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范超

长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23.33%
(第467名)
60日
中线
8.33%
(第15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万达电影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4-05-27 13.58 -- -- 13.72 1.03%
13.72 1.03% -- 详细
万达电影:焕然一新再出发万达电影实际控制人变更,管理团队新调整,有望赋能公司内容制作。万达电影以电影放映业务起家,后通过并购等方式将业务向上延伸至电影投资、制作和发行及相关衍生业务,全面覆盖电影产业链。2023年底公司完成股权转让,控股股东由万达集团变为儒意投资,新管理层将充分发挥儒意在出品、万达在院陑及发行端优势,提升公司影响力。 公司业绩受电影大盘影响及自身出品节奏有所波动,但随着公司持续优化成本结构,经营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院线龙头:受益于大盘复苏电影放映收入占公司收入比重近70%,构建公司业绩基本盘,随着电影大盘复苏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3年总票房549亿元、同比增长超80%,恢复至最高记录2019年的85%以上,表现不俗,复苏态势明显;未来预计随着影片供给多元化及重点档期依赖度降低,电影市场将持续扩容。万达电影稳居行业宝座,具有领先优势;2015年至2023年,万达影投和院陑市占率分别稳居第一和第二,且公司院陑占比由2015年约13%提升至2023年约17%,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鹏程万里:雄鹰展翅向未来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业绩增长点主要来自于:1)院陑行业龙头不断提升市占率,持续受益于大盘强势复苏。2019年以来,相较于同行公司市占率提升幅度最大,未来公司将持续开拓院陑板块,目标为市场份额提升至20%以上(目前公司市占率为16.7%)。2)业务向上游制作延伸,业绩具备弹性,有望借助AI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将联动儒意发挥协同效应,深耕内容制作,公司主投主控电影《维和防暴队》、出品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24年五一档上映,其中《维和防暴队》为五一档票房冠军。后续电影储备丰富,多部已分别定档端午、贺岁,业绩向上具有较大弹性。Sora等文生视频技术的推出,使得视频创作效率大幅提升,未来公司将借助AI技术实现降本增效,赋能内容制作。3)重视剧集制作/衍生品/游戏业务发展,提升非票房收入。公司电视剧储备丰富,未来将凭借丰富的影视剧制作经验和优秀的制作人团队,确保储备电视剧播出。时光网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未来会和IP储备丰富的公司进行合作,重点发展衍生品业务,并依托互爱互动重点发展游戏业务,提升公司非票房收入。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院陑开拓、上游制作深耕、非票业务延展布局带来的业绩弹性,预计2024-2025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3.65亿、16.94亿,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2.4X/18.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影视院陑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影片定档不及预期风险;3、作品票房表现不及预期风险;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风险。
科顺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24 6.22 -- -- 6.13 -1.45%
6.13 -1.45%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 年报和 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实现收入约 79.4 亿元,同比增长 4%,归属净利润约-3.4 亿元,同比下降 289%。 2024 年 1 季度实现收入 14.9 亿元,同比下降 20%,归属净利润约 0.5 亿元,同比下降 9%,扣非净利润约 0.2 亿元,同比下降 43%。 事件评论 行业需求承压, 收入逆势增长。 公司 2023 年收入同比增长 4%,远好于行业水平,体现了公司竞争力。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统计,防水 2023 年总产量为 30.59 亿平方米,同比 2022 年下降 11.5%,考虑到行业价格大幅下行,市场规模下降更快。分产品看,防水卷材收入约 42 亿元,同比下降 3%,防水涂料收入约 19 亿元,同比增长 13%,丰泽股份(即减隔震业务)收入约 3 亿元,同比增长 15%。分渠道看,公司积极调整渠道结构,大力发展经销模式,公司已与全国 31 个省市的 3200 多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去年同期仅为 2500 多家),当前经销收入占比已超过 50%。 1 季度压力较大,公司收入同比下降 20%,一是源于 1 季度地产和基建新开工需求双弱,二是源于 1 季度丰泽股份收入阶段性未并表。(自 2023 年 9 月起,公司无法掌握丰泽股份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资产状况及潜在风险等信息,不再将丰泽股份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024 年4 月 6 日,公司认为影响因素已经消除,已重新取得对丰泽股份公司的实质性控制权) 毛利率底部回升, 费用逆势增加。 公司 2023 年毛利率约 21.2%,同比约持平,其中材料销售业务毛利率底部回升 1.5 个百分点,工程施工业务毛利率拖累 7.6 个百分点。分产品看,防水卷材毛利率约 18.2%,同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防水涂料毛利率约 31.6%,同比提升 5.6 个百分点,主要为涂料核心原材料价格下跌较多。公司 2023 年期间费率同比提升 0.8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率同比提升 1.3 个百分点, 主要源于公司积极开拓零售渠道,使得广告宣传费用增加。公司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 7.6 亿元,加回来减值后,公司全年归属净利率约 4%,同比略有下降。从 1 季度看,收入结构有所优化,毛利率约23.8%,同比回升 2.2 个百分点,环比回升 2.7 个百分点,但由于收入下滑摊销加大,期间费率也同比提升 2.2 个百分点,最终归属净利率约 3.6%,同比提升 0.4 个百分点。 收现比持续提升。 公司过去三年( 2021-2023 年)收现比持续改善,分别为 0.88、 0.99、1.04,但付现比亦持续提升,最终使得 2023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 1.9 亿元,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从 1 季度看情况类似,过去三年( 2022Q1-2024Q1)收现比持续改善,分别为 0.69、 0.82、 0.85,但付现比持续提升或源于原材料压力之下公司加大冬储,最终 Q1经营性现金流下降。公司 2023 年末应收账款及票据约 41.6 亿元,同比下降约 7 亿元。 2020-2023 年公司累计信用减值损失已近 15 亿元,这意味着公司风险暴露或较为充分。 预计公司 2024-2025 年归属净利润约 4.0、 6.0 亿元,对应估值为 18、 12 倍。 风险提示1、房地产行业回暖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22 14.89 -- -- 15.87 6.58%
16.20 8.80% -- 详细
事件描述近日,公司公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450.7亿元,同比增长11.9%;归母净利润31.2,同比下滑3%;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同比下滑15.2%。24Q1实现营收82.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下滑17%,环比增长39%;扣非净利润5亿元,同比下滑7%,环比增长5%。 事件评论23年海洋业务景气承压,光通信业务毛利率改善:23年拆分收入来看,光通信及网络实现营收91.1亿元,同比下滑0.3%,毛利率27.1%,同比提升3pct;电网建设实现营收167.4亿元,同比增长36.4%,毛利率15%,同比基本持平;海洋系列实现营收37.4亿元,同比下滑48.9%,海洋板块下滑主因项目工程进度延期,毛利率26.7%,同比下降7.12pct;新能源系列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119%,毛利率11.4%,同比提升0.38pct;铜产品70.2亿元,同比增长39.8%,毛利率3.3%,同比下降1.47pct。24Q1公司业绩有所下滑,主要由于持有光迅科技股票下降所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大。 费用端后续优化可期,发布股权激励增信心:公司23年毛利率为16.2%,同比下降2.1pct,净利率为7.2%,同比下降1.3pct;24Q1毛利率为18%,同比下降0.3pct,环比提升4.1pct;净利率为7.7%,同比下降1.9pct,环比提升3.8pct;未来盈利能力随着有望随产品结构改善出现恢复。费用端来看,公司23Q4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变动+0.6pct/-0.3pct/+0.7pct/-0.1pct,24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变动+0.5pct/+0.1pct/+0.9pct/-0.7pct。4月11日,公司公告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受让股份总数合计不超过1,665万股,面向高管和核心业务骨干不超过40人,业绩考核要求为:以22年同期为基数,24/25/26年营收增速不低于10/20/30%,归母净利增速不低于15/25/35%。 海洋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关注国内复苏与出海机遇: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260亿元,其中海洋板块约115亿元,电网建设约125亿元,新能源约20亿元。国内海风进度复苏,近期广东青洲六项目开工,江苏三峡大丰800MW海风项目公示海缆中标结果。海外市场,公司已中标Orsted、50Hertz等欧洲海风项目,有望逐步交付。展望后续季度,重点项目陆续启动招标,项目开工侧存在潜在积极变化。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23年海洋业务景气承压,光通信业务毛利率改善。公司费用端后续优化可期,发布股权激励增信心。海洋业务在手订单充足,随着海风开工节奏提速,公司海洋业务有望复苏,公司已中标Orsted、50Hertz等欧洲海风项目,有望逐步交付。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6.49亿元、41.82亿元、46.85亿元,对应同比增速17%、15%、12%,对应PE为14倍、12倍、11倍,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2、海风市场开工持续低于预期。
天宜上佳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5-22 7.70 -- -- 7.84 1.82%
7.84 1.82% -- 详细
天宜上佳发布: 1、 2023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1.1 亿元,同比增长 113.8%;实现归属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下降 18.9%。 2、 2024Q1 季报:收入 3.47 亿元,同比增长 11.7%,归属净利润-1.3 亿元,同比下降 386%。 事件评论 光伏行业放量增长, 轨交有所下滑。 分拆来看: 1、轨道交通业务收入 1.3 亿元,同比下降 42%,毛利率-15.6%,同比下降 73.6 个 pct;2、光伏板块 17.5 亿元,同比增长 198.8%,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石英坩埚快速放量叠加与传统热场协同销售的支撑;毛利率 31.5%,同比下降 20.35 个 pct。 3、航空航天板块收入 2.24 亿元,同比增长 42.96%,毛利率43.6%,同比下降 3.53 个 pct。 具体从销量层面看,轨交交通闸瓦销售 29.3 万片,同比增长 82%;碳碳热场销量 2575万吨,同比增长 93%,石英坩埚 4.4 万只,同比大幅增长。此外, 2023 年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 3392 万元,信用减值损失 1478 万元。最终,实现归属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下降 18.9%。 单季度看, 23Q4 和 24Q1 收入分别为 3.4、 3.5 亿元,同比增长 4%、 12%;单季度归属净利润-0.92、 -1.3 亿元,连续 2 个季度出现亏损,我们判断核心还是下游需求表现较为低迷。 石英坩埚依然是核心支撑。 截至 2023 年 3 季报,公司已与美国硅比科公司签订长期采购框架协议,双方约定自 2024 年至 2028 年,公司将累计向硅比科采购 7817 吨石英砂。 同时,公司选择在江苏和四川两地进行石英坩埚产能扩张,预计于 2024 年部分产线投入使用。 多维度增长曲线逻辑不变,中期成长空间较大。 公司经过多年潜心布局,已经形成多维业务曲线,高铁闸片+碳碳热场+石英坩埚+碳陶制动盘+锂电热场等。目前看,虽然不少业务行业需求短期承压,但是中期成长空间依然广阔。需要重视的是,公司在每一个领域的布局都是基于生产端工艺、技术和成本作为重要布局要素,持续强化自身在所处市场的成本优势竞争力,进而为中期份额开拓提供坚实后盾。 预计 2024-2025 年业绩 5.3、 7 亿元,对应 PE 为 8.4、 6.3 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石英坩埚产能发挥率不足;2、光伏热场价格表现较弱。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5-20 4.47 -- -- 4.60 2.91%
4.60 2.91% -- 详细
事件描述TCL 科技公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44亿元,同比增长 4.69%。实现归母净利润 22.15亿元,同比增长 747.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1亿元,同比增长 137.84%;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9亿元,同比增长 1.18%。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 143.71%。扣非归母净利润 0.71亿元,同比增长 109.69%。 事件评论光伏业务:一季度营业收入 99.33亿元,净利润-9.51亿元。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对 TCL 科技归母影响 3亿元左右。业绩的下降主要是产能释放后,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普遍性盈利承压。TCL 中环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管理提升进一步提质增效,推进硅料使用率、开炉成本、单位公斤出片数等经营改善,夯实公司相对竞争优势。公司继续巩固在 G12大硅片和 N 型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地位,N 型及大尺寸( 210系列)产品出货占比 88%,其中 N 型 210外销市占率 90%以上,有望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显示业务:一季度营业收入 233.76亿元,同比增长 54.58%,净利润 5.39亿元,同比增长 33.37亿元。公司在 1-2月低稼动率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难得, Q1面板利润主要来自量价齐升的 3月贡献。中尺寸领域, t9产线按计划爬坡,持续提升公司 IT 产品市场份额,显示器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三,其中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考虑到 TV 面板旺季补库的持续上涨趋势,我们预计 2024Q2、 2024Q3的单季度显示业务盈利区间将有望在 15亿元至 20亿元。此外,一季度公司柔性 OLED 产品供不应求,柔性OLED 手机面板出货提升至全球第三,产品和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3年度公司分红 15亿元,维持了多年以来的高比例。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资本开支下降、利润表修复,股息率提升趋势明确,分红提升潜力巨大。考虑到对光伏业务预期有所修正,预计公司 2024-2026年 EPS 为 0.20、0.40和 0.56,对应 PE 分别为 23.74、11.84和 8.61。
旗滨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20 8.09 -- -- 8.56 5.81%
8.56 5.81% -- 详细
事件描述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83 亿,同比增长 17.80%;实现归属净利润 17.51 亿,同比增长 32.98%。折合 2023Q4 实现收入 44.98 亿,同比增长 29.48%;实现归属净利润 5.08 亿,同比增长 645.38%。 2024Q1 公司实现收入 38.57 亿,同比增长 23.20%;实现归属净利润 4.42 亿,同比增长292.30%。 事件评论23 年光伏玻璃量利齐升。 分产品看, 1)浮法玻璃:公司生产浮法玻璃原片 11,035 万重箱,同增 102 万重箱;销售浮法玻璃原片 11402 万重箱,同比增加 599 万重箱。测算2023 年单重箱收入 79.5 元,同比下降 1.1 元;单箱成本 57.9 元,同比下降 4.2 元;单箱毛利提升 3.1 元。对应毛利率 27%,同比提升 4.2 个 pct; 2)光伏玻璃:公司 23 年生产光伏玻璃加工片 19,950 万平方米,销售光伏玻璃加工片 19,408 万平方米,产销量均同比大幅增长。测算 2023 年单平价格、成本及毛利分别为 17.6、 13.8 以及 3.8 元/平,对应毛利率 22%; 3)节能玻璃:公司生产各类节能玻璃 3843 万平,销售节能玻璃 3919万平米,同比相对平稳。测算 2023 年单平收入 71 元,同比提升 5 元;单平成本 56.3 元,同比提升 4.3 元;单平毛利 14.7 元,提升 0.7 元。对应毛利率 21%,同比下降 0.5 个 pct。 整体看 2023 年实现毛利率 25.0%,同比提升 3.8 个 pct;期间费率 11.1%,同比提升 1.1个 pct,其中财务费率提升 0.9 个 pct,主因利息支出增加等;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使得其他收益 7000 万左右;因存货跌价损失以及固定资产减值等影响,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多增 1.1 亿左右。最终实现归属净利率 11.2%,同比提升 1.3 个 pct,其中光伏玻璃平台湖南旗滨光能实现收入 34.6 亿,净利润 2.38 亿,对应净利率 6.9%,单平净利 1.2 元左右。 低基数下 Q1 高增,光伏玻璃继续放量。对于浮法玻璃,2024Q1 浮法玻璃需求表现一般,但行业景气仍处于高位且成本端有所下降,对应浮法盈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对于光伏玻璃, 1 季度为传统淡季,且公司仍有新产能投产带来的成本增加,预计盈利环比下降。整体看 Q1 实现毛利率 26.1%,同升 12.7 个 pct。期间费率 11.9%,同降 1.6 个 pct,其中管理费率因光伏投产而提高 1.1 个 pct。最终实现净利率 11.5%,同比提升 8.7 个 pct。 光伏玻璃放量, 期待禀赋兑现。 2023 年末公司在产光伏玻璃产能 8200T/D,依据当前建设进度预计 2024 年末产能将扩张至 11800T/D。2022 年是公司光伏玻璃尝试之年,2023年为放量元年且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后续随着规模扩大,并考虑公司在产线规模(后发优势)、矿山资源(目前公司在湖南资兴、云南彝良、马来西亚沙巴古达配套建设有超白硅砂矿,同时在福建东山建设大型超白砂加工基地)等优势,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看好公司光伏玻璃带来的业绩及市值弹性: 预计 2024 年归属净利润 21 亿,对应 PE 为10.2 倍。 风险提示1、 光伏玻璃成本下降低预期;2、 地产竣工需求低预期
晶晨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4-05-17 57.87 -- -- 60.85 5.15%
64.28 11.08% -- 详细
事件描述2024年4月29日,晶晨股份公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8亿元、同比+33.16%,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319.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394.22%。 事件评论新品持续开拓,一季度业绩增长显著。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8亿元、同比+33.16%,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319.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394.22%。一季度,公司多元产品策略经营成果显著,多产品系列齐头并进,市场份额呈稳步增长之势。其中,T系列芯片不断完成主流生态系统认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100%。毛利率端,2024Q1毛利率为34.22%、同比-3.17pct、环比-4.86pct,T系列芯片营收占比的提升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研发助力新品持续推出。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24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28亿元、同比增加0.46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3.83%,公司研发人员较2023年一季度增加116人,研发为基,公司新品保持高效推出。公司首颗6nm商用芯片及Wi-Fi新产流片成功(三模组合Wi-Fi6+BT5.4+802.15.4,支持Thread/Zigbee,可赋予终端产品Matter控制器、IoT网关等应用),8k芯片已顺利通过运营商招标认证测试、并将在国内运营商市场批量商用。 各产品陑齐发力,新产品与海外市场持续拓展驱动长期成长。S系列产品,随着导入海外运营商的持续增多,海外市场有望成为该系列产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T系列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智慧商显、智能会议系统等领域,公司已与全球主流电视生态系统深度合作,海外市场具备较大的拓展空间且保持强劲增长;A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众多消费类电子领域,同时集成了NPU、DSP等模块,形成了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智能SoC芯片。W系列芯片将进一步与公司主控SoC平台广泛适配并配套销售,同时可面向公开市场独立销售;汽车电子芯片已进入多个国内外知名车企,并成功量产和商用。 基本盘稳健,产品矩阵完善引领未来增长。中短期,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逐步回暖、公司新增市场的持续开拓和新产品的持续上市商用,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及2024年全年营收有望同比进一步增长。中长期,产品陑的完善+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AIoT、汽车等下游领域的持续发力,多元布局下的持续成长可期。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10.11/13.3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海外业务拓展存在不确定性。
南玻A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17 5.70 -- -- 5.98 4.91%
5.98 4.91%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81.95亿,同增19.7%;实现归属净利润16.56亿,同降18.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36亿,同降15.59%。其中Q4实现收入47.15亿,同比增长7.28%;归属净利润1.89亿,同降51.14%;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同降52.82%。 2024Q1实现收入39.47亿,同比下降3.03%;实现归属净利润3.25亿,同比下降17.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同比下降20.02%。 事件评论光伏&工程玻璃放量带动收入增长。公司全年收入同增19.7%,分板块看,玻璃产业收入146.9亿,同比增长46.03%(主要增量为光伏玻璃以及工程玻璃,其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72.7%、21.86%,浮法玻璃销量下降2.12%);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产业收入15.7亿,同比下降4.29%(电子玻璃销量增长12.14%);太阳能及其他产业收入22.5亿,同降42.18%(高纯晶硅销量下降42.75%)。2023年实现毛利率22.3%,同降5.3个pct,其中玻璃、电子玻璃及显示器、太阳能及其他产业毛利率21.88%、16.47%、25.77%,同降2.06、7.72、9.84个pct。全年实现期间费率11.4%,同降0.6个pct,其中销售、研发费率下降0.3、0.2个pct。本期资产减值损失3.47亿,同比增加1.91亿,主因针对宜昌南玻显示期间公司进行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最终全年实现归属净利率9.1%,同降4.3个pct。 2023Q4盈利压力依然较大。Q4单季实现收入同增7.3%;实现毛利率20.9%,同比下降3.7个pct,考虑到浮法玻璃及光伏玻璃景气回升,预计为其他板块拖累较多;三项费率13.3%,同比提升0.6个pct,其中管理费率提升1.2个pct、研发费率下降0.7个pct。 Q4其他收益0.95亿,同比增加0.6亿;资产减值在Q4计提,同比多亏1.9亿;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0.39亿;最终实现归属净利率4.0%,同比下降4.8个pct。 2024Q1收入有所下降。单季度实现收入同比下降3.03%;实现毛利率21.3%,同比下降0.9个pct;期间费率12.5%,同比提升1.9个pct,其中管理费率提升1.7个pct,主要因为折旧摊销增加所致;其他收益因增值税加计抵减同比增加1898万;信用减值因为专项坏账减值冲回而实现收益546万。最终实现归属净利率8.2%,同比下降1.5个pct。 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东莞、吴江、凤阳、咸宁共拥有7座光伏压延玻璃窑炉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产品涵盖1.6-4mm多种厚度深加工产品。北海在建的两座光伏玻璃生产窑炉及配套加工线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其中一窑已于2024年3月底点火,二窑计划于2024年内点火。此外截至2023年中,公司宜昌生产基地拥有高纯晶硅产能1万吨/年、硅片2.2GW/年、铸锭提纯单晶用料7200吨/年;东莞生产基地具备电池片0.6GW/年、组件0.6GW/年的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光伏业务或迅速放量,进军第一梯队;工程玻璃定位高端,产能快速扩张中;电子玻璃行业景气有望回升。预计2024年业绩17.4亿,对应PE为10倍。 风险提示1、光伏玻璃成本下降低预期;2、地产竣工需求低预期。
华灿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7 4.61 -- -- 5.10 10.63%
5.10 10.63% -- 详细
事件描述华灿光电公布 2024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29 亿元,同比增长 107.51%;实现归母净利润-1.07 亿元,同比增长 13.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6 亿元,同比增长 7.92%。 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贴 0.34 亿元。 事件评论公司在 LED 需求平淡的环境下取得超过行业的增长速率,主要依靠战略调整,将市场份额和规模降本优先级提高。通过采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各细分领域产品占比,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等举措,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市占率的有效提升,改善盈利水平。 一季度销售毛利率-4.10%,环比提升 4.18pct;销售净利率-12.97%,环比提升 17.23pct。 此外公司也在积极降低库存水平,一季度存货周转天数延续了下降的趋势。 传统照明市场构筑了 LED 的需求基本盘,根据 Statista 估计, 2025 年 LED 照明在全球渗透率有望达到 76%, 2030 年有望达到 87%。虽然新增安装带来的渗透率提升放缓,但2024 年起二次更换的 LED 灯将在需求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TrendForce 预计今年将有57.88 亿颗 LED 灯来自二次更换需求。 LED 成长市场潜力巨大,根据 TrendForce 预测,2023 年消费电子需求下降影响,全年 Mini LED 产品出货量下降至 1333.7 万个,但进入2024 年后出货量有望恢复增长。预计 2027 年出货量将超过 3145 万个,2023 年至 2027年复合增速约 23.9%。随着京东方成为华灿光电控股股东,将持续在上下游资源和产业协同方面可充分赋能,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应用市场,共同拓展Mini/Micro LED 前沿技术及产品。 我们认为公司基本面有望随行业需求回暖触底回升。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 EPS 为-0.10、 0.16 和 0.30,对应 2025 年-2026 年 PE 分别为 29.45 和 15.71。 风险提示1、传统 LED 芯片需求不及预期。 LED 照明、 LED 显示等需求与地产产业链景气相关度较高,若未来需求修复较弱,则可能影响公司稼动率和毛利率改善;2、 Mini LED 背光渗透率提升或 Micro LED 应用不及预期。 Mini LED 背光主要依靠在TV 的渗透,若未来下游厂商推广力度下降,则可能使得 Mini LED 需求低于预期。MicroLED 应用主要依靠头部品牌推广,若大客户产品线技术规划发生改变,则可能推迟 MicroLED 需求放量时点
力诺特玻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17 18.60 -- -- 18.85 1.34%
18.85 1.34% -- 详细
事件描述2023 年实现收入 9.47 亿,同比增长 15.25%;归属净利润 0.66 亿,同比下降 43.49%;折合Q4 收入 2.56 亿,同比增 1.29%;归属净利润 0.12 亿,同比下降 59.13%。 2024Q1 实现收入 2.67 亿,同比增长 18.99%;归属净利润 0.25 亿,同比增长 8.22%;扣非净利润 0.22 亿,同比增长 9.61%。 事件评论收入稳健增长, 盈利受原材料上涨影响。 公司全年实现收入同比 15.25%,分业务看,药玻玻璃实现收入 4.06 亿,同比增长 15.27%,其中中硼硅药用玻璃瓶实现销售额 3.31 亿元,同比增长 18.47%;耐热玻璃实现收入 5.18 亿,同比增长 24.86%,恢复明显。盈利能力看, 2023 年毛利率 17.4%,同比下降 4.7 个 pct,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分拆看,药用玻璃毛利率 23.19%,同比下降 1.63 个 pct;耐热玻璃 13.13%,同比下降6.86 个 pct。 2023 年期间费率 10.8%,同比提升 2.6 个 pct,其中销售、财务费率分别提升 1.0、 1.5 个 pct。最终 2023 年全年实现归属净利率 7.0%,同比下降 7.2 个 pct。 单季度看, 2024Q1 收入增速改善, 毛利率同比提升, 利润拐点或已出现。 2023Q4 收入同增 1.3%,环比保持增长同比增速或受基数影响。 Q4 毛利率 17.8%,同比小幅下降 0.6个 pct,降幅在明显收窄,且考虑到原材料的价格趋势,预计 Q2 利润贡献更加明显。 Q4期间费率提升 6.8pct 至 13.2%,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率分别提升 1.3、 3.4、 2.3 个pct。最终实现归属净利率 4.8%,同升 7.1 个 pct。 2024Q1 收入同增 18.99%,增速较2023Q4 改善明显。 2024Q1 实现毛利率 20.7%,同比提升 1.0 个 pct,近一年以来同比首次提升; 2024Q1 期间费率 10.4%,提升 1.4pct,其中财务费率提升 1.7 个 pct,主要为可转换债券利息影响;最终实现归属净利率 9.3%,同比下降 0.9 个 pct。 从管制到模制,从制瓶到拉管。 公司最早从事低硼硅药用玻璃销售,后逐步切入中硼硅领域,并在管制瓶领域处领先地位。展望未来,公司优势产品中硼硅管制瓶将继续扩张。此外产品的横纵向扩张也将加速,一方面中硼硅模制瓶后续有望逐步放量,另一方面开始切入管制瓶上游的拉管生产。 中硼硅放量,助龙头集中。关联审批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促使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其中药用玻璃作为应用最广泛药包材之一,其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且性能更优的中性药用玻璃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2023 年过评药品数量快速增长,共 2713 个品规的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涉及 742 个品种,相较于 2022 年的 1899 个品规,同比增长42.86%,一致性评价的深化推进,推动着中硼硅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 看好公司中硼硅药玻的快速放量以及日用玻璃的企稳回升,预计 2024、 2025年归属净利润 1.5、 2.4 亿元,对应 PE27、 17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扩张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开发与销售放量,因为受下游客户的接受度、关联审批的进度及产品质量等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2、市场竞争加剧。虽然中硼硅药用玻璃瓶的市场规模将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及国家集采等各项政策的推进而大幅扩大,但如市场增长未达预期、竞争对手产能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进而可能导致价格和毛利率下滑、销量下降。
三安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6 12.36 -- -- 12.92 4.28%
12.89 4.29% -- 详细
事件描述4月 26日,三安光电公告 2023年及 2024年一季度财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53亿元,同比+6.28%,实现归母净利润 3.67亿元,同比-46.50%;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 35.57亿元,同比+22.33%,环比小幅下滑 8.73%,实现归母净利润 1.19亿元,同比-44.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环比大幅减亏。 事件评论 景气下行锤炼内功, 效率优化提升公司经营韧性。 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持续动荡的影响下, LED、半导体下游需求均较为疲软,但三安光电持续优化自身经营效率和整体产品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了整体经营韧性,在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40.53亿元,同比+6.28%,实现归母净利润 3.67亿元,同比-46.50%;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 35.57亿元,同比+22.33%,环比小幅下滑 8.73%,实现归母净利润 1.19亿元,同比-44.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环比大幅减亏,毛利率回升至 14.85%,环比提升 7.67pct。 各业务条线暖意已现,产品结构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2023年公司 LED 外研芯片产品营收同比+6.3%,其中传统 LED 营收+3.91%,高端 LED 营收同比+13.99%,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随着行业需求逐步转暖提升设备稼动率+高端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整理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半导体射频方面: 1)氮化镓射频第二代大功率基站产品于 2023年 10月顺利量产,国际业务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推进面向 5G-A 市场的第三代产品研发; 2)砷化镓射频代工随着下游需求在 23H2逐步转暖,近期稼动率已超 85%并持续提升,叠加外延片自供比例逐步增加、部分新品的逐步升级如 0.15μm 卫星低噪声放大器(客户已验证通过并进入规模量产)、中高频段的射频发射、接收模组的封装产能的逐步释放,未来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上; 3)滤波器 23H2消费电子行业开始回暖,产能稼动率不断爬升到年底的 50%,配合战略客户开发的用于高端手机的晶圆级封装滤波器( WLP)也已顺利量产出货。 LED&半导体射频盈利节点已过,未来有望释放增长动能。 半导体电力电子步履稳健, 长远战略支点体系渐成。 1)湖南三安碳化硅配套产能 1.6万片/月,硅基氮化镓产能 2,000片/月,合作意向及客户超 800家, 6吋碳化硅衬底已实现国际客户的批量出货, 8吋衬底外延已向重点海外客户送样验证,电动汽车主驱用的车规级 1200V/16mΩ 碳化硅 MOSFET 攻克了可靠性问题并通过 AEC-Q101标准,已在重点新能源汽车客户模块验证中; 2)三安理想合资公司苏州斯科半导体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 2024年 8月正式量产; 3)湖南三安与意法半导体在重庆设立的合资公司主厂房已封顶,预计 2024年配备产能 8吋 0.8~1万片/月,将于 2024年底通线, 2025年逐步释放产能; 4)硅基氮化镓开发了大电流、高可靠度应用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工业电源领域的 650V-900V 高压芯片技术平台。电力电子工艺平台已逐步成为公司战略发展支撑。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8.31、 227.08、 278.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4、 19.54、 26.03亿元,对应 PE 为 59X、 32X、 24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LED、半导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化合物半导体产品技术推进和客户推广不及预期。
再升科技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16 3.20 -- -- 3.51 8.67%
3.47 8.44% -- 详细
事件描述再升科技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1季报:2023年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2%,归属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7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85%。2024Q1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10%,归属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3%。 事件评论悠远环境出表拖累收入,新产品新应用增长较快。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主要源于悠远环境自11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若扣除悠远环境收入贡献的影陞,公司实现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干净空气收入约9.8亿元,同比下降4%,其中过滤材料收入约4.2亿元,同比下降14%,主要为需求低迷与降价的双重影陞;净化设备及滤芯收入约4.9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干净空气设备因悠远出表影陞同比下滑3%,而油滤产品取得较好增速,公司大力拓展市场,同比增长237%。全年高效节能收入约6.5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及芯材需求有所回落,实现收入为1.6亿元,同比减少13%,而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新应用,在玻璃纤维棉、VIP膜材产品取得稳健增长,其中得益于开拓绿色建筑应用领域和家电市场应用的增长,玻璃纤维棉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23%,新纳入合并范围的VIP膜材实现营收0.42亿元。 1季度高效节能业务快速增长。公司1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0%,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3%,主要为悠远环境出表,若扣除去年同期悠远环境对公司贡献的收入和利润影陞,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归属净利润较同比增长6%。1季度公司高效节能保温产品系列收入增长较大,同比增长25%;过滤纸加大市场拓展+提升研发创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 高效节能盈利承压,利润率阶段性下降,1季度企稳。公司2023年毛利率约21.9%,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其中干净空气毛利率约26.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而高效节能毛利率约15.0%,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或主要为新建陠目投产而陬售尚未起量的原因。全年费用率约16.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但减值增加较多,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3100万元,主要为处置悠远环境70%股权的影陞,对转让后形成的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此外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1500万元。最终公司2023年归属净利率约2.3%,同比下降7.0%,若剔除减值影陞,则净利率约5%,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从2024年1季度看,毛利率约21.2%,环比企稳,但同比仍下降1.7个百分点。1季度费用率约14.6%,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最终1季度归属净利率约9.5%,同比雓幅上升0.7个百分点。 聚焦材料生产是再升科技未来战略。公司于2023年完成了悠远环境70%的股权转让。此前净化设备收入跟随面板、猪舍、半导体等新建需求有所波动,但剔除净化设备后,公司2018-2022年收入复合增速约15%,材料业务体现了更强的成长性和竞争力。公司将受益于:1)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或会改善,过滤设备业务竞争激烈,利润率偏低,现金流较弱;2)材料端陬售可以面除更多净化设备企业,将自身材料优势除更多全球用户推广。 预计公司2024-2025年归属净利润为1.6、2.1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1、16倍。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恢复节奏低于预期;2、原材料或能源成本大幅上涨。
欧晶科技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16 36.25 -- -- 39.00 3.72%
37.60 3.72%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1、 2023 年报:营业收入 31.3 亿元,同比增长 118.25%;归属净利润 6.54 亿元,同比增长 174.33%; 2、 2024Q1 报:营业收入 3.4 亿,同比下降 46.6%,归属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下降 87.4%。 事件评论下游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2023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 390GW,创历史新高。 2023年,我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 216.88GW,同比增加 148.1%。 2023 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 64%以上。同时,随着下游拉晶工艺的升级以及大尺寸、 N型单晶硅片占比的持续提升,下游对大尺寸高品质石英坩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就公司而言, 2023 年公司石英坩埚产品营业收入 21 亿元,同比增长 178%;光伏配套加工服务营业收入 9 亿元,同比增长 49%。具体来看, 2023 年公司坩埚销量 10.8 万只,同比下降 11%。此外,截止到 2023 年底,石英坩埚库存量 5877 万只,较期初增加 72.14%,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内 N 型电池逐步取代 P 型电池,客户的拉晶技术也由 P 型向 N 型转变,转变过程中客户使用坩埚参数须随之调整,公司对未交付坩埚产品隔离存放并进行技术评审。此外, 2023 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7356 万元。存货较期初也有有较为明显增加,主要是原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资。最终,全年归属净利润 6.54 亿元,同比增长174.33%。 单季度看, 2023Q1~2024Q1 公司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6.36、 8.18、 8.71、 8.04、 3.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7%、 162%、 144%、 62%、 -47%。 24Q1 收入增速同比下行,环比也有下行,主要是下游需求端阶段性疲弱。业绩角度来看, 2023Q1~2024Q1 单季度业绩分别为 1.72、 2.36、 1.81、 0.65、 0.22 亿元, 24Q1 业绩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2133 万元)。 2024 年 2 月,公司与矽比科北美公司签署了原材料高纯石英砂采购协议,保障公司高纯石英砂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预估采购金额总计 3.5 亿美元,一定程度保障了中期的生产稳定性。 石英砂-坩锅的耗材属性支撑, 叠加 N 型占比提升, 中期需求景气度依然可期。 石英砂和石英坩埚是拉晶辅材,生命周期较短,属于典型消耗性材料,因此存量市场需求可期;同时,进一步考虑到 N 型电池逐步放量,其对拉晶坩埚的消耗量会有较为明显增加,因此石英砂与坩埚的需求景气度具备可持续性。 预计 2024-2025 年业绩 8.9、 12.3 亿,对应 PE 为 9.4、 6.8 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能建设进度较为缓慢; 2、石英砂供应较为紧张
鲁阳节能 基础化工业 2024-05-16 13.41 -- -- 15.07 5.83%
14.19 5.82%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披露:1、2023年报:实现收入35.2亿元,同比下降1.85%;归属净利润4.92亿元,同比下降15.7%;2、2024Q1报:实现收入7亿元,同比下降7.4%;归属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4.6%。 事件评论陬量雓幅增长,产能扩张稳步推进。陶瓷纤维棉、毯及组件产品,主要应用于石化、冶金、电力、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工业炉、加热装置衬里、管陑、设施保温、防火等领域。2023年公司陶瓷纤维棉、毯及组件产品陬售量同比增加3.75万吨,综合产能利用率达到93%以上。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装备改进、工艺优化、产能扩建、生产组织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装备生产效率、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内,陶瓷纤维棉毯产能增加8万吨。内蒙古鲁阳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陶瓷纤维毯陠目第一期4万吨产能、第二期第一批次4万吨产能分别于2023年3月份、12月份建设完成并投产。 经营来看,2023年公司陶瓷纤维棉、毯及组件陬量46.57万吨,同比增长8.8%,陶瓷纤维湿法制品陬量4.74万吨,同比增长9.7%;整体陬售毛利率31%,同比下降近2个pct,推测主要是下游景气制约叠加产品结构变化。单季度看,23Q4和24Q1公司收入分别为11.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9%、-7.3%;业绩分别为1.02、0.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4.6%。 资产整合完成,新业务提供新的增长点。2023年6月,公司完成对宜兴高奇环保100%股权收购,宜兴高奇主要从事工业过滤布袋的生产和陬售。2023年11月,公司完成对奇耐联合纤维(上海)100%股权收购,奇耐上海主要从事汽车排放控制系统封装衬垫产品、锂电池陶瓷纤维纸产品的剪裁、包装和陬售。未来依托新的2个平台公司业务布局,公司在工业过滤和汽车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陶瓷纤维景气可期。陶瓷纤维作为乙烯炉内内衬材料,主要是提供更好耐火保温作用,陒比传统耐火材料其性能更好,渗透率也在提升,当下乙烯裂解炉2024-2025年或是建设高峰期,对陶纤需求形成较大提振。同时,一体化炼化更多炉型渗透+维修改造需求接力,石化高景气具备强支撑。考虑到2023年公司经营欠佳,主要是下游陠目进度较为缓慢,期待2024年能迎来加速释放。 预计公司2024-2025年业绩为6.3、8.5亿,对应PE为12、9倍,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陶瓷纤维景气度改善不显著;2、低端市场价格竞争较为激烈。
鼎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16 22.84 -- -- 23.90 4.64%
23.90 4.64% -- 详细
事件描述近期鼎龙股份公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Q1公司实现营收 7.08亿元,同比增长 29.50%; 归母净利润 0.82亿元,同比增长 134.86%;扣非净利润 0.66亿元,同比增长 213.71%;毛利率为 44.26%,同比增长 9.61pct;归母净利率 11.52%,同比增长 5.17pct;扣非净利率 9.30%,同比增长 5.46pct。 事件评论 半导体业务持续增长。 2024Q1分业务来看,传统业务打印复印通用耗材板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持平略增;半导体业务方面, CMP 抛光垫收入 1.35亿元,同比增长 110.08%,环比略有下降;CMP 抛光液、清洗液收入 0.36亿元,同比增长 206.00%,环比增长 24.31%; 半导体显示材料收入 0.70亿元,同比增长 436.49%,环比增长约 5.22%。此外,公司高端晶圆光刻胶、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业务的验证、导入工作有序推进中,但目前尚未取得收入,因此有所影响到公司的净利润表现。 2024Q1公司研发费用达到 1.05亿元,同比增加 20.38%,占营收比重为 14.8%。整体来看,在持续大力的研发投入之下,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后续有望实现收入与盈利的同步提升。 公司公布 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公司本次股权激励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2,50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 94,573.1391万股的 2.64%,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296人,行权价格为每份 19.03元。股票期权的考核年度为 2024-2026年三个会计年度,分年度进行业绩考核并行权,以达到业绩考核目标作为激励对象的行权条件。以公司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 2024-2026年考核的目标值增速分别为 125%、215%、 350%,触发值增速分别为 91%、 168%、 283%。 技术、 产能等多方面具备优势, 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材料龙头,CMP 抛光材料放量, YPI、 PSPI 产业化突破,高端光刻胶稳步推进,七大技术平台构筑宏伟蓝图。随着公司光电半导体材料产品研发、认证、量产出货快速推进,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3亿元、 6.18亿元、8.5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水平分别为 49x、 34x、 25x,维持“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