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何晨

财富证券

研究方向: TMT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530513080001,曾供职于广证恒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工学硕士,5年大型移动运营商规划工作经验,在行业发展和公司运作方面具备深刻研究经验。2011年加入广州证券,主要研究方向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等。...>>

20日
短线
13.64%
(第211名)
60日
中线
27.27%
(第31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电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26 35.43 -- -- 34.80 -1.78%
34.80 -1.78%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38.19亿元,同增长 15.39%;录得扣非归母净利润 9.39亿元,同比增长217.62%,去年同期为 2.96亿元。其中 2021Q2单季度营收 71.06亿元,环比增长 5.87%,扣非归母净利润 5.91亿元,环比增长 69.66%。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财务负面影响显著降低。公司 2021Q2单季度毛利率 18.48%,为近五年来历史最高水平。产能分布上,通过优化整合国内外生产和研发基地的技术、管理和产能资源,积极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长电先进本部 /滁州 /宿迁 /星科金朋新加坡净利润分别为20.63%/19.85%/15.83%/6.28%。2021年 50亿元募集资金于 4月份到账,通过募资+自有资金归还银行贷款 15亿元,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收购星科金朋带来的财务影响逐渐降低。 ? 聚焦高附加值与快速成长的市场应用,关注星科金朋韩国厂盈利质量。 公司封测产品组合涵盖了高、中、低各类半导体封测类型,其中大颗fcBGA 尺寸认证通过 77.5x77.5mm;多项应用于智能车系统的封测方案处于认证或量产阶段,星科金朋韩国厂也获得了多款欧美韩多国车载大客户的汽车产品模组开发项目,主要应用为 ADAS 和 DMS 产品。 后续关注星科金朋韩国厂产品与客户导入带来的盈利质量改善。 ? 投资建议。我们对业绩进行小幅调整,略下调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至 312.28亿元、362.24亿元、416.58亿元,上调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62亿元、29.25亿元、33.72亿元,对应 PE为 28.03倍、23.59倍、20.46倍。国外可比封测上市公司 PE区间位于 14-19倍,考虑中国 IC 封测行业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增速,国外封测厂商资本开支幅度偏保守,给予公司 2022年 PE估值区间 26-28倍,对应 2022年价格区间为 42.64-45.92元,维持“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行业同时扩产导致阶段性供过于求,星科金朋改善有限。
移远通信 计算机行业 2021-08-26 166.42 -- -- 174.97 5.14%
199.50 19.88%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3.16亿元,同比增长72.82%;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91.61%。其中2021Q2单季实现营收24.59亿元,环比增长32.49%;归母净利润0.73亿元,环比增长19.67%。 营收延续高增,上游原材料紧缺与涨价导致毛利率波动。得益于物联网模组下游应用场景拓宽和需求增加,公司主要产品LTE系列、LPWA系列和5G系列模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延续高增长。受上游芯片与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短缺与涨价影响。公司2021H1毛利率为18.07%,较去年同期下降-2.28pct,并为扩大原材料备货以及业务扩张带来的前置投入增加,存货由2021年初的14.28亿元增加至28.74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录得-6.1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92亿元。 费用控制初显成效,产能扩充稳步推进。2021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85%/2.38%/10.28%,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减少2.66pct,费用控制初显成效,带动净利润率较上期回升至3.09%。公司为有效提升研发、生产、测试效率,降低委外成本,募资建设常州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已完成10条无线通信模组贴片生产线的架设,全部达产将形成9000万片的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产品迭代速度居于同行业前列,其中丰富的车载产品组合和前期积累的运营商认证能够满足全球不同地区汽车厂商的差异化需求;云平台以及配套硬件的推出进一步加强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上调营收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8.84亿元、120.82亿元和152.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55亿元、5.74亿元、8.8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43元、3.96和6.0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7.78倍、41.68倍和27.10倍,考虑公司业绩增长情况、可比公司估值情况,给予公司2022年48-52倍PE,对应2022年合理价格区间为190.08-205.92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1-08-24 38.30 39.96 -- 39.35 2.74%
61.10 59.53%
详细
营收及利润快速增长,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9.16亿元,同比增长 91.91%;实现归母净利润 4.59亿元,同比增长 112.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45亿元,同比增长 124.76%。2021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受到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运费上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由于公司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开拓产品线及客户群,前期获得了大量订单,因此经营业绩保持较快增速。报告期内销售毛利率为 20.87%,同比减少 5.09pct,销售净利率为 9.36%,同比增加 0.93pct。本期毛利率大幅降低,主要系产品的包装费和运输费等从销售费用调到营业成本所致。公司2021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4.90亿元,同比增长 83.90%,环比增长2.64%;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增长 109.80%,环比下滑13.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5亿元,同比增长 127.78%,环比下滑 14.58%。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随着下半年缺芯问题的缓解,以及重点客户产品的快速放量,预计下半年销售收入及利润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产业布局广泛,热管理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分产品来看,上半年减震器和内饰功能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7.02亿元和 15.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8.60%和 77.02%。底盘系统实现营业收入 8.90亿元,同比增长 69.13%,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大趋势下,公司该项业务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实现了量价齐升。目前,公司已经是特斯拉底盘核心供应商,且正在大力拓展海内外优质新能源车客户,后续轻量化底盘业务快速增长有保障。汽车电子实现营业收入 0.81亿元,同比增长9.65%。未来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将以智能驾驶为中心,涵盖智能刹车系统 IBS、智能转向系统 EPS、电子真空泵 EVP 等多种产品。公司首次将热管理系统业务单独列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69亿元。公司积极布局热管理系统,主要因在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新能源车的热管理业务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单车价值量在 6000元到 9000元之间,是传统燃油车热管理业务单车价值量的 4-5倍。当前公司已经成功研发集成式热泵总成、电子膨胀阀、电子水阀、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等产品,正在快速推向市场,有望在新能源车热管理行业初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0.71亿元、140.62亿元、169.49亿元,EPS 分别为 1.01元、1.31元、1.57元,对应当前股价 PE倍数为 37.66倍、28.99倍、24.13倍。公司多业务快速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轻量化底盘和热管理业务市场空间广阔。可对标轻量化和热管理行业内优质公司旭升股份和三花智控等,平均 PE估值在 45倍左右,给与公司 2021年 40-45倍 PE估值,对应估值合理区间为 40.40-45.45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和而泰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23 23.34 -- -- 25.35 8.61%
26.43 13.24%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54亿元,同比增长56.06%;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64.34%,位于业绩预告中值附近。其中2021Q2单季实现营收15.79亿元,环比增长23.84%;归母净利润1.68亿元,环比增长55.56%。 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累积订单扩大。控制器方面,公司2021H1家电/电动工具/智能家居/汽车电子营收分别为17.85/5.15/3.63/0.74亿元,增速分别为54.36%/81.36%/95.23%/57.37%,其中汽车电子控制器中标项目订单累计约80亿元,平均项目周期约6-8年,通过Tier 1供应国内外知名终端整车厂,产品涉及汽车散热器、冷却液加热器、加热线圈、引擎风扇、门控制马达、汽车逆变器等。相控阵T/R 芯片实现营收0.8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上游原材料紧缺与涨价导致毛利率波动。受上游芯片与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短缺与涨价影响,公司2021H1毛利率为20.40%,较去年同期下降3.04pct,并为扩大原材料备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由正转负,录得-0.44亿元。费用管控得当,三费占营收比约为5.07%,较去年同期下降2.88pct。 产业东移带动国内企业逆疫情扩产,对外扩张与修炼内功齐头并进。 控制器由OEM 模式向 ODM/JDM 模式转变进一步强化国内工程师红利优势,从营收增速/毛利率/工程师人数与薪酬等各个维度上,近年来海外企业劣势愈发明显,本土控制器企业,纷纷公布了扩产计划,并应客户需求开始布局海外产能。和而泰罗马尼亚产业基地逐步落地,越南二期已经在试产阶段,并拟投资4亿元建设抚州制造基地,进一步扩大产能优势。为应对更多样化的下游需求,公司进行战略布局调整,以中央研究院+事业部的方式开拓相关业务,并积极构建集成与协同的供应链体系,匹配快速扩张的企业规模。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OEM 模式向ODM/JDM 模式转变以及产业东升西落为控制行业的核心趋势,公司汽车控制器与卫星互联网增厚未来业绩。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60.70亿元、77.09亿元和95.7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61亿元、7.45亿元和9.49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61元、0.81和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9.48倍、29.73倍和23.15倍,基于分部估值法,给予2022年目标市值240-260亿元,对应2022年合理价格区间为26.26-28.45元,我们看好公司在控制器领域的领先布局和铖昌科技的市场潜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波动幅度加大。
和林微纳 2021-08-19 88.53 -- -- 106.66 20.48%
119.50 34.98%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1.81亿元,同比增长111.60%;实现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同比增长 148.48%。其中 2021Q2单季实现营收 0.91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录得归母净利润 0.20亿元,环比下降 41.18%。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二季度收入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2021H1公司半导体探针业务实现收入 0.83亿元,为 2020年全年营收的 1.38倍,占比迅速攀升至 45.86%,MEMS 业务受二季度为下游消费淡季,且与主要客户歌尔股份采取 VMI 模式影响,2021H1实现收入 0.90亿元,营收占比下降至 49.72%,该部分业务毛利率高于半导体探针,收入结构调整导致毛利率略有下降。 探针业务拓展卓有成效,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通过 2018年至今的研发与开拓,公司探针产品技术指标在频宽、尺寸、精度、可负载电流和耐用度上具备国际竞争力,2019年公司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新增客户数量为 23家,并取得英伟达的重复规模订单,为公司主要探针客户之一。2020年,公司成功研发并量产适用 45G GPU 芯片封装测试解决方案。公司微型测试探针事业部完成销售额近 6000万元,其中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销售额近 5600万,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业务较上年增加 1.86倍。 耗材属性叠加半导体集成度变高,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探针使用贯穿IC 设计、晶圆测试和终试等流程,应用领域涵盖 IC、汽车电子、PCB、通信等相关领域。随着半导体领域晶片的集成度及复杂性愈来愈高,为了检出无瑕疵晶片,IC 测试的时间将愈来愈长,对晶圆测试探针,系统级测试,老化测试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公司目前具备 45G GPU 芯片封装测试能力,未来进一步向 55G 和 60G 的 GPU 芯片测试方向发展,持续开拓安靠、意法半导体、泰瑞达、博通等知名客户。 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3.91亿元、5.52亿元和 7.4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11亿元、1.57亿元和 2.14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1.39元、1.97和 2.6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67.00倍、47.31倍和 34.84倍,考虑公司半导体探针业务打开对应空间,产 能扩张,产品可拓展性很强,未来 2~3年高成长有较强的确定性,给予 2022年 PE估值区间 50-55倍,对应 2022年价格区间为 98.50-108.35元,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探针产能无法如期释放,产品扩张不及预期
钢研高纳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8-19 42.79 -- -- 50.20 17.32%
53.53 25.10%
详细
事件:钢研高纳披露 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0亿元,同比增长 24.12%;实现归母净利润 1.76亿元,同比增长 98.19%,扣非归母净利润 1.60亿元,同比增长 70.49%。 公司单季度净利润创新高。分季看,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4.80亿元,同比增长 13.21%,环比增长 37.14%;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同比增长 98.36%,环比增长 116.07%,公司单季度净利润创新高。 新型高温合金业务与投资收益带动公司利润增长。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毛利率较高的新型合金制品放量与公司联营企业分红形成投资收益 4797.11万元。分产品看,报告期内公司铸造高温合金实现营收 5.15亿元,同比增长 20.30%,变形高温合金实现营收 1.98亿元,同比增长 21.50%,新型高温合金实现营收 1.14亿元,同比增长106.50%。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32.34%,其中新型高温合金的毛利率为59.89%(同比增长 17.37pcts),而传统铸造合金制品与变形合金制品的毛利率仅为 30.28%、21.50%。公司是我国新型高温合金领域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我国新型高温合金市场受益于航空航天型号放量与大型发电企业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公司新型高温合金业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超 30%,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高研发与扩产,公司未来业绩可期。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 0.53亿元,同比增长 50.83%,主要系公司加大各种合金材料自主研发力度所致。公司在建工程 1.44亿,较年初增加 53.91%,主要系青岛基建项目投入增加所致,且公司青岛产业基地以及新力通新厂项目进度均达到了 90%。公司应收账款为 7.68亿元,较年初增长 71.43%,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扩大所致。公司预付款项 0.52亿元,较年初增长 33.33%,主要系公司目前订单量增加并向上游采购增多所致。公司通过扩产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同时不断加大高温合金材料研发投入,巩固高端领域市场,未来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2.19、29.96、38.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3、3.56、4.38亿元,EPS 分别为 0.56、0.73、0.90元。参考图南股份、西部超导、抚顺特钢等可比公司 2022年平均 PE 估值为 48倍,考虑到公司在高端高温合金领域市占率超80%,且利润水平较高有望进一步放量,给予公司 2022年 55-64倍 PE估值,对应合理价格区间约为 40.15-46.72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8-17 39.84 -- -- 39.70 -0.35%
47.30 18.72%
详细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二季度业绩承压。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0.33亿元,同比增长 215.37%;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 112.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70亿元,同比增长 187.85%。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法国百炼集团并表所致。若剔除百炼集团的收入和利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8.68亿元,同比增长 34.61%;净利润亏损 0.07亿元,同比下滑 0.42亿元。公司 2021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82亿元,同比增长 153.75%,环比下滑 6.57%;实现归母净利润 0.23亿元,同比下滑 4.17%,环比下滑 54.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21亿元,同比维持不变,环比下滑 57.14%。公司二季度业绩承压,主要是因为二季度大众汽车芯片短缺加重导致天津工厂相关产品订单严重下滑,以及二季度原材料铝价的持续上涨导致成本增加,进而造成公司短期盈利能力下降。 汽车轻量化受益者,压铸一体化先行者。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大趋势下,公司铝合金压铸件有望得以广泛应用。 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客户贡献收入 2.6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 13.33%,同比增长165.98%。公司新能源汽车客户涵盖特斯拉在内的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轻量化相关业务未来增长非常可观。同时,为顺应汽车压铸一体化降本提效的大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向力劲科技采购包括 6000T 在内的 7台大型压铸机,用于研发及生产车身结构件、一体化电池盒托盘、电机壳、变速箱壳体等。 且公司已经获得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后地板项目的定点,在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领域位于行业前列。 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34亿元、 55.37亿元、 64.81亿元, EPS 分别为 1.06元、 1.67元、 2.07元,对应当前 PE倍数为 37.04倍、 23.51倍、 19.04倍。公司深耕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可对标铝合金压铸企业爱科迪和旭升股份等。考虑到公司作为特斯拉产业链,未来公司业绩有望受益于特斯拉销量的快速增长,给与公司 2021年 40-45倍 PE 估值,对应估值合理区间为42.40-47.70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订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13 56.69 -- -- 67.77 18.98%
69.80 23.13%
详细
公司产销量环比有所下滑,海外市场销售强劲。据公司2021年7月产销快报所示,7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16万辆和8.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87%和20.74%,环比分别下滑9.05%和11.82%。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和批发量分别完成152.9万辆和150.7万辆,同比分别下滑9.5%和8.2%,环比分别变化+1.6%和-1.9%。公司产销量环比表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因芯片短缺问题导致各子品牌产能供给不足,以及上月环比基数较高所致。从各子品牌来看,销量占比较高的哈弗系列和长城皮卡表现稳健,哈弗和皮卡销量分别为5.78万辆和1.57万辆,同比分别变化+34.45%和-20.24%,环比分别下滑4.00%和13.69%。高端品牌WEY系列和坦克系列受影响最为严重,WEY 和坦克销量分别为0.32万辆和0.51万辆,WEY 系列同比下滑59.67%,环比分别下滑19.06%和31.12%。且公司新能源汽车欧拉品牌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全月销量为0.74万辆,环比下滑31.12%。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海外市场销售依然强劲,7月出口量为1.24万辆,1-7月累计销量为7.41万辆,已超2020年全年海外销售量。 新品推出速度快,电动智能化转型坚定。基于“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平台,公司2021年上半年上市了哈弗初恋、哈弗赤兔、WEY摩卡和坦克300等多款新车。哈弗初恋和哈弗赤兔7月销量分别为0.41万辆和0.43万辆,依旧处于稳健爬坡的态势;WEY摩卡7月销量为0.30万辆,WEY 系列老旧燃油车型持续出清,摩卡销量占比继续提升。后续公司还将基于三大平台推出哈弗旗舰车型神兽、智能混动车型WEY玛奇朵和WEY拿铁、以及沙龙智行品牌在内的多款车型,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高效燃油、新能源”相互融合的技术生态。根据长城汽车2025年战略目标,到2025年之前,公司将在全体系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型,并且在2025年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比80%和高阶自动驾驶前装渗透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我们认为公司电动智能化转型坚定,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智能电动汽车龙头公司。 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28.87亿元、1866.43亿元、2318.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85亿元、114.50亿元、141.58亿元,EPS 分别为0.94元、1.24元、1.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倍数为61.67倍、46.78倍、37.83倍。我们预计公司净利润增速会略高于营收增速,主要系后续上市车型均售价较高,会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走高,进而导致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快。对标整体乘用车板块,申万乘用车动态市盈率(算术平均法,剔除负值)为55.53倍。公司作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龙头,预计未来三年营收和利润增速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且公司未来将全面转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我们认为公司估值相比市场平均水平将存在相当程度的溢价,给与公司2021年65-70倍PE 估值,对应估值合理区间为61.10-65.80,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爬坡不及预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不及预期。
欧科亿 2021-08-13 76.97 -- -- 97.40 26.54%
97.40 26.54%
详细
事件:欧科亿发布 2021年半年报,公司 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4.96亿元,同比增长 60.77%;实现归母净利润 1.04亿元,同比增长 117.3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89亿元,同比增长 89.61%。其中,数控刀具产品实现营收 2.11亿元,同比增长 54.87%;硬质合金制品实现营收 2.83元,同比增长 65.40%。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上半年,随着高毛利数控刀片占比更高的新建项目投产,公司数控刀片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盈利水平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 33.13%,同比+1.38pct;其中数控刀具的毛利率 44.84%,同比+1.58pct,硬质合金制品的毛利率 24.29%,同比+1.73pct。净利率 21.02%,同比+5.47pct。 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为公司规模扩张提供持续动力。公司募投项目“年产 4000万片高端数控刀片智造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 2021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建设。同时,公司钢制品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已有小批量产品。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项目,已完成前期设备调试,并有少量试磨打样产品,下半年后期设备将陆续到位,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下游需求旺盛、国产替代推进,公司成长无忧。根据我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刀具市场消费规模为 421亿元,进口刀具(含进口刀具在华生产并销售)131亿元,同比下降 3.7%,显示国产替代逻辑得到验证。在当前国内制造业高景气带动数控刀片需求提升以及国产替代的推进下,数控刀片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目前公司正通过自有资金及 IPO 募投项目推进产能建设。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公司数控刀片的产能将从 2020年底的 5549万片扩充至 1.2亿片,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在盈利能力上,随着后期公司规模效应的显现,以及高端数控刀具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后,毛利率更高的铣削产品占比有望提高),净利率提升的趋势有望得以延续。 投资建议。因公司产能投放节奏加快以及公司硬质合金产品销量超预期,2021-2023年,上调公司归母净利润至 1.98亿元、2.70亿元、3.73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1.98元、2.70元和 3.73元,对应 PE分别为 37.21、楷体 27.24和 19.74倍,参考可比上市公司华锐精密、沃尔德、恒锋工具的估值水平,结合公司的龙头地位,给予公司 2022年 30-33倍 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 81.0-89.1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公司产品份额提升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景气下行。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12 20.00 -- -- 23.66 18.30%
23.66 18.30%
详细
自主品牌表现良好,长安福特销量企稳回升。据公司 2021年 7月产销快报所示,7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18.03万辆和 17.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6.31%和 7.89%,环比分别增长 9.49%和 2.83%。其中自主品牌表现良好,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和合肥长安合计产销量分别完成 9.54万辆和 9.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80%和 11.43%,环比分别增长 9.59%和 7.55%。合资品牌表现不一,长安福特经营质量稳步向好,产销量开始企稳回升,分别完成 2.95万辆和 2.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7.91%和 19.88%,环比分别增长 40.72%和 19.74%。而长安马自达产销量则继续下滑,分别完成 0.87万辆和 1.0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 26.68%和16.07%,环比分别下滑 11.97%和 0.63%。1-7月,公司累计销量 137.88万辆,同比增长 38.44%,增幅比 1-6月缩小 6.07个百分点;自主品牌销量 109.94万辆,同比增长 46.1%,增幅比 1-6月缩小 7.40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 75.42万辆,同比增长 58.9%,增幅比 1-6月缩小9.40个百分点。 主力车型销量平稳,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从细分车型来看,公司主力车型销量平稳。7月,CS75plus 销量为 2.01万辆,CS 75系列连续16个月销量超过 2万辆。UNI 系列销量为 1.01万辆,环比增长 15.84%,后续新款 UNI-T 预计 8月底上市,采用蓝鲸新一代高效动力总成,有望带动 UNI 系列销量进一步爬坡。在 7月汽车销售淡季,其他主力车型,如逸动系列、CS55系列和 CS35系列等销量也与上月基本持平。7月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亮眼,销量再次破万,达到 1.24万辆,环比增长 23.76%。公司新能源汽车以价格较低的 A00级车为主,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有极大提升空间。 汽车智能化加速,高端智能汽车蓄势待发。公司加快汽车智能化转型,控股子公司阿维塔科技携手华为、宁德时代共创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阿维塔科技预计未来五年将会基于 CHN 架构推出 5款车型,其中代号为 E11的车型基于新一代智能电动平台,定位中型 SUV,搭载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目前 E11的设计样车已经下线,正在进行整车调试,预计 2021年底发布,2022年正式上市。公司高端智能电动车的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据悉,公司预计到 2025年,将建成 L4级楷体 自动驾驶的智能开放平台。 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76.69亿元、1299.29亿元、1527.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51亿元、54.29亿元、63.19亿元,EPS 分别为 0.64元、0.71元、0.83元,对应当前股价 PE倍数为 29.97倍、26.78倍、23.01倍。公司作为国有控股合资品牌,近年来不断推出新车型,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自主品牌销量占比逐年提升。因此我们选取国产自主品牌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以及合资品牌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进行对标,根据 wind 一致预期,这四家整车厂 21年 PE平均值为 29.64。公司与华为合作开发高端智能电动车,极大弥补了公司高端车型不足的情况,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和利润,我们认为公司估值相比平均水平应当存在一定溢价,给与公司 2021年 35-40倍 PE 估值,对应估值合理区间为22.40-25.60,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合资品牌战略调整效果不及预期,智能汽车进展不及预期。
三花智控 机械行业 2021-08-12 22.61 -- -- 27.37 21.05%
27.37 21.05%
详细
营收和利润大幅上涨,销售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74亿元,同比增长44.30%;实现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28.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同比增长23.63%。报告期内销售毛利率为27.00%,同比减少0.8pct;销售净利率为10.90%,同比减少1.27pct。公司报告期内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大宗商品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以及航海运费大幅上涨等多种因素所致。期间总的费用率为14.30%,同比减少1.6pct。公司2021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66亿元,同比增长50.48%,环比增长25.18%;实现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7.41%,环比增长28.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26.67%,环比增长24.30%。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与营收增速不匹配,主要系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若去除汇兑损益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将在25%左右。 制冷业务稳健增长,汽零业务发展迅猛。公司报告期制冷业务实现营收55.63亿元,同比增长27.37%。制冷业务以空调零部件为主,随着国家空调能效新标准的实施,一、二级能效空调必须使用电子膨胀阀,有望带动公司制冷业务的稳健增长。报告期内汽零业务实现营收21.11亿元,同比增长122.14%,汽零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从去年同期17.87%上升至今年27.51%。公司汽零业务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放量增长所致。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汽零业务比重已经将近75%,且市面上绝大数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是公司客户,在新能源汽车的大趋势下,预计未来公司汽零业务将依旧发展迅猛。 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46亿元、186.62亿元、229.33亿元,EPS 分别为0.53元、0.67元、0.82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倍数为45.26倍、35.67倍、29.03倍。公司制冷业务增长稳健,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零业务增速迅猛,可对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银轮股份和拓普集团等。考虑到公司作为热管理行业龙头,给与公司2021年50-55倍PE 估值,对应估值合理区间为26.50-29.15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兆威机电 机械行业 2021-08-12 75.99 -- -- 85.50 12.51%
85.50 12.51%
详细
事件:兆威机电披露2021年半年报,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35亿元,同比-2.72%;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19.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25.40%。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16.21%,环比+5.76%;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33.82%;环比-5.17%。 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产品结构调整,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受全球芯片紧缺、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公司高毛利智能手机业务锐减等短期扰动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1.43%,同比-1.79pct,净利率16.55%,同比-3.43pct,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依次为4.33% /4.44% /11.34% /-4.14%,分别同比+1.78pct /+1.25pct /+4.81pct /-4.05pct。 手机业务负面影响今年可基本消除。公司手机摄像头升降模组业务是2019年的大单品,收入贡献10.78亿元。后因该机型创新未被消费者认可,携带手机升降摄像头升降模组的手机机型取消,客户需求减少,2020年收入大幅下滑至1.85亿元,2021年上半年更是下降至千万量级(通讯含手机2021年上半年营收合计为1.62亿元,推算手机业务仅占千万量级),预计手机业务的负面影响今年可基本消除。 下游市场广阔,非通讯业务持续高增。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汽车电子、智能家居与机器人等领域,下游市场广阔。公司过去四年的成长动能主要来自于智能家居与服务机器人、汽车电子、医疗与个人护理等非通讯业务, 2016-2020年营收CAGR 分别达到66%/30%/64%,在今年上半年,这几个优势领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智能家居与服务机器人、汽车电子、医疗与个人护理分别增长94.14%、51.30%、69.76%。 研发实力强、客户认可度高,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公司具有强大的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该能力帮助公司生产了性能优越、质量过硬、品类齐全的产品,得到以华为、小米、博世、iRobot 为代表的几乎每个下游领域头部厂商的认可。通过为下游行业知名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公司积极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有效提升了公司自身实力与知名度,保持了在国内外市场的先进性和竞争力,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3.46亿元、4.65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30元、2.02元、2.72元,对应PE 分别为57.23倍、36.77倍和27.35倍,参考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下游应用边界拓宽理应带来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2年40-45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80.8-90.9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领域拓展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11 293.56 323.52 47.48% 313.38 6.75%
333.33 13.55%
详细
7月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占公司近汽车总销量近90%。据公司2021年7月产销快报所示,7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96万辆和5.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75%和82.94%,环比分别增长16.60%和12.54%。其中传统燃油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0.88万辆和0.6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45.50%和57.51%,环比分别变动+3.03%和-28.30%,传统燃油汽车继续保持下滑的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08万辆5.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4.69%和234.38%,环比分别增长19.34%和22.06%。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刷新历史记录,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产销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分别达到85.14%和87.95%。公司新能源乘用车7月销量表现亮眼,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50万辆,同比增长138.92%,环比增长24.88%;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为2.51万辆,同比增长650.55%,环比增长24.68%。 Dm-i。车型销量持续爬坡,全新平台蓄势待发。在汽车销售淡季的7月,公司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旗舰车型汉销量为8522辆,继续维持较高的销量水平。7月底,公司推出售价为20.98万元的标准续航版汉EV,价格比超长续航版便宜两万元整,除纯电里程有所降低外,其他配置与超长续航版豪华型保持一致,预计后续将进一步带动汉销量的提升。公司近期最大的看点主要是Dm-i超级混动车型,从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来看,7月Dm-i车型销量环比有将近5000辆的增量,已经突破2万辆的水平。目前Dm-i车型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后续产能的持续爬坡,Dm-i车型有望下半年达到月销4万辆的水平。预计e3.0平台新车海豚将于8月底上市,随着后续海洋系列新车型的不断推出,将带动纯电动车型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同时发力,有望使公司新能源汽车不断突破历史新高。 刀片电池规模快速扩张。未来出货量有望超预期。7月,公司与国内多家电解液厂商签订六氟磷酸锂长单。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公司与多氟多签订六氟磷酸锂长单,约定将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向公司供应总量不低于6460吨的六氟磷酸锂;公司与天际股份签订六氟磷酸锂长单,约定天际股份子公司新泰材料将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向公司供应总量不低于3500吨的六氟磷酸锂;公司与延安必康签订六氟磷酸锂长单,约定延安必康子公司九九久科技将在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和2022年分别向公司供应总量不低于1150吨和3360吨的六氟磷酸锂。公司这三个六氟磷酸锂长单总计采购不低于14470吨的六氟磷酸锂,能生产近100Gwh的刀片电池。若以公司未来插电混动车和纯电车销量占比分别为60%和40%来算,插电混动乘用车平均消耗12Kwh的电池,纯电动乘用车平均消耗60Kwh的电池,公司在此期间规划的产能将能生产近32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考虑到当前公司整车的产销量有限,因此规划的刀片电池产能中必定有大量产能对外供应。 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63.07亿元、2632.40亿元、3246.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8亿元、92.61亿元、114.23亿元,EPS分别为2.11元、3.24元、3.9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倍数为144倍、94倍、76倍。公司主营业务除了新能源汽车,还有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以及未来即将拆分上市的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因此我们对公司进行分部估值。公司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拥有完整的三电系统供应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明显优势,对标国产自主品牌汽车龙头长城汽车,给予公司该部分业务5500亿-6000亿估值。公司目前的动力电池产能及装车量将近宁德时代的三分之一,随着后续产能的不断提升,有望实现大批量外供,对标宁德时代,给与公司该部分业务3000亿-3300亿估值。对于分拆到港股上市的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以及待拆分至A股上市的半导体业务,我们给与该部分业务800亿-1000亿估值,加总后得公司合理价值为9300亿-10300亿,合理价格区间在325.04-360.00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Dm-i超级混动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刀片电池产能不及预期。
联测科技 2021-08-05 74.37 93.71 177.99% 81.48 9.56%
81.48 9.56%
详细
公司为国内动力测试领域龙头企业,业绩稳定增长:公司是我国动力测试装备领域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动力测试装备及提供动力测试验证服务。公司2020年动力测试设备收入占营收比例约为81.18%,测试服务收入占营收比例约为14.18%。按下游客户分类,2020公司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船舶、航空、工程机械及其他等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45.27%、32.05%、10.80%、5.18%、6.69%。公司2017-2020年业绩稳定增长,营收由1.65亿元增长至3.58亿元,CAGR为29.58%;2020年净利润为0.73亿元,CAGR为35.88%。 进军国内军用航空动力测试市场,有望替代进口实现高速增长:在航空领域,由于航空发动机高转速、大功率、控制难的特点,其动力测试所需的水力测功机主要由国外厂商掌握,水力测功机通常寿命约为1000h且对维修保养要求较高,但目前大国博弈导致设备进口与技术服务被封锁,进口替代迫在眉睫。公司近年来与中国航发集团单位保持深度合作,在航空动力测试设备研发上进展迅速并获得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水力测功机产品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且已获得客户认可。我们测算到全国军用航空动力测试年均采购与维修市场超过10亿元。根据中国航发招标网信息,截至2021年7月,公司水力测功机中标总金额已达5425.57万元,公司正处在航空动力测试业务成长起点,有望替代进口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动力测试领域持续发力::随着新能源车产销量的不断提升,新车型层出不穷,新车型研发时需要进行动力测试,新能源车动力测试需求旺盛,根据MarketsandMarkets及我国汽车市场增速及新能源车渗透率计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3.6亿元。公司与新能源车领域前十大车企均有合作,近年来新能源营收增长迅速,且占比不断提升,2017-2020年新能源领域营收规模由0.3元亿提升至1.6亿元,占比由18.54%提升至45.27%。公司业务在新能源动力测试领域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亿元、1.13亿元、1.50亿元,EPS分别为1.25元、1.78元、2.3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倍数为64、45和34倍。参考先导智能、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新能设备及测试设备企业的2022年PE平均估值为53倍,考虑到公司新能源业务持续增长与公司在航空动力测试领域有望替代进口高速发展,给予公司2022年53-57倍PE估值,对应价格区间94.34-101.46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需求不及预期,国际形势变化。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02 40.40 -- -- 43.17 6.86%
43.17 6.8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 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为 23.11亿元,同比增长 60.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11亿元,同比增长69.69%;基本每股收益 0.51元。 淡季不淡, 单季度业绩有望新高。 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销售收入 12.55亿元,环比增长 18.85%,同比增长 49.55%。单季度收入首次突破 12亿元,单季度销售收入以及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手机,今年二季度手机出货量下降明显,但公司仍然保持业绩环比正增长,彰显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扩产,2020年第二季度在建工程为 8.38亿元,环比增长 7%。随着公司新工业园下半年逐步投入使用,有望部分缓解产能压力, 公司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汽车电子等新业务增长迅猛,未来成长可期。 公司在消费电子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同时,在汽车电子等业务上推出的新产品也受客户的认同。 2020年公司汽车电子等业务收入为 1.74亿元,占比为 5%; 2021年上半年该项业务收入为 1.29亿元,占比达 5.5%。 目前, 公司主要提供电子变压器、车灯控制系统电感类产品以及 BMS 类元件等产品,已经成为博世、法雷奥等全球知名汽车电子和新能源企业的供应商,预计产品的单车价值量可达上千元。 根据 EVTank 数据,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331.1万辆,同比增长 49.8%。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 1640.0万辆,整体渗透率将超过 20%。 公司近期推出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第二期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有利于发挥员工积极性,提升顺络汽车电子业务的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6.93亿元、 61.01亿元、 73.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06亿元、 10.27亿元、 13.1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02元、 1.27、 1.63元,综合考虑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行业平均估值 30倍左右,给予公司 2022年 32-35倍 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 40.6-44.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