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笪佳敏

东北证券

研究方向: 新能源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605000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工学硕士,先后就职于上海通用汽车、宏源证券研究所,2014年11月至今任职于东北证券研究咨询分公司中小市值分析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新兴产业。...>>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恩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14 200.11 261.94 561.46% 222.00 10.78%
266.42 33.1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年报及一季报预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79.82亿元,YOY+86.37%;归母净利润27.18亿元,YOY+143.6%。其中2021Q4公司实现营收26.43亿元,YOY+55.34%,环比+35.9%;实现归母净利润9.62亿元,YOY+103.81%,环比+36.5%。公司全年出货超30亿平,Q4出货预计10.2亿平。2022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65-9.5亿元,YOY+100-120%;扣非净利润8.35-9.2亿元,YOY+106-127%,Q1出货预计10.5亿平。 点评: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得益于产品和客户结构优化,H2单平净利略有上升。预计公司21年Q1-4隔膜出货5.3/6.7/8/10.2亿平,单平净利为0.75/0.85/0.9/0.9元。其中H2单平净利为0.9元,环比H1+11.3%。公司高毛利涂覆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公司通过产线技改,降本增效,单平利润有望持续提升。扣除22年Q1春节加班和年终奖带来的职工薪酬增加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2年Q1单平净利有望达到0.93元。公司22年在线涂布预计增加34条,22年全年单平净利有望升至1.00元。 与客户深度绑定,公司未来业绩确定性强。公司22年相继与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签订重要合同,公司承诺22年向宁德时代供应总金额不低于51.78亿元的湿法隔膜(含在线涂布),向中航锂电供应不超过25亿元的隔膜。此外公司还与海外车企、LG等签订了隔膜+涂布的长期供应协议。 我们预计公司22年分别向上述客户出货28/5/2/5亿平,合计40亿平。 22-24年公司出货量有望达到55/76/107亿平。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湿法隔膜绝对龙头,同步布局干法隔膜,持续产能扩张、降本增效。公司在半固态电池涂覆隔膜产品方面存在研发基础,我们认为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对公司影响较小。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3/78.4/111.54亿元,同比增长101.77%/42.97%/42.27%,EPS为6.14/8.79/12.5元,对应PE分别为33/23/16倍,给予公司2023年3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替代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振华新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08 52.66 67.14 438.84% 56.75 7.77%
81.90 55.53%
详细
事件:振华新材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55.15亿元,同比+43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03亿元,扭亏为盈。其中Q4实现营收19.71亿元,同比+459.39%,归母净利润1.5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扭亏为盈,业绩超预期。 点评:正极材料迅速放量,高镍占比大幅提升。公司2021年NCM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30万吨,同比增长305.78%,其中高镍8系三元正极经过与客户的不断磨合后快速放量,实现销售收入20.8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8.08%,同比提升32.71pct。此外,超高镍9系三元正极也开始向部分客户进行吨级送样,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截至2021年底公司正极产能达5万吨,2022年有望形成7万吨产能,公司目前采用三次烧结工艺,若部分采用二次烧结,产能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22年销量有望超5万吨。 深耕单晶技术路线,丰富技术储备。相比二次颗粒团聚体三元正极,单晶正极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循环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根据鑫锣锂电,近年来单晶正极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深耕单晶技术多年,2021年在单晶三元市场市占率超20%,位居首位。此外,公司采用三次烧结工艺,进一步优化高镍产品的结构稳定性与循环性能,并积极推动低钴无钴正极、钠离子电池等研究,持续探索技术创新。 布局回收工艺,强化成本优势。公司自2018年以来与红星电子就废旧锂离子电池及次生物料回收展开合作,截至2021年末,公司参股红星电子34%股权,以此布局材料回收产业。通过加强部分原材料采购布局,以及对三元前驱体等材料成本的控制,公司有望实现成本的持续优化。 投资建议:截至2021年底,宁德时代持有公司1.42%股权,位列十大股东,双方达成长期紧密合作。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20/10.25/13.37亿元,同比增长74.44%/42.37%/30.52%,EPS为1.62/2.31/3.02元,对应PE分别为34/24/18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
江苏国泰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2-04-08 9.90 14.27 88.26% 10.28 1.38%
12.28 24.04%
详细
贸易外延化工,双平台驱动。江苏国泰深耕进出口贸易三十余年,致力于提供全供应链一站式增值服务,是国内服装外贸行业的龙头,于2002年收购华荣化工切入化工新材料领域,根据伊维经济研究院的统计,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最近 3年皆位列国内前三。 海内外需求共振,龙头开启大规模电解液扩产周期。2021年中国新能车持续高景气,欧洲市场补贴退坡不改电动化趋势,美国补贴限排政策呼之欲出,电动化大幕开启。预计全球锂电池电解液需求量2025年增长至213万吨,五年复合增长率50%,新能源汽车高景气推动电解液需求增长;供给端,国内电解液供给强势,电解液龙头开启大规模扩产周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溶质行业六氟磷酸锂供需紧张情况预计2022年年中开始缓解,溶剂行业大化工入局或重塑市场格局,添加剂行业头部添加剂厂商及电解液厂商不断加码扩产,供需格局向好。 绑定优质客户,产能加速扩张。公司与核心客户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公司2021年H1前三大客户为CATL、LG、ATL,客户供应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已达到80%左右。随着下游大客户的不断扩产,公司当前订单饱满。公司加速产能扩建,迎来出货高景气。 布局添加剂+培养良好供应体系,确立成本优势。电解液行业采取“以原材料价格为中枢”的报价机制,溶质六氟磷酸锂成本占比最大,是定价关键要素。公司绑定溶质龙头新泰材料,长期供货协议保证较市价更为优惠的原材料供应。添加剂决定电解液的工艺壁垒,子公司超威新材为公司提供添加剂,并继续布局新型锂盐。公司盈利能力优越,有望凭借配方优势保持稳定盈利能力。 江苏国泰作为电解液行业的优质公司,产能大幅扩张承接饱和订单。 多年的稳定经营培养了良好的客户、供应商关系,保证其良好的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营收收入为449.34、528.6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21、31.71亿元。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车销量不及预期;电解液行业竞争加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不及预期
吉电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4-04 8.49 10.77 136.18% 8.49 0.00%
8.49 0.00%
详细
事件:公司2022年3月 30日发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78亿元,同比增长30.99%;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降低5.79%;扣非归母净3.61亿元,同比增长11.45%。 点评:四季度煤价高企拖累全年业绩,经营稳健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受2021年Q4高煤价影响,公司Q4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环比下降2.16亿元,同比下降2.17亿元,全年燃料成本提升16.14%,供热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1.65pcts。由于电价同比上涨,公司火电业务毛利率仅下降1.00pct。2021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422.88元/千千瓦时,同比上升4.05%,售电量226.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6.61%,售电收入122.29亿元,同比上升27.62%。公司经营稳健,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45%,经营性现金净流量34.37亿元,同比上升3%,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25pcts。 新能源转型成功高质量发展,完成“十四五”目标可期。公司新能源转型起步较早、成效显著,为实现全年盈利构筑了坚实基础。2021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131.61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量达714.57万千瓦,占比68.41%,同比提升4.55pcts。公司目前新能源在建装机约75万千瓦,2022年计划新增装机200万千瓦。2022年3月,公司子公司与格尔木市政府签署400万千瓦大基地光储一体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储备规模快速增长。预计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一次性发放,公司新能源业务将加速发展,有望顺利完成公司“十四五”装机目标。 氢能示范项目投产在即,储能蓝海发展空间广阔。公司前瞻布局氢能产业集群,长春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 制氢+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基建工作已完成80%,设备处于调试阶段,该项目对公司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储能方面,公司拟成立吉电智晟储能有限公司,发展储能电站业务,氢能+储能未来有望成为公司利润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2.59/189.32/219.72亿元,归母净利润13.45/17.89/22.64亿元,EPS 0.48/0.64/0.81元,对应PE17.39/13.07/10.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涨幅超过预期,新能源项目开发不及预期
容百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3-30 126.63 -- -- 139.52 10.18%
140.35 10.83%
详细
事件:容百科技发 布 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 102.59 亿元,同比170.36%,归母净利润9.11 亿元,同比+327.59%,扣非归母净利润8.08 亿元,同比+404.73%。其中Q4 营收40.08 亿元,同比+176.62%,归母净利润3.62 亿元,同比+263.81%,业绩增长强劲。 点评: 正极产能加速建设,高镍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 年底,公司高镍产能达12 万吨/年,相比年初的4 万吨/年增长显著。随着仙桃10 万吨基地的新建,以及湖北鄂州基地、贵州遵义基地和韩国三地的扩建,2022 年公司正极产能有望达到25 万吨。公司产线迭代迅速,新一代产线单线产出比上一代提升30%以上。伴随新建产能的释放,2021 年公司正极出货5.23 万吨,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其中高镍8 系、9 系及NCA系列产品销量超5 万吨,高镍产品占比超95%。 深度绑定大客户,大额长单支撑强劲增长。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2022 年为宁德供应约10 万吨高镍三元正极,并将于2023年至2025 年底保持为宁德时代三元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此外,公司2022 年将为孚能提供超3 万吨高镍三元正极,亿纬、蜂巢、SK 也将为公司提供订单增量,预计公司2022 年三元正极出货有望达15 万吨。产能的快速扩张为订单消化提供了保障,公司业绩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定增助力公司发展,一体化战略持续推进。3 月29 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60.68 亿元,扣除发行费后拟用于锂电正极材料扩产,以及建设年产6 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线等项目。2021 年公司前驱体销量同比增长200%,向正极自供率提升至30%左右,公司持续推动“正极+前驱体”一体化布局,保障高镍正极供应链自主可控。此外,公司与格林美达成合作协议,参股18%格林美控股的动力再生,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受让格林美关联公司所持8%印尼青美邦股权,布局上游镍资源,不断拓宽一体化战略布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9.40/27.30/37.21 亿元,同比增长112.94%/40.72%/36.32%,EPS 为4.33/6.09/8.31 元,对应PE 分别为30/21/15 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29 65.02 -- -- 72.96 12.21%
90.58 39.31%
详细
事件:璞泰来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1年实现营收 89.96亿元,同比 70.36%,归母净利润 17.49亿元,同比+161.93%,扣非归母净利润16.60亿元,同比+166.16%。其中 Q4营收 27.01亿元,同比+39.65%,归母净利润 5.18亿元,同比+105.2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负极产能加速扩张,一体化布局保障盈利能力。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销量 9.72万吨,同比增长 54.48%;实现营收 51.29亿元,同比增长 41.38%。截至 2021年底,公司负极材料年产能达 15万吨以上,石墨化产能达 11万吨。目前四川紫宸 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已启动,其中一期 10万吨进入实质建设阶段,有望于 2022年底投产,届时公司负极产能将达到 25万吨。2022年石墨产能或将维持紧平衡状态,一体化布局的持续推进将巩固公司成本优势、保障长期盈利能力。 隔膜市占率大幅提升,锂电材料平台加速成形。2021年公司涂覆隔膜销量达 21.71亿平,同比增长 206.95%,占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的 35.19%,同比提升 8.51pct。截至 2021年底,公司涂覆隔膜加工产能达 40亿平,随着四川邛崃、广东肇庆产能建设的推进,公司 2025年产能有望达到 60亿平。锂电设备方面,截至 2021年底,公司涂布机(不含内部订单)在手订单超 40亿元,同比增长 170.33%。此外,公司通过收购东阳光氟树脂 60%股权与四川茵地乐 26%股权,完成对 PVDF 涂覆材料及 PAA 的布局,逐步成长为一体化的锂电材料平台。 2022年股权激励方案落地,助力公司长期发展。公司拟向董事、高管及核心骨干员工共计 17人授予 637万份股票期权,考核要求为 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不低于 26/40/54亿元;拟向 65名核心骨干员工授予 106.83万股限制性股票,考核要求为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不低于125/165/215亿元。股权激励计划的发布,将公司与核心员工的利益深度绑定,彰显了公司对长期快速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26.49/40.25/55.84亿元,同比增长 51.46%/51.97%/38.73%,EPS 为 3.81/5.80/8.04元,对应 PE 分别为 34/22/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
华能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3-28 7.54 10.46 11.04% 7.38 -2.12%
7.78 3.18%
详细
事件:公司 2022年 3月 22日发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46.05亿元,同比增长 20.75%;归母净利润-102.64亿元,同比降低 324.85%;稀释每股收益-0.79元,同比降低 538.89%。 点评:供需紧张致煤价高企,火电盈利能力有望修复。主要受煤、电供需关系紧张影响,2021全年 CECI 5500大卡动力煤指数均价 1,044元/吨,同比大幅上涨 81.3%,公司原煤采购综合价 770.67元/吨,同比上涨60.85%,境内燃料成本同比增加 571.97亿元,公司火电业务毛利由 2020年 220.99亿元大幅降低至-108.60亿元,毛利率由 2020年 14.81%大幅下降至-6.31%。公司 2021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正,但 Q4亏损 110.48亿元,大幅拖累全年业绩。随着今年 2月份发改委明确煤价合理区间,公司煤电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回升。 发电量再创新高,电价同比提升。截至 2021年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118,695兆瓦,境内电厂全年上网电量 4,301.65亿千瓦时,同比分别提升 6.31%、13.2%。电价方面,随着国家放开电价浮动范围至±20%并受益于电力供需紧张关系,2021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 431.88元/兆瓦时,同比上升 4.41%。电量电价齐升导致公司电力营收达到 1896亿千瓦时,同比大幅上升 20.21%,有效缓解了煤价上涨的不利影响。预计随着电改持续推进以及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电量电价有望再创新高。 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底,公司风电装机容量为 10,535兆瓦(海上风电 2,012兆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 3,311兆瓦,新能源装机占比由 9.39%提升至 11.67%,发电量占比由 4.08%提升至 5.34%。公司去年完成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2,873万千瓦,为在运规模的 2.1倍,且 2022年新能源资本支出计划由 2021年 273.77亿元提升至 312.58亿元,公司新能源装机预计将持续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 2213.10/2398.63/2564.79亿元,归母净利润 82.12/105.27/122.88亿元,EPS 0.52/0.67/0.78元,对应PE 14.53/11.33/9.7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涨幅超预期,新能源项目开发不及预期
英维克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1-27 35.50 28.46 -- 42.50 19.72%
42.50 19.72%
详细
精密温控行业领跑者,技术基因助力公司发展。公司成立十六年来致力于为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领域提供机房、机柜空调等散热产品,形成了机房温控节能、机柜温控节能、客车空调、轨道交通列车空调及服务四大业务。公司管理团队中多数曾就职于华为、艾默生,拥有丰富的热管理行业经验,并通过持股及股权激励等方式与公司利益高度绑定,优秀稳定的管理层为公司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保障。公司高度重视研发,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6.66%,多年来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底研发人员数达853人,占比36.34%。 新基建(IDC+5G)筑牢业务底盘,储能提供显著增量。在“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新基建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而在“碳中和”的目标下,对行业能效要求将持续提升。1)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加速,且呈现大型化趋势,2020年数据中心耗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值为2.72%,呈上升趋势,机房空调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具备先进的间接蒸发冷却及液冷技术,能够有效降低PUE,实现显著的节能。2)5G建设持续加速,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开通5G基站142.5万个,2021年新建70.7万个,预计到2022年底5G基站将超过200万个,叠加云计算、边缘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设备热密度及能耗增长迅速,机柜温控需求将持续提升。3)公司前瞻性布局储能温控市场,相关营收从2020年约1亿元迅速增长到2021H1约1.5亿元,目前储能行业处于爆发初期,储能温控需求增长迅速,有望成为公司业务的强劲增长点。 需求导向的平台化研发体系,多元布局拓宽发展空间。公司积极挖掘客户新需求,基于需求进行产品研发。1)大力发展电子散热,将产品向发热源侧延伸。2)研发新能源车载压缩机,拓宽电动汽车领域产品应用。 3)布局健康空气环境控制。4)把握产品迭代,布局冷链物流冷藏机。 投资建议:储能行业处于爆发初期,公司具备风冷、液冷方案的技术积累优势,有望受益储能温控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9/3.25/4.16亿元,同比增长31.42%/36.32%/27.83%,EPS为0.71/0.97/1.24元,对应PE为50/36/28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中心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订单获取不及预期。
长远锂科 2022-01-11 22.75 26.87 433.13% 23.36 2.68%
23.36 2.68%
详细
三元正极龙头,公司资质优秀。公司深耕正极材料领域二十年,占据头部地位。据GGII 统计,2016-2020年公司三元正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三,其中2016年、2018年位列第一。公司技术专家所属的长沙矿冶院专业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三十年,在材料研发和设备优化有强力技术支撑。 三元正极材料长期向好。1、从市场格局来看:铁锂潜力有限,三元空间广阔。磷酸铁锂此次回潮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能量密度改善和补贴逐步退潮凸显的经济成本。但长远来看,三元具有更高的材料性能极限和明确的降本路径。2、从市场供需来看:新能源车市场结构性景气,高镍三元持续蓄力。1)需求侧:终端需求提振,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将实现168万吨,2020-2025CAGR 高达37.7%;2)供给侧:头部企业持续放量,规划产能倍速增长。三元行业风向逐渐向高镍收紧,2021年下半年以来,高镍月渗透率已逐步高于主流5系渗透率。 预计高镍全年市占率有望达到40%。 成本优势突出,保质提量持续获益。1、低加工成本夯实高单吨净利基础:公司低单位加工成本优势突出,在高镍出货带动单位加工费上行的趋势下,公司单吨净利稳定增长。2、原材料供应享受平台优势:背靠五矿集团,原材料供应持续保障。3、技术深厚打造优质三元:公司技术先发优势明显,单晶NCM5系性能领跑行业。前驱体三元一体化布局对产品质量形成更为稳定可控的保证。 绑定大客户,迅速扩产放量。公司与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深度合作稳定需求,海内外客户积极拓展助力公司三元规模放量,最大程度放大高单吨净利优势。 盈利预测及评级。公司作为国内正极材料头部企业,技术累积深厚。公司拥有全行业最低的加工成本,叠加原料平台优势和一体化布局,利润逐步增厚,将持续受益于产能释放和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业绩增长。我们预计长远锂科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15/172.34/211.73亿元,归母净利润6.39/11.54/19.2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科林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1-11 16.51 17.20 -- 17.44 5.63%
17.44 5.63%
详细
配电行业老兵,深耕核心环节,积累技术品牌优势。公司是成立于 2000年,是行业中较早布局综合自动化的公司,创始人或出身于电力系统或出身于电力设计院,在技术和销售两个核心环节积累多年经验,技术持续迭代,形成品牌优势。在配电领域深耕一二次设备,并将一二次设备研发深度融合,提供一二次成套柱上断路器,一二次融合环网柜等配电终端自动化产品,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以及大型工业企业客户中均占有一定份额。 配电自动化升级趋势加强,公司传统主业受益于行业增速提升。国家电网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1-2030 年重点任务中,提到加大配电网投入,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需求。国家电网配电网投资规模十四五期间初步规划1.2 万亿,占电网整个建设总投资60%以上。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将投资约6700 亿元,其中配网建设投资3200 亿元。公司产品涵盖配网环节变电、配电、用电的一二次设备及自动化系统,随着电网投资向配网倾斜及下游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的配电自动化需求提升,预计“十四五”期间主业将保持年均20%稳定增长。 早期布局分布式光伏领域,整县推进具备区位优势。公司于2010 年成立专业团队进行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研发,2015 年开始小批量推广分布式发电产品,并在2017-2019 年形成销售收入,由于2018 年开始分布式光伏国补退坡,毛利不及配网业务,公司战略收缩分布式光伏业务;2021 年国家出台整县推进政策,河北省上报37 个县试点,公司在河北省内深耕数年,销售渠道完善,拥有天然区位优势,随着整县推进预计将为营业收入带来增量,有望再造一个科林。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2/2023 营业收入21.09 亿/29.82 亿/36.12亿,归母净利润1.18 亿/2.03 亿/2.78 亿,对应PE 分别为22.88/13.26/9.6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分布式光伏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配电网竞争加剧;盈利预测不及预期
国电南瑞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2-10 42.91 -- -- 47.87 11.56%
47.87 11.56%
详细
业务覆盖发输变配,受益电网投资结构性景气。随着新能源大比例接入电网,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及新能源消纳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国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南网规划投资6700亿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预计“十四五”期间在输电端特高压、调峰调频领域抽水蓄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智能配电网领域电网投资将呈现结构性景气。 公司是电网二次设备和信息化领军企业,拥有四大业务板块: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发电及水利环保,业务基本覆盖从发电到用电全产业链,将受益于电网“十四五”期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以上领域投资的爆发增长。 凭借雄厚研发实力,布局新型电力电子核心零部件和储能,十四五期间迎高速发展。南瑞集团2007年起开始研发新型电力电子核心零部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并于2021年成功打造部分高压、中压系列自主IGBT产品用于风电变流器和柔性直流换流阀,成功实现高电压IGBT的国产替代;同时应用于储能变流器,布局抽水蓄能二次侧成套系统,电化学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等。国家能源局提出“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开工1.8亿千瓦,到2025年投产6200万千瓦目标,随着电网对调峰调频的需求增加,十四五期间抽蓄电站将迎高速发展。 多点突破,同源技术向轨交工控自动化拓展。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轨道交通保持高景气度,轨道交通投资稳中有增。公司将电网自动化的同源技术拓展至轨道交通自动化及工控自动化等领域,2020年已中标多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轨交综合监控系统领域中标份额位列前三,未来轨交工控自动化等网外业务将为公司贡献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结构性增长,网外拓展贡献增量,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16/71.65/81.56亿元,对应PE为39.58/33.23/29.1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电网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IGBT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
芳源股份 2021-12-08 37.19 47.62 999.77% 38.59 3.76%
38.59 3.76%
详细
芳源股份:深耕三元前驱体,产能快速扩张。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电池材料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NCA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商。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专利“萃杂不萃镍”,生产NCA、NCM三元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镍。2021年上半年,公司NCA前驱体、NCM前驱体、球形氢氧化镍营收占比分别为62.10%、25.21%、5.17%。产能方面,公司现有NCA/NCM三元前驱体产能3.6万吨/年,2022年预计新增投产5万吨/年,另有规划产能2.5万吨/年。此外,公司预计于2022年建成1万吨/年氢氧化锂产能,另有规划产能0.6万吨/年。 高端认证::NCA打入松下特斯拉产业链。NCA前驱体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复杂,目前国内尚未广泛突破。公司较早掌握高镍NCA三元前驱体的关键工艺技术,自2017年开始向松下销售高镍NCA前驱体,供其生产特斯拉配套动力电池。依托大客户,过去3年公司NCA三元前驱体的出口量国内排名第一,营收占比保持在七成以上,毛利率在公司各项业务中高居第一,为公司营收利润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松下4680电池量产在即,公司NCA业务前景广阔。 开拓进取::NCM快速扩展,氢氧化锂增厚利润。为顺应国内及国际发展趋势,公司近年来大力拓展NCM前驱体业务。公司目前拥有NCM523、NCM5515、NCM83等多系列产品,已与贝特瑞、杉杉能源、天力锂能、科恒股份、金富力和桑顿新能源等客户展开合作,客户来源持续拓展,随着新产能建成投产,NCM营收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此外,公司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参股威立雅新能源公司,增资后目前股权占比20%。通过布局回收公司不但可以获取丰富的镍、钴资源用于生产三元前驱体,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还可以通过提取锂元素生产氢氧化锂用于外售,增厚公司利润。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22.45/33.25/55.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8/2.99/7.69亿元,EPS为0.21/0.58/1.50元,PE为174.63/63.08/24.4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建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吉电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12-08 8.40 10.66 133.77% 10.46 24.52%
10.46 24.52%
详细
事件:1)公司于2021年12月3日发布公告,拟引进国家电投实际控制基金(尚未正式设立,简称碳中和基金)对公司全资子公司吉林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吉林吉电)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不超过15.50亿元,增资后,碳中和基金对吉林吉电持股不超过49.35%。2)同日举行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公布了国家发改委指定的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2022年的煤炭长协签订范围进一步扩大,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均被纳入签订范围;需求一侧,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 点评:引进国家电投实控基金,助力新能源业务加速发展。碳中和基金GP1清洁能源基金公司及LP1三新基金二期均为国家电投全资控股公司,基金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家电投。国家电投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新能源发电装机、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超过1亿千瓦、7000万千瓦、3500万千瓦,均高居全球第一,风电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公司作为国家电投重要下属上市平台,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风电、光伏装机量分别达420.91万千瓦、270.1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67%。本次引进国家电投实控基金,将为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注入增量资金,预计将有效提升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速度,新能源装机占比有望续创新高。 煤炭长协降低煤电原材料价格波动,煤电联动改善煤电盈利能力。煤炭长协方案一方面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有效缓解电煤价格波动对公司煤电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将下水煤长协基准价上调约31%,提高了燃煤发电成本,为绿电投资营造了良好环境。此外,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有效的煤电联动机制逐渐形成,煤电电价有望随煤炭价格上升而提高,公司煤电业绩预计迎来拐点,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26.39/152.04/176.44亿元,归母净利润8.73/12.18/14.78亿元,EPS0.31/0.44/0.53元,对应PE分别为26.83/19.25/15.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平均电价低于预期
双杰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1-08 8.03 8.29 32.85% 8.55 6.48%
8.80 9.59%
详细
报告摘要:公司深耕配电设备领域,轻装上阵再启征程。公司从事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务近二十年,技术积累深厚,产品体系完善,可为电力、石化、钢铁、轨交、市政建设等下游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配电设备及服务。2015年上市以来公司大力开拓新能源相关市场,先后布局光伏开发、售电、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业务。近两年受电网投资下滑以及隔膜业务大幅亏损的影响,公司业绩暂时处于低谷。2019年公司集中对隔膜业务计提减值,合肥第二总部则于近期正式投运,随着历史包袱基本出清,公司有望轻装上阵重回增长轨道。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公司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务迎来发展机遇。双碳目标下国内电力系统亟需转型升级,发电侧新能源占比有望快速提升,用电侧电能替代持续推进带动电气化率持续提升。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电网投资将维持稳中有升态势,结构上则将向配电、二次设备、特高压等特定领域倾斜。公司12kV 环网柜市场份额排名行业前列,其中优势产品固体环网柜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未来将充分受益固体环网柜替代六氟化硫气体环网柜的行业趋势。此外,新能源并网设备、工业客户电气化改造亦将成为公司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务的增量市场,未来公司有望实现网内网外业务协同发展。 全面布局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光伏电站开发与重卡换电业务前景广阔。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整县推进试点通知,分布式光伏市场迎来重要政策催化,行业装机空间充分打开。公司2016年收购英利融创切入光伏电站开发市场,业务团队积累深厚,未来光伏开发与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务有望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充换电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具备较强的换电行业技术储备,目前正积极布局重卡换电业务。 盈利预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公司正逐步走出经营低谷,预计20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0.28/1.23/2.00亿元,对应PE 为207/46/2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等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1-02 30.20 37.01 300.54% 36.03 19.30%
36.03 19.30%
详细
事件:10月28日,明阳智能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21.84%;实现归母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增长131.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增长143.29%,超出此前三季报预增公告区间。 点评:Q3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增。公司单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212.17%,依据新会计准则运费调整至成本,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21.22%,同比小幅增长0.31pct,期间费用率10.93%,同比下降2.79pct,剔除运费计入成本的影响,盈利能力稳中有增。 出售风电场项目收益增加,“滚动开发”模式推动业绩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资收益5.91亿元,同比增长1598%,对净利润产生较大贡献,主要系出售风电场项目收益增,截止三季度末,公司已投产电站容量1.27GW,在建装机容量2.1GW,对成熟的风电场进行选择性转让,“滚动开发”风资源的循环模式可以缩短资金回收期,推动经营业绩稳步提高。 海上风机销售迅猛增长,漂浮式风机进入欧洲市场。公司前三季度海上风机对外销售容量2199MW,同比增加244%;公司10月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发布了全球最大的海上漂浮式机组MySE11-16MW 系列,与西班牙EnerOcean 合作开发11MW 海上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随着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持续推进,公司有望维持在海上风电机组的优势。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282.42/344.44/409.64亿,EPS 为1.61/1.90/2.25元,对应PE 为19.20/16.34/13.77倍,参照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2年20倍PE,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机价格大幅下降;风电招标不及预期;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