, 三季度业绩同环比下降2024年 10月 30日, 芭田股份公告 2024年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34亿元, 同比下降 3.23%;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4亿元, 同比增长 6.8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8.18%, 同比下降 0.21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22.44%,同比增长 1.61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8.43%, 同比增长 0.80个百分点。 其中, 公司 2024Q3实现营收 8.82亿元, 同比-11.55%, 环比-1.43%; 实现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 同比-23.00%, 环比-44.42%; ROE 为2.12%, 同比下降 0.89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 1.72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19.83%, 同比下降 0.91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 2.28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6.18%, 同比下降 0.90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 4.75个百分点。 2024Q3, 公司实现营收 8.82亿元, 同比-1.15亿元, 环比-0.13亿元; 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 同比-0.16亿元, 环比-0.43亿元; 毛利润 1.75亿元, 同比-0.31亿元, 环比-0.23亿元。 2024年第三季度复合肥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市场销售不景气, 导致收入降低, 同时公司小高寨磷矿产能已完成 90万吨/年至 200万吨/年的变更,2024年第三季度正在进行最后收尾工程和试生产的准备工作, 导致工程矿产量降低, 影响三季度业绩。 据 wind 数据, 2024Q3磷矿石均价 1017元/吨, 同比+13.85%, 环比+0.75%; 氯基复合肥均价为2470元/吨, 同比+2.74%, 环比+0.73%, 价差为 291元/吨, 同比+5.13%, 环比-8.99%。 期间费用方面, 2024Q3公司销售费用为 0.22亿元, 同比-0.13亿元,环比+0.03亿元; 管理费用为 0.40亿元, 同比+0.01亿元, 环比+0.01亿元; 研发费用为 0.08亿元, 同比-0.02亿元, 环比-0.01亿元; 财务费用为 0.18亿元, 同比+0.07亿元, 环比-0.03亿元。 据 wind 数据, 2024年四季度以来( 截至 2024年 11月 4日) , 磷矿石价格为 1018元/吨, 较 2023Q4增长 3.34%, 较 2024Q3增长0.10%。 公司小高寨磷矿产能已完成 90万吨/年至 200万吨/年的变更, 磷矿石销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目前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 我们看好四季度业绩增长。 n 磷矿石产能增至 200万吨/年, 业绩有望高速增长2020年 5月, 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芭田收到《采矿许可证》 。 贵州小高寨磷矿矿石资源量为 6392万吨, P2O5平均 26.74%。 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芭田于 2023年 12月 28日向贵州省应急管理厅提交《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 于 2024年 3月 22日获得《省应急厅关于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小高寨磷矿安全设施( 重大变更) 设计审查的批复》 , 小高寨磷矿获批生产建设规模从90万吨/年增加至 200万吨/年。 公司磷矿石获批建设、 开采规模的扩大, 有利于扩大和完善上下游产业, 进一步推进磷化工一体化战略, 形成从磷矿、 磷精矿、 高纯磷酸( 盐) 的磷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产业链, 实现富矿多开采和磷资源的高效利用。 n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2、 45、 4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4、 7.24、 8.56亿元, 对应 PE 分别 23、 10、 9倍, 公司磷矿石开始放量, 多项目有序推进, 看好公司成长性, 维持“买入” 评级。 n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未来需求下滑; 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24-11-13 6.20 -- -- 6.55 5.65%
6.78 9.35%
详细
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公司Q3业绩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65.41亿元,同比下降4.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47亿元,同比下降16.4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5%,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15.20%,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15%,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7904.10亿元,同比-9.80%,环比+0.54%;实现归母净利润85.44亿元,同比-52.15%,环比-50.86%;ROE为1.04%,同比减少1.2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0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4.05%,同比减少2.14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4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25%,同比减少1.18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24个百分点。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65亿元,同比减少10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减少87亿元;实现毛利润3596亿元,同比减少24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油气当量产量386.06百万桶,同比增长2.6%,其中原油产量为211.29百万桶,同比增长0.3%,原油实现价格为76.56美元/桶,同比+1.1%;天然气产量10481.4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6%,天然气实现价格7.4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4%。前三季度勘探及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为452.0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加工原油19069万吨,生产成品油11660万吨,其中汽油产量为4921万吨,同比增长4.1%,柴油产量为4329万吨,同比下降10.7%,煤油产量为2410万吨,同比增长10.5%。前三季度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为61.5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成品油总经销量18167万吨,同比增长0.6%。前三季度营销和分销板块息税前利润为198.6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化工产品经营总量为6217万吨,实现全产全销售。 前三季度化工板块息税前亏损为47.87亿元。 2024Q3,公司实现营收7904亿元,同比-858亿元,环比+42亿元;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93亿元,环比-88亿元;毛利润1111亿元,同比-309亿元,环比-108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油价快速下跌,公司库存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同时石油石化产品毛利下降,公司三季度毛利同环比下降。按照分部财务信息来看,公司第三季度勘探与开发事业部实现营收668亿元,同比-4%,环比-10%,实现经营收益135亿元,同比-2%,环比-11%;炼油事业部实现营收3740亿元,同比-7%,环比-0.38%,实现经营收益-5亿元(2024Q2为2亿元,2023Q3为76亿元);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实现营收4187亿元,同比-8%,环比-8%,实现经营收益26亿元,同比-65%,环比-61%;化工事业部实现营收1283亿元,同比+0.31%,环比-4%,实现经营收益-17亿元(2024Q2为-16亿元,2023Q3为6亿元)。 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费用为155亿元,同比-1亿元,环比+0.43亿元;管理费用为133亿元,同比-13亿元,环比+8亿元;研发费用为42亿元,同比+4亿元,环比+12亿元;财务费用为27亿元,同比+2亿元,环比-9亿元。2024Q3公司其他收益为30亿元,同比+2亿元,环比+14亿元;投资净收益36亿元,同比+47亿元,环比+1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5亿元,同比+76亿元,环比-3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为5亿元,同比+2亿元,环比-12亿元。 在建项目持续推进,加大探勘与开发板块资本支出2024年前三季度资本支出人民币863.50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507.65亿元,主要用于济阳、塔河等原油产能建设,川西等天然气产能建设以及油气储运设施建设;炼油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125.73亿元,主要用于镇海炼化扩建、广州石化技术改造、茂名石化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营销及分销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55.65亿元,主要用于“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网络发展、现有终端销售网络改造、非油品业务等项目;化工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154.35亿元,主要用于镇海二期、茂名等乙烯及高端材料项目建设;总部及其他资本支出人民币20.12亿元,主要用于科技研发和信息化等项目建设。 回购及增持公司股份,彰显企业长期价值2024年9月,公司开始实施A股及H股回购。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7,490,800股,占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总股本的比例为0.01%,购买的最高价为人民币6.40元/股、最低价为人民币6.17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47,315,369元(不含交易费用);已累计回购H股股份111,192,000股,占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总股本的比例为0.09%,购买的最高价为4.89港元/股、最低价为4.31港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506,261,070.60港元(不含交易费用)。 基于对中国石化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拟自2023年11月11日起的12个月内通过自身及其全资子公司增持中国石化A股及H股股份。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通知,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297,263,456股股份。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473、32207、329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4、651、701亿元,对应PE分别14、12、11倍。公司经营稳健,在勘探、炼油、化工等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及天然气价格波动、油气储量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及政策、国际政治不确定影响油价、行业监管及税费政策风险、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11-06 21.78 -- -- 23.88 9.64%
25.19 15.66%
详细
投资要点: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2024Q3利润同环比大增2024年10月28日,川恒股份公告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3亿元,同比增长29.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增长36.7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1%,同比增长0.6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35.29%,同比减少1.49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6.88%,同比增加0.36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14.89亿元,同比+24.98%,环比+3.39%;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45.97%,环比+45.41%;ROE为5.56%,同比增加0.7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72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38.74%,同比减少1.2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5.9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1.86%,同比增加2.48个百分点,环比增加6.50个百分点。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2.97亿元,环比+0.49亿元;毛利润5.77亿元,同比+1.01亿元,环比+1.05亿元;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1.00亿元,环比+0.99亿元。2024年三季度,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工业级磷酸一铵及磷酸二氢钙等产品价格同比增长,公司业绩同比大增。据Wind数据及卓创资讯,2024Q3磷矿石均价为1017元/吨,同比+14%,环比+1%;工业级磷酸一铵均价为5783元/吨,同比+14%,环比-4%,价差769元/吨,同比-5%,环比-37%;磷酸二氢钙价格为3833元/吨,同比+15%,环比+2%,价差1336元/吨,同比+2%,环比-4%;磷酸均价为6609元/吨,同比-5%,环比基本持平,价差为717元/吨,同比-67%,环比-32%。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24/0.57/0.41/0.27亿元,同比+0.06/+0.01/+0.19/-0.15亿元,环比+0.01/-0.04/+0.17/-0.02亿元。 收购老寨子磷矿58.5%股权,磷矿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控股子公司福麟矿业持有小坝磷矿采矿权、新桥磷矿山采矿权、鸡公岭磷矿采矿权三个采矿权。2024年上半年福麟矿业实现磷矿石开采总量146.36万吨,主要提供给公司自用,保障公司正常生产,外销磷矿石27.23万吨。公司在建鸡公岭磷矿250万吨/年及参股老虎洞磷矿500万吨/年磷矿石产能,随着产能陆续释放,公司资源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2024年8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受让黔进矿业持有黔源地勘58.5%股权涉及矿业权投资的公告,公司拟以现金8.275亿元收购贵阳黔进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贵州黔源地质勘查设计有限公司58.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黔源地勘58.5%的股权,黔源地勘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黔源地勘主要资产为老寨子磷矿采矿权,老寨子磷矿矿区范围内的保有资源量为b磷层磷矿石总资源量5,817.18万吨,平均品位为23.89%,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核定老寨子磷矿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标的公司已于2024年5月取得采矿权许可证,设置基建期为3年,另设置达产期一年,预计投产时间为2027年底,达产时间为2028年底。本次交易旨在保障公司发展所需原材料,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资源布局,有利于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66、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5、12.04、15.20亿元,对应PE分别12、10、8倍,公司磷矿石产能逐步扩张,多项目有序推进,看好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中国化学 建筑和工程 2024-11-06 8.19 -- -- 9.08 10.87%
9.08 10.87%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31日,中国化学公告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7.45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8亿元,同比增长3.0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1%,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9.08%,同比增加0.8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14%,同比增加0.07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437.08亿元,同比+8.42%,环比-4.71%;实现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28.57%,环比-38.44%;ROE为1.65%,同比增加0.25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0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8.42%,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环比减少2.3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51%,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35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三季度盈利同比增加,前三季度新签合同稳中有增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08亿元,同比+33.96亿元,环比-21.58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2.22亿元,环比-6.24亿元;毛利润36.66亿元,同比+4.79亿元,环比-12.44亿元。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费用为1.26亿元,同比+0.18亿元,环比+0.23亿元;管理费用为8.25亿元,同比+0.89亿元,环比+0.64亿元;研发费用为17.06亿元,同比+2.30亿元,环比+2.86亿元;财务费用为-0.003亿元,同比-0.228亿元,环比-1.501亿元。2024Q3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51亿元,同比+0.58亿元,环比+2.46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0.49亿元,同比-0.61亿元,环比-1.77亿元。 新签合同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2840.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亿元,增幅0.07%。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218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29亿元,增幅9.82%,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6.87%;境外新签合同额657.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3.21亿元,降幅22.72%,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3.13%。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2710.21亿元,占比95.40%(其中化学工程新签合同额2116.95亿元,占比74.52%);新签勘察设计监理咨询30.91亿元,占比1.09%;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63.64亿元,占比2.24%;新签现代服务业合同额7.80亿元,占比0.27%。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805.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3.80亿元,降幅18.59%。三季度公司新签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净化装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11.20亿元)、上海市老兵到家拥军便民服务站项目(EPC)合同(20.00亿元)、湖北新祥云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祥云磷系新材料项目180万吨/年选矿装置1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装置10万吨/年中端阻燃材料装置1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一铵装置20万吨/年多元素酸性生理专用肥装置及全厂公用工程EPC合同(10.28亿元)、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全厂系统工程及辅助设施EPC工程总承包合同(12.58亿元)等合同。 实业项目有序推进,实业强企战略迈开坚实步伐公司中国化学实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创新技术+特色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以技术研发为“核”,聚焦于高性能纤维、高端尼龙新材料、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研发,主攻己内酰胺、己二腈、气凝胶、环保可降解塑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拓展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领域,实现“产业反哺、研发支撑、工程优化、产业提升”的有机结合。2024年上半年,化工新材料生产、高端装备制造、电站运营、污水处理等在运实业项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环保达标排放,产品质量合格,无非计划停车。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满负荷生产;中化学装备科技集团所属桂林橡院公司、华谊装备公司、沧州冷却公司均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高端装备聚焦“化机+橡机+塑机”协同发展;电站运营项目卡尔蒂姆电站运行平稳,持续创效;污废处理项目生产负荷逐步提升,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天辰齐翔、华陆新材等新投运实业项目积累运行数据和生产经验,不断优化运行。天辰齐翔新材料项目丙烯腈生产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华陆新材积极开拓市场,为适应终端客户需要探索生产多类别多型号产品,完成了表面毡气凝胶电池隔热片等新产品的开发和试生产,产品出口国外。赛鼎科创3万吨/年相变储能材料、内蒙新材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二季度顺利中交,7月底转入试车阶段。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27、2007、21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66、73亿元,对应PE分别9、8、7倍。公司是化学工程龙头企业,实业项目开启第二成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生产安全环保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实业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在研项目失败风险。
瑞华泰 基础化工业 2024-11-04 13.63 -- -- 16.65 22.16%
16.65 22.16%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30日,瑞华泰公告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14.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9亿元(去年同期为-0.08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9%,同比下降4.24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8.14%,同比减少9.4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0.35%,同比减少16.67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1.07亿元,同比+23.87%,环比+38.69%;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2023Q3为0.003亿元,2024Q2为-0.20亿元);ROE为-1.31%,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0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9.05%,同比减少7.6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5.0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1.70%,同比减少12.0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3.61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嘉兴项目逐步放量,Q3营收同环比增加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17万元,同比+2065万元,环比+2990万元;毛利润2041万元,同比-270万元,环比+956万元;归母净利润-1254万元,同比-1280万元,环比+702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第一,受市场竞争加剧及产品结构变动使销售价格下降,同时嘉兴项目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单位固定成本相对较高,销售价格下降、单位固定成本上升;第二,嘉兴项目投产后费用化利息和折旧增加使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同比增加。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168/1162/922/974万元,同比-19/+270/+122/+595万元,环比-15/-47/+42/+124万元。公司通过突破化学工艺法、加大新产品上线试制资源调配、重点推进电子领域PI市场以调整产品结构等策略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加剧。随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化学法产线陆续投产、产能逐步得到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 嘉兴项目逐步放量,CPI处于工艺优化阶段截至2024年半年报,公司嘉兴1600吨募投项目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持续推进生产线的工艺稳定性和各公辅系统运行验证,其中2条生产线于2023年9月份投入使用,今年二季度新增2条生产线投入使用,持续提升产线产效和质量稳定性。其余2条化学法生产线正进行产线的工艺调试和产品调试,验证工艺稳定性,推动全线投料试产。嘉兴项目陆续投产后,新增产能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的产品布局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对电子领域产品的供应保障能力。多产线为多应用领域及多产品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多的研发上线资源,同时多产线为多品类产品的生产提供了生产效率的保障。未来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在保持既有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推动电子市场及新能源市场的拓展,重点推进TPI、COF用PI、高导热PI等新产品,提升经营质量。 截至2024年半年报,公司自主掌握CPI薄膜制备的核心技术,基于现有生产线于2018年成功生产出CPI薄膜,该等产品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可折叠次数超过20万次,关键性能通过国内终端品牌厂商的评测,已实现样品销售,用于终端品牌厂商及其配套供应商的产品测试;公司正在研发的柔性OLED用CPI薄膜项目光学级中试产线处于装备与工艺优化阶段,在CPI专用生产线建设完成后,可实现CPI薄膜产品在折叠屏手机等柔性显示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有望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受到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我们调整本次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4、5.47、7.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0.31、0.87亿元,对应2025-2026年PE分别80、28倍。公司嘉兴项目放量在即,CPI项目有望放量,盈利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性能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扩散的风险,业务规模、产品技术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品结构变化的风险,募投项目实施后新增产能难以消化的风险,客户结构变动风险,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落后于市场需求的风险,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11-04 16.20 -- -- 16.80 3.70%
17.64 8.89%
详细
事件: 2024年 10月 31日, 宝丰能源公告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2.75亿元, 同比增长 18.99%;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37亿元, 同比增长 16.6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1.24%, 同比增长 0.24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33.76%, 同比增长 3.59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18.69%, 同比减少 0.38个百分点。 其中, 公司 2024Q3实现营收 73.77亿元, 同比+0.91%, 环比-14.91%;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32亿元, 同比-24.60%, 环比-34.59%; ROE 为3.03%, 同比减少 1.52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1.68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34.12%, 同比减少 0.30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4.11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16.70%, 同比减少 5.65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5.03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烯烃产销量及价格环比略降, 影响公司 Q3业绩2024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77亿元, 同比+0.66亿元, 环比-12.93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32亿元, 同比-4.02亿元, 环比-6.52亿元; 实现毛利润 25.17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环比-7.97亿元。 公司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系: ( 1) 三季度公司烯烃及 EVA 产销量环比下降, 导致三季度营收环比下降。 2024Q3, 公司聚乙烯产量 24.86万吨, 同比+3.53万吨, 环比-3.28万吨, 销量为 25.05万吨, 同比+5.47万吨, 环比-2.92万吨; 聚丙烯产量 25.69万吨, 同比+7.79万吨,环比-4.37万吨, 销量为 25.21万吨, 同比+8.73万吨, 环比-5.25万吨; EVA 产量为 2.93万吨, 环比-2.46万吨, 销量为 2.60万吨,环比-3.24万吨。 ( 2) 受到原油价格环比下降影响, 公司主要产品聚烯烃价格环比下降。 据 wind 数据, 2024Q3聚乙烯均价为 8352元/吨, 同比-0.01%, 环比-2.08%, 价差为 4536元/吨, 同比+1.94%,环比-3.77%; 聚丙烯均价为 7774元/吨, 同比+2.48%, 环比-1.16%,价差为 3959元/吨, 同比+7.47%, 环比-2.28%; 焦炭均价为 1627元/吨, 同比-14.29%, 环比-7.25%。 期间费用方面, 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22/2.20/2.86/1.83亿元, 同比+0.02/+080/+0.20/+1.31亿元, 环比0.19/+0.07/-0.15/-0.35亿元。 2024Q3公司投资净收益为-0.35亿元,同比-0.40亿元, 环比-0.88亿元; 营业外支出为 2.00亿元, 同比+1.35亿元, 环比+0.08亿元。 据 wind 数据, 2024年四季度以来( 截至 2024年 10月 30日) ,聚乙烯价格为 8475元/吨, 同比+2.82%, 环比+1.47%, 价差 4628元/吨, 同比+17.68%, 环比+2.02%; 聚丙烯价格为 7769元/吨, 同比+0.63%, 环比-0.07%, 价差 3921元/吨, 同比+15.00%, 环比-0.94%; 焦炭价格为 1637元/吨, 同比-23.57%, 环比 0.60%。 公司内蒙古项目投产在即, 我们看好公司四季度业绩。 内蒙古项目投产在即, 规划新疆煤制烯烃项目公司内蒙古烯烃项目投资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 进入投产倒计时。 10月 9日, 由杭氧配套的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烯烃厂、 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项目的 6套 11万等级首套空分设备成功出氧; 2024年 10月 14日, 由中国化学所属十四公司承建的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烯烃装置首系列中交。 该项目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 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本次烯烃装置中期交工, 为项目首套中交装置。 内蒙古项目投产后公司烯烃总产能将提升至 520万吨/年,跃居全球煤制烯烃行业龙头地位。 2024年 7月 30日, 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新疆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耦合植入绿氢制低碳化学品和新材料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项目拟建设地点为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庙矿区 5号化工产业园区, 项目拟建设内容包括4× 280万吨/年甲醇、 4× 1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4× 110万吨/年烯烃分离、 3× 65万吨/年聚丙烯、 3× 65万吨/年聚乙烯, 1套 25万吨/年 C4制 1-丁烯装置, 1套 29万吨/年蒸汽裂解装置, 1套 3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 1套 25万吨/年 EVA装置, 1套 5万吨/年 MMA/PMMA 装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 辅助工程和储运设施等。 据经济观察报, 新疆煤炭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一,新疆的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为 2.19万亿吨, 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 40.6%。 但此前受限于开采能力、 运输能力等, 新疆煤产量增长缓慢, 煤炭产能远低于其他三大煤产区。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 新疆将加快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进一步释放煤炭优质产能, 加大准东、 哈密、 吐鲁番、 准南等地煤炭勘探开发, 推动一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一批煤制烯烃、 煤制气项目, 推动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 力争原煤产量达到 5亿吨, 着力打造国家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 受益于低成本原料煤来源, 新疆煤化工产业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公司在新疆发展煤化工项目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再次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40、 545、 5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5、 136、 171亿元, 对应 PE 分别 18、 9、 7倍,公司是煤制烯烃龙头企业, 多项目有序推进, 看好公司成长性,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未来需求下滑; 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云图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4-10-28 8.20 -- -- 8.65 5.49%
8.65 5.49%
详细
事件: 2024年 10月 26日, 云图控股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97亿元, 同比下降 2.78%;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69亿元, 同比减少 6.3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7.87%, 同比下降 1.16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10.64%, 同比减少 0.4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4.34%, 同比增加 0.01个百分点。 其中, 公司 2024Q3实现营收 46.91亿元, 同比-13.02%, 环比-22.4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5亿元, 同比+5.93%, 环比-10.40%; ROE 为 2.51%,同比减少 0.03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0.32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10.88%,同比减少 0.07个百分点, 环比减少 0.44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4.72%,同比增长 1.17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 0.65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受复合肥及纯碱等影响, 2024Q3业绩承压2024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91亿元, 同比-7.03亿元, 环比-13.60亿元; 毛利润 5.10亿元, 同比-0.81亿元, 环比-1.75亿元; 归母净利润 2.15亿元, 同比+0.12亿元, 环比-0.25亿元。 三季度复合肥主要原材料尿素价格环比持续下行, 经销商采购谨慎, 影响公司复合肥销售, 同时纯碱等产品价格价差环比下降, 影响公司三季度利润。 据 Wid 数据, 2024Q3复合肥均价为 2470元/吨, 同比+2.75%,环比+0.70%, 价差为 291元/吨, 同比+4.36%, 环比-8.68%; 磷酸一铵均价为 3297元/吨, 同比+18.09%, 环比+8.06%, 价差为 817元/吨, 同比+45.09%, 环比+32.36%; 纯碱均价 2010元/吨, 同比-18.80%, 环比-4.90%, 价差为 1585元/吨, 同比-25.35%, 环比-6.10%。 期间费用方面, 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73/1.52/0.75/0.48亿元, 同比-0.07亿元/-0.17亿元/+0.09亿元/基本持平, 环比-0.08亿元/+0.38亿元/-0.24亿元/基本持平。 2024Q3公司投资净收益为 0.74亿元, 同比+0.75亿元, 环比+1.58亿元,主要系期套保工具投资损益变动影响所致。 四季度进入复合肥季节性淡季, 据 Wid 数据, 四季度以来( 截至2024/10/25), 复合肥均价为 2382元/吨, 同比-10.63%, 环比-3.55%,价差为 332元/吨, 同比+1.64%, 环比+14.07%; 磷酸一铵均价为3084元/吨, 同比-6.32%, 环比-6.44%, 价差为 570元/吨, 同比-30.20%, 环比-30.25%; 纯碱均价 1778元/吨, 同比-36.16%, 环比-11.53%, 价差为 1334元/吨, 同比-42.36%, 环比-15.87%。 取得阿居洛呷磷矿采矿许可证, 补齐磷矿石资源及合成氨产能公司重点围绕“复合肥” 进行填平补齐, 不断完善氮、 磷产业链,强化全产业链的溢价和竞争优势。 公司拥有丰富优质的磷矿、 盐矿等资源, 为资源供应与成本控制、 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磷矿方面, 公司全资子公司雷波凯瑞公司拥有四川省雷波县牛牛寨北磷矿区东段采矿权、 西段探矿权和雷波县阿居洛呷磷矿探矿权,矿区面积共计 11.90平方公里左右。 其中, 牛牛寨东段磷矿资源储量约为 1.81亿吨, 在建 400万吨/年磷矿采矿工程, 项目投产后可充分保障公司生产所需磷矿石原料的稳定供应; 阿居洛呷磷矿资源储量约 1.39亿吨, 2024年 10月 15日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取得阿居洛呷磷矿采矿许可证的公告, 采矿权磷矿生产规模为 290万吨/年,正在办理项目建设手续; 牛牛寨西段磷矿资源储量约 2.29亿吨, 正在着手准备“探转采” 手续。 此外雷波凯瑞公司还拥有沙沱砂岩矿采矿权, 查明储量 1957.7万吨, 50万吨/年开采工程尚在筹备中,未来投产后可实现黄磷生产所需硅矿石自给自足,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盐矿方面, 公司控股子公司孝感广盐华源拥有北纬 30度“盐海膏都”自主盐矿, 井盐储量达 2.5亿吨, 确保公司联碱及复合肥产品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 提高公司对市场波动的防御能力。 氮产业链上, 公司全力推进湖北应城基地 70万吨合成氨项目建设,项目设计、 现场施工、 设备采购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项目建成后, 将有效弥补氮肥原料缺口, 提高资源自给能力, 同时扩大“盐—碱—肥” 全产业链规模, 各项能耗和综合成本显著降低, 为复合肥业务持续发展蓄力赋能。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综合考虑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情况,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适当调整,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08、 219、 22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48、 10.56、 13.52亿元, 对应 PE 分别 12、 10、 7倍。 公司立足复合肥主业, 构建了上下游完整产业链, 随着磷矿及合成氨产能建设, 公司一体化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维持“买入”评级。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4-10-28 23.00 -- -- 25.87 12.48%
25.87 12.48%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6日,兴发集团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50亿元,同比增长0.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4亿元,同比增加37.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1%,同比增加1.4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7.96%,同比增加4.8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02%,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86.46亿元,同比+3.54%,环比+32.69%;实现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52.73%,环比+20.26%;ROE为2.43%,同比增加0.8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41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8.86%,同比增加6.2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01%,同比增加1.8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磷矿价格维持高位,2024Q3盈利持续修复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6亿元,同比+3.28亿元,环比+21.30亿元;实现毛利润16.30亿元,同比+5.81亿元,环比+2.9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1.84亿元,环比+0.86亿元。公司磷矿石、磷肥、草甘膦产品盈利能力同比增强,同时公司持续加强产品及工艺研发,积极向化工新材料企业转型升级,特种化学品板块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及盈利水平,对公司业绩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24Q3公司草甘膦销量为6.25万吨,同比+54.70%,环比-6.02%;肥料销量为29.96万吨,同比-27.10%,环比-20.28%,特种化学品销量为13.33万吨,同比-2.70%,环比+1.21%。据Wind数据,2024Q3,磷矿石均价为1009元/吨,同比+20.51%,环比+1.71%;磷酸一铵均价为3297元/吨,同比+18.09%,环比+8.06%,价差为823元/吨,同比+36.18%,环比+21.17%;磷酸二铵均价为3916元/吨,同比+5.93%,环比+0.63%,价差为955元/吨,同比-4.94%,环比-4.30%;草甘膦均价为25149元/吨,同比-23.23%,环比-3.69%,价差为10405元/吨,同比-40.28%,环比-11.41%。 2024Q3公司税金及附加为1.51亿元,同比+0.56亿元,环比-0.40亿元。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1.25/1.62/3.30/1.17亿元,同比+0.06/+0.60/+0.93/+0.47亿元,环比-0.08/+0.57/+0.34/+0.49亿元。2024Q3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0.47亿元,同比-0.54亿元,环比+0.19亿元;营业外支出为0.67亿元,同比+0.36亿元,环比+0.57亿元。 据Wind,2024Q4(截至2024/10/25)磷矿石均价为1018元/吨,同比+6.09%,环比+0.89%;草甘膦均价为25495元/吨,同比-12.01%,环比+1.37%,价差为11006元/吨,同比-18.67%,环比+5.78%;磷酸一铵均价为3084元/吨,同比-6.32%,环比-6.44%,价差为603元/吨,同比-27.55%,环比-26.76%;磷酸二铵均价为3952元/吨,同比+0.73%,环比+0.90%,价差为966元/吨,同比+7.13%,环比+1.18%。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对肥料、草甘膦等盈利形成有力支撑,同时湿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产品为公司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新材料业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后坪200万吨/年磷矿选矿及管道输送项目、瓦屋100万吨/年磷矿光电选矿项目建成投运,有助于提升磷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兴晨公司2万吨/年2,4-D项目、湖北兴瑞40万吨/年有机硅新材料项目(一期)、宜都兴发湿法磷酸精制技术改造以及湖北友兴30万吨/年磷酸铁锂(一期)等项目陆续建成,公司绿色农药、硅基材料、新能源产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湖北吉星5.3万吨/年黄磷技术升级改造、磷化氢尾气综合利用,兴福电子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电子级硫酸及双氧水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后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源优势显著,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公司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石储量约4.03亿吨,公司还持有荆州荆化(拥有磷矿探明储量2.89亿吨,目前处于探矿阶段)70%股权,持有桥沟矿业(拥有磷矿探明储量1.88亿吨)50%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实业(拥有磷矿探明储量3.15亿吨,已取得采矿许可证)26%股权,丰富的磷矿资源为公司发展磷化工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公司充分利用兴山区域丰富的水电资源和良好的光照资源,建成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7.84万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13座,总装机容量1,828千瓦。丰富的绿电资源能够为兴山区域化工生产提供成本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保障,也为公司在“双碳”背景下参加碳交易争取更大有利空间。 兴福电子分拆上市获证监会批复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9月27日经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4年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4年10月17日发布的《关于同意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4〕1414号),中国证监会同意兴福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兴福电子将根据中国证监会及上交所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开展后续工作。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综合考虑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情况,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适当调整,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6、324、3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7、22.23、26.51亿元,对应PE分别14、12、10倍。公司磷矿石资源优势突出,新材料项目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10-28 18.82 -- -- 19.88 5.63%
20.49 8.87%
详细
2024年 10月 22日, 卫星化学发布 2024年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2.75亿元, 同比增长 0.7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93亿元, 同比增长 7.6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3.90%, 同比减少 0.93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22.10%, 同比增加3.3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11.43%, 同比增加 0.45个百分点。 公司 2024Q3实现营收 128.75亿元, 同比+9.89%, 环比+21.51%; 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54亿元, 同比+32.00%, 环比+58.27%;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37亿元, 同比+2.08%, 环比+58.36%; ROE 为 6.05%, 同比减少 0.45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 2.13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 23.62%, 同比增加 2.61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 3.02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 12.70%, 同比减少 1.56个百分点, 环比增加 2.96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三季度利润环比大增, 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 看好四季度业绩2024Q3, 公司实现营收 128.75亿元, 同比+20.07亿元, 环比+22.79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8.54亿元, 同比+4.49亿元, 环比+6.83亿元; 归母净利润 16.37亿元, 同比+0.86亿元, 环比+6.04亿元; 实现毛利润 30.41亿元, 同比+7.57亿元, 环比+8.57亿元。 2024年三季度公司主要原材料乙烷价格环比进一步下降, 产品价差有所扩大。 据 Wind 及 Bloomberg 数据, 2024Q3乙烷均价为 115美元/吨, 同比下降 45.62%, 环比下降 18.93%; 聚乙烯均价为 9558元/吨, 同比+4.35%, 环比基本持平, 价差为 7216元/吨, 同比+24.20%,环比+4.31%; 环氧乙烷均价为 6864元/吨, 同比+10.00%, 环比-0.41%, 价差 5107元/吨, 同比+37.02%, 环比+3.97%。 C3方面,据 Wind 数据, 2024Q3丙烷均价为 655美元/吨, 同比+4.87%, 环比+3.81%; 丙烯酸均价为 7048元/吨, 同比+6.47%, 环比-1.84%,价差 3060元/吨, 同比+10.30%, 环比-7.20%。 期间费用方面, 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31/1.36/4.98/3.06亿元, 同比-0.06/+0.20/+0.06/+2.26亿元, 环比 -0.02/+0.16/+0.97/+0.41亿元;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主要系汇兑损益增加所致。 2024Q3公司投资净收益为-1.16亿元, 同比-2.11亿元,主要系金融工具到期损失增加所致;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69亿元, 同比-1.88亿元, 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据 Wind 及 Bloomberg 数据, 2024年四季度以来(截至 2024年 10月 22日), 乙烷价格环比有所反弹, 但仍处于较低位置, 均价为 158美元/吨, 同比-3.27%, 环比+38.34%; 产品端聚乙烯均价为 9500元/吨, 同比+1.77%, 环比-0.61%, 价差为 6757元/吨, 同比+4.48%,环比-6.36%。 C3方面, 2024年四季度以来(截至 2024年 10月 22日) , 丙烷均价为 683美元/吨, 同比+1.81%, 环比+4.31%, 丙烯酸价差为 3096元/吨, 同比+40.04%, 环比+1.17%。 公司 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于 2024年 7月开车成功, 我们看好公司四季度业绩。 多项目有序推进,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成长空间2024年 7月 16日, 公司发布关于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的公告, 公司年产 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装置经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标志着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一次开车成功, 有效解决了卫星化学 C3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的问题,实现 C3产业链耦合闭环。 公司嘉兴基地加快推进 26万吨高分子乳液项目, 拓宽丙烯酸酯下游向高端纺织乳液、 涂料乳液、 粘合剂、电池粘合剂与涂覆剂等化学新材料发展, 促进公司产业链在质与量上的大幅提升。 2024年第二季度, 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266亿元,一阶段项目总投资额约 121.50亿元人民币, 建设内容为 2套 10万吨/年α-烯烃(LAO) 装置、 1套 9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45×2) 、 1套 4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 12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 一套 26万吨/年芳烃处理联合装置及配套的 200万吨/年原料加工装置(含 WAO 配套装置)。 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上游乙烯产能规模; 同时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的技术, 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mPE) 、 聚乙烯弹性体(POE) 、 润滑油基础油(PAO)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等新材料, 进一步夯实公司功能化学品、 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基础, 支撑公司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45、 531、 66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 68、 95亿元, 对应 PE 分别 12、 9、 7倍。 公司C2业务成本优势显著,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加速布局 POE 等各类新材料, 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维持“买入” 评级。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10-23 13.21 -- -- 13.84 4.77%
13.84 4.77%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18日,新洋丰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67亿元,同比增长4.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12.3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5%,同比增长0.10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6.10%,同比增长1.4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9.04%,同比增长0.62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39.48亿元,同比+2.92%,环比-22.34%;实现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24.88%,环比-4.69%;ROE为3.70%,同比增长0.4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6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6.19%,同比增长1.9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9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9.58%,同比增长1.6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76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磷酸一铵价格价差上涨,2024Q3利润同比增加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8亿元,同比增长1.12亿元,环比下降11.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0.75亿元,环比-0.19亿元;实现毛利润6.39亿元,同比+0.92亿元,环比-1.13亿元。三季度进入秋肥旺季,受益于磷酸一铵及复合肥价格价差同比提升,三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据wind数据,2024Q3磷酸一铵均价为3296元/吨,同比+17.92%,环比+8.24%,价差为817元/吨,同比+43.81%,环比+33.80%;复合肥均价为2470元/吨,同比+2.74%,环比+0.73%,价差为291元/吨,同比+5.13%,环比-8.99%。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1.09/0.43/0.48/0.06亿元,同比-0.17/+0.30/+0.24/+0.01亿元,环比-0.46/-0.23/+0.18/-0.01亿元。2024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1亿元,同比-79.48%,主要系三季度部分销售延迟,存货持有量同比增加,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存货为31.45亿元,较2023年9月末增加12.19亿元,货币资金更多转化为存货储备,10月秋肥尾期部分存货将转化为现金。 四季度进入复合肥季节性淡季,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0月17日,2024Q4复合肥均价为2387元/吨,同比-10.56%,环比-3.39%,价差为325元/吨,同比+0.30%,环比+11.60%;磷酸一铵均价为3100元/吨,同比-6.20%,环比-5.94%,价差为594元/吨,同比-28.46%,环比-27.33%。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凭借复合肥业务强劲且稳定的现金流入,公司近几年加大了资本开支力度。2024年9月末,公司固定资产77.15亿元,在建工程12.88亿元,无形资产13.53亿元,合计103.56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59.39亿元。据公司2024年中报,(1)磷矿方面:2021年7月,公司收购了控股股东洋丰集团下属的雷波新洋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巴姑磷矿),现有磷矿石产能90万吨/年;2022年7月,公司收购控股股东下属的保康竹园沟矿业有限公司(竹园沟磷矿),在建磷矿石产能180万吨/年;控股股东做出承诺将洋丰集团持有的荆门市放马山中磷矿业有限公司50%的股权适时注入上市公司。(2)新能源方面:2022年6月,与常州锂源合作的5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达标生产,2023年底,二期磷酸铁项目的首条5万吨/年生产线开始试生产;上游磷化工项目包括30万吨/年硫精砂制酸、72万吨/年硫磺制酸、15万吨/年水溶肥、30万吨/年渣酸肥,进入试生产阶段。(3)2022年9月,3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达标生产。(4)截至2024年中,10万吨精制磷酸、2万吨白炭黑、3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已完成大部分的建设工作。上述资本开支项目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挥原材料成本优势和园区配套优势,丰富磷化工产业链产品布局,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将精细磷化工产业打造成为继肥料主业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170、1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3、14.33、17.07亿元,对应PE分别12.58、11.44、9.60倍。公司立足复合肥主业,构建了上下游完整产业链,随着磷矿产能增加,一体化优势将进一步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云天化 基础化工业 2024-10-16 23.40 -- -- 24.25 3.63%
24.25 3.63%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15日,云天化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24亿元,同比下降12.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4亿元,同比增长19.4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90%,同比增长0.6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6.99%,同比增长2.8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0.92%,同比增长2.56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147.31亿元,同比-18.54%,环比-18.77%;实现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54.16%,环比+14.56%;ROE为7.66%,同比增加1.87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7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7.81%,同比增加5.6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3.1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1.37%,同比增加5.1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88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2024Q3利润同比大增,磷矿龙头经营稳健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31亿元,同比-33.53亿元,环比-34.0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5.56亿元,环比+2.01亿元;实现毛利润26.23亿元,同比+4.16亿元,环比-0.41亿元。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1)磷肥价格同比上升,大宗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毛利同比增加;(2)强化母子公司资金协同与管控,财务费用同比降低;(3)二季度末回购子公司磷化集团少数股权,享有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据wind数据,2024Q3磷酸二铵均价3916元/吨,同比+5.93%,环比+0.63%,价差为957元/吨,同比-1.45%,环比+0.98%;尿素均价2059元/吨,同比-17.32%,环比-9.26%,价差为778元/吨,同比-34.13%,环比-20.84%;复合肥均价2470元/吨,同比+2.74%,环比+0.73%,价差为291元/吨,同比+5.13%,环比-8.99%。 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1.55/2.57/1.19/1.07亿元,同比-0.47/+0.63/-0.49/-0.97亿元,环比-0.21/+0.24/+0.10/-0.27亿元。2024Q3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为0.92亿元,同比-0.05亿元,环比-2.47亿元。2024Q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6亿元,同比下降22.82%,环比增长35.59%。 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2.51%,较2024中减少3.98个百分点,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四季度以来,磷矿石及磷铵价格稳中有增。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0月14日,磷矿石均价为1018元/吨,同比+3.34%,环比+0.10%;磷酸二铵均价为3949元/吨,同比+0.67%,环比+0.83%,价差为958元/吨,同比+9.66%,环比+0.09%;公司磷矿石资源优势领先,看好公司经营韧性。 磷矿资源储量国内领先,参股公司获得镇雄磷矿探矿权据云天化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磷矿储量近8亿吨,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生产能力618万吨/年,浮选生产能力750万吨/年,是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公司2024年上半年共生产成品矿579.27万吨。公司拥有合成氨产能240万吨/年,合成氨自给率95%左右;公司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配套拥有大型露天开采煤矿,开采能力400万吨/年,可为北方基地的合成氨生产提供稳定原料。2024年2月20日,公司发布关于参股公司竞拍磷矿探矿权成交确认的公告,公司参股公司云南云天化聚磷新材料有限公司按照法定程序,以80008万元竞得云南省镇雄县碗厂磷矿普查探矿权,并与云南省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签署了《探矿权出让成交确认书》。聚磷新材为公司与控股股东云天化集团、昭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镇雄产投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共同出资设立,其中云天化集团持股55%,公司持股35%。鉴于聚磷新材取得矿权后将与公司形成潜在同业竞争,云天化集团已出具承诺,在符合政策法规、保障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待聚磷新材取得合法有效的采矿许可证后3年内,将聚磷新材的控制权按照相关条件优先注入公司。镇雄县碗厂磷矿位于镇雄县羊场——芒部磷矿区的冯家沟、祝家厂和庆坝村三个区块内,该区域磷矿资源丰富,此次竞得该探矿权,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磷矿资源保障能力,为充分发挥公司在磷化工资源、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1、621、6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9、62亿元,对应PE分别7.41、7.03、6.71倍,公司是磷化工龙头企业,磷矿石资源优势突出,为业绩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10-16 16.73 -- -- 16.80 0.42%
17.05 1.91%
详细
聚烯烃:油煤价差拉大将提升盈利,内蒙古烯烃项目成本优势有望扩大1)预计原油和煤炭价差继续拉大,煤制烯烃成本优势扩大。据IEA数据,2030年之前,全球原油需求仍将增长,全球原油供需保持紧平衡,油价有望维持在相对高位;随着国内水电、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以及2024年水电利用小时数的提升,国内煤炭供需关系趋于宽松,若煤炭价格趋于下降,煤制烯烃相对油制烯烃的成本优势有望继续拉大。 2)油头高成本产能去化,烯烃供给过剩有望缓解。在高油价及烯烃扩能背景下,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的工厂陷入亏损状态,欧洲已有部分产能开始出清。 3)公司内蒙古项目成本优势继续扩大。据公司公告,内蒙古烯烃项目首套装置将按计划于2024年10月投入试生产。据我们测算,由于能耗、物耗、运费、投资等方面的优势,按照2024年8月产品及原材料市场价格,内蒙古项目单吨聚烯烃净利为2811元/吨,相对宁东项目的1822元/吨再提升989元/吨。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聚乙烯毛利29/69/86亿元,聚丙烯毛利31/71/89亿元,烯烃板块盈利有望继续高增长。 焦炭:盈利或触底,政策利好频出景气有望复苏由于供过于求,目前焦炭行业或处于景气底部位置。当前,房地产利好政策出台,新一轮大型设备改造需求提升,钢材需求有望复苏,焦炭景气有望触底反弹。截至2024年中,公司具有焦炭产能700万吨/年,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焦炭毛利分别23/25/26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5、549、5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144、1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碳中和政策带来的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不达预期;产品和原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投产不达预期;销量增长不达预期;工厂安全环保生产风险;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