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浦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23.08%
(第2名)
60日
中线
15.38%
(--)

旗下研究员(前十):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未署名
珀莱雅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4-04-23 104.00 129.10 18.33% 112.50 8.17% -- 112.50 8.17% -- 详细
珀莱雅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创上市以来最高的增速,4Q23和1Q24业绩均超市场预期,主要是由线上业务占比提升、主品牌增速不减以及第二梯队品牌强势增长带动。2024年,公司着力通过产品、品牌和渠道的调整和升级,带动2024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我们维持珀莱雅“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129.1元。 2023年业绩超预期,业绩增速创历史新高:珀莱雅2023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9.5%和46.1%,是上市以来历史最高水平。我们认为,这主要是(1)在线上渠道布局和营销的成功带动下,线上销售占比同比提升2.1pct至93.1%,又因线上业务毛利率较高,拉动毛利同比提升;(2)在主品牌收入录得同比36.3%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第二梯队品牌收入增速均超60%。 品牌矩阵日趋完善,助力公司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珀莱雅主品牌收入占比为80.7%,大单品的增长仍然亮眼(双抗系列/红宝石系列/源力系列分别同比增长120+%/200%+/50%左右),是公司基本盘保持高速增长的保障。第二梯队品牌(含彩棠、OR、悦芙媞)在2023年增长迅速,但仍处于持续打造阶段。2024年,在主品牌打造更多大单品的同时,子品牌的调整包括:彩棠品牌专注底妆(气垫和粉底)品类的打造;悦芙媞专注年轻人需求,拓宽产品线;洗护产品线将新增中高端洗护系列,相较OR覆盖消费者更广。公司也将子品牌的产品、营销等较弱板块交由更加成熟的珀莱雅团队集中运作,实现高质量、高速增长。以上的品牌调整措施都将助力第二梯队品牌在2024年实现快速的收入增长。我们预计,2024年子品牌的收入增长将高于主品牌,并快速提高收入占比。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空间有限:珀莱雅线上销售占比已达93.1%,我们预计未来占比提升幅度将会放缓且提升空间有限,进而令因渠道变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的幅度减小。但线上渠道的营销和业务拓展仍是公司业务发展重点,公司预计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将同比增长25%-30%。 虽然营销费用率仍将提升,但是费用投放效率提高:针对增速更高,但同时投放费用也更高的抖音平台,公司根据大单品、套组、城市层级等因素扩大品牌号矩阵(由现有的8个增加至12个以上),并通过内容创作、直播间场景和主播话术调整,力争提高费用投放效率。因此,我们认为,尽管线上营销费用率将继续提升,但投放效率的提升也将扩大收入规模,进而带动管理费用的正向经济杠杆效应。 上调目标价,维持“买入”:基于珀莱雅多条增长曲线带来的较高业绩增长预期,我们上调2024-2025E收入预测,但考虑经营费用率的增长适当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我们给予珀莱雅34x2024EPE(相较国际化妆品公司20%的折价),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129.1元,维持“买入”。 投资风险:行业需求放缓;线上竞争加剧;子品牌增长不及预期。
未署名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4-03-21 50.85 60.00 39.79% 50.73 -0.24%
50.73 -0.24% -- 详细
药明康德2023年全年业绩大致符合预期,但2024年指引(收入、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持平或略降)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导致业绩发布后港股收跌跌7.5%、A股收跌4.9%。尽管管理层未详细阐述下调非新冠收入增速原因,我们推测可能反映公司业务实际上或已受到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负面影响。下调港股/A股目标价至48.0港元/人民币60.0元元。 2023:全年业绩大致符合预期:2023年全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403.4亿元(+2.5%YoY),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收入增速为+25.6%YoY,符合我们预期和彭博一致预期,亦处于公司之前给出的收入指引中间值。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达到108.55亿元(+15.5%YoY),大致符合我们预期,超出彭博预期6%。毛利率方面,全年报表口径毛利润率为40.6%,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42%,靠近之前经调整non-IFRS毛利指引区间(41.7%-42.1%)的高端。按照客户地区分,美国客户收入上升1%YoY,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上升42%YoY;欧洲客户收入上升12%YoY;中国客户收入上升1%YoY;其他地区客户上升8%YoY。 2024年收入整和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指引同比持平或下跌5%,显著低于市场预期:根据公司指引,2024年收入预计达到人民币383-405亿元(-5%~+0.4%YoY),剔除新冠收入预计实现2.7%-8.6%YoY,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维持2023水平(26.9%),对应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3-108.9亿元(-5.1%~+0.4%YoY)。 该指引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高百分之十几的收入增速(彭博一致预期为18.5%YoY收入增速)及我们之前预测的20%左右的收入同比增速,主要由于此次非新冠收入单位数指引远低于之前公司的长期收入增速展望(+30%YoY)及2023年非新冠收入增速(+25.6%YoY)。 此次大幅下调非新冠收入增速,尽管管理层并未详细解释下调原因,我们认为这反映了公司业务可能实际上已经受到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负面影响。 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进展时间线尚未明确。根据管理层说法,S3558和HR7085下一步分别需要通过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表决,目前两者均未公布下一步时间表。即便两个草案分别通过了参议院、众议院的表决,这两个草案之间的不同也需要解决才能够递交给美国总统进行批准,管理层认为这需要耗时数月及更长时间。 下调港股/A股目标价至至48.0港元/人民币60.0元元::考虑到公司2024年指引显著低于预期,我们将2024/2025E收入分别下调22%/34%,在维持经调non-IFRS归母净利率较为稳定的假设下,2024/2025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调21%/33%;同时我们引入2026年收入预测。给予公司港股11x2025EPE目标估值和7%的A/H溢价,港股/A股目标价分别下调至48.0港元/人民币60.0元。 投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融资环境恢复差于预期;竞争格局激烈。
未署名
百济神州 医药生物 2024-03-01 129.00 175.00 33.82% 143.50 11.24%
143.50 11.24% -- 详细
一方面,4Q23美国泽布替尼强势增长,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百济神州最计大的产品销售收入贡献地区,我们预计2024年美国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公司成本控制初见成效,运营效率有望提升,我们有信心百济正在迈入实现盈利的轨道。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275美元/165港元/人民币175元元))。 4Q23美国泽布替尼强势增长,首次超越中国成为公司最大的产品销售收入贡献地区:4Q23美国地区实现总收入3.1亿美元(全部为泽布替尼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总收入同比增长101.5%/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0%。得益于4Q美国泽布替尼收入的强劲增长,美国产品销售首次超越中国(中国4Q23产品销售收入:2.67亿美元),成为最大的产品销售收入贡献地区(注:由于合作收入缘故,单季度美国市场总收入已于3Q23超越市场中国总收入)。4Q23/2023全年美国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9.4%和45.9%,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8.5/10.4个百分点,彰显了百济快于预期的国际化进程。随着泽布替尼在美国的进一步放量(受益于现有适应症市场份额提升和第五个适应症FL即将于3月在美国获批),我们预计2024年美国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成本控制初见成效,于运营效率有望于2024年进一步提高::在2023全年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5%的背景下,运营费用整体(即研发费、销售行政费用的总和)仅同比增长12.5%,显示出产品销售收入是运营费用的6倍增速(2022年为5倍增速),说明百济运营效率提高,成本管控初见成效。管理层预计2024年研发费用绝对值较2023年将轻微上升,销售行政费用绝对值将温和上升,不过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费用率绝对值将进一步下降。考虑到2024年较多研发活动是早期资产相关(包括10个新分子进入临床)以及PD-1海外商业化团队人数将较为精简,我们认为运营费用可控程度较大,有信心百济正在加速迈入实现盈利的轨道。 2024年催化剂包括:1)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放量好于预期,FL适应症拓展顺利进行;2)替雷利珠单抗一二线食管鳞癌美国获批和非小细胞肺癌欧洲获批顺利进行;3)Sonrotoclax(BCL-2)一期MM,MDS,AML潜在数据读出;3)BTKCDAC一期数据读出,以及难治复发性MCL和CLL三期国际化临床试验的启动;4)替雷利珠单抗联用二期数据,包括和OX40,HPK1,LAG3等靶点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联用数据,以及和LAG3,TIM3等靶点在头颈癌的联用数据。 估值:我们分别将2024/2025年净亏损预测缩窄0.5%/16.5%,主要基于我们对百济的运营效率提升更为乐观的预期。与此同时,我们引入2026年预测。我们基于经POS调整的收入预测和DCF估值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对WACC和永续增长率的假设分别为8.1%和3.0%,得到公司美股/港股/A股目标价分别为275美元/165港元/人民币175元,对应287亿美元市值。 投资风险:核心商业化产品销售未如预期;临床/审评进程延误。
未署名
百济神州 医药生物 2024-02-28 122.60 175.00 33.82% 143.50 17.05%
143.50 17.05% -- 详细
首席医药分析师阳景恢复覆盖百济神州((BGNE.US/6160.HK/688235.CH)),维持为“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75美元/165港元/人民币币175元元。我们预计司公司4Q23总收入约为6.6亿美元。公司第二款出海产品替雷利珠单抗(PD-1))有望上半年于美国获批。泽布替尼美国放量及替雷利珠海外适应症拓展有望驱动短中期商业化收入。 4Q23反腐影响逐步消退:随着医院端反腐影响的逐步消退,4Q23产品销售收入有望环比提升。但考虑到历史上四季度通常是淡季以及对2023年12月PD-1替雷利珠单抗执行新医保价格的渠道补偿,我们保守预计公司4Q23总收入为6.6亿美元,包括产品销售收入约6.3亿美元(84.7%YoY,5.2%QoQ)。费用端,我们则预计4Q23费用绝对值较3Q23变化不大。 替雷利珠单抗有望年内于美国获批:继替雷利珠单抗去年于欧洲获批之后,目前百济已经向美国FDA递交一二线食管鳞癌(ESCC)适应症,其中二线ESCC预计于1H24获批,一线ESCC预计于2024年中获批(PDUFA日期:2024年7月)。我们认为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获批概率较高。此外,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一二线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已在欧洲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1H24获批;一线食管鳞癌和一线胃癌适应症也有望于1H24向欧洲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 2024年年其他催化剂包括:1)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放量好于预期;2)Sonrotoclax(BCL-2)一期MM,MDS,AML数据读出;3)BTKCDAC一期数据读出及难治复发性MCL/CLL三期国际化临床试验的启动;4)替雷利珠单抗联用二期数据,包括和OX40,HPK1,LAG3等靶点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联用数据,以及和LAG3,TIM3等靶点在头颈癌的联用数据。 估值:我们预测百济2023-25E收入分别为25亿/30亿/37亿美元,对应37%2023-25ECAGR(以2022年为基数)。我们基于经POS调整的收入预测和DCF估值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对WACC和永续增长率的假设分别为8.1%和3.0%,得到公司美股/港股/A股目标价分别为275美元/165港元/人民币175元,对应284亿美元市值。 投资风险:核心商业化产品销售未如预期;临床/审评进程延误。
未署名
传音控股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8 151.08 179.40 20.52% 173.20 14.64%
179.17 18.59% -- 详细
重申传音控股“买入”评级::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传音有望取得比较稳定且确定的增长。传音的基本面增长主要来自:1)得益于美国利率有望下调,非洲等新兴地区智能手机需求有望复苏,从而带动传音的手机基本盘复苏向上。2)传音积极开拓东南亚、拉美等当前市场份额较小的智能手机区域,力争实现自身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高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3)收入端的高速增长以及公司经营性杠杆有望带动公司利润增长。因此,我们认为传音的基本面增长确定性和稳定性较高。同时,传音积极进行研发投入,开发Gen-AI智能手机。我们认为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未来把握端侧AI应用带来的智能手机换机需求,从而给予公司估值向上的支撑空间。 我们预计传音在2024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6%,结合15.2x的目标市盈率估值,我们重申传音的“买入”评级。 音传音4Q23业绩快报大体符合此前盈利预告区间。根据业绩快报,传音4Q23收入预计达人民币193.7亿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83%。得益于4Q22的低基数,4Q23收入同比增速较3Q23的39%大幅提升,再次进入快速增长趋势。根据IDC,传音4Q23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8%,包括非洲在内的主要地区都取得较好增长。传音4Q23的智能机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1%,在3Q23大体同比持平的基础上,抬头向上。公司智能机进入同比量价同增的良好态势。传音4Q23净利润因此有望达到人民币16.2亿元,环比下降9%,同比增长617%。 估值:我们采用DCF估值方法对传音控股进行估值。我们采用2.8%的无风险利率,并假设传音控股2029年到2033年的成长率为10%,永续增长率为3%,WACC是7.7%。我们得到人民币179.4元的目标价,潜在升幅16.7%。 投资风险: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地区,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不如预期,增长较为乏力。行业竞争再次加剧,玩家利润率承压,复苏慢于预期。上游元器件、原材料等成本上升,侵蚀公司毛利空间。公司新业务投入增加,拖累业绩表现。
未署名
惠泰医疗 机械行业 2023-12-04 373.97 454.00 -- 398.00 6.43%
479.96 28.34%
详细
公司多元化布局电生理、冠脉介入与外周介入三大心血管核心赛道:1)电生理:作为国产电生理龙头之一,充分受益于电生理器械“市场大+渗透率低+集采加速国产替代”成长逻辑;2)冠脉介入:公司为细分领域龙头,产品布局完善,有望享受 PCI 手术量稳步增长红利;3)外周介入:为公司未来增长引擎,管线逐步扩展至治疗类产品,长期增长空间广阔。公司多元化布局心血管三大核心细分赛道,未来增长可期。首次覆盖惠泰医疗,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人民币 454元。
未署名
传音控股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29 115.43 -- -- 132.56 14.84%
163.79 41.90%
详细
传音借助重庆地处“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 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在渝布局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布局。 位于重庆的传音智汇园以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为主,有望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公司预期随着自动化率提升,未来有望在维持产线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产能和产值的大幅增长。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研产学结合,传音在重庆打造人才基地,扩大青年人才蓄水池,构建人才输出回流良性生态圈。 传音研发投入助力高端产品突破,提升品牌力。 根据公司分享,传音聚焦于六个关键技术领域,包括影像、颜值、基础软件、游戏、 AIGC 和智能生态。 其中,投资人对于公司的 AI 进展关注度较高。目前,传音已经实现 130 亿量级的云端模型。结合 ChatGPT,传音手机可以实现较好的多语言语音助手体验。端侧的 AI 能力是公司正在快速布局的下一步能力;相关的手机产品有望在明年落地。 非洲等新兴市场推动传音扩品类和移动互联两大业务长期增长。根据 IMF 预测, 2024 年非洲、南亚、东南亚等传音布局的地区GDP 增速大多会在 5%以上,高于发达市场的 1.4%和中国市场的 4.2%。 这将带动明年非洲等地区手机周边、小家电等品类需求复苏改善。传音大本营所在的非洲 2023 年一季度创投总额达到 130 亿美元,首次超过拉美地区。同时,传音参与的音乐、浏览器、社交媒体等 APP 的 MAU 都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其中,支付类的 Palmpay 也获得国内和海外大型投资机构的融资。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对于传音控股的“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传音控股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然保持稳定增长,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地区的需求复苏以及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拓展带来的份额增长。另外,传音在手机端侧的 AI 产品也有望给与公司估值支撑。 投资风险: 海外加息周期不确定性影响新兴地区智能手机需求。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地区,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不如预期,增长较为乏力。智能手机等上游零部件、元器件、原材料等价格波动,影响终端厂商成本结构。行业竞争再次加剧,玩家利润率承压,复苏慢于预期。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投入增加, 拖累业绩表现
未署名
微电生理 机械行业 2023-11-21 24.06 27.90 12.27% 27.61 14.75%
27.61 14.75%
详细
国产电生理器械受益于“患者基数大+手术治疗率提升+国产替代”逻辑,我们预计未来两年行业手术量可维持不低于30%增速。福建27省电生理集采结果于2023年4月起执行,公司出厂价虽有下调,但3Q23收入同比+34%,核心营业利润率仍实现同比持平,凸显业绩增长韧性。此外,TrueForce、IceMagic等重磅新品获批使公司有望在国产厂商中率先与外资厂商在房颤领域展开竞争,在研PFA和RDN产品也打开了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空间。首次覆盖微电生理(688351.CH),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人民币27.90元。
未署名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1-06 235.51 302.90 38.08% 244.30 3.73%
244.30 3.73%
详细
我们重申比亚迪的“买入”评级。维持比亚迪股份(1211.HK)目标价280.4港元,潜在升幅21%;;维持比亚迪(002594.CH)目标价人民币302.9元元幅,潜在升幅29%。 比亚迪单车利润创历史新高:根据我们的测算,比亚迪汽车三季度单车盈利达到人民币1.1万元,创历史新高,高于我们和市场预期。虽然三季度比亚迪的汽车有降价,但是由于成本端包括电池等零部件、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公司自身产品高端化以及出口销量增长,比亚迪的单车盈利大幅提升。展望四季度和2024年,我们认为比亚迪汽车单车盈利有望维持在三季度高点上下。这将推动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4%。 比亚迪从汽车销量有望从300万辆向400万辆迈进:我们维持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2023年850万辆的销量预测,并预期2024年有望达到1,100万辆至1,200万辆。比亚迪有望在接下来两年向40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冲击。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有望从2022年的28%增长到2023年的35%,并在2024年维持在30%以上的高位。其中,方程豹以及出口都会是明年重要的销量增量。 重申“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当前比亚迪港股和A股市盈率分别为16.9x和18.3x,均低于历史均值以下一个标准差,具有吸引力,重申比亚迪股份(1211.HK)/比亚迪(002594.CH)的“买入”评级。基于比亚迪的业绩表现及后续运营展望,我们略微下调公司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同时上调2023-2025年的净利润预测,反映比亚迪单车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的正向作用。维持港股和A股的目标价280.4港元/人民币302.9元。 投资风险:国内和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公司新系列车型的订单不及预期。上游成本压力拖累公司毛利率表现。公司高端车型进展较慢,或者高端车型需求较弱。自动驾驶落地速度较慢,或用户体验提升不明显。
未署名
时代电气 机械行业 2023-11-01 39.19 53.40 6.80% 41.50 5.89%
41.50 5.89%
详细
我们维持时代电气(3898.HK/688187.CH)的“买入”评级及目标价。 重申时代电气的“买入”评级,轨交与新兴装备业务共同推动公司基本面复苏及成长:时代电气三季度业绩表现优异,超出我们此前预测。公司三季度营收环比微增1%,但是轨交和新兴装备两个业务的毛利率都较上半年环比改善,带动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2个百分点。公司的经营利润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公司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25%,超出我们此前预测。展望未来,我们仍然看好时代电气的两个业务板块,轨交业务的持续复苏以及新兴装备业务,尤其是功率半导体板块的成长。 公司当前港股、A股24年市盈率分别为16x、10x,估值具有吸引力,重申“买入”评级。 IGBT需求供需两旺,持续成长:为了应对产能缺口,时代电气不断提升当前功率半导体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以及良率。公司今年的产能较去年预计提升30%。因此,在今年三季度,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我们预期公司的车用IGBT主驱模块有望达成全年配套上车100万辆的年初目标。明年三期产线的落地将进一步提升产能,满足公司下游客户需求缺口。从长期来看,公司对于SiC等第三代半导体布局,有望在2025年、2026年为公司提供增长动能。 轨交业务回暖向上,四季度有望取得季节性成长:时代电气的轨交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6%,环比略下滑6%,表现稳健。而且,公司轨交业务毛利率较上半年提升改善。展望四季度,我们预期公司的轨交业务有望保持往年的季节性增长趋势。这主要受益于今年高铁等出行需求突破历史新高带动动车组等业务持续放量。同时,高铁列车大修、海外(如欧洲)等轨交需求也都提供了增长动能。 投资风险: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功率器件拉货动能不足;功率半导体行业产能扩张,供过于求;功率器件价格下行导致毛利下滑;行业竞争加剧拖累利润;轨交业务复苏放缓,需求结构性下滑。
未署名
闻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1 49.12 49.90 60.76% 54.20 10.34%
54.20 10.34%
详细
重申闻泰科技的“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币人民币49.9元元。 重申闻泰科技的“买入”评级:通过战略聚焦,闻泰的ODM的利润开始逐步释放。这主要来自于大客户业务亏损的缩窄以及手机ODM利润的改善增长。虽然安世半导体三季度的毛利率和利润环比有所下降,但是表现优于下行中的半导体行业。其中,安世的汽车领域的高需求较好的抵御了消费电子领域需求的疲软。因此,我们维持二季报解读的判断,重申闻泰“买入”评级。 3Q23业绩环比持续提升,大体符合预期:闻泰三季度营收入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3%。公司毛利率录得17.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主要受到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下行影响。三季度费用率改善,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6%。因此,闻泰总利润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5%,略优于我们预测;其中,ODM业务利润增长显著。 安世半导体业绩略有下行,但是优于行业整体表现;ODM业务利润逐步释放。安世半导体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4%。 毛利率小幅下降,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主要受到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带来的半导体周期下行影响。因此,虽然安世的利润同比下降32%,但是环比只是略微下降6%。闻泰的ODM收入同比大涨24%,环比增长5%,主要因为手机ODM业务量提升以及非手机的笔电、服务器、汽车电子新业务增长。ODM业务三季度毛利率录得10.0%,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2个百分点。因此,ODM业务利润达到2.45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113%。ODM利润增长高于我们此前预期。 投资风险: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不如预期,下半年增长较为乏力。半导体行业去库存速度慢于预期。国内或海外新能源车行业增长弱于预期。行业竞争再次加剧,玩家利润率承压。
未署名
妙可蓝多 食品饮料行业 2023-10-31 16.85 19.80 56.40% 18.40 9.20%
18.40 9.20%
详细
妙可蓝多3Q23录得归母净利润币人民币531万元降,同比下降54%。核心得经营利润与税前利润依然分别录得1829万万元与与1343万万元的亏损。 3Q23收入同比下降18%,环比小幅收缩3%。庆幸的是,公司3Q23与与9M23的经营现金流都同比转正,且远高于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体现了公司的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奶酪收入下降,但餐饮端销售环比稳健::3Q23奶酪收入同比下滑16%。 我们估计低温奶酪棒需求的降低依然是收入下跌的主要因素。然而,据我们了解,常温奶酪棒取得了较可观的正增长。同时,家庭餐桌与餐饮工业两者的总收入依然保持稳健。尤其是餐饮工业收入环比有显著的增长。液态奶与贸易产品的收入同比分别下跌12%与30%。 高毛利产品占比下降和原材料成本上涨令毛利率承压::3Q23毛利率同比大幅收缩4.7ppt,环比更是大幅收缩7.7ppt。我们认为毛利率收缩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1)奶酪棒收入贡献同比环比皆大幅下降,导致产品结构持续恶化(奶酪棒毛利率远高于家庭餐桌与餐饮工业), (2)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采购成本大幅上升。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大概率会在四季度维持,但四季度一些即食奶酪新品的推出有望在明年对产品结构带来正向的帮助。 动态调整销售费用率来抵消毛利率压力:为了应对收入下降以及毛利率的大幅收缩,公司在3Q23选择大幅缩减了销售与管理费用。在收入同比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4.4ppt与1.0ppt,抵消了毛利率下滑对利润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3Q23的核心经营亏损同比降低37%。然而,我们并不认为3Q23的费用投入以及费用率是可持续的。我们预计进入4Q23后,公司为了配合新产品的上市一定会适当加大市场营销投入。 2024。年业绩有望出现转机。下调盈利预测以及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4Q23无论是收入还是毛利率依然会环比基本维持3Q23的水平,且费用率或将环比扩大。进入2024年以后,随着新产品的推出与低温奶酪棒需求的企稳,收入、产品结构和毛利率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然而,面对行业结构性调整,我们预计公司最快会在2025年才能重新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我们大幅下调2023/2024/2025的收入和净利润。考虑到短期的业绩波动,我们认为P/E已经不适合用于对妙可蓝多的估值。因此,我们改用DCF对公司估值(WACC9%;永续增长率5%),并下调目标价至19.8人民币。 投资风险:行业需求放缓、国内品牌竞争大于预期。
未署名
青岛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3-10-31 83.80 81.70 3.42% 84.78 1.17%
84.78 1.17%
详细
我们判断,青啤3Q23较弱的销量表现已在业绩前被市场消化,但公司单价同比提升与毛利率同比扩张的幅度大于市场预期。这表示青啤产品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并未受不利天气与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放缓。这也有助于改善市场对整体啤酒行业的投资情绪。 青啤3Q23整体业绩质量高于预期:青啤3Q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收入同比下滑4.6%,略好于我们的预期,主要得益于ASP同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ASP的提升同时也助力3Q23毛利率与核心经营利润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扩张。尽管现饮渠道在3Q23受到恶劣天气影响,但青啤3Q23的产品结构依然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这归功于公司主动对不同渠道的产品结构做出有效的调整。 3Q23产品结构升级好于市场预期:在销量同比下滑11.3%的情况下,ASP大幅上涨了7.5%(高于1Q23的4.8%与2Q23的5.4%),大幅抵消了销量下降的影响。3Q23单吨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1)主品牌销量同比仅下滑5.5%,远好于其他品牌18%的销量下滑,(2)在主品牌中,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维持3%的同比增长,远好于主品牌整体的表现。在现饮渠道受天气影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家庭消费的结构升级对整体产品结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 3Q23利润率维持大幅扩张趋势:3Q23平均单吨成本同比上升2.5%,略高于市场预期,但基本维持2Q23的趋势。在结构升级和ASP同比提升的帮助下,3Q23毛利率(扣税前)同比扩张2.9ppt。尽管销售费用率同比扩张了0.5ppt,但在毛利率扩张的帮助下,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大幅扩张2.8ppt,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然而,财务收入与政府补贴的下降,抵消了部分核心经营利润的增长。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目标价:我们基本保持2023-2025年的收入预测不变。同时,我们小幅下调了对净利润的预测来反映未来三年政府补贴力度的下降。我们依然认为,青啤港股相对A股有更强的性价比。维持港股“买入”评级及A股“持有”评级。 投资风险:1)原材料价格涨幅高于预期;2)中高端啤酒的增速慢于预期。
未署名
立讯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25 32.16 34.50 19.83% 34.43 7.06%
34.96 8.71%
详细
重申立讯精密的“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币人民币34.5元元,潜在升幅幅12%。 重申立讯精密的“买入”评级:在今年外部宏观环境较为艰难的情况下,立讯精密是电子行业少数保持业绩逆势增长,并且实现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结合三季度业绩以及全年指引,我们预期公司2023年利润同比增长将达到20%,基本符合年初时的预期。立讯今年的成长主要来自于大客户组装以及垂直一体化带来的利润增长。 我们认为大客户相关业务将会在未来2-3年持续提供立讯的增长动能。同时,虽然公司调整通信业务战略方向,降低低毛利率产品的比例,但是公司同时聚焦高速铜、光模块及散热产品,我们预计该板块业务有望在接下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立讯的汽车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在汽车业务方面,立讯聚焦头部车企,以及有潜力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龙头的成长车企,将车用线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汽车电子产品打入客户的供应链。目前,立讯精密2024年的市盈率为17x,估值吸引且有弹性空间。 3Q23业绩维持增长,符合预期,4Q23利利润同比增长预计加速:立讯3Q23收入环比增长21%,同比下降9%。收入增速同比下降主要受到通信业务调整、可穿戴新品上市节奏、SiP产品交易模式变动以及客户库存节奏调整影响。但是,公司三季度毛利率录得13.8%,环比增长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因此,我们看到部分业务收入端调整对于利润端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同时,大客户的组装业务也通过投资收益,以营业外收入贡献的方式显著提升利润。立讯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环比29%。公司发布公告预期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中位数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31%,同比增速较三季度提高。 投资风险: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不如预期,下半年增长较为乏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乏力。行业竞争再次加剧,玩家利润率承压,复苏慢于预期。公司多元化业务投入增加,费用增加较快,拖累业绩表现。
未署名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0-20 246.95 280.40 27.82% 244.99 -0.79%
244.99 -0.79%
详细
我们重申比亚迪的“买入”评级,维持比亚迪股份(1211.HK)/比亚迪(002594.CH))目标价为为280.4港元/人民币302.9元元。 比亚迪三季度业绩预告超预期:根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中位数将达到人民币105.5亿元,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55%,高于我们与市场预期。除了并表业务的比亚迪电子第三季度利润贡献同样超预期外,比亚迪汽车盈利能力也超过我们的预期。 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创历史新高,3Q23销量达82.4万辆。借助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叠加电池等上游原料成本下行,比亚迪单车盈利同比、环比都继续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向上增长。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增长,整体趋势有望从三季度向四季度延续。所以,我们预计比亚迪单车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维持在三季度高位附近。展望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维持加速上扬趋势,行业和公司的成长动能有望延续。 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根据近期调研,我们维持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848万辆的销量预测。比亚迪今年的新能源车销量有望向300万辆及以上的目标冲击。因此,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有望从2022年的28%增长到2023年的35%。我们看好比亚迪汽车的成长动能,以及通过推出高端车型持续打造品牌的能力。 重申“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比亚迪2024年A股和港股市盈率分别为21.6x、18.6x,估值较为吸引。我们重申比亚迪股份(1211.HK)/比亚迪(002594.CH)的“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为280.4港元/人民币302.9元。 投资风险:1)国内和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公司新系列车型的订单不及预期;3)上游成本压力拖累公司毛利率表现;4)公司高端车型进展较慢,或者高端车型需求较弱;5)自动驾驶落地速度较慢,或用户体验提升不明显。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