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4-23 9.89 -- -- 13.46 11.98%
11.30 14.26%
详细
报告要点事件描述公司披露2019年报:实现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3.3%,归属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38.3%,符合预期。 事件评论 2019年量价同比波动不大。2019年全年销量923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吨收入307元,同比下降7元。结合区域表现我们预计公司上半年表现或较疲软,下半年在赶工支撑下量价齐升。其实全年来看公司价格呈现V 型走势,Q3是价格洼地,Q4快速反弹。单季度看,预计2020Q4吨归属净利78元,较Q3环比显著提升59元,预计峰值提升幅度更高。 非经影响较大,全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9%。2019年公司业绩受经营性之外影响因素较大:1)投资净收益2214万元,主要是兴业银行股利(可持续);2)资产处置收益1962万元,主要是4、5号窑资产处置(不可持续);3)营业外支出1.55亿元,其中对外捐赠9000万元,矿山报废5834万元(均不可持续)。4)其他综合收益1.2亿元,主要是兴业银行公允价值变动;5)此外,公司其他业务收入2.12亿元,主要是公司出售4、5号窑产能指标的收益确认1.9亿元(不可持续)。整体看,公司2019年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19%。 区域:福建2020供需依然处于边际改善通道。当前确实存在高盈利驱动部分置换产能流入,我们测算2020年福建区域冲击约3%~4%左右;需求端和两广类似,基本建设和经济水平存在显著错配,区域重点工程建设仍较充沛,未来2-3年需求增速预计可保持近10%水平(过去2年基本都在7%~8%左右),因此2020年福建市场供需在边际改善通道。 中周期视野下,从价格弹性到量的弹性。福建2019H1天气因素压制区域需求表现,价格下滑较明显。不过8月份以来随着天气好转市场需求快速恢复,价格从底部至高点累计涨幅超200元/吨,弹性领跑全国,并赋予2020H1高盈利弹性。此外,公司目前5条在产线,年产熟料651万吨,在建熟料线2条、产能304万吨。未来1-2年公司步入增长第二阶段,量的扩张取代价格弹性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分红比例从2018年的3.73%提升至2019年13.09%。预计2020-2021年归属净利润为7.4、9.1亿元,对应PE 为 6.1、5.0倍,买入评级。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2-25 10.16 11.27 257.78% 13.45 32.38%
13.46 32.48%
详细
我们首次覆盖报告(20200205《福建水泥:高弹性低估值,关注预期差》)主要从公司预期差、行业预期差、业绩弹性入手,强调显著低估。我们第二篇深度将从中长期价值入手,提示不易发觉的预期差,侧面探讨水泥价格存在“资源底”,并给出省内供给关系中长期边际向好的判断。福建水泥的矿山资源优势突出,未来有望充分转化为成本优势,区域内的行业地位持续优化。 为什么选择石灰石角度?石灰石矿山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供成本低于外购,可开采年限越长,成本优势跑赢竞争对手,加强市场话语权;二是矿山价值越高,产成品水泥的价格支撑力越强,企业会考虑原材料资源的稀缺性,改变对份额、价格的看法,带来供给关系变化。 福建水泥石灰石资源优势突出,无论现有矿山剩余年限还是矿山储备情况,均优于省内大部分水泥企业。公司正在服务的矿山采矿权剩余年限基本在10-20年,2座到期年限低于10年,公司已储备2座后备矿山,预计开采年限至少30年以上。而未来5-10年,省内大部分石灰石矿山将面临采矿权到期问题,经我们梳理的112个石灰石相关矿山中,5年内到期数量占比42%,10年内占比78%。 物以稀为贵,供给下降、经营管理成本提升,石灰石价格上涨,外购石灰石的水泥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上升。自供与外购成本差异显著,石灰石外购均价超过20元/吨,而自供成本较低并保持相对稳定。 重视:石灰石资源稀缺,中长期供给格局潜在变化。我们分远期、近期提示两个关键变化,我们认为中长期供给格局将会边际改善,福建水泥在省内的行业地位将会持续优化。①对于远期:假设未来5-10年内,省内大部分水泥企业石灰石成本提高(外购成本增大+支付更高成本新获矿山),福建水泥的成本优势将会凸显。水泥产品高度同质,成本很大程度决定企业定价权。需求平稳期,公司有望借助成本优势优化行业地位;需求下行期,公司有望依赖成本优势争取更多市场份额。②对于近期:有序竞争的行业共识有望加固,由份额诉求向盈利诉求转化。无序竞争将导致水泥低价销售,相当于耗费“珍贵”的石灰石资源。珍惜使用有限的石灰石资源,有望成为企业稳定价格、确保盈利空间的重要动力。 重点工程率先复工。近期,福建省复工进程显著加快,5个铁路项目已全面复工,三明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近八成。水泥需求稳健,景气有望延续,关注基建项目落地实施。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0年福建地区新增专项债务限额486亿元,重点用于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领域。近几年福建在建、拟建铁路项目较多,山区多带来较多的隧道、桥梁设计,增加水泥用量。我们看好全年基建景气。 盈利预测:我们维持2019-2020年业绩预测不变,分别为4.71、7.67亿元,对应PE为8.1X、5X。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以及水泥板块动态估值变化(从6X到7.32X),将目标价格从12.05元上调至14.0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投资力度与重点工程进程不及预期;雨水天气变化不及预期。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2-12 9.35 -- -- 13.45 43.85%
13.45 43.85%
详细
区域:并不差的底子,更值得期待的供需 福建市场更封闭,资源紧,底子并不弱。1、福建山地丘陵地带较多,封闭的地理环境赋予区域水泥价格更强稳定性和龙头更强定价权,2010年前福州价格常年高于全国及长三角。2、福建石灰石资源匮乏,在矿山管控时代背景下,龙头企业(福建水泥)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堪比海螺水泥之于长三角。 集中度+外部冲击,两个维度认知偏差修复。1、区域市场表观集中度确实不高,龙头华润水泥和福建水泥份额都不到15%,不过二者存在一定股权结构关系,且行业第3的红狮水泥和第4的金牛水泥均为浙江起家,因此真实集中度并不算低,CR3超50%。2、市场担心从长三角、进口等外部流入冲击省内市场,我们认为影响有限,一来外部进入主要是海螺,其并非省内定价对立方,且当前疫情影响运输受限加大区域流动成本使得总冲击影响有限。 福建市场格局优化只是迟到并未缺席。福建过去多年停窑更多是自发推进,当前环保管控强化使得省内供给停窑更趋紧。随着供给侧改革推动及外围市场自律稳价学习效应助推,福建竞争环境逐步优化,且释放出一定价格张力。 展望:供需之锚依然在边际改善。福建省水泥历史来看供给端收尾较早,全年角度看区域供需一直处于供需弱平衡状态,每年还有一定外部流入补缺口。当前,确实存在高盈利驱动部分置换产能流入,我们测算2020年福建区域冲击约3%~5%左右;需求端和两广类似,基本建设和经济水平存在显著错配,区域重点工程尤其是铁路等建设需求仍然较为充沛,预计未来2-3年需求增速预计可保持近10%水平(过去2年基本都在7%~8%左右),因此整体供需依然在边际改善区间,2020年福建区域市场依旧处于蜜月期。 公司:被忽视的小而美,被低估的大弹性 从短期价格弹性到中期量的弹性。福建地处沿海,2019H1天气因素压制区域需求表现,价格下滑较明显。不过8月份以来随着天气好转市场需求快速恢复,价格从底部至高点累计涨幅超200元/吨,弹性领跑全国,赋予区域企业从2019H2~2020H1高盈利弹性。此外,公司积极布局2条新线,未来1-2年公司步入增长第二阶段,量的扩张取代价格弹性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点。 少有ROE在扩张的水泥股。公司2019Q3ROE为22%左右,考虑到景气趋势确立及未来可能的降本增效(新线投产降低成本,部分资产处置等),盈利改善趋势有望加速,当前ROE仍在扩张通道,此外公司还有部分金融资产持股股权,综合来看当前市值明显低估修复动力具备,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需求下滑较为明显; 2.外部冲击加大,市场破坏显著。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2-06 7.68 9.66 206.67% 12.93 68.36%
13.45 75.13%
详细
(1)关注变化--内外皆改善,潜力被低估 对福建地区水泥行业的固有印象是,成本差异导致一直以来“内陆布局”竞争力不及“水路输入”,本地价格受外来牵制。但是,我们重点提示,行业格局正在边际改善,公司治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议重视变化,重视低估值高弹性的投资机会。 (2)供给格局改善,新增影响有限①本地格局--关注预期差安砂二期技改项目成功实施后,福建水泥将拥有4500t/d以上产线5条,无论是先进产能比重还是总产能绝对值,在省内水泥行业中都将处于首位。截止2019年中报,公司熟料年产能784.3万吨、水泥1250万吨(熟料省内占比,水泥占比)。集中度认知存在预期差,争议出现在前三大或者前五大集中度偏低。但容易被忽视的是,华润水泥与福建水泥的合作关系等。如果考虑两两之间的关联,行业集中度可能优于目前情况。②外来流入--体现成本定价,未来幅度可控 在疫情危险彻底消除前,外地“水运抵福”的熟料量预期同比减少,区域流动对本地价格的压制效果或许减弱,同时,需求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如果外来流入渠道仍未及时畅通,福建本地不排除会出现熟料紧缺、供不应求的状态,供需格局对本地价格同样形成支撑。我们尝试理解福建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意义。上接长三角,下连珠三角,同时沿海地形决定拥有成熟的运输港口和码头,山区多石灰石资源也较为丰富,在整体需求平稳的情况下,如果福建一直是价格洼地,福建北部有向上进入浙江的动力,福建南部有向下进入珠三角的动力,而长三角、珠三角一直是全国性龙头企业深度布局的重点区域。如果价格可以呈现合理差距,对于平缓区域的流动性或许更加适合。长江环保治理力度加强,运输力下降可能会导致流入减少。③错峰生产--减量减排,响应环保,应对新增 (3)水泥需求稳健,景气有望延续福建地区经济发展增速较快,占据沿海优势,开放程度高于内陆省份,2020年GDP目标增速7-7.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7.5%左右。福建每百平方公里高速里程为4.18公里,相对经济发达省份仍有差距。2020年在建高速铁路至少3条,此外还包括地铁、轻轨、机场等项目。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一定周期性,2019年沿海城市除厦门、漳州外,增幅均实现两位数。从人口结构角度看,福建适龄劳动者比例较大,城镇化仍有较大空间。 (4)业绩弹性突出2019年多雨天气“拖累”二三季度业绩,四季度天气转晴后叠加赶工,量价环比增长明显。从业绩弹性角度,我们观察在假设2020年均价分别同比提高30、40、50、60元四种情境下分别对应的业绩表现。提高30元的情况下,净利润有望超过7.5亿元,提高60元有可能经营性业绩翻倍增长,考虑到年初以来,福建大部分城市均价同比去年提高100元以上,较高价格基数进入2020年,目前库存处于低位,淡季降价幅度可能有限。即使二三季度出现价格环比下调,全年均价角度仍大概率同比提升。从估值角度,2020年对应动态PE不到4X,在水泥股中显著偏低。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9-20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71、7.67亿元,对应PE分别为6.2X、3.8X,如果按照行业平均6X估值,目标价12.05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不及预期;地产投资力度与重点工程进程不及预期;雨水天气不及预期;错峰生产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5-03-27 10.81 -- -- 13.38 23.77%
15.85 46.62%
详细
公司发布 2014年年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3.3%、160.3%,投资收益对业绩的影响较大。福建自贸区建设有望提升区内水泥需求,公司与华润水泥的合作将改善供给格局,且促进其运营水平提升,继续维持“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 201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160.3%,实现EPS 为0.13元,投资收益影响较大。公司2014年实现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7048万元、49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628%和160%,实现EPS 为0.13元。公司是兴业银行和兴业证券的发起股东,近几年通过出售相关股票而获得的投资收益对业绩影响较大。2013、2014年公司投资收益分别为1.1亿元和7600万元,若扣掉投资收益之后则2013、2014年营业利润分别为-1亿元和-600万元。 销量增长成本下降,2014年水泥主业开始好转。1、我们预计公司2014年水泥熟料销量约为783万吨,同比增长21.9%。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产能释放和产能利用率提高,2014年公司新增海峡水泥5000t/d 熟料线,另外通过粉磨站的新建和技改新增水泥产能400万吨。2、公司2014年水泥吨售价为263元,同比下滑20元,主要是受整个华东地区水泥景气度下滑的影响。3、随着煤价下跌和产能利用率提高,公司2014年水泥吨成本下降29元至220元,其中吨能源成本下降18元至117元,吨原材料成本下降6元至56元。4、公司2014年吨销售、管理费用分别为8元和21元,同比变动0、-4元。 福建自贸区建设提升需求,与华润合作既改善竞争格局也提升自身实力,维持“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在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福建省内水泥需求增速今年有望回升。且福建的水泥产能释放基本结束,今年供需格局较去年明显好转。此外华润水泥与福建水泥在福建省内产能占比达32%,两家企业合作之后将增强在区内的话语权。今年两家水泥的销售工作将正式由合资子公司统一负责,成为两家水泥整合元年。福建水泥的运营效率较低,我们认为华润水泥入股之后或将对公司经营施加更大影响,福建水泥的运营效率将会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 为0.27、0.47、0.59元,继续维持“审慎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自贸区建设进展较慢,公司与华润水泥合作的进度低于预期。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12-18 8.91 -- -- 9.88 10.89%
10.24 14.93%
详细
福建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行业层面供给释放接近尾声,自贸区建设助力水泥需求。而华润水泥与福建水泥的合作将对竞争格局以及福建水泥本身的竞争力产生有利影响。首次覆盖,我们给予福建水泥“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 福建自贸区建设将提升水泥需求,且产能释放完毕,水泥景气度将触底回升。2014年12月12日,中央宣布再设立福建等三个自贸区。其中福建自贸区或是福州、平潭、厦门三地的捆绑申报,总面积近560平方公里为国内最大。福建省今年水泥需求较弱主要是基建需求不足,福建自贸区建设将大大提升区内基建、地产等投资需求,明年省内水泥需求有保障。此外明年福建省内将只有1条4500t/d线投产,产能增速为3%,区内产能释放基本结束。我们认为在供需双方面的好转之下,明年区内水泥景气度将有所好转。 与华润水泥的合作将极大提升在区内的话语权,且有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华润水泥已经入股公司控股股东福建建材集团49%股权,并将与公司成立销售公司统一负责两家企业在福建省内的销售。华润水泥是福建第一大水泥企业,产能占比为16.5%,主要分布在闽南区域;福建水泥产能占比15.4%为省内第二大企业,产能主要分布在闽北,两家企业联手将极大提升在区内的话语权。此外福建水泥受制于体制、装备技术等因素运营效率较低,近几年ROE仅在1%-2%之间,大大低于华润水泥、海螺水泥10%以上的水平,我们认为华润水泥或将对公司经营管理施加更大影响,从而提升公司竞争力。 外有区域供需和竞争格局向好,内有自身实力提升,首次给予“审慎推荐-A”评级。相较于华东其他区域,福建的改善空间很大。我们认为在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福建省内水泥需求增速明年有望回升。另外福建的水泥产能释放已经基本完毕,明年供需格局较今年明显好转,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此外华润水泥与福建水泥在福建省内产能占比达32%,两家企业合作之后将增强在区内的话语权。福建水泥的运营效率较低,我们认为华润水泥入股之后或将对公司经营施加更大影响,福建水泥的运营效率将会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为0.03、0.27、0.47元,首次给予“审慎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自贸区建设进展较慢,公司与华润水泥合作的进度低于预期。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4-07-21 6.52 5.55 -- 7.61 16.36%
8.15 25.00%
详细
投资要点:我们近期调研了福建水泥,具体观点如下:随着海西经济建设加快,福建区域的需求有望超出华东其他区域,当地水泥企业受益。福建水泥与华润合作,未来将在市场整合和成本控制方面提升盈利。 报告摘要: 福建或是华东地区最后一个高增长区域。随着海峡西岸城镇建设,福建省的水泥需求将超过周边主要省份。未来几年区域内的产能增长有限,外围低价水泥仅供沿海和北部周边,区域整体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成本和运输问题制约公司发展。公司产能约1000万吨,占全省产能约13%,与华润水泥并列为福建省内两大水泥企业。公司产能主要分布在南平、永安等福建西部内陆地区。由于福建省资源能源相对缺乏、公司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致使福建水泥过往毛利率低于主要水泥企业。运输瓶颈也导致过往公司与外省水泥竞争中缺乏优势。 强强联合,未来市场格局有望优化,成本回落促盈利改善。福建水泥近期公告实际控制人福能集团与华润水泥合作进一步实现对水泥、混凝土产业板块的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对公司的意义在于:(1)区域市场共享,优化竞争格局。(2)加强成本控制能力,改善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海西建设加快,福建水泥作为区域内的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是直接的受益者。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市场结构,盈利改善空间较大。预计2014-2016EPS为0.16、0.35、0.42元,对应的PE分别为23.6、12.3、9.4倍。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海西经济建设力度低于预期。2、华润战略投资后的整合效果低于预期。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2-08-23 6.09 -- -- 7.04 15.60%
7.04 15.60%
详细
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3年的EPS分别为0.30和0.43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0.33和14.19,考虑到公司的看点主要是作为区域水泥国资背景的大型企业,有可能成行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因此,给予公司评级为“增持”。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2-06-11 8.15 -- -- 8.13 -0.25%
8.13 -0.25%
详细
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3 年的EPS 分别为0.47、0.68,对应当前股价的PE 分别为18.89、13.06,给予“增持”的评级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09-08 10.18 -- -- 11.02 8.25%
11.02 8.25%
详细
从价格上看,公司所在销售区域内价格走势尚算平稳。福建省水泥价格基本上与华东地区水泥价格走势保持一致。目前价格在430~440(出厂价含税),仍没到底处于下降通道。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库存则在80%~90%的水平,库存压力很大,省内其他小企业库存量则更大。据我们了解到,江浙地区为应对目前需求不振的情况,已从8月25、26号开始陆续实施停窑限产,并且停窑时间由原来的10天增加到15天。 从供需情况看,上半年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情况,但是下半年有可能会出现旺季不旺的情况。公司7、8月日出货量在1.3~1.4万吨左右,低于4月份的1.5万吨左右。需求萎靡主要是受到资金面的影响,保障性住房开工率不足及大型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少,是直接导致需求不振的原因。 目前福建省水泥供需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并且外埠进入的水泥比较多,货源主要是来自于海螺及万年青。外埠每年进入福建800~1000万吨水泥,占福建省产量的15%左右。外埠水泥进入福建主要以水路为主,水路运输具有成本比较低的优势。据悉海螺水泥2011年计划进入福建省500万吨,且海螺入闽水泥以水路运输为主,每吨运费大致在50元左右,极具竞争优势。江西万年青入闽水泥则走陆路,运输成本较高,每吨运费86元,公司运输成本较万年青便宜每吨便宜20元左右。 公司用烟煤运送到生产基地的成本较高,每吨大概在1,000元左右。水泥生产另一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南方与北方石灰石差距比较大,开采成本高,品位也相对要低一些。目前公司熟料消耗标煤成本为113元/吨,自有石灰石开采15元/吨。公司2011年中报显示,公司自今年起将把袋装水泥包装费列入产品成本核算,而去年是在销售费用中核算,目前公司吨水泥袋装成本为21元左右。公司吨水泥平均成本在280~295元。 认为随着不利因素的逐步消化,公司在四季度仍将是较好的投资标的。预计公司11、12、13年基本每股收益可以达到0.64、0.88、1.05元/股,对应昨日收盘价11.21元,11、12、13年动态PE为17.52X、12.74X、10.68X,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08-02 13.39 -- -- 14.01 4.63%
14.01 4.63%
详细
事件:福建水泥发布半年报: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6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83%,营业利润10078万元,同比增长24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75万元,同比增长228.83%,EPS为0.24元。 点评:水泥产销量低于预期,价格上涨是公司业绩改善主要原因。公司上半年熟料、水泥产量分别为186、200万吨,熟料、水泥销量分别为25、193万吨。我们测算公司熟料窑运转率、粉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1.3%、47%,低于公司85%、55%的正常水平。我们测算公司上半年吨产品售价为395元(1Q、2Q分别为368、417元),价格上涨助推业绩大幅改善。 煤油电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涨、会计政策变更推升成本大幅上升。公司上半年吨产品生产成本达到284元/吨(1Q、2Q分别为268、303元/吨)。公司采购煤价大幅上升,去年同期仅为700元/吨,而今年上升至1000元/吨。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将往年计入销售费用的包装费用转而计入生产成本,该项变更导致吨产品成本出现12元的上升。 三项费用暂无实质改善。吨水泥对应营业税金及附加由去年同期0.85元上涨至4.8元。如考虑会计政策变更因素,吨水泥销售费用基本持平。职工薪酬增长导致吨水泥管理费用大幅上升,由去年同期30元上涨至39元。吨水泥财务费用同比基本持平。 内部整合是公司长期看点。公司受制于体制因素,错过了中国水泥行业飞速发展的大机遇,产能规模及盈利能力都长期停滞不前。福建能源集团入主后,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大幅调整,我们期待公司内部整合可能带来的经营改善。 未来经营层面改善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产能规模的较快扩张,管理费用率降低。公司正加快新产能的建设力度,建福水泥厂11#窑有望在明年投产,届时公司熟料产能将达到543万吨。公司持有兴业银行的股票,可适时变现用于推进生产线的建设。 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低于预期。截至2010年底,福建省仍有约1400万吨落后熟料产能,如能在2~3年内淘汰,区域高景气度仍能维持。但是2011年福建省落后熟料产能淘汰目标仅为67万吨,低于我们的预期。我们预计福建省2011、2012两年共将投放1215万吨熟料产能。假设福建省2011、2012年水泥需求分别增长15%、10%,我们测算2011、2012年区域熟料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101%、96%,2012年区域景气度存在小幅下降风险。如果产能限制政策延续,2013年将几乎没有新产能投放,景气度将提升。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11-13年EPS分别为0.62、0.73、1.23,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紧缩超预期导致需求下降;落后产能淘汰低于预期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08-01 13.63 -- -- 14.01 2.79%
14.01 2.79%
详细
业务展望与盈利预测:受益区域景气度大幅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扭亏;同时公司新建9号窑及配套余热发电系统上半年成功投产, 12年年中预计3号窑技改扩建项目也将完成,届时公司产能大幅增长至800万吨。而随着福建能源集团的入主, 公司管理层大幅换届,未来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效率有望获得提升,并且南方水泥未来与公司的进一步合作也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短期内,随着下半年公司9号窑运营逐步正常,公司的生产成本有望显著下降,毛利率水平向上概率较大。我们预计公司11年至12年每股收益0.72元,和0.99元,对于PE分别为20.2倍和14.8倍,给予推荐评级。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07-29 14.11 -- -- 14.10 -0.07%
14.10 -0.07%
详细
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83%;实现营业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40.36%;实现利润总额1.07亿元,同比增长249.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75万元,同比增长228.83%;每股收益0.24元。 福建水泥需求旺盛推动业绩大幅增长。福建省内建设项目较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11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1.09%,较去年同期水平提高3.09个百分点。1-6月份水泥产量增速为20.33%,公司作为区域龙头企业产能占比达到13%左右,受益于区域水泥的旺盛需求。2011年1-6月公司的水泥和熟料销量为218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综合价格为396元/吨,同比提高53.93%;吨毛利高达109元,同比提高279.06%;吨三费为67元,同比下降1.79%;吨净利为42元,同比提高228.25%;各项指标较2011年改善显著。 期间费用率下降较大。201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98%,同比下降5.58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公司为区别袋装和散装水泥成本,将袋装水泥的包装费计入产品成本当中。管理费用率为9.72%,同比下降2.02个百分点,主要是虽然内退人员费用增加和管理费人员薪酬增加以及部分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中,但是在收入增速较大的情况下,管理费用率依然下降。财务费用率为5.15%,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借款规模压缩。 投资受益2011年或提升明显。公司上半年兴业银行参股贡献投资收益1662万元,兴业证券分红45.05万元。同时董事会通过议案计划提请股东大会全权处置解禁的300.3万股兴业证券的股票。如果通过二级市场完全减持,公司投资收益将大幅提升。 按照每股17元左右的价格计算,此项投资收益为5000万左右。 新投线产能下半年充分释放,区域产能供给压力较大。2011年3月公司有安砂一条4500T/D熟料生产线投产,产能经过磨合期将在下半年充分释放产能,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但福建区域水泥产能释放较多,预计投产生产线将达到7条,熟料产能达到1085万吨,占到原有产能比例近35%左右,同时落后产能淘汰量较小,仅为139万吨,区域供给压力较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11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60元、1.07元和1.23元,以收盘价14.59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为24倍、14倍和12倍。考虑到公司区域内供给压力较大,但需求旺盛,从长期角度看,2012年趋势向好的概率较大,我们谨慎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07-29 14.11 -- -- 14.10 -0.07%
14.10 -0.07%
详细
业绩扭亏符合预期。福建水泥公告中期业绩以及董事会决议,公司11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约55.8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75万元,同比实现扭亏,折合EPS0.24元,符合我们的预期0.24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58.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786万元,较10年亏损4138万元实现扭亏。 价格上涨促业绩改善。公司上半年销量基本持平,共生产熟料186.27万吨,生产水泥200.1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55%和-0.62%,销售水泥熟料218.45万吨(其中水泥193.19万吨、熟料25.26万吨),同比增长2.10%。价格方面福建二季度水泥价格持续走高,我们测算公司上半年水泥价格约在406元/吨,同比大幅提升108元/吨,水泥吨毛利提高约72元/吨,达到93元/吨。 新建、收购并举,公司发展步伐超预期。公司加快产能扩张步伐,董事会公告两项潜在产能扩张项目:一为建设年产2×150万吨(暂定)粉磨站,具体规模论证后确定;二为加快海峡水泥4500t/d新干法水泥项目投资工作。潜在项目投产后将增加新干法水泥产能500万吨,由于项目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暂不调整产能产量预测。公司产能快速扩张获得产业投资者认同,中报显示海螺水泥增持福建水泥900万股,成为第四大股东,股权比例为2.36%。 新控股股东进入,公司迎来新发展机遇。随着福建能源集团入主福建水泥,给公司经营管理带来新发展契机,对高管团队进行了大幅调整。同时公司生产线扩张规划也在逐步展开,近五年第一条技改生产线,也是第一条规模4500t/d生产线,建福厂安砂项目于2011年一季度正式投产,目前在建生产线为建福厂另一条4500t/d生产线技改项目,预计将在2012年一季度投产,至12年底公司水泥总产能达到878.5万吨。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11-13年公司主营水泥业务EPS在0.66/0.89/1.1元,维持“增持”评级。
福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07-14 12.16 -- -- 14.52 19.41%
14.52 19.41%
详细
福建水泥今日公告中期业绩修正情况:公司预计1-6月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100万元,折合EPS0.24元,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较前期公告的6000万元即市场一致预期EPS0.16元提高50%,较10年同期-7122万元实现扭亏,主要原因为福建市场价格好于预期,利润水平提升。 中期业绩提升进一步验证盈利拐点。中期业绩由10年-7212万元,至11年提升至9100万元,公司业绩实现华丽转身,我们认为主要原因除二季度水泥价格持续走高,共上涨约50元/吨外;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在不断改善,包括提高直销比例以减少经销商侵蚀利润,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以降低公司三项费用率,公司一季度三费率下降至19.3%,同比下降近10%。中期业绩的提升扭转了公司近五年盈利偏弱情况,受益于福建区域价格提升以及自身经营管理改善,水泥盈利拐点显现。 新控股股东进入,公司迎来新发展机遇。随着大股东福建能源集团入主福建水泥,给公司经营管理带来新发展契机,其对高管团队进行了大幅调整,包括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等关键岗位。同时公司生产线扩张规划也在逐步展开,近五年第一条技改生产线,也是第一条规模4500t/d生产线,建福厂安砂项目于2011年一季度正式投产,目前在建生产线为建福厂另一条4500t/d生产线技改项目,预计将在2012年一季度投产,至12年底公司水泥总产能达到878.5万吨。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11-13年公司主营水泥业务EPS在0.66/0.89/1.1元,考虑兴业银行价值后公司合理股价约在15.6元,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