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5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陈杭 5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3-02-17 4.63 6.36 43.57% 4.64 0.22%
4.65 0.43% -- 详细
LCD 面板价格拐点上行在即,TCL 科技作为面板龙头,业绩弹性可期;需求端逻辑有望持续受益全球性的库存回补,2023年业绩有望逐季向上。 LCD 价格趋势:2月下旬价格拐点有望确立,即将迎来持续上行LCD 面板价格有望于 2月下旬迎来拐点,二季度后有望持续上行。主要原因在于:1)电视厂商库存回补下,需求得到良好承接。在原厂/渠道库存相对健康的基础上(经过两个季度的调整,渠道库存恢复健康),大陆电视厂商已经开始追加订单采购目前超低价的电视面板,要冲刺今年海内外电视销售,除此之外,三星电子、乐金电子等一线电视厂商也计划在第二季回补库存。2)良好需求承接+低库存背景下,面板厂挺价意愿明显。从价格来看,部分尺寸价格仍低于行业现金成本(根据群智咨询,2月上旬 32/43/55/65吋报价分别为 28/49/85/113美元/片),在集中度较高的竞争格局下,面板厂商对价格主导能力提升,且 LGD 关厂使得产出边际减少,大陆厂商价格话语权增强。据 Omdia 最新预测,2月下旬面板价格有望提前反弹,后续我们判断亦有望迎来持续上行。 TCL 经营趋势:22Q4环比改善显著,2023有望拾级而上公司前期发布 2022年业绩预告,22Q4环比 22Q3有明显改善,主要得益于面板价格的触底反弹。作为周期性行业,2022年面板行业是下行触底的一年(根据洛图科技,2022年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共出货 2.53亿片,同比下降 1.8%),2023年向上趋势明显。伴随着 LCD 面板价格的上涨预期,面板厂商的稼动率同样有望迎来回升,量价齐升下,面板企业的盈利弹性有望得到凸显。从节奏上看,需求端复苏有望从国内率先启动,进而逐步形成全球性的库存回补,因此我们认为面板企业经营的底部已经确认,2023年经营节奏有望逐季向上。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695.22/1980.53/2258.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 2.51/46.44/71.7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02/0.33/0.51元。参照面板厂商历史盈利水平弹性,受 LCD 价格/稼动率影响较大,故我们优先采取 PB估值方法,回溯历史几轮(2012-20 14、2016-2018、2020-2021)面板产业周期,TCL 科技历史 PB 估值中枢约 1.8-2倍 PB,底部约 1.2-1.3倍 PB,当前正处于底部水位。基于需求回升+格局改善驱动盈利弹性及 PB估值修复,我们暂给予目标价 6.36元(对应 1.8倍 PB),对应 50%+以上涨幅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CD 面板需求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不及预期、新技术迭代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3-02-09 4.15 6.36 43.57% 4.65 12.05%
4.65 12.05% -- 详细
TCL 科技主业为半导体显示,作为国内 LCD 面板行业双龙头之一,成本优势显著,随着面板景气触底回升,TCL 科技有望充分受益 LCD 面板量价双升,迎来估值修复。 TCL 科技:以半导体显示为基,以半导体材料为矛TCL 科技主要业务为半导体显示与新材料业务。半导体显示的运营主体为 TCL华星,公司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通过“双子星”产线布局发挥聚合效应,以内生增长及外延式并购持续扩充产能:通过 2条 8.5代线建设,TCL 华星在 TV 面板领域站稳脚跟;随后以 2条 6代线顺利切入小尺寸面板,出货量份额现已超 10%;近几年又通过 2条 11代线的投建及苏州三星 t10产线的并购进一步扩张大尺寸产能,确立了全球大尺寸面板的领先地位;2021年公司投建面向高附加值 IT、商显等中尺寸产品的 t9产线,加快全尺寸战略布局;TCL 华星还积极延伸价值链,通过扩充自建模组产能并收购茂佳科技及三星模组厂,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与盈利能力。公司基于规模效应与供应链协同的核心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加强,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LCD 面板景气度触底反弹,后续有望迎来持续改善LCD 面板价格继连续 5个季度下行之后,随着原厂主动降稼动率,渠道库存逐步消化,2022年 10月以来,LCD 面板价格在跌破现金流之后逐步企稳回升。根据群智咨询, 1月上旬 32/43/55/65吋报价分别为 28/49/85/113美元/片,各尺寸均持平于 12月下旬价格。当前时点正值中国春节,也是传统淡季,面板厂控产减亏决心坚定,全球 LCD TV 面板市场供需形势在需求疲软以及面板厂控产的博弈中维持动态平衡。预计后续随着二季度市场的回暖,在原厂/渠道库存相对健康的基础上,LCD 价格、面板厂的稼动率有望得到改善。中尺寸方面,公司t5/t9新线爬坡及头部客户持续拓展将助力公司在 IT、车载等领域加速发力,整体 LCD 业务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光伏&半导体硅片业务迎来高成长阶段新能源和半导体材料是公司的第二大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运营主体 TCL 中环实现营收 498.4亿元,同比增长 71.35%,实现净利润为 54.9亿元,同比增长68.94%,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光伏&半导体硅片的双景气。光伏硅片方面,随着宁夏银川 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中环六期)顺利投产,公司先进产能加速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公司 2022年半年报披露预计 2022年末公司晶体产能将超过 140GW,成为全球光伏硅单晶规模 TOP1厂商;半导体硅片方面,公司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坚定 Total solution 路线,在行业景气及国产替代提速下, 公司半导体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695.22/1980.53/2258.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 2.51/46.44/71.70亿元,对于 EPS 分别为 0.02/0.33/0.51元,由于面板厂商盈利水平受到 LCD 价格、稼动率影响较大,我们采用 PB 方法进行估值,选取京东方 A 为可比公司,从过去几轮的面板周期来看,京东方历次 PB 估值底部在 0.92倍,过去三轮(2012-20 14、2016-2018、2020-2021)PB 估值中枢在 1.62倍,TCL 科技历次 PB 估值底部在 1.3倍左右(2019年最低跌至 1.0倍),过去三轮 PB 估值中枢在 1.82倍,考虑到面板景气度有望迎来修复,我们按照2023年 PB=1.8倍,对应目标价 6.3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CD 面板需求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不及预期、新技术迭代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2-11-22 4.30 -- -- 4.38 1.86%
4.65 8.14%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报告。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1265.76亿元,同比增长4.48%;实现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减少 96.92%;基本每股收益 0.02元/股;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0.72%。公司聚焦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深耕“高技术、重资产、长周期”电子器件细分赛道。其中,显示面板技术优势突出,龙头地位长期稳固,新能源光伏业务产能持续扩大,成长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投资要点: 22Q3业绩整体承压,研发持续高投入。公司 2022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20.15亿元,同比下降 9.98%;实现归母净利润-3.83亿元,较 2021年同期减少 27.01亿元;毛利率(8.49%,QoQ+1.6pct)与净利率(0.06%,QoQ+1.01pct)虽环比 22Q2有所提升,但仍明显低于 2021年同期水平。主要分析为在国际宏观环境波动下,面板周期下行压力延续,修复时点逐步滞后,导致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核心半导体显示业务利润率持续低位运行。另一方面,公司坚持经营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扩大。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与 Q3单季度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 1.06pct 和1.78pct 至 5.42%和 5.74%。研发持续高投入下,公司技术壁垒有望长期稳固,行业竞争力亦或将进一步增强。 面板周期拐点或现,价格回升需求改善。半导体显示行业周期连续近 5个季度下行以来,于近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根据 TrendForce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 11月上旬电视面板延续 10月涨势,其中32/43/55/65吋报价分别为 28/49/82/108美元/片,各尺寸均上涨1美元/片,预计 11月全月涨幅可达 2美元/片;小尺寸 IT 面板方面,除 15.6吋笔电面板价格环跌 0.2美元/片外,其他尺寸价格均与上月持平。目前,部分终端市场需求边际已逐步改善,大屏化等趋势带动下 TV 面板价格率先回升,伴随下游整机厂商前期库存消耗以及后续备货计划执行,终端需求持续回暖背景下,面板行业龙头有望充分且优先受益。 半导体显示龙头地位稳固,高端策略持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旗下 TCL 华星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21亿元,面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15%达 3267万平方米。拆分产品序列来看,在大尺寸领域,公司 8K 和 120HZ 高端面板,以及交互白板、数字标牌等商显市场份额全球首位;中小尺寸领域,LTPS 平板与笔电产品出货保持前列,LTPS 车显出货增长显著,同时加快在 AR/VR 产品的业务布局。考虑到公司定位中尺寸 IT 和车载等新业务布局的 t9产线顺利投产,以 及 6代 LTPS 产线扩增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尺寸业务的贡献占比将显著增长,叠加大尺寸出货与产品竞争力突出优势,公司核心半导体显示业务增长有望持续向好。 新能源光伏业务显著增长,G12产能全球领先。受益于宁夏中环六期投产,先进产能增长,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等,公司旗下子公司 TCL中环 2022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 498.4亿元和5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1.35%和 68.94%。同时,在技术创新与工艺进步下,公司单晶硅产能明显提升并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报告期内单晶硅产能升至 128GW,每公斤出片数提升 19%。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光伏及材料的产能规模与产品竞争优势突出,经营效率持续提升下,成长预期良好。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公司各主营业务优势突出,产能、产品及技术兼具较强竞争力,基于当前面板显示周期有望触底修复,以及光伏与新能源材料行业高增长考虑,给予公司“增持”评 级 。 预 计 公 司 2022-2024年 可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5.23/53.50/57.65亿元,对应的 PB 为 1.47X/1.26X/1.09X。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持续波动;下游终端需求恢复不急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硅料价格波动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7-12 4.75 -- -- 4.72 -0.63%
4.72 -0.63%
详细
事件:(1)7 月6 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硅石拟与江苏中能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内蒙古鑫环,实施约10 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研发项目,天津硅石出资18 亿元,持股40%;天津硅石拟与江苏鑫华、内蒙古鑫华开展1 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 天津硅石将对内蒙古鑫华增资7.2 亿元,持股40%;(2)同日,公司与鑫芯半导体签署《增资协议》,投资17.9 亿元认购鑫芯半导体23.08%股份。 点评: 持续加码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彰显公司泛半导体布局的决心与信心。TCL 中环新能源光伏业务在G12 大硅片上产能领先,具备专利优势的叠瓦组件亦快速上量,其8-12 英寸半导体硅片产销量也明显增长。此次投资将强化公司在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的业务布局:(1)在中环现有产业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形成内蒙古中环产业城,建成具备国际竞争力、国内最重要的单晶硅材料制造产业基地,有利于实现产业链战略协同降本,强化上游硅料供应链稳定性,助力实现公司“新能源光伏全球领先战略,半导体材料追赶超越战略”;(2)鑫芯半导体在高阶硅片量产及境外市场推广具备较强技术和资源优势,有助于公司加深与战略伙伴的合作及协同,提升行业影响力。 面板价格底部明确,静待反转。国际局势动荡、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下需求疲软使得面板行业22 年上半年景气度继续下行。22 年5 月TV 面板价格已低于现金成本水平,部分面板厂商已开始下修稼动率,且部分品牌客户希望 5、6 月订单合并结价,进一步加大了面板厂6 月至第三季度的整体稼动率下行压力。根据CINNO Research 预估,由于供给端稼动率的下修,6 月份TV 面板价格跌幅相比5 月将全面收敛。目前中大尺寸面板价格下跌空间有限,预计22Q2 后旺季备货拉动供需逐步趋于平衡,景气度有望触底。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持股TCL 中环约30%股份, TCL 中环市值为1959 亿元(2022 年7 月7 日),30%股权对应约590 亿元市值;公司22 年Q1 净资产约为435 亿元,过去十年公司历史PB 底部估值约1.1x,TCL 科技面板业务保守估值约480 亿元。考虑到TCL 中环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正处于高景气, 叠加目前面板行业处于周期底部,我们认为公司目前675 亿元市值显著低估。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08/95.12/120.28 亿元的预测,对应PE 估值分别为9x/7x/6x,PB 估值分别为1.4X/1.2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硅料价格波动。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5-05 4.03 -- -- 4.45 10.42%
5.04 25.0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636.91亿元,同比增长113.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0.57亿元,同比增长129.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37亿元,同比增长221.73%。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405.98亿元,同比增长26.18%;实现归母净利润13.53亿元,同比下降43.7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下降71.29%。 点评: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共同驱动公司12021年业绩高增。公司持续深耕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领域,三大业务21年均实现高速增长。 聚焦于半导体显示的TCL华星受益于21年面板行业高景气度以及公司产能规模提升,21年实现销售面积3949.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实现营收881亿元,同比增长88.4%,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增长339.6%。聚焦于新能源光伏与半导体材料的TCL中环实现营收411亿元,同比增长115.7%,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200.6%。新能源光伏材料产能提升至88GW,市占率提升至28%,G12硅片市占率全球第一;半导体材料继续保持强劲增长,8-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出货量加速攀升。 22Q11显示业务承压,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业务业绩贡献提升。一季报分业务看:(1)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降85.8%。由于22年Q1地缘冲突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及通胀预期提高,以及疫情蔓延导致下游生产和消费环节减弱,面板尤其是大尺寸TV面板价格持续下行,导致公司显示业务盈利能力下滑。 (2)TCL中环实现营收133.7亿元,同比增长79.1%,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96.2%。新能源光伏业务持续发力,截至2022年Q1末,单晶产能提升至95GW,其中G12产能占比72%,全球市占率第一。半导体材料方面,8英寸产能达到80万片/月,12英寸产能达到17万片/月,目前28nm以上系列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与多家国内外一线客户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VTV面板供需有望改善,价格或将在三季度企稳回升。22年以来TV面板下跌幅度趋缓,目前LCD电视面板TV面板价格已趋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现金成本水平,下跌空间有限。根据WitsView数据,22年一季度32、55英寸LCD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低于现金成本4.03%、5.06%;43、65英寸LCD电视面板价格分别较现金成本高出0.46%、3.42%。目前TV面板价格给TV整机厂商带来成本优化,同时随着22Q2后TV备货旺季到来叠加大型体育赛事拉动的需求以及部分产能退出,预计TV面板或将于三季度初回暖。公司TV类产品占比较高,预计届时盈利能力有望回暖。 面板产品结构优化,把握商显、车载等中尺寸面板结构性机会。随着与商用显示息息相关的智慧场景包括教育、企业会议、医疗、轨道交通、智能安防、文旅等逐渐丰富,预计商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奥维云网预测,2020-2024年中国商显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8%,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6亿元,其中,以交互白板、拼接屏、标牌广告机等为代表的细分市场增速将明显加快。公司未来将对面板收入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加中尺寸面板产能和产品占比,利用中尺寸领域既有产品优势和客户资源,把握商显、车载等行业高增长机会。产能拓展方面,公司扩建的第6代LTPSLC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正加快建设,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9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定位于中尺寸IT和车载等新业务,预计2023年量产,届时公司的8.6产线将较同行具有先发优势,有望快速获取市场份额。 发力显示高端市场,重视研发投入。公司在高端面板市场长期具有竞争优势,2021年在TV高端市场包括8K、高刷、超大尺寸,以及笔电高端的市占率均位于行业第一。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72.36亿元,同比增长约64%,PCT专利累计申请数14051件,位列中国大陆企业前列,量子点专利排名全球第二,覆盖量子点材料、背光、面板等14个领域,形成了周密的专利布局,有望在下一代显示技术到来之际建立起领先优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面板行业景气度目前仍处于下行区间并预计于2022年三季度回暖,同时结合公司一季报情况,我们将公司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下调为76.08亿元(下调幅度为-44.3%)和95.12亿元(下调幅度为-41.1%),原预测为136.55亿元和161.52亿元,同时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50.09亿/2101.72亿/240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08亿/95.12亿/120.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8X/6X/5X,考虑到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的高成长性,以及对面板行业景气度筑底的预期,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过剩。
王谋 6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1-31 5.58 10.79 143.57% 5.94 6.45%
5.94 6.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营业收入为 1616.0-16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1.0%-115.0%;净利润为 150.0-15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0%- 2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0.0-10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8.0%-135.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93.5-9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19.0%-226.0%。公司业绩同比高速增长,符合预期。 TCL 华星半导体显示+中环半导体光伏两开花,公司 2021年业绩增速可观。 2021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有:1)受益于上半年行业的高度景气、中高端大尺寸面板的持续出货以及公司产能结构灵活的调整和优化,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在市占率较高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增速:营收同比增长超 8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330%。2)中环半导体以科技创新提效,加速 G12规模化,产品结构转型顺利推进,其中光伏材料业务盈利大幅增长,成为公司 2021年业绩增长新动力。3)产业金融板块保证全年稳定的贡献,为公司核心产业支撑赋能。 大尺寸 TV 面板行业领先,中小尺寸面板持续进军 IT和车载领域,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结构将持续优化。2021年上半年面板行业高度景气,虽然下半年面板价格回调,但公司凭借其在中高端大尺寸面板的领先优势,保持了较好盈利水平。随着三星清退 LCD 产能,预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格局将改善。公司在 TV 和商显的高端化定位有利于其大尺寸业务的稳定盈利,而随着定位于高附加值显示屏的 t9产线产能释放,公司在 IT和车载领域的份额呈现上升态势,动态产能分配将更加合理,公司竞争力和获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环半导体光伏和材料多线布局,规模效益显现。光伏材料方面,公司发挥 G12+叠瓦的技术优势,加速扩产,市占率迅速提升。半导体材料产能稳步扩张,8-12英寸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在良率、毛利率提升的同时降低了工厂营业成本。未来公司将加速 G12硅片扩产,同时降本增效,公司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1-2023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623.2/1792.3/201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4/129.9/151.5亿元。考虑到公司在中高端大尺寸面板的竞争优势、半导体业务的扩产以及光伏行业享受的较高估值,给予公司 2022年 12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11.1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1-31 5.58 -- -- 5.94 6.45%
5.94 6.45%
详细
公司公告,预计 2021年营业收入 1616亿元-1650亿元,同比增长 111%-11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亿元-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8%-135%。 分析判断: 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回落,公司单季度盈利压力较大预计 2021年,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8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 330%。 大尺寸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9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 300%。t1、t2和 t6保持满销满产,t7按计划量产,t10产线和产品加速整合,大尺寸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36%;受物流响应和部分区域需求调整的影响,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两个季度回调,但报告期内均价仍显著高于上年同期。 中小尺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 30%,经营效益正在逐步改善。t3产品和客户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提升;t4柔性 OLED 产线二、三期产能建设稳步推进,产品技术及客户结构得以改善;高附加值 IT 显示屏的 t9和定位于车载、AR/VR 等产品的 t5按计划投建,公司将继续推进中小尺寸业务战略,优化效益结构,实现可持续增长。 TV 和商显产品高端化的经营策略指导下,公司长期盈利能力有望稳定2021年 Q4季节性淡季影响下价格持续下探,公司通过持续产品结构优化及加速中小尺寸布局,推动 TV 和商显产品高端化的经营策略,公司长期盈利能力有望均衡稳定。 半导体光伏及材料业务成为公司第二增长引擎中环股份于 2020年第四季度并表,成为公司 2021年业绩增长新驱动。根据中环股份 2021年业绩预告,实现营收 400亿元至 420亿元,同比增长 109.90%~120.39%;归母净利润约 38亿元至 42亿元,同比增长 248.95%~285.68%。光伏材料产能规模快速提升,尤其是 G12产品的技术、成本和生态优势增强;半导体材料业务 8-12英寸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中环半导体超额达成业绩倍增计划。 投资建议受到海外疫情不确定性影响及航运影响,面板行业价格持续下滑,公司毛利率有较大的压力,另外公司苏州三星线并表产能爬坡较快,并表收入增长超过之前预期,因此上调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预期,下调公司盈利增长预期。预计公司 21-23年营收由 1295.2/1545.4/1743.4亿元上调为 1635.2/1818.8/2062.5亿元,预计 21-23年EPS 由 0.87/1.11/1.24下调为 0.72/0.80/0.97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10.7/9.67/7.95倍,持续看好 LCD 显示行业长期竞争格局改善和产业链战略价值的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稳定性及面板价格回升期的不可预期性风险;面板价格涨跌与公司整体收入和盈利情况高度相关,后期面板价格调整过大,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先进显示技术快速商用,LCD 面板产能过早淘汰;系统性风险带来中环股份股价大幅下降。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1-10 6.18 15.83 257.34% 6.61 6.96%
6.66 7.77%
详细
事件:(1)TCL科技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349.4%。21Q3单季归母净利23.2亿元,同比增长183.7%。(2)根据Witsview数据,2021年11月上旬,32/43/55寸面板最新价格为43/77/140美元,相较10月下旬分别下跌2%/1%/3%,跌幅收窄。 点评:21Q3,TCL华星&中环半导体两大产业表现靓丽。看好面板行业盈利中枢提升和新能源第二空间带来的投资机会。(1)面板价格近期跌幅收窄,行业有望见底;中长期看,面板行业周期性将减弱,有望持续保持超额利润,TCL华星优势显著,有望持续增长。(2)展望全年,TCL科技核心子公司TCL华星t7达产、新线并表,产能进一步提升;控股中环半导体并持续推进改革,新增光伏硅片和半导体硅片第二赛道机遇,业绩增量丰富。 1. TCL华星&中环半导体两大支柱产业表现靓丽。 21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高速增长:(1)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09.29亿元,同比增长148.26%;实现归母净利润91.02亿元,同比增长349.44%。(2)21Q3营收466.30亿元,同比增长140.65%;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183.69%。单季毛利率19.70%,净利率8.39% 分业务看(1)半导体显示业务持续增长,受价格高位回调影响,短期增速下行。前三季度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收665.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16.2倍,其中在价格高位回调背景下,Q3单季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47%。(2)中环半导体光伏&半导体材料业务高速发展、业绩靓丽,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0.9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190%。(3)因处置花样年地产股权产生一次性财务影响,公司投资业务板块Q3业绩同比大幅下降,对净利润造成影响,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板块其他业务经营情况良好。 2. 面板行业有望见底,TCL华星优势显著,盈利中枢有望提升。 (1)LCD面板价格跌幅收窄:Witsview数据,2021年11月上旬,32/43/55寸面板最新价格为43/77/140美元,与2021年10月下旬相比,分别下跌2%/1%/3%,跌幅收窄。(2)对于面板行业,我们认为面板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改善,22年后最后产能释放,全球TV大尺寸领域京东方+TCL华星双寡头终局将形成;中尺寸领域,TCL华星持续布局,话语权提升。面板行业周期性将减弱,有望持续保持超额利润,估值提升空间明确。TCL华星作为面板产业龙头,优势显著,业绩有望超预期。 3. 公司业绩增量:T7产能逐步释放,控股中环打开新能源第二赛道 公司两大支柱性产业发展迅速,核心子公司TCL华星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控股中环半导体并持续推进改革,业绩增量丰富。(1)TCL华星:深圳t7产线一期今年达产、产能按计划爬坡,苏州华星光电(t10)60%股权以及苏州华星显示(M10)100%股权已完成交割,自Q2起贡献效益;茂佳国际于Q2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中环半导体:中环半导体内蒙古五期太阳能级单晶硅项目加速建设,银川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项目已按计划开工,有望实现2021年业绩倍增计划。 4.投资建议:公司业务增量丰富,估值&业绩双升:(1)面板行业有望见底,面板业绩未来持续高盈利,盈利中枢有望提升;(2)控股中环集团后新增光伏硅片和半导体硅片的第二赛道机遇。考虑面板价格波动,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107/103/123亿元,(原值128/137/158亿元)。维持目标价为16.38元/股(对应22年PE22.1X、PB4.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整合不及预期;显示技术升级及替代风险等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1-01 6.03 -- -- 6.61 9.62%
6.66 10.45%
详细
事件:TCL科技发布三季度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9.29亿元,同比增长148.26%,实现归母净利润91.02亿元,同比增长349.4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756元/股。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2021Q3业绩业绩符合预期,静待面板行业拐点。公司2021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6.30亿元,同比增长140.65%,实现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183.69%,其中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60亿元,同比增长351.23%,环比下降9.33%,较好地承接了2021Q3面板价格迅速下滑带来的影响。半导体显示方面,2021前三季度面板行业景气度整体高于去年同期,公司主要产线保持满销满产,t7按计划爬坡,t10在二季度并表后整合顺利,持续推进业务多元化和产品结构高端化战略,效率效益行业领先;半导体光伏及材料方面,210硅片优势产能加速提升,产销规模和盈利大幅增长,8-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项目进展顺利,产品和客户结构不断完善。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21.09%(+10.41pct),净利率10.89%(+6.66pct),改善趋势明显,同时公司费用把控得当,运营效率显著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6.11%(-0.48pct,不含研发),拆分来看,销售费用率1.28%(+0.16pct),管理费用率2.49%(+0pct),财务费用率2.34%(-0.64pct)。 立足自主创新,产品产品+研发+运营效率运营效率优势建立长期护城河。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前三季度研发投入65亿元,同比提升51.1%,占营业收入比达5.4%。大尺寸业务领域,公司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TV面板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其中55寸产品份额全球第一,65和75寸产品份额全球份额第二,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中尺寸业务领域,公司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二,LTPS笔电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LTPS平板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而聚焦于中尺寸的t9项目预计于2023年投产;小尺寸业务领域,t4柔性OLED产线完成二、三期产能建设,致力打造柔性折叠和屏下摄像等差异化竞争力。随着本轮面板迅速周期下行,我们认为部分老旧产线退出的进度有望加速,行业格局向好,最终推动液晶面板行业周期性弱化,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产品、研发、运营效率优势显著,依托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和材料三轮驱动,长期成长可期。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显示龙头,研发、产能、效率优势尽显,同时深化在半导体光伏以及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布局,长期成长可期。考虑到短期内面板价格快速下行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0(-46.89)/128.23(-77.64)/151.55(-97.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0(-0.33)/0.91(-0.56)/1.08元(-0.7)/股,对应当前PE估值分别为8/7/6倍,短期来看,考虑到面板价格跌幅正在收敛,行业下行周期呈逐步筑底的趋势,行业内企业运营情况具备边际改善动能,中长期来看,物联网时代显示器件重要性凸显,市场空间广阔且具备成长性,公司深耕显示产业,技术、产能、运营效率优势凸显,未来价值中枢有望稳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0-28 6.32 -- -- 6.61 4.59%
6.66 5.38%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209.3亿元,同比增长 148.26%;归母净利润 91.0亿元,同比增长 349.44%,扣非净利润 85.6亿元,同比增长 895.06%。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66.3亿元,环比增长 10.62%,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环比降低 47.08%。 分析判断: 大尺寸面板价格回落,季度盈利环比下降2021前三季度 TCL 华星实现营收 665.6亿元,同比增长 106%,净利润 97.4亿元,同比增长 16.2倍。 其中,大尺寸 TV 价格 8月起快速回落,单季度净利润率受价格波动影响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大尺寸业务按计划扩大规模,t1、t2和 t6v 工厂保持满销满产,t7工厂按计划爬坡,t10(原苏州三星液晶显示工厂)于二季度开始并表,并于 9月底成为华星全资子公司,自 8月份大尺寸面板等产品价格快速回落,公司前三季度大尺寸产品收入为 441.4亿元,净利润为 109.7亿元(YOY+810%),其中 Q3单季度大尺寸产品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59.4/38.0亿元,对应净利润率为 23.8%,较上半年大尺寸产品净利润率 25.4%略低 1.6pct。 小尺寸领域,t4MOLED 线向二期和三期爬坡,前期研发和产能爬坡固定开支影响,Q3小尺寸亏损持续扩大,单季度亏损约 4.3亿元。 我们预计,伴随行业格局优化、及面板总需求稳定年化增长,行业有望由强周期属性逐渐向成长属性靠拢,在Q4季节性淡季影响下价格可能持续下探,但整体周期波动性预计将呈现减弱趋势。同时公司通过持续产品结构优化,及加快完善中小尺寸布局,看好公司长期竞争格局改善下业绩中枢平稳上涨。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0-28 6.32 -- -- 6.61 4.59%
6.66 5.38%
详细
公司发布三季报。公司2021Q3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351%。公司因为处臵花样年地产股权产生一次性财务影响,产生部分非经常性损益,单季度非流动资产处臵受益达-7.9亿元,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板块其他业务经营状况良好。 大尺寸面板持续扩大规模优势,中小尺寸仍受研发、折旧影响。2021Q3大尺寸单季度贡献利润38亿元,中小尺寸贡献-4.3亿元。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2021Q3单季度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100%;净利润31亿元,净利润率12%。大尺寸业务,单季度出货面积1023万平米,环比提升13%;单季度大尺寸均价预估为1558元/平米,环比下降13%。中小尺寸业务,单季度出货量2471万片,环比提升7%;单季度中小尺寸均价预估256元/片,环比提升11%。TV面板价格2021Q3以来快速下行,近期跌幅逐渐收敛,随着运输拥堵缓解、促销旺季即将到来,价格进一步大幅下行空间有限。 半导体显示持续优化产线、产品、客户结构,保持领先的运营效率。大尺寸领域,公司t1、 t2和 t6工厂保持满销满产, t7工厂按计划爬坡,t10于二季度开始并表,并于9月份收购剩余30%股权。公司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提质增效,不断优化产线和产品结构,保持效率效益优势。小尺寸领域,t3产线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维持全球第四,非手机产品占比提升至30%,产品和客户结构不断优化。T4产线完成二、三期产能建设,持续提升产品技术能力,并逐步改善经营效益。同时,TCL华星聚焦中尺寸业务战略,积极导入头部客户,建立业务增长新驱动。 光伏领域进入长期高速发展阶段,半导体材料行业景气高涨。中环半导体2021Q3营业收入114亿元,净利润13.9亿元。光伏领域,报告期末公司单晶总产能提升至73.5GW,其中G12产能占比约59%,公司G12硅片市场渗透率由年初6%提升至报告期末的20%。半导体材料领域,公司报告期末已形成月产能8英寸65万片,12英寸10万片,预计2021年底可实现月产能8英寸75万片,12英寸17万片的既定目标。 横跨半导体显示、光伏及材料领域,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聚焦两大核心产业全球领先战略。公司半导体显示产业具备规模、技术、效率优势,同时公司不断优化产线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半导体光伏随着技术、管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半导体材料领域产销大幅增长,快速爬坡,持续推进国产替代。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3/127/15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推进不及预期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0-18 6.42 -- -- 6.50 1.25%
6.66 3.7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130.5亿元-133.5亿元,同比增长 533%-548%,实现归母净利润 90.3亿元-91.8亿元,同比增长 346%-353%,其中 2021Q3实现净利润 38.0亿元-41.0亿元,同比增长 283%-313%,实现归母净利润 22.5亿元-24.0亿元,同比增长 175%-194%。 分析判断: 大尺寸面板价格回落,季度盈利环比下降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出货面积同比增长超过 30%,净利润同比增长约 16倍。其中,大尺寸面板主要产品价格 Q3季度高位回调,加之上游供应链波动影响,整体大尺寸季度盈利环比下降;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推动高端 TV 和商显等占比提升,其 Q3净利润同比增长约 4倍。 中尺寸面板领域,公司在电竞 MNT、 LTPS 笔电、 LTPS 平板和车载市场份额迅速提升,业绩持续增长。 小尺寸面板领域, T3线经营逐步改善, T4线积极建立柔性折叠和屏下摄像等差异化竞争力,因前期研发投入及产线加速爬坡影响, T4亏损环比加大。 我们预计,伴随行业格局优化、及面板总需求稳定年化增长,行业有望由强周期属性逐渐向成长属性靠拢,在Q4季节性淡季影响下价格可能持续下探,但整体周期波动性预计将呈现减弱趋势。同时公司通过持续产品结构优化,及加快完善中小尺寸布局, 看好公司长期竞争格局改善下业绩中枢平稳上涨。 半导体光伏及材料业务成为公司第二增长引擎报告期内,中环半导体材料产销规模持续扩大, 8-12英寸大硅片进展顺利,整体盈利大幅增长, 逐步成为 TCL科技业绩增长的第二引擎。 短期股权处置影响投资收益,预计全年仍将稳定利润贡献公司于 Q3处置花样年地产公司股权,所产生一次性影响公司投资业务板块 Q3业绩同比和环比均出现大幅下滑。考虑其持有的其他股权价值,预计全年仍将维持稳定的利润贡献。 投资建议面板周期性变弱,面板涨价时间超预期,同时中环半导体光伏行业高成长性,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公司21-23年营收分别为 1295.2/1545.4/1743.4亿元,预计 21-23年 EPS 分别为 0.87/1.11/1.24元, 对应 2021年10月 14日 6.41元/股收盘价, PE 分别为 7.35/5.75/5.15倍,维持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稳定性及面板价格回升期的不可预期性风险;面板价格涨跌与公司整体收入和盈利情况高度相关,后期面板价格调整过大,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先进显示技术快速商用, LCD 面板产能过早淘汰;系统性风险带来中环股份股价大幅下降。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8-16 7.70 11.11 150.79% 7.80 1.30%
7.80 1.30%
详细
事件: 8月 9日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3.0亿元,同比增长 153.3%;实现净利润 92.5亿元,同比增长 7.65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7.8亿元,同比增长461.5%。 聚焦半导体显示、光伏和材料发展,上半年业绩亮眼。 公司在 2009年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 2020年公司通过摘牌中环电子布局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材料赛道,明确了协同两大核心产业迈向全球领先科技集团的战略方向。 2021年上半年, TCL 华星实现销售面积 1,77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5.3%,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0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 93.6%,净利润 66.1亿元,同比增长 67.5亿元,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 42.1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增长 76%。公司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中环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 176.4亿元,同比增长 104.1%,实现净利润 18.9亿元,同比增长 160.6%。 提升研发投入, 增强技术实力。 报告显示, 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50.9亿元,占比营业收入达 7.0%,同比提升 76.9%,目前 PCT专利申请量达 13,170项,在量子点电致发光领域技术和材料专利申请数量达 1,480件,位居世界第二。半导体显示领域,公司重点推进印刷 OLED/QLED、 Mini-LED 及 Micro-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开发; 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领域,公司在 210大硅片和叠瓦组件及相关技术生态领域已建立优势,4-12英寸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国内领先。 上半年公司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产品技术瓶颈,在折叠屏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我们预计下半年销量可持续增长, 将实现下一代显示技术生态领先。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客户组合、完善产业生态,加速半导体显示行业全面升级。 1) 公司从 2020年 3条高世代线(2条 G8.5, 1条G11)发展至今年底的 4.5条(t10已并表、 t7一期完成爬坡),至 2025年将具备 6条高世代线(t7和 t9达产)。同时, t4柔性 OLED 产线从一期到三期的满产也将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随着中尺寸产能的补足, TCL 华星将形成大、中、小全尺寸业务布局,业务和收入结构更加均衡,带来更高的单位面积产值和收入增速。 2) TCL 华星坚持高端产品战略,发挥华星 HVA 技术和高世代产线优势,深化与全球头部品牌客户的合作,在超大尺寸、 8K、 120HZ、曲面等高端市场持续提升份额,深化高质量增长。 3) TCL 华星通过旗下“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广东聚华及战略入股的 JOLED,加速印刷显示工艺的量产技术研发,通过华睿光电积极推进自主 IP 的 OLED和 QLED 材料开发,完善印刷显示生态建设。 响应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半导体光伏业务增长迅速。 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光伏业务实现营收 165.3亿,同比增长 106.9%。在半导体光伏材料端,中环半导体推进 210产品产销规模和产品质量提升,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体系,有效满足光伏全产业链效益需求,产能较2020年末提升超过 55%至 70GW(其中 G12产能占比约 56%),市占率持续提升; 在半导体光伏组件端,公司以“G12+叠瓦”技术推进大尺寸高功率组件扩张,提升国内外订单落地能力,江苏地区 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产能实现 6GW, 天津投建的 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已正式进入土建阶段,设备同步入场。清洁能源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公司通过产品技术提升和产能扩充、供应链资源整合、经营提质增效,奠定光伏产业全球领先、半导体硅片产业中国领先的地位。 投资建议: LCD 整体行业供给侧保持相对稳定, 新增投资相对理性,因此,未来头部厂商更有优势。 我们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 1252.34亿元、 1502.80亿元、 1728.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26.71亿元、 130.18亿元、 169.30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面板价格不稳定;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竞争加剧风险。
王谋 6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8-13 7.74 11.11 150.79% 7.80 0.78%
7.80 0.78%
详细
业绩总结: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3.0亿元,同比增长 153.3%;实现 归母净利润67.8 亿元,同比增长461.5%。 两大核心产业齐头并进,业绩表现亮眼。2021H1:1)从营收端来看,公司半导体显示产业供需关系改善,行业集中度提升,作为该行业头部企业,公司该业务营收实现同比增长108.9%;2020 年开展半导体及半导体光伏业务,占21 年上半年营收比重为23.8%;电子产品分销业务营收实现同比增长58.3%。2) 从利润端来看,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1.5%,公司毛利率为22.0%,较去年同期下降0.7pp,主要系业务规模增长及并购中环电子、茂佳及苏州华星所致;净利率为12.5%,较去年同期增长8.9pp。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2%,同比上升0.1pp;管理费用率为2.7%,同比上升0.1pp;研发费用率为4.6%,同比下降1.8pp。 大尺寸面板业务规模优势扩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苏州华星t10 及配套模组厂于4月1 日交割并表,t7工厂按计划爬坡,t1、t2、t6 工厂满产满销。公司在TV 面板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在8K 和120HZ 高端电视面板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一,交互白板出货量全球第一。报告期内,大尺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非TV 屏营收占比从16%提升至22%。 进军半导体光伏及材料新赛道,公司受益行业高景气度。2020年公司聚焦于科技产业,摘牌中环电子,正式向半导体光伏及材料领域进军,成为其主营业务之一。中环半导体身处半导体、光伏优质双赛道,正好契合公司的核心诉求。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目标,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中环半导体基于自身深厚的研发和技术积淀,持续推进210mm 尺寸G12 大硅片产能布局,同时加快配套G12 叠瓦组件建设,叠加行业的高景气度, 未来有望为母公司贡献持续高速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 年,公司EPS 分别为0.96元、1.08元、1.18 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5%以上。我们给予公司2021 年12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11.5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海外疫情加剧导致海外业务布局进程放缓。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5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